粽子的作文

2024-07-20

粽子的作文(精选13篇)

1.粽子的作文 篇一

精选包粽子的作文三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包粽子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包粽子的作文 篇1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品尝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是那样的香甜。

奶奶总会是在端午的前一天就把粽子包好,然后放到锅里煮熟。然后张罗着大伯、姑妈和街坊邻居们一起来分享。

奶奶包的粽子个大馅足非常好吃,大家总是夸她的粽子比街上卖的粽子好吃。那敢情是没法比的了。奶奶包了几十年的粽子了,那技术简直是一流的。

每当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奶奶包的粽子时,大家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品尝着生活的甜蜜。而我每当吃粽子时,就会想起奶奶那双苍老有利的双手包粽子时的情景,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其实,我的奶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平时根本吃不了甜食的,但是每次她总是不辞辛劳的为了大家,而自己并不能吃上多少。

粽叶飘香,一年又一年。岁月如歌,爱到永远。

包粽子的作文 篇2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包粽子、吃粽子,还举行赛龙舟等庆祝活动,我的最爱是包粽子、吃粽子。

快到端午节了,妈妈提前从超市买好了竹叶、糯米和蜜枣。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先煮竹叶。我问妈妈竹叶为什么要煮?妈妈说可以消毒,还可以让竹叶变软,包粽子会好包一些。竹叶煮了一会儿,就飘出了香味,我闻着有点粽子的味道,好香啊!妈妈把煮好的竹叶放到水里,把头上硬的部分和叶尖剪掉,把泡好的糯米端过来,并拿来白棉线和蜜枣。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两片竹叶交错放好,然后把一头弯成像漏斗一样的三角,先用勺子放一勺米,再放两颗蜜枣,然后再添一勺米,最后把上面的粽子叶压下来,只见妈妈的手一转,粽子的样子就出来了,接着妈妈用线绑紧。瞧!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跟卖的一样。我在一边帮妈妈递竹叶、拿蜜枣、剪白线,不一会儿就包了好几个。看着妈妈包,我也跃跃欲试,想亲手包一个。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给了我两片竹叶,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半天也没有包好,一不小心手里的粽子散了,米都撒了出来。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啊!

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样子怪怪的粽子。粽子包好后,妈妈放到锅里煮,我好期待呀,一会儿就去厨房看了好几次。终于煮熟了,我吃着香甜的粽子心里真高兴。

包粽子的作文 篇3

端午节到了,市场上有许多人在卖粽子,长条的、三角的、黑米的.、黄米的,做得漂亮极了。可是那次的端午节,我觉得外婆包的粽子最好吃。

外婆扛着一袋米走来,倒了一半在簸箕上。一边摇一边对我说:“茜茜,你去和表姐玩!”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自己却不能为她做些什么,真是惭愧!

就在我和表姐玩得正起劲时,突然听见“啊!”的一声,我急忙跑下楼,只见外婆的手出血了!我急忙找出止血药和创可贴。我给外婆擦药时,还听见她在喃喃地说:“没有事,外婆不疼……”原来,她是剪叶子皮时划伤了。

我们玩累了,姐姐去看电视,我则悄悄地看着外婆包粽子。我听见她在包粽子之前都会说些什么。这一次我仔细听:“这是给茜茜的!”接着,她用最大的一片叶子,给我盛上了许多米,又在肉盆里挑了一块最大的肉放进去……我的眼睛湿润了,那个粽子就是外婆对我的爱,很多,很满。

第二天,外婆给大家发粽子,我得到了外婆特意给我包的那个,全桌的人都很羡慕我。于是,我哭得稀里哗啦地,外婆哄我说:“乖,茜茜,别哭了,来,外婆喂,啊……”

那是我一生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因为这个粽子里充满了外婆对我的爱。

2.粽子的作文 篇二

一、粽子包装设计的现状

目前, 端午粽子的商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 除了一些传统老字号食品企业, 如专门从事粽子产销的“五芳斋”“真真老老”等互相竞争外, 还加入了许多新的对手, 如“三全”“米旗”等速冻、焙烤类食品企业。甚至一些外国的食品企业, 如“星巴克”等也纷纷开始销售粽子了。通过对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粽子包装的调研分析, 笔者大致总结了一下粽子包装有别于其他节日食品包装的特点:1.视觉图形图像效果直接运用产品图片的情况较多, 且直接表现企业形象的比例多于其他节日食品包装;2.相较于其他节日食品包装, 粽子包装风格大多还是以呈现朴实、简约的感觉为主的;3.色彩的应用上, 除了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喜欢用红色, 粽子包装色彩整体运用绿色的情况较多;4.除了纸材, 粽子包装还会采用竹藤等天然材质来包装;5.粽子包装盒装结构较常件, 尤其是方形错位盒在粽子包装中出现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其他节日类食品包装。

二、现代粽子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很多商家对粽子进行了“过度”包装, 这种忽视了产品本身和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做法, 把粽子这一原本很“亲民”的食品变的“高贵”起来, 而包装过度的粽子已传达不出端午原本朴素自然的文化内涵了。目前端午粽子市场包装过度的主要表现有:包装层数多, 选材用料过, 设计太豪华, 包装成本高等。过度的包装成了包装设计非人性化的体现, 也助长了社会的奢靡浪费之风。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我国近代包装设计受西方商业包装文化影响过深, 使得端午粽子包装设计缺乏民族特性。为了改善这一情况, 很多粽子包装设计生搬硬套传统文化元素, 漠视商品的独特性, 千篇一律的仿古, 抄袭和雷同现象非常普遍, 使粽子包装设计趋于“格式化”。虽然这样的包装也能体现出了一定的传统民俗文化韵味, 但是文化内涵表现肤浅, 缺乏生命力, 会让消费者产生视觉疲劳和厌恶情绪。以上所述是我国目前在粽子包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是当代设计师的重要任务。

三、粽子包装的设计策略

1. 融入传统习俗文化的设计策略

粽子是端午习俗中的主要物质形式, 也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 具有强烈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在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以及它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 粽子包装所肩负的任务就不单单只是保护和美化了, 还要通过粽子包装传承端午习俗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继承中国传统包装的朴素气质, 且中国古代就以有了“尚朴”的审美观。从传统之中重生, 是粽子包装设计创新的根基。粽子包装设计要依托我国悠久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 更要融入有时代感的设计语言,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在端午的各项习俗里划龙舟与吃粽子是目前最为普及的活动内容, 两者似乎算是端午的符号象征。“三全”企业在2007年结合端午传统文化推出了“龙舟粽”产品, 2008年又和中国龙舟协会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 “龙舟粽”系列正式成为中国龙舟协会指定粽子产品。将龙舟与粽子的形象在产品包装中反映出来, 是端午文化体现的典型。

2. 商品名称策略

商品名称是为了让所指商品和其他商品相互区别而运用的称呼。这里需注意的是商品名称不同与商标, 商标是指“一种商品表面或包装上的标志、记号 (图画、图案形文字等) , 使这种商品和同类的其他商品有所区别。”1商品名称具有大众性, 为公众所有, 人人可以使用;而商标具有专用性、专有性。下面提及的是品牌企业的特定商品名称。

商品名称除了可以营造粽子包装所要传达的氛围外, 还能迅速的加深消费者的印象。粽子包装运用商品名称策略的方法有:

(1) 直接将商品名称放在包装醒目的位置上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多数商家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包装形式吸引消费者, 但这会使消费者选择时无法快速产生回忆来做出判断, 藉由包装上每年相同的商品名称, 勾起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记忆, 以帮助消费者选择。如:三全的“龙舟粽”、鲜品屋的“美味粽”、元祖的“龙粽”以及星巴克的“星冰粽”等。

(2) 把与端午有关的含有祝福寓意的商品名称作为包装设计的主体设计元素用于包装上。如:震远同的“粽状元”粽子包装谐音“中状元”, 在端午这个邻近考试季的时节里, 相当适合作为一份祝福送给考生;米旗的“珍粽”皆富含浓厚的情感祝福意味。

3. 绿色包装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 绿色设计不再只是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了, 而是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 所以在粽子包装设计中提倡绿色设计的理念,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能更好的解决食品过度包装这一问题, 并使绿色包装设计理念能在我国得到较好的发展, 2009年我国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的国家标准来限制过度包装的现象。该标准规定包装空隙率不大于60%, 包装层数不超过3层, 通过包装成本与销售价格比率计算后得出:包装成本不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严格按此标准进行设计, 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粽子包装设计, 能充分展示出设计师的设计水准和素养, 还能提高商品的文明层次, 并起到减少视觉污染的效果。例如, “御茶膳房”品牌的“沧浪之水”粽子系列包装就采用了绿色包装设计策略, 设计形式均以实用为原则, 没有多余的设计, 符合粽子本身的造型需要, 构造简洁, 有较好的形式感。整个系列全部都采用纸质材料原本的面貌, 利用纸质材料自身的固有色和肌理, 使设计效果自然、淳朴、含蓄, 并进一步强化了包装的整体性。采用中国传统书法体印制的商标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个包装简单大方、粗中有细、不落俗套, 展现出精美、体贴的质朴格调, 传递着温馨。近几年, 元祖的“龙粽”和星巴克的“星冰粽”包装也非常有特点。它们不约而同的采用了绿色织物材料进行包装设计, 柔韧的织物非常适合粽子的特殊造型, 保护和美化功能都非常完善。这两个品牌的包装设计都很简洁, 但细节的处理又保证了设计不会单调, 柔软、温暖的织物表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当粽子被食用完后, 用织物所做的包装依旧完好、美观, 让人乐于循环使用。

综上所述, 粽子的包装设计既要能传承我国悠久浓厚的端午习俗文化, 以增强商品的附加值和整体包装效果;还要能融入时代感的设计语言, 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 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下粽子包装设计现状的调研分析, 找出了粽子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出适用于粽子包装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粽子包装,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柳林著.《民族化包装设计》,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

3.粽子的滋味作文 篇三

年幼时,父母因工作事务繁忙,将我放置在外婆身边生活,粽子的香味也是从那时开始停留在我的.舌蕾的记忆上的。

在外婆家的端午节,没有城市那么丰富的活动,如赛龙舟、游戏、表演等,家乡,只有那普通而又无比珍贵的粽子。

清晨的太阳刚升到天空时,外婆就牵着我的手走到屋前田野里那片绿油油的地里。外婆指着说,“这是粽叶,我今年端午节要和我小孙女一起包粽子。”年幼的我充满着好奇心,便点头应了外婆。外婆轻轻地弯下腰,摘剪叶子,我便在她身后拾起叶子,屁颠屁颠跟着外婆转田地。

到了下午时候,我便和外婆一起准备粽子的馅料,我们一个一人小板凳,午后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外婆洗米,我洗叶,盆中的水和叶子被照得闪闪发光,我和外婆的影子也映在地上,一老一少相依作伴,乐趣自在其中。

月亮逐渐爬出了云雾,露出皎洁的月色。旁边的星星一闪一亮,与月亮作伴,粽子的香味弥漫整个院子,“咕辘辘”我早已等不及的肚子发出强烈的催促信号,外婆不禁笑了笑,便揭开蒸笼的盖子,浓浓的烟雾下,一排排穿着绿皮衣的“大将”冒着热汗躺在那里,我小心翼翼揭开那层绿皮大衣,里面棕米晶莹透亮,红豆的身影总是若隐若现,诱人的粽子入口就软化在嘴里,甜在心里,让人犹如吃了蜜糖的孩子一样,心满意足。这就是外婆留给我幼年时舌蕾的味道,香甜而不腻。

端午后过些日子,父母就下乡来接我和外婆回城,可外婆不愿意回去,她说:“在这里也很快乐,而且人老了,不想走远,我还要守护门前的粽叶,等明年我小孙女回来吃呢。”

那日分离后,我已许久未吃到外婆包的粽子了。城里的节日再热闹,也不及年幼时那个端午难忘,回去陪外婆过年,也成为心心念念的想法。

有次回去过年,我满心期待地与外婆说:“外婆,我们一起包粽子吧?”可外婆却出乎意料答道:”粽叶是夏天成熟的,你要想吃粽子,明年的端午回来便有,冬天的粽叶还只是幼叶。”明年的端午已不知道是第几个端午节了,舌蕾上的味道也被时间逐渐冲淡吧。

4.美味的粽子作文 篇四

重阳节嘛,肯定是要包粽子的。

包粽子这种技术活当然是心灵手巧的妈妈做了,我只负责吃粽子。

只见妈妈先拿起一片粽叶皮折起来,再放上糯米、肉,还有豆腐或板栗,然后拿两片粽叶片包起来,最后拿一条绳子扎紧,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所有的粽子就包完了。

接下来就是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候了,煮粽子。

为什么难熬?因为,你闻见粽子的香味却不能去吃。你说难熬不难熬?

我等呀等……两眼直瞪着锅子,嗓子不断地咽口水。

如今,真是度秒如年,好不容易等到一句,“粽子好了”这四个字,我就兴奋地冲进厨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我最爱吃的豆腐粽,剥去外壳。

啊!我尖叫一声。

因为粽子刚出锅,所以烫得我一蹦三尺高。

等粽子不烫了,我一口气吃了三个,当我去拿第四个的时候,妈妈阻止了我,说:“你不能再吃了,不然要肚子痛了”。

我只好听妈妈的话,打消了吃第四个的念头。

现在,我只得闭上眼睛沉浸在粽子的美味中……

5.写粽子的作文 篇五

快到端午节了,妈妈提前从超市买好了竹叶、糯米和蜜枣。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先煮竹叶。我问妈妈竹叶为什么要煮?妈妈说可以消毒,还可以让竹叶变软,包粽子会好包一些。竹叶煮了一会儿,就飘出了香味,我闻着有点粽子的味道,好香啊!妈妈把煮好的竹叶放到水里,把头上硬的部分和叶尖剪掉,把泡好的糯米端过来,并拿来白棉线和蜜枣。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起两片竹叶交错放好,然后把一头弯成像漏斗一样的三角,先用勺子放一勺米,再放两颗蜜枣,然后再添一勺米,最后把上面的粽子叶压下来,只见妈妈的手一转,粽子的样子就出来了,接着妈妈用线绑紧。瞧!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跟卖的一样。我在一边帮妈妈递竹叶、拿蜜枣、剪白线,不一会儿就包了好几个。看着妈妈包,我也跃跃欲试,想亲手包一个。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给了我两片竹叶,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半天也没有包好,一不小心手里的粽子散了,米都撒了出来。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啊!

6.淄博八姐妹彩色粽子献全运 篇六

侯淑英等8姐妹是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董瓦村人,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54岁,平均年龄65岁。

今年端午节前夕,曾经为北京奥运会捐献过2582个样式不一的香荷包的侯淑英,与其他7名姐妹相商,决定将传统的粽子制成工艺品捐给第11届全运会组委会。经过反复设计、选料,将粽子制成菱形,内用艾蒿叶填充,外用11种彩线缠绕,彩线排列成“体育场”字样,一个大“粽子”,下面带4个小“粽子”,既美观新颖,又寓意深远。其中11种彩线代表11届全运会,5个”粽子“代表五环。她们于6月20日开始,每天下午聚在一起,在说笑中手工制作,彩粽将在近日完工。

图为8姐妹在孙秀玲家精心编织彩色“粽子”工艺品。

7.家乡的粽子作文 篇七

包粽子要有大芒叶,需要提前从山上摘回来晒干,用时在热水中泡几分钟就可以了,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这是我们广宁人特别喜欢的。奶奶把糯米洗干净,倒上碱水,需要腌制十五分钟,在等待的时间里,奶奶给煮好的红豆加上了糖,扎粽子的竹篾也放在随手拿到的地方,一切准备就绪。

奶奶果然是个高手,一个个在她手里出产的粽子,大小均匀,形状一样,活生生的多胞胎粽子。我在一旁看着奶奶娴熟的手势,忍不住赞叹一番。奶奶说:“这个很容易做的,不信,你试试。”奶奶一说,我果然动了心,心里想:“这么简单的事情,应该难不倒我。”

奶奶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摆放芒叶,把糯米摊开,放红豆在中间,把粽子包扎好,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得手忙脚乱,粽子没有包扎好,糯米已经撒了一地。我有点泄气,奶奶安慰我说:“有些事情看似简单,如果不得法,同样会做不好的。慢慢学吧。”奶奶都这样说了,我能够放弃吗?我仔细观察着奶奶的动作,研究着其中的要领。吸取这个教训后,我决定再来一次。

这次包粽子轻松多了,我摆叶子,摊糯米,放红豆,扎粽子,动作一气呵成。当我拿着我的处女作时,骄傲地自夸了一番:“奶奶,跟你的水平差不多吧。”奶奶也开心地表扬了我:“做成这样,已经是很好了。”我几乎得意忘形了。

我与奶奶合力,粽子很快就做好了。下一步,就是放在锅里煮。

我们农村的习惯,就是用柴火烧,煲出来的粽子特别香。奶奶架起了木柴,我负责看着火,只需要不时加一点柴上去就可以了。因为放了碱水,糯米容易煮烂,一个钟头后,就闻到粽子的香味了。

8.家乡的粽子作文 篇八

这里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但宜兴大大小小众多景致中,我却偏爱它——牛犊山。牛犊山坐落于宜兴西南部的一个叫张渚的小镇上。说起牛犊山,这个名字还有个奇特的由来:它虽不像泰山、华山那样赫赫有名、高耸入云,但却与周围的群山无一点勾连,独立成山,牛犊山外形像一只卧着的小牛,这只可爱的小牛像是在睡觉,像是在吃草,还像在那若无其事地看什么东西,所以老一辈的人就给它起名叫“牛犊山”,一直沿用至今。站在山脚下向上看,一层层台阶蜿蜒直达山顶,石阶两旁古木参天,偶能见机灵的小松鼠从这棵树木跳跃到那棵树木,一眨眼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了。爬到山顶你会发现有一个洞,有些人说是蛇洞,有些人说是防空洞,神秘极了。站在山顶向远处眺望,整个城镇尽收眼底。

这里不仅风景迷人,更有着古老的风俗。每当端午节来到,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粽子是用糯米,芦苇叶包的。糯米里放上咸肉,用芦苇叶层层缠住,再将细棉线将它“五花大绑”,一个神气活现的粽子就完工了。将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放进锅里放水煮,差不多煮半个小时,锅子就再也藏不住它的香味了,老远就能闻到粽叶散发的阵阵香味,馋得周围的小朋友直流口水。这时候,整个宜兴都沉浸在粽子的香味中了。

9.粽子的作文 篇九

一、端午与粽子:中华文化的印迹

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端午投粽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 楚人哀之。至此日, 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历史上的端午节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日, 并在这一天陆续发明了赛龙舟、挂香袋、吃粽子等纪念活动, 这些内容已经演变为中华民族的习俗。因此, 端午节记载着世人对屈原的怀念, 记载着中华民族悠远的记忆, 端午吃粽子也被烙上了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印迹。

粽子最早出现在东汉, 两晋粽子已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唐代是人们的日常食品并远播东瀛。唐代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怨。”明清代粽子生产进入鼎盛时期, 品种多达几十种之多, 出现了用芦苇包裹的粽子, 附加料已采用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尤其是江南地区, 由于粽子的生产原料比较丰富, 已成为粽子生产与销售的聚集地, 嘉兴的粽子生产与品种也开始在国内享有盛誉。清代食书《调鼎记》记载了乾隆至清末嘉兴粽子的品牌与制作方法:竹叶粽, “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 尖有如生切菱角”;艾香粽, “糯米淘净, 夹枣、栗、绿豆, 以艾叶浸米裹, 人锅煮”;豆沙粽, “豆沙、糖、油脂丁包小粽煮”, 可见当时南方粽子的生产工艺与品种已经相当地完备了。

除了端午节吃粽子外, 平时粽子也成为人们的日常重要饮食品种, 具有快餐和点心的双重功能, 与日本的寿司类似。也正由于粽子的这种功能, 使之有了长足的发展, 填补了南方快餐与点心品种不足之欠缺。

二、五芳斋的历史:从江南点心到粽子文化

传统上, 中国南北点心的差异表现为:北方称“官礼茶食”, 尤以宫廷点心为最;南方则以“嘉湖细点”为著称。五芳斋正是在南方这种点心文化的氛围滋养中孕育出来的粽子文化的典型代表:做工精细、口味纯正、品种齐全。

五芳斋的发源地嘉兴地处江浙沪三地交汇之处,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稻米生产区, 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在历史上, 嘉兴是江南著名茶点的生产地, 更是粽子生产的汇集之地。五芳斋的名号最早源于清咸丰年间, 原本是苏州一家专营小吃的甜食铺, 生意红火, 声名远播大江南北, 先后在北京、上海开设分店。到了民国期间, 随着五芳斋名气越来越大, 江浙沪一带出现了许多打着五芳斋招牌的店号。

民国十年 (1921年) , 一个名叫张锦泉的生意人在嘉兴张家弄6号开设了粽子专卖店, 借势苏州五芳斋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 把粽子也取名五芳斋, 并悬挂“雄鸡”锦旗为标志, 以区别于其他五芳斋店号。因为他做的粽子工艺独特、选料讲究, 一时供不应求, 很快五芳斋粽子在嘉兴和周边地区声名鹊起, 备受欢迎。由于五芳斋的出现, 张家弄于是成为了现代中国粽子产业的发源地;而五芳斋更是不断在制作工艺上和产品质量上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粽子的形状以三角形为主, 为了容纳更多的馅料, 张锦泉把粽子形状由三角粽、枕头粽演变为四角粽;选料必选后腿精肉、“大红袍”赤豆和黄山粽箬;烧煮必以杉木锅, 用桑木柴烧三个半小时。因此, 五芳斋粽子味道绝佳、细腻滑糯、鲜浓无比、口香四溢, 大大提升了五芳斋粽子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经过多年的打造, 五芳斋以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口味、良好的口碑独领风骚, 形成了“糯而不糊, 肥而不腻, 香糯可口、咸甜适中”的特色, 成为一代中国“粽子大王”, 产品由江南销往全国各地, 成为老百姓争相购买的佳品。

同时, 五芳斋对粽子的品质管理紧紧抓住馅料和品种两个核心环节, 不断改进和创新。在馅料上, 五芳斋把肉粽馅料中的猪肉, 由原来的一肥一瘦两块, 增加到两瘦一肥三块, 这一改进虽然成本增加了不少, 但是品质和口感都提高了很多。在品种上, 五芳斋也进行了不断创新, 先后开发了鲜肉粽、火腿粽、鸡蛋粽、蛋黄粽、栗子粽、豆沙粽、八宝粽等, 可谓琳琅满目, 令人眼花缭乱, 把粽子由民间的江南点心改造成为具有丰富底蕴和内涵的粽子文化。

三、百年品牌现代化转型升级

建国前后, 五芳斋几经沉浮, 一直困境中徘徊。改革开放的春风, 使五芳斋获得了新的生机。1981年, 五芳斋迁入新厂区, 规模有所扩大。1985年, 随着国家老字号品牌战略的推进, 为扶持百年老字号品牌发展, 保护老字号品牌文脉的传承, 由国家经委提供53万元贴息贷款, 企业自筹5万元资金对五芳斋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先后采用日本激光选米技术、热网蒸汽烧煮、高温高压灭菌、速冻隧道等先进技术和设备, 使五芳斋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遥遥领先于全国同行。

由于五芳斋产量、质量大幅提高, 开始重新跨出江南, 走向全国。1986年, 五芳斋粽子产量达310万只, 比1985年增长100万只, 此后以每年增长100万只的速度快速发展。粽子的品种由过去的七八个品种增加到40多个品种。1988年, 五芳斋获得中国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标志巳成为同行业的翘楚, 傲视同群、独步天下。1994年, 在嘉兴市政府的支持下, 投资数千万元, 异地建造五芳斋粽子厂, 成为全国首家粽子专业生产厂家, 粽子年产量跃升到千万只水平, 进而又超越了年产量亿只大关, 真正成为了中国粽子生产经营的航空母舰。

如何使老字号品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五芳斋领导层意识到, 产量、质量、品牌、规模、资本、技术、机制, 必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实现新的整合与提升, 才能使老字号品牌获得新的活力和新的发展空间。于是, 五芳斋一方面以确保老字号产品的传统工艺为目的, 继续保留和发展手工工艺的制作方式, 如调料配制仍采用祖传秘方, 保证百年经典风味不变, 并着手研发新品种和改进新配方。同时, 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 积极制定粽子老字号产品的生产工艺标准, 实行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 以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为契机, 五芳斋于1992年组建了嘉兴五芳斋粽子公司。1998年3月28日,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浪潮中,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原嘉兴饮食服务公司、嘉兴五芳斋粽子公司的基础上整体改组成立, 实现了国有老企业机制转换的完成, 建构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2004年12月, 以产业链拓展整合为目的, 浙江五芳斋集团成立, 使企业由单一的食品生产经营发展到以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为核心, 兼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综合功能的民营企业集团, 为五芳斋品牌的进一步拓展, 打造了一个集团化运作的平台。

2005年初, 按照HACCP和GMP国际食品标准设计, 总投资1.38亿元的五芳斋产业园项目竣工投产, 达到了年产3亿只粽子和3000吨系列食品的生产能力,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生产工艺最先进的粽子生产基地。同时, 与浙江工商大学合作成立了五芳斋食品研究所和博士生研究实践基地, 在米食品的科研与应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保持了遥遥领先的优势。

在完成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后, 五芳斋实施了以老字号品牌为支撑进行现代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战略。首先以营销通路为突破口, 五芳斋相继在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南京等地成立了五芳斋销售分公司, 建构起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体的全国营销网络, 并拓展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际市场, 实现了年销售额达到几十亿元业绩。2006年端午节期间, 五芳斋创下了一天销售200多万只粽子的奇迹, 令人叹为观止。

四、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的成功样板

五芳斋以产业链拓展和保障食品安全质量为抓手, 建立了原料种植和养殖基地, 形成了全新的产业链模式和食品原料供应安全保障体系, 既确保了高标准的原料供应为产品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也带动了原料生产地农民的富裕, 构建了以企业带农户的产业链模式, 实现了五芳斋更高的品牌使命和企业责任。同时, 五芳斋的这一产业链模式实现了从原料生产到产品生产质量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在我国食品安全面临诸多问题的背景下, 牢固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五芳斋以老字号资源为依托进行了市场、品牌和资本运营, 延伸产品链,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提高老字号品牌的附加值和品牌赢利能力。依托五芳斋农业发展公司, 企业还开发了“五芳斋”洁净米、“五芳斋”无公害猪肉等农副产品, 在扩大了企业利润来源的同时, 也把五芳斋品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 使五芳斋这一百年老字号品牌获得了新的生机。五芳斋还采用了OEM (贴牌生产) 的现代化经营方式, 委托信誉和管理可靠的企业生产五芳斋产品, 实现了低风险、低成本的扩张。

中华老字号品牌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经营资源, 但由于品牌保护意识的单薄, 时常被境外机构抢注, 造成了开拓海外市场的被动。为有效保护五芳斋老字号品牌资源, 五芳斋先后在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等25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五芳斋商标。

10.祖母的粽子作文 篇十

端午节来了。看着超市冷藏柜里刚上市的粽子,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母,想起了她缚的粽子。

小时候每年过端午节,缚粽子用的芦苇叶子全是祖母从江边或河边亲手打回来的。先把叶子煮一下,再洗一下凉干,同时把大米用水淘洗一下。接着在祖母的带领下,家里会缚粽子的人便全部行动起来了。先用三到四片叶子相互重叠着摊成一排,再把叶子头部卷成圆锥状,用勺子将米把里面填满,再用叶子的剩余部分将大米裹好密封,最后再用一片叶子沿粽子四周缠绕一圈,用手指摁住余留的叶子尾,用穿针从粽子中间插进去,再把细长的叶子尾穿进针孔里,从另一面把穿针慢慢拔出来,这样就把那细长的叶子尾带到了粽子的另一边,再用手慢慢把叶子收紧,一只又大又好看的粽子就完工了。我总爱捏着那细长的叶子尾,把粽子拎起来看,就像欣赏一件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有时粽子里还要放些红枣、红豆、花生等,使得粽子的品种更加丰富。

粽子一般都是头一天晚上缚好,端午节一大早祖母就起来煮,煮粽子时还要放些鸡蛋或鸭蛋一起煮。等我起床时,灶房里早已飘出粽子诱人的香味了。因为缚的粽子较多,多余的粽子总要放进大瓦缸里用水养起来,吃较长一段时间。我之所以了解如此多的细节,因为那时我是祖母的小帮手,专做插穿针、数粽子之类不需技巧、不用费力的小活。

不仅是粽子,祖母包的包子,捏的馄饨,擀的面条,煮的红烧肉、红烧鱼……哪一样都是我无法忘怀的美食。但在那艰苦的年代里,这样的美食当然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尝一下鲜。不过祖母腌制的自家产的咸菜、萝卜、酱豆等,倒是每餐必备的小菜。

我从高中寄宿学校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看祖母缚粽子了。随着八年前祖母辞世,让我今生彻底失去了这样的机会。那全家乐享天伦的情景,只能在一次次的回忆中再现……

我开始记事的时候,还是公社化的生产队时代。年近五十的祖母已不再参加集体劳动了,挣工分养家糊口的事情,就由父亲、叔叔和姑姑们继承了下来,还有后来嫁进门来的母亲、婶婶们。不是祖母不想出工,而是繁杂的家务让她离不开家。那时我们家十好几口人,祖母在家洗衣、做饭,打理菜园,饲养猪羊和鸡鸭,家务活一点不比出工轻松。因为人多,我们家自留地也多一些,祖母总是随季节变迁周而复始地播种、采摘,总会让全家人吃上时令新鲜的果菜。

再后来,就像分田到户一样,我们家也由一个大家分成了几个小家,祖母被安排由二叔家赡养。但平常她依然过着独立的生活,继续着忙碌的家务。不愿给别人添丝毫麻烦,这是她一生未曾改变的性格。但她对家人的牵挂和关爱,总是默默地落实在行动上。无论农忙还是平时,只要有空闲,祖母常去地里帮忙;未分家时,中午吃不完的饭菜,总是夏天留锅里,冬天装进碗罐焐在灶堂里,等在地里做体力活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们傍晚回来当“晚茶”;分家后,她经常做些自己舍不得吃的好菜,等待寄宿在校的孙子孙女们周末回家改善一下;到我们上班拿工资了,给她一点生活费,她也从来不肯要,说我们要结婚,要买房,在外面出门就要用钱,云云。总之,就是不肯让我们为她花钱。

祖母长方脸,慈眉善目,一看就是那种让人信赖、容易亲近的人。即使生气时也常是脸上带着笑意,换句话说就是她不是真心生气。她从不羡慕人家的富裕,也不嫌弃别人的.贫困,把子女们调教得温文守矩,知书达理。在生产队里,她从来没有争过份外的利益,倒是经常在生活上接济队里那些困难的人家;那时候家里很难得开个荤,每逢此时,她都要盛一大碗米饭挟些荤蔬菜送给左右邻居家;有时菜比较丰盛时,则送一碗米饭一碗菜;把大家都安顿好后,留给她自己的只有那诱人的香味了。

祖母也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但她没有缠过脚,一双勤劳的大脚踏遍了她生活的这方土地。年轻时在生产队挣工分,年老后仍在自家地里劳作,操持家务;自己种的多余的果菜,还一早起来赶到集市去卖;空闲时自己编制鱼网,到河里钓螃蟹和河虾;上世纪九十年代,七十高龄的她也曾到江边去捞过鳗鱼苗。晚年的祖母还信了教,每次礼拜她都风雨无阻,赶往路程不近的教堂。有时年轻的教友骑车带着她去,大多数时候则是自己来回走,路上走累了就歇一下。她那双没有缠过的大脚,有力地支撑着虔诚的她。

生活中中,祖母也是非常“讲究”的人。每每走亲戚出远门,都要洗涮梳理一番。那时候牙膏牙刷还没走进农村,她总是先用食盐涮涮口,然后洗脸,再把长长的头发梳理一下,绾起来,用黑色的网鬏网起来,用簪子一插,最后换上那身洗得有点褪色的蓝布衫,腰间别一条小手绢,臂上挎个小竹篮,遇上下雨天时手里还要打把油纸伞。这身打扮总给人一股净雅、清爽的感觉,就像她调理的菜园一样,一行行、一垅垅,整齐有序,一丝不苟。

祖母的身体状况向来挺好,除了血压有点偏高,并无其他患疾。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我立刻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因为平常都是我往家里打电话,不是重要的事情父亲一般不主动打电话给我的。

因为得的是“中病”,事前没有任何的征兆,她突然之间便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植物”人。在医院抢救治理一段时间后,就在医生无能为力的目光中从医院转回了家。自从“中”了以后,祖母便不能吃东西了,除了不间断的输液之外,只能通过导管灌输一点奶粉、米汁之类的流质食物。在祖母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我总算挤出时间陪着她度过了几个日夜。我坐在床边,紧握着她的手,希望她能感觉到身边的我,更希望她能睁开双眼,像往常一样询问我在外面的情况。但从脚开始慢慢往上体漫延的冰凉告诉我,与祖母的诀别快到了。

那天雨夜的那一刻,恰巧就我一个人在祖母身边,目睹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瞬:她突然睁大了双眼,咽喉间发出一声闷响,就像平常打了一个嗝,然后就慢慢地合上了双眼。短暂的数秒,祖母的生命之旅就停止在我的眼前。那一刻,我没有呼天怆地的痛哭,甚至忘记了痛苦。我平静地拨打着电话,把祖母走了的消息通知已经疲惫的亲人们。因为我知道,祖母这次真的要出远门了,是去那她一直为众生祈祷的天堂。

11.外婆的粽子作文 篇十一

钝到外婆家的时候,远遥望见外婆弯着腰,在一大片绿绿的粽叶林中觅找又大又嫩的粽叶戴弃。瞧睹我归去了,外婆愉快地叫讲:“法宝,速来助外婆摘粽叶!”我跑入粽叶林中,左瞅看,左瞅看每一弛都长着尖尖的小头,佳象皆在争先恐后地想看看外点的世界怎么样?不一会儿的工夫,我跟外婆就摘了恶大一捆抱回家面。

外公平在家里筹备着须要包粽子的绳子糯米等等,外婆将粽叶一张张洗清洁抬在盆子里,外私拿伏一张粽叶,舒了两圈,把米装出来,再用筷子拔二下,使米完整紧压,而后用绳索包赖,一个可恶的粽子就实现了。

包美粽子,外婆就将它们置进水里煮熟,吃着香喷喷的粽子,闻着粽叶淡咸的幽香味,这感到将永远定格在记忆里。

12.家乡的粽子作文 篇十二

你可别急,这还不能吃呢!按我们这里的习俗,吃粽子之前要先祭奠家中已经逝世的先人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以此教育孩子孝顺。

祭奠完了先人,就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时刻——吃粽子、送粽子。将包好的粽子分成几份,留一份自己品尝,其他的送给自己的亲人。其中外婆家是一定要送的,这一天由母亲带着我们去外婆家送棕子,同时还要拿一些外婆家的粽子回家。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收到各家送来的粽子,各有不同的风味,五花八门,简直让人大饱口福。

午餐是端午的高潮。各家送来的粽子占主要地位,一大盘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棱,系着淡青的腰带。腰带一般打活结,一扯就开。也有打死结的,那都是新手怕粽子煮散了才打的死结。

13.写粽子的作文 篇十三

我想体验一下这种氛围,就让妈妈教我怎么做粽子。妈妈让我先把褐色的叶子洗干净,泡在热水里,再做粽子。准备枣、蛋、肉等。,并且把你最喜欢的陷阱做得好吃,然后你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先把长的棕树叶折起来,围起来,做一个窝,中间放入糯米和粳米混合,包边包角。然后放在米饭里,揉搓在一起,最后把包着棕叶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包粽子的功夫在于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的好不好,就看四角是否对称了。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用大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用文火煮30分钟。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渴望揭开盖子,检查情况。因为粽子的香味从锅里飘出来,让我口水直流。

上一篇:四年级期中语文试卷下一篇:房产赠与合同无效五种情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