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研修总结(共12篇)(共12篇)
1.幼儿教师的研修总结 篇一
20xx年10月31日,沈XX教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来到XX中学开展小组研修活动,县教研室毛老师也参加了我们的这次研修活动并对三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
XX中学郭XX老师上的是《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郭老师一上课就通过设疑“四节干电池能否使220V的灯泡正常发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郭老师备课充分,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一是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较好,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二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动力实验的习惯。三是利用类比法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把额定功率比作客车的限载人数,实际功率比作客车的实际载客人数,使物理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巧妙解决对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功率的定义理解,还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四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XX中学杨XX老师上的是《眼睛与光学仪器》。看得出杨老师在课前也是做足了功课的;一是课件制作生动直观,动静相宜,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又能突破教学难点。二是能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知。三是让学生体验式学物理,每个学生发一个透明水袋来模拟晶状体进行调焦的实验。四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仅自己事先做好了两个简易望远镜,还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后自己制作的制作简易望远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XX中学王XX老师上的也是《眼睛与光学仪器》。王XX老师引入新课别具一格,采用测视力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很自然地引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王老师在讲解人的眼睛的构造及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时效果更好。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王老师让同学亲自在课堂上给自己照相,分别照全身照和半身照,通过体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位老师的公开课都上得很成功,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在评课环节,工作室主持人沈XX老师以及县教研室毛老师更是对我们工作室成员提出了新的希望,毛老师希望我们继续积极开展各种研修活动,不断提升自我。
2.幼儿教师的研修总结 篇二
一、体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改的成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发挥他们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运行和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骨干体育教师的培训一直是课改的重点工作之一。但从基层体育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 有些培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如, 培训时间短暂、蜻蜓点水, 很难产生明显效果;教学技能训练和课改理论学习互不相干, 先进的课改理论和具体教学实践缺少融合, 培训效果难遂人愿;培训形式单一, 受训教师听得多, 看得多, 动脑少, 动手少, 思维投入不足, 思想触动不大等等。
笔者认为, 由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均衡, 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体育资源状况千差万别, 所以, 各地各校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坚持体育课改校本化实施的道路。而校本化实施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专业化, 在于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因地制宜推进课改的能力和水平, 是否具备教学反思的习惯与能力。因此, 提升骨干体育教师的理论研修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 提高他们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应成为高中骨干体育教师培训的侧重点, 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重中之重。
出于上述考虑, 本次河南省骨干体育教师培训进行了大胆改进。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上海华东师大进行, 旨在系统深入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提高教育科研以及课程实施的能力, 使受训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实质性突破。上海华东师大的教育专家们从基础教育改革、骨干教师成长、教师定位与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式改变、重建课堂文化、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列讲座, 他们的讲座幽默诙谐, 深入浅出, 实例丰富, 理念先进, 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第二阶段在河南进行, 由省基础教研室负责实施。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骨干体育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具体研修内容包括如何把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如何实施体育新课程、如何确定选学教材与必学教材、教学模块的设置与计划制订等一系列专题;具体形式主要采取观看教学录像、分组研讨、专题发言、专家讲座、教学设计、说课答辩等。研修活动重点强调和要求学员们勤于动脑, 人人动手, 积极互动, 把听、看、写、说、辨贯穿于第二阶段全过程, 促使全体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能有所受益, 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二、反思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
以往的体育教师培训, 学员们接触到的讲座、报告多与体育课程相关, 但本次培训的第一阶段却全是关于教育改革的通识培训。效果如何, 一开始难以预料。但事后却发现学员们对本次通识培训评价很高。他们反映说:我们长期囿于体育学科的圈子内思考问题, 却很少能够站在大教育观、大课程论、现代学生观、大人生观、新成功观的高度和角度来反思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跳出本学科的小圈子, 借鉴整体教育改革的理念, 站在整体学校教育的高度上思考问题, 这给我们带来了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的机会, 也带来了审视、反思和推进体育课改的有益启迪。
第二阶段的培训令学员们难以忘怀。他们从被动接受培训变成了主动参与活动, 从只用耳朵听讲变成了必须动手写作, 从接受别人的理念变成了必须拿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变化令一些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到“太累了”, 甚至反映“受不了”、“上大学时都没有这么努力过”、“累得脑仁疼”等等。但这些“感觉”正反映出我们体育教师的动脑习惯与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也必须强化;也正说明本次培训的形式触到了体育教师的“痛处”和“短处”。
大脑“劳累”并非徒劳无功, 它带来的结果是可喜的。华东师大阶段的培训不仅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和课改理念的提升, 讲课专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更使学员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震撼, 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积极投身课改的源动力, 他们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大干一场。
河南阶段的培训中, 学员们开始把刚听过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运用在教学设计中, 理论与实践开始发生亲密接触。省教研员刘俊凯关于《河南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 使学员从政策层面了解了河南省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要求。开封高中、焦作一中、郑州十一中、省实验中学、郑州一中等学校的课改经验交流, 使学员们进一步详细了解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办法。全体学员分成六个小组进行模块教学设计与展示, 这使得学员们熟练掌握了教学模块的设置与制订模块计划的方法。培训中前一天才邀请赵超君老师对他今年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上的《体育教材分群与教学策略取向》一文做了详细的解读;第二天, 一些学员就开始尝试运用这一分群教学的思路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说课与答辩环节中, 培训学员们一个问题也不放过, 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到某一具体动作技术的名称规范, 从教学活动步骤的安排, 到讲解示范的教学行为细节, 你来我往, 唇枪舌剑, 有问有答, 碰撞中不时闪出火花。有的教师为了求证某个问题, 下课后还四处打电话询问。教学反思的习惯与能力在研讨、碰撞中开始逐渐生成。
问题研讨、教学设计、说课答辩的培训形式使教师们深刻感悟到, 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转换并非想象的那么难, 课改理念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干巴巴的文字, 它已经转变成课改动力悄然融入教师们的心中。他们深刻感受到, 专家学者的任务是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和归纳系统的理论, 而教师的任务是把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寻求理论通向现实的道路。任何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都必须经过教师大脑的理解以及在理解基础上的再加工, 而这一加工、反思过程正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这一理论和实际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将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将使更多的教师有能力进一步丰富现有教学理论, 最终实现教师职业由“术”向“道”的升华。
三、让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体育教学的诸多特点造就了体育教师重视技能, 轻视理论;擅长身体运动, 缺乏动脑反思的习惯。这一方面提示我们, 以操作技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体育教学技能是体育教师的必备本领, 体育教师的培训不能脱离教学技能和运动技能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 理论修养水平和教学反思能力已成为制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河南省这次骨干体育教师培训中学员们所反映的“太累”、“脑仁疼”等现象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河南省本次培训活动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教师动脑、动手和反思能力的提升,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从中深刻体会到:
1. 芬兰数学家弗兰登塔尔在谈到数学发现变成公式后的状况时说:“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课改专家认为, 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把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意在强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活动的关键。其实, 对广大基层教师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许多基层体育教师往往把课改理论看成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使专家们“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
在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该努力践行的是, 不能让课改理论变成只是“看起来很美”的文字, 而是要让“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用火热的思考“溶化”课改理论, 用火热的思考搭建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我们不但要让理论看起来很美, 而且用起来要更美。
3.教师校本研修的探索 篇三
自我反思——我要学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自我反思。这两所普通的乡镇学校,依据农村学校的特点采用了以下的“土法上马”的校本研修方式:
1、写《教学后记》。人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的,教学工作尤需反思。教师应一课一反思,课课回头看。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要求老师们每上完一课写简要的“教学后记”,通过后记形式强化教学反思。在“后记”的写作上学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客观——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把本节课中成功或失误的原由简要写出来。从成功和失误中悟出规律或找出原因,只要是有价值的。
(2)及时——教学后记及时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反思就非常的有利于于下一节课的教学。
(3)简明——写后记提倡言语简约。因为写后记主要是自己看,无须太详细,否则会无形中增加老师们的负担。
写后记首先是基于记录,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深刻思考和感悟。初写后记可以是零散的、无主题的,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研究的主题写专题性的后记。如在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中,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写多篇后记;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总结,写出有关合作学习的专题总结;最后,还可以在自己总结和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写出关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论文。
2、抄写《教育教学名言警句》。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这两所学校还要求教师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学期统一安排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在学习中注意对名言警句的抄录,一般还要求熟读成诵40句段以上,并要求能学以致用。现在,每位老师能够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都超过五六十段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说课评课以及论文的撰写中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名言警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相关的教学案例,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辑录《教法集锦》。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师在听优质课或阅读教学书刊时,将精彩教学片断和环节记录下来,并适当地进行点、划、批、注,每个月一般要求要有3例以上。过去,老师上公开课前,学校领导要组织很多老师来出谋献策,现在由于融化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例,并经过自己内化后设计出来的教学设计就非同一般了,近三年来,这两所学校的教师在县、市和自治区级的教学赛课中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同伴合作——助我学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职业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重要路径。 在教师个人自学研修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互相研讨交流,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一般的做法是:
1、实施“2+1”工程。“2”就是教师每月自荐两篇教学后记式,由教科室每月检查评比并从中精选优秀者或展示或宣读,资源共享。“1”指的是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理论书籍,在学期结束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并进行座谈交流。
2、加强互动性的课堂研究,主要做法是:预约课—— 领导向教师提前预约所听的课;邀请课——教师自己主动向领导和同事邀请听的课;同形课——大家都上同一节课,从中探究相同或相异的教学方法;二次课——在大家评议基础上再用不同的方法上一次甚至多次,以求切实的提升; 开放课—— 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到校观摩课堂教学,在更大的层面进行“合作探究”和“同伴互助”。在多种形式的上课和听课中,强调互动式的交流对话, 在相互的说课、评课和反思中,丰富了教研的内质,生成了新的培训机制。
3、举办“教研组风采展示”。教研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5个1”(上课、 说课、评课、教案设计和一份教研组风采介绍),最后抽签决定展示者;分别从上课、说课、评课和教研组风采介绍四个方面来展示所在教研组,最后由学校 针对“5个1”评出5个单项奖和1个综合奖项。在“风采展示”的过程中,组内教师充分体现出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4、在课题研究中合作探究。科研兴校就要有科研课题,而且必须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是一种集体探究的活动,最能体现团结互助的精神。在学校科研室的统领下,做到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人都参与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进行自学、讲座、研讨、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课改以来的几年中,这两所学校各自都有8——10个县、市以及自治区级的课题。从目前结题的情况看,老师们的确是从课题研究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关系,提高了自己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开辟主题论坛。学校为教师开辟教育教学论坛,曾先后举行过“我的教学故事”、“我的好课标准”等主题的沙龙式座谈研讨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互相交流,使论坛成了信息反馈的集散地,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中明晰事理、提升能力。 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教师们逐渐地能教会评、能说会写、养成“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理论”的学习和研修的习惯。
专家引领——带我学
专家能给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智力上的支持,给予行动上的诊断,“专家引领”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1、显性的专家引领。邀请教研员、知名专家来学校作学术讲座、现场指导或咨询座谈等。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就分别请了县、市、区的多位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还聘请了一些全区乃至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兼任学校的教学顾问。这些专家除亲临学校指导外,还通过电话、邮件、视频对话等方式进行指导。
2、隐性的专家引领。就是通过阅读专家的理论著作,从中学习吸纳专家的理念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隐性的专家引领方式是主要的和大量的。这几年来,这两所学校都有计划的统一购买了不少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著作,基本上是一个学期着重学习一本,而且还要求做读书笔记、摘抄《教育教学名言警句》、摘录《教法集锦》、举办沙龙式的理论学习座谈会等。
3、上“移植课”和“移植报告会”。除“请进来”外,还采取“走出去 ”的方式, 所谓“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们的报告,回到学校后再举行“移植报告会”;外出观摩特级教师和名师的优质课后,回到学校就上“移植课”; 派出优秀教师参加脱产学习和接受高层次的系统培训后,回到学校后就让他们做“学习体会报告”等,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专家引领。
4.美术教师个人的研修总结 篇四
一、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更新专业知识。
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教师本人能否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
二、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传授者,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
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直接和暗含的关系。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不仅是一名美术人,还应该是一名文化人。
三、美术教师应立于本地区自然风景、民间文化特色,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
在此次培训中授课的专家们对我们寄予殷切期望,我将结合本地本校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间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我们美术教师应静下心来,深入生活,潜心研究,拿出有地方特色,有个人风格的课出来。
5.我的研修总结 - 江西教师网 篇五
初中语文网络研修总结 通过研修,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不断反思自己: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研修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专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有这么一个平台,使我们得以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管理这一方面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的教师,认识到还有一些做法不够科学。通过交流,有些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研修,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不断反思自己: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一、在这次研修过程中,大家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这次研修,教会了教师怎样去面对困难,需要经常性的进行研修,并且要肯下苦工夫,勤于砖研,才能有所收获。这次远程研修,教会大家敢于面对困难并和困难进行斗争的不屈精神。让大家认识到,其实教学过程也是一样,要想在教育领域里有所砖研有所贡献,你一定要敢于面对困难并进行不屈的努力,你才会有所成就。
三、这次研修,教师们收获了很多鼓励和感动。学员在的作业的留言里的那些鼓励的话语,让教师更加的明白:其实,友谊是需要鼓励的,学生是需要鼓励的,教学更是需要赏识的。我们总是被这些鼓励的发自内心真实的声音所感动着.
6.幼儿园教师研修总结 篇六
2014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一、完成情况
1、这次研修让我彻底转变了教育观念,我深刻认识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育活动应是幼儿精彩展示的舞台。
2、通过学习,我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教育活动、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活动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修过程
1、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关心热爱每一位幼儿,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不仅做好幼儿学习上的好老师,更要做好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上的领路人,关心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学习《师德规范》《教
2、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参加网络技术培训,学习网页制作技术和各种课件的制作技术。通过学习,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整合。
3、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经常借阅一些好的教育书籍,进行学习研究,写好读书笔记。
三、研修效果和经验分析
2、开展有效教育活动教学研究 提高教育活动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教育活动教学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
4、自我反思。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存在的问题
五、改进措施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引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篇二:幼儿教师研修总结
幼儿教师研修总结
近一星期我有幸参加了幼儿教师远程研修教育培训,这次远程研修是幼儿教育第一次网络研修培训,为自己有机会踏上幼儿教师远程研修的头班车深感荣幸。坐在电脑前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学习幼儿教育的先进理论知识,使我掌握了深层次的幼教知识,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教学知识,为今后的幼儿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一天要写下十几条评论,一天一篇作业,一天一篇文章,不许摘抄不许粘贴却着实难坏了我。
每一天 清晨,早饭来不及吃好,就来到教室,看专家讲座视频,观摩优秀教师课例及专家点评,做完作业以后,就急忙去学习同伴的文章。这一看不要紧,心灵真的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那真的是专家云集,卧龙藏虎,那一篇篇文章,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迂回曲折,有的风趣幽默,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
1、远程研修,拓宽了我们基层幼教老师参与培训的途径
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我们在轻松学习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创新教学是前所未有的,从理念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内容丰富,题材形式多样,驾驭效果明显。特别是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有一线教师的经验之谈,学员的经典讨论,是我受益匪浅。
2、远程研修,促进了我们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
在 研修过程中,通过细心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高级教师的教学经验之谈,是我学到了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树立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尤其是专家详尽细致的教材讲解,教学点的切入,教学内容演示过程,最后的教学结尾,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的传授过程是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经验,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典范,也是我今后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3远程研修,拓宽了我们教学知识的视野 远程研修搭建的这个学习的平台,使我们积极投身于紧张而又繁忙的学习中,虽然是在暑假期间,我们还是认真地学习着,研究着,解析好的教学题材,提取对自己有益处教学优点,点评着其他老师的教材,从中汲取营养。
4、远程研修,激励着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的研修自己,做个学习型的教师,再创幼教事业新辉煌!篇三:幼儿教师网络研修总结
幼儿教师网络研修总结
腰市镇中心幼儿园 屈 曲
在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中,我在网上聆听了各位专家、教授的专题报告,使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专家教授们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在研修学习中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在培训中,我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
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幼儿教育对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被时代所淘汰。
网络研修,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的讲座,每一专题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使我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同时,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培训中,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了“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的观念,我会将自己的爱全身的融入到幼儿中。
通过认真聆听专题讲座,我进一步懂得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五、通过网络培训的学习让我懂得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幼儿。除此之外我还明白,人生没有捷径,教学亦如此。研修让我看清楚了其中的差距,鞭策我不断的努力。
在平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研修,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篇四: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总结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日记
我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们的培训是有限的,甚至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这次远程研修教育,给我们多了一次参与培训的机会,这样使我们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的修养,增强了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我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同时,并且也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能力。这样的创新教学是前所未有的,从理念上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形式多样,驾驭效果明显。特别是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2、远程研修,促进了我们教学网络知识的不断提升
在培训中我懂得了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能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进行获取、编辑、存储、处理、加工和表现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和与多媒体计算机配套的软件。还学会了多媒体环境的使用;素材的处理及加工;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评价功能的使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案例等知识。
3、远程研修,拓宽了我们教学知识的视野
远程研修搭建的这个学习的平台,使我们积极投身于紧张而又繁忙的学习中,虽然是在工作期间,我们还是要认真地学习着,研究着,解析好的教学题材,提取对自己有益处教学优点,点评着其他老师的教材,从中汲取营养。在评比对照中了解更多的知识点,掌握切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方法,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淀了丰厚的基础。
4、远程研修,激励着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五:幼儿教师远程研修心得
幼儿教师远程研修心得
滨城区梁才实验幼儿园 王芹芹
通过这次培训工作,为我搭建了一个良好学习的平台,我认真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课,还认真做了记录,并及时做了点评。他们的教学方法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部分。我个人认为我从思想深处到树立育人理念上,更深层次的理解“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追随幼儿的天性。
一、专家导航,理念与实践的结合
做现代创新型幼儿教师应具有以下五点:
二、教师互动,缩短了距离的差距
这次的网络远程研修课程学习,给我们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的平台,是对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也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三、相信孩子,让孩子有了自由的空间
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获得。
同时,教师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幼儿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
7.幼儿教师的研修总结 篇七
基于案例的教师校本研修主要通过两个途经来实现, 一是教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实施的各种手段和方法随着行动的过程生成撰写成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 教授通过和自己对话来实现研修;二是教师借助于自己所撰写的案例文本和同事对话、和专家对话、和文本对话, 在与他人的对话中进行思考和提升, 在不断的学习和研修过程中, 进一步尝试解决问题, 从而提升校本研修的价值。
一、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案例生成的若干策略
在基于案例的校本研修过程中, 通过教师案例的生成和撰写来促进教师的研修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 如何帮助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来发现、提炼、撰写案例是本研修活动的核心工作之一。在本研究中主要创立了“精心研制”策略、“无心栽花”策略、“借鸡生蛋”策略来促进教师完成这一部分的研修。
1.“精心研制”策略
先确定研究的主题, 再进行教学设计, 把相关理论或教学策略自觉地镶嵌在教学设计之中, 并实施之;然后根据课堂现实进行案例研究与创作。教师的课后反思, 着重围绕研究主题, 针对教学设计 (理想) 与课堂现实 (实际) 之间的落差 (或超越了预设的目标, 或没达成预设的目标) , 以及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与得失,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寻找对策, 或提出新的问题与困惑。
在上学期中, 我们英语教研组就事先确定了“遵循学生识记规律, 优化英语单词教学, 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主题。由一年级英语教研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由赵韵老师上了一节“food I like”, 重点研究根据单词的不同含义, 如何运用有效提问、图片演示、实物体验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记英语单词, 以此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的难度, 提高学习兴趣。这节课上完以后, 针对原先的设计想法和实际教学过程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的落差, 引发了老师们的许多思考, 教研组长赵韵老师专门写了一篇《提问与领会——就“sweet”一词的提问引发的思考》的案例, 供教研组一起开展研修。
赵老师的案例给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带来了研讨空间, 使教研组的研究更聚焦, 也推进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尤其是案例最后赵老师提的三个问题, 提得非常好, “1.“一词多义”单词的提问该如何设计?可以有哪些教学方法?2.如何根据学生的即时反馈逐层引申, 有哪些具体的手段和方法?3.当连续追问不奏效时教师该做哪些调整, 有哪些具体方法?”老师们在教研组的研修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有不少见解和想法, 通过这样的研讨, 使老师们取长补短, 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还能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2.“无心栽花”策略
事先没有确定的研究主题, 甚至也没想创作什么案例, 但所上的某一堂课或教育事件感动了教师自己, 因此就把发生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写了下来。这类案例, 常常能够看到师生精彩互动, 看到教师的教育智慧。这样的案例看似偶然, 有不可预见性, 但偶然中有必然, 也有一些规律, 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总结经验, 应用有关的理论进行诠释。
如我们课题组的朱维婷老师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 在处理学生的事情时, 有一件事特别令自己印象深刻, 她就把这个这件事以教育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原来她只是用来自己进行反思总结的, 后来在课题组的研究中, 朱老师偶然说起这个教育事件, 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可以在班主任研究会中研讨, 于是朱老师又按照教育案例的要求进行了修改, 并加入了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自己当时的教育行为, 形成了一篇供班主任研讨, 具有研究空间的案例。朱老师的一篇“一只小熊发夹”案例就是在“无心栽花”的情况下获得。其实我们不少教师有记教育教学日记和反思的习惯, 所以我们的研究案例完全可以从这些日记和反思中提炼, 也可以从每学期学校规定写的教育叙事和课例中去修改, 这样不仅使案例内容丰富多彩, 研讨的价值也大, 因为这都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 来自我们身边, 研讨起来也更亲切。
3.“借鸡生蛋”策略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他人的教学录像, 教学VCD……针对某个教学热点难点问题, 选择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一些教学片段, 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 来加工成教学案例, 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如教导吴骏老师利用教师教学研究课的录像, 运用实录的方式, 写成了一份教学案例“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一堂数学课引发的思考”, 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他记录了这样一个片段:
我校数学教研组就借助于这个案例开展了主题鲜明的教研活动, 这不仅促进了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更加正确、形象、生动, 也使教师在研讨中增长了更多的教学本领和智慧。
二、基于案例的校本研修的行动策略
为了推进基于案例的校本研修的开展, 学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推动实施。
1. 全面号召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课题在实践研究中, 由行政领导在教师层面上, 作完整的介绍和全面的动员, 激起全体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然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挑选一到两个教研组, 在管理和研究运行的模式上先做一个尝试, 梳理、归纳一个带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研修方式, 在全校推行。
上学期吴老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组学习条例式案例和实录式案例的学习体会, 并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对朱维婷和吴怡萍两位老师写的条例式案例和实录式案例进行解读。这学期, 我们挑选了语文和英语教研组, 运用案例研究的形式, 开展主题式研讨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像顾萍华老师的“基于‘补白’的引导”和赵韵老师的“单词教学——提问和领会”。在教研组研修中, 既使教研组老师得到启发, 又为教研组老师提高教学能力, 进行多元化教学提供了研究平台, 同时也推进全校老师教研结合, 真正把教学和研究合二为一, 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 流程管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制定合理和清晰的管理流程和操作流程对于有效开展基于案例的校本研修活动是重要的机制保证。我们所设计和实施的流程如下:
(1) 动员:澄清有关校本研修的一些认识, 建立学习型队伍, 教师要积极准备。
(2) 呈现: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 将案例中的情景或问题作全部或局部的再现, 引起教师对问题的关注。
(1) 与现场相结合。安排的场景与课堂案例中所描述的组织是同一类型组织, 并存在类似问题, 强化案例教学效果。不是将教师请进课堂, 而是使教师作为访问者进入情景。这种方法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强化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最好安排教师与案例的撰写者座谈, 就课堂教学的职能领域提出问题。
(2) 结合视听材料的使用。以视听材料辅助案例研究是一种较普遍的形式。对一些案例来说, 需要用视听材料或者某一特别的视听手段来呈现案例中部分甚至所有的数据, 否则分析起来就很困难。样品、图片、报纸或杂志剪辑以及幻灯片等视觉辅助材料, 可大大增加案例的真实性和课堂讨论的效果。与书面案例相比, 拍成DV的案例不但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还有助于教师对当事人所处环境有更真切的了解, 对原则与概念有更深人的领会。
(3) 聚焦:教师围绕研修的主题按照一定的分工, 带着问题和目的进行观课, 观课教师根据研究课主题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 并逐步养成课中反思、及时记录的习惯。
(4) 剖析:观课教师交流在观课中发现的现象并通过询问、研讨, 交流自己的所想所获;列出难点和焦点, 进行集中研讨, 争论、辩论, 邀请名师专家与教师, 进行诊断、把脉。
8.幼儿教师的研修总结 篇八
农村教师专业修炼的内容,除了职业理想和事业心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研修内容就是修炼学科素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学校很难像城市学校那样,完全按学科课程计划配备教师。农村教师往往是今天教语文,明天可能又上数学,也许哪天又代教一节物理或者体育。因此,学科业务修炼成为教师适应农村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一、以教材研修为背景,增强课程意识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是进行教学设计和研究的基本材料。课程实施以来,由于课程标准下的“一标多本”,教材版本呈现了多样性,教材内容呈现了陌生化。由于农村教师适应了过去全国一本书,到哪里都可以找到教学蓝本,模仿和借鑒非常方便的状态,对于如今教材内容和变化的丰富呈现形式,面对不同版本的教材,他们一时抓不住要领,找不准方向。十年教改,他们十分苦恼:“我们没有教参,没有多媒体,没有练习册,考试摸不着头脑……”正面临着一场艰难的课程改革。怎么办?靠专家,专家有限;靠师傅,师傅迷茫。只有依照校本研修的思想,靠自己,靠大家的集体力量。因此,学校应该组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研究教材内容和组织教学方式。教师在研修中会自我意识到学科课程的本质意义:让学生人人受到良好的学科教育,不同的人在学科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师自觉地倾其全力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学科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在学科发展上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而不至于像过去一样去攀比分数和应付考试。
二、以团队研修为手段,强化改革意识
以校为本的业务修炼,除了学校集体组织以外,还离不开团队协作与监督。教材研读与分析、教学设计与评估、课堂观察、问题研讨以及一系列带有“传、帮、带”形式的技术交流活动和带有科研性质的问题探究活动,没有一个不需要团队的协作。所谓校本研修中的同伴互助,是指最佳的团队成长模式。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下,应该重点研究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问题。课程理念把关于学习方式和学生终身学习等问题引入课堂,但如何实施、有没有效果,这是靠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无法完成的。由于教师团队中每个人的经历和认识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教师个体实践性智慧的差异非常明显,这就是形成教学质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学校教研组、年级组适当采取课堂观察的形式,进行主题式和参与式互动教学研讨,将课程改革理念中提倡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予以落实,并能在团队的课堂观察中找到回馈事实性的结果,以便集体反思和个人改进。教师要随时关注别人的教学效果和操作细节,在无法言传的过程观察与体验中,凭着人的直观感知和思维追踪,洞察别人的实践性智慧,尽可能多地参与集体性的交流活动,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在参与中观察别人的操作细节和体会别人的教学成效,在交流中分离出适合自己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性智慧。
三、以自我研修为依托,发展质量意识
人的发展最主要的应该靠自我发展。农村教师人人都希望能自我发展,特别是新生代大学生自愿到农村服务,他们很想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那么,以校为本的自我研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第一,要结合教材研读修炼学科素养。教师无论是否学科对口,都会遇到与在学校学的东西不一样的情况。因此,要多努力看学科专业理论方面的书,仔细研究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科思想和基本学习活动经验的内涵和外延,这是做到不误人子弟的第一步。第二,要结合理论学习,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修炼常用手段。每一个学科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要研究学科个性,掌握基本的发展线索和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策略与创新。第三,要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补修,研究学生的学习,研究他们的发展。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学情、秉性、习惯等也需要捕捉。了解了学生,了解了他们的需求,课堂教学才可能实现有效。第四,要结合教学反思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教师每天在教学环境中,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一切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都可以构成主动反思的内容。这样的自我研修靠的是自我觉醒与主动发展的内驱力。教师要学会研究自己、反思自己,在不断反思中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实践性智慧。(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9.教师校长跟岗的研修总结 篇九
5月6号,我有幸作为惠州市骨干校长前往广州第四十七中学跟岗学习。该校创办于1963年,是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文化氛围浓厚、教学条件优越、教学成绩突出、教育科研一流,是办学水平优秀、素质教育全面的现代化学校。在这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潜心学习的十天,不仅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让我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得到飞跃。对本次学习所得,我用四个“心”获得了四个“特别”的感受。
首先,四个“心”是潜心观察、细心体验、诚心交流、精心总结。学习期间,我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如校长的职权、教师的聘任、校本培训、学校管理架构,课程设置与目标、学生行为管理与评估、学校资金源的配置与利用、经费来源与管理,等等。在此期间,我与校长、副校长、主任、级长、科组长、备课组长和教师座谈交流,实地参观、听课,而且和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年级的学生接触,可以说,我看到的是一所“真实的学校”,了解到的是第一手材料,真正感受到四十七中能够成为全国示范高中不只是硬件高投入,更是有着雄厚的软实力。
其次,得到四个“特别”的收获。
一、文化氛围特别浓。
四十七中对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有着高层次的理解,也有独特的思考和做法。这种思想,贯穿到了学校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每个管理细胞中都渗透着文化。学校营造了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和谐环境和人文生态;构建了刚柔并济、规范与赏识相结合的和谐秩序和管理模式;组构了以全新的知识观、人才观和现代教育技术支撑的和谐的新课程体系。
有句话说得好: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的根。四十七中近年来持续在高位上运行,并自主培养出清华、北大的学生,这是在广州市同层次学校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从中可以看出四十七中高考成绩的含金量非常高,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卓越教学水平的体现,更是学校多年文化积淀的成果。
在与普通老师和学生的交谈中,我感觉到,四十七中非常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敬业精神和自主发展,这种文化精神无疑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二、学校管理特别细。
在四十七中,浓浓的人文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其管理中的大气与精致。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高高在上”、“蜻蜓点水”,看到的是“靠前指挥”,“重心下移”,善于抓住微小的变化,小题巧做,小题大做,从而收到意思不到的效果。
比如,四十七中校园的每一处设计,每一项制度,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宣传的阵地、都有其值得品味的地方,大到“名师榜”、师生书法作品、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展示;小到宿舍楼每个物件的摆放、实验室的各种配备等等。细节决定成败,如何在学校管理中于细微处见功夫,这点给我深深的启发。
三、素质教育特别全面。
四十七中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所追求、有所作为的人,目标直指学生的终身发展。四十七中在教学方面的成绩十分突出:连续15次获得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100%。自20xx年起,重点本科和本科上线人数均居广州市八区所有学校前十名,年年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4次摘得广东省单科状元、广州市单科和总分状元的桂冠……,在很多学校看来升学率与素质教育几乎是格格不入,然而,再看一组数字: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89项,省级奖152项,市级奖957项。学生社团迅速发展,在广东省颇有影响力。目前学校共有社团近30个,社员人数近1700人,约占学校总人数的50%,社团活动硕果累累。
一个能够全方位发展的学生必然是个身心健康的学生,必然有着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完全能够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促进,这在四十七中已经得到印证。我校本学期也在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四十七中的丰富的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
四、特别注重教师化专业发展。
四十七中特别重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把它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作为办学的着力点。名师成就名校,四十七中的经验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发展;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建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引领教师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发展。
正是这样良好的理念和体制,为四十七中的发展培养、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名师出高徒,在名师的引领下,学生的成长更迅速、更全面、更成功。
本次学习的收获,当然不仅是这些。来时,我怀着期待、谦卑、执着的心情;结束时,我带回灵感、反思和自信与坚定!十天的学习并不长,但所学、所见、所闻、所感让我更加坚信,一个好校长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以人为本、转变观念、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是新形势对校长的新基本要求。
我将整合本次所学,形成新的行动计划,回到工作岗位后,进一步调整自己,继续带领好领导班子,团结好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夯实内部管理,发挥自身优势,借鉴成功案例,与时俱进,立足“一切为了孩子的幸福”的办学思想,最终实现惠环中学特色发展、品牌发展的目标。
我坚信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敢于创新、坚持不懈,惠环中学的教育事业将有着辉煌的明天!
10.教师研修总结 篇十
教师研修总结
(一)近三年的骨干教师培养研修时间不知不觉即将过去。在骨干教师培养研修这段时间里,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同时让我看到了从事特殊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也感受到了所肩负的重任。就这三年的研修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加强了学习
通过几次集中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唯有一如既往地加强学习和运用,才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有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才会有坚持在职业余学习的行动。工作的同时,我再次认真研读了《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心理辅导》、《聋校>语文教学法》等书籍,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给教师的建议》、《教师成长关键词》、《遭遇问题学生》、《玫瑰与教育》等书籍,上网收看教育专家刘良华、程益基等的专题讲座,读学校订的教育教学刊物并做好笔记。
通过多渠道的广泛阅读,更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再次领悟了特殊教育的内涵。同时,反复研读《聋校课程改革设置方案》,注意多钻研、勤思考,更新教学观念,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正确地定位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从教13年了,还在谈定位的问题。但对于我来说,的确是这样。前些年,我的同学、朋友多数参加公务员考试并寻到了自己满意的单位,还有的离开了学校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目前公司的业务很红火。据悉,我们94T1班的45名同学中,差不多只有1/3的同学还坚守在特教讲坛。加上十多年来为特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琐事忙活着,部分聋生毕业后流入社会无所事事,有的甚至加入偷盗的行列被公安部门抓获,我们老师还要去协助手语翻译,很强的职业倦怠感向我袭来,为此我真动摇了几次。
在这几年的研修>培训中,我见到了一些来自偏远山区的教师,他们学校的办学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仍然执着地埋首耕耘在三尺讲坛。**年的汶川地震后,我与绵阳、德阳、都江堰等地震灾区的同学保持着联系,心灵在那一段时间受到无数次的震撼。很多教师的感人事迹也教育了我。在学校,当我累得满头大汗时,聋生跑来塞给我一张餐巾纸;当我因学生不听话而怄气时,学生比着手语告诉我“老师,别生气,生气会伤着心的”„„被这一件件小事感动中,我的心沉静下来,不再那么浮躁。我发现自己内心还是惦念着从事着的特教,以往对学生的期望值可能高了些吧。人,只要健康活着,只要自己从事的助人工作很有意义,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面对心灵的叩问,我选择了坚持,愿意坚守在特教岗位,扛着特教大旗继续努力,把特教当做一生的事业来做,做实做细做出成绩。有了这样的雄心,我静下心来研究我们的特殊孩子的心理,(曾经的教育也许是失败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完全走进聋生的内心)我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心理学书籍,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苦读考研书籍,一次性通过了全国在>职教育硕士的考试,在西南大学读研。正是我再次正确地定位,才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相信在前方航标的指引下,我会在特教领域里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三、提升了能力
时代在发展进步着,学生的身心在变化着。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早已不能适应今天的课堂和学生教育,特殊儿童也一样。我们的教育要以生为本,就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努力追求高效课堂,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抱着这样的观点,我努力研读课程设置方案,领会课改精神,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实际,听其他教师的课,磨砺自己的课,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正是有了一次次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教学基本功大赛市一等奖,省特等奖的佳绩。课余,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活动,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班务管理能力和育人能力。当我抱着“关注生命,用心教育”的职业信条投入工作时,我>收获的不仅是职业>幸福,我还收获了成长的快乐。是啊,在成就学生未来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教师自身的幸福人生。
四、围绕课题,边学边研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潜心研究自己的教育。我一定要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学会探索特殊教育的一些规律。教育专家都说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是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好办法,所以,我开始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些调查,认识到特殊儿童要健康成长,除了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外,还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我选择了>心理健康这方面的研究课题,确立了《心理辅导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这一市级课题,目前正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一个人的成长是不够的,还必须带动周围人的成长和进步,只有集体成员都成长进步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才更快乐。今年,我们全体教师都参与到了校级微型课题的研究中,以微型课题的研究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能力发展。我想,围绕课题边学边研,不用几年,我们的教师群体一定会发展得很棒,各方面的能力一定会上一个个台阶。
研修过程中,我个人努力还不够,对教育专家、教授的讲座还没有从深层次上予以领会,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还有待加强,课题研究的思路也有待进一步拓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专业研修,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
教师研修总结
(二)一、勤勤恳恳,积极研修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讲座,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一)网络研修使教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研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网络教研的蓬勃开展,网络研修项目已成为推动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成为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手段。
网络研修是借助于积累了巨量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与不特定的教师就彼此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没有参与教研的教师比喻成“徒步者”,把使用传统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骑马者”,那完全可以将使用网络教研的教师比喻成“驾乘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一些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心里话。他们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正在形成。
(二)网络研修使教学和研究充盈着成功的喜悦
网络研修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性,使普通教师与异地的同行、专家们一路同行。专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的理论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相互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能得到互补。
网络研修模式中的学习,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科学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静态资源,另一方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利用专家讲座、在线答疑、讨论板、感言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文化,最终形成学习共同体。
网络研修为教师打开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让教师畅谈教育的>心得体会,议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让教学更有效的对策。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网络研修是良师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网络研修学习会助我们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我研修、我进步、我快乐。
教师研修总结
(三)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教师研修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研修给了我们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提高全体在职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与专家、广大教师共同学习、讨论学习,在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期间我收获了很多。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研修班的学习,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受益匪浅。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能让我吸取更多的工作实践经验,以达到自我提高。
通过这次教师研修学习,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对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下面是我通过学习后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1、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师幼关系观,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幼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2、教师应该细心观察、熟悉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幼儿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助中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注重个体差异
我们要真正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活动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观摩活动中,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组织孩子活动,让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要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有安全的活动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要面向全体幼儿,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着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做到尊重幼儿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
三、要做终身学习教师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如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不断摸索教学方法。
11.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十一
摘 要 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先进技术等,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网络研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自主学习,促进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增强教学意识。
关键词 网络研修;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16-02
网络研修是一种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新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研修已经很快融入各学科教学中。网络研修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拉近了专家、教师、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相互交流、互动、研讨、学习。数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领域。信息时代的知识不断更新,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新的挑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1 网络研修的特点
网络研修利用以互联网为基础搭建的教学平台,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为教师、学者等提供交流平台。网络研修具有以下特点。
研修形式多样化[1] 目前比较成熟的研修平台有校园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校园网站功能丰富,可以在线交流、远程视频,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还可以与其他教育网站相链接,便于教师网上学习。鼓励建立数学交流微信群,各个成员可以将平时看到的好的教学理念、方法分享到群里供大家阅读,对于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传授教课经验。与传统模式相比,网络研修平台可以实现多个主体之间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相互交流、探讨,教师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同伴之间互帮互助,增长专业知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
网络研修方便快捷 上网学习,足不出户、不影响工作,体现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及学生在工作与学习的同时,闲暇时间可以网上发帖及回帖留言,或通过微信语音、视频现场解决,有利于协作学习。师生之间交流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校园网站中教师通过班级公告的管理功能可以迅速掌握班级学习问题,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见解发布到网络中,通过相互讨论,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和创新意识,感受到成就感。
网络研修促进资源分享 网络的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师互动、资源共享;网络研修让教师之间沟通更加灵活便捷,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讨论、解决;也让教师的时间更加灵活、更加自主,业余时间也能够开阔眼界。
2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表现
教材多媒化 现代数学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结构鲜明。越來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如步步高家教机等,这些多媒体学习工具不仅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融入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学内容多媒体化,使教学课程更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源全球化 凭借互联网平台,网络研修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知识的海洋,融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供各大教育学者共享。现在网上有很多类型的教育资源,如教育网站、辅助学习的工具(步步高家教机、读书郎、好记星等)、虚拟图书馆、电子书刊等。
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使每个学生的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2]。
学习自主化 现代教育理念与以往有所不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不再要求教师和学生去学习某一科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培养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方向。
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考试内容自动进行测试与评分,根据常见的学习问题设置自动诊断、回复,学习任务自动分配等。如网络在线考试系统,在一个大的数据库下随机抽选相关试题进行作答,交卷后自动评分,并对错题进行解析。
环境虚拟化 电子网络化教育的盛行,标志着现代教育模式已经逐渐从课堂教育走出来。教育环境的虚拟化使教学活动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教学活动可以选择在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微信群、社区论坛等场所进行。各学校为了扩大招生、提高升学率,利用局域网在校园网站上开展网上教育,有的还进行远程教育。虚拟教育成为未来信息化学校的发展方向。
3 对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看法
增强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意识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3]。通过远程网络培训,可以让数学教师更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勤于总结,善于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更能深入人心、理解学习。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也要注重学习者的心理特征。通过网络研修学习,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意识,态度和蔼、语言平和,以学生为主,缩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更喜欢学习数学。
促进数学教师之间的行业交流 网络研修属于网络交流平台,贴近一线、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学术。在网络研修过程中,教师可以吸取他人经验,获得最新的教学信息,帮助其成长;可以提出问题,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可以进行学术讨论,获得专家引领。网络研修实现了多个教师之间的零距离交流,打破了教师之间的鸿沟。校园中建立的网站、博客、社交平台等都能够成为教师进行深度学习的平台,成为他们教研的中心、成长的摇篮。
降低了学习成本,保证了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学校就要改善教育设施和技术,提升师资力量,专门为教师提供教室、设施(桌椅、麦克风、音响等),让几十人聚集在一起上课,每天教学任务繁重,有时不方便到场学习,教室、设施空置,造成资源浪费。通过网络研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与各专家、学者在线交流,教学能力得到提升,还节约了学校成本,一举两得。
4 结语
网络研修已成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一部分,提升了教学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数学教师的不断自我“充电”,满足了现代教育事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与继续教育网络学习是分不开的,学习让人生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雅丽.搭建网络研修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3):82-84.
[2]倪焕敏.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65-67.
12.幼儿教师的研修总结 篇十二
关键词:学校文化,教师文化,文化自觉,校本研修
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彭钢所长认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建构一种属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应逐渐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和内部动力。五年多前制约北环中学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在于学校教师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所以, 在2005年底, 学校选择了以“和”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 创新校本研修, 力图唤醒并逐步形成教师文化自觉意识, 使得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化解办学危机, 让北环走向成长、走向发展、走向自强。
一、唤醒篇:一个不少?人人都好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 而它的背后又蕴意着“不让一个教师掉队”。五年多来, 我和学校的管理团队始终坚守着这条信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首先要“不让一个教师掉队”。很多时候在某个班级、某个学科出现问题后, 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 力图让孩子们再归队, 但往往无法力挽狂澜, 所以“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第一”、“教师是天”这些口号很嘹亮、很动人, 但真正要把它们内化为学校的行动很艰难, 尤其是对学校的管理团队来说无论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实践上异常艰难, 因为这要求整个学校管理必须发生深刻变化, 即必须让学校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领导, 从而培育人、发展人。五年多来, 我和学校的管理团队虽然在坚守学校文化领导的过程中也曾有过犹疑, 但看到一位位教师走向成长、脸上写满职业尊严和幸福的欢笑时, 我们知道必须要坚持下去。
2009年8月教师开学报到讲演会, 张秀芳老师的深情演讲, 时常在我脑海再现:“从教十五年来, 第一次有机会在这样隆重的场合表达我的赞美心意和感谢之情, 从教十五年来, 感觉最有成就感的是近五年, 因而也是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五年。在和文化的氛围里, 我觉得只要不断努力, 一定会有更好发展。感谢在座所有同事, 你们的温暖和亲切都令人释然, 令人想和你们一起工作到老!”我欣慰于张秀芳老师从教十五年来终于第一次完成了初中数学循环教学, 终于破茧而出, 我因她的成长而拥有了校长的尊严和幸福。
2008年11月数学校本课程研讨会, “我非常愿意和你们共同完成这一课程的开发工作……”, 江苏省知名特级教师、苏科版初中数学主编杨裕前先生正兴奋地和学校数学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小组核心老师邹浩芳交流着。邹浩芳, 一个曾用“发表论文一定是要有路子”的话语反驳过我的老师, 在研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一篇又一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校对邹浩芳老师的支持曾被一些老师质疑过, 但他放弃暑期休息时间、啃着面包研发校本课程的行动让学校坚定了对他的支持。今天的邹浩芳找到了自己职业奋斗的支点, 拥有了自己职业的幸福, 我因他的幸福而拥有了校长的尊严和幸福。
2007年下半年的教师家属讲演会, 顾弘老师爱人的“埋怨”言辞常常在我心头响起:“顾弘, 什么家务都不干, 只做学校里事情, 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我欣慰于顾弘老师的脱胎换骨, 在与他的“较量”中自己的个性、心理、尊严受到了挑战, 但一个所谓的“问题教师”成为了学校老师们夸在嘴边的“才子”, 我因他的改变而拥有了校长的尊严和幸福。
2008年8月调任学校分管教育教学的蔡军副校长在他的博客中有这样的记录:“北环教师正是因为自己的专业自觉才有了自己的专业自强, 教师也只有成就了自己的‘专业’, 保持了稳定的职业生活, 才能让‘心’从单一职业生活解放出来, 让‘心’向各种可能的“业余爱好”重新开放, 心打开了, 就‘开心’了。这或许就是北环教师拥有幸福的密码吧!”
五年多来, 我和学校的管理团队在学校“和”文化的建设中坚定了“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信念, 使得学校由传统行政管理逐步向现代文化领导转型, 尤为重要的是唤醒了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 使得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 正如华师大课程所所长崔允漷教授所说:“如果教师自己不想发展, 那么谁都帮不了他!”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教师拥有职业尊严和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二、转型篇:个体付出?团队成果
“伴随着一年初三的成长, 我需要感激和赞美的人很多很多, 如支持和配合我工作的所有任课老师, 亦师亦友的何燕、堵小亚、蒋丽华老师等, 都是我感激和赞美的对象。那么多的选择让我举棋不定, 犹疑中, 我选择了一位我最敬佩的人作为今天的赞美对象。”……在教师们发自肺腑的赞美中, 北环中学又开始了新的一个学期。
学校每次新学期的教职工大会总是在以“赞美”为主题的教师讲演会中开始的。在北环很少召开全校性的工作布置与总结的教职工大会, 而每一次召开的教职工大会却总能令人感动着难以抹去的心中的记忆, 或是欢笑着留在心底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五年多来学校始终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倡导“合作胜于竞争”, 即“个体付出、团队成果”的理念, 通过“赞美”为主题的教师讲演会、“我的教育名言”征集活动等, 让教师彼此发现他人的闪光之处, 让教师在互相感激中提升幸福指数, 学校始终认为只有教师首先拥有幸福才能使学生拥有幸福。
北环中学2005年9月建立了“北环教师网络论坛”平台, 以此建立了学科教案区域, 重建了年级学科备课组备课制度, 取消了教师个体备课笔记检查制度, 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一篇课文, 三次备课”优秀教师成长的原型经验转化为本校的具体实践。学校同时运用“环中教师网络论坛”平台建立了观课议课区域, 进行了听评课范式的转型, 取消了教师个体听课笔记检查制度。学校建立了年级学科备课组“周教学研究日”, 以华师大课程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基本模式、应用“环中教师网络论坛”技术平台, 展开协商式观课议课活动, 取长补短, 有效反思, 持续改进, 不断提高年级备课组每个教师上课的有效程度和年级备课组教师团队的有效合作意识, 以备课组的力量将听评课范式转型理论转化为本校的具体实践。
“北环教师网络论坛”是学校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平台, 同时以“和”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引领下的学科教研组文化转型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专业策略。五年多来, 学科教研组在学校文化引领下, 积极探索教研组文化的转型, 即教研组成员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转型, 这意味着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以“事”和“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转到以“人”和“生命成长”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现代学校的“重心下移”要有一个落脚点, 而教研组文化则是最终的落脚点所在, 只有将文化之根扎在“教研组文化”之中, 学校文化的创建才能落到实处。学校建立起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学科建设专业服务制度”, 通过这一制度, 使得学校管理团队成员不仅自己要有教研组文化意识, 还要进行“文化意识”下移, 即下移到教研组长那里, 帮助教研组长将文化意识内化到日常化的思维方式之中, 转化到常态化的行为方式之中, 具有了文化意识的教研组长才能以促进教研组成员的发展为己任, 在教研组内部逐步培育适合教师个体发展的教研组文化生态。
学科教研组文化转型、教师学术平台建立等举措推进了学校各学科建设, 提升了学科教师的专业能耐。目前学校已拥有了语文、数学、物理三个市级学科教研基地, 数学还是江苏省苏科版数学教材实验基地;数学和物理学科教研组为“江苏省苏科版数学 (物理) 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美术等学科近二十位教师为市学科中心组、研究组成员。通过以学科组为基地进行的学校校本教研的“静悄悄的革命”, 在学科组内部教师形成了专业的合作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 在学科组逐步走向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赢得了殊荣, 使得生活在这个学习共同体的每一个老师拥有了幸福。这集中体现了北环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因为在北环, “和”是一种态度, 是为人处世的儒家哲学;“和”是一种追求, 追求一种共生, 共荣, 共发展的境界;“和”是一种“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的思想。
三、自强篇:文化自觉?专业自强
北环以“和”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 是要让学校文化回归师生日常生活, 尊重人的主体性存在, 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 主张以人为本。学校的人本化主要在于教师幸福指数的提升, 教师的幸福感源于职业生涯内能不断拓展自由。
2005年, 常州市教育局韩涛局长在《人民教育》2005年18期上撰文指出:“常州市北环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 该校的生源、教师素质及其他办学条件都不算好, 为了摆脱困境, 该校以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为契机,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多年来, 学校制定的校本研修行动计划始终坚持分层推进的原则, 即建立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机制;以校内教研活动为中心, 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和机构;总结与反思, 确实巩固校内教研成果;构建适合北环师生提升生命质量的效能课堂。
第一步: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学校管理团队成员“下水”课堂, 向全校教师打开了教室;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以研究课的方式向全校公开教学;同时确立以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过程为课堂观察重点, 而不在于课的好与坏, 优与劣, 消除了教师被听课的恐慌心理, 全校教师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打开教室。
第二步:学校以校内研修活动为中心, 改革学校中层管理内设机构:增设教育研究督导部, 该部门以校内研修为工作中心, 全面领导学科教研组建设、非正式专业组织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主要对教师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
第三步:学校全面梳理、总结、反思三年校本研修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 从制度、组织等层面巩固校本研修活动的成果。学校确立了学年度整体设计、系统组织校内研修活动的理念, 建立了北环教师网络教研平台;建立了“规划引领、行动跟进、协商评价”的学科教研组建设制度、年级学科备课组二次集体备课制度、年级学科备课组周教学研究日制度、年级学科备课组一周作业整体设计制度;建立了学科教学督导小组和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等非正式组织;形成了“北环暑期教师论坛”、“周三教研时间———教师讲坛”等教师专业活动载体;构建一套体现教师“自主文化”的校本研修体系, 提供工具并引导教师进行发展自我设计与评价, 让教师悠然自得于自身的专业实践, 整个学校显得生机勃勃。
第四步:触及学校建设的核心, 整体构建适合北环师生提升生命质量的效能课堂。树立一种“不扰民”的专业服务思想:逐步精简机构和削减不必要的行政会议、活动, 建立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教学与教研专业服务制度, 帮助与支持学科教研组长提升教学领导力, 协助学科教研组长设计学期教研活动和教研项目;构建一种“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利用“基于课程标准的和谐合作互动教学案”、“基于课程标准的和谐合作互动框架式复习教学案”, 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 从而创生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教师的课堂教学由经验走向标准,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的教师团队不断由专业自主走向专业自强。
2008年的暑期对北环语文老师来讲不仅仅是一次学年间的休整, 更多的是专业上的反刍、修炼与表达, 因为他们正在进行一项艰苦而又极有意义的事情———编写专著《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初中语文》。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芒芒老师在本书后记中说道:“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长期致力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技能’课题的研究, 特别是在‘以问题诊断促技能提高’方面, 大家有许多体会认识, 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训方案。现在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初中语文》正是多年集体研究的成果, 它联系实际教学问题谈技能, 突出问题与诊断, 聚焦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技能的更新与提高, 以期有助于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
2006年9月10日, 是第22个教师节, 更是属于北环教师的盛宴———教师讲坛开席的日子。在这里, 2006年我们以技能培训作为讲坛的主题, 教师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实现职业幸福;2007年我们以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作为讲坛主题, 教师用专业的方式携手走向幸福;2008年我们以反思作为讲坛的主题, 教师用批判的眼光提升专业幸福;2009年我们又以科学打造效能课堂作为讲坛的主题, 教师用科学的手段拥有幸福。在这个平台上, 环中教师围绕一个又一个专题或话题反思教学行为、交流教学思想、思辨教学策略、分享教学智慧、共享职业幸福。几年来, “合作·分享·幸福”已经成为教师讲坛的主题, 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已经成为教师讲坛的愿景, 让教师赢得专业成长的幸福是教师讲坛的使命, 让教师走向未来名师之路是教师讲坛的目标。因为我们坚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靠排他性竞争, 而是靠“教师团队”的成长;在学校内部, 任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整个学校文化滋育的结果。换言之, 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 从根本上来说, 不是每一位教师, 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 而是整个学校。
校本研修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在于学校确立了“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今天在北环, 不论你荣誉的多少、职称的高低、职务的大小、成绩的优劣, 只要你有着善良的品性、开放的心态、向上的精神, 你就能赢得尊重和理解。“善良品性、开放心态、向上精神”这正是在“正德、启智、负责、向善”学校精神培育下的北环性格。这使得绝大部分教师感受到了人文关怀, 逐步消除了职业的恐慌感, 在安全的氛围中, 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于真实的课堂, 注重于理论的学习。五年多来, 除了因退休的原因, 学校没有以行政行为让一个教师调出或规模引进教师。在教师队伍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学校参加工作四年以上的中考学科教师都上了初三, 完全胜任初中循环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成为了家长、学生、同行心目中的“放心”教师。学校两位教师在江苏省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一位教师获二等奖, 十多位教师在常州市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 覆盖所有学科的全校大多数专任教师具有执教过省、市级研究课和示范课的经历。
2009年8月常州市教育局在常州教育信息网公布了直属学校优秀教师比例, 北环中学拥有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学术荣誉称号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6.1%。北环中学以校内教研活动为载体进行的学校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让整个学校和整个教师团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正是北环人共同价值追求的一种真实写照, 在北环, “和”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精神;“和”是一种能力, 是赢, 是多赢, 是持续的赢;“和”更是一种“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的思想。
【幼儿教师的研修总结】推荐阅读:
研修日记----我心中的最美幼儿教师08-02
幼儿教师研修学习感言06-22
幼儿教师音乐研修心得07-02
优秀幼儿教师研修学习感言06-21
幼儿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书09-15
幼儿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书10-28
关于幼儿园远程研修的总结08-03
小学教师教育的研修总结09-11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的研修总结09-07
2015教师研修总结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