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11篇)
1.课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一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记叙文。全文以哲学家带领学生周游世界后到旷野上最后一课为主要内容, 揭示人“要用美德铲除灵魂的杂草”的道理。课文中心明确, 思路清晰, 语言简洁, 于质朴中见隽永, 是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思维训练、情感陶冶并扩大语言积累的好教材。引导学生自主体悟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通过具体语句, 体会哲学家上最后一课的良苦用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凭借具体语言体会哲学家的良苦用心, 体会重点语段句意;
3.通过研读课文内容, 多角度感悟课文蕴涵哲理, 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共鸣。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是学生运用心智, 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学生享受阅读, 感悟生命, 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和智慧的主体,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能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才能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得到品德的提升, 人格的完善。
教学流程:
一、警言导入, 激发读书兴趣
1. 老师赠送给大家一则警言:
(出示) 要根除旷野里的杂草, 方法只有一种, 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 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 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它。
(1) 学生自读、齐读。
(2) 读了这则名言, 你有什么想法?
2. 其实这段话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 相信大家会对这段话有更深的理解。
3. 伸出手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并练习读题。
说明:课始便直接出示课文重点语段, 让每位学生在读中产生自己的感受与疑问, 调动学生迫切读书的愿望, 既为下面突破重点服务, 也为学生积累语言、感悟哲理埋下伏笔。
二、初读, 读通课文语句
1. 自由读, 标好自然段, 借助生字表读准生字字音, 读不通顺的语句多读几遍;
2. 小组内个别读、齐读, 纠正读音。
3. 小组内推荐同学读, 师生评议, 相机指导长句子的读法、重点字的读音, 引导学生再自读、齐读。并指导“愕”、“铲”的书写。
说明:初读发挥伙伴学习的作用, 同学之间互相检查, 评议, 体现读书效率, 教师指导有的放矢, 让学生真正把课文读通、读顺, 做到“书不读通不开讲”
三、再读, 感知课文内容
1. 读通了课文,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哲学家, 感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听清老师要求:你可以默读, 可以同桌对读, 但无论你怎么读, 都请你用心体会一下,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的怎么样。 (生自读)
2. 从大家的神情, 老师体会到同学们的投入与用心, 愿意将自己的感受让大家分享吗?
(学生可能会认为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的高明、简单、自由、轻松……)
要求学生相应板书, 并用文中语句说理由, 相机重点指导以下几处语句的朗读。
(1) 哲学家的提问。 (第4节) 如果你是哲学家, 提问既要让学生听的清, 又要让学生记得住, 你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2) 学生的回答。 (5~8节) 你想做其中的哪个同学, 直接站起来读, 读出你的理解, 你的想法。
(3) 学生补充哲学家言论的一章。 (最后一节) 这是哲学家的高明, 这是哲学家对学生无言胜千言的教育。
3. 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感受, 我有一种感受, 互相交换就多了一种感受。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有关语句读出来, 丰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研读, 体悟课文内蕴
1. 同学们, 书就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刚才大家投入的读书, 现在你们觉得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上的成功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齐读课始警言)
2. 为了取得教学的成功, 让学生悟出道理, 哲学家上最后一课作了哪些精心的安排?下面就请小组合作研究这个问题。老师建议小组内分好工, 一人读, 其他学生注意听, 收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材料, 读后互相交流, 并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其他同学准备补充。
3. 同学们学习研究的很认真, 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大家的兴趣, 那么从哪些地方体现哲学家的精心安排?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到旷野上课;一年后再来;如何锄草并要求学生亲自实践;后来的荒地种满谷子……
4. 哲学家为何让学生一年后再来?谁读懂了?以师生合作表演一年后同学相聚的情景, 进一步明白哲学家的良苦用心。
引导学生从哲学家的、学生的角度回答以下要点:
(1) 你采用什么方法除草, 结果怎样? (4~5生回答)
(2) 结合图片, 去年这里杂草丛生, 而今年却长满庄稼, 由此你看出根除旷野杂草的方法是什么?
(3) 哲学家是要我们懂得, 虽然我们都是饱学之士, 但更要用美德充实自己的心灵, 去除头脑各种错误的思想。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呀!
5. 我也要像这位哲学家学习, 应该不失时机地把你们带到生活中去获得一些鲜活的知识。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美德远比知识更重要。
在课堂上, 我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圈点批注, 披文入境, 使老师与学生各自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 敞开心扉, 放飞思想, 进行着“视界融合”的对话, 这样的场景中, 展开的是思与思的碰撞, 心与心的接纳, 情与情的交融;这样的场景中, 也许学生才能感受到“动”起来的欲望, “动”起来的尊严, “动”起来的快乐!
五、升华, 鼓励多元积淀
1. 在同学们读课文时, 我突然觉得, 从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还能给我们许多启发, 你们静下心读一读, 想一想, 你会有什么新的启发。
2. 学生交流, 可能会有:只要留心观察, 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好的品德是做人最重要……
3. 教师出示自己的启示, 生齐读:对于一个会学习的人, 大自然就是无处不在的课堂, 生活就是最精彩的课本。
六、总结, 自选实践作业
1. 学了这篇课文, 你愿意完成什么作业? (如:去观察实践、搜索更多哲学家故事、读记更多警言、培养自己良好品质……)
2. 师语言总结:在这两节课的学习里, 我们一起走进了《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这座精神的殿堂, 不知不觉中, 我发现同学们变的更加会读书, 更加爱动脑, 更加细心, 也更加主动,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投入, 这份自信, 走进大自然, 走进生活, 去更加愉快的学习吧!
总评:
2.关于《最后一课》的释题教学 篇二
钱理群,著名文学教育家。1939年3月诞生于重庆,祖籍杭州。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贵州任中专语文教员18年。1981年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近年来关注中小学教育问题。
问者:钱老师,您好!据我所知,这几年大学教授关心中学教育的不少,但我感觉到,像您这样真正把一腔深情投入进去的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关于中学语文教育,您不仅从宏观上进行了一系列独到而深刻的论述,而且还从微观上给了中学师生许多切实而有效的指导。现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在理念这些大的方面差不多已经明确了,可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他们却还不知道怎样去选择最佳的切入角度。今天,钱老师能从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入手给老师们谈谈您的语文教学思路吗?
答者:好的。我这里就以都德的《最后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教学思路。在我看来,无论是读《最后一课》,还是讲《最后一课》,都可以从释题入手。文章的正标题是“最后一课”,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有些选本删去了副题,似有不妥。这两个方面都有可琢磨之处。
问者:太好了!钱老师的具体思路是怎样的?
答者:我们可以抓住三个问题,一个一个地来解答。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写“最后一课”?
这是一篇表现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主旨确定以后,就有一个问题:从什么角度来表达?
于是,就有了两个层面的选择。首先的选择是:不是一般地写爱国情怀,而是要把这样的感情置于非常状态下,写“亡国”之痛。在正常情况,太平年月里,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国家的存在对自己生活、生命的意义,爱国是自自然然,无须特意强调的;但是,到了国家有难、民族危亡的时候,人们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而爆发的爱国情怀,就具有了震撼力。
接着的问题,就是写作材料的选择。这也不完全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首先还是一个认识问题:“亡国”之痛,痛在哪里?“从柏林来了命令,今后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小学里,只准教德文了”。这里提供的信息是真正令人恐惧的。入侵者不满足于仅仅占领土地,更要占领人心;而占领人心的关键,是从根底上摧毁被占领民族的文化;而摧毁其文化的关键,又是禁止其下一代接受本民族语言的教育:这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因此,亡国之痛,不仅痛在土地的沦丧,更在民族文化的毁灭,尤在民族语言在下一代中彻底消灭!
这里提出的民族语言教育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系,是作者终于找到、发现的一个核心,构成了文章的“魂”。它决定了文章的选材:写“最后一课”,最后的法文课,最后的民族语言的教与学。关键是“最后”这两个字,它牵动了所有的人——老师,学生,家长,以至普通村民——的心,它所激发的感情,空前强烈而复杂,它所引发的思考,也空前严峻和深刻。写文章要找好聚焦点,抓住“最后一课”这一个瞬间,就把一切都照亮了。
文章的主题也由此而产生。而且作者有意将其直白地说出,而毫不顾及所谓“文章贵含蓄”之类的写作戒律: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主题应隐含于叙述、描写之中,让读者自去领悟;但在某种情况下,也无妨直说,只要有足够的铺垫,也会产生一种震撼力。本文即是如此。因为事情太重大,情势太严峻,情感太激烈,就非得直抒胸臆不可。在前文情感的几番顿挫以后,由老师直接点破,也是势所必然——
“法兰西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最清楚、最严谨的语言;应该在我们中间保住它,永远不要把它忘了,因为,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这里的关键词是“保住自己的语言”,这也是“最后”的坚守:民族语言守不住,就什么也没有了。民族文化没有了,个人与民族生存之根也没有了。这正是本文的深意所在。
这样,“最后一课”,就成了具有一种普遍意义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都会遭遇“最后一课”的问题。
因此,当我在读法国作家都德写于1871年法、普战争之后的这篇《最后一课》时,心里想着的却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上海“租界”时,中国的“最后一课”。这也是一个学生(作家徐开垒)终生难忘的永恒记忆。四十年后的1980年,也是都德小说写作、发表一百年以后,他也写下了这个瞬间,题目就叫《我的“最后一课”老师——怀念王统照》。文章一开头就讲到了都德的这篇小说,并且说:“‘你们走吧,这是这篇小说的结束句,但在我的脑海里,这篇文章永远没有结束过”(文收《中国百位名人学者忆名师》,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它不但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而且只要存在民族侵略问题,就会有这样那样的“最后一课”。
而且,“最后一课”的意义,还可以延伸到民族问题之外:一个教师在离开讲台的不寻常时刻,他往往有许多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话,要向学生倾诉,交代,这就是“最后一课”。最近我在网上就看到一篇题为《我的最后一课》的文章,这是一位大学教师不满意于现行教育体制愤而离职时,对学生的临别演说,也是从都德的这篇小说说起,联系着当下中国教育、思想、文化问题,充满了危机感,具有一种震撼力。
看来,“最后一课”还要继续讲下去,成为永恒的教育、思想、文化、文学话题。都德的开创性的描述,因此而不朽。《最后一课》成为文学经典,教育经典,绝非偶然。
问者:第二个问题呢?
答者: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小孩的自叙”?
主题、选材决定了以后,还有一个如何叙述的问题,其中一个要点是叙述者的选择,也就是由谁来讲这“最后一课”的故事?
从文章看,这“最后一课”的在场者,有三类人:今天的讲课人哈墨尔老师,听课的学生,还有特意赶来旁听的以霍瑟老人为代表的“村子里的人”。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这三类人都可以充当故事的叙述者。选择谁,就决定于作者的写作用心,决定于他对“最后一课”的理解与把握。
其实,最容易被选作叙述者的,应该是哈墨尔老师。他在这所学校教法文,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他最懂得法语对法国人的意义和价值,占领军禁止教授法语,对他的冲击,应该是最大的,他理所当然地是这“最后一课”的主角,而且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小说,描述的中心依然是他。
——但作家都德却偏不选哈墨尔老师作叙述者。
如果选霍瑟老人来作叙述者,也会别有特色。因为他作为一个年老的村民特地赶来听课,这本身就已经很特别了。而他听课的神态又那样特别:他带来的那本“边缘都磨破了的旧识字读本”,背后好像隐藏着一段历史;而他和孩子们一起拼字母,他那“激动而颤抖”的声音背后,又隐含着怎样的“说不出的味道”:这都使我们觉得,在听这“最后一课”时,他一定有许多的感受、感触和感慨,让他来作叙述者,说不定能给我们以意想不到的启示。
——但作家都德也不选霍瑟老人作叙述者。
他选了“一个小孩的自叙”,而且是“我”这样一个平时不用心学习法语,还喜欢逃课的调皮的学生。
这道理其实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禁止教授法语,其要害是要在法兰西共和国年轻一代中消灭民族语言,因此,上“最后一课”,这是一场引导、争夺下一代的生死搏斗:年轻一代将决定法兰西的未来。作家选择小弗郎茨来作叙述者,正是要把叙述的焦点,放在法兰西的年轻一代,对这一“取消民族语言教育”事件的反应,他们在听“最后一课”时心理的,情感的,思想的反应:这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于是,在小说中,就有了一个“成长的故事”。也就是说,作家通过叙述者的选择,写“一个小孩的自叙”,就把“最后一课”的叙述变成了一个“在民族危难时刻,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故事”,这就将小说的叙述大大地深化了。一个人,特别是处于生命起点的儿童,他们的成长,有时候会突然出现瞬间爆发,一个照亮一生的闪光。而集中了民族危机的“最后一课”正是促成这样的爆发、闪光的一个特殊时机。作家抓住了它,就把一切都写活了。
而且作家写得很有层次感,如前文提到的,写出了小弗朗茨成长过程中情感、心理的几番顿挫。
小说开始时,小弗郎茨还是一个普通的顽童,他对“温暖”“晴朗”的“天气”的向往,在逃学过程中既被“吸引”又努力克制自己的心理,都和所有的国家的儿童一样。但当他看见“一些人围在挂着布告牌的铁栅栏前面”时,却没有意识到,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于是,就有了他的“惊奇”和“纳闷”——“晴天霹雳”——“后悔”——“受惩罚”这一系列的情感、心理反应。于是,就有了他上“最后一课”时的特殊感受:“我从来没有这样专心听过讲”,联系着上文他的“后悔”:只要能背记住这些分词规则,“任何代价我都是肯付出的啊”,就不难体会此时他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去“专心”听课的,这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会永远铭刻在他的记忆里!值得注意的,还有他对讲课的老师,对同时听课的霍瑟老人的观察,是那样的细致入微,对他们的心理、情感、思想的分析,是那样的深入到位,这都是平日的小弗朗茨所不可能注意到,不可能理解的,但在此刻,他却突然看到了,懂得了:他确实在这一瞬间,长大,成熟了。我们前面说过,本来哈墨尔老师、霍瑟老人,都有一个独立的故事,现在,通过“我”的观察、领会讲述出来,既突现了他们的形象,也写出了小弗朗茨的成长,真可谓“一石二鸟”。在小说的最后,当“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时,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地“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这“站了起来”,“显得高大”的,岂只是哈墨尔老师!霍瑟老人这些普通村民们站起来了,“我”,小弗朗茨,也站起来了。
小说最后定格在哈墨尔老师所写的“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大字”,以及老师的最后一句话上:“课上完了——去吧。”这诚然是一个没有下文的戛然而止,但或许更是意味深长的:通过这“最后一课”,小弗朗茨,法兰西的年轻一代已经成长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未来的一切就孕育其中了。这或许是作家最想传达给我们读者的一个信念吧。
这就是说,选择谁充当故事的叙述者,这是和作者对故事的理解,以及他要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是直接相关的。因此,我们也完全可以作一个写作试验:选择哈墨尔老师和霍瑟老人作叙述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述故事,从而发掘、表达出另一种意思,写出另一篇《最后一课》。
问者:钱老师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答者:作为读者,在读完了都德写的这篇《最后一课》以后,我们还要思考,追问——“最后一课”对今天中国语文教育还有意义吗?
猛一看,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都德的《最后一课》,写的是一个民族危机时刻的爱国故事,而且发生在一百年前的法国。仿佛离今天的中国已经十分遥远了。我们再也不会面临占领军的威胁了,再也不会有“最后一课”了。
但我们真的不存在民族危机吗?《最后一课》所提出的问题:“民族语言教育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系问题,已经自然解决了吗?
事实上,只要我们敢于正视现实,就必须承认:当下的中国,正存在着危机:民族文化的危机,民族语言的危机,民族语言教育的危机。而这三大危机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当我们读到《最后一课》里小弗朗茨和哈墨尔老师的“后悔”之词,不能不有触目惊心之感——
“我这是多么的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徒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
“我们每天都对自己说:‘算了吧,有的是时间,明天再学也不迟——过去咱们阿尔萨斯最大的不幸,就是把教育推延到明天——”
“我们都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你们的父母并没有尽力让你们好好念书。他们为了多收入几个钱,宁愿把你们送到地里和工厂去。我难道就没有什么该责备我自己的?我不是也常常叫你们放下学习替我浇灌园子?——”
是的,我们不能不追问自己的责任,我们每个人,老师,学生和家长,对民族语言和民族语言教育危机的责任,千万不要到了“明天”为今天的马虎、掉以轻心而悔恨。
我们也因此重新认识了语文教育与学习的意义:我们的教学,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在保卫民族语言,坚守汉语家园。请记住哈墨尔老师在民族危难时刻所说出的那番话:“法兰西语言(注:汉语也一样)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最清楚最严谨的语言;应该在我们中间保住它,永远不要把它忘了。”
我们还要以上“最后一课”那样的神圣情感,那样的民族责任感,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像哈墨尔老师那样“耐心”地讲解,像小弗朗茨那样“专心专意”地听课。
这样,我们,老师和同学,学习了《最后一课》,也都有了“成长”。
问者:非常感谢钱老师,您对《最后一课》的释题讲读真是别具匠心,我想广大语文教师肯定可以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再次感谢您!
3.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三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分校 李建媛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吗?如果没有感情上的认同,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文章的情绪,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再透彻又有何用?如何先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饱含激情地去学习这篇文章呢?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网上资料整理,我决定打破一贯的从背景入手的传统导入形式。
我开头没给他们讲普法战争,而是谈抗日战争,讲日本在占领我国的领土时,除了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外,还推行了另一套方案──让中国人学日语,让中国人彻底忘记自己的祖先,成为他们的奴隶,然后询问:“你们觉得他们的做法能行得通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不能,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成为他们的奴隶呢?”又有学生意犹未尽的说了句:“小日本,办不到!”我一听,情绪有了,就继续说:“是啊,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语言不被玷污而牺牲了性命,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语言,我们不也一样吗?”学生们沉默了。我顺势引入新课:“其实,不仅是我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在即将失去说法语的权利时候的痛苦与悲愤吧!”
这个导入使学生入境了,他们听得格外认真,而且给人感觉是,他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4.课文最后一课的学生续写 篇四
我脑海还回放着这样一幕:xxx先生瞪着教室,眼神中那一股尖锐逼人的感觉,我似乎看见了他心中的依依不舍。他上历史课感情激动、发抖的声音,苍白无力的脸,和他重重的写下几个字——法兰西万岁。
我心中痛苦极了,又悔恨,我喃喃自语:“为什么?为什么?我以前要那么贪玩,不爱学习,惹xxx先生生气,直到今天,我才深深明白,法语课是那么好,可是这是最后一节了,我亲爱的先生,我亲爱的法语课,你们都回来好吗?”
不争气的泪水顺着我的脸颊像断了线的珠子向下不停的流,流在我冰凉的手心里,更流在我那小小的,被百万根钢针扎着——那样的心里。
我望着天空,发着呆,任泪水留着,心中想:天上的鸟儿呀,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才是世界上最美、最和谐的语言。
好容易不哭了,我坐在路边的草坪上,从书包里翻出法语书,大声的、铿锵有力的念着法语,我才不管有什么普鲁士兵路过呢!
可偏偏xxx先生路过了,他看见我,我慢慢的抬起头,一下子扑进他的怀里,失声痛哭。
xxx先生,用手抚摸我的头,安慰我:“小弗朗士,不要哭,你只要永远记住法语,便是我最大的欣慰。”
5.课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五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惩罚(chéng) 胳膊(gē) 鸟窝(wō)
B.征发(fā) 懊悔(ào) 祈祷(d?o)
C.宛转(zhuàn) 纵身(zng) 干脆(chuì)
D.皱边(zhu) 督学(dū) 奴隶(lì)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紫腾 宛转 操练 忠诚 责备 B.礼服 绉边 领结 磨损 口齿
C.摇晃 督学 视查 穿戴 钓鱼 D.晴朗 赚钱 宁可 纵身 戒尺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力)
B.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教育行政机关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
C.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亲昵的称呼)
D.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声气阻塞)
4.依次填人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 地说:“快坐好……”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 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
(3)天气那么 ,那么晴朗!
A.柔和 暖和 温和 B. 暖和 柔和 温和
C.温和 暖和 柔和 D.温和 柔和 暖和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
C.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
6.分析下列破折号的用法。
(1)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
(2)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
(3)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
7. 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 , 。
8.课文中说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专心画“杠子”的孩子们,这说明( )
A.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B.韩麦尔先生的课讲得太风趣幽默了。
C.金甲虫孩子们玩腻了。
D.韩麦尔先生的激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
9. 对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及对主题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弗郎士是小说的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展现的。
B.韩麦尔是主要人物,小说是通过他上最后一课的言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的。
C.韩麦尔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只是一个陪衬,起贯穿情节的线索作用。
D.他们都是主要人物,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他俩的言行、心理描写展现出来的。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整体感悟
1.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韩麦尔先生是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文中写到他在最后一课穿上了节日盛装,如何理解他这一反常行为?
3.小弗郎士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样“高大”的原因是什么?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硬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钟声响了意味着 。
2.“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 。
3.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 )
A.“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
B.因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又传来号声。
C.韩麦尔先生因上最后一课劳累过度。
D.最后一课结束了,德语将要代替法语了,韩麦尔先生无限悲痛。
4.面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残酷现实,韩麦尔先生的极大悲愤、痛苦是通过描写他的 、来完成的。
参考答案及点拨
一、1.C 点拨:“转”应读zhu?n,“脆”应读cuì。
2.D 点拨:A项“腾—藤”;B项“绉—皱”;C项“查—察”。
3.C 点拨:“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
4.D 点拨:注意根据语境选择同义词。
5. A.拟人;B.比喻;C.反复;
6.(1)解释说明(2)递进(3)解释说明
7. 示例:(1)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2)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点拨:句式一致,意思相近连贯即可。
8.A 点拨: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即可。
9. D 点拨:从课文内容可知,两人均为主人公,因此其余三项是错误的。
二、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亡国命运的打击、老师爱国热情的感召。
点拨: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
2.老师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
点拨:从主旨角度把握。
3.受到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与教育,对老师无比崇敬。
点拨:结合主旨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即可。
三、1.宣告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到了。
点拨:从“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可以看出时间已经到了正午,放学时间到了。
2.普鲁士兵收操了,普鲁士占领法国。
点拨:和前文照应的一句,暗示了社会背景。
3.D 点拨:结合主旨理解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6.【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六
景泰三中
田种霞
【教学目标】
1. 从整体入手,再回到局部,最后回到整体的认识过程。2. 文章所体现的爱国情感。
3. 分组讨论,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重点】
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从中表现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
哈默尔先生关于对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今天如果在我们的学校来了一些陌生人,对我们宣布从今以后不能再说中国话,不能再写中国字,你们面对此种情况会怎样?(指名谈感受,引导学生懂得爱祖国语言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看看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出示幻灯片)
1.指名填空都德: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2.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1870年7月至1871年5月,法国与普鲁士王国为争霸欧洲,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普法战争,普鲁士击败法国,迫使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的大部分土地给普鲁士。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三、检查预习(小组组内反馈)1.注音
哽咽()
栅栏()
戒尺()
....挟着()
字模()
祈祷()
....踱来踱去()
晴天霹雳()
钥匙().......2.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①给课文改加一个副标题:《我的最后一堂()课》 ②文章写了哪些人物?
四、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最后一课有哪些异常?所谓异常就是跟平时不一样,请说出所有的不一样。
提出要求:抓住原文语句,从老师哈默尔、学生小弗朗茨、课堂情境三方面分组讨论:(各组要明白自己的目标)
2.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各组展示理解成果),并作简要的赏析。老师哈默尔:
(对我的态度)不一样、(穿戴)不一样、(上课)不一样、(表情)不一样
学生小弗朗茨:(对书包和书的态度)不一样、(对学习的态度)不一样
(听讲的态度)不一样
课堂情境:
(上课前气氛)不一样、(听课的人)不一样、(上课时)不一样 3.进一步提出问题,把握课文主旨(独立思考)①为什么最后一课会出现这些异常(不一样)?
提示:对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珍惜,对祖国语言的珍惜,就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②最后一堂法语课对所有的人以极大地震撼,尤其是对故事中的小弗朗茨,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小弗朗茨的思想成长作者是如何展示出来的?(通过心理描写)提示: 课堂气氛庄严肃穆
课堂学习的动人情景
老师哈默尔的感染
5.拓展阅读,学习写作
①从副标题知道,表明是从一个(小孩)的角度叙述故事的。(这种方式 既能深刻的体现主题又能使故事真切感人)
②小说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哪些手法?(合理恰当地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结合本文的描写指导写作)
五、六、同学们让我们用闻一多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语:(齐读)
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她是有那个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 作业
7.《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七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这样一句话:“失去了,才觉得珍贵。”体会一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可今天我们要见到一位小学生,他应该有更深的体会。过去的他是一个非常贪玩的人,但突然有一天被宣布从此不能再学习母语了,他似乎一下子警醒了,“学习是多么重要!”可这失去的又无法挽回了。因此,在他的“最后一课”中他想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位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题解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并且搜集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说说,小说为什么取名为 “最后一课”?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这篇小说写的是1870至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故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于1870年7月19日向普鲁士宣战。战争爆发后,由于普鲁士军队已作了充分准备,因而法军连战连败。在色当战役中,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所以取名为 “最后一课”。
三、研习课文
(一)课文分层 速读课文,思考: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篇小说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内容分别是什么?
生:„„
师:这篇小说的情节可以按照上学路上、最后一课、宣布下课这三个层次。
(二)高尔基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人物形象逐渐完善。那么,让我们一起按故事情节发展来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看看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人。
1.分析 “上学路上”这部分: 教师出示问题:
(1)上学路上,小弗郎士有哪些行动和心理活动?(2)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答: ①有关语句:
A.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B.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批注:贪玩。②有关语句:
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批注:不爱学习。③有关语句: A.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
B.铁匠华希特和我开玩笑,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批注:经常迟到。④有关语句:
A.看到普鲁士兵正在操练,感到有趣多了。
B.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批注:不懂事。⑤有关语句:
A.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B.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批注:能管得住自己。2.分析“最后一课”这部分: 教师出示问题:
(1)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哪些异乎寻常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
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以下异乎寻常的情况:
A.有关语句: 往常,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今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批注:教室里的气氛和往常不一样。B.有关语句:
往常,上课前,学生们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今天,上课前,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批注:听课的人和往常不一样。C.有关语句:
往常,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今天,我迟到了,老师没有像往常那样责骂 我,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批注:老师的态度和往常不一样。
这些情况说明,这堂课很不一般,暗示着这是 “最后一课”。(2)当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小弗郎士听到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总的感受是心里万分难过,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A.有关语句: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批注: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B.有关语句:
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到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批注: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C.有关语句:
当老师说,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批注: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原因:爱国的激情促成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小弗郎士在习字课上产生了哪两个联想?这有什么意义? 小弗郎士在习字课上产生了两个联想: A.有关语句: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批注:第一个联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天真的热爱祖国的深情。B.有关语句: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批注:第二个联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
3.师生小结
小弗郎士的爱国感情通过人物的行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1870-1871年普法战争)
情节:
上学路上 最后一课
小弗郎士: 贪玩、不爱学习热爱法语
经常迟到、能管住自己 理解、敬爱老师
不懂事 热爱祖国
方法:行动、心理、细节描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习了“上学路上”和“最后一课”两部分,认识了小弗朗士这一角色,下面我们接着研习“最后一课”和“宣布下课”两部分,看看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研习课文
(一)思考以下问题:
1.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上最后一课时穿上漂亮的礼服? 答: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的穿戴有关语句:
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评点: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讲了哪些话?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点?这些话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答:
韩麦尔先生讲话的内容:
①有关语句: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评点:宣布“最后一课”,连用两个“最后”,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沉痛、愤慨却又充满希望的心情。他为再不能教法语课而悲痛,他为侵略者不准法国人学本国语言而愤慨,他又为上好这最后一堂法语课而充满希望。
②有关语句:......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评点:批评家长并检讨自己对孩子们的学习不够关心,这是韩麦尔先生民族责任感的表现,点明他的爱国感情。
③有关语句: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评点:赞美祖国语言的优美,强调学好民族语言的重要意义,再点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
提问: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句中的“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怎样理解全句的意思?
学生回答后明确: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3.课文怎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举止和表情? 答:课文是这样描写韩麦尔先生下课时的举止和表情的: 有关语句:钟声和号声响了,这标志着最后一课的结束,“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评点: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4.师生小结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二)课堂讨论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在阅读课文中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答疑。
如果同学没有问题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讨论。出示问题: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结尾?如果换成一段慷慨激昂的语言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
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三)朗读 “宣布下课”这部分
“宣布下课”这部分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也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的集中体现。现在,我们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注意朗读时要带着感情,沉浸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境中。
1.老师范读,指点
① “我--我—”这两个“我”要读出颤抖的音调,表达出韩麦尔先生极其悲痛的感情。两个破折号,表明声音断断续续,两个“我”字的读音之间应有适当间歇,不能连在一起。
② “法兰西万岁!”要用比较高的音调读出来,要表现出激情。③ “散学了,--你们走吧。”要用低沉的语调读出来,速度要比较慢,要表现出无比沉痛的心情。
2.学生练读
练习方法:先以两人为一组相互指导练读,然后提名学生朗读。
(四)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情节:
最后一课
宣布下课 韩麦尔先生:
宣布最后一课 脸色惨白
穿上礼服 哽住
批评家长 法兰西万岁!
检讨自己
8.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4.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教学中,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细读文章,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思想内涵;学生领会文章思想内涵后,谈学习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
(二)、了解作者及文章背景。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当时正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期,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区。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普鲁士政府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三)、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用简要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小弗朗士在文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学生齐读这句话。
组内读文研讨:这最后一课是怎样的最后一课?小弗朗士为什么永远也忘不了? 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作简单分析
组内研讨,教师巡视点拨
小组汇报
点拨:对最后一课不但小弗朗士忘不了,其实韩麦尔先生也用样忘不了。
重点语句朗读品析:
①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带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明确:穿上节日的盛装,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
②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明确:“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的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③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上似的。
明确:这几句通过小弗朗士的眼睛,描绘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在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境的理解和同情,使人感到小弗朗士已经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了。
④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换的戒尺,可怜的人!
明确:“可怜的人!”这句感叹不是一般的同情老师,理解老师,可怜老师,而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火花的迸发。
重点品析课文结尾部分。
课文结尾极为精彩,仔细揣摩这些描写的精妙之处。情感朗读品析。
①现场采访:
走近韩麦尔先生:
学生写字的时候,你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请问,你当时在想什么呢?
学生现场采访。
②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
明确:这一动作里倾注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③为什么韩麦尔竟至于:“呆在那儿,头倚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用这样的动作结尾,好在哪儿?
明确:这是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用这样的动作描写作结尾,表达的感情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此时无声胜有声,留给了读者反复回味的余地。
明确: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对这最后一课忘不了的原因,深入认识人物形象。
(五)、小结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拓展延伸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我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什么?
读余光中先生的名言感受中国语言之美。
中文是一种有弹性的语言,它是崇尚“美感第一,逻辑第二”的,中文的诗歌,用最少的词表达最多的内容,这是英文的十四行诗所望尘莫及的。我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大量的外文,都源于我对中文赤诚的热爱。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普法战争是法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这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对此你想说
点什么?学生观看中国人遭受日本人欺凌图片谈感受。
(七)课堂结束
向祖国宣誓: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
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小弗朗士
人物
韩麦尔
9.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九
这是一篇传统的经典篇目,有出色的写作技巧与深刻的主题表现。作者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作品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有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初一的学生不大容易体会主人公的悲愤与沉痛。同时,因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容易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略了对细节的咀嚼品味和深层次的探究,教师应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
一、教学理念
1、“长文短教”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这篇文章的篇幅较长,可学点、可教点较多,教学设计时教师的取舍尤为重要,应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读写相联系,以读促写作。这篇小说在写作技巧上有着许多值得借鉴,值得学习的地方。如:以小男孩为主人公的叙述角度,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诙谐幽默又不乏表现力的语言等等,应力求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⑵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 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2、情感目标:
领会文章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发展目标:
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
三、教法
1、文献法:指导学生预习时搜集作品写作背景、了解作家及历史。
2、诵读法:通过默读、品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并用简要语言复述出来。
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品质、个性特征及社会意义。
4、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完成积累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原句在第11段中。
(板书:《最后一课》)
2、作者于1873年写下了这篇文章,你知道这段历史吗?本文体裁是什么?
师生交流:本文写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1年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故事。
(板书:小说)
3、本文作者是谁?
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板书作者:都德)
4、出示投影仪,检查课前预读情况:
注音:哽( ) 赚( ) 踱( ) 捂( )
惩罚( ) 祈祷( ) 诧异( ) 宛转( )
二、教学过程
1、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⑴ 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
小结: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
(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⑵ 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上“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可能有如下几种:
① 课前、课上和下课。
② 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
③ 上课前,上课时。
小结: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
(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2、第二个教学板块:品读──体味语言 感悟思想:
⑴ 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① 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② 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③ 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板书:语言 动作 心理)
⑵ 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①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② 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③ 韩麦尔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
小结: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3、第三个教学板块:运用──激活思想 创新写作:
⑴ 激活思想:
① 小结全文: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 提问:
同学们学习了《最后一课》后,你受到了哪些教育?(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学生明确:失去国土的法国人民这样热爱他们的民族语言,这样热爱他们的国家!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在写作上,我们要学习本文通过典型环境,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写法。
⑵ 创新写作:
续写提示:
① 题目设计为《〈最后一课〉之后》。
② 紧承文末一句话,围绕爱国主义的主题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愤怒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人们高呼:“我们要法语,不要德语!”“打倒普鲁士!”“法兰西万岁!”……普鲁士兵凶补恶煞的冲进教室,与人们厮打起来……人们含恨离去……几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集在一起,韩麦尔先生又给人们上法语课……
③ 结构要完整。
〖教学反馈
1、填空: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这篇小说描写的是故事发生在法国同___________王国之间战争后,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___________上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陷时的___________心情和强烈的___________精神。
2、选择:
⑴ 我不上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我去得晚,迟到了怕被韩麦尔先生责骂。
② 我热爱大自然,想到野外去玩玩,欣赏春天美景。
③ 韩麦尔先生说还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⑵ 上学路上,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鸟在树林边宛转歌唱,还有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物描写队表现主题起到的作用是( )。
① 反映了小弗朗士无忧无虑、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② 描写了阿尔萨斯的美丽风光,使文章更为优美,突出了爱国的主题。
③ 为以后小弗朗士思想感情的转变作铺垫。
④ 突出了文章轻松的基调,同时写出了小弗朗士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
3、用“惩罚”、“懊悔”、“祈祷”连成一段(或几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教学反思
本课是篇教读课文,依据“读写说”综合教学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本教案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发展的本体地位,努力实现积累、运用、实践、创新的实验目标,用三个教学板块强调了读写说的综合教学。第一个教学板块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导地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议,在听读中理清思路,注重了学生的读与说。如其中的“讨论与交流、小结”这两个教学中学生必须要说,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第二个教学板块,注重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课文分析中,使学生轻易掌握了阅读分析的方法,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而第三个教学板块中“激活思想”这一教学环节,注重了学生情感的引导与培养,使教材的思想性得以充分体现。“创新写作”则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置于实践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开启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真正突出了“写”的重要性。根据本教案教学,发现学生能大胆表述,勇于思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练习题库】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qǐ) 诧异(chà) 和蔼(ǎi) 宁可(nìng) B、膝头(qī) 督学(dū) 懊悔(ào) 夹缝(jiá) C、惩罚(chěng) 宛转(wǎn) 郝叟(hǎo) 哽咽(gěng) D、踱步(duó) 号角(hào) 喧闹(xuān) 钥匙(yào)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⑴ 春回大地,天气渐渐_________ 起来了。
⑵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_________地说:“快坐好……”
⑶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_________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
⑷ 天气那么_________,那么晴朗!
A、柔和 暖和 温和 晴和
B、暖和 柔和 温和 晴和
C、温和 暖和 晴和 柔和
D、晴和 温和 柔和 暖和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好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4、下列事例不能说明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的是( )。
A、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
B、直率地批评阿尔萨斯人并自责。
C、听到教学钟声,他脸色惨白,并使出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
D、看见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
5、《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是个( )。
A、贪玩,学习不用功,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B、不关心国家大事,没有爱国意识的学生。
C、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学生。
D、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意识得到了升华,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学生。
6、朗读下面四个含“最后一课 ”一词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⑴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_________的语)
⑵ 他穿上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读出_ ________的语气)
⑶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⑷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读出_________的语气)
二、理解鉴赏
(一)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 )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 )穿戴。( )整个教室有一种平常的严肃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 )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1、在选文的空格中依次填上恰当的关键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只要 就 虽然 却
B、只 才 而且 还
C、只 才 但是 而且
D、只 就 因为 所以
2、选文描写了镇里的人在教室中的表现,意在说明( )。
A、对韩麦尔先生的留恋
B、镇上的人对学校教育极为关注
C、预示着将要发生惊心动魄的事件
D、要指责小弗郎士的迟到
3、从下列哪方面看不出“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
A、老师穿了礼服
B、“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C、教室里坐满了镇上的人
D、个个脸上都很忧愁
4、本段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的作用是( )。
A、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B、与“我”不认真学习形成对比。
C、烘托气氛,作好铺垫。
D、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
(二)
①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②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⑴,我多么懊悔!我这些⑵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⑶,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1、“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单句独立成段,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描写,共中有4个感叹句,集中表现了小弗郎士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感情。
3、“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中的“现在”与本段中的_________一词相照应。
4、第②段中有3个“这些”,请写出分别指代什么。
5、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弗郎士是个单纯幼稚的孩子,尽管韩麦尔曾经惩罚过他,用戒尺打过他,但他并没有怀恨在心。
B、对于韩麦尔先生的惩罚,小弗郎士已经习以为常,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C、小弗郎士是个懂事的孩子,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时,他懊悔极了,心中充满了对学习的留恋,对老师的敬意。
D、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的天性,使他忘了曾经受的惩罚和挨的戒尺。
三、拓展延伸
下边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某学校的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须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缚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齐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地,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什么鬼追着似的。
1、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课时的情景。试与《最后一课》相比较,想一想,为什么两个国度,不同的时代,课堂上的气氛和老师的情绪却如此相同呢?
2、祁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了什么?从《最后一课》里找出韩麦尔先生一反常态的表现,作个比较。
3、韩麦尔先生在最后节法语课,“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前全教给我们……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而祁瑞宣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对于这截然相反的表现你有什么感想?
4、画线的一段连用了四个问句,请你给它换一种表达方式,看看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10.最后一课教学辅导 篇十
7 最后一课
课文说明
一、《最后一课》的情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学路上、最后一课、宣布下课。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人物形象逐渐完善。这篇课文的情节,也还有其他分法,比如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四部分;又如分为“上课前”和“上课时”两部分。总之,只要是能清楚揭示情节发展层次的划分方法,就都可以成立。但比较起来,两分法虽然可以成立,总失之于太粗。以三分法最为适当。
二、《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大致上有三种意见,或者韩麦尔,或者小弗郎士,或者韩麦尔和小弗郎士。一般说来,谁最能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谁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先看小弗郎士。他原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懊悔以前没好好学习而旷了课去找鸟窝、溜冰;他对“刚才”还那么讨厌的课本,一下子“舍不得和它们分手了”。他对老师的感情也迥异于从前。对于韩麦尔老师,他万分依恋,他对老师变得是那样理解。他多么希望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为此宁愿拿出“任何代价”。他充分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他是多么不希望老师伤心啊,他又多么舍不得老师离去啊。可是老师就要永远离去了。他不仅理解老师为什么穿上那套漂亮的衣服,他也理解老师的谆谆教诲,他更懂老师那神圣的信念和深深的痛苦。他感到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说明小弗郎士不再是那个贪玩、幼稚的孩子,他成熟起来了。
促使他完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再看韩麦尔。作品中对他的描写是通过“我”小弗郎士的`观察来展开的,因而作品中所展现的,基本上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懂事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也可以说,小说的主题是在这两个人物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为、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忽略、贬低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作用,都会削弱对主题的理解。
关于练习
一、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说这个不同说明什么。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生 上课前,(学生们)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这三方面的不同说明,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
二、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根据下列提示举例说明。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例如:“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如:“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上课前在小弗郎士眼里,普鲁士军队在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操练,“比分词有趣得多”,这显出他还不懂事,还没意识到普鲁士军队是侵略者。而当他听老师说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从他用“坏家伙”这个字眼里看得出他已经意识到普鲁士侵略者的侵略行径。“心里万分难过”有他对敌人的恨,更多的是他对失去学习祖国语言机会的痛苦心情。从这起,他倾注了全部感情上好这最后一课。对于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是他热爱祖国的同义语。他对老师的同情和理解是他们在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这一基点上的默契。
三、阅读下边几段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文字,回答问题。
1.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为什么他在上最后一课时也穿戴呢?)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怎样理解全句的意思?)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来?)
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是因为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
4.“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四、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下课以后”为题,替小弗郎士写一则练笔。
略。
教学建议
一、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这给小说主题以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尤其是这些内容都通过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更真切动人。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这篇小说。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三、这篇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有共同点: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又有不同点:身份、年龄、性格不同,对事物理解往往不同。在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时,要恰如其分。
四、指导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关资料
一、作者和背景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11.课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十一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教师进修学校
包 勃
罗曼・罗兰说过:“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创造,教师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下面以《最后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的。
一 定好教学目标
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布卢姆说:“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定好教学目标 是教学成功的的利器之一,没有它教学就会在矛盾无定的迷津中踌躇不前。
二 定好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体现人物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难点:将学生感情融入到小说情境中去,再把小说人物思想感情升华到学生热爱自己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感情上来。
课文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是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来表现的,而体现人物爱国主义旋律的“乐曲”,恰恰是课文的重点句,所以,把描写人物语言行动的重点句的含义作为重点,教学时才能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
学生与小说思想感情存在两大差距:一是国别,二是时代久远,所以要把迁移学生感情作为教学难点 。
三 倒车回环法
倒车回环法是根据本文结构的内容特点而定的教学法。这种教法能够一波三折,可以启迪学生智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和效果。
四 更新教学组织形式
(一)目标倒推导入 法
我这样导入 新课:同学们!当你们上完上一学期最后一节课时,一定非常高兴,如同出樊笼返归自然的小鸟一样,飞向自由的蓝天。现在你们设想一下:在6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又在南京施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半个中国沦陷了,学校里日语课取代国语课,那时如果你们上完了最后一节国语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目标导入 用了时代倒推法。由学生上完最后一课切身感受到的高兴心理与学生想象的60多年前上完最后一课的心理导入 新课,把时代的镜头倒推了60多年。学生切身感受和想象感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后一种心理培养了学生想象感悟的能力。导入 用疑问做结尾,给学生一个想象思考的余地。苏霍姆林斯基说:“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想象思考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最后一课》的兴趣。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谈目标导入 的两种心理感受)
(二)课文内容倒领法
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后,我在黑板的右侧竖着写“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然后激发“老师为什么先写这几个字?”
先板书这几个字,即写出了课文的灵魂,目的是用课文灵魂来统帅本文的学习。这样的教法一反以往“顺叙”的教学和模式。这样不但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还给学生一种“尝新”的感觉。
教师激疑启迪了学生潜在智慧的思维,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马克・吐温讲过:“人的好奇心具有一种非凡的力量。”
学生答疑后教师点拨:“‘法兰西万岁!’是课文的灵魂,是人物爱国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然后提问:“铸成本文灵魂的‘血和肉’课文重点语句)是什么呢?”请学生默读并圈点课文与本题有关的重点句。
当学生圈点后,我把话题一转:“同学们!想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此文的吗?”在关键处留下了悬念。
这一问题在学生刚刚平静的思维湖面再投石,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教学环节。
(三)作者、时代背景读后讲
这样打破了老式的解题、作者、背景……教学程序。对学生理解课文重点、解决难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 以文魂为统帅析重点解难点
(一) 分析重点
以母子系统问为导线。
点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书上圈点好铸成文魂的‘血与肉’,这些重点语句的描写表现出了人物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感情,文笔凝聚在韩麦尔先生用尽全身力量写成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上。”
到此学生也解开了老师在第一节课上为什么得先写这几个字之谜。
教师提出两大问题(母问):1.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2.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哪些描写表达出来的?
这两问的答案是课文灵魂的两根主动脉,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再用两个母问为源头设计支流问题(子问)作为分析重点。
子问设计:
1.小弗郎士:A.学习态度有什么变化?B.感情有何变化?C.思想感情如何变化?D.主要心理活动是什么?
【课文《最后一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课文最后一课原文11-04
《最后一课》续写09-10
续写最后一课09-22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6-28
最后一课小学阅读答案06-23
最后一课阅读文答案08-12
《最后一课》评课稿例子09-21
《最后一课》读后感400字07-01
课文《雪儿》教学反思08-08
草原课文教学反思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