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概念(精选16篇)
1.文化的概念 篇一
1.文化的概念:
我们中国人的修辞方法和西方人不同,因为我们是象形方块字,每一个字都有寓意,组词和单子结合后很容易产生丰富的内涵。西方人采用拼音字母,拼音字母原本是中东的古维尼基人创造,后来广为西方世界应用,他们只能在数量有限的词头、词根上影响词意。因此东西方对文化含义是不尽相同的,有很多西方学者在其著作中对文化概念上往往与我们有着差别,我们还会发现,在西方世界权威的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也有差别,甚至于权威解释和日常应用也不一致。德国人在一百年前就提出建立文化学学科,但假如对一个问题的普遍性没有共识那就很难概括出概念,概念不一致的问题,是不可以全球化的。可是文化这个词已经全球化了,全球化而没有统一化,那就像一个乐队没有指挥一样,你敲锣,他打鼓,各行其事。
本文按中国人理解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看法,至少在本文范围内,前后有一个统一的框架,若能引起海内外学者关注,那也是一件好事。中国人把有知识的人称为文人,即文就意味着知识,从哲学意义上理解,知识是认识论的产物,而认识又来源于实践,所以文应当是实践与认识过程中的产物。当然我们依据辩证唯物论的正统马克思哲学时,无论是实践过程还是认识过程都离不开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化在中文里指的是融汇贯通,孟子讲过:“„„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这里讲的是评价人的品格标准,当一个人的品格可以称为“大”人的时候那这个人的品格就包涵了“善、信、美”等贯通最优秀品味的综合,而“大”把善、信、美等最优秀的东西融会贯通于一身时,这个人就是圣人。根据孟子对化的理解,文化中的化就应该把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产物都以文的形式或者以知识的形式进行全面的融汇贯通。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对文化的概念进行确切的定义和建立标准的框架,有了确切的、统一的定义和标准的框架我们才能分析文化的作用。关于文化的定义可以简述为:“人类结合天地在社会活动中产生了实物价值和正确认识,此二者综合产生了软硬的社会实力,这种社会实力称之为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可以简称为文化,按照文化的定义可以建立文化的框架,根据文化框架对各项发展和改革评价就产生了有序的标准。
2.文化的概念 篇二
中国文化中“物”和“流”两个字都有其确定的解释,两个字合成的词汇“物流”,对于绝大多数的人似乎并不是生僻的词汇,似乎大家都懂正因如此,其实在“懂得”的背后,人们对物流的文化内涵和科学技术内涵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我们许多人头脑中的物流,是按照词意来理解,一种约定俗成的认识:“物资流通”、“货物流通”、“商品流通”、“物料流转”……不是或者不完全是现在我们要研究的“物流”的概念。物流不是或者不完全是我国经济领域曾经或者现在应用的一些概念。
那么到底什么是“物流”?最简单、最广义的理解,就是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主体表述:“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中同时具备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流”则是物理性运动。“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以此来和自然界大量的实物的自然运动相区别。
所以,物流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应当是一个新的概念。笔者在搜寻几十年前出版的《辞海》、《辞范》等工具书和美国人编写的《经济学百科全书》中,都没有收录“物流”这个词汇,这似乎可以印证“物流”这个词汇之“新”。
物流的科学概念,在世界范围并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人们公认,我们所言的“物流”,无论从科学形态还是产业形态来讲,都源于美国。源于美国曾经广泛采用过的词汇PhysicaI Distribution和Logistics。PhysicaI Distribution,过去直译为“实物分销”现在则称之为“物流”;而Logistics过去习惯地将其称之为“后勤”现在也翻译为“物流”。美国为表达这个概念所选择的词汇,不仅影响本身,而且必然影响国际经济和学术领域。
物流和物流管理是两个基础概念“物流”是一个运动的概念,但是,不是自然科学领域描述的运动,不是研究微观的“物质运动”,而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宏观的物质实体的运动概念。社会经济领域对于“物”的称谓,生产领域称之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产品,流通领域称之为商品、货物,消费和应用领域称之为物品。物流,是这些实物的运动。在社会经济领域,这些实物的运动,虽然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可能和管理有关,但它本身不是一个管理的概念,“物流”有和管理无关的运动规律。“物流管理”则是和物流相关的管理的概念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很多人所使用的“物流”一词不但包含运动的本身,也包含对这个运动的管理,物流是管理的产物,这也是很多人的一种看法。包括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也是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物流的,这个标准对于物流的解释用了两句话,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个定义的两句话,前一句讲的是物流,后一句则明确讲的是物流管理
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物流中虽然包含管理的因素,但是和物流管理仍然有所区别,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因此他们也有不同的内涵。简单地讲,物流作为“实体流动”的概念来理解;物流管理作为对这种“实体流动”管理的概念来理解。管理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于“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没有能够解决“有机结合”的“实体流动”,那也是物流,如果从水平的角度来衡量,只不过是水平低的物流而已。
物流管理有两个基于:一是基于实物本身,按照实物本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管理;二是基于社会环境,按照社会需要和社会环境对物流这种运动的制约和许可进行管理。物流管理是两者综合所形成的管理形态。物流管理赋与物流以理性和秩序,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物流和社会其他经济活动融合,追求物流的合理。
3.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文化 行政文化 概念 界定
1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主要分歧
行政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行政,具有文化的一般结构,反映文化的一般属性,行政文化的主体和内容,是把握行政文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而目前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多种争论,归纳起来也大致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当然,这只是分析角度不同,不能截然分开,不少定义就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行政文化内容方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主要分歧。
行政文化具有特定内容,这特定的内容就成为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现实基础。理论界对文化概念及其研究内容的认识尚未统一,主要分歧在究竟是从广义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结构的哪些层面来确定文化学的学科对象,这影响到人们对行政文化概念的确定,也就相应表现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整体。”这是行政文化研究早期的观点,随着行政文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二种观点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黄达强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或政府公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
第三种观点是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的各种行政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属于政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社会文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关于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行政道德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等的总和。”
2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界定的几个基本问题
概念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对行政文化研究和行政文化建设都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行政文化概念不是行政学家主观思想的创造,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行政管理实践基础的产物,其研究必须立足于其赖以产生的文化土壤,立足于其赖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正确把握行政文化概念,首先应该分析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法,分析概念的来龙去脉,理顺概念的内外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契合点。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依法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性活动。由于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具体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导致人们对行政概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发展性。在这一认识发展过程中,必须引入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以便科学揭示行政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推动行政学研究的深入。而文化作为一种深藏于心的精神积淀,是人的一切目的性行为的心理动因,是推动行政过程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将文化引入行政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行政文化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其概念的内涵必须与政治文化概念相吻合。
3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合理界定
明确一个概念,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即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的内容和方面。一个概念在正确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同时,也应该反映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外延。科学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应该重点把握其内涵,合理界定其外延。
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而物质和制度层面的因素不应该包括在内,原因在于:从物质层面看,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行政管理手段、技术、符号、语言等,是按照人的主观意图加以改造,以符合行政管理需要的客观自然物,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且物化、体现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具有超制度、超观念的自然属性。由于涉及的是表层的、显性的因素,无法触及行政文化质的规定性,同时,由于范围太广,与其他学科研究领域有较多的交差和重复,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应该成为其研究内容;从制度层面看,行政管理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共同创造和维系着具有一定群体结构的一系列办事程序,如行政体制、行政制度、行政组织形式、规则以及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是一种心物结合的东西,可以分为“精神形态的行政制度和物质形态的行政制度”。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行政活动领域即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与行政相关的文化,它包含人们行政行为的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具体来说包括人们的行政观念、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则、行政价值、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则具有不少相对稳定的特性。随着现代社会事务的日趋复杂多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所承担的只应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当部分职能要由社会自身不同性质的组织来行使,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分化型是现代行政管理向参与型、服务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松散型到效能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究的是成本和效率,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国际化竞争的冲击中,科学定编、裁减冗员、增强服务、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成为21世纪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由集权型到参与型,参与型不仅是以行政主体积极参与为特征,而且行政客体对主体的行为内容及方式也会积极施加自己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强调参与型的管理,强调被管理者的能动作用,为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需要,我国参与型的行政文化中,不仅要包括行政主体对决策活动的影响与参与,而且还要包括行政活动的社会受体对行政活动的影响与参与;由人治型到法治型,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的是法治,强调法的至上性,要求制订完善的行政法规,依法行政,对行政权力的拥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严格的规定,这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行政文化概念界定为客观行政体系及其运作过程在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反映,是通过行政社会化的途径形成并反映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和发展趋势的行政哲学、行政思想、行政艺术等意识要素,是通过社会传承和学习而获得的关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过程、方式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道德、习俗等心理要素,作为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因素,行政文化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的进步状态,是行政管理之魂。
参考文献:
[1]蔡林慧.行政文化的特质和要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3.(04).
[2]余蕊.行政文化创新--以行政变革为视角[J].前沿.2006.(04).
4.文化新概念与传统汉文化的指归 篇四
文化新概念与传统汉文化的指归
对文化概念进行再讨论,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至今仍较模糊.提出文化是一种被在一定地域环境中共同生活的.人群所认同了的并自觉遵从和加以建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并由此出发,归结出”亲融“与”和谐"是传统汉文化的指归.以期大家共同参与,推动对文化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作 者:杨磊 YANG Lei 作者单位: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文山,663000 刊 名: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SH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1)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概念 价值取向 亲融 和谐5.文化的概念 篇五
与此相对应,从计划性的文化产品供应到尊重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我国颁布的《“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下一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举措。
这些充分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对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践行。
实际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充分保障公民的公共文化基本权益,当前明确公共文化基本权益的概念与内涵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十分必要而迫切。
本文就我国公民的公共文化基本权益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辨析厘清。
公共文化。
学界对公共文化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界定。
香港学者陈云将公共文化概括为:“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是指受政府的公共资源和法律直接影响和管理的文化场馆(如大会堂、博物馆)、文化活动(如艺术表演、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和公共空间(如剧本审查、禁止在街道无牌表演或卖唱之类),是现代文化政策的施政核心”。
[1]这个概念偏向于公共文化的外在特征。
而按照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观点,在公开的场合、公共的领域中,人们就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一切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公共文化或曰公共舆论,整合公共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市民社会统一的价值认同体系,赋予市民社会以凝聚力,使之保持自身相对于政治国家的独立性[2]。
通过他的观点可以看出,公共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注重文化的整合,他揭示了公共文化的内在本质。
我们可以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来把握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及其特点。
在内涵方面,公共文化是在文化的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它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追求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文化整合;在外延方面,公共文化主要指具有群体性、共享性等外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其特点是以文化站、群艺馆、电影院、剧场等公共文化场所为依托,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群众参与性、资源共享性的文化[3]。
在现代社会,公共文化的主体是更具公共自觉性和使命感的最广泛的群众。
但是要注意的是,公共文化并不等同于大众文化。
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是公共文化,较之群众参与的外在公共性,文化价值观念的内在公共性是更深层次的标准。
公共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所倡导的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能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并通过群体性的文化活动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6.文化营销重要概念65 篇六
营销,正在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而,那种充斥着叫卖声,弥漫着庸俗商人气息的硬式推销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企业传统上具有的战略优势,如自然资源、规模经济、资金与技术优势,由于相互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而不再成为优势或不再是恒久的优势;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及促销等营销操作层面上的竞争,由于信息的畅通化,市场运作规范的建立与完善,使得相互间模仿和借鉴的速度越来越快,想以此建立起长久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不可能。因此,21世纪的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让营销披上文化的袈裟,赋予文化的品味与灵魂,实施文化营销,将是今后营销人员的主要立意点。为了适应“全球营销”的需要,在进行文化营销与保持民族特色时,还要考虑跨文化的沟通。
文化营销可从以下几个层展开:
1、产品或服务层面。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如“麦当劳”产品和服务就体现了一种新的饮食文化。
2、品牌文化层面。品牌有无竞争力,能否成为名牌,并不主要取决于技术物理差异,而在于品牌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豆集团的“红豆”服装,其品牌“红豆”就采用了现代文化创意手法,借助人们早已熟悉和热爱的“红豆诗”,赋予品牌一种强烈的文化色彩和情感。同样,郑州“越秀酒家”用文化做大菜,构筑的越秀文化风景线——越秀学术讲座、店堂音乐、店内书店、名人字画等,提高了其品味,赢得了个性化的竞争优势。
3、企业文化层面。即在营销过程中,将企业优秀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通过整合有效地传达给社会,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反过来又有助于各项营销手段与技巧的顺利实施。其中,理念文化是核心,它包括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
7.浅析满族文化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篇七
(一) 民族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民族文化”条目的解释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苑利博士认为, 民族文化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形文化又可分为小型可移动文化和大型不可移动文化两大类。有形文化小到泥塑、雕刻、剪纸诸多民间工艺品, 大到民居、寺庙、村落、古镇甚至历史文化名城。无形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生产生活经验五大类。
(二) 民族文化资源
资源是经济学的术语, 意为“资财之源”, 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到目前为止,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认定尚不完善。笔者认为, 所谓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作为资产产生经济价值, 各民族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主要表现为有形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形的包括建筑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服饰文化资源、民间工艺品等;无形的包括婚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游艺文化资源、舞蹈文化资源、民间文学资源、音乐文化资源。
二、辽宁省有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所谓“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 建筑文化资源
满族建筑就一个建筑群而言, 其空间组织的要义, 正是在与通过恰当的建筑布局, 已求得天地和合于阴阳的协调, 而要达到这一点, 就要使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能够表征社会尊卑关系的等级顺序。满族的建筑受其原始宗教的影响, 再加之其他宗教的渗透, 特别是在征战和联络蒙古族的过程中, 吸收了藏传佛教———喇嘛教的诸多影响, 并融合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特色, 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建筑特点。
满族建筑文化种类和形式异彩纷呈。按照建筑使用者的不同, 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民间建筑和宫廷贵族建筑;按照建筑用途不同, 可将满族建筑资源划分为古城池、城防建筑、宫寝、民居、祭祀庙宇、园林、陵寝等建筑种类。
(二) 饮食文化资源
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 食其肉”外, 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 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 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从饮食的具体内容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主食、副食和饮品。从饮食礼仪角度将满族饮食划分为祭祀饮食和嫁娶饮食。从饮食者的角度将满族饮食文化划分为民间饮食、贵族饮食及宫廷饮食。
(三) 服饰文化资源
满族服饰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性格的神韵, 这是满族在其民族形成过程中一种长期生活积淀的结果。首先, 它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 即历史给它留下的深深痕迹。满族承袭女真族的旧俗, 其中也包括发式、服饰。其次, 满族服饰的地方性特点也十分突出。由于地处寒冷, 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戴帽子的习惯, 这同汉族男子的“二十始冠”及束发绾髻、扎系布帻有着天壤之别。此外, 反映在服饰上的特点也比比皆是。对于一个骑射民族来说, 一切装束都要可体利落, 以利于马上奔驰。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内容对满族服饰文化进行分类, 可以产生如下的种类与形式。满族衣服, 如旗袍、马褂、坎肩和套裤等;满族冠帽, 如礼帽、四喜帽、瓜皮帽、团秋帽等;满族鞋靴, 如男女式旗鞋;满族发式, 如旗头、一块瓦、前刘海、两把头等;满族首饰, 如扁方、簪子、头花、钗、流苏、勒子、珥、荷包、手串等。
(四) 民间工艺品
满族的民间工艺品主要包括民间剪纸、刺绣、皮影等种类。民间剪纸以医巫闾山剪纸较为有名。满族的萨满文化, 是医巫闾山文化的根基, 也是满族民间剪纸产生的基础。满族人的迁入带来了最本源的满族山林萨满文化, 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社会习俗, 为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岫岩皮影与普通皮影的区别在于它是对满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更准确地说是满汉文化的融合。岫岩皮影的音乐、唱腔特别丰富, 大致有三赶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锦、十字锦、答拉嘴等唱词类别;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五个板式。每种类别与板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不仅影味浓纯, 而且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岫岩皮影演唱中旦角、青衣保留了男演员演唱的风格, 是岫岩皮影的主要特征。
满族刺绣主要包括锦州满族刺绣和岫岩满族刺绣。满族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 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 通常以家织布为底衬, 以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种彩色丝线, 用一根细小的钢针参照图案上下穿刺, 织绣出各种纹样。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 其题材广泛, 风格多样, 情趣盎然, 寓意深刻, 充分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其厚重文化的内涵。
三、辽宁省无形的满族文化资源
“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被各民族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活动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及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
(一) 婚俗文化资源
满族婚嫁礼俗比较固定的形态是在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一方面, 各满族阶层虽不同程度的汉化, 但八旗制度仍对满族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 这一时期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满族在风俗方面差异不大, 在婚嫁礼仪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 并直接影响至现代。
满族有着丰富的婚俗文化资源, 并且这些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为婚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发展空间。采用适时适当的开发思路与方式, 可以使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并在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宗教文化资源
满族信仰的宗教有萨满教、佛教、喇嘛教。其中萨满教最具代表性。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满族崇拜的神灵很多, 大致可分为自然神祗, 动植物神祗, 英雄祖先神祗。清入主中原后, 比较正规和流行的祭祀仪式, 最主要的是祭祖祭神、立竿祭天、换锁祈福等几类, 其中又可以分为宫廷和民间两个体系。
在当代, 以萨满教为代表的满族宗教, 连同许多旧时代传统意识和生活方式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 萨满教与满族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诸如满族传统的住宅、饮食、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婚丧礼仪等, 无不留下萨满信仰的印记。
(三) 游艺文化资源
满族传统游艺文化是满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满族文化生态的文化范式之一。同时, 作为现代游艺文化的重要资源, 以其特有的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等特点, 在丰富民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等方面有特殊的功能。除满族少数游艺活动项目得到推广并成为国家级、省级或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 绝大多数满族游艺活动仍只限于满族聚居的地方, 尤其是院历城市的乡村地区满族民众自娱自乐和作为孩童游戏的项目。
满族游艺的种类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满族民间讲述与演唱;满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 如秧歌、满族萨满祭祀歌舞、清宫廷舞蹈庆隆舞、满族莽式舞等;满族的民间曲艺与戏曲表演;满族民间竞技;满族民间游戏等。
(四) 民间文学资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满族民间文学已不仅仅是一宗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更突显为一种具有民族性与区域性特征的文化资源。从广义上看, 满族民间文学囊括满族民众创造和传承的所有的口头文学样式, 诸如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俗语、说唱等。在满族民间, 最为流行并有着广泛影响的民间文学形式是讲话类的“情节叙事”, 所以本文所指民间文学资源即为这种形式, 具体包括满族神话、满族民间传说和满族民间故事。
(五) 音乐文化资源
满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文化内涵丰富, 是为今天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人文资源, 满族音乐历史文化渊源和遗存构筑了开发的雄厚基础。满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 虽然经过20世纪80年代“音乐集成”和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整理, 但是不要说满族民歌没有全部搜集上来, 至今在满族聚居的新宾、凤城仍有萨满祭祀活动, 尚无音乐工作者采录。
对满族音乐的研究, 最令人信服而没有争议的, 是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虽然歌词发音多不准确, 但唱词的音阶划分却十分清楚。此外, 用满语演唱的萨满神歌有一个乐句反复吟唱、多为三与四声音阶、音域狭窄和曲调平稳等特点。
参考文献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2]欧军, 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3]于富业.辽宁省满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渤海大学学报, 2012, (3) .
8.文化圈里的概念性消费 篇八
这就是概念性消费的魔法。而且,目前这种概念性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方向。当一个词汇突然蹿红以后,围绕着它的一个购买群体也随即形成。也就是说,有买的才有卖的,有需求就有供给,有崇拜就有装腔作势。
事实上,我对概念性消费并没有丝毫偏见。存在即合理嘛。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由,那就是概念性消费形成的供给,对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滋润和丰满。概念形成,决不会仅仅是简单一个概念,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定是一个更大的“场”。海选“超级女声”背后的全民如何狂欢?庶民如何脱颖而出?如何看待“超女”和传统明星的气质区别?等等,都是可以深思甚至做博士论文的。当良莠不齐的图书、唱片和电视节目在“超女”概念下展开的时候,这个词的“内核”就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诚然,這种外延方向不定,比如探讨张靓影是否结过婚,到底和几个人谈过恋爱,李宇春是否同性恋等等,就完全背离了初衷。
一种文化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切入点,不是凭空而来。让文化下面的概念更丰满,文化本身也就更完善,从而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
然而,蜂拥而上的供给无疑是泥沙俱下。一个概念之所以畅销,自然是适合市场,以消费者的需要为指向。同所有文化消费一样,最终要落实到需求上来。但文化消费同其他消费形式不尽相同。众多的供给者不仅要赚到钱,还要让操作的概念升华、提高。但是目前,我们哪里能看到这样的前景?
9.企业文化概念与案例分析 篇九
班级:09电子信息工程学号:200905010121 姓名:黄幸伟
企业文化的概念也称公司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和利益相关者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所谓基本的价值观是有共同的目标,能够达到相同的共识。记得在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前夕,为了拉拢西方各国的支出,美国国务卿赖斯就对德国的总理说了一句话,我们是有共同价值观的人。因此我们可以体会到,拥有相同的基本价值观是做合作做一件事情的前提。
一个公司的文化,领导者对其影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者的作风还有生活习惯,这些都很好的反应出一个企业文化。公司的规章制度也是企业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员工是否遵循公司的制度也反应出公司文化的发展。
诺基亚、西门子、海尔、惠普、丰田、本田,这些企业的成功,便很好的说明了,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灵魂支柱。诺基亚在苏联解体后失去东欧市场的所有份额,曾经找过索尼公司收购未成,后来任命43岁的市场经理担任董事长后,便开始创建企业文化,让所有公司的员工有共同的理想、基本价值观等等。换来今天占全球手机市场的首席位置。
10.文化的概念 篇十
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成功源于产品分成政策的引导和良好执行。
产品分成就是将上游勘探生产领域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合作所勘探发现的石油储量,生产出来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由中外方按一定比例共同分享。
按照中国的条例,中国海油代表政府拥有海上对外合作权,对外合作招标后,其权益可以转移到负责油气勘探生产的上市子公司中海油。
这些合作的油田奠定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基础,并持续为中海油带来新的石油财富。
业内人士估计,外国石油公司在中国海上的勘探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收获期。海上的对外石油合同签署的前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983年和1993年,随后几年都出现石油产量的高增长。
在具有更大潜力的深水勘探中,外国石油公司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02年9月,中国海油开始面向外国公司公开招商,招商区块位于南中国海的12个尚未勘探的中深水区块。参与招商的12个深水区总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水深为300米至2000米。目前已大部分签订了区块产品分成合同或协议。
其中李嘉诚旗下在加拿大上市的石油公司哈斯基能源2006年6月首次取得重大突破,一个名为荔湾3-1-1的深水探井“初步估计”可能带来大约1100-17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可开采储量。
对于多年和外国石油公司合作从事海上勘探开发的中海油来说,公司除了通过有效利用百余亿美元的国际资本,为发展积累物质基础外,还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使得自主勘探开发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渤海海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过合作最终达到独立自主勘探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示范区,为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在中海油公司文化中,“双赢”的概念长期以来占据重要的地位。
“双赢”的理念也延续到中海油和几个兄弟公司之间。中海油作为一个龙头公司与下游服务板块之间的互动也体现一种“双赢”。
其中最鲜明的例子是中海油为国内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海油工程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市场;另一方面,海油工程公司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去年流花油田复产抢修等作业中,海油工程抢修贡献突出,成功修复流花油田海底损坏设施,每天为中海油减少产量损失5000万元,海油工程也闯出一条世界先进的深海维修技术新路。
在公司下一步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国内投资者将近距离接触这个国内最国际化的公司管理团队。对于更广大的投资者而言,如何把握和投资者之间的“双赢”成为公司管理层必然要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11.文化的概念 篇十一
关键词:文化交流;演讲;概念分析
ted文化交流是提升交流演讲活动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深入的分析ted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研究功能特点,并对语用假设和虚假语用预设等情况实施分析,是目前很多文化交流活动主体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TED文化交流演讲特点
(一)ted文化交流演讲开放性特点
Ted在文化交流活动执行的过程中,对文化交流活动的执行范围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社会领域的精英群体对文化交流的重视程度很强。除此之外,全部的社会精英都会思想文化的交流活动重视程度较高,这就使得很多的开放性研究活动能够得到社会精英的实际支持[1]。此外,在进行ted组织活动门票设计的过程中,诸多门票资源的开放性理念都会对社会精英的全部交流活动形成良好的影响,进而使ted的增长情况和运行空间能够在社会精英人士的支持下得到完整的设计处理,增强ted在社会范围内的认可程度。另外,ted活动的推进还能使演讲活动同一系列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活动形成良好的对接,使全部的组织活动都可以顺应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推进需要,以便后续的专业团队能够将创新性思维的研究活动纳入ted交流活动的范畴,提升专业演讲活动的执行质量[2]。在文化交流演讲面向其他领域开放的情况下,文化交流活动能够以较为轻松的形式进行开放性制度的设计,并使网络资源的应用可以适应文化交流工作的具体要求。
(二)ted文化交流演讲活动的开放性特点
文化交流活动的推进和执行对活动的具体要求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在进行社会发展结构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很多文化交流活动都能将多元文化的优势进行完整的表达,使各项文化交流活动都能保证在思想层面上得到较为完整的分析处置[3]。除此之外,很多科技题材的文化交流活动对创造性因素的分析重视程度较强,而在设计活动执行的过程中,文化交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执行特点也会成为影响文化多元性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创造性活动的执行很难保证全部的思想文化交流活动能够适应科技型产品的处理需求,并不能保证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完整的满足。在文化交流的话题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演讲活动能够保证文化交流的信息不会受到文化交流领域个性化因素的影响,使文化能够在多元信息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创造性因素的满足。
二、TED功能种类分析--以虚假语用为例
(一)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的实施对提升不同种类的语言功能质量十分重要,在当前ted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很多语用预设活动的执行被赋予了较强的决策判断因素,并且使很多具备思想性特点的因素可以在语用预设的研究过程中得到较为完整的实现[4]。此外,要对文化交流活动当中的语言虚假性特点实施分析,结合演讲活动的实际形态进行演讲工作优异特点的分析,并且有效的保证所有的演讲活动都能适应演讲主体的身份要求和业务细节要求,使文化交流活动的执行能够在相同的理念指导下得到较为完整的推进。另外,语用预设情况的研究还需要适应现代媒体资源的技术特点进行应用方案的设定,确保所有的演讲活动都能在科技手段的有效支持下更多的实现应用价值,为ted演讲活动的执行提供更加完整的语用预设方案研究,使语用预设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保证对文化交流活动的价值进行有效的延展。
(二)虚假语用预设
虚假语用情况的研究分析对增强学习环境的价值十分重要,尤其在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细节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现代媒体资源可以适应虚假语用研究活动的需求,并且使后续的虚假语用研究程序能够得到体系和技术的完整支持。在进行虚假语用情况调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引导体系的实际特点进行感悟性资源的价值分析,并使所有的虚假语用情况都能结合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人员的实际经历进行问题特点的研究和分析,保证后续的演讲活动可以适应文化交流功能的处理要求。在现代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各项媒体资源的使用都能在文化交流活动的执行过程中得到完整的应用,并使具备交流业务能力的因素可以发挥必要的作用,提升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时间因素控制价值。
三、结论
ted文化交流活动对提升社会各领域的文化交流质量十分重要。深入的分析ted演讲工作执行过程中的概念特点,并对相关语用预设情况进行完整的研究分析,对提升ted文化交流活动的执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恋.TED演讲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王春芬.中美地理教材活动性课文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钟鸣旦,刘贤.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J].清史研究,2006,04:65-86.
12.从相似性和文化的角度看概念隐喻 篇十二
在隐喻映射理论中, 我们通常所说的比喻中的本体对应“目标领域”, 而喻体则对应“起点领域”, 目标领域是基于起点领域之上, 通过认知推理, 起点领域的一个或部分特征通过映射被作用到目标领域上, 从而目标领域获得了起点领域的某一相关特征。如: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这里的独生子女是目标领域, 而小皇帝是起点领域。这句话是说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家人无尽宠爱和呵护, 并有着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小皇帝这个起点领域具有这样的特征, 因此映射到目标领域独生子女身上, 使得独生子女获得了“小皇帝”身上的部分特征。
Lakoff和Johnson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下面分别来探讨这三种隐喻的概念, 表现方式, 与文化及相似性的关系。
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来谈论另一概念。这样说有些抽象, 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明:争论是场战争。争论与战争原本是完全不同的行为。争论不像战争那样需要使用武器和身体的力量, 而是使用语言。但在争论过程中, 我们就好像在使用武器一样, 用身体上的力量来争夺阵地, 获取胜利。正是基于“争论是一场战争”这个概念隐喻的基础之上, 我们才创造使用了许多争论与战争有关的语言表现。如争论中有进攻方, 有防守方, 还有反攻, 输赢等。那么我们是如何获得“争论是场战争”这个隐喻概念的呢。Lakoff和Johnson指出, 因为争论的经验构造和战争的构造相一致。争论和战争的参加者都是有两组敌对的势力;两个阵地, 需要制定战略, 进攻, 防守, 撤退, 作战, 反击, 处于胶着状态, 最终取得胜利。目标都是要自身取得胜利, 打败对方。从整个构造来说, 由于“争论”和“战争”在结构上的相似性, 从而产生了这个概念隐喻。此外, 我们思维中关于争论这一概念的结构, 也是通过战争的概念获得的。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战争这个概念, 那么要说明争论是怎样的一种行为, 或用语言表达来说明争论的每个侧面都是很困难的, 即争论这一概念是依存于战争这一概念的。
我们可以联想生活中常用的例子来进行类似的分析。如我们常说:“人生是场旅行”。其中旅行者对应人, 起点对应出生, 旅途中的障碍对应人生遇到的困难, 十字路口对应人生中的选择, 旅行的目的对应人生目标, 旅行的终点则对应着人生的终结。
我们常说的“经营婚姻”这种表达又是源自怎样的概念隐喻呢?一般我们说经营生意, 这里“婚姻”和“生意”之间也具有相似的构造, 如生意的伙伴对应丈夫与妻子, 生意的中的失利对应婚姻中的挫折, 生意和婚姻都有风险, 生意经营好了会赚钱, 而婚姻质量好夫妻双方的幸福感也会上升等等。这里我们发现, 每个事物都具有多面性, 也就是说同样是“婚姻”却可以对应多个概念隐喻。虽然如此, 但他们之间并不矛盾, 像恋爱、婚姻、人生等这样概念很抽象的体验有很多侧面, 需要运用不同的隐喻来理解, 选用其中之一时就意味着把某个侧面凸显化, 而将其他侧面背景化。比如我们在选用“恋爱是场战争”这个概念隐喻时自然不会去关注“恋爱是旅行”这方面的特征了。
2.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 是指把心理状、感情、量、支配力、善恶的价值观等这些原本是非空间的体验用“上下”等位置关系概念化, 可以说是一种空间化隐喻。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 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下, 前后, 深浅, 中心边缘等, 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到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 就形成了一些用方位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下面主要介绍表示“上下”位置关系的隐喻。
Lakoff和Johnson认为, 方位隐喻是建立在身体的, 物理的, 社会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这个概念隐喻是基于我们在开心, 喜悦的时候姿势自然向上;相反, 悲伤地时候会低下头。其实不止人类如此, 像狗之类的动物也是一样。他们高兴的时候会抬起前爪, 生气的时候会垂头, 尾巴的朝向也会随着感情上下变化。因此从感情和姿势的连锁带来的身体上的反应中, 我们很自然地把快乐的事情与“上”联系起来, 把悲伤地事情与“下”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常说:兴奋地跳起来, 沮丧地低下头。此外, 还有“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Lakoff和Johnson指出, 之所以得出“地位高, 有支配力为上”的隐喻, 是因为大家普遍意识中认为身体越壮, 个子越高的人身体力量就越强。而且在战争中胜利者往往站在上面, 而失败者会倒在地上。比如拳击比赛, 获胜者是要对方击倒在地。由此可以看出这个隐喻是基于身体和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当然现在使用身体来获得支配力和地位的情况很少了, 但在动物世界里, 依靠力量获得地位, 靠庞大的身体来威胁对手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 所以从这种本能的根源来看, Lakoff和Johnson的说明还是合理的。另外, 支配力和地位的高度, 实际上常伴随着空间的高度, 比如天子的宝座会设在较高的地方, 古代帝王的城池也常设在小山上。
关于“上下”的方位隐喻还有很多, 尤其汉语中对于“上”的使用频率极高。蓝纯 (1999) 概括出“上”和“下”主要用来构造四个抽象概念, 即状态, 数量, 社会等级和时间。隐喻义分别为:处于较好状态为上/较差状态未下, 数量较大为上/较小为下, 社会地位较高为上/较低为下, 时间较早为上/较迟为下。得出汉语中有这样一种倾向, 即“上”通常与好的事物相连, “下”通常与不好的事物相连。但是如“上火”, “上杆子”等用法还值得推敲。
3.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指把抽象的概念看作“物体”“物质”等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特别是人体本身。实体隐喻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容器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我们从容器的外部向内部, 或者从内部向外部放入或取出东西。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之外的实体,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分界面和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之外的其他事物上, 比如房子, 田野, 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性质等。实体隐喻概念就是用表示实体的词来表示某一抽象概念, 用有形的实体去理解比较抽象的经验, 如行为、感觉、观念等。
关于容器隐喻的例子有很多。如我们常说:“坠入爱河”, “她走进了我的心里”, “他陷入到了忧伤之中”等等, 都是把抽象的状态用容器的概念进行描述。
4. 隐喻与相似性
传统定义认为, 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比喻。Lakoff和Johnson所提出的的概念隐喻大多是基于两种经验之间或者概念之间的类似性。结构隐喻中, 相似性是基于经验形态的结构之中的。因此, Lakoff和Johnson所说的“类似性”是“经验的类似性”, 也就是说, 通过经验获得的主观认知上的类似性, 这与客观存在的类似性是不同的。客观类似性一般是可以明显看出的, 如铜和锡从外在上看是相似的。但概念隐喻中, 即使在客观上我们看不到二者的共通性, 但被认为具有相似性的情况有很多。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上面三种隐喻分类与相似性的关系。
首先我们看结构隐喻。如前面举过的“人生是旅行”的例子, 乍一看二者似乎没什么关系, 仅从字面看不出二者有何相似性, 但分析旅行的结构就可以看出, 把旅行的结构作为人生的一个侧面来理解的话, 二者的确具有相似性。
接着我们来看方向隐喻:方向隐喻的相似性的程度较低。比如“HAPPY IS UP”这个隐喻, 把快乐与“上”联系起来, 找不出其中的相似性。与其说二者相似, 倒不如说由于“快乐”这一心理状态和向上的身体姿势同时发生, 或有因果关系, 因此二者有“共起关系”。再比如“MORE IS UP”这个隐喻也同样, “量的增加”与“体积上升”同时发生, 因而可以说二者是具有共起关系的。
最后我们来看实体隐喻。它与前面两种隐喻又不相同。实体隐喻本来是把没有实体的抽象概念看作是“物体、物质”等具体有形的实体, 所以即使存在相似性也十分抽象。然而实体隐喻从基于我们基本经验和身体性这一方面来看还是可以合理解释的, 而且它是通过把抽象概念置换成物质, 物体等对我们来说非常容易接近且易操作的基本层次范畴, 使我们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5. 隐喻与文化
Lakoff和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都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的。在不同文化中, 对同一事物的概念隐喻也可能不同。如上面“争论是场战争”的例子, 如果在某种文化中, 他们辩论的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 而是通过像彼此之间采取跳舞的方式来协调达到最后一致的意见的话, 这个概念隐喻大概也就不会存在了。这也可以看出概念隐喻是基于“体验性”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隐喻并不仅仅是举出两个类似的事物, 将其中一方比喻为另一方, 而是通过已知的, 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 抽象的事物, 这是概念隐喻的“方向性”。
虽然“争论是场战争”这个概念隐喻在日语和英语中同时存在, 但“战争”中所用的武器在两种文化中是不同的, 在日语中说到武器一般首先联想到“刀”, 因此语言中关于“刀”的说法有很多。如「ミッチー、サッチーを斬る」这是1999年日语的流行语之一, 「ミッチー」「サッチー」是一个女演员和议员的名字, 两人接近70岁却还在语言上相互攻击对方, 这里的动词「斬る」是用刀斩断, 想必在英语文化圈内不会有这样的说法。
另外, 方向性隐喻的具体表现也存在文化差异。如日语中「上京する」指去东京, 「おのぼりさん」是指从乡下来到大城市的人, 这都是“首都为上, 除此以外的地方为下”这一隐喻的表现。而这一隐喻又源于“有控制力为上”和“地位高为上”这两个概念隐喻。如果从控制力的角度来说, 由于掌握国家机能的所在地在首都, 所以首都为“上”。而从地位的角度来看的话, 由于首都处于代表国内各个城市的特殊地位, 所以首都为“上”。
概念隐喻是通过经验获得的, 而人的经验与文化, 社会背景无法分离, 因此文化对于隐喻的形成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摘要: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一反传统观点, 认为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和基本的方式。他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 本文从这三种隐喻出发结合实例分别对其概念、表现方式与相似性及文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相似性,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7-15.
[2]刘正光.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J].外语学刊, 2003, (3) :8-14.
[3]唐瑞梁.概念隐喻映射制约机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5) :42-49.
[4]王军.隐喻映射问题再考[J].外国语, 2011, (7) :50-55.
[5]朱小安.论隐喻的跨社会文化背景问题[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5, (2) :18-24.
13.文化的概念 篇十三
力概念的研究思路对智力概念整合研究的启示
对智力概念的整合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借鉴物理学力概念的研究思路,阐述智力整合研究中的.智力的定义、功能与意义、要素、分类以及合成问题,有助于得出一些有益的启发.
作 者:杨志强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B848.5 关键词:力 智力 整合 研究方法14.角的概念的推广 篇十四
角的概念的推广
课题:角的概念推广(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3.从“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从而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为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作答,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给以表示,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忆: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角的范围是 ,但其仅从图形的形状来定义角,弊端在于“狭隘”。2.生活中很多实例会不在范围 如:体操运动员转体 ,跳水运动员向内、向外转体 经过1小时时针、分针、秒针转了多少度?这些例子不仅不在范围 ,而且方向不同,有必要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用运动的思想来研究角的概念。二、讲解新课:1.角的概念的推广⑴“旋转”形成角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α的始边,旋转终止的射线OB叫做角α的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角α的顶点.突出“旋转” 注意:“顶点”“始边”“终边”⑵.“正角”与“负角”“零角”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与“负角”是由旋转的方向决定的。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我们也认为这时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叫做零角.记法:角 或 可以简记成 。⑶意义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1° 角有正负之分 如:a=210° b=-150° g=660°2° 角可以任意大 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 3周(360°×3=1080°)3° 还有零角 一条射线,没有旋转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它包括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要注意,正角和负角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旋转量。2.“象限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轴的正半轴重合,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我们称其为界限角)下面由学生自己分别举出终边在一、二、三、四象限的角以及界限角(各举两例)例如:30°、390°、-330°是第一象限角,-195°、120°是第二象限角, 585°、1180°是第三象限角,300°、-60°是第四象限角。90°、0°、-180°都是界限角。3.终边相同的角 ⑴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⑵探究: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 个周角的和: 390°=30°+ 360° -330°=30°-360° 30°=30°+0×360° 对于任意一个角,若其终边与 相同,那么它们之间都相差360°的整数倍,则, ,, ,, 等它们的始边和终边都相同。⑶结论:所有与角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a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即:任何一个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a与整数个周角的和。)⑷注意以下四点:(1) ; (2) a是任意角;(3) 与a之间是“+”号,如 -30°,应看成 +(-30°);(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三、讲解范例:例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1) (2) (3) (4) 解:(1)与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因为 是第一象限角,所以集合 中的角都是第一象限的角。 (2)与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因为 是第二象限角,所以集合 中的角都是第二象限的`角。(3)与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因为 是第三象限角,所以集合 中的角都是第三象限的角。(4)与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因为 是第四象限角,所以集合 中的角都是第四象限的角。四、课堂练习:1.锐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第一象限的角是否都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吗?(答:锐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小于90°的角可能是零角或负角故它不一定是锐角) 2.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1)420°,(2)-75°,(3)855°,(4)-510°.(答:(1)第一象限角,(2)第四象限角,(3)第二象限角,(4)第三象限角) 作图时应注意: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图略)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要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严格区分“终边相同”和“角相等”;“界限角”“象限角”; “小于90°的角”“第一象限角”和“锐角”的不同意义.?六、课后作业: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第一象限的角一定不是负角 B.第二象限角一定是钝角C.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 D.若β=α+k・360°(k∈Z),则α与β终边相同2.下列角中,与 终边相同的角是( )A. B. C. D. 3.如果 ,那么角 是(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4.若角α与β终边相同,则一定有( )A.α+β=180° B.α+β=0° C.α-β=k・360°,k∈ZD.α+β=k・360°,k∈Z5.钟表经过4小时,时针与分针各转了 (填度).6.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判断各为第几象限角(或界限角).(1)360° (2)720° (3)1080° (4)1440°参考答案:1.D 2.B 3.C 4.C 5. -120°-1440°6.(略)
15.文化的概念 篇十五
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语习语体现了讲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重视个人隐私的英语习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这一句:An English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英国英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 或者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美国英语: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这条习语折射出人们十分看重个人隐私权, 强调个人空间的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人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拥有绝对的自由。
英语另外一条习语和中国的俗话不谋而合: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英国英语:隐私;不可外扬的家丑) , 或者a skeleton in the closet (美国英语:隐私;不可外扬的家丑)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外人知晓、担心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的隐私, 这样的习惯用语反映了人们保护个人隐私的强烈意愿。
美国文化强调独立性, 在这样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 独处对他们很重要。这种不愿意受到干扰的需求, 在日常用语中得到印证。当他们需要自己一个人静一静的时候就直接告诉身边的人:I need some time to myself. (我需要一些留给自己的时间) , I need some time alone. (我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 , 或者Leave me alone. (别打扰我) 。美国人看重自己独处的自由, 从这些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可见一斑。
二、隐私与社会行为准则
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 已经成为社会行为规范。比如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在交谈时, 两个人不会靠得太近。排队等候时, 也刻意与前面和后面的人保持一米的距离, 如此可以较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比较不容易遭到窃听、窥探。在公共场所, 人们有意识地压低说话声音, 父母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高声讲话。这些不成文的社会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约定俗成, 人们都会自觉遵守。这些规矩既是一种礼仪, 也是一种文化, 它体现了人们对个人隐私的重视和对他人隐私的尊重。
美国人在社交时显得比较随和, 第一次见面就让别人直呼其名。不了解美国人的隐私意识, 会误以为他们真的毫无顾忌、无所不谈。实际上, 当话题一旦涉及个人隐私, 或者问题已经触到底线, 他们的态度就会逆转, 并且当即告诉你他不想谈这个话题, 或者直截了当地说这事与你无关。
三、隐私与职业道德
从事医疗、法律等行业的人士, 都必须遵守保守患者和当事人秘密的准则。比如新医生执业前保证遵守医生职业道德守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The Hippocratic Oath) , 无论是现代流行版本还是美国医学生誓言, 都特别提到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在现代版的誓言中涉及尊重患者隐私的句子如下:
I will respect the privacy of my patients, for their problems are not disclosed to me that the world may know. (我将尊重病人的隐私。我知道病人告诉我的有关他们疾病的情况别人不应该知道) 。
在美国医学生誓言中有相似的内容:I will respect the secrets which are confided in me, even after the patient has died; (我将尊重寄托予我的秘密, 即便病人已经故去) 。
当律师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一旦成立, 他们之间的交流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律师没有得到当事人的授权之前, 不得公开任何交谈内容。如果律师泄露了当事人的隐私, 随意披露案情, 那他就违背了职业道德, 轻则被吊销律师执照, 重则被追究法律责任。
四、隐私与立法司法
早在1890年, 美国学者就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 随后美国有关法律认定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 甚至是一项宪法赋予的权利。为了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权, 有些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如何当事人在自己的空间里, 其个人安全受到闯入者的威胁, 法律允许他有权利采取任何形式进行自卫。这个空间可以是自己的家里, 自己的工作室、酒店房间、电话亭和私家车里。这项法规被称为“城堡法” (Castle Law) 或“城堡原则” (Castle Doctrine) , 暗合了前面介绍的那条“家就是城堡”的习语。政府从立法司法的层面来保护个人隐私, 使个人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五、隐私与文化价值观
隐私意识和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伦理观念、文化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美国人的隐私意识, 根植于美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美国人信奉的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注重个人的独立自由, 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保护隐私对于美国人而言就是保护个人自由, 自由是隐私的基础, 而独处则是自由的一个基本范畴。
由于privacy和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很难在中文中找到对应的表达, 在英语语境中原本中性的表达, 翻译成汉语的“隐私” 和“个人主义”后, 略带点贬义的色彩。中国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必须服从整体, 汉语承载的是集体主义文化, 因此, 在翻译时很难找到百分之百的对应。
六、结语
隐私的概念,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隐私的内涵和外延都受制于各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民风民俗等诸多因素。文化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孰优孰劣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现代人应该学会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了解多元的世界, 更好地看清自己, 正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参考文献
[1]Bettelheim, Bruno.The Right To Privacy Is A Myth, Saturday Evening Post, Vol.241 Issue 15, 1968, p8-9.
16.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 篇十六
【摘要】“孝”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表现,它以血缘为基础,又在普通亲情之上。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孝”的概念,找出异同,以推进我国孝观念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孝 中西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7-02
一、中国“孝”的概念
1.中国“孝”的起源、产生与发展
中国传统的孝概念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博大精深的体系。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到夏朝“效鲧而宗焉”,再到商代“序”“学”“瞽宗”等学校的建立,初步形成敬畏祖先,尊老爱幼的孝亲观。西周时期,传统孝观念随着个体家庭的出现真正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核心和根本,也是教育的根本,主张大力推广孝德教育,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德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孝德教育的主流思想。
汉代时期,统治者重视利用儒家道德教育巩固政权,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大力推广《孝经》,设置以孝德为主要推选标准的“孝廉”、“三老”、“孝悌”等官职。宋元明清时期,孝德教育实现了通俗化和大众化,教育形式极大丰富,同时,孝德教育也因其虚伪性和封建性而逐步僵化。
近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由平等,中国人的孝观念逐渐淡漠。因此我国在婚姻法中规定了父母子女的关系来确保中国孝文化的传承。
2.从字源角度看中国“孝”的概念
在汉字体系中,“孝”字字形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等形体,《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子在“老”字下面,说明老人因身体衰弱,需要子女扶持,孩子也需要得到长辈的关爱。在《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孝”有如下义项:(1)祭,祭祀;2.孝顺,善事父母;3.能继先人之志;4.指居丧的人;5.指丧服;6.效法;7.蓄养,保育;8.姓 。这里除了第八项之外,其余七项都是传统社会有关孝的内容。而在“孝”的七个义项之间,存在意义上的深层关联,也体现了“孝”概念的丰富内涵。
(1)祭,祭祀。是中国人传统的祖先崇拜的体现,“孝”作为一种道德,包含“尊古”的含义。
(2)孝顺,善事父母。“孝”和“顺”是无法分割的两个概念,在这两个语素的组合中,体现了“孝”的道德准则之一是顺从,其实质是父母子女地位等级的体现,父权社会体系的内在要求,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自主性的缺失。另外,善事父母,亦是对父母生养之恩予以回报的酬恩行为。所以,“孝”的概念里包含了“顺从”和“酬恩”的含义。
(3)能继先人之志。该义项除了祖先崇拜和尊古思想的含义之外,还包含了中国人的生命观,即子女的生命意义主要在于延续血脉,包括继承父志,替父母完成未竟之业。“孝”的概念里包含了“继承”和“延续”的含义。
(4)居丧的人;(5)丧服。守孝是中国人悼念去世长者的最重要的尽孝行为,“孝”的概念里包含了親情的含义,“孝”也是一种美德,是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之一。
(6)效法。效,“效,像也。”(《说文》)“效者,为之法也”。(《墨子·小取》)模仿,效法,以对方为榜样,这说明“孝”的概念里还包含了“榜样”的含义。
(7)蓄养,保育。正是“孝”的概念的双向性含义的体现。“孝道”如此重要,恰是由于子女先得到了父辈的照拂和养育,所以,上述“酬恩”的含义,在这里找到呼应。
3. 从文化元典的角度看中国“孝”的概念
先秦文献中《尚书·周书·康浩》:“元恶大慈,划惟不孝不友。子弗抵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 即:子女要尽心侍奉自己的父母,不能伤他们的心,否则就是罪不可恕。
通过元典解读,我们发现“孝”的概念里,还有更多的内涵。
(1)“孝”的道德还要求子女具有振兴家业,谋取功名福禄,光宗耀祖,才算尽了孝道。这是“孝道”精神功利性的一面。
(2)“孝”的道德还要求子辈完成绵延子嗣的任务,生命的延续,家族的兴旺,姓氏、家业的继承,使得生育后代,具有了道德属性。
(3)“孝”的道德要求里,还包含“义”,“义”与“孝”平衡互补,纠正没有原则的“顺”,“义”又高于“孝”,这样才能使“孝”的行为有约束,使君主及社会公共道德秩序保证自己的权威。
(4)“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指子女要怀尊敬父母的态度来爱护和保全自己的身体,这里表面上看是父母爱护子女,实则体现了子女为父母私有物的极端父权的体现,即子女为父母所有,不具有独立人格。
综上所述,中国“孝”的概念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尊祖敬宗,还包括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对父母的尊重顺从,还要传宗接代绵延子嗣,直至忠君爱国,安分守己。
二、西方“孝”的概念
1.西方“孝”观念的起源、产生与发展
古希腊的法律明文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不履行义务则被视为违法行为。到中世纪,政教合一,《圣经》成为处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主要依据。《新约·以弗所书》的第六个节阐述:“为人子女,对父母之言要言听计从,天理使然。应孝顺父母,得福且长寿。此为人生的基本法则”;“为人父母,要体谅子女的难处,要以宽容之心去包容子女和过失。抚育子女长大成人。”因此,父母要养育子女,而子女则要孝敬父母。
西方近代以来,经济发展导致家庭趋于小型化,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由赡养转换为照顾,到二战以后,父母与子女之间实现了完全平等和自由,父母不愿牺牲自己的独立与自由,因此在子女成年以后,他们选择离开子女,到生活更舒适的地方居住。这与中国老人的选择截然不同,然而中西方老人的选择却都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孝”的体现。
2.从语义角度看西方“孝”的概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不可分离。马克思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要比较中西方孝概念的差异,就应该从语言的角度入手。选择在英文中“filial piety”是孝顺的意思,例如:孝顺应该通过孩子们对父母真正的关爱来表达——Filial piety should via childrens genuine care and love for their parents. 摩西十诫的“儿女应该孝敬父母”原文为“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其中使用的是“Honor”,其中敬重成分更多一些,更多强调父辈的威信,这说明经过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实现了自由平等,因而西方的“孝”从最开始的敬重变的更加随意一些,没有中国孝概念的那样庄重严肃。
3.從文化元典看西方“孝”的概念
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主流,要探讨西方孝文化必须研究基督教经典《圣经》。西方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多源于此。《圣经》上说所有的人都是因主的恩典得救,而同样成为神的儿女,也接收同样的灵,在这种理念导致了西方社会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是平等交流的,子女可以和父母争论,提出不同的观点,不是一味顺从。据《圣经》十诫记载,第五条要求“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除《圣经》外,西方对孝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几乎没有,这与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说明西方孝文化理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比较简单,只表现在父母子女之间,没有上升到社会政治高度上面。
三、中西方“孝”的概念表现的差异
1.价值取向和生育观的差异
中国孝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家庭意义,子女要服从父母,父母具有无限的权威。反映在生育观上则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到了结婚的年龄,子女还没有结婚,父母就可以发挥他的权威,给子女安排相亲,子女就会服从父母的安排,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孝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持一种社会和谐,即对长者和统治秩序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服从。西方,“孝”并不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之中,而更多地体现在宗教文化中。强调家庭成员的平等互相尊重,这种尊敬没有导致对父母的服从,反映在在生育观上,西方人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不生育或者领养,父母不会干涉他们结婚生子。中国“孝”的行为动因源于对父母的感恩,感谢生育、养育之恩,要求做到“敬”、“顺”、“养”,体现为一种回报恩情的价值取向;西方“孝”的行为动因源于对父母的爱,而爱的基础建立在信任、坦诚、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体现为一种精神互补、感情互补的价值取向。
2.赡养观念和乡土观念的差异
在西方,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和家族观念淡漠,养老不是子女的必然责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父母的赡养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子女没有了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这就影响了西方人的乡土观念,由于没有赡养父母的压力,通常他们在成年以后会选择离开父母,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而在中国的孝文化中,自古就有“养儿防老”思想,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子女为了方便照顾老人,选择跟老人住在一起,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语,因此出现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3.历史意识的差异
中国是老年至上而西方是少年至上,从一定程度来看,中国是注重过去和老人经验的崇老文化,这种传统的崇老文化是一种将老年文化绝对化、极致化和唯一化的政治模式, 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型文化。它通过崇老政治模式、崇老制度模式、崇老道德模式、崇老思想模式和崇老礼仪模式维系着整个社会的运转。 在中国的家族中,长者的话即规则,必须遵守。中国还有一些表现崇老文化的成语俗语,如“家有一老,如获至宝”,“老大老大以老为大”,和以称呼对方“老”视为尊重,“老兄”“老弟”,和“姜还是老的辣”、“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都诠释着老中蕴含有本事、稳重、踏实和可靠的意思。这都表现出传统社会对老人对经验的尊崇。而西方则是注重未来和创新的青年文化,他们认为世界是在变化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创新,过去的经验和规则都将被后来者取代,这与孝的概念没有一点关系。
四、结语
综上可知,中西方“孝”的概念由于自然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因此我们要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在交流中,继承完善我国孝文化精髓,还要不断吸收西方孝文化中优秀部分,取长补短,培养具有时代特色和符合我国现代人价值取向的孝亲观。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p398
[3]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姚远.关于中国老年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2):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