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精选14篇)
1.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一
学科 K A 序号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主要给人以语言智慧的启迪感发,“礼”给人以外在规范的培育训练,“乐”是给人以内在心灵的完成。“成于乐”就是说,君子的修身如果不学习礼乐,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可见,“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来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乐”正是直接地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性情心灵的。“成于乐”所达到的自由的愉快感,是直接地与内在心灵的(情、欲)规律有关。所以,孔子所讲的这种快乐,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但又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上的超指挥、超道德的心理本体。达到它,便可以蔑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作人。这是人生,也是审美。
叶圣陶早已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他还强调:“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达到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受用的目的,使自己能够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这些话道出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富有情感,具有个性的爱好。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在这种主观差异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道德标准。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美与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学生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人的一生最为发达的阶段,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在审美情趣的发展方面,首先表现为范围上的扩张和选择上的稳定,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并出现有趣的趣味二重化现象:即审美情趣在观念和行为上出现矛盾的双重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完善学生的人格。
“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感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那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似乎是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这就是由审美情感引起的审美愉悦,激起审美情感的过程就是培育人的情感心意的过程。康德说:“„„把感情提升到顶端,那种感情的本身才是崇高——我们说它崇高,是因为心灵这时被激动起来,抛开感觉而去体会的符合目的性的观念。”只有培育了丰富的情感,才能陶冶和培育人的意志、毅力和志气,才能获得一种超道德的精神享受。
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心智活动必然是情与理的统一。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动机。”教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情感和智慧。英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郎格认为:当某种情感被完美地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优秀的;当某种情感被部分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粗制滥造的;当一件艺术品未表现出任何情感时,我就称这件艺术品是低劣的。这也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教学就是启智传情,教学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尚的情感指引学生“求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教师在讲述中,可以情动情,诱发学生的感情;或者触情于事,激发学生的感情;或者寓情于理,触发学生的共鸣;或者寄情于智,引发学生的感情。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景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中学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特别是新教材又大大加重了文学教育的分量,所精选的中国古代、现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议论文中的逻辑的、思辩的美能让人明辨是非曲直,宣扬真理,批判谬误;诗歌中的韵律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散文中的辞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小说中的人性美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的指挥。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达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教学《芙蕖》,就必须在认识作者锐意求新的创作观的同时,了解文中也渗透着作者作为旧时代文人的生活情绪,否则就无法理解作者对芙蕖“嗜之如命”的那份痴情和“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的评价。
其次,在教学中引进“移情说”。“移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景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披文”即注重形象的再现,“披文”的目的在于“入情”,因为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推动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由情感驱动、引发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正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它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地展开的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着思维和意志的方向(也即决定着道德行为)。”
文章作者总是把他浓烈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景之中。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文化教养浅显,生活阅历缺乏,与作者的感情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设法将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从课文中激发出来的真情有效地迁移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感”。如在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一开始就采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方法,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逐项解答,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审美知觉,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然后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回过头来“在平日表现”这项中,重点分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然》的全年”这句话。这是一句动情显神之语,是“披文入情”的最好切入口,再加上教师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刘和珍生于1904年,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那年他父亲病故,家境贫寒,不久,他的祖母、一弟一妹均因病无钱就医相继死亡,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此时学生好像接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生活艰难”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其程度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把旧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然后教师又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去点拨,增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强烈程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最后在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分析“有话——无话——有话——无话”的“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学生很容易领悟到如此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极其走狗文人的愤怒和斥责,对刘和珍及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繁复心情的自然流露。这样的讲授互动使学生融进了情感的海洋,登上了精神的殿堂。
当然,很多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都不是活生生的直观形象。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概括性强,文字比较简洁,省略的情节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借助情感的推动力,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学《荆轲刺秦王》可这样开头:“一位美学家谈到悲剧给人的美感时说,我读《史记》每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就感到一种战栗,产生一种崇高的悲壮美感。是啊,请同学们想一想那壮别的情景吧——易水河畔,风凄水寒,一片白衣白帽,何其庄严肃穆!此刻,悲歌四起,筑声低徊,壮士赴死,一去不回。易水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幕!易水悲歌成为文学史上的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荆轲刺秦王》中的一个精彩场面。”这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浓烈到极至时的产品,是作者情感的一种物化,是作者感情生命的另一种转换。语文教师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在领略到作品里的丰满的形象性的时候,都会感染到作品里的浓烈的情感因素。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的情感体会并不会也不能到此为止。他会将书中感染到的情感,同自己有生以来的生活体验、经验积累结合起来,产生出自己所独具的情感体会,再经过一番取舍剪裁,留下健康的、有意义的,同时又能感染自己学生的感情因素,通过课堂的形式,将这份独具的情感因素转而感染给自己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备必要的课堂艺术性,能通过艺术性的手法将这份情感因素洒向每一个学生,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美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健康 愉快地成长。
参考书目:《于漪语文教育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艺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二
第一, 朗读, 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语言美。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 那就是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 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他的这一观点我极为赞同, 深为感触, 而且在教学中努力实践。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朗读, 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 有时还利用教学媒体创设情境, 配乐朗诵。在朗诵中, 让学生领略《春》的艺术魅力, 感受《最后一次讲演》的震撼力量, 体会《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 欣赏《望岳》的气势与胸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 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第二, 朗读, 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是一首诗或一篇文章, 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 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给听者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精妙的朗读, 人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朗读时, 语气的轻重, 语调的高低, 语速的快慢, 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 形成了或铿锵有力, 或婉转缠绵, 或回旋往复, 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 扣击他们的灵魂, 拨动他们的心弦, 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 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听潮》, 此文着力突出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 由恬静柔和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 再到撼人心魄的“交响曲”, 加之作者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构成了极美的意境。在教学中, 我和学生们反复朗读、吟诵, 在诵读中大家仿佛同作者鲁彦一起在夜幕笼罩的海边听潮, 具有身临其境之感, 进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
第三, 朗读, 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流露, 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 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可以说, 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 拨动人的心弦, 撼动人的灵魂。如《白杨礼赞》, 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 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 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感情层层递进, 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反复朗读, 自然会激发学生对白杨树, 对英勇、顽强的抗日军民的崇敬、热爱与赞美之情。
第四, 朗读, 可以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引导读者进入意境美。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 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 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 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 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 朗读, 则是托起这双翅膀的空气。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联想和想象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没有联想和想象就失去了语文课的魅力。这样, 他们就会有联想和想象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 要始终突出这两个方面。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例如, 朗读杜甫的《春夜喜雨》, 就会产生春雨细密, 悄然润物, 诗人喜不自禁的联想。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就会使人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雄伟壮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再如朱自清的《春》, 文章生动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朗读时, 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 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 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和韵味。反复朗读, 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 越强烈, 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
3.语文园林中的审美情趣 篇三
梁启超先生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语言文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语文教师应在“乐之”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高中教学也不例外),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创设最佳的审美情趣。
如何达到这最高的学习境界呢?教师就要努力引导学生在语文这个百花园中徜徉,带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和他们一起尽情的享受美,直到情不自禁地自己动手创造美。
一、发现美
语文教科书中并不缺少美。相反,语文园林是一个美丽无比,索之不尽的大花园,可谓彩蝶翻纷飞,百花争艳。
高中教科书编排的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而文学同其它形式的艺术一样,都体现了艺术家的审美思想,反映艺术家们所理解把握的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的美,是现实美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因此,学习文学作品必须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审美价值,感受其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羡。
比如:《人间最美的坟墓》描绘了托翁之墓那种逼人的朴素之美,反映出一种震慑人心的人格魅力;《冬天之美》则向我们展示了那种冬日围炉而坐,其乐融融的人情之美:《我与地坛》中有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之美;亦有对母爱的细腻刻画……此外,周瘦鹃的“杜鹃”引领我们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而孙犁的“黄鹂”又让我们深深反思“如何去创造艺术的极致”,青冈卓行的“维纳斯”则激发了读者一种强烈的审美欲望……如许深刻的审美因素,深入浅出地进行挖掘,定能给学生带来无比丰富的审美愉悦,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享受美
语文教师在与学生共同挖掘出作品中的美时,就要和学生一道感受美、鉴赏美,以及享受美。高中教学大纲就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对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大有裨益。
(一)语言美的享受。在文学领域,有的作品精心构思、刻意雕琢、语言华丽、感情炽烈,如《阿房宫赋》;有的作品则崇尚自然、返朴归真、语言平实、感情淡雅,如《山居秋瞑》。就如同从美学角度来说“浓妆”是美,“淡抹”同样是美。
文学亦被视为“语言的艺术”。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就曾说过:“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文学语言讲究音韵和谐,骈散有致,亦讲究与思想内容完美统一。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得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诗意的境界啊!倘若没有语言这一载体,哪里有如此充满诗意的境界!“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若没有语言,鲁迅的悲愤之情将何以寄托!“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多么富于警策的语言;“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多么感人至深的语言!语言造就了文学,文学丰富了语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领学生,把它当作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心去体会这些优美的字句篇章,在品读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品读中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
(二)结构美的享受。结构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形式。它包含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语言材料的组合关系。这些因素只有按照形式美的一定法则和谐匀称地组合在一起,达到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完美统一,才能产生或曲径通幽,回环曲折之美、或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之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外结构看,作者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上看是一个圆形结构;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由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一致,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又如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作者围绕“第一个”展开无尽的漫想,文笔大开大阖,汪洋恣肆,引领读者在历史隧道里穿梭畅游,激发读者无尽的奇思妙想。再如孙犁的《黄鹂》作者以黄鹂为依托,隐晦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艺术见解,叙事上则一波三折,构成一种回环曲折之美,引领读者深入思考。结构的完美,往往给作品增色不少,因此名家撰文往往在结构上也都匠心独运,所以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作品结构进行鉴赏评价,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品的美是无处不在的,让学生感受到一进入到语文园林就可尽情享受无处不在的美。
(三)意境美的享受。好的文学作品,或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炉,从而构成深邃意境,我们就要学会带领学生步入那意境的殿堂,尽情的享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到清新飘逸、柔美和谐的意境美,可谓别具一格;读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我们能感到悠扬哀婉、凄切动人的意境美,可谓沁人心脾。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的幽然自得的意境,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开阔高远……
文学作品中如此多随处可见、俯首皆是的审美因素,我们怎能不去领略呢?
三、创造美
当学生能享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时,一种冲动——创造美的欲望就产生了。等到他们有创造美的欲望时,他们就会声情并茂地朗读那充满魅力的文章;他们会拿起笔来,在写作的天地里纵横驰骋;甚至,他们会利用电脑,把文学作品中的美,通过flash的制作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用自己的眼睛去挖掘美,用自己的内心去享受美,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时,语文教学,就不仅仅是教与学的问题了。那时我们的学生就已步入审美的艺术殿堂,定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时我们的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4.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四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有如下建议:
一、渗透知识认识差
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知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必要基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和吸取。例如,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为什么“霪水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象征着繁荣和昌盛,郁达夫《故都的秋》却漫幽静淡雅于冷色之中,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景明则已喜。
反之,人们的审美心境,情趣经验的差异,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样,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指导诵读,感受美
指导诵读,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实践。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好,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如果不对诵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三、触发情感,热爱美
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百合花》中,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一美的形象,更描绘了新媳妇这一美的化身。教师通过借被子,两声“氨”、“补衣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逐步展现了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在讲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救人的场面,讲授《路标》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讲授《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五烈士牺牲的悲壮时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剖析词句,叩启学生心灵之门,引发学生昂奋动情,自觉地树立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学生也会为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之美、天山景物的壮丽之美、南国风光的旖旎之美而心驰神往,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5.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五
创设教学情景 培养审美情趣
――《林海》教学设计
富阳市贤德辅导小学 吴春霞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苏霍母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十二册教材《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选自老舍访问内蒙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全文先总起后分述,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我”初入大兴安岭的总印象。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印象前后完全相反。本段着重写产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大兴安岭是那样“亲切与舒服”,并非“高不可攀”。第二段(第2――7自然段)先从“岭”、“林”、“花”这三方面分述“所见”(写景),再从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国家强盛这两方面分述“所思”(联想)。从而具体表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巨大贡献。因此,根据文章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充分利用审美教育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其想象力,激发其灵感与顿悟,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
二、设计思路
依据六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本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精神。我把《林海》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2―5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讨论课后作业 第2题。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是:
1、认知目标:学习课文2―5自然段。
2、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3、技能目标: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
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和确定的:
1、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所以,我把“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2、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一、回忆美
第1课时我让学生初读了课文,掌握了生字,新词。还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大兴安岭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应该说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林海有了初步印象。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再一次展示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然后让学生谈谈“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孩子们欢畅的交流中不知不觉的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乐学氛围。
三、寻找美
苏霍母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爱美的心,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的片段。学生找,教师也找,要求师生之间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以激起学生的竞争心理。然后再请学生互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小片段。
三、欣赏美
感受课文的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谓“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整体认识后,应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的美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我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认真品读。2、品读时参考提示,展开创造性想象。
品读提示:(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段,参考以下提示品读欣赏)
A、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
B、这个小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他们分别让你想象、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物?
C、应该怎样创造性的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
四、讨论美
本单元的阅读重点训练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所以,我把“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作为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上先辅助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的三个小片段进行辩论发言,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每个小片段的引导程序大体如下:
1、学生发言谈到哪个片段,就灵活的出示这个小片段的内容。
2、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小片段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你认为这段中哪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可以换一种说法吗?(重点研究课后第2题中的三个句子)
3、激励品读相同片段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4、指导学生个体和群体感情朗读各自品读的片段,深入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全面欣赏大兴安岭和课文语言文字的意境美。
5、进行激励性评价。
阅读教学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的美,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开放的阅读思维空间。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给予认可和鼓励,并利用这种差异进一步推进教学――“体会两种看是很有道理的特点哪一种是主要的。”以促进学生阅读的深入,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创造美
在学生学习完了描写大兴安岭美景的这一片段后(课文3―5段),教师再一次出示课件激励学生在“诗”、“书”、“画”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赞美大
6.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六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和美的表现。它“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兼容着内容美与形式美。一方面,因其所反映的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无限丰富性而显得气象万千,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文学作品多姿多彩的形态美、形象美、情景美、章法美等——轻柔和谐的优美、奋发激越的壮美,催人泪下的悲剧美,诙谐睿智的戏剧美,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以至于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风格和意境,
7.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七
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 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 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生活中去。”我们从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中来看语文教育, 这里面都存在着客观美的因素, 因为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 集古今中外之优秀作品, 是浓缩的中外悠久语言文化的精华, 蕴涵了美的情趣、美的意象和美的理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开启心扉, 进入情境, 体味其美, 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自身学习, 提升审美内质
罗曼·罗兰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首先得自己心里有。”教师本身的审美情趣, 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语文教师心中要耐得住寂寞, 潜下心来, 认认真真读书做学问, 能动地、灵活地读书学习。单单有圣贤书和专业书这些知识的给养, 还远远不够, 要真正拓宽文化视野, 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 精读、细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酿出世间最甜、最香的蜜。
叶圣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 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所以教师要有文必躬行, 以读带写, 以写促读, 正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按照叶老先生的话, 教师踏踏实实以读代写、以写促读, 就会一步步由平庸走向杰出, 从一般走向卓越, 真正实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学生必读的、适合读的、喜欢读的文学作品, 语文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教师要全方位、高层次地思考, 思考要具备科学性、发散性和前瞻性, 能切中肯綮、入木三分, 围绕新课标的多姿多彩, 进行再创造, 触发情感, 在阅读中享受自然, 体验人生, 经历苦难曲折, 步入更高的思想境界, 领略无限的意境。那种美的享受, 那种美的情感阅历, 就如小草沐浴在细雨如丝的春风中一样, 自觉地产生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之情。这样, 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 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二、渗透美学知识, 提高审美功效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渗透美学知识。只有认知事物的美, 才能调动和提高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蕴涵的美的元素, 以及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语言形式上的美, 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这些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借鉴和欣赏, 涵养心灵, 丰富情感世界, 深层次理解作品, 在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积淀民族精神, 学会选择阅读, 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热爱美, 欣赏美, 从而追求美, 是学生的天性。语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指导学生发掘、探索和思考这些美的元素, 让学生去感受, 去领悟, 去延伸, 从而焕发生命本质之美。
另外, 对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深刻和丰富的思想, 透过经典的背后, 探究隐藏于行文中的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和超越意识, 让学生从这些思想的光华中提升人生观和价值观, 来一个质的飞跃。
学生能体会和感受不同文学作品中曲径通幽的回环曲折美, 抑或汪洋恣肆的纵横捭阖美, 甚至从文学作品中更加关注自然、社会和人文, 那种对美的敏感程度、感受程度和鉴赏程度, 会将外在的美一一转化为自身的美好情感, 其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高层次的文化品位的提升, 自不言待。
当然, 我们也可以这样肯定地说, 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替代不了情感上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保证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只有借助于情感教育, 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至此, 学生的审美空间才会形成。
三、指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感受美
指导学生诵读, 使学生感受美, 是提高语文教学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方法。语文课堂中, 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诵读, 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受作品文字中的美。训练的步骤依次为: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准确和自然, 不随便添字和漏字;加强阶段要求学生能从字里行间辨明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提高阶段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读出作品中语势的跌宕起伏和语速的快慢疏密, 以及读出感同身受的扣人心弦的感染力度。这时, 文学作品中的美, 也一点一点地流淌成潺潺的小溪, 涤荡着学生的心灵, 净化着学生的身心, 氤氲着学生的灵魂。
认真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 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和感受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深远意义和情感魅力。这样, 学生在认真诵读的基础上, 才会对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和美的景, 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 与作品产生共鸣, 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促进情感、价值观、审美情趣的转化和升华, 净化自己美的心灵, 塑造自己美的人生。
8.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八
【关键词】中专 语文教学 培养 审美情趣
一直以来,我们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往往禁锢在学生对审美的想象,所以人们在讨论语文教学的时候,一个经常会讨论的话题就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语文课,为什么老师在上面口若悬河的讲,而学生却在讲台下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这些现象都可以让我们看出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其实早已失去它原本应有的丰富和厚实,潇洒和诗意。老师在语文教学时本应带着深厚的文化精华来到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反映作品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意境。可现在的“非文化”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审美特征。
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准确地掌握母语的同时,另一方面就是语文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但是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授语文法则,而是老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揭示其隐藏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文化因素和意境因素。让学生深入的亲自感悟到美的形态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完善品格素质、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一、在吟诵品味中欣赏语言的美
语言是文学的艺术,是作者语言的结晶,不仅可以准确的、鲜明的表达作者的观点,还具有丰富的意境美。
如冰心诗四首,四首诗的形式大致整齐,不过分追求韵律,语言清新自然又意境深远,格调柔和亲切,如心中絮语,像穿涧山泉,似抒情小曲,令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回味隽永像嫩绿的芽儿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抓住色彩特征,分别对果树的芽花果进行了描述,既形象表述了果树由生长到成熟的过程,又准确地修饰了各自的中心词芽儿花儿果儿,使诗的内容既有活力,又有朝气,让人耳目一新再加上采用和青年说这一间接反复的格式,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所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吟诵品味,就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再像纸船中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中的一只一只叠用,简洁地突出了纸船的数量,更表达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所以笔者也通过吟诵品味的方法,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其语言的意蕴之美。在教学中,笔者还注意根据不同的文体,引导学生吟诵品味语言的不同美质。如:诗歌,侧重于吟诵品味其语言的凝练之美;散文,侧重于吟诵品味其语言的朴素绮丽之美;小说,侧重于吟诵品味其描写环境时语言的精致之美,描写人物心理时语言的细腻之美;均能使学生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境,耳醉其言的美感效果。
二、中专语文教学意境美的欣赏
什么是意,意主要是指作者通过文字的书写流露出的情感。那什么是境呢,境就是形象思维构织成的图景。意和境两者交融到一起,就构成了意境的美。中专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探寻到意境的文章。
如郁达夫《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所热爱、所追寻的其实正是经过千秋岁月淘洗的、深沉的,清、静、悲凉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象征。它的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中专语文教学在结构美的欣赏
文章的结构包括它的开头、结尾、过度、层次段落、线索安排等,在中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文章特有结构的美。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对于那些喜爱写作的学生来说,好的结构也可以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来,让作者的布局谋篇和情思清楚环环紧扣的审美表达力更加强。所以,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对学生在培养结构美的欣赏,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语文教学中人性美的欣赏
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反映生活及表达作者的情意。而编入中专的语文课本的作品大都是从古今中外各名家名篇中筛选出来的,其中很多的作品在人物形象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导向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当中人物的思想品德,可以潜移默化的起到熏陶作用。
如鲁迅的很多的作品,都是可以从他的作品体会到,他把整个生命都贡献给了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的意志,让学生在学习后深受感染,也都纷纷都表示在学习当中也要发样这种顽强拼搏的意志和精神。
当然,在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当中,审美情趣的培养,老师应具体的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当中,同时还要按找学生审美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编排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在日积月累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中专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通过文字的组成,一篇文学有了意和境,让学生在欣赏语言的美、意境的美、人性的美、结构的美来提升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黄金团.创新教育之我见——谈中专语文创新教学的体会 [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3( 6).
[2]何萍.尽展成人中专使命,彰显语文教学特色——成人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 [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
[3]卓志城.逐波疏影向南斜暗香幽送草自春——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J].科技信息, 2009( 35).
9.让学生带着审美情趣进入文本 篇九
【内容摘要】
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就是凭借数材,通过识字、阅读、作文以及课外语文活动,使儿童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的内容,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素质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钻研教材发现美、创设情境感受美、激发想象体验美、品词品句理解美、品读课文抒发美、鉴赏人格塑造美、课外阅读欣赏美。
【关健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提高审美能力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塑造健全人格,弘扬人文精神。语言文学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色彩,是作者睿智见解和个性风络乃至民族文化心理与性格、民族生命意识与审美趣味的体现。这给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审美空间,与学生发展的多元价值取向天然协调,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陶冶性情,发展思维,在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中感受人文精神,扩充文化积累,培养审美意识与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那么,如何让学生带着审美情趣走入文本呢?
一、钻研教材发现“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最为持久的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如果在教学时既能讲清文章的理、又能讲出文章的情,即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感知教材时,为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所感动,悠然心会。然后,教师对教材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细心品味。蕴涵体察,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去进入文本。教师善于发掘这些审美教育的因素,就会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比如《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似云似雾;还有童话、寓言等等,无不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人文因素。如果我们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段,把它们变成赏心悦目的图画、或委婉或激昂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将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入情入景。学生不仅仅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审美的享受,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加以描绘的,扩大了教学容量,对于感知理解课文,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发展智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如教学《莫高窟》一课,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教者以让学生出“手抄小报”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编写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出一份有中心有内容的手抄报。这一安排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能力。“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要让学生从学到的课文中得以延伸,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的源头在社会生活中,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为学生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让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描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要以自己的直接经验对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是对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被置于核心地位,为他们的个性充分发挥创造了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会发现、学会探究,逐步形成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情趣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这些文章有许多可探寻的意境。但由于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往往难以直接入境。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带着审美走进文本,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如在教学《三亚落日》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点明“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接着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分别对天空、海面、椰树、沙滩进行描写。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蓝透了、洁白、碧玉般、玉屑银末般”等词语想象海之蓝,鸥之白,沙之明亮,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日落的过程,凸现了三亚落日的独特之美。讲课时,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些美的词句,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从形象、感觉、色彩和动态、静态的变化上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领略三亚落日的形态美和意境美。又如课文《草原》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章不仅把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朗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一碧千里的草原,绿色的小丘,白云一样的羊群„„仿佛使人走进一望无际、美丽神奇的大草原,从而产生对大草原的美的向往,而且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浓浓深情,又把依依惜别的蒙汉兄弟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引导学生在深挖课文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深入领悟课文的情感美,使审美达到从感受形象到感受情感的新高度。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压力,审美情趣成为求知的动力,使得艺术思维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激发想象体验“美”
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审美想象是审美情趣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审美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评价,总是蕴含在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形象之中的。要使学生领悟蕴含在生动鲜明的画面和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受到课文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的感染和熏陶,就必须激发他们的想象,把他们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推理想象,使学生由如闻其声到如见其人,再到如临其境,从而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的生动叙述和描写变为头脑中的鲜明形象,并进入意境。在教学如《爱之链》一文是一篇充满爱的故事,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下岗的乔伊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伊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乔伊和他妻子的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与仔细鉴赏,感悟人物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体味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最后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及生活实例,细心揣摩,反复体味文章的情感美。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文中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从而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品词品句理解“美”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视“品味”“ 推敲”“鉴赏”文章的语言。著书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也说过:“语文是唯一以语言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语言形式。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语文教材,因此抓好词句教学当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小学区别于中学乃至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标志。对词或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学时。我们可通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壮美而喜悦的感情。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的一段话:
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美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像,体味白荷花的美姿。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形象地写了出来,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深切思念家乡之情。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中描绘了秋夜洞庭湖上的幽美景色,诗人用白银盘比喻皓月,用青螺比喻君山,不但贴切传神,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逸的境界。类似的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还有许多,元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都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阅读,去品尝,去体会,去理解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美。
五、品读课文抒发“美”
吟诵朗读是提高文学审美感受力的传统方法。叶圣陶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先生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教师应抓注教学契机。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掌握好朗诵技巧,处理好轻重、缓急、停顿、韵律、语气管朗诵技巧,具有音韵美的朗诵具有艺术穿透力,使得具有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转化为听觉艺术,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比如我在教《草原》时,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自己投入地诵读,让孩子们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感受课文中作者描述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了,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来到了草原,和作者在交流感受着草原的无限秀美。然后,我抓住重点语句,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绣上的白色大花、翠色欲流”等,通过学生的朗读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悟、理解。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产生了自己的读书见解,对草原的景美、作者的语言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学生经历了这一读书过程,心中自然产生了诸多感受,再安排配乐吟诵这个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朗读出来,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又例如《最后的姿势》一文,记述了“5.12”汶川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文中有多处重要的环境及场景描写,让读者很感动,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谭千秋老师首先想到了学生,并大喊“大家快跑!”生死之际,谭千秋老师做出生命最后的抉择,用身体守护学生。“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谭千秋老师遇难了,他“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形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定格,成为永恒的瞬间!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让学生从中发现人物形象所孕育的人格美,真正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认真阅读,深入挖掘,就可以发现人物美,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六、课外阅读欣赏“美”
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外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悄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童话、寓言、故事、名篇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这些书,会焕发起对“美”的向往。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通过各种渠道适当增加学生阅读量。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并指导他们选择读物,引导学生把课文学到的审美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有条件的学佼还可以组织各种读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让学生带着审美情趣进入文本,有利干促进人的心理素质的优化,能够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人的个性更加全面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审美能够使人从低级意识中解脱出来,培养高尚的精神,使人的心灵得到超越和升华。由此。提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应是美的使者,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基础知识,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3、周一贯主编《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录》杭州大学出版社
10.英语教学中的情趣教育论文 篇十
[论文摘要]初中英语情趣教育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情趣教育和内涵、模式、地位和作用以及实验效果等方面作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趣教育 实验效果
初中英语情趣教育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
一、情趣教育和内涵
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所蕴含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应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因此情趣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整个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语调、语句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
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和持久。因此,我们在情趣教育的探索中,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鉴于此,我们英语老师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将学生的英语学科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并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
二、情趣教育的模式
为了解学生在英语课上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我对的初一新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对英语课感兴趣的学生占96%。同时还发现学生对英语课的要求是(1)教师授课幽默,课堂气氛轻松。(2)教学内容丰富充实。(3)教育形式活泼多样。另外学生对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快速反应和竞赛评奖也很感兴趣。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去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来达到教学效果。为了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就感,为此我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新奇情景
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因此在备课时,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模的情景中去。如在在Book 1 Lesson 94中主要学习如何购物,我就利用教室的讲台作为商店的“柜台”,用学生的笔、尺、刀、衣物等当“货物”分别介绍“This is my shop,There is /are……”借助于写有“open”、“closed”的招牌,挂在“商店”门口,介绍句子“The shop is open/closed”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情景对话。并要求“买”“卖”双方都要尽量用学过的各种购物用语和礼貌用语。如:Can I help you?Would like to……,How much is it?How many do you want?Here you are……在这宽松愉快的听、说、看、演环境中,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并巩固了本课的语言材料,不但传授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适当增加内容,扩大知识面
针对接受较快的学生,在完成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如Unit 20中的Lesson 78的第二部分以can为例:增加了Can you dance/ride a horse/climb the hill……?等生话中熟悉的词汇,即提高了学生兴趣,又扩大了知识面。同时给学生增加了口头表达机会,或以日记形式,表达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激励学生乐学、善学、多学。
3.设计比赛性游戏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在上课时经常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分组组词,分组找出单词含有某个音素以及构词法,看谁找的对,找的`多,谁就是优胜者。设计各种擂台赛,设计抢答和必答。除开展课本中新提供的游戏外,可改编相似内容的游戏,不断反复让学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识。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在学习中哪怕学生有点滴进步,就立即进行表扬、鼓励。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之后,学习情绪持续高涨。
4.创造机会鼓励实践
近几年来,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范围内,设立了英语角、对话小组、故事组。并作值日报告,写英文日记,将课文中的对话片断编写成短剧在元旦联欢会上进行表演,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教师在情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的情趣,提高他们英语学习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情趣教育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情趣教育中要大面积地引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审美情趣、语言素养和组织才能。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在不同的课型上充当不同的角色。例如,在前面提到的“购物”表演中,教师应先作示范表演,在学生操练时,要做好指挥和讲解员,随时观察学生们的反应,保证全班能充分理解,在游戏环节中,一定要当好公正的裁判员,而且教师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会画、会唱、会表演全面手,以最佳的形象展示每节课的内容。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情趣教育的实验效果
11.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渗透 篇十一
一、语言传递渗透美
语言教学与美育训练密切相关,丰富而健康的语言能给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会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如:在学习《四季的色彩》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关于描绘四个季节的词或句子。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夏天“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我们在树下乘凉”。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冬天雪沫中飞舞着,然后慢慢地躺在湿润的大地上。雪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飘下来。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这是一幅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二、视觉感受渗透美
丰富的视觉效果是对美的直接享受。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优秀的作品范画,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领悟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如《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中,我们知道树叶是學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以树叶这一特殊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收集、观察、组合、拓印树叶的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地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又通过欣赏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来感受不同材质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认识、感受材质的意识,在今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或考虑材质。使学生们从生活经验和客观实际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理解、发展。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音乐体验渗透美
音乐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烘托气氛,让学生能身临其境。优美动听的音乐是能给人美的享受。在课堂上通过音乐创设具体环境氛围,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并通过对音乐的直观感受诱发了他们创造性的想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幻想。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经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点。音乐--想象--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音乐的旋律在儿童心上唤起鲜明的想象,这种旋律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拟的手段。
12.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十二
一、创设情境, 走近美
犹如舞台戏剧的上演, 帷幕的开启呈现给观众的是充满美的意境, 配之以优美旋律的渲染, 自然会凝聚起观众的注意力, 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 情景的创设尤为重要。可以是视频播放, 可以是以音乐的渲染进入情境, 或者出示图片、简笔画, 或者入情入境的语言描述, 这些都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的意境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堂学习。在教学苏教版课文《黄果树瀑布》一文时, 可以这样来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瀑布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不同瀑布所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并试着用词语来形容你所感兴趣的那一画面, 通过这一创设, 学生感受到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 雷鸣般的轰响, 晶莹剔透四溅的水珠, 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了直观可感的印象, 产生美的愉悦, 为进入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品析词句, 理解美
作为教材的文本, 都是经过不断甄别修改的, 可以说, 语言的运用是相当准确到位的。诗歌的精炼传神, 散文的韵味氤氲, 叙事的细腻到位都是值得教师提炼出来与学生进行揣摩, 共同欣赏的。这些优美的词句为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美的浸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老舍的《草原》是一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的优秀散文, 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蒙古草原如诗画一般的优美情景。在描写草原上的羊群时, 文中写道“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中的“绣”字, 用得生动灵活,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耐心体会。有学生说:“一个‘绣’字把草原写活了, 我仿佛看到了辽阔无垠的草原上, 一只只白色的羊儿在欢快地蹦跳着。”
孩子们的脑海中呈现着优美的画面, 美, 原来是那么自然, 那么和谐, 那么充满生命力。
三、展开想象, 感受美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 留给读者思考的同时, 更多的是美的享受。在许多文本之中, 作者都采用了艺术上的“留白”手法, 将欲言之的话置于无声之中, 从而给读者更大的想象和再建构的空间。可以说,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最得力因素, 他可以让学生在文本所创建的意境中自由驰骋, 收放自如, 达到身心的最大愉悦。《莫高窟》一文中关于飞天的描写, 细腻、传神。文章采用了排比的手法, 为读者展示了各种形态的飞天。一个省略号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在数次朗读这段描写之后, 各种各样的飞天如在学生的眼前。此时, 让他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想象, 优美的画面会清晰地显现出来:漫天飞舞的飞天, 臂挎花篮、轻拨银弦、彩带飘拂、翩翩起舞……
四、反复诵读、体验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 不仅是一种技能, 更是读者从局外人的角色走进文本里的最有效途径。在教学中, 对于关键的、重点的语句进行反复诵读, 可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层层递进, 对文本加深理解, 继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五、练说练写、创造美
13.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 篇十三
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是教师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情境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增强彼此的情感交流。通过鲁老师的课例可以看出,鲁老师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但他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语言,正确的引导很快和学生融为和谐的整体,他那种亲和力感染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火了起来,动了起来。
良好的情感需要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节奏,增加语言文字及思想上的交流,调节语速,使其抑
扬顿挫,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让我们为学生献出丝丝关爱,送去片片温暖。
亲其道,信其师。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率就会提
高。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还需做到:
1、合理安排把握时间,教与学的环节安排好,迅速地揭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讨论,提问回答有机进行。
2、精讲多练,向45分钟要质量。讲要讲在点上,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4.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十四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特别是艺术)审美活动的规律的科学,美育是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明灯,而语文教学的课堂.则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课本中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材,都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我们既不能用美学术语去硬套教材,不能泛泛地进行空洞说教,也不能肢解课文。美是有其年体性、和谐性的。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有意识地建立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育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体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联系”。
一篇文章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物,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的焦点“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要善于设置联想和想象的阶梯,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在本文倾力描写的儿时生活的乐园——百草园。儿时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角度,童稚般的幻想和联想,配之以层次分明的描写,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是那样活泼生动,童趣盎然,摇曳多姿。而这些景物描写又最贴切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最能引起学生的“勾联”、“嫁接”,是指导和提示学生想象和联想,进行描景画物的理想训练台阶,在审美上,使学生得到生发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推荐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06-17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06-15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10-17
浅论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审美教育07-10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07-20
语文课程中的审美教育12-12
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2-11
谈论语文审美教学组建教育论文12-02
钢琴教学中幼师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论文12-10
语文课堂要充满情趣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