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9篇)
1.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一
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建构探索
摘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量资源,为创新教育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途径,并因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加工、信息评价的方便性使得开展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又因为网络的区域性特征使得虚拟环境下的合作交流极为便利,因而又为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启了方便之门,这种学习模式正试图探索从传统的封闭式和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式的和借助学习任务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本文对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建构,做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任务驱动
思想品德
教学模式
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非常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概念的界定
网络环境,是指以互联网、校园局域网,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为依托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和设备的总称。
任务驱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策略,它是指在学科知识的建构中,教师设计一系列能支持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目标的学习任务;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主线,围绕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强烈动机的驱动下产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并通过探索问题来维持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同时,又积极建构有意义的新的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所谓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网络环境,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一系列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能支持解决问题,实现课程目标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线索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产生探索问题的动机,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和自己的需要围绕一个个具体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来维持学习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由原先设置的问题引出新的问题,学生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又积极构建有意义的新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对网络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中的学习资源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和应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产生成就感,最终达到课程目标。
二、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基本建构
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是: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1、以任务为主线,学生参照老师提供完成任务的路径以及学习资源导航,自主学习。任务为主线,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习总目标设置总任务,再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把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知识构建转化为容易实现的,小任务,把学习内容融化在每个任务之中;设置的学习任务可以是总任务,子任务,既定任务,拓展性任务,探讨的,观察的,实验的,预习的,复习的,记忆的任务,课前,课中,课后的任务,知识性学习任务,技能性训练任务,自主学习的任务,小组探究的任务等。简而言之,就是给学生搭好脚手架;教学过程是以完成一系列具体任务为线索(即抛锚),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完成任务的路径以及学习资源导航,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同学的协作学习和教师的点拨,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最终达到课程目标。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对学习资源及路径给予导航,起组织,引导,控制和管理的主导作用。
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认知能力、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学习任务,并对学习资源及学习路径给予导航;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起着组织、引导、控制和管理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任务的总策划,是驱动学习的向导,是信息技术的服务员,是合作探究的协调者,是成果评价的仲裁委。
3、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习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整合信息,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学生为主体,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安排有明确的目标引导,有具体的任务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任务并会确立学习方案,带着任务学习,由任务驱动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在任务的驱动下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实践与探索,学会搜集有用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与同学交流合作,完成建构知识,习成技能,展示成果等一系列学习程序,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成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在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架上,还必须有一个比较详 细的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即教学的阶段和过程,任务驱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教学 流程的阶段要求如下:
1、设置任务,搭建平台
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流程的节点,教学任务的设置关系到教学进程是否流畅,关系到教学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信息技能的基础上,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设计任务的原则,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任务,并确定好教学进程,准备好学习资源,搭建好教学平台,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任务,激活与新课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2、布置任务,导航路径
只知任务,不知路径,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能出现方向不明,速度不快,效率不高的习题。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播放演示功能,创设学习情境,落实学习任务,阐明学习要求,指出完成任务所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资源,提供资源工具。如搜索引擎,网址,备份资料等,进行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导航,将学生置于需要完成任务的情景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学生接受任务,明确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各环节的时间限制等,形成学习的心理倾向,一步要解决好做什么的问题。
3、分析任务,形成学案
实践说明:只有教案,没有学案,学生就难以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这个道理。布置任务后,也许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但是这个时候,教师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分析任务,这可称之为临阵磨刀,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将要探索的新问题,学习的新知识点,新思想,新方法与新技能,列出相关知识,激发已有的经验,明确学习的方式方法,形成执行任务,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作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这一步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4、执行任务,交流探索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要以任务为线索进行自主学习,查找,收集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积极探索新问题,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能,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发挥主体的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包括组织纪律的自我约束。学习方案的计划实施,知识技能的重组建构等能力。教帅进行监督,个别辅导,点拔思考,解难释疑,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一些同学理清想要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指向学习内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给学生现成答案,只给学生指思路与方法,给任务与知识导航,并且,随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调控教学活动的进程,为下一步的教学互动作准备,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这一步要解决具体做的问题。
5、教学互动,完成任务
教学互动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外显的学习行为,还要关注学生思维内部对知识建构的进程;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把握学习进程,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点拨,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肯定,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成功感;鼓励学生对问题或结论质疑,帮助学生将问题深化,教师要给提供讨论交流机会,交流学习资源!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鼓励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构建知识;教师对学生互动中闪现的新思惟,新方法,新成果及时作出反应,及时反馈并加以引导,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作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可作单独辅导,也可让同学帮助解决。
这一过程,教师要注意: 激励动机一一启动学生的内驱力 唤醒思维一一开拓学生的思路 鼓舞士气一一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使教学互动成为教学进程中的一个活泼愉快!严紧有格!张驰有度的学习高潮时段。
6、展示成果,教学评价
展示成果是任务驱动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及学习成果的机会!时间和舞台,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谈合作学习和教学互动中,看到同学身上的长处和自己学到的有益的经验。谈自己学习的成功经验或失误的教训,对解决问题和共同完成任务所作的贡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归纳方法,总结经验,拓展思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进行指导。对创意新颖,信息技术处理巧妙,有创新性的学习成果要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优质高效管理中表扬和激励的作用,它可以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批评可以说是鞭策的一个方面,在工作中,批评不是为了批评人,而是为了指出员工工作上的不足,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批评的结果是改正了工作,而不是搞的气氛不融洽,批评的一切都要从工作出发,因此批评是建立高效团队的清洁剂。
参考文献:
[1] 刘馄,李燕,刘军.创新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M].济南.齐鲁书社,2005.12.[2] 张民生.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上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 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张筱兰.三种模式应用的教学方法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5] 丁锦辉.张栩.高铁.有效备课初中思想品德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二
英语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把人教版的初中英语教科书上的课文都当作是学生阅读训练的好材料。在英语课文的学习中, 老师会教会学生新单词、新句型、新语法, 让学生跟读课文, 从而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老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好英语, 那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 老师大多数都是采用课文的学习加课后做习题的的形式。老师让学生通篇阅读好课文后, 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点, 然后引导学生对于学到的新词进行造句。但是, 很多初中生由于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没有什么语感, 即便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 依然还有很多困惑的地方, 而且新词的意思看了忘, 看了忘, 无法快速的就记住新词, 因此很容易就走神, 掉队, 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另外, 学生在做课外习题的时候, 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见过的单词, 一下子会让学生觉得很绝望, 失去了英语学习的信心。还有就是随着教学内容难度的加深, 学生前面的还没有掌握好, 后面又遇到更难的, 知识点越来越多, 越学越慌, 而且在平常的教学中, 学生对于自身的英语水平究竟如何也很难测量, 一般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会发现哪里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以上的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长久以往, 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生出了厌恶感。
二、分析基于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教学特质
网络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成了积极的、自主的学与探究, 老师由课堂的讲课主体变成了指引与启发学生学习的角色。网络的出现使得师生间的互动更加的频繁与有趣, 老师更多的时候是鼓励学生勇敢的站起来用英译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做不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还增强了学生使用英语的信心。由于老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看待事物的角度各不相同, 所以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发的探索知识, 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及时查缺补漏, 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 老师要适时的站出来进行引导,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及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基于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拓展阅读教学, 更多是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碎片的时间通过网络工具进行拓展阅读, 从而有效的开拓视野, 提高英语水平。
三、建构基于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是英语老师要创设学生进行英语拓展阅读学习的情境。老师在备课的时候, 要根据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与任务, 设计出一份科学可行的教案, 并且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简单而又有趣的游戏或者是角色扮演等环节, 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到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教到七年级上册的Unit1 My name is Gina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节奏感强烈的鼓声, 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当鼓声停的时候, 花在哪个同学的手上, 那个同学就要说My name is xx, 在玩的过程中,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节玩的节奏, 一直玩到学生都会熟练的使用这个句型为止。其次老师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老师可以事先设计两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通篇阅读文章来找出答案。之后的教学中也是通过问题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本文的学习。老师设置的问题最好是一环扣一环, 从简单的慢慢过渡到难的, 到最后对文章的学习主题做个升华。这样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 有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再次是在英语拓展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在拓展阅读中遇到问题及时的和别人进行沟通探讨, 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 从而很多的解决了拓展阅读中遇到的知识难点。比如说在教到七年级下册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时候, 学生不知道走路、跑步、搭车的英语怎么说, 就可以在各自的小组展开激烈的探讨, 对于没有找到答案的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搜索查询, 从而得到想要的答案。最后是课堂的英语拓展阅读教学中老师要联系实际生活, 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实践证明, 基于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 可以大大的提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水平, 值得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使得学生英语拓展阅读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学生可以通过微课, 翻转课堂进行课外的英语拓展阅读。精炼、形象, 直观的影音资料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拓展阅读教学是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传统课堂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严重的打压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 老师的英语教学也得不到很好的反馈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网络信息技术彻底的改变了人生的生活方式, 不仅渗透到工作中,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学校的教学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更加的形象、生动, 同样利用网络进行英语拓展阅读的教学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本文主要针对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堂,网络环境,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伍建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今日湖北 (理论版) , 2013 (7) .
3.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三
依据网络本身的特点和教育本身的规律,网络教育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
一、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出自好奇,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機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创设优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学生置身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Unit 9 It’s raining 时,我制作了大量有关天气和季节方面的图片。首先链接了一个四季的配乐的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到四季气候的特点.接着播放了几个画面: wind-刮风, rain-下雨, snow-下雪, cloudy-多云, sunny-晴天。同时在播放时,点击相关的单词,可以朗读数遍,学生跟读几遍。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了这几个单词,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网络优势,探究教学内容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在教授初中英语人教版第三册的第3课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时,这个单元提出的是废气,废水,垃圾污染的问题;,我有意抛弃了传统的讲读教学过程,设计出了下面这样一个探究式的教学过程:1、问题收集:由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整理归类,供以后研究学习讨论;2、选择探究方向: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教材中的一种污染来进行探究,探究方向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以便分工协作,发挥团体优势;3、资料查询及讨论:由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图书馆、因特网等)查找所需的资料,然后组内进行集体讨论;4、成果汇报:由各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本组探究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及研究成果;这样的教学过程,极大地挖掘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潜力,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学习乐趣。
三、活用网络教学,培养协作能力
教育信息化意味着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霸权”,传授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将走向多元化,网络将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由传统的“教师—学生”关系转向合作与对话,因此,教师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学会以一位辅导型和探讨型的对话姿态出现的web教师,实现教学活动的协作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功能。
以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为例,我采用“参与协作式”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影视资料,自行选取镜头,设计剧本,人人试当“编剧”,结合所给的图片、动画、录像、人物对白等,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创造,把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画面,使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创造。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 演示从影视库中剪接下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动画、录音、录像等),要求学生每四人为一组,根据所见资料,编成电影剧本。
(2) 抽查学生所编剧本,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大家分析改编后剧本的优缺点,重点放在对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对话描写把握的精确与否上。
(3) 让学生根据剧本排练成课本剧,自编自演,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人物情感和文章的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况味。
(4)学生谈感受与体验:我专门以此为专题在论坛上组织了一次讨论会,要学生畅谈体验和感受。
事实证明,由于采用编剧的新形式,加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优化组合,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气氛活跃。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开发,他们既能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态,给剧中人物配上适合的对白、动作等,还能指出何处可加上一些合适的人物神态和舞台布景,以配合人物的不同的内心感受。他们层出不穷的好点子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由此可见,学生的可朔性是极强的,关键在于怎样发挥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的长处,并与教学形式实现最优组合,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和加强,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自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4.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四
2009-12-27 9:22:22 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搭建了平台,有力推进了新课程改革,为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资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超越式发展,建构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于2002年元月,五条路小学继“九五”成果申报了中央电教馆“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试验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2年4月立项,批准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第二项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我校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于2002年4月在数学、英语、美术三个学科开始进行试验研究,经过三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项目研究的预期目标
1、基于网络环境下,建立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2、解决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营造英语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口语交流、表达的实践能力;
3、创设一种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索引美术信息,提高其整合素材及绘图创新能力;
4、与上述目标相关联,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能力)提高,进而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5、编写课题研究的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方案;
6、研制、开发与课题研究教学配套的工具平台,教学网络资源库等;
7、摄制一批课题研究典型课例,逐步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8、撰写一批研究论文,总结并形成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英语、美术各科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二、项目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
1、夯实理论,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任何教学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它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学校为此加大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力度。其做法是:做好“三个结合”,保证人人受训,人人提高。第一是校内普及培训和校外提高培训相结合。自开展“十五”课题以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阅读一本有关课题研究理论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的撰写。同时,选派学校领导、课题实验教师、骨干教师、电教员先后参加了南京、北京、成都、广州、上海、郑州、许昌等地组织的理论培训。第二是辅助讲座和研讨交流相结合。近三年我校先后请省内外著名的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校内每学期举行经验交流会,教师人人参与,研讨、交流使新的教育理念在自己心中定位。第三是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我科研室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十五课题”专题讲座。同时我校科研室在每月两次的教研科研活动中,系统地引导广大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2、制定制度,务实研究,确保课题有序进展。
我课题组对实验制订出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但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而且每位实验人员有义务对实验的每个环节、每项任务负完全责任。
人们曾形象地将网络硬件设施比作“马路”和“汽车”,各种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比作“货物”,把实验人员比作“司机”,对于我实验学校当时的状况来说,我校选定的实验教师——“司机”可以说是素质比较高的,但其它两项却处于弱势。课题组根据校情充分发挥优势,由实验教师视校情制订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各学科具体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科学严密地设计前测项目,把握好实验的重要环节,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实验中、后期定出了很好的坐标。
在网络环境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中,我课题组注重从理论上提升,从方法上探索,在实践中研讨,把基于网络环境专题教学的“行动研究法”落到实处,提升实验教师的自身反思意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实验教师通过对准备阶段形成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托,把新课改理念融会贯通在网络环境教学中,确定了网络环境下各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组成要素,并初步形成了各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在实验中,实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制作网络课件,力争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并及时反思,总结得失,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构建出切实可行、逻辑严密的科学的模式框架。例如,网络环境下建立的数学课堂探究教学模式:创境引疑——自主探究——形成知识——进行检测。
在实验中,我课题组多方面进行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分析。如:试题分析、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作品分析、评价量规等,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撰写出详实的阶段性实验报告。不过,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的评价体系:如电子文件夹、在线评价工具、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有待于完善。
我校的网络教学研究可概括为这几个环节:提出问题——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模式实验——学习评价——资料分析——形成结论。
3、健全电化教研组,为各科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建立健全电化教研组,由校长任组长,科研主任及电教骨干任副组长,下设网站、网页、课件设计及制作组、网络及软件管理组,并明确其主要任务:
(1)及时反映各学科教学改革中的网页、课件设计的需要,并且通过脚本说明各类教学网页、课件的制作要求。
(2)认真及时制作各级各类主页、课件:学校主页、学科课程资源主页、教师主页、学生主页等,为教改、教学第一线提供技术援助与技术保障。
(3)承担对全校适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4)电教管理人员要确保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4、加大投入,提高信息化教育的硬件装备。
现代教育技术试验要有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依据。在教体局的支持下,我校加大试验资金投入,建设了电视卫星接收系统,24个教室配备了“三机一幕”。成立了教师教学软件制作室,建设专题网站。并完成了微机室入网及升级工程,确保试验学生上课一人一机。
5、丰富多彩的校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开展试验以来,我校教师潜心钻研,积思广益,博采众家之长,从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感悟出构建学生学习需求的小型模块应用系统,系统虽小,但是很能解决问题,不但教师会用它,小学生个个都玩得转。
网络课件库:最初是提供给教师使用的大部分的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搭配。随着实验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模式、资源需求等都随之变化,由过去仅仅支持教师教,逐渐发展为适应学生学。实验教师在网络化教学中安排学生使用课件学习的环节,如漫画汇萃、自然现象、时代背景材料等,课件库中大量的视频、动画和交互性学习媒体,以图文声像并茂的英语创设口语交际情景,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等,为学生提供感官的刺激,激发他们在网络环境中去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丰富多彩的课件资源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宽了思维空间,激起他们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线教学平台:我校在2002年10月开发了教学应用小平台,教师通过一个页面就可以把所授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网络学习资源、探究方式提供给学生,使实验教师轻松地解决了网上课程的设计。
英语园地:英语园地是我们校园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来丰富它的内容。首先是教师制作大量的与教材同步的课件,这样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十分方便。然后从因特网上下载很多精美的图片,动听的英文歌曲,开发智力的游戏等内容,存贮到英语天地里面的资源库中,还选择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英语网站,进行友情链接,这样能够节省时间,使用方便。最后在英语天地组建很多专题小站,如:动物之家、天气预报、四季水果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点击学习。
少儿艺术天地:美术实验组的教师根据实验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系统地设置了国内外名家、名画欣赏、作者简介、国内外少儿创作获奖画集等,充分地激发了儿童们的创造欲望,孩子们交互欣赏,互相评议拓宽了空间,点燃了他们幼小心灵中创造的火花。
奥赛园地:数学组实验教师发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实验教师在实验中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对过程化探究和交互学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实验教师把握这一契机,适时设置了奥赛园地,给孩子们创设了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空间。
三、项目研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自我评价
1、探索网络环境下数学、英语、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的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支架式教学”为内核。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或途径,给学生一个主动探索、发现、体验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形成在网络环境下以突出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创造性为基础特征的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
①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发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参与。
②在教师指导监控下,学生自己选择探索形式,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亲身实践,得出结论。
③教师提供新的学习材料,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④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理和深化的过程。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图:
注:这一结构既适用于数学新授课,也适用于练习课。下面以《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发现,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②使学生体验出数学中逻辑推理的魅力。
③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力、推理分析能力、创造力,自主学习和互相协作的能力。(2)学习内容和任务: 通过课件提供的数学实验,由学生自主探索、分析讨论并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加以应用,并独立完成测试内容,完成知识的建构。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初步掌握了这类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通过自主协作学习,解决问题。教学环境:
选择在Web教学,运用网络课件,创设问题性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支架式的自主学习方式和伙伴式的协作学习方式。课件说明:
网络课件由三大板块和一个讨论区组成,第一板块是复习区,由复习题组成。第二板是试验区,由四个实验及相应内容组成,第三个板块自测题,有自动检测系统,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随机进入。教学过程
(1)在网络课件创设的情境中对梯形基本知识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进行温习。学生可以轻松完成,在此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2)由学生自主选择数学实验,通过试验,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师组织学生在讨论区进行交流,并适当启发点拨。
(3)学生将总结出的结论,进行实际运用。在第三板块,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测试题进行自测,教师进行监控、指导。
(4)组织学生对本节内容作出自己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并作归纳性总结。教学结构流程图: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
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进入课堂,尤如春风般给传统沉闷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多媒体网络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于一体,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单一呆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使英语教学显得丰富多彩,能有效地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的学习需要有真实感或模拟的情景,多媒体网络把特定的社会、生活、自然情景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然地进入环境中交流体验。在这种相互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1)创设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情景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的场所,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情景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造,提供各种学习条件个性化学习。并促进学习者交流合作,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虚拟情景,如留言薄、电子邮件、聊天室、网络游戏、电影、图片等。这些情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利用这些情景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以此形成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①创设情景,诱发主动性。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引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利用网络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情景,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景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产生动机。英语情景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时,教师利用网络播放动画、音乐、演示对话,展示图片等有意识地把儿童一步步带入对话的情景中去,让学生感到“情景即在眼前”“我即在情景中”学生可涉足其间,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网络下的教学情景环环引人入胜;学生进入情景后的热烈情绪又反过来丰富情景。儿童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景”相互作用的持续下得以强化。在这种热烈的内驱力推动下,学生群体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激动,到达了一个比教学预期目标还要丰富得多、广阔得多的境界。
(2)协作学习。
在网络环境下,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共同任务与问题进行协作工作,以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这集中体现了构建主义所倡导的认知工具、社会建构和认知分享的观点,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一方面学习者需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关系,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流程图如下所示:
基本的协作模式有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四种。
①竞争。小组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通过Intetnet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一些网络上的游戏如单词大比拼,摘苹果等来进行比赛。
②协同。针对老师提出的任务,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小组密切配合,同学之间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在小组协同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学习的成功是与每一个成员分不开的,在这过程中,小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积极协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完成任务中去,让自己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思想沟通了、情感交流了、性格磨合了,有效地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情感的形式。
③发展伙伴关系。利用Intetnet网络,使学生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伙伴。学生可以先选择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选择其中之一结为学习伙伴,他们双方可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和提醒。他们可通过BBS论坛,也可通过其它模式如QQ、ICQ、MSN来交流,使学习充满乐趣。④角色扮演。使口语知识得到升华,通过网络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探究、合作,达到了掌握这些内容,最后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创造性使用英语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美术创作教学模式
现代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课堂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联网,协作讨论,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最有特点的教学方法——不但师生之间可以交流,而且学生之间实现了交互协作——协作形式是文件、数据,还有语言、图形、图像,为启发引导式教学创造了共同讨论交流的条件。我们把这一新的教学形式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并建立了我们的校园网站,针对美术专题课程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制作设计,通过校园网来探讨交流学习相关知识,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作美术作品,点评学生作品,挑选出最佳美术作品进入精品集。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总的学习方案,而且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思路,切忌直接命令学生去如何做,而是引导学生去想。教师在教学的开始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而教师会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并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性,而后再给予相应的引导。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设计相矛盾的观点和事实,或者组织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和合作,使学生理清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不断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最终促成对某一主题产生共同理解。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学生的设计思路更明确、更系统。随着试验的进行,教师逐渐让学生更多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探索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1)教学上的外在变化
传统美术教学最大的弊病在于信息传递媒体单一,教师靠口述和板书的极有限的几幅范画,往往只能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难以让学生直观感知和探索众多的优秀作品,更无法从多角度、多环境的分析其创意的形成过程。只能照葫芦画瓢,全部拿下,没有创意。多媒体的介入,无疑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同样的时间内,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运用教学,电脑网络丰富的探索资源出现在学习者的面前,学习者会扔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学习。这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知识环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知识的结论,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把握知识的整体和各个侧面,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深入性。
(2)教学上的内在变化。
传统教材都是以教为主、学习为辅来组织知识结构,学生利用它学习自由度不大,灵活性不强,而且难以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创新活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以来,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知识空间。既注重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善的结合。这种采用网络化结构来组织的教学内容,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层次的构成一种网络系统,系统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表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教学内在结构的变化使学习的知识着眼于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了多角度的、丰富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设计问题时,能更容易激活这种知识,灵活地利用它们进行创作,形成解决问题的秩序。其基本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我们不难发现,从学生进入网络教学环境开始,就能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全过程,知道学什么,学会什么,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只言片语的。
2、教学效果的分析与研究
根据制定的研究方案,我校在小学英语、美术、数学学科中分别进行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模式、小学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课堂教学。学生在英语、美术、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认知程度等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与非实验班的学生相比又具有什么差别?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对课题研究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效果的研究
根据制定的方案,按照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经过一段试验后,试验班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在学习态度、行为、方法、能力及认知程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课题组对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2)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试验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有了很大提高。下表是对试验前的准备阶段、试验阶段和试验后阶段对学生进行的三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
数学是一门集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为一体的学科,这与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特点是相矛盾的。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是抽象的、机械的、单一的,很难激起小学生的兴趣。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使用多种手段,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和趣味化。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将数学课堂置于网络环境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2)在准备阶段、试验中和试验后,课题组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以测试卷的形式进行了检测,发现实验班学生的独立运算解答应用题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测试情况比较如下:
为什么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数学中,能使学生独立运算、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呢?原因分析如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顺应了小学生爱动的特点,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值,并能以此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经过探究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认识既有一定的直观性,又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适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网络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安排出具有密度大、内容广、形式多、层次合理等特点的练习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层次化、形式多、层次合理等特点的练习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层次化、个别化教学,既能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与熟练度的提高,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整体提高。(3)综合对比
①经过课堂观察,试验前班内常提问题,有独特见解,爱发表意见的有1人,在试验中有5人,试验后班内在课堂上有以上表现的有十几人。
②学生对班级学习氛围的反应,调查问卷比较如下:
③对家长进行“学生在家庭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单项比较如下:
试验前认为学生在家中能自觉主动复习、预习的有6人,试验中有15人;试验后有23人。试验前认为学生在家中可在家长督促下复习、预习的有10人,试验中有14人,试验后有12人;试验前认为学生在家中能很好的复习、预习的有24人,试验中有11人,试验后有5人。④采用综合测试的方法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测试,比较结果如下:
由以上的几项比较可以看出,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将现代的技术手段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以其特有的人机交互的学习方法,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教学的层次化、个别化、自主化。使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合作、创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4)研究结论
①在网络环境下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有效地解决了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思维、认识结构特点之间的矛盾。在促进完成学生知识建构的同时,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开放的网络化教学模式能够优化课堂环境与结构,突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数学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灌输讲授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进而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使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促进学生学习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发展。
③通过试验表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的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将网络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三方相结合,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提供给学生充分自由运用的时间,创建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激起他们的创造欲,发挥其潜能,培养其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一段时间的实验和研究,可以充分证明:网络环境下创建的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合理化、科学化。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中能学、乐学、会学,做到主导探索,提高能力,发挥个性。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知识建构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教学效果对比研究
在实验起始阶段,我们进行包括学习态度与兴趣的分析和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对比测试分析:如表
一、表二所示。
经过三年的学习,实验班和分班时无差异的平行班已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2004年11月,平顶山市举行了电视英语擂台赛,实验班学生代表学校获得小学组冠军。2005年元月,实验班学生在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实验班学生养成了自尊、自强、自信、自律的思想品格,有民主、平等、合作的观念,有较好的信息素养,促进了整体素质的发展。结论:
(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情景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将丰富的动画、音乐、视频信息等组合,创设问题的情景、快乐的情景、期望的情景,给课堂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网络教学的互动性,能创设一个充满创新意识、探究与合作精神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思考、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情景教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操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小学美术创作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研究
课题组采用观察、作业评价、问卷法对小学四年级美术实验班与普通班的调查研究,分析两个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绘图创作能力等。
实验班40个学生和普通班40个学生作对比,让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学习《剪纸》一课,实验班进行网络课件辅助教学,普通班进行传统教学模式,(不提供多媒体及各种信息技术)研究结果如下表:
从表的数字可以看出,学生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学习比较感兴趣,爱学乐学。(2)为了了解学生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以后,各方面素质是否提高,采用问卷调查法。①通过学习《剪纸》一课,你认为自己有提高吗?发出问卷40份收回40份,调查结果如下表:
②实验班的学生用电脑学习已经有二年多了,对学生绘画创作作品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如下表: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见利用多媒体电脑网络将丰富的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信息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意识,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教育活动。
四、开展本项目研究对学校,教师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试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科研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加快了本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1、启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初步建成了一个教育信息化的环境。
承担“十五”课题以来,我们制定了《五条路小学教育信息四年规划》,该规划是指导学校跨世纪信息化发展的蓝图,我们正在按着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逐一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2、开发研究了一批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
课题研究者对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将有力推动课题研究的发展。我校课研组一方面将因特网上有效资源进行收集、处理和整合,建立课程资源库。另一方面学校建立各级主页,例如学校主页、学科课程资源主页、班级主页、教师主页、学生主页等,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从而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源头活水。在本次试验中我们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自己建立了三个相关学科的虚拟网站,努力使网站与课堂教学活动整合。面对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思路,要从关注“课堂”转向关注“学生”,从关注“资源”如何为学生服务,倒过来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资源。
3、产生了一批优秀课例。
自“十五”课题研究以来,教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在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并探索出这种教学模式的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依靠现代教育理论技术为基础;开发人才、环境、软件资源;实现教学设计、过程、质量、评价最优化。三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观摩课、课例评比、公开课40节,其中五个课例分别获省优秀课例一、二等奖。其中,实验教师张中华执教的《Unit 1 part B》在2002年被评为平顶山市电教优质课,执教的《Unit 5 part A 》在2003年平顶山市英语教学观摩课上荣获二等奖,执教的《Unit 4part B 》荣获2004年平顶山市观摩课一等奖; 杨鸿雁老师执教的《剪纸》在2003年被评为平顶山市卫东区第九届优质课;执教的《漫画创作
(一)》在2004年平顶山市中小学美术观摩课上荣获一等奖;执教的《面具制作》在2005年平顶山市中小学美术观摩课上荣获二等奖;段向君老师执教的《图形的认识》在2002年获河南省电教优质课二等奖、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在2005年平顶山市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上荣获二等奖。
4、通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教师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教师们已逐步掌握自制CAI教学软件、网络课件。
三年来我校已建成科研专题网站,已开发百余个CAI教学软件、网络课件,其中,《What do you like ? 》、《图形的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Unit 2 part B 》、《鹿和狼的故事》、《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剪纸》、《漫画创作》等分别获国家一等奖、省一、二等奖,二十余件软件获市级奖励。
5、撰写了一批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方案
三年来,教师们共撰写了三百余篇论文,其中2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30余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获奖,20余篇教学设计获区级以上奖励。
6、涌现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们的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涌现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新秀;两名教师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五名教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十名教师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
五、项目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今后打算
1、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并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流程进行记录、分析和提炼,从中归纳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结构和操作要点的一般规律。我们目前探索的模式只在英语、数学、美术这些学科开发,我校打算在今后不断的探索中在其它学科延伸,探索出一系列学科的有效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2、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确存在很大优势,但在三年试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开发有效的专题网站与制作相关的课件不但耗时巨大,而且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老师的制作技能在理想化的设计状态下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有更大的提高。今后学校将加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带动学校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技的提高。今后学校将加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带动学校教师队伍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的整体提高。
5.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五
镇江市第四中学艺术组 吕 昌
21世纪,我们正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时代,以网络为 媒介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类活动。多媒体与超文本技术结合通过网 络的交互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向网络文化转变。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把抽象思维能力和切身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促进科学和人文 的直接结合,促进文化的加速发展。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人们获取知 识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强烈冲击和改变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和方法。
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我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
物馆、美术展览馆和图片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
以上只不过揭示了网络的资源观、工具观、媒体观,也就是说将网络作为一种硬件的“物”,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本质应当是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即生命观。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
术欣赏课程的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
中的地位;以及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 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 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2.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 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课题选题的指导②研究思路的指导③研究方法的指导④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就自定了如: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在确定的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课题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图》、《潇湘图》、《庐山高图》、《华山图》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载了这些山水画图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将课题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
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和建筑结构图、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
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下载了山水画图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 的相互关系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人―――人的关系,教师、学生与网络是人―――物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如下图模式:(略)
现在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BBS、QQ、E—MAIL达到交流。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譬如全国著名的七彩网美术论坛等,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艺术论坛,譬如建筑论坛里的美术论坛等,都是人气极旺的优秀论坛;QQ犹如网络电话,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镇江教育网里热门网页 教科教研里的艺术教育就有专门的留言板,为全市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师生对话提供了交流平台。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迅疾和便捷。
6.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六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网络时代呼唤教学方式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适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学生主体
网络技术
《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尤其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提供了良好途径。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本人对于利用多媒体校园局域网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WE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正在学校悄然兴起,W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进行,课程表现形式是通过网页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子塔》这一课时,我利用Flash及 FrontPage制作的《埃及的金字塔》的主页,包括教学目标、思考问题、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媒体播放、课后练习、BBS等,网页之间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并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有:讨论论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辅助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相关链接等。学生可以利用BBS(论坛)、协作(交互性)、意义建构(知识网络),教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网络技术、超媒体的优势最适合建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教师语言讲授,学生操作计算机,教师以教学答疑、主持讨论、个别辅导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的网站《埃及的金字塔》,已把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与网页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只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就可以进入相关网页,并制作BBS和几个专题交流室;课上使用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教学不仅带来的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其优点:变微观为宏观(如模拟金字塔的构建的课件等)、化抽象成具体(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金字塔模型等),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网络的特点决定了WBI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与“会话”的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BBS进行。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协作的方法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积极地学习。网上的背景资料也是多层次的,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与阅读习惯,更能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于WBI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课程资源有丰富的信息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现空间;并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涵盖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图形)等多种形式,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当然教学资源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防止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 “被动”转变为“主动”;媒体由“教具”(知识的播放工具)转变为“学具”(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既是感知的对象,又是认知手段),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研究建构知识的过程”;测试的过程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2)网络环境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历史产物,虽然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和各性化等特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首先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感情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在情感培养、人格的塑造方面,网络显然无能为力。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采用各种技术将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表现方式加入到网页中来,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但网络环境下教学,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现实课堂学习方式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且虚拟的情境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者网络教学必须在网络教室上课,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少,网页及课件制作量也很大。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交互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它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当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学媒体的改变必然要引起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教师要依据这些变化,把网络的应用同学校目标、教学过程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教学。
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切入口,也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丰富教育的技术手段,给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伴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网络课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商们的不断成熟,网络教学这个崭新的教育理念,犹如含苞待放的鲜花,正簇拥着21世纪教育的绚丽前景向我们款款走来。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网络时代呼唤教学方式改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技术为手段,构建适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学生主体
网络技术
《基础教育新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尤其为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提供了良好途径。为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探索网络时代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本人对于利用多媒体校园局域网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作了一些尝试。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WEI(Web—Based Instruction基于)]正在学校悄然兴起,W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两方面进行,课程表现形式是通过网页用超链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学表现。例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子塔》这一课时,我利用Flash及 FrontPage制作的《埃及的金字塔》的主页,包括教学目标、思考问题、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媒体播放、课后练习、BBS等,网页之间用超链接的方式链接。并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有:讨论论题、疑问及解答、课程辅助资源、测验试题、自主学习活动、相关链接等。学生可以利用BBS(论坛)、协作(交互性)、意义建构(知识网络),教学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网络技术、超媒体的优势最适合建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归纳小结→反馈评讲。通过教师语言讲授,学生操作计算机,教师以教学答疑、主持讨论、个别辅导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的网站《埃及的金字塔》,已把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与网页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学生只需要通过鼠标点击该部分文字,就可以进入相关网页,并制作BBS和几个专题交流室;课上使用浏览器浏览全堂课的教学内容。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思考
(1)网络环境下教学不仅带来的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其优点:变微观为宏观(如模拟金字塔的构建的课件等)、化抽象成具体(如用多媒体技术制作金字塔模型等),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网络的特点决定了WBI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与“会话”的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BBS进行。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协作的方法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习者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积极地学习。网上的背景资料也是多层次的,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与阅读习惯,更能促进认知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于WBI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课程资源有丰富的信息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现空间;并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涵盖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图形)等多种形式,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当然教学资源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防止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对比,通过观察、类比、联想、交流、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由“教”转变为“导”;学生由 “被动”转变为“主动”;媒体由“教具”(知识的播放工具)转变为“学具”(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既是感知的对象,又是认知手段),教学进程由“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研究建构知识的过程”;测试的过程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交流。
(2)网络环境下教学不能代替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历史产物,虽然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和各性化等特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首先网络教学主要是人机交流,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感情的电脑,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在情感培养、人格的塑造方面,网络显然无能为力。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的优势,采用各种技术将课堂教学中欠缺的表现方式加入到网页中来,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但网络环境下教学,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现实课堂学习方式变为单调的理性探求,且虚拟的情境不能创造真实的感受,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者网络教学必须在网络教室上课,课程软件还比较缺乏,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很少,网页及课件制作量也很大。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要结合实际。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交互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它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当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教学媒体的改变必然要引起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内容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教师要依据这些变化,把网络的应用同学校目标、教学过程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教学。
7.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和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的基本思想, 它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活动的导演者;二是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要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 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三是媒体作用的转变。把媒体从原来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 转变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四是知识分析讲授过程, 转变为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意义建构过程来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五是课题研究的方法:以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 辅以观察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对常见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 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能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
(2) 进一步探索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实践网络环境下新型的个别化学习模式。
(3) 完善和发展教学设计理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如何调控教学过程, 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 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4) 建构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研究与实践, 建构一批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有效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信息化平台的开发探索, 力图设计一套适用于其他学科的, 融在线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通用型Web教学平台, 并推广。
3 本课题研究的优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使网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真实的学习环境, 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以下6个方面为实施网络教学及在线学习的优点所在。
3.1 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 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 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 学生之间, 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 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 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 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 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并按要求调整学习,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3.2 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 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 核心是软件的共享, 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 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 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 神奇的网络环境, 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 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3 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 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 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情感。
3.4 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 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 在网络教学中, 教学不再是满堂灌, 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学生之间也应是自由的,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 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 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3.5 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 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 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 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6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 而且有来自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 学生通过比较借鉴, 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4 课题软件功能简介
该平台探索性将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 力求建成一个高集成、自增长、互动性好的资源平台。下面对平台功能做概要说明:
4.1 将各资源集成化和系统化
“教学信息化平台”平台是B/S架构, 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浏览资源信息, 通过键入网址进入资源库平台, 用户可在平台首页选择要浏览的子模块。平台集各专业资源于一体, 在一个系统的平台环境下即可完成各种专业资源的浏览及下载。
4.2 提供 “一站式”多样化检索方式
由于整个平台是集成化的, 因此, 可对平台的7个模块进行 “一站式”多样化检索。以平台为中心进行多渠道收集共享资源信息, 提供简单检索、高级检索、导航式检索、关键字检索等多种资源检索方式, 使用户准确、高效地查找所需资源。
4.3 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与学生在线学习的有机结合
如在平台可以进行教师的作业发布及学生作业上传、在线考试及测试、e-Portfolio等。
作业发布及上传功能:教师可通过平台发布作业信息, 学生可在教师指定的栏目中自己上交作业;教师可对优秀的学生作业审批后, 再上传作为学生学习参考样本;专业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也可通过学生的作业信息, 考查学生课下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等。
在线考试及测试功能:平台以“在线考试”、“测试模块”实现教师对学生进行测评, 学生也可通过“在线考试”测试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促进教学互动。
“e-Portfolio”学生学习历程档案:该模块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个性、个人学习历程、作品管理等提供了网络平台及网络技术支撑。它极大提升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也将学生培养和学生成长过程纳入教学活动, 进一步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4 实现资源自增长积累方式
自增长为该资源库资源积累的有效机制, 鼓励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台的建设者。平台通过会员制的实施, 设置积分奖励制度, 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以此动态扩充资源及信息内容, 实现庞杂资源的快速入库, 使平台得以高效的资源积累。
平台以边建边用边完善为原则, 实现资源的动态扩充, 由学生、教师、企业等多方共同完成资源建设。会员可在有发布权限的栏目中发布资源, 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动态添加, 通过简单操作, 即可完成资源的发布和上传, 做到单个资源的添加和批量资源的导入。上传资源时, 在完成资源基本信息设置基础上, 可通过自行设置访问密码, 为自主版权资源维护提供保障;还可通过设置资源的关键字, 为资源快速检索提供便捷;设置转向链接, 为外部资源的引用提供渠道;上传多种资源格式, 为资源的有效传递提供基础。
会员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收藏、定制资源及个性化用户界面, 并对与自己相关的资源和信息进行维护、编辑。
4.5 增强资源共享复用性
通过“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 将分散各处的优质资源信息有效整合, 在统一平台下共享复用, 使用户最大限度共享优质资源, 减少大量的、重复性的网络搜索及甄别的烦琐工作。
4.6 增强资源开放性及互动性
充分鼓励学生参与及互动, 使每一个参与用户都能成为平台的主体。教学资源库不仅提供存储功能, 还可以通过平台消息、论坛、博客等多种交互方式, 使教师、学生和企业多方实现信息交互, 答疑解惑, 并可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促进了平台资源和信息的推广和建设, 加强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4.7 加强平台高效安全管理机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后, 可打开资源库平台后台管理界面, 系统管理员可对系统的参数、管理、安全进行设置, 对数据维护、分布管理等。
资源审核:为保证资源的有效、安全, 管理员可对资源进行审核设置。会员或特定用户发布的资源及信息不会立即在平台上显示, 而是进入资源待审区, 只有经管理员审核后才可正常浏览、使用。
系统设置:系统管理员通过对平台参数的全面管理, 给平台设置统一的参数和模板, 在整体上对平台加以设定。各子模块和栏目均可参照调用, 对应个性化的栏目需求可再做进一步设置。
组群管理:平台对于会员管理设置不同的组群, 分配不同的权限, 对应不同版权资源的浏览和下载, 管理员在设置好组群权限后, 将新注册会员纳入改组, 该会员便继承了改组权限, 省去了对每个会员权限设定的烦琐。针对个别会员也可设置单独权限, 便于其特殊身份的应用。
管理员设置:平台以系统管理员为首节点, 下设了资源管理员, 资源管理员远可对平台的信息和资源进行设置或管理。其权限由系统管理员分配, 不同权限的资源管理员可管理不同的信息和资源。这样便于平台的分块管理和责任认定。
安全设置:为保障平台的安全和资源的有效性, 平台需对平台安全加以设置。包括:上传文件的安全检测、垃圾信息的有效屏蔽、恶意刷新的时效设定、非法注册的安全管理、恶意IP的访问限制等。
资源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保障平台的有效运行, 除了对资源和信息的浏览量、下载量等数据作统计外, 还需对管理员的工作量、会员的资源上传量等数据作统计。
在“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相关模块的建设及使用过程中, 我们探索和积累了一系列的教训和经验, 为将来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要:针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模式课题的研究, 研发了“教学信息化平台”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应用软件平台。该平台面向企业和社会, 以服务学生和教师为重点, 集各方优质资源于一身。
8.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云空间;网络环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89-0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国家教育部参与建设并大力推动的“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云空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对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云空间网络资源,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当下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传统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云空间的特点,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网络云空间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教学课题通过教学设计去影响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科学有效、方便快捷,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云教育平台的开放性以及海量教学资源等优势,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开展学习协作,同时又不会受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从而使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的结构关系发生了改变,从根本上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形成了网络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特点是:教学时空可以分离、师生可以分离、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开放。网络环境下的“学”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指导、督学、助学等方面。因而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构建一种以“教师导学”结合“学生网络自主探究学习”为形式的教学模式。
三、基于网络云空间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课题、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评价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利用自己对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把握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课题的探究。
第一个阶段由教师提出课题,使学生明确本次课学习的具体目标和须解决的问题。课题设计的关键在于要建立起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联系,然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去分析,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探究的方向。课题通常在课堂上提出后,其文档可发布在教师的个人空间中,文档中有对具体问题和要求进行细化,学生在网上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反复参照以避免脱离探究的方向。
自主探究阶段一般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并在网络云空间上提供相应的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案例库、视频库等,为学生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学生通过网络检索、课本阅读或其他途径自主探究学习,对未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了解,并作出初步的假设、推断或猜测,进一步通过网络去了解相关知识,验证自己的假设,形成解释,获得认知。教师在此阶段可指导学生确定探究方向,正确的探究方向能帮助探究者沿着预定目标展开探究,避免探究的盲目性。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提升。
在互动交流阶段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获得认知,通过网络协作学习讨论,深入进行交流辨析,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探究主题的意义建构。在开放的网络云空间中,不同的人可以加入自己关注的专题讨论群组而组合在一起,不同观点发生碰撞交锋,把问题引向纵深,不断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网络的互动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了解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从而对主题产生新的认知。
在网络云空间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被(部分)记录下来,学习结果(如论文、作品、调查报告等)被提交到个人云空间,这有助于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掌控。在评价总结阶段教师要基于学生在实际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应重点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行点评,并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启发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结论以及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同时,在每个课题的探究式学习结束后,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总结性评价,使学生在评价和释疑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相关技能。网络的开放性也允许学生参与教学互评,通过这样的互动反馈,有助于教师改进课题方案和教学方法。
四、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基于网络云空间的自主探究式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的问题:
(一)要处理好教材和自主式学习之间的矛盾,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对专业核心素质能力的理解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
(二)要处理好教学体制和自主式学习之间的矛盾,自主探究式教学不是对学生放手不管,也不是不要课堂四十五分钟。学生上网自主探究学习时很容易受到各种诱惑而转移注意力,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检查、监管作用非常重要,若不能有效进行掌控,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五、结束语
“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在教育部的推动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关注,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热点。基于“世界大学城”网络云空间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一直在这个领域进行摸索,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感悟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杨秋喜.基于大学城空间网络的协作式计算机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7:193-194.
[3]林晖.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10,2:94-96.
9.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篇九
[摘要] 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学习方式。提出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阐述了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网络多媒体环境功能优势,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给出了易于操作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施途径。[关键词] 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1.引言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自主检测和评定学习结果并自我补漏和矫正。该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带着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主动探究、积极合作、超越性的自主学习。要实现该教学模式需要处理好老师、学生和网络资源三因素之间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被大多数高等院校所采用。由于网络具有多种媒体的集成、教学过程的交互、学生地位的主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育情境的虚拟化等功能,它的运用扩充了教学内容,开放了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到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转移,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当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及时转变。如何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搞好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探究、实践和总结。
2.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开展网络教学需要网上教学平台。目前各校网上教学平台多是基于网络精品课程网站。它比较较为全面的包含了教学设计工具、课程网站所搜引擎、BBS讨论区、内部电子邮件、FTP服务、学习自测管理、作业管理系统等功能。网络教学平台能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能进行在线学习、在线自测、网上提交作业、在线讨论和教师实时在线答疑,这为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教学环境。
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去实践、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中的,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协作学习阶段是学习过程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各个小组成员积极合作、相互探讨,共同为任务的完成献计献策。教师也可以以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互助小组,进行协作引导,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寻求任务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引导、演示、辅导来组织学生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成果的体现。毫无疑问教学效果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该教学模式将更重视学生的学,教师应是帮助学生学习,方便学生学习的导师。因此,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更多地体现方便学生的学习,教师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学习组织工作,促进学生协作,方便学生学习,并对个别特殊情况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在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学习任务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其创造能力,使其真正做到是从个人的需要出发而参与学习。这使得学习的目标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需,将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能。
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主要有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等。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给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应主要采用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如下图所示:
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需根据所授课程的知识单元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精心设计为一个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开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多媒体信息资源。学生则需要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参照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确立自己的课堂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互联网资源或图书资料,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并随时通过网络与同学间进行交互协作学习;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可随时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接受老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进行评议,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3.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
根据《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笔者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结合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课堂教学来说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3.1 明确总体学习目标,确立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设计除贯穿知识点外,还要强调创意和知识的运用。在学习新课程Word之前,要求每个学生都先设计一张排版美观且包括文字、图片、表格、图表等内容的小报框架,主题、具体内容和版式均由学生自定,针对版式要有明确的标志要求。比这综合学生提交的小报框架,再根据Word知识点为学生制定出总体学习目标,设计并在网上公布出学生需要学习的文档编辑、设置合适的页面、设置文档格式、表格的制作与应用、实现美观的图文混排等学习任务课件。以便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任务,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确定教学策略,创设学习情境,设疑引学。
3.2 规划安排教学内容,基于任务自主学习
对Word每个学习任务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在多媒体网络机房笔者利用课件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启发学生讨论分析,找出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笔者再通过演示和讲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重、难点进行精讲多练练。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讨论,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完成总体学习目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3.3 加强实训教学,培养应用能力
Word实训教学最适宜采用基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它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
在Word实训教学中笔者采用项目开发教学法,突出项目驱动,以实训为主,精讲多练。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Word基本内容,细化并完成自己设计的小报框架。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可随时通过网络教学软件资源用于制作小报的素材,在教学平台上浏览如介绍文字框和图片的基本操作等示例,利用Internet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多角度地找出解决方案。通过相互讨论协作学习,思考、探究、发现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创作的时候,教师可在期间穿行,见机行教,对学生有较突出的表现时,就给以充分肯定。随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主动给予耐心指导、探讨解决方法。同学则在教师的激励下,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创新探索,切身体验自主学习的成果。
要求学生提交已完成的作品,在教学平台上展示优秀作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近3年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我校学生在每学期末参加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获证率达95%以上。
4.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推荐阅读: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方案09-09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08-17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的理论基础11-03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教后记07-05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08-17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07-06
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10-16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