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上册《下雨啦》教案(精选8篇)
1.一年级美术上册《下雨啦》教案 篇一
课
题:下雨啦
教学目的:1.根据切身体验表现生活感受的能力。
2.用线组织画面进行表现的能力。
教学要点:1.启发儿童充分回忆下雨时的各方面景象,以及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情感。
2.如何运用不同的点和线表现下雨时的气氛,培养认真细微绘画表现的态度,点和线的疏密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下雨的有关音像资料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讨论
提问:说一说自己经历过下雨时的感觉。教师引导儿童回忆下雨时的情景。下小雨时,雨点淅淅沥沥地飘下来。下大雨时,雨点很大很急,发出哗啦啦的声音,雨点连成线。狂风暴雨时,雨水被风刮着打到脸上很疼,风夹杂着雨斜打着雨中的人,天空中落下的急雨使地面泛出一片白。提问:下雨时人们都用哪些防雨工具?教师引导儿童说说各种雨具:雨伞,雨衣,雨披,雨靴。街上的人打伞,也有两人共打一把伞,有骑车的人穿着雨披,有的穿着雨衣戴着雨帽,有的穿着高筒雨靴……
二、作画提示
1.根据自己的经历表现下雨的情景。想表现怎样的一种雨?人们穿戴什么样的防雨工具?雨中和什么人在一起?
2.可以从雨中的人物着手表现,然后再添加上环境。表现在站牌下等车,还是在路边行走,还是刚走出家门? 3.下功夫将雨画出来。不能急躁,有耐心地画出雨点,点和线要有疏密变化。
三、教师辅导
1.行间巡视要与儿童频频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给予进一步启发。
2.根据作业进度做有序的引导,使作业能步步深入。3.注意画面收尾工作。帮助儿童能较完整地表现下雨的气氛,以及人物与雨点的对比关系。
四、作业评赏
1.展示全体学生作业。互相观摩并说说自己的画面表现。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讲评线和点的运用和表现。通过线和点的不同组织,表现雨的感觉。表现雨滴的速度、方向、大小、烘托出雨景的气氛。雨点疏密的排列变化会给人节奏美感。雨滴中夹杂了线会有速度感。这些技巧在儿童的绘画中随着他们的感受自然体现和运用。
教学指导建议:如何通过点和线组织使画面产生美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逐步体现在教学中的问题。用启发感受的方法,让儿童自己去创造视觉语言表现,从而逐渐掌握疏密、节奏、对比等造型规律。应避免先入为主地灌输知识。
2.一年级美术上册《下雨啦》教案 篇二
xiaoxue.xuekeedu.com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雨、下、桃、花”4个生字。认识笔画“竖弯钩”。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花”“下”“雨”。
2、复习“d t n l ”, 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di da fa。
3、正确朗读儿歌,感受春雨给植物带来的快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结合课题学习生字。
1、出示下雨前情景的图片与文字。
师:瞧,蚂蚁背着粮食在搬家,蜻蜓飞得低低的,抬头看看,天空中乌云密布,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就知道要——
2、读准课题的字音。
◇ 出示词卡:下雨啦(la)
◇ 师示范拼读:la下雨啦。
◇ 个别生读——开火车读
3、结合课题书写,识记“下、雨”
过渡:瞧,天空越来越黑,不一会儿,就——
媒体出示:下雨啦
(1)借助笔顺框,识记“下”的笔画、笔顺。
出示:“下”及“下”笔顺框。
(2)借助动画演示,识记“雨”
出示:窗外下雨的动态图画。
4、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受春雨的轻与细,读好词语。
(1)听录音,引入情境,拼读“滴答滴答”
师:你听到春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呀?
师:雨点落在地上,发出了——
出示词语:“滴答滴答”拼读
(2)创设情境,反复练读。
xiaoxue.xuekeedu.com
师:雨点落在屋檐上——,雨点落在操场上——雨点落在窗户上——
(3)齐读
2、看图,说说春雨给大自然带来怎样的变化,出示:图
师: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你仔细看,用心记。呆会儿老师请你按照图片出现的顺序来说说什么怎么样?
3、师范读,拼读音节,将儿歌读正确。
(1)师范读,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拼读词语“下吧、发芽”(个别——齐读)
小结:拼音可是我们识字的工具,你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
自己拼拼音节,认一认,养成一个好习惯。
xiaoxue.xuekeedu.com
(3)各种形式练读儿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自读儿歌——个别生上台读——同桌读文——齐读课文
三、反复读儿歌,积累语言。
1、读第一句,体会不同角色的快乐。
(1)体会小雨滴的快乐。
师:瞧,小雨点儿从天上落到了地面上,他多快乐啊,谁来读这句话?
出示: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2)体会植物们的快乐。
师:其实快乐的不止是小雨点呢,自然界中的植物们也很快乐,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你多快乐呀,儿歌中就用了一个感叹号,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那份快乐。
(3)男女生读好句子
2、角色扮演,积累语言。
(1)自读
师:现在你就是柳树,或者你就是桃树。看到春雨落下来了,你们高兴吗?选一句话来读读,把你的快乐告诉大家。
(2)个别生读
(3)同桌两个人合作读文。
(4)全班合作:第一句齐读。女生扮演桃树。男生扮演柳树。
四、复习、巩固字词。
1、读词游戏,巩固字词。
出示:下雨雨水雨天桃树桃花桃子花草采花
(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写字指导。
(1)回忆“下、雨”的书写。
(2)指导“花”的书写,认识新笔画竖弯钩。
xiaoxue.xuekeedu.com
师:看看这个“花”字,我们该怎么来记住它呢?请你仔细看,用心记。花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3)在田字格里各描一个生字。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儿歌,看图说话。
1、齐读儿歌。
2、看图说话
出示:图和填空。
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习拼音,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1、练习一:我会读
(1)媒体出示音节:mǎ lù lǘ tù
(2)指名交流。
(3)拍手游戏。
xiaoxue.xuekeedu.com
师:请你跟着我拼一拼说一说。mǎ一匹马,tù一只兔,lǘ一头驴,lù一头鹿。
2、练习二:我会拼。
(1)复习已学的声母、韵母。
(2)拼读音节。
d
d
t
t
ɑ
i
n
n
l
l
同桌两人互相拼一拼——开火车拼读音节。
3、练习三:我会连
(1)逐一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拼读音节。
出示:tu tu tu,dɑ dɑ dɑ,pɑ pɑ pɑ,di dɑ di dɑ
师:这些东西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拼拼音节,动动脑筋,就能找到答案了。
自拼——男生——女生
(3)连线
(4)交流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们是怎样连的呢?我们要来做交流了。怎么说呢?请你仔细听,用心记。
tu “tu tu tu”是摩托车发出的声音。谁能学着我的样子来说。
(指名说——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5)读儿歌。
媒体出示:
摩托车开起来
tu tu tu
机关枪响起来
dɑ dɑ dɑ
大气球爆炸了
pɑ pɑ pɑ
小闹钟跑得欢
di dɑ di dɑ
指名领读——自由练读——全班表演读
3.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下雨了 篇三
14、《下雨了》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下雨情景的回忆,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知识与技能:学生尝试各种雨滴的表现方法,了解雨中人物、动物等形象、动态的表现。
3、过程与方法:大胆的用线、色和剪贴画及动作等各种方法表现雨中的人和物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生动地表现下雨时的各种情景。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初探雨声):播放雷雨天的声音 师: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雷电的声音 生:暴风雨的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
2、揭示课题:下雨了(师板书下雨了学生跟老师用右手书空后齐读下雨了)。
3、新授阶段(初探雨的形): 听声音,根据老师描述的情景进行表演
师:谁能把雨画出来,(请几位学生上台来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画好的方格中画出各式各样的雨)师:你画的雨为什么是斜的,(因为有风)你说说你的雨点落在地上为什么有圈(雨下的太大地面有水)你画的雨为什么这么细(是小雨)你画的雨为什么又密以粗(是大雨)雨如果落在雨伞上呢,(会溅起小水花)说的真好那你上来画一画。
4、初步感受下雨的情景: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雨的情景。(播放雨天的VCR)师:雨天行人会带上哪些雨具呢, 生:人们会撑伞 生:人们会穿雨衣 生:人们会穿雨鞋
师:我们有没有在下雨天忘记带雨具的经历, 生:有
师:那你们会怎么办呢, 生:到商店里躲雨 生:快快跑 生:用手抱着头 生:用书包顶着头……
师:这个办法真特别,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学生上台表演)师:你们表演的真好~雨越下越大,谁来表演一下在大雨中撑伞的情景, 学生上台表演顶风撑伞的情景(教师模拟一些下雨的场景)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棒~雨中人物的动态非常丰富,这个时候你在雨中看到了没带雨具的人你应该怎么办,来你上台表演一些。(一个、两个、三个,一把雨伞你帮助了这么多个同学,这真是一幅最美的雨中情)5.进一步感受体验人们在雨中的情景: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它小朋友在雨中的情景。(出示小朋友的作品让学生观察欣赏)
6、走进大自然体验动物们感受
师:同学们人们在雨中的情景说的好也表演的好,那么小动物们在雨中又是什么样子呢,同座之间讨论一下。
谁来说一说 生:……
师小结:(师用一首儿童诗歌《下雨了》来小结)下雨了~ 下雨了~ 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它说,蘑菇就是我的伞。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它说,荷叶就是我的伞。下雨了~下雨了~ 小虫躲在大树下,它说,树叶就是我的伞。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过来,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7、分析教材中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回答)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们是怎样躲雨的请大家翻开书。你喜欢书上的那幅作品,为什么,8、分组讨论尝试表现:(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用什么方法表现下雨了)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画下雨了爸爸妈妈来接我回家的情景。生:我画在雨中帮助没带雨具的同学。生:画雨中大街上的情景
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决定画一幅《下雨了》的作品送给云南干旱地区的小朋友,画面画上……
生:我画下雨了小动物躲雨的故事。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彩泥来表现下雨了。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剪贴来表现
生:我们小组准备用一首歌来表现下雨了。生:我们小组准备用动作来表现下雨了。……
9、学生作业:(自选喜欢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 雨中的人和物(也可以两人或四人合作完成)。播放音乐雨滴,老师巡视指导展示行动有趣的作品。
10、展示评比:(展示学生作品,自评、互评、师点评)
11、课后小结: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可以通过我双眼 的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只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大胆 想象和尝试,就可以画出我们想画的一切,还有很多的好方法 你们可以回家试一试。下雨了》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下雨了》是一节充满了生活情趣的课~本课属于“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根据课程总目标的要求~课程标准分四个学习阶段提出具体内 2年级为第一学段~对本阶段要求是:“尝试不容和行为方式。其中1,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二、设计思路: 导入部分 “听雨”~意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课,新授部分~ 更好的激发小朋友对雨中各种熟悉的雨景回忆。艺术可以表现生活也可以表达情感~接下来就是“赏雨”~雨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感受~我从孩子“贪玩“这一特点出发~激发孩子对雨的兴趣和喜爱。当孩子们沉浸在其中时~教师用游戏~又及时将孩子们拉回到课堂中。情景的演示和大量的图片充分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创作素材。学生在雨情雨景中快乐游戏~快乐回忆~快乐创作: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利用色彩及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和形~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形再现情景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表现力。
情感性目标:通过回忆下雨的情景~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以及自然界的美妙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雨中的情景~感受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
教学难点:不同的雨景以及多样的人物表现。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听声音~辨天气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讲的话:今天天气晴朗~ 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小鸟在枝头歌唱~你和好朋友相伴来到一片大草坪上~大家有说有笑的做起了游戏~真开心啊:突然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播放打雷下雨声,……
请大家睁开眼睛~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大声告诉老师。生: 师:打雷、下雨了,板贴课题——下雨了, 图片欣赏:雨中景
师:刚才的打雷声可真大~有些小朋友吓得把耳朵都捂上了。雨就这么突然得、毫无征兆得下起来了。可是~这时我们正在外面玩着游戏~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傻傻的站在那淋雨吗, 生: 师:赶紧跑去躲雨。是的~那你会怎么跑,有没有什么动作, 生:,学生边示范~边讲, 师:看看~我这就有和你们想法一样的。有捂着头拼命跑的~也有把衣服兜在头上跑的。总之~赶快跑去避雨就对了。,PPT播放图片, 可是~也有和我们想法不一样的~她们慢悠悠的在路上走着~看看……,PPT播放图片, 他们用什么挡雨的啊, 师:不一样的雨具~真好玩:不过~也太不美观了~走在路上还不被人笑死啊:那我们要用什么来挡雨更好些啊,大点声告诉我吧。生: 师:对了~雨衣和雨伞。看看~雨中装点上雨衣、雨伞后感觉怎么 样啊,PPT播放图片,生: 师:漂亮在什么地方啊,生: 师:是的~五颜六色的雨伞和雨衣~就像是绽放在雨中的朵朵鲜花一样。让我们赏心悦目: 情景表演:学生上台表演~并回忆雨中的不同情景。师:老师也一把漂亮的雨伞。如果你要来打~能只顾自己吗,生: 师:那让我来考验考验你们吧,出示雨伞, 我这只有一把伞~照顾一下你旁边的小朋友,下台把伞给一个学生, 来~我看你愿意照顾谁啊。好~那就跟他一起来吧,找2名学生上台演示, 你看他俩多亲密啊~请你们俩到前面来~让大家看一下你们友爱的样子。看他们俩多亲密啊: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记住他们亲密友爱的样子~没准一会画下雨的时候还用得到呢。
现在~又下雨啦~雨中还带着风呢。,用水壶朝雨伞喷水,好了~你现在要带着你的好朋友~顶风冒雨回去了~大家看~他们拿伞的姿势跟刚才有什么不同, 生: 师:真不错:伞放到前面去了。放到头前面去了~这个伞会怎么样,大家告诉我。生: 师:遮住雨了~你看这伞是不是斜了呀,当人们顶风冒雨的时候~
伞就会朝向不同的方向。一把小伞把风雨挡在了外面~留下的都是温暖:不光有同学的友情、还有爸爸妈妈的亲情:,PPT播放图片, 雨中趣事:学生回忆表述、图片欣赏
师:可是总有一些调皮的小孩~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喜欢偷偷跑到雨里玩~你看这里就有一个。他叫小淘气~只要天下雨~他就会往雨里冲。今天~他又跑出来了。你看他~歪着头~在亲小雨呢,伸伸手~接小雨呢,抬抬退~还能趟水呢:玩得不亦乐乎。,板贴道具图片, 好玩吗,同学们~你们下雨天有没有像小淘气一样跑到雨里玩过啊, 生: 师:那你们在雨里还做过或者看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想一想~举手告诉老师。生: 师:真好玩~老师都有点羡慕你了。
其实~雨中每个人都有印象特别深的、有趣的事情,PPT 展示图片, 小时候~要是没有爸妈的叫唤~我也会在水塘边玩上一天~一会儿趟水、一会儿踩水~玩的不亦乐乎,要是雨稍微下大些~我们还会转转雨伞~愉快得看着雨水从各个伞角飞溅而出~要是哪个倒霉的同学在你旁边经过~一准溅得他满身是水,刮风的时候~伞还会被吹得翻过来~风要是更大一点~还能把它吹跑了呢: 学生作业欣赏: 师:生活中这一幅幅生动而有趣的雨景~要是都能记录下来该有多好啊:说干就干~今天我们把它们画下来~怎么样, 生: 师: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来表现的。,PPT播放图片, 这么多表现雨景的画~赶紧挑一挑你喜欢哪幅画。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先说一说。,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都挑好了吗,谁愿意第一个来说~说一说你喜欢的画, 生: 师:这些雨中的人物、景物多难画啊~小画家们却能用简单的形、颜色就给概括了。
艺术实践:教师示范、学生讨论并作业。
师:他们画的真好~老师都有点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
老师先画一把漂亮的雨伞~半圆形的~上面一楞一楞的,雨伞下面画什么呢,2个圆圆的小脑袋~男孩在左边~先画耳朵~再添画头发~然后涂黑~这样我们画的线就看不见了。女孩在右边~还是先画耳朵~再添画头发~然后涂黑。添上眼睛、鼻子、嘴巴。现在我要给他们画上衣服、裤子~这边的是个女孩~我给她穿上裙子。送给他们一双鞋,男孩很很有风度~打着伞~这只手伸到的伞外~注意~手要从肩膀上长出来~不要画到腰上面去了。他在接雨玩呢:女孩一边的膀子被挡住了~所以不用画~另一边的手我给她放在口袋里。然后画上颜色。,板贴范
画, 这两个小朋友的表情和老师刚刚画的不一样~他们怎么了,接着看~左边有个穿雨衣的小朋友~两个园~一大一小叠在一起~添上眼睛、鼻子、嘴就是头了~再添个大三角~底下露出2只脚。右边还有个打伞的~背朝着我们~还是先画伞~圆形的~靠上一些画上伞头~因为被伞挡住了~我们只看到他一点点身体和腿。后面还有一些人~他们都在干吗呢,这时左边来了一辆公交车~原来这是个站台~都在焦急的等车呢:车开过来~还溅起了水花呢: 好了~雨中的人物都有了~天上还缺点什么呢,大点声告诉我。生: 师:要是让你们画雨~你们会画什么呢, 生: 师:我听到有人说狂风暴雨~就是大雨对不对~那大家告诉我大雨的样子是多还是少啊, 生: 师:好~那我来画大雨~,教师黑板示范,画大雨线的时候别着急~要有点耐心~雨溅在小朋友的伞上~噼啪劈啪直响~溅在地上是一个个圈圈。你还会画什么雨呢, 生:小雨
师:小雨~小雨是少还是多啊~大家告诉我。,教师黑板示范,看~滴答滴答下小雨啦。要是我呀~我就画风雨~风雨是直的还是斜的啊, 生: 师:真聪明。有风的雨是斜的,教师黑板示范, 雨中这么多的人物~怎么安排啊。别着急~你们看~,教师黑板示
4.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篇四
黄亚彬
课
题:欣赏-孩子们的画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重点: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思维发散 教学过程 :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欣赏方法
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范例引导
欣赏作品:教材第一页《比高低》作者:杜蔼恒 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呀?噢!画中画了一只长颈鹿、五只小猴子和椰子树。你们都说对了,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增长主体意识)。
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啊!这么多的同学都去过,那你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子。(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你还发现小作者所表现的和你观察到的用什么不同?(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你们在上学前,有很多的同学在幼儿园或少年宫学过画画是不是呀,在你们中间有没有知道,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对了他用国画的方法,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方法,谁能讲一讲国画是这么回事(鼓励学生自己讲,教师做补充)。这种表现手法有那些特点呢?生动…(尽量让孩子自己讲)你们都看过这两种动物,它们谁高啊?那为什么小作者这样画呀?谁能根据作者的画讲一个小故事。(鼓励孩子们有创造性讲解,鼓励创新,鼓励求异,鼓励有个性。)实践操作
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由欣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尽量少干预,教师可做答疑,控制教学的速度、气氛。
课
题:形与色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常用色彩和基本形,了解它们的名称。2学习执笔方法并运用学习的方法练习勾线与平涂。3培养中国学习联盟胆作画的心理素质。教学重点:认识常用色彩和基本形
教学难点 :学习执笔方法掌握勾线与平涂的技巧 教学过程 : 游戏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丽的颜色。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游戏好不好?每个同学说一说自己衣服的颜色好吗? 认识色彩
认识常用的色彩如:红、黄、蓝、绿等(第一组卡片:制作色彩卡片,卡片最好作成树叶、花朵、小动物等有趣的形状,以便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每介绍一种颜色就在黑板上粘贴一种颜色的卡片)。了解相邻、近似的颜色(不要求掌握)。认识形状
认识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形,了解这些基本形的特点。区分正方形与长方形。将方形切割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与方形组合构成梯形及平行四边形。最后出示圆形,分析圆形与其它形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教师加以引导的提示)训练方法
介绍两种执笔方法,方法其一,写字式的执笔方法,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笔杆中指在后面顶住,笔尖与手指保持一定距离,因笔的长度而定。方法其二,左手先拿住画笔笔尖朝左,然后将笔放到右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笔杆握住。前一种方法适合勾线、画细致的东西,后一种方法适合画大的物体和平涂大面积的地方。要求学生在画纸上自由勾线、平涂,勾画基本形并更换使用自己喜爱的色彩。
课
题:画鱼-圆形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圆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圆形的鱼。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装饰鱼身上的花纹。教学重点:圆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花纹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你们还记得吗?啊!我们学习过认识颜色,自由勾线和涂色,和认识了基本形对吧!谁还记得这个形叫什么形(出示圆形卡片)。那么都说对了,那谁还记得圆形与其他形的区别(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没有角,对了,你们说的真好,老(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师都佩服你们记得真牢!(注意鼓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演示画法 两笔由上而下顺向运笔
两笔由下而上逆向运笔
一笔顺向运笔(逆向)①画圆形可采用两种方法,按运笔次数来分:一种是分两笔画成,这又可分成两种(一种顺向运笔,另一种逆向运笔)。一种是一笔画成(也可分顺向和逆向)。
②生活中都有那些东西是圆形的呢?灯泡、车轮、鱼……(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发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和求异精神。)由此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画鱼-圆形练习)
③怎样在我们的画纸上画一只可爱的鱼呢?首先,我们要考虑这只鱼安排在画纸的什么位置上,放在什么位置上合适呢?(将一只画好的鱼的卡片放在画纸的各个位置上比较,让学生说放在哪,然后让他们讲出为什么这样做。)
④教师轻松地在画纸上勾画出圆形,接着问:还需画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画纸上勾画,在勾线结束时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勾画。(巡视、指导,注意因材施教)
⑤大多数的学生勾画完之后,提问:我们还需怎样做,才能把勾画的这条鱼画的更完美?(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和解决方案)添加花纹涂色(使用幻灯片复合变化花纹和颜色)。
⑥在学生们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如果还有时间让他们添加些水草、气泡等。
课
题:画燕鱼-三角形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燕鱼。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教学重点:三角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花纹
教学过程 :
直接入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三角形画燕鱼(板书课题:画燕鱼-三角形练习)研究探讨
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特点,你们仔细观察这个三角形(卡片)它有几个角呀?再观察这个三角形(铁线围成的)它由几条直线围成的?那么怎样画三角形呢?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用手在空中画,之后让学生说一说哪一种画法画起来顺手(讨论,说明原因)。
怎样在我们的画纸上画一只燕鱼呢?首先,我们要考虑这只鱼安排在画纸的什么位置上,放在什么位置上合适呢?(将一只画好的鱼的卡片放在画纸的各个位置上比较,让学生说放在哪,然后让他们讲出为什么这样做。)
教师轻松地在画纸上勾画出三角形,接着问:还需画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画纸上勾画,在勾线结束时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勾画。(巡视、指导,注意因材施教)
大多数的学生勾画完之后,提问:我们还需怎样做,才能把勾画的这条鱼画的更完美?(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和解决方案)添加花纹涂色(使用幻灯片复合变化花纹和颜色)。
在学生们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如果还有时间让他们添加些水草、气泡等。
课
题:画电视机-方形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方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电视机。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重点:方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过程 :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电视机,板书课题:画电视机
思考分析
大家想一想电视机的外形是什么形的?方形怎样画呢?让几名学生到前面黑板上画,然后教师总结归纳他们的画法。
实践操作
①在画纸上安排位置(可以渗透构图一词)。
②勾画方形。
③添加电视机特征。
④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⑤涂色。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课
题:画大汽车-组合练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训练使学生灵活勾画基本形。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大汽车。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乘客与街道。
教学重点:方形画法
教学难点 :添加精彩的电视节目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画法,以及利用这几个基本形勾画事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几个基本形组合来勾画大汽车(板书课题:画大汽车-组合练习)
观察研究
(出示图片)请学生们仔细观察,从汽车整体来观察侧面可以概括成什么基本形,在汽车车体上还有那些基本形。车窗是方形、车轮是圆形等等(尽量让学生细致观察并说出来)
方法演示
①安排位置(构图)。
②勾画长方形(车身)。
③添加两个圆形(车轮)
④添加车窗、车灯等。
⑤涂色(幻灯片复合)。
实践操作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5.一年级美术上册《下雨啦》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与目标:1.认识拉花,能学会看示意图及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现不同的拉花方法,并能想出多种用途。
3.感受制作拉花的乐趣。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拉花的多用性。
教学难点:各种拉花的剪制方法。
学习材料:剪刀、各种纸材(如卡纸、手工纸、闪光纸等)、胶棒、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故事激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想认识他吗?他是谁?(学生齐声回答:喜洋洋)今天是喜洋洋的生日,你们想送一个什么样的礼物给他呢?
2、魔术表演:
师:喜洋洋听到你们送的礼物都特别高兴,今天老师也要送他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表演,将一个很漂亮的、长长的拉花从一个纸盒子里拉出来。)
二、揭示课题你们能给这个可以拉动的“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引出拉花,教师板书)你看到这个拉花,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它?(抽生回答)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它真是一个多彩的拉花(揭示课题,教师板书)你们想制作出漂亮的拉花送给喜洋洋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多彩的拉花”吧!
三、了解拉花
、回忆: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拉花?(先抽生回答,再小组说说)
2、欣赏图片,让学生发现更多美丽的拉花。
师小结:拉花是节日的象征,它可以让我们的节日显得更加喜庆。
四、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
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拉花,你们想知道它们是怎样制作的吗?
1、认识制作时所需要的的材料和工具。
2、认识示意图。通过观察简单的剪纸示意图,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出现问题后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怎样正确观察示意图。
3、教师示范不同的拉花制作方法,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边讲边交代制作的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
五、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拉花,很多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做了,那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让我们动起来吧!你们还可以将做好了的拉花把自己装扮起来,去参加他的生日舞会。
六、活动
6.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篇六
第一:神奇的口袋
第二:大家都来做
第三:彩线连彩点
第四:淅沥的小雨
第五:闪烁的烟花
第六:美丽的印纹
第七:纸风铃
第八:鱼儿游游
第九:我在空中飞
第十:我的新朋友
第十一:鲜花送老师
第十二:我做的文具
第十三:会动的小纸人
第十四:繁忙的交通
第十五:乘上列车去画画
第十六:童话里的小屋
第十七:会滚的玩具
第十八:动物王国
第十九:办年货
第二十:动植物欣赏
第一:神奇的口袋
时:l时
学习领域:造型游戏
教材分析:
本是学生进入小学首次上美术,主要是认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用美术用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各种想法。激发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对美术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用具和材料能制作不同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能用工具和材料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游戏相结合、观察比较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包括儿童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师生相互认识,教师自我介绍。“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来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美术,大家高兴吗?”
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收到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
(教师提前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或几只口袋里,并出示‘口袋’)
“这里面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
(采取猜谜的游戏导入,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口袋》。”教师板书题。
二、讲授新
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来摸一摸,然后再猜一猜口袋里到底是什么!”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活动。)
“通过刚才的猜谜游戏,我们猜出了一部分工具的名称,还有一部分我们不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名字及用途,例如:
毛笔:有大的,有小的,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教师出示用毛笔绘制的国画作品,并且引导学生欣赏。也可现场绘制一幅简单的国画小作品。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毛笔及颜料,使他们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当场操作进行示范。也可以出示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的不同性能和特点。
学生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刚才看了老师画,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动手画一画?”
“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节,同学们也可以从你面前的口袋中选择你所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来试一试,画一画。但是,在大家动手画之前要先想一想:我要画什么。然后,再动手来画一画。”
“现在就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想画什么、什么样子。)
“现在,快快拿起我们喜欢的工具,开始我们的创作吧!”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4、小结:
讲评作业。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A、学生将画好的画贴到黑板上,同学们找出最喜欢的作品,并且把手里的小星星送给他。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他。
B、教师表扬大胆创作的作品,并且指出优点。
、布置下节的准备用品: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儿、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教学参考资料:
中国画
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其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等;其工具材料为中国特制的毛笔、墨、砚台、绢和宣纸等。
水彩画
水彩颜料是用胶水调制成的,作画时用水溶解颜料于纸上,利用纸和水分互相渗融的特点,表现出透明、轻快的艺术效果。
版画
画家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木、纸、铜版)的版画上进行刻画,可直接印出多份原作。
素描
使用铅笔、木炭、钢笔和毛笔,以单色线条或块面的形式塑造物体的形象。
雕塑
以各种可塑造的(如黏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翻铸的物质材料(如石头、木材、金属等),塑造可视而且可触的各种具体的艺术形象。
板书设计:
神奇的口袋
绘画材料: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
绘画形式: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后札记:
第二:大家都来做
时:l时
材料:体育用品、日常小用品或废弃材料(如小石块、沙、瓶盖等)、小绳子,可提前通知学生搜集准备。
教学目标:
.利用现有材料在操场上做各种造型排列、组合练习,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综合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对现有材料的感受联想并进行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
教学内容:1.从抽象材料向自然形象的思维转化。2.抽象思维组合。3.平面的或立体的组合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操场列队,围圈坐下,欣赏相关资料,教师做造型思维引导。
(1)呼啦圈(圆形)。
平面排列:花、雪人、气球、太阳、甲虫等,请同学说说还可排列成什么图形?请二位同学到中间选用现有材料各排列一种图形。
立体造型:用小绳子或电线头将呼啦圈作不同的捆扎组合,可成多种造型形式(图形略)。请二位学生到中间作组合尝试。
(2)羽毛球拍(长条形)。
可作多种平面图形排列(花瓣、飞机、昆虫翅膀等),用小绳子或电线头捆扎可做多种立体造型(图形略),学生可作不同形式的造型思考。
(3)方形塑料小凳子。
平面排列:在较小的图形中可作为面使用;在较大的图形中可作为点使用,随意排列各种图形。
立体造型:可作以正方形、字、X字形为底座的多种塔形堆砌排列,并可配以彩带、小彩旗悬挂装饰(图形略)。
以上造型思维引导以现有材料中较大的器具为主,因较大的器具在图形中占主导地位,较小的材料则根据构思自选,视其自身形态可看作点或线,配合较大材料灵活使用,注意形象的色彩配置,立体造型可添加悬挂物,使造型具有动感。教学语言应改用儿童易懂的口语化语言。
2.学生分组活动(第4~6人为一组),各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并作尝试,作品以组为单位开展评比(自评、互评,优秀者得小红旗一面),相互观摩,鼓励发散性思维,对不同的创造性思维给以肯定。
3.各组再次选取另一种造型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再作尝试,作品再作评比,相互观摩,鼓励求异思维。
(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当对各组进行指导。)
4.教师对造型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同学的参与、互助协作和竞争精神。
.各组将造型材料整理归位,下。
板书设计:大家都来做
后札记:
第三:彩线连彩点
时:2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本节安排“彩线连彩点”,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点、线,这些点、线美化了我们的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点、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体验用点、线作画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用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形态进行重新连接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学重点:用点、线大胆的表现。
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谈话法、讲授法、启发引导法等
前准备:、师生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
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图象、中国画资料、康定斯基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作品欣赏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上前老师先带大家一起来欣赏几幅大画家的艺术作品好不好?”
“好”
“让我们来看一看画上都画的什么?“
“彩线、彩点。”
“这节我们就来学习《彩线连彩点》。”教师板书题。
(二)讲授新
、作品欣赏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康定斯基作品、图象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让我们来看一看康定斯基的作品,你觉得你最喜欢这幅画的什么地方?”
“我最喜欢……”
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喜欢画面的颜色,有的喜欢画面中流畅的线条,有的喜欢画面中的某一个形状,有的觉得这些画面很有趣,虽然看不出画面上究竟画的是什么形象,但是组合起来却很漂亮。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都是自己的真实的体会。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线的粗细不同、点的大小不同、色彩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会产生象音乐一样的节奏。这些美丽的艺术作品就是运用各种点、线、面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国画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及其协调性。)
一、常见的线材料,线材料变成点材料
.教师出示各种常见的线状材料(绒线、纸条、绳子),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名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都是瘦瘦长长条状的东西。不同点:不同的材料、有的直、有的弯曲,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2.教师将纸条揉成纸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再是长长的,变成一点一点的。)
3.将这些小点点摆一摆又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如:项链上的珠子)。
二、生活中的点和线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点和线?找找教室里的点和线,找找自己身上的点和线。(教师展示其他的点状物和线状物。)
2.体验不同的笔,画出不同的点和线。
不同的笔在画纸上画出的点和线一样吗?试一试用彩色水笔、油画棒、铅笔在画纸上涂涂画画,看看不同在哪里?
三、点和线连成画
.画家画里的点和线。
画家也用点和线来作画,看看下面画中都有些什么样的点和线。
引导学生分析书中范画。
2.自己制造点和线连成画。
你能画出或剪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点和线,并连成一幅画吗?我们自己也来创造各种各样的点和线,连成美丽的画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材料,综合运用,随意造型。)
(三)学生作画:
、作业要求: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可以把生活中常用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形态进行重新连接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讲评作业: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说说自己创造了些什么样的点和线,并欣赏同学的画。
2.想一想,点和线在自己的画面中重要吗?如果没有了点和线画面会是什么样的呢?
3、学生自评: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为什么。
师表扬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
(看学生的作品中能否用点线大胆的组合成一幅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画面所表达的意图。)
板书设计:彩线连彩点
后札记:
第四:淅沥的小雨
时:2时
教学目标: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教师示范雨水、伞的多种画法,交给学生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画面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时
采用另外一种画雨的方法表现雨中情景,最后作业评析、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板书设计:淅沥的小雨
后札记:
第五:闪烁的烟花
时:2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细线画法;粗线画法;钉子头画法;菊花状烟花画法;单层、双层、多层画法等。
(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板书设计:闪烁的烟花
后札记:
第六:美丽的印纹
时:2时
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前准备: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
2、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红、黄、蓝、绿。(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学生总结: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
、发展阶段:
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部,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
第一时:利用手掌、手指作画
第二时:利用生活实物进行拓印(如树叶、钱币等)(树叶不能够采摘,可以捡拾落叶)
五、学生评价作品,小结。
六、后拓展:、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创作。
板书设计:美丽的印纹
后札记:
第七:纸风铃
时:1时
教学目标:、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点: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
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
2、教师应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
3、学生应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并讲授新: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 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可以采用螺母或者小块橡皮泥)。
讨论拓展:你还可以用哪些其他方法或者材料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后拓展: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板书设计:纸风铃
后札记:
第八:鱼儿游游
时:2时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
鱼儿游游)
三、新授:
、显示海景。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
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
(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
(2)“讨论一下”:
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
①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
②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4.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后拓展。
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板书设计:鱼儿游游
后札记:
第九:我在空中飞
时:2时
教学目的:启迪想象思维,开发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想象思维,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难点:构图的完整性和画面的个性特色。
前准备:
(师)
1、绘制有关太空,星球,宇宙飞船,宇航员,想象中的外星生物等的彩色图案,和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
2、准备两则短小精悍描绘太空世界的故事,并绘制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画(生)蜡笔或油彩棒笔,水彩或水粉画颜料,第一时:
(以欣赏观看教学范图为主,通过老师讲太空,科幻故事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对太空世界产生兴趣)
引趣,挂出宇宙飞船,宆宇航员,飞碟等图案,让学生看图想问题。图上的物体是些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回答后,再挂出两幅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介绍一些简单的太空知识,和人类深索太空奥秘的活动,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学内容----太空世界。
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出你想象中的太空世界“,提示”:外星的小朋友来地球了,你和同学一起迎接他门”。“你乘上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等等,这种提示,意在向学生暗示作画时要有一个中心内容(即:作品的主题。)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决定画题后,再想象作画,画出的作品构图完整,内容丰富。[注;对个别胆小的,迟迟不敢动笔的学生,发现后立即进行个别鼓励:“你别怕,想到什么,如果真的画的不好,老师会帮你修改的。”听说老师要帮助修改,学生胆子大了,也能大胆着,且效果不错。]
2修正画面,使画面构图合理,主次分明,有一定的主题思想
首先,请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已的作品,并告诉同学们作品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再将这几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告诉学生画任何一幅画首先要想好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图画来表现什么。同时指出,有的同学的画,构图单调不合理,无中心内容,并为学生指出几种修改的建议。对构图画面比较完整的学生作品,及时鼓励他们再修改,争取作品更加完美。对比较差的学生作品,及时指出来,建议他们如何去修改,去表现中心内容。(注;辅导时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修改作品时只提出建议,不作强行的要求。
定稿。对完成较早的学生,叫他们认真看黑板上的范图,想想该用什么色彩去表现太空世界。)
第二时
(着色,完成作品,用蜡笔或油彩笔画主体物,用水彩或水粉色涂背景色)
采用的方法是;先看黑板上的范图色彩在想想自己的画该涂那些色彩。先感知后实践。
2、告诉学生,世界上的色彩是丰富的,涂色时应大胆,你觉得什么样的色彩好就有什么色去涂。涂色前,特别强调涂蜡笔的方法。重点指出,太空世界的背景不仅仅是蔚蓝,深蓝,灰蓝,紫蓝,桔红,深红等色同样可以作为太空背景色。
板书设计:我在空中飞
后札记:
第十:我的新朋友
时:2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
前准备:师:(图片、画像);生:纸、彩笔、彩纸、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创设情境、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简笔画)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
生:是美术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
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新朋友”。
(二)发现方法、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想怎样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生:画画,告诉姓名、喜欢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书上小朋友是如何介绍新朋友?生:用名字、画像。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介绍自己吗?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师:你们想的真好,又有特别、独特的见解,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同学的自我介绍,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感染学生,通过多种方法介绍同学,让学生有中亲切感,让学生互相认识,互相吸引,很容易记住同学外形特征)
(三)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图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探究学习怎样画出来)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四)分析书中范画,学习具体的表现方法。
(五)在班里选择自己的朋友,并进行观察。
然后进行绘画,教师指导。强调:抓住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表现。
第二时
采用布贴或者纸贴的方法完成一幅朋友作品,体会与绘画的异同。
最后教师讲评。
板书设计:我的新朋友
后札记:
第十一:鲜花送老师
时:1时
教学目标:、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纸花。
教学难点:纸花的卷制
学生用具准备:旧挂历,彩纸,吸管,胶水或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带领学生观察植物,并能对各种植物的外形、颜色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2、这节我们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成鲜花好不好?板书题。
三、讲授新:
、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观摩各种植物图片或实物,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可在适当分析植物结构的同时,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老师还可通过示范仙人球等结构较特殊的植物,让学生领会多次多角度折,折纸成球等特殊表现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植物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颗与众不同的植物。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他们成长,鼓励学生把精心制作的纸花送给老师。
四、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后拓展、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各种植物。
2、在生活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材料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鲜花送老师
后札记:
第十二:我做的文具
时:1时
教学目标:
: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打开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对文具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具准备:
1、纸盒、废弃的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文具的资料、自制“外星人”展示版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新颖别致的文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出示教具“外星人”展示板。导入,文具星球来的外星人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创设教学情境。进入教学的特定情境,说出自己的感受。
贴近学生的年龄,激发学习兴趣。
2、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学,要和他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种文具是什么?这种文具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它美在哪里?提出程的基本要求。
说说自己心爱文具并请同学相互欣赏。
利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我,锻炼其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认识文具特点体会造型美、色彩美。
三、讲授新:、情景引申。它有很多小礼物想送给大家,但是他要我们自己做一独一无二的文具和他交换才行。我们怎么做哪?设疑集思。
相互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废弃纸盒或其它的物品制作新颖、别致的文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组织学生相互解决问题。作简要小结,表扬鼓励有创意的设计想法。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进行简单制作过程的说明。完成教学重点的突破,化解难点。
3、出示成品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方法、优缺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
四、布置作业:、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画、捏、撕、贴等方法,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文具。
举例:用硬卡纸制作一把漂亮的直尺,送给外星小朋友。注意画上刻度。刻度绘制要赚取额外,清晰。
制作开始,个人或二人、三人结合进行实际制作,可以做一套文具,锻炼自己动手能力。鼓励创新,使学生在更自由的空间里发展创造思维。
2、中小结,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并及时予以帮助指导。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继续完成更新颖的学习用品。
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五、小结:
辅导学生完成完整的作品,并进行堂展评。把作品展放在“外星人”的展示版上,相互参观自我评价。
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收拾整理根据堂情境和“外星人”互换礼物。提出新要求,“外星人”喜欢干净,整洁的教室,我们大家一起来进行整理。
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剩余物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后拓展提出希望,后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多余材料,再设计几种不同的新颖学习用品。利用学生的兴趣延续性把堂学习转化成持久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我做的文具
文具种类:尺子、橡皮、转笔刀、本、铅笔、水彩笔……
后札记:
第十三:会动的小纸人
时:1时
教学目标:、通过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2、利用小纸人来表演节目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强化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小纸人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会动的小纸人。
学生用具准备:彩色纸,笔,剪刀,胶水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
老师出示小纸人范作:嗨,同学们好,我叫小丁咚,让我给你们表演一个小节目吧。问学生:你们喜欢小纸人吗?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节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小纸人。板书题。
三、讲授新、每个小组讨论并认领一个小故事(允许学生自编故事),每个学生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思考并交流:你自己喜欢的角色的头部有什么特征?你准备如何来表现?
2、先请学生用撕贴、剪贴加添画的方式完成人物头部。
3、将小纸人发到各小组,先请学生们观察:小纸人是由哪几部分拼接而成的,它为什么会动?出示制作步骤图,并且每小组以一个学生为主,将小纸人拆开,一边拆一边对照步骤图观察、思考:老师是怎样做这个小纸人的。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会动的身体部分的制作方法。然后,再按原样将小纸人拼装好。
四、学生开始制作小纸人。
先做身体部分,完成后再拼装上头部及其他需要的部分。制作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以自己再拆开小纸人研究,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动作较快的学生可让其做两个角色,或让其根据自己制作的小纸人编一个故事并设计出故事的场景。
五、作业完成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作好的小纸人来表演故事的某个情节。
六、收拾与整理。
板书设计:会动的小纸人
后札记:
第十四:繁忙的交通
时:1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2.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3.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4、认识马路上的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以及马路上的一些标志所表示的意
用具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各种道路和各种汽车的图片等,以及示范的各种绘画工具。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各种用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在表现马路的繁忙的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道路,汽车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启发学生谈谈他们所处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二、发展阶段
.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想象,试说说马路的形状、以及马路上有什么?
2.小结:马路的形状有S形、T字形、十字形……
aS形的马路一般来说是用在乡间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马路的两旁是一些树、稻草。T字形可以说这是一个三岔路口、分道的。卢的两旁一般有些农田、树木……
b十字形的马路可以说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车流量都是相当大的。两旁边有些高楼大厦、住宅楼、学校、超市……一般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花坛。在十字路口还有警察叔叔、红绿灯、斑马线……斑马线的作用就是过马路的人行走。我们过马路是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由于交通过于忙,就将人过马路的斑马线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3.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说说自己想象以后的的马路是什么样子、你想有什么样的马路?
4.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表现出自己对道路、汽车等景物的感受。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甚至可以画现实中没有的情景。.讲解作画步骤:
(1)画轮廓:
(2)涂色
(3)勾线、涂背景
三、布置作业
作业: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要求:(1)学生将作业纸画满了达到色彩的变化效果与协调。(2)学生们最好设计自己的独特造型的汽车、马路等。
四、学生绘画制作,老师指导。
五、学生自评、互评。
六、后拓展
让学生通过想像自己设计未来的道路和汽车。
板书设计:
繁忙的交通
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花坛、警察、红绿灯、斑马线……
后札记:
第十五:乘上列车去画画
时:2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如何画出被遮挡物体。
用具准备:教具::录音机、水粉、范画、画挂板、火车图片。学生用具:蜡笔、水彩笔、水彩、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
二、导入新
请学生听录音(火车开来的声音)同时教师出示能拉动的火车列箱,并提问学生听到什么声音,导出题目《乘上列车去画画》。
三、讲授新
.教师出示贴有一节车箱的挂板,用各种水果贴片进行贴画让学生观察贴的是否正确、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教师讲解物体的前后遮挡部分的画法,物体在车箱里的绘画顺序是:由下向上画、由前向后画。
2.教师演示画画箱的车箱画法:
(1)先画车箱长方形。(2)再画车轮小圆形。(3)火车铁轨两条线。(4)车身图案任你添。
其中车身图案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车箱的长度画多长。)
3.启发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的车箱,自己还能画出什么样的车箱外形。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火车箱装满各种货物,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车箱画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学生练习
.再次提示学生物体被遮挡部分画法。2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五、堂总结
.再次提示学生作品一个连一个贴在黑板右侧变成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并让学生评说哪个车的好与坏。
2.教师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说一说应把这么多的东西送到祖国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车渐渐开走的,表示司机叔叔开着火车带着学生的心愿走远。
板书设计:乘上列车去画画
后札记:
第十六:童话里的小屋
时:1时
教学目标:
1、用纸盒及多种材料制作一栋小屋。
2、能说出小屋里住着谁,他喜欢做什么。
3、小组或全班同学将作品摆放在一起、组成一个庄园、城堡或村落。
教学重点:
1、是否敢于想象。
2、是否敢于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制作。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难点。
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一些各种各样的纸盒。
2、教师准备一些“童话里的小屋”的图片,准备若干摆放学生作品的场景。
3、学生准备剪刀、彩笔、浆糊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检查绘画工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
回忆、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喜欢童话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他又住在怎样的屋子里?
三、讲授新:小朋友们,你想成为一名小小的建筑师吗?你想拥有一套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吗?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做吧!瞧!我们做的房子有多棒: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它们色彩鲜艳、造型丰富、配上各种小巧的环境布置,真是太有意思啦!(看其它学生的作品)
(1)想一想画出你想要的房子的外形、结构。
1、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2、屋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3、门和窗的造型:方格窗、百叶窗还是大玻璃窗……单扇门、双扇门、或是旋转门、卷帘门……各是什么形状的?安装在什么的地方?门窗是不是需要打开?从哪里打开?
4、其他部分:是否需要设计阳台、阁楼?房子的装饰等。注意点: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设计一组房子时要大小高低搭配和谐。
(2)做一做
1、先做房子的身体,画好门窗后先剪制门窗,再粘贴身体。
2、根据房子身体的形状大小来制作屋顶。
3、添加其余部分或装饰房屋。
4、最好选用一张彩纹纸作为底板,将房子贴在上面。、有兴趣还可以给房子周围布置一些小设施,组成一个社区。
四、布置作业:制作一栋童话里的小屋生:自由选择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学生作画、老师巡回辅导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讲评小结:学生欣赏以“童话的小屋”为主体的录象、图片资料。学生自由讨论: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小屋,喜欢怎样的门、窗,怎样的色彩?学生制作学生互评并布置下节的要求,将每组同学制作的小屋组合成一个社区,城堡……
板书设计:童话里的小屋
后札记:
第十七:会滚的玩具
时:1时
教学目标:学习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动物的形状
教学准备:白卡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
三、指导学生制作滚动玩具、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腿部贴住,头部竖起)
四、指导学生游戏
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五、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
、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六、作业评析。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板书设计:会滚的玩具
后札记:
第十八:动物王国
时:2时
教学目标:1.欣赏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感受动物的形体美、色彩美、动态美,从内心产生喜爱之情。2.借助肥皂版画这一容易操作和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在画画、刻刻、涂涂、印印的游戏中发散思维,表现自己眼中可爱的动物。3.从制作过程和作业的效果对版画的定义、步骤、类别及发展历程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探讨以肥皂版画这一形式表现“可爱的动物”,学会刻版,上色、拓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的工具、材料以流畅的线条、简练的绘画语言表现可爱的动物。
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范画、学生优秀作品若干、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刻刀类工具(牙签、钉子等)、各类纸材(宣纸、彩纸、报纸等)。
学具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桶、肥皂、刻刀类工具(牙签、钉子等)、各类纸材(宣纸、彩纸、报纸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
、创设情境
(1)老师手上有一封“邀请涵”你们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
(2)展示:邀请涵
(3)想去吗?
同学:我们动物王国的明星正进行时装表演。想邀请××班同学一起欣赏。谈话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欣赏动物世界的录象
3、讨论:(1)想想你最喜欢哪位动物明星的表演,你能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2)你觉得哪位动物明星的服装最美,请你描绘一下它的美丽所在(从形体、颜色、花纹等方面展开。)
4.小结:动物世界真的很奇妙,威武的狮子,温顺的小羊,可爱的蚂蚁……形形色色,说也说不过来。动物的形象各异,服装更是千奇百怪。瞧,他们每个人的服装都各具特色。(注意事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感受动物的形、色之美。学生很高兴地进行表演、猜测,感知动物的形体美、动态美。让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形体美、色彩美。以大量的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使其从内心感叹动物的可爱。学生通过观察对动物的形态、颜色、斑纹有一定的理解,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三、感受名家名作,提高审美意识1.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
引导思考: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2.揭示题及学习内容:除了用画画、剪纸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动物们的可爱形象呢?阐述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感知、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四、观察动物的版画1.老师想请几位伙伴来帮忙,以新得方式给动物设计新形象,(引出肥皂排笔、颜料、牙签、钉子等工具材料)。学生被这些新奇的绘画材料吸引了,求知欲望被积极调动
版画涉及的工具材料较多,因此在学习中因让学生明确的知道。
五、引导学生进行肥皂版画制作,要重点强调安全问题。
第二时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肥皂版画制作。最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动物王国
后札记:
第十九:办年货
时:1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制作菜肴拼盘装饰与环境布置
2、指导学生布置新年家庭环境,模拟过新年的情景。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室内环境布置与置办年夜饭。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好学生有选择的进行活动及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技术上的问题。
教具准备:“过新年”音乐与录像资料。
材料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笔墨宣纸、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前音乐:过新年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
师:
1、刚才的音乐好听吗?
2、从刚才的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3、你是怎么感受出来的呢?4音乐使我们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氛,今天我们也来过新年。
二、教授新、播放录像——过新年的场景
2、师:过新年是这么热闹,以前你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3、学生谈过年
4、师:同学们对过年观察得真仔细,过年真是太快乐了。现在教室里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有,如果今天过年,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学生交流讨论:过新年时家里该做些什么事?
6、汇总学生讨论结果:写对联、贴对联,画年画、贴年画,剪窗花、贴窗花,吹气球,做年夜饭。
7、师:过新年时家里要做的事还真不少,今天我们把教室也打扮成过新年的样子,我们也来一起过大年。
三、堂作业、师;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知道,过年时家里要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做年夜饭,这么多事我们该先做什么呢?这样吧,我们来个分组合作齐动手,怎么样?
2、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分组,写对联、贴对联为一组,画年画、贴年画为一组,剪窗花、贴窗花为一组,做年夜饭为一组(可以采取使用橡皮泥捏出食物、瓜果的方法进行活动),等等,每一组几个人,你选择一下,自己最合适哪一组的工作呢?
3、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
4、师:我这儿有你们需要的各种材料,请每一小组派一位同学来拿你们组需要的材料,然后合作完成各组的工作。
、学生选择各种材料完成各自的任务
6、教师播放过新年的音乐,学生合作作业时,教师巡回辅导,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四、作业评价
师生共同欣赏过新年的环境布置。在学生自评作业后,大组进行互评,提出更好的建议。
五、结束新,播放音乐:过新年
教师小结、布置后要求,即过新年时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家里办年货,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板书设计:办年货
后札记:
第二十:动植物欣赏
时:1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前准备:
1、师生前多方面搜索与动物相关的图文资料、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好的形式多样的“动物”作品。
教学过程:
一、表演、回忆、发表、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启发回忆,探索了解动物的各种活动特征。
二、观察、赏析、感受、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呢?
4、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思考、探索、创作、引导赏析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四、展示、评价、延伸、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
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出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
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本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后探索延伸:
你还知道其它关于动物的更多知识吗?
你知道其他国家的保护动物吗?
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动植物欣赏
7.一年级美术上册《下雨啦》教案 篇七
教案
教材分析
本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初始,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时已学习了些较为简单的简笔画,此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点、线、面,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丰富画面。为了不使学生对作画感到乏味,教材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看谁画得点、线种类多,谁画得美,让每一位同学都因自己画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颜色感到兴奋和愉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大家一起画的游戏,学习随形联想的绘画方法,发展想象思维;能根据联想添画的形象创编故事,发展创作表达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一起画的活动形式,树立合作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随形联想的方法,展开丰富联想,将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并根据这些形象,创编成故事讲出来。
教学难点
如何在随形联想的基础上,将形象添加得更生动有趣。
学情分析
每位同学在进入小学之前,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绘画经历,无论是即兴涂鸦还是拜师学画,都曾有过为自己画下的那几笔而兴奋的时候,作为美术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美术教学的有趣好玩,轻松等特性。
教学准备,常用工具和材料。
教学方法
体验,自主探究
教学时
2时
教学流程
第一时
【创境导入】
学生分组就座,创设《大家一起画》的游戏情境,明确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树立合作意识,激发小组间竞争意识。
2【画线游戏】
小组观看游戏示范录像,了解游戏规则:每个人轮流画一条贯穿画面的线,线条要随意,相互重叠,组成一个被线条分割的画面。各小组分工、排好先后顺序,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体验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完成的作品为下面的游戏环节作铺垫。
3【联想比拼】
①教师出示图形并变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联想;教师演示添画方法,总结“联想添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再次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联想、教师演示,解决“联想添画”这一教学重点。
②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教师提供的的图形,联想添画成不同的形象。
设计意图:“快乐合作,快乐游戏”。
③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
设计意图:解决“添画要更生动有趣”这一教学难点。
4【探秘寻宝】
①教师利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探寻藏宝图中的宝藏。
设计意图:拓宽联想范围,进一步强化教学重点。
②小组合作探寻宝藏。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形象多!
设计意图:落实“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这一显性教学目标,感受“快乐合作,快乐游戏”。
③小组间交换作品互为添画。
8.江西版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篇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各种线条的形状,了解其特点。2.创造性地运用线条,体验造型乐趣。教学重点:
了解线条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
绘画创作中各种线条的运用。教具学具:
教师用勾线笔、彩笔。学生用勾线笔、彩笔、彩纸。教学步骤:
一、了解线条的有关作用
1.生活中还有哪些线条,添画出来。(教师依实际情况进行补充)2.分析线条外形,了解其变化规律。
线条不仅可以用来表现各类物体的造型,还可以表达不同的心情。例如,用力画出来的线条像笔直的大树,多么正直无私;轻轻松松画出来的线条像散步,多么悠闲自在;到处流动、急促滑行的线条像在跑步、溜冰,多么快乐;慢吞吞的线条像小老头走路,一点一点的线条像雨滴,一起一伏的线条像波浪,旋转线就像蜗牛壳。有的线看上去很平静,有的像在运动,有的线看上去很烦躁……
3.给线条取名。
引导学生根据线条的外形特征为线条取名。如:直线、粗线、细线、虚线、垂直线、地平线、曲线、参差不齐线等。
4.找线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线条,请找一找你看到的线条或说说你曾经看到过的线条。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5.谈一谈线条的作用。
通过谈话使学生知道:线条广泛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是构建各种物体造型的基本单位。另外,线条还要具有装饰、美化的功能。
二、集体评价。引导学生共同评议作品。
2、涂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
2、培养绘画的兴趣;
3、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团结合作性。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各种颜色、颜料的性能;
2、画出新奇的图形,涂上鲜艳的颜色。教学难点:
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颜色自由大胆的涂画中,掌握色彩的涂画方法。教学方法:示范法、练习法 课时:1课时 教具:颜料、排笔 教学过程:
一、介绍工具:
“今天,我们要用各种工具作画,所以先来认识一下有什么工具。” 学生观察。“颜料必须用排笔调开,可以混合配色。水杯用来洗笔。”
二、新授课
1、欣赏
图(1)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颜色? 学生讨论。(红、绿、黄、蓝、白等。)师:画面上有具体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图(2)学生作业 师:这幅画中有什么图形?主要采用哪种色彩? 学生分析。
2、引导绘画
(1)用白纸,剪成各种形状。
师:请各组同学用不同颜色来给这些形状添上不同形状和花纹。学生尝试画。(2)老师示范画
A、用毛笔、排笔蘸上不同颜色。B、在画面上任意涂上颜色,注意色彩的变化。C、添加不同形状或花纹。3)学生动手绘画
提问:你在绘画中有什么发现?当你用红和黄色涂在一起时有什么变化?你还发现其他变化吗? 学生讨论。
3、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议。
三、小结
涂画十分有趣,许多画家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就能涂画出美丽的画面,这是为什么?重在他们的画有创意,能让人产生联想。板书设计:
涂画的乐趣
工具:颜料、排笔、调色盘、水桶
红色+黄色=橙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作业:用各种不同的颜色自由涂画。
3、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围绕“太阳”的主题,我心中的太阳引导学生在表演、绘画、歌唱等艺术活动中,学习运用线条、基本形、色彩、节奏、形体律动和表情等基本要素,并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及富有情感的想像,引发学生感受自然带给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面孔红通通,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学生回答)二.新课: 1.太阳的小故事
师:你们知道有关太阳的故事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早上一起来,晚上一起走。可是你想想,十个太阳一起在天空中,人们受得了吗?对了,他们快把大地都烤干了。后来就有一个英雄,叫做后翌,他找来了一把弓箭射掉了其中的九个太阳,留下现在的这个太阳。
2.太阳的表情
(1)师: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它们可能长什么样子。其中有个太阳宝宝,知道太阳宝宝长什么样子吗?猜猜看。
(学生回答)
师总结:太阳宝宝长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它可淘气了,喜欢把自己的身上的阳光扎成一条条小辫子,还扎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小辫子。
(2)太阳妈妈呢?她可能长什么样子呢?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太阳妈妈打扮打扮呢?
(学生回答)
师启发:太阳妈妈找来了花姑姑,它把花瓣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瞧,现在她多漂亮啊。
(3)师:太阳爸爸呢?可能长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
师总结:太阳爸爸它喜欢戴各种各样的手表,瞧,它一道道光茫就变成了一只只漂亮的手表。爸爸挺有学问的,戴了一幅深深的眼镜。(师示范绘画)3.启发想象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把太阳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讨论交流)四.课堂练习
用撕贴画帖一帖心中的太阳,教师辅导 五.课后小结 1. 我心中的太阳展 2.给爸爸妈妈也猜个谜语
4、星星和月亮
教学目标:
1、涂色均匀,并认识自己喜欢的颜色。
2、涂好的星星展示,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学准备:
1、学生以前涂过简单的图形。
2、剪好的星星图形,油画棒、月亮图形每个幼儿一份。教学过程:
1、导入话题,引起孩子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个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请你们数一二三咱们把它请出来吧!
(2)教师:月亮漂亮吗?把他贴到黑板上让它玩吧!可是月亮自己在黑板上玩多不好,咱们给他请几个好朋友吧。
2、事范例,引起涂画兴趣。
(1)教师拿出事先涂好的星星让学生看,并说说星星的颜色。
(2)我们让这些星星和月亮一起玩吧,小朋友认识这么多颜色,你们 最喜欢什么颜色呢?
(3)月亮嫌伙伴太少了,我们再给他请几个吧!我这里有好多星星呢,可是没涂色,请小朋友帮忙涂上好吗?
(4)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就用什么样的颜色,把你们最好看的星星涂出来。
3、学生涂色,教师指导。
(1)告诉学生涂色要均匀。(2)对个别不会涂的小朋友给与帮助。
5、小餐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撕,摆,贴的办法体现餐桌上丰富的食品。(2)懂得蔬菜,水果的营养价格。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撕,摆,贴的办法体现餐桌上丰富的食品.教学难点:
怎样开发学生理解水果,蔬菜的外形特性举行撕,摆,贴.教学准备:
学生:卡纸,彩色纸,双面胶.教学经过:
一、游戏导入(猜谜语)
师:小挚友,你们喜爱猜谜语吗
生:喜爱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吗
生:好
师:头戴绿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装满一肚子.(茄子)
师:小挚友,你们在平常的生存中还吃过什么蔬菜呢 你们喜爱吃蔬菜和水果吗
生:(自由答复)
师:蔬菜和水果在平常的餐桌上,本日我们就去我们的小餐桌上看看.(老师板书课题)
二、懂得蔬菜,水果的特性
师:小挚友,本日咱们就来举行一个蔬菜水果大会餐的运动好吗
生:好
师:在这个运动中老师要求你们仔细察看水果和蔬菜的外形和颜色,然后把你们察看到的和自己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吧!
(同组的小朋友讨论)
师:适才老师看你们讨论得那么剧烈,你能把你察看到的和大众一起共享共享吗(请几个同砚说一说)
三、激励学生的兴趣,察看树范操纵
师:小挚友们察看得可真仔细,老师为了嘉勉你们,想献技一个幻术给大众看看,老师拿出一张红纸问: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答复
师:你们看老师把它形成了什么
生:答复(苹果)
师:老师是怎么变的呢 你们想学一学吗 好,老师请示你们也来变一变.(要求小朋友们仔细察看)
教师示范(先拿出一张纸,再在纸的后背画上苹果的样子,再沿着线撕出苹果来,撕出来的苹果比第一个少了一个绿色的蒂,让学生斗劲一下,感触色彩搭配的美.)
四、学生欣赏作品,感触色彩搭配发生的美,发挥想象力.师:而今老师想请小挚友欣赏一些作品,看一看这些作品英俊吗
(学生欣赏作品茄子,鱼,蛋糕,桃子,西瓜等,感触色彩搭配的美感.)
师:老师用彩纸可以形成这么多好吃的小食品,坚信小挚友必定也想变一变!
生:答复
五、创立情境,引导学生创作
你们的想象可真丰裕呀!本日是小红妈妈的生日,小红想给妈妈好好的贺喜一下,然而她家的餐桌上什么也没有,小红正为这事忧愁呢 你们乐意帮帮他吗
生:答复
师:看来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童,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小手,为小红的妈妈准备一顿丰富的晚餐好吗
(学生动手创作,把做好的食品插进盘中)六、评价学生的作品
师:小挚友,你们做的菜真丰裕,而今我们就来评一评谁是好的小厨师!
(学生点评:把贴纸贴在喜爱的作品上面.)
(老师点评:针对好作品举行点评.)
七、总结
师:小挚友,小红妈妈快回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红妈妈过生日好吗
生:好
6、稀奇古怪的梦
教学目标:
1、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由的借助自己的语言或美术创作把梦表达出来。
2、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由的借助自己的语言或美术创作把梦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1、本课教学手段采用讲故事、形体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先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做过的有趣、特别的梦境。
3、通过激情入境——启发构思——讨论欣赏——自主表现——交流评价——教学延伸等方式进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在学生创作时应鼓励他们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世界。教学延伸:
可以把自己的画的内容,或“梦”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对梦的题材感兴趣。
2、能否用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来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3、能否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梦境。
7、小花衣
教学目标:
1、设计款式、格调各异的服饰,发展学生想象力。
2、学走猫步,大胆展示美。
3、设计“服装”装饰图案,培养美感。
4、懂得心灵美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能够量体裁衣。
教学难点:设计出风格各异的服装款式。教学准备:
1、剪刀、色纸、记号笔、电子琴 教学过程:
1、以摇篮曲引导学生进入休息状态,再以公鸡的叫声催醒“睡梦中”的学生,进行一组动物律动的组合练习,表现一些常见动物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外表,说说自己的发现(从服饰、帽子、鞋子等角度找出教师与平日装束的不同处)。教师在室内走猫步,让学生比较教师今日走姿与平日有何不同,说说这是什么职业的人的走姿,引出模特的话题。丰富词语:猫步
模特
3.、讨论:美的标准。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美是由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而形成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注重服装、发型、肤色、唇色、鞋袜、帽子等整体的协调美,却忽视了内在美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把自己装扮的活泼、健康、美丽的 同时,也要把心灵变得更美,这样的人最美。
4、请学生说说模特的职业要求(高、瘦、健康、年轻),丰富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成长的信念。
5、美丽的服装从哪里来?
简单介绍服装设计师的工作,教育学生尊重、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
8、下雨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人物动态,学习表现雨中的情景。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学会关心他人,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简单了解大自然与人的关系,运用各种方法表现雨中的人物活动。大胆表现生动的人物动态,处理好人物与景物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分析不同的雨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1、喜欢猜谜语吗?我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这是什么?生:雨滴······师:对就是雨滴!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4课下雨了。
2、唱歌曲《小雨沙沙》
同学们会唱《小雨沙沙》这首歌曲吗?谁唱一唱?唱的真好!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生:······
3、听过 „雷雨声‟吗?
你们听了害怕吗?
二、讲授新课 分析不同的雨对我们人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同学们还知道什么雨?
不同的雨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春雨滋润大地使万物生长,„我们常说春雨贵如油。
(1)雷阵雨对炎热的夏季有什么作用?(2)连绵不断的连阴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下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化特点。下雨了我们怎样在户外活动?
下雨了同学们上学都会打伞,或穿雨衣,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上学的呢?
3、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它们的生活也都在发生变化。
(1)在干燥的热带草原,天气非常炎热,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下雨了,许多动物很多天没有喝到水了,忽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草原上的动物会怎么样?植物会怎样?谁来表演一下?
(2)下雨许多小动物会躲在家里,也会使许多小动物忙碌起来,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动物会忙碌起来?
4、欣赏课本29页学生作业。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理由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如何表现不同的雨?色彩怎样?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5、组内继续讨论,归纳一下可以用那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和教师示范)
三、学生作业
你希望画出下雨时的哪种情绪或感受?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你印象最深的雨中的情景、教师指导使用材料的方法
四、讲评作业
分析并展示作品发现同学作品中雨的不同表现手法。
五、小结
同学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雨中情景,回家以后可以试一试。
9、课间
教学目标:
1、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的愉悦,能为表达自己的感受选择适合的变现方法。
2、大胆创作并表现出画面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得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大胆创作并表现出画面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得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的愉悦,能为表达自己的感受选择适合的变现方法。
教学过程:
1、以“同学们在课间做些什么?”为话题,进入课间游戏活动的讨论学习。
2、再几个人一组,一起描绘各自熟悉的活动,如:踢毽子、打球等,将学习置于生活情景中,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教师调动学生画画的积极性,让学生都有“一显身手”的欲望。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10、小小钟表店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钟表知识,懂得简单的设计方法,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美观的钟表。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渗透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巧妙地设计制作造型新颖的钟表。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各种材料装饰美化钟表。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钟表实物或图片,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找找钟表的特点。
2、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钟表知识(如中国古老的计时器具、最早的钟表等。)
(二)发展阶段:
1、互动游戏“一分钟你能干什么”。教师首先作剪钟表轮廓的示范,学生看时间;学生进行剪钟表轮廓比赛,教师要引导学生剪自己喜欢的造型,造型要求尽量简单。
2、制作钟表造型。学生将时针、分针配在剪好的钟面或表面上,初步完成钟表造型。
3、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求新求异。
(三)强化阶段:
1、欣赏课本上的范作。
2、教师小结装饰的方法:用剪、画的方法装饰,用不同实物组合装饰等。
3、学生讨论:如何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进行装饰。
(四)表现阶段:
1、教师讲述作业要求及创作要领。
2、学生自主进行设计与制作,可采用两个合作设计制作的方式。
3、教师巡堂辅导,对构思创意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给予帮助。
(五)展示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自评互评。
11、五彩连环
教材分析:
奥运五环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课是一节融合了手工制作、绘画练习、体育游戏等多项活动的综合性体验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五环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的代表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协调表现。
3、体验合作进行五环游戏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热爱体育、增进健康的社会情感。
教学重点:
体验合作进行五环游戏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热爱体育、增进健康的社会情感。
教学难点:
1、认识五环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的代表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协调表现。教学过程:
主要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1、活动一:欣赏评述的教学活动,应以认识五环标志、了解其五环的代表意义及奥运五环的相关知识为主。
2、活动二:练习创作活动,学生可利用涂色方法大胆装饰不同色彩的彩条,并穿插组合连成色环,可通过学生演示、讲解、试做等方法,学习色环的制作方法。
3、活动三:游戏交流,组织学生开展联结五环的游戏活动。活动可以是个体学生的活动,也可以是集体活动,同时这种活动还可以以人的自身形体进行连五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乐趣。
12、小飞碟
教学目标:
1.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以剪贴、绘画、黏合等形式设计出有个性的“飞碟”,并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2.通过对废纸盘的巧妙利用,鼓励儿童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飞碟的基本制作方法,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飞碟。难点:发挥想象,对小飞碟进行大胆地设计和装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谁知道在茫茫的宇宙中可能会隐藏着什么?那我们透过神奇的魔镜去瞭望着这神秘的太空。在这浩渺宇宙中,这些神秘的飞行器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去太空遨游?今天,我们就动手制作一个飞碟,坐上它去探索神秘的宇宙太空。
三、欣赏范作,指导制作
1.出示范作,学生观察。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小飞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有什么特点?
2.这么精美的小飞碟是怎样制作而成的?
要想把这小飞碟变得更加漂亮,就应对小飞碟进行装饰并引导学生说出装饰的方法。
板书:第二步
装饰(画、剪、贴)
四、设计制作,鼓励创新
1.让学生根据自己搜索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自由制作不同的小飞碟,大胆创新。比一比,看谁制作的小飞碟最漂亮。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展评指导(并播放音乐启迪创作思维)。
五、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小组评价,让学生自由欣赏同组同学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2.集体评价,各小组评选1~2名同学上台展示作业,评选“最酷造型奖”、“最亮色彩奖”、“最具创意奖”。
六、掷碟游戏,体验乐趣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掷飞碟游戏,看谁飞得最远,并说说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边旋转边掷是掷得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课堂小结,活动延伸
这节课,大家能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大胆想象,用平常一些废旧的材料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小飞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小朋友只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是可以变废为宝的。
活动延伸:学生搜集、使用身边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造粘贴活动,发挥学生的潜能。
板书设计:
小飞碟
黏合(把两个纸盘互相黏合)
基本制作步骤
装饰(画、剪、贴)
13、转转轮
教学目标:
观察转转轮旋转地现象,掌握转转轮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大胆地想象,制作出有趣的、色彩漂亮的转转轮,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转转轮旋转地现象,掌握转转轮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大胆地想象。
教学难点:
制作出有趣的、色彩漂亮的转转轮,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1、以儿歌为引子,创设情境,看课文图中三个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在一起开开心心的玩游戏的场景,能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手工小制作的创作热情。
2、讲解基本制作步骤,让学生在在转转轮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在色彩搭配上,可激发学生自由添加,使其在转动时能够看到色彩融合的现象。
3、采用小组合作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赛,看谁转得时间最久,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劳逸结合、身心愉悦。
教学评价:
1、在美术活动中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敢说、想说、大胆创造。
2、说说自己在制作时用了什么其他材料,做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谁的色彩装饰得很漂亮?为什么?转起来有什么变化?
14、我是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各种可以利用的材料,并学会运用它们来进行各种美术设计,以丰富和美化自己的生活。
2、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得思想情感教育。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得思想情感教育。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各种可以利用的材料,并学会运用它们来进行各种美术设计,以丰富和美化自己的生活。
教学过程:
1、欣赏各种实物造型可爱、有趣的示范或图例。
2、让学生当一回解说员,介绍自己身边的材料分别可以用来做什么,说一说自己想做一件什么物体,让学生产生联想,获得视觉感知,为扩展学生思路和添画作铺垫。
3、介绍基本方法,可以用身边的废旧泡沫等进行立体制作。教学评价:
1、可以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2、采用相互交流评价的方式,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等奖,在交流中提高认识。
15、红星闪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习制作小红星,掌握制作平面、立体的小红星方法;
2、了解有关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教学难点:
制作有创新,能剪大小不同的五角星。教学方法:示范法 教具:蜡光纸、剪刀、胶水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听过小红军的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红军的故事……
提问:你还看过哪些影片是讲小红军的?小红军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而小红军在战争年代是多么艰苦。同学们,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学生讨论。
“同学们知道小红军的帽子上的红星代表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小红星。”
二、新授课
1、了解红星的剪法 老师示范:
(1)用红色纸剪裁成正方形;
(2)对折成三角形;
(3)再对折,将折印作为中线;
(4)交叉折三角形;
(5)对折;
(6)斜剪一个小三角形;
(7)展开,完成。
2、学生制作
要求:请同学们用红色纸剪一颗小红星。
3、讲评作业
4、游戏
规则: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绳子上贴满小星星,装饰成挂件。集体评议。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制作小星星,可是立体的星星你会做吗?动手试一试。板书设计:
红星闪闪
作业:请同学们用红色纸剪一颗小红星。
16、玩陶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摸、捏、听、做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对泥巴的感知,初步掌握玩泥巴的几种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发现泥加多少水泥巴才会听话,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捏、搓、压、团等。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阶段的美术学习强调的是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将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打破了学科门类的界线。所以本课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体验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能从中感悟到泥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自由创编捏泥巴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教学流程:
1、欣赏泥塑,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使学生知道泥塑是由什么做成,并让学生在欣赏中开眼界、激情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教师现场制作泥塑,把一块普通而又平凡的泥巴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以“这泥巴可真听老师的话”来引出新课。
2、触摸泥巴,了解特性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
3、创编动作,掌握技法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我在这一环节当中用夸张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捏泥巴的舞蹈动作,比如:捏、搓、压、团等,使其与音乐整合。在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学跳泥巴舞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法。再把技法溶入到舞蹈当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6、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此环节我主要从泥巴与水、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和体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因势利导地渗入环保教育,再利用拟人的方法,表现各种与泥巴有关的自然灾害。比如:
(1)水多了,泥巴会哭泣;水没了,泥巴的嗓子会干得裂开来;
(2)泥和水发疯了,河水会变浊,荒滩、沙漠、泥石流也就多了;
(3)我们都希望青山绿水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
17、陶泥压纹
教学目标:
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感悟彩陶艺术。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简单做一个水壶。教学难点:
认识彩陶审美价值。教学方法:
示范 教具:陶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师: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其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以前,今天,我们来学习彩陶艺术。
二、新授课
1、欣赏图片 《白陶器》
师:同学们,你能猜一猜这个陶器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讨论。
“这是装水的容器,设计巧妙实用,瓶罐两侧有穿绳的耳,取水时自然下沉,上重下轻便于取水。”
提问:同学们,知道彩陶最早在哪里发现? 学生思考。
“彩陶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的仰韶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 提问:请说出器形的种类? 学生讨论。
“碗、壶、钵、罐、瓶、鼎、盘等。”
2、老师示范: 1)将泥压一压。
2)卷、捏、按出水壶基本形。3)印出花纹。
3、引导学生制作
“请应用多种方法,如团、捏、挖、接等完成一个装水的壶。” 老师指导。
4、讲评作业
三、小结: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制作陶罐。板书:
感悟彩陶
(一)方法:
团、接、捏、挖、揉、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仿制彩陶的动手能力。
认识彩陶实用价值。教学重点:
应用彩陶制作的多种方法制作一个碗。教学难点:
分析作品艺术价值。教学方法:
练习教具:
图片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师: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火改变物质的第一次创举,是一项跨时代的发明创造,因而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今天,我们深入学习彩陶。
二、授新课
1、分析作品
出示《彩陶人面鱼纹盆》
师:这件作品采用了什么花纹来装饰? 学生讨论。
“应用人面鱼纹,使人联想到渔猎生活。”
提问:彩陶在花纹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
“最早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向植物和几何纹发展,而且越来越抽象。”
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纹样? 学生讨论。
2、画一画
设计陶上的装饰纹样。
3、老师示范:
1)做出碗的基本形,采用压、按、方法。2)印出花纹
4、布置作业
制作一个印有丰富纹样的碗。
5、学生制作 老师指导。
6、讲评作业
三、小结:
课后,同学们再去深入了解彩陶相关知识。
板书:
感悟彩陶
(二)方法:
捏
压
刻
印
18、童谣童画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教学过程: 1.新知教学。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此童谣的体会。(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
(3)教师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小结:童谣和童画的相通之处(童谣和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为一体。在童谣的美好韵律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童画的丰富想象中,感受童谣的韵律之美)。
(5)揭题:《童谣童画》。2.欣赏作品。
1)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
(2)欣赏书本中的童谣、童画和教师收集到的作品。(3)学生进一步领悟童谣、童画的相通之美。3.尝试创作。
(1)师生共同评价童谣《荡秋千》(选取的创意角度,艺术特点等)。(2)学生尝试为此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4.评价作业。(1)交流创作思路。(2)师生共同评价。5.小结与拓展。(1)小结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了解其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及艺术风格等情况,熟读成诵。
教学评价:
【一年级美术上册《下雨啦》教案】推荐阅读:
一年级美术上册《大家一起画》第一课时教案12-25
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蚂蚁搬家》11-15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2-09
三年级美术上册《美术小记者》教案10-23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上册10-21
四年级上册美术书教案12-28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0-01
湘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07-02
七年级上册美术小伙伴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