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习作计划(精选16篇)
1.三年级习作计划 篇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计划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从思维特点来说,他们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作文习作中,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每当我看着一篇篇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生拼硬凑的文字,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觉。于是,我警觉起来,对学生每次作文的过程进行分析,试着尝试了几点做法,还真有点奏效。
一、激发作文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推动力。生动、有趣的情景,能吸取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训练学生写作的好办法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说话。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唱儿歌,在黑板上画上大头娃让贴鼻子,击鼓传花等,先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演后让学生描述表演的场面。学生表演得好,描绘也非常生动。如出现“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合不拢嘴,”“哄堂大笑”等形象的词语。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就成了活动场面,写人记事等好文章体裁。
二、据实观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不丰富,在教学中让学生实景实物观察,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他们才有较完整、具体地说出实景实物的特点来。三年级教材中有一篇习作训练,内容是“观察中的发现”,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利用拓印、肉眼等观察指纹,教给他们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观察结果,一部分一部分地说清楚,最后连起来说,最有趣的地方要详细的说。先分小组讨论,让每个人都有练说的机会。准备充分的到讲台前去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一内容也如此这般„„这样的教学,学劲头足,看得仔细、也看得清楚,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写文章热情也高,也有话可写了。
三、分类提炼素材积累学生作文语言
小学生观察力差,作文素材积累较少,平时我分类整理了写人、记事、写景等类相关词语。每天出示一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用提供的词语适时练习说话,写话,这样抽象的变形象了,就解决了没有题材可写,语言不美之说了。
四、情趣作文投入让学生乐于表现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从内容入手,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又要注意教学手段、方法的趣味性。如写人的训练,先练写人物的外貌特征,然后有目的去看书练习写人物的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写人物时我引导学生就地取“材”,相互观察,对象描绘,上台演说,让大家推测辨认写的是谁,评比看谁写得最像,学生的兴趣随之而来。为了拓宽学生的见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留心一件所见所闻,上第一节语文课前几分钟说说、讲讲最有趣、最有令人高兴等的一件事或所闻,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得非常快,为以后的作文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经过以上这些做法,学生会渐渐地爱上作文,敢想、敢说、敢写,并从中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每次作文,他们思维十分活跃,写作兴趣高涨。
五、习作安排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我会变。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六、注意事项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3、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要注重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2.三年级习作计划 篇二
镜头一 :和往常一样,教室里除了几个因家长晚下班还没来接的学生外,别的学生都回家了,老师正批改着学生的日记。不知什么时候一位家长站到了老师的身后 :“瞧, 这个孩子日记写得多好,我们家的孩子如果作业里有日记,总是拿着笔耗费好几个小时, 哎,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的,每次一到写作文总是跑进跑出地过来问,写什么呢?该怎么写呢?真是头疼啊!”还有一个家长附和道 :“是呀,每次写作文,他累我也累,管他吧,写作文就变成我的事了,不管他吧,写出来的作文看都不能看,哎!”
镜头二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老师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习作前的辅导,等学生开始写的时候便在教室里巡视起来。A正拿着笔在思索,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就没有打搅他。可是等老师巡视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愣在那里,双眉紧锁。 于是老师上前关切地问道 :“怎么了?”“老师,我没有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地方都没有趣。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他把憋了好久的话说了出来,看着他一脸的纯真,老师一时语塞。
镜头三 :又该到作文讲评课了,这可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因为他们又可以欣赏到班级中的优秀文章,他们一边听一边猜测着文章的作者,那心中的喜悦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眼色中互相传递着。作文讲评前,依照惯例先把作文本发下去。学生们争着拿自己的作文本,争着翻阅老师的评价。“我是优三颗星!”“我是优五颗星!”“我是优一、二、 三……八颗星!耶!”得到八颗星的孩子眉宇间充满了自豪和得意。这时老师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头埋得很低的B,只见他偷偷地翻着自己的作文本,偷偷地看着作文本上的评价,然后把作文本合上了。旁边的同学凑过来问他 :“你是什么?”“我,我是一个良, 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可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优?”B轻声地说到……
二、习作教学透视镜
自从升入三年级,一涉及学生作文教学, 很多老师都普遍感到 :新教材的作文难教! 笔者沉下心来细细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原因一 :教材把握失衡
纵观三年级的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是这也给教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教材存在的开放空间越大,教师们就越难把握。很多教师都已习惯于老教材中明确的写作要求和写作内容, 面对现在的习作,却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 就拿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来说吧,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面对这样的要求,有些教师就简单理解为写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下棋、游泳、打乒乓等,把原本非常宽泛的写作范围一下就变得极为狭窄,如果再加上必须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就更少了。结果,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乒乓比赛,要么是下棋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一下子让比赛给充斥了。
原因二 :教学方法不当
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仍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 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习惯于统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导,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面对质疑,这些教师还头头是道地陈述自己的理由 :放得太开了,以后面对考试怎么办?这样至少不会跑题。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何有精彩?相反,还有一部分教师面对宽泛的作文要求,干脆什么都不作指导,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 中下游学生常常是咬着笔杆无从下手。
原因三 :教学评价滞后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教师, 似乎就是完成任务了,不管写得如何,可能都不会再作修改。大部分教师也许是“忙” 字当头,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 粗略地写几句评语(有些连评语都没有),发还给学生,就算是完成了一次作文教学。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仅仅是一个分数和几句泛泛的评语。单一的评价让作文变得索然无味,每次作文教学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习作教学广角镜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可是诸多的原因束缚了学生,使得他们面对真善美的世界却不能流露,不敢表达,更谈不上尽情地释放。
策略一 :蹲下来看孩子
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叶澜教授说过 :生活、 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过高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辞不达意、 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 就应该给予肯定。 下面是笔者的一个学生第一次写的《泡茶》:
我先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了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不一会儿,茶叶们一个一个浮在水面上了。咦,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又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没过一会儿,其他茶叶也跟着一片一片地掉了下去。
笔者给这篇文章打了优加四颗星,并且还给她写上了一段评语 :“你观察得很仔细, 老师相信你肯定亲自泡过茶了,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祝贺你!老师还发现你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在你眼里,热水成了可怕的龙卷风了,那一片片茶叶也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 如果你把茶叶掉下去的样子观察得再仔细一点,老师相信,你的这篇文章会更精彩!修改好了以后别忘了和老师一起分享哟!”
后来,这个学生回家又重新泡了一次茶, 经过修改,写出了下面这篇文章 :
我先把干干的扁扁的茶叶放到杯子里, 然后往杯子里倒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茶叶们个个惊慌失措地逃到了杯口。片刻,水就平静了下来。 茶叶们一个一个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上。仔细一看,啊,我上当了!其实那些茶叶们正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呢!喝了水的它们一下子胖了不少,有一些喝多了水就往下沉。有的像一块石头猛地往下砸,有几片小的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接着,茶叶们开始调皮起来。老大学着跳水运动员抱着脚翻着跟头跳下来,老二和老三比老大还调皮,它们沿着杯壁“嗖”地滑了下来。老四还是个小妹妹,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压在了大哥哥们的身上,摔了个大跟头……
看来,只有尊重学生的天性,作文才会是心灵里流淌出的泉水,才会是个性绽放的花蕾。其实,我们只要能放下架子,蹲下来, 就会发现,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同样精彩。蹲下来,还自己久违的童真 ;蹲下来,给孩子一片释放童真的晴空。
策略二 :春风放胆来梳柳
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人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特点及意图。三年级的习作教材放在语文园地里,每一个语文园地都安排了一次习作,每学期共八次习作。纵观这十六次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
1.兼顾了写实和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又让学生充分想象,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发现在每一册教材里面都安排了两次想象作文。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习作教材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也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这个是作为中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我们也在习作教材里面得到了印证。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从上述习作教材的特点看,第二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第二点,其他都无从谈起。课标也说得很明确 :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如果说一、 二年级是写话,那么三、四年级就可写“放胆文”了。
策略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于习作如果我们仅仅注意一学期的八次习作练习恐怕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让学生勤于动笔,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练笔机会。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四次小练笔,而下册只安排了三次小练笔。教师们在教学中用教材安排的这些小练笔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笔。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不失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渠道。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文训练要在阅读教学中相互生成。
随文仿写 :《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时,先带着学生品读描写银杏和枫叶的语句,感受文章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语言进行仿写。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所以稍作引导,文思便喷涌而出 :“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啊翻啊, 翻来了硕果的明天。”“它把金黄给了田野, 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啊招啊,招来了丰收的喜悦。”“它对菊花最慷慨,它把彩色给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张张可爱的大花脸,笑啊笑啊,笑来了百花争艳”……
随文续写 :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进行续写,这类文章往往是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像《风筝》、《小摄影师》、《陶罐与铁罐》等都可以进行续写。 当然,在要求学生续写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如《风筝》一课,文章的结尾是“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学生在充分感知了课文之后,教师点拨一下 :“我们究竟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请每个同学当一回大作家来写一写。”由于学生还沉浸在文中,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一个个奋笔疾书……尽管学生的体验不同,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流露。
随文拓写 :拓写不同于续写,它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有时它是对文章的一种变式的总结,是文章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而有时它又是作者情感的提升,是读者对文章的再悟。《掌声》就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可供拓写的文章。在走近主人公的同时, 学生也跟着一次次地感受到了掌声的魅力, 在课接近尾声时,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这样一段文字 :
掌声,是一声声亲切的鼓励 ;
掌声,是一次次温暖的支持 ;
掌声,是……
学生在引导下一句句妙语即兴生成 :
掌声,是一股股关爱的暖流 ;掌声,是一次次热情的期盼 ;
掌声,是通往自信的钥匙 ;掌声,是告别自卑的留言……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如《可贵的沉默》,在教学的最后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用“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想对你们说……”写几句话 ;《燕子专列》 一课也可安排几次小练笔 :“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在文章的最后一句 :“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好像在向人类致谢。” 在学完课文之后,可让学生想象,你就是燕子专列里面的燕子,你要向谁致谢呢……都不失为进行练笔的好时机。
作文究竟是什么?此时我心中顿时豁然, 作文,其实是我们真实思想的负载,是我们真实情感的沉淀,是我们真实自我的释放。 如果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够坚守那份真, 那份实,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 生机盎然 !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习作教学改革也出现了许多令人高兴的新气象,这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结果。可是,尽管如此,习作教学的现状并非能尽如人意,作文教学的前景也并不是灿烂如花。
3.三年级习作训练方法初探 篇三
一、扶着走,一步一步有依托
1.在词语超市里积累词汇。词汇贫乏是三年级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设置“词语超市”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的自画像》,要求学生写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爱好。我打开“词语超市”(“瓜子脸、圆圆的脸、又白又嫩、白里透红、黝黑、弯弯的眉毛、柳叶眉、八字眉、浓眉大眼、丹凤眼、水汪汪、水灵、明亮、苗条、胖乎乎、活泼、文静、顽皮、稳重”等),让学生反复读词,理解词意;再用课前准备好的小镜子观察自己,看看自己的相貌跟哪些词吻合,想想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性格;最后各取所需,完成作文。这样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词汇。
2.在阅读中学习表达。课标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在阅读教学中学写片段,强化课堂练笔体现了这一要求。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阅读教学中慢慢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表达的方法。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仿写精彩的句子,如精彩的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等,再仿写精彩的段落,如并列式的段落、总分总的段落、因果式的段落等,最后仿写整篇文章。三年级下册的《庐山的云雾》中的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是典型的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学习了这种构段方式后,教师可让他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围绕“一下课,操场上就热闹起来了”写一段话。学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因而写得有声有色。
二、引着走,目标明确有收获
1.降低习作要求,提高习作信心。要求高往往是学生对习作产生厌烦心理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布置作文,每次提出一两个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信心。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八次习作训练,我是这样归纳的:“习作一”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习作二”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习作三”要求有顺序地描写秋景,把想象内容写清楚;“习作四”要求选择一处景物,要有动有静,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习作五”要求收集喜爱的动物的资料,用第一人称按顺序介绍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习作六”要求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自己喜爱的文具,写清它的用途;“习作七”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编一个童话故事,写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习作八”要求查阅古诗句的有关资料,研究诗句,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每篇习作,只要达到要求,都能得到好成绩,而其他问题,则淡化处理。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信心得到了增强。
2.加强习作评讲,在对比中找到方向。作文讲评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讲中对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积累写作知识。如同样是写文具盒,有的学生写:“我有上下两层楼,一楼住着铅笔、钢笔、水笔,二楼住着橡皮、小刀、直尺,两个家庭相处得非常融洽。”有的学生写:“我有两层,上面一层放着橡皮、小刀、直尺,下面一层放着铅笔、钢笔、水笔。”这两种表达方法,你更喜欢哪种?同样是写动物,有的学生写:“我的毛是白色的。”有的学生写:“我穿着一件毛茸茸的白色外衣。”哪种表达更生动?教师要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拟人手法的作用,使文章生动活泼,吸引读者。写人物外貌时,“她有一条乌黑的马尾辫,一张雪白的瓜子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和“她扎着乌黑的马尾辫,雪白的瓜子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哪一种读起来更自然?学生体会到了精确用词的作用,写作时就能避免重复啰嗦了。
3.加强习作训练,习得写作技能。熟能生巧,反复地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每个单元的习作,我都要举一反三,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相关的写作。如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的自画像》之后,我总结出写作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通过一定的事例刻画人物的性格等。我要求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用学到的方法写《我的同学》、《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文章。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掌握了写作技能,以后凡是写人的文章,都得心应手了。
三、放手走,自由自在真快乐
新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日记是学生写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内容,都是可写的内容。欢乐、痛苦、希望、悔恨等都是可以表现的主题。对学生的每篇日记,我都给出激励性的评语,如:“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你特别能干。”……每周我都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交流日记,先在小组交流,再推荐写得较好的日记在全班交流。每读一篇,学生都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新课标更关注学生的习作心理,提倡自由表达。日记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初学作文的学生真正爱上作文,增强学好祖国语文的信心。
4.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析 篇四
中卫市阳沟小学姬学文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贯彻这种精神,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排难激趣
大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首次肖像描写时,我首先出现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30的个子,大约有4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几十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课余生活》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一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了好几节课与学生一起搞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象、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写一处景物,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浏览,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光盘,把学生带到一些旅游区,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这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秘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5.三年级上册习作八 篇五
自由作文
主持人: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李 萍
主持词:
亲爱的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本次习作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写。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或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也可以写自己的快乐或烦恼……总之,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动笔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写的时候,要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写完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另外,老师建议你可以把这个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建一个“习作成长档案袋”.
◇学生习作
快乐生活滑起来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2班 沈骏诚
爸爸妈妈带我去内蒙古坝上草原游玩,我们乘着霸气十足的越野车,在宽阔的草原上,在金色的沙地里,刺激地玩大穿越,哪里好玩,我们的车队就停在哪儿看风景、玩游戏。
这不,今天我们的越野车在一座山坡下停了下来,这座山上全是我们小孩子喜欢的沙子,不过今天我们可不是来这里玩沙,而是滑沙。是像滑雪一样拿着滑雪杖,穿着滑雪板,慢慢地往下滑吗?那你就错了!
只见导游哥哥分给我们小孩子每人一个塑料做的滑沙板,一声令下,让我们一个个地从山脚下往上爬,爬山可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可兴奋了。可今天在沙子山上爬,跟平时的山大不一样,脚一踩就陷下去,得费好大的力气才能把脚从沙坑里拖出来,我们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来到山顶,往下看的时候,好高哦,下面的爸爸妈妈看上去跟我们一样大了。
只见一个个小朋友乘在滑沙船里飞速地往下冲,我激动得跃跃欲试!终于轮到我了,叔叔让我两只手紧紧抓住滑板的两边,腿缩着放在船上,叔叔轻轻一推,我的小船就像箭一般往下俯冲,我有点紧张,害怕船翻了会怎么办,正想着的时候,小船已经安全“着陆”,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太刺激了!
就这样,我们这些小孩子爬上、冲下,玩得不亦乐乎,滑沙让我们体验了快乐,小朋友们有机会也要去尝试一下哦!
【点 评】快乐生活滑起来,好动感的题目!滑什么?滑雪?不是,是滑沙!很独特的选材!小作者重点写了“爬沙山”和“滑沙”的独特体验。动词运用贴切,心理描写细腻生动,真切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假日生活带给孩子们的`全新体验。
(指导老师:周明红)
观海宁潮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4班 徐天晨
农历八月份是海宁一年一度的观潮期,尤其以八月十八的潮水为最大。国庆长假,我们也准备去体验一下海宁潮的壮观。
早上,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风把我们的伞吹得东倒西歪。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海宁大缺口镇,这里由于前来观潮的人太多,好多道路都已经封道了,我们的车子只能远远地停在停车场,步行到江边的海塘上,可想而知海宁潮的名气是多么大啊!听大人说,今天的风很大,潮水一定也会很大,多么期待啊!
我们在大缺口农庄吃过简单的午餐后,结伴来到江边,长长的护江堤坝宛如一条长龙卧在江边,把我们与江水隔开几十米远。此时江边堤坝上早已经挤满了人群,人们都在等待着潮水的到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突然人群中传出了一声:“来了。”我心里在想什么来了?没等我回过神来,爸爸妈妈也都在说:“来了来了。”噢,原来是潮水来了。我左看看右看看,潮水在哪呢?我怎么一点也看不见呢?真是急死我了!急得我直跺脚,小嘴巴都撅起来了,双手叉着腰,心里也有一些不服气。妈妈让我向最远处望,在江水与天空连接的地方,终于我看到了一条长长的白色的浪。渐渐地,白色的浪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粗了,可以听见滚滚的潮水声了。终于潮水像万马奔腾似的向我们扑来,哇!真是太雄伟太壮观了。传说是仙人喝酒时不甚失手将杯中的琼浆倒了出来,所以潮水浊浪滔天,波涛滚滚。一波接一波的潮水向我们涌来,它淹没了石头,拍打着堤坝,岸上的人们都发出赞叹声!
海宁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点 评】天下海宁潮,举世闻名。小作者通过描写看潮人之多,潮来前焦急等待的心情,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读者也仿佛亲眼目睹了八月十八的海宁潮。值得肯定的是小作者能注意细节描写,例如通过“跺”、“撅”、“叉”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自己等潮时的焦急心情。通过写潮水的声音、形状、传说等展现了海宁潮的壮观。
(指导老师:李 萍)
冬眠的蜗牛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3班 王奕博
我家有一个“蜗牛房”,里面住着蜗牛兄弟。它们整天背着一个海螺似的“小别墅”.你可别以为它们看不见,它们的眼睛长在触角上,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马上躲进“小别墅”里不出来。蜗牛也有嘴巴,看上去像一个“小老头”一样没牙齿,可实际上它们有二万六千多颗牙齿呢。它的身体软软的,“腹足”上有粘乎乎的体液,能避免腹足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黏液的湿滑性有助于蜗牛爬行。
一天放学回家,我像往常一样给它们喂菜叶,却发现两个黑乎乎的东西倒挂金钩在“屋顶”.我定睛一看,呼――,原来是蜗牛啊!可它们为什么倒挂着躲在各自的“小别墅”里?我轻轻地拍打着“蜗牛房”,心想:蜗牛,蜗牛,快来出来吃东西呀。可是蜗牛纹丝不动。我有点着急了,重重地拍打了一下,倒挂着的蜗牛兄弟掉了下来,它们的“小别墅”门口还蒙着一层薄薄的亮晶晶的体液。妈妈走过来看见了,推测说:“蜗牛不会是死了吧?”真的吗?我有点不太相信。于是,第二天我问了科学朱老师,朱老师说:“蜗牛是冷血动物,现在天气冷了,它们是冬眠了。”
看来这个冬天它们都不会出来了。蜗牛兄弟,明年春天,咱们再见。
【点 评】小作者独具慧眼,抓住了蜗牛最大的特点,坚硬的外硬,软软的身体进行描写。新鲜的比喻,也让蜗牛的形象变得妙趣横生。小作者热爱生活,观察细致,敏锐地关注到了蜗牛纹丝不动的现象,细细写来,具体生动,吸引了每一位读者。
(指导老师:陈月红)
躲猫猫的秋姑娘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春晖小学
304班 程奕钦
夏天慢慢地过去了,秋姑娘也悄悄地走近了,她似乎和孩子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秋姑娘调皮地躲进了草丛里,小草慢慢地变成了枯黄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条金灿灿的地毯,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尽情地翻滚着,享受着秋日的阳光。
秋姑娘偷偷地躲到了树林里,树林里的树叶立刻变得五彩缤纷。金黄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的梧桐叶像一只只蝴蝶随着秋风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在地上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美丽的秋装。
秋姑娘又开心地跑进了田野里,绿油油的稻子一下子就成熟了,远远望去像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海,在秋风的吹拂下轻轻舞动。我轻轻托起稻穗放在手心里,沉甸甸的稻谷里我闻到了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秋姑娘又匆匆地钻进了果园里,果子听到了秋姑娘的呼唤,拼命地成长着。一个个大苹果露出了红红的笑脸;黄澄澄的梨子压弯了树枝;桔黄色的桔子躲在碧绿的枝叶下向人们招展着她的美丽……
秋姑娘真厉害啊!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像魔术师一样,把他们变得生机勃勃,让他们更有秋天的味道!
【点 评】躲猫猫的秋姑娘,一听这题目我们就被吸引了。小作者是多么富有想象力,把秋天当做一个调皮的姑娘,她躲进草丛,草丛变黄了,躲进树林,树叶变得五彩缤纷,躲进田野,稻子一片金黄……读着这样的优美的文字,我们仿佛又置身于多彩的秋季。
6.三年级习作批改评语 篇六
2. 字迹也要端正,这和第一条一样是基础……
3. 学会简单的修辞,会描写景色什么的……
4. 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5. 开头简明扼要
6.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7. 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8. 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9. 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
10. 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11. 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12. 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13. 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
14.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7.三年级习作计划 篇七
关键词:评价标准,修改,再评价
如果说作文指导是让学生有话可写, 能写下去, 完成一篇文章, 那么作文评改解决的就是怎样写才能写清楚、生动的问题。可很多一线教师宁可在作前多下功夫, 也不愿意在作文讲评上“耗时间”。作文讲评课到底要怎样做, 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笔者认为可以做好如下几点:
一、回顾单元目标, 拟订标准
笔者认为, 作文评改时的参照物应该是某次作文的评价标准。以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例, 如何给本单元的习作拟订一个合适的标准呢?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三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 璀璨的明珠》。《富饶的西沙群岛》按地点转换的顺序, 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时间顺序抓住每个季节的主要景物, 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香港, 璀璨的明珠》则从市场、美食、旅游、夜景等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这几篇描述景物的课文, 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因此, 本单元习作拟订了如下评价标准:
(1) 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
(2) 能在描述景物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以及利用本单元积累的好词佳句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3) 文通字顺, 标点正确, 无错别字。
二、精选评改例文, 指导方法
作文讲评课使用的例文应该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以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例, 本单元习作存在着如下问题:
问题1:景与事分不清。把开车、爬山、照相的过程当作重点来写或把宾馆吃喝、玩具当作重点来写。
问题2:景物描写不具体。
问题3:写美景的内容却是叶子黄了、花枯萎了。
问题4:表达顺序混乱。如:一会儿写天空, 一会儿写山石, 一会儿又写天空。
问题5:虽套用好句好段, 但写出的景物与实际景观截然不同, 缺少个性。
病例:
游湄洲岛
湄洲岛的黄金沙滩闻名中外, 今年暑假, 爸爸终于答应带我去湄洲岛。
早晨, 妈妈收拾好行李, 爸爸就去开车了。车上妈妈告诉我们到湄洲岛时不能乱跑。我们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满地的沙子如黄金一般, 铺满了整个海滩, 难怪取名叫“黄金沙滩”呢。
很快, 我们就觉得饿了。爸爸带我们去饭店吃饭。饭店里的饭很好吃, 有牡蛎煎蛋, 有鱼。我一口气吃了两碗米饭, 肚子都快撑爆了。
啊!我喜欢湄洲岛, 更喜欢这个美丽的“黄金沙滩”。
教师要明确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还要研究哪些问题要作为本次讲评课的重点, 要安排多少时间来讲, 而不能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 什么问题都讲, 什么问题都没有讲清楚, 甚至次要问题讲了, 重点问题刚碰到, 下课铃声就响了, 学生辛苦了一节课, 既没抓住修改的重点, 又不知道修改的方法。
根据本单元习作评价标准, 笔者把问题2、问题4 作为习作讲评课指导修改的重点, 而问题1、问题3 和问题5只是点到为止。笔者是这么处理的:
(1) 景与事分不清。这次习作很多同学要介绍风景区, 这很好。什么是景呢?接着借助课件, 出示景区图片让他们明白:景有山、水 (江、河、湖、海、泉) 、石、花、草、树木, 有云、雾、日等, 有亭、台、楼、阁、桥梁等。让学生回忆自己去过的景区有些什么景物, 写下来。
(2) 写美景的内容却是叶子黄了、花枯萎了。我让学生想象叶子黄了、花枯萎了, 这样的景美不美?提醒学生注意写文章内容要前后一致。
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用5 分钟。剩下的35 分钟, 了解怎样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1) 反复比较, 找不同点。根据班级大部分学生去过凤凰山公园和秀屿区区政公园的情况, 教师出示两个公园的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发现秀屿区区政公园有假山、流水、喷泉、湖、花、草、树木、走廊;凤凰山公园可以观察公园的大门、塔、动物园、湖、娱乐设施等。虽然都是公园, 但各具特色。笔者及时告知: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特点。
(2) 引导观察, 写具体文。以花为例, 笔者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观察:种类、品名, 远看、近看, 从整体看、从局部观察, 多感官一起观察景物的形、色、味、姿态等, 然后让学生把它写具体。
三、尝试修改补充, 落实得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说一道万, 教师的教最后还应该落实到学生的练上。我让学生尝试修改补充病例《游湄洲岛》, 落实上面讲到的方法。修改后的习作如下:
游黄金沙滩
湄洲岛的黄金沙滩闻名中外, 今年暑假, 我终于亲眼目睹她的风采, 亲身感受她的魅力!
七月的湄洲岛最引人神往。早晨, 我们一家迎着清新的海风向黄金沙滩出发, 一路上有说有笑,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目的地。啊, 一幅美丽的画面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天空湛蓝如洗, 几朵洁白似雪的云在天上自由地飘着。天底下, 满地的沙子如黄金一般, 黄灿灿的, 铺满了整个海滩, 难怪取名叫“黄金沙滩”呢。
沙滩上的脚印密密麻麻, 层层叠叠, 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踩遍了整个沙滩。不远处, 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太阳伞点缀着黄色的沙滩, 伞下的游客三五成群, 正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我随手抓起一把沙子, 软绵绵的, 就像抓起了一把白砂糖, 细细的, 滑滑的, 感觉十分温柔。我索性把鞋脱掉, 光脚踩在沙子上。细软的沙滩踩上去就像走在棉毯上一样, 舒服极了。一粒粒金黄细小的沙粒渗进鞋中, 就像小猫在舔脚心, 痒痒酥酥!
抬头远望, 那一望无垠的大海波光粼粼, 偶尔, 有快艇从水面驶过, 船舷激起朵朵浪花, 似乎在唱着欢快的歌谣。再看看近处, 只见一波波浪潮朝着海滩涌过来, 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小脚丫, 像是在和我捉迷藏。
啊!我喜欢湄洲岛, 更喜欢这个美丽的“黄金沙滩”。
四、集体交流评价, 全面提升
习作讲评的最终目的指向在于学生独立修改习作能力的形成。修改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教师还要对学生修改后的习作再次建立评价的机制。还以三上第六单元的习作为例, 修改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写的这个地方写了哪些景物, 介绍景物时, 多了哪些观察的角度 (如形状、颜色、大小、味道、质地等) , 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又用了哪些, 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增了几处, 还能增加吗, 文中有无错别字、用错的标点。每改一处给自己加5 分。自己看不出需要修改之处的学生也可以与同桌互换阅读文章。他们互提意见, 并再自行修改, 改完后让他们统计这次作文的总得分。学生改得兴致盎然。
当然, 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但只要教师在重视作文指导的同时, 抓好作文讲评课, 注重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给足时间让学生修改, 就能够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8.浅议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篇八
关键词 三年级 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82-02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版)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基于此,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一直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并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排难激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感觉无从下手,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跟人聊天一样平常,只不过聊天时只是说,而写作是把说的话写下来,我还告诉学生写作应该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知道,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绝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次教学肖像描写时,我先出示一个描写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的片断,如:“他1.20米的个子,足足有60公斤重。胖胖的脸,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因为太胖了,所以肚子凸出老远,走路也慢得多。笑起来下巴也随着笑声抖动。”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显现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目瞪口呆之际相机问:“谁能再写出这么好的片断让我画出来呢?”堂下顿时举起了好多双小手。
二、做有心人,从现实中取材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拔河、接力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实感了。
三、采用课堂动态教学
作文教学中,我常在静态的课堂上借助电教媒介,利用图像、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手触等功能。记得我以前在乡村学校教书时,要写一处景物。可在我们农村,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大多数都没去过什么地方游览,于是,我把学生带到了离我们学校最近的阿未水库,让他们从看到说再写,顺理成章。有了这接触,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呢?如在教续写想象时,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可在上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可让学生想像阮恒为小女孩输完血后,小女孩醒过来了吗?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有了老师的引导后,学生便会浮想联翩。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写出的作文一定是干巴巴,缺乏养分的,而三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词汇贫乏,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或在班会课、队会课、活动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词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外,还应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大大减少了,作文也就能生动起来。
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写得较好的文章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贴在作文栏展览,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这也能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
总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独特感受。我们应该抓好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以此为突破口,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
9.三年级习作计划 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真实自然地表现“真我”。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尝试与人合作,共享习作的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
①阅读范文时,要能够概括地说出那个同学是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哪些内容的自我介绍。
②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真实,有条理地作介绍。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自身特点,准确而真实地表现“真我”。
指导过程:
一、 猜一猜
1、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
2、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壮,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知道他又是谁? (猪八戒 )
提示:人物特点要选独特来写。
人人都有的可以不写。
二、面对自我“看一看”
观察“镜子中的我”。现在,我们拿出小镜子,抓住特点,“自卖自夸”,欣赏欣赏镜子里的.自己吧,小声描述一下自己的外貌。(提出要求:看看你们的脸、头发、眉、眼睛、鼻、耳朵、嘴、牙齿分别是怎样的?)
出示“好词平台”,供学生选用。
看一看老师的“外貌描写词语小宝典”,它重点向你们介绍了描写五官时会用到的词语。请你们小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用的(略)
3、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跟同桌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
三、学习例文“读一读”
1、有一个叫杜月斐的小朋友,写了篇作文,题目叫《这就是我》。请看例文,读一读,想一想杜月斐小朋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学生读例文)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1)读了例文,你知道杜月斐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了吗?她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
(2)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要注意些什么?
3、板书归纳本次习作要点:
⑴首先介绍自己外貌: 年龄、身材、长相、声音等。
⑵要抓住特点: 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⑶要有一定的顺序。
四、 口头作文“说一说”
1、知道怎么写了,我们试试口头介绍一下自己吧。
出示说话要求:
(1)介绍自己的年龄、身材、长相、性格、和兴趣爱好等。
(2)注意说出自己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3)介绍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醒、补充。
3、小组推荐说得较好的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互相评议,共同提高。
五、独立起草“写一写”
1、学生独立仿写,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10.三年级下册《习作5》教案 篇十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能选择和组合有关材料,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短文。
教学重点:
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的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练习。
教学难点:
明白如何筛选材料。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用具:
小黑板、有关端午节的材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作
(1)小朋友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人们,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烂的文明,其中包括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形式多样,凝聚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传奇色彩,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最丰富朴实的真挚情感。
(1)产生学习的兴趣
(2)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呀?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板书:名称、来历、内容、特色)
(3)小朋友,这里是胡瑞芝同学找来的 端午节的资料,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了解了解资料上所介绍的内容,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请把你比较感兴趣的资料多读几遍,想想有没有补充。
(4)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小组里都有八张卡片,请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可以参照这个板书。
(5)小朋友,有一位外国友人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很感兴趣,不知道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很骄傲地把端午节介绍给他呢?
(6)写——说说端午节:请小朋友把刚才介绍给外国朋友的话写下来,留给更多的外国朋友看,好吗?
(2)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介绍自己的节日以及相关内容,把自己所了解的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呀,形式呀,有些什么特色呀,说给大家听听。
(3)阅读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学生汇报排好的资料,指名读读
(5)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再指名说
(6)学生写草稿
(二)修改誊写
(1)自主修改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语句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2)相互修改
①交流习作,师生评议:挑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习作各一篇。
②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③评价习作:学生自评,师生评价,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3)誊写作文
学生读文章修改作文。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朗读文章;学生朗读习作,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说一说修改意见;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11.三年级习作起步的明放暗导 篇十一
一、放宽要求:把话串起来就是文章
遵循低起点宽要求渐进性原则,我面对实际,讲求实效,重在激励学生在“蹒跚移步”中享受学步的乐趣,感觉“走”的技巧。如在一次天气突变的时候,让学生观察之后用“……看到……又看到……还看到……”把自己的所见分别说仔细,再把这几句话串联起来;少先队大队部举办红领巾献爱心义卖“市场”活动后,我要求学生把活动中“看到……听到……想(感)到……”分三次写三段话,然后再把三次写的话串联在一起。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训练,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习作,我会写“文章”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由写话步入习作,破除了作文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增强了自信心和兴趣。
二、放开评价:习作没有对与错
常有学生捧着自己的习作问:“老师,我这样写,对不对?”我告诉他们:习作就是学着练写小文章,没有对与错,只有写得较好、很好和非常好的区别。同一篇小文章里,有写得很好的地方,也有写得不太好的地方,多想一想,多修改一遍,练得多了,写得好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许多很会写好文章的人,都是这样慢慢练出来的。
如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要求写春游时看到的景色。同学们在我组织郊游寻春活动后都兴致勃勃地写下了自己所看到的美丽春色。但同样的景色,写出来后感觉却大不一样。我没有简单地表扬谁和批评谁,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品评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比较好的和比较差的习作,引导大家评说每篇文章中的精彩和不足之处,让他们在比较中感悟描写和修改的方法。
为此,我在对学生起步习作的评讲指导中首先给自己约法三章:一是写什么都行。每次不强求学生一定要按老师说的“话题”写,而是鼓励大家到“生活大超市”中挑选自己最想写的事物来写。喜欢的可以写,讨厌的也可以写,快乐的可以写,烦恼的也可以写。二是怎么写都行。为了不让孩子们感到习作难,我坚持给予充分的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的权利。比如写作顺序,以方位为序的,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还可以远近交替着写;记事情的可以从开始到结果顺着写,也可以先说结果后写过程。三是写通顺就行。对习作起步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能学会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表达出要说的事物或情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本事。有了这个本事,至于怎样用这些部件组装成一篇连贯完整的小文章,那不是也不可能由老师手把手教会的,而是通过平时阅读与口语积累和在自己反复的习作与口语练习中逐步习得的。因此,我和小朋友们首先把工夫花在把话写通顺上。写得通顺,就能得到表扬,得到好的评分。
由于放开评价标准,倡导自由表达,小朋友们不仅把对习作的畏惧化为兴趣,而且调动了“逞能”争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到有习作任务,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有一种“定要露一手”的冲动。
三、放飞练翅:高低远近都精彩
同其他方面能力发展一样,小朋友们在习作能力发展和表达习惯上同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性。为了促使小朋友们在习作方面的差异性发展,我坚持一个理念三个做法。一个理念是:发展的差异性是正常的,教师的任务应是科学地利用这种差异性去促进差异性发展。三点做法:1.注意发现每篇习作,尤其是后进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融“范例”暗导于其中。2.宽容不相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写话跟说话一样,人与人的个性特点,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有的学生则喜欢简明扼要,朴实无华,其实各具特色,未必就是前优后差,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去要求和评价小学生习作的优劣。尊重个性,因势利导,有利于五彩缤纷的差异性发展。3.分组训练,分别要求。每次习作都有易、中、难三级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鼓励挑战自我。如“一次三题”:《××花开了》,《校园的花圃》,《春天到了》,让学生各自选一题。即使同一话题的习作,也分别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如写某种小动物,则有“写出这个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出外形和动作特点”——“写出形态、性格、本领等特点”。让学生自己选择,提倡量力而行,鼓励尽力而为。这样让能高飞的尽量飞高,让暂时还不能高飞的学生,也在低飞中练翅,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在评讲和互阅(听)中,这些起步于低飞的小朋友,逐步习得和领悟向中空、高空远飞的技能和欲望。如今,已有许多小朋友的习作被有关报刊录用,其中也不乏曾起步于“低飞”的小鸟。
12.三年级习作计划 篇十二
一、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
(一) 学生写作的中心意识不足
三年级在写作方面的要求就是能够写下一些见闻以及想象和感受, 注重表现自己对人文印象深刻体会以及新奇有趣或是最感动的事情[1]。通常都明确规定了写作的范围以及内容, 要求学生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写作, 例如:在写人物时, 一定要将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凸显出来, 写课外活动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特别活动进行书写, 重点突出活动的有趣性和丰富性, 有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不能抓住写作的中心思想, 进而无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效果。
(二) 不能很好对文章段落进行组织
与三年级写作相比, 低年级的看图说话以及说话写话等类作文, 形式非常简单, 没有特别的段落要求, 重点看的就是语句是否连贯, 能够清楚地将画面以及事实描写出来, 一般情况下, 学生只需要应用简单的一个段落就能够将作文顺利完成。而三年级的作文, 在形式上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需要学生可以应用简单的段落对作文进行组织, 并且所有段落都需要为一个中心思想服务。笔者在教学中, 发现学生很难顺利做好这一点, 部分学生还在使用一个段落进行写作, 还有的学生不能把握好何时分段, 致使文章结构不清晰。
(三) 对素材不能灵活的选用和使用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熟悉的素材, 可是学生却不知道怎么运用这些素材。他们所选取素材不是琐碎、无代表性, 就是与文章中心没有关系。还有在一篇文章之中选取了众多素材, 不能进行详细的描写以及叙述。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对策
(一) 提升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背诵自己认为优美词语、语句和段落, 通过此种练习, 学生便会感受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 进而积累众多写作素材[2]。假如学生可以掌握众多不同种类的好词佳句, 那么在写作时就有词可以运用, 有话可以说。让学生每天写日记也是积累材料的一个方法, 且通过此种方法, 学生还能够达到练笔的目的, 因为日记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 可以写自己听到的事情、看到的事物、还可以写自己想象的东西, 同时还能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拥有了一个表达自我的空间, 也能够将真实的事物、情感表达出来。
(二) 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加以关注
每个学生都具有属于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可是却无法将其抒写出来。假如教师一直把时间都浪费在雕刻学生作文方面, 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将无法提升。而想要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快速提升,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常写, 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毛病慢慢地改掉。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并将此积极性一直保持下去。不管学生写的是什么, 写的怎么样, 都需要给出相应的赞美。因此, 学生才会在教师的赞许下积极地去写, 进而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三) 教授学生观察的方法
三年级写作文主要着手于对事物的观察, 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细心观察, 为了能够使观察的更加真实, 笔者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自己课下打算对什么事物进行观察, 这时学生会说蜜蜂、蝴蝶、蚂蚁等等, 有的学生还会说游戏。但是, 不管学生说什么, 只要他们说的有条理, 有想法, 笔者都对他们进行了鼓励。然后让学生课后去观察, 并写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次日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观察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这样将会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三年级学生所拥有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过渡到抽象阶段。此阶段他们可以从事物的表象上, 认识到事物所表现出来的非本质属性。可是这需要依靠教师的细心指引, 而此种指引一般情况下需要在相同的材料上进行, 求同可谓是求异的基础, 假如三年级没有“同”, 那么六年级也就不会有“异”。求同和求异之间并不是非常绝对的, 同之中包含异, 异中也包含同, 只有同和异相互渗透时, 才能够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四) 做好作文评价工作, 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 评价对他们非常重要。一个恰当的评价, 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 假如学生写作的作文几乎相同, 也不对他们进行批评[3]。应该按照学生写作水平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 针对那些基础非常好的学生, 要求可以高一些, 反之, 要求可以降低一些。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平时写作能力非常差的一个学生应用“刹那间”这个词来描写时间过得很快, 于是笔者便在批语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以后如果可以多看一些书, 并做好记录, 我相信你作文会写得更好。”这样做学生会受到鼓励, 进而积极进行写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 三年级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非常容易,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细心引导, 让他们主动去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进而使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萍.简述情境教学对三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之作用[J].大江周刊 (论坛) , 2013 (2) .
[2]白静亚.探寻三年级作文片段训练的有效途径[J].小学时代:教师, 2012 (11) .
13.三年级阅读与习作论文 篇十三
赤鹫小学马利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积累,而写作则是阅读的最终目的。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文质兼美的教材范例,找准契机,适时适量地渗透写作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时,领会写作的方法,感悟写作的技巧,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对写作产生兴趣,为学生爱写,乐写提供前题条件,特别是小学三年级,更是如此。
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级刚开始起步的,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对于这样的过渡,学生难于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产生畏难害怕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我们农村的不少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性,普遍存在基础差、知识面窄、阅读习惯还未养成等现象。在作文训练中,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针对这些情况及三年级学生自身特点,在阅读中进行写的训练便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条捷径。那么,三年级学生如何在阅读中进行写的训练呢,下面,我就来谈谈三年级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的训练的一些浅见。
一、明确教学目标, 激发写作的兴趣。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罗曼 罗兰说过:“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长久以来,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只靠感觉,对语 1
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板块目标(即导读、单元主题)的认识模糊的。因此,想上好三年级的习作,首先要解读它的学段目标。第二学段中的三年级要求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巩固和增强写段能力:同时,开始学习写作——写具有篇章初步轮廓的小短文(即有开头、过程、结尾的比较完整的“一段话”。)在这一学段,新课标要求“不拘形式”,这是针对学生习作过程和习作心理而言;但教师不能不关注“形式”,在备课、指导习作、讲评课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做好两点:一是围绕一个意思表达,二是习作要有初步的篇章轮廓(即由第一学段写比较简单的“自然段”拓展,转向为写具有开头、过程、结尾等篇章结构的比较完整的“一段话”);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做到“内容比较具体”。而大概从四年级下学期起,可以引导学生适当进行“分段表述”的尝试训练。这个学段特别强调“写作兴趣”,提示我们作文教学要注意通过富有趣味的写作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符合中低年级学段学生特别感性的思维特点,同时也要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新颖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形态表现出来,如“情感交流式”“对话互动式”“信息加工式”“情感体验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随心随意的“自由状态”中进行观察、想象,发现能够触动自己内心的人、事、景、物,从而引发写作的热情与愿望,并选取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习作。
二、积累语言,奠定写作的基础。
如果说阅读是信息的输入,那么写作则是信息的输出,然而,“胸中不藏万卷书,笔下怎么能若流水”只有心中积蓄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笔下生花,写出好的习作,然而,我们三年级的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积累匮乏,因此,小学三年级的课堂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让学生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记在学生的脑海里,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利于学生轻松运用积累到的知识进行写作,做到下笔如有神。
(一)、理解词句,积累语言。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和句子,通过画词语、优美句子、关键句子等,让学生读读记记,在读的基础上将积累的词语和句子连缀形成语境或连词成句和段,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和复述能力,内化积累的词语和句子。
(二)、诵读句段,积累语言。诵读记忆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背诵的时间,加强背诵的检查力度,让学生读读背背一些优美句子和精彩片段,不管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句段也好,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真情实感的文段,只要对学生的写作有利,都要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并用专门的本子将美句美段摘抄下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累和丰富自已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年中,我专门让学生准备了一本抄写本,让学生把课文里学的好词语,好句子摘抄下来。在摘录的基础上,我还抽时间抽样给学生交流好词好句,让学生互相欣赏精彩句段,让学生在交流与欣赏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让学生在不断的背诵过程中得到潜移
默化的语言熏陶。
三、深研教材,渗透写作的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把握阅读与写作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割裂开来。现在就自己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写作指导渗透到理想的阅读教学中去,从而把阅读指导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写作学习谈几点体会:
1、借鉴课文结构、写法、语言等因素进行仿写。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燕子》这一课时,课文的开头生动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等描述。看似简短的一段话,其实给我们传递了很多习作技巧:(1)这一自然段是按总分总,整体—局部—整体结构叙述。
(2)抓特点,从燕子的色泽、动态、形状、感觉描写。(3)用了很多优美词语,如: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机灵等。(4)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识记,例如用了“一对、一身、加上、凑成”等,教师如果把握文本传递给我们的这些习作技巧,要指导写作就有模可循了。学生有模可循,有感而发,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除此之外,还有写景、写事、写人等单元目标后的习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研教材,要有一双“慧眼”,一只眼看文本内容,一只眼看文本的形式;要“五脏俱全”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修辞逻辑、遣词造句。唯有这样,习作技巧才会阅读教学中灿烂地绽放。
2、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作文——拓写、续写。
想象性作文需要理解课文,调动知识积累和生活储备,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作文有三种形式。(1)、拓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1课《赶海》,最后一自然段的省略号,可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自己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学生自然有话可写。(2)、续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学生学习完课文第四自然段之后,可让学生就这一段“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让学生想象小鱼会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了什么好梦?续写下来。第二学段是学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在习作中形成基本态度和理解,萌生个人文风的开始。因此,“真实”是对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第二学段雪上习作只要注入真情实感,及时平淡无奇也是合格的。所以不要要求学生的字数有多少,语言多华美,要知道内容清楚比字数更重要。
四、放飞想象,让习作不再艰难。
“自由表达,放飞个性”,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这一块核心内容不容置疑。苏教版三年级习作共安排了8次想象作文有看图编故事、写写自己的新发现、编童话故事等。这样的习作目的是要满足学生探索需求的习作教学,如果给予学生探索的机会,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表达欲也会变得非常强烈。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编一个童话故事”时,课的伊始以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片段导入,之后设计了“闯关式”的童话意境趣味性地串联课堂,以“发生了什么事”“整个事件的过程是怎样解决的”为主线,在情境中引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从心田里迸发
出美好的愿望。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被激发,不愁无话可说。对此,还可引导和讨论:“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实现的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还可以引导学生辩论、对比:哪个变得更有趣味?通过这样的想象与探索,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习作的难度也相应减少了。当然了,学生的习作内容也异彩分层,堪之有趣。
14.《未来的学校》三年级习作 篇十四
校长是西瓜机器人,他和蔼可亲,每当有人摔倒了,他笑着递给受伤人一瓶苹果汁药水和带香味的棉棒,受伤人抹在伤口上,伤立刻就好了。
我们的教室也非常漂亮,墙和门是用葡萄皮做成的,黑板和讲台是用西瓜皮拼成的,课桌用椰子壳做成的,椅子用苹果皮组合成,玻璃是冻着的葡萄冰块。每个老师教学都非常有方法,如果我们听课不认真草莓老师会给我们一颗“提神丸”,让我们上课十分认真听讲;如果上体育课浑身没有力气,香蕉老师可以给你“增力果汁”你喝了它就会像大力士一样有力气......
15.课文拓展习作训练三招 篇十五
一、身临其境体验情感
语言和文字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孩子们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或多或少有一些感悟,但是如果要把这些感悟形成文字还是有些困难的。除了多读多写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但是怎么写是有技巧的。老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深入到课文中,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而产生感受和体验,这样的读才是有效果的。正如叶圣陶所说:“身临其境和隔岸观火所获得的感受毕竟是不同的。”当孩子有了感悟和体验之后,才能有自己的理解,才可能在课文的基础之上拓展出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来。
老舍的《养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名篇,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孩子们像老舍一样也谈谈养花的经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只能习惯性地区模仿原文,没有创新。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们普遍缺乏养花的亲身实践和感受,习作也必然是照葫芦画瓢。教师可以换个角度让学生结合课文去换位思考,不如将作文题目定为《我是老舍家的一枝花》,学生就必定会回到课文当中细细琢磨,想象自己作为一枝花的感受,这样才会有生动的文字表达。
在教授课文的时候,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阅读分析代替孩子的阅读实践,不能让孩子们对原文过分依赖而缺少自己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写出一篇篇属于自己的佳作来。
二、穿越时空创新借鉴
语文教学提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么多创意和拓展,听上去就困难许多。去哪里寻找灵感?创意从哪里来?怎么去创新?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办法。能够把现成的东西换个角度写,就能够更胜一筹。
课文中有很多关于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和介绍,改写、续写等拓展练习是我们教学中经常用的写作方法。还有一种比较大胆的形式可以采用,直接让孩子们玩把穿越,将过去和现在相结合,让今人漫游古代王国,让古人体验今天的新生活。在古今交替之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学习特点。思维的定势在很多时候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孩子们大胆地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就会为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们在学习完这类课文之后,大胆地创新借鉴,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三、返璞归真拓展思维
阅读的过程就是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因而,在阅读基础之上对获得信息进行发散思维、再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拓展写作思路的过程。不同的篇章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不同,因而获取、提炼信息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有的文章是真实的人物传记,我们可以放心地据此积累材料进行写作,而有些文章则充满了神秘故事和民间传说,对这些课文进行拓展的时候,就地查阅相关资料,对所获得信息去伪存真,广采众家之言,然后再为我所用,力求做到“真”和“新”。
例如,在学习完《月光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资料,进一步地去想象作者是如何创作这个曲子的。题目可以设置成为《月光曲是这样炼成的》。这样的习作本身就是对原文很有益的补充,而完成习作的过程也是对孩子处理信息、积累素材的很有效果的锻炼。
16.三年级习作计划 篇十六
关键词:习作教学;听写范文;比较例文;感悟方法;欣赏习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36-2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主要要求为进行“写话”训练,而到了第二学段(3-4年级),由写话训练加深为习作训练。且这项任务将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是他们后面语文学习中写作训练的基础。所以,三年级的习作启蒙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得法,学生顺利地入了门,对习作产生了兴趣,掌握了习作的方法,就能愉快地进行习作练习,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否则,有可能导致某些学生从此以后怕习作、烦习作甚至恨习作。
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片段训练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领悟了习作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听写范文,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习作的基本格式要求
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习作的基本格式,如文字的占格、标点符号的使用与占格、每自然段的格式、习作题目的书写位置等都不太清楚,顶多是略知一二,不够系统。如果此时就急于让学生练习写片段,就会出现许多格式上的问题。作为老师,心里一定很着急。有些年轻老师或初次教三年级的老师,更是会焦躁、发火,甚至批评学生,弄得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作为老师,不防细想一下,学生初次练习,出现这些情况很正常,不足为奇。我尝试着在三年级第一次片段习作之前,让学生先阅读习作一的范文《好阿姨》和《假如我有一枝神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内容,同时看清习作的格式,如题目怎么写,自然段开头怎么写,各种标点符号怎么占格及有哪些字难写,试着写一写。
然后让学生在习作本上听写其中的一篇习作,我选的是《好阿姨》。我读完一小句,并读出标点符号,学生开始听写,依次进行。对于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等特殊标点符号的占格,遇到时我一并指导,学生听写时很专心,大多数学生习作格式很正确、很规范。实践证明,这看似额外添加的工作,实则让学生受益颇多,教学也是事半功倍。学生对格式的正确掌握,为正式进行习作训练扫清了许多障碍。学生以后的习作中较少出现格式问题,习作比较规范。用同年级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上规矩”,“习作像个习作样”。老师批阅起来也舒心了许多。学生看到自己获得好评的习作也很有成就感。
二、比较例文,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习作方法
三年级上册习作二要求有两点:1.画一张自画像。2.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个片段,要写出自己的特点。
此次习作的难点在于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
三年级学生对于“抓住特点”理解上有些困难:什么叫“特点”?为什么要抓住特点?怎样抓住特点?
针对以上问题,课前我设计了两个习作片段:
我的自画像(一)
我是王老师,中等个子,有一个头,一个身子,两条膀子,两条腿。头上长有两只眼睛,一张嘴,一个鼻子,两只耳朵。
我的自画像(二)
我是三(2)班的王老师,中等个子,剪着齐耳的短发。别看我戴着一副眼镜,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可是难以逃脱我的“法眼”哦!我的嘴巴不大,读起书来,却能把学生紧紧吸引。我特别喜欢看书,工作之余常常看书入了迷,有时连吃饭也会忘记。你们愿意向我学习吗?
习作指导课上,学生看完了习作要求之后,我出示了这两个片段让学生阅读,请学生评判出自己喜欢的习作并说出理由。很多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片段(一)太笼统,不具体,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片段(二)比较具体,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写得好。此时,学生对于什么叫特点,为什么要抓住特点,怎样抓住特点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于是,学生进行片段练习时,效果较好。
通过例文的比较,学生切身感受到如何抓住特点进行人物描写,其效果比空洞地说一百遍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要好得多,正所谓“空说百遍,不如动手实际做一遍。”
三、先说后写,寓写法指导于学生的感悟之中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有两个要求:1、学生先观察图画,再画(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最后给画面涂色。2、学生先整体描绘图中的景物,再抓住一种动物的特点细致地描写它的活动,要有想象力。
习作的第一个要求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很有积极性,轻松愉快地就完成了。第二个要求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整体描绘图中的景物时,按顺序描写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一味地跟学生讲要按顺序描写景物,学生一是感觉比较抽象,不明白什么叫“按顺序”,二是不知道如何按顺序进行描写,心理上会产生畏难情绪。为化解这一难点,我先让学生将已完成的图画上的景物说出来,并让多名学生练说。一开始,难免有学生说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条理性不够。我不急躁,循循善诱,逐渐,有学生说得比较有条理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给这个同学加上一个表示优秀的“☆”,其他同学很是羡慕,同时又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么多同学说,老师只给他加五角星。我此时让同学们想原因,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悟出该生是先说天空的景物,再说山林的景色,最后说小河的景色,说得很有条理,很有顺序,不杂乱,从而感悟到观察图画要有顺序。我顺势指导,按顺序观察可以是从上到下的观察,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的观察,这样才显得有条理。而这一结论,是在学生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得出的,学生感受很深,也切实感受到这样观察的好处。学生不仅在这篇习作中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描绘景物,在后面的习作中也能自觉地这样去练习。这种由学生品味、感悟而得出的方法,比起空洞抽象地说教指导,效果好多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批到自己三年级学生写出如此条理清晰、语言优美的习作片段,内心充溢着喜悦之情。虽然他们习作很稚嫩,可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更感到幸福与欣慰呢?
四、点评、欣赏优秀习作,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之处,要不吝惜赞美、褒扬之词,对其习作大加赞赏。教师可以多用一些眉批,有时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加一个“好”字,一个“棒”字,都能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对学生习作方法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个学生,在写景片段练习中,写有这样一句话:“站在山顶向远处看,家乡的金牛河像一条碧绿的绸缎,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我批阅到此处,给句子加上了重重的红圈圈,批注道“真精彩!!!”并把他的习作在班上朗读,读到这句话时,我把我画的红圈圈给同学们看,告诉他们精彩的词句老师就会画上红圈圈,并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这句话能得红圈圈?同学们纷纷发言……此时,毋庸教师多言,学生们已切身感受到习作时可以恰当地运用我们阅读中学到的精美词语和句子。后来同学们的习作中出现了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出现了成语“狼奔豕突”,出现了许多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由于学生们用得恰当,用得准确,使习作内容生动丰富,洋溢着浓厚的文采。
【三年级习作计划】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习作教案06-19
三年级上册园地一习作06-09
三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07-04
部篇版三年级日记习作07-16
部编部三年级习作六07-30
三年级下册《习作4》的教案设计07-17
三年级学生习作:小榄菊花会09-04
三年级《介绍我自己》习作教学设计09-09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教案06-15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指导及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