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2024-12-17

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共14篇)

1.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一

我谈养成教育

乔泽宇家长

所谓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性格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质的教育及培养。

养成教育重在“养成”,而“养成”的过程却是漫长而艰苦的。一种良好的习惯往往需要长年累月甚至三年五载才能养成;而一种已养成的不良习惯,也需要长期努力才能纠正。因此养成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

现在多数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都不同程度地带有些不良习惯。如迟到、不守课堂纪律,不认真做作业,卫生习惯差,乱买零食,动不动就打架等。分析其原因,一是有些学生在生活中由于家长忽视了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现在很难一下子改过来;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三是学生本身终究不是成人,自我约束的能力差,很难在短时间里养成习惯。如何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呢?在教研中,我们达成如下共识:

一、提高认识。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教书与育人同样重要。我们已开始步入现代文明社会,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尚且不说高尚和纯粹,起码总得成为有教养、有品位的人,这是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作为小学教师,如果能以自己的付出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引领他们踏上幸福人生的起点,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二、树立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良好的行为,这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前提。因此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意识,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还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人、对己、对社会产生的意义,从而增强自觉性。

三、持之以恒。对良好行为的引导和训练要低起点、小坡度,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同时,因为小学生自制力差,好不容易形成的好习惯会因为环境的改变、不良的诱惑等因素而重新丧失。所以我们不能心急、不能要求太高,关键是持之以恒。

四、率先垂范。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如果我们能重视“律己”和“垂范”,以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作出楷模,那将会事半功倍。

五、家校沟通。我们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如果缺少了家长的配合,无论学校再怎样重视也无济于事。我们认为当前家庭教育不理想方面一是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的品行;二是家长自身素质太低,不懂如何教育;三是家长实在太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我们必须抓住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网上交流等一切机会与家长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以上是我对养成教育的几点粗浅看法,其他人一定有更好的经验,希望也能拿出来交流。让我们共同为完成我们的神圣使命——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而努力吧!

2.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二

中学历史课是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状况, 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和教育性极强, 所以只有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学得进、亲其师、信其道。因此, 中学历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教学中应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会推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世界、发展创造力和认识能力的心理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它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热烈探求的求知欲。例如, 每当接一个新班, 第一节历史课上选择演讲法, 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明学好历史的意义、作用, 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有效地启动。

2.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他们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只要学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就能积极投身到教师设计的情景之中。学生一旦入情入境, 就很容易唤醒自己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唯有学生热爱历史, 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因此, 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时, 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 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 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 古为今用, 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热点问题, 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另外, 要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 在讲到苏联与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如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 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都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得提供了保障。由此联想到我国正在开发大西部, 同学们就此展开热烈讨论, 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不但思想受到教育, 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 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表现自己的创新精神。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创设一定的情景给学生标新立异创造条件。面对敢说敢做的学生, 应把教师鼓励的话语常挂在嘴边, 欣赏的目光时常关注, 奖励措施积极到位, 使学生在和谐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感动, 敢于表现自己、善于发现自己。

4. 上好讨论课, 给学生创新机会。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 创设情景开展讨论、鼓励学生争论, 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 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 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时, 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 打败了才逃跑呢, 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加之老师的点拨, 学生明白了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 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最终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全面的认识:双方都有胜负, 但法西斯德国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争论中同学们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所以, 学生参与争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就是竞争意识培养的过程。

5. 尝试多样课堂教学方法。

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 还可以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横向迁移, 如在讲一战二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使和平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可联系语文课中的《蒲公英》一课;讲辛亥革命失败时联系鲁迅的文章《药》, 引起学生的共鸣。

3.浅析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三

一、实施了素质教育了十多年的今天,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则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历史教师只是一个文化的消极传播者和普及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研究的成果丰硕,教师应该涉猎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提前和保障。

其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所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诉说,教学是教师的教是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的。不要把自己当做权威的化身,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德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离奇,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做大量的引导工作。历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分,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这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精神的具体培养,应该注意两点

第一,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做一个“排队”。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的教与学入手。

第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1.教师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的角度视角。从不同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理论。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称之为“角度创新”。例如再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教师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而结束。然后例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的评价相对立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至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明主权力,而挣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力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以像日本那样的苛刻。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打的差异呢?教师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讲不同而产生的。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的培养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有三个:即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质疑,看其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

3.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目前的教育方法过多的注意对“左脑思维”即抽象思维、语言能力的讲究,因此,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一是生理基础,主要是开发学生的右脑思维能力;另一个则是知识基础。历史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作为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识而已,历史研究不可能在现历史原貌,而是尽可能的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比然的。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式可以分为课内和课外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教学界把创新思维意识训练过多的放在课本内,而轻视了课堂外这一重要的方式,这影响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由于课堂外这一方式在于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1.学术专题讲座:学术色彩浓厚是举办专题讲座这一形式的主要特征,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举办专题讲座时应注意三个问题:①精心安排全面收集史学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筛选分类汇总,使之有条理而不紊乱;②专题讲座围绕一个研究中心为宜,而且选题宜小不宜大;③专题讲座的内容最好与历史课程的进度同步。例如教师在讲完中国进代史“洋务运动”一节内容后,可以以“近十年来关于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新进展”为题目举办一个专题讲座。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

2.专题辩论: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教师主导性参与的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同专题讲座一样,专题辩论亦离不开历史教师精心准备这一环节,只不过这一环节的实施者包括历史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也并不是一个袖手旁观者,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对学生的辩论准备工作的指导作用上。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然后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教师应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的丰富资源,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赢谁输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

3.撰写小论文: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给学生课外布置的作业往往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试卷作业。根据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定一个题目,或让学生自拟题目,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写一篇字数不太长的小论文,作为一门开卷考试的内容。这样在学期末进行闭卷考试时,就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和学生考试的压力。小论文式的作业,虽然类似于读史札记的性质,但对学生的要求却很高,教师可以在笔法、写法、结构、史料分析上予以点拨指导。这一想法已经在某些重点高中开始实施。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精神的训练。

4.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四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应充实学生知识、营造民主教学的气氛,以设问的`科学性、客观性、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作 者:蒋春鸿  作者单位:祁东县过水坪镇中学,湖南祁东,42166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9 “”(18) 分类号:G63 关键词:质疑   创新思维   中学历史课堂  

★ 质疑与创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疑浅见

★ 基石心得体会

★ 质疑“严打”

★ 质疑命运

★ 倡导质疑学会创新的数学教学反思

★ 基石的近义词

★ 成功基石读后感推荐

★ 语文课程标准质疑

★ 质疑鹬蚌相争议论文

5.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五

摘要: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遵循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履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公民意识教育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国际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包括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关键词 人文素养 民族精神 公民意识 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教育可以分为技术教育、导入教育和人文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生存的技术;导入教育主要是将学生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更具有社会性;人文教育则关心人的各种潜能的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

一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五点依据

1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文素养是科学时代人应必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课程,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促使青少年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在重新界定基础教育的使命时,提出了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必须予以思考的几个问题:

1)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 2)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3)学作世界公民,是以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的。由此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的崇高使命。遵循历史教育的本质目标:历史学科的本质是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普及教育。历史教育应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的权利、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该做出何种贡献。历史教育的本质,即承载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履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以极大的篇幅和字数突出地彰显了历史课程之人文性质属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之一,即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有半生不熟的社会经验,有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有尚待养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生活,渴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点,使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的有力 1

手段,也可成为个人发展的巨大障碍。历史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人文素养教育之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2。历史教育所谓的人文素养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更主要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人文精神,同时又通过人的具体语言、行为外显出来的人文素质。

“人文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人文性”有不同的界定。我们所提倡的历史教育的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情境性。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由世世代代无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培育而成。古代历史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的爱国主义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的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忧患意识。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不断继承丰富发展原有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又培育了新的民族精神。民主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了井冈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培养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培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革、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和健全公民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基本精神是社会公正,而造就合格的公民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历史学科的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关于公共精神的思考,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又能形成在认同国家、民族概念的基础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的基本观念,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开拓与完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中学历史教育中完整的国际意识应包括:1)国家平等的意识 2)对外开放的意识 3)宽容尊重异域文明的意识 4)全球利益的意识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的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典型素材,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嬗变和当今国际社会的现状,是进行国际意识教育的绝妙载体。

在进行中国史的教学中,应将中国史和相应的世界史联系起来,以进行国际意识的教育。近

现代两次原因不同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的是与世界越来越大的差距。痛定思痛,我们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向世界全方位的开放。

中学历史教育通过国际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塑造健康的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的总和,是个体所具有的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以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3历史教育在教养上关注人的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的综合。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进行人格教育的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的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的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

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探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使学生得出先进的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结论。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学生的责任与使命。

3)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交流,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身上敢于怀疑、挑战的勇气,批判精神,善于反思,勤于学习先进文化的珍贵品质,使学生形成要学习先进文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4)通过对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的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学历史教育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

如《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一课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有三种方式:讨论、交流、分析。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技成就影响的讨论,认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的观念。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家的事迹的交流,感受刻苦,钻研,创新精神在他们研究中的影响。明确刻苦,钻研,创新精神更应是当代中学生所追求的人格境界之一。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分析,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更应有全球利益意识:关注地球环境的保护,关注人类和平,关注人类的共同发展,关注人类自身的道德建设。

历史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 教学语言要富于激励性、启发性,使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和勇气;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对探求知识的责任感,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的力量;采用多种让学生参与的形式,如谈话、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材料研习、调查访问,以及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案例教学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的教学活动合乎人性的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历史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的纸笔书面测验法之外,还应当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考试形式上,亦可以采取开放式(开卷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在评价效果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量化评价,更应当关注其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

个性、多元、开放的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将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关键性意义的。

6.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困惑 篇六

中学老师当了近20年,教学过程的各种苦乐都多少有些尝试。最令我感到焦虑的就在于学术上的困惑。简单说,就是感到自己越来越多的脱离历史学科的学术前沿,便成了纯粹的“教书匠”。这是我最怕的事,也是我诸多困惑中让我焦虑的。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理念上不断地强调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倡中学历史老师应该经常接触学术前沿,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应该知道最新的学术资讯等。因为高考出题人大都是大学教授,高考试题的选取肯定更多的考虑它的学术性、前瞻性、研究性以及各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上。新课改前的高考试题已经初露这方面的苗头,现在更是堂而皇之了。既然高考出题人都是大学出身,又难免从学术的角度出题,那么高中老师了解学术前沿、研究高考出题人的想法和思路,研究方向,不正好可以事半功倍吗?这个思路是不错,也有很多的高考培训专家在每年的各种培训会上如此建议。但其实具体实践起来有很多困难。

日常教学中,中学与大学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也不需要什么联系。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而言,能够了解学术前沿最便捷的途径就是网络或者各种教学杂志。通过一些历史教学的网站或杂志,来了解一些新的学术动态。但可惜的是,这些地方往往不是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各种教学经验总结,要么就是故弄玄虚的各种时髦的教育观点和词汇的拷贝,真正关于学术前沿的动态介绍则是凤毛麟角。

此外能够接触这些新观念的机会就是参加各种研讨会等。这些会议的机会很少,能够与专家面谈的机会更少。对于日常教学中经常生发的各种问题甚至困惑,都不能起到很好的解决。而通过教师进修来获取专业知识时间太长代价太高,实在不符合现代这个经济社会产出与收益中的好选择。

7.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七

一、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 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瑰宝,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 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课本中有“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有“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底见牛羊”的辽阔草原;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壮黄河。这些自然美通过艺术美 (诗、词、歌) 来表现, 陶冶性情, 开阔胸怀, 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课本中, 多如繁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内容。

二、寓美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 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受到良好的教育, 主要还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因此, 课堂教学是历史课加强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运用生动具体而且富于形象的教学语言,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唤起学生的美感, 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中众多的彩色插图、文物图片进行欣赏, 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这是历史课在审美教育方面所特有的优势, 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人类所创造的文化, 大多集中体现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美好艺术的鉴赏, 就会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并为美好的理想去大胆地探索和斗争。

三、运用教学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 美使知觉更加敏锐, 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历史的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历史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1. 全面培养创新意识。

具有这种创新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 而是乐于并敢于探索未知, 以求得最佳。历史课教材中, 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数不胜数。如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将一年的周期精确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敦煌石窟到希腊的雅典卫城, 这些推动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都会深深地打动学生。

2. 着力激发创新热情。

热情和兴趣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本因。创新热情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 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 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 发挥强大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因为, 美感是一种力量, 是一种追求, 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 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等等, 这些美的形象,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 不断磨砺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 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古人云:“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滩出于岸, 水必湍之;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创造, 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 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 这就需要创新者有无畏的勇气, 有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历史教材中, 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司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 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 坚定学生的创新信念,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着极大的益处。

8.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 篇八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

在教育部2月6日公布”20个教育重大关键问题“,继续公开向社会征求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成为热议的话题.我认为分科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

作 者:刘珩  作者单位:溧水高级中学,江苏溧水,211200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8 关键词: 

9.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九

毛泽东曾把身体比喻为“载智之舟”和“寓德之舍”,认为“无体即无德智也”,而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无心即无德智也”。一个人只有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也才会成为高素质的真正的人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而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一、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的客观要求和前提,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历史课堂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者,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又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育人

先自育”。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景多、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精心直观性教学,再现历史场景;适当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或进行课堂演讲,活跃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自身素质等。

总之,要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充满热情、积极探究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必须以有效地激发其兴趣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抗挫折能力,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三、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氛围对人的生活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

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诚挚的爱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对学生始终保持平和、宽容、理解的心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爱心和平等心对待学生,信任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让他们在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去感受、去体验人间的温馨,去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人才华和魅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历史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其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巧妙的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站在讲台前,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讲解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时时注重用真心体察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爱心抚慰学生,以引发与学生感情的共鸣,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之心,使他们成为一个懂自尊、知自爱、健康向上的学生。

四、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通过丰富的历史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净化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中学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博大而精深。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反对统治者的斗争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世界史那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的历史进程等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等生存环境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教学中,精心挖掘历史素材,用丰富的史实、众多名人伟人的嘉言懿行来滋润学生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读史使人明智。比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浸润了辛酸血泪的屈辱史,但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挫折的抗争史。它记录了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从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奋发图强、奋勇前进。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又如廉颇负荆请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都为宽阔学生的胸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再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终于研制成耐用碳丝灯泡;居里夫妇在设备极其简陋、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制取了氯化镭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好素材。

10.我谈音乐教育感想 篇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越来越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即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这就为学校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此, 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把德育贯彻和渗透到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最明显的是在音乐教育中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 以此来为学生传授爱国知识, 提高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所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选择教授的内容, 比如, 通过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引导学生懂得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另外还有《我爱你, 中国》《祖国颂》《长江之歌》等;有歌颂党、歌颂工农红军的《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红星歌》等;有歌唱民族英雄的《打起手鼓唱新歌》《牧歌》等。通过对这些歌曲的欣赏, 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生活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

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通过音乐的审美作用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 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人生信念和远大理想。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审美功能潜移默化地进行的。那么, 如何把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德育内容渗透到音乐教育中, 从而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灵中去呢?

首先,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可能多选一些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的双向交流, 为此, 要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体现,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其次实在课外活动的注意利用音乐教育的优越性来渗透的德育教育。音乐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课外活动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 组织青少年合唱队, 举办歌咏比赛和校园革命歌曲演唱会等, 把具有时代主旋律的歌曲和音乐作品贯穿到音乐活动中去,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 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使他们在校园的音乐氛围中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抵制不健康、不适宜学校流传的音乐。随着改革开放一批批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音乐作品不断涌现, 给人们以鼓舞、教育和美的享受。但也有庸俗的歌曲也随之而来, 给学校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

面对这些庸俗音乐的猛烈冲击, 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明确担负起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 不要忘记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四有”新人的大目标。因此, 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坚持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原则, 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认为我们必须通过严肃认真的音乐课教学, 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水平。应以大量优秀、高雅的民族音乐精品去教育学生, 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作为教育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传教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使我们的学生受到良好、健康的音乐教育, 并能从中体会美好、和谐、积极、明朗的艺术气质, 同时, 我们也应该发扬我们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把音乐教育引领到更有价值的教育殿堂。

摘要:在现代国民教育中大力推广的素质教育中, 音乐教育则是不容忽视的角色。音乐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 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1.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篇十一

其次,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课程的设置上讲,环境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课程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进而提出“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决定着个人的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课程的丰富的、全面的、生气勃勃的,个人就可能拥有广博的精神世界、美好高尚的修养和情操,相反,贫乏的、狭隘的、沉闷呆板的课程只能使个人的发展带上畸形片面的色彩”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忽略了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教育,片面强调考试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中指出,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环境教育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对人类自身生存境况的了解,培养他们全面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虽然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天然的环境教育的功能,又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程目标中环境教育的缺失。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如前所述,环境教育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不管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还是今天的课程标准,都没有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目标中。致使教师在确定具有的教学目标时,难以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忽略的环境教育。新课程标准下,有部分课文加入了环境教育的内容,比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探究学习总结”中插入了一幅图片――“机器时代的‘享受’”,并提供相应材料,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是一些有益的改变。但这些知识点散落在教材中,难以达到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等要求。这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缺失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2、应试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无足轻重。

环境教育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但当它游离于考试范围之外时,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新课改下,教师被要求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任何一个教育应该做的。但教师们同时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升学率成为衡量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最容易量化的标准。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学历史课堂中,当环境教育脱离考试时,教师宁可舍弃这一较高的`情感教育的要求而追求最直接的考试目标。这是应试模式下环境教育的一个尴尬处境。

3、教师环境教育意识的缺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如果自身缺乏一定的环境素养,也很难将环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而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教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很少接触到环境教育的内容,工作以后也鲜有涉足。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意识、环境素养的不足,以致于即使教师有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也会因为无法制定切实的环境教育目标,挖掘隐含的环保知识等原因,而无法设计、组织和开展环境教育。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呢?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将环境教育融入课程与教学目标之中。

历史学科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所反映的是人类发展进程的方方面面,涉及的是多个领域。因此,历史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将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的编写,是历史课程综合化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项。环境教育融入历史课程,可以采取多种类型。(历史教学论文 )但不论采取哪一种类型,都必须符合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贯穿于历史教学中。这样做,可以加深历史与环境教育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深化历史教学的内涵,体现出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历史课程目标的制定者、历史教材的编写者给予高度重视,并在课标与教材的编写上潜心钻研。

2、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评价之中。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将环境教育纳入历史教学的评价,主要指后一个环节。具有包括考试、探究性学习成果等。在目前不能改变应试模式的情况下,将环境教育纳入各类考试之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应试的环境教育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平时的各类测试以及涉及环境教育的探究性学习,将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各个学校历史教学中能够开设相应的活动,环境教育的成效将会特别显著。

3、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

从课程到教学,再到评价,所有步骤的实施都有赖于教师。教师缺乏足够的环境教育意识,上位的工作都将失去意义。因此,培养和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是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如何增强教师的环境教育意识?当然还得依赖于教育――对教育从业者的教育。其中,一类人群是师范院校学生。师范院校应当将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必修或选修课,如同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技能等,以保证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达到足以胜任环境教育的能力。另一类则是在职教师。虽然不可能要求在职教师像在校大学生一样,参加完整的课程,对环境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但也可以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做到有能力完成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

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够真正地将环境教育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希望这些简单的思考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更多历史教育的同行对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秋叶,历史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学苑教育 (14)

2、杨秋梅、林凯,试论历史教学与环境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 (5)

3、钟启泉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2.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十二

骆志煌

陈至立同志在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写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逐渐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了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时某些方面表现单一的缺陷,如历史教学中的地图运用问题等。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制作了一些有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在省市学科会议上交流、演示,并提供给本校和其他兄弟学校使用,从中收集意见和建议,有所心得,诉诸此文,以供有志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老师们共同商讨。

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寻求历史学科教改新模式。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中学历史教学以其内容丰富、手法多样的特点始终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以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得不是很准确,因此,历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大多停留在较浅的水平。经历几年来学科同行们的探索和实践,在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开拓和突破,笔者结合我校为申办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提出的“创建现代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主课题,在历史学科中相应提出“现代组合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子课题,以历史地图为突破口,以期由浅入深,逐步将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推向深入。

地图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长期以来,中学生识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们在进行历史科地图教学中主要应用的是课本插图、地图册和挂图,有时也借助地球仪或幻灯、录相片等媒体,与以计算机为先导的多媒体辅教手段相比,上述的地图展示法就自然地表现出它的如形式较单一、无法充分体现动态进程等缺点,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则以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色彩丰富、表现效果强烈等优点成为新时期开展教改探索的首选方式,它正好弥补了上述传统地图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但值得指出的是,Cai仅仅是“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而不能完全取而代之,因为以我们现有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条件,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考查中均还不允许淡化教材,相反,是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强化教材,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表示法不是计算机或其他媒体可完全取代的。因此,我们所开展的探索属于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促进历史教学的教改模式,而不是寻求一种替代教材的全新“模式”.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开展的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也应该体现出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了弥补学生普遍存在的识图能力较弱的不足,历史教师在授课中经常不得不动用大段的时间对地图进行详细的讲授,以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手段以其提高课堂效率的优势同样在这方面起着良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以笔者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过程设计一些问题,在授课中通过Cai课件声像结合、动态展示的地图演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问题。如在讲授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时,笔者播放了一段历史录象资料后,演示了自制的解放军挺进中原和三大战役等有关地图的课件(图1为其中一幅),同时引导学生回答诸如解放军的反攻方向的确定、三大主力开展品字形进攻战略等问题,通过一步步的演示,模拟实战进程引导学生逐一回答问题。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在影视中才能见到的地图动态表现手法,笔者还动用了现代化的网络教室,使所有学生均可亲自动手,以战争指挥员的角度进行地图进程的指挥运作,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地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样对这一阶段的相关史料掌握得十分牢固,即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

同样,只要我们备课时设计合理,提出一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配合媒体的展示引导思维走向,将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既达到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又使学生在经过思维运作得到答案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同样激发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目前仍普遍存在的历史学科不被学生重视的情况下,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科地位,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体现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精神。

二、制作Cai课件,开展历史地图教学手段的探索。

目前可用于制作Cai课件的软件很多,历史素材也十分丰富,因此首先要在进行充分的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筛选素材,将制作课件所需声像材料进行分类处理,以备利用。如将课件中将要体现到的图片、地图扫描,在这方面可用于图形扫描和处理的软件很多,如Photoshop、Ulead iPhoto Express (我形我速)、Microsoft的照片编辑器、Windows的画笔等,但据笔者使用经验,Photoshop在图象质量、后期处理的功能和压缩比上均有很大的优势,不足之处是价格贵,功能强大但操作复杂;笔者常用的另一软件Ulead iPhoto Express (我形我速) 是与扫描仪捆绑销售的,功能足以应付一般的图形处理,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虽然感觉上图形质量(特别是转化为JPEG压缩格式时)比Photoshop有所逊色,仍不失为一款优秀的图形处理软件;微软照片编辑器和画笔优在操作简单,但功能较单一,支持格式少。其他软件亦不乏精品,其中的Paint Shop Pro等甚至以共享软件的方式推出,广受好评,但由于没深入使用过,未敢妄加评价。

使用以上软件进行图形采集和处理后,即可利用有关软件进行Cai课件的制作。可用于制作课件的软件同样繁多,功能和易用性也同样繁简不一,笔者所接触到的课件大多采用Authorware、Microsoft PowerPoint97等制作,此外还有一些采用Director、方正奥思平台和新推出的凯迪平台等软件开发。

Authoware和 Director都属于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界面良好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其良好的人机界面、灵活的多媒体素材编排方式能够集成多种格式的外部图像、声音、文字和视频,用于编制播放式和交互式教学课件实属上乘之选。但以我省目前的现代教育设备的配备水平,除少数学校有能力配置了网络教室可供师生使用有交互功能的课件进行教学外,大部分学校均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室”的配置,因此对课件的要求仅需实现播放功能和简单的超级链接即可,从这一角度看,PowerPoint(演示文稿)基本具备了这一功能,且此软件操作简单,是目前制作历史教学Cai软件的首选。

在确定了Cai演示课件的工具软件后,对中学历史教材涉及的地图进行分析和综合,结合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将地图的演示以点、线、面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1、方位地图。这类历史地图主要为了强调某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方位,从教学目上看,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使学生掌握这些地点的相对位置、地名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唐朝的手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的“通商口岸”、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等。在制作课件时要以反差较大的色彩制作一些形象的图样或箭头指向,如用兵器或爆炸形色块代表战争爆发的城市(如图2淮海战役示意图)。用货币或具体商品代表工商业城市,或直接用色环闪烁覆盖原图中欲强调的方位,在动态手法上则采用多次“闪烁”、“回旋”等手法吸引学生的视觉焦点,同时以“平行线条”或“切入”、“飞入”等方式展现地名,必要时可打出字幕强调地点的有关史实或需要学生较好掌握的知识点。

2、线路地图。这类地图的特点是体现线路的延伸方向和途径路线,从教学目的上看,主要是要使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方位变化、方向及其发生的相关史实,如张骞通西域、红军长征、人民解放军突进中原、新航路开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在制作手段上可充分采用手绘或多种箭头的组合,在经过处理的空白图上采用动态手法,使地图上的线条沿历史进程延伸,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手法上应用“切入”展示较多,必要时可分断拼接,以配合讲述的进程,所经地点、地名的强调可参照上述第2点的方法运行。如笔者在制作三大战役的有关地图时采用此法,将解放军的进攻、敌军逃窜的线路分别用红、蓝两色箭头表示,根据不同进程定义不同的方向,编好顺序,同时在表现解放军包围、歼敌的过程时采用在战争地点制作爆炸形状的色块,配合以“爆炸”声效,授课时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再如笔者讲授新航路开辟时,在经过处理后的地图上绘制几条航路,体现了其延伸的方向和过程(图3),用以配合课堂讲述,与以往采用的挂图方式相比,在生动性和可操作性上均有天壤之感。

3、版块地图。此类地图主要表现区域特征,如三国鼎立局面、北洋军阀割据、抗日敌后根据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等均属此类,这类地图在教学中的任务主要是要使学生掌握区域特征和相应位置。在进行处理时配合讲述,用色块填充版块,采用“溶解”、“闪烁”或“切入”等手法定义其“出现”,同时可根据内容不同定义伴音,如笔者在制作“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图”中分别将不同色块的两国殖民地“组合”→“复制”→“粘贴”,分别定义两国殖民地“慢速闪烁”(爆炸声效)→“溶解”(1秒钟后自动)(图4),感观刺激量较大,客观上强化了地图的区域特征,在实际授课中效果良好。

以上例举的是在对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地图进行简单归类后,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一些探索。事实上,历史地图形式多样,不少地图无法单纯地用哪一类来归纳,或者是上述几例特征同时体现在一张地图上,因此我们在制作Cai课件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拘一格,以教学目的为出发点,以达到最佳辅助效果作用为目标,方能体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宗旨。

三、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注重Cai课件的“三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制作仅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只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研究与电教手段相结合而成的一个“课件”,只有将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实践中运用、分析和评价课件成为我们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Cai课件进行分析、评价和交流,不仅有助于提高软件的质量,还可以发现教师在编制、开发课件时可能存在的认识问题,因此开展充分的评价、交流活动,对优化历史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校际交流,为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将部分中学历史辅教课件和体会通过因特网在个人主页上发布,以期得到更广泛的评价。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在制作Cai课件时可以从课件内在的“三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性)来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评价。

1. 科学性----课件的灵魂

科学性是任何学科、任何领域开展科研均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标准。仅从历史学科的辅助教学软件的角度看,我认为首先是看它是否体现了历史教材的教学目的,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表现形式,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内容要与教材一致,必须正确无误,无任何科学错误,这是一个成功课件的前提。其次要看它的主题是否鲜明。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字幕、图形、声音和动画等融为一体,但这些都要围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可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要体现辅助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因而,科学性是Cai课件的灵魂所在。

2. 实用性----课件的生命力

不言而喻,课件是为辅助教学而用,是教学的工具,因而实用性就成为评判课件的重要标准之一。首先要能为教学所用,除上述的科学性之外,有时甚至还可体现出教师的学术水平、教材内容发掘的深度等独到之处,成为更好地沟通师生交流的一座现代桥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是要体现出课件的易用性,因为教学过程决定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教材分析、传授和师生交流上,对于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仅是“举手之劳”,不可占用太多时间或进行太复杂的操作。第三是实际效果,当我们走出仅将多媒体作为“演示手段”的“初级阶段”后,摆在面前的就是开始从形式转向深入,注重课件在中学历史教学授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解决、师生交流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甚至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也体现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说,实用性就是Cai课件的生命力所在。

3. 技术性----课件的活力

Cai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载体,其技术的前导性和个体差异的表现性均会得到较充分的展示。课件的技术性首先表现在对教学有关的文字、图形、声音和动画等信息进行技术处理的能力,也就是掌握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编制的技能,这是制作课件的前提。一个好的课件由于充分发挥了工具软件的强大功能,其表现能力和演示手法等电化功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以对学生的感官达到最佳程度的刺激,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和注意力。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制作Cai课件的过程不仅是制作者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展示,同时也体现了其审美标准。媒体的呈现是通过视听接收的,因此一个画面组接流畅、节奏适当、声像俱佳的课件除了能配合授课外,还能在德育和美育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要注重课件色彩的合理搭配、字幕的工整美观、布局构图的和谐、声像结合的合理等方面。因此,从外部因素来看,Cai课件的技术性是其活力之所在。

13.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十三

一、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历史教师的自身水平亟待提高。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是各地市、县教委教育局的专职。中学历史教师只是一个对知识的消极传播者。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带着这种观念教学,显然离教育的发展市场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这是极为危险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如何去培养合格的中学生呢?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从本质上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权威的化身, 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 即使学生的想法非常的离奇,教师也不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要大量引导。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有一些不合理的成份,也应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耐心认真的姿态予以回应,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对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要注意一大误区,那就是放弃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去抓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因为历史学科也和其它学科一样,基础知识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育,那么其它的任何教法都无从谈起。就象我们的工程队修建高楼大厦一样,没有夯实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建出高质量的楼房。因此,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播,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并重的,更无主次之分,没有必要作一个“排队”。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在反思传统历史基础教育的弊病时,就“出现了一个极端的倾向,即轻视书本知识”。即“把历史教学改革要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僵化的误解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其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本质上说,即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 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结论。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我认为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做好以下几点:

(1)角度创新。对历史教科书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探究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绝对不能拘束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应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去看待某一历史现象,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

例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教科书上的评价是: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从另一角度评价华盛顿会议可得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 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两种评价, 结论切然不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讲是评价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2)理论创新。如果我们的学生思维不被已有的结论所束缚;不相信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屈服专家学者的权威。 那么这样的学生就是具有新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因此,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原理或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回海而皆准”。

(3)知识创新。长期以来,人们把历史知识看成是已经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研究的价值。其实,历史知识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过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一种主观认识而已,在研究时,根本不可能再现历史的原貌,也只有尽量使二者趋于接近。随着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伴随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就不断出现,对知识的更新已成为必然。这样,通过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排列组合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此达到当今教学的需要。

14.我谈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篇十四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评估

一、教学目的

历史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中国史和世界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要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时间安排

1.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世界史在初中三年级开设,每周均为2课时。

2.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补充编写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教学时间约8课时。在教学中,这些课时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结合中国历史教材的有关内容,穿插使用。乡土史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部门审定。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注重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历史教科书及有关的历史读物;识别和运用与教学有关的历史地图、图片、图表;搜集和整理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材料;叙述重要的历史事实;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分析和评论重要的历史问题,等等。

4.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地认识历史。

5.要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的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等等。

6.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应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概述

(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从元谋人到约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代表。原始社会后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地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及其文化遗存最有典型性。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文明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大约与此时期相当。

(二)大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进入奴隶制社会。从这时到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时期。

(三)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解体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从战国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革。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典籍。

(四)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成就显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五)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是中国古代政治上大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等几个历史阶段,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又有新的发展,异彩纷呈。

(六)从公元581年到公元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隋、唐两个朝代,在政治上再次大一统,制度有所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都有很大发展。

(七)从公元907年到公元1368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分立,辽、北宋、西夏、金并存,南宋、金对峙和元朝统一等几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了解的加深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八)从公元1368年到公元184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明、清(前期)两个朝代,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专制统治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使经济日趋停滞,思想文化受到严重束缚。

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要点

一、原始时代

1.我国最早的人类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

★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夏、商、西周

1.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2.商朝的建立与繁荣

3.西周的兴衰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

1.“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3.商鞅变法

4.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先秦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文字

3.诸子百家

(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

4.文学艺术

(1)《诗经》和楚辞(2)青铜艺术(3)音乐

五、秦的统一

1.秦统一六国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朝的灭亡

六、西汉的强盛

1.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

2.汉初的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3.汉武帝的“大一统”

★4.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七、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专权与东汉的衰亡

八、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匈奴的兴起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2.汉通西域

3.“丝绸之路”

4.秦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九、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数学和医学

(2)张衡与地动仪

(3)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2.宗教和哲学

(1)佛教的传入

(2)道教的出现

(3)王充与《论衡》 3.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司马迁与《史记》

(2)乐府诗

(3)秦兵马俑十、三国和两晋

1.三国鼎立

2.西晋的统一与匈奴等族的内迁

★3.十六国与东晋

4.淝水之战

十一、南朝和北朝

★1.南朝的政治

2.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与民族融合十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圆周率(2)《水经注》(3)《齐民要术》

★2.宗教和哲学

(1)佛教的盛行

(2)范缜与《神灭论》

3.文学和艺术

(1)建安诗人和陶渊明

(2)王羲之和顾恺之

(3)石窟艺术

十三、隋朝的统一

1.隋文帝和“开皇之治”

2.大运河的开凿

3.隋朝的灭亡

十四、唐朝的繁盛及衰亡

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经济的繁荣

3.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4.对外交流的发展

5.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十五、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赵州桥(2)雕版印刷术

(3)子午线的测量(4)医药学

2.文学艺术

(1)唐诗与散文

(2)书法和绘画

(3)敦煌莫高窟

十六、辽、宋、夏、金

1.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 3.契丹、党项、女真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4.金和南宋的对峙

5.经济的发展

十七、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1.蒙古的兴起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3.元朝的社会经济

4.元朝的中外交流十八、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沈括和郭守敬

2.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可马光与《资治通鉴》

(2)宋词和元曲

(3)绘画

十九、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边疆民族的发展和明朝的对外关系

4.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二十、清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1.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康乾盛世”

3.封建专制的统治

4.闭关锁国政策

十一、明、清前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本草纲目》(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2.进步的思想家

3.图书的编纂

4.文学艺术

(1)明清小说(2)戏剧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包括清朝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历史。

(一)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鸦片战争激化了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由此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二)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起了瓦解作用,同时又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中期,中国先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三)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扩张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1883年和1894年,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四)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他们希望中国独立富强,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制。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维新变法运动遭致失败。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

清政府被迫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没能挽救其统治危机。1911年的武昌起义,得到全国响应。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灭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攫取。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肆意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公然恢复君主专制统治。对此,革命党人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控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得以壮大。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对中国人民起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八)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随后,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举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在国民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背叛革命,于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1927年7月,汪精卫宣布“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九)“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同年底,张学良发表“易帜”通电,表示服从国民政府领导。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的统一。但是,国民党各派新军阀之间仍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混战不已,中国人民的灾难更加深重。

(十)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大举进攻中国。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发动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会战。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投敌,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在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抗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

在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在1945年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十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1946年初,各党派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夏,国民党依赖美帝国主义的援助,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人民解放战争由此开始。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各条战线上,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进行斗争。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此为标志,我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十五)1956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出现过失误,先后发生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

经过调整,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十年中,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艰苦创业的先进集体和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个人。

(十六)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灾难和**。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七)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

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加快了国防现代化步伐;外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科学技术成就显著,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卫生事业都有了迅速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要点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社会

2.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3.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

5.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太平天国

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2.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

3.太平天国的失败

三、洋务运动

★1.清朝政局的变动

2.洋务运动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1.中法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五、戊戌变法

1.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活动

2.“百日维新”

六、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3.《辛丑条约》

七、辛亥革命

1.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

★2.清政府的“新政”与立宪活动

★3.各地的武装起义

4.武昌起义

八、清朝后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詹天佑与京张铁路(2)冯如与飞机制造

★2.文学艺术

★3.教育

4.进步的思想家

(1)魏源(2)严复

九、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十、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2.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3.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4.护法运动

5.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十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新文化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十二、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五卅运动

3.北伐战争

4.国民革命的失败

十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

1.“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2.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十四、工农武装革命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与秋收起义

3.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

★4.土地革命与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十五、九一八事变和—·二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

2.伪满洲国的建立

3.—·二八事变和淞沪抗战

十六、红军长征

★1.“围剿”和反“围剿”

2.红军长征

★3.南方红军的游击战争

十七、抗日救亡运动

1.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扩大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3.一二·九运动

4.西安事变

十八、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1.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4.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

★5.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

★6.全国抗日运动的高涨

十九、抗日战争的相持局面

1.汪精卫叛国投敌

2.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3.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积极反共活动

4.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日斗争

二十、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

2.中国军民的局部反攻

3.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抗日战争的胜利

十一、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谈判

★2.政治协商会议

十二、解放战争

1.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2.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3.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5.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6.解放南京

★二

十三、民国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教育

3.文学和艺术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开国大典

十五、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

1.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2.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

3.国民经济的恢复

十六、社会主义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十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5.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

十八、“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亡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十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

3.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4.“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现代中国的军事、外交与民族工作

1.国防现代化建设

2.外交成就

3.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三

十一、现代中国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教育、卫生、体育

3.文学和艺术 世界史教学内容概述

(一)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那时,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和剥削,也没有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亚洲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希腊、罗马等地区,相继出现了国家,进入奴隶社会。这些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对日后历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在世界上,中国最早进入封建社会。中国的近邻朝鲜和日本也逐渐进入封建社会。亚洲的阿拉伯和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成为庞大的封建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它的废墟上,出现了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等国家。法兰克国家包括其后的查理曼帝国的历史,具体反映了西欧封建化的进程。9世纪中期,在查理曼帝国的版图上,诞生了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封建国家。9世纪,在不列颠出现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法兰西、英吉利较早摆脱封建割据状态,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德意志和意大利则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松散状态。

(三)欧洲封建文化由于受到基督教的控制和压抑,科学和人文精神遭到窒息,长期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亚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和科技曾一度领先于欧洲。

在世界古代时期产生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四)14、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母体内开始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历史开始向近代迈进。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欧洲殖民国家在亚洲、非洲、美洲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但是殖民掠夺是这些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一大重要内容,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阶级力量在发展,世界出现了近代的曙光。

(五)14世纪到17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是人类一次大规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的深入展开和科学的发展,使欧洲先进国家迅速摆脱封建统治。同时期的东方封建国家却继续维持和巩固封建制度,有的还推行闭关自守政策。它们日益脱离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开始处于落后挨打的被动境地。

(六)在一些欧洲国家以及英属北美殖民地,资产阶级和民族独立的进步力量日益壮大,开始向封建制度和殖民统治挑战。从17世纪中期开始,历时二百余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时代。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几经反复,夺取了政权,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刺激了殖民扩张和掠夺。

1848年欧洲再次发生革命,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使这两个封建国家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稍后的德意志、意大利通过战争取得统一,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七)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和其他国家先后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使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促成了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并引起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八)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国无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的建立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治统治权的重要尝试,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九)19世纪初,拉丁美洲各殖民地先后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并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国家。19世纪中期以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反殖民侵略和反封建的斗争。

(十)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英、法、德、俄、美、日等国瓜分殆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迅速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在18、19世纪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和著名作品。

(十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苏维埃俄国战胜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并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短期的相对稳定。

(十四)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意大利、日本和德国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十五)二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由于新科技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某些调节措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国内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缓解。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进行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十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第三世界各国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亚洲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七)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战后以来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90年代以来,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安全。

(十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原子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人类社会揭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帷幕。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初现端倪。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史教学内容要点

一、早期的人类

二、亚非文明古国

1.古代埃及

2.两河流域的古国

3.古代印度和佛教兴起

4.古代亚非文化

★5.中国在亚非文明古国中的地位

三、古代希腊和罗马

★1.爱琴文明

2.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和罗马帝国

4.希腊罗马文化

四、欧洲封建国家

1.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

2.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和欧洲封建社会

★3.拜占廷帝国

4.基督教

五、亚洲封建国家

1.朝鲜

2.日本

3.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

4.奥斯曼帝国

六、资本主义的兴起

1.资本主义的萌芽

2.文艺复兴

3.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

4.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2.克伦威尔的统治

3.1688年政变

八、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1.后起的殖民国家

2.世界头号殖民帝国——英国

3.疯狂的殖民掠夺

4.种族灭绝和黑奴贸易

九、美国独立战争

1.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和统治 2.独立战争的进程

3.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2.革命的进程

3.拿破仑帝国

十一、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2.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

十二、工业革命

1.英国的工业革命

2.交通运输的变革

3.工业革命的影响

十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工人运动的兴起

2.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十四、1848年欧洲革命

1.法国革命

2.普鲁士、奥地利、匈牙利革命

十五、美国内战

1.美国的领土扩张

2.内战的爆发

3.北方取得战争胜利

十六、俄国的改革

1.彼得大帝的改革

2.废除农奴制

3.俄国的扩张

十七、日本明治维新

1.幕府的封建统治

2.武装倒幕

3.明治维新

十八、德意志、意大利统一

1.德意志统一

2.意大利统一

十九、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

2.巴黎公社

二十、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2.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十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矛盾的发展

1.国际工人运动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2.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3.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十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2.萨拉热窝事件

3.重大战役

4.战争的结束

十三、近代的科学和文化

1.自然科学的成就

2.文学艺术的发展

★3.社会生活的变化

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革命的胜利

2.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十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2.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3.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4.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5.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6.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十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阴谋

2.大战爆发

3.德国占领西欧、东侵苏联

4.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6.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7.法西斯的灭亡

十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二战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2.欧洲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美国的霸权政策

4.美苏争霸

十八、第三世界的兴起

1.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

2.非洲独立浪潮

★3.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4.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十九、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4.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十、现代科技与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

2.知识经济的出现

★3.现代文化

五、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应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估要力求全面、客观、合理。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能力发展和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培养上。在评估中,要重视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和学生对教学的需求与反映。通过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上一篇:【精品】法人授权委托书下一篇:书法基础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