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分解

2025-02-11

过氧化氢分解(精选17篇)

1.过氧化氢分解 篇一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难降解废水的研究

文章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得不同金属含量的九种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实验,并优选出以5.0%Co、2.5%Fe(质量百分含量)催化剂CODcr去除率较好,并确定此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时间为30 min,pH=6,氧化剂用量为30g/L时,CODcr的去除率最高为83%,这样不仅提高了BOD5/CODcr值,而且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减轻后续处理装置负荷.

作 者:王维 赵旭涛 郭青 Wang Wei Zhao Xutao Guo Qing  作者单位:王维,郭青,Wang Wei,Guo Qing(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赵旭涛,Zhao Xutao(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60)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7 23(9)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催化氧化   难降解废水   催化剂  

★ 二次催化-固定床生物氧化降解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 高压电晕与臭氧联用降解对硝基苯酚

★ 掺Fe3+的TiO2光催化膜制备及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 皂素废水化学预处理研究

★ 光助类Fenton降解结晶紫染料废水

★ 高质量近义词

★ 焦化废水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Oh yeah小学作文

★ 高质量文案句子

★ 酸改性纳米TiO2降解模拟污染物的研究

2.过氧化氢分解 篇二

目前,对H2O2的热分解特征已有不少研究,但有关微量金属离子对H2O2热分解爆炸影响的研究还较少。为研究微量金属离子对H2O2热分解爆炸的影响,笔者利用加速量热仪(ARC)对含微量Fe3+的30%H2O2的绝热分解爆炸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为H2O2的安全生产、存储、运输及使用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试 剂

30%H2O2;Fe(NO3)3·9H2O。

1.2 仪器与测试条件

采用仪器为ARC 244型绝热量热仪。测试结果用仪器自带的ARC2000软件进行分析。测试样品量及测试条件如表1所示。

注:a-30%H2O2;b-30%H2O2+12.7mg/L Fe3+

1.3 数据校正

由于实验过程中样品反应所释放的热量不仅要加热样品本身,还要加热样品球,所以仪器测试的温度是样品与样品球组成的反应体系的温度,若样品反应所释放的热量全部用于加热样品本身,则样品的实际温升和温升速率都要高于相应的测量值。因此,要测得样品在绝热条件下分解的温度参数,需要对仪器测试结果进行校正,相应公式如式(1)~式(8)所示。

式中:Mb为样品球的质量;Cvb为样品球的比热容;Mc为样品球夹套的质量;Cvc为样品球夹套的比热容;Ms为样品的质量;Cvs为样品的比热容;To,s为校正后的初始分解温度;To为测量的初始分解温度;Tf,s为校正后的最高分解温度;ΔTad为测量的绝热温升;ΔTad,s为校正后的绝热温升;mo,s为校正后的初始温升速率;mo为测量的初始温升速率;mm,s为校正后的最大温升速率;mm为测量的最

大温升速率;Tm,s为校正后的最大温升速率对应温度;Tm为测量的最大温升速率对应温度;θm,s为校正后的最大温升速率对应时间;θm为测量的最大温升速率对应时间。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量Fe3+对O2释放量的影响

表2为计算所得样品分解产生的O2的量。从表2数据可见,实验中1 g样品A完全分解产生的O2均为0.110 L,1 g样品B完全分解产生的O2均为0.111 L。因此,微量Fe3+的存在与否虽然对H2O2的分解机理和分解速率有影响,但对单位质量H2O2分解产生的O2量无影响。

注:a-反应前样品质量-反应后样品质量;b-n=Δm/M;c-反应前体系压力(25℃)-反应后体系压力(25℃);d-根据PV=nRT计算;e-按钛球体积(10mL)计算;f-按反应密闭体系校正体积共11mL(钛球体积10mL+管道体积1mL)计算;g-按f计算得到的O2量计算

2.2 微量Fe3+对分解温度的影响

样品A和样品B在绝热分解过程中的温度及温升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见图1),自加热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2)。由图1可见,样品A经过3个加热-等待-搜寻(H-W-S)循环后开始分解,此时测量温度为37.64 ℃,反应持续268.98 min后完成,反应期间温度持续上升,直至反应结束(见图1 A1曲线),但温升速率在75 °C左右有明显下降(见图1 A2及图2 A曲线),说明此时有吸热反应发生。与之对比,样品B要经过4个H-W-S循环才发生热分解反应,此时温度为41.69 °C,反应持续602.28 min,反应过程中温度也呈现上升趋势(见图1 B1曲线),温升速率在58 °C左右有明显下降(见图1内插的放大图及图2 B曲线)。理论上讲,Fe3+的存在对H2O2的分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分解完全。但实验结果刚好相反,这可能是由于样品中Fe3+浓度很低的缘故。当微量Fe3+加入到H2O2中后,H2O2在低温下只发生非常缓慢的催化分解反应,此时放热速率很低,ARC无法检测到,但该过程中H2O2的浓度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样品随后的起始分解温度变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时间延长、自分解放热速率降低(见图2)等。另外,根据样品在分解反应过程中的吸热现象,可将其绝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2.3 微量Fe3+对分解压力的影响

图3为样品A和B在绝热分解过程中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由图3可见,样品A和B在绝热分解过程中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关系,且完全分解时产生的压力相当,分别为550.183、567.945 kPa。但是,两个样品在相同分解温度下的压力不同,分解温度相同时样品B的分解压力高于样品A的分解压力。如分解温度为100 ℃时,样品B产生的压力为365.00 kPa,而样品A只有263.00 kPa(见图2)。这表明,当分解温度相同时,样品B由于Fe3+的催化作用其H2O2的分解率比样品B中H2O2的分解率要大,释放O2量要多,因而产生的压力要高。

样品A和B的分解压升速率与自加热温升率的关系如图4所示。图中曲线表明两个样品在绝热分解过程中的压升速率对数与自加热温升速率对数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可拟合成相应的线性方程,如对样品A绝热分解过

程中两个自放热速率增加阶段(即点1→2和点3→4阶段),压升速率对数与温升速率对数的线性关系可分别拟合成:

式中:y为压升速率;x为温升速率。

2.4 微量Fe3+对分解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图5为样品A和B的反应活化能(Ea)与反应温度的关系。由图5可见,当反应温度低于80 ℃时,两样品的反应活化能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当反应温度高于80 ℃后,反应活化能基本不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当反应快结束时其活化能又会发生异常变化。表3数据表明,含有微量Fe3+的样品A在第一阶段的平均反应活化能(119.06 kJ·mol-1)比样品B在第一阶段的平均反应活化能(161.48 kJ·mol-1)低,说明微量Fe3+对H2O2的分解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且主要发生在反应的第一阶段。样品A和B在各反应阶段的平均活化能Ea及根据Ea计算得到的指前因子(A)见表3。

2.5 数据分析及校正

根据式(1)计算得到样品A和样品B的热惰性因子,利用式(2)~式(8)进行数据校正得到的结果及其他测量数据见表4。结果表明Ф对测量的温度参数如初始分解温度、最高温度、绝热温升、初始温升速率、最大温升速率、最大温升速率温度和最大温升速率时间等有较大影响。如样品A和样品B绝热分解测得的绝热温升是90.12、112.77 ℃,校正后分别为196.22、151.40 ℃;样品A和样品B绝热分解测得的最大温升速率对应时间为266.78、592.10 min,校正后分别为153.32、352.44 min。另外,表4数据表明微量Fe3+的存在对H2O2的分解反应热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样品A的摩尔反应热ΔHm为82.786 kJ·mol-1,而样品B为63.877 kJ·mol-1。

3 结 论

(1)微量Fe3+对30% H2O2的分解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能降低H2O2的低温分解活化能,使其在较低温度即能发生缓慢的分解反应,从而使H2O2浓度逐渐降低,并使随后的绝热自分解反应变慢、完全分解时间变长、分解产生的压升速率和温升率变低。由于ARC的测试灵敏度较低,H2O2在低温缓慢催化分解释放的热量无法被检测到,要等绝热分解释放出的热量导致的温升速率超过0.02 ℃·min-1时才能被检测出。另外,在相同绝热分解温度下,含有微量Fe3+的30%H2O2的分解压力要高于相应纯30%H2O2的分解压力。

(2)大量Fe3+的存在会使H2O2发生剧烈的催化分解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H2O2爆炸事故。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室温下微量Fe3+只能使30%H2O2发生非常缓慢的催化分解反应,但其产生的热量和压力会逐渐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后便会促进反应迅速进行,最终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所以储存H2O2的密封容器要严禁金属杂质的存在,即使微量的金属杂质也不能允许,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灾难发生。

参考文献

[1]梁志宏,耿惠民.过氧化氢爆炸事故浅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6):602-604.

[2]蒋慧灵,傅智敏,刘颖杰,等.过氧化氢热爆炸危险性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2):121-124.

[3]吴德建,钱新明,黄平.过氧化氢热爆炸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8):14-20.

[4]傅智敏.绝热加速量热法在反应性物质热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2.

[5]张志刚,蒋慧灵,黄平.双氧水爆炸事故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7(4):108-110.

[6]刘荣海.安全原理与危险化学品测评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过氧化氢分解 篇三

1.该实验采用试管操作,分四步完成,不便于一人操作。

2.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少,且整个装置和大气相通,气体易逸出,这样,U形管中的氧气较少,木条不易复燃。

3.在做下一步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时([实验2-6])需要再往试管里继续加过氧化氢溶液,操作不方便。

基于上述原因,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1.实验仪器:

气球、带活塞的玻璃直管、单孔橡胶塞、无孔橡胶塞、U形管、注射器(20mL)各2个,木条。

2.实验药品:

二氧化锰、5%过氧化氢溶液

3.实验装置:

4.实验步骤:

(1)用注射器吸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按图1组装好仪器,把这10mL过氧化氢溶液全部注入U形管中。

(2)另取同样的装置,向U形管中加入少量MnO2,用注射器吸取20mL5%过氧化氢溶液,按图2组装好装置,先向U形管中注入10mL5%过氧化氢溶液。(对比图1、2两装置产生气体的快慢)

现象:装置2反应快,气球迅速涨大,而装置1气球只涨大一点儿。

(3)待U形管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加入10mL5%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可以看到U形管中又开始有气泡产生,气球继续变大。如图3所示。

(对比操作过程中2、3两步中MnO2量没有变化,从而证明了MnO2的催化作用)

(4)待U形管中没有气泡产生时,关闭活塞开关,取下无孔塞,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U形管口,同时打开活塞开关,木条复燃,证明为氧气,如图4所示。

5.改进优点:

(1)实验操作简便,适合一人操作,现象生动直观,成功率高。

(2)整个装置在一个封闭系统,气体不外逸,且可以把课本中该节的[实验2-6]也包含在该实验中。

(3)制取的氧气用气球储存,可通过活塞灵活控制进出,氧气充足,带火星的木条易燃烧。

4.过氧化氢分解 篇四

珙桐与光叶珙桐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酶谱研究

采用铁氢化钾染色法对珙桐和光叶珙桐进行CAT酶谱分析;用碘量法进行CAT酶活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珙桐有酶带两条,Rf值分别为0.74和0.90,CAT酶活性为0.40824mg・(g・min)-1;光叶珙桐也有两条酶带,Rf值分别为0.76和0.93,CAT酶活性为1.3608mg・(g・min)-1;表明珙桐和光叶珙桐在遗传特性、生物进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光叶珙桐代谢比珙桐旺盛,先叶珙桐是珙桐的变种,抗逆性更强,为珙桐种质生化分析、植物学分类及品种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27(3) 分类号:Q945.32 关键词:珙桐   光叶珙桐   过氧化氢酶活性   酶谱  

5.硫化氢中毒应急演练方案 篇五

一、演练目的

为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防患与未然,以对应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准确快速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突发事件,能有序开展救援,保障员工生命,减少损失,特制订本方案。

二、演练题目

储油罐前管线原油泄漏,人员硫化氢中毒

三、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 值班干部 参加班组:运行四班

配合人员:安全员、警戒疏散组

四、演练程序

模拟:6#罐进行收油作业。

1、计量岗人员2人在6#罐前进行巡检,突然发现罐前大拉杆补偿器有原油漏出,正在上前进行确认时,一名人员中毒晕倒在地。

2、另一名人员立即跑出给6#罐区。立即用对讲机或跑回主控室向调度班长汇报情况。

3、班长立即令两名男员工背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立即去给6#罐区救人。(对背正压室空气呼吸器时间进行计时)

4、调度立即令码头调度立即停泵,6#罐停止收油作业。

5、班长立即向值班干部汇报,发生原油泄漏,有人中毒晕倒。同时向宁波处应急指挥中心汇报情况,调度向公司调度汇报情况。

6、值班干部立即向油库领导汇报后,启动原油泄漏和硫化氢中毒应急程序。

7、值班干部令调度拔打120,联系大榭医院进行医疗救助。

8、值班干部令调度向消防队报警,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向总指挥了解情况,部署救援安排。4名消防队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泄漏区域喷射雾状水。

9、班组应急救援人员跑到给6#罐区,将中毒者抬至上风向通风处,远离有毒区域。确认安全后,解开对方衣领,观察中毒者情况,并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救治。

10、值班干部立即组织2名技术人员,打开应急库房,穿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拿好硫化氢检测仪,至给6#罐区检查硫化氢泄漏点,并关闭罐根阀。

11、值班干部通知警戒组组长,在门卫处设点引导120救护车进入,疏散施工人员。

12、班长用电话通知调度楼、办公楼人员,6#罐区有硫化氢泄漏,不要冒险进入。13、120救护车赶到,应急救援人员将中毒人员送上车,由医护人员进行急救。

14、现场人员查找出泄漏点后,将原油泄漏面积、部位汇报值班干部。

15、值班干部令技术抢险组和消防队:关闭一期罐区截油阀门。运行班组关闭排海闸阀。

16、值班干部令消防岗启动稳压泵,为现场应急救援供水,并及时向消防水池补水。

五、演练注意事项

1、参演人员要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检测仪。

2、疏散逃生在观看风向标,在上风向处逃生。

6.氯化氢化学式怎么写? 篇六

氯化氢的物化性质

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114.2℃,沸点-85℃,空气中不燃烧,热稳定,到约1500℃才分解。密度大于空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其水溶液为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的水溶液为盐酸。工业用盐酸常成微黄色,主要是因为三氯化铁的存在。常用氨水来检验盐酸的存在,氨水会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微粒。氯化氢有强烈的偶极,与其他偶极产生氢键。

7.过氧化氢分解 篇七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指利用过氧化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仪器灭菌处理, 在消毒灭菌过程中, 经特定模式而使得待灭菌仪器上附着的微生物失活而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1], 灭菌水平可达到10~6SAL, 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对于连台手术的手术器械灭菌更具优势[2]。本研究分析监测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临床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3月期间, 我院手术室配置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美国强生, Sterrad 100S) 作为监测对象。目标灭菌器械为泌尿科、骨科、外科以及妇科等多科室常用腔镜器械以及各种畏热、怕湿器械, 如电刀笔、电钻等。

1.2 方法

所有待灭菌器械、物品均应用无纺纱布包装, 每个分包内均置入1长美国强生化学指示卡, 外包装上均以化学指示胶带标识, 按照80%灭菌柜容积进行物品装载。在灭菌舱内右下侧或左下侧, 置入含105CFU/m L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的生物测试管, 接通电源, 关闭灭菌舱门, 选择短循环模式, 然后启动开关, 开始灭菌循环。灭菌过程主要经真空期→注液期→扩散期→等离子期→二次注液期→二次扩散期→二次等离子期→通风期, 完成灭菌过程, 耗时1h左右。

1.3 效果监测

1.3.1 物理监测观察仪器显示板屏幕观察灭菌舱内时间与压力变化, 并保存和打印监测结果。

1.3.2 化学监测完成灭菌过程后, 取出并仔细观察化学指示卡标识颜色变化, 灭菌前显示为红色, 完成灭菌后显示为黄色。

1.3.3 生物监测将灭菌舱内生物测试管取出, 置于58℃保温箱中进行微生物培养, 于培养24~48h后进行结果观察。经生物指示剂培养显示无变色提示无微生物生长, 而阳性对照培养基变为黄色 (即有菌生长) , 判定为灭菌达到合格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Office的组件之一Excel中强大的函数功能建立自动数据处理系统。

2 结果

2.1 灭菌效果

共监测灭菌循环1 5 2次, 共灭菌物品4 5 0包。其中, 1 4 3次循环完成, 9次循环取消, 完成率为94.08%。完成循环经微生物检测培养呈阴性, 化学指示卡均完全变色, 达到灭菌合格标准。灭菌物品、器械均无损坏, 安全性好。

2.2 循环取消原因

9次循环取消中, 5次因装载物潮湿导致, 3次因注射压过低导致, 1次因无法抽真空导致。排查原因显示, 循环取消主要是由于内镜管腔内水珠未充分去除, 导致装载物潮湿;待灭菌物品带有海绵、微孔器械盒等影响过氧化氢扩散物品, 舱内物品摆放不合格导致无法抽真空。

3讨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是由于极度真空腔体内激发气体分子而产生, 对于终产物可起到彻底分解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物品的灭菌处理[3]。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的化学活性成分较低, 能够快速完成灭菌过程, 由于灭菌中过氧化氢溶液经真空灭菌腔气化处理, 可产生微生物杀灭作用, 再经射频激发等离子体再次对微生物结构及功能产生干扰或破坏作用, 当射频能源停止运行后, 舱内等离子气体即可自动转换成为无毒性氧和水汽, 有效缩短了灭菌时间[4,5]。同时, 灭菌器自带化学检测卡以及生物监测系统, 能够实施监控灭菌情况。本次观察152次灭菌循环中, 共有143次循环完成, 且完成循环经化学指示卡以及微生物培养观察显示灭菌达标。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循环取消或灭菌质量降低。因系统配备自检系统, 一旦不符合灭菌条件即启动中止程序, 故在装载前必须确保物品清洁、干燥。同时, 部分仪器自配小孔隙或者安装有镜头保护海绵, 置入灭菌舱内后可导致过氧化氢被吸收而阻碍其扩散, 而中止循环[6], 在灭菌舱内扩散均匀、无死角是确保灭菌成功的关键, 免对过氧化氢的扩散造成影响, 导致无法抽真空而引起循环中止[7,8]。胡业荣等[9]研究显示, 除灭菌物品干燥度、装载情况、灭菌物包装材料及监测材料外, 有机物以及温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灭菌质量。主要是温度直接影响负压, 在一定负压范围内, 温度维持在45~50℃左右即可获得满意的过氧化氢气体穿透力, 提高灭菌效果。同时, 灭菌物品如携带有机物, 可能影响过氧化氢与物品的接触, 进而影响灭菌效果[10]。

综上所述,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能够为各类医疗器械物品, 循环使用、畏热怕湿物品, 在确保灭菌物品符合等离子灭菌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满意灭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莹.供应室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 (z1) :112-113.

[2]林冬枚.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应用及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23) :171-172.

[3]王瑞霞, 徐达秀.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在腹腔镜器械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4) :255-256.

[4]陈莉雅, 温小红, 李秋, 等.低温等离子灭菌法在手术室精密器械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1) :12-13.

[5]义捷, 黎明, 潘成莲, 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在基层手术室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 2013, 34 (5) :975-976.

[6]胡国庆.我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应用现状与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1, 28 (3) :353-355.

[7]丁晓梅, 袁晓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应用与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5) :2866.

[8]叶月梅, 刘慧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管理及灭菌效果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1, 28 (3) :391-392.

[9]胡业荣, 王惠玲, 刘汉花, 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2) :2395-2396.

8.过氧化氢分解 篇八

数字化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技术可以随时测量化学反应中氧气的含量变化。通过测量生成氧气的含量高低可以判断化学反应选择哪种催化剂更好。氧气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途径之一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分解,该方法不需要加热,具有安全、环保、制取速度快等优点,同时过氧化氢的价格低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教材中探究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也讲到了硫酸铜溶液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那么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谁的催化效果更好呢?通过数字化设备探究可以一目了然。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方法如下: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10 ml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两种物质,将氧气传感器伸入到两支试管内,通过数据采集器在相同时间内读出生成氧气的量,结果学生明显看到在相同时间内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生成的氧气更多,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

数字化实验应用氧气传感器技术将实验结果数字化,集合数字图像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操作、观察并获取实验知识,享受化学实验的现代化成果。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和原理本质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课堂实验的教与学合二为一,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数字化实验是一种新的实验手段,在当下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人都会用电脑,如何将化学实验与电脑相连接必将是化学实验的一次革命,发展空间巨大。数字化实验引入初中化学课堂,必将使定量实验得以创新,例如,用相同的方法还可以探究二氧化锰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等。当然,数字化实验被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接受并传播开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所谓道路是曲折的,终点是一致的。

9.机修车间硫化氢中毒演练总结报告 篇九

为提高机修车间全员消防意识,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使每个员工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学习有关消防知识和救护器材的使用方法,并掌握消防逃生技能、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检验机修车间《硫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救援组在紧急情况下的到位及时性以及在救援过程中如何确保自身的安全。演练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对消防安全常识、防护器材和救护器材的使用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所提高,演练现场大多数员工都能正确的使用防护器材和救护器材,大部分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对策,对今后应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提高。

演练前车间组织了消防预案演练培训,使现场人员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学习了有关消防知识和防护救护器材的使用方法。本次演练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二、不足之处

1、少数员工安全意识不够强,责任心不强,演练不够认真,器材使用不够熟练,演练起来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

2、演练预案做的不够详细到位。

三、后续工作安排 机修车间在今后的工作和应急活动中对以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器材使用的培训工作。增强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确保救援组在今后紧急情况下的到位及时性以及在救援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进一步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机修车间

10.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教学设计 篇十

一、课标分析

以金属知识内容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反思、讨论和概括等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等能力。通过知识的比较、归纳,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二、教材分析

碱金属化合物是高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钠是碱金属元素的典型代表,而过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钠的化合物,学过过氧化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以后其他碱金属元素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本章知识的系统掌握。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能够更容易地接受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以进行对比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为什么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而非氢气,如何验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过氧化钠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并了解过氧化钠的漂白性, 掌握过氧化钠与氧化钠的区别与联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会主动地学习化学.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及实验验证的设计。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六、教学策略

首先,由初中白磷在热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是否能够“由水生火”,让学生出现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认真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轻轻触摸试管壁,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感官学习。让学生共同讨论有现象可推出过氧化钠与水是如何反应的,并提出疑问,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还是氢气,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实验验证后,让学生自己推断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自主学习。再回顾燃烧的条件,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提供药品和仪器,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以水生火”的实验,最终选出最可行的方案,并由该组成员上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自己思考和动手的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七、教学用具

11.渔民须警惕硫化氢中毒 篇十一

普陀区大多数渔船的鱼舱设计都是全封闭式的,只有一个很小的入口进出鱼舱。平时,为了鱼货的保鲜,入口都是封闭的。每次鱼舱清货后,如果没有及时清洗鱼舱,鱼舱中剩余鱼货腐烂,就会产生一种以硫化氢为主要成分的有毒气体。当鱼舱中的硫化氢气体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500毫克以上的时候,渔民一旦进入鱼舱,就会立即死亡。

针对渔民硫化氢中毒事故,有关单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首先,加强宣传、切实增强渔民的安全意识。如普陀区12个涉渔乡镇和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等有关部门,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开展了一次渔业生产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把发生的几起渔民硫化氢中毒事故通报给全区4300余艘渔船及渔业辅助船,向渔民兄弟宣传安全生产的科学道理,灌输安全生产知识,倡导安全生产的科学态度,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建立在渔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增加投入,尽快配齐渔船的救护设备。在检查渔船安全设施配备情况的同时,应重点检查各渔船的鱼舱结构及其通风状况,针对各船的鱼舱结构,能改进的改进,如在鱼舱增设排风设备。由于受资金、船体机构等客观原因限制,不能改进的,则要求渔民进入鱼舱前必须先开舱一段时间。渔船应配备相应的救护设备,如防毒面具、救护带和其他救生设备。

再次,完善制度,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2005年8月22日,一渔船发生5人硫化氢中毒事故。在紧急情况下,渔船和该船所属乡镇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尽可能减少损失。

12.过氧化氢分解 篇十二

关键词:臭氧,染料废水,活性炭,过氧化氢

染料工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等特点,平均生产1 t染料排放的废水量约为30~100 t[1,2],全世界每年使用的染料大约有12%在其加工制造中流失,在流失的染料中又有20%通过废水进入环境[3]。一般染料废水含有助剂、浆料、还含有苯胺、邻苯二甲酸类等有毒有机污染物,它们具有苯环、胺基等基团,不但难以生物降解而且多为致癌物质[4]。这些废水如直接排放,不仅会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而且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也会在土壤中转化为磷化物,使土壤性质恶化[5]。

本文采用臭氧-活性炭-过氧化氢法处理染料废水,考察添加剂、废水初始p H值对染料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实验部分

1.1 废水水质

实验用废水均采自鞍山惠丰化工有限公司的混合废水,经检测,原废水p H值=1,COD为26 466mg/L、色度为1 750倍、挥发酚287.35 mg/L、氰化物10.58 mg/L。

1.2 实验仪器

DHX-SS-1G型臭氧发生器;反应釜;101-1型干燥箱;FA2004N型电子天平。

1.3 分析方法

按GB11914–89《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的COD;按GB7491–87《溴化滴定法》测定废水的挥发分含量;按GB11903–89《稀释倍数法》测定废水色度;按GB7478–87《蒸馏-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废水的氰化物。

2 结果与讨论

2.1 添加剂对各项指标的影响

实验分别在活性炭单独作用、过氧化氢单独作用、活性炭和过氧化氢共同作用等3种氧化环境下完成,加入量分别为活性炭50 g,过氧化氢10 ml。其它条件相同,即氧气流量1 L/min、p H值为10、反应温度为常温、水样体积为3 L、反应时间均为6 h。

2.1.1 添加剂对COD影响

将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COD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3种形式的曲线都呈上升趋势,但各有不同。在每个时间段内只添加活性炭与只添加过氧化氢的水样氧化效果相差不大,而添加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的水样氧化效果最好。当臭氧氧化时间为6 h时,COD的去除率可达92%以上。因此,含有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处理后的效果要好于活性炭、过氧化氢单独作用的废水水样。

2.1.2 添加剂对色度影响

将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色度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添加剂都有利于脱除染料废水中的色度,且脱除率上升较快,特别是在氧化反应的初期。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染料废水的色度脱除率也增加,但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曲线变得平缓并接近水平状态,废水基本上变得无色无味。由此可见,通过加入不同添加剂的方法来脱除染料废水中的色度,其效果是显著的。且活性炭和过氧化氢共同作用效果更好,且脱色率接近100%。

2.1.3 添加剂对挥发酚的影响

将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挥发酚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3种臭氧氧化环境对废水水样中挥发酚的去除效果很接近,并无明显区别,并且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氧化环境,臭氧氧化对挥发酚的去除效果都非常好,氧化1 h可达到65%以上,氧化2 h可达到95%左右,说明臭氧氧化适合于挥发酚的去除。

2.1.4 添加剂对氰化物的影响

将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氰化物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氧化1 h的时候,3种氧化环境对氰化物的去除率几乎是相同的,但从第2 h开始,活性炭和过氧化氢共同作用的去除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情况,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效果最好。由此可见,加入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的方法来脱除染料废水中的氰化物,其效果是明显的。

从以上4个图形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活性炭和过氧化氢共同作用对4个指标的去除率效果最好。活性炭具有无数细小孔隙,表面积巨大,能在溶液中悬浮,并且能吸附一定量的臭氧,其结果是增大了臭氧氧化接触点,提高了氧化效率。在臭氧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会显著加快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它是加速臭氧氧化速率的核心成分。将活性炭与过氧化氢混合在一起,就能扩大催化剂有效利用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效率,增大臭氧的氧化效果。所以,活性炭与过氧化氢共同作用效果最佳。以下实验添加剂加入量分别为活性炭50 g、过氧化氢10 ml、水样标准体积为3 L。

2.2 水样初始p H值对各项指标的影响

2.2.1 对COD影响

将以上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COD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3种不同的p H值,当反应进行2h时,水中的COD去除率直线提高,反应进行到4h之后,曲线变得平缓并接近水平状态,废水的COD去除率随初始p H值的增加而提高,当p H值达10左右时,COD去除率最高。

2.2.2 对色度影响

将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色度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染料废水经由不同初始p H值后的色度去除率差距很大,p H值为10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通气时间为6 h的色度去除率能达到99%左右。

2.2.3 对挥发酚的影响

将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挥发酚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3种不同的初始p H值,当反应进行2 h时,水中的酚含量都已去除90%以上,而且,初始p H值为10更有利于挥发酚的去除。反应进行到3 h之后,曲线变得平缓并接近水平状态,溶液中的挥发酚含量极少,酚含量均已去除97%以上,因此,初始p H值为10反应是最显著的。

2.2.4 对氰化物的影响

将3组实验的废水水样经臭氧氧化后氰化物的去除率汇成图,如图8所示。

从图8可以看出,在初始p H值=10时,氰化物去除率曲线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曲线,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91%以上,但反应到一定程度,曲线逐渐趋于平缓。

废水的COD去除率随初始p H值的增加而提高,当p H值达10左右时,COD去除率最高,此后如再提高p H值,则COD去除率又有所下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酸性条件下,苯酚等有机物以分子形式存在,随着溶液初始p H值的提高,溶液OH?增多,当溶液初始p H值大于苯酚的PKa值9之后,弱酸性的苯酚将与OH-反应,以离子态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而臭氧与离子态苯酚的反应比与分子态苯酚的反应快得多。因此,COD去除率也随初始p H值增加而提高。

其次,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 H值会下降,这表明反应产生了某些酸性中间产物(如羧酸)。由于此酸性物质的生成,那么酸性的环境抑制了这些酸性物质的生成,从而抑制了反应的正向进行;而在碱性条件下,酸性中间产物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促进了反应的正向进行,加快了反应速率,从而有利于COD的去除。

p H值升高,有利于染料废水与臭氧的反应。这是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臭氧分子在OH-催化下易分解生成氢氧自由基,后者比臭氧更活泼,反应更迅速。而在弱酸性条件下(p H值=5),氢氧自由基的产生受到抑制,而在中性(p H值=7)水溶液中,自由基反应较酸性条件下增强,这可能是弱酸性抑制了深度氧化产物如醛、酮、羧酸类的生成,减小了对臭氧的竞争,因而就促进了反应底物染料的降解。

3 结论

(1)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的投加对COD及色度的去除都有影响。投加量越多,去除效果就越好。

(2)废水的初始p H值对COD及挥发酚的去除影响不显著,但对色度及氰化物的去除率有很大的影响。在p H值为10时,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COD、色度、挥发酚及氰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94.36%、99.11%、91.66%、99.57%。

(3)在最佳条件下,臭氧氧化时间6 h,COD由26 466 mg/L下降到966.01 mg/L,达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色度由1 750倍降到6.65倍,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挥发酚由287.35 mg/L降到0.83 mg/L,达国家三级排放标准;氰化物由10.58 mg/L降到0.34mg/L,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过氧化氢氧化法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染料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

参考文献

[1]沈东升,冯孝善,沈益民,等.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18(1):26-28.

[2]冀滨弘.染料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与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1998,11(4):250-253.

[3] Banerjee S,Dastidar M G.Use of jute processing wastes for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minated with dye and otherorganics[J].BioresourceTechnology,2005,96(17):1919-1928.

[4]石油化学工业部化工设计院.污染环境的工业有害物琳[J].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6,247-253.

13.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篇十三

一、硫化氢的理化特性

硫化氢:分子式H2S,为无色、有“臭皮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分子量34.08,熔点:-82.9℃,沸点:-61.8℃,相对密度(空气=1):1.19,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引燃温度:260℃。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硫化氢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致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迅速引着回燃。另外,它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二、硫化氢的毒害特点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硫化氢与机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这类酶中的二硫键(-S-S-)作用后,影响细胞色素氧化过程,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硫化氢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而引起化学窒息,是主要的发病机理。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若硫化氢浓度在70~150毫克/立方米,吸入1~2分钟,会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涕、咳嗽、咽喉灼热,吸入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变得麻木;若硫化氢浓度为760毫克/立方米,吸入15~60分钟,会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倒、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若浓度达到1000毫克/立方米,吸入数秒之内,就会出现急性中毒,突然昏迷,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可能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的情况

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等与污水处理有关的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危险场所,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

三、预防措施

加强基础管理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网络,明确单位法人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制签约考核。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做到管理制度到岗,安全责任到人,监控措施到点,考核落实到位。制定和实施有行之有效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认真抓好管理和现场的安全检查,及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改,做好日常记录。

落实培训教育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使每个操作人员都能深刻领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生产知识,熟悉生产设备、作业场所、工作岗位的特点,对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应急措施等。

严格安全措施

作业现场必须明确设置相关的警告标志、提示标志。配备有效的防毒面具、防护用品。配备应急通讯设备、气体探测器、烟雾报警器、多功能灭火水枪以及消防栓、喷淋装置、消防软管等消防抢险的设施、器材、物资。开展安全检查

加强对危险源的检查,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设备、容器、管道等要稳妥、牢固,连接口、连接管和安全装置必须紧密吻合,防止损坏而引起泄漏。有关压力表、调节阀、安全装置等设备的安全防护、信号、报警、保险等装置齐全、完整、可靠、有效。经常有组织的开展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提高广大专职管理人员、上岗操作人员以及消防安全人员正确处置意外事故的应急能力。

防范措施

1.下池工作前,需到物业办公室办理工作手续(相当于“一级动火”的工作手续)。

2.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先测定硫化氢浓度并且彻底清除一切污泥,污物。

3.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进行反复的冲洗。

4.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对池内进行充分的通风。

5.每次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硫化氢防毒面具及安全带,池上必须有2人牵绳保护。6.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前,必须用便携式硫化氢测定仪测定安全时方准进入。

6.下池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时,必须风随人走,送入新风。

7.池下有人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时,池上必须有人监督,监督人不得擅自离开工作现场。

1、迅速实施保护抢救(1)首先要将浸湿的毛巾等织物捂住口鼻,迅速撤离毒害污染区域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洗漱、检查。(2)迅速拨打119、110、120等急救电话求援。

(3)不要盲目奔跑,大声呼叫,防止毒气吸入和烟气呛入。要借用敲打声响,挥动光、色等物达到求救的目的。

(4)如遇到眼内有异物感时,应立即翻起眼皮,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刻就医;如感到呼吸不畅时,在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的空旷处后,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气温低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如呼吸困难,应马上给予输氧;如面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心肺复苏,注意切勿用口对口呼吸的方法,以防交错中毒,并立即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合理的采用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中、重度中毒有条件时可应用高压氧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和肺水肿,实施急救措施。

(5)消防抢救人员必须做好自我保护和呼应互救,穿戴全身防火、防毒等的服装,如: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佩戴化学防护手套等,确保施救抢险人员和现场的安全。

2、立即组织应急排险(1)迅速找到并切断、封堵气源、火源等危险源,防止蔓延、扩散。如一时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容许熄灭正在燃烧或泄漏的硫化氢气体。遇到容器或者管道的,应喷水降温、冷却,降低容器、管道内的压力和温度。

(2)站在上风处,采用喷射雾状水进行污染区域的稀释、溶解和冲洗,阻止硫化氢气体的蔓延、扩散。并选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

(3)发生事故或者危险源位于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博物馆、重要部门以及娱乐场所或者居民住宅区等人员稠密附近的,必须立即采取喷设“水墙”等来设置屏障,以防火灾、爆炸、毒气灾害。(4)周围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物品,必须迅速分隔、转移。(5)谨慎动用电气装置、电气线路,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和工具等。

3、加强现场监护处理(1)抓紧时间进行修复、检验,及时封堵、修复损坏的泄漏处。进入容器、管道等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域时,必须落实监护。

(2)采取合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加速硫化氢毒气的排散,控制和降低空气中硫化氢气体浓度和含量。(3)控制现场,安全、妥善处理废液、废气和残余物。

(4)严禁其他人员进入现场内。撤离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进行淋浴、更衣、换洗服装和检查。(5)禁止现场吸烟、进食和饮水。

三.危情处理:

1.池下作业时发现有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侵害的,应立即上到地面,并在通风处换风。

2.发现有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抢救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及安全带,才能下池实施抢救行为,未戴防毒面具及安全带者绝对不准下池施救。

3.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安置于清凉通风处(忌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4.发现有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必须急救的,事发第一时间,必须呼叫120,请求急救。

14.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过氧化钠的保存与用途。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全面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学习态度。依据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治学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15.过氧化氢分解 篇十五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纸浆漂白、电子工业、污水处理、化学合成等。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的H2O2采用蒽醌法生产,用蒽醌法[1]生产过氧化氢存在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目前国内外对氢氧直接合成H2O2的新方法十分重视。采用钯、金等贵金属负载催化剂[1,2]将氢氧直接合成H2O2已经有许多研究,但该过程存在着高选择性与高转化率不可兼得,生成的H2O2需要分离等弊端。

非平衡等离子体已经广泛用于材料处理及环境保护领域,在化学转化及合成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4]。用非平衡等离子体活化氢氧分子合成H2O2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文献报道[5,6],但生成的H2O2的产率很低。近年来,本实验室[7,8,9,10]利用筒式介质阻挡放电(DBD)方法进行了氢氧直接合成H2O2的研究,并在常温常压下,在不添加任何溶剂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得到了高纯度及高浓度的H2O2。与筒式DBD反应器相比,板板式DBD反应器制作简单,阻挡介质材料选择余地大,有利于考察反应器结构影响及工业应用。因此,最近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板板式DBD反应器对氢氧混合气体直接合成H2O2进行了尝试。本文报道在常温常压下介质材料种类,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对H2O2合成的影响。

2 实验部分

2.1 等离子体反应器及功率测量装置

本实验所采用的板板式DBD反应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反应器结构由高压极、放电区及液体接地极三部分构成。使用时将这三部分组合在一起,并用螺栓紧固密封。

反应器采用Ф70mm的不锈钢平板电极,上下电极均覆盖Ф70mm平板介质,放电区的直径为50mm。

反应器的功率测量通过Lissajous图形计算得到[11]。实验中Lissajous图形通过泰克(Tektronix)公司的TDS 3012B数字存储式示波器、Tektronix 6015A型的高压探头及Tektronix P3010型的低压探头测量得到。

2.2 实验方法及结果计算

所采用的实验流程同文献[10]所示。实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总流速为118 ml/min 的氢氧混合气体(氧含量2.5vol%,爆炸限外)经由质量流量计(D08-2D/ZM)按比例严格控制及混合器混合均匀后,进入DBD反应器放电区,然后接通高压电源,控制放电频率13kHz,形成氢氧等离子体,引发自由基反应生成H2O2 和H2O。每次放电30min。产物由未反应的原料气带入反应器下端的收集器,被H2O吸收,未反应气体则经H2O洗涤后排出。DBD反应器进出口的气体组成用气相色谱仪在线分析,收集器中的H2O2 浓度用碘量法分析。从而计算出O2转化率及H2O2选择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介质材料对合成H2O2反应的影响

实验中选用云母(1)、环氧树脂(2)、石英(3)、硬质玻璃(4)及普通玻璃(5)如表1所示的五种不同介电常数的材料作为反应器的阻挡介质,介质厚度均为1.0mm,气隙间距为2.0mm。结果如表1及图2所示,在相似的注入功率下,云母介质的O2转化率,H2O2选择性,H2O2收率及合成H2O2能量效率均最低;而石英介质的O2转化率,H2O2选择性,H2O2收率及合成H2O2能量效率均显示出最高值。这可以从场强对电子能量的影响作初步解释。气隙场强与放电电压、介电常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12,13]:

Eg=Vεd2ldεg+lgεd(1)

其中V是放电电压,εd、εg分别是阻挡介质的介电常数及气体的介电常数,ld、lg分别为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

通过公式(1)计算出的气隙场强值如表1所示,在相似的注入功率下,随着介质介电常数的增大,气隙场强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大,但其值均小于100kV/cm,在实验气压(常压)下,实验得到的折合电场强度(即气隙场强与气体浓度的比值)也均小于100Td(1Td=10—17V·cm2)。由文献[13]可知,①在气体浓度(或气压)一定的情况下,电子能量与气隙场强成正比;②当折合电场强度小于100Td时,放电得到的电子平均能量小于5eV,在其平均电子能量的麦克斯韦分布情况下,仅有17.4%的电子具有能把基态氧分子分解成氧自由基O(3P)、(1D)等的能力。因此根据文献[6,13]观点和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7,8,9,10]认为:本实验为一种弱放电形式,电子平均能量较低,在此条件下①O2可能主要是以O2分子形式存在,H2可能主要是以H自由基形式存在;②O2与H生成的HO2是生成产物H2O2的主要中间物种;③抑制O2的离解会减少H2O的生成。因此,通过控制场强改变放电区电子能量的分布可以选择性地增加氢分子的离解和抑制O2的离解,从而达到高选择性的合成H2O2的效果。本文采用石英做反应器的阻挡介质有较高的合成H2O2能量效率和收率,表明该介质的介电常数与相应的场强结合可提供有利于合成H2O2反应所需的电子能量。

3.2 介质厚度对合成H2O2反应的影响

不仅介质种类会对电子能量的分布产生影响,介质厚度也会影响放电区的电子能量分布[12,13],因此有必要对介质厚度进行实验考察。实验选用了四种不同厚度的石英作为反应器的阻挡介质,实验中的气隙间距均为2.0mm。

结果如表2及图3所示,在反应器注入功率相似的情况下,随着介质厚度的增大O2转化率呈下降趋势,而H2O2选择性却呈上升趋势。当介质厚度为2.0mm时,H2O2收率及合成H2O2能量效率都达到最大值。随着介质厚度的继续增大,对实验结果又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这表明随介质厚度增加,对场强产生了影响,从而引起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能量分布发生了不利于反应的改变,放电也变得比较困难[11,12,13]。本实验结果说明选择适当的介质厚度是十分重要的,其厚度应根据具体反应器大小等加以确定。

3.3 气隙间距对合成H2O2反应的影响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又对气隙间距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实验选用了厚度为2.0mm的石英介质。由表3和图4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反应器的注入功率相近时,气隙间隙越大气隙场强越小。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隙间距越大,放电越困难[11,12,13,14]。随着气隙间距的增大,O2转化率呈现下降趋势,H2O2选择性有所上升,但H2O2收率及合成H2O2能量效率都有所降低。

分析表明,气隙间距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气隙间距增大会引起场强降低导致等离子体区平均电子能量下降[11,12,13];二是气隙间距的增大会使反应物在等离子区停留时间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气隙间距的增大会导致反应器放电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2O2选择性,但是不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因此H2O2收率及合成H2O2能量效率有所降低[7,8,9,10]。所以,气隙间距不宜选择太大。

4 结论

(1) 阻挡介质的介电常数对板板式DBD反应器合成H2O2有较大影响。采用石英作为反应器的阻挡介质可以得到较好的H2O2收率及合成H2O2能量效率。

(2) 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对合成H2O2也有影响,采用合适的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H2O2收率及合成H2O2能量效率。

摘要: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板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转化氢氧混合气体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系统考察了介质种类,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对氧气转化率、过氧化氢选择性、收率及能量效率的影响。发现石英是合成过氧化氢反应器的适宜介质,介质厚度及气隙间距对合成过氧化氢的收率及能量效率有显著影响。当介质厚度与气隙间距均为2.0mm,注入功率为9.1W时,过氧化氢收率及能量效率分别达到20.6%和5.5gH2O2/kWh。

16.过氧化氢分解 篇十六

一、特点

1.用途广泛:秸秆纤维分解剂可以降解含粗纤维较高的谷壳、茎秆、藤、蔓、草、果渣、浮萍、水藻等。

2.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利用秸秆纤维分解剂分解后的秸秆饲料,畜禽对其的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饲喂3天后,畜禽的粪便排泄量减少1/3左右,且养殖环境的臭味与氨气降低80%以上。

3.增强畜禽抗病力:特别是能降低动物的肠道、皮肤疾病的发病率,对比可节约用药费用60%左右。

4.经济效益显著:全程按照20%~40%的比例添加分解后的秸秆饲料饲喂育肥猪,每头可多增收60~120元;饲喂土鸡阉鸡,每只可多盈利3元以上;饲喂牛羊,可提高经济效益20%以上。

二、使用方法

1.牛、羊、马、兔:将500克秸秆纤维分解剂与100公斤清水简单搅拌成混浊液,与干碎秸秆200公斤或鲜碎秸秆400公斤进行混合后,压实盖严,在20℃以上的环境中降解4~6小时,在20℃以下的环境中降解12小时以上,即可制成所需的秸秆饲料。

2.猪、鸭、鹅、鸡:将秸秆粉碎成细糠状,粉碎得越细越好;青饲料则铡细打浆,铡得越细越好。将500克秸秆纤维分解剂与80公斤清水简单搅拌成混浊液,与干秸秆粉100公斤或鲜秸秆粉200公斤进行简单混合后,压实盖严,在20℃以上的环境中发酵降解约2小时,在20℃以下的环境中发酵降解4~6小时,即可制成所需的秸秆饲料,饲喂前添加适当的单胃动物预混料添加剂,即可与其他饲料混合后饲喂。

(广西 蒋爱国)

(注:秸秆纤维分解剂本刊读者服务部有售。详情咨询电话:0791-86616743、86635947)

17.安全责任目标分解 篇十七

总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一、环境目标、指标

(一)环境目标:

1、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扬尘污染。

2、节约能源,减少材料消耗。

(二)、环境指标:

1、施工现场厂界噪音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2、四级风以下时,目测扬尘高度不超过1米;

3、废水、废气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渣土运输无遗洒。

5、工程材料消耗比预算降低2%。

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集团公司全年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7‰以内;

2、加强日常安全监督,在各级主管部门检查中,确保受检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60%;

3、推行目标管理,争创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1项,省级安全文明优良工地3项,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2项;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全员安全教育上岗率100%。

5、加强设备管理,确保本公司机械设备完好率达到98%。保证措施:

1、设安全生产委员会,由5-9人组成,总经理周文民任主任,副总经理王金良任副主任。

2、安全管理部为总公司负责安全工作的职能部门。

3、分公司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3-5人组成,由分公司工程科人员组成。

4、安全管理部每年配合分公司现场组织两次全体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上级文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

组织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5、总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6、分公司每月组织两次安全检查。

7、总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把安全生产列入来年和工作总结的重要内容,总结评比 安全生产,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8、总公司定时召开生产计划会和生产调度会,各单位要汇报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布置安全工作。

9、每年召开两次安全生产现场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抓典型,树样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项目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使工程轻伤负伤率严格控制在5‰之内。

保证措施:

1、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金涛为首的现场班子,技术负责人李爱国、施工员刘瑞阁、质检员李建国,安全员杨善武为成员。

2、项目经理安全保证措施:由项目经理金涛代表乐陵市鲁班御景龙山东区7#、10#、13#楼项目部与各班组之间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以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具体内容详见《劳务分包合同》,坚持开班前会,由各班组长或安全员总结前一天的安全生产情况,不违章指挥。

3、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条例及有关安全技术劳动法规,严格遵守总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4、对于工程公司提供的各项劳动保护用品,应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督促工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按要求配备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5、技术负责人---李爱国保证措施:

1)积极贯彻和宣传各项安全法规和条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2)制订安全工作计划,进行方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3)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制定安全制度。

4)对广大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作好特殊工种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5)及时填报安全报表,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教育。

6)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是否符合要求。

7)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隐患簿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6、施工员---刘瑞阁保证措施:

1)协助工地负责人对所管区域内的一切安全技术中的各项进行检查,对整改指令书和隐患通知单中的整改内容要组织落实改进。

2)作好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交底,当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做到生产服从安全。

3)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隐患簿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7、质检员---李建国保证措施:

1)协助工地负责人对所管区域内的一切安全防护措施的质量进行检查,对整改指令书和隐患通知单中的整改内容要组织落实改进。

2)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教育工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检查执行情况。

8、安全员 ——杨善武、张宝军保证措施

1)积极贯彻和宣传各项安全法规和条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2)制订安全工作计划,进行方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3)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制定安全制度。

4)对广大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作好特殊工种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5)及时填报安全报表,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教育。6)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是否符合要求。

7)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隐患薄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8)对现场的工人应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对现场建立消防措施、消防制度、现场灭火器的配置及设置位置,对现场动火应进行监护。

班组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使工程轻伤负伤频率控制在4‰之内。

1、钢筋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作业前对自己所处的作业环境和工作程序所使用的工具设备、防护用品

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消灭不安全隐患。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拒绝违章指挥。

3)努力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

2、混凝土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2)坚持班前安全活动,对自身所处的作业环境和工作程序所使用的工具设备、防护用品进行安全检查,随时消灭不安全隐患。

3)保持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良好,日常操作中对机械设备经常进行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等工作。

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挂牌实行。

3、木工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2)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3)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5、架子工班组长-----周建国保证措施:

1)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2)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3)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6、砌筑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2)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3)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7、抹灰班组长---史庭中保证措施: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

2)定期组织工人搞好安全活动日,组织落实公司关于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文件。

3)认真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领导本组安全作业。

4)班前对所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力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机械管理目标:机械设备完好率确保98%。保证措施:

设备管理员----杨善武保证措施:

1)认真负责设备现场的检查工作,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更不允许使用,大型设备如塔吊等在使用前要填写验收单

2)负责进场设备的管理工作,凡进场的设备,要有固定地点存放,有防雨设施,并建立和管理机电设备安全档案;

3)负责设备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凡新进设备或自造设备,在使用前负责解决、配齐一切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予以完善;

4)对所使用的设备每月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安全运行; 5)负责监督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情况。

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管理确保达到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优良标准。

保证措施:

1、总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对现场文明施工的检查。

2、总公司定时召开生产计划会和生产调度会,各单位要汇报文明施工情况,检查布置现场文明施工工作。

3、设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由2-5人组成,项目负责人金涛任组长。

4、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月在现场组织一次全体职工学习“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小组每天不定时对现场进行文明施工的检查。

6、文明施工管理小组每月配合分公司现场组织两次检查,促使现场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优良标准。

保证措施:

1、技术负责人----李爱国保证措施:

1)负责工地西侧、北侧砖砌围墙,高度为2.5米,进入现场主道采用彩钢板设置围挡,高度为2米,施工现场主大门设在北侧,采用推拉式电动门(宽度为6米)。施工现场大门东侧设置宽度为6.6米,高度为2米的宣传面,全部镶贴600×600的瓷砖,上面烫金字为“天元集团”字样并设有企业标志。门头及门垛全部采用制式铁艺工艺,门头中间设置企业标志及“乐陵市鲁班御景龙山东区”字样,门垛三面采用竹胶板封闭并刷油漆,外侧烫“集建造之精粹、铸世纪之精华”金字字样。

2)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门口设门卫,并建立门卫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均佩戴工作卡。

3)现场施工人员住宿,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标准和位置设置;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用硬质材料做分隔;宿舍有防蚊蝇措施;宿舍设置2×0.8m规格的单人床,每人居住面积不少于2㎡;宿舍卫生整洁,通风良好,有宿舍用电及卫生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施工现场建立五小设施。

2、施工员----刘瑞阁保证措施:

1)现场材料堆放,施工现场道路畅通,路面坚实,平坦,整洁,不积水;临时排水自成系统并畅通;有施工现场排水平面图;现场设有专用吸烟室、饮水处、休息处,现场进行绿化。

2)塔吊及楼上消防处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同时在总箱处配置了2个灭火器、2个消防铣及消防砂;木工区设置了2个灭火器、2个消防铣、2个消防桶及消防用水;生活区处配置了2个灭火器、2个消防铣、2个消防桶及消防砂、消防用水;

3、质检员----李建国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标牌,大门口处挂八牌两图;现场有宣传教育制度,建立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安全标语,宣传教育设施。

2)生活设施,建立各种卫生管理制度;饮用水均经过消毒;个人被褥应整齐。

3)施工现场厕所为水冲式厕所,且符合卫生要求,整洁美观。内墙镶贴瓷砖到顶,地面铺防滑地板砖,门窗安装纱门纱窗,男厕所设置八个蹲位、女厕所设置四个蹲位,均采用木质隔断进行隔离。

4)现场淋浴室室内铺白色地板砖,上铺防护铺垫,共设置10个喷头,各种设施符合要求。

4、安全员----杨善武、张宝军保证措施:

1)综合治理,生活区设立文化娱乐室,提供学习用品;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检查有落实;建立有效果的治安防范措施,做到无丢失,无被盗事件。

5、急救员----杨伟伟保证措施:

1)现场保健急救,急救人员经过培训;现场有保健急救医药箱及急救器材;有各类受伤人员的急救措施;经常开展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活动并有记录。

6、电焊工----张文财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防火,现场有防火制度,安全防火措施及制度;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专人定期检查;建立消防组织并成立义务消防队;建立动火审批手续和动火监护制度。

环境、职业健康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扬尘污染。保证措施:

1、技术负责人----李爱国保证措施:(1)根据安全部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报总工程师审批。

(2)做好有针对性的书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

(3)积极配合施工员、安全员做好现场环境管理及内业管理等工作。

2、施工员----刘瑞阁保证措施:(1)做好关于施工现场噪音排放的防护措施,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施工现场内钢筋区、木工区及搅拌区周围设置围挡并用密目网进行封闭,以采取有效可靠的噪音防护措施进行防护,施工人员应有相应的防护用具。

(3)检查午间、夜间施工等情况,中午12点至1点之间、夜间10点以后尽量避免施工,以免影响附近社区居民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居民休息及减少噪音污染。

3、安全员----杨善武、张宝军保证措施:(1)工程开工入场后5日内完成《危险源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并报安全管理部,由工程管理部进行评价。

(2)每月对现场进行扬尘检测,四级风 以下时,目测扬尘高度不超过1米。(3)建筑施工垃圾清理,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现场及时清运垃圾,清运时进行苫盖以防遗撒。

(4)施工现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进行夯实,办公生活区、施工区为混凝土路面,并随时洒水,减少扬尘。(5)土方、砂石等散状材料运输车辆必须进行覆盖,施工场地出入口设车轮冲洗设备,避免将尘土带出工地,冲洗用水循环使用。

(6)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洒水降尘,夏、秋季每3小时洒水一次,冬季每半天洒水一次。

(7)做好用水量记录,分基础、主体、装饰阶段,对计划用水量与实际用水量进行比较,填写《施工用水(电)消耗节约情况报表》,分别报项目部、分公司,当出现实际用量高于计划用量时,要调查原因,制定纠正措施。(8)日常巡回施工现场环境检查,把检查出的问题记录在安全日志上,并报告项目经理,组织采取改进措施。

4、质检员----李建国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防止污染措施:搅拌机的废水排放: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污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

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2)禁止将有毒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3)施工现场设化粪池,水冲式厕所排放日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工程污水管线。

(4)办公生活区设置两个移动式垃圾筒,施工区设垃圾池,垃圾定人清理,及时运出施工现场。

5、设备员----杨善武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内的所有机具设备定期检查及时进行保养,保持机具设备的运转良好,以降低噪音。

(2)机械设备在保养时使用的废弃的螺丝,集中回收清理,并防止机械漏油,若已经漏油立即安排专人进行维修,防止漏油污染土地。

6、材料员----杨善武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料场堆放区采用砖砌池堆放,大风天气必须覆盖。

(2)施工现场生活及施工用水分别按水表计量,以便进行分类统计和控制。(3)施工现场用水设施的出水口用水龙头控制。水管衔接处要拧紧,绑牢,防止滴漏。

【过氧化氢分解】推荐阅读:

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11-21

上一篇:年终总结ppt鸡年下一篇:幼儿园教师讲故事比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