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管理工作例会

2024-08-30

合规管理工作例会(共9篇)

1.合规管理工作例会 篇一

关键词:制度,创新,合规,管理

一、实施背景

公司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建成了我国东部陆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 但在经济、技术指标等许多方面与集团公司先进企业相比的差距仍然存在, 公司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管理职责不清晰、制度标准不健全、部分业务流程环节较多、业务流程执行不到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审视自己, 查找问题、对标诊断, 找到风险点, 止住出血点, 尽快实现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 依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勘探开发技术,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才能促进公司更好、更快发展。

二、主要做法

公司结合实际, 按照体现群众意愿、体现改进作风、体现提高效率、体现工作规律的要求, 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和改革创新精神建制度、立规矩, 全面梳理现有制度情况,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用制度管住干部行为, 用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1.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 健全完善两级规章制度体系

一是按照公司管理规模和幅度, 各组织层级承担职能的不同, 确定了两个层次的制度建设体系。公司层面, 重点构建战略和职能导向的规章制度体系;所属单位层面, 主要是贯彻公司的制度。二是依据业务划分及其关联性原则, 公司层面确定21大类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办公管理 (BG) 、规划计划 (GH) 、财务资产 (CW) 、人力资源 (RL) 、生产运行 (SC) 、基建工程 (JJ) 、质量安全 (AQ) 、科技信息 (KJ) 、企管法规 (QG) 、审计监察 (SJ) 、油气开发 (KF) 、钻采工程 (ZC) 、物资管理 (WZ) 等。

2. 全面梳理制度类文件, 实现管理类文件统一规范

在制度梳理过程中, 我们全部取消了已建立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把其内容纳入相应的规章制度。

在制度设计上, 以专业主管部门为主对每项业务制定统一规范的制度, 避免多个部门针对同一管理事项制定多个制度。在制度名称上, 公司层面统一称管理办法或管理规定, 在所属单位层面统一称实施细则。在制度内容上, 对职责分工、业务界面进行优化, 对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对管理程序、工作措施进行细化, 确保科学规范。同时, 对各种实施证据实行归口管理、规范控制。

3. 创新制度管理标准模式, 统一规范所属单位制度管理

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 有的制度只是简单的照抄上级部门及政府有关规定, 没有结合公司实际进行细化;有些制度名称不符合规范, 规章制度结构不清楚、逻辑性不强, 语言表述模糊, 核心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度理念多, 原则性规定多, 要求干什么事的内容多, 要求如何干的内容少;有的制度奖惩条款不规范, 无法执行;同一工作内容有多个制度, 管理标准、考核内容存在交叉重叠, 以非文件形式下发的制度数量大, 执行效力不够等等。依据这些问题, 我们通过试点、运行、固化等环节, 建立完善了《规章制度管理标准工作模式》, 统一规范了所属单位制度管理。

4. 加强制度起草发布过程管理, 确保制度科学规范

根据公司管理实际情况, 多次修订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重点加强了对规章制度制修订过程的立项、起草、论证、审议和颁布等环节的管理, 确保每项制度都经过前期论证,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公司的三项审查。涉及职责方面内容由人事部门审查, 涉及安全环保方面内容由安全环保处审查, 涉及合法合规方面内容由企管法规部门审查。涉及职责、业务交叉、重复冲突等问题时, 召开讨论会, 明确职责, 确定业务权限, 确保公司各项制度规范、先进、高质量。

5. 强化制度的后评价和制度审计, 确保制度执行有力

一是建立通报制度。规章制度实施部门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坚持开展内控测试。在内控审计的同时, 借助审计组的测试, 检查公司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是审计、监察部门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及时制止、严肃查处, 保证了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三、取得的效果

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 经营范围越来越广, 日常性、常规性的工作, 要靠制度来规范、固化, 通过制度全面梳理, 创新制度管理模式, 基础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强化, 制度、流程和标准体系相互配套、规范完善, 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健全, 基本形成规范统一的管理平台, 诚信合规体系基本建立, 员工政治素养与业务技能显著增强, 三基工作实现全面加强、全面覆盖、全面提升。

1. 梳理了业务职能, 实现了制度五统一

公司及单位层面制度在明确业务目标性、流程性、方法性、质量性以及奖惩性等要求的基础上, 合理划分业务单元, 全面梳理业务职能, 制度体系得以优化;充分考虑执行实际, 尽量简化内容, 使制度易于为执行者理解和接受, 制度内容得以简化;所有规章制度一律要按照新的格式和要求重新审议发布, 统一管理、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统一编号、统一发布, 制度格式得以统一。

2. 创新了制度模式, 统一了制度规范管理

通过创新制度管理, 在所属单位层面建立了统一、规范、适用的规章制度管理标准模式, 对各单位的规章制度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一步规范了公司所属单位规章制度管理, 切实推进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从而推动了公司整体规章制度管理水平的提升。

3. 确立了规范平台, 促进了制度信息化

目前公司下发制度292项, 基层单位下发制度1160项, 共下发制度1452项。实现了所有制度上载到规范管理平台共享使用, 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 推进企业管理资源优化整合, 促进管理流程优化、简化, 高效实现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 即达到制度全面公开, 又便于广大员工及时查阅, 确保公司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大庆油田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实践[J].国际石油经济, 2012, 20 (5) :87-91.

2.合规管理势在必行 篇二

一、故事开篇

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三兄弟都精通医术,到底谁最好呢?”扁鹊答曰:“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

扁鹊答曰:长兄是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故其名气未传播,只有家人知道。中兄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故其名气只及于本乡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人们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大。

可见,“预防重于治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问题的预防者,更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二、合规风险管理的概念

合规:是指公司及其员工行为合乎规范,循规蹈矩。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办事。

合规风险:因未能遵循行为规范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管理:公司通过设置合规管理部门或岗位,制定和执行合规政策,开展合规培训和合规监测等措施,预防、识别、评估、报告和应对合规风险的行为。

三、合规风险管理的起源

1、20世纪90年代,跨国银行相继发生了纽约银行—俄罗斯洗钱案、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等重大案件。德国、法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银行等也曾卷入洗钱案件。自1991年起,包括德国、美国、日本、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机构的合规部门作出了规定。

2、21世纪初,安然公司破产事件和世通公司虚亏巨额利润事件迫使美国国会为规范上市公司治理迅速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合规管理理念从银行业向其他行业如:证券、保险、融资、资产管理、医疗等领域扩展。

四、公司倡导的合规文化

为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保障公司依法经营、健康发展,2014年上级公司下发了合规管理办法。办法要求各公司必须严格遵守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将落实合规管理要求作为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融入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全过程,纳入考核、严格兑现,确保依法经营管理。合规是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应当率先垂范,带头守法遵规,全面落实各项合规要求,推动实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合规文化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合规管理必须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自律规则的健全与完善;二是合规管理是一个识别、评估、报告的管理过程;三是合规管理是持续改进与完善的闭环管理。

五、企业常见类似违规现象及典型案例

(一)违规现象:员工超时上班,每周休息不足2天。

案例:2009年10月,杨某入职甲公司担任生产工,公司因业务繁忙,经常安排超时加班。杨某等人向劳动监察举报,甲公司被责令整改。此后,甲公司以提高加班工资、续签合同为条件,迫使杨某等人“自愿”签订“超时加班协议”。该部分员工实际每月超时加班达50小时。2010年8月,杨某等人与公司矛盾激化,要求公司减少加班,但公司称“法律规定有约定从其约定,员工受协议约束。”遂杨某等人向劳动监察投诉。经调查,劳动监察作出决定:甲公司立即纠正安排超时加班的行为,并对甲公司处罚款。

企业关注点:一是用人单位经协商可延长工时,但每天不超3小时,每月不超36小时。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是任何事项都可自由约定,违法的约定,即使员工同意,也无法律效力。

(二)违规现象:劳动合同签订不及时。

案例:王某于2011年8月4日应聘进乙公司任职,公司对其进行了三个月的入职培训,试用期6个月。培训地点为公司培训基地,培训时间与公司上班时间一致,随后王某到岗位熟悉情况。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口头约定工资8000元/月。11月2日,王某离职。培训期间,乙公司每月通过银行卡向王某支付6400元。2012年1月19日,王某提起劳动仲裁。乙公司称双方为培训关系,非劳动关系。经审理裁决:乙公司支付王某2011年9月4日至11月2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企业关注点:一是只要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单位安排的有酬劳动,双方就构成劳动关系。二是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入职当月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入职满一个月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自入职满一个月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三)违规现象:公司未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案例:马某为甲公司员工。1993年7月马某因患病被公司批准内退。2002年10月,马某正式退休,社保部门按公司为马某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核定退休工资。11月12日,公司向马某提供了其本人自愿放弃缴纳1993年至1999年养老保险的报告。2004年3月,马某因退休工资偏低向社保部门咨询,退休工资偏低是因养老保险缴纳不足。马某多次找公司解决问题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补缴保险并支付赔偿金。甲公司称马某自愿放弃,非公司过错。法院认为,养老保险是单位和个人必须向社保机构缴纳的,不得协商减免。马某虽自愿放弃,但公司不能停止缴纳社保。公司有义务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

企业关注点: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的社保必须足额缴纳,单位有义务为员工缴纳社保,并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双方约定如违反劳动法规,约定无效且不具法律约束力。

(四)违规现象: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员工和企业双损失。

案例:1996年9月,潘某入职甲公司,其档案亦转入。1999年9月,公司因改革将潘某分流,双方签订协议解除用工关系。潘某因办理社保等手续到甲公司提档,公司查找未果,确定其档案遗失。协商未果后,潘某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补建档案并赔偿损失。2012年5月,法院作出判决:甲公司在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为潘某补建档案,并判被告赔偿损失8.8万元。法院审理认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新工作单位或当地劳动(人事)部门。若无法转递的,原单位应妥善保管。马某档案遗失确实给其造成了损失,其要求补办档案并赔偿损失的要求合法。

企业关注点:只要存在将职工档案丢失的情况,且对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保管单位就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3.如何加强高校科研团队例会的管理 篇三

近年来, 高校通过组建科研团队进行科技创新已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科研形式。高校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 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 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 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组成的群体[1]。虽然高校建立科研团队具有很多优势, 但并不是每一个科研团队的产出都是高绩效的。美国的管理学者斯蒂芬·罗宾斯认为高效团队应具备八个特征:明确的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共同的承诺、良好的沟通、谈判的技能、合适的领导、内部与外部的支持[2]。这些特征在高校科研团队中同样适用。因此, 要塑造高效的科研团队, 还必须注重团队建设, 对科研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例会制度可以使团队成员加强交流与沟通, 明确工作任务, 了解团队的工作进展,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管理科研团队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如果没有高效的组织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会制度将流于形式, 无法起到推动科研团队工作顺利开展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科研团队例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探讨如何组织高效的科研团队例会。

1 召开科研团队例会的必要性

高校科研团队一般是由不同学科、不同课题组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 在团队带头人的领导下从事科研工作。有些团队成员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科研项目。在这种多样化的科研团队中, 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召开科研团队例会, 可以使团队带头人及时了解团队成员的精神状态、工作情况、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尽快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也可以使每个团队成员明确个人和子课题组的工作在整个团队中的进度、影响程度、本阶段的工作成效及如何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例会的内容包括情况通报、经验交流、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技术研讨、工作总结等。科研团队例会是强化科研团队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例会, 可以进一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技术上的沟通与交流, 更好地完善技术方案, 促进研发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因此, 开好科研团队例会是提高团队成员积极性, 更好地促进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有力措施。

2 科研团队例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主要问题

虽然定期召开科研团队例会非常必要, 但往往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根据实践经验, 仔细分析和归纳, 主要问题如下:

(1) 目的不明, 时间过长。会前准备不充分, 对会议要达到的目的不清楚, 对无关议题讨论时间过长而浪费了与会者的宝贵时间, 客观上造成与会者不愿开例会, 且怨言较多。

(2) 随意缺席, 沟通不畅。高校老师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还承担教学、带学生做试验等工作, 时间观念很强, 如果例会内容对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他们则会在例会上干其它事情, 或者借故不参加, 造成的后果是对需要做出决策的事情不能充分发表意见, 对重要的技术问题不能及时阐明自己的观点, 沟通效果较差。

(3) 纪要简单, 不易落实。例会中记录不仔细, 造成会议纪要内容简单, 不能很好地指导科研团队的工作, 会后也就无法具体落实例会精神, 影响科研项目进度, 以至于无法完成预定的目标。

2.2 原因分析

(1) 团队带头人对例会的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例会只是个非正式会议,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不需要做任何准备。由于开会的目的不明确, 就无法集中精力讨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关议题会讨论时间过长, 例会质量和效率均会下降。长此以往, 与会者势必对例会感到厌倦疲沓, 结果造成恶性循环。所以, 只有当团队带头人重视例会, 充分准备, 才能组织好例会, 让例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 科研团队成员对例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把参加例会当成负担, 感觉在浪费时间, 不愿意主动交流, 没能把例会当作可增进自我启发的机会。其实在开例会时, 一般可以听到许多不同意见和看法, 能与多数人交流, 能够分享别人的创意, 自我启发的机率将会比平时提高很多。高效率、高质量的例会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成员之间的理念、观点、做事方法等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和异议在例会的交流中会逐步达成一致, 团队的凝聚力就能够得到加强。

(3) 会议记录人员 (一般是办公室主任) 对撰写会议纪要的目的性不明确, 把写会议纪要当成负担, 认为只要记录大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就可以了, 细节问题不必写太多, 万一写错了反而会引出麻烦, 所以总是写得很简单。会议记录人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做好会议记录和写好会议纪要。好的会议纪要应该具备及时性、准确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这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3 提高科研团队例会效率和效果的对策

3.1 高度认识开好科研团队例会的重要性

提高科研团队例会效率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集体创造力。组成科研项目团队的目的就是为了群策群力、联合攻关, 发挥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技术人才的特长。创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面对面的非正式交流, 来自于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例会制度为团队成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只有在交流之中人们才能相互启发, 攻破科学难题, 提高创新能力。通过交流, 有些原以为很难解决的问题, 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 可能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因此例会为项目团队集体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平台。

例会为团队成员打通了群体沟通的渠道。承担项目任务的老师同时还承担教学和其他科研、试验等任务, 平时很难有交流沟通的机会, 即使通过电话、E-mail等形式进行沟通也只能是一对一的交流, 要想实现群体沟通, 只有采取例会形式。因为许多的知识、见解、想法只有在面对面交流时才能真正共享或实现, 面对面交流时双方的神态、表情、语调、手势等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例会制度对任务的完成起检查督促的作用, 尤其是科研团队承担着国家重大项目时, 需要经常检查项目任务的进展情况, 例会提供了检查的条件。会上通过各方面的汇报, 可以了解进展情况, 可协调各部分的进度及接口部分的衔接情况。对按时完成的给予奖励, 对未能按时完成的则帮助查找原因, 提出解决方案。

3.2 强化团队带头人对科研团队例会的作用

在例会的组织管理中例会主持人 (团队带头人)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会前主持人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需要确定例会的目标, 并通过秘书或者办公室主任将例会的内容、大致的议程安排及需要准备的文件等信息提前通知与会者。还需要对前次例会所布置的任务及目前的执行情况有所了解, 才能有的放矢地主持例会。

其次要严格控制例会的进程, 要像乐队的指挥那样对例会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尤其要考虑每项议题讨论时间的长短以及内容的顺序。可以把最重要的议题安排在开头, 把一些敏感的事项放到最后, 要控制与会者的发言时间, 在会中尽量减少与议题无关的争辩与讨论, 以求得最佳的会议效率。

再次要引导讨论, 防止偏离目标。当发现讨论离题时, 要想办法把议题拉回到主题上。最后要通过确定一致点, 突出分歧点, 明确指出待取得一致的地方, 而使与会者达成一致性的意见。

作为例会的主持人, 在例会开始前五分钟到会非常必要, 这对与会者无形中起到一种表率和促进作用。许多例会常常超过原定的结束时间, 弄得大家怨声载道, 最后草草结束, 这实际上降低了例会的效率。

在结束例会之前, 主持人必须留出足够的结语时间。一般来说, 一小时的例会结语时间约为五至七分钟, 用以归纳总结以达成的共识以及哪些议题可以留待下次讨论。结语时间之所以很重要, 是避免与会者忘记已讨论的事项, 使例会前功尽弃[3]。

3.3 规范科研团队例会的召开程序

例会召集人 (一般是办公室主任) 必须配合例会主持人做好例会前的准备工作, 规范化例会的召开程序。

首先要确定例会时间。高校的老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 尤其是必须优先服从教学任务的安排, 所以科研团队例会的时间必须随着每学期老师们的课程安排的变化而变动, 尽量以既不影响教学任务, 又能让承担科研任务的老师都能参加例会。一旦约定了例会时间, 将尽量保持不变, 以便于老师们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工作。但项目任务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有时需要增加开例会的次数, 有时因团队带头人或重要的课题负责人有重要任务不能出席例会时, 有可能减少一至两次例会,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其次要确定参加例会的人数。应尽量召集与例会主题相关的人员参加, 人数太多将会影响讨论问题的效果, 并极有可能延长会议时间, 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例会预期目标。

再次就是要做好文件资料的准备。有些需要在例会上讨论的议题, 若已有相关文字材料, 应提前发给与会者, 这样不仅能节省时间, 而且可以让与会者会前先想好问题, 有针对性地参与讨论。

3.4 做好会议记录, 写好会议纪要

例会纪要是反映例会基本情况、重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并要求团队成员执行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文件。例会进行中要做详细的会议记录, 对于重要的例会, 最好采用录音的方式弥补记录不全。做好会议记录对于写好会议纪要十分重要。

首先记录时要突出重点, 当一个议题讨论到最后时, 会议主持人都会做总结性发言, 这个发言就是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 应当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其次要有针对性地记录。无论什么工作, 上会研究时都会有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记录时要注意记清楚每个发言人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态, 如:某项工作由谁牵头, 哪些人配合, 经费如何分配, 使用, 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 要严格按照主要负责人的原话记录, 做到一字不差。

再次要注重细节记录。会议主持人对讨论中的某些观点表示明确的肯定和否定时要记录清楚, 尤其是涉及到具体工作措施、人员分配、经费安排等, 不管会议总结时是否再次提到, 都应该把这些细节问题记录清楚, 写进会议纪要[4]。会议纪要撰写过程中遇到没记清楚的地方或没有理解清楚的地方, 一定不能随意猜想, 除了反复听录音外, 必要时可找相关人员了解清楚后再写进会议纪要。

最后还必须经例会主持人审核后才能发出, 这样的会议纪要才能真实地反映会议精神, 真正起到指导项目管理的作用, 才能得到有效地落实。

3.5 会后抓任务的检查落实

开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 会后一定要按照例会要求去执行例会的决议, 才算真正达到目的。例会召集人应在下次例会之前检查上次例会的执行情况, 逐条对照会议纪要进行检查, 并将结果反馈给例会主持人。主持人在例会上对落实情况好的给予鼓励, 没有落实的给予批评, 并限期整改, 以此来约束例会参与者自觉执行例会所形成的决议。

4 实例

清华大学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科研团队自“十一五”重新调整组织结构后, 实行以课题组为基础、项目任务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流程, 并成立了技术管理组、财务组、项目办公室和7个子课题组, 采用例会制度作为团队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项目负责人为例会的主持人, 负责确定例会的目标、议题。项目办公室主任为例会的召集人, 根据主持人确定的目标, 具体制定例会议程, 确定例会时间、地点和必须参加的人员名单, 并提前通知到与会人员;配合例会主持人做好会前的准备工作、会议纪要的撰写和分发及会后检查落实等。

项目负责人能够提前3、4天要求项目办公室主任通知团队成员开例会, 并说明例会内容及要达到的目的。项目办公室主任及时拟定例会议程并用电子邮件通知例会成员。对需要提交的汇报材料提出具体要求, 将需讨论的议题及相关材料提前发给大家, 并将前次例会执行情况用《近期情况通报》的形式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和例会成员。项目负责人能够及时将重要信息在例会上通报给大家, 基本上按照议程控制好例会的时间, 例会成员参与例会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积极向项目办公室反映项目执行中的问题, 均希望能够在例会中得到解决。会议纪要也逐步得到例会成员的认可, 能够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逐条落实。项目执行中的重要决策、技术方案讨论、经费分配方案、新课题申请、工作总结及验收等均通过例会集体讨论实施, 取得良好效果。该团队研发了中国第一批通过国家产品认证的氢能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在奥运历史上首次投入公交服务和马拉松赛事, 在国际招标项目竞争中夺标, 有3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上海世博园区提供载客服务, 首辆燃料电池客车已走出国门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投入载客运行, 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效。因此, 开好项目例会是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积极性、更好地促进项目顺利开展的有力措施。实践证明, 例会制度对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在组建和管理高校科研团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例会在高校科研团队中的重要作用, 应从团队带头人做起, 只有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都充分重视例会, 才能使它真正发挥作用。例会召开前, 应当做好例会主题、议程、资料、与会人员等各项准备工作, 而且要以E-mail形式将例会要求发送给所有参会的团队成员, 使参会人员都能有备而来。例会主持人在每次例会前都要对上一次例会形成的方案或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出相应评价;例会中要控制好进度, 要引导讨论, 防止偏离主题, 并认真做好例会记录;例会后要写好会议纪要并抓好检查落实工作。需要注意的是, 这个流程可能因为具体团队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但基本方法是不变的。有效的例会可以提高科研团队的凝聚力, 可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科研团队所确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晨光, 李子和, 夏亮辉.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J].科技管理研究, 2003 (6) :73-75

[2]吴卫, 陈雷霆.谈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与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11) :140-142

[3]大卫马丁.赢在例会——开一个高效、严谨、共赢的例会[M].源泉,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

4.管理践行合规服务促进发展 篇四

加强资质管理:咸宁邮政全市59个开办代理保险业务的网点均做到亮证经营、公示服务,即按保监会规定在营业厅显著位置悬挂《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并根据上级行要求悬挂省邮政公司颁发的《授权书》、投保提示、诚信服务承诺、投诉电话公示等内容。全市506名从事代理保险业务管理、销售的人员,均取得保监会颁发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为理财经理配有销售手册等展业工具。

加强培训宣传:咸宁邮政联合保险公司开展“巡回送培”活动,上半年,市保险局制作了《保险合规经营要义》、《如何合规销售持续发展保险业务》等课件,组织优秀督训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多轮专题巡回培训,为一线员工解答了什么是合规销售、为什么要合规销售、如何做好合规销售等问题,对银监会、保监会的相关文件中的禁令、要求进行了重申和强调。咸宁邮政还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普及规范营销知识。让柜员在营销中如实地向客户介绍代理保险产品,既阐明保险产品的期限、特点、保障功能,又不夸大预期收益,并能主动做好产品风险提示,拒绝以不实或虚假宣传误导客户。今年6月份咸宁邮局开展“我眼中的保险转型”征文活动,引导柜员树立服务理念,将窗口营销转变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逐步实现由“重点关注保费”向“重点关注客户”转变。

健全追责制度: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代理保险销售人员要严格保管客户信息资料,不得外泄,发生泄密或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对新老保险客户实行“谁开发,谁维系”的原则,做好客户拜访、回访工作,对客户的投诉实行销售当事人“终身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销售误导、违规承诺收益、未尽风险提示义务、导致客户利益受到损失的,由其承担用户的经济损失;对给用户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给企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重大损失的,销售当事人予以解聘或辞退;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同时,组织全市合作保险公司相关联络人员签订了《咸宁市邮政局合作保险公司网点联络经理合规经营承诺书》,对网点联络经理的行为也作出了明确要求。

强化业务检查:市、县两级代理保险局综合管理员

兼职保险业务检查工作,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及业务管理制度规定的频次和范围开展业务检查,每季度至少对所辖网点全面检查一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与保险公司合作管理合规性、内控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营销合规性、重要凭证管理、岗位及权限设置管理、投诉处理机制、手续费结算合规性等。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向被检查单位出示检查报告和代理保险业务检查整改通知书,督导被检查单位限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检查报告及整改情况上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

落实考核制度:一是将合规经营相关要求、保单品质检查等内容纳入县市邮政代理保险局长KPI考核指标,并在每月一次的全市保险业务经营分析会上,通报规范经营服务情况。二是每月由各个保险公司将电话回访情况通报市邮政代理保险局,市邮政代理保险局根据回访不成功的保单逐笔对县局代理保险局长进行考核扣款。三是要求支局长(网点负责人)担负管理责任,日终审核营业网点当天保险业务相关单证,重点检查客户联系方式真实性和抄录及签字笔迹,防止出现销售人员填写不实联系电话或代客户签字及抄录有关声明等违规情况。四是要求专职营销员在投保单经办人处签名或盖章,对故意不正确留存客户联系电话,导致电话回访不成功的,将予以通报批评、现金处罚、调离岗位等处罚。

完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保单变更、电话回访、及时告知和退保投诉四个方面。其中退保投诉和满期兑付服务工作是售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咸宁邮政主动与保险公司协商妥善处理投诉纠纷办法、满期转保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优化兑付环节,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缩短兑付时间,积极主动、灵活妥善处理每一笔退保和转保服务工作。并要求网点向客户明示投诉电话,实行投诉“首问负责制”,防止退保服务不周引起“二次投诉”。同时,要求全体营销人员建立客户台帐,并定期进行售后跟踪服务,电话回访,对需要临时周转资金的客户,主动帮助办理保单质押贷款;及时把年度分红情况通知客户,并与客户进行对账。要求每个员工对自己营销的客户,将姓名、出生年月日、投保类别、投保方式、满期日期等建立了详细的档案。为客户及时提供投保引导和产品售后服务,为强化管理和推动代理保险业务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5.浅析村镇银行内控风险与合规管理 篇五

关键词:村镇银行;内控管理;合规管理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以及配套设施的逐步实践,监管机构对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及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纳入外部的审计范围之后,作为高负债经营的村镇银行,内部控制以及合规管理存在巨大的问题,这样将直接的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因此,在现阶段的村镇银行管理中,应当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实施更加有效的内控管理措施,加强合规管理。

一、加强构建内控的梳理以及对标工作机制的完善

所谓的内控的梳理以及对标工作是指,在村镇银行全面收集规范业务类法律法规、监管法规以及行业自律措施或者是良好的行业间的实践活动,对此进行整理分析之后,形成对银行各项业务管理活动中内控的梳理以及对标工作,将各个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以及内控对标的标准进行对比,从而找到其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而内控的梳理以及对标的工作机制主要有如下的几方面:

(一)明确内控梳理的对象

在进行村镇银行的内控管理以及合规管理中,应当明确内控梳理的对象范围以及对标的对象,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标准准则。同时,明确内控管理的对象时进行内控管理的梳理是极为基础的工作,而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从企业、业务以及流程这三个层面的内部控制来组成的。而其中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村镇银行在宏观方面对其业务管理活动进行内部控制从而产生基础性影响的内部控制的活动,同样,这也是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极为重要的基础。

而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村镇银行在具体的业务经营管理中所进行的各种内部控制活动,也是村镇银行进行有效内控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零售银行业务以及电子银行业务等都是业务内部控制的主要范围。

相应的,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在业务层面的各种内部控制管理是各项活动的细化,通过将业务层面的各种内控活动进行分解,可以分解成一个或者多个的流程层面所进行的内部控制的活动。这是村镇银行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样的,村镇银行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对所有的业务进行相关的归纳总结,从以上三个层面对内控进行梳理,从而有效的实践内控管理以及合规管理。

(二)加强构建内控对标的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银行业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衍生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为此,外部监管也越来越严格,而如何有效的保证银行的业务符合银行外部的监管要求,如何有效的防范内控合规风险成为银行现阶段极为重要的任务。因此,也要求应当给银行各项业务的内控管理活动树立良好的标准,明确银行应当遵守的规则。而内控对标的标准主要是作为村镇银行进行内控管理的重要标准,同样是衡量银行的内控管理是否符合外部监管要求的标准。

而构建村镇银行的内控管理对标的标准主要工作有:其一是务必要构建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二是务必要建立相关的内控管理对标标准框架,其三是务必要制定相关各项业务活动的内控对标标准。同样的,在进行村镇银行内控管理对标的标准应当定期进行更新,以此来确保监管能够积极有效的转变对村镇银行各项业务的内控要求。

二、完善内控管理以及合规管理的整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银行管理也面临着极为重要的难关。同时,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以及配套设施的逐步实践,监管机构对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及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在现阶段以全面控制风险管理为主的村镇银行,内部控制不仅要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同时也担负着村镇银行合规发展的重担。

在村镇银行的内控管理以及合规管理中存在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因此为了提升村镇银行的内控管理以及合规管理水平这一目标,本文提出如下策略进行讨论与研究。

(一)明确内控管理问题的发现渠道

银行不同于其他企业,其经营活动具有特殊性,其内部控制管理一直备受监管部门的重视,进行监管检查以及监察的力度都不同于其他行业,因此外部监管也是村镇银行有效的完善以及提升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有效的渠道之一。但是由于监管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进行内控是不全面的,因此,村镇银行也应当不断的拓展内控管理问题发现的渠道,确保内控信息的全面畅通,从而进行更好的改善。

(二)明确内控以及合规整改工作程序

往往发现内控管理问题的都是来自于不同的渠道,同样,对于来自不同渠道所发现的内控的缺陷以及问题,其内控管理以及合规管理部门应当对其来源以及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相关的整改方案,同时,应当有效的根据出现的问题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来进行整改的先后顺序,从而更好的明确整改工作计划以及步骤,同样的,整改部门在实施整改方案时,应当记录相关的整改进程,对关键信息进行记录,直到整个整改工作结束。

(三)加强整改问责制

在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及合规管理中,进行整改问责机制能够有效的确保内控管理以及合规管理的整改工作效果,这样是达到整改目的极为重要的方法,而对于发现的各种内控问题,除了要进行整改之外,应当进行相关人员的追责,严惩到底,以此来警戒各位工作人员,从而有效的保障内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化以及配套措施的完善,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快速的进步,村镇银行也在这一作用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村镇银行为出发点,结合其内部控制以及合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的对象、内控对标的标准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明确问题发现渠道、工作程序以及加强制度等措施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绪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基于某商业银行县域经营行内控合规创建考核的实证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2011,09:61-65.

[2]黎洁.我国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陈阳,付士红.推进全行内控体系建设 强化操作风险与合规管理——中国工商银行内控合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J]. 中国城市金融,2007,05:15-18.

6.浅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 篇六

一、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 职责划分不够明确。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系统的持续升级, 在操作程序方面也呈现出越来越为复杂的发展态势。因为当前农信社的合规管理并不具备实质功能, 导致合规控制集中在事中控制, 使得柜面业务越来越繁忙, 手续多、环节多以及授权复核多。除此之外, 业务处理的过程当中往往涉及多个当事人, 但是当前情况下合规风险管理机构尚未同风险管理部门、审计稽核部门以及监察部门构建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 从而会因为某些工作人员的调动等因素, 在贷款管理方面出现推诿责任的问题。这就使得责任划分不够明晰, 一方面是纵容违规操作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合规风险管理质量, 另一方面也会牵连到相关的工作人员。

第二, 合规风险管理理念薄弱。就当前我国农信社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而言, 大部分的合规风险管理管理人员因为传统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模式的影响, 子啊合规风险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意识淡薄的问题, 业务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我国的农信社缺乏精通信贷、法律、计算机、风险管理以及财务等的复合型人才, 这就导致在农信社在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当中无法实现精细化, 而且导致合规理念难以得到深入的贯彻, 普遍存在着重定性计量而轻定量监测的问题。除此之外, 部分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 摈弃给业务技能不够熟练, 工作过程当中容易出现习惯代替制度以及情面代替纪律的问题。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合规风险管理的认知度比较低, 合规风险管理各项操作更是比较陌生, 不能主动把合规风险当作关键风险源开展控制, 甚至存在着侥幸的心理, 在违规经营以及合规经营间打擦边球, 导致被动合规的问题屡见不鲜。

第三, 管理方法不够规范。目前情况下, 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不够规范合理, 管理技术较低, 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农村信用社提出的要求, 并且也给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识别以及业务开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业务日益多元化, 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在合规风险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相应的技术提供支撑。不过当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还未能建立合规风险监测的模型, 无法为新业务开展以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合规测试, 导致合规风险衡量不够精确。另一方面, 规章制度的建设领域, 未能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 奖惩措施不够健全, 影响到合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甚至导致部分合规人员为达到业务指标, 发生违章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加强中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

第一, 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农村信用社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推动合规风险管理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的开展, 加大力度宣传合规风险挂历, 倡导全员参与的合规风险理念, 树立正直诚信的价值观念, 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是合规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并且坚持合规操作以及管理也是农信社每个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这样一来有利于让每个工作人员形成遵纪守规以及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 避免发生有章不循以及违规操作问题, 塑造有利于合规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在推动改革转型的过程当中, 农村信用社需要重视风险管理, 并主动借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以及理念, 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第二, 重视合规风险队伍建设。农信社应当在工作人员当中挑选懂会计、金融、财务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人才, 填充合规风险管理的岗位, 并且鼓励在岗人员借助于培训以及自学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农信社还应当积极招聘拥有法律职业资格、法律顾问资格的人才, 从而为合规风险管理做好人才储备。除此之外, 农信社应当选拔骨干力量到商业银行等机构挂职或者是进修, 学习现代化的合规管理技巧与经验。农信社还应当同监管机构实行对接以及互动, 参与监管机构的合规检查, 分享重大案例的信息, 提高合规管理工作人员的经验、资质、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农信社还应当重视省级联社等机构对于合规风险管理提供的指导, 拓宽合规风险人才培养的途径, 为农信社的合规风险管理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 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各级管理人员, 应当在具体工作过程当中继续思考, 分析哪些环节应当及时记性改进与完善, 合规风险管理是否达标, 相关制度完善与否, 操作规程合理与否, 从整体上分析风险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分析事后监督到位与否, 风险管理工作存在哪些薄弱内容, 哪些防范制度需要改进。在具体工作当中应当反复强调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 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熟悉什么可以做以及什么禁止做, 自觉运用条例以及规章制度来规范自身言行。发现问题之后需要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具体的工作当中需要全面预防合规风险, 重点抓好不良贷款清收, 加强重点岗位以及重点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强化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四, 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农信社应当逐级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构, 明确风险管理机构的定位、职责以及独立性, 协调风险管理机构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确保各个业务部门主动配合风险管理机构的风险监测以及评估工作。在此过程当中应当建立监事会作为中心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理事会的决议以及重大事项要提出监督意见, 从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的制约制衡机制, 最大限度发挥出监事会的价值。农信社还应当树立合理的发展观以及业绩观, 构建自我约束的考评机制, 科学引导农信社在规范经营前提下增加经营效益, 强化规范管理, 避免发生违规违纪问题, 最终成立全员恪守职业道德的环境氛围。构建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说是农信社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明确划分职责, 有利于提高制度执行效果, 改善合规风险管理的水平。这就需要农信社根据自身工作要求, 来逐级建设风险管理机构, 实现合规风管管理部门同其他各部门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有利于风险管理机构有效风险监控以及评估工作,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合规部门主动评估分析风险信息, 为各个部门的工作提供意见。

第五, 加强内控奖惩制度建设。农信社要重视常规稽核检查工作, 提高稽核的频率并加深稽核的广度, 从而改进稽核的质量与效率, 积极落实重点稽核、专项稽核以及接管式稽核, 从源头上做好风险预防工作。除此之外, 农信社要根据银监会规定以及内部制度, 结合稽核检查的状况, 来对制度执行效果继续评价考核, 并将评价考核的结果同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相联系, 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除此之外, 农信社应当制定员工违规的处理措施, 对严格执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精神鼓励以及物质奖励, 执行不力的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

综上所述,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 一方面是资金融通的可靠桥梁, 另一方面也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增加重要保障。所以农村信用社改革当汇总需要重视合规风险管理, 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解决当前存在的合规风险, 不但提高风险识别以及风险防范水平, 建立纨扇合规风险管理的制度, 实现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银监会的大力推动,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开始合规风险领域的建设, 并且取得一定效果。不过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同商业银行比较而言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本文简要介绍这些问题, 并探讨农村信用社强化合规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马英杰, 张翠玲.浅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25 (23) :17-18.

[2]李俊娟.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5, 10 (12) :97.

[3]薛宁.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J].经济师, 2014, 12 (7) :261.

[4]李宝霞.加强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推进合规机制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0 (18) :178-182.

[5]盛毅.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金融天地, 2015, 11 (9) :349-350.

[6]肖莉.浅议健全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机制[J].财会金融, 2014, 15 (10) :324.

[7]邱玉兴, 张莉, 黄可权.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下农村金融合作社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 2014, 12 (9) :105-106.

7.合规管理工作例会 篇七

关键词:金融保险业,发展趋势,合规管理,意义,措施,研究

前言

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从其的发展体系上分析。现代的银行业、保险行业、证券行业等均是其细化发展的产物, 而其它金融业与保险业的融合是指保险业进行各项业务时, 包括财务保险及民生保险等, 逐渐渗透至其它金融服务业, 传统的银行、证券与保险分业经营界限较为明显, 而现在则逐渐模糊, 各项业务的穿插于融合逐步增多。该状况即是现代保险业的发展方向, 对其尽心更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1.1 业务更加专业

相较国际上专业化的保险公司, 在经营业务的专业化水平方面, 中国保险公司与之的差异十分明显, 但是西方国家存在校对专门的寿险、产险方面的保险公司, 如专门针对车险的公司、专门针对健康险的公司, 专门针对农业险的公司、专门针对火灾险的公司等。我国现代的金融保险体制正在逐步进行创新及改革, 许多政策性质的保险业务的独立性加强, 逐步从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中脱离, 取而代之的是国家成立的政策性专业保险公司。以后车险业务、火险业务等专门的保险公司也会越来越多[1]。

1.2 制度不断创新

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国际形式的变化, 使得我国的保险制度出现较多的不适应, 制度创新也成为了现代极为流行的发展趋势, 且也是我国保险业发展与革新的主要动力。现代我国的保险只哦度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人员任用制度、业务管理、人员管理、激励机制、服务质量、服务项目、组织机构、薪酬分配等, 不断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提升综合竞争力。

1.3 市场更加系统

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的架构体系分析, 原保险市场较为广阔, 再保险市场较为狭窄, 市场发展较为迅速, 但是保险中介也十分混乱, 且相应的法规与监督的发展并没有与市场的发展保持一致, 违纪情况也较为严重, 而官方管制、权力运作则造成了各类保险主体的市场地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国家对其也十分重视, 颁布了《保险法》, 且设置了保监会, 不断的构建并完善现代的保险市场体系,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保险市场体系[2]。

2. 合规管理

2.1 合规管理的重要意义

保险公司内部长期实施科学的合规管理, 能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也能够从另一个方面提升各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公司制度的执行力得到强化, 更好的发挥出合规管理的作用及功能。对于金融保险市场有着重要意义。在合规管理的过程中, 各类从业人员的和会意识能够逐步被强化, 积极配合或者主动的将合规管理渗透至各项工作中, 强化内部控制的力度, 促进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与高效运行, 各类员工也会得到良好的收益, 调动其工作热情,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

2.2 合规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现代社会形势的变化及经济形势的发展, 各个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保险公司在企业内部实行合规管理是其发展的基本条件, 能够有效的指导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使得企业的运行更加高效、有序, 实现长远、稳定、健康的发展, 且按照国家的法律规范对企业进行合规管理是金融保险公司的基本义务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保险市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包括业务造假、销售误导、财务数据不清晰、不全面等, 使得客户、公司、国家的利益均受到了较大的损失, 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强化宣传力度, 或者企业在内部做好宣传工作, 强化合规管理的理念, 树立该项意识, 监管部门还需要根据现代保险行业的市场情况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将合规管理落实到位[4]。

总结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金融业在不断的蓬勃。传统的金融保险业逐步分化出各种行业, 如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 且其各个分行业之间的存在的明显业务界限被不断打破, 形成了现代金融业的新形势, 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金融保险业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其也在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人不断进步, 需要采用合规管理的方式进行约束, 避免出现各类管理漏洞, 并优化管理制度, 使之能够健康发展, 形成稳定的行业体制, 提升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津.金融合规管理对住房公积金的指导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04) :114-115.

[2]巩天凤.论我国金融保险业状况和发展[J].大众商务, 2010 (04) :65.

[3]金英笋.中韩金融·保险业投资环境比较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93-98.

8.合规管理工作例会 篇八

关键词 优化 建设资金管理 保证 依法合规 招投标 履约保函 验工计价 合同 资金监管 农民工工资

大中型基建项目资金大、风险高、建设周期长,如何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笔者在此略谈一二,愿与同仁共勉!

一、加强对施工单位拨款和支付甲供物资厂商料款的监管

⒈依法招投标、从源头上下手,控制施工单位和甲供物资厂商准入

一个工程项目或者是甲供物资设备采购,经过招投标并签订合同后,就意味着引入了合作伙伴,因此必须慎之又慎,抓好以下三个点:

①评标 目前,评标办法有三种,即评标办法一、评标办法二和评标办法三(又叫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这三种办法都适用于施工标和物资设备采购标。如果在评标过程中,抽取的是评标办法一,中标单位取决于各评委打分的高低,而在评委会5个评委中,建设单位出1人做为评委之一,且是评委会主任,在资格预审都合格的前提下,评委会主任对中标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抽取的是评标办法二,中标结果是不可控的,但中标单位的投标报价是合理的,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任何一个聪明的施工单位或供应商都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施工或者生产产品过程中偷工减料;如果抽取的是评标办法三,即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中标结果几乎是不可控的,除非你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评标过程中,即使我们对报价提出质疑,投标人也会有很多理由来应付你,如管理的好、电价低、免税等等理由,因此,这种评标办法,如果遇到恶意的投标人,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对中标的施工单位应把重点放在过程控制,对中标的物资设备供应商应把重点放在落地检,发现问题,果断清场,不给机会。

②监管银行 监管银行能否认真履行资金监管责任,是我们对施工单位资金流向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选择一个认真、负责任的监管银行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在招标文件中要明确一条,中标单位必须在甲方指定的监管银行开设专用账户,其次我们要找几家即不收费又负责任的合作银行。否则,施工单位拿着合同把账户开了,生米做成了熟饭,你再去和银行谈资金监管,麻烦就来了,不是收费就是操作不了,无数个理由等着你;让施工单位重新选择银行,施工单位也有各种理由,招标文件中没有这一条,合同中没有约定等等,踢来踢去,相互推托。

③银行保函 履约保函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工具,在约束双方的合同履行,减少可能发生的项目风险,以及避免三角债的纠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中标通知书签发后,合同签订前,中标单位必须提供预付款保函(施工标)或者是履约保函(物资设备采购标),而且要求中标单位提供无条件的银行履约保函,这一点特别重要。

总之,要从招标文件的编制、标书的出售、资格审查、技术方案评价及商务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审,对拟引入的合作伙伴的资质等级、履约诚信度、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报价的合理性、施工组织的科学性、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及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等做出综合评价,结合工程的规模及实际情况,在同等条件下引进正规的、有利于工程管理的施工单位,如果我们坚持做到上述三点,我们就占领了制高点,掌握了主动权,在源头上为接下来的资金监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⒉以合同管理为准绳 以验工计价为基础 兼顾工程管理目标 控制资金拨付

两年多的指挥部工作,我个人认为:建设资金管理应该树立“以合同管理为准绳,以验工计价为基础,兼顾工程管理目标”的理念。

首先,我谈一下合同管理。合同一经签订,不仅意味着引入了合作伙伴,伴随而来的就是合同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合同条款中都有明确的约定,如施工、变更、结算、拨款、监理、激励、考核等等,只要我们在合同签订之前,牢牢地从源头上抓住了上述的评标过程、监管银行和银行保函3个关键点,结合部、局下发的资金管理方面的有关文件要求,从资金管理的角度讲,严格执行合同即可,所以,资金管理要以合同为准绳,合同是资金管理的根。

其次,资金管理要要以验工计价为基础。验工计价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验工计价不但是工程成本列支的主要依据,更是工程管理过程中资金拨付的基础,可以这样说:验工计价的真实性程度,决定了资金拨付风险的高低。

再者,资金管理要兼顾工程管理的目标。评价一个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是以项目目标是否实现为基准,通过目标控制可以使项目按预定的轨迹运行和实施、从而将工程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而资金拨付兼顾工程管理目标是工程管理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加强对施工单位资金流向的监管

⒈业主、施工单位、银行三方签订资金监管协议 为资金监管创造平台

三方签订资金监管协议,是对施工单位资金流向监管的基础和平台,没有这个平台,资金监管便无从谈起,因此,如何签订好三方资金监管协议,借助银行的力量,让银行真正为我们负责,并确定简便、可操作的监管流程,便成了资金监管的关键,也成了难点。

首先,三方签订的资金监管协议,协议至少应明确工程资金专户及工程资金的使用原则,业主、施工单位、银行三方在资金监管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其中重点是要明确业主在资金监管中的主导地位和银行的权利,这是原则;其次,要确立资金监管方式和操作流程,也就是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关键;关于协议中的具体内容,主管处曾下发一个模板,但这个模板,因地区环境不同、各银行要求不一样,指挥部距项目部远近等因素影响,内容也有了变化,因此各指挥部监管模式也有差异。

⒉以平台为基础 对施工单位资金流向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工程资金事前控制就是对施工单位提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认真分析、研究,对施工单位每月的施工计划,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和施工单位上报当月资金使用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施工单位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和支出的必要性,去伪存真。

工程资金事中控制就是对施工单位资金支付进行控制,主要就是在事前控制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大额资金支付进行审核,审核该笔业务在业主备案的合同,审核提供的发票、内部验工计价单、验收单等单据的真实性、合理性。

工程资金事后控制就是对工程建设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业主审核后的资金预算和审批后的资金拨付申请单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核实,同时检查施工单位有无化整为零转移、挪用、套取资金行为。

三、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 维护社会稳定

主要做法用4句话来概括:“开设专户,款源优先,手续齐全,全部打卡”。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⒈施工单位在监管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动用农民工工资专户资金必须经业主审批;

⒉依据施工单位提报的资金使用预算,在拨付预付工程款和工程结算款时,将农民工工资优先拨付到农民工工资专户;

⒊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单、劳务合同、记工表和农民工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⒋施工单位项目部向指挥部做出承诺。

⒌所有农民工工资全部采取银行打卡方式发放。

9.合规管理工作例会 篇九

在2010年的监管工作会议中, 监管当局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2012年实行《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定:修订框架》并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运用现代风险量化技术来管理银行风险, 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 最基础的层面就是落实合规风险的管理, 而合规风险的管理又落脚于对银行业务经营的每一个流程环节、每一个风险点、每一个员工的岗则的管理, 因此合规风险的管理与目前正在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中展开的流程银行建设是紧密相连的。对于如何将合规风险的管控与流程有效结合, 如何在管控与经营发展两者间寻找平衡点, 运用怎样的方法和技术落实合规风险的管控, 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和对策。本文通过对流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 以江苏省农信社流程银行和合规风险管理建设为例, 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流程银行的建设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落地和全面风险管控。

一、合规性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及流程银行内在逻辑关联

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指导原则颁布以后,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得到响应。合规已成为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 更是银行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无论从监管需要和银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 都显得十分必要, 其重要性都不容忽视。正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多次强调指出的那样,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刻理解合规风险管理内涵, 应用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随着现代银行监管的发展, 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及监管经验做法, 加强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合规建设, 建立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成为函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总体上来说, 合规风向管理都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中国商业银行管理的一次革新。

1.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

首先, 合规风险管理涵盖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中。从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可以看出, 全面风险管理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 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全部五要素之外, 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要素。其次, 合规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银行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随着国际银行业对合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到位, 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 已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 合规风险已与银行其他风险一道被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最后, 合规风险管理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全面风险管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合规风险是商业银行其他风险产生或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导致银行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生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诱因, 所以, 在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 需要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风险管理部门充分沟通协作。

2.合规风险管理是流程银行建设的需要。

流程银行建设与合规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 相互支持。流程银行的建立从根本上将合规风险的管理通过流程这条主线联结起来。将原来分散化、弱关联的合规风险评估、识别、量化、缓释和监控通过流程集中起来, 使流程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反应及时、动态敏捷的立体网络由于合规风险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某项流程活动, 因此, 流程作为商业银行的微观基础活动, 其合规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整体合规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对流程合规风险的有效管理, 并对流程逻辑进行优化集成, 就形成了银行的整体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路。

同时流程银行的建设过程, 也是重新审视流程是否科学、规范、合规的过程, 利用对流程的合规评估来达到规避合规风险、精简企业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商业银行运作效率的目的。商业银行只有树立起流程管理的理念, 才能从整体上落实执行力、提高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的质量, 这是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基础。正因为流程银行是合规风险管理的载体, 而且流程银行正是中国商业银行目前改革的重点, 所以中国商业银行可以借流程再造这个契机在流程再造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推进, 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才能落实到实处, 才能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二、江苏农信流程银行建设与合规风险管理的落地

合规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已得到了国内银行界的普遍认同, 江苏农信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其落地。随着江苏农信基层法人农商行的改制进程快速推进, 全面风险管理重要性的日益凸显, 合规风险管理也逐渐发展成为江苏农信系统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在理念上, 江苏农信提出, 合规风险管理应该从“以任务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转变, 由原来的事前、事后管理风险逐步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风险管理, 并将合规风险管理建立在以流程为中心、持续测试和持续验证的基础上。因此, 江苏农信自2009年以来通过流程银行建设培训、2010年全省流程银行建设试点并在2011年逐步推广等系列工作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落地。

作为江苏省流程银行建设两家试点单位, 泗阳农村商业银行 (以下简称泗阳农商行) 流程银行建设项目的特色———打造以农户、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核心的“阳光品牌”, 建设有泗阳农商行特色的流程银行。泗阳农商行业务具有“额小、分散、户数多”的特点,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进行战略澄清、组织优化和流程优化, 改善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 泗阳农商行流程银行建设

在流程银行建设的过程中, 泗阳流程银行与外部咨询方一起利用访谈、调研、讨论、分析等方式对全行风险管控能力进行诊断, 对每个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进行梳理优化, 调整银行组织架构, 提高银行风险管控能力。

1.打造“1+1”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和客户分类分层营销工程。

泗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该行主要服务对象是大量的农户、个体工商业户及中小企业。对此, 将客户按照六类三级 (六类:个体工商客户, 种、养、加客户, 股东客户、企业客户、股东发展客户、外出务工客户。三级:普通级, 优质级, 核心级) 的标准, 对城区和农村客户实行市场细分, 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套餐, 实行差异化营销模式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和客户资源, 对优质客户群体提供高附加值、定制化的服务满足。推出有针对性的“凤还巢”、“安居宝”、“金钥匙”、“中小企业联保通”等信贷业务新产品, 目前, 该行已形成五大类近30种的产品组合, 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可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 切实提升了产品服务的竞争力。

2.零售业务批量化处理。

通过引入“信贷工厂”和德国IPC公司基于现金流的放贷技术, 实现零售业务批量化处理。在打造“信贷工厂”中, 该行为农户、具有小微企业性质的个体工商户、大额农户以及中小企业研制推出标准化的产品, 设计统一的流程化作业模式, 对业务环节逐一细分, 并根据不同客户类别设计标准化的信用评分指标和体系, 进一步扩大信贷覆盖面, 丰富业务产品种类, 提高贷款发放的效率, 降低运作成本。

3.再造核心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该行按照“高风险长流程, 低风险短流程”的基本思想针对竞争环境和客户需要的变化, 从核心流程出发, 对银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目前, 已经形成“一书一图两表” (即一个岗责说明书、一个标准作业流程图、一张风险点明细表、一张内外规映射表) , 共有包括信贷、负债、电子银行、风险管控以及后勤保障等业务在内的298个流程图和1 980个风险点库, 为下一步流程定型和风险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4.重塑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和组织架构。

构建“前中后台相分离, 一二三道防线界定清晰”的流程银行组织架构, 按照业务、管理流程以及部门职责设定岗位, 明确和落实每个岗位的职责、任职要求等, 并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传递反馈沟通机制, 保证信息快速传递与落实。

(二) 建立基于流程银行的GRC综合集成风险管控平台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目的是主动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合规风险评估体系, 构建灵敏有效的合规风险分析评价机制, 开发合规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监测和报告的全流程风险监测信息系统。

在优化流程的同时, 该行挖掘流程各个环节存在的关键风险点, 利用专家经验法提出风险应对措施, 并对每个风险点标注相应的内部与外部法律、法规及准则, 使流程的每个环节对应到银行各部门的各岗位, 借助Visio工具把用信流程和涉及部门岗位描绘出来, 然后按照上述思路梳理各个关键环节风险点和应对措施, 已经对应关联的内外规。清晰的流程图亦可同时展示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其定位。

在优化和规范化后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基础上, 利用嵌入工作流的IT化GRC综合集成管控系统对银行业务的各流程环节进行实时控制, 提高业务效率、客户服务能力以及事中风险管控。该系统平台内嵌了如下功能:我的岗位模块 (包括每个员工相应的岗位职责、每天的代办事项等) 、流程体系模块 (全行所有业务的流程和风险点及对应的内外规) 、内外规管理模块 (对内外规的识别、管理和分析) 等相关内容。通过建立“风险事件管理”的“后评价机制”, 对银行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监督、控制, 提高事后风险管控能力。在此基础上, 借助GRC综合管控系统不断积累数据, 按照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要求, 推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三、江苏农信试点流程银行建设与合规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

通过泗阳农村商业银行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流程银行与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实践, 江苏农信也在同时深化对流程银行以及合规风险管理的理解。通过建立流程银行体系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二者在信息系统上的整合, 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并将进一步总结加以推广。

1. 流程再造与落地, 实现公司治理机制流程化落地。

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的基础和根源。从国外实践的经验来看, 一个有效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在银行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关形成一种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股东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人员组成、作用、责任及应承担的义务决定着银行的经营行为和效果。通过流程实现公司治理机制的流程化落地, 一方面将决策流程落脚到IT化的流水线作业上, 另一方面将对风险的治理, 通过管控系统进行风险和相应的管控人员的匹配。

2. 重塑组织架构, 打造前中后台三道防线。

首先实现前中后台相分离, 明确一二三道防线。以泗阳农商行为例, 在流程银行建设中, 形成的组织架构如下:以前台 (业务营销总部, 包括公司部、个金部、电子银行部、分支机构) 、中台 (授信管理部、信贷管理部、财务会计部) 、后台以及支持保障部门 (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科技部、监察保卫部、工会) 为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和主要风险责任主体;以合规部和风险部为风险管控的第二道防线, 为第一道防线提供风险管理指导、支持和检查;以稽核监审为风险管控三道防线, 从而构建有效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整个前中后台的相关职能部门构成银行的一道防线, 是风险责任的主体, 由风险部、合规部组成银行的二道防线负责全行各类风险的识别、监测、计量、转移和规避。

3. 整合作业系统, 构建风险管控体系。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 合规性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类风险, 发生频率高, 监控难。以泗阳为例的“基于流程银行的GRC综合集成管控平台”中的合规风险控制模块包含了合规支持系统与合规管控系统两大子系统, 合规支持系统用以支持日常合规工作, 力求降低银行的日常操作风险, 提高业务流程效率;合规管控系统用以动态管控银行的全面风险情况, 以增强银行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四、基于流程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合规理念内化与反嵌。

合规风险理念或者说合规文化是整个合规管理体系的思想灵魂, 应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占据首要位置。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 使员工深切理解监管要求和规定本身。合规理念应当深入人心, 从领导层到高官层再到业务层,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形成合规思维, 使合规理念内化为员工心中的应然意识, 在全行上下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人人遵从合规、主动适应合规、合规创造价值, 这也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中对合规文化的追求。

2. 构建全面的合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要创建覆盖商业银行各个机构、各个业务条线的合规组织架构, 商业银行应以集中化的运行模式在各个分支机构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和合规岗位, 以确保合规风险管理覆盖所有的业务条线, 所有的分支机构, 所有的产品领域以及所有经营活动的组织, 使合规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二是通过构建标准化的合规管理流程, 不断识别合规风险, 并通过不间断的评价保证业务流程的风险可控及可操作性。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合规风险管理建设, 通过合规风险管理系统的流程管理功能、监测功能、支持功能, 能够有效整合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的资源, 提高管理水平。

3. 综合集成风险管控平台的改进方向。

泗阳农商行“基于流程银行的综合集成管控系统”采用三层浏览器/服务器 (B/S) 结构开发, 是当前信息系统开发的主流模式, 具有比较好的可扩展性。浏览器/服务器 (B/S) 结构采用WWW方式对服务器进行访问, 具有图形化界面、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用户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对于银行业, 其安全性好、保密性高的优点, 非常适合银行业的生产环境。该系统目前尚处于小范围、小规模的试运行, 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发现各类问题,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该平台系统还存在功能有待完善、系统数据库与核心系统数据库接口尚未实现对接等提高方向。随着一定数量的数据积累和运行实践, 系统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信息化、智能化优势。

参考文献

[1]Nicolas Racz.Governance, Risk&Compliance (GRC) Status Quo and Software Use-Results from a Survey among Large Enterprises[C], 21st 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2]Nicolas Racz, Edgar Weippl, Andreas Seufert.A process model for integrated IT 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 management.

[3]GMI Article for Oprisk&Compliance-short[J].GRC, 2008.

[4]Marc Dupuis, Barbara Endicott-Popovsky.Top-Down Mandates and the Need for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Risk Management, andCompliance in China-A Discussion.

[5]徐振东.银行家的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6]易颜.从“合规性监管”到“风险性监管”——中国银行监管转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4.

[7]陈杰.对农村信用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3) :22.

[8]刘满佳.国有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0.

[9]胡一骏.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流程改造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上一篇:上党课工作计划下一篇:我的书包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