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个人工作总结

2024-09-08

社会保障个人工作总结(12篇)

1.社会保障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

一年来,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自己始终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用脚踏实地的实际工作精神,圆满地完成了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收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习摆在首位,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今年我局开展了“树形象、争先进、促发展”和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人劳社保干部形象”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自己首先把学习摆在首位,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与党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在业务上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努力使自己成为政策通、业务精的多面手。

二、狠抓保险费收缴和清欠,确保离退休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根据全年的工作目标,针对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制定了以收缴保险费为重点,以欠费单位为难点进行突破等措施。首先与财政部门搞好配合,向其提供准确数据,保证财政拨款及时、足额到位。对欠费单位,坚持至少每月上门一次,沟通感情,及时了解并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各缴费单位的不同缴费能力进行分类区别对待,采取抓大、带小、攻难的办法。和他们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分析其利害关系,讲明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对矿山安全监察局、交通系统等欠费单位为重点进行了突破,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收到了一定效果。使招待所、公路管理站、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单位的多年欠费得到了彻底解决,共收缴欠费172万元。同时针对一些拖欠保险费的欠费单位进行了处罚,使其提高了缴费意识。通过全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截止到现在共收缴保险费3383万元,收缴历年欠费187万元,确保了离退休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三、完善个人帐户体系,实现个人帐户规范化管理。个人帐户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关系到每个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自己抓紧一切时间,对各单位上报的情况进行认真核对,对上报情况与微机记载不符时,自己耐心查找,认真核对及时与单位沟通落实,不惜牺牲个人时间,加班加点,提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做到了不漏输一人,输入的缴费基数准确无误,使个人帐户建帐率达到了100%,保证了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

四、做好年初基数核定工作,严格把住编制关。为了保证全年保险费的正常收缴,做好基数核定这一基础性工作,对上报的个人缴费清册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对新增人员严格审核编制验证通知单,同时与财政局搞好协调和配合,保证财政拨款和财政代扣及时足额到位,为领导提供准确数据和保险费正常收缴提供了有利保证。

五、严把到龄职工保险费缴纳情况审核关。自己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对到达退休年龄的参保职工,就其保险费的缴纳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对拖欠保险费的单位职工,在保险费未全部缴清前,严格按文件规定办事,不予签字盖章,维护了社会保险政策的严肃性。全年共审核了196名参保职工,有184名通过审核,7名被退回单位。审核了乡镇26名提前病退人员保险费情况,在办理手续前,按政策补齐了所欠的费额,现已完成23名。

六、积极参与乡镇自收自支人员改制。在改制工作中与同相关科室一起对自收自支人员养老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到6月底17个乡镇360多名自收自支人员缴费情况已基本摸清,对乡镇自收自支人员实行聘用制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此过程中重新确定了各乡镇专管员。

七、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四月份当非典来临时,扰乱了我们的正常工作秩序,各种业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面临此局面自己做到了一手抗非典、一手抓工作。我们按局里要求对历年来的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和装订,并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档案整理工作,保证了档案的顺利交接。在非典时期对各种上报数据达到了及时、准确,未出现过一次迟报、漏报现象。对各种档案资料做到了及时归档、资料完整、顺序整齐、查找方便。

八、做好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基数核定工作。为进一步配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我县从10月1日起启动了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局里把这项改革任务交给我们科室,针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自己配合科长制定了一套工作方案,每天核定8至10个单位,并加班加点对各单位上报的人员情况和缴费基数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通过全科室的共同努力,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对全县96家事业单位7896名职工的失业保险基数核定工作,为下一步基金收缴奠定了良好基础。

九、牢固树立窗口服务意识。在工作中自己始终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单位形象为已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窗口服务意识,对各单位办事人员以及来访职工做到礼貌在先,以诚相待,热情服务,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在工作中,自己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还要归功于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及科室同志的热心帮助。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工作在上一个新台阶!

2.社会保障个人工作总结 篇二

攻坚克难,国航直播创新出彩

今年两会,CNC在国航机舱中成功进行空陆视频直播,技术创新出彩,成为今年两会视频报道的新亮点。

两会期间,音视频部、CNC临时增加两会特别直播。3月10日,CNC中文台关于两会议题“‘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融合发展”在国航波音机舱中进行空陆视频直播并取得圆满成功。

在本次直播报道中,通过运用宽带卫星技术和4G背包实现了空陆直播信号传输并在机舱电视上实时接收和展示直播节目,同时使用融合通信和应急响应平台解决了高空特殊状态下的通话联络难题。正式直播前,我局全媒体部和5971电台联合音视频部、CNC进行了多次全流程直播演练。在局领导的统筹部署下,运指领导和相关处领导亲临演播厅现场盯守,前后方技术人员紧密协作攻坚克难,高效完成了前后方的直播技术系统设计和搭建。直播期间,前方技术人员在高空机舱中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后方技术人员在总社多点位全力保障,最终圆满完成直播保障任务。

本次直播报道,是我社首次实现空陆视频直播连线,也是我社两会报道中电视直播和融合通信的重大创新,开创了我社在空陆通信领域进行视频直播报道的新模式,对我社今后进行高空新闻事件报道具有重要意义。

研发产品,“轻易”实现轻应用

根据总编室融合报道常态化要求,技术局实验室和新媒体中心联合研发了一款轻应用产品制作工具——“轻易”,让轻应用快速制作成为可能。

“轻易”通过构建组件库,动画库,单页库,模板库,可支持模板持续、快速、便捷的制作,通过组件加动效生成单页,通过单页的任意组合生成丰富的模板。目前可实现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内容进行融合加工,通过预置的单页及模板,可应对快速报道要求。目前“轻易”已积累多达百余种动效,百余个单页模板。

一百余天昼夜奋战,六万余行代码,“轻易”在两会前夕正式上线试运行。两会期间,融合报道平台、新媒体中心、国际部、对外部、信息部等多个部门都在“轻易”上制作并发布了自己的融合产品,在新华社发布客户端、社交平台等多个渠道都能看到两会轻应用的身影。

为了宣传展示新华社两会轻应用内容,我们特别制作了“2015两会轻应用”展示页,在大会堂前方发稿平台的大屏上进行滚动播放,得到了关注和好评。目前,“轻易”在功能及易用性上依然有提升空间,后续将增加图表在线制作功能,为数据新闻可视化提供更好的支持;将不断丰富动效、单页、模板的类型,加强轻应用工具的交互特性,利用手机的传感器提供生物感知体验;还将提供数据分析功能,通过获取用户点击和传播路径,进行新华社轻应用内容的传播效果统计分析等。

创新,一个新的开始

两会期间,我负责大数据技术创新工作,主要包含四项内容:一是互联网新闻智能分析系统,提供互联网热点榜单、UGC热点线索、事件多维度分析服务;二是新闻传播影响力评估系统,形成我社重点稿件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影响力指标;三是UGC新闻认证系统,实现UGC新闻真实性的分级度量和预警。四是两会数据分析报告,每日为融发平台汇聚两会舆情最新数据。这几项工作的创新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汇聚能力创新

采用自主采集和合作引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源数据汇聚,覆盖重点网媒、微博、手机客户端、图片、境外网媒、Twitter、Facebook等各类互联网资源,与互联网公司、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相应数据规范和接口规范,引入社外大数据资源,保证数据的准确、全面和时效性。

2、大数据智能分析挖掘技术创新

突破性应用知识关联、热度计算、UGC新闻线索发现、传播网络分析等大数据智能分析挖掘技术,为编辑记者的报道选题、素材汇聚提供互联网智能化分析手段。在两会开始的8天内,聚合300余个热点话题、120个热词、80个两会微博热议话题、35个外媒涉华报道热点,并从报道趋势、倾向性、传播网络等多方面实现数据分析。

3、影响力评估技术创新

依托科研专项,研究适用于网媒和社交媒体的评估模型,并紧密对接业务需求,初步具备了影响力评估技术手段,提供重点稿件影响力评估服务。两会开始8日内,为90篇我社重点稿件、40篇同业稿件提供影响力评估,转载统计累计达到9000余篇。

4、UGC新闻认证技术创新

创新性采用信息源、信息内容和传播网络相结合的方式,突破UGC新闻认证技术,形成UGC新闻真实性的分级度量和预警。据调研,目前国内尚无任何一家媒体机构采用构建技术系统的方式来对UGC内容进行认证,新华社作为先行者,具有很高的创新性。

5、服务模式创新

此次两会,首次采用数据分析日报的形式为两会提供数据服务。分析日报的内容涵盖我社重点稿件影响力评估、同类报道对比、今日热词、两会微博热点、外媒涉华热点等、栏目,为融发平台每日提供数据报告。

网络稿件统计:智能优化人工

网络媒体采用统计是使用技术手段来实现网络媒体的自动化统计,彻底脱离落后的人工统计方式,极大拓展了网媒统计范围,网络媒体自动化统计已经扩展到140家,在两会创新中,主要是把网媒的统计数据服务于两会,让编辑记者方便地查询各自稿件被网络媒体采用的情况,同时从主流网媒、两会专题、新华全媒头条的角度展现新华社两会稿件被网媒采用的实时统计数据。

在技术保障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主要困难是140家网站采集点的配置以及统计数据实时性的问题。一共配置了14000多个采集点,抓取的数据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主要依靠配置采集点,整个配置工作繁重。初期,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人工与自动统计并行作业。自动统计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实时性,无论是数据采集还是相似度比较,都需要时间,为了提高数据的实时性,我们不断优化了数据的处理流程、增加数据处理的并发能力,使我们在4-6小时以内就能看到稿件被网站采用的情况。

3.每一个人都是“社会” 篇三

今年,春深夏浅之际,凶残的弑童案频发,家长为之恐慌,舆论为之哗然,社会为之震惊。案发之地虽然分散,但案犯却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把无辜的不相关者当成泄愤对象,其报复行为缺乏明确的指向对象,社会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反社会人格”,而其动机则是“报复社会”。

对此,舆论亦有热议,认为“报复社会”有偷换概念之嫌,不能成立,其云:“报复社会,意味着社会作为整体作恶,意味着社会与报复社会的那个人产生了利益冲突。报复社会,意味着将社会理解成一个外在于他的对象,但他无法真实地把握那个对象,他把仇恨最终落到某些特定个体身上。‘社会’无边无际,他把握不了,报复不了。所谓报复社会,其实永远只是伤害一些作为特定个体的人,报复指向被悄悄地偷换了。”〔1〕

据专家分析,弑童案凶手多为青壮年男性,均生活于社会底层,都是弱势群体。六人平均年龄为四十二岁,最小的三十一岁,最大的四十八岁,都属于低收入群体,对自身生活状况均不满意;六人中,有的是小学公办教师,有的曾是社区大夫,有的曾是保险公司职员,有的是农民,部分人曾有过不错的工作,但案发前都处于无业状态,这部分长期失业在家的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状态是最脆弱的,也最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2〕。在此,他们所要报复的那个“社会”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稍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问:“社会”是谁?谁是“社会”?他们要报复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难道“社会”就是这些如花朵般的孩子们?难道“社会”就是那些无辜的死者、伤者?难道“社会”就是那些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的家长们?显然,作为一个个具体的个体,他们都不是“社会”,他们也承担不了造成各类凶犯现实“悲惨”命运和“不如意”现状的“社会”责任。恰如论者所言:“如果我们承认校园血案制造者是在报复社会,实际上是承认了其行为有一个明确动机,而鉴于社会的不完美性,也就等于承认其杀人行为具有合理性。既然社会问题丛生,不满社会现实的人杀人就不是滥杀无辜,不是草菅人命,而是反抗不完美社会。被杀的学生,不再是无辜受害者,而是被杀人者选出来代表社会,承担社会的‘罪’,代表社会付出必要的代价。”〔3〕

但若从另一个角度看,从社会心理学的“踢猫效应”分析,受害者们又是“社会”,尽管构成这种“社会”的路径比较地间接和曲折,其面目比较模糊。

幼儿、中小学生本为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理应受到呵护与保护,却成为暴力事件集中攻击的目标首选,形成一种报复社会的连锁反应,不得不令人深思。社会心理学上把社会最弱者受到的攻击称为“踢猫效应”。其大意为:某公司老板下达了迟到扣奖金的命令,可偏在其生效的第一天,他本人由于在上班途中误闯两次红灯,被交警扣住而迟到。到公司后,正巧财务总监请他批审,他借此机会把心里的怒气全部发泄到总监头上。财务总监回到办公室,发现有废纸散落在地上,就训斥会计没有管理好办公室。会计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越想越郁闷,此时,恰逢妻子打来电话,让他早点回家吃饭,于是会计又把怒气发泄到妻子头上。妻子被骂得一头雾水,回头一看儿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看动画片,便走过去怒气冲冲地关掉了电视。此时,家里养的小猫跑过来向儿子撒娇,于是,儿子便狠狠踢了猫一脚。猫逃出家门,上街狂奔,恰遇一辆汽车驶来,司机为躲避疯猫,不幸将路边一孩童轧死……表面上看,一个公司董事长愤怒而发脾气和路上一个孩童被轧死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但“踢猫效应”却将其归为一条完整的逻辑链条,认为一种坏的、恶劣的情绪发泄会沿着一条清晰的由强到弱的逻辑链条来传递,最终的承受者——“猫”——是最弱小的、无反抗能力的群体。现在,无辜的孩童们就是这些毫无反抗能力的“猫”。

“踢猫效应”的本质是以强凌弱,当一个人被比他强的人压制时,出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及时抵制住对方的攻击,但是他的自尊心又受到了伤害。那么,“找回自尊”最快捷、简便、安全的做法,就是向比自己弱小的人或和自己亲近的人发泄不满。为了找到一个发怒的理由,这些人往往无端挑剔别人的毛病,“鸡蛋清里挑骨头”,把对的说成是错的,把可以挽回的说成是无药可救的。由于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他们所挑出的“毛病”必然不能使对方信服,但为了减少矛盾与摩擦,对方也只好忍让,找机会把委屈再向弱者发泄。就这样,负面情绪层层递进,最终弥漫到更大的人际关系范围。

“踢猫效应”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漫无目标的杀人案。一些被称为“杀人狂魔”的罪犯,其背后都有一段遭受家人、朋友、爱人或社会歧视、伤害的经历,他们由于性格内向、卑微、懦弱,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忍气吞声,久而久之,当外界认为歧视他们成为一种习惯,他们却早已在内心滋生出一种强烈的反社会情绪,当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发泄。其报复方式,有的是针对原先伤害过他们的人,但更多的是伤害比他们更弱小的人,如上述六案中的无辜孩子们。福建、广西、广东、江苏、山东、陕西等,案发之地虽然分散,但案犯却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把无辜的不相关者被当成泄愤对象,其报复行为缺乏明确的指向对象,其作案动机是“报复社会”,社会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难以挑战造成他们现状的真正的“社会”,往往把比他们更弱的“猫”作为报复对象,它一般会沿着上下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今年频发的“弑童案”背后是“相对剥夺”心理在起作用,所谓“相对剥夺感”指的是一种人们没有获得他们认为应得之物的情况。无论人们追求的是经济保障、政治权利、自我实现还是社会归属感,社会总是教导人们:只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去努力,就能达到这些目标,而当人们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并未取得预期的结果时,就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受。它是在与其他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的群体相比较时,个人或群体所产生的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状态。马克思对“相对剥夺感”曾有形象的描述:

一座小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可怜的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讲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但是,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么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被人轻视。〔4〕

以福建南平案主犯郑民生为例,经初审,犯罪嫌疑人作案原因是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并且恋爱多次失败,心态扭曲,故意杀人。“但事实是,从1990年建阳卫校医师班毕业进入南平化纤厂职工医院,工作二十年,案发前郑民生曾长期跟三哥一家三口及八十二岁的老母亲挤在三官堂一套不足六十二平方米的两居室里。郑谈了很多次恋爱,最后都告吹,都是因为女方嫌弃他没钱买房子。苦闷的郑民生也会向周围人诉苦。‘现在的女人要求都很高。’也有邻居开玩笑:‘没房子结不了婚,干脆就不结婚一辈子单身喽。’郑民生立刻反驳:‘这怎么行,没有结婚生孩子,家庭不完整’”。又据报道,郑民生“……失去房租,同时没有房子、没有积蓄、没有结婚,他成了一步步被边缘的‘失败者’。2009年6月,失去诊所医生工作的郑民生更加穷困潦倒……”〔5〕在终审判决时,郑民生再次强调自己是一个“受害者”,也就是被剥夺者。2009年4月8日上午,郑民生蓄意杀人致福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八死五伤特大凶杀案在南平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中,被告人郑民生对所犯罪行没有表示悔意,一再强调自己原是本分的人,之所以会犯案是因为人情淡薄,社会冷漠,愿意承担一切法庭对他的判决〔6〕。

“相对剥夺感”会使当事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自卑感是个体在其生活过程中与外界进行比较而产生的、通过个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弥漫性的一种负面情绪状态。这种状态给人以紧张、焦虑即给人以折磨或痛苦,由于个体不能长期忍受这种自卑感的折磨,他必然地会寻求一种补偿。补偿分两种:积极补偿和消极补偿。

积极补偿如英国生理、心理学家谢灵顿,他曾是个不求上进之人。一次,他向一个纺织女工求婚,女工对他说,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自杀,也不嫁给你。但谢灵顿没有沉沦,也没有报复,而是发愤图强,成为了一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获193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还有一个化学家,本是纨绔子弟,经常出入于舞场,他追求一个年轻貌美的舞女,遭拒,对方轻蔑地说“我再也不想见到你”。若干年后,报纸上登载了他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不多日他收到一封信,信件没有署名,里面只有一句话:我永远尊敬你。谁写的,很清楚。

很不幸,郑民生采取的是后者——消极补偿。

应该看到,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型期,此期即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结果就是社会中一个个弱势群体的出现,这些弱势群体是“踢猫效应”的强大后备军,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加剧,社会不公的扩大,使得这一群体极易产生“绝对剥夺感”或“相对剥夺感”,当他们难以向比他们强大的“社会”挑战和“问责”时,就很容易触发倚强凌弱、逐步向下传导的“踢猫效应”。

在此,郑民生们的所谓“报复社会”具有一种双重模糊结构:首先是造成凶犯“不公”处境的原因的“模糊”,其次才是其要报复对象的“模糊”,二者恰恰具有一种微妙的因果联系。正是由于形成凶犯“不公”处境之原因的模糊,所以才有报复对象的模糊和不确定,前者是本质,后者是表象。尽管在这里二者的联系也十分模糊,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来——“‘报复社会’,暗示社会是一个被追究的对象,也暗示了社会作为主体的责任,而政府的角色和责任反而被遮蔽了。但相对于社会,政府既可以成为反思对象,也可以是一个反思主体,而且是一个适当的行动主体。当社会被报复的时候,政府应当明白,政府能够通过善治改变社会,改造社会,在更高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7〕。也就是说,当我们把“社会”定义为“权力”和“正义、公正”之时,这个“社会”的图像就逐步清晰起来。

很清楚,郑民生面对的是“看得见的命运”,而却难以找到造成其命运的“看不见的‘社会’”,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土地财政、官商勾结的房地产业内有多少黑幕,房价吞噬了多少民间财富,换言之,郑民生作为弱势群体,他找不到一个具体为他低工资而“无房”负责的责任人,因为这是一个权钱交易的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网络。恰如学者所分析的:“我们暂且不论郑民生有无精神病。仔细分析他这个人,首先可以看到,他有一种对自己前途的不确定感,而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则是因为我们社会规则的不确定。在不规则的权力面前,所有人都是弱者。郑民生觉得别人看不起他,他要开诊所也开不成,等等,于是他认为,有人在故意卡他,而他又将这所有不顺利,统统归结为规则对他的不公平。最终,他为反抗这种规则做出了这样一件泯灭人性的事情。规则的不确定往往给人们造成某种恐惧心理,对未来的恐惧,在某些人那里可能表现为懦弱和平庸,而在另外一些人那里,可能演变成仇恨,而由恐惧而产生的仇恨则是散发性的。”〔8〕

若沿着这种思路看,实际上,在此“报复社会”是一个悖论,即凶犯既“报复不了社会”,又能够“报复了社会”。对此,具有一锤定音意义的是温总理当时的讲话。温家宝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温家宝表示,政府对这些案件高度重视,对凶杀案造成的儿童伤亡,心里感到非常难过,对于他们家庭出现的这种不幸,心里也感到非常的难过。温家宝说,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解决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这些工作我们都在努力去做〔9〕。5月14日,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也坦承,犯罪是社会综合因素的一种反映,因此作为治安问题,不能单纯从办案角度去解决。一是要通过排查化解在基层出现的矛盾,给弱势群体以关心、关怀,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他坦承现在的状态“往往是一些矛盾没有及时化解,导致矛盾激化,由民事纠纷转到刑事案件,由一般的刑事案件又转到恶性案件,用暴力极端手段来报复社会”〔10〕。所谓“深层次原因”,所谓“社会综合因素”,不就是“社会原因”吗?这说明总理所代表的政府已经承认了“社会”对此所应担当的责任,所以才要标本兼治,双管齐下,尽管对于六起“弑童案”而言,这种责任十分的间接和曲折。

据《经济参考报》发表新华社调研小分队的文章《我国分配差距穷降富升逼近红线》披露,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是世界银行测算的零点四七。城乡居民收入差达到三点三倍(国际上最高在两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十五倍左右;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十八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一百二十八倍。收入最高百分之十人群和收入最低百分之十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七点三倍上升到2007年的二十三倍〔11〕。如此严峻的“社会”生态,如此大的贫富差距……

简言之,如果从直接报复对象来看,凶犯们并没有报复到“社会”,因为孩子确实不是“社会”,不是造成他们今日“不公”命运的原因,二者并无因果联系,但从完整的社会情绪和心理的传导链条来看,从社会舆论的影响来看,他们又确实报复了“社会”,尽管这个“社会”和他们所要报复的直接目标人群来看,还比较曲折,比较模糊。

清晰的血案,模糊的“社会”。

在总理说出了“要注意深层次的原因”之后,这个“社会”又逐步清晰起来。社会是谁?谁又是社会?“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反社会行为者,每一个人更有可能成为反社会行为的受害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善待身边每一个人,给予所有社会成员稳定的预期,关乎你我切身利益”〔12〕。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

注释:

〔1〕〔3〕杨于泽:《没有报复社会只有滥杀无辜》,《中国青年报》2010年5月6日。

〔2〕胡星斗、郭于华、笑蜀:《解读温总理对袭童案谈话》,凤凰博客,http://blog.ifeng.com/article/5398728.html,2010-05-1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7页。

〔5〕廖雯颖:《郑民生:从医生到凶手》,《齐鲁晚报》2010年3月28日。

〔6〕《南平凶案被告人对起诉书提出异议当庭表示将上诉》,《中国新闻网》2010年4月8日。

〔7〕杨于泽:《有人“报复社会”,就是社会之罪?》,《中国青年报》2009年6月30日。

〔8〕〔12〕《解剖反社会:为何受害的总是无辜者?》,《南方新闻网》2010年4月15日。

〔9〕凤凰卫视:《温家宝:袭击儿童案应先解决深层原因》,2010年5月13日。

〔10〕李静睿:《公安部:及时解决弱势群体困难防止校园血案》,《新京报》2010年5月15日。

4.劳动保障个人工作总结 篇四

2、对劳动力市场网上的资料做到及时更新,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动态管理。全年信息采集350人次。

3、今年新开发岗位378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2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人员6人。

4、开展城镇人员技能培训3人,创业培训5人,培训合格率100%;再就业意识培训29人;农民工提升培训153人。对社区内符合条件的60余名人员发放了免费培训卷。

5、今年我社区共有2人申请灵活就业,我们对这2名人员进行了不定期的抽查,并为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

5.住房保障个人总结 篇五

一、保障性住房项目土地供应情况

根据省住建厅提供的《晋中市20XX年保障性住房年度新建项目基本情况及进展统计表》,我市20XX年保障性住房年度新建项目共计81个,面积共计1872.29亩。截止目前,我市已供应保障性住房项目共计21个,面积共计545.07亩,其中:廉租住房项目土地共计17.51亩;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土地共计9亩;经济适用房项目土地共计402.09亩;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土地共计116.47亩。在未供应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有17个项目已办理预审,面积共计1051.45亩。

我们严格按照省厅和市政府的要求,依照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逐宗督促相关用地单位积极办理用地手续,并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具办理保障性住房供地手续时所需的材料,在材料完备的前提下,我们为用地单位加快办理供地手续,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是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编制及落实存在一定难度,供地计划数大量节余。

从今年全市住宅用地供应情况来看,各县(市、区)编制的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用地规模偏大,盘活存量难以解决。主要原因是在制定计划和统计时口径不统一,未考虑实际用地中利用存量土地等因素。用地计划是按照房管等部门确定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意向以及改造计划来测算的,许多利用原址、多余安置房源和政府回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无需供地,造成计划用地大于实际用地面积。各县(市、区)需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调整今年的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切实把计划落实到地块,并进一步加快供应进度,争取在年底前完成任务。

二是跟踪监管难到位。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违规操作、边报边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由于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批后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尚未真正实现批、供、用、补、查全程监管;二是部分廉租房项目,是由政府实施的中央新增投资项目,为保证施工进度,存在未批先用、边建边报的现象。

三、今后在进一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中土地供应方面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实行务实的年度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政策。按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测算、确定供地计划,要根据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需求情况测算,并核实存量土地项目是否为利用原址、多余安置房源和政府回购,不需要供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合理的制定年度用地计划,使供地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是进一步加强批后监管,规范保障性住房用地秩序。要严格执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信息公示和公布工作。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批后监管和执法监察,要依法查处违规操作、未批先用、擅自改变用途等违规行为,规范用地管理秩序。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棚户区改造涉及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需要把棚户区改造与危旧房整治和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保护结合起来,严防大拆大建。

6.个人社会实践总结 篇六

燃烧自己的激情青春,用热腾的热血,去浇灌青春之花,让自己的暑期过的有意义,让这盛夏如金秋般硕果累累。如此想一想,都令人兴奋与激动。于是我下定决心去体验,有些出乎意料,“三下乡”虽然时间短暂,但让我得到很多锻炼,获得很多快乐,真是获益匪浅啊!此次“三下乡”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很多;

第一,累并快乐着

社会实践是一种磨练的过程,苦累是在所难免的。习惯了夏日空调的我们面对乡村炙热的大太阳以及蚊子连天的叮咬都没有人半路退缩,因为我们知道快乐才是我们活动的主旋律。因为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十几天里,我们十六个或相识或相闻却未相识或陌生的队友们在一个陌生或熟悉的环境中进行着实践,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相互关心,一路走来,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共同谱写了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我不会忘记与大家一起家人般地吃饭,聊天与游戏,不会忘记一起顶着炎炎烈日一起劳作的场景,不会忘记一起分享绿豆汤和大西瓜,不会忘记一起帮“家人”过生日,不会忘记一同冒雨疏通道路的场面,不会忘记„„

第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台下十年功”,实践以来的排练,终于迎来了“乡村音乐会”的文艺汇演。激情四射的健美操,幽默搞笑的单口相声,气势磅礴的诗歌朗诵,加上互动环节村民们的踊跃参加,“台上一分钟”精彩不断,晚会很成功。

第三,理解包容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我们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样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强加给他人。学会理解,包容别人,包容社会,包容世间的一切。其实从下乡的筹备活动到整个活动的结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每次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会共同商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虽然在商量过程中,往往会意见不一致,但我们都能互相理解。慢慢地我也学会了包容、学会了体谅,更加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

第四,团队意识

来自不同个体的个人,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集体,一切都应该服从,不论是做什么工作,一切都应该为大家着想,为团队着想。

第五,沟通交流

每个人不断地都会有些新的想法与体会,也许是喜悦,也许是忧伤,经常与队员们谈心,听听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进理解,也可以集思广益,或是彼此分享喜悦的心情。

第六,积极主动性

主动考虑队伍里的大小事情,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动地提出疑问,这一个个主动,虽然简单,却意义重大,让我了解到更多,学到更多。

第七,认识来源于实践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

与实际相结合。

第八,珍惜

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能一起参加三下乡,认识这么多朋友,为了共同的目标,付出自己的真心。机缘难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让我富有。

当然还有很多经验,一一列举起来就太多了,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的这些日子里,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付出的不光有汗水,还有智慧和技巧,更多的是自我超越。因此,自己变的成熟了,少了一份脆弱,多了份坚强,忘了如何去依靠,想的是如何去学习让自己独立自强。没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关怀,没有了老师和同学的指点,自己的一切事物都得要自己亲自去解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这次实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只有自己不去做,认认真真的学习,勤勤恳恳的做事,这就是生活,是真正的生活!

除了对自己的肯定外,我也有不足之处,我想主要体现在此次活动的初步计划上,对实地考察不深入,也将事情想得过于理想,未考虑天气原因,以至于部分活动不能顺利进行,影响了整个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

不过,正因为有经验有教训,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实践。不论如何,本次活动已经会结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赴乡村活动就这样结束了,有太多太多令人难忘的回忆,深情厚谊„„我还认识到了人际交往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学会了如何与陌生人更好的沟通与交流,更深切的体会到了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感觉自己在不断的成长,以不断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让自己更加自信。

7.社会保障个人工作总结 篇七

人们感到适应不了这个突然变得更加广泛更加危险的世界, 人们变得越来越麻木沮丧、困苦愁烦。这是因为人们没有学会根据历史的变迁和制度的冲突来界定他们所遭遇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时期转型的过程, 全能主义的政府逐渐放开了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控制, 主要表现为经济市场化,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权力下放和职能转变, 私人利益的承认和鼓励、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这些变迁不仅意味着个人活动空间的明显增大, 也意味着公民作为一个个体与国家的分离和对立, 更意味着一个连接国家和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 (Civil Society) 的逐步出现。

要理解和解决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惑,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而依靠公民社会就是个人实现与国家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Civil Society一词在国内有三种不同的译名, 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译名的不同表达, 代表了学者们对这个术语的不同理解:从公民政治权利的偏好层面使用“公民社会”, 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偏好层面使用“市民社会”, 从国家和家庭、企业的关系偏好层面使用“民间社会”。

笔者研究的Civil Society强调它的政治学意义, 即对公民社会的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概念强调其“民间性”, 即公民社会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公民身份和独立自主的地位, 主要是指保护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民间组织和机构。当代国内学者在公民社会的研究中, 大多持“三分法”观点, 把公民社会当作是国家或政府系统, 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本研究也持以上观点。

公民社会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诸如团体、工会、合作组织、服务组织、社区组织、青年组织以及学术机构等都属于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公民社会组织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简称CSOs) 是公民社会的主体, 离开公民社会组织就无所谓公民社会。作为公民社会主要载体的公民社会组织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非营利性, 公民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它们致力于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服务需求, 把维护公共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作为主要目标;其二是独立性, 即它们拥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 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市场, 在政治、管理和财政上, 都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政府;其三是自愿性, 参加公民社会组织的成员都不是强迫的, 而完全是自愿的, 因此这些组织也叫公民的志愿性组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实施政治体制改革,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 转变了对公民社会的态度, 为公民社会的兴起提供了制度条件。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及其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也使各种公民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一些专家学者估计, 在中国至少有200万个以上的公民社会组织, 有的估计高达800万个。虽然学术界的数据存在差异, 但这也足以说明一个日益强大的公民社会正在我国逐渐形成。

二、个人与公民社会

正如前文所言, 现代世界达到了极限就会自我反省,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将逐渐意识到“现代性的生产主义逻辑”中隐含的危险和局限性。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为不确定性”, 其中就包括在文章的开头提到的那些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困扰我们自己的种种风险。这种“人为不确

定性”增强的政治后果影响极为深远, 公民社会的孕育和发展就是它的积极影响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他们需要依靠公民社会的力量来面对日益强大的现代国家。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分别是农村和市民的自治组织, 它们是由城乡居民自愿组织参加的非政府非营利的民间组织。这两个中国农村和城镇最广泛的民间组织, 正是中国最重要的公民社会组织。在保护村民和市民的利益、管理农村和街道事务、协调公民和政府的关系、组织公民参与政治选举等方面, 这些公民社会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 公民通过参与公民社会组织能够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培训因而具有一定的技能, 能够得到和处理信息, 从而有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另一方面, 公民社会组织力量的真正发挥还需要每个公民的参与。在公民社会中, 公民的身份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而是首先由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标志的。公民社会里的公民应该追求恰当理解的自我利益, 受法律保护的自我利益, 在更广泛的公共需要背景下的自我利益, 有远见的而非短视的自我利益, 有助于促进他人利益的自我利益。

公民社会里的公民身份要求所有人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义务。所以, 公民不光要争取自我利益, 更重要的是, 要关注整体的福祉或较大的利益。至关重要的是, 公民社会也必须实现民主化, 参与精神必须取代精英主义者所坚持的那种寡头政治的信条, 只有这样个人才拥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 个人权利才能够得到保障, 民间首创精神才能得到鼓励和发扬。

三、个人、公民社会与国家

社会发生迅速变化的结果, 使国家和公共社会之间本来相互应该适应的关系变得问题重重。致使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紧张的、经常充满矛盾的关系。这些矛盾不仅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而且广泛体现在以性别、族群和代际划分等为基础的各种斗争中。为了解决这些争斗, 个人和群体纷纷根据各自的社会基础、服务对象、活动方式而建立和塑造了代表着各种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社会利益的公民社会组织。在个人处理与国家的关系中, 公民社会具有以下的几个作用:

1.让个人通过集团的方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民社会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尤其是政策制定过程, 在此之中, 公民合理的追求自我利益, 同时他们的自我利益又是同他人的自我利益以及公众利益相协调的, 是可以长期保持发展的。由此可见, 公民社会的兴起必将使公民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向纵深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政策制定范式也必然要求政策制定过程具有容纳公民或公民社会组织政治参与诉求的机制。

公民社会组织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游说、宣传、支持民主选举活动、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表明其在政策制定中的态度和意见, 并以自身所掌握的民意和特定群众的支持对政府施加压力, 迫使公共政策反映该集团的利益诉求。

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公民社会组织作为国家行政主体的相对方, 不仅有服从和协助管理的义务, 还能够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 有申请救济的权力, 甚至还可以以拒绝执行的方式来修改甚至废除既行政策。

2.让个人以协商民主的形式促进国家角色的转变

公民社会可以使个人按照民主的方向进行社会化——个人得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人们不仅关心“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还关注“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由此推动法治、民众参与、民主型政治文化和中产阶级等因素的形成, 最终形成一个独立于市场与国家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格局标志着双方的对峙状态, 对峙状态的形成意味着公民社会趋于成熟和稳定。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格局实质上意味着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权威、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对峙。这意味着, 公民社会具有制衡政府的力量, 亦即公民社会在维护其独立自主性时力争自由并捍卫自由, 使自己免受国家和政府的超常干预和侵犯。因此, 在公民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的范围内, 国家及其政府不再被认为是全知全能、完全理性的实体, 政府组织本身只具备有限的理性, 政府不会成为治理过程中的唯一权威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公民社会以能动政治、协商民主的形式促进国家角色的改变。

3.让个人以自治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秩序

公民社会在个人处理与国家关系中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社会自治来避免国家权力对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的过分侵蚀。除了民族区域自治外, 当前中国的社会自治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和行业自治。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群体所领导的社会自治, 又可以统称为基层群众自治。基层群众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自治形式, 它具有广泛群众自治基础和社会自治基础, 人们通过参与公民社会组织能过解决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公民社会组织内部, 组织培养了其成员合作和团结的习惯, 在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团结有机地将单个的人联系起来。在公民社会组织外部, 个人能够通过组织有效而富有意义地把自己与政治体系联系在一起, 通过组织构成的密集网络进行利益表达, 整合诸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总而言之, 公民社会应该成为联系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桥梁, 组织个人参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推动国家职能的转变, 引导个人通过自治的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而国家则应在承认和尊重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公民社会, 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进行必要的、有限度的干预、调节和支持。

在公民社会中,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不再是“一边倒”的态势。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个人与国家的中间力量, 能够有效的避免国家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侵蚀和危害, 能够有利地帮助个人更广泛更有深度地参与国家事务, 能够让国家政权组织从琐碎的个人事务中脱身出来, 能够帮助个人壮大自身的力量以应对日益危险的社会。总而言之, 公民社会的孕育和壮大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的种种困惑。

然而, 如果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上述风险, 无论对个别的个人与国家关系进行了多么富有成效的民主改革, 治理都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所以, 这也是研究的不足之处, 还需进一步探讨跨国治理的进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广文.个人社会国家公民社会理论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8, (9) .

[2]王代月.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评述[J].教学与研究, 2007, (9) .

[3]李京桦.民族国家公民社会与民主的辩证分析[J].民族问题研究, 2012, (4) .

[4]姜正君.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架构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

[5]马晓燕.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精神[J].甘肃理论学刊, 2005, (11) .

[6]苏民.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6, (8) .

[7]易文双, 王迎鑫.我国政府如何正确处理与公民社会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 2008, (9中) .

[8]刘良.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共政策制定范式的转变[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 .

[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12) .

[10]尹浩.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动力研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逻辑起点[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 (9) .

[11][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8.对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抗 篇八

关键词:《青红》;视听语言;反抗

电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而电影语言被称为“形象记号”、“形象符号”,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形象符号。王小帅通过独特的画面造型,结合声音为我们真实展示中国20世纪80年代三线人们的生活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并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三线职工在20年后急切想回到故乡的愿望不屑努力与抗争,和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子辈,在爱情上对父辈的反抗。这两个抗争贯穿整个电影,在导演王小帅的独到视角和模式下展现出另一种“王氏”的哀伤。

影片拍摄角度不同所包含的意义也大不相同。这也与导演的意图息息相关。《青红》中导演注重体现主人公吴青红在个人爱情时对父亲的反抗。有这样一个画面:青红和小珍在山坡下试穿爱人小根买的红色高跟鞋,脸上流露出种种甜蜜、兴奋,而此刻导演紧接着给了一个俯拍的远景:吴泽明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密切关注着女儿的主动,脸上是一种严肃的、冷酷的表情。这一俯拍强调了环境的空间概念,蕴含了深刻的寓意。高处的父亲,低处的女儿,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显示了女儿的渺小、可怜,印证了子辈在反抗父辈力量的薄弱,同时也为结局青红反抗的失败进行了映射。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会发现导演多次运用背面拍摄,塑造人物的性格,营造悬念,吸引观众注意。对于青红,导演给了三次重要的背影刻画。第一次,青红站在学校楼上仰望远方,显示那种迷茫无措,想爱又有所顾虑的矛盾心理。第二次,深夜青红被小根强暴后站在家门口的背影。我们没有直接看到青红的面部表情,而通过屋内人们震惊的表情透露出来。第三次,最后小珍来看青红时,青红此时只有一个背影一动不动,这是一种落寞,麻木甚至迷狂。对于父亲的反抗,青红多是一种无语式的。结尾处一望无际的山峦,载着青红一家的汽车消失在绵延无尽的公路的空镜头。深思一下,吴泽明的反抗在某种意义上取得了成功,逃出大西南,奔向了上海的去路,然他们的离开也带着悲剧性,与妻子的离婚,女儿永远的伤痛。在那个社会和历史的车轮下,个人反抗微不足道,个人生命得不到关注,只能淹没在一片悲剧之中。

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画面和声音是电影重要组成元素。而声音更承载着丰富的,无穷的魅力。音乐的添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青红》中扬声器传来第六代广播体操的旋律,收音机里和舞会上播放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以及小军和珍珍看电影的流行歌等一系列音响配乐,还有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红色高跟鞋、喇叭裤、蛤蟆眼镜等,广泛呈现出80年代初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显示了导演对于影片生活化的追求,显的真实可信。营造了青年一代积极融入新生事物的心态。这与父辈歌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心态形成强烈对比,自然而然就有了子辈与父辈的矛盾冲突及对父辈权威的反抗。

与子辈无声的反抗不同,导演重点在他们的对白中进行着墨。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大西南与同时代上海那些大城市生活相比差距拉大,而奋战三线职工依旧处于窘迫。当激情退去,自由精神,主体意识的回归。得不到社会认可的他们选择了自救。影片中吴泽民说:“为了孩子我也一定要回上海”“我们是从上海来的,我的孩子就要回到上海去”“上海就是上海”,职工抱怨:“说好了,来几年涨三级工资”“到现在还没涨”“谁还认你这乡下来的亲戚”20多年三线人做出的贡献换来的是经济上的困苦,精神上丧失了尊严。导演虽然没有在行动上给予过多镜头,但这些语言,在谈话间将老吴那代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推动了剧情发展。

色彩不但帮助电影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世界。还可以奠定全剧基调,是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外化,并具象征意味。影片《青红》构图上基本上采用灰白偏黑。开头远处火车经过,潮湿的路上,穿着灰蓝色的挑担人,矮矮房屋,灰暗墙壁,笼罩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彰显着导演又即将为我们带来悲伤情思。主人公青红可以说是“万灰丛中一点红”,红色的毛衣,红色的格子上衣是对生活一种无声的抗争。导演特地选取一双红色高跟鞋,并给以三个特写镜头,意味深长。红色代表炽热爱情,这双高跟鞋的处境则具有象征意味。第一次,青红收到红色高跟鞋,情不自禁的穿上,它是爱情的化身,红色是青红对爱情炽热的追寻;第二次,父亲逼青红脱鞋,青红无奈到最终屈服,红色高跟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第三次,小根再次送鞋,小根在异化了的爱情观下强暴青红时,那双高跟鞋被遗弃在地上,象征二人爱情的终结,在这场爱欲与权威的冲突中以爱情失败而告终。这三次鞋的不同状态是主人公三个心境的变化,红色高跟鞋由获得到被迫丢弃再到失而复得主动丢弃,蕴含了主人公对于爱情丰富而复杂的情绪变化。爱情的悲剧表明子辈反抗父权制的失败。而导演在整部影片中只展现这一特有的红色,显得刺眼醒目,给观众留下不可遗忘的印记。

该影片多次使用重复蒙太奇。以此来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也对人物命运、性格、心理变化以及关键情节给予强化。《青红》中,重复蒙太奇被频繁作为叙事手段。多次出现这样一个场景,画面正中一个大大的门框,视线从外到内,青红静静地坐在室内的床上。这个长达数秒的镜头出现过两次。当父亲强烈要求女儿把高跟鞋脱掉导演给了这样一个场景,到和小珍去舞会后,回到家被训斥,这个场景再次出现,导演在这里运用重复蒙太奇将青红在父亲的权威压迫下身心被困,得不到心灵关心的压抑情绪进行了强烈的渲染。

王小帅的电影不刻意追求构图的技巧和拍摄的角度,力图寻找一种真实感,挖掘人性的本质状态。对于《青红》导演以探求最真实的人性和最现实的生活为突破口,开始了以关注个体生命诉求和生存状态为主的边缘化艺术创作。在这些视听画面上我们看出了,听到了是社会历史下的声声诉求和抗争。

【参考文献】

[1]吴贻弓.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吉平.当代影视经典鉴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9.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篇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是一名大一学生的我,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经过重重考验,我才能成为实践的一员并坚信任何的实践机会都能给我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因此在实践中我要多听多学多做,积极按时超量完成任务。

而且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是,再看看我们,只是被禁锢在四角高墙内,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有我们本身使我们缺乏勇气走出象牙塔,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竞争的洗礼。在这样一个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环境里,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去谈成才、谈竞争、谈事业?时代证明,历史证明,我们的自身状况证明:我们唯有面对社会,才能心平气和地作出一些选择,才能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我经过走访请求帮助,经过不断努力查阅了无数资料。我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了,我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一开始我就相信我一定成功的,我的努力不会白费!坚持精神打造奇迹,我需要!

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尊重选择!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有时需要在烈日下和雨天下做,有时会遇到在家的人非常少,有时人们会拒绝做调查,甚至说一些比较难听的话语,有时„„虽然这项工作可能比较难,也比较辛苦,但看到外国的等朋友们是如此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我觉得好对,这不是辛不辛苦,难不难做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尊不尊重自己的选择,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地去做好自己所选择的事,全力做好工作,完成任务

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他人。我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守株能待兔最终会遭到失败——只有全心投入,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调查过程中请人帮忙填问卷的情境——很多时候两个多钟的时间只做了10来20张的问卷!填一张最多只要5分钟而已!其实也有原因的,主要是不相信,被问人不相信这些,所以拒绝;有时候是我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随便问人,因为自己怕被拒绝以及听到一些难听的话语,所以不停寻找一些少拒绝的对象。后来问着问着,可能问多啦,胆子也大了,也可能觉得被拒绝也没有什么,可以再来的,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放开胆子去请他们帮我做调查,被拒绝了,还带微笑说:“没有所谓,谢谢”,情况也便逐渐好多了,自己从中也锻炼了口才。现在再想

一想,其实只要正确地看待被拒绝,机会可以自己去创造。应该懂得相信自己,也懂得相信别人。

鹅毛大雪风中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寒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在实践教育中,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发现和认识社会,社会为大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无数鲜活的案例,又为大学生上了最生动的一课,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机构组织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行使了教育职能。这是教育实践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对社会索取的表现。当然社会给予教育的支持绝对不仅仅是提供教案这么简单,还有很多种表现。但是无论如何,教育活动最终是服务于社会的,高校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与社会产生了互动。具体表现在:第一方面,青年学生到高科技地区去进行的社会实践把先进的思想方法和科技成果以及到当地,有利于当地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同时社会会对此作出反馈,大学生把这些反馈和问题带回到校园中,带回到实验室,才有利于他们有针对地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第二方面,青年学生向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带去了知识和文化,有利于当地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有利于当地教育的发展。同时新时代的“上山下乡”可以让大学生通过体验艰苦的生活景况,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国情,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在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以后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和全面建设作一定的贡献。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实践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无止境的,校园与社会没有绝对的界限。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过去与传统、现状与国情,也可以帮助其了解世界动态,这是一个纵横交错,校园与社会互动相间的系统工程。所以社会实践过程是一个永动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观于外、省于内、修于己”的动态演化过程。

而虽社会实践活动日子早已远扬,但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不断经受锻炼,在短短的十几天日子里,其活动内容之丰富,场面之感人,百姓之热情,都让我都难以忘怀。

通过做社会实践,可以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让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很多的小问题。学校让我们做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能力,还有从细微的生活琐事中去发现一些问题。没有实践就不会得到真理,很多的真理都是通过实践的来的。

现在我们的学习科目——物理、数学、军事理论,都要通过很多的实验来得出最终的结果,可以得到我们原先不知道的一些东西。只有做了实践才能得到这

些道理,不是吗?1978年,中国共产党说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都证明,只有真真正正的去实践过,才能的出真道理。

如此,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这些天来,虽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觉有些辛苦,但从中我意志力得到了不少的磨练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乐。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使我明白;大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10.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篇十

姓名:专业:

班级:学号:

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明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大学生从象牙塔迈向社会的桥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加深对社会的全面认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要放下学校里的纸上谈兵,放下家里的娇生惯养,虚心向基层人员学习。虽然我们是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但我们了解的都是理论知识并没有实际经验,所以或许还不如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基层人员,因为他们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因此,要想在实践中学会些东西,就必须要摆正心态,拥有一颗平常心,一颗谦虚求教的心,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社会里的人。

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期望通过开展这一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的目的。短短两周的社会实践,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颇有感触。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真正懂得什么是团队,什么是付出,什么才是成功,什么才是我们当地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品德。

7月25号是我去学校附近的铁锅炖酒店,实践的第一天。在那里,九点钟点完名后,领班向我介绍了酒店的基本业务。我了解到,该酒店是集餐饮,住宿,运输为一体的一个机构。当时我就问了领班,哪个方面的工作最艰辛,最不容易做好,想好好的锻炼一下自己,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领班让我从事餐饮方面。当时我还有些不解,餐饮方面不就是端端盘子,收拾桌子嘛,有什么累呢,还和领班要求换个工作。可领班笑笑,说我慢慢就会明白了。

上午的时候我在厨师的带领下,先参观了宾馆里的厨房。偌大个厨房被厨师们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锅碗瓢盆都消过毒了,摆放的整整齐齐,当时我就心生敬佩。接着我在服务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就餐大厅与包厢。大厅里每层的十五张桌子被收拾的井井有条,桌布纤尘不染,地面砖被拖得闪闪发光,心里不禁赞叹不已。参观结束后领班让我先在厨房和大厅里面随便看看,下午再正式开始实践。

我在休息的时候,心里想自己肯定也能干得很棒,会和合格的服务员相差不大的,可恰恰相反,我想的太简单了,自己远远不能和那些合格的服务员相提并论。

大体过程是:当你的餐桌或是包厢没来客,你就可以稍稍休息直到11:30开始站岗,迎客。“欢迎光临”“请问几号台(包厢)”“请问几位”“这边请”之类的话开始在菜馆里四处飞扬。拆碗、加茶、拿饮料、倒酒、上菜、打饭紧接着而来,完全可以让你忙得焦头烂额。特别是当你一个人看几个桌子时,若几桌人同时叫服务员,你会觉得特别痛苦,然后就是忙上忙下,跑进跑出,东倒茶、西添酒的。让你再一次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供不应求”,是呀,这里的服务员真的不多,好些人都是嫌太累时间太长,而薪水又很少,走了,所以在职的便特别辛苦。“您请慢走”“欢迎下次再来”“请带好随身物品”送走了一批客人,在你收拾客人“残局”时,还要提心吊胆地担心会不会又来一桌。待客人走的只剩1、2桌时,厨房的大厨们开始用餐,然后等你这桌吃饭的人到齐了,你才可以动筷,每天几乎都要到2点多才有饭吃。饭后整理好自己的工作区就可以下班了,下午4:30准时上班,再就重复上午的事情直到晚上9点多,吃完员工餐,点完名便可下班,但值班人员要等所有的顾客走完,所有的包厢、大厅卫生搞干净,洗手间、走廊冲洗好才能走。

忙完了第一天,我就早已筋疲力尽了。心里刚开始的那股兴奋劲也消失了,觉得好累好累。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要坚持下来,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这样每晚在思想斗争后,我还是选择坚持,坚持,再坚持!短短的两周在我实践的开始过程中显得那么漫长,自己心里敲了无数次退堂鼓,而且还偷偷哭过呢,可是一想起常年在厨房工作劳累的厨师们,常年在大厅和包厢里忙来忙去的服务员,我心里就充满愧疚,告诫自己要向他们学习,要适应。

在大家的帮助下,慢慢的我熟悉了各种场合,时间,就餐人员的不同时的应对技巧,已经能高效快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晚上我还积极要求留到最后,把大厅和包厢整理的任务担下来,为常年工作在这个岗位的服务人员放松一下。渐渐的我觉得时间似乎过的快了好多,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和宾馆里的服务员和大厨相处的十分融洽。闲的时候,我还向大厨学了几道菜呢。在实践结束时,我竟有些不舍,好怀念在那里忙碌的日子,和他们谈笑风生的场景。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我现在才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得很少很少。刚开始去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很多东西都不懂,幸好有叔叔,阿姨们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人际

关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知识无限,能力有限”的涵义。在日后的日子里,我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现自我,积极向上。

在实践中不如意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我们要把它当作是走向成功的经历,我们应该积极总结经验,积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会总结,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学会节约,节约积累来的财富,用心体会实践经历,那么我们将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11.论个人独资企业的社会保险责任 篇十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健全和完善工作。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为此,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及《失业保险条例》。同时,为了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依据该条例,制定了《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使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社会保險覆盖的范围逐步扩大。

根据以上规定,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都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即各类城镇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组织形式,都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所有职工,不论性别、民族、国籍,也不分用工形式,都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具体来讲,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失业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职工和国家共同负担。征缴的社会保险费纳入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这样有利于拓宽社会保险费的筹资渠道,使资金来源更加广泛,更加稳定,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更加有保证。社会保险费实行三项社会保险费集中、统一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个人独资企业属于以上规定列举的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的范围,当然适用以上规定,负有依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个人独资企业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

务是:

(1)参加社会保险的范围

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项保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险。

(2)进行社会保险登记

在1999年1月22日《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施行后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在1999年l月22日《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施行前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自条例施行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在1999年1月22日《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施行前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独资企业,应当自条例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独资企业应当向其职工告知本单位已参加社会保险。在办理招聘职工和辞退职工手续时,也应当向应聘、被辞退人员出示本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证。个人独资企业应当每年向职工公布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

监督。

(3)进行保险费缴费申报

个人独资企业必须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其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保险费。

(4)具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数额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费率不得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费率是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失业保险费的费率是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社会保险费不得减免。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险,为此,国务院颁布了决定和条例。此外,为了更具体地保护职工的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颁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试行。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地区按照试行办法进行了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计划到本世纪末,要有90%的市县实现改革。该试行办法规定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按照本办法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差别费率,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办法,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因此,如果个人独资企业所在地属于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地区,就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制定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自1995年l月1日起试行。该办法适用于城镇企业,生育保险费实行社会统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具体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确定,并可根据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l%。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目前,我国已在一些市县实施该试行办法,计划到本世纪末生育保险的覆盖面要扩大到全国各个城市。因此,如果个人独资企业所在地试行该办法,还应当按照该试行办法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为企业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务院条例制定的《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的申报、缴纳可参照该办法执行。

12.社会保障个人工作总结 篇十二

本文与他文探讨的不同之处在于: (1) 归纳了各个层级的教育等级分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不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的数量上, 而更加关注教育层次。 (2)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也并非是经济总量, 而是对人均GDP的影响, 原因在于, 对于不同人口基数的时期, 若只比较国民经济总量, 则不能较全面的说明社会经济进步。

一、明瑟收入函数及个人教育收益率

(一) 函数表达

明瑟收益率指的是利用明瑟收入函数计算出的教育边际收益率, 反映了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教育收入的变化率。通常设定明瑟收入函数形式如下:

其中, Y是就业者的收入, S是就业者受教育年限, X是就业者的工作经验 (年限) , 按照劳动就业理论和国际上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经验, 工龄对收入呈现二次曲线关系。

公式中变量S的系数β满足:

称β为明瑟收益率, 其含义是:在相同工作年限条件下, 多接受一年教育的就业者收入比未接受该年教育的就业者的收入的变化率。

(二) 近期中国教育收益率变化及原因

陈晓宇、陈良等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中,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20世纪后十年, 短短的十年时间里, 教育收益率严重低下的状况得到了基本扭转。中国教育收益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3%左右, 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到2000年的8.5%, 虽然略低于, 但已逐步接近了国际平均水平。

张俊森和赵耀辉的研究发现, 1988—1999年间高等教育收益率依次为3.9%、3.4%、4.3%、4.0%、4.9%、5.2%、7.4%、6.3%、7.4%、6.7%、8.8%、10.0%。

上述调查研究虽然数字有细微的差异, 但均有力地证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确实呈逐年上升这一特点。

关于明瑟收益率快速增长的原因, 已有如下分析:技术进步 (劳动力需求) 和教育扩展 (劳动力供给) 赛跑导致收益率的长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力流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则导致收益率短期的增长。

(三) 明瑟收益率的扭曲及收益函数的限制

明瑟收益函数从相当理论程度上可以解释教育与收入的关系, 个人可以设定预期收入, 通过该函数计算自己最佳受教育年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制度下, 尚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使受教育年限不能很好地反映出预期收入水平, 在中国, 工资收入的绝对并非完全取决于或者主要取决于受教育年限, 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工龄、职称等工资体制的影响及个人能力:

1. 工资体制。

在中国, 工资中工龄、职称等工资体制对收入的影响要比预期大得多, 中国城镇的企业工资体制是基本不反映劳动者教育程度的差别的。邬剑军和潘春燕在《个人教育投资回报率与企业工资体制》中计算出, 每十年工龄的增长, 工资都以超过20%的幅度增长, 各组平均增长率为25.7%。而小学以下到初中, 初中到高中, 高中 (含技工学校和中专) 到大专, 大专到本科以上, 其增长率分别为1.7%、-0.9%、20.8%和18.8%, 各组平均增长率为12.6%, 低于按工龄分组的平均增长率约13个百分点。

2. 个人能力。

自从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 开始彻底抛弃了“大锅饭”的思想, 实现了按劳分配, 个人能力也便成了决定自身价值及收入的主要因素。但是, 教育程度并非与个人能力直接相关。从某种程度上, 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中, 未避免逆向选择, 教育程度只是一个个人能力的信号发送过程, 并非完全替代。高学历低能力, 低学历高能力屡见不鲜。在市场化的今天, 重视的是能力, 而非教育程度本身, 因此, 收入的决定也不是完全与教育程度相关。

二、教育层次社会收益分析

以往学者关注比较多的是, 各个层级的教育加权为一个量———即人力资本总量和社会物质资本对国民经济总量GDP的影响分析。通常运用的是,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模型表达为:

其中, A表示技术参数, 往往为便于分析, 假定各期的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以Kt表示各期物质资本投入, Lt表示劳动力投入, Ht表示接受大专及上学历教育的人力资本投入, 代表当年高等教育系统输送的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本, etμ为随机误差项, Yt表示当期GDP。αβγ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劳动力及高等次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

模型采取对数形式:Ln Y=Ln A+αLn Kt+βLn Lt+γLn Ht+μ

本文与之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文章将各个层级的教育进行划分, 归纳了各个层级的教育等级分别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到目前为止, 我们一提到教育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的数量上。但是, 仅仅关注数量不能令人满意”, “首先, 没有考虑到教育质量上的差异”;二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也并非分析的是, 经济总量即GDP的影响, 而是, 对人均GDP的影响, 我认为, 中国, 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大国, 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实施对人口影响力巨大, 以往生育观念导致多生, 而使人口增量多, 近来少生、优生的概念相对减少了人口数量, 因此, 对于不同人口基数的时期, 若, 只比较国民经济总量, 而不是人均经济, 则不能较全面的说明社会经济进步。因此, 基于以上观点, 鄙人认为, 将人均量作为考察对象则更适宜。

教育 (或高等教育) 投资的社会收益, 既是投资主体所关心的问题, 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所应当考虑的问题。以下将分析教育对宏观的影响。将以各教育程度作为自变量, 教育对经济的贡献额 (表现为人均GDP) 作为因变量, 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进而得出结论:何种的教育程度对人均GDP贡献最大。

(一) 数据来源及模型建立

把观测到的十二年的不同教育阶段毕业生数量作为该教育水平的主要体现, 同时把对应各时期的人均GDP作为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物质水平提高的主要考察指标。

将从1996—2007年的主要数据———人均gdp (pgdp) (单位:元) 、该年毕业研究生数量 (yjs) 、实际普通大学毕业生 (sjpt) , 普通大学毕业生数量 (pt) 、实际高中生毕业数量 (sjgz) 、实际初中毕业数量 (sjcz) , (1) 研究生招生数量 (yjszs) 、普通高中招生 (gzzs) 和普通大学招生数量 (ptzs) (单位:人) 整合为下表:

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按:普通大学毕业生数量=实际普通大学毕业生数量-研究生招生数量 (即pt=sjpt-yjszs)

高中毕业生数量=实际高中毕业生数量-普通大学招生数量 (即gz=sjgz-ptzs)

初中毕业生数量=实际初中毕业生数量-高中招生数量 (即cz=sjcz-gzzs)

三个计算公式, 合并按年份人均的GDP得出表2: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一) 计量分析及结论

由此, 可初步写出人均gdp决定式:

方程中回归系数下方括号内的数值是其相对应的t检验值, 根据统计经验规则, 若t检验值的绝对值大于2, 则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过。 (1) 拟合优度检验:R2=0.998178, R2=0.997137, 说明人均GDP的变化有99.82%可以用各类教育毕业生数量来解释, 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 F检验:F=958.74, 是一个很大的数值,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3) t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 自由度为n-k-1=6临界值t0.05 (6) =1.9432。由上式t统计量, 研究生和普通大学毕业生因素较显著。 (4) 经济学解释:人均GDP的变化有99.82%可以用各类教育毕业生数量来解释, 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在教育层次对人均GDP的影响中, 研究生和普通高校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对人均GDP影响最大:毕业研究生每增加10万人, 人均GDP增加为33 623元;普通高校毕业生每增加10万人, 人均GDP增加为568元。

二、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1. 通过以上分析看到, 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 且学历越高对人均GDP的影响就越大。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 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的各种高层次专门人才,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逐步瓦解在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 实现人力资本的地理流动, 促进和加强市场化改革, 从而从短期实现收益率的提高。

3. 建立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价值和受教育价值的收入分配企业工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逐渐加大教育程度差别对工资的影响, 并配以相应的选拔和业绩评估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4. 国家应继续增加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关注度, 多渠道增加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例如,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有利于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投资行为, 在提高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因此, 政府应积极推行此项政策的实施, 扩大资助的覆盖面, 使得更多学生享受到资助。另外, 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 培养具有更高专业化程度、知识面广的高精尖人才。

参考文献

[1]邬剑军, 潘春燕.个人教育投资回报率与企业工资体制:第1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2) .

[2]陈晓宇, 陈良, 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变化与启示:第1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2) .

[3][英]盖伦特.琼斯.教育与经济增长[J].郑磊, 杜育红, 译.教育与经济, 2006, (4) .

上一篇:家庭教育情况小结下一篇:电工基本技能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