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林场产业情况汇报(精选9篇)
1.红星林场产业情况汇报 篇一
造林效益最佳化,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景观效益三者的统一发挥和实现。如何实现造林效益最佳化,浅探如下:
营造林的目的是实现造林效益最佳化。实现造林效益最佳化的首要基础是确保造林成活保存率。要求造林树种一要适生,二要经济价值高,三要抗性强;其二是结合区域位置,考虑造林成林后的景观效应,即要绿化又要美化。
一、横河林场林地基本情况
海拔高度在732米至2020米之间,相对高差1288米,地貌属大起伏侵蚀中山,林地坡度大多在30°以上。年均气温9.85℃,年降水量700-800mm,多集中在7-9月份,表现为春季、夏初、冬季干旱少雨,降水严重不均。土壤为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土壤组成以沙壤为主。森林植被中乔木以辽东栎、油松、华山松、栓皮栎、侧柏为主,灌木主要有胡枝子、虎榛子、绣线菊,黄刺玫、连翘、荆条、山桃、忍冬等。国有经营总面积233917公顷。
二、天保前营造的人工林情况
“天保”前营造成功保存下来的人工林有4080.1公顷,主要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所营造和八十年代更新造林营建。树种以油松、华山松为主,至现在表现出的生长状况非常优良。分析其成功的因素:从客观上讲立地条件较好,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造林坡度较缓,多在30°以下,降水相对较多,显著特征表现为各沟小溪潺潺,各河流水哗哗。主观上讲一是时值计划经济、政治挂帅时代,盛行集体制,人们思想单纯,不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劳力充沛,人工成本低廉。同时由于周边村民的收入捉襟见肘,能够参加该项劳动增收,凸显得非常重要,作业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劳动感到很荣幸,由此对作业人员的组织管理变得容易。二是当时林场的体制属全额事业单位和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经济收入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有保障,不为担心无工资而谋求生计,可一心一意搞工程,工资资金可以足额投放使用。三是牲畜兼归集体,牧畜人员相对固定,尽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然而在政治挂帅,遇事上岗上线的政治形势干预下,人们的觉悟很高,不让进造林地放牧,就决不去放牧。对于造林工作相对来说管护工作变得轻松,为造林保存率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四是造林技术运用适当。首先是树种适地。其次是能够严格按规程实施,头年先预整地,为次年栽植打下了很好的条件。其三是造林密度大,为造林后保存成林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五是施工作业人员的吃苦敬业创新精神很强,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
三、天保以来营造林情况
天保实施以来,横河林场累计完成造林26383亩,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究其原因:客观上讲首先是造林地立地条件太差,显著特征表现为严重缺土,土壤瘠薄,土层厚度多在40cm以下,且多为岩石风化物,相对较好的宜林地在天保工程实施以前已实施造林。现在所实施的植被恢复造林地中,土层厚15-20cm的地块约占40%,土层厚30cm以上的地块约占10%,风化物、岩石类地块约占50%,且土层厚30cm以上的地块上着生的灌木盖度达80%以上,并分布在岭瘠上部狭窄地带。整个造林作业地块坡度都在30°以上,极不利蓄水。其次是气候变暖,降水不均,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以前的潺潺小溪不见了,河流日显干涸即是干旱的典型表现。其三是造林投资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主观上讲:一是计划任务突然,无中长期规划,思想准备不足,仓促上阵。二是苗木储备不足,面对大的造林任务只能调苗,影响苗木质量。三是初期造林树种选择不当,大规模的山地造林选择主栽树种刺槐,不适宜造林地立地条件要求,导致失败,加大了造林成本。四是完任务交账观念及追求造林期的经济效益思想影响造林质量。由于观念的问题,无长远打算,致使长远的经济效益未能深刻考虑,由于追求造林期的经济效益,从本来就不足的投资中还要节省出钱来用于弥补天保经费不足的困难。造林中省工减料,一是苗木质量合格率不达标,二是整地、抚育质量不过关或不到位,施行随整随栽法,整地质量无法保障,从而影响了栽植质量。三是淡化或忽略抚育,影响苗木后期生长。四是低投资只能雇用低能体弱的作业人员从事植被恢复工程,加之物价不断上涨,社会工资飙升,强壮劳力不屑于从事该项工作,作业人员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工程要求。由于四者的原因,直接导致质量下降,即使苗木成活了,也因小的生存环境不佳,幼苗生长缓慢。五是林牧矛盾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无序放牧践踏啃食幼苗时有发生,影响造林保存率。六是野兔、山羊危害的防治经验不足及防治措施不力影响成活保存率。七是作业设计的指导性和科学合理性存在不足,不能很好的指导工程实施。
四、横河林场现存荒山情况
现存的荒山准确地说应称为暂难利用地,且分散不集中,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物和粗砂土,土层厚在20cm以上的面积约占30%,林地中岩石、风化物土壤散状分布,坡度大于30°,显著的特征表现是缺土。
五、针对上述情况,实现造林效益最佳化之对策
1、遵循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的原则实施工程。
2、造林树种选择:华山松、油松、侧柏、柒树、连翘、山桃、刺玫、荆条等。
3、视立地
具体情况采用乔乔、乔灌、灌灌混交。混交方式采用株间或块状。
4、造林作业设计力求切合实际并科学化。对于坡向为阳坡和半阳坡的地块,树种选择华山松、连翘、山桃混交林,以谋求未来采种为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华山松籽除作为种子外,其食用经济价值很高,对于种子大年而言,其种子价格常常又超过其木材价值。连翘种子作为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大。山桃种子用途也很广泛。对于坡向为阴坡、半阴坡的地块营造油松、柒树、连翘、山桃混交林,对于立地条件特差的地块营造侧柏、山桃混交林或以连翘、山桃为主的灌木林。
5、施工作业要求:
(1)遵循精品工程与合格工程相结合的原则,精品工程比重要占20%。位置视造林地的交通及视野情况设置在正面上。精品工程的打造要采用高规格的整地方式,高规格的苗木实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淡化近利思想,树立一次造林成功的理念,降低后期补植成本。
(3)实行头年夏季预整地,翌年植苗造林。对于土层厚的地段可超设计密度加密整地,密度为330-660穴/亩,造林后可作为苗圃进行管理,在后期的经营活动中可以间挖苗木销售创收,最终保留合理的经营密度。其它地段可超设计密度20%整地。整地规格为40×40×30-40cm。提高密度是保证一次造林成功的重要措施。对于土层薄的地段可采用垄土石块砌穴的办法整地。
(4)作业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练兵,实地考核合格者方允许其上岗作业。
(5)严把苗木质量关,不达标的苗木严禁上山。a、对于裸根苗造林,实行就近育苗就近造林的方针,起苗时必须做到随起、随分级、随打泥浆,泥浆配制中可拌施生根粉或菌根菌种,严禁苗木根系过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采取措施尽可能缩短暴露时间,同时要把好运苗和假植关,最好做到用多少,起运多少,避免假植时间过长影响苗木成活。b、对于容器苗造林,在培养其质土时可混拌菌根菌种,也可在调苗前先用混有生根粉的水实施浇灌,灌透后再起运使用。
(6)严把栽植关。植苗技术视苗木侧根发育情况,可采用直壁靠边法和穴植法,但容器苗只可采用穴植法。保证植苗后根展、紧实、苗端。植苗时应在回填土中拌保水剂。栽后以反坡面整平穴面,并就地取碎石覆盖穴面,即可抑制杂草生长,又可起到保墒蓄水的作用。无石可覆时,采用蒿草及灌枝覆盖或用集水增效板覆盖。
(7)造林当年6月下旬及8月中旬可进行松土、锄草、扩穴抚育。
(8)加强管护关。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管护的重点是防火、防病虫害、防牧害、防兽(野兔、山羊)害。日常对新造林地危害最严重的当数牧害和兽害危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新造林地失败。a、牧害防治对策:一是要对周边村庄的牧工进行深入耐心的情感宣传教育,并同其签订保证书或责任状,明确告知其不准放牧的地点、地块及放牧危害幼林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在入地口段设置宣传警示牌。在此基础上我场又以林场、林场派出所的名义共同再对其送达专项禁牧告知书,以进一步引起其重视。二是要落实责任,明确到人,对发现的放牧危害情况报派出所严处。三是对规模化造林地段可采用拉网、筑坝进行机械防备。b、兽害防治对策:一是可结合林业有害生物兔害工程治理进行防治。二是可在造林地中的兔道上设置丝套进行捕杀,丝套设置密度为1个/亩。同时也可以鼓励周边村民进行套捕。三是在冬春季可在造林地中摆放动物骨血用于驱避。四是在冬春季也可施用防啃剂用于驱避。五是对山羊危害可采用爆竹炸响驱避。
总体而言,前人能够打造出郁郁人工林,客观条件的优越固为重要,然而他们的爱岗敬业、创新之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造林经验,如今我们拥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技术措施,必能克服客观条件的不足,立足切合实际的工程投资,精心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定能营造出葱葱的人工林,实现荒山造林效益最佳化之目的。
2.红星林场产业情况汇报 篇二
党政班子大会精神情况汇报
10月25日xx林场召开了党政班子会议,认真学习了《地委xxx书记在xx县调研期间的讲话》,《县委xxx书记在全县党政班子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领会了其精神实质,对年末两个多月的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决心把全场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全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讲话精神上来,迅速行动,努力拼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激活意识,服务于民
为提高服务于民的本领,首先提高服务于民的意识,提高服务于民的意识基础,必须加强学习,班子全体一致认为,一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中心思想,以王中林书记、刘洪久书记讲话为主要内容,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激活意识,创建发展型班子,创新型班子。工作重点解决群众目前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聚民心、得民意,抓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局面,提高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发挥战斗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和谐,牢记宗旨、服务于民。
二、着眼实际,把握关键,解决好当前工作的重点。
林场现处于向生态型林场转制的关键时期,职工群众生活,收入得不到稳定的保障,自然资源优势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我们要找准突破口,重点谋划和发展一些前景广阔,基础牢固,长期见利润、短期见效益,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势产业项目,让群众得到实惠,脱贫致富。为此我们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学习,并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推动“和谐呼玛”建设。
2、抓好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就是让职工群众衣食无忧,个性得到张场,有新房住,兜里有钱花。
3、全力解决林产品销售和牲畜越冬问题。由党政一把手主抓,一名副场长亲自抓,把采集下来的山产品和养殖的大鹅、牛羊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对有困难的养殖户义务钉牛羊圈,拉畜草。
4、广泛开展好“科普之冬”活动。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得到实惠的示范户到林场办班和传授养殖、种植经验和技术,主要是牛、羊、猪、鹅、蜂等养殖业,兰莓、中草药、地栽木耳等种植业,狐、貉等特色养殖业。
5、全力以赴抓好社会稳定工作。认真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抓好林场消防和安全生产、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平安林场”建设。
6、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工作。搞好林场冬季环境治理,打造冰雪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场精神文明水平。
7、进一步做好年末党群目标责任制、经济目标责任制检查评比准备工作。
8、加大资源林政管理力度。我场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资源林政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我们要认清形势,创新工作方法,死看死守,不给不法份子可乘之机,争取不出现一起林政案件。
9、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建立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败工作。
10、及早谋划2007年的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为重点,寻求一条适合林场经济发展的路子,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共同进步。坚持科学务实,创新发展的思想,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
三、稳步推进,加强防范、取得秋防全面胜利
目前,天气已经转凉,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克服麻痹思想,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火源管理。重点是严防农民放松警惕,点烧秸杆和地格子,一直坚守到下大雪。确保秋防万无一失,全面取得秋防胜利。
四、开展“感人连心、创新文明”活动,取信于民
3.红星林场产业情况汇报 篇三
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
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战略
奋力实现我新区的崛起
2004年3月,我市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决定,把我市建成皖北中心城市,报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区划调整,我区正式组建。我区位于淮河北岸,南与我市老城
区隔淮河相望,西与怀远县相邻,东北与固镇县相接,地处我市中心腹地。蚌宁、合徐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206国道、307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辖小我、吴小街、曹老集、梅桥等4个乡镇和淮滨1个街道,总面积243平方公里,总人口20.26万人。
区划后的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工业化水平低。除区划时,市委市政府划拨的8户正列举工业企业外,辖区内没有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初,辖区内工业企业的产值为29569万元,占辖区内生产总值的37.4%。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4.2,基本没有什么城市基础设施。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所推进,但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全区耕地16.5万亩,户均耕地4.1亩,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北淝河干流在我区境内长23公里,沿岸低于16.5米低洼地5.8万亩,圩堤防洪标准低,流域排灌体系大都是60、70年代修建的,设计排灌能力小,设备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排灌能力很弱文章版权归好范文 wenmi114.com作者所有!,导致全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针对这一情况,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迅速确立了“实施‘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推进‘三个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建设我城市副中心和打造我‘浦东’,奋力实现我新区崛起”的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全力推进“三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现将一年多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们立足我农业大区的区情,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着力点,跳出“三农”抓“三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理念去抓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完成一产增加值1.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0%;粮食播种面积15.23万亩,总产6.97万吨,创下了近10年来最好水平;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人均纯收入达2734元,较上年增长30.5%。今年上半年,完成一产增加值完成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午季粮食生产再次获得丰收,总产达28234.8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6%;实现人均纯收入1303元,较去年增长14.8%。
我们按照“确定主导产业、组建行业协会、扶持龙头企业、建立产地市场和生产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确立主导产业。根据我区资源优势和传统种植习惯,确立蔬菜、制种、花卉苗木和养殖等四大主导产业。二是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我们采用政府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助、技术支持等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花园油脂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绿雨集团、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八大集种猪场、梅桥大青豆协会),全区共有“龙头”企业28家。花园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6亿元,日可加工转化大豆、菜籽3000吨,日炼色拉油200吨,日加工棉籽1000吨。八大集养猪厂,年可出栏生猪17000头,带动周边250余户养猪专业户,年出栏生猪25000头,成为我市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安徽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扶持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裔湾蔬菜批发市场做大做强。我们引导原我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股份制改革,由安徽省华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组建我市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总资产1350万元,占地5.4万平方米,以蔬菜、干鲜、副食品、水产品交易为主,年交易量达5.8亿公斤,交易额6亿元,辐射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8个省市、30多个市县。吴小街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农业部定点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安徽省十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四是建设发展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我们先后建立了蔬菜、大蒜大青豆、制种、花卉苗木、养猪、水产养殖等7个基地,基地共覆盖土地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8%。五是组建专业协会。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我们组织引导组建专业协
会。围绕蔬菜产业,引导组建了梅桥蔬菜协会、梅桥大青豆协会;围绕着养殖业,引导组建了梅桥养猪协会、八大集养猪协会、养禽协会、水产协会,以及农资经营、农机等8个协会。梅桥蔬菜协会拥有会员300多人,拥有市场中介组织——我市裔湾蔬菜批发市场、加工企业——天宇脱水蔬菜加工厂、科技公司——兴农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裔湾蔬菜运销合作社等4家单位
会员。协会已初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运作体系。该协会的北淝河牌西红柿、辣椒、元葱等蔬菜已远销南京、合肥、上海、南昌等地,年销售量8万多吨,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目前,各种协会已拥有会员3030人。其中法人会员113个,农户会员2917个,农户会员已占全区农户总数的7.3%。六是依法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梅桥大青豆协会、绿雨集团、八大集种猪场、水产养殖协会、三绿园艺场、北桦花卉苗木公司等成功流转土地1.3万亩,初步实现了规模经营。七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抓住国家治淮工程的机遇,实施小我新排涝站及穿淮北大堤自排涵闸枢纽工程,北淝河小我防洪堤加固及七号引排涵闸拆除重建等淮干应急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小我新排涝站及穿堤涵闸枢纽工程,总投资700万元,改善排涝面积3.5万亩;北淝河小我防洪堤加固工程投资240万元,改善防洪面积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实施了投资20万元的王小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填补了我省的空白。投资290万元湖滩排涝站、曹老集站等4个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汛后即可组织施工,项目实施后,可改善排涝面积9.5万亩;3.5万亩总投资700万元的国家大型小麦基地项目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待实施。另外,我区申报投资10500万元的北淝河低洼地治理项目,已获省批准,待水利部审核。该项目实施后,可治理低洼地5.8万亩。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绿雨集团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成熟的制种技术,实行“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小麦、水稻制种合同,建立制种基地3万亩,带动农户1万多户,几年来共增加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我们还着力做好三项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支持。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补制度改革,确保粮食直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去年、今年共发放粮补资金280万元。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在征地拆迁中,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决不用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城市化。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我们把农民就业培训作为重点,制定劳动就业培训计划,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成立劳动力就业培训专门机构,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实施“阳光工程”,先后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1920人次,有力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达4万余人。三是做好农村、农业项目的编制和争取工作。我们抓住国家加大淮河治理、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和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的机遇,积极做好有关项目的编制和申报工作,目前已有投资193万元的我区大刘郢互通立交接线工程、投资180万元的曹梅公路建设、投资716万元的我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投资90万元的曹老集中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投资150万元的18中九年一贯制教学楼、投资1800万元的绿雨世行高科技示范项目、投资12000万元的第三污水处理厂项世行贷款项目投资400万元的蔬菜批发市场电子检测结算系统等13个项目,获得国家批准立项,共争取国家投资2.75亿元。
(二)、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化
我们始终把强化二产、壮大工业作为加快我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去年以来工业经济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04年全区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4.6亿元,较上年增长20.0。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从无到有一年增加到4家、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1家。今年以来,增长势头更是迅猛。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55.0%。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我们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主要抓手,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编制了工业园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工业园区起步区规划3平方公里。截至今年6月底,工业园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道路、给排水管网、供电设施已进入园区。正式引进项目36个,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已建成投产的项目10个,上半年实现产值7367万元,占经济总量的5%,对拉动经济总量增幅贡献了7个百分点,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建设的项目15个。年底可望有20个项目建成投产,30个项目开工建设。目前,工业园区已形成汽车配件、电子、纺织、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生态环保型产业,无一家化工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入园。
二是加大对规模企业尤其是正列举企业的扶持。集中精力做好规模企业、“正列举”企业的协调与服务,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制定对“正列举”企业、规模企业财政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004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增加到18家,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较上年增长21.0%。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到21家,实现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55.5%,销售(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
工业园区和规模以上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壮大了全区的经济实力。
(三)、以基础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
作为市区的我区,坚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将始终是我们工作的一条主线。
一是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围绕“建设我新区,打造我‘浦东’”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一河五个功能分区”和“一主两翼”的建设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曹老集、梅桥等2个小集镇规划和农村中心村规划。
二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7条道路建设、工业园区10公里排水管网建设、自来水厂建设和小我35kv变电所改造。污水处理厂已报经国家批准立项,下半年将实施。努力推进农民新村等重点项目的落实,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区财政未拿一分钱的情况下,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了区投资发展大厦暨区行政中心。
(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为抓手,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就我区而言,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首先必须解决投入问题。加大投入主要靠招商引资和项目来争取国家投入、外商投资。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作为主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招商引资的氛围。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东向”战略,坚持走出去招商,面向江浙沪招商。一年多来,引进资金7.89亿元。实行项目工作责任制和领导联系挂钩重点项目制度,一季度一通报,半年一巡查,年终进行考核,把项目落实情况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年初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7个,上半年完成3个,正在实施的76个,完成前期工作的15个,完成投资3.71亿元。同时,实行项目动态管理,今年上半年新增项目16个,淘汰项目1个,目前全区安排重点项目102个,计划总投资36.8亿元。
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的好成绩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组建近两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三化”进程有了较大程度的推进。但从整体上看,“三化”的水平仍然还不够高,有些问题仍然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不强,带动力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仅有绿雨集团通过实行订单与农户建立了较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基地规模不大,全区7个基地8万亩,仅占全区耕地的48%。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2、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目前我区的主要农业基础设施大都始建于60、70年代,设计能力低。80年代以来,国家基本没有投入,农民“一事一议”难组织,尤其是跨村、跨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更是难以进行。造成年久失修,设备老化严重,除涝防洪、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今年7月5日-12日的持续降雨,我区区域内降雨量330mm,却造成我区沿淝15.1万人受灾,15.6万亩农作物受灾,绝收田块6.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100万元,损失惨重。
3、农业扶持政策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申报难。我区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雨集团,拥有资金3000多万元,生产基地3万多亩,2002年-2005年累计与10000余户签订了农业生产合同,帮助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未能被确定为省级“龙头”企业。由于申报条件过于严格,造成大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未能获得应有的扶持。二是农业信贷政策不合理。农业企业贷款难,很难得到资金支持。信贷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周期不协调,造成农业企业需要资金时,金融部门要收贷。金融部门可以放贷时,农业企业又不需要资金。三是农业合作组织多头管理。农业、工商、科技、民政等部门都可以管理农业合作组织,造成管理混乱,政出多门。
4、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区刚刚组建,城市建设起步于一片农田,城市基础设施基本是空白。区财政无力投入,造成投入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迅速加强很难实现。
5、招商引资结构不优,农业项目招商难。由于农业生产风险大、周期长,农业项目招商难。去年以来,我区招商引进资金7.89亿元,其中,农业引资额0.107亿元,占总额的1.4%。
6、为“三农”服务功能不强。
三、意见和建议
1、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上与县里同等政策待遇。我区作为一个农业区,同时又是一个新城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更为迫切。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上,不能简单地视同一般的城区,应重点给予扶持倾斜,至少要视同县乡给予同等扶持。当前我省即将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试点,建议将我区列为试点县区。
2、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要集中一部分财力,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交通、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把近二十多年来的欠帐补上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义务教育支出主要应有国家和省级承担。
3、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经济扶持政策。一是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针对我省尤其是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实际,适当放宽“龙头”企业的申报准入条件,让更多的农业企业受到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完善农村信贷政策。要结合农村信用社改革,制定支农信贷政策,保证农村有充裕的发展资金。调整农业贷款的周期,按照农时适时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完善农村合作组织管理政策。将各项农业合作组织归口农业部门管理,避免政出多门。四是制定农业保险试点政策。要逐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五是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土地除是生产资料外,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如不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代替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土地流转就很难进行,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就很难推进。尤其是失地农民,更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六是制定允许农民土地入股政策,促进协会、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既定思路,围绕打造我“浦东”的目标,认真贯彻“东向”战略,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为抓手,稳步推进“三化”进程,推动我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奋力实现我新区的崛起,为我市、我省经济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核桃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篇四
核桃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这次市委核桃产业督查组一行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到××乡检查指导工作,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就市委核桃产业督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乡核桃产业发展的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核桃产业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
施,精心组织,全乡掀起了大干核桃产业的热潮。
(一)成立组织机构,确保了产业顺利实施。为加强我乡核桃产业发展的
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李红春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俸红健,乡人民政府副乡长鲁湘军任副组长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乡林业站、财政所、司法所、扶贫干事、农业综合服务站、统计站、科技干事和九个村的支书、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林业站,由分管的副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林业站长任常务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各村也结合实际,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核桃产业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抓。
(二)分析现状,认真做××乡核桃产业“十一五”规划。我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乡,土地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光热资源充足,平均海拔1540米,是泡核桃发展的适宜区。××乡种植核桃有一定的历史,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核桃市场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核桃产
业进一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并逐步把核桃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投入一定的资金技术,引进苗木,使核桃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科技意识不强,重栽轻管现象十分突出,泡核桃产业尚未形成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偏低。因此,积极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强化泡核桃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我乡的一项富民兴乡的重要任务。根据市委的要求,全市上下将掀起新一轮核桃产业的发展的高潮。县委、政府于2006年8月25日召开了全县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会议,按照县委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在第七次乡党代会上明确了我乡“十一五”期间“一一五八”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将核桃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全乡重点建设的“一一五八”产业基地之一,在目前全乡已有1815亩的基础上,规划新种植总面积8000亩,涉
及全乡9个村委会,全乡每年以2000亩的规划组织实施,最终实现全乡核桃种植面积10000亩的目标。
(三)层层做好宣传动员,把规划落到实处。全县核桃产业工作会议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及时召开党委会会进行研究,在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研究××核桃产业的发展,并于9月12日召开了乡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人及各村委会支书、主任参加的动员会议,安排部署××乡核桃产业发展,把今冬明春的核桃种植具体化。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会后及时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和群众会议,向各级干部群众宣传核桃产业,向群众说明了集中连片面积地块可套种间种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零星种植的农户,可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箐沟边等空闲适宜地方种植;种苗由县、乡无偿提供,对种植成活的,县乡技术部门验收合格的,每成活1株,给予1元的资金奖励等相关政策。今年××乡的
重点是在放在芒公、控角和糯掌三个村,其它村只是进行零星种植,目前全乡共落实规划面积2050亩,规划面积已经落实到户,其中芒公村600亩、控角村300亩、糯掌村200亩(集中连片),莲花塘村300亩、控井村200亩、勐甘村民100亩、翁丁村100亩、××村100亩、勐卡村150亩。落实面积中集中连片面积为1000亩,其中芒公500亩、控角村300亩、糯掌村200亩。
(四)采取措施,多渠道落实种苗。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全县今年新植核桃面积达万亩,县上三个育亩基地只能提供2万多亩,县上要求我们各乡镇自力更生,尽量想办法解决种苗。乡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多渠道落实种苗,一是采取自己育苗的方式,目前已落实了部分亩圃基地,用作母本的铁核桃籽种已向外定购,计划育苗2万元株,亩圃基地正在着手准备。二是认真落实乡内的种苗。经核实,乡植物内现有2—3年的实生苗7万多株,全部还没有嫁接,初步与育苗农户进行了商谈,一种方式是由乡上全部收购实生苗,自己进行嫁接,另一种方式是育苗农户进行嫁接,我们进行定购,现在正在落实中。三是向外购苗,满足今冬明春的种植面积。
5.物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五
随着******市西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区与郑州市、新乡市、洛阳市和山西晋城市的产业关联度、经济融合度进一步增强,依托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物流产业势在必行。一直以来,******区都高度重视物流产业发展,大力开展物流产业招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现将******区物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物流产业发展状况
******区现有上规模物流企业1家,即******市方圆运业有限公司,拥有各种运输车辆300余辆,170万吨/年的货运能力,3000万吨/年货运周转量,年货运收入1.6亿元。物流项目5个,其中在建物流项目3个,分别是武钢铁路物流园项目、焦运物流和盛通物流项目,规划建设中的物流项目有1个,万里物流园,正在跟踪洽谈物流项目1个,江苏雨润集团城市综合体和物流综合体项目。其中,武钢铁路物流园项目是在武钢******矿铁路专用线基础上,按照分期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原有站台、货场进行改(扩)建。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一期投资2.3亿元,基本完成了综合能力达到年150万吨的货运吞吐量,一次性20万吨的仓储能力,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主要包括铁路线路向南、向西增设和延伸,原铁路专用线服务功能的完善,2013年底前形成一次性仓储能力50万吨,火车运输吞吐能力300万吨/年的规模。目前二期向西延伸300米的赔付资金2850万元已拨付到位,正在准备进行拆迁;三期工程主要包括增设线路和仓储能力,2016年底前,建成以******市******区为核心,辐射豫西北、晋东南,“集运力、信息、仓储、加工、贸易、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盛通物流占地49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项目由******盛通地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佰利联、多氟多两家上市公司共同投资兴建,拟在经三路东,新园路南,纬五路北规划建设集仓储、物流、工业产品展示、批发零售于一体的物流集散中心,初步定位为规划建设******市最大的工业产品市场。该项目整体规划和前期论证已结束,目前正在办理各项手续。
焦运物流项目占地248亩,计划总投资2亿元,由河南省******运输集团总公司投资,项目所在地道清路南,中南路东,建设内容包括仓储、物流配送、物流信息、办公等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地面附着物清点已结束,1000万元首期土地赔付款已拨付到位,正在抓紧办理各项手续。
万里物流园项目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北临武钢铁路专用线,占地面积约550亩,建设总面积36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营业额将达30亿,年纳税约1亿元,主要包括仓储、物流配送、物流专线、物流信息、物流网络交易指挥平台、汽车销售、汽车配件、修理厂、挂车厂、加油站、LNG加气站、配套公寓、停车、办公、酒店等相关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做规划。
二、物流产业发展指导思想
凭借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优越区位条件,依托******市西部产业集聚区,把握******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发挥省际交界城市特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功能,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引进先进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加大物流企业组织与经营运作的创新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具有规模效应、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能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的新兴产业,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物流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立足豫西北,面向省内外,充分利用******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区域物流为基础,省域物流为重点,构筑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网络;应用现代物流理念,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建立多层次、布局合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物流园区(中心)建设,园区内规划建设保税监管区或海关特殊监管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把******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物流与省际物流枢纽型中心城区。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实施:
2010年-2013年为起步阶段。重点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初步建立较完整的物流企业协作群体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物流增值服务,并形成1——2个具有品牌效应的现代物流企业;建设相关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及******区综合物流信息中心,初步规划建设******物流港。
2013年-2016年为加速发展阶段。以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为特征的技术保障体系基本完善,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公-铁-空”多方联运物流,******物流港或专业化物流园区建设初见雏形。园区内规划建设保税监管区或海关特殊监管区,为多氟多、佰利联、科利达、风神轮胎等辖区进出口企业和博爱、济源、山西晋城等周边地区的进出口企业提供以“公-铁-空”等多方联运为主,包括保税仓储、报关、报检、金融等服务内容,逐步实现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国际贸易、全球采购等多功能的国际物流服务,打造成我省豫西北进出口企业的货物集散地,确立我区豫西北、晋东南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型中心城区的地位。
2016年至2020年为完善阶段。现代物流的技术保障体系全面完善,现代物流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基本实现物流现代化,物流产业成为******区的重要新兴产业。
四、物流产业规划原则和功能定位
(一)坚持与******区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要与******区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相配套,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二)坚持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要与******区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与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增加的人流物流相适应。现代物流节点的布局、物流通道的设置、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协调。
(三)坚持存量整合与增量优化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已有运输车辆、仓储设施、配送网络的作用,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新增投入,主要用于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原有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
(四)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在起步阶段,为推动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综合各种因素与条件,全区要统一进行规划,分期进行。
(五)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政府着重在物流园区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引导,营造适应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大环境;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按市场规律运作。
(六)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区所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在区域经济中所起作用及参与外部市场竞争等因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是:成为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型中心城区。
五、推进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健全完善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发改、集聚区、规划、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物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物流项目的整体规划,确保物流园区布局合理,建设科学。同时,对全区的重点物流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要求分包领导定期走访,现场办公,密切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定期组织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召开物流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物流项目在手续办理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快速推进。
(二)统筹兼顾,做好整体发展规划。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作为和郑州相毗邻仅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区,我区依托我们便利的交通、资源能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善、产业集聚四大优势,本着科学发展、合理布局、统筹兼顾、互赢共利的原则,围绕建设******物流港这一目标,组织人员多次东赴山东、南下深圳进行考察,学习商贸物流建设经验,并邀请中国市场学会、山东金兰物流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和专家对我区的物流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目前,我区正在筹划编制《******区物流发展规划》,该规划将全区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全部涵盖在内,划分区域布局和几大功能区,并将制定全区物流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为下步建设******物流港明确方向。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市物流办对我区的编纂工作进行指导,给予支持。
(三)加大投入,夯实物流产业发展基础。我区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多数分布在******市西部产业集聚区内,为了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我们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截止目前,集聚区内基础和配套设施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纬五路、经二南路建成通车,经四路、纬二东路全面开工,初步形成了“六纵六横”的道路框架。铺设各类管网27公里,归并电力线路9条,污水处理厂试水运行。集聚区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水、电、气、路畅通,为物流项目的顺利入驻提供了便利。同时,集聚区内分布着光伏产业园、佰利联产业园、氟化学产业园、风神轮胎产业园、食品工业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创业园六大产业园区,113家企业,以发展“氟、钛、锆、硅”等精细化工以及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主。据初步统计,目前集聚区内各类原料、产成品的吞吐量已超过230万吨/年(其中铁路运输目前约占40%),“十二五”期间将会达到400万吨,目前,集聚区内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有充足的物流货运保障。围绕建设******西部物流园区这一目标定位,我区以项目为支撑,加紧制定完善发展物流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办法,鼓励吸引外界资金投资******的物流产业发展。截止目前,我区共有在建物流项目3个,规划物流项目1个,正在洽谈物流项目1个,预计总投资约30亿元。
虽然,我区的物流产业起步较早,但物流产业实力不强,配套水平不高,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还未建立,物流产业发展的集聚和带动效应还不明显。同时,新建物流项目的规划以及土地手续变更相对麻烦,迟迟未得批复,制约了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建设,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六、意见和建议
鉴于我区在物流产业发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特向市政府建议如下:
(一)科学编制规划,推进产业发展。鉴于物流产业发展的广域度,希望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产业发展,根据全国、全省的物流发展规划,高质量、高规格的编制《全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整体规划全市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力争将我市的物流发展纳入全省范围,尽早建立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全市物流体系。
(二)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希望市政府制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扶植力度,鼓励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和项目来******投资建设。同时,希望市政府协调规划、国土、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简化物流项目入驻的手续办理流程,尽快为我区万里物流园等物流项目争取到用地指标,帮助企业尽快入驻,更好发展。
(三)搭建信息平台,营造市场条件。希望市政府多组织一些行业活动,搭建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助。同时,可引导有条件的大型加工企业按照发展现代物流的要求,建立物流中心等专门机构,依托新市场建设,高起点规划布局市场区内的仓储区、商业物流配送、综合服务区等,依托重点企业,拓展连锁经营范围和领域,积极推行物流配送,为物流市场发展营造条件。
6.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六
首先我代表党委、政府向您们莅临西滨检查指导油茶工作表示忠心的感谢,今年我分管林业,潘委员负责主抓油茶生产,下面,我就油茶生产进展及主要工作向部长和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油茶生产及进展情况:据林业站调查统计,全镇油茶林面积5058亩,2010年县下达新植低改任务为700亩,在书记、镇长的高度重视支持和林副、郭副等领导以及林业站的鼎力配合下,我镇油茶生产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镇里根据县任务数以会议和文件形式下达各油茶村793亩的任务来保证700亩任务的完成。当前具体进展情况为:截止目前已落实10村新植200多亩;实施符合政策补助条件进行低改的有9个村,目前基本完成9个村,面积已达410亩,占上级下达任务数58.5%(包括新植占87.1%),其中:低改示范片2片,一个是西芹村90多亩,由林书记、潘世锋挂,另一个是刘坂村70多亩,由林镇长、郑登力挂,目前,低改示范片基本完成并且已接近尾声;拥口70多亩整席拉带基本完成即将进行修枝整形、乐洋60多亩、七里90亩、演溪30多亩、华兰60多亩、七斗50多亩前些日子也已组织劳力加紧改造落实当中,确保在3.20前全面完成低改。
二、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根据年初班子成员分工调整,及时调整充实了油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油茶生产主抓领导及职责,着力强化油茶生产工作落实,书记、镇长亲自过问并针对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亲历亲为入村进片督导油茶发展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在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镇领导强调部署09年度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下达油茶生产任务,动员各村抓紧新植低改。三是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层层分解责任制和二天一次的通报反馈制,加强县、镇、村三级之间纵、横向协调、磋商、指导、反馈、督促,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形成互促共为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政策推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政策形势的宣传和政策措施促动,强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一是部署督促各村通过党员大会、两委扩大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宣传各级油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形势及前景,鼓励动员油农参与油茶产业科学化、效益型管理和开发。
二是召开油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传达并贯彻县有关油茶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工作及要求,通过以会代训和巡回电教播放等形式,累计组织有关镇村干部和种植户代表120多人收看了发展油茶产业电教片,以电教现身说法,提高油农低改的积极性和栽植技术水平。
三是制定出台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政策措施,一是建立镇级配套政策:连片30亩以上未列入示范片,并通过上级验收合格后,镇予以补助50元/亩。二是建立考评缴励机制:
1、把油茶产业作为“三个一”项目单列出来,列入镇年终总评,占30分。
2、把年度油茶生产落实情况列入镇、村干部年度绩效考评的一项内容,并采取挂村领导、工作组“三二一”押金奖惩制,即:油茶任务村挂村领导押金300元,工作组长200元,工作组员100元,完成县示范片任务要求或者镇下达任务并经县验收合格的,按押金的50%奖励并退回押金;验收不合格的,不退还押金作为完成任务村的奖励金。落实县示范片油茶低改任务的村,通过验收合格的,可以预支发动生产补助金50元/亩。超额完成低改任务连片1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给镇挂村干部500元。
3、林业站规划和指导也将作为基层所站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村级配套政策:完成年度油茶生产任务的村,各村可根据村财实际予以奖励补助。
(三)强化责任落实: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下发09年度全镇油茶生产任务文件,确定镇村、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要求;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镇、村两级工作落实进展跟踪督查制度,书记、镇长亲自入村进山督查生产进度,党办每二天一次通报进度情况;三是把生产任务落实情况列入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水平和职数配备的考核依据。
(四)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去年2个示范片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引导更多的油农参与油茶低改种植,逐步提高低改水平,同时,积极发挥今年刘坂、西芹2个示范片的示范引动作用,组织发动农户广泛参与油茶产业发展。
(五)强化服务保障:镇领导、林业站、工作组进村入户,各司其责,加强油茶产业发展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动员,林业站明确挂村技术指导具体责任人,现场演示指导油农进行油茶低改、修剪和新植的技术标准要求,同时,加强镇油茶协会运作及有关制度规范的指导和帮助,共同为油农提供技术、优惠政策咨询的协调保障服务。
三、存在困难及问题: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贫乏;二是荒芜状况较严重,低改投入成本较大;三是上级园区道路建设补助力度较弱;四是油农科学生产技能较欠缺;五是70、80年代油茶已分产到户,油茶园涉及农户较多且零散,集中和统一起来有较大难度;六是受干旱高温天气影响,低改任务时限要求较紧。
7.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 篇七
尊敬的******处长,各位核查组领导: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你们来到******区,对******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2012年企业税收完成情况进行核查。下面,我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不妥之处,我们将认真整改。
一、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位于******市东北部,是充分利用山前坡地、荒地开发建设的产业集聚区,2009年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后才全面启动建设工作。由于集聚区起步晚、基础差,发展还仍处于培育阶段,与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集聚区原规划面积6.5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对集聚区向西,向北进行适当的扩展,新增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总面积达8.75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底,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3平方公里,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7.3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1.94亿元,工业完成投资25.45亿元。
二、产业集聚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2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集聚区经济发展速度较2011年略有减缓,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8.8%,较2009年增长342.6%;税收8832.6万元,同比增长3.2%,较2009年增长129.1%;其中:2012年“三税”全口径收入2229.9万元,同比下降8.9%,较2009年767.6万元增长190.5%。
三、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状况
截止目前,集聚区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22.92亿元,累计已完成工业投资17.44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0个,完成投资19.65亿元;引进省外项目2个,总投资3.4亿元,完成投资2.3亿元。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整合”“配套”--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我市六大支柱产业,结合我市矿用设备生产企业较多的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全国500强--河南煤化集团为引领的山久管业、柯如机械、鼎力机械等先进矿用机械生产企业集群;围绕厦工机械、奇瑞发动机等项目抓配套,建设强信科技、中晶特玻等高科技企业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群;先后引进了力合热导压力容器项目、金结化工压力容器等专业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二是“突破”“创新”--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结合我市碳酸钙产业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高科技纳米碳酸钙产品生产线,打造新型纳米碳酸钙生产基地;通过建设多碳醇助溶剂及醇醚燃料项目,推进了河南省车用民用新型燃料的应用。该企业通过新型醇基燃料的研发,申报了六项国家专利技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是国家科技部新型醇基燃料燃具示范基地。三是围绕集聚区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着力培育集聚区电子、电器产业,提升电子、电器产业的集聚发展。
同时,集聚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积极谋划投资12亿元的机械制造产业园项目,努力引进投资5.7亿元******旭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全面服务投资1.5亿元的中州机械厂搬迁项目,跟踪洽谈投资1.5亿元的丰田汽车发动机外壳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开工建设。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银企服务
三年来,集聚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零基础零配套到满足项目建设企业生产需要。始终坚持银企服务,加快融资体系建设,努力撬动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速度。
1、完善配套,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先后融资1.87亿元,建成三路、二路、六路、七路、十五路等共8.2公里的集聚区主干道,与原有道路形成了集聚区“四横四纵”的道路框架体系;先后完成12.6公里的管网(供排水)建设、10公里的供电线路建设、6公里的弱电入地线路建设,为集聚区项目提供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进一步加快标准化厂房和公租房建设,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新锦绣、江昊电子等企业已入驻生产。
2、银企服务,加快融资体系建设
认真研究金融政策,以全市集聚区金融专项服务活动为契机,利用集聚区短信平台,定期发布项目情况,主动邀请银行到集聚区,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加强银企业间合作。通过银企对接,已为企业融资1.7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五、下步工作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融资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服务,全面加快项目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培育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1、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力促续建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形成经济增长点,扩大经济总量。同时,加快投资12亿元的集聚区机械制造产业园、投资1.3亿元的强信公司陶瓷、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等主导产业项目建设速度,年内开工,年内投产;二是加大招商项目落地进度。服务好中州机械厂搬迁项目、投资1.5亿元的发动机外壳等在谈项目落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储备。
2、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产业发展模式,壮大集聚区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依托集聚区机械制造产业园的建设,培育矿用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的产业集群;围绕多碳醇助溶剂和纳米碳酸钙的投产,吸引新材料企业集聚发展;围绕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建成,着力培育电子、电器等高科技产业,提升集聚区产业发展水平。
3、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路网、供电、供水管网等建设。计划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约5.5亿元。重点完成规划八路、中原路、南山路、贵苑路等道路,总长度10.21KM,形成集聚区南北贯通、东西连通的“六纵五横”路网体系;开工建设集聚区蓝领公寓项目,可有效解决入驻项目职工住宿问题;完成集聚区供气规划、供热规划编制,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完成管网建设;投资建设110千伏变电站,确保满足集聚区项目中、远期用电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基础配套服务,提升集聚区项目承载能力。
4、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
8.珠晖区生猪产业情况汇报 篇八
自十一五实现以来,我区畜牧水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尽责落实为民”的指导思想和“求实创新、跨越发展,走在全市城区最前列”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主线,以提高效益和农民增收为重点,认真抓好畜牧水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特色养殖,取得了良好成效。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截止2000年12月31日,全区生猪存栏201100头,出栏226700头,同比分别增长了8.18%、6%。畜牧水产工作主要成绩有:
(一)、特色养殖明显增长。衡阳市兴业生态农业公司的野猪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存栏1000多头,2010年上半年已出栏野猪600多头,占出栏的80%;衡阳市曙光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在动物保健及兽医专家的指导下,研究和实践出了一种新的无抗保健猪的饲养模式。目前无抗中草药猪存栏100多头,较去年有增加20%。2009年全区生猪特色养殖产值达到18000万元,占生猪产值总额的25%以上,特色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龙头企业快速增长。全区已成立了曙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新长福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等5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100户,辐射带动农户700户, 生猪养殖量达到6万头,带动农业增效6000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已组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5家,其中养殖规模到达万头以上的有1家。衡阳曙光养殖场有限公司、衡阳鑫光种猪场有限公司、衡阳兴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评为衡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动物庄园食品公司被平为农业部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三)、生态养殖不断增长。2009年,我区举办了珠晖第三期畜牧技术培训班,邀请了市畜牧水产局周总畜牧师、区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梁区长、湖南环境生物学院教授等领导、专家到会讲座授课,推广了发酵床等畜牧新技术。东阳渡古源养殖场投资40多万元,改建发酵床800平方。湖南动物庄园食品有限公司弘辉养殖场投资400多万元,改建发酵床9000多平方,并建设沼气池300多立方,真正成为衡阳市城区最大的零排放养殖场。
(四)、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构筑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和区、乡、村(场)三级动物防疫网络,聘用了20多名村级防疫员,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农户散养防疫密度低、偏僻山村防疫难、出现疫情无人报的问题,消灭了免疫空白点。同时与乡镇(场)签订责任状,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层层分解和落实责任。加强动物防疫基础体系建设和区、县(市)之间纵横联系,以及重点区域、重点地带的动物疫情监测,完善疫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疫情发生时,达到“早、快、严、小”的疫情控制目的。坚持不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链球菌、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大力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工作,确保常年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我区继续保持清静区。
(五)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一是积极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区政府成立了由梁僕存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安珠晖分局、工商珠晖分局、区畜牧水产局以及乡镇场、街道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生猪“瘦肉精”专项整治小组,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检疫证、耳标管理,实行生猪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进行,基本上消除了“瘦肉精”隐患,确保了人们食肉安全。二是加强法制和科技宣传力度。认真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发放兽医法律法规宣传单2万份,张贴宣传标语4500张,举办法律法规咨询活动3次,举办培训班二期,授训300人次,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在宣传媒体上进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常识宣传,同时利用乡镇墟日,编发宣传材料6500多份,出宣传栏10期,对村级防疫员、联络员进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培训,接受群众业务咨询1520次,做到家喻户晓、消除了群众恐慌心理。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科技含量低。全区生猪尚处于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的转形阶段,传统和家庭式养殖占大部分。由于生产规模小,科学饲养增收不明显,阻碍了新技术在生猪生产上推广,导致生猪品质、饲养水平和经济效益处于较低水平。
(二)产业化程度低。尽管全区生猪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生猪产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现阶段生猪产业生产尚处于传统、分散、无序状态,养殖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粗放、饲养方式落后、集约化程度低,尤其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带动拉动作用不强。特别是肉制品加工明显滞后,生猪产业链过短,生猪产业化经营效益偏低。
(三)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生猪价格波动,疫情影响较大,农户感到养殖业的风险较大且又非常辛苦,回报率较低,养殖的积极性不稳定。目前,生猪出栏价仅为9元/公斤,而饲料价格又居高不下,每头生猪亏损300-400元。金融部门对生猪养殖户的信贷条件比较苛刻,许多便民政策只停留在文件上,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因而对生猪产业的投入明显不足。同时,还存在着政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都制约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是基础体系不适应。一方面是技术力量不足。技术队伍老化,且呈明显的倒宝塔型分布,疫病防疫、动物检疫和产品检测等公益性职能滞后;另一方面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我区大部分养殖场建于2000年左右,存在着选址不当、建设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缺乏配套的粪污综合处理设施、与周围环境不和谐等问题,容易导致疫病频发和传播。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大代表”重要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生猪饲养量发展到22.5万头,比2009年的增加13%,平均年递增2.5%;家禽饲养量160万羽,比2009年增加27.4%,平均年递增5.4%;羊饲养量达到2000只,比2009年的1000只增加100%,平均年递增20%;奶牛300头,全区放养水面8500亩,比2009年增加10%,平均年递增2.6%;水产品总量 吨,比2009年吨增加20%,平均年递增4%。发展网箱500口,比2009年增加29%,平均递增5.9%。
畜牧生产:加大牲猪的品牌力度,力争三杂猪占全区出栏猪总量的80%以上,其中外血型三杂猪(杜长大)占总量的30%以上;加快牛、羊等草食动物生产,尤其是奶牛生产,计划5年内发展奶牛300头;切实加强防疫检疫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动物免疫制度和免疫标识管理办法,防止和控制动物流行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实施“安全肉”工程,促进我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渔业生产:一是抓好池塘养殖技术的提升,加快推广名、特、优、新品种,促使池塘养殖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二是抓大水面开发,发展江河网线养鱼,使大水面开发向集约化、名优化、主体化方向发展;三是抓好第三产业发展,促使第三产业的开发向质量型、效益性和环保型方向发展,主要抓好水产品的加工和休闲观光渔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休闲观光渔业在我区来势较好,但档次不高、效益还不太明显,我们将进一步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把我区的休闲观光渔业做大做精做强;四是抓好渔政执法,为全区渔业生产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主要措施
一、抓项目。我区畜牧水产业欠发达,产业发展滞后,规模较小,而实践证明,突出项目建设,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奠定财源基础、加快城乡建设、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后劲。我局一是抓项目实施,二是抓项目申报,让项目建设成为畜牧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强素质。针对基层畜牧兽医及水产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的问题,我局明年将从加强人员培训入手,不断加大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基层人员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铜授课,完善考评制度,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
三、保安全。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局明年将联合工商等部门进行畜禽水产品安全整顿工作,对集贸市场的畜禽水产品经营进行规范,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四、减污染。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减排增效。以突出畜禽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对畜禽排泄物实行资源化综合利用为目标,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引导畜牧业从传统散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推进畜禽规模场与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使畜禽排泄物转化为清洁能源与有机肥,实现了变废为宝,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9.县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篇九
尊敬的韦主席、袁常委、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海安县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县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县近期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由于受能源、材料价格、用地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使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为抢占新一轮的发展先机,我县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六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销售1000亿以上,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逐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190亿元,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287.6亿元,201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458亿元。
一、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新兴产业培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总体要求,强化产业培育工作,实施新兴倍增计划,把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我县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新兴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新兴产业对全县经济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
新能源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光伏产业链。除最前端的硅料提纯,我县已形成从单晶硅拉棒(多晶硅铸锭)到切片、电池、组件封装、系统集成、光伏应用和专用设备制造等各个环节实现垂直一体化覆盖。新能源产业增幅领明显先于其它产业。卡姆丹克、全晶光电科技、欧贝黎新能源、吉阳恒基伟业、浚丰太阳能、福克斯新能源、欧贝黎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持续拉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县光伏配套产业也快速发展,主要有凯瑞得光伏的光伏镀膜玻璃、欧得利新材料的太阳能背板薄膜、超益能源公司的电池板,礼德铝业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组件边框及中联科伟达太阳能电池线设备制造生产线项目等。
新材料产业转型提升。(1)磁性材料,以万宝实业、晨朗电子、鹰球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其中鹰球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同行业前三强。(2)高分子材料,以中平神马、三禾铜箔为代表引进了一批高新项目,优化了产业结构。
节能环保产业后劲十足。我县目前环保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三大领域,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1)高效节能装备:主要包括江苏鹏飞集团生产的4.8m以下管磨机、5.2m以下回转窑和2m油砂油页岩绿色提油水平干馏炉等10多个系列60几个产品;江苏飞鹏生产的Fpp系列新型磨机;江苏瑞安特的高效、节能、环保型复混肥成套设备;江苏恒通的钻杆、春光自控的变频调速皮带杆;亚威重工的节能港口机械;江苏涞森的大型风机等。(2)高效节能产品:主要包括同天能源的真空绝热板芯材;华源氢能、欧贝黎的太阳能电池;华飞电器的空气能热水器;江苏菱安的绿色照明产品;汇能环保的节能环保建材;万宝的高性能大弧度永磁气体磁瓦等。(3)资源循环利用设备:主要包括天楹赛特的垃圾焚烧发电装备;天楹赛特、联源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巨邦的垃圾压缩机、垃圾压缩车、垃圾运输车;**环海的压缩机后处理净化设备;以江苏绿叶为代表的各类收尘器;以中港涂装为代表的涂装设备;明诺机械的电动驾驶式扫地机等。下半年,随着天楹赛特环保项目的全面竣工投产,环保特色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产业规模水平将进一步释放。
软件和服务外包发挥效应。海安软件园首期规划占地80亩,建成软件研发及服务外包产业用房及配套综合服务用房4万多平方米,目前入驻企业86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2007年8月开园,是江苏苏中、苏北地区第一家软件园。园区通过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整合有效资源,以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获得迅猛发展。2008年9月与清华科技园签约,正式挂牌“启迪(海安)软件科技园”。海安软件园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创新应用中心、是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省级软件服务业集聚区、省级软件科技园、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归国人员创业园。在新城内建设公共服务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区、教育培训区、综合住宅配套区、海关物流区、商业、金融服务区和休闲公园。
文化创意产业展示新意。“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是我县倾力打造的一个以油画创作、油画商品生产和销售为抓手,**学教育、景观艺术展示、休闲旅游、外贸出口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项目。523“主题园位于海安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总规划用地1500亩,总投资人民币50亿元;首期用地50亩,商业总容量约3万平方米,”523“的文化产业链条已完整构建,成功循环,入园绘画工作室100多个,接待游客逾万人次。今年5月23日,”523“主题园交易会展出文化产品20多万件,吸引了1000多家海内外采购商与会洽谈订购,签约文化产业项目59个,签约额达18亿元。
二、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50%,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
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技术对外依存度小于50%,新兴产业专利授权量占企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达到35%以上。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级重点新产品60个,培育市级(含)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5家以上,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化项目达到50项以上,实施重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25项,新增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
产业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规模企业达400家,销售超亿元企业100家以上,其中,销售10-30亿元10家,销售30-50亿元5家,销售超50亿元的企业3家,上市公司力争3家。到2015年,培育新兴产业领域的省级特色产业基地2个,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省级以上品牌企业销售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中国驰名商标达3个,江苏省着名商标达6个、省名牌达6个,**市知名商标达12个、市名牌达10个。
人才队伍支撑作用明显。到2015年,引进100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00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00名高层次管理人才、10000名高校毕业生、10000名蓝领技能人才和若干团队,力争把海安建成优秀人才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具有高品质人才环境的人才高地。
三、新兴产业发展举措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紧紧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高起点规划建设载体平台,促进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聚,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从纵向和横向扩展产业链,使”东区西园“在项目支撑下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形成”区中园“和”园中园“的格局,具备功能完善、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特征。在海安工业园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园,在海安开发区着力建设光伏光电、软件和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园,力争使每个新兴产业获批一项省级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按照有发展重点、有重大项目、有创新载体、有系统支撑的要求,将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园建成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创业园发展水平,以海安软件科技园、江苏华新高科技创业园为主体,加快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
强化招引重大项目。发改委、商务局、科技局等部门要共同制订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围绕生产营销环节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的要求,细化产业发展链条,完善产业招商目录,尽快排出相关领域领先的国内外企业,梳理出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并组织精干专门队伍,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开展专题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载体招商,重点突出产业招商,力求在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洽谈,承接、实施一批有较好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抓好在手的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进程,确保按项目建设周期达产达效,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提升创新能力水平。完善新兴产业支持体系,推进技术供给、产品设计、分析测试、验证试验等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平台共享机制。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多层面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校企联盟“等合作载体。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集成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先进技术加快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转化。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增强企业对自主研发产品的专利保护意识,特别是要提高对发明专利的保护力度。推进新兴产业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我县在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关键技术难题攻关需要,实行多方联合柔性引才机制,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国际性人才、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和培育工程。积极与高校合作,通过订单培养、合作培养等方式,并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科研基地以及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培养一批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对企业家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鼓励企业家与高校开展互动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四、新兴产业发展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工作领导组,由县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开发区、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环保局、国土局、人社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具体负责政策措施研究、重点项目推进、产业发展规划、典型经验推广等工作。
加大政策支撑。加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整合现有政策资源,优先项目审批建设,优先土地供应,优先金融支持,优先人才支撑,在技改贴息、财税返还、培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健全统计制度。科学界定统计范围,建立和完善各大产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积极做好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分析研究工作,加强前瞻性研究,引导全县产业健康发展。
【红星林场产业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林场采伐工06-30
村集体林场10-05
国有林场改革政策07-23
国有林场财务分析06-14
林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07-30
林场工作总结范文09-15
国有林场工作简报10-25
林场个人工作总结10-29
××年国有林场工作总结09-09
林场2007年工作计划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