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

2024-10-14

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精选8篇)

1.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 篇一

世界是不上锁的诗廊诗歌

五月凉晨,正是雨后初睛,我送小年上幼儿园,小心带她绕开东一块西一块的水洼,一边向她解说“眷眠不觉晓。”

我读的早教书过多,恰好起到互相抵消的作用,我刚打算扮演虎妈就想起性灵;我才累得人神共愤,想不如让她放个假,耳边就响起一句危言耸听:“有快乐童年,没快乐成年。”所以,一切教育理论我都执行——全不彻底。我送她学英语,每天只温习15分钟;我带她练钢琴,知道有随时放弃的可能。她两三岁起,我没事就给她念一两首诗,随性而选,从“欲求千里目”到 “此时有子不如无。”不强求她背诵。有人劝我说:背诗乃是童子功,会受用终生,我答以鲁迅: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多少她也认下了几首,四句里能颠颠倒倒记得两三句。

有一晚她不肯睡,吵着:“妈妈念个诗。”我困了,敷衍个《静夜思》。没想到她突然问: “故乡是什么?”

我:“啊?”直接惊醒。

她在空中指指点点,仿佛眼前有一幅看不见的诗卷正在展示:“‘低头思故乡’,妈妈我知道思是想,故乡是什么?在想什么东西?”

几千年来的蒙师们,你们是否经历过这问题,如何应对?我立刻想起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单背诵不解释意思,只囫囵吞枣,不考虑能否消化吸收。我自己,翻垮了线装本《唐诗三百首》,还自作聪明地以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是因为山外污染严重。

“故乡就是……你以前住的地方。”不对,她在北京出生,一岁多就到了武汉。北京对于她,和俄罗斯一样,只是地图上的一点。她有时说: “我们去北京玩吧。”有时说: “我们去俄罗斯逛逛吧。”

我竭力想了想,成功就地取材:“小满姐姐不是要去美国了吗?她去了之后,中国就是她的故乡。一个人离开以后,他/她以前的家,就是故乡。”

“我有故乡吗?”小年很感兴趣地问。这是儿童的攀比心理:姐姐有,我也要有。

“你……以后会有吧。”如果她上路。但只怕,当她回头,会发现故乡已经像聊斋里的大屋,转瞬乌有,记忆里一片荒芜。对我们这一代,不变的乡愁都是奢侈,何况下一代。

眼看搪塞不过去,我在脑海里迅速过了一遍《千家诗》: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咪物题画、侍宴应制……哪一首她能懂?“咱们换一首简单的.吧。”窗外刷刷下起雨。

次日早起,只听见布谷一声长一声短,叫得好殷切。下楼来,雨水把柏油路洗得干干净净,路边都是细碎花瓣,是石楠才开满就凋零,碎米粒的白。雨已经停了,却还有绵长的水滴,从枝叶间徐徐坠下。我不由心中一动:“年年,妈妈给你讲《春晓》吧?”

“春眠不觉晓。现在就是春天,眠就是睡觉,晓是天亮。你是不是睡得很熟很熟,不想起床,不知道天亮了?这就是‘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见没?布谷布谷,是布谷鸟在叫。闻,就是听;啼,就是叫。”

她认真听一听:“嗯,不是麻雀。妈妈,布谷也是鸟。”我大声赞美: “BINGO。”

“夜来风雨声——昨天晚上你有没有听见下雨呀?”

她点头: “开始听见了,后来我睡着了,就听不见了。”

“花落知多少,”我摊开手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落下来的花瓣。很多很多,数不清楚,所以叫‘知多少’。”

刹那间,这首司空见惯的诗在我们身侧立了起来,我与小年手牵手,走在一字一词里,看到听到嗅到这首《春晓》。如果我说我被感动,那是因为,仿佛是第一次,我领悟平凡日子里的朴素诗意,诗篇是人生绵密的针脚。读不懂的地方,无非是丝线上打的结,悄悄隐在布衣衬里。

我打算,在姥姥为她打毛衣的当口,教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也会提起刚刚过去的清明,连日大雨小雨转中雨,她很配合天气地发烧病倒,我们合府上下扶老携幼冒雨带她去打针,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不是,孩子一病,家长魂都断了。

而六一,我们一定会去东湖游玩,湖面上有野鸭甚至鸳鸯。我会向她一一细说: “鹅鹅鹅”,是孩子远远看到,欢呼雀跃。水鸟曲线优美如芭蕾,叫声嘹亮,是“曲项向天歌”。走近了,看清“白毛浮绿水”,它游走了,施施然“红掌拨清波”。从远而近,先静而动,原来这诗里隐了一部有长臂的摄影机,有个蹒跚学步的稚童,从千年前,带领我们一步步踏进画里,踏进诗里。

我想说给她的诗篇那么多,这世界,是不上锁的诗廊,24小时不闭门的图书馆。当然了,总有教不了的诗,比如《长恨歌》,开篇一句“汉皇好色”,她一定会问我“好色是什么意思。”

2.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 篇二

数据的准确性也不高。而使用该系统, 用户只要轻点鼠标, 几分钟内就可以将所需的数据统计并打印出来, 这样业务人员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与供应商谈判等工作重点中去。

(2) 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系统的建立使得业务人员能更为有效地管理价格, 通过系统提供的分析功能让业务人员及时了解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 这对于控制采购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对供应商进行量化管理。供应商管理是企业采购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也是保证系统运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必须建立系统运行维护体系

实施先进的ERP管理系统, 会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 流程的新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它不仅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相关的部门, 而且带来对原有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彻底的改变。必须通过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修改与贯彻, 才能发挥其系统管理的效果。质量的可靠性。该系统可以对供应商的配送及时率、产品退货率等进行量化考核, 为采购人员科学地选择合格供应商奠定了基础。

(4) 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目前物料清单 (BOM) 的记录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万级以上, 运用Excel来处理这些数据是比较困难的, 况且随着业务量的逐渐增加, 数据量也会急剧上升, 在一段时期内Access可以充分发挥其优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5结语

采购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采用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以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进行搭建,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采购管理水平。后续的工作还有许多, 比如说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供应商信息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的数据交流与共享, 如何利用最新的商业智能技术提升分析水平等, 这些课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主要参考文献

[1][美]Ronald H Ballou.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

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陆薇, 宋秀丽, 高深.汽车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及经典案例分析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3]李佳, 范俊弟, 邓剑民.Access 2003数据库应用[M].北京:人民邮

电出版社, 2006.

1. 建立制度的必要性

ERP的实施, 不仅是企业管理技术和水平的提升, 更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几乎渗透了企业管理的所有领域。要顺应ERP的管理方式, 就必须构建适应ERP系统管理的企业制度。

(1) 构建适应业务流程的相关制度。ERP实行的是流程化的管理, 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 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ERP系统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管理流程。为此, 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也会发生改变。在ERP系统实施以前, 企业管理基本都是围绕某一业务功能或者是职能部门运行的, 这些管理都不是基于跨部门的流程来设计的。实施ERP系统后, 由于业务流程优化与管理细分, 必然会使一些部门增减相应的职责和业务工作量。这些职责变化、业务的增减、岗位重新定位和划分, 必须用制度固定下来, 在管理上形成新的习惯。

(2) 构建人机协调一致的管理制度。实施ERP系统后, 其系统本身需要操作人员与系统有效结合并同步运行。首要任务是改变过去人工管理的固有习惯, 按照职能与岗位业务要求, 在各模块操作上, 一是按系统授予的权限, 各级人员严格按系统规程进行操作;二是按照管理细化的分工, 及时准确地录入数据;三是在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反馈主管部门解决。只有业务人员伴随着业务的开展在系统中实时、准确操作, 才能保证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一致。另外, 由于实施ERP系统建设, 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单位, 授予一定的管理职责与权限, 以利于ERP系统维护与运行。

2. 建立层级的维护制度

制度是围绕系统运行建立的。一般来讲可以将制度制定划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公司级层面, 包括ERP主管单位制定的制度和部门 (系统) 按流程制定的制度;另一个层面是各使用单位针对具体业务变化制定的制度。即公司级与车间级制度。公司级制度是由负责公司总体运行的管理单位或负责某系统的责任单位制定。不仅要组织相关单位制定和修订系统流程并用制度予以明确, 而且要对流程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车间级为系统使用单位, 负责制定本单位保证系统运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并对运行系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通过两级管理制度, 明确了公司级ERP系统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管理权限, 也明确了车间级管理是在公司整体运行制度框架下内部细化到岗位的具体业务操作管理。通过两级制度贯彻与执行, 在系统操作手册的指导下, 才能使建设的ERP系统流程畅通, 业务规范,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空间与时间一致。

3. 各层级主要制度的内容

制定或修改的制度是与企业建设时的业务再造紧密相关的, 也是与企业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的。公司ERP管理单位一般应建立以下相关制度:项目启动前应发布《建设实施管理方案 (制度) 》, 规范实施单位与参加的团队人员;系统运行前发布的《业务人员系统操作管理制度》、《主数据管理制度》、《系统运行检查与考核制度》、《培训管理制度》等软、硬件系统管理制度及操作人员规范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包含了系统管理范围、单位和人员职责、操作人员具体要求、固化的流程管理、应急处理与解决方案、检查方式方法、检查内容、奖惩细则、培训管理, 以及其他相关说明等有关规定。通过这些制度, 建立起公司总体制度框架。除上述制度外, 按流程驱动业务管理后, 主管的业务部门相应也要建立相应制度。如生产系统针对生产管理的细化与提升, 需要修订调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半成品库房管理制度、委外加工与工序外协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 往往公司在实施ERP管理系统时, 针对公司一些管理薄弱环节提出在某一方面进行管理提升, 为此目标, 在蓝图设计时强化了有关业务并进行了细化管理, 对此也要制定专门制度予以保障。一般情况, 在大企业实施系统建设往往分阶段进行, 不可能一下把系统所有管理模块或管理功能全部建设完成, 往往分阶段建设实施。客观上造成上线单位 (先期实现ERP系统管理单位) 与非上线单位 (后期实现ERP系统管理单位) , 一部分在系统操作, 另外一部分仍按原管理方式进行。存在一些管理者不配合系统管理提升的需求, 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或做法。需要对原有制度进行局部调整、修改和强化执行, 避免管理盲区和业务衔接不畅。

对于具体业务在系统中进行操作运行的单位, 一般应建立一些保障系统运行的制度。如在生产方面, 生产管理质的改变, 其生产计划由原日或旬班组计划细化到具体时点及机台订单式管理。其生产订单下达、按订单配料、调度组织、工序交接与入库、废品管理等均发生巨大变化, 而这些变化必须通过新的管理办法予以明示, 才能保证流程驱动业务管理。同时, 随着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改变, 其他如材料管理、工时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内容与方式必然会发生变化, 岗位与职责也会发生变化, 必须重新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对原有制度的修改, 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作, 实现公司集成与一体化管理。由于各生产单位变化内容不同, 都需要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工作。即使非上线单位, 一般来讲, 各业务主管系统上线后, 其业务管理必然发生变化, 如财务系统上线后, 其非上线车间成本归集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所以相应也要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4. 制度的执行

为保证其系统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制度执行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制度一旦下发就必须严肃认真执行, 这样才能保证ERP系统的稳定运行, 达到预期效果。

制度执行一方面靠领导的驱动力和带头执行, 另一方面靠业务习惯的逐渐建立。各级领导必须带头执行制度和检查制度并按制度进行考核, 督促本单位业务人员, 按照系统设计的流程在系统中进行业务管理, 避免系统操作与实际业务操作脱离, 造成管理变成两层皮, 既增加人工成本又无法实现系统实时管控。同时, 领导又是制度建立或修改的责任者, 通过制定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了解其具体功能内容, 才能在系统运行中协调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于最终用户 (使用系统的业务人员) , 开始就要完全按标准流程执行, 规范系统操作, 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沟通、反馈。对于不学习新系统, 不按制度办事, 经常出现业务操作

一种信息系统数据容灾应急解决方案

万晓楠1, 俄广辉2, 漆明宏1, 易志勇1

(1.抚顺石化公司, 辽宁抚顺113006;2.大庆炼化公司, 黑龙江大庆163411)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 信息系统运载的数据重要性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保护模式与容灾应急方案有诸多缺陷。本文在分析信息系统风险与问题基础上, 介绍了一种结合盘阵与Mirror技术的先进数据容灾方案。

[关键词]i SCSI;IDS;Mirror

[中图分类号]F270.7;TP309.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信息系统服务器安全运营问题十分突出, 如病毒破坏、黑客攻击、误操作、人为原因等, 轻则引起系统配置失常、系统效率降低、文件损坏丢失等, 重则往往造成服务器系统崩溃, 乃至所有系统信息和用户数据丢失等恶劣后果。随着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不断渗透, 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内部网以不同的模式 (如Intranet、WAN、VPN等) 融入互联网, 各类互联网相关的服务器/主机均面临安全

[收稿日期]2010-08-31

错误, 影响局部系统运行甚至造成系统瘫痪的最终用户, 应坚决调离本岗位。

二、制定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新建制度与原有制度的关系

重建制度是一个企业非常困难和复杂的管理工作。在建立保障ERP系统运行制度时要打破一个误区。企业实施ERP系统后, 不可能对原有的业务管理全部推倒重来。因为系统设计的流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功能进行局部业务的优化, 是在原有基础上建立的, 不需要重建很多新制度。只是对应系统管理的特殊要求, 对新增的管理要求建立新的制度, 如数据管理制度等。多数是在原有的制度下进行补充和调整。对于新增的管理业务, 在制定制度时, 由于是刚刚建立系统, 不可能制定得非常准确, 可就主要职能、业务、流程等关键内容进行规范, 不求枝节问题。其目的主要是先保证系统运转。最好是先制定管理办法进行试行。待运行一个阶段后, 再优化上升为制度或管理标准。对于业务个别局部流程或业务的修改, 用管理通知明确即可。

2. 制度建立的时间

一是在建设实施过程中, 要考虑到业务和流程的变化而预先制定的制度。另一个是在系统运行阶段内, 由于业务和流程变化而反复出现的问题, 为保证系统运行而制定的制度。在建设期一般要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相关制度:一是根据新系统本身运行要求, 需要进行规定和明确的;二是新系统运行对其原有管理优化后在职能、流程、业务分工上有显著变化的;三是增加新的管理内容需要开拓新的管[文章编号]1673-0194 (2010) 20-0039-03

运营问题。因此, 研究信息系统数据容灾新产品与新技术, 并应用到企业生产实际的过程,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1信息系统风险与问题

1.1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运营支撑系统, 一旦发生问题将对企业的运营带来致命的影响。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及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关键数据被破坏或丢失。如生产经营数据、财务数

理业务的。结合上述方面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系统运行后, 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有些是系统功能能否满足业务需要问题, 有些是操作者操作问题, 有些是业务变化带来的相关管理问题, 这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基层操作单位针对不同管理情况, 结合自己管理特点,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保证本单位在系统运行时处于受控状态。

3. 制度的持续与完善

制度制定后不可能一劳永逸, 必须持续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在执行过程中逐渐为大家接受和认可, 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 制定制度有一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 逐步积累, 逐步适应、逐步完善的过程。新建与修改的制度可以从最初的部门管理通知开始, 明确相关具体管理要求, 逐渐以系统流程为主线, 配以职责和业务操作要求, 逐渐提升管理办法, 试行后上升为制度或管理标准。

总之, ERP系统是先进的, 先进的系统是靠人来操作的, 只有通过制度有效贯彻, 才能将系统功能与人员操作有效融为一体, 达到系统管理效果,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所以, 制度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石。

摘要:实施ERP是一场深刻的企业管理革命, 它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但一些企业在实施ERP系统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且不乏失败的例子。本文结合本企业成功实施ERP的情况, 从保障系统运行的制度建设方面, 对制度的范围、内容、执行以及制度制定时的注意事项等进行有益探讨, 指出制度在系统运行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企业实施ERP在制度建设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ERP,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叶俊.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 2007 (7) .

3.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篇三

我统计了一下,报告中有关教育的专题论述不足400字,但教育作为一条重要的线索却贯穿报告始终,寓意深远,内涵丰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用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首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习惯、能力、价值观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阶段。

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需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理念。教育是培养懂法守法、具有民主意识和能力的公民的基础。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引导人们自觉履行责任,注重道德建设,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

最后,拥有13亿人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变人口压力为人才动力、变人口数量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转变,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

2007年9月,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四中视察工作,对老师和学生们讲,要把四中办成世界一流的学校。什么是世界一流学校?世界一流学校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学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我想应该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思考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对于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发展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学校的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学校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兼顾校内校外各种教育资源、学生长远发展需要和眼前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各种教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合力;要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学校发展为了师生、学校发展依靠师生、学校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的目标。

4.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 篇四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关于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六大任务时首先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当然首先要依靠人的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排第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尽人意之处依然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还应进一步减轻;素质教育还应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改革还应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重数量轻质量、重招生轻教学、重硬件轻软件、学术腐败还在一定程度上滋长。

教育是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进一步努力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水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只有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才是人成长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很多贫困家庭咬紧牙关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摆脱贫困。教育公平是千千万万的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曙光。

首先,进一步做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对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健全学生的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基本素质;在城市,重点规范教育收费,严禁通过择校等手段乱收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范文网】

第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世界排名第一。使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这本身对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高等教育规模、数量迅速膨胀的同时,质量却没有全面跟上。个别高校、个别专业出现了教学水平滑坡、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工作统计弄虚作假、教育腐败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滋生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监督,特别是财务制度的监督。规范高等院校基础建设的规模和招投标制度。畅通举报渠道,杜绝学术腐败、弄虚作假等现象。

第三,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继续做好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的贯彻。加大财政投入,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得了职业教育。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应健全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这既是培养大批优秀教师、鼓励更多优秀青年投身教育事业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家庭子女能够上得起大学的有力举措。

5.世界文学视阈下的诗歌世界 篇五

关键词:世界文学 诗歌世界 《关雎》 《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

Ⅰ.世界文学与诗歌的世界

世界文学是什么?歌德认为世界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的融合,是各族人民长期交流的产物。歌德曾多次提到“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一概念。歌德把它看作“the circulation of ideas, themes and forms between the literati of, in first instance, Europe, and possibly beyond.”

那么诗歌,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诗歌表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情感需求。但是由于地域、种族、语言、宗教的不同,出现了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文化和文学上的差异性,这正是世界文学的价值所在。

本文以中西方的爱情诗来阐述其中的异同之处。笔者选取了《诗经》第一篇《关雎》和莎士比亚的《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两首诗歌进行鉴赏和比较。它们都是在描写爱情,它跨越种族、时空和国界,是人类共同的向往。但由于中、英不同的语言、文化、语境,所以其表现手法和感情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

Ⅱ.《关雎》与《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外在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在开头就描绘了美丽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情常始于被对方的形体(窕)吸引,而后才会了解对方的心灵(窈)。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关注女子的形体美,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波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不确定的态度引发了他无尽相思。

可以看出,诗人的语言是委婉含蓄的,诗人只用“窈”字来暗示男子对女子的爱始于对美好形体的渴求,通过情绪上的波动来体现男子的感情变化,这含蓄的手法体现出了当时社会所强调的理性和伦理道德。《关雎》产生于高扬主体理性的周朝,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关雎》肯定了人的自然性,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

而莎翁诗的张扬与《关雎》的细腻形成对比。开篇第一句便直抒胸臆,毫不含蓄的点名“她”的美。虽然夏天如此美丽,但仍然不及“她”之美。作者通过疑问句,引出第二句肯定的回答表达一种怜惜之情。后接着的两句“世上娇艳之物都…的局限”,意寓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而消失。接着,诗人用暗喻将她的美比作“长夏”。诗中的夏天既表示爱人的可爱,又暗指她正处于年轻、精力旺盛时期。不同与《关雎》,诗人开门见山地描绘出爱人的模样,从形体上大肆赞扬她的美丽。诗人对文中的“你”感情充沛,呼之欲出与《关雎》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不同,它直接对灵魂和肉体歌颂,彰显人性的需求和感情的表达,这和英国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Ⅲ.结论

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载体,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赫尔德认为“诗歌是人类语言、情感最完美的表达”,它展示出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情感,但又因不同的因素造就出诗歌世界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是非洲、美洲、亚洲的诗歌,都代表着独特的民族意义和身份认同,而世界文学的宗旨就是去寻找和探索“完整的、纯粹的人类道德的本质和生命的哲学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6.试论王维的生平及诗歌世界 篇六

开元盛世与王维的少年得志

开元年间,唐帝国的强盛达到了顶点,王维少年得志,创作了大量的游侠诗、政治感遇诗和边塞诗。盛唐时期,建功立业成了知识分子最热烈的人生追求,诗人们怀着宏伟的理想和抱负,以蓬勃的生气和热烈的感情,表现着那个时代激动人心的生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这种激情燃烧的杰出代表。同处这个时代的王维同样是有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做一番大事业。王维幼年聪明过人,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开元九年,21岁的王维就考中了进士。关于王维考状元的故事载于《集异记》《太平广记》以及明代传奇《郁轮袍》,当代学者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一文里也津津有味地讲了此故事。王维可谓少年得志,盛唐的时代精神滋养了他,激发了他追求立功扬名的理想: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其二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行》其三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其四

第一首写长安城里游侠少年意气风发的风貌和豪迈气概;第二首写少年们怀着为国牺牲的豪情壮志。第三首诗人以“金鞍”为映衬,镜头对准“偏坐”这一姿势,又以“调白羽”这一特写镜头,突出了诗中主人公的雄姿英发。最后借五单于被射下马鞍的画面,再现少年英雄所向无敌的战绩。第四首反映了诗人追求的目标“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真正的“汉家儿郎”本应如此:诗中的他们就像汉家少年的成长史,从一个意气风发满腔热血的少年游侠,成长为抗击外族侵略的汉军战士。

王维的山水诗有“覆盖古今”之盛誉,但他的边塞诗却没有被公正地对待,其实王维的边塞诗的成就很高,他在盛唐边塞诗派中应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政治大变动与王维的明哲保身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罢相,朝政大权落到李林甫手中,政治大变动,王维“既寡遂性欢,恐遭负时累”(《赠从弟司库员外絿》),从此逐渐走上了明哲保身、远祸自全的道路,思想也日趋消极,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过半官半隐的生活。这一时期王维写下的山水诗,有极高的成就,但也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王维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安史之乱后王维意志消沉

王维其母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自幼生活在佛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家庭里他受到很深的佛教影响。王维官场受到冷遇,自感失节,意志消沉,从此便摒弃世事,一心奉佛,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他在《谢除太子中允表》中感慨陈词说:“朝容罪人食禄,必招屈法之嫌;臣得奉佛报恩,自宽不死之痛”过着“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的生活。诗歌创作也是去表现“空”“寂”的禅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一切寂静无为,虚幻无常,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生的喜悦,没有死的悲哀,一切又不朽、永恒,如胡应麟《诗薮》和姚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7.诗歌的民族性是诗歌的世界性的重要基石 篇七

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全球化”便深入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词。全球化趋势促使世界各国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如俞可平所指出的:“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①在全球化语境下,由于多元文化的强势冲击和全世界对“全球化”的共同追求,必然导致文化的趋同性不断增强,“民族性”则不断模糊,由此少数民族诗歌的发展路径无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不少诗人对自己的诗歌书写策略进行了调整,不再将彰显“民族性”、为民族代言作为主要的诗歌诉求,而是由个人话语呈现民族话语并提升至人类话语的高度;将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相叠映,不局限于民族本土文化的呈现,而是在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中将民族文化精髓融入人类文化,极限性地发掘了民族文化的厚度、深度;同时,少数民族诗歌在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文明、世界多元文化冲击的矛盾交织中传达了少数民族诗人在全球化语境和现代化进程中复杂而真实的心理状态。由此,全球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诗歌形成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从而构筑出独特的诗歌风景。

一、个体话语、民族话语、人类话语的嵌合

在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人们大都不再强调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甚至不愿以“少数民族诗人”的身份作为标识,正如作家黄佩华所言:“实际上,作家就是作家,‘民族只是人为强加在作家身上的标签,文学有自己的规律,历史上有无数少数民族作家留下许多经典的作品,后人并不会以其民族属性而‘另眼相看。”②许多诗人超越民族、地域、语言甚至种族、肤色、国界等各种界限,将对所属民族的爱扩延及他人、各民族、国家、世界及整个人类。他们也在诗中书写“我”的感受、情绪、生活见闻、体验,但这个“我”所代表的“个体”大多成为他们诗歌书写的出发点与触媒。他们通过“我”的个体感受、经验呈现民族经验、民族记忆,通过个人话语呈现民族话语,并将其提升到人类经验、人类话语的高度。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笔下几乎每首诗都有“我”,但都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诗人自己,亦不能将其与政治抒情诗中那种空泛的“大我”相提并论。他善于从个体之“我”的真切感知出发,抵达民族视阈中的“我”。“我” 既是诗人自己,又承载着整个彝族的记忆与经验,代表着所有彝人。他以“我”为诗歌的切入口所抒发的是自己作为个体和彝族代言人的双重身份对故土与彝族的爱,如他笔下的“妈妈”“你”“父亲”“母亲”等语汇,满贮着他对民族的爱和对整个人类的爱,而诗中对这些“大爱”的传达,不是架空于“人民”“祖国”“民族”“世界”“人类”等大词基础之上,而是从个体之“我”的真切感知出发,抵达对民族与人类的爱,从而体现出民族意识、人类情怀,形成一种善于从个人感遇抵达人类命运,从民族生态延伸到国家、世界景况,从个体生命拓展至生命本真、存在本质的“穿透力”“超越力”。这种“穿透力”“超越力”在《做口弦的老人》《彝人梦见的颜色》《土地》《古老的土地》《一支迁徙的部落》《自画像》《黑色的河流》《致自己》《猎人的路》《只因为》《猎人和太阳》《史诗和人》《老去的斗牛》《死去的斗牛》《黄昏》《色素》《我想对你说》《梦想变奏曲》《母亲的手》等诗中都有体现,如《黑色的河流》,诗人透过写彝人的葬礼,不仅看到彝族的精神、文化姿态:“我看见死去的人,象大山那样安祥,/在一千双手的爱抚下,听友情歌唱忧伤”,还看到了“人性的眼睛闪着黄金的光”,透过一个民族的人与精神呈露了深刻的人性与精神本质,从而抵达人类性。《致印第安人》中诗人亦巧妙地将彝人的个体感知提升为人类情怀的博大之爱:“有一个彝族青年/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印第安人/但他却深深地爱着你们/那爱很深沉……”而《题辞》中诗人则将彝人的孩子对汉族保姆的感恩之个体情感的体验,提升为超越一切种族的、属于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我在她的身上和灵魂里/第一次感受到了/那超越了一切种族的、属于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其他的诗如《回望二十世纪—献给纳尔逊·曼德拉》《欧姬芙的家园—献给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女画家》《在绝望与希望之间——献给以色列诗人耶夫达·阿米亥》《致他们》等都从个人感知出发,超越国界、人种、敌友的各种界限,以大爱包容一切,抵达人类和平与友爱的高度。诗人乡土情结极其深厚,一直不忘自己是彝族人,不忘彝族那片土地,但决不受束缚于这种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而是与国家、世界接轨缝合,抵达人类性,正如他自己曾自述的:“我在创作上追求鲜明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我相信任何一个优秀的诗人,他首先应该是属于他的民族,属于他所生长的土地,当然同样也属于这个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也不会存在不包含个性和民族性的所谓世界性、人类性,我们所说的人类性是以某个具体民族的存在为前提的。”③难怪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先生曾评骘吉狄马加的诗“具有人类性”。

其他少数民族诗人也都尝试着通过个体话语呈现民族话语、人类话语。“80后”诗人嘎代才让总是通过“我”的体认将个体话语与群体话语相互映衬形成互文效果,如《血缘:家族秘史》中他写道:“如果,静静的岗子上/一群人说着悄悄话的时候/我的灵魂也在期间说着同样的话。”“我”是“一群人”中的“一个”,而这“一群人”,显然是家族、民族的群体,诗人巧妙地将个人话语融于群体话语中。栗原小荻的《真相》则是通过“我”的个体作为抒情主体进行抒情和叙述,由此探寻一个悠久的民族、一块古老地域的人们的精神、心灵,进而探寻人类心灵、精神的本真和原型:“我就是我/我的词典里/体现了民族精神/最透彻的诠释/我的符号里/贯穿了人类运动/最基本的特征/我就是我/我的血液里/沸腾的是生命之泉/最原始的意志/我的呼吸里/滤淀的是时空之间/最恒久的真谛。”诗人巧妙地从“我”过渡到“民族精神”,然后巧妙地提升到“人类运动”,形成了“个体话语-民族话语-人类话语”的抒情路径。何小竹的《鬼城》(组诗)亦是以个体撞击民族神话、拆解历史,是以“我”之抒情出口传达群体话语甚至人类话语,个体话语与群体话语、人类话语相互嵌合呼应,巧妙地既保持诗歌的“民族性”,又超越于民族性而具有“人类性”。倮伍拉且在《大凉山,大凉山》中试图在个体对大山之厚实、深沉的体验中提炼出一种大山的品质作为彝族精神的精魂,其实是一种特定的人类文化情结的流露:“躺下成为山脉起伏/躺下成为河流/沉沉睡眠中/有梦哗啦啦喧响/鸟鸣在空谷飞起同样的回声/树林野草以及庄稼/在风里的姿态是同样的/同样的/无论多少年已经过去。”

在个体话语、民族话语与人类话语的嵌合中,少数民族诗歌才能克服个人化写作狭隘、琐碎的弊病和为少数民族代言的自我桎梏与“井底之蛙”式的局限性,才能创作出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的诗歌文本。

二、本土文化、民族文化、

人类文化的叠映

每個人的成长都伴随着特定的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人是无法剥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诗人们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和写作环境都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因而其创作亦会不自觉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作为少数民族诗人,如何呈现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既有其独具的优势,亦无可避免地存在盲点和局限性,正如有学者曾指出:“单个主体总是拥有其视界的独一无二性,而既有对他人的视域优势,又天然带有自己的盲点和局限性。同样,由某区域人民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形成的文化,也会是瑕瑜共存的,而有盲点和局限性的文化也会对生活在该区域、该时代的具体的个人产生影响。”④因而,在呈现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时,诗人们必须审慎和警惕民族主义的自我桎梏。如何才能不成为一个固步自封、保守狭隘的民族保守主义者?全球化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诗人们善于将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相叠映,都不仅仅限于将诗笔呈现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是让其诗歌在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拥有深刻的人类意识。在突出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特质时,超越民族题材局限,升华到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层面,达到民族性和人类性的统一。具体而言,他们一方面在个性化的诗意言说中把民族的历史文化呈现出来,展现一个古老文明的独特风貌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凸显民族个性,寻找所属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位置;另一方面,他们都在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个性中寻找彰显人类共性的文化特质,传达人类共同愿望的文化质素,从而既实现了对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又可以发掘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之“魂”,使之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种文化叠映的诗歌书写路径在云南傣族诗人柏桦、彝族诗人吉狄马加、云南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重庆苗族诗人何小竹、土家族诗人冉仲景、白族诗人栗原小荻、苗族诗人彭世庄、贵州侗族诗人杨文奇、四川藏族诗人列美平措、阿来,西藏藏族诗人唯色、达娃次仁等人的诗中都有体现。如柏桦笔下:“记忆中的大黑山顶/长年不化的冰雪如同神话里遗落的/洁白草帽//山间/外婆弯腰割草的姿势/被朝晖定格/成为一种世人难以描画的/经典。”“外婆漫不经心把一串串/贮藏已久或刚刚收割的动人传说/随手扔进火塘//爆米花一样/它们哔哔叭叭说话。”(《乡村人物素描 茅草房里驼背的外婆》)诗人书写的是乡村本土文化的一个小细节,但他不露声色地滤掉了“民族”和地域标签,本来是独属于少数民族的“神话”“动人传说”经诗人生动形象的勾勒定格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细节,让外婆口里的“传说”与“神话”都超越了民族、地域界限,实现了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叠映,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精神的升华。“最初的钟声/凄切而震凛地撞击/在黄河岸边升起的炊烟/苦难者不仅是这个民族/还有民族的灵魂和土地/死亡之血/涂抹着稻香的季节/剥落了丰腴而清纯的颜色/我们的脚/找不到一块敦厚的踏实/只好以一叶扁舟/于临水的净土之上/燃一簇希望的微火。”(远泰《背影》)、“选择冬季就是选择一种幸福/大地坚实,蓝天明澈/冬季能使高原凝固/却无法冻结一个民族炽热如火的血液”(蒋永志《高原的风》)等诗句也都是在呈现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同时超越了民族、本土的视阈局限,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叠映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则在诗中试图发掘“彝魂”,他把诗笔掘进了故土与彝族的文化深处,在《彝人梦见的颜色》等诗中以代表彝魂的红黄黑三色文化构建了彝族文化的灵魂,《一支部落的迁徙》《彝人谈火》中“为我们的灵魂/穿上永恒的衣裳”的“火文化”、《死去的斗牛》中的“铁文化”及《猎枪》《孩子和猎人的背》等诗中的狩猎文化等都是“把彝族之魂融铸在诗之魂里”,“既是彝魂的凝聚,又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表现”⑤,正因为如此,诗人才能被赋予“彝魂”之美誉,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他不但延续着一种最古老的文明,而且使这种最古老的文明获得了现代性内涵,并以富有诗意的姿态迅速走向世界。”⑥何健则在诗中表达羌人的迁徙游历和发展演变,由此透视其民族精神的特质,如“你这尔玛人的后裔/何时从黄河之源流芳到岷江两岸/银龙盘舞的江水/拴住粗犷豪放的性格/一尾神翎响箭/钉稳游荡的脚跟”(《羌民》)发掘羌民“粗犷豪放”的精神气质,“你发现,沿江两岸/有白色之石被羌人所崇拜/任你捡起一块/或对掉或砸烂或作为一件艺术品/而我不能/被血漂白的石头会烫伤我的手甚至心/白石头里困居着我民族的骁勇与悲壮/亘古不变的岷山可以作证”(《困居在白石头中的神》)则发掘羌族人的骁勇与悲壮风骨,都是在诗中追寻与呈现羌族民族精神、气质,让其定格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四川藏族诗人蒋永志则通过审视雪域高原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在诗中表现藏民族的精神特质:“周而复始的只是岁月/无法挽回的是地老天荒/孤寂又有何妨/哪怕无尽的厮守长夜苍茫。”(《草地月》)表现了藏族坚韧无畏、豁达超然、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这是藏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正如哈尼族诗人代表哥布所说:“我很难想象一个离开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而取得成就的作家诗人。我很清楚,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最显在的文化特征,诗歌更是民族的灵魂,所以我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创作。”“多年来我们的诗歌一直在学习中迷失着自己,我们不屑于向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都急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像汉族作家的作品,不像先锋派作家的作品,不像外国作家的作品;很多年了,我们忽视了我们自己,忽视了艰难地支撑着自己民族存在的文化,迷失在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随和民族生活的表层描摹中,更多的人恰恰就迷失在对三六汉语诗歌的临摹中,可惜我们不知道。所以,作诗人,我只能说,我们必须安于自己的边缘位置,努力实实在在地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就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那样。”⑦事实上,自己民族文化的根、魂灵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全球化强调文化的多元融合,只有真正将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掘出来,以之与其他民族、地域、种族、国家的文化进行多元对话、交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因而,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叠映是全球化语境下真正走向世界的有效路径。

当然,通常而言,民族书写常常陷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感伤”中无可自拔,因而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桎梏:“民族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力比多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民族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⑧克服这種民族书写的局限,让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叠映,与世界多元文化相交织、交融,才能真正与世界多元文化汇流,走向世界,不至于在全球化冲击下被湮灭、消失。

三、民族传统、现代文明、多元文化的交锋

全球化把整个世界都囊括在一个公共范围中:“隐蔽和暴露的边界都发生了变化,因为许多在以前看来是相当遥远的活动现在都展现在了一个公共范围中。”⑨因而,全世界的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渗透与交融,全方位地影响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世界多元文化渗透之间的交锋,而世界多元文化主要以现代文明为主。与此同时,全球化带来生态意识高涨,让更多的人反思现代文明的危机,而意识到坚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远地区,对自然生态的亲近成为与生俱来的心理诉求,因而在他们的诗歌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锋更为激烈,一方面是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与对多元文化、现代文明的警惕、抵触,审慎地应对现代文明与异族异域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又是携带被多元文化、现代文明浸润的眼光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反思,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自我桎梏保持清醒的自觉自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锋呈现了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的艰难挣扎轨迹。

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是深植于诗人内心与诗歌血脉中的,这些文化传统常常不自觉地影响他们对现代文明、多元文化的态度,如昂族诗人艾栗木诺在《候机厅》中表达了她对现代文明的隔膜和抵制:“今天我要在黑暗里独自飞翔一次/我的这次飞行借助/一只大鸟做的乌鸦/我猜测20元的保单/就要和我的身份证号码接上暗号了/……/拥挤的大厅很静很静/我听见我的心里掉进了一根针。”诗人在诗中丝毫未提及其所属民族,更未提及任何民族文化、本土文化,但作为少数民族一员的她在“候机厅”这个充满现代性的场所的出现就是民族文化存在的一个“人证”。在昂族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诗人,无论她身处什么场所,都不自觉地携带着其所属民族的文化传统,当她与“候机厅”这个现代文明的“物证”相逢所产生的不适、隔膜与抵制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交锋,少数民族诗人们无时无处不处在这种交锋中。普米族诗人曹翔则在《家乡的泸沽湖》中传达了他面对现代文明、文化冲击所产生的排斥和“受伤”感:“当年,家乡的泸沽湖/平静的湖面/母系大家庭温暖的日子/照耀宁静的村庄/那是真正云淡风轻的日子//如今,家乡的泸沽湖/……//当如今,家乡的泸沽湖/村庄失去了往日的宁静/舅舅丢失了古老的渔网/年轻人划渡着兴奋的游客/在自己的家乡成为了过客。”毛南族诗人谭亚洲也在寻找“失踪了的那个自己”,如他在《遥望彼岸》中书写的:“我翻阅往昔所有的困惑/寻找失踪了的那个自己/看到对岸悬挂着半圈彩虹/我想化为一朵白云飞去但我无法破译船和桥的秘密/‘逝者如斯夫令我胆战心惊/风猛击我颤抖的脊梁/我呕出一颗心来,带着血滴……”这都是少数民族诗人们在面对现代文明、文化的冲击、震荡时内心的焦虑、失落与对现代文明的审慎,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文化的交锋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映证。

值得审慎的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本身存在许多缺陷、闭塞的痼疾,因而少数民族诗人需要批判性地对待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在处理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民族神话传说、史诗、歌谣、叙事诗、抒情诗、民歌等诗歌资源与外来文化交锋时,既应保持自己的判断,又不能盲目地排斥他者。

在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更是成为了公共的财产,但如果诗人所属民族的传统文化未能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对接,便有可能被全球化趋势冲击到边缘甚至消失:“当两种文化未能对接时,某些东西就会失去。失去多少我们不能确定,因为在那些失去某些东西的人之中就有我们。”⑩ 如何让自己的民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现代文明对接,关键就是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魂灵,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对话、交流,在交锋与对接中融入世界多元文化。

在面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文化的交锋、冲突时,少数民族诗人中做得比较出色的无疑是吉狄马加,作为彝人的后代与代言人,他一方面自觉地、鲜明地以“彝人”的身份、角色发声,深掘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魂,一方面又对全球化语境下彝族文化遭受多种文化冲突的状态产生“灵魂阵痛”:“我写诗,是因为在现代文明和古老传统的反差中,我们灵魂中的阵痛是任何一个所谓文明人永远无法体会得到的。我们的父辈常常陷入一种从未有过的迷惘中。”?輥?輯?訛吉狄马加时时处在这种现代文明和古老传统的交锋与反差中,内心陷入迷惘,产生激烈震荡,如他在《反差》一诗中曾写道:

我看见一堵墙在阳光下古老/所有的谚语被埋进了酒中/我看见当音乐的节奏爬满羊皮/一个歌手用他飘忽着火焰的舌尖/寻找超现实的土壤/我不在这里,因为还有另一个我/在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诗人在诗中的“我”并非单一的抒情主体自己,而是有两个“我”,一个是古老的彝族文化传统的代言人,一个是承受着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的冲突、反差的“我”,呈现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激烈冲突、交锋下诗人复杂的内心状态。面对彝族传统文化遭到现代文明的侵蚀,吉狄马加一方面表现了深深的忧虑,正如他曾坦承的:“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这瞬息即逝的时间,我清楚地意识到,彝人的文化正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在多种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中,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传统将离我们而远去,我们固有的对价值的判断,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輥?輰?訛在《追念》《一支迁徙的部落》《守望毕摩》《失去的传统》《毕摩的声音》等诗中都传达了他的忧虑,甚至在《失落的火镰》《太阳》《史诗和人》等诗中深入发掘彝族文化精髓,试图寻找文化救赎之路。但另一方面他并不一味沉迷于彝族的传统文化,而是保持着对长期处于封闭与凝滞状态下的落后文化传统的批判与反思,如他对古老民族的一些野蛮残酷习俗的反思,在《达基沙洛故乡》一诗中他对彝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血腥、野蛮进行了暴露与反思:“我承认一切痛苦来自那里/我承认一切悲哀来自那里。”因为那里有“不幸的传说”,曾经“血腥的械斗就发生在那里”,“我十二岁的叔叔曾被亲人送去抵命”。《故乡的火葬地》《回忆的歌谣》等诗中都呈现了诗人对彝族传统文化的清醒反思与批判。

在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人们通过个体话语、民族话语、人类话语相嵌合,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人类文化相叠映,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世界多元文化相交锋交融的抒情路径,使他们的诗歌在全球化语境既葆有民族个性与特质,又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性,而具有“人类性”、世界性,更有利于与世界文化交流、对话,从而走向世界。当然,当下诗歌场域中依然有相当多甚至是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诗人自足于古老民族文化的守望角色,采取文化保守主义盲目抵制外来文化,操持一种对抗性书写姿态沉溺于田园牧歌、乡村叙事或家园叙述,偏执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复归”或悼挽,制造了大量“还原”民族文化和“修复”家园的“伪感伤、伪怀旧”之作。这是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诗人需要警惕和反思的创作陷阱,亟待诗人们超越民族身份的自我囿限,拓展题材范围与想象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中处理好民族性与现代性、世界性、人类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书写出真正走出本土、走出民族、走向世界的诗歌文本。

注释:

①俞可平:《全球化论丛·总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②黄佩华语,转引自孙鹏远:《乡土写作与文化突围——少数民族作家畅谈民族文学创作》,《南国早报》2015年1月20日。

③吉狄马加:《我与诗》,《中国文学》(外文版)1990年第3期。

④简圣宇:《巴赫金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50页。

⑤张同吾:《彝魂与诗魂——简评吉狄马加的诗》,《诗潮思考录》,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⑥李鸿然:《彝族文化身份与世界文化意识——论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⑦转引自马绍玺:《守望诗歌的家园》,《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⑧[美]詹姆逊著,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2-523页。

⑨[比]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97页。

⑩ Thompson, E.P.(1966)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NY Vintage Books,p56

?輥?輯?訛吉狄马加:《一种声音——我的创作谈》,《民族文学》1990年第2期。

?輥?輰?訛吉狄马加:《吉狄马加诗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封底語。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媒体语境下诗与公众世界之关系新变化研究”(项目编号:15XZW035)、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教育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3JGA164)的阶段性成果。

8.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篇八

古人云:“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所以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只要翻开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冯至、戴望舒、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诗歌中蕴涵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但不幸的是,对于许多诗人,这还是一个常常被颠倒了的致命的问题,他们常常忘记了丢掉了人生就等于丢掉了艺术自己。”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所以孙犁说:“在创作中,不能吝惜情感。情感付出越多,收回来的就越大。”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诗人要在真善美的表达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个人的生存感受就没有价值。相反,那些在与普通大众相互交融的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最接近真善美的,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

上一篇:小学班级安全教育总结报告下一篇:质量人员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