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2024-07-24

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来看,当前正处在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它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新提升。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我们已经遭到大自然的惩罚:1、大气正在恶化,气候增多、加剧,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增高、二氧化碳增加、酸雨普降;2、水圈污染严重,工业污水的排放,农业化肥、农药以及生活中大量的化学制品的使用致使水体污染严重,多种生物处于灭亡或濒临消亡的边缘。3、由于乱砍烂伐,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人类深受其害。事实已证明: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发展不可取。

于是,我国转入第二个经济发展阶段--既要金山银山阶段,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

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2.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二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也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如果还没有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那党的宗旨怎么体现、我们的承诺怎么兑现呢?习近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担任党的总书记后,他第二次到地方调研,就到河北阜平县,深入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而且把这项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突出位置来抓。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到农村去,多到贫困地区去,带着深厚感情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和地域必须全面。从现在情况看,城市这一头尽管也存在一些难点,但总体上不成问题。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党的十八届__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__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就是说到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我们一定要兑现脱贫的承诺。

3.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三

乡镇要从修复基础设施着手,从抓好脱贫攻坚着眼,从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高度关注民生福祉。做到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提前谋划相应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二、压紧压实责任,打赢脱贫攻坚战

狠抓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新突破。一是注重基建,夯实脱贫村屯硬化。例如道路扩建项目、硬化项目、续建项目、岩面涵洞桥建设项目、滚水坝建设项目等路、桥、水毁点修复;对贫困户房屋进行修缮或新建。二是强化执行,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做好贫困户产业奖补、发放及产业覆盖率,完成预脱贫户新建或修缮住房及建档立卡移民搬迁户等工作。三是合力攻坚,确保贫困村整体摘帽和贫困户精准脱贫。要强化作风建设,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常态化督导暗访,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优良作风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三、统筹兼顾,防疫生产两手抓

4.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我们认识到实干对国家发的重要性。面对目前发展的种种困难、种种“不可能”,我们国家审视薄弱环节,进步改革发展,提出了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此,党政干部发扬实干精神,踏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基层干部驻扎农村、走村到户,精准识别贫困户,他们多方打听、仔细研究致贫原因,确定精确帮扶措施,他们对乡镇、村委做好每户发展动态的精确管理,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实干精神的可贵,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实干精神,我们就能够战胜更多的“不可能”,把兴邦之愿变为“可能”。

5.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五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做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人们;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我们要无比坚定、无比自信,跟着党的领导,将中国发展成为更好的社会主义国家。

6.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六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网上主题团课心得体会范文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治理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是党之大业、时代关切、人民期待。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98年前,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0年来,时代和人民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开创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正是因为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胜的信心不动摇,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顺应“中国之治”新要求,更加坚定“信”,中国的明天一定“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阔步奋进“中国之治”的必由之路。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路走得对不对,只有人民的体会最真。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们只能走“苏联的路子”,但我们党很快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开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党领导全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日之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注脚。中国的明天,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笃信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笃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不断筑牢“中国之治”的思想之基。实践辉煌的背后是科学理论的指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成功。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先进性,发挥着强劲的先导性作用,科学回答了“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理论自信是我们理直气壮,铿锵回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底气,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思想金钥匙”,必须坚持到底、坚定不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创新深化“中国之治”的制度保障。成熟稳定的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共同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曲线。这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吸吮着千百年来国家制度建设文化,历经初步确立、探索创新到成熟稳定的各个阶段,人民悉心栽培的成果。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把强大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凝聚增强“中国之治”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经五千年历史的锤炼,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薪火相传的文化自信气质与积淀的历史底蕴使然。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自信赋予的强大生命力,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使然。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不忘来时路,汲取时代前进的动能,培育担当时代复兴大任的新人,凝聚共识画好奋进的同心圆。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网上主题团课心得体会范文二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面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四川成都市的“地摊经济”着实火了一把,各大媒体、广大网友纷纷点赞成都市的做法充满“烟火气息”。“地摊”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格外贴切,地摊以其独特的形式形成了特有的民间文化,深入人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为群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小小的地摊,折射出民生大计。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行不悖,“小地摊”包含了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历史上,地摊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人类起源开始就有了地摊现象。一个市集的繁荣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地摊的多少。现实生活中,地摊经济因影响市容市貌而难登大雅之堂,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法,“小地摊”能解决“大问题”,对于缓解就业难、经济恢复都有着不小的贡献。放眼全球,“阳春白雪”是可以与“下里巴人”共存的,从摩洛哥马拉喀什露天市场到意大利威尼斯里亚托市场,都是著名的旅游圣地和街头市场,使“琴棋书画”和“柴米油盐”都成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雅俗共赏”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一味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附庸风雅,往往只能曲高和寡。给予“小地摊”存在、发展的空间,让底层人民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自力更生中追求美好生活。

高屋建瓴与烟火气息齐头并进,“小地摊”象征着多元社会的海纳百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立足基本国情,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执政智慧。“地摊经济”隶属于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一种,不应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应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融入城市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各级党委、政府应该给予“地摊经济”更多的支持,使之与城市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社会应给予“地摊经济”更多的包容、理解,接纳独特的“地摊文化”。同时,“地摊主”也应自我革新、创新思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相关政策、法律要求,有机融入城市发展中。保证“主动脉”畅通,打通“毛细血管”,让城市运行“良性循环”,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多彩,社会才能更加精彩。

高瞻远瞩与着眼实际双管齐下,“小地摊”代表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经济社会的发展应高瞻远瞩及时勾勒出宏伟蓝图,但同时也应着眼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摊经济”是稳就业、保民生的不错路子,但地摊经济存在观念落后、卫生差等问题,与城市管理要求存在“冲突”,导致地摊商贩与城管的“斗智斗勇”一度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如何平衡好“地摊”与“城市文明”的落脚点,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水平和为政者的智慧。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应发挥“头雁效应”,将“地摊”作为民生项目融入其中,强化党建引领,构建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体参与,群众监督的良性体系;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应注重城市规划治理,执法过程中应以教育引导为主,避免发生冲突,损害执法权威和公信力。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眼实际,充分挖掘“地摊经济”活力,让更多的人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在车水马龙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幸运”。

“保留地摊经济,给底层民众一点温暖”,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话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末梢”。小地摊,大民生。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六保”和“六稳”工作,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下好“地摊经济”这一“民生棋”,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向人民、向世界、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网上主题团课心得体会范文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会后,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表示,此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他评价:“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此次描绘的“中国之制”(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涵盖党的领导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等13个部分。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之制”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的,我们要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之制”的“历史密码”,源于它是在具体实践中摸索、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建设是根植于本国国情、随经济社会发展内生演进的结果,只能从实践中去找、从一国的发展道路中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简单推理出来的,而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干出来的,是历经艰辛探索出来的,它符合中国社会的“土壤”,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解密“中国之制”图谱的“历史密码”,必须把握我们走过的路、把握现实要求,珍惜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制度建设,坚守在探索中形成的制度原则。

“中国之制”的“时代密码”,在于它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是具有内生动力的。“中国之制”图谱的绘制,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这其中,最大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是“中国之制”内生动力的源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着根本保障,解密“中国之制”图谱的“时代密码”,必须把握这一最大优势,才能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筑牢前进基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磅礴动力。

资本主义制度体系用了数百年,才逐渐成熟和定型,中国仅用了70年时间,就构建起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辅相成的全面、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充分彰显了“中国之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的,是具有无比优越性的。我们理应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网上主题团课心得体会范文四

2019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在《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文章,研读后深受教育启发,对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脉络更清晰、理解更深刻,对坚定制度自信更有力量、更有“底气”。

“显著优势”让我们有“底气”。七十年积厚以成势,而今登高更望远。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从理论的高度和现实的深度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第一个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验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正是这些系统贯通的显著优势激励我们富有“底气”地砥砺前行,从容自信、豪迈壮阔地奋进在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征程上。

“科学真理”让我们有“底气”。文章中指出,“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揭示的科学真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无不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力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直指引我们践行初心和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真理,开创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集中体现了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举旗定向,满怀“底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理清走过的路、辨明脚下的路、认准前行的路,我们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

“制胜密码”让我们有“底气”。成熟稳定的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更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谱写中华民族壮丽史诗的制胜密码。以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为统领,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的逐步确立和巩固,我们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科技文化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等,方方面面,负责任的大国正以坚实的步伐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公允客观正确。作为基层公务员,一定要铭记这一密码,手握开启的钥匙,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以十足的“底气”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忠实尊崇者。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网上主题团课心得体会范文五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汉阳区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摇篮,孕育了一批历史悠久的优秀企业。改革开放41年以来,涌现出了汉商集团、汉阳市政等在各自领域独占鳌头的国有企业。同时,也吸引了以九州通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企业在汉阳投资、经营。可以说汉阳不仅有优良的企业传统,还有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8年全区经济总量已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2019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站在当前新时代经济形式面前,汉阳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经济活力不足,结构较为单一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制度自信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主体作为引导,带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激发,建设更先进、更文明、更繁荣的汉阳。

2019年1月3日,由汉阳控股和鄂旅投联合投资建设的龙阳湖“大湖+”生态提升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将以生态建设为目标,打造成为兼具生态涵养、观赏游憩、健康文娱、创意金融、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的都市旅游度假区,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的总体要求,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体现,是推动汉阳绿色发展、激活新兴产业,促进生态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4月11日,武汉市汉阳区政府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开发协议,在汉阳西部打造汉阳汽车运动文化特色小镇、智慧生态产业园和“互联网+”职业教育组团,并以装配式建设与开发推动“三村改造”项目,汉阳控股将作为区人民政府代表参与项目的实施。该项目有望为推动汉阳区西部产业向科技研发、智能制造、服务型发展,找到路径、树立样板。

龙阳湖“大湖+”是努力践行生态保护理念,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模式的有力体现,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汉阳经济高质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汉阳汽车运动文化特色小镇则是依托汉阳区乃至武汉市的汽车产业优质资源,深度挖掘,打造品牌。项目的建设对于汉阳区乃至武汉市主城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产业转型与升级、产业链延伸与完善、文旅融合与发展等均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我相信,前有以汉阳控股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踏平道路,随后会有更多数量、更多类型、更有活力的企业参与到汉阳的建设和发展中。公有制经济“搭台”,多种所有制经济同台“唱戏”,一定能把汉阳经济转型升级这台戏唱得高亢而精彩。

7.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七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一期网上主题团课心得体会5

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调研工作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过场,不能给基层增加负担。”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一项途径和方法。搞好调查研究,必须在求真务实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推动问题解决。

眼下,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剩余的贫困人口将在今年实现全部脱贫,贫困人口数量一天天在减少,群众生活在一天天提高,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但是,今年全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完成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的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时间更为紧迫、任务更为艰巨、难度明显增加,更加需要以优良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笔者认为,祛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求真务实搞好调查研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念好“真、实、效”三字诀,紧盯问题,切实改进作风,瞄准目标、紧盯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准施策、久久为功,才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求“真”,精准查摆问题。开展调研,如果热衷于走“经典”路线、精挑细选调研对象、“精准”打磨调研资料,就难以真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难以看到实况、听到真话,获得真知灼见,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人民好公仆”焦裕禄经常不打招呼、不搞陪同,深入群众开展调研,找到了治理“三害”的良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在政和县一上任,就开展了两个月的实地调研,找准并制定了政和发展新思路。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调研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问题为靶心开展调查,以问题为“磨心”研究路子和对策,防止出现“瞎子摸鱼”的现象。要放下身段、深入群众,轻车简从、不打招呼,通过真蹲真驻、真谈真访、真察真究,查清症结、点准“穴位”,找到破解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求“实”,积极改进作风。调查研究是工作方法,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举措。调查研究能不能取得实效,反映出态度、检验着能力,更检验着作风。作风实不实,调查研究的结果“两重天”。如果把调查研究当成一种形式、一项任务,甚至是额外负担,在调研中“走过场”、看“风景”,搞“蜻蜓点水”,为调研而调研,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开展调查研究,要摒弃“车轮”上转、“盆景”中看等类似做法,根除摆“花架子”、患“虚浮症”的作风顽疾,真正放下架子走到群众中,扑下身子走到矛盾和问题的前沿,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劲头,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耐心,发扬“不解决问题不收工”的韧劲,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向群众讨教,做到学习在基层、问政在基层、解困在基层,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究者”、破解难题的“有心人”。

求“效”,深入“解剖麻雀”。周恩来同志在《加强调查研究》的讲话中谈到,调查研究要坚持毛泽东同志提的三条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三条原则中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是要在找准问题、分析问题中做到求真务实,在解决问题上做到“解剖麻雀”,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调查研究,目的是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就要认真选取调研点、精心规划调研图,详细制定和安排调研时间、调研形式、调研目标、调研目标等,科学、高效开展调查研究。要通过调研,把问题的根源摸准,把问题的本质弄清,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研究透彻,制定出行之有效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把调查研究的成效在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中检验,落脚到服务群众的满意度上。

调查研究,实质就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赢取“双场”作战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显得更为重要、更加紧迫。各级党员干部就要念好调查研究的“真、实、效”三字诀,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切实把党的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不断奠定谋事之基、拓宽成事之道。

8.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八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顺不顺利,事关国运兴衰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福祉。“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每个国家都想太平无事,则繁荣昌盛,但向上发展总是曲折的,**多事会使国家和百姓长久贫穷。只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才能赢得这场疫情“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秉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增进人民福祉,是无产阶级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打响之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的第一理念。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大厦不倾,匪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这场战“疫”中,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英勇救治,一大批科研团队推进科研攻关,各地支援的医疗队驰援武汉,解放军、基建工作队投身建设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一大批物资,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加强管控,广大人民群众服从部署、团结奋战,形成了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为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9.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九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一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九讲“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创造性的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中国永恒的话题。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铸就更加美丽强大的中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行是国务院批准的深化改革试点行,肩负着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结合交行深化改革工作,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是要增强改革发展的坚定性。全面推进改革,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深化改革试点行,我们没有现成理论可借鉴,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仿效,只能在摸索中前进。随着改革的深入,势必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也将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用改革去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和勇士断腕的决心,义无反顾、奋力向前,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按部就班地推动各项改革。要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下大力气去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合力,促进交行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更快进展。

二是要有改革发展的落地精神。要有务实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想将交行深化改革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必须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需要传承和发扬务实作风,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落实精神,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要实事求是对标干,带着“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大气魄,根除学习工作中的一切弊病,找准大有可为的着力点,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改革发展要抓到位,掌握节奏和步骤,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

三是要走改革发展的群众路线。改革发展是群众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带领群众继续奋斗的结果。先进的思想来自群众、丰富的经验来自基层、理念的提升来自实践,每个党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改革发展全过程,密切联系群众,时时想着群众,事事依靠群众,把全行员工的改革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出来,让理论、思想汇聚成发展的动力之源,激发调动全行改革发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让交行深化改革的成果惠及每一名辛勤付出的交行员工。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一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十八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发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召唤: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主伟大复兴。

温古鉴今,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样式,提供了中国人的价值根源,打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已经植入我们的共同记忆,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基因。当然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并非一成不变的自我复制,而是在积极回应不同历史情势的过程中获得助益也汲取教训,使得中华民族的实践智慧不断提出新的命题、新的规范、新内涵得以探掘,新视域得以开启。由此,我们可以认清,以原教旨主义心态而无视现代文明之精彩,或是以拥抱“全盘西化”否定中华文明之博大,皆非可取。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总书记的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综合创新之路:谋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创新性发展,探索三脉源流健康互动,良性循环,才是中华文明返本开新的沧桑正道。不仅底色不改,方向不移,还要敢于“拿来”,善于传播。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不排斥借鉴西方现代文明的有益经验与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正是一部在对话与交流中守正出新的历史。今天,我们的文化复兴事业,更应以对话精神的弘扬,求得自我更新能力的光大。正如十九大报告简洁有力的总结,“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今年正值交行110周年庆,又喜逢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开业。百十年前,交行,因国家命运而生。1897年,清政府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兴建卢汉铁路,空虚的国库已无力支持此笔支出,只能借助于代表俄、法、比三国金融资本的比国银公司。10年后,清廷要赎回自己的铁路。邮传部尚书陈璧在奏设交通银行的奏折中写到:“现拟收回京汉铁路,需款尤巨,议办债票股票,必须有总汇转死出纳。”1908年,交通银行应运而生:在中国的土地上,靠中国的银行用自己的银子收回自己的铁路。自成立伊始,交通银行就肩负“振兴民族经济”之使命,勇担金融报国重任,在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日的交行,正如彭纯董事长在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开业仪式上所说:“站在110周年的起点上,将继续秉承百年交行金融报国、金融强国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不移地发扬‘拼搏进取、责任立业、创新超越’的交行精神,为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家民族企业的历史传承既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担当,继往开来,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面对比以往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积极投身创新,坚守风险底线,持续推进“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两化一行”发展战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交通银行之改革发展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之主旨不谋而合:庚续百十年文化基因,拥抱金融改革与创新,绘就交行人美好梦想。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一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3

近日,我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二十九讲——“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该讲围绕“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坚持调查研究”、“坚持抓铁有痕”、“坚持历史担当”进行了深入论述,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018年,国际政治、经贸形势风云诡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区形势错综复杂,市场热点快速转换,客户需求日新月异。银行国际业务固有的复杂性与当前形势相互叠加,彼此影响,使得开展业务、处理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并指导实践,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而第二十九讲关于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全面协调的论述,四个方面相辅相成,贯穿始终,正是我们在实践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推进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由问题导向出发。第二十九讲论述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推进业务发展,满足客户需求,则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业务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把业务办好,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的要求,需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灵活运用业务理论知识,探寻最优方案。

要准确把握问题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应对方案,则必须坚持调查研究。习总书记教导全体党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坚持调查研究,我们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工作实践中,我们通过邀分行召开业务分析会、赴各地开展客户营销、拜访同业交流经验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仍需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当前开展的调查研究,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方面,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放下身段,潜心静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关键在于“求是”。业务实践中,我们研究、把握市场规律,分析、总结客户需求,构造具有针对性和竞争力的业务产品,首先必须坚持“实事”,即坚持由问题导向出发,细致开展调查研究,认识客观事物,把握问题全貌。其次要在持续提升业务技能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规律,改造世界,实现“求是”。

最后,解决问题,还需要坚持全面协调。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协调,“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分行的国际业务发展需要,综合考量各个产业、各种类型客户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能够满足分行发展需要和客户需求、解决痛点难点问题的创新产品,优化业务流程,以实际行动服务民生大众,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为全局共赢贡献力量。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一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4

近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出版发行,该书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员干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炼好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真功”。

做《三十讲》的虔诚学习者。一杯好茶能沁人心脾、一本好书能直抵人心,而好的思想则能廓清思想迷雾,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马克思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三十讲》通过清晰透彻的阐述,生动通俗的语言,把宏伟浩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练概括综合,为我们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广大党员干部要带着问题学、带着信念学、带着使命学,通过逐字逐句通读、原原本本研读,准确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精髓,深切感受这一思想的伟力,提高思想站位,坚定政治立场,汇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不竭精神力量。

做《三十讲》的合格宣讲者。党员干部不仅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要以身作则当好新时代的宣讲者。首先要读懂思想,吃透精神。抱着一种学到底的心态、反复读的恒心,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原文原著等,要及时跟进,精细研读,思考感悟后,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再与实际工作结合,实现融会贯通。其次要掌握方法,灵活宣讲。如何把“大道理”解读成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小故事”,是宣讲的关键。只有做到通俗易懂,群众才能坐得住、听得进、真正将新时代新思想深入根植于心。形式上既可以采用打印政策明白纸、利用党课讲解等传统方式,也可以采用入户走访、入田讲解等机动灵活的“微宣讲方式”,使宣讲更“冒热气”、“接地气”。

做《三十讲》的积极践行者。在《三十讲》中提到“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特别是作为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要坚持学做结合、学用一致。注重思想引导的同时,更加突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将理论在实践中找到落脚点和小抓手,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坐标,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使《三十讲》成为驱动自身成长的“赶牛鞭”和“力量源”,牢记职责使命,扎实苦干实干,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一期网上主题团课观后感心得5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支部下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书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读后帮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历史“厚度”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延续性。中国道路的崛起不是突然性爆发的,而是基于长期的历史积累,抓住了重大契机的崛起,其发展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是可持续的。追溯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程的历史底蕴,也有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更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带来的源泉。立足当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哲学“深度”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经过三十余年总结的理论精华。评判社会进步的标准有三条: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十余年实践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生产力发展带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发展;解决了“米袋子”“菜篮子”问题,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生活水平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改革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适合于中国的发展之路。

从发展“高度”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感。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但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难题和考验。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金融脱实向虚、人才结构失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一面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大而不强;一面是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消费流向国外,在人民群众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过程中,供给面无法适应需求面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棒”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接力跑”,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开辟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高度。

从改革“力度”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怎样实现现代化,怎样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三十多年过去了,改革进入深水区,进入攻坚阶段。怎么办?实践告诉我们,还是一条,改革创新。坚持改革,才有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创新,开拓思维,改革才有后续力量与空间。然而。这一切均根植于实践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中国才能由大国走向强国,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实践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中国“角度”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色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具有本国独一无二的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符合中国当代国情的正确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严格按照“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要求,切实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从世界“广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将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将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发展中国家身份为筹划人类未来而推出的世纪工程,也是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效惠及世界。“一带一路”建设,既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关系到全人类的发展;既关系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全球治理结构的优化;既关系世界均衡发展,也关系世界经济地理的重构,还关系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变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思维广度,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模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重大命题必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方向指引,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名普通的金融从业人员,在认真学习了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后,我庆幸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让中国站在了世界的中心,而我们每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做到“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才能不负前人的牺牲与奉献,不愧新时代的使命寄托。


10.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季第七期心得体会 篇十

读完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这一原著后,进过仔细思考和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对一国两制这一方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上一篇:结婚前半年的准备工作下一篇:申请基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