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2025-01-10

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识记四种主要消费心理及其相应特征,并且能够正确评价这些心理。其次正确理解作为一个理智消费者应该坚持的四个消费原则。

B.结合具体消费的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②.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加深认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首先,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节约、环保和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养成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消费习惯,培养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其次,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因此,在讲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习惯,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这是本节课教学重点,而本节课要涉及“适度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课件、教学、新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滕州人的消费观,咱们滕州电视台《揍嘛来》节目组的记者专门做了一个调查,请看视频:(PPT展示视频)

视频演员台词 情景一

记者:我是滕州电视台《揍嘛来》栏目记者,现在就大家的消费心理和收入水平做一次采访,请问这位大爷,你匆匆忙忙的干嘛去?

大爷:不是流行爷爷奶奶给孙子买银鱼吗?我也给我孙子买去,听说最近又兴起了给闺女买红裤子,我让我老伴去给闺女买了,人家买咱也得买,不买不好看。

记者:一看这位大爷穿的比较朴实,您是否方便透露一下你的收入?

大爷:你别看我穿的补丁的衣服,其实我是个退休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四千多,我买东西都是实实在在,货比三家,俺这个年纪的人,都不舍得花钱,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几半花,我一个月的花销才400多元钱。不聊了,俺赶紧去买银鱼去。情景二

记者:这位美女,穿的这么时尚,能否接受一下采访?

美女:那是,我浑身上下都是名牌,瞧这手机刚上市的iPhone6,这包包LV的,六千多,这副墨镜都是暴龙的,一千多。记者:您的衣服这么名贵,您的收入应该不错吧?

美女:我收入才三千多,喜欢的东西就透支,典型“月光族”。听说银座搞店庆,我要去抢购点衣服去。情景三

记者:这位同学,你的发卡,好特别?

学生:那是,我的风格就是不走寻常路,与众不同,这个发卡是限量版的,戴上它走在大街上,要的就是回头率。我的衣服都是扣子,在滕州找不到第二件。(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演的视频,结合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深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展示视频)

过渡语:大家看完视频之后,我们进行情景回放。情景回放一:

大爷说:流行爷爷奶奶给孙子买银鱼吗?我也给我孙子买去,听说最近又兴起了给闺女买红裤子,我让我老伴去买了,人家买咱也得买,不买不好看。老大爷的属于什么消费心理?特点是什么?大家如何看待这种消费心理?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板书)

学生回答:(畅所欲言,可以不结合课本说)

教师讲解: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推销商品,例如明星代言广告。(PPT展示学习成果)

过渡语:大家看完了从众消费心理,我们进行情景回放二。(PPT展示情景回放二)学生:我的风格就是不走寻常路,与众不同,这个发卡是限量版的,戴上它走在大街上,要的就是回头率。

这位学生属于什么消费心理?特点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 学生回答:略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归纳,并和学生一起填表格。

过渡语:大家看完了从众消费心理,我们进行情景回放三。(PPT展示情景回放三)情景再现三:

美女:穿衣服全都选名牌,瞧这手机刚上市的iPhone6,这包包LV的,六千多,这副墨镜都是暴龙的,一千多。

这位美女属于什么消费心理?特点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 学生回答:略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板书)

教师引导归纳:特点:夸耀性、盲目性。评价:不实用、不健康心理,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值得提倡。根据归纳,学生讨论完成表格攀比心理一栏。

情景回放四:老大爷说我买东西都是实实在在,货比三家。这是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何特点?如何评价?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教师讲解:这种消费心理的特点: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我们对它的评价:有利的,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态度: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和学生一起,通过课件展示学习成果

合作探究交流:对待以上三人的消费心理,你有何看法?你如何劝他们做理智的消费者?

教师点评:对于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我们的态度都是具体分析,对于攀比心理我们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对于求实心理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提倡。我们要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那么,这三个人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呢?(课件展示)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板书)

教师引导:以上视频里采访的三个人物,他们的消费观,多多少少存在不合理之处,我们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原则。(设计意图:通过典型的人物,学生能明白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

老大爷说:俺这个年纪的人,都不舍得花钱,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几半花,我一个月的花销才400多元钱。

美女:我收入才三千多,喜欢的东西就透支,典型“月光族”。这两个人如何才能做到理性消费那?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板书)

教师归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要求: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消费。消费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提倡勤俭节约。既反对视频里美女这种花钱大手大脚,无所节制的消费又要反对老大爷这种过于节俭的紧缩性的消费。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里的“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适度消费:在自己经济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消费。

(设计意图:学生的交流,为加深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认识做好了铺垫;通过总结,让同学们了解我们既反对过于大手大脚的消费,也反对过于紧缩的消费,从而让学生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必要性。)

美女把钱主要用于吃穿,用于买书的钱几乎没有,这就我们要做到: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板书)

给出两个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情况?这种消费结构是否合理?(2)、那我们应当怎么做?

(学生回答:略)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都要重视

教师:这就需要我们践行哪个原则,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求:消费要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 反对:

1、随大流、跟风消费

2、情绪化购物

3、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

教师总结:现在很多人特别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了精神消费,这样下去必然会对个人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调整我们的消费结构,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了精神消费的错误倾向。

(设计意图:漫画的形象和学生幽默的图片相结合,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漫画的分析,引导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师引导,课堂探究:老大爷身上这张勤俭节约的作风,过时吗?我们为什么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齐鲁电视台开办了《节俭中国人》栏目,倡导勤俭节约,大家做到什么哪(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PPT展示我国舌尖上的浪费:(设计意图:巨大的数字对学生产生震撼,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过渡语:我们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既要做到不浪费粮食,还要做到注意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泡沫饭盒这种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餐具。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板书)

(多媒体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这些图片告诉我们在消费方面要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课堂探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点什么那?)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要求: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从绿色消费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保护人的身体健康;第二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它是一种可持续性消费。所以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反对:各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消费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滕州新增加的公共自行车图片的直观展示,让他们感受到我国资源的危机,环境的恶化,从而更深层次的认识到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必要性。)(学生回答:略)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和深切的感受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幸福生活,我们必须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理性的消费。在消费中做“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课后习题 【当堂训练】

1、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2、现在许多高校学生(包括个别中学生)消费越来越高,连过生日都到高级酒店,有些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过“高档生日”。在消费心理中属于:()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3、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这说明消费应:()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绿色消费的主旨是:()A.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B.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D.讲究实惠,保护环境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①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从众心理消费

④生存资料消费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材料一: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千色,它有个性够反叛,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3.15日是第19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消费”。所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材料二:如今,都市里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工作,可因为生活无计划、消费超能力,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月月收入月月光”的生活,不得不做起“月光公子”、“月光公主”。

结合材料回答:(1)在甲、乙、丙同学的消费观念中,结合个人的实际,你更推崇哪种消费理念?并阐明理由。(5分)(2)对于“月光一族”的做法,如何评价。(10分)

答案(1)推崇丙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观念是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者选购物品时考虑的因素相当多,实用性、价格、功能、售后服务、价格可比性等。希望自己消费后能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与前提。都市里部分年轻人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他们可支配的收入较多,对末来收入预期较乐观,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往往较大。(2分)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种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分)

③支出无计划,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超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行为是缺乏理智的,面对当前的国情和实际,我们应做理性的消费者,在消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其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弘扬的(5分)

板书

2.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二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唐朝农业经济的繁荣——水稻种植栽培方法的进步,茶叶和蚕桑生产,曲辕犁和筒车,水利事业。唐朝手工业的发展——丝织业、陶瓷、金属铸造业。

唐朝商业的发展——唐朝长安。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

这是唐朝前期繁盛的物质基础,也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这与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有密切关系。

唐朝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值得后人引以为自豪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

(1) 指导学生归纳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从而培养综合的能力。

(2) 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分析“唐代长安城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从而培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难点

1、教材内容方面: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唐都长安。曲辕犁、筒车、绢、纱、锦等,学生未接触过实物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教师应注意讲解。

2、学习方法方面:从宏观到微观掌握知识结 构、把握经济课型的基本线索和框架结构和学习方法、怎样在经济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中加深理解,发现问题。

3、能力培养方面:掌握经济课型的框架结构能力。对经济各领域具体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

(1)列举唐朝两个盛世景象名称并解释其共同点

(2)列举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采取的共同措施和重用的不同人才。

2、历史小论坛“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例:一个学生在《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写道:就隋唐两朝而论,我们知道,隋朝只经历了二帝,就灭亡了,而唐朝的贞观之治,则是为史家大加赞誉的。为什么隋朝这么快就灭亡了呢?在《隋唐嘉话》上有这样一句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炀帝就是隋朝的末代皇帝。炀帝妒贤忌能之心极强。司隶大夫薛道衡,因为诗写得比炀帝好,炀帝就逼他自杀,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对于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就要加以杀害,真是岂有此理!炀帝如此格格不容有才华学识的人,他所宠信的主要就是些专事阿谀奉承、弄奸藏刁的小人了。在这种人的治理下,隋朝怎么会不灭亡呢?固然,炀帝的妒贤忌能不是隋朝灭亡的唯一原因。但是,正是由于炀帝的心胸狭窄,不容贤能才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与之相反,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人才却很重视。即使是与他作对的,只要是人才,他就给予重用,表现了封建政治家宽宏大量的态度。例如魏征,曾是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手下的官员,他看到李世民战功卓著,人才济济,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就暗中劝太子尽早除掉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识破,李世民登位后,不仅不记旧恨,反而拜魏征为大夫,就是因为魏征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才。以后魏征能大胆进谏,使得唐太宗一生避免了许多过失。由于唐太宗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思贤若渴,爱护人才,又善用人才,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五谷丰登,牛羊遍野,人口也增加了。这就是为历代史学家所称誉的“贞观之治”。

从隋朝的快速灭亡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来看,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

3、导入  新课

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政治上强大的唐帝国其物质基础是繁荣的经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情况。(可出示唐三彩教具问是什么?写Chinatown问为什么外国人用瓷器来代表中国、唐人?)

4、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了解提示强调了哪些重要内容。

(2)指导学生阅读本课的小子目。掌握本课的框架和学习线索即(农业、手工业、唐都长安)。教师板书出学习线索。

(1)指导学生阅读“稻米流脂粟米白”。然后教师出示材料一、杜甫《亿惜》:“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问题:“开元”是谁的年号?(唐玄宗)。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事件?(开元盛世)。反映了经济的那一个行业的成就?(农业)。本子目从哪几个方面来反映农业的成就?(农作物、经济作物、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各个方面都有哪些成就?(水稻;北方二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育秧移植、冬季温泉水浇蔬菜。“二月中旬已进瓜。”茶:我国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专著《茶经》陆羽“茶神”。植桑养蚕。)教师出示材料二:汉代“长直辕犁”、唐代“曲辕犁”引导学生对比说出曲辕犁比长直辕犁有哪些进步?(便于深耕、节省蓄力、提高生产效率)。教师出示材料三:“翻车”、“筒车”引导学生对比说出筒车的进步。

(2)指导学生阅读“巧夺天工的手工业品”。教师指出唐朝手工业创造了古代世界闻名的先进生产技术和丰富灿烂的物质文明。问题:本目从哪几个方面来反映手工业的成就并举出具体的手工业品?(丝织业“技术高超品种繁多轻盈而薄”唐代花鸟文锦。陶瓷业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金属冶铸业大雁塔铁钟。)教师出示材料一:“唐三彩”、问:什么名字?哪个朝代?材料二唐太宗的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问:鉴是什么意思?(镜子)当时镜子主要是铜镜。问:唐代时哪个地方生产的铜镜最有名?反映了哪个行业的成就?这一行业的另一杰作是什么?请说出唐代几件巧夺天工的手工业品?

(3)指导学生阅读“长安百万家”。结合《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了解掌握长安城特点。设计活动: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将如何来解说长安城呢?(规模、布局、人口、商业。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4)小结、反馈测评:教师边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课线索、框架、知识点边板书线索框架,并留出横线部分让学生填写。

(5)学生再回顾本课并提出疑问。

(6)历史论坛:从唐都长安的重要性谈国家的稳定。

(四)板书设计

农作物: 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经济作物:茶叶和蚕桑

一、农业 农具改进: 曲辕犁和筒车

水利

丝织业:宋州亳州的绢、扬州益州的锦。

二、手工业 陶瓷业: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唐三彩

金属冶铸业:扬州铜镜、大雁塔铁钟

规模: 国内:

三、唐都长安 布局:市、坊。

人口: 国际:

3.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过程

新导入

[音乐]播放flash《春天的故事》

[提问]

1、《春天的故事》中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邓小平)2、1979年的春天那位老人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改革开放)

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位老人吗?(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南海边画一个圈指的是哪个城市?(深圳)

、请你谈谈看了刚才的flash后对深圳有什么深刻的印象?(略)

[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前的图片,开放前后对比:变化大不大?对比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

[师导]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改革开放的年代。

新教学

[师导]实行改革开放,最早是由邓小平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图片

指导学生看教材

[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年即1979年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改革开放顾名思义包括改革和开放两方面,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们先来看看对内改革,所以改革最先在农村展开。当时的农村搞人民公社,农民在一个生产队里一起干活,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后来大锅饭吃不下去了,只能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每户人家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交足国家的、集体的,剩下就是农民自己的,这样一来农民积极性提高。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展示图片资料: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包干到户/视频资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小岗村的影响。

[师导]农村改革:平均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安徽凤阳小岗村

[师导]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非常成功,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其具体内容:单一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必展开)

[师导]在农村和城市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对外开放也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展示并提问]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对外开放最先可以在哪里推行?为什么?

2、角色换位:如果你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你会如何挥写对外开放的大手笔?为什么?

[验证]展示地图

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1979年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福建)/1983年给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1988年海南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和长江沿岸一些城市,形成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带(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对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师导]人们都说要想知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展示]图片资料:深圳和浦东,思考:

3、深圳与浦东不平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

[师导]改革开放给深圳和浦东带来了不平凡的变化,那么我们来看看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家乡舟山,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老师这里收集了改革开放前的一些物品,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展示图片:粮票、老式自行车、老式收音机、老式炉子等

思考:

1、学生:购物票证已经消失,被钞票取代。炉子在一些地区还在使用,基本上被煤气灶取代,还有微波炉、电磁炉等。老式收音机基本消失,被新式录音机、D机、P3、音响等取代。搓衣板被洗衣机取代。现在习以为常的物品:摄像机、可口可乐、麦当劳、VD、DVD、音响、手机、数码照相机、电脑、等离子电视机、电子游戏机等等。

学生1:朱家尖大桥/大陆连岛工程/临城新区建设/舟山大力发展旅游业,城市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好,知名度提高。朱家尖国际沙雕节、碧海金沙桃花岛、海天佛国普陀山、岱山蓬莱仙境等等。师展示家乡建设成就的图片(定海城区、鸭蛋山码头、岙山石油中转基地、大陆连岛工程、临城新区建设)。

学生2:从吃、穿、住、行等方面谈变化。/家用电器的变化:现在一般家庭都有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这四种电器被称为新四大,同学们知道改革开放前,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旧四大吗?展示图片:旧四大(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学生3:改革开放前听广播,听收音机。改革开放后看电视,现在人们已经不满足足不出户地看电视┅┅

[小结]让学生谈谈本堂的收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从此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4.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四

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动作

二,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弹旋律,学生做拍手拍腿动作

2,边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边拍手拍腿,用自然亲切

3,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边拍手拍腿。

三,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曲子,请小朋友仔细、静静地听。

听后提问: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在什么时候听到的?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简介《国歌》

这首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1935年为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要唱国歌呢?

学生自由回答

(升旗仪式时,重大会议时,运动员夺得奖杯时,新闻联播前)

师:每个公民都应会唱自己国家的国歌

国歌是国家颁布的代表本国的歌,应唱得庄严、充满热爱祖国得感情。

复听,轻声跟唱。

跟着教师轻唱。

注意:不能喊唱。

师:在国际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了奖杯,就要奏我国的国歌,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运动员在国旗升起来时,你有没有看到表情怎样?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师的,在奏国歌时就要求小朋友眼睛看国旗,态度严肃,不许乱动,不能笑。

5.二年级音乐第三课好娃娃教学设计 篇五

好娃娃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好娃娃》,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能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么样对待爷爷和奶奶。教学难点: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第一段

(1)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都是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的?(2)老师小结:就像同学们说的,我们要尊敬自己的长辈是吗?(3)提问:你们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4)课件出示:爷爷年纪大了嘴里缺了牙!

(5)提问:你们听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学唱第一句)(6)播放第一句演唱。(课件播放)(7)学生跟唱。(8)全班齐唱。

2、学习第二段

师:今天教室还来了一位老奶奶(课件播放奶奶出场)师:你们看看老奶奶都老了。她的头发怎么样?

课件出示: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播放歌曲)教师带唱。

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两段连唱

师:今天咱们看到这两个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你们也来学学吧!全班跟唱。

老师带唱两次。学生分句接唱。

自由交换角色演唱。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好娃娃》

二、表演《好娃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表演《好娃娃》。

2、(课件播放音乐)师:你们跟唱一次好吗?

3、下面自由讨论你们该怎么演?

4、出示课题。

5、分组讨论(可以五人小组进行分场景分角色的随乐表演活动老师也可提供道具。)

分组,每组成一个家。

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

选择道具,布置场景,分角色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参与角色的表演。

创设情景,各组分别上台表演唱《好娃娃》。

6、集体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

7、综合表现

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6.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内容属于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也是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内容。学好了本节课的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才能在学习过程发中更快捷、方便的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在全书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校的高中生都是由农村和市区两部分的学生组成,基础差距很大,所以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采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参与的任务驱动法。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中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特征等,对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尚未形成明晰的思路。本节课结合要如何了解更多自己的学校,设计关于学校板报,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获取信息过程与方法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懂得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体验信息获取过程,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同组学生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努力探究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有效选取获取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确定某一具体主题的信息内容大纲以及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五、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拷贝资料。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刚刚踏进学校,对于现在的学校我们都不是很了解,学校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学校,假设学校要求每一个班都要搞一期以学校为主题的板报,那我们要按怎样的步骤来做呢? 提问学生。

2、讲解过程

(一)、确定信息的需求――你需要什么?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如:

1、学校的历史

2、学校的师资力量

3、学校的环境

2)、确定成果目标的形式及所需要载体类型(不同的目标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载体类型)

板报——文字、图片 其它:论文——文字

演示文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

3)、列出需求清单

包括: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如: 学校的历史——文字

学校的师资力量——文字、图片 学校的环境——文字、图片

过渡:(提问)我们知道了要取得学校的历史、师资力量、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那我们可以从哪里得来这些信息呢?(边讲边列举相关内容)

(二)、确定信息的来源 1)、媒体

包括:报纸、书刊、广播、电视、录像等 2)、他人

包括:老师、朋友、同学、父母等 3)、事物本身

亲自研究观察学校里面各方面的情况。

注:信息源越广阔,收集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真实可信。过渡:(提问)我们知道需要哪些信息,也知道这些信息从哪里来了,那我们就要进行采集信息了,通常我们采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呢?(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分别讲解信息采集的内容)

(三)、采集信息

1、采集信息的方法(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采集方法)。1)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

举例:按图书馆的分类目录检索、按时间或节目类别收听或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等。2)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举例:请教老师或父母、与同学讨论等。3)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举例:直接观察学校的各种情况

2、采集信息的工具

举例: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等。附:各设备的图片一张 过渡:我们采集到得信息都是比较零散杂乱的,也不可能说我们采集到了信息就马上把它放到板报上,肯定是要先把它整理放好,以后再用。

(四)、保存信息

1、整理信息、分类保存

2、输入计算机保存

特点:容量大,可根据需要按不同形式存储。

数字化格式-直接输入计算机中存储

如:数码相机照的相可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非数字化格式-经软件处理后输入计算机中存储

如:传统相机照的相需经过扫描仪处理后才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

3、练习:根据制作板报的需要分类保存资料文件夹的内容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存储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以及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和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遇到的问题中,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思路来解决问题。练习:填写信息采集卡

7.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2. 能力目标: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情景法、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用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1:爱我中华

学生2: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师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学习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学生简答。

教师出示图画: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简答。

教师归纳投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教师: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学生讨论,简答。

教师: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投影出示我国民族地区分布图。学生观察并试着归纳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学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教师:你知道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简答(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板书)

教师出示材料: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应选少数民族代表360名左右,在360名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中,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生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为320名,满足了55个少数民族均有代表的要求,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分配与十届全国人大相同。其中,蒙古族24人,回族37人,藏族26人,维吾尔族22人,苗族21人,彝族20人,壮族44人,布依族7人,朝鲜族9人,满族20人,侗族6人,瑶族6人,白族4人,土家族15人,哈尼族4人,哈萨克族5人,傣族5人,黎族5人,傈僳族2人,畲族2人,高山族2人,其他少数民族各1人。

教师: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教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教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教师: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教师过渡:一家人在一起,有时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了矛盾和冲突怎么办?

学生思考、简答。

三、坚持民族团结(板书)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谁能介绍一下这四张图片吗?

学生简答。

教师:第一张:这是2005年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向新疆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第二张是:2008年12月11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日,在广西南宁市民族广场由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鼎名的“民族团结宝鼎”赠鼎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三张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第四张是:这是2008年12月27日,胡锦涛在地震灾区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初级中学看望慰问师生。

教师:除了国家重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们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你知道吗?

学生简答,教师补充。

教师:然而,有些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了人神共愤之暴行。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教师出示材料和图片:由“三股势力”在境外煽动境内实施的“7·5”事件造成197人死亡,其中,无辜死亡156人。1080人受伤;260余辆机动车被烧被砸,209家店铺、门面和2幢楼房被焚毁,过火面积达56850平方米,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6895多万元。

教师:你怎样看待‘三股势力’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哪些危害?

学生: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破坏了民族的团结。

教师:7·5打砸抢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深刻的警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1:国家的繁荣昌盛总是与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学生2: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教师:7·5事件发生后,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纷纷表态,谴责分裂分子的暴行。我国政府也严惩凶手。事实证明,分裂分子的行为是不会得逞的,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教师过渡:作为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团结,更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板书)

教师: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经济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简述课外收集到的材料。

教师:这种差距的存在有何危害?

学生: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等

教师:面对东西部的差距,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

学生:缩小差距,实行西部大开发。

教师: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何意义呢?

学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提高西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加快东部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教师: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未来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教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8.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八

促进和谐

人人有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促进和谐我们应该怎么做。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通过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怎样做? 难点: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要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漫画,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这两幅漫画对我们有何启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二、合作探究

1、你打算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2、构建和谐社会,你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一)小调查

(1)班级中的不和谐现象(2)校园里的不和谐现象(3)家庭周边的不和谐现象

(二)你能做到吗?

在家里:洗衣做饭,叠被扫地,自理自立,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学校: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尊敬师长,知礼重节,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在社会:帮助孤寡老人,做“爱心小天使”,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做“社区小义工”学习宣传礼仪知识,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

(三)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学校生活中: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认真值日,爱护校园环境,努力学习,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家庭生活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体贴父母的辛劳,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社会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城市环境,不乱扔垃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四)你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

(1)努力学习,学会做人,掌握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3)培养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保护资源环境,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5)珍爱生命、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五)列举社会不和谐现象 我国:差距依然存在、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环境形势严峻,违法犯罪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等。

我市: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时有发生;市民的文明程度有待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还不够;语言举止不文明、说脏话、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等。

(六)针对不和谐现象,你向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国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进行道路亮化、硬化、美化工程;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实施下岗再就业工程;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七)构建和谐社会,请你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

经济方面: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 3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5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6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

政治方面: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 2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文化方面: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积极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生态文明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拓展延伸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中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1.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中”是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关键,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

2.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农民工群体就业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指向。

3.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银发潮”袭来,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影响很大。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4.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已经取消,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5.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6.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7.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8.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9.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13亿多人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10.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农村“三留守”群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四、总结全文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2.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4.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三课 时间的脚印 篇九

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第三课时

深化学习课文

授课人:热孜完古丽 教学目标: 知识点: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能力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

生动有趣的语言。德育点: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

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真正理解用岩石的破坏和新生来记录时间的含义。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和重要意义

【教法设计】

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所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古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于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图片,视频内容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学法设计】

给这篇文章编写提纲或梗概,要抓住两点:一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二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教学手段:教材

黑板

粉笔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点名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复习提问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抢答: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并回

答出共几段?(31段)

抢答:哪一组最先找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

分别是哪些?(共9段)(分别是:2、6、8、12、14、19、23、25、28)

抢答:具体分析,某一独句段与上下文的关系

是怎样的?(提示: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怎么承上怎么启下的?)

根据大家上一节课对课文的的理解,我们可以将课文

分为四个大段:

第一段;(1—5)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种

时间的记录。

第二段:(6---30)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三段(31—32)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二)重点讨论内容。第二大段

必答: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分四个组讨论并

必答;

(1)根据课文中内容,你能概述“石烂“到

“新生”的过程吗?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课件逐一显示答案)

默读第三段后(31—32),抢答: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2)答案

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3)(屏幕显示)

我们来总结一下6---22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6、7、8、9、10、总提下文自然界中岩石的各种现象过渡,引起下文岩石毁灭所呈现的现象概说呈此现象的原因概括原因具体结果总11、12、空气和水中酸的作用13、14、15、雨水的作用生物的作用人的作用原因结果 分16—

18、岩石生存的原因19—

22、岩石生存的结果三

巩固练习

交际训练

(1)说出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谚语。(2)最后教师总结屏幕显示:关于时间的格言 总结:大家看一下,我们这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我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作业:

写作训练

10.第三课、动物的速度教学设计 篇十

李斌

第一课时

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黄山不仅有奇异的巨石,还有险峻的山峰呢,而黄山最险峻的山峰就是天都峰,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天都峰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1: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高达1810米,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天都峰为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角锋。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级”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峰内有仙人把洞门、鲫鱼背、天桥、百丈云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观音、金鸡叫天门、二僧朝佛等景点。

二、自学课文,合作学习生字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第三课,一起来读课题,《爬天都峰》。

老师要先请同学来自学课文,自学课文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词语的读音,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还要把课文读正确,同学们自读课文,师:好,现在我们来读词语,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些词语是由要认的词语组成的,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笑呵呵

师: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请谁来提醒大家一下,生1:颤字是翘舌音,很容易读错,很大家跟我读一读,颤,发颤.生2:鲫鱼的鲫是第四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鲫,鲫鱼

师:攀着的着,要读轻声请大家再读一遍

师:课文当中还有一些多音字,请大家看屏幕,这几上特别难读,谁能带大家来读一读呢?

请这位同学来读一读,她读对了,我们跟他一起读,他读错了,我们帮他指正

领读:照相,似乎,假日,白发苍苍

师:读得很好,老师把大家刚才读过的词语连在一起,请大家地认真的读一读

自读词语:笔陡,铁链,发颤,攀着,鲫鱼,照相,假日,似乎,笑呵呵,白发苍苍

这节课我们还要写生字呢请大家看屏幕这些词语当中带有很多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词语:

爬山,天都峰,山顶,似乎,咱们,奋力,辫子,勇气,居然,仰起头,白发苍苍山顶的顶要读后鼻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非常好,请大家再把课文翻到第11页,我们一起来看看田字格中的生字,你能说说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生1:勇气的勇和白发苍苍的苍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苍写的时候上扁下宽,而勇气的勇两部分都是差不多的,师:对比着观察,说得非常好.生2:辫子的辫和花瓣的瓣很像,只要把中间的瓜改成纟就可以了.写的时候要注意三部分要紧

凑一些.师:能用学过的字来记新字,这是很好的识字方法,生3:仰起脸的仰,右半部分和我们以前学的柳树的柳右半部分很相似,只是和了一撇,我们写时候可不要画蛇添足.师:说得可真好,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一个了,爬山的爬字不太容易写好,请大家看老师来写一写, 师:先写一个爪子的爪,一捺要长一些,再写一个小小的巴.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写字吧.请大家打开田字格本,每个生字各写一遍.写完以后再把大屏幕上的词语也抄写一遍.开始吧.师:词语读得很认真,写得也很认真,课文也发读正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轮流读课文吧,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生轮流读课文,师:谁能来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接下去想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生1:课文主要写了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师:我爬上天都峰了吗?我又是怎么爬上去的呢?谁能把这件事情说得更清楚些?请你们先练着说一说吧

师:谁能来说给大家听,生2:课文主要写的是在假日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陌生的老爷爷一起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上了峰顶的事情,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

师:生自看第一段

师:请大家打开本子,我们一起来听写老师把这句话读两遍,第一遍读的时候请大家不要写,认真听一听,记一记,第二遍读的时候,再把它写下来

师读句子“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生默写

师;这段话很清楚地写了什么时间,谁跟谁到哪儿去干什么,请大家对照着大屏幕上的句子,自己批改一下,批改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

生自己批改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好,让我们一起所自己听写的句子读一读

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去过黄山,想看看天都峰是什么样子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天都峰景致

师:谁能来说说,你看到的天都峰是什么样儿的?

生1:天都峰顶特别高,在云雾上面哩

师:这个词语用得好,天都峰的确很高,师板书:高

生2:我觉得天都峰特别险,山路很陡又很窄,要爬上去不容易

师: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陡呢,师板书:陡,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描写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或词语,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师:那些词语或句子能看出天都峰又高又陡呢?

生1:我找到了这一句,“啊,峰顶这么高„„”云彩是在天上的,天都峰顶在云彩上面,那可真是太高了

生2:我也找到了一句“再看看笔„„发颤”这一段话中的笔陡和挂用得真好,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而挂下来简直就是垂直的了,师:说得可真清楚呀,生3:刚才他们读的两个句子,都用上了感叹号,这也能说明天都峰真是又高又陡,师:天都峰又高又陡,令人发颤,怪不得小作者要问自己“我爬得上去吗?”让我闪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再次来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师:这么高而陡的天都峰,我是怎么爬到天都峰顶的呢?

生1:小作者在山脚下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两人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要来爬天都峰,真了不起,他们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请大家再读读六七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要爬天都峰不容易

说得真清楚,非常好,那么我到底是怎么爬上天都峰的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三课《爬天都峰》我们先来听写一个句子,我们要听写的句子就在课文里面,翻到第九页,请大家看第一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我们待会儿来听写,请大家认真看一下,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生自读六七自然段,师: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找到的词语,生1:奋力这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用尽了力气

生2:这两个一会儿也能看出小作者在爬山的时候用了很多方法,生3:这一个省略号也能说明小作者用了好多其他的方法爬,而且爬了好长时间呢

生4:爬呀爬也有说明爬了很长时间,生5:从终于这个词体现出小作者和老爷爷爬天都峰不容易,他们用了很大的力气才爬上峰顶的

师:你能找到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5读带有终于这个词语的句子

师:要爬上天都峰顶,真不是件容易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自齐读六七自然段,师:我和老爷爷奋力向上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到峰顶以后,我和老爷爷心情特点高兴,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1生2读小作者与老爷爷的对话

生1:我有一个疑问,课后也有这个问题:小作者为什么要跟老爷爷相互道谢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也来看看这个问题,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1页,我们来看看课后的第二道练习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问题

师:是啊,小作者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顶后为什么要相互道谢呢?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同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小组认为如果小作者和老爷爷不互相鼓励,他们是爬不到天都,峰顶的,所以他们要互相感谢

师:说得有道理

生2:是的,文中的爸爸也说道,我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对方学习,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我们要互相道谢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请大家一起再把小作者说的话和老爷爷说的话来读一读吧,请男同学读读老爷爷说的话,女同学读读小作者说的话

三、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男女生角色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把课文连起来自己再去读一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自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呢?

生1:我觉得遇到困难时,我们大家应该互相鼓励,生2:我体会到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四、课堂小结

师:是啊,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同们之间能相互鼓励,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今天的课文,大家学得很不错,上次,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让大家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已经有一位同学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这位同学所做的记录,这位同学是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课余生活,那么用又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呢?

生1:我已经用照相机把课余生活拍了下来

生2:我家养了几条金鱼,我已经写好观察日记了

上一篇:教师心理学教育学试卷下一篇:关于学习态度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