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学术论文(共15篇)
1.医疗学术论文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绿色医疗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
作者: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年第07期
6月28日,“绿色医疗学术交流会暨京都念慈菴绿色医疗基金捐赠启动仪式”在京成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协和医院、北大医院、美国斯坦福医院、香港中文大学透视微创治疗基金会临床科学中心等众多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绿色医疗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绿色医疗的标准、绿色医疗的制度化推广、绿色医疗教育体系等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将对国内推动医疗模式转变和医疗服务品质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会上,解放军总医院教授、清华大学特聘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肿瘤消融中心创建人董宝玮教授,做了题为“肿瘤治疗模式的变革与绿色医疗”的演讲,系统性介绍了肿瘤消融中心8年的发展历程,以及绿色医疗在肿瘤消融中心孕育与产生的过程。来自美国斯坦福医院的院长Amir Dan Rubin先生则从医院的运营、管理,医患关系营造,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分享了斯坦福医院的先进经验,给与会的众多中国医疗专家带来了很多启示,促进了中美之间优秀医疗经验的互相学习与交流。
2.医疗学术论文 篇二
1 检测手段
1.1 由知网 (CNKI) 提供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1.2 人工检测。
2 具体实施
2.1 来稿登记后, 先将原稿上传至“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中进行检索, 对于文字总重复率≥ 30%认定为有学术不端嫌疑;对于单篇文字重复率≥ 10% 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关键词重合应先进行单篇对照。
2.2 发稿前, 将终稿上传至“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中进行检索, 对于文字总重复率≥ 30% 认定为有学术不端嫌疑。
2.3 期刊正式出版后, 将已发表文章上传至“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中进行检索, 对于文字总重复率≥ 30% 认定为有学术不端嫌疑。
2.4 对于“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索结果文字总重复率≤ 30%、单篇文字重复率≤ 10%、单篇对照单篇文字重复率≥ 10% 且但关键词重合数≤ 2 个, 应进行抽查性人工检索。人工检索是主要为在原稿题目和摘要中提取3 个关键词在知网、万方、Pub Med中检索和全文对照。总抽查量应不少于此类稿件的30%。
3 学术不端认定及处理
3.1 有学术不端嫌疑的文章都必须经过编辑部开会探讨后认定, 探讨时还应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意见。责任编辑应提供相关证据如查重结果及相似原文。
3.2 对于来稿登记后及发稿前认定为学术不端, 给予退稿处理, 并附上退稿说明, 退稿2 周内作者有权力进行申辩, 编辑部有权对作者申辩进行处理。
3.别让“学术不端”成“学术不公” 篇三
[关键词]学术不端学术不公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学术抄袭和学术造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从职称评选材料之小论文大到国家基金课题,从普通学生到高端的科研者,学术不端的事例也层出不穷,参与者越来越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反对学术不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学术不端已严重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学术信誉和学术发展。
针对学术不端现象,国家和各有关单位也在积极开展反学术不端行动,研制出多种学术不端检测软件。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武汉大学的ROST反剽窃系统(文档相似性检测)、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万方数据库检测系统、PaperPass论文通行证等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该系统分TMLC(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AMLC(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SMLC(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VIP、英文检测系统、中英文对照检测系统、PMLC(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和中学生作文检测系统等等。
知网检测系统使用的相关概念主要有:对比范围、重合字数、文字复制比、单源复制、多源复制、前部重合度、后部重合度、段落抄袭、整体抄袭等。该系统对被检测文章有如下检测结果:没有问题的,就显示为“绿色”;整个文章引用别的文章的原文内容“大于1000字或小于全部字数的40%”,整个文档被诊断为“黄色”,即“轻度抄袭”;如果比对的文字重合大于5000字或占总字数的40%~50%,就会被标为“橙色”;重合大于10000字或在50%以上,就会被标为“红色”,那就属于“重度抄袭”了。这些标准也被各大期刊社所采用。
尽管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在防止学术不端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也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检测毕竟是通过机器完成,而且,这款检测软件是建立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上(其数据主要来自收录的期刊、报纸、会议、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和博硕论文),笔者在多年使用该软件的过程中,就发现有如下问题会导致检测失真,影响了检测者的使用效果。现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引起共识,帮助使用者更好、更有效地运用检测软件。
1. 课题成员内部互抄
一般来说,每一个科研课题组有很多成员参与同一个课题,结题时要求成果发表,就会在其论文中出现对课题内容的重复书写和表述。这样,当各子课题负责人通过不同途徑、不同时间发表其成果时,不同期刊对投稿论文进行系统检测时,会出现互抄的现象。对于此类情况,不能简单地鉴定其为“学术不端”,编辑须认真对待,仔细甄别。
2. 数据库数据的有限性
众所周知,知网数据库数据主要来自收录的期刊、报纸、会议、工具书等,检测系统数据库以外的文献或网络文献并没有被收录完整。笔者作为学术期刊编辑,经常碰到检测文章一路绿灯,然而,通过百度或者其他搜索引擎搜索时,会发现网络上出现雷同文章,而此文章常见于博客、空间或者其他网络终端。另外,很多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也是各大期刊网争夺的资源,而期刊网也希望这些期刊对其唯一授权入库,导致知网不能收录齐全这些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而这些文献却是争相抄袭的对象,所以知网的检测系统依然无法查询出此类文献。数据库的有限性和完善的滞后性使得部分抄袭的文章钻了检测系统的“空子”。
3. 数据库的时效性欠缺
为确保论文能及时发表,很多作者喜欢一稿多投(当然各大期刊都反对一稿多投),如果被抄袭的文献没有及时公开发表却在“准出版公开”状态,及时刊登的而没有及时被知网数据库收录,抄袭往往就不能被系统检测发现。知网数据收录工作量非常之大,很多文献都是在公开发表后两个月内在数据库才能查询到,或者更长时间。另外,很多“文抄公”也很“聪明”地利用这一点,打个时间差,投稿成功。
4. 数据库的语言限制
目前,知网数据库主要针对中文,在所有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上,文字体现都是中文。如果一些作者抄袭知网数据库的中文论文来完成自己的文章,那么很容易被检测到有抄袭行为,但如果只是把外文的文章翻译过来,投稿期刊,往往可以经过系统的检测,导致期刊编辑难以得到准确的信息,造成学术不公。
5. 智力性因素限制
检测的指标主要数据依据是文字复制比,主要描述文献重合文字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从客观来讲,并不能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必须人机结合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有时,我们编辑部经常发现,有些文章经过专家审定,虽然检测的文章为橙色,但是由专家全文认真审核后发现,两篇文章指示工具和引文上虽然重复,而研究方法和结果是不同的。有时,工科类文章,是一个作者的同一系列文章,只是用同一样本进行不同的研究或者研究有交叉、重复的内容仅仅是对象和方法,而得出的结果是不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抄袭。
6. 收录期刊标准化问题
在参考知网检测系统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引用、复制、抄袭的界定,不同期刊均会设计不同的标准,有一套自己严格的规定。笔者所在的期刊编辑部对录用稿件的引用标准限定在15%以内。据笔者所知,各大期刊设定标准差异悬殊,有些期刊引用标准设定可以超越30%,有些期刊却仅低于5%。这就致使投稿不同的期刊,收录情况不一,导致作者投稿困惑。
7. 转抄数据失真问题
当前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使得利用检测系统查学术不端行为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检测系统只能查被收录的已经发表过的数据,对于未发表过的文章与数据,其不具备检测性。这就致使一部分通过转载与抄袭他人博客、空间与其他网络终端的文章抢先窃取了发表权。当这些博客、空间与其他网络终端的作者再想发表其文章时,检测系统查询结果会显示最先发表抄袭此文的数据,致使转抄数据出现失真的问题。
8. 故意抄袭和临摹仿效的界定问题
检测系统对于涉及相同的部分,都会用红色标注,而对于其抄袭的性质,却无法体现。这其中涉及故意抄袭与临摹仿效,这两种性质的抄袭是需要明确界定的。因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少量的临摹仿效是允许的,引用名言名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新闻等,只要标注其引用且范围在限定的标准内都是可以的,而故意抄袭属于剽窃,是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与学术不端的行为,是需要严格限制的。所以在检测系统查出抄袭部分后,我们期刊编辑需要对其标注的部分进行界定,区别其属于故意抄袭还是临摹仿效,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9. 人机结合问题,专业性和相关创新性成果须专家审核
完全依赖检测系统查抄袭与学术不端,显然其力量是非常单薄的。期刊社须考虑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学术的专业性和相关创新性成果进行审核,达到人机相结合,人脑互用。一是可避免因检测系统的单一性而致使抄袭的文章通过审稿程序被录用,造成学术不端;二是可增加期刊的权威性,使具有专业性与创新性成果的文章得到相关修改意见,得以完善。
10. 检测软件的稳定性和专有性
检测系统似乎不够稳定。很多杂志社编辑反映,检测同一篇文章,在开头加个空格和不加空格,检测出来的数据居然不一样。这就需要检测系统设计人员对软件进一步升级和完善,而使用人员要更加熟练掌握使用技能,使检测软件真正达到使用效果。另外,检测软件要提高性能,防止反检测规避抄袭软件的肆虐。如今,在网络上,反检测规避抄袭风气在传播,网上甚至开始热卖“论文检测系统”,相关人员只要花上几十元至几百元,就可以提前获得检测报告,并得到一定的修改意见,只要按要求进行修改,即使是抄袭的文章也能通过检测。此行为助长了不良学风,值得重视。
归根结底,检测软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起到警示、告诫学术人员遵守学术规范,尽可能地消除论文抄袭,是防止学术不端的一个辅助手段。目前学术界对学术不端行为约束力几乎为零,在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学术的情况下,需要靠传统的道德自律,从思想觉悟与道德境界上规范学术人员,以防止“学术不端”变成“学术不公”。
(作者单位:海南出版社)
4.理论对话.学术贡献.学术规范 篇四
由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与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中山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和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旅游前沿国际会议――“旅游与人地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7月1-1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铂尔曼酒店举行。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挪威、伊朗、泰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5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0名国内外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和美国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规划与休闲系承办,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和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地理、规划与休闲系Alan A.Lew教授担任会议联席主席。根据往届会议的惯例,旅游前沿国际学术会议由中山大学方面负责国内会议代表的组织,北亚利桑那大学方面负责国际参会代表的组织,会议每两年在中国一个著名旅游地举行一次。
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汪宇明教授主持。在开幕辞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回顾了历届旅游前沿问题学术会议,并指出选择张家界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地,一方面是因为张家界是中国旅游业发展30多年来的典型和缩影,见证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因为张家界的旅游发展也很好地体现了旅游与人地环境的互动演化。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Alan A.Lew教授在开幕辞中高度评价了这十多年来与中山大学合作主办国际会议的成果与意义,并对会议东道主张家界地方政府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会议主题报告分两节进行,第一节主题报告由南京大学张捷教授主持,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Brent Lovelock博士以《动荡的世界对于旅游和地方感的挑战》为题就旅游发展对地方感产生的影响进行讨?。安徽师范大学陆林教授以《湖泊旅游:人类利用湖泊的重要途径――千岛湖实证研究》为题,从千岛湖旅游规划的实例中总结了湖泊旅游开发利用与规划。第二节主题报告由华南师范大学朱螗教授主持,日本广岛大学Carolin Funk博士以《尺度对于旅游中的人地和环境的影响》为题就空间尺度变化与旅游者人地环境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刻讨?。中山大学张朝枝教授以《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RICI模型与研究展望》为题,从张家界、九寨沟、黄山等地发展历程中总结提出了旅游地发展的“资源一制度一资本一创新”的动力模型。
本次会议共安排了24节教师场和7节研究生专场进行小组汇报。与会代表分别就“旅游与人”、“旅游与地方”、“旅游与环境”、“旅游发展”、“旅游目的地管理”、“国家公园管理”、“旅游需求与旅游流”、“遗产旅游”、“旅游规划”、“旅游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与旅游景观”、“城市与节庆”等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与思想碰撞。Pin Ng教授、Brent Lovelock教授、Alon Gelbman教授、Barry Mak副教授、Alan A.Lew教授、吴必虎教授、张捷教授、周永广教授、熊元斌教授、汪宇明教授、叶文教授、王衍用教授、梁保尔教授、廖晓静教授、朱?f教授、黄震方教授、张凌云教授、徐红罡教授、彭青教授、孙九霞教授、周常春教授、戴光全教授、邱继勤教授、陶伟教授、李蕾蕾教授、黄润教授、罗秋菊副教授、曾国军副教授、翁瑾副教授、李山副教授、陈志钢副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分别主持了各小组讨?。
为加强对青年学者的培养,本次会议专门面向研究生开设了专题讲座,吴必虎教授根据目前城市旅游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了《多途径城市化与旅游导向型现代化》的学术报告。《旅游地理》(Tourism Geographies)主编Alan A。Lew教授针对英文?文撰写与投稿问题作了《研究方法与?文撰写》的专题讲座,指导青年学者如何撰写英文学术?文,如何投稿以及处理退修稿等问题。保继刚教授作了题为《旅游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术贡献》的专题讲座,对青年学者旅游研究问题意识缺乏、学术规范意识不强等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解剖,这是近年来保继刚教授多次在不同场合对青年旅游学者提出的告诫与期望。《旅游学刊》副主编宋志伟女士就研究生投稿撰写等热点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和与会的研究生、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考察了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区,感受了奇特的张家界地貌景观,观看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精彩演出《魅力湘西》,领略了神秘的湘西民俗文化,部分代表还出席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张家界观测点挂牌仪式,见证了张家界旅游发展中这一里程碑事件。
会议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AlanA.Lew教授指出,张家界奇特的自然景观极具特色和吸引力;张家界是中国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因而也是审视中国旅游发展的有效窗口,此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加强了世界各地旅游学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他认为,从此次会议的情况来看,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水平正在进一步提升,年轻一代学者的英文表达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也在不断进步,中国旅游研究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在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李山副教授、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博士生杨晶晶也分别代表青年教师和在读研究生畅谈了参会感受,他们认为本次会议?文体现了大家对前沿问题与新方法的关注,会议组织体现了大家对青年学者的关心与培养。吴必虎教授对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认为旅游地理研究(Tourism Geographical Research)屹立于旅游研究(Toudsm Studies)之林的关键在于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物质空间结构、流动性等基本的地理学议题的关注和研究。
会议在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对下一届会议举办地新疆喀纳斯的介绍和热情邀请中胜利闭幕。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体现了“旅游前沿国际学术会议”一贯的风格,以“理?对话”为契入点,强调旅游研究的学术贡献,强调研究内容的前沿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以及交流对话的国际性。但与往届会议相比,本届会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会代表结构发生新变化。一方面,“新生代”旅游研究群体(即“TGeneration”,指没有其他学科背景,从旅游管理专业走出的研究群体)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学术会议成为新现象,本届会议中有来自泰国、新西兰、西班牙、英国等地的海外中国留学生专程回国参会,并做了精彩的?文报告。二是研究议题更加广泛。从参会代表的来源以及?文选题来看,已经远超出“旅游地理”学科背景的范畴,“旅游研究”与“旅游地理研究”的边界正日益模糊。三是参会代表的语言能力明显增强,研究选题与国际对话、与理?对话更加明显,在会议的小组讨?中,国际代表与国内代表共同讨?学术问题,气氛热烈,双方的思想碰撞明显,与会的国际代表对中国旅游与旅游研究有了新的了解。四是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无?是定性还是定量方法,大家都开始探索新的工具与方法以解答问题,同时这些研究对理?贡献有了更多的思考。但这次会议组织中,会议组织者也深深感受到国内会议代表与国际会议代表参会行为的区别,即国内参会代表参会行为计划性差,临时赶到会议现场注册的会议代表将近3成,这可能是今后国内会议组织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5.医疗学术论文 篇五
为进一步引导我校广大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前段时间研究生工作组正式在全校启动了“遵循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主题教育。
良好的学术道德对树立优良学风、培养正直诚信的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研究生中形成遵循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的良好氛围,使得每个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实现更好的自身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学术道德规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则,是保证正常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创新的根本保障。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应该是每个江科大研究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为此学校提出了很多倡议,总结如下:
一、增强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谨求学,诚实做人。尊重科学事实,坚守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
三、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在学术论文中明确表明引用他人成果与观点等内容;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学术观点等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行为。
四、以行之有效的学术活动践行学术道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形成健康向上、学风严谨的学习氛围。
五、探究真理,追求卓越。在探索科学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做到不为名利、甘于寂寞、锐意创新、奋力拼搏,努力把握科技前沿,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真知灼见。
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关系到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学术导向和创新实践等问题。
首先,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有助于营造优良的学术风气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
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优良学术氛围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它所形成的感染力是任何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尤其需要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优良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会进一步促进学术规范制度的实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更好的作用。
其次,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有助于保障学术研究的质量,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正确的学术导向。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学术规范应该成为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必修课,尤其是一批创建高水平的重点大学更应带头开设这样的必修课程,这将有利于营造优良的学术风气和育人环境,因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和警醒了自己,从而为保障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品位、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正确的学术导向。
再次,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的锻炼。学术研究本身是为了追求真理,容不得半点虚假。当今弥漫在科学文化界的这种浮躁虚假的学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文化研究水平和科技竞争力,影响了学术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助长了学术界急功近利的心理,败坏了学术规范,践踏了学术尊严。
6.医疗学术论文 篇六
我国本土发展传播学研究现状分析
选题:新闻传播学术内期刊的学术声誉测评与分析
: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文本表徵、内容选择与传播学术生态关系初探
基于cssci 2012-2013来源期刊的分析 提纲:
一:研究目的1、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操作
2、国家提倡文化大发展,传播媒介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展示窗口,理论研究对提升文化
软实力至关重要。
3、考察中国传播学术期刊学术生态现状,为建立中华传播学术共同体提供思路。二:研究路径与方法(数据与研究问题)
数理统计与分析归纳(量化分析)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文本内容分析法,分析单位为“篇”,测量变量包括:发表年份、期刊分布、作者单位、性别、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理论模型范式研究
1、有效论文统计量
以2011-2012年传播学术期刊刊登论文作为研究统计量
1、当代传播
2、国际新闻界
3、现代传播
4、新闻大学
5、新闻记者
6、新闻与传播研究
2、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3、研究议题
4、研究方法
5、理论模型范式研究
三:结论
1、我国传播类学术期刊现状、问题
2、提高传播学术期刊学术声誉,(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加强学术交流,建立华人
传播学术共同体
7.医疗学术论文 篇七
赵晓维政委在讲话中指出,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作为军队唯一以介绍医疗仪器、设备和医学工程学科成果等方面为主要内容、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创刊30年来, 牢固树立“服务科研、服务部队、服务卫生装备建设、服务医工学科建设”的思想, 彰显“曲高和众、雅俗相宜”的办刊理念, 办刊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先后被国内外10余家文献数据库作为源期刊收录, 包括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UPD) 、《剑桥科学文摘》 (CSA) 和波兰《哥白尼索引》 (IC) 等, 2007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2008年再次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杂志影响因子为0.894, 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作为办刊力量的有效补充, 经过近7年的发展, 通讯员队伍不断壮大, 作用更加突出, 赢得了读者作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他要求,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要在外部经营和内部管理上下足功夫, 要把《医疗卫生装备》杂志打造成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学术平台, 要建设一支信息渠道广、学术水平高、反应速度快的通讯员队伍, 要继续完善通讯员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提高期刊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同时, 关注学科发展热点, 加强学术交流, 拓展合作空间, 为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提高医学工程为临床服务水平, 提升办刊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会议邀请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胡广书教授做了题为《医学成像重建加速》和《数字助听器:系统与算法》的学术报告, 介绍了医学成像模式及其成像原理, 医学成像重建算法加速的一般原则, 国内外重建加速研究进展以及在数字助听器上取得的科研成果。邀请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陈金雄主任做了题为《新医改条件下的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学术报告, 从新医改下的卫生医疗信息总体框架、设计理念、主要目的、数字化医院的系统架构、数字化医院的主要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这次会议是《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社继2004年成都会议、2007年天津会议之后举办的第3届通讯员学术会议, 共征集论文232篇, 其中170篇论文经评审结集出版, 推荐李桂祥、林村河、王聪、侯军、罗鑫等优秀论文作者在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对评选出20名2008年度优秀通讯员和评选出的20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优秀通讯员代表尹辉工程师在会上发言。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解放军第535医院。湖南怀化电视台“怀化新闻联播”、“怀化·综合”等频道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院报”都对会议盛况进行了报道。
8.学术评价:学术出版机构的责任 篇八
学术评价是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交流、传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是引导学术规范发展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手段,对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术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主观评价,是依据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积累形成的规范、程序,对研究成果所作的一种判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大数据运用为标志的科技发展,学术研究新技术手段不断出现,并被广泛运用,各个学科深度细分和融合,导致学术成果数量和种类海增,传统的学术评价方法无疑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专业化的学术评价机构应运而生。
当下中国流行的学术评价方法主要是文献计量分析,它具有客观、可量化的优点,但是对于社会科学领域,这种“纯客观”的评价,其缺陷和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而学术出版机构作为学术资源的整合者,应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一极。
一 、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学术评价是本性回归
学术评价是学术出版的前提,是学术出版的应有之义。中国学术出版机构应有担当、有作为,恢复和重建中国学术评价功能。
1.学术评价是学术出版的基本职能之一
在学术研究和学术消费之间,学术出版者始终承担着第三方角色,它作为学术成果的传播、推广平台,需要具备价值发现功能,将好的作品贡献给读者。
学术出版机构直面市场,其发展依赖于学术成果品质高低和学术繁荣与否。学术成果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术出版机构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在各种出版形式层出不穷,传统出版特别是传统学术出版面临各种挑战与困难的时期,更增加了学术出版机构对于学术成果质量的依赖。进行评价筛选,发现高品质学术成果,是学术出版机构的内在需要和本质功能。
2.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学术评价是理性回归
国际上不乏相关案例,牛津、剑桥、哈佛、芝加哥等大学出版社,无一不是学术世界公认的学术成果评价机构。他们都有一套匿名评审、同行评议的规范流程。当今世界有影响的学术评价机构,创办SCI和SSCI的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其实也是一个数据出版公司。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学术评价工作基本上是由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承担。他们有一批学者型编辑队伍,用专业、独到的眼光评选选题,编辑书稿,甚至自己创作编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学术研究、学术出版成为党的意识形态部门,上级党政意志成为研究和出版活动的评判标准。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研究作为专业活动得到认可,但是,对学术出版形态、出版功能的认知相对落后,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指标衡量学术出版机构的绩效;二是没有按三大出版领域分类,学术期刊、学术图书出版的专业化程度低。这种状况的结果是学术出版机构扮演不了第三方角色,没有形成学术公信力,从而客观上为学术出版机构之外的学术评价机构的出现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些评价机构所能做的是以引用率为主的客观评价,这种评价是不全面的,应该回归学术评价的本色,即由学术出版机构参与(主观)学术评价。当然,学术刊物、学术出版机构也应履行社会责任,探索参与学术评价的方法、规则。
二、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的优势与特色
1.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学术评价能够确保客观公正
学术出版机构要直接面对市场,学术成果品质不好,带来学术著作的销量和影响力下降,直接影响学术出版机构的声誉和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讲,学术出版机构比学者更加注重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品质,他们最希望学术成果品质优良。因此,学术出版机构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要求很高,由学术出版机构实施学术评价,最有可能保证学术质量。
2.专业编辑可以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参与者
学术出版机构的核心要素——专业编辑是对学术作品做出价值判断的最佳人选和重要环节。相对于同行学者或审稿专家的阅读评价,编辑的评价视角是多维的:内容、影响、规范性。
从内容看,编辑要看作品的观点和论述的规范性[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就分别指出原创性学术著作、学术研究报告、智库报告(皮书)、学术译著、古籍文献、连续性学科出版物的学术规范标准],要看学术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如参考文献和索引是否规范),要看结构安排的逻辑性,还要看所用语言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从影响看,编辑要看作品所述内容是否对人类和社会有益;从体例看,编辑要看作品的体例是否符合特定类型学术成果的规范。除了特殊人物,编辑恐怕是唯一对学术作品全文进行深度阅读的人,因此,编辑既是学术作品的加工者,又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者。
目前的许多评价方法都使用量化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成果的水平,但是无法全面判定一个学术成果的品质。对于质的评价也有评价机构会请一些专家做出内容评价,但是这些专家中有多少能够做到全文深度阅读就很难讲了。能够做到全文深度阅读的恐怕只有编辑,因此,编辑成为学术成果评价的参与者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3.学术出版机构能够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组织者
学术出版机构是学术活动的触发者、学术成果的加工者和推广者,是学术作品面市的最后一道关,因此也是学术质量的最后把关者。另外,学术出版机构是编辑的组织管理者,是学术作品加工的组织者和生产者,是学术产品市场的销售者,是连接学者与市场的桥梁,少了学术出版机构的学术评价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此,学术出版机构应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一极。
国外出版机构在学术规范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了十年的Brill出版集团,审稿过程严谨,对引用数据的时限要求非常严格;与我们进行大型合作项目的Springer集团,对于参考文献、索引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这些要素都是确保学术品质的重要手段。
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学术出版界提出了实行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倡议,并制订了出版社出版规范。社科文献出版社所做的皮书评价已经成为某些科研机构考核的重要标准,目前正在尝试做研究报告的评价。这些都是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学术评价,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背书。
三、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的思考
1.利用学术旋转门机制建立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出版机构作为学术资源整合者和学术产品生产平台,是连接学术作品创作者和学术作品消费者的桥梁,是学术作品加工(编辑)的组织者。创作者、消费者和加工者往往存在角色互换,就是我常说的学术旋转门。学术出版机构是这个旋转门的发动机和推手,在学术产品生产过程中,学术出版机构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和内容评价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学术出版机构建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基础资源。
学术出版机构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以专业学科编辑为中心,对编辑过程进行重点监测,利用专家系统实施专业的匿名评审和同行评议,兼做其他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系统学术评价体系。
2.注重学术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管理
通过旋转门机制建立的学术评价体系,涉及多个利益诉求不同的主体,进行学术评价,特别是主观评价难免会存在一些利益冲突,加强利益相关者对学术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管理是学术出版机构参与学术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保证学术评价信度的重要手段。作为学术资源整合者,学术出版机构具备这样的能力,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布局。
3.搭建学术评价平台,挖掘学术评价大数据
除采集、分析、挖掘本机构在学术评价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外,学术出版机构还可以建立学术评价平台,通过与学术评价第三方合作,将其评价方法和结果纳入评价系统;收集与成果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进入评价系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关心学术评价的人提出评价建议,参与评价,将这些数据同样纳入评价系统,纳入其他一切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共同构成学术评价大数据信息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分析,得到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结果。
9.医疗学术论文 篇九
学术领域不正之风与基本学术道德精神确立
当前我国学术领域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其主要表现为假、劣、伪、冒、庸、卖、媚、空、霸、狡,对社会发展具有阻碍性危害.为此,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确立良心意识、诚信品格、责任观念、精品意识、科学精神、实践观念、服务意识、国家思想、师表观念、法律意识等基本学术道德精神.
作 者:吴灿新 WU Can-xin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50刊 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年,卷(期):19(5)分类号:B822.98关键词:学术领域不正之风 基本学术道德精神 确立
10.医疗学术论文 篇十
学术语篇体裁网络的构建与学术英语教学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加强,高层次的英语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授,而要注重提高学习者们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提高学术交流英语的书面与口头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体裁理论为指导,通过探讨学术英语语篇体裁与语域变体,初步尝试建立学术英语语篇体裁网络模式,以便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学术口笔交流的能力.
作 者:曾蕾 ZENG Lei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 “”(5)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学术语篇体裁 网络 学术英语教学11.论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编辑学者化”;引领;学术
【作者单位】张慕华,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辑学者化”曾引起了编辑界的广泛争论,编辑是否有必要成为一个学者,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目前,“编辑学者化”已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同,但在当前编辑未必都是学者的情况下,学界又提出“编辑应引领学术研究”,对编辑学术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有学者把“引领学术”看作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依照传统认识,在学术研究事业发展的序列中,编辑的工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编辑业务所涵盖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辅助的、被动的,人们对编辑工作的一贯评价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缝而已。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看,编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主动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引领学术研究”[1]。另一方面,吴承学先生提出:编辑不要妄议引领学术潮流[2]。两方面的观点都有道理,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而已。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编辑、学者、作者之间应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学术编辑的身份转型
所谓“编辑学者化”,这涉及编辑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中的“编辑”应限定为学术编辑。编辑虽古已有之,但毕竟是一个现代新出现的概念。当今世界对“编辑”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分歧亦大,而且现代分工越来越细致,编辑人员可细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图案编辑等,细分后的编辑工作有时只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就能从事,并不一定要编辑达到学者的要求。另外,不同的发行内容、发行对象和发行效果,也会对编辑工作产生影响,如儿童画报的编辑、大众杂志的编辑,就不一定要求他们有学者的高度。所以在“编辑学者化”这个命题中,泛谈编辑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应该把范围限定在编辑学术类出版物的编辑人员。
学术编辑的学者化,编辑学界已探讨得非常充分。在对学术编辑的认识过程中,学术编辑的身份发生了转型,除了编辑身份还要再加上学者身份。
首先,这种转型来自对编辑工作的重新理解,编辑工作由传统认识中单纯的技术工作转变成学者化的内涵深化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性质得到确认。人们对于编辑劳动的评估,一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不过是技术性的劳动。但从编辑的实践过程以及编辑劳动的整体看,创造性和技术性劳动两者应兼而有之,而且各有其重要性[3]。把编辑工作形容为“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偏见,是基于古代编辑活动的实际状况的客观评价,是对当时编辑活动表面的、局部的和片面的认识[4]。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再创造,体现在对原稿的提高、规范和优化上,有内容、形式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编辑对稿件观点的斟酌、事实的订正、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集中体现着编辑的创造性[1]。编辑加工是属于内容再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5]。在对编辑创造性确认的基础上,编辑的主体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编辑工作不仅仅是附属性工作,而是有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学者型的编辑才能使编辑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这种转型来自对学术刊物的学术性的认识。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6]。高等学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人们在对学术期刊学术性认识的基础上,学术编辑的学者化要求当然在所难免。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7]。学报编辑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策划作品、鉴定作品、提高作品。做好这几项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学报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而是学术水平[8]。编辑学术思考凸显出学术编辑积极、主动的职业特征[1]。学术编辑的学者化水平不高,也招来诸多诟病。即使编辑们是正派的,甚至拥有一流的学术鉴赏能力,在这样一个学术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术的最新趋向,从而做出明智的取舍判断。许多学术期刊之所以大量刊发平庸的缺乏学术创新价值的成果,原因就是审稿者自身学术水平低下[9]。因此,学术性成为学术编辑的内在特质,学者化对学术编辑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二、学术编辑的“将军梦”
在明确学术编辑的学者化倾向后,一些有强烈进取心的编辑往往会意气风发地向更高目标前进,提出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引领学术潮流的口号,这成了学术编辑的“将军梦”。学术编辑是否有可能实现这个“将军梦”?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的大手笔编辑作品都是明证。这些作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大学者编辑的作品,如孔子编辑《诗经》等作品,引领中国学术数千年;其二是官修的编辑作品,如《四库全书》,官方的权威性和内容的正统性,引领中国学术风尚。当代中国的学术编辑,无论是对社会舆论还是报刊风格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编辑用什么样的稿,约谁的稿,本身就有倾向性。具体地讲,编辑是通过组稿、改稿、言论、组织语言等编辑过程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这种倾向性的[10]。
学术编辑是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的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作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11]。在科学过程中,编辑既从宏观上,也从微观上发挥着学术作用。宏观上,编辑着眼整个社会,而不埋头于某一具体课题,身份超脱,视野开阔,在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形势下,能避免某一领域的专家因“专”而带来的局限。微观上,编辑从审读加工着手,其不满足于原稿值得发表这样笼统的评价,不迷信专家权威,不放过一字一符,能弥补作者的疏误[12]。编辑在文化出版业中,其积极主动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晰。出版业已经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编辑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建设者[13]。因此,当代的学术编辑,是完全有可能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学术潮流的。
nlc202309030054
学术编辑可以拥有“将军梦”,但并不等于这个梦一定会实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真正能成长为将军的士兵却是少数。学术编辑有一定的导向性及影响力,这个可以做到,但其要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恐非易事。我国的学术刊物有高、中、低三层次,不可能所有刊物的编辑都具备引领学术的能力。引领学术对于学术编辑来说,应该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而不应作为普遍性的要求。我们所称的编辑学家,是自立一言的编辑家,他们不仅有自己独到的学问,同时要以自己的学识铸造编辑工作的特色,以自己的学识培养一批作者,从而形成一个有影响的著作者群体[14]。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应高于或略高于撰稿者的水平,起码也应具有相等的水平。
学术编辑“将军梦”的另一缺陷来自对学术潮流合理性及效果的判断。学术编辑即使引领或迎合了某种学术潮流,但这种潮流的研究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即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在编辑删定《诗经》后,依然招来非议,他只是按儒家的思维去删定诗三百,号称“思无邪”,但那些被删掉的所谓“有邪”的诗篇,让后人难以再见其原真面目,在文献史料诗歌艺术研究方面是一种巨大损失。《四库全书》编辑定稿后,对文献保存有重大贡献,但其因各种原因未收录大量著作,并因政治思想因素大量删改原著,也是饱受后人诟病。当代学术编辑如果刻意去引领学术,这种学术潮流能影响一时,但未必都能在历史上会有好的效果。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者的编辑,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文化信息的修补匠,而是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者和控制者[4]。如果学术编辑对这种学术的自由性做出过多的人为干预,逼迫作者顺从自己所引领的学术潮流,则可能会导致权力暴力或学术腐败。吴承学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编辑把用不用稿作为一种个人权力和资源,那是很危险的。”[2]现行的急功近利、工具理性占据主导的“以刊评文”模式导致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们由过去的学界“边缘人”成为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演变成号令“学界诸侯”的“无冕之王”,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获得了空前的膨胀[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片面强调编辑如何去引领学术,将编辑的权力凌驾于作者之上,让作者围着编辑的学术潮流指挥棒转,可能会产生不少负面效果。
三、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
编辑引领学术的问题,引出的是编辑与作者的定位问题,即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从表面上看,学术论文、著作原稿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1]。这种模式是现代出版制度的传播方式决定的,没有编辑的采稿,作者的作品可能永不见天日。在古代,没有编辑的劳动,作者的作品很可能失传。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如何挑选作者和作品,直接决定学术的方向,似乎编辑在引领学术。但具体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以古代为例,古代有总集和选集之分,总集是总括收集,尽量搜罗,编辑总集一般不会把关剔除,起到一个保存完整文献的作用,只有编辑选集时才会进行甄别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编辑都在起把关者的作用。即使是编辑对论文进行选录时,某论文可能收于某作者文集中,也可能转抄于其他文集中,也可能收录于官方文库内,所以某个作者的某篇论文,可能面对多个编辑。这么多的编辑都在引领学术吗?实际上真正引领学术的还是作者,真正体现学术意义的是作者的学术作品,后世要研究的学术问题还是要探究到作者作品的具体内容。而且学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一定非要经过编辑审定,古代可能会是洛阳纸贵,今天可能会是网络花开,如何争取到作者的好稿反而成为焦点。因此,作者对学术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
无论如何肯定编辑的劳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编辑的劳动必须建立在作者的劳动基础之上。这样一来,编辑的劳动就带有强烈的服务性、隐藏性、评估性等色彩[3]。其实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创造性,都不能否定作者的先前劳动,作者是第一性的,编辑是第二性的。如果编辑和作者的主从位置调换过来,编辑第一性,作者第二性,那编辑只能改称为策划了。当代的编辑虽然包含策划功能,但主体功能仍然是对作者作品的编校整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术编辑的学术能力再强,就算是一个钻研精深的学者,也不能一人包办学术期刊的所有篇幅,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作者投稿,为作者服务。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16]。从这“五大员”角色去看,学术编辑在学术态度上更应甘当一个配角,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
总的来说,学术编辑想引领学术研究或潮流,是学术编辑有责任心、上进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虽然要求非常高,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表达编辑“引领”雄心之前,务必注意两点:一是,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水平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二是,是否对作者有充分的尊重和服务的态度。正如吴承学先生所强调,对于编辑引领学术问题,不是不议,而是不要妄谈。
[1]马光. 编辑学术地位新论——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主动作用[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9(60):115-120﹒
[2]吴承学. 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N]. 光明日报,2009-06-22.
[3]金龙,克元. 编辑的劳动与作者的劳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3):79-80﹒
[4]傅建祥. 对编辑形象的再认识[J]. 石油大学学报,2000(2):94-96﹒
[5]刘杲. 我们是中国编辑[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陈正夫. 高校学报学[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7]孙犁. 孙犁文集[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8]杨焕章. 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16.
[9]许纪霖. 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N].文汇报,2004-12-12.
[10]翟正荪. 编辑不仅仅是编稿[J]. 新闻知识,1996(9):12.
[11]刘嘉秀. 编辑的学术思考和创新思路——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论[J]. 编辑之友,2011(6):82.
[12]赵蕴. 刍议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学术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90.
[13]于殿利. 对新形势下编辑定位的再思考[J]. 中国编辑,2012(3):22.
[14]蒋广学. 编辑通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杨玉圣. 学术编辑的道义担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02-16.
[16]郑东.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 中州学刊,2008(5):287.
12.医疗学术论文 篇十二
China Med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惠通兴业国际展览 (北京) 有限公司和杜塞尔多夫展览 (上海) 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是中国首家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 (UFI) 认证的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China Med 2011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12家展商参展,展出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4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到场参观,其中包括来自军队和各地方医院的院长和设备科主任等VIP贵宾,且观众中不乏采购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医疗设备采购现场成交额达2亿美元。
秉承产品高端化、学术权威化的宗旨,本届医疗设备展用心打造医疗仪器设备行业的高端商业信息平台。GE、飞利浦、西门子、东芝、瓦里安、医科达、锐珂、万东、倍肯、罗氏、山东新华、强生、阿洛卡、迈瑞、乐普、东软、威高、鱼跃、洲际、谊安、大基康明等实力企业展出了各家的新锐产品,德国、日本等国家展团也携其最新产品集体亮相。
西门子推出了全新Biograph分子磁共振 (mMR) 系统。这是世界上首款融合了同步数据采集技术的分子MR全身成像系统,目前正投入临床试验。该创新系统采用一体化整体设计,由一台磁共振 (MR) 扫描仪和一套集成式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探测系统组成。在这款全新的3T复合系统中,西门子研发人员首次成功实现了全身成像系统的MR和PET数据同步采集。
瓦里安带来的TrueBeam是瓦里安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一款全新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2011年在中国上市销售。TrueBeam加速器的核心部件,如加速管、束流偏转系统、治疗机头、影像引导系统、病人支持系统和主控系统等均从底层重新设计,可以完全满足最新放射治疗技术的要求,并为发展和实现新的放疗理念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医科达突出展示的ClarityTM为放疗科专用的图像引导设备,它作为原先的第三方产品,能够与加速器和CT机完全整合在一起进行图像特别是软组织影像引导功能。它在对头颅、乳腺、前列腺及宫颈成像的同时,完全避免了射线对病人的伤害。由于ClarityTM的强大兼容性,它不仅能完成CT模拟,而且能在加速器治疗室内实现成像指导放疗。
作为中国第一台高端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迈瑞的BC-68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运用SF-Cube多维分析技术,实现了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检测的精准检测;最大检测速度可达125样本/小时,极大提高了检验科工作效率。
东芝展示了最新适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640切计算机断层“Aquilion ONE”,扫描速度更快,辐射剂量及显影剂使用量更小,影像更清晰。
美中互利带来的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和美国航天航空局等联合开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也首次在本届展会上亮相。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尖端的第三代手术机器人,它拥有世上最灵巧的手腕,甚至可以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精准动作。
此外,首次进入中国的产品还有:GE的高保真3.0T磁共振Discovery MR750 3.0T、迈柯唯的复合一体化手术室 (Hybrid OR) 、倍肯的LED荧光分支杆菌快速检测系统,山东新华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也首次在China Med亮相。
China Med 2011除设置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信息、医用耗材、骨科、医院建筑六大专区外,还首创北美、欧洲以及亚洲三大品牌区,与德国团和日本团交相辉映,汇集行业内高端产品,展示前沿理论与技术实践完美结合的最新成果。
展会同期还举办了医学影像、医疗卫生、临床技术及招标采购四大类20多个现场活动,是唯一同时获得全军各学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鼎力支持的学术会议。来自海内外300多位知名专家和5800多名学术会专业听众齐聚一堂,其中,“院长高峰论坛”是首次举行,组委会邀请了医院专家、国家财政部政府采购处领导对医院经济效益管理各方面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现场观摩医院招标采购活动。为配合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战略前移,重心下移”的总指导思想和方针,China Med 2011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了“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信息网络系统研讨会”,并专门邀请航空医学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以及上海、沈阳、无锡等地远程信息中心专家与行业人士进行探讨与交流。China Med已经成为国际知名企业与海内外医学学者共同探讨最先进技术、最前沿医学动态的舞台。
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Sullivan预测,从现在到2015年,中国的整个医疗仪器与设备市场将翻一番左右,达到537亿美元。2009年至2011年预计政府在医疗改革中共投入1240亿美元,尤其是2011年作为“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将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从而成为中国医疗改革具有里程碑的一年。数据表明,到2011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规模将位居全球第三。
13.医疗学术论文 篇十三
个人专著可以由单独的论著或若干篇论文合集组成,字数应达到6-8万字以上。以艺术研究领域学术研究著作、学术研究论文、各级课题研究成果等内容为主,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均可。由国内专业权威出版社出版,国家标准书号,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查询,可作为行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职称)评审的有效业绩与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机构:
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研究所、舞蹈研究所、话剧研究所、曲艺研究所、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建筑艺术研究所、摄影艺术研究所、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展览演出中心、秋雨书院、范曾文苑、研究室。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专著书稿要求: 条理清晰、论证有力,能够较好反映目前社科领域学术研究和实践中的焦点、前沿问题、具有新颖性和时效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专著征稿范围:
书稿主要以社会科学、人文与伦理、历史与年鉴、哲学与思想、行政管理等论著为主。以学术研究著作、学术研究论文集、各类课题研究成果、教学材料等,个人专著、多人合集均可。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专著出版流程:
1、与我公司取得联系后,交付稿件,我公司联系出版社进行稿件初审,将初步结果告知作者。
2、与我公司签订图书出版委托合同,并交付稿件(电子稿),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出版授权书及书号费用。
3、我公司将书稿递交出版社办理各项出版手续。
4、我公司进行书稿的排版、设计等工作,并辅助出版社进行三审三校。
5、书稿排版、设计、编校完毕后交付作者审核认可。
6、出版手续完毕后,作者交付全部印刷费用。
7、制版出片,交出版社指定印刷厂印刷、包装。
14.医疗学术论文 篇十四
活动规模:参与人数面向音乐学院全体本科生,主要对象为大
一、大
二、大三学生,预计在500人左右。
活动内容介绍:
本次学术科研宣传展旨在加强同学们对创新杯等学术科研活动的活动的了解,并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到科研学术活动中。
近几年来,音乐学院各级领导和老师,注重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科技创新竞赛。学院通过开展多学科专家教授的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学校创新基金的申请以及论文的竞赛中,同学们都积极参加,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也收获了丰厚的成果。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学术科研的创新是民族之魂、教育之魂、科技之魂。通过学术科研宣传展以扩展同学们的音乐创新兴趣、音乐创新思维、音乐创新能力。鼓励同学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同时在参与科研活动中活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时间
占定于11月中旬到12月初
三、活动地点
音乐学院一楼大厅
四、活动前期准备及分工安排:
1、学生科研活动竞赛优秀团体及个人风采展板制作(负责人:学习部郭春雨)
2、创新杯科技竞赛工作流程展板传单制作(对大学生“创新杯”活动进行整体介绍,主要包括“创新杯”简介、竞赛类别、竞赛流程及奖励措施等方面,让同学们对“创新杯”活动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负责人:学习部芦炜彬)
3、广西师范大学各类学术科研活动项目细则展(搜集整理负责人:杨莹)
4、学院近年来学术科研获奖作品成果展,学风建设相关活动成果展,历年科研交流讲座成果展。(搜集整理负责人:学习部芦炜彬 郭春雨)
5、指导老师学院学科带头人介绍展(制作负责人:陈秋月)
6、制作横幅(横幅内容:音乐学院学术科研优秀论文作品展及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宣传展 横幅
长度:
8、5米)
7、展板打印(负责人:音乐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8、大厅展板布置(负责人:学生会)
9、拍照摄像(负责人:宣传部刘阳)
五、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科研宣传展开始并介绍到场领导及嘉宾。
2、分团委书记周晓霞老师对近两年学院科研创新工作进行总结。(创新杯获奖情况、创新杯基金申报情况、教务处创新实践项目资助情况、学院讲座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田野实践情况、歌曲舞
蹈创作获奖情况)
3、请学术科技竞赛优秀个人代表金萌、陈文颖、凌晨发言。
4、主持人宣布宣传展正式开始。
5、学生会成员负责发相关科技学术宣传单。
6、学习部成员负责展示相关作品。
7、展板在音乐学院大厅展出两周时间。
活动经费预算:
横幅制作费:51元(每米6元 共8.5米)学院历年科研活动各类展示展板制作:300元 创新杯学术科研参赛流程宣传单及展板:150元 历年优秀论文的搜集纸张费用:100元
15.医疗学术论文 篇十五
一、作为伦理的学术
作为伦理的学术, 以追求真、善、美等为目的, 以追问生命的意义或精神之需为何, 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为基础, 不以功利和实用为目的, 不以市场和应用为导向, 不以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为评价标准, 其主要存在于基础研究或理论研究中。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 此类研究一般和人的精神需要相关, 如文学、艺术、历史、神学、哲学等对生存之因的探讨;在自然科学领域, 以探求自然界的真理为目的, 体现为一种求真的精神, 以理论研究为依归, 不以具体的产品制造为目的。
作为伦理的学术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学园。在西方, Academ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的’Αкαδημεια (亦作’Αкαδημια) , 根据《古希腊语汉语词典》的解释, 一是指古希腊西北郊的体育场, 柏拉图在该处办学讲学;二是指柏拉图学派[3]。公元前387前, 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 (Academus) 建立学园。此地原为阿提卡英雄’Αкαδημεια (或拼写为’Εкαδημεια, Hecademus) 的墓地, 学园以这位英雄的名字命名。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传授综合性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①。柏拉图的学园建校后原址长期未变, 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统帅苏拉围攻雅典时才被迫迁入城内, 以后一直存在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 前后持续存在达900年之久。以后西方各国的主要学术研究院都沿袭它的名称叫Academy[4]。
现代英语中,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academy共有三种解释, 一指研究院、学会;二指专科学校;三指 (苏格兰) 中等学校、 (美国) 私立学校[5]9。可见关于研究院、学会的解释直接源于古希腊语的含义, 而专科学校、中等学校或私立学校等都是古希腊语意义的延伸。另外, academy对应的形容词是academic, 有四种解释, 一是指学业的, 教学的, 学术的;二是指学术的, 与实践性、技术性相对;三是指学习良好的;四指纯理论的, 空谈的, 学究式的[5]9。不难看出, 解释一、二和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古希腊academy学园的特征、特色、宗旨或核心要义, 此现代解释无疑是对古希腊语之academy传统意义最好的保存、传承和延续。尤其是解释二和解释四, 二者意义的结合, 充分说明属于“academic”的研究特点是纯理论的、空谈的、学究式的。
另外, 在现代英语中, 常见的表达“学术”的词还有scholarship和learning,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 scholarship有两个意思, 一指学问、学术和学术研究;二指奖学金[5]1781。learning也有两个意思, 一指学问、知识;二指学习[5]1149。可见, 在学问和知识的层面, scholarship和learning有相通之处, 关于learning的用法, 比如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 (Edward Shils) 的《学术的秩序》, 其英文名是The Order of Learning, 而且, learning还常和higher搭配使用, 比如higher learning, 有时指高等教育, 有时指高等学术。此外, 在表“学术”一义上, scholarship和learning还存在比较细微的区别, 就学术的难度和成就而言, 前者稍大于后者, 而且, 在用来指“学术”时, scholarship是比较常用的。
柏拉图的学园为整个西方学术发展开创了以学术为学术的传统。该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美国大学, 直到作为技术的学术在美国大学出现, 这种学术信念始终是西方学术精神的核心, 一直未遭遇巨大的挑战。值得一提的是, 中世纪 (约公元476-1453) 的大学首先出现了职业意义上的大学教师, 但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传播知识, 研究只是一种业余活动而不是专业活动。且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神学, 后发展为古典人文学科, 极其有限的研究亦集中于神学。
17世纪及其以前的大学组织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典型, 在法国则以巴黎大学为代表。此时的大学仍然沿袭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 通过神学、法学、医学、哲学、古典著作等内容的学习和研究, 主要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医生、公务员。16世纪末, 自然科学方面的讲座开始走进剑桥和牛津大学, 然而, 其仍然处于大学的边缘地位, 要么从属于神学和教会机构, 要么从属于古典人文学科[6]。其间, 由于自然科学在大学的地位始终是次要的, 大学对自然科学的贡献微乎其微。因此, 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科学研究的开展, 只能通过大学之外的科学学会产生, 学会承担着科学研究的职能。
一般认为, 17世纪以前, 在欧洲就已经有各种非正规的学会。早期的学会组织是业余的科学研究爱好者聚集的场所, 学会为他们提供研究、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研究者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 把对自然世界的探究作为一种闲暇的消遣。此时的研究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以研究本身为乐趣的个人活动或追求。正规的学会发端于17世纪, 以英国皇家学会 (1660年) 和法国皇家科学院为代表, 它们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
17-19世纪, 科学学会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 从自由松散的业余组织逐渐发展成为日益专门化、专业化、制度化的组织。这是科学学会制度化的过程, 也是学术开始转型的一个孕育期, 即从个人的自主研究发展为由第三方资助的研究。学会发展到后期, 其内部制度如期刊发表、学术规范、学术评价方法和制度、学科分化的格局等都非常成熟, 为后来大学的组织建制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最终影响到了大学内部的学科建制乃至整个学术体制。1810年, 德国柏林大学成立, 大学开始承担起科学研究的职能, 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改变了当时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情况。科学与大学的融合由此开始。
1876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 科研才真正成为美国大学的职能。霍普金斯大学对科研的重视及其学术之风的形成, 受到了德国大学办学模式的直接影响。西方的学术传统、科学学会的特征以及科学在大学的建制过程等, 就是这个时期, 从德国大学转移到了美国大学, 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超过了任何其他单一的因素, 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变革, 永久性地重新塑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特征[7]。
美国大学在引入科研职能之前基本上是英国式学院, 既没有学术研究的物质基础, 也没有学术研究的传统和环境。且直到“二战”前, 美国大学的科研只是少部分人从事的小规模活动, 经费主要来自私人基金会的资助, 资助也非常低[8]1。这一时期的美国大学处于社会的边缘, 缺少和社会的联系, 俨然一种处于象牙塔内的姿态, 学术研究也是以作为伦理的学术为主, 学术的发展和评价都是遵循自身内在的逻辑, 很少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
可见, 西方的学术从古希腊的学园, 经历近千年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到16-19世纪科学学会的自然科学研究, 再到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将科研作为大学职能的创举, 直到二战前的美国大学, 无论是人文科学领域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还是自然科学领域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这很长一段时期的学术研究主要基于个人兴趣, 符合真善美的价值观, 较少考虑实用和功利的目的。因此, 二战以前, 整个西方学术的演变, 主要是以作为伦理的学术为核心, 其间虽有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 但内在精神是基本一致的。
二、作为技术的学术
在美国大学借鉴德国大学模式的过程中, 继承和发展了西方的学术传统。然而, 这并不妨碍美国大学很快开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这主要源于“服务社会”成为美国大学的第三职能。美国大学超越象牙塔, 转身成了为外界各种利益群体提供服务的机构。首先始于《莫雷尔法案》 (1862年) 的提出及其所致的一批“赠地学院”的出现, 其次是“威斯康星理念” (1904年) 的提出及一批效仿者的追随。二者实际上是大学注重实用、注重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适时表达。由于大学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其明显的实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国家实力———因而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边缘走向中心。同时, 大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联系也愈加密切:现代科学和实用技术的内容被更多地纳入课程, 教授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大学作为组织楔入社会结构之中。与此同时, 国家政权加强了对大学事务的干预, 采用了立法规范、经费支持等诸多手段, 力图使大学的活动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方向一致。由此, 大学的发展体现出更多的外部依赖性[8]4。
美国大学第三职能的提出为作为技术的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但此类学术的发展还基于美国大学与联邦政府关系的变化。在美国, 联邦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在《莫雷尔法案》 (1862年) 里有所规定, 农业部与州农业研究站存在某种关系, 而州农业研究站又常常与州立大学或农业与机械学院联系在一起, 除此之外, 联邦政府与大学之间实际上没有积极的联系。州立和私立大学从联邦政府得不到任何形式的拨款;它们不从事任何与联邦政府签订合同的工作。教育不是“国家的控制对象”。联邦政府的社会立法非常有限, 还侵害不到大学[9]。所以, 很长时间以来, 美国的大学主要是同农学、医学、法学结合在一起的, 享有较多的自治权, 然而由于二战原因, 大学开始同军方结合[10]。
二战期间, 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向大学提供大量科研资助, 用于原子弹、雷达等武器和设施的研制, 这促使联邦政府与大学之间开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8]1。二战结束, 又迎来了冷战时期, 为了实现国家安全、军事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联邦政府通过科学政策介入大学, 自然科学研究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领域, 政府对其进行了大量投入和严格控制, 并参与到大学管理的过程中, 对大学的科研结构和资金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 使学术研究的方向和重心发生深刻的变化, 实现了国家利益和政府高等教育权的扩大[11]。战争需要大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必然需要以战争和武器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的支持, 而此时的联邦政府不是建立专门的实验室或依靠工业来从事这类研究, 而是将它放在了大学。大学通过接受为联邦政府从事某些研究计划的合同, 与联邦政府建立了组织关系。曼哈顿计划的很多部分是由大学根据与联邦政府的合同开展的, 并受到军队安全限制规定的制约;在这一方面, 辐射计划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同一性质。大学为军队专家培训计划的很多不同部分提供了场地, 并承担了教学任务[9]223-224。
美国联邦政府以发展武器和军用目的的研究方式与大学继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但以武器军备的研发与制造为目的的科学研究, 显然违背了大学学术研究的道德准则, 破坏了学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联邦政府通过科研支助的方式介入大学, 其最直接的影响是学术研究类型的变化, 短期内扩大了以实用和应用为目的的研究, 即作为技术的学术。从更本源处看, 联邦政府强大的干预和控制力使大学成为“国家的工具”, 破坏了大学的自主性地位和性质。
冷战结束后这种影响并未消失, 而是以一种更隐蔽和合理化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的发展, 联邦政府从而开创了一个传统, 即对大学的“项目拨款”和“合同研究”制度, 联邦政府为了政治或经济的目的, 以这种方式实则是在盘剥大学, 在耗尽大学, 大学也就是在如此状态下丧失了自己的学术精神, 这一制度在大扩展时期瓦解了美国的大学。它导致了个人的自我中心、对大学的要求和个人对作为其中成员的义务的漠视, 或者像某些社会学家所说的, 导致了“将个人的专业认同凌驾于对所在学校的认同”[9]232。这被看作对大学的一种支持, 但实质是政府从中获益, 且不用为大学所付出的学术精神之代价和成本买单。大学也就是在如此过程中不断丧失其高贵的存在前提, 成为政治的一个工具, 成为服务于政府的一个部门。
这种情况, 正如希尔斯所说:“美国联邦政府有一个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对大学的自我维持存在的假定。它不关心大学的维持;它认可这样一个事实, 即大学已经存在, 它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购买大学的智力资源。它的各种政策没有伴随着任何对服务来源的反思和责任感。它就像一个还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的部落;它把大学看成是不需要它的支持就已经存在的资源, 并且会在没有它的支持的情况下继续存在。在对大学存在的看法上, 政府觉得问题来了大学就可以作为实现某些特定目的的工具, 问题过去了, 它们就可以搁置一边, 它们是可以依靠自己的资源存在下去的机构, 并且在想到它们提供服务时, 总是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提供服务。”[9]225
希尔斯指出的这种情况, 恰好反映了二战和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对待大学的态度和方式。大学被赋予了由政府的目的所要求提供具体服务的越来越多的任务。然而, 政府不是社会中的一切, 它不是社会的终极目的[9]233。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以及近年来在一些地方, 一些教师和学生从道德角度出发, 反对研究资助制度或学术工作的实用导向性, 他们要求管理人员或教师委员会取消国防部资助的有军事用途的研究项目。学校通常的反应是, 如果研究是不保密的, 教师愿意接受它, 大学应该予以许可;否则的话, 学校就将自己置于对所有研究成果最终可能用途进行道德评判的地位上[12]220。
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 美国联邦政府对基础研究的资助力度慢慢降了下来, 80年代初提供的资助水平与1967年提供的资助水平基本一样。在80年代, 政府研究资助水平得到一些提高, 但是它伴随着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的大幅度增加, 这种情况使得“自由支配支出”开始下降。到90年代中期, 政府对大学研究资助的前景, 比前40年显得更加黯淡[12]186。随着联邦政府拨款的减少, 大学为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开始转向市场。学术研究从而直接受大学市场化驱动, 理查德·鲁克 (Richard S.Ruch) [13], 索尔斯坦·凡勃伦 (Thorstein Veblen) [14], 希拉·斯劳特 (Sheila Slaughter) 和拉里·莱斯利 (Larry L.Leslie) [15], 大卫·科伯 (David Krip) [16], 杰德勒·德兰迪 (Gerard Delanty) [17]等在其各自的著述中, 都不同程度地指出导致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拨款的缩减使大学资金缺乏。大学面临筹集资金的压力。从目前来看, 大学的非公共资金的来源通常有四种途径:一是学费, 包括海外招生;二是赞助者, 私人捐赠或基金;三是与市场的合作, 如产学研结合;四是创办营利公司或营利性教育服务 (培训) 机构。对公立研究型大学而言, 私人和市场介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市场化的浪潮, 与之伴随的是, 营利性大学的崛起、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学术资本主义等问题的涌现。在大学市场化过程中, 无论是互利互惠的说词, 还是富国益民的宏旨;其实质是学与商的博弈也好、合作也罢, 总之, 大学与商业的互动也带动了学术与商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商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术的方方面面。
大学对市场的依赖, 使与市场相关的力量、理念影响到大学, 对大学的角色和使命产生冲击, 使大学在手段和目的中不断迷失自己。尽管大学和市场都想着如何赚钱, 如何互利, 但是市场关注的是短期行为, 赚钱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 其最终的产品是商品。而大学不同, 大学不仅要通过产学研等活动为社会服务, 还承担着育人、肩负着国家未来的使命。
私人 (机构) 捐赠也成为大学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捐赠的形式多样, 通常以设立某某奖励基金的形式发放。一般而言, 受赠单位首先要征求捐赠者如何使用这笔费用, 使用的对象和途径如何。关于捐赠者,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类对捐赠的使用是无条件的、无干涉, 另一类是有条件的、有特殊目的、甚至是有具体的使用方式的要求。这关乎到捐赠者与大学政策制定的关系。前者不主动对捐赠如何使用的政策进行干预, 至于大学在制定相应政策如何考虑捐赠者是另一回事;而后者会把自己的意愿和嗜好通过大学对赠款的分配政策表现出来。
随着商业捐赠的增多, 大学不得不为之付出代价。凡勃伦认为:“富豪的捐赠导致大学政策的市场化, 富豪们借助行政管理者侵入到学院规章制度的运作过程中, 导致本来是学院式的自主管理, 从宏观规划到细节设计, 无不要遵从或尊重捐赠者的意愿与喜好。”[14]
随着不同利益主体介入大学, 尤其是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关系的变化, 导致大学角色和功能的变化, 相应地, 学术研究的类型与功能也顺势而变。面对来自大学之外的压力, 传统的具有“academy”特点的作为伦理的学术显得很不合适宜, 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大学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 不得不考虑政府、市场、社区等利益主体的需求, 开展与作为伦理的学术相对应的旨在实用的作为技术的学术, 作为技术的学术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三、学术类型之间的张力分析
作为伦理的学术代表着一种伦理的或道德的力量, 作为技术的学术代表着政治和经济的力量。韦伯曾区分了两种理性:①目的合乎理性的, 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 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 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②价值合乎理性的, 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 不管是否取得成就[18]①。由此来看, 作为伦理的学术是合乎价值理性的, 而作为技术的学术是合乎目的理性的, 前者服从真理的逻辑, 后者服从资本或权力的逻辑;前者以探寻真理为主, 后者以满足世俗为要。可见, 二者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二者并存形成一种互相抗衡的力量, 从而构成一种持续的、内在的张力。
学术和营利水火不容, 这种观点已经根深蒂固[12]16 (此处的学术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学术, 或作为伦理的学术) 。任何现代社会的国家利益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和繁荣的商业文化, 但强大的经济是实现人类目的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本身[19]11。来自追求经济增长的压力, 也促使欧洲很多政治领导人以经济增长为导向, 改造了大学教育的全部———既包括教学, 也包括研究, 追问每个学科、每个研究人员对经济做出了多少贡献[19]142。结果是, 我们正在追求能保护我们、使我们愉快、让我们感到舒适的占有物, 泰戈尔将它们称作我们的物质“外罩”。但我们似乎忘记了灵魂, 而灵魂是思考与想象的机能, 造就了我们人类, 使人际关系成为丰富的人性关系, 而不是简单的互相利用与操纵的关系[19]6。
正所谓:“哪里有政治和经济, 哪里就没有道德。”[20]学术的功利化倾向必然脱离道德的基石, 导致道德危机。政治、经济和道德在本质上是矛盾的、不相容的, 因为政治、经济关注的是短期的、工具性的、外在的利益或效率, 而道德关心的是人之内在的、长期的、非工具性的生活的意义。作为伦理的学术, 更多侧重的是培养人、发展人的长远考虑;而作为技术的学术, 其实质是营利的学术, 服务于经济增长和政治需要的学术, 尽管它们也会有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作外衣。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 两类学术之间的张力, 也可以理解为“伦理/道德”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张力。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Oswald Spengler) 认为, 经济和政治是同一存在的活生生的川流的两个方面, 它们尊重事实, 而不尊重真理。有经济的命运, 正如有政治的命运一样。生活有适合历史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它们互相掩盖, 互相支持, 互相对抗, 但政治条件无疑是第一位的。生命的意志是保存自己并获得成功, 或者更确切地说, 是为了获得成功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有力。但在经济方面适合的状况下, 存在川流的适合是重视自己, 而在政治上适合的状况下, 它们的适合则是重视别人。因此, 政治为一种理想而将人们牺牲, 人们则为一种理想战斗而死;但经济只是使他们耗损殆尽罢了[21]。由此可见, 政治与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高度统一性, 它们与人之为人或人的生命意志具有对立性。也可见, 这两种学术类型的张力, 本质是伦理/道德与政治、经济的矛盾, 或者说, 是两种研究价值取向的冲突, 因为前者以探明真理和提升精神为依归, 后者以遵循和满足世俗需要为前提。而且, 这也印证了词源学角度的考察:作为伦理的学术代表对真理的自由探索, 其体现于“academy”的古希腊语义和柏拉图学园的宗旨中。
大学必须抵制诱惑, 不要试图事事都为了社会。大学是许多利益中独一无二的利益, 它必须时时盯着这个利益, 以免向希望它更实用、更现实、更随俗的要求妥协[22]254。他还说, 他从未想过大学只是从属于社会的一个部门。相反, 他始终认为社会是从属于大学的一个部门, 他祈求这样一个社会, 它能多少宽容并供养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这个孩子的玩耍反过来又能造福于社会。沉迷于大学的理念并不是一件荒唐事, 因为只有通过这种理念, 才能了解人们能够达到的境界。没有它, 理性生活的全部神奇成果都会陷入原始的泥沼之中, 再也无法复活。轻浮的经济学和心理学对这种理性生活的诽谤, 并不能抹煞它那无法抗拒的美。但这种诽谤会使它受到遮蔽, 事实也确实如此[22]245。“学术”是思想的载体, 是大学的灵魂, 大学不应从属于社会, “学术”又何尝可以?作为技术的学术, 究其本质只是服务于政治和经济的一种工具, 只会让“学术”更功利, 让大学更世俗。
【医疗学术论文】推荐阅读:
医疗卫生机构论文07-22
医疗纠纷,医患矛盾论文06-27
医疗暴力与医疗创新06-21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个人奖惩考核办法12-15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区别!12-10
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11-15
医疗缺陷标准06-08
医疗保障制度08-02
医疗过错鉴定08-05
医疗看护合同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