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10篇)
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一
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法指导
主要是要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理清知识线索,形成历史知识阶段特征,点击知识重点、难点、热点、联系点、延伸点。介绍复习方法、技巧。由于复习课的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历史试题明显带有抽样性测试的特点,与地理、知识容量大、进度快,学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掌握住老师所讲的东西。也不
政治科相比,历史题的答案大多在教材中有现成的表述,只有将课本内容记清楚,才能得高分。故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不应该过份迷信资料,迷信所谓的“重点”、“热点”,而应将主要的精力放到对教材的识记和理解上去,系统全面地掌握好教材才是根本。如何掌握好教材呢?下面我就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和做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首先应弄清楚“学什么”,即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看书时,首先要明确书上的内容哪些只需了解、哪些必须记忆、哪些应该理解,切不可漫无目的地看书。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打基础,而怎样才算掌握好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呢?它应包括:①对历史事件的准确掌握,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②对历史概念的深刻、全面的理解,主要包括历史事物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性质及其影响、评价。③对历史结论的理解要全面,要抓本质。④抓历史阶段特征,抓住了特征,才能区分不同阶段的特点,才能认识历史演进的进程。⑤对历史发展过程、线索的清晰掌握。线索、过程反映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搞不清线索和过程,答题中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二、关键是知道“如何学”,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这样的感受:一是所记的知识忘得快;二是复习到一定量的时候同类知识出现混淆;三是记住了的知识在解题时不会用。用信息论的观点来解,它主要信息输入的路途不合理造成的,即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不当。我认为高三一轮复习,对教材的掌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听好讲,做好笔记和学习提示。搞好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是必须听好讲。在老师的具体引导下去复习,以减少复习的盲目性。老师在讲复习课时
可能保证以后不遗忘,所以同学们在听讲和思考的过程中要在书上做好笔记和学习提示,以便于课后的复习巩固及考前对教材的快速复习和查缺补漏。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老师组织复习的思路、模式、方法明确该学什么和如何学。
2.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素入手处理教材。大多数同学在看书时习惯于从某章节第一句话起从前往后顺着看,这种单一的看书方法不利于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打开历史课本后,同学们不妨先看第一页的主目录,从宏观上掌握整本书的主体内容,然后再看某章的节目录,掌握本章知识的主体内容,再看某节知识的子目灵(黑标题),最后再去记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要点。这就是按知识结构到知识要素的顺序来掌握基础知识,它易于帮助同学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历史阶段特征,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给知识点定位。
3.做好记号。注意知识的条理性。边听讲或边看书的同时边做记号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复习效率,并为以后的继续复习创造条件。记号的内容一般包括:①拟好小标题(如原因、特点、性质、结果、意义等)。②编好序号,使知识要点化、有序化。编序号时,要注意序号的规范性,层次性。③长短记号交替使用,短记号要寓于变化,以突出知识的层次、重难点。④注明学习提示,主要指与其它相关知识联系、对比或此知识的延伸内容、隐性的含义等。大多数成绩好的同学的教材是一个宝库,书一打开,琳琅满目,该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再要复习很方便。反之,成绩并的同学的书上或是空白,或是乱七八糟的横线,再要复习只得重新去找知识要点。学习的效率很难提高。
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二
一、知识理解的把握是还原而不是复原
高三一轮复习不是机械地重复内容, 更不是复原那些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知识。聚焦“原汁原味”的课堂, 说到底还是围绕教师 “为什么教”“怎么教”和学生“为什么学”“怎么学”的教学实践, 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逐渐缩小课程目标与教师实践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反复对课程标准及教科书文本进行解读,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及具体知识背后的价值, 即明确“教什么”“学什么”。为此, 笔者以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为例, 列出本单元的知识还原清单: (1) 本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什么?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 (2) 教科书选择了哪些内容来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3) 本单元涉及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4) 教科书是如何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的?围绕“学生主体, 学情主导”的宗旨, 经过精心构思, 笔者理清了教学思路: (1) 理解一个核心概念———代议制。它指公民通过选举, 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 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 把握历史趋势:古代政治文明向近代政治文明的发展, 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古代希腊部分城邦虽然实行过民主政治, 但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欧美的代议制不是从希腊的直接民主制发展而来, 而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王权建立的。 (3) 确定主体知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的表现: (1) 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 在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的问题上, 代议制民主是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 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 (2) 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均以防止专制统治为目的。 (3) 三项原则即民主化的原则、法律化的原则、制度化原则。多样性的表现: (1) 法、德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典型国家,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颁布宪法确立共和政体, 但与美国的共和政体又有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而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权力中心是总统。 (2) 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 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但与英国也不同,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而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与宰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4) 史论结合还原知识结构。 (1) 以议会为中心的资产阶级国家管理体制即英国君主立宪制, 可归纳为:一条主线———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国王权力不断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2) “三权分立”国家管理体制的法律典范即美国1787年宪法, 可归纳为:一个创新———民主共和制;两个分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分权, 联邦政府内部分权;三个制度———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3) “风雨飘摇”的“一票共和”即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可归纳为:一个制度———议会共和制;两个权力———立法权 (众议院和参议院) 、行政权 (总统、内阁) ;三个职责———总统、国民议会、内阁。 (4) 专制主义“借尸还魂”的代议制即德国君主立宪制, 可归纳为:一个特点———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两个权力———行政权 (皇帝掌握实权) 、立法权 (议会权力很小) ;三个职责———皇帝、宰相、议会。通过以上的逻辑建构, 学生对客观史实和主观认知得以全方位把握。
二、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整合而不是整理
在一轮复习教学中, 应注意区别知识体系的“整理”与“整合”, “整理”只是每个知识点的简单罗列, 而“整合”是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才能有能力和提升能力;只有进行知识点的横向对比和纵向的拓展构建起网络结构, 才能全面地理解知识的内涵, 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形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知识体系, 进而发现历史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将一个单元的考点进行梳理, 接着将这些考点构成的线索整理出来, 再将与这条线索中与考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比较, 最后将“点”“线”“面”进行整体的建构。 具体操作流程:把每单元的主题作为“线”, 再把单元内每课课题作为“点”, 最后把每课中的每一子目有针对地结合课后的“本课要旨”进行“面”的分析。
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 笔者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如下的整合:先逐个剖析本单元的考点, 整合其构成的线索:春秋时期, 孔子创立早期儒学;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儒学;西汉时期, 儒学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 形成外儒内法的特色, 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 以儒为本, 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形成了理学;明末清初, 继承和批判儒学, 形成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纵向比较“儒家思想在近现代的演变”:维新变法时期, 利用儒学托古改制;新文化运动时期, 遭到猛烈抨击;“文革”时期“批林批孔”;当代“孔子热”等。横向联系“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比较”:相同之处在于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都将道德看做政治的基础;不同之处在于“对人的属性的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自然科学的态度”等方面。在梳理和建构过程中, 相关知识形成了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网络。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概括出儒家思想的演变特点:儒家思想既传承又创新;儒家思想的变化受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等。
三、知识推进的过程是探究而不是探寻
新课标的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要求我们准确、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资源。知识的推进是高三历史复习至关重要的环节, 是对知识点来龙去脉的把握,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 站在一定高度考量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人教版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一课的知识点包括七大哲学命题即“水是万物的本原”“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智慧、正义、理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五大哲学家即“泰勒斯”“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三种哲学形态即 “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 一个教学要求即理解“精神觉醒”。首先, 笔者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把哲学家及哲学观点一一对应起来。其次, 根据本课要旨让学生在每个子目中标出关键词或句子, 理解每一个哲学观点在“精神觉醒”方面所体现的价值:“水是万物的本原”体现了自然哲学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把人从神学体系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受和价值, 从而把人从万物的笼罩中凸显出来;“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知识和美德即理性, 从而让人从自我狂妄中清醒过来;“智慧、正义、理性”在认识自己的同时强调社会正义, 从而使人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白起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人类是最高级的, 使人珍惜生命、敬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高尚起来。最后,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进行情境创设, 发散思维, 感悟“精神觉醒”所传承的人文价值, 真切领会到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潮大体经过了三次觉醒:一次是泰勒斯所引领的“神的人性世界”到“人的经验世界”的发展, 一次是由智者学派引领的从“人的经验世界”到“人的智慧世界”的突破, 一次是苏格拉底把人文精神的内涵从“人的智慧世界”引领到“人的理性世界”的升华。根据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 总结也水到渠成:人文精神不等于高看自己, 对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能够平和地看待, 正是人逐步认清自己、逐步“理性”的过程。
四、知识运用的提升是回归而不是回望
历史学科内容的呈现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客观史实, 具有唯一性;第二个层面是主观认知, 具有多元性。在系统的分析过程中, 我们认知的依据是史料, 认知的事实是史实, 认知的观点是史论, 认知的角度是史观, 认知的工具是史法。“论从史出, 史由证来, 史论结合, 证史一致”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法则, 包括史料、史实、史论、史观、史法等五个要素。因此, 历史复习教学设计就要围绕这几个要素呈现知识的理性回归。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 史观定位———近代化史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 (2) 史实整合———苏联社会主义探索的三大实验 (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理想化实验;第二次:面对现实的实验———列宁从国情出发以退为进的实验;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功过是非的实验) 。 (3) 知识体系: (1) 发展线索, 即1917年十月革命———1922 年苏联成立———1991 年苏联解体; (2)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即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史论感悟: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 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都应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高三一轮复习, 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循序渐进的体系构建要了然于心;应注重教师的助推作用, 举一反三的顶层设计要反复酝酿;应注重学情的主导作用, 融会贯通的知识推进要精准落地。这样, 目标定位了, 基础牢固了, 角度灵活了, 方法掌握了, 良好的教学效果便水到渠成了。
摘要: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四维同步推进法”的主要涵义:知识理解的把握是还原而不是复原,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整合而不是整理, 知识推进的过程是探究而不是探寻, 知识运用的提升是回归而不是回望。作者运用这个方法对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作了既有意义也有效的探索。
3.浅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策略 篇三
【关键词】一轮复习方法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尊重学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60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的结束,关于怎样进行一轮复习的思考迫在眉睫。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习惯于新课教学,对复习课的设计与探讨显得较弱。作为经验较少的我来说,现在反思自己曾经的一些做法存在许多问题如:1.备课方面忽略学情,本着“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精神,把所有能搜集到的知识一股脑的填塞给学生。2.引导学生构建简要知识框架,用三五分钟串联讲解,剩余时间就听任学生复习。结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放弃听课、教学成绩极不理想。
一轮复习是高三复习总体战略的“第一战役”,其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所用时间较长,复习效果决定着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为了不再留下遗憾,在又一个高三即将来临之际,根据自己工作以来的学习和思考,谈谈我对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认识。
一、删繁就简,突出主干,确定复习目标
(一)研读课程标准,突出主干知识
据有关消息报道,2016届的历史高考试题不再由四川省单独命题。而当下我们只完成了人民版教材的学习,应该如何应对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呢?我认为其关键在于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以人民版必修三教材《神权下的自我》为例,其课本内容围绕“古典文化的再生”“人性的启蒙”“与上帝直接对话”三个子目介绍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本课重点突出的主干应该是什么?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去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如下阐述: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基于此,对本课处理就应该着重突出:掌握意大利文艺三杰、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和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结合背景深刻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研读高考试题,确定复习重、难点
要确定复习重、难点目标,研读近3年来全国高考试题是十分必要的。在研读高考试卷时,可按专题板块的比例、题型、分值分布、难度分布、考察的四大能力进行归类,以明确重、难点。以人民版必修二教材《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为例,通过近3年对本知识的考查统计共有14次。集中考查重农抑商(10次)和海禁政策(4次),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只有2个,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大能力。有了以上依据,我们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的重点就是这两大政策,而本节中“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内容就可以弱化处理。
二、以学定教,拓展知识
(一)尊重学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是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在复习课的设计中,我们可尝试采用“以学定教”的方法进行复习,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课前写好“学情反馈”,教师在尊重学情的前提下,精讲学生未懂的、易混的、易错的、易考的知识。
(二)以多种方法夯实基础
1.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知识密度大,内容繁琐、记忆负担繁重。学生记忆的内容大多是零星的、细碎的,极易遗忘。若在一轮复习中采用框架结构复习法,将繁杂的历史知识构建成一个知识网络,把知识点变成知识链,达到历史学习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2.设置问题再读教材。
从对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分析,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淡化了知识型命题,强化了问题型命题。“用教材教,课标为中心,教材是教学资源”这一新理念已在教学中逐步确定下来。要达到一轮复习的效果,我认为这一理念需要更加落实。
在一轮复习中可将问题在宽度、深度、角度、梯度和难度上加以发展。以人民版必修三教材《神权下的自我》中“文艺复兴”为例,新课教学中设置的问题是:“阅读第一子目内容,归纳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在一轮复习中,可将问题设置为:“有人说,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一场复古运动。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学生若有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就会从多角度去思考该问题,从而达到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当然还可设计问题纵横串联知识点,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以问题为中心来复习历史,可以将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得历史学习条理清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考点聚焦法。
在一轮复习中,除了夯实基础外,还应聚焦某个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扩展。以人民版必修二教材《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为例,除了我们传统认为中国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而在对高考题的研究中,发现所用的材料打破了我们的常规思维。如“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采用各家之言,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拓展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基本能力和逻辑思维。
三、高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答题技能
分数永远是学生、家长、教师关注的焦点,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成绩不仅仅反映了学生是否记住了某一历史知识,更多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应准备高效训练和制定科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答题技能,讲、练、评结合,不断寻找增分点。如:1.选择题(学法指导:勾画题干和题支中的关键信息,答案写在题号前,限时完成。)2.材料题(学法指导:认真审题,一审答案来源,二审题型特点,三审答题角度,四审答题指向;规范答题,要有答案提示语,答案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限时分值的70%以内完成。)
4.我小议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篇四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主要做三方面工作:史实、理解、表达。而史实的掌握和理解是第一位的,对高考而言,重点与非重点是相对的,因为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可能考,所以复习备考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必须养成踏踏实实的学风,以夯实基础为根本。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谈得上运用。表达则是在平时练习主观题中逐渐训练出来的。历史知识点非常多,需要掌握非常准确和细腻,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每年的9月中下旬,高三应届生开始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的关键,大约占整个高三学习时间的3/5,时间相当长,复习速度比较慢。为了能够把握关键,在历年的一轮复习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章节复习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我坚持“全、准、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问题并不难,但考查很细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教材中的导言、正文中大小字、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课下小字注释、书后大事年表及其他隐性知识(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整个学科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基本的理论观点)等,复习时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废,要强记、记死,使之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
(1)正文知识点:时代特征、春秋诸侯争霸(背景、目的、条件、经过、标志)战国兼并战争(战国开始的标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民族融合(途径、意义)(2)插图:地图《春秋大国争霸图》《战国兼并形势图》(图中包含诸侯国、战役地点、少数民族分布),图片《马陵道遗址》《长平之战遗址》(3)“楚王问鼎”的文字材料。(4)小字注释“王畿”。类似这样的知识点很多,必须做到没有遗漏。【课本按部就班,知识第一遍回顾】
2.在记忆基础上对历史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把握好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1)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异同点。(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因素。(3)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消亡的民族,新兴起的民族)(4)成语反映的历史背景,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讲解中要注意处理好常考知识、热点知识、冷点知识(理论上不考的)。常考知识就是过去的高考以及平时的训练经常考到的知识,热点知识就是连续几年高考一直出题的知识点及与今年时政相关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要照着教材给学生点出来。【多角度分析,能力深化提高,知识回顾第二遍】
3.指导学生处理好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主要以听为主,同时也要适当做好笔记,预习中所遇问题的讲解、教材内容的延伸性分析、课堂上感觉比较模糊的内容都应该记下来作为课后复习、巩固的依据。要在课后及时看书巩固所学知识。由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浩瀚庞大,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解决方法就是少量、快速、多遍的不间断学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的学习,不可一曝十寒,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要求学生把历史知识化整为零,一节课的知识点分开掌握,每段时间不要太长,大约5-10分钟,这样零散的时间容易挤出来,也容易集中注意力。然后在第二天要回忆一下,该记该背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没有漏洞。第三天再回忆巩固。然后一周左右,要把这个内容再回顾一下,可以很简单的看一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去点一下以激活学习思维;一个月的时候再通过试卷、练习等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再好好的回归教材。将该掌握的内容完善起来,克服平时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看,考时却处处感觉生疏的现象,形成平时不考时“大忙”、小考时“小忙”,大考尤其是高考时不忙的良好状态。【学生自主复习,知识回顾第三—N遍】
第二步:知识整合1.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一单元复习结束后,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地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影响、过程、特点)。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知识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以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为例:主干知识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四类,每类细节知识点在章节复习时已经过了一遍,直接填到框架结构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点。【按照框架结构具体到知识点,知识回顾第四遍】
2.尽量把知识归类。做到“瞻前顾后、左右逢源”,类似于小专题。“瞻前顾后”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左右逢源”是横向联系,例如同时期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同类事物比较异同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现在历史学科高考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下降且相对集中,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和理解,因此,在第一轮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以小专题的形式将教材的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体现教材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突出主干知识,便于理解、记忆。中国古代史部分以纵向归类为主,每个单元里不同朝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比,不同单元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比,比如:“秦朝与隋朝相似点的比较”,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初税亩、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一起进行总结归类,整个古代史民族关系处理方式(战争、和亲、册封、行政管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以方位分类(东北、西北、西藏、西南、台湾)总结。也有横向比较的问题,如:百家争鸣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异同,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等。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则是以横向联系为主,把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分析,例如: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和对世界的不同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对比,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也有纵向比较的问题,如: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的异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或一战期间),新思潮的萌发、新文化运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里边“新”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框架归类后,属性归类,知识回顾第五遍】
第三步:精编练习,适量训练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适度进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1.精编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一本书开始复习之前,对每节的习题精选工作(使用的参考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精选专题练习上,我坚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又能反馈基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自己重组题,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章节训练、单元训练、月考),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和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2.及时讲评,启发提高。
我坚持每做必交、每交必改、每改必评的原则,对每次书面训练和检测性习题考试都及时进行评讲分析,针对学生在审题、解题中存在的思路或方法上的缺陷加以指正,使学生在讲评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书面检测,讲评,知识回顾第六遍】
第四步:兼顾学科间可以联系的相关内容,目的是夯实基础。高三第一轮复习虽然应以历史学科内知识体系为主,作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学科,也更注重考查基础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因为历史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关键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学科内综合是基础。但也应适当注意在复习中联系相关的政治、地理知识,使学生思维不断拓展(今天的新闻—当地的气候环境—曾经的事件),尽量让学生思维活跃。
5.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方法 篇五
第一轮复习要尽可能全面细致,争取少留空白,避免复习盲点。细致复习要以教材为依托,熟悉文字描述,包括正文、注释和补充材料,能简要且完整地概括教材上的知识点;还要关注教材上的图片,包括地图、照片、图表、绘画等,这些图片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配套的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有很多拓展知识,对提高复习效果也很有帮助。
② 复习要透
考生要透彻理解每个知识点,弄清三个关键问题:原因(背景、条件等)、内容(过程、表现等)、影响(作用、评价等)。对某个知识点如果不能把前因后果讲清楚,就不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考试时就不能做出准确地判断或联系上所学知识。此外,考生要善于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例如某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某个问题的阶段特征或某些问题的异同对比等。
③ 复习要活
6.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六
高二历史备课组
复习计划制定依据:
年级组的总体要求(2013年3月1日之前完成第一轮复习、复习要做到“细磨”)本备课组教学实际
其他年级历史备课组的经验
高考复习的基本总体规划:
第一轮复习(2012年6月9日~2013年3月1日)
要求:本阶段复习特别强调“慢”、“细”、“透”,注重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具体做法 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这样理清重点、难点,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这段时间注意掌握两个东西,第一,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第二,要注意尽量全面掌握知识点这个时期知识点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真题,培养做高考题的感觉以及对于难度的把握。
第二轮复习(2013年3月1日~2013年4月21日)
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打破教材编写的框架,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
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第三轮复习:(2013年4月21日~2013年高考前)
要求:第一、知识积累主要是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为线索进行梳理,同时注意是否有相关的整的周年纪念事件。第二、更加注重解题方法的培养。第三、注意让学生回头重新看自己在一年的复习过程中做错的题目,分析自己的思路的缺陷,知识的缺陷等等,查漏补缺。、第一轮复习蓝本处理
以教材为本:足“纲标”,活用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干。
以蓝本为辅:教师以《高考调研》为主要蓝本,兼采其他蓝本的长处
用蓝本的“基础知识与解读”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课堂训练基本用蓝本的“课时作业” 单元训练基本用蓝本的“单元测试题”
第一轮复习基本进度规划
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复习完必修一
2012年9月1日至期中考试前复习完必修二
期中考试后至期末考试前复习完必修三
期末考试后至2013年3月1日前复习完选修
7.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七
一、盯住目标, 把准方向
目标是复习的方向和指针, 高三复习的方向就是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 而高考出题的依据是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这就是我们要盯住的目标。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来界定知识和能力并实施教学是科学和准确的, 它能使我们对每节课、每个专题的重点内容和涉及的具体能力要求一目了然, 从而把准复习大方向。例如在复习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时,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中可知本节课需掌握的主干知识是“宗法制和分封制”。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深化理解, 分析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进而达到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关于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 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对中华民族产生深远影响的情境材料, 渗透三维目标的培养要求, 即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管齐下, 夯实基础
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 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 着力加大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 但千万不能以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已经不太重要, 否则会吃大亏的。历史基础知识实际上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在内。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其内涵, 才能真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我在指导学生梳理、整合知识的过程中, 因生而异, 因课而异, 因材施教, 灵活应对, 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 要重视指导学生读书, 把书读好、读透、读精。学会读目录、课文、地图、插图、年表、题目, 提高阅读能力, 做到准确、快速地提炼有效信息;教师重点讲线索、阶段特征、结构、历史概念, 并以近年高考题中的典型试题做示范, 让学生学着去分析、挖掘、整理。其次, 借助学案提高复习效率。要求学生在课前把某节课或某个专题主干知识的整理作为自己预习的依据, 在课堂上直接提问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 或者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梳理和完成等形式, 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 使知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效节省课堂的时间。再次, 使用设计问题讨论法引导学生准确记忆知识要点, 理清知识内在联系。此方法是直接将书本中的某节课或某个专题知识进行问题化设计,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 展开小组讨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各种思想得以充分交流, 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得以增强, 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三、纵横拓展, 有效整合
作为一轮复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 要拓宽主干历史知识, 进行适度的纵横联系, 构建起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十分必要。教师要认真备课, 找好联系的切入点, 引领学生思考、联系, 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
要加强历史主干知识的纵向联系。如在复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时, 教师可引领学生提炼出这一制度在2000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七个时期即萌芽 (战国) 、形成 (秦朝) 、巩固 (汉朝) 、完善 (隋唐) 、加强 (宋朝) 、发展 (元朝) 、强化及终结 (明清) 的发展演变及阶段特征, 再从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变化史实来印证上述阶段特征。通过这样的联系, 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重要史实的理解, 而且可以进一步弄清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 教师启发学生结合相关史实思考这一制度演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趋势:弱相权, 强皇权;弱地方, 强中央。最后, 引导学生得出该制度的特点及实质。
要加强历史主干知识的横向联系。古今中外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关联的知识点, 通过纵向联系提升学生的比较问题能力, 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内涵的理解, 拓展历史知识的外延, 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很有帮助。如在复习必修一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时, 应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比较分析能力的提升, 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近年来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比较注重对文史常识的考查, 目的主要是考核文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知识面。如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13题考查公元纪年法“对时间段的界定”,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13题考查艺术素养“书法的类型”, 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第12题考查文史常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 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13题考查史地常识“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等。此类题目看似容易, 但考生得分率并不高,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面窄, 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有必要对一些历史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我在一次回答学生提问“为什么在不同历史阶段关于历史时间的表述有很大不同, 有距今多少年、公元前多少年、民国多少年、辛亥年、贞观多少年”等问题时, 专门介绍了几种纪年法及计算方法:干支纪年法 (尾数定天干, 余数定地支) 、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公元纪年法, 另外, 还介绍了谥号 (后人对皇帝的评价, 如汉文帝) 、庙号 (皇帝死后在家族内的排位称号, 如唐高祖) 等。
四、精选精炼, 提升能力
一轮复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近年高考的命题趋势, 精心选题, 组合练习试卷, 加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训练。选题首选历年的高考题、省市质检题, 要选对某一类专题有“范例”意义的试题, 还要选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概念、文史地常识等相关的试题。通过例题点评、练习训练和考试检测等形式,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存在的不足, 对各类试题进行及时评讲, 规范答题格式和专业术语, 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既能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要加强审题和解题方法的研究和指导, 在平时讲课、训练和测试讲评中,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熟练地掌握各种题型的应对策略, 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和本质, 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准确表述历史概念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
8.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八
关键词:新课改;四步两结合;复习模式;课件;学案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新课改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们想要取得良好的等级以便进入理想的高校,而学校却要求教师尽量少占用时间、压缩课时,并严格的限制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这样,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变教学模式就成了所有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以来,我们学校总结出了“四步两结合”复习法,所谓两结合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学案和使用课件相结合。所谓四步是指:第一步,课前编写学案巩固基础;第二步,课件中运用材料呈现复习要点;第三步,去细留粗、归纳线索;第四步,精选习题,突破重难点。
一、课前学案巩固基础
在新的高考形势下,依然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编写学案是一种很好的复习基础知识、理清历史线索的方式。学案的编写应严格以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复习基础知识和理清历史线索为主要目的。
在编制学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课标和教学要求为依据
不少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编制学案时,唯恐历史知识点不够全面,要参照补充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这样严重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唯一依据就是课程标准,高三复习时只要按照江苏省颁发的《教学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2.学案的编制要简明扼要,不可过于繁杂
在我们学校,由于上课时已开发出一套课件,所以编制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复习基础知识,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学案讲求简明扼要,以免冲淡了专题的主要线索。
二、课堂运用材料呈现复习要点
在新一轮课改中,由于各地教材版本不同以及对三维教学目标考查的需要,材料题被提到了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复习方式,每节课精选几则与复习内容有关的材料,基本能覆盖复习要点,课堂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提炼概括材料要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又复习了基础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教师在导入复习课,带领学生明确了考点后,开始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了几则材料:
材料一(材料略)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还有哪些其他主张?
材料二(材料略)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此外,你还知道孟子的哪些主张?
材料三(材料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请列举一个典型事例。
(4)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在哪些观点上是相似的?
通过上述材料,复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三位代表人物的思想,这比单纯要求学生背诵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效果要好得多。
三、去枝留干,归纳线索
运用学案复习基础知识,采用课件精选材料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多是琐碎的零乱的历史知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让学生心中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在运用材料呈现复习要点后,还要对这些要点进行概括和总结,理清某个专题的线索。使学生进入历史学科的网络中,能够收放自如。
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市级公开课)为例:教师先是运用学案检查并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接着精选几则材料呈现出复习要点,然后进行总结。
听课之后,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之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过这一节后,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影响有一个清晰的线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向学生灌输具体的知识,不是把简单的变复杂,而是把复杂的变简单。
四、精选习题,突破重难点
由于在运用材料进行教学时,考虑到要兼顾复习要点。要注意“面”的问题,难免有些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理解不清,这时可通过精选一两个经典习题,突破重难点。
还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市级公开课)为例,教师在运用材料复习了考试要点后,紧接着进入了课堂教学的知识深化与运用环节。
材料一(材料略)
(1)根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的思想特点和原因。
材料二(材料略)
(2)材料二中“尊重孔教”的真實意图何在?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这里精选的还是材料题,但是同前面第二步运用材料呈现复习要点的教学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复习运用基础知识,而后者的目的是突破重难点。通过这两则材料,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代表人物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及其积极性和局限性。
这里总结的“四步两结合”复习模式,是对新高考形势下高三一轮复习流程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一种复习模式。当然,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进行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9.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九
[考 纲]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 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百家争鸣 1.孔子和早期儒学
①政治上:提出了“仁”和“ ”的学说;注 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②教育上: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1)孔子的思想 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③整编文献:《诗》、《书》、《礼》、《乐》、《易》、 《春秋》。②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
(2)孟子的思想
”的学说。③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学说,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①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
”(3)荀子的思想 的思想。②关于“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 是把握“礼”。①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思维升华 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同时也要注意荀子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改造了儒家思想。2.老庄之学
①认为“ ”是世界的根本。指出事物具 有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规律。(1)老子的思想②老子的理想社会是“
”的社 会,他的思想通过《老子》一书流传下来。
限和差别。(2)庄子的思想②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 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 要影响。3.法家思想
(1)学派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2)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等。①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万物没有界
(3)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使秦国实力强大起来。
(4)韩非:吸收________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及时变法。
①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 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5)影响②两汉以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
体系中, 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4.墨家思想
(1)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
(2)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______以来墨家学派逐渐失传。
方法点拨 诸子百家中有很多相反的观点,学习时要注意归纳:(1)治国上,儒家主张(2)在人性上,“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二、汉代儒学 1.“焚书坑儒”批判
(1)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秦始皇下令进行了“焚书”和“坑儒”活动。
(2)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2.罢黜百家
①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治理国家。(1)背景②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养士求贤,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
(2)确立: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开始提升。
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3)影响 地位。②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3.太学的出现 校。①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
(1)汉武帝创办了太学,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其中太学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2)意义: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东汉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还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易混易错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
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的演变。
(2)科举制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史论要旨 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和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种文化政策实际上都是文化的专制,用文化的专制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 统治的目的。
“百家争鸣”
主题1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地位
(1)儒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仁政”思想、荀子提出“仁义”“王道”“人定胜天”的观点,儒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不被统治者重视。(2)墨家:墨子开创,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一度成为显学。
(3)法家: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为各国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趋势,备受统治者推崇。
(4)道家:老子开创、庄子继承,提出“道”的哲学思想、辩证思想和“无为”的治国思想,在西汉初年成为主流思想。
主题2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1)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
(3)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4)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史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强调德治、仁政有利于争取民心,巩固统治,与当今“以德治国”、“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理念有相通性。
史料二 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
法家强调实事求是、及时改革的治国主张及发展史观成为历代社会改革的理论依据。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主题1 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3)以神权限制王权。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
(5)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名师点津 董仲舒新儒学的“新”
董仲舒的新儒学,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体系。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
主题2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及其演变
史料一 “”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和“天人感应”说。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天子受命于天,“受命之君,” 主”即皇帝。他说:天下受命于天子”,天意之所予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强化了王权的权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树立有效的统治秩序。
史料二 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对话的主题,思想文化的一统有利于政治的一统,也
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文化领域的反映。主题3 评价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1)积极: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③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④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⑤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2)消极:①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②新儒学带有封建神学色彩,造成封建迷信思想泛滥。
例1(2011·广东高考)“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 C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理解实施“仁政”与“分田制禄”间的关系。从材料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从土地分界始即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
山东高考)“视人之国,例2(2010·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答案 B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一是理解引言的意思,二是清楚墨家“兼爱”与儒家“仁爱”的区别。本题容易误选为儒家“仁爱”思想。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的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
例3(2010·天津高考)《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 D 审题突破
审题关键是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并进行问题转换。此题可将问题表述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什么”。“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命题感悟 本讲命题的知识切入点主要是体现民本、仁爱等方面的思想,特别是儒学思想的影响。能力立意上注重文言文阅读和信息获取、不同流派思想的比较能力。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题点 思想道德规范建设
1.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B.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主干知识——古代民本思想
2.张琳同学在某古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应是
()A.“三纲”为天经地义,“五常”乃人伦道德标准 B.顺应民意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国家稳定 C.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D.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题点 核心概念——“天人感应”说
3.有人说:“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追求真善美,遵纪守法
4.“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一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
()
C.道家
D.墨家 题点 有关儒家思想的新材料
5.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 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注重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2.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 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B.道家学派 D.墨家学派
()()
()3.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因民之利而利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4.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A.孔子
B.孟子 D.韩非子
()C.董仲舒
()5.“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 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D.庄子的“齐物”观点
6.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人物最反对这一主张的是
A.老子
C.韩非
B.墨子 D.黄宗羲
()()7.下列关于先秦儒家学说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B.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C.与佛、道思想融为一体
D.是关于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的学说
8.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
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9.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C.老子“无为”思想
B.孟子“性善论”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10.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
文化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思想 A.民本思想
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天人感应”
1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2.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
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学而》材料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知在格物。
——《大学》
材料三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材料四 知识即美德,愚昧是万恶之源。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其论点,(不可摘抄原文)。(8分)(2)根据材料二,表述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儒家社会道德观。(6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列举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6分)
——《朱子语类》 ——苏格拉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故一则治,” 篇宣称:国危无日矣。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 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
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 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 《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6分)(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6分)(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8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1)①礼(2)②仁政
(3)①制天命而用之 2.(1)①道 ②小国寡民 3.(4)道家(5)②儒学 4.(2)汉代 命题探究
1.A 2.B 3.B 4.A 5.D
课时规范训练
1.B 2.C 3.C 4.C 5.C 6.B 7.D 8.C 9.D 10.B 11.C 12.D
13.(1)反对暴政,主张“克己复礼”(或主张德治,克己复礼),以礼治国。
(2)修身、齐家、平天下(围绕该主旨的说法都可以)。
(3)大一统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14.(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10.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 篇十
解析:选B。圈地运动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手段夺取农民土地的过程;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一项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十月革命中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交给农民使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即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选B项。2.(2010·高考安徽文综卷)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在明治维新期间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起示范作用,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国营工厂连年亏损,政府开始扶植私人企业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所以正确答案选D。
3.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解析:选D。考查日本明治维新。明治政府实行富民强国的主要措施就是鼓励工商贸易。4.(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解析:选B。本题实则考查了百日维新中变法的内容,变法中文化上: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联系本题某历史事件后,各类各级科考得到恢复,经济特科被“停罢”,此事件应指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后各项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被保留,其他全部被废除,据此本题选B项。C项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无科举考试相关内容;D项预备立宪是清政府1911年搞的一个骗局,也和科举制无关。5.(2013·深圳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明治以来,日本虽然对古典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却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 B.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侧重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
C.“现实的中国”已经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 D.近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解析:选A。主要从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入手分析,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6.(2013·汕头模拟)戊戌变法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表现在()①不敢明确提出反封建的口号 ②依赖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④在变法中没有提出自己的核心主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上书皇帝本身就表明了他们变法的方式;从康、梁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从变法法令的具体内容可看出缺乏了维新派力主的君主立宪等核心内容。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7.(2011·高考海南单科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等《请设总理衙门等 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材料2:该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总汇,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京。指拨海关税项,存储出洋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约章之议,皆该衙门任之。海防事起,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主之。自各国船坚械利,耀武海滨,势不得不修船政、铁政,以资防御,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职权的变化及其作用。
解析:第(1)问,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背景知识,从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等关键句的信息入手,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与外国事物特别是军务、外交事宜较多有关。第(2)问,比较材料2和材料1的信息,结合课本清朝近代权力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不难发现总理衙门的职能在不断扩大,由临时到常设,由非专业到专业,由最初的军务转变为多种职能;结合洋务运动的背景分析其作用。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进京;外事纷繁,军机处不能及时办理。
(2)变化:初设时只是临时性机构,专门处理外交事务;后来职权几乎包括所有洋务。作用:导致政府机构和权力结构的变动;推动洋务运动。8.(2013·梅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分子指出:我们与文明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材料2: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和德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急行军。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知识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职 的官员,都纷纷起来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
——《大国崛起》
材料3: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1900年在写给沙皇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俄国的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俄国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2,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变革有何影响?
解析:第(1)问材料1反映了俄国经济的落后,但要从制度方面分析落后的原因,即改革的背景,材料1、2是从战争的角度分析改革的背景。第(2)问要明确从有利和不利的角度分析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变革的影响。
答案:(1)沙皇专制与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加速了改革的步伐。(2)国际竞争环境推动国家变革来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否则将会被动挨打,甚至被淘汰。国际环境的变化为国家的变革与发展提供机遇与挑战。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国家变革的开展,激烈动荡的国际环境也可能推动国家变革的发生。国际竞争也可能导致国家作出错误的改革决策。9.(2013·烟台诊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2: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人皆信乎英美法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至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伊藤博文(1882年)请回答:
(1)据材料1,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
(2)材料2中伊藤博文对政治制度改革的认识在明治政府采取的举措中有何体现?(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基本情况应如何评价?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1关键信息“法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美国”“意识形态方面„„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总结特点。第(2)问依据关键词语“不至减损天皇权威”看出其对改革的认识是要增强天皇权威,结合1789年宪法的内容回答表现。第(3)问要以辩证的观点评价向西方学习的基本情况。
答案:(1)特点:有选择、有侧重的向不同国家学习;涉及领域广泛;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未全盘西化。
(2)体现: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内阁对天皇负责(建立近代天皇制);把军队置于天皇指挥之下,内阁无权过问。
(3)评价:促进了日本经济、政治的近代化;改变了落后状态,为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创造了条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10.(2013·韶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现代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
——《俄国史》
材料2: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材料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指出:“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之后也。”
材料4: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导致材料1、2、3中各国梦醒的事件分别是什么?这些事件反映了三国面临什么共同问题?
(2)俄罗斯人与日本人在思索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其结果有何相同之处?(3)三国改革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结果?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解析:第(1)问体现了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改革活动。材料1关键句“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说明克里木战争已经使人们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材料2关键句“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说明与黑船事件有关系;材料3“大梦苏醒,实始于„„之后也”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使人们认识到改革的迫切性。第(2)问联系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回答措施即可;应结合二者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理解结果的相同之处。第(3)问考查结果的不同,应注意中国与俄、日的结果不同;影响改革的因素要从历史潮流、力量对比、改革者策略等角度分析。
答案:(1)俄国:克里木战争。日本:黑船来航。中国:中日甲午战争。反映了工业文明的冲击。
(2)措施:俄国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相同之处:两国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推动了各国社会的进步,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推荐阅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11-03
2019高三历史二轮复习12-18
【历史】高三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01-13
高三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历史答题11-14
高三历史组二轮复习计划07-17
探究高三综合历史教学复习策略12-01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09-05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07-03
高中数学高三一轮复习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