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概述

2024-07-09

景观生态学概述(共11篇)(共11篇)

1.景观生态学概述 篇一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研究概述

陆地碳循环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碳循环模型已成为目前研究陆地碳循环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有关碳循环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陆地碳循环模型的基本结构、碳循环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基本模型以及目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两大类型,并通过对现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模式的分析,指出了未来陆地碳循环模型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发展基于动态植被的生物物理模型.这种耦合模型也可能是地球系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 者:毛留喜 孙艳玲 延晓冬 MAO Liuxi SUN Yanling YAN Xiaodong  作者单位:毛留喜,MAO Liuxi(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孙艳玲,SUN Yanli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延晓冬,YAN Xiaodo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应用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卷(期):2006 17(11) 分类号:P467 P593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模型  

2.景观生态学概述 篇二

2丨保护视野区)保护视野区范围)高度控制平面控制建筑高度(从亚历山大宫的观)

英国早在1938年就开始对圣保罗大教堂及伦敦大火纪念碑周边建筑的高度进行眺望景观的控制规划,对城市景观视觉控制已有70余年的经验[1]。伦敦市政府颁布的《伦敦城市重要景观管理框架》(London View Management Framework) 是 《 伦敦规划 》 的一项补充规划指导(Supplementary Planning Guidance, SPG), 旨在平衡伦敦视觉遗产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2]。

一.基本概念及方法

指定的战略性眺望景观(Designated Strategic View)是《伦敦城市重要景观管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中最重要的内容[3]。通过《框架》 对伦敦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建筑、街道、河流景观进行有目的、有策略地规划管理。

1、指定战略性眺望景观(Designated Strategic View)

目前《伦敦规划》中指定的27处战略性眺望景观(表1),在《框架》中被划分为四种类型:

A伦敦全景(London Panoramas):伦敦城市内重要地段的全景;

B线性风景(Linear Views):由城市中重要地标建筑及其周边景观所构成的风景;

C滨河景观(River Prospects):泰晤士河畔开阔的河景;

D城市风光(Townscape Views):伦敦城市街道中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同时,这些战略性眺望景观的观赏地点也都是一些公共可达性好并且使用状况良好的公共场所。

一个战略性眺望景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如图1所示):1观赏地点(viewing place):一个观赏地点包含一处或多处风景眺望点(Viewing Location),风景眺望点视野较好的公共场所,而一个眺望点上有一处或多处风景评价点(Assessment Point),每个评价点要保证120度的视线范围;2前景及中景(Foreground and Middle Ground):观赏地点及特殊地表之前的区域或城市天际线;3背景(Background): 为地标提供背景的建筑或景观元素。

2、保护视野区(Protected Vistas)

保护视野区指的是在评价点1.6m视高处观看重要战略性地标(Strategically Important Landmarks)圣保罗大教堂、国会大厦以及伦敦塔等时,根据视线上升及下降所构成的区域,并且这个区域会延伸到地标的背景(图2)。为了控制周边环境建筑的高度,定义了一个高度控制平面(Threshold Plane),在保护视野区内的建筑高度应在高度控制平面之下。若现状环境建筑被拆除,那么在原址建造的新建筑及其附属结构都不应超过高度控制平面,以保证或提高游人在观赏地点对重要战略性地标的辨识和欣赏能力。

大伦敦区域内法定保护视野区如图3所示, 若要在保护视野区内建造超过高度控制平面的建筑,则开发方必须通过市长及受廊道影响的各区政府的一致同意,并且在开发项目受批准前相关评估机构必须要向英国历史文化遗产机构(English Heritage)进行咨询,以保证开发项目不会影响到这些地标建筑景观。

保护视野区(图2)由地标视廊(Landmark Viewing Corridor)及广角眺望周边景观控制区(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组成,红色区域为地标视廊,黄色区域为广角眺望周边景观控制区:

1 ) 地标视廊( Landmark Viewing Corridor):地标视廊指的是评价点与重要战略性地标之间的三角区域,由在评价点人视高度(约1.6m)与地标上的特定点之间的连线决定,对该区域内的建筑高度控制有利于观赏者对重要战略性地标的辨识及欣赏。

2 ) 广角眺望周边景观控制区( 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 Area):广角眺望周边景观协议区指的是保护视野区的前景、中景及远景区范围之内,地标视廊范围之外的狭长区域。对该区域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可以保证观赏者辨识、欣赏重要战略性地标的完整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保护视野区都包含景观控制区。

二.景观管理控制措施[2]

《框架》针对每一处指定的战略性眺望景观都进行了编号,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 对于战略性眺望景观的控制是基于视觉评价的结果,评价方法是在评价点将相机设置于约1.6m高处记录在观赏点眺望的景色,辨识出周边地标及重要景点并在一定的评价方法及原则下对该景点进行视觉评价。具体管理控制措施涉及到前景、 中景、背景、以及观赏点。下面以第23处战略性眺望景观为例说明《框架》对战略性眺望景观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

4丨第23处战略性眺望景观管理控制措施图示)在23A.1处拍摄的全景图)评价点23A.1到国会大厦的保护视野区平面及控制高度

第23处战略性眺望景观(见表1)是从海德公园(Hyde Park)的九曲湖上的桥眺望远处的世界遗产威斯敏斯特城。保护视野区为观赏点与国会大厦的维多利亚塔和中央大厅塔楼之前的范围, 在评价点23A.1所摄全景图包含了120度角视野内的景色(图4上图),这个范围包含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西塔。此处景观管理控制考虑到了威斯敏斯特的历史价值及海德皇家公园的发展,包括对前景、中景及背景的视觉评价与控制。

1、前景及中景的控制

23A.1处前景和中景主要是周边的湖泊和植被,建筑隐约点缀其间。地标视廊穿过湖泊和城市直至圣詹姆斯公园的南侧,包括绿色公园、圣詹姆斯公园、议会广场以及圣詹姆斯公园东南方的建筑。国会大厦的维多利亚塔、中央大厅塔楼以及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西塔成为眺望视线的焦点。前景处司法部大楼对威斯敏斯特城的景观视觉影响显著,并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景威斯敏斯特城的景观特色。

2、背景及观赏点的控制

背景区域的发展建设不应影响前景公园景观以及中景地标建筑(包括威斯敏斯特宫和威斯敏斯特教堂)之间的关系,应该保证中景的地标建筑成为观赏者的视觉焦点。在背景区域内的新建建筑不应超过规定的控制高度(图4下图)。观赏点周边应当被严格地管理控制,以保证在该点观赏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

三.总结与展望

3.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模型概述 篇三

关键词:水文情势;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模型构建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三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资源和生态功能,在维持区域水量平衡、减轻洪涝灾害、改善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这一切,都依赖于湿地的水文过程。因此,湿地的水文过程在其形成、发育、演化直至消亡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且通过水文情势的改变进一步来控制植被的生长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生态过程,水文情势的不良改变成为湿地退化的重要原因。

1 湿地生态水文过程

湿地生态水文过程是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阐述了生物与水分之间的关系,目标是揭示湿地水文格局时空演变与湿地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并为湿地科学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2]。

从水分的角度出发,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生态水文物理过程,生态水文化学过程和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3]。其中,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是生态水文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体现。湿地生态水文物理过程主要指湿地植被对湿地水文的影响,在植被条件改变之后,水文要素如降水、蒸散发、径流和地下水等会如何变化;湿地生态水文化学过程主要指水文行为的化学方面,即水质性研究;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植被的生长和分布随水文要素的变化[4]。

1.1生态水文物理过程。湿地生态水文物理过程受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基质、消落带的水位变化以及植被类型。其中气候条件影响降水量的强度和大小、日照强度以及风力大小,从而影响湿地的径流和蒸散发过程;不同的土壤基质具有的不同的渗透系数,从而影响地下水的渗流过程;湿地消落带水位的变化引起土壤理化参数的改变,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等的变化引起湿地植被类型的改变;而湿地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对降水截流、蒸散发、径流和地下水等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是决定湿地生态水文物理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它们直接参与水文过程的进行,或者本身就是水文过程进行的基本载体。

1.2生态水文化学过程。不同于生态过程中的物理变化,生态水文化学过程主要是指水文行为的化学方面。淡水生态系统周围的湿地、洪泛平原可以通过改变地表径流和水文格局来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在控制和降低营养物的沉积、运移、营养负荷以及净化水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5]。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研究生态水文化学过程是研究生态水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助于揭示湿地生态系统水文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3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主要是指在水文过程对湿地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上的影响。一方面,水文过程的化学变化会引起水中物质浓度的改变,污染物的过渡增加会导致水质污染,造成植物的大量死亡;另一方面,水的物理性质和空间分布格局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空间分布,比如洪水规模,季节性洪水发生时间以及年平均水位等都对对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2.湿地生态水文模型

湿地生态水文模型是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方式揭示水文过程的模型。从模型发展看,其构建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统计方法,遥感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从模型的具体构建方法可以分为:基于“3S”技术的湿地生态水文模型、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湿地生态水文模型以及基于生态-水文模型耦合的湿地生态水文模型[4]。由于水文过程具有复杂性,水文要素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且多地区缺乏长期的实测数据,因此建模计算就十分困难。近年来,“3S”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数据测量的问题,在实用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中:RS技术可以同步获取大面积的地物信息;GPS具有高度的定位能力,能为RS提供准确的定位数据;GIS具有强大的管理和分析能力[1]。因此结合“3S”技术构建生态水文模型是目前国际研究生态水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周德明等以内陆平原淡水湿地为例,构建以生境特征为核心的湿地生态水文概念模型,同时设计了一个在集水区尺度上基于RS和GIS方法的湿地生态水文模型范式。生态-水文模型耦合的湿地生态水文模型是建立在现有成熟的湿地水文模型之上的一种模型,它对现有的水文模型进行改进,考虑生态效应对水文变化的影响来建立生态水文模型,或者将湿地的水文模型和生态模型进行耦合来建立湿地生态水文模型。

3.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的展望

由于人对湿地水文过程运行机理的认识存在不足,因此对湿地水文过程的模拟也存在很大的缺陷。目前国际上虽然应用GIS技术、遥感技術等进行湿地生态水文模型,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尚未建立能够得到普遍运用的生态水文模型。过去部分研究者建立了SWAT、MILESHE、ModFlow、SWIM等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开发时间过早,对湿地运行机制的认识不完善,因此在对生态水文过程的分析中不能简单的套用这些模型。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外对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的建立还存在起步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模型,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模型的探索中,为模型的建立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光新,张蕾,冯夏清,等.2014.湿地生态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2]严登华,何岩,王浩,等.2005.生态水文过程对水环境影响评述.水科学进展,16(5):747-752.

[3]黄奕龙,傅伯杰,陈利顶.2003.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3(3):580-587.

[4]于文颖,周广胜,迟道才,等.2007.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节水灌溉,(1);19-23.

[5 ]章光新.2006.关于流域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思考.科技导报,24:42-44

4.《景观生态学》课程安排 篇四

1.课堂教学由若干个讲座组成2.系统地自学教材和有关参考书

3.写一篇课程论文(目的:学会撰写科学论文和文献综述的能力。方法:命题(与景观生态学有关就可以,最好能结合本专业)→运用工具书,查阅、泛读有关中外文书籍、刊物→列出提纲→修改→大量阅读和精读文献相结合→做读书扎记→撰写→修改→交电子版和论文打印稿。要求最后一次上课的时候交给我。格式:按《生态学报》)

4.考核(根据平时成绩和课程论文质量综合评定打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成绩占70%)

5.教材: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参考书:

(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余新晓,牛健植,关文彬等.景观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博,杨持,林鹏等.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曹凑贵,严力蛟,刘黎明等.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广州市建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前沿.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6)刘黎明,李宪文,严力蛟等.乡村景观规划.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严力蛟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杭州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生命科学学院

单位名称: 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

浙江大学旅游与地产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杭州创工规划设计研究院

邮政编码: 310058

联系电话: ***

0571-88206207(本人办公室)

0571-88206605(单位办公室)

传真: 0571-88206207

QQ号:390970916 E-mail: yanlj@zju.edu.cn

5.景观生态学概述 篇五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面积16 2万平方公里,第五次人门普查有人口3406342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3019187人,占喀什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区。

喀什地区宗教文化生态格局中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同时亦有少量的荃督教和天主教教徒。喀什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又是维吾尔族伊斯兰教活动的中心。14世纪塔里木盆地完成了伊斯兰化,佛教的中心地位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成为历史,喀什地区逐步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宗教文化生态,是较为典型的单一型宗教生态。截至2008年,新疆维吾尔白治区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宗教团体91个、宗教院校2所。而根据喀什地区统战部提供的资料,截至2008年底喀什地区宗教人士11455名,占全疆宗教人士总数的46%。全地区共有合法登记的清真寺9930座,占全疆宗教活动场所的42%。喀什地区的伊斯兰教分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派别,逊尼派又分传统派、伊禅分支和回族老教、新教分支。什叶派有十二伊玛目派和一七伊玛目派,其中十二伊玛目派的信仰群众主要为维吾尔族。七伊玛目派的信仰群众主要为塔吉克族。目前,喀什地区教派最集中而且唯一存在以上所有教派的是莎车县。

依禅派是新疆苏非派的的统称,早在喀喇汗朝时期,苏非主义就是中亚一带有影响的派别之一。曾被喀喇汗的统治者一度确认为官方信仰。14世纪以前,受苏非派影响较大的地区主要是靠丘中亚的喀什噶尔。新疆的苏非派属于“复兴的纳合西班底耶” ,即“兰巴尼派”,目前仅在喀什莎车县存在四个临时活动点:铁热巴克活动点、亚库恰活动点、哈尼卡古孜热活动点和麦力克尼少汗阿吉荚买力活动点,全部位于莎车县的莎车镇。其中铁热巴克道堂在和田、阿克苏、伊宁设有于道堂,亚库恰道堂在达坂城、乌鲁木齐、奇台、吐鲁番、玛纳斯等地设有分道堂。

喀什地区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分支信徒“祖先是从克什米尔、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因做生意而来莎车定居的,已经历经12代。目前在莎车镇朵然卡扎建有清真寺和悼念堂。“莎车什叶派穆斯林基本上不去喀什及和田的麻扎。他们和其他地方的什叶派穆斯林一样,认为十二伊玛目的麻扎在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等国家。所以他们认为应当去那些地方朝拜,不能去的人在莎车县什叶派清真寺内把为穆罕默德先知、法蒂玛、自显贵的阿里开始的伊玛目插的旗子亲吻并析祷,祈祷可以被应允”。什叶派七个伊玛目分支信徒主要为塔吉克族群众,约800人,有13座礼拜寺,主要分布在莎车县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阿尔斯兰巴格乡、英吾斯塘乡等地,宗教仪式较维吾尔和回族穆斯林简单,不少人只在节日才做礼拜。

尽管伊斯兰教在喀什地区的宗教文化生态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喀什市的存在和发展却打破了喀什地区单一的宗教文化生态格局。基督教在喀什的宗教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0世纪前的景教。玛世纪中叶时。(喀什噶尔)其地聂斯托利派基督教徒甚众,亦有教堂.唯一数目不详。莎车县志载:据《新疆图志》,清末莎车县城有“那苏教堂”。截至2008年喀什地区共有经有关部门予以认可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临时活动点20个,其中基督教19处,天主教1处,信徒3000余人。新缎地区的婆督教和夭主教徒以汉族为主,占99%。喀什市和11个县均有基督徒,在流动人口和汉族群众聚居较多的地区信徒人数较多。

二、喀什地区宗教文化生态格局形成的原因

〔一)深厚的思想传统与社会的变迁

伊斯兰教从10世纪开始进人喀什地区至今已逾千年,“伊斯兰教是一个包括僧俗的、总体的、一元化的生活方式;它是一整盒信念和崇拜方式;它是一个广泛而又相互联系的法律体系;它是一种文化和一种文明”。对于穆斯林来说,伊斯长教不只是宗教身份的认同,同时也已内化为民族精神。伊斯兰教在漫长的历史中与民族文化结合,型明着新疆社会,而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时时影响着新斑伊斯兰教的发展。

在新疆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宗教进人了一个发展低潮期,一直到“文革’‘结束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宗教活动几乎处于停止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发展,喀什地区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但是整个地区依然总体贫匆。全区11个县多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双贫困 县,是国家重点扶贫的地区,统绿洲农业依然是地厌的主体经济类型,五普数据显示,地区人口83.56%生活在农村甲城镇人口只占16.44%。在物质贫困的同时.社会公共文化也相对匾乏。

与此相对应,在改革开放后,新疆地区对宗教活动解压,一度出现了强势的弹性再生.“新疆大规模修建清真寺的热潮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它首先出现于南疆地区。并迅速蔓延到全疆各地。目前,新疆清真寺的数量、密度和人均拥有量都已远远超过了世界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包括沙特、士耳其、埃及、伊朗等国。新疆清真寺的绝对数量和人均相对数量在世界伊斯兰闲家和地区中都袭列前茅”。以莎车县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莎车县1934年有清真寺51所,1990年有清真寺1514所,其中居玛清真寺677所.加曼清真寺有115所,一般清真寺722所。全县1 514所清真寺中共有宗教人上2771人,中其中哈提甫616人,伊玛月1063人,买曾1214人”。而银据笔者在莎车调研时采访统战、民族宗教部门时获得的数据,较之1990年,宗教场所数量有所增加,教职人员人数有所一卜降。

基督教和大主教的发展同样与社会变迁无法分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上学、工作、经海、务工为主要耳的的良发、白愿人口流动,在新躺城乡之间、北疆和南疆之间、新疆和内地之间颇繁增加。2008年,新拟约有24万富余劳动力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另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季节性流动人口在新疆境内、新疆与内地之间流动。大量汉族流动人口进人喀什地区。国内基铃教迅猛发展的整体氛围,以汉族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的存在成为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喀什地区发展的信徒基础。

(二)刚性管理与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特定的政策产生特定的社会影响和效果,而特定的政策又反映了特定的思想。在考察喀什地区宗教文化生态的时候,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新疆地试宗教管理政策以及政策之后的理论背景。新疆地这具有效力的宗教法规和政策很多,各地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自己的管理办法,虽然其内容并役有超越国家和自治区针对有关宗教问题的规定和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滞后性。在喀什地区的基层,可以发现不少县乡都有一些自己的管理办法,在稳定的婿子下面,往往隐含了一些过激的管理行为。

在调研中发现喀什地试的宗教管理部门始终强调在处理宗教事务时,把复杂的非法宗教活动通过法津的形式进行非宗教化处理。但是这一管理理念在执行过程中却难以彻底实现,管理过泛过宽的情况并非偶然现象,尤其在对于私自朝觑、地下讲经点学经、跨乡镇区的非法奈教活动的管 理中。随着新辍改革开放犯年,和兴一部分人的个人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要求朝觐的愿望非常强烈。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作为一个穆斯林的五功之一,另一方面也足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对于外部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目前有朝觐意愿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现有政策是压缩名额和严格控制。允许朝觐的名额是有限的,同时在年龄、资产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很多地方还要求有朝觐资格的人士在出国前写书而保证书,以保证自己在出国后不从事非法宗教活动、在回国后不宣传在国外的见闻。另一方面、审批制度导致权力的集中,容易滋生腐败。打开门户,做好服务上作,应该是需要加强的工作重点。当正规的渠道不够畅通时,不少人以旅游、探亲、经商等名义,通过第三国出境朝觐,这就必然异致私自朝靓甚至蛇头等地下组织的出现。

在喀什地区,所有的基督教活动点、依禅派和什叶派活动点均属于临时活动点。这些独具特色的众多宗教临时活动点自出现就并不是秘密组织,始终为政府所知悉,但其合法地位的取得是政府与民间现实存在的宗教力量双方在管理权和生存权方面傅弈的结果。政策的刚性而导致的滞后性,对于既存事实的宗教现状不能给予有利的管理和支持,更会导致处于中间地位的临时活动点发生倾斜。

6.景观生态学概述 篇六

内容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并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

1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并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可以为解决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它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人类活动中心的城市景观进行生态学研究,为人类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城市景观中各种生态学过程和机制,尽快解决当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对于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和城市管理人员,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探索。所有研究都进一步说明,城市发展中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都与不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有关。笔者在认识城市景观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介绍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主要方面,就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景观异质性,及其维护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提请更多的人士,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发挥景观生态学的优势,为解决城市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 城市景观系统

2.1 城市景观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互作用形成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具有独特的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代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质供应和废物处理等过程,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特征的统一体。不同城市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城市景观的镶嵌性和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内部不同规模和属性的景观要素,作为斑块、廊道和本底三类结构成分,典型地和重复地镶嵌在一起,形成一定的景观格局。

2.2 城市景观的特点

2.2.1 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

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着城市景观的自然条件、水文状况、气象特点、地表结构、动植物区系等。城市景观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特点,也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环境梦想的现实表现。在城市景观中,主要的结构成分和景观的整体格局,都是人造的或人为地配置或调整过的;多种主要生态过程,也是在人为控制或影响下进行的;城市景观的功能需要人类的维护。这些都决定了城市景观的人类主导性。

2.2.2 城市景观的生态脆弱性

城市景观的生态过程,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变动,城市景观变化极快,特别是城市景观边际带的变化尤为明显。由于城市景观系统对人类调控的高度依赖性,城市的自然生态过程被大大简化和割裂,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功能,特别是城市生态衰退,城市的总体可持续性和宜人性下降。

2.2.3 城市景观的破碎性

城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贯穿整个景观,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与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农田和自然植被景观形成鲜明的对照。由于城市景观功能的多样性和城市景观人为活动的复杂性,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通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3 城市景观结构成分

城市景观组成要素按其空间结构特征,也可分为斑块、廊道和本底3类景观结构成分。

3.1 斑块

城市景观中的斑块,是指具有不同功能和属性的、相对同质的地段或空间实体。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学属性,有重要影响的景观要素斑块,主要包括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小片林地等。

3.2 廊道

城市廊道是城市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其中又以交通线路构成的网络为主。河流、沟渠、林带等廊道,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学属性具有显著影响。城市景观中的这些廊道,常常是城市景观中物质、能量、信息和生物多样性集中或汇集的地方,对维护城市景观功能具有特殊的作用。

3.3 本底

城市景观的主体是各类建成区,各种不同功能、性质和形状的建筑物,使城市景观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景观。城市的道路网把这些建筑物联系在一起,使城市街区既具有很高的连通度,又具有较高的优势度。因此,一般可以把街道和街区看做城市景观的本底。

4 城市景观中的功能流

城市景观各要素之间,通过各种“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维持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流,主要包括: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研究城市的各种功能和过程及其调控手段,就是要研究这些流的流向、路径和速率,研究它们与景观格局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景观格局进而优化城市功能。

4.1 城市景观中的物质流

城市是物质和能量的消费中心,又是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心,城市景观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相对于其他景观来说,流通量大,流动速率高。城市景观中近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出现在城市园林、公用绿地和水域,人为经营管理强度高,物质和能量的人为投入量大,同时受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威胁也大。城市景观中的食物流是维持城市正常功能的基本物流之一,城市人口的食物大部分来自城市以外,而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等,又绝大部分输出到城市以外,对城市郊区或其他景观的依赖性极大。除食物之外,为满足城市人口穿衣、住宿、卫生和娱乐等方面的生活需要,形成了城市景观中另一类生活用品流,其中又以人工合成的物质为主,多属于难降解物质。城市景观还具有生产功能,城市生产过程需要从外部输入原材料、能源和设备等,并向城市景观和外部输出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何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物资的有效供应、废品的循环利用或合理处理,避免对城市景观和相邻景观造成污染是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重要内容。

4.2 城市景观中的能量流

城市景观的能流也是以物质流为载体的,而物质流动也必然伴随着能量流动,但城市景观的能流中电力和燃料占有更重要的地位,需要一个良好的能源供应网络和分配系统,以支持城市的发展。

4.3 城市景观中的物种流

城市景观中的物种流是保证城市生态可持续性的基础。由于城市的人类主导’陛,城市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景观中的大型公园、保留的自然绿地、某些生产绿地能起到物种“源”的作用。而多数城市的“源”在城市外围的其他景观中,所以,近年来将城市周围绿地建设也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并通过河流及其河岸绿化带、道路绿化带,保留绿地廊道,连续的小型绿地斑块等,将城市景观中的生物生境斑块连接起来,建设物种运动的通道,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持城市的自然风貌。

4.4 城市景观中的人口流

城市景观中的人口流动十分频繁,而且与相邻景观间人口的输入输出流量也很大,需要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作支撑。保证城市景观中人口流动的畅通,既要研究人口流动的时间变化和波动特点,更要研究人口流动的空间特点和“源”-“汇”关系,应用网络分析和连通度分析方法,通过增加有效结点和连线,提高景观连通度。

4.5 城市景观中的信息流

如果把以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介和电话、传真等通讯设备为载体,传播的各类信息作为城市信息流,景观生态学很少涉及,对保证城市信息流的畅通贡献不大。

5 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及其维持

5.1 城市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是指一个景观中对一个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景观层次上的空间异质性,通常表现为空间组分异质性、空间构型异质性和空间相关异质性。空间组分异质性,是指组成景观的各类生态系统的类型、数量及其面积比例关系。空间构型异质性是指景观中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斑块大小和形状、景观对比度和连接度等。空间相关异质性则是各生态系统在景观中的空间关联程度、整体或参数的关联程度、空间分布梯度和趋势等。景观异质性除了受环境资源的自然地理异质分布格局的控制外,其主要来源还包括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及植被的内源演替或种群的动态变化。

城市景观的异质性,首先表现为城市公园、绿地、水面、建筑物、街道等性质各异、功能不同的景观要素斑块的多样性,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上。属于自然或半自然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具有更多生态学和美学功能的景观要素,自然的、人工开挖或整修过的水体,也是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组分,起着制造氧气、净化空气、供人娱乐、美化城市的作用。这类景观要素斑块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状况对城市景观整体的功能、质量和生态承载力有很大的影响,增加各种大小、形状和内在结构的自然斑块,调整和优化它们的空间分布格局,将会极大地改善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

城市景观中的各种建筑或建成区斑块,强烈地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属性,使城市热力学性质和水文状况,相应地发生显著变化,阻断或割裂了多种生态学过程,并给相邻斑块输入废弃物和环境毒素。在城市景观中的不同功能区,由于其建筑物类型和地面覆盖物的性质和面积比例有很大差异,使得城市景观的生态环境效应也有明显差别。如城市工业区,特别是重化工区,常常是现实或潜在的恶性污染源。目前的许多城市商业区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大,但其性质和扩散方式与工业区的污染物有很大差别。如何有效地就地处理污染物,阻止污染的扩散,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类需要在多种景观中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经常在商业区、政府机关办公区、工业区等地工作的人们,需要贴近自然的感觉,在近自然的景观中得到休憩。这不仅需要人工建筑明显的公园,更需要森林公园、植物园,甚至自然的山野林地。因此,通过利用和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2 城市景观异质性的维护

5.2.1 保护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敏感斑块和特色文化斑块

维持城市景观异质性,首先要保护城市景观中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敏感斑块,包括城市河流水系、濒河地带、城郊山地或丘陵、自然和人工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这些生态敏感区对维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保持城市景观的地域自然属性具有特殊的作用,要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从保持生态学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出发,从调整和改善斑块的形状、大小、连通性和整体空间配置等方面入手,保护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敏感区,以及具有特殊或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文化敏感区。

5.2.2 增加城市景观中的生态环境功能斑块

完善的景观结构,是实现景观功能的基础。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应该在增加绿地廊道及斑块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应更多地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尽一切可能引进和保护自然和半自然斑块或廊道,特别是林地斑块、水体斑块、湿地斑块和其他具有复杂群落结构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斑块。

5.2.3 调整和优化城市用地空间结构

要适当控制城市规模,通过调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避免单纯外延式发展,建立起土地利用效率和环境综合效应都最佳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在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增加第三产业用地,增加道路广场用地,保持现有居民用地水平和较高的城市绿地指标,适当压缩工业用地。应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宋安排城市绿地空间,注意划分建筑用地与开阔空间,保护风景资源,增加林业绿地、环保绿地、水源绿地、游憩绿地与农业绿地等城市非建设用地,确保发挥其生态效益,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6 结语

(1)城市是一个景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景观破碎性3个主要特点,对城市发展和建设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作为景观生态学问题进行系统整体综合研究。

(2)城市景观的所有景观要素都可以从空间结构特征上归结为斑块、廊道和本底等结构成分,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或格局,就是这些不同属性的斑块和廊道,在不同性质的景观本底中的分布模式。而城市景观功能主要体现在包括物质、能量、物种、人口、信息等主要功能流的特点上。因此,可以从景观整体、景观结构成分和景观格局对各种功能流的影响,来确定景观结构的合理性。结合景观要素的属性,针对斑块和廊道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景观整体中的空间配置,探讨它们对景观整体生态过程的控制和影响机制,可以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7.景观生态学概述 篇七

“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最初应用于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它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这些过程包括物种和人的空间运动,物质(水、土、营养)和能量的流动,干扰过程(如火灾、虫害)的空间扩散等。

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

2 城市景观设计

2.1 城市景观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城市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具有独特的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代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质供应和废物处理等过程彼此联系,形成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特征的统一体。不同城市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城市景观的镶嵌性和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

2.2 城市景观设计构成体系

以城市而论,城市景观要素可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大类。其中,物质性景观按照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模式可划分为斑块—廊道—基质三大结构形式,从城市设计理论角度对应可划分为景观市域、景观轴、景观节点三个部分;非物质性景观则是以此三种物质景观为载体,通过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感性认识,它是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和一种高层次的设计理念目标,也是城市环境景观焕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在。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就是在保持城市环境景观系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对自然和人工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建设,赋予城市明晰的认知形象框架。

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法则,通过对物质景观要素的再塑造,体现城市高尚生活情趣和高雅文化品味,从而唤起人们对认知形象的美好联想与心理体验。城市景观构成体系可见表1。

2.2.1 景观市域——构成城市景观特征的基础

标志景观区是指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标志市域。一般是由人工或历史景观与自然景观组成的景观群落,不仅能突出城市个性,而且能代表城市文化品质。

特色景观区是指按照城市功能及经济生活发展要求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生产、生活功能地段。如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和风景区等。

历史景观区是记载城市历史发展轨迹的载体,是城市不同时期文化生活特征的积淀,如各类古建筑群、历史遗址等等。

2.2.2 景观轴——构成城市景观的骨架

生态型景观轴是联系各自然景观市域之间的生态通道,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各种生态流运行通畅的主要方式。如连绵的山体、河流及稀有植物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带。

人工型景观轴则是城市中市民活动的交通载体,是保持城市功能高效运转的主要通道,如城市道路、铁路、水路及步行专用道。

2.2.3 景观节点——构成城市景观特征的个体

各类景观节点均为承载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城区范围内的各类公园和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表征,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作为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广场,不仅是创造现代都市生活所企盼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舞台,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城市外部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也是体现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南宁市景观要素设计实践

南宁市四周青山环抱,外围分布着相当数量的水库和林区,城市东部、中部和西南部均有低矮的丘陵和山体围绕,构成城市特有的山势特征,市域内郊野绿化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良好景观背景,同时众多历史人文遗址赋予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全市景观资源体系的分析,在南宁市特有的山、水、林自然资源和城市形态的基础上,按照环境景观体系分级原则,合理规划设计出一批高质量的景观风貌要素,以形成生态系统良好、景观优美、富有文化内涵的“中国绿城”形象。

3.1 基质类景观要素设计

3.1.1 标志景观区

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与快速环道交汇处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是南宁市城市风景线的焦点,凭借其“朱槿花”式的特色构造成为了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会展中心旁边的民歌广场是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行的南宁市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要活动场地。由于会展业要求有一个完善强大的与之配套的集商务办公、住宿、餐饮、通信、金融、购物、旅游等为一体的相关服务与服务设施,因此,该处景区的设计显得极为重要,对该区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控制周边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对会展中心周边道路绿地园林景观改造,尤其是对民族大道延长线、竹溪路交叉口绿地及会展中心入口、边坡等地段进行园林绿化精品景观建设,将该市域建成展示“中国绿城”形象及特色的窗口(见图1)。

3.1.2 特色景观区

特色景观区是城市各项功能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具体反映。结合城市主导功能的建设,强化其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力求创造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形成清新活泼、各具特色的都市核心。

商贸中心区——以密集的商业群落、步行街、高层办公楼构成其主要特征。需要重点加强对埌东高层建筑群的建设,注意处理好其与南湖、青秀山之间景观视廓及城市轮廓线关系(见图2)。

文化艺术区——以各具特色并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形象及融现代与历史为一体的空间意向为特征。重点建设南湖地区的景观特色,并结合南湖广场的改造加强对南湖周边环境的建设,力求创造一个高品位的艺术场所。

行政办公区——以恢宏的建筑空间,典雅庄重的室外环境为特点,逐步完善省市行政机关办公区的改造与建设,综合整治周边环境,加快形成各级行政中心区。

科技产业区——以新颖的建筑形态,有序的绿化空间为其基本表征,重点加强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

风景旅游区——发挥南宁市的园林景观和生态优势,选择若干具有一定知名度、旅游基础比较好的景点作为精品景点来重点建设,如重点加强青秀山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提升服务档次。

生活居住区——对主城内已建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拆违建绿,美化环境。

3.1.3 历史风貌区

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和珍贵文物古迹是南宁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南宁市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必须坚持“抢救、保护、继承、发扬”的方针,保护好全市的文物保护单位、街道及里弄,并在继承城市历史文脉、延续民俗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对南宁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将南宁市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意义重大的文物景点列为市级文物单位进行保护,更加深入地发掘南宁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南宁市的环境特色,形成城市特色的文化个性。

3.2 廊道类景观要素设计

3.2.1 生态型景观轴

首先,邕江蜿蜒流经市区,河水清澈,尺度宜人,是南宁市独特的生态景观特色资源。对于南宁的母亲河邕江,应结合堤路园建设,充分利用其宽阔的水面和两岸的自然景观,建立起邕江两岸完整和连续的开放绿带系统,并因地制宜地修建一些娱乐设施和亲水设施,围绕邕江沿岸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蓝绿”滨水开敞空间和生态型景观轴线。同时要充分利用南宁自然地理特征,塑造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滨水居住环境和景观风貌(见图3)。

其次,朝阳溪、可利江、心圩江、竹排冲、良凤江等插入城市的溪流水网,是南宁市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保留这些水网,并加以人工的绿化和美化,借以形成蜿蜒曲折、风景秀丽的开放绿带系统,既可以将城市空间自然分割成若干生态细胞个体,又可以利用这些楔形绿带从外界引入新鲜空气,净化城市环境。

最后,南宁盆地周围的丘陵和山体,也是南宁市独特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这些丘陵和山体特点,加强对城市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活动的调控,保护好城市周边的自然地形和地貌,建设好南宁盆地大绿化生态圈,提高城市外围的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富有亚热带城市特色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形成南宁市外围系统的生态型景观轴。

3.2.2 人工型景观轴

人工型景观轴即城市道路、铁路和步行道所组成的“路轴”,通过精心设计将其与沿线建筑和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以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按照目前城市道路的功能类型,通过引入有关的规定和机制,赋予各路轴不同的性格特征,对各主要干道按照整治、完善、建设三种方式予以明确的规划要求,并针对步行道路建设提出系统性要求。

首先,对于民族大道、西乡塘大道、滨湖路等交通性道路,应主要考虑大尺度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尤其要注意上部立面的协调统一;绿化则强调连续、成片、成带的整体效果;道路中央分隔带可种植具有南宁地方景观特色的乔木和整形灌木,以限定街道的空间,调节街道的尺度,并丰富街道的空间层次(见图4)。

其次,对于民生路、兴宁路等传统历史街道,应以重点保护为原则,保持其骑楼风格的商业街特色。立面的处理应协调建筑物的轮廓、材料和色彩等因素,严格控制商业门面招牌制作和霓虹灯效果;骑楼内的人行道应进行统一铺装,还应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点状的绿化。

最后,对于其他居民活动密集型街道,在其立面处理上要与其功能特征相呼应,强调一种街道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底层的内容与装饰要与街道品质相适应。同时还应精心设置街道绿化、地面铺装、标示牌、电话亭、照明灯具等环境小品,努力创造优美动人的街道生活空间。

3.3 镶嵌类景观要素设计

3.3.1 城市广场

广场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最能反映现代都市和文明气氛的“客厅”,在体现城市个性和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见图5)。城市广场在设计时,不宜一味追求豪华,气派,应因地制宜,小中见大。可考虑适当化整为零,利用植物地面高差,铺地分割设施来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借用中国古典园林小中见大的处理手法,使规模小的广场变得丰富和赏心悦目。

还可在城市新区和旧区的适宜位置开辟更多的公共广场,形成均衡分布于各个市域的具有不同空间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群。

3.3.2 城市外部出入口

城市外部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也是体现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总体规划的布置,南宁市在东西南北四个出城方向与外环高速路和快速环路相交形成八个主要的城市外部出入口。南宁应该在保持这几个外部出入口在空间上的序列性和功能上的导向性的同时,对其周围相关的地区进行综合整治和全方位绿化,塑造各出入口环境品质高雅的城市门户形象。

4 结语

城市景观的所有景观要素都可以从空间结构特征上归结为斑块—廊道—基质等结构成分,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或格局,就是这些不同属性的斑块和廊道在不同性质的景观基质中的分布模式。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结合城市景观要素的属性,针对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特征,及其在城市景观整体中的空间配置,可以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阐述景观生态学模式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强调通过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法则和对物质景观要素进行再塑造,展现城市健康风采与美好形象。

关键词:景观生态,景观生态学模式,城市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凌小晨.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

8.概述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观;可持续发展;节能

在我国当前新世纪社会体系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加以重视,这直接促使绿色建筑以及节能建筑本身在建筑界之中所呈现出地位越发重要,而这方面的发展,恰恰是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主要趋势。此外,社会资源越发贫瘠以及环境污染程度不断提升的状况下,也促使绿色环保建筑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下文主要针对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运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生态建筑概述

生态建筑体系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而这方面的话题,实际上在国际也为人们所重视。自从全球开始工业革命体系发展以来,能源的消耗就开始加速,这导致能源危机问题越发严重。而也正是在这方面的状态下,环保节能的发展观念开始形式,并且开始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形式,而这方面的生态观念,也对于建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帮助。生态建筑本身主要是在目前所有的建筑基础之上,来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效果,而其中一个核心在于绿色、健康。

1.1生态建筑背景

在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经济以及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这方面的改善,实际上也导致人们开始进入一个玩去那错误的方向,这方面的发展对于人类生存来说,毫无益处。在此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在自然生存中,只要能够不断地发明出新技术、新措施,便能够完全改变自然,甚至于征服。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发现,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人们如果说给自然带来了毁灭,那么自然也就必将人类毁灭。而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方面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对于大量新理念、新方法进行应用,并且开始对于生态理念加以推广。而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针对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体系,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求,完善的生态理论,也对于生态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1.2概念

生态建筑也被人们广泛的成为生态化建筑,是通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以生态观念去认识建筑施工的重要性,结合节能、持续发展的工作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认识,从而使得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能源要求和建筑结构的发展模式。这种建筑理念是一种以自然界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前提的工作模式、这种建筑结构的发展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十分重要,同时是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企业协调一致工作的有力保障。

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建筑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建筑,其本身也属于一种极为新颖的理念,由于本身是在与传统工作模式所不同的工作模式中运行,那么就必须要对于自然加以重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要把顺其自然作为主要的内容、目标,利用工作过程中各个不同方面的资源模式、基础,来对于生态建筑设计有更加爱深入的认识,这对于生态建筑技术模式的发展,实际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持续发展的阶段,那么在经济、能源的压力之下,如何更好对于生态建筑理论加以应用,并且展开建设,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也是为社会危机提供解决方式的一种解决措施。

2.1与环境的协调化

在现阶段的生态观念实际应用过程中,生态建筑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发展,才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所在,也就是通过健全的生态理念、管理观念,来使得生态建筑能够真正的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理念的基础所在,并且以这方面的理论,来作为系统的具体总结、处理原则,促使该理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作用和功能。

首先,我们在工作中要针对选址要求进行一体化的设计和控制,要以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一体化工作,并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工作中首先要遵循实际发展要求,以周边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和工作为基础进行深入系统的工作,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以供相关人员工作参考和借鉴。

其次,在取景方面,更是要因地适宜的选择各种能够与建筑结构形成一体化、全面化和系统化要求的景观模式,并针对新旧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深入系统的解决,从而实现建筑结构的一体化、全面化发展要求,这种发展模式和工作理念也是一种基于现代化发展理念为基础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种不破坏现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系统发展模式的工作理念。

2.2方案設计应个性化生态建筑设计的宗旨即注重环境,与环境相适宜,但不等于抹杀了设计方案的个性

生态建筑更应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才能更好地使其融于环境。“建筑的目的在于创造完美”。建筑师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如何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使建筑作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建筑要求能够良好地把握设计尺度,将建筑平面设计、立面造型与周边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建筑功能使用便捷,流线明快顺畅,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地貌,将各个空间有机组合,利用各种设计手法、造景手法,使整个建筑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与周边背景相呼应,将其统一在大自然的“神妙”之中。

2.3室内空间绿色化

生态建筑外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建筑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3.1室内外空间一体化

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室内外通透。这种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

2.3.2室内外景观一体化

使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其实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中屡见不鲜。将室外的景观直接延伸进室内空间,使室内小气候与室外大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与自然息息相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绿色环保生态建筑逐渐兴起的情况下,建筑行业逐渐开始走向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且建筑师本身也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自然环境,如果说这个自然环境被完全毁坏,那么人类无法再去创建出一个生态性的系统。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必须围绕着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行,而这方面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

【参考文献】

[1]朱姣,曹张艳,范银,徐浩.绿色农村住宅探讨[J].绿色科技,2011(06).

[2]王燕.浅谈钢结构住宅的现状和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1).

9.景观生态规划学习心得 篇九

姓名:朱

闻 学号:20126193 班级:环规12-3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学习心得

班级:环规12-3

姓名:朱闻

学号:20126193 景观生态学是主要来源于地理学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的生态理论,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经过16周的学习,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本学期的邪完成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学习理解。

从景观入手,在上学期学过的景观生态学的基础上,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知识。本门课程的开端首先引入了“景观”的含义,而后接触了“景观规划实际”这一概念。

“景观国华设计”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其中介绍专业术语的出现时在20世纪70年代,在是一个相对较晚的时间点,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上才出现的。

纵观整个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这正是一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人是提高,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变化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对自然环境都十分依赖,原工业社会过分的开采,破坏导致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人类为自己行为的后果尝到了苦头。到如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提升,迫使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景观规划设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目的也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研究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两者的矛盾。

而后,在对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的学习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这一门学科是集合自然与人文相关的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学科。在其发展中,经历波折,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景观语言,其中这样的一句话来表达了生态设计语言对于景观生态的重要性:“生态设计语言是生态景观的基本词汇,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可见,生态设计语言的产生对于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生态调查的章节,对景观生态调查指标的查阅收集作业也让我对景观生态调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景观生态调查绝不仅仅是一个对调查的地点的环境现状的简单的表象认识,它是一次全面的、有深度的、有目的性的资料的有调理的收集与整理。起涵盖内容甚至包括人文领域、自然领域、社会学领域。因此收到启发,景观生态规划是一个影响领域多的复杂的综合性规划,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求操作具有大局观,要谨记牵一发而动全身。

随后通过学科学习,辅以ppt讲述的理解,景观生态评价给了我深刻的映像。由于同时还在与土地评价学科的学习,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以及ppt的学习中不是的将两者相结合比较。土地评价从土地入手,先通过对土地相关资料,如肥力、历年的收获情况、各物质的含量百分比等资料的收集处理并整理,有整理的结果来评价土地的情况,期评价方式多样,包括专家评价、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景观生态评价则是我们通过实际的对学校小区的实地参与中让我理解到,同土地评价一样,其评价也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并整理,有整理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景观评价具有自己的体系,强调尺度在研究生态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尤其是研究宏观尺度上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大尺度地域内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类、评价、规划、管理,原理方法对促进景观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指导作用,是人们从宏观方面认识自然并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所以其应用领域有: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自然保护、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利用等。

在生态评价中,有大量的相关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指标、斑块形状指数、物种丰富度等等。

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逐步接触了整体的生态、人文系统的规划设计。并参与自行规划了“四民族居住区”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10.景观生态学概述 篇十

1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原则

在1998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明确地将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阶段:201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9.4%,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初步遏制;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4%,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26%以上,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环境面貌。同时,该通知还对园林城市提出了新的标准:即在城市中,人均绿地面积必须超过8m2且城市绿化覆盖率必须达到35%以上[1]。因此,如何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达到生态和谐,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基于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基础上,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该项工程中的指导方向。

1.1遵循建设地域的自然条件原则

气候差异是导致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地域的生物种类、水文分布,还直接影响地域的地形地貌,且这些差异也直接影响人文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这些因素对特定地域的园林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自然条件因素,制定最适宜的设计方案;尊重地域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不同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保持地域的自然特点和原始面貌,遵循建设地域的自然条件,这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2人文关怀与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因此在设计中,始终要体现园林社会化和人性化的基本要求,满足人们的交流活动、休息娱乐的生活需求。任何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其最终落脚点。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设计时遵循特定地域的人类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规律,充分考虑场地特色和日常需求,将有益于人类生活舒适健康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标准,满足人类生活的自然回归需求。打造一个环境舒适,亲切自然的园林景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满足自然生态的心理需求。

1.3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良好素材

地域特色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者的良好素材和灵感来源,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必然会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一项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考虑的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对该地域的建材植物、建筑文化进行充分利用,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例如,著名的苏州园林,在园林中的上百种植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地培植的乡土植物,不能算作是新颖奇特。但事实证明,尊重和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不仅可以适当减少经济支出,还更容易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2.1园林景观植物引发的生态效应

园林景观中植物群落的设置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外界的生态环境变化也会通过植物群落表现出来。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2]。可以运用植物对大气污染和土地污染的不同反应,来了解空气和土地的污染程度。例如:不同植物对于二氧化硫、氟污染和粉尘等都有不同的监测和净化效果。另外,研究植物根部所富集的重金属元素,可以得知土地污染状况。特别是在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观植物,监测污染和净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2原有建设场地生态植被的保留

保留建设地原有的生态植被,这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忽视的问题,因为保留原始植被可以更好地观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果一味大力人工开发建设,园林中就只会存在植物次生群落以及人工植被群落,缺少正确判断当地生态的重要标尺。因此,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应适当地留下原有的植物群落。

2.3保持园林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动群落,并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其中既包含了植物、动物也包含了微生物种,在上文中提到的保留建设地的原始植被,它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保证生物多样性。因此,要实现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平衡,针阔混交林可以取代单一树种以及选择本土的优秀植物种群作为园林中的主要种群。此外,引进一些适宜当地环境的新型植物品种,驯化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植物群落,来丰富园林中的生物品种。丰富的物种群落可以让园林生态圈更加牢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并且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可以营造良好的观赏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多样性是指种类多样,而并非数量多。如果一味的叠加单一物种群落,这样的生态环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在现实中,为在园林景观中突出生物新奇,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引发生物入侵的惨痛案

2.4生态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园林生物景观的生态美学完美的园林生物景观设计应该是生态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既要满足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又要考虑生物所展现的美感,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植物形态的调整和组合是最常见的例子,而动物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园林中水景中饲养的观赏鱼类。

3园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在园林景观中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离不开一个可持续使用的水循环系统。特别是在生活住宅区,涉及到生活用水,因此对水环境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降水的合理使用是重点。同时,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提升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率。

3.2园林建材资源的使用

园林中的景观建设材料主要包括铺装和建筑物,利用更加环保的建材可以降低景观建设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并尽可能使用本地建材减轻资源浪费,这也是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态要求。

4结语

11.景观生态学概述 篇十一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土地综合整治;潜力测算方法;景观多样性;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一致性分析;优先整治区

中图分类号: F323.2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330-05

收稿日期:2013-12-30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编号:201203073);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号:114072172D);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编号:HB12SH044)。

作者简介:崔志刚(1989—),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E-mail:7506633@qq.com。

通信作者:朱永明,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研究。 E-mail:zhyming2005@126. com。在当前人地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缓解用地矛盾的有效方式。传统的土地整治方式以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为主,目的在于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土地整治内涵,注重生态安全、景观工程建设,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全面优化[1]。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应当由传统的整治工程阶段进入全新的景观生态型综合整治阶段。明确县域土地综合整治阶段性战略目标、科学测算潜力并划分整治区域是县级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的基础[2]。目前,国内关于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景观生态理论与技术指导,二是没有合理的制度保障。部分地区过度追求“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化建设,忽略了对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提升,导致土地整治后地方人文景观特色渐失、乡土气息平淡[3-4]。将传统土地综合整治与景观生态学理论相结合,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建设景观生态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研究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探讨不同整治区域的整治模式,对于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内涵、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建设景观工程具有重要意义[5-7]。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构建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综合整治内涵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活动破坏及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8]。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土地整治内涵发生了深刻转变[9]。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揭示了农村景观中田埂、田坎、沟渠、防护林带、林地等景观的生态学意义[10-11]。景观型土地整治是指在补充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对乡村区域内的土地以及地上的各种物质及空间进行合理安排,既能实现促进农业生产的目的,也能为农民建立一个舒适、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将景观生态学与土地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的和谐统一[12-14]。

2研究区域概况

河北省昌黎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环渤海地带,秦皇岛市域西南部,东临渤海,西临滦河,与唐山市滦县、滦南县隔河相望,北与抚宁县、卢龙县相邻,南与唐山市乐亭县相邻。昌黎县东西长50.5 km,南北宽47.5 km,海岸线长64.9 km。昌黎县土地利用主要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面积为87 479.18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6.09%,昌黎县是秦皇岛市重要的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地。2010年来,昌黎县政府加大了土地整治力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改善了耕地质量,为耕地的集约化利用创造了条件。但是,昌黎县山区及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脆弱。低山丘陵地区植被偏少,水土保持能力差,遇到灾害性天气,相当一部分土地极易产生风蚀、水蚀,造成水土流失。传统的土地整治方式并没有很好地提高土地生态系统地服务功能。

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方法

3.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综合整治潜力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工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通过景观生态指数、潜力指数、整体性指数来进行评价[14]。本研究指标的选取依据系统性、动态性、可获得性等原则,参考景观生态学内涵,结合昌黎县的实际情况,选取11个指标建立了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表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指标权重

目标层准则层B指标层C指标说明相关性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评价A景观生态指数B1平均斑块面积C1(m2/年) 景观总体完整程度-景观破碎度C2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景观多样性C3景观类型的丰富程度+景观优势度C4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景观聚集度C5不同景观聚集程度-景观美感度C6 -内部性指数B2数量潜力C7(t)新增耕地数量潜力产能+质量潜力C8(t)新增耕地质量潜力产能+利用等别潜力C9利用等别效益差异-经济等别潜力C10经济等别效益差异-外部性指数B3人均收入C11(元/人)+人均耕地面积C12-粮食安全系数C13(t/hm2)-注:“+ ”说明该指标因子值与整治潜力正相关;“- “说明该指标因子值与整治潜力负相关。

平均斑块面积(C1)指景观中所有斑块的总面积与斑块总数的比值,反映景观总体的完整程度。平均斑块面积能够反映地块的集中连片程度。景观破碎度(C2)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通常用单位面积上各种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目来表示。景观破碎度越高,整治潜力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C代表景观聚集度指数;C代表景观破碎度指数;Cmax代表C的最大可能取值。

景观美感度(C6)是指景观美学特征,主要包括:合适的空间尺度、多样与变化、持续性与自然性,将景观美感度分为优、良好、一般、差4个级别。

土地整治目标之一是要增加耕地面积,显然,新增耕地面积越多,耕地整理潜力越大,要增加耕地面积就要减少原有耕地中”闲散土地“的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因此选用土地整治前后新增耕地面积指标(C7)来反映土地整治数量潜力指标。质量潜力指标(C8)是指通过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可提高的潜力。利用等别潜力指标(C9)是指通过土地整治,耕地利用等别可提高的潜力。经济等别潜力指标(C10)是指通过土地整治,耕地经济等别可提高的潜力。人均收入指标(C11)反映土地综合整治的经济可行性。人均耕地面积(C12)反映当前耕地的集约利用程度。

3.2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指将指标数据标准化,即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由于每个指标数据的单位都不相同,所以要将指标无量纲化,从而使指标具有可比性[15]。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使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并在[0,1]区间内,具体公式如下:

4.1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以上公式,确定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表2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准则层指标层权重排序景观生态指数平均斑块面积0.027 8120.240 8景观破碎度0.034 810景观多样性0.041 38景观优势度0.039 89聚集度指数0.048 46景观美感度0.048 75潜力指数数量潜力0.042 870.358 7质量潜力0.024 513利用等别潜力0.145 13经济等别潜力0.146 32外部性指数人均收入水平0.260 210.400 5人均耕地面积0.112 44粮食安全系数0.027 911

从表2可以看出,在准则层,外部性指数>潜力指数>景观生态学指数,说明现阶段影响昌黎县土地整治潜力的主要是外部经济指数,其次是土地本身的潜力,景观生态学指标贡献最小。在指标层,人均收入水平所占权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景观生态学指标所占权重较小,这是由于昌黎县属于山前平原,景观同质性高;潜力指数所占权重最小,这与现阶段土地综合整治目标主要是增加耕地数量的国情相符合。

4.2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

由图1可知,采用不同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昌黎镇分值均最高,分别为0.762、0.726。靖安镇、大蒲河镇、刘台庄镇、城郊区委分值较接近;龙家店镇、新集镇分值较接近,但总体水平低于前一批乡镇。昌黎镇土地整治潜力最高,这是由于昌黎镇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镇,人均收入为 7 399.11元/人,全县最高;人均耕地面积为200 m2/人,全县最低;景观破碎度0.296,高于全县平均水平。龙家店镇作为全县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区域,人均收入仅为4 469.23元/人,土地较为平坦,耕地集中,平均斑块面积为11.093 m2/人,全县最高,近些年龙家店镇以秦皇岛国际民航机场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空港工业园区,进行了一系列土地综合整理工程。

4.3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区

利用SPSS 18.0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乡镇的综合评分分为3个级别,综合评价分值大于一级标准的,划分为优先整治区;综合评价分值小于一级标准且大于二级标准的,划分为稍加整治区;综合评价分值小于二级标准且大于三级标准的,划分为一般整治区(表3)。

表3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综合得分K-均值聚类中心表

评价方法一级二级三级传统型0.759 20.471 40.182 8景观型0.611 60.425 10.255 4

由图2、图3可知,采用传统型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方法对昌黎县各区域土地进行分区,优先整治区包括昌黎镇、十里铺乡;稍加整治区包括靖安镇、泥井镇、大蒲河镇、刘台庄镇、朱各庄镇、团林乡、茹荷镇、两山乡、城郊区委;一般整治区包括安山镇、龙家店镇、新集镇、葛条港乡、马坨店乡、荒佃庄镇。采用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方法对昌黎县各区域土地进行分区,优先整治区包括昌黎镇、朱各庄镇、两山乡、十里铺乡;稍加整治区包括靖安镇、安山镇、大蒲河镇、刘台庄镇、团林乡、荒佃庄镇、茹荷镇、城郊区委;一般整治区包括龙家店镇、泥井镇、新集镇、葛条港乡、马坨店乡。

4.3.1一致性分析不同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结果均显示,昌黎县的一般整治区集中在中部区域,包括龙家店镇、马坨店乡、新集镇、葛条港乡;稍加整治区主要集中在东部靠海区域,包括大蒲河镇、团林乡、刘台庄镇、茹荷镇;优先整治区主要包括昌黎镇、十里铺乡。

4.3.1.1经济发展水平昌黎县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将中部地区打造成大城市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利用东部地区丰富的水产资源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向海产品养殖及生态旅游区方向发展。昌黎县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均收入为5 556.63元/人,同时中部地区人口少,耕地面积大,因此,东部地区的整治优先级别高于中部地区。此外,十里铺乡作为全国的红葡萄酒基地,人均收入为 6 861.81元/人,位列全县第二,乡内有数百家葡萄酒企业,已形成以葡萄酒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整治潜力不同的重要原因。

4.3.1.2土地自身潜力昌黎县中部地区未利用地、荒地较少,粮食产量高,其中龙家店镇、马坨店乡、新集镇的经济等别潜力分别为9级、9级、10级,利用等别潜力分别为10级、11级、10级,经济等别潜力与利用等别潜力相差较小;东部地区大蒲河镇、团林乡、刘台庄镇、茹荷镇紧挨渤海,海水侵蚀造成了土地盐碱化,此外,待开发整理土地面积占乡镇总面积的15%以上,明显高于中部地区的5%,故整治优先级别高于中部地区。

4.3.1.3景观提升潜力根据昌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得到各乡镇的平均斑块面积,昌黎镇最小,龙家店镇最大。一方面是由于中部地区多为基本农田,耕地集中连片;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部地区道路河流众多,打碎了原本完整的斑块。另一方面是由于中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未利用地所占比例不足5%,景观聚集程度高。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景观破碎度较高,景观生态水平低,土地整治潜力高于中部地区。

4.3.2差异性分析采用不同的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方法,泥井镇的评价分值由0.483 6降到了0.392 2,这是由于泥井镇耕地以基本农田为主,且曾开展过3次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其他农用地面积较小,仅占总面积的1.35%,镇域内耕地基本成片,景观同质性高,整治可提升潜力低;采用传统型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两山乡评价分值为0.563 3,低于大蒲河镇。采用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评价方法,两山乡评价分值为0.626 5,高于大蒲河镇,两山乡的景观破碎度为0.339,全县最高,景观优势度为0.037,低于大蒲河镇,这是由于两山乡地类复杂,除耕地外还有滩涂、河流、荒草地及部分园地,分布零散,土地整治潜力大。

5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昌黎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先整治区主要为昌黎镇、十里铺乡,稍加整治区集中于东部地区,一般整治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这与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自身潜力、景观生态现状有密切关系。不同评价方法下的各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潜力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各乡镇的景观提升潜力不同。两山乡、朱各庄镇经济发展水平较差,传统型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下为稍加整治区,这两个乡镇的平均斑块面积小,景观破碎程度高,优势度低,致使景观类型复杂,同质性低,景观生态水平的可塑性强,在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下为优先整治区。应重点提高各乡镇的景观生态服务性价值,将土地整理项目区中景观设计的目标制定为:以提高土地质量为主,平整土地,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结合昌黎县景观现状,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兼种葡萄、中药等经济作物。鉴于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的评价单元为乡镇,评价尺度可能对评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在细化评价单元情况下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彦随. 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4):3-8.

[2]唐秀美,潘瑜春,陈百明,等. 都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32-37.

[3]陈水英,毕如田,曹毅. 忻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1):103-108.

[4]张海霞,李明竹,刘斐,等. GIS支持下城镇土地定级研究——以河北省高阳县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57-61.

[5]鹿心社. 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5.

[6]张可慧,刘芳圆,张胜海,等. 基于3S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系统[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27-1229.

[7]韩宏伟. 土地综合整治中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

[8]张正峰,陈百明.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210-213.

[9]王军. 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9.

[10]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9-171.

[11]郧文聚,宇振荣.生态文明:土地整治的新目标[J]. 中国土地,2011(9):20-21.

[12]严金明,夏方舟,李强. 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9.

[13]石剑.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研究[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14]徐建春. 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2001(6):75-80.

[15]廖蓉,杜官印. 荷兰土地整理对我国土地整理发展的启示[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9):25-27.

上一篇:公司品牌管理制度下一篇:七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月球》第一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