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精选13篇)
1.*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一
**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我国加入WTO,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扩大畜牧业生产规模,提高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畜产品生产制度和质量管理体制上与国际接轨,实现畜牧业的二次创业?带着这一问题,我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县畜牧业生产状况 在畜牧业生产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饲养量大。全县25.3万户农民,牛、猪、羊年出存栏达198万头,户均7.8头;鸡年出存栏量730万只,户均29只。二是区域性强。全县初步形成了特色不同的四大养殖区,即以太清、城郊、观堂、王皮溜等乡镇为主的养牛区域;以枣集、贾滩、穆店等乡镇为主的养羊区域;以郑集、高集、城郊、唐集等乡镇为主的养猪区域;以马铺、张店、城郊、任集等乡镇为主的养禽区域。三是地方特色突出。在畜牧业生产上,突出地方特色,依托皮革加工、肉食加工、尾毛加工、饲料加工等畜牧相关企业,拉长了畜牧业生产链条,带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形成了以牛、猪、羊、鸡四大产业为主,其它养殖竞相发展的特色格局。四是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共有规模较大的养牛专业户45户,养猪专业户146户,养鸡专业户194户,养羊专业户34户,涌现出了像枣集养波尔山羊、涡北五门养猪、马铺三路口养鸡等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畜禽饲养量逐年递增。五是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科学饲养等技术已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一步使其转化增值,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六是对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一部分“能人”已经靠发展养殖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生活。养殖业已从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我县农村人均畜牧业收入达600元。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关于**县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在畜牧业发展上,**县具有明显的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县气候及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红芋、花生、油菜等作物,年可产农作物秸秆63万吨,可提供饲料粮30万吨,饲养资源充足,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很多畜种都能适应这里的气候。二是龙头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县有以鞋城皮革集团为龙头的皮制品加工业,以四通食业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屠宰加工业,以张店刷料公司为龙头的尾毛加工业,以及试量狗肉、孔集卤鸡、中原牛肉等畜产品加工特色项目,都可以拉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县的四通食业、粮食局万头猪场两家企业已初步通过河南省无公害体系认证。另外,**县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多,又实施过世界银行贷款肉牛发展项目、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省生猪基地县建设项目等,发展养殖有成功的经验。三是人力资源充足。21个农业乡镇都设有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站,从业人员380名,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3名,有中级职称者40名,涉及畜牧、兽医、饲料、卫检、养殖、加工、市场营销等十几个专业的人员,可为发展畜牧业从规划、选种、生产、品种改良、疫病监测防治、饲料搭配、产品加工、质量鉴定、销售等多方面提供一条龙的网络服务。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注重从舆论、政策、执法、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一是完善品种改良体系。不断增加品种改良网点,加大品种改良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防疫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新的疫病防治服务形式和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三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以市畜牧局畜牧服务网为依托,开辟国内外信息网络的通道和窗口,建立**县畜牧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县内、外市场信息,逐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四是完善购销体系。积极组建专业养殖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在供种和销售上为养殖户提供便利。五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狠抓畜牧技术培训,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办班培训等形式,加强同农业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3、突出龙头建设,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要求,不断强化龙头组织建设,积极发挥龙头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在发展方向上,把重点放在培植壮大已有的鞋城皮革、四通食业、尾毛加工等加工型和流通型企业上来,提高企业带动发展能力。二是在发展方式上,重点抓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使孔集烧鸡、试量狗肉、中原牛肉等特色加工向规模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三是在经营机制上,强化龙头组织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饲养场+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在发展途径上,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外资建龙头。
4、突出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畜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一是狠抓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对全县畜牧企业的生产管理不断进行规范,保证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三是积极开展畜产品市场准入。针对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实行市场准入制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养殖场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对进入市场的种畜、饲料、兽药、疫苗等要加强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销售领域。
5、发展牧草种植,优化产业结构 牧草种植可以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增加土地产出率、利用率;促进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发展,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品质。一是宣传发动。大力推广唐河、新野两县种草养畜的经验,广泛宣传种草养畜的意义和效益,提高群众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二是搞好服务。举办专题培训班,对乡镇基层干部和种养大户进行集中培训;畜牧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巡回到乡镇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举办牧草种子购销洽谈会,国内知名草种子公司与种养大户签订合同,确保草种质量和售后服务;乡镇政府和村组负责协调种草的土地,帮助群众解决连片种植的问题。三是种养结合。种草一定要与养畜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畜发展,以养畜带种草,以种草促养畜,走农林牧一体化开发的生态型养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狠抓秸秆开发利用。围绕养牛和养羊小区、养殖场,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先进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6、突出规模饲养,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 一是立足实际,建立养殖基地。按照“小群体、大规模、高科技、高效益”的要求,大中小场一齐上,以场户带群体,以群体促规模,不断扩充饲养总量。二是加强规模饲养场建设。坚持发展民营畜牧企业,支持、鼓励农户采取独资、合资等方式建设饲养场,建议各乡镇每年新上3—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场,不断增加规模饲养的比重和份额。三是加快小区建设。改变过去分散饲养的模式,兴建各类养殖小区,壮大养殖规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养殖小区全部达到“四统一、四配套”,即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服务,环保、生态、市场、公益设施四配套。四是培育龙头,抓好订单。因地制宜、依托优势,从县域畜牧业资源优化配置、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角度,以鞋城集团为龙头发展肉牛饲养,以四通食业为龙头发展生猪生产,以枣集养羊公司为龙头发展波尔山羊、槐山羊的饲养。发挥企业与协会的作用,拓宽市场,在与京、津、沪、深产销联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通与中南、华东等地区大中城市的直销渠道,取得市场准入资格。
范文网【】
2.*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二
1 浦北县蚕桑业发展基本现状
2007年, 浦北县有桑园面积1520hm2, 占浦北县耕地面积的8.44%, 养蚕种6.3万张, 产茧3.78万担, 农民售茧收入达5100万元, 工业产值达6200万元。2008年, 浦北县有桑园面积1353hm2, 养蚕种5.68万张, 产茧3.54万担, 蚕农售茧收入3800多万元, 工业产值达5900万元, 养殖蚕桑给农民和地方带来很大经济效益。
2 浦北县蚕桑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2.1 良好的发展机遇
商务部在“十一五”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 而浦北县作为“东桑西移”工程50个基地县之一, 享受了政策扶持。浦北具有一定的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价格不高, 竞争优势明显。这些因素都给浦北蚕桑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2.2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浦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有耕地20940hm2, 境内丘陵起伏、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是蚕业生产的理想区域。浦北县绝大部分耕地的热量、光照都十分有利于桑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粗放种植的桑树单株产叶量仍可达1.5kg以上。在养蚕方面, 由于浦北气候温和, 年可养15~17批蚕, 每张蚕种产茧可高达50kg以上。
2.3 政府支持
2001年, 浦北县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县蚕桑生产的决定》, 2014年, 又出台了《浦北县2014~2016年发展蚕桑产业实施方案》, 提出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体制、奖惩、科技投入和发展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了明确, 赋予了蚕桑产业更为重要的任务。在扶持蚕桑产业发展上, 浦北不仅有政策上的支持, 在资金投入上也有大量投入。
2.4 广阔的市场前景
自从取消了丝绸出口配额限制, 国际市场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加大对丝绸原料的需求, 从而刺激了丝绸加工业的发展, 使我国茧丝绸业有了更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看, 具有“丝绸皇后”之称的丝绸织物消费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 潜在市场不可估量。广西蚕茧产量已占全国25%的市场份额, 蚕桑业已经成为引导市场、主导市场的产业。
3 当前浦北县蚕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产业意识落后
一直以来, 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浦北蚕桑产业,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引导不够, 未能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 受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的双重约束, 大部分桑农对栽桑养蚕的认识依然守旧, 产业意识不强, 少数镇还抛荒弃管, 桑园闲置, 浪费严重。
3.2 产业链条不健全
浦北现有缫丝企业2家。但是, 这2家企业认为本地蚕茧质量与江浙及桂北地区差距较大, 生产原料一直以外地为主、本地为辅, 因此对浦北来说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辐射不够广, 难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蚕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以出售白厂丝等原材料和低端产品为主, 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链条的短缺使得浦北无法在另一空间获取茧丝高端产品的利税。
3.3 产业科技支撑不足
浦北蚕桑在科技转化运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技术队伍不稳定, 现有蚕桑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特别是科班出身的科技型人才少;蚕桑科技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年龄老化现象严重;蚕农虽然熟悉传统的饲养技术, 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差、意识弱, 难以适应产业化生产的需要;桑园管理较差, 部分地区蚕农重蚕轻桑、重栽轻管的粗放型现象较为普遍, 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低;新技术应用缓慢, 标准化常规技术科学推广、普及程度不高, 大部分蚕农无专用蚕室, 蚕室、住房兼用, 消毒措施跟不上。
3.4 产业体制存在缺陷
当前的收烘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完善。据反映, 个别镇及部门在蚕茧收购上还沿袭计划经济的做法, 有些蚕桑合作社虽已成立, 但规模小, 不健全。总体来看, 浦北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与产业本身应发挥的作用相比, 依然有着一定的努力空间。
4 浦北县蚕桑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思想认识, 强化产业意识
要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蚕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意识。在加强对蚕桑产业发展领导的同时,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要充分认识蚕桑市场的“周期规律”, 加大对广大蚕农的指导和引导, 彻底改变蚕桑“高潮栽桑、低潮挖桑”的局面, 并促使这一局面逐步朝着“低潮栽桑、高潮受益”的良性循环轨道前进。
4.2 加大科技投入, 夯实产业基础
要有效整合人才资源, 以蚕种场为基础, 在适当时候组建浦北县蚕桑科研所, 构建蚕桑科研技术平台。要稳定队伍, 健全技术服务体系。要建立浦北县、镇、村、组4级蚕桑服务网络, 加强队伍的管理, 强化考核制度, 切实发挥业务技术为农服务作用;转变蚕桑技术服务职能。工作方式要从大面服务转到大面和“双基”并重的方向上来, 即在搞好大面辅导服务的基础上, 工作重点向基础的大户倾斜;建立技术培训机制,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 大力提高蚕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养;更加注重蚕桑的标准化生产, 把蚕桑生产纳入标准化生产轨道。
4.3 创新机制体制, 增强产业后劲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江、浙等养蚕区的成功经验, 蚕桑业作为典型的链式产业, 应实行产业化经营。针对当前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脱节, 已成为影响面积稳定、质量稳定、产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 要以收购形式和流通体制的改革作为体制创新的突破口。要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工厂+农户”等发展模式,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实体, 建立利益一体化的利益分配运行机制。
4.4 扶持龙头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
蚕业的工业化和市场化问题, 是蚕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因此, 必须十分重视茧丝深加工, 使茧丝绸企业真正担当起龙头的作用, 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浦北必须从实际出发, 有计划地加快丝绸、印染、服装加工、丝绵等加工项目的开发, 加快对蚕蛹、蚕沙、桑果等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着力延伸蚕桑产业链条。引导组建茧丝绸集团公司, 不断拓展市场, 从而提升茧丝的竞争力。
4.5 努力扩大总量, 拓展产业规模。
要在建设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以重点蚕区为辐射, 按“十百千万”蚕桑工程建设要求, 积极探索建立一批专业村, 建立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品牌”上下工夫, 以基地带动生产水平提高, 达到稳定产业、扩大规模的目的。
摘要:本文对浦北县蚕桑业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寻找出产业意识落后、规模不大、链条不长、科技支撑不足、体制健全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并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大科技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规模等5方面提出了如何做大做强浦北县蚕桑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蚕桑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潘中华, 贡成良, 甘小兵.世界蚕桑业的发展对中国蚕桑业发展的启示[J].广西蚕业, 2005 (1) :14-16.
[2]莫嘉凌.广西蚕桑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J].广西蚕业, 2005 (1) :34.
3.*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三
考
对X县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007-12-15 22:31:2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对X县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对X县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XX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富裕县,而如今由于工业发展滞后,“农民富,财政穷”成了对XX的形象概括。在新形势下,如何抢抓机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全县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本文想就此问题,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谈点粗浅认识。
一、XX县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至2003年6月底,全县共有民营企业384户,从业人员6900余人,注册资金亿元。上半年,全县民营企业实现利税41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对GDP的贡献为4720万元,贡献率为。384户民营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他们仅占全县经济比重的,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县民营企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且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册资本普遍偏低,规模扩张难度很大。全县民营企业384家,注册资本总和为亿元,每户企业平均为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企业7家,千万元以上的仅有3家。由于注册资本较少,一方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经不起大的坎坷;另一方面企业在经济交往活动中的信任度明显偏低,争取资金往来的信誉度较差,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2、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384户企业中,多数为纸箱厂、砖厂、蜜枣加工厂、花生加工厂、面粉厂等,属于较为低级的粗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几近于零,也谈不上传统产品或特色产品,更谈不上能够代表XX形象、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全国知名品牌。仅有冯村炊事机械厂在西北地区有一定影响,但规模也不大、产值也不高。
3、企业家素质较低,家族式管理偏多。在现有的民营企业中,家族式管理占90以上,作坊式生产占70,企业负责人中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5,初中以下占21,大专以上文化仅有4。同时,多数企业家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开拓精神不足、洞察市场走势的前瞻性预测能力欠缺。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4、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企业家本身产品质量意识比较淡薄,企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滞后,检
验检测体系不健全,因而在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和检验中很难达标,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5、民营企业外部发展环境较差。个别执法部门的“三乱”问题时有发生;企业在用地上受地方群众干扰太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经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但影响极坏,损害了XX县的整体形象。
6、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县域企业仅靠银行贷款,筹资渠道狭窄。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除农行外,工、中、建三行的企业贷款对县支行不予授权,而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县支行无法提供信贷支持;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企业准入制度,对达不到一定信用等级的企业,银行不予受理。近几年来工、中、建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为零,加之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这些因素造成了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坚持与时俱进,扫除思想障碍,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实现“富民强县”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为我们放手放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政治保障。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抢抓发展机遇,力促民营企业大发展。
2、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要按照“不禁止则允许”的思路,进一步放宽条件、降低门槛,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宽松发展的成长空间。支持民营企业向国有企业退出领域、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扩展。鼓励民营企业对现有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租赁等形式,实现资金、人才、技术、资产的优化配置。同时,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和软件环境建设,改变对外形象,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宽口径向外招商引资,只要有意来我们这里投资办厂,不问企业性质和类型,只要法律、法规未禁止,我们都热烈欢迎,努力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研的民营企业格局。
3、在企业家队伍建设上要有新突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地企业的综合发展前景。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领导人和现有各层次人员的培训力度,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锻炼他们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在人才的引进、开发、培育上要有创新,对外地企业家及技术人才愿意到本地来的从事产业开发的,可从工资、住房、子女就业、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在职干部自愿领办、创办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工作的,可采取职务不变、工资待遇不变、工作单位不
4.县“百里长廊”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四
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吹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号角。____县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新举措---建设305省道沿线百里生态经济文化长廊。
一、“百里长廊”建设的理论依据
2006年,新一届县委、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利用地方生态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实施建设305省道百里长廊战略构想。建设“百里长廊”的构想,来源于该县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的以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百里山城”计划。当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要实现这一计划,就必须以发展经济为前提,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走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迅速转变思路,以____的生态资源优势经济为切入点,发展近农工业、生态农业……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之路,建设百里长廊。近几年,305省道沿线乡镇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基本上奠定了建设百里长廊的基础。经过几年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各乡镇分别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基础,如:蒋家堰的蘑芋系列产品加工,水坪的茶叶、化工企业以及部分乡镇的水电产业等等,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就可以形成一条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产业带,把省道沿线建设成为一二三产业叠加、政治经济文化渗透、绿化美化亮化相辉映的百里长廊,辐射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百里长廊”建设的发展思路
在百里长廊建设中,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支持、产业支撑”的思路,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抓好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整治、村庄集镇改造等工作,通过2至3年的努力,使其成为全县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带,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以茶叶、魔芋为主的特色产业长廊,一二三产业相配套的经济聚集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打造百里小康长廊;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百里商业长廊;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打造百里工业长廊;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现代农业长廊;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打造百里生态长廊;与文明创建相结合,打造百里文化长廊。把百里长廊建设成展示对外形象的窗口,在全县率先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示范工程。
三、“百里长廊”建设的规划措施
百里长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搞好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中,要处理好总体规划与规划、短期规划与中长期规划、乡镇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的关系,做到总规划与子规划相衔接,整体规划与行业规划相配套。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要求,从产业发展、林业绿化、集镇村庄整治、交通路网配套、水利设施、安全饮水、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文明创建、基层组织等方面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度超前、务求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统筹推进。
抓好示范引导。该县要求:2007年,县里集中建设3公里示范带,沿线6乡镇分别建设1公里示范区,重点抓好改水、改路、改厕、建沼气、植树造林、环境整治、河道疏浚、村庄改造等基础性工作,2008年,整体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力争到2010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找准结合点。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县里统一部署下,目前,省道沿线6乡镇已经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制订出了发展规划。如:水坪已开始规划自康家岭至前进的“20里商业长廊”,以阎家坝、康家岭、船行寨等蔬菜专业村为中心,建设集蔬菜种植、储藏、加工、配送于一体的“生态农业长廊”及以两个牧业公司为中心的“生态食品加工长廊”、以茶叶产业种产销于一体的“生态近农工业长廊”……
加大投入力度。该县按照县委牵头部署、乡镇协调统筹、村级组织落实、部门参与帮扶的思路,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扶贫开发、交通、能源、水利、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倾斜投入百里长廊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长廊建设的投入机制,结合“回归工程”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投资百里长廊建设,鼓励群众、干部投资参与建设。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百里长廊建设的浓厚氛围。
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的“____县百里长廊建设指挥部”,组
5.*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五
人类生活的地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李瑞环同志曾代表我国政府在1996年11月北京第十四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指出:“21世纪将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将越来越寄希望于海洋”,“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正在大举向海洋进军,我国、我省乃至我县也同样正在积极行动,大力拓展海洋事业。省委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亲赴舟山、宁波、台州等地考察调研海洋经济,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和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口号。但海洋事业不应该仅仅是海洋经济、海洋旅游以及海洋科技,还应包括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海洋与人的相互作用,海洋人文社会机制等,亦即海洋文化。本文拟就象山海洋文化建设作些初浅探讨。
一、象山海洋文化发展现状
象山县是海的大县,渔业大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绍平原南端边缘,三面环海,唯北面与陆地相连接。全县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岛礁面积180平方公里(共608个岛屿),海域面积5600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800公里。象山总人口53万,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约8万人。从古至今,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从目前我县发现的塔山、姚家山、红庙山和高塘珠门等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出土的一些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象山文化的主流应该是海洋文化。象山南部的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国内首创的中国开渔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颇负盛名;北渔山灯塔作为南洋航线和浙江沿海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为国内首屈一指;象山(石浦)海鲜随着县内大批民工冲出了宁波走向了杭州挺进了上海;还有中国渔村、中国水产城、松兰山滨海旅游渡假区、红岩长廊、花岙石林等,这些皆于海、港、渔、岩等有关的实体和活动,或因“国”字号或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或因其秀美的风景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这也正是我县海洋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所指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陆文化、中原文化而言,它是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又称“蓝色文化”。具体来讲,海船,海防,航海,有关海的风俗、神话传说、滨海名胜、海洋科学、艺术与宗教等都是海洋文化。论象山的海洋文化,范围宽泛,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由渔文化、海商文化和海防军事文化组成,最为重要的是渔文化。——渔文化。凡与渔有关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均可称为渔文化。我县的渔文化应该说是特色文化所在,日本专家曾二度来象考察。在渔文化范畴中,首推的是妈祖文化现象。由于古时科技水平的低下,海难事故频频发生。先民们在寻求上天保佑外,将精神寄托于海底龙王,至宋代福建的渔民大胆想象,又隆重推出了一位名曰林默的海上救苦救难的大救星。渔民们以林默为海神,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皇帝以她为厚德之女,宋以后历代帝王屡屡加封(封号多达四十余个)。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娘娘宫等遍布沿海各地。我县是除了福建、广东以外,信奉妈祖比较集中与兴盛的地方,昌国、石浦、东门、南田、晓塘、定塘、大塘、涂茨一带历史上均有祭拜天妃的庙宇。据县文物管理部门上半年实地普查得悉,妈祖庙在我县尚有一定数量,共有6处。其中东门天后宫是宁波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并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岛渔民把祭祀妈祖作为一件盛事,每年农历6月28都要举行谢洋妈祖赛会。妈祖是渔民心中的神灵,是渔民团结的核心所在,是航海第一保护神。妈祖已成为世界海洋之神,已成为团结全世界华人和渔民的纽带,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观念的象征部分,并与许多传统记载构成独特无比的海洋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海洋文化研究深入,妈祖文化研究正在我县兴起,目前已形成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喜爱妈祖文化的社会群体。鱼师庙是象山半岛境内较为独特的一种渔文化现象。半岛上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妈祖庙,还建有与海相关的各种庙宇,有海神庙、海潮庙、镇海庙、平水庙等。唯有鱼师庙是这一方独有的。她的存在同是人类对自然崇敬的一个真实反映。鱼师是鱼的太师,石浦渔民和居民全民性的崇拜对象。其起源来自于石浦三湾路廊下海滩,即今渔港宾馆一带的海豚(海江猪)戏闹着游进港,由于潮流的原
6.*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六
近年来,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已经引起了中国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 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帮助农民应对加入W TO带来的挑战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因此, 国家和政府加强了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视和政策支持。2006年10月31日,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并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合理的规范。国家为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增加了资金投入, 出台了相关政策,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就目前现实看,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政策支持不力、农民参与度不高等制约因素。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概述
根据四川省委农办的统计资料, 到2007年底, 四川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93个, 成员达到515.21万个。2007年,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销售农产品73.33亿元, 统一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31.41亿元, 固定资产净值累计达到11.92亿元。四川农业总体上还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初始阶段, 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土地零碎化、分散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 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正因如此,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是四川农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经济发达区域, 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也相对较大, 据成都市农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为1911个,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总数达到20.7万个, 占全市农户总数的9.9%。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成都市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不一的种养殖生产基地1100余个;直接组织和指导成员生产的农产品总量达到250多万吨, 约占全市农产品总量的1/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产品销售总量达到180多万吨。
比较而言, 邛崃市和温江区虽然因区域不同而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 但同样代表着四川省较高的发展水平。
1.邛崃市
邛崃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 距成都65公里, 幅员面积1377平方公里, 共辖24个乡镇。2007年末户籍人口65.06万人, 其中60%是农业人口。2007年, 邛崃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4亿元, 比上年增长13.5%。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 增长216.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98元, 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4969元, 增长14%。
据邛崃市提供的资料, 2007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个, 带动农户7.4万余户, 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4%。2007年邛崃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收入5.4亿元。
邛崃市位于成都远郊, 农业特征较为显著, 种养殖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 农户对发展合作组织的内在需求较强。同时由于农产品加工业有较好发展基础, 这一区域公司领办型的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因此, 邛崃市代表着典型农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特征和水平。
2.温江区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 是成都市第一个“卫星城”、全省第一个“小康县”, 辖6个镇、4个街道办, 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 人口34.39万, 常住人口38.51万人, 拥有耕地19.33万亩, 是四川省重要的花木和蔬菜生产基地。2007年, 温江区实现生产总值120.42亿元, 比上年增长19.4%。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4.08亿元, 同比增长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88元, 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6245元, 增长16.7%。
温江区的资料显示, 目前温江区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7个。2008年新增加30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系带动农户3.3万户, 占全区农户总数的45.9%。2007年全年组织农产品销售3.5亿元。
温江区是成都近郊城市化快速推进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温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不好的传统农业已经不适应温江农业经济的发展, 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花木、特色蔬菜等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合作组织发展更多地源于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集体经济组织的推动和农民的参与。相比而言, 龙头企业的直接介入不太明显。因此, 温江区代表的是受城市影响较大并且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地区合作组织的基本类型。
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实分析
我们在邛崃市和温江区一共调查了4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调查表明, 邛崃和温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虽然已有一定进展, 但是从整体上看, 邛崃和温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仍不充分, 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结合实际调查和问卷分析, 我们认为这一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注册情况并不理想
从调查数据看, 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 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被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54.5%, 现实表明, 《合作社法》颁布后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仍然不理想, 并未达到预想的较高比重。一方面,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未开展运销和加工服务, 利益保障的需求不够强烈,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为登记注册作用不大, 因而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方式不愿主动去登记;另一方面, 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明确, 一些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面临报税纳税问题。因此导致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愿进行工商登记。这一事实表明,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保护与其现实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行政推动式的发展方式并不能真正产生法律保护的内在需求。
2.产业覆盖领域仍然有限
调查结果显示,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农业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程度紧密相关。同时, 邛崃和温江的差别也表明,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主要以当地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为依托, 这既是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导向的结果, 也符合农民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增加收入的需要。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布在附加值较高的种养业, 尤其是畜产品、花卉、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商品率高的行业。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作物合作较少, 其基本原因是粮食生产缺乏比较效益, 不能产生合作需求。与发达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着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相比较, 邛崃和温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还很低, 仍主要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
3.外部力量大量介入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异质性特征日益明显
调查显示,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多元主体兴办的特点。除农民以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办主体主要还有基层政府、农业部门、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相对而言,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真正由农民自己兴办的较少, 只有19.6%的比重。外部力量的介入数量及其程度, 事实上成为现实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快慢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在外部力量中, 又以政府部门为多。在实际调查中, 有一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 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产生并成长的。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 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 尤其是来自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单靠农民内部的自发力量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既是非常困难的, 也是十分缓慢的。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际运行中, 过多地借助行政力量, 无疑会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自主性和影响力。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际发展规模较小
尽管县级统计资料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扩大较多, 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但调查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普遍偏小, 有1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员数不足50人, 由于规模偏小, 带动和辐射农户一般只在本村小范围内, 能发挥区域性带动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较少。值得指出的是,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仍然较小,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弱,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市场竞争能力相对不足。但现实中农户生产规模较小, 对技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仍然强于购销服务的需求, 因而以乡村为重点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体上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相反大区域范围的专业合作由于需求不足和组织管理困难, 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大力发展的条件和可能。
5.产权结构的相对集中容易导致决策权集中
在有成员出资的27个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 占出资额第一位的成员平均出资比例达到了37.7%, 平均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出资金额前五位的成员出资总额占总出资额的71.9%。由此可见, 这类股份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权结构有明显的集中化倾向。由专业大户、村干部等“农村精英”出资入股, 再吸收少量社员股金组建而成的这种产权结构的集中化必然表现为决策权的集中化, 一股独大的控股人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拥有绝对的领导权。普通农户由于投入资金少,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发言权有限。尽管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章程》约束, 但由于双方经济实力的悬殊及拥有信息量的不对称, 加上农民较低的参与水平, 其权益的表达和维护往往得不到保障。由此导致治理结构不规范、对优势股权监督约束机制缺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普遍现象。
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利益联结机制比较脆弱
调查结果显示,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比较单一, 仍然以技术和信息服务为主, 在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和加工、统一品牌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还较为有限。从目前已有的利益联结机制看, 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的利益联结关系属于松散型, 这种松散的合作机制实质上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或者合作互助关系, 合作双方并未以产权为纽带形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调查中有43%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生产技术指导、信息交流为主要任务;把农产品加工、仓储、购买、农机、品种推广领域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比例只有17%;即使发展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对会员进行利润返还的比重也不到一半。还有一些建立了股份联结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也只是半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特别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占绝对优势股份的龙头企业很难与参股份额很小的农户会员具有一致的利益目标。实质上, 许多龙头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非真正为了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和保证规模化的农产品原材料供给, 降低与分散农户分头谈判的交易成本, 而是为了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名享受由此带来的免税优惠及政府部门的财政、信贷扶持等政策。上述问题表明, 目前邛崃和温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利益联结机制还比较松散, 实际带动力还较弱。
7.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
从表面上看, 所调查的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成员共同制定的章程、入退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制度等, 但就实际运行过程分析, 许多合作组织的章程和制度, 甚至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都形同虚设。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比较粗放, 管理人才匮乏。特别是有56.8%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 一身两职, 往往将村发展目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目标相互混淆, 责权利不明确, 更加加重了管理不规范的矛盾。一些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自身素质不高, 外部支持不力, 同样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的实际矛盾。
8.实际运行情况不佳
实际调查表明, 即使在邛崃和温江这样处于四川相对发达区域,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较好的仍然不多,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利益关系十分松散, 很少开展实质性活动, 一些甚至名存实亡。对农民没有什么实质性吸引力和凝聚力。调查数据显示, 有2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固定资产, 占被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54.5%。进一步分析, 其它有一定固定资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实际上大部分或是龙头企业资产或是村集体组织资产, 真正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累而成的资产甚为有限。还值得重视的是, 在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 有25个没有任何赢利, 占到了样本总量的57%, 可以判定, 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只能提供简单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没有能力在更重要的购销环节给农民提供所需要的帮助, 因而其对农户的吸引力必然较低, 农户实际参与性也必然不高。
9.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仍显不足
已有的实践证明, 政府的支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中, 尤其在发展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中央的一系列文件都强调要加大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力度, 但目前这方面支持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一是政策覆盖面有限。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未得到政策支持, 调查表明, 只有30%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享受到了政府的扶持政策;二是政策支持不均衡。现有的支持政策主要来源于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资金, 市县两级政府具体的扶持政策较少;三是政策手段单一。主要为单纯的财政资金扶持, 信贷工具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从总体上看, 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方面的扶持还很不够, 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渠道不畅, 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制约表现得十分明显。
当前,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上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 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其实际发展水平同样相对较低。在此条件下, 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外部力量的合理进入也是必然趋势, 关键是必须根据农民的现实需要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同时, 必须注重构建合理的利益制衡机制, 实现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基本目标。
7.*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七
【摘 要】农村老人作为我国社会一个特别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解决好他们的晚年生活,一直是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以桂林市XX县为例,针对XX县农村养老的调查现状,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缓解我国农村养老问题。
【关键词】XX县农村养老问题调查
一、目前XX县农村养老的现状
XX县位于xx市东部,地属长江水系,紧邻长江中游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共辖9个乡镇,总人口约29万,其中农业人口 约24.2万。据统计,2012年,全县共有60岁以上老人4.89万人,占总人口的16.86%,农村60岁以上人口3.1万人,占全县老年人总数的63.4%,农村五保供养人数3667人,占全县农村老龄人口的11.8%。[1]在当今,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二、XX县农村养老的特点
随着我县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的不断提高,2013年我县人均纯收入4991元,增长15.6%,[1]老龄人的生活得到较大提高,但老龄人的生活方式却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突出特点有: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逐年上升,致使广大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数量急剧增加,农村老龄化形式更为严峻。据资料统计,2012年我县18—35岁总人口为13.2万人,其18—35岁外出务工人员为11.58万人,占18—35岁人口的89.7%[1]。
2、随着我县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县家庭人数比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子女的减少使得子女对老年人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目前,我县总人口增长率为
2.6‰,平均每户人口为3.5人[1]。
3、独居老人生活难以自理。儿女大了结婚后相继与老人分开生活,分家时,老人们还年轻,能够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责任田难以耕种,家庭的生计难以支撑,加之有些老年人的儿女们经济条件差,在经济上不能赡养老人。以五保供养为例,2012
年,全县共有“五保”人数3667人,集中供养人数仅为321人,集中供养率仅为9%,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为270元/月,分散供养标准为230元/月[1]。
4、赡养分担让老年人生活不幸福。近年来,我县农村很多家庭老年人,由子女按比例分摊老年人的赡养费,但还有一部分儿女们为了赡养老人显示“公平”,将老父老母拆散供养,一个儿子养活爹,另一个儿子养活妈,这种让儿女判了“离婚”的老人,他们不但是生活上不幸福,而且在精神生活方面更不幸福[2]。
5、儿女赡养老人难保障。具体表现为:(1)轮流养老,即让老人到每个儿女家轮流过一个月或两个月;(2)分摊养老,即:每个儿女按比例负担一定比例的粮食和零用钱,提供老人生活来源;(3)雇佣赡养。即由儿女们出钱雇请佣人照料老人,目前我县雇佣保姆费用为2500—5000元/月;(4)寄养老人。即由儿女们出钱让老人到市社会福利院、县养老院等,市养老院的照料费平均为3800元/月,多数农村家庭无力支付相关费用。
6、涉老侵权问题愈来愈严重。近年来,我县老年人赡养纠纷案件的来信来访案件逐年上升,其中92%以上的上访诉求都是合理的,从涉案的纠纷案件来分析,农村养老的赡养纠纷案件占75%以上,[1]具体表现为:(1)经济赡养方面侵权,农村中绝大多数老年人在养老上生活无保障,既得不到家庭的赡养保障,更难得到社会养老保障;(2)老年人婚姻上侵权。在农村,老年人再婚问题最难解决,有的老人几十年单身生活,他们既受世俗观念影响,又受子女们意愿的牵制;(3)涉老财产方面侵权。现实生活中,很多儿女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却不管老人生活的苦与乐,有的极个别儿女们强行“扣押”老人银行卡,自行领取田亩补贴、社会保险、低保金等。有的侵占老人房产,占据老人住房,影响老年人生活等等。(4)精神赡养方面侵权。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更令人担忧。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文化体育设施欠缺,全县138个行政村,仅有87个行政村建有文化体育健身设施,占有比率为63%。[1]加之,很多家庭子女都到城镇外出务工,一旦患病,儿女们不能时时在身边陪伴,精神赡养无从谈起。
三、关于XX县农村养老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县农村的养老方式已由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转变为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寻求一种适合我县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1、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在我国,社会成员的家庭观念较为牢固,老年人则更是爱家、恋家,愿意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2]根据我县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主要还是得依靠家庭及其成员解决,家庭在养老方面具有社会服务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其基础地位还是得长期坚持,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的养老作用,决不能因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而将本应由家庭承担、家庭又有能力承担的责任推向社会。
2、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通过多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有其现实意义。[3]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老人不仅是家庭奠基人,为社会创造过财富,年老后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于法于理于情皆不容。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
3、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极其重要的经济基础,家庭、村屯、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6]在家庭养老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程度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在村屯养老方面,农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村屯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的实现程度;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2]。
4、加强法制监督。赡养父母是宪法对子女规定的应尽义务,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制意识,加强法制监督,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督促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5]
5、大力发展基层老年协会组织。加大各级老年社会组织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2012年,我县共有老协组织159个,138个行政村都有老年协会,落实了138个老年活动场所,全县各老协经常开展书画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充实和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努力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1]
6、继续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特困老年人救助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老年人救助的投入,密切关注包括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丧偶独居的老人、卧床不起和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孩子有严重残疾的老年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子女间带有严重养老纠纷家庭中的老年人等在内的老年人脆弱
群体的生活状况。[4]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筹资机制,加强养老院,医疗康复在内的综合设施建设,抓紧探索农村老人的社会化养老问题,加快建立特困老年人专项救助经费,并形成制度[3]。
7、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必须遵循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必须适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需要,结合农村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积极引导农村农民价值观念向正能量转变[5],坚持量力而行原则,通过各级政府合作,明确分工,以“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的精神,[6]明确责任,确保保障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市、县民政部门实行专项理财制度。
参考文献:
[1]XX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XX年鉴2013.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2
[2]姚引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与对策[J].人口与计划生育出版社.2002.9
[3]张红云.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构建和谐农村[J].林区教学,2007,(03).[4]刘武生,完养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若干思考,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1
[5]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社会保障制度,2004.1
8.##县农民增收情况调查与思考 篇八
一、全县农民收入现状
1、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1998年到2003年的6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始终徘徊在5%左右,与改革开放初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速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横向比,1998年至2003年全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10%以上,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快、农村慢的跛脚现象十分明显。
2、农民纯收入的构成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呈现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家庭经营收入为辅的阶段性特征。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01.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达893.43元,占纯收入55.96%(其中:外出打工收入685.60元);家庭经营净收入623.53元,占纯收入的39%;财政性纯收入14.30元,占总纯收入的0.89%;转移性纯收入67.54元,占纯收入的4.22%。
3、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农民1998年人均纯收入(1076)元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001.90元)之比为1∶3.72。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02.00元)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729.56元)之比为1∶3.58,而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之比为1∶3.24。全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高于全国。
4、农民人均总支出有所下降。从全县120户的调查资料看,2003年农民人均总支出2215.78元,同比下降7.8%,各项支出内部结构亦为全面下降。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人均432.56元,同比下降12.3%。其中:第一产业支出378.18元,下降13.12%;第二产业支出10.83元,下降8.24%;第三产业支出43.56元,下降5.61%。生活消费支出全面下降,全年人均总支出1583.17元,同比下降7.81%。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就##而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内部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影响农民增收。
一是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县份,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去年因灾,仅种植业一项农民人均减收108.59元。同时,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向过程中,由于市场预测防范能力弱,容易使农业及农村经济遭受重创。近几年,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步子很大,许多农民主攻“非粮”产业,但因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少数农户损失严重,甚至返贫。
二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近年来,随着农业单产水平的提高,部分农产品已出现结构性过剩,供大于求导致价值均衡点下移,加之恩格尔系数变小,城乡居民农产品需求对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率的支撑能力下降。虽然从2003年下半年起,粮食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但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乘机上涨更快,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收益,多被农资价格上涨所冲销,农民种粮效益低,有的甚至亏本。尽管今年3月中旬粮食价格又出现了大幅上涨,由于退耕还林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县大部分农民无粮可卖,有的反而买粮,加大了生活消费支出。
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公司、基地、农户三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没有完全形成。另外,作为秦巴山区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服务水平较低。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农民主要凭经验、凭感觉、凭想当然做出相关的经营决定,农产品品种、品质难以适合市场需求,导致经常出现“卖难”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2、农村内部劳动力转移困难,约束农民增收。
一是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非农就业。制约农民非农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二、三产业生产规模较小,收入一直不高,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供给与需求错位。据调查,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学历占35.6%,初中学历占54.3%,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很有限,在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
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严重约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就业;城镇带动农村,很重要的是为农产品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该县城镇化水平不足20%,远远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沿袭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其结果是农业劳动生产率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降低甚至无从获取,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3、农村外部劳务输出存在问题,影响农民增收。
一是服务工作不配套。由于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提供、技能培训、组织引导、权益保护、环境优化上不能成龙配套,尤其是信息量不足、培训工作滞后,致使全县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特色优势不明显。
二是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该县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低,职业技能差,绝大多数人只能在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职业岗位(挖煤、搞建造等)上“吃身体”、“吃青春”,因得职业病或遭受工伤事故致贫者屡见不鲜。
三是劳务输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日渐明显。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大量劳力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技术力
量缺乏和部分耕地撂荒,劳务输出与农业主导产业之间“一头重,一头轻;一头热,一头凉”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造成部分村干部新老交替断档,村级组织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搞活农村经济
尽管##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增收的潜力较大。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从农业内部挖潜、农村内部突破,做好农村外部文章,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1、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要继续推进强村大户战略,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生产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调整,烟草率先实现产业化,黄姜产业化已成雏形,蚕桑已建成10万亩基地,畜、竹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3亿元,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奠定了基矗但从总体上看,这些优势资源还处于浅层次开发阶段,在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基地建设,需要继续推进强村大户战略,走实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路子,着力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要由初入深,在延伸加工链条上寻求突破,同时着力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拳头产品带活农村产业。
二是要按照市场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陕南中药材久负盛名,作为拥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的##而言,要力争在黄姜、金银花等中药材生产上大有作为;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以汉江梯级开发为契机,做足做大汉江、旬河及主要支流水文章;果业亦是##的优势产业之一,对狮头柑、荷包杏、樱桃、柿子、拐枣等,要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加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要围绕绿色产业发展,突出抓住四个环节。一是品种论证环节。品种论证应突出色、形、味等内在特征,又考虑耐贮存、能贩运等外在要求,为产品进军大市场创造条件;二是产品开发环节。对选择确定的品种进行改良乃至改造,使其更加适应市场要求。同时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宣传环节。积极向市场推介特色产品,使特色产品广为人知;四是产品和市场对接环节。一方面政府要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创设平台,同时通过适时引导和组织,发挥中介优势,打通特色农业进入市场的通道。
四是要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属粮食产销平衡区,必须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的高度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决不放弃粮食生产,要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动摇,坚持人均一亩基本种粮田不动摇,坚持依靠科技增加单产不动遥
2、挖掘农村内在部潜力,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做为农村经济支柱来抓。##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环境。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牢固树立围绕产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烤烟、黄姜、畜牧、青竹四大支柱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放开视野,放宽政策,放胆实践,放手大干,全面拓宽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观念步伐相对滞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应在税收资源、政策、人才等方面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真正做到“在政策上放宽,经营上放开,管理上放活”,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同时,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矿产、医药、山地等资源优势,注入资金加大开发力度,形成一批在水电、矿产、经商、贩运、种养、服务等方面的个体私营户,让更多的农民从中获利。
三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城镇的规划工作。按照太极山水城的地域特点,突出县城扩容提质,优化县城生活环境和经济布局,对重点集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增强城镇的载体功能,辐射带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体系,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快县城专业市场建设和中心镇农贸市场建设,抓好城区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再次要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县范围内放开户口迁移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入镇建房、开店、办厂、务工经商,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提高农民收入额。
四是要把发展旅游业做为农民增收的潜在增收点。以天然形成的山水太极城为原形,深入研讨太极源头文化,依照“太极图”规划城镇,布局景点,打造天人合一的最佳组合,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塑造山水太极品牌,使山水太极成为##旅游的最大卖点。同时,要加快南羊山万亩草甸、铁桶寨原始森林、歪头山溶洞群、公馆瀑布群、蜀河古民居、双河天门山、红军老祖墓等精品旅游景点开发建设。配套发展农家乐、水上垂钓、漂流、游泳、划舟等特色健身游。以旅游带动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3、做好农村外部文章,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9.江城县口岸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思考 篇九
一、加快“两个重要通道建立”工作非常关键
地处江城县境内的勐康口岸是我国通往老挝的重要通道, 也是云南省对外开放、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陆地通道, 也是昆曼大通道的重要支干道。从江城的勐康通道入境至昆明比从勐腊的磨憨口岸入境至昆明的路程缩短126公里, 出境可直达老挝首都万象并直至泰、缅、越、柬。同时, 勐康通道处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北部湾合作圈的交汇点, 是中国和云南参与两大区域合作的桥头堡, 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一类口岸, 还是云南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岸函[2006]213号文件, 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一类发展规划新开口岸建设, 从2005年8月开始前期工作, 2006年11月完成总体规划, 2007年通过云南省发改委云发改外资[2007]745号文件批复。2009年完成勐康口岸《经济区总体规划》、《风情小镇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和联检楼、出入境货物通道、商贸区部分道路施工图设计及查验货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等规划设计工作, 整个口岸经济区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0人以下, 建设投资总概算1.42亿元, 建设项目按照国家一类口岸的建设标准, 查验货场已完成土地平整基础夯实工作, 出、入境货物通道项目基本完成出境货物通道, 联检楼已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装修工作;目前正积极组织实施联检楼综合布线、网络设备、公共设施、周边环境整治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工作, 勐康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 有望在2010年6月底基本完成口岸联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达到国家一类口岸的省级初验条件。“据《云南日报》2010年3月17日载, 记者从省商务厅空水港口处获悉, 云南省普洱市勐康公路口岸被海关总署和国家口岸办列为今年新开放的口岸之一”。勐康公路口岸的开放将进一步增强江城对外开放的水平, 推动江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龙富通道位于江城县曲水乡龙富村中越3号界牌, 于199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该通道毗邻越南奠边省勐念县, 与越南的阿巴寨口岸公路相通, 2008年12月26日, 中越两国通道正式对接。龙富通道距江城县城51公里, 距普洱市200公里, 距省府昆明600公里, 所有公路都实现油路化或高等级化, 无线通讯网络实现无缝隙覆盖, 交通便捷、通讯畅通。越南奠边省勐念县城与阿巴寨通道距离53公里, 四级砂石路与龙富相通, 勐念县距奠边省200公里, 奠边省距越南首都河内500公里, 均有四级油路相连。中越两国边民经龙富通道出入境, 探亲访友、互通有无贸易的历史悠久, 特别是近年来江城县经济的较快发展, 两国边民的互市愿望更为强烈。2009年中越两国边民互市人员流量4506人, 货物流通159吨, 实现贸易额259万元。同时, 江城县启动龙富通道至越南阿巴寨口岸的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 拓展和深化与老挝、越南的经贸合作, 带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建立较为完善的口岸经济体系, 从而达到口岸活县的目的。
由此可见, 加快上述“两个重要通道建立”工作, 对于推进口岸经济发展非常关键。
二、加快“三国生态观光旅游环线建设”工作基础完备
江城县围绕“一眼望三国”这一品牌谋划和开展旅游产业的宣传工作江城, 以中、老、越三国生态观光旅游环线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是江城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中老越三国山水相连, 人文环境相似, 民风民俗古朴, 三国民族文化特色保存完好, 自然风光秀丽, 三国边民交往频繁, 民间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业。二是道路交通条件改善, 为三国环线旅游建设创造了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 江城县出境公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从江本公路经约乌县可直达丰沙里省, 龙富公路与越南阿巴寨公路经勐念县可直达越南奠边府市, 在已开通的江城至老挝约乌县跨境旅游线的基础上, 向老挝丰沙里、越南奠边府延伸, 形成多日环线游和单日单线游的生态观光旅游。三是依托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推进旅游产业。江城县于2009年10月成功举办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 增进了三国间的友谊, 向世人展示了三国民风民俗和民族民间文化, 扩大了江城的知名度。依托三国丢包狂欢节的知名度和江城丢包、特色手工艺、农产品等旅游产品, 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基础。四是积极加快江城县十层大山、整董傣族风情小镇、勐康边境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景区建设, 逐渐实现中老越三国旅游环线全面开通。
三、加强外经贸企业服务, 壮大外经贸企业规模和实力
江城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重大历史机遇,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 加快与老挝连接的勐康和与越南连接的龙富两个通道的国家级口岸建设, 打造“中老越”三角经济贸易圈, 拓展和深化与老挝、越南的经贸合作, 建立较为完善的口岸经济体系, 形成富有特色的沿边经济发展新格局, 带动江城县边疆民族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着力帮助解决好企业的生产资料、人员出境、资源性产品出入境问题, 切实加强对外经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 2009年共为企业落实替代种植扶持资金28.2万元。鼓励和引导江城正汇新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到老挝约乌县开发咖啡30000亩, 进一步壮大了江城县外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同时, 江城县积极发展境外替代种植, 2009年江城县拥有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由4户增加到6户, 采取合资、独资、扶持发展回收原料等方式与老方合作, 其中3户外经企业在老挝从事无烟煤、矿业开采、边贸等。2009年江城县实施境外毒品替代种植投资894万元, 其中现金投资582万元, 实物投资312万元, 完成定植面积36834亩, 其中甘蔗9649亩, 橡胶8530亩, 香蕉3060亩, 茶叶2390亩, 咖啡500亩, 水稻10000亩, 玉米2705亩, 替代种植面积比2007年新增22587亩, 2009年进口原煤13800吨、铜矿460吨、铅锌矿224吨。
四、加强通关便利服务, 促进人流、物流增长
勐康口岸的建设拉动了江城县与老挝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不仅有效解决了江城县境内口岸服务设施落后的瓶颈问题, 也为扩大江城县与老挝商贸合作、文化交流与旅游交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江城县积极协助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 增强服务、简化手续, 及时出台了《江城县进口货物入境监管办法》, 以更加便捷的通关程序促进了出入境人员、物资流量。据测算, 2009年人民币跨境流量达22791万元, 同比增长33.4%;2009年出入境人员89586人次, 比去年同期增加26442人次, 增长41.8%;车辆28796辆次, 比去年同期增加16448辆次, 增长59%;完成出入境货物95066吨, 同比增长112.8%。
五、加强边民互市服务, 中、越边民自发互市贸易初具雏形
10.*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十
为全面了解我县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现状,推进民营企业人才工作良性发展,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最近,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就全县43家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的人才问题,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县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民营经济持续、跨跃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XX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现状
(一)我县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特点
一是人才理念比较深入。很多民营企业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的共识,视人才为资本,把人才当做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形成了广开门路招人才、拓宽渠道聘人才、营造环境用人才、着眼长远育人才、依托事业留人才的氛围。
二是管理机制比较灵活。很多企业能够因才而异、因企施策,采取灵活措施,吸引人才为我所用,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如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人才激励和使用机制,对高科技人才,实行配股分红;对创新发明者,进行重奖;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享受高级管理层的待遇,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是人才队伍比较年轻。被调查的43家民营企业,大部分企业管理层年龄在30至45岁,如光明塑料、乔阳水泥、朝阳泵业等企业的老总都只有三、四十岁。同时,企业在一些关键岗位大胆使用、培养年轻人,为年轻人发挥才能提供了舞台,使企业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
(二)我县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少、密度低,供求矛盾较突出。随着我县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对人才特别是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需求十分强烈。但企业内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人才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比较突出。如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紧缺设计、机床加工、外贸方面的技术人员;乔阳水泥紧缺内部管理人才;光明塑料紧缺外贸人才。
2、人才素质低、结构差,作用发挥受限制。在被调查的43家民营企业的4432名职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570名,占12.9% ;拥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人非常少,人才整体素质偏低。从专业结构看,技术类人才的比率较低,仅占 32.3%左右。致使我县民营企业人才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3、人才引进难、开发少,总量增加不明显。43 家民营企业最近5年引进的人才总量较少,其中有7 家没有引进一名人才。5年来,通过送往大专院校学习或参加学历教育加以培养的也只有148 人,而且分布不平衡,基本上集中在几家骨干企业。加之,由于我县的工作、生活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或一些大中城市
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许多大专院校毕业生宁可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拿千把块的工资,也不愿来我县的民营企业拿更高的收入,这也是导致我县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的原因之一。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县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带有民营企业独特发展轨迹的烙印。
(一)内因——我县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缺陷
1、人才管理模式不科学。我县民营企业起步较晚,普遍带有典型的传统家族企业特性,人、财、物基本上由家族亲属独揽,外来人才难以进入关键岗位和核心决策层,不能充分施展才能,极大影响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2、人才资源开发不重视。部分民营企业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对人才需求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也明显不足,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限制;对培育人才缺乏信心,担心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回报,得不偿失。
3、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没有建立与人才贡献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人才缺乏吸引力,而且还存在着许诺的奖励不兑现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引进和稳定。
(二)外因——我县集聚人才综合环境的制约
1、创业平台不够宽。我县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供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相对较小,吸纳和集聚人才的外在动力和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我县高新技术产业极少,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载体不多,对于期望较高的人才来说,XX很难成为他们创业发展的首选之地。
2、服务环境不够优。近年来,尽管我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但对人才的服务措施还不够配套完善,尤其是针对民营企业人才培训的服务机构不够健全,完善的教育培训基地尚未形成,难以在人才竞争中取得主动。
3、尊重人才氛围不够浓。“人才强县、人才兴企”理念还不够深入,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尤其在干部队伍中还没有树立强烈的人才忧患意识,对人才工作重视程度和人才工作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破解民营企业人才瓶颈的对策和措施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民营立县、民营强县、民营富县”的发展战略,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经济,在推进富民强县的征程中,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将直接影响着我县经济能否实现新的跨越。因此,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人才意识。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比拼的是人才的竞争,谁占据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
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要引导全县上下尤其是民营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深化对人才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引导企业将发展建立在依靠人才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轨道上来,采取更灵活、更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措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做到以事业吸引人才,以感情凝聚人才,以必要的待遇稳定人才。同时,大力宣传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二)完善人才机制,改善人才环境。建立健全人尽其才的科学机制,是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重要保证。一是完善使用机制。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管理体制,彻底摈弃“家族化”管理模式,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和由知识、能力、品德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培养机制。要引导企业将人才资源当作人才资本来开发经营,把人才培养、人才教育纳入发展计划。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定期培训、邀请专家讲课、到院校进修等形式,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实行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的“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加大政府对企业人
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着力在政策导向、培训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定期组织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形成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负担的教育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要引导企业建立以能力评价和绩效考核为依据、市场人才价格为参考的薪酬机制,真正做到一流人才创一流贡献、享受一流报酬。同时,要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企业人才大胆创新创业。四是完善保障机制。要引导企业健全完善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目的的各类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企业职工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的保障能力,关心人才的家庭生活,增强人才归属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强化人才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对人才而言,事业就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加强服务,努力为企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保障民营企业人才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政策扶持。要着眼于企业的做大做强和人才工作的良性发展,制订出台有利于企业人才引进、有利于人才作用发挥和人才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做到以最好的服务来集聚最好的人才,以最优的环境来吸引最优的人才,以最大的诚意来留住最需要的人才,形成人才“洼地效应”。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为企业和企业人才诚心
11.*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十一
一、人才资源现状和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全县宣传文化系统现有党政人才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 20人占总人数30.8%,其中中级级专业技术人才1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20%。近年来县委宣传部、宣传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表现出以下特点:
文化结构比较合理、知识化特征明显。县委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9人,占总数的29.2%,中专以上学历45人,占总数的69.2%,在学科结构中,中文、历史、社会学、党政管理占大部分,经济学、法学以及外语和理科人员也占一定比重。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1、创新引进机制,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把着力点转到建立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上来。
2、创新培养机制,人才能力素质不断提升。认真抓好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在职学习培训。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 500余人次,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训6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参训300余人次,宣传文化系统干部基本达到了“县处级以上干部5年累计脱产培训3个月,科级以下干部2个月”的要求。
3、创新选用机制,用人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用活用好专业人才。大胆使用专业技术突出而又具有管理才能的高级人才,使其走上领导岗位。二是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制度,重点解决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活和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的问题。14、创新激励机制,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近年来,宣传文化系统一些事业单位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探索性改革,推行了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县广电局实行了分类管理、绩效挂钩、动静态结合的岗位责任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县文体局在部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现了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兑现工资,差额拨款单位根据各自经费来源实行不同管理办法,合理拉开分配档次,这些措施都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搭建工作平台。县广电局认真抓好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在职学习培训。每年有 4—8人次,到上级电视台培训进修。坚持“走出去”拓展视野,强化素质,增长工作本领。2008年选派4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内地观摩考察,为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奠定了基础。实行了分类管理、绩效挂钩的岗位责任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对记者制定了内外宣上稿任务,超出规定任务的,予以奖励,从而有效调动了记者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重奖突出成果。为提供人才队伍建设所必需的资金保证,从2003年以来,县委宣传部设立宣传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培训、引进、奖励。
三、当前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观念需进一步更新。许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知识结构老化,视野不宽,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有的单位把握全局、驾驭全局的能力弱,囿于枝节,陷于事务,抓不住关键,在机遇面前坐失良机;有的单位缺乏凝聚力,个别的还存在互不服气、互相拆台的现象。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是宣传文化系统内高层次人才数量仍然偏少。体制内专家型的理论研究人才不足,文化团体内专业文艺工作者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视野宽、懂策划、有创意、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专门人才匮乏;有广泛影响的学科带头
人、文化领军人物,特别是在全疆乃至全国叫响的名人名家仍然紧缺。现有高层次人才年龄趋于老化。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县直宣传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出现倒挂现象,较为合理的金字塔结构尚未形成。
四是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尚未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事业发展和人事管理体制,人力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制约了文化人才资源开发的步伐。
四、加强宣传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加大对人才队伍的整体培训。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县委宣传部每年举办1-2个主体班次,不断提高宣传战线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2、加快知识更新。县委宣传部和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加强新闻、出版、科技、文化、法律、管理、网络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促进宣传文化干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3、加大交流培训力度。
(二)把握重点,稳步推进,提高宣传文化系统人才总量。
1、根据全县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宣传文化系统在制定全年工作目标时要确定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编制包括层次、数量、专业等方面的人才需求目录,作为全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及时向县委报告。
2、以培养造就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业务行家里手,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文学爱好者为总体目标,每两年选拔奖励5-10名在关键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
尖人才,争取在3-5年内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专业人才队伍。
3、加强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未来3-5年,宣传部要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有计划引进一些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急需的文化创意、新闻选题策划、重大活动策划包装、文化资本运营等层次高、理念新、懂经营的高级专业人才。
4、按照干部“四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搞好干部梯队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培养储备中青年后备人才。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的包装推广。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自治区、地区等各级各类人才宣传新闻奖的评选,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多出精品力作。
2、各单位每年要向县委宣传部汇报创作成果。县委宣传部要通过组织召开书画展、专场汇报演出、作品研讨会等形式,大力进行宣传推介。
3、从宣传文化事业经费中划拨一笔专项资金,对全县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引进的高级经营策划人才、复合型人才承担的重要作品创作、重点项目、重大课题研究进行支持。
(四)深化改革,营造环境,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的管理使用。
1、县委宣传部要建立档案和信息库,每年年底对宣传文化人才进行管理考核。
2、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和承担重点文化项目的带头人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加大对体制外人才的保障力度,使编制内外的宣传文化人才在享受评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待遇以及社会保障上地位平等,增强人才的活力和能力。
3、创新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评,允许知识产权、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参股。对科研上有重大突
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给与重奖和激励。对优秀创作成果进行重点表彰奖励。同时设立影视、娱乐、出版、演艺等各个文化领域的奖励基金。
4、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建立起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开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
1、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和信息沟通交流,定期研究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
2、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引进、培养、选拔、使用宣传文化人才工作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
12.*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 篇十二
下面, 作者就介绍一下南川区蚕桑生产的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几点南川蚕桑生产科学发展的对策, 希对其他地区有借鉴意义。
1 发展进程
南川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 在解放前就开始栽桑养蚕, 而且都是农民自发养蚕, 蚕品种有桑蚕、柞蚕和蓖麻蚕。1949年产茧1000 kg,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在水江蟹塘建立桑园, 推广发展蚕桑生产, 1958年共产茧2300 kg;20世纪60年代初, 在水江大地建国营蚕种场, 中期培育桑园近267 hm2, “文化大革命”中, 成片桑园被毁, 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又从外地引进‘湖桑’、‘小冠桑’、‘大花桑’、‘油桑’、‘6031’、‘781’、‘734’、‘7523’等桑树品种, 以‘湖桑’、‘小冠桑’居多。到1980年共有桑树面积750 hm2, 产茧56 t;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由于蚕茧市场行情上扬, 各级政府和农民大力实施栽桑养蚕, 桑树面积逐年增加, 品种主要有‘嘉陵20号’、‘湘7920’、‘农桑系列’和‘6071’等, 到1995年共有桑树面积2550 hm2, 桑蚕产茧763 t。之后由于市场行情疲软, 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养蚕积极性, 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努力工作, 力保投产良桑, 2009年南川区共有桑树面积2135 hm2, 产茧459.46 t, 2009年南川区的桑蚕产茧量是1949年的459.46倍。
2 存在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足
尽管各级领导对蚕桑生产极为重视, 但有的地方蚕农对蚕桑生产认识不足, 致使栽桑不管桑、栽桑不养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突出。仍有个别地方领导认为栽桑养蚕是农民自己的事情, 与地方政府和各级组织没有多大关系;认为蚕桑生产是业务主管部门和收购企业的事, 没有从促进农民增收这个角度去考虑如何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更没有把蚕桑产业做大、做强的全局意识。这些因素致使主管部门多方协调才得到的退耕还桑在乡镇范围内异地转换工作推进甚微, 形成有退耕还桑面积的不加强管理, 没有退耕还桑面积的养蚕户无法得到相应的补贴, 在一定程度了阻碍了蚕桑生产的顺利推进。
2.2 劳动力不足
目前,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打工, 形成了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蚕桑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农村劳动力不足对这一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再加上蚕桑产业是一个长效产业, 每年都要适时对桑园实施管理, 否则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桑叶用于养蚕, 其产出的蚕茧质量也将由此受到影响;非常现实的农民认为桑园的管理比较麻烦, 由于蚕病、农药污染等因素导致养蚕的风险也不小, 致使部分蚕农宁愿放弃已建好的桑园不养蚕, 也要外出务工。
2.3 桑园管理不善
在部分地方桑园利用率不高, 桑园荒芜面积较大, 据统计南川区共有荒芜的桑园193.70 hm2, 占桑园总面积的9.1%;桑园管理严重不足的684.34 hm2, 占32.1%;管理不善和管而不养的190.76 hm2, 占8.9%;未投产桑468.30 hm2, 占21.9%;实际用于养蚕的桑园只有597.90 hm2, 占28%。再加上自2008年底起, 南川区大种笋竹, 致使部份蚕农由于无地可种竹子, 而将竹苗种植于成园的桑树中, 对桑园的培植和桑树的生长发育造成了较大影响。
2.4 生产技术参差不齐
尽管通过多方培训, 使南川区蚕桑生产在技术上有了较大提高, 但部分地方的蚕农还没有真正掌握蚕桑生产技术。对桑树修剪不到位, 部分农民不懂得如何进行修剪;部分蚕农养蚕不管桑, 有的甚至将桑园荒芜, 致使桑园产叶量低, 南川区1 hm2桑园年平均产叶不足10 t;南川区蚕种平均单产不高, 2009年的平均单产只有32.81 kg/张;单产低的农户只有利26 kg/张, 单产高的48.5 kg/张。
2.5 生产专业化程度低
南川区养蚕户数多、面大, 但专业化程度非常低, 在南川区5145户养蚕户中年养蚕5张以下的占4638户, 5~10张的325户, 10~20张的178户, 20张以上的只有4户。养蚕农户中的多数把蚕桑生产作为经济收入的副业之一, 没有形成栽桑养蚕的专业村、乡 (镇) , 致使南川区蚕桑生产起伏较大。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领导, 稳定蚕桑基地
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 进一步加强对蚕桑产业生产发展的领导, 从区到乡 (镇) 、村层层明确任务和目标, 落实责任, 签订责任书, 实行专项考核或纳入对乡镇的综合目标考核, 按照责任书的要求严格奖惩。
3.2 突出重点, 做好试点示范
为促进南川区蚕桑发展, 结合“十百千万”和“东桑西移”工程, 把冷水关、神童镇2个乡镇确定为南川区蚕桑发展的重点乡镇, 在冷水关乡、神童镇选择恰当的地方, 各建1个示范片,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养蚕的要求搞好相关配套设施的配置, 使其在栽桑养蚕上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
3.3 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龙头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20 hm2以上, 可以由龙头企业承包条件适宜的连片桑园, 由龙头企业在其生产基地内实施栽桑养蚕示范, 引导蚕农加强桑园管理和做好桑蚕饲养的各项工作, 通过政策倾斜和实施资金及物资扶持在南川区催生众多的养蚕大户, 促进大户增加生产投入, 生产出高产、优质的蚕茧, 达到养蚕大户和龙头企业共赢。
3.4 实施蚕茧深加工, 提高附加值
龙头企业要在区内建立缫丝、织绸、印染和成衣制作生产厂, 形成一条龙生产, 提高我区茧丝绸生产的附加值, 并通过生产厂家与蚕农建立长久的生产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 通过国家政策和企业缫丝加工利润补贴蚕农等方式稳定蚕茧收购价格, 增加蚕农收入, 提高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3.5 建立完善专业合作社, 实行专业化生产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 通过专业合作社, 把蚕农组织起来, 开展技术、物资、资金和劳力等方面的合作, 扩大蚕桑生产规模, 并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 增强农民的竟争和风险意识, 增强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缫丝生产厂与蚕桑专业合作社有机结合, 形成利益共同体。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完善已建立的冷水蚕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管理措施,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通过合作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
3.6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生产技术
在合理搞好南川区养蚕布局的基地上, 加强蚕农生产技术培训。根据南川实际, 组织编写蚕桑生产培训资料并根据生产发展的实际适时完善, 及时发放到养蚕户中, 同时以乡 (镇) 为单位组织蚕农进行培训, 使蚕农按照桑蚕的生长习性做好饲养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提高蚕茧质量, 促进蚕农增收。
3.7 搞好综合利用, 增加蚕农收益
在引导蚕农开展科学养蚕的基地上, 引导动员蚕农实施生态蚕桑开发, 利用“桑-沙-沼”、“桑-菜-食”等生态蚕桑生产模式, 与相关企业衔接开展桑枝综合利用的试验示范, 提高桑园综合利用率, 提高蚕桑生产效益, 提振蚕农生产信心, 达到增加蚕收益的目的。
3.8 吃透政策, 争取项目扶持
13.县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篇十三
脱水蔬菜是***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生产规模达到西北地区脱水蔬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生产销售基地,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沿海大中城市也有良好的销售势头,发展前景可观。
一、脱水蔬菜产业发展前景
***县蔬菜脱水企业始建于
80年代初期,以此带动***县脱水蔬菜已初步形成了外有市场、县有龙头、乡有产业、村有基地、户有品种的农业产业化格局。20年的发展与扩大,已成为***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创汇产业,蔬菜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①、脱水蔬菜产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企业数、加工能力和出口量均居西北之首,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锻炼了一批有较强经营能力的经纪人,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在农民群众心中形成了加快该产业发展的共识。全县蔬菜脱水企业已发展到79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其中6家获得了自营出口权,2家获得了ISO9000国际产品质量认证资格,8家企业通过商检注册认证;年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其中12家企业生产规模达到200吨以上,6家企业生产销售规模达到500吨以上。②、产品外向性依存度大,销售渠道广而稳定。2002年,实现年产值1亿元,利税150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县脱水蔬菜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销售基地之一。③、自然条件和经济效益好。据调查,***县有较好的脱水菜原料生产的自然条件。引黄灌区灌排方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蔬菜病虫害较少,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适于许多优质脱水菜原料的生产,生产的脱水菜原料品质优、色泽好、污染轻,加工出的脱水菜产品质量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了客商的普遍认可。经济效益好,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种粮比较效益的下降,种植脱水蔬菜原料的比较效益更为突出,农民种植脱水蔬菜原料的积极性高。据测算,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平均一亩脱水蔬菜原料的产值是粮食的2-3倍。农民人均来自脱水菜产业的纯收入可达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④、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导产品,原料基地稳定,成本低。经20多年发展,***县脱水菜基本形成了番茄、芫荽、芹菜、韭茺四大主导产品;原料基地稳定,2002年***县发展原料基地3.3万亩。加之***县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大,脱水菜原料生产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宁夏脱水菜生产中的煤、电,水费用低于山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使***的脱水蔬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
二、脱水菜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脱水蔬菜企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原料收购季节性强、资金用量相对集中的企业,每吨成本都在万元左右。***县年脱水菜生产量达8000多吨,需流动资金4000多万元。可目前企业只有不足2000万元的自有资金,这就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
2、原料基地失优,收购竟争。脱水菜的当家产品甜椒因受病虫害的影响,已有多年不能在***县种植,原料基地失去了优势品种,使企业只能从甘肃张掖市和内蒙临河市等地远距离调运,每吨产品仅运费一项成本增加2000多元,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出现了个别企业在银南、内蒙、新疆等地投资办厂的现象,使***县的农民痛失增收的好项目。加之,企业原料基地零散,订单尚不规范,供给出现竞争。原料的保鲜不易,青红椒病害和原料订单履约率低等问题造成原料供给不及时,使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出现在原料过剩时,收购压级压价;供不应求时,企业哄抬价格,你争我抢,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3、管理松散、销售盲目。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缺乏,绝大部分脱水蔬菜企业的董事长、经理和重要关口上负责人均为亲戚关系,管理上呈现“家族型”。内销上营销水平低,机制不健全,企业间无序、盲目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各自为阵、低价倾销,相互拆台,没有完全实现脱水菜企业协会“四统一”的管理要求。外销上忽视了销售市场的占领,脱水菜最早发源在江浙一带,随着西北脱水菜的发展,南方在原料、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逐渐失去了优势,聪明的南方人及时把优势转向销售环节上,而我们则忙于生产,忽视了销售市场的占领,随着生产加工能力的不断扩大,使原来供不应求的蔬菜脱水产品市场逐渐饱和,而今天的外销市场早已被南方脱水蔬菜经销商垄断,***县脱水菜企业生产什么、价格高低受制于这些销售商,严重制约了脱水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4、企业规模小、起点低。***县投资在百万元以下的企业占80,且经营分散,规模太小,生产设备简陋,产品卫生质量不稳定,加工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产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对脱水蔬菜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严,安全检疫重视程度不够。加入WTO后,国
内外客商对脱水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县部分脱水蔬菜产品的卫生质量达不到国际认证标准;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滞后,对脱水蔬菜企业的加工技术、质量检测技术及原料生产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脱水菜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适应入世后国际国内市场的新环境,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县
已形成的脱水蔬菜产业的比较优势,依托科技,建好基地,增强原料供给能力,提高企业达产率;加强企业技改、原料生产标准及加工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支持产业协会完善职能,创新机制,组建企业集团,增强产业内在竞争力;加强政府对脱水蔬菜产业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增强***脱水蔬菜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脱水蔬菜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创汇型支柱产业。
(二)发展对策
l、抓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企业达产率。必须确立企业在原料基地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使基地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积极鼓励企业与农技推广部门挂钩、联营,依托农技推广部门从品种的引进到原料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过程技术服务。指导基地农户按企业生产时序,安排原料种植品种的茬口,延长原料供应和企业生产期;按生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生产,提高单产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与技术部门联手,根据市场要求,引进开发脱水蔬菜新品种,增加产品种类,扩大产品市场;积极开辟新的青红椒原料生产基地,多方面解决青红椒原料问题,面向全国相关科研机构招标,解决青红椒病害问题,恢复***县青红椒固有基地,防止因青红椒病害的继续蔓延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的较大冲击;研究大批量原料莱低成本保鲜技术问题,延长原料供应时间。
2、以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为核心,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大对脱水蔬菜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全力推行不锈钢烘箱干燥法,实行烘干、分选和包装全过程封闭,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强化产品检验设施建设,健全产品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无公害脱水蔬菜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加强环保,卫生安全宣传,增强农户和企业的安全意识;逐步引导企业、基地按技术规程和质量卫生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向无公害方向发展。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企业申报产品品牌,做到产品有品牌、有标准、有承诺、创名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开拓创新,增强产业内在竞争力。遵循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产业协会完善、创新机制和功能,增强行业内部自律能力和上通下达的协调能力,以规范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推进和完善订单农业,走“企业 农户 基地”之路,促使企业和基地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脱水菜企业集团,有效整合产业内部资源,提高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自营出口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企业应重视高层次经营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营销水平;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对区内外及国际市场脱水蔬菜产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时把握商机,组织生产,进行网上交易,提高经营效益率。
4、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入WTO后,企业的生产,经营、贸易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水平,适应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对企业厂长(经理)、中层管理干部、营销人员的WTO知识、贸易规则、金融结算、经营管理等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强化素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10-05
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调查与思考01-14
关于全县藠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01-16
开原市民营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12-10
镇xx蚕桑合作社先进材料07-19
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01-06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11-19
加快怀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12-26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思考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