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广告发展史

2024-09-20

可口可乐广告发展史(9篇)

1.可口可乐广告发展史 篇一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对于可口可乐,实在是一言难尽,它太富有传奇色彩了。2001年《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名单中,可口可乐以高达725亿美元高居榜首。二十世纪调查显示,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分别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乐(Coca Cola)。可口可乐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企,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做广告的。1984年英女王访华,英国电视台BBC拍了一个纪录片给中国中央电视台放。作为外交礼节,中央电视台必须播放,但苦于没钱给BBC,于是找到可口可乐要赞助。可口可乐提出了一个赞助条件:在纪录片播放之前加播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片。这成了新中国电视广告历史上的开篇之笔。此后很多企业写报告问“可口可乐可以做电视广告,我们行不行?”于是做电视广告的口子打开了。

经典可口可乐的红色是红色系中偏冷的色彩,在兴奋活力之中有着高雅与庄严的心理感受。红色不仅能吸引人的视线,同时还有着刺激食欲的特性,激发消费者对营养的需求和强身健体的渴望。独一无二的经典可口可乐的红色使消费者可以一眼就将它找到。这样的单纯红色形成一种集中的视觉力量,让消费者过目难忘。

可口可乐宣传画面中不同比例的安排已构成独特、个性化的形象。主色调为红色,商标一般出现在画面的左上角,标题出现在上方,主画面在中心位置,接下来是文案。符合人们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英文标题采用小写字体,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阅读率,正文文字一般很少,字体多采用无饰线字体与商标字体形成区别。主画面多为运动、欢快的人物形象;动力波的比例安排与常规的构图形成对比,这样就避免了画面过于单调,多重色彩的变换也调节了画面气氛。2000年可口可乐推出了全球新包装和全新的宣传主题“可口如一”和“每刻尽可乐”。在可口可乐全新的包装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只瓶盖被打开,冰凉的可乐喷薄而出,透出阵阵凉爽;而那句“永远的可口可乐”也被替换成了“可口如

一”。显然可口可乐想通过更换包装使消费者实 现物质和精神的愉悦,所以是物质和精神的“可口如一”。

经典可口可乐广告的视觉形象将包装的视觉要素与广告策略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得可口可乐保有持久的朝气经典。在可口可乐公司的诸多品牌之中,经典可口可乐是公司的最早产品,其包装的视觉要素主要包括斯宾塞字体设计、独特的曲线瓶形、动力波、标准色彩组合等几个方面。它保持着可口可乐的最初口味,是可口可乐的支柱品牌。

可口可乐广告的视觉定位对于整合品牌资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典的瓶形设计。

2、曲线图像定位,诠释品牌的基本特征。

3、高贵优雅的字体定位,体现品牌的时代特征。

4、激情活力的色彩定位,强化品牌的感性险特征。

5、流畅放松的版式定位,统一品牌的视觉风格。

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公司机以广告投入巨大而取胜的。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可口可乐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高达几千万元。起初,可口可乐是以国际化形象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凭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打动消费者,所用广告也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临近20世纪末时,可口可乐意识到,要当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品牌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营销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可口可乐开始大踏步实施广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广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可口可乐贺岁片选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运用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可口可乐还就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大打广告宣传,现在它又大力赞助中国足球队,声称喝可口可乐,“分享世界杯精彩”。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乐积极选择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众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1999年,先是起用张惠妹,这个女歌手泼辣、野性、“妹”力四射,赢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爱,然后由新生代偶像谢霆锋出任可口可乐数码精英总动员。2001年又推出当红偶像张柏芝,作为可口可乐夏季市场推广活动的形象代言人,紧接着就是跳水明星、三届奥运冠军得主、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与可口可乐签约,成为新世纪“雪碧”品牌在中国的第一位广告代言人。电视广告中伏明霞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腾空跃起,落在晶莹剔透的冰雪中,暗示了雪碧的清新直爽。据称,起用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

2001年1月22日,中国足协和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宣布,在2002、2003两年中,“可口可乐”全面赞助中国所有级别的国家足球队,包括各年龄段的国少队、国奥队、男女国家队等。“可口可乐”和中国足协的这次合作,标志着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第一次由一家全球性企业全面支持各级国家队的建设,使各级国家队有了统一的形象标识,而可口可乐此举使自己的Logo一次次出现在球迷眼中,更为自身赢得亲和力。可口可乐还就北京申奥成功广告宣传,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可口可乐以创造一个和谐、美好世界的公益形象,深入消费者的印象,而达到销售的目的。可口可乐,一个百年品牌演绎的营销神话。在战争中走向世界,总是第一个进入新市场,可口可乐成为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的公司典范。与麦当劳结盟、和雀巢携手,与宝洁同行,„„战略联盟让可口可乐光采耀人。“让全世界的人都喝可口可乐”,“Think local, Act local”,可口可乐实现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完美结合。

1、这张广告由几数十个、形状、色彩、大小、方向、肌理差不多相同的形象排列在一起,使人们被画面而产生的强烈视觉冲击力所深深吸引着。这张广告色彩设计的很丰富,可口可乐瓶子运用红色引人注目,让人有想喝可乐的冲动,一种热情澎湃。从艺术的角度看,红色是一种暖色,让人有一种喝了可乐会很温暖,极易使人兴奋,让人情绪高涨。在红色的感染下,人会产生强烈的战斗意志和冲动有想购买可乐的欲望,可口可乐正是巧妙的运用红色把可口可乐积极、向上、有活力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抓住了消会者的心,喝可口可乐热量高, 喝了有活力, 意志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说明了可口可乐在全世界“很红” 生命力之强,可口可乐独一无二的好味道,好像可乐就是可口!同时丰富的色彩,可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可口可乐正是运用这点,强化了可口可乐在在消费者心中的记忆,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同时丰富的色彩让消费者产生浪漫、高雅的产品联想,它也意味着幸福、温馨、爱情等,它还提高广告记忆效果的作用。“可口可乐”的文字,使人们联想到其饮料的饮后效果,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总觉得可口可乐的广告怎么做都比百事可乐的经典!这就是色彩的力量 力量 力量 力量吧

2.可口可乐广告发展史 篇二

本文试图在互文性理论视角下来探讨可口可乐2014年世界杯广告是如何创造艺术的张力并良好地传达其品牌形象的。

一、理论背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互文性”这一概念首次由法国符号学家、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所有文本都是由引文镶嵌而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转换和吸收。”[1]这种观点强调,一个文本是通过与其它相似的或不同的文本在彼此的关系中为观众制造意义的。而推动互文性理论真正形成的重要人物之一———罗兰·巴特则指出:“任何一种写作都并非原作;文本是引文的编织品,而引文则来自文化的无数个中心”。[2]虽然罗兰·巴特是以此论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也指出了一个貌似独立的文本实质上存在着多维空间,所有的创作作品最终都是互文性的, 即所有文本都在不同程度上彼此相互关联。

按照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俄罗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以及塔尔图符号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说法,文本并不局限于以语言文字型构的作品,诸如绘画作品、雕塑、电影、戏剧甚至一个仪式———总之具备完整意义的客体———都可视作文本。[3]因此一则广告作品无疑就是一个完整意义的文本,由此以互文性理论将广告作品从文本的角度加以研究是合理的。

二、理想与现实

在可口可乐2014年世界杯的电视广告片最后一个镜头中,在“Cocacola”的经典标志下,该广告片的主题显示出来———Eeverybody’s invited。无论民族的大小与强弱,无论性别、种族、文化与信仰,无论是处于哪一块大陆、战争抑或是和平,你都被邀请。这一信息传达了相对我们自身之其他文化群体的权利,以“承认”与“平等”对待的多元文化主义诉求,正如片中所言,“we want to show the world that we e xis t”。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下,所有群体都是平等的,有意或无意将任何群体视作弱势群体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4]与这一理念相对应的,广告片的画面则展示了如表一所示的符号群。

结构主义思想的奠基人、符号学家索绪尔曾认为,对文本意义的考查应从构成文本符号要素间的关系着眼,符号要素间的彼此差异性、相对于文本整体中的个体位置以及在各个位置上发生的各种结合与关系才是建构意义的根本,而并非是符号本身。[5]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正是着眼对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构成文本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考查,力求从“联系”中发现文本意义的建构。在国别层面,广告片涉及了南美的巴西、东欧的罗马尼亚、亚洲的日本、中东的巴勒斯坦;片中一些具体的场景也颇具代表性,如亚马逊河与丛林、东欧风格的建筑、拉姆安拉城、海啸后的大槌町,这些符号指代了自然原始的风貌、战争冲突后的废墟、自然灾害后的破败以及经济落后的小镇风貌。在四个主要构成场景中,都或明或暗地以一些具有明显象征意味的符号将彼此串联。如奔跑这一要素串联了巴勒斯坦与日本,而巴西与罗马尼亚两个场景中踢球的男子都赤裸着上身。更鲜明的对立关系则在性别这一要素中体现出来。巴西丛林中围绕着足球的人们,既有成年的男子也有未成年小女孩,拉姆安拉城中空地上则是戴着头巾背着足球的女孩以及脱掉头巾尽情踢球的女生,这与我们意识中所熟悉的穆斯林女性是矛盾的。在这些符号群中,呈现出明显的彼此呼应、彼此渗透的关系,在互相牵联中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意义体———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存在。

从文本的表面看,人人平等、平权的理想与战争、隔阂的现实构成了一对极为紧张极富张力的矛盾关系,而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则正是一系列符号的所指即理想与现实这样一种互文关系,才造就了广告作品的强大艺术张力,文本的互文性与艺术作品的张力在此实现了统一。理想在艺术的表现中得以升华,而回过头来现实的无情又与前者形成了极大的落差,最终这一矛盾在“Every’s invited”的广告主题中归于平衡。文本要素的互文结构造就了广告片的艺术张力,影片主题则藉由张力得到了有力地传播。

三、多维空间中的苦难与坚韧、压抑与生存

影片对空间的摘选涵盖了四个大陆(南美、东欧、东亚、中东),它们彼此在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与差异,共同的是都经历着战争破坏、自然灾难的蹂躏或是与世界其它文化族群的隔阂,这些场景彼此勾联共同建构了苦难、压抑、隔阂等意义。因此广告片中亚马逊丛林中的土著、东欧小镇上的居民、战争废墟上的少女、海啸过后的男子……已不再具有单纯的意义,而是构成一个苦难与坚韧、压抑与生存的意义体系,这个意义体系也正是由四个场景在文本内部的互文关系得以突显强化。正如索绪尔曾说过:“符号不是通过内在价值,而是通过他们的相对位置起作用的”,文本的“意义源于关系,特别是符号间的关系”[6]。

如果影片仅止于视觉形象的累积与叠加尚不能建构强大的艺术效果。视觉背后的深层意义必然要与人类的某种命运或者说对命运的搏击相对应、相联系方能呈现更加深刻的意义。在这些空间符号的叠加过程中,影片又借其中角色之口道出,“足球使我们有勇气继续前行,(足球)使我们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存在,(足球)使我们与世界相联”,这种坚韧、生存的意念与生存的现实状况形成了鲜明的矛盾与对照。艺术品呈现于人类的直接感官,但是基于感官的知觉通常是有局限的。如果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艺术的强大表现性必然要依靠人类在感知某种特定形象时所体验到的知觉力的基本性质,诸如扩张与收缩、上升与降落、对立与一致、生机与衰败等,进一步而言如果能将这些能动的性质与人类命运相结合形成象征与被象征的关系,那么艺术的表现就会呈现一种更为深刻的意义。 [7]鲁道夫·阿恩海默这番评论虽然是针对视觉艺术而言的,显然也完全适用于视觉性的商业广告。可口可乐的2014世界杯全球广告的每一个构成段落乃至每一个画面都构成了这种经验知觉与人类命运的强烈张力与象征关系,由此而看该广告片能呈现出一种远远超越商业的深刻意义就不足为奇了。

四、商业与艺术

互文理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力图突破结构主义的封闭性,从关注作品的文本间性,逐步将视野扩展到文本的主体间性,[8]一切影响作品的因素皆可纳入考查的视野。那么针对广告这样一种独特的文本而言,隐藏于其背后的主体至少有广告的创作者———广告主———消费者三个方面。这三个主体间的互相角力与互动,无疑会影响文本的最终走向。相较于广告创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广告主更加重视品牌的市场表现与利润回馈,而消费者在这个三角关系中却又有着自己的独特地位———文本的解读者。在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法国批评家、符号学家里法尔泰将读者的要素引入了互文性理论的视野。他将文本的互文性作为读者解读文本的线索与信号,强调互文性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同时也给予文本的解读者以足够的重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依据自己的认知、理解与文本进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对文本解码以理解文本的完整意义。现实中消费者正是一则广告文本的读者,创作者力图将作品拉向艺术的一端,广告主则时刻关注着市场与利润,商业性在与艺术性的拉伸中,都平衡进消费者的视野。正如艺术张力理论认为的,艺术经验要求一种对立的紧张,这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使艺术作品也使广告文本具有一种内在的活力。齐白石曾言到:“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之于可口可乐2014年世界杯全球广告,广告的主题“Everybody’s invite d”则可视为“意”,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则可视为“生”———“意”与“生”,即艺术性与商业性这矛盾的两极, 不仅得到了统一,还在统一的过程中,创造了文本的存在价值,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拓展了文本传播的空间,实现了自身存在与相关空间的高度统一。

五、阅读与生产———互文性在广告艺术中的跨越

相较于对文本的生产而言,互文性理论更多地是强调对文本的解读,“互文性理论关注的重点只是文本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这种关系在文本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9]然而与理论不同的是,在广告业的实践中,互文性早已超越了解读工具而已经成为广告创作人员屡试不爽的创意工具,在广告文本的生产中表现出强大的能量。

绿箭口香糖曾借用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故事以动漫手法表达广告创意。七夕鹊桥上牛郎正准备亲吻织女,不想织女却被牛郎严重的口气所吓跑,牛郎失望之际仙鹤送来绿箭牌口香糖,尴尬随之化解,牛郎织女重归于好。这则广告将创意植入中国民间传说之中,现代商业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戏谑与严肃的对立,使广告创意在与外部文本[10]———民间传说故事的互文中创造了强大的艺术张力,实现了广告在单一诉求的基础上生成无限的表现空间。

除了利用外部文本形成互文关系,广告创意在与具体社会事件、文学叙述手法、既有广告作品以及广告作品内部构成要素的互文运用方面都有耀眼表现。如铁达时手表的广告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广告文案对北宋秦观的著名词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互文改写。统一润滑油的广告语“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则是基于 美伊战争这一惊动全球的战争事件的互文创造。可口可乐2014年世界杯全球性广告是典型地将一个外部的全球性事件设置为广告片的主题场景,而各大洲不同的生活片断则在广告片内部形成互文关系。

互文性作为一种有效的广告艺术创作手段已生产出无数优秀广告作品。与其它文学艺术文本相比广告文本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在空间与时间的维度上极为狭窄,而广告却又讲究创意与原创,在这样的矛盾中对互文性有效运用有助于广告作品艺术性的提升。

六、结语

实际上一些文艺理论家认为,所有创作作品最终都是互文性的,即所有文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彼此互相关联。[11]可口可乐这则广告,将南美文化、东欧文化、东亚文化、中东文化, 生活的理想与现实,可口可乐与足球,以及镜头、音乐、文案彼此互相关联,这些符号在彼此的关系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意义整体,这正是互文性理论力图考查的着力点之所在。

3.可口可乐广告发展史 篇三

关键词 CCCS;斯图亚特·霍尔;编码和解码;可口可乐

一、介绍

1.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

文化研究这一术语由Richard Hoggart在1964年创造,当时他建立了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所的代表人物有查理·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E.P.汤普森,斯图亚特·霍尔。研究所致力于文化研究,所以又称为伯明翰学派。研究中心于2002年关闭。

2.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和解码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是出生在牙买加的非洲黑人后裔,英国战后第一代移民。他是著名杂志《新左派评论》的第一任主编,1968年接替霍加特成为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霍尔开辟的这一研究模式也最终形成了英国文化研究流派的重要社会理论标志,它不仅在媒体理论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阅读政治学意义。霍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撰于1973年,先是在圈子里内部流传,修改后收入1980年出版的《文化、传媒、寓言》一书中题为《电视话语:制码和解码》的文章。在书中,霍尔提出了电视话语“意义”产生于传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也是所谓的“编码”阶段。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霍尔日内未,电视作品一旦完成,“意义”被注入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便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此时的电视作品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第三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观众的“解码”阶段。观众面对的德不是社会的原始事件,而是加工过的“译本”。观众必须能够“解码”,才能获得“译本”的意义。通过霍尔的解码理论。文章分析了可口可乐广告文本意义,并指出可口可乐广告的成功是生产商与观众共同作用的结果,之后文章特别分析了观众的反应和他们对品牌的消费心理,文章主要从名人效应和广告精神两个层面分析了可口可乐广告。

二、可口可乐和霍尔的理论

1.可口可乐和明星效应

可口可乐是美国亚特兰大公司生产的一种碳酸饮料,它的销售遍布于全球200多个城市。通常简称为“可乐”,他的创始人是Asa Griggs Candler,他的营销目标是将可口可乐打造成21世纪世界第一的碳酸饮料。对于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公司的前任总裁Erntst-Woodruff曾说过,“可口可乐是由99.61%的水和糖制造出来的。如果我们不用广告扩大宣传,没有人会喝的。”通过回顾公司的历史,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在广告上投入金额巨大,每年差不多要花上6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广告上,仅在中国的广告投入每年达到上千万美元。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制作了第一个广告,当时的代言人是一位年轻的波士顿女演员。现在,公司的代言人都是受欢迎的明星,因为这些明星能够向人们传递一种时尚的讯息,发型,衣着,甚至是喝的饮料人们都会竞相模仿。可口可乐公司就是利用名人的效应来扩大产品的销售,把名人代表的活力、健康的形象也无形得融入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中去,在消费者心中为品牌树立一种积极正面的形象。进入20世纪以来,全世界掀起了一股“追星”的热潮,遍布各个年龄段,尤其在年轻人中,这种情况更为显著。他们模仿自己喜爱的明星的行为举止,穿衣打扮等等,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明星的喜爱。可口可乐公司就是从这一热潮中抓住了商机,他们通过找来明星代言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除此之外,名人通常被消费者视为是可靠的,可信的,所以他们代言的产品也在某种程度了增加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

2.可口可乐和体育运动

1970年,运动风刮遍了全世界,美国的年轻人疯狂地迷恋上了各种体育运动。而运动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重要是为了挑战自我,表达一种反叛意识。现在,由于奥运会的深入,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拥有健康强健的体魄对于现代人是越发显得重要了。而可口可乐一直以来也是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于运动方面。公司邀请大量的运动明星作为广告的代言人。在中国,体育健将姚明、刘翔时常出现在可口可乐的广告宣传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为产品树立一种健康的形象。除了采用体育明星外,可口可乐公司自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成为奥运会的首家赞助商之后,就一直为奥运会做赞助。总之,可口可乐公司广告的成功,不仅在心理上成功的捕获消费者而且也很好的地解码了人们行为背后的信息。广告在视觉上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欲望、情感体验的同时也使消费者认同了广告中传达给他们的讯息。在某种意义上说,解码者在可口可乐的广告中建立了一种情感关系,这种关系能引起编码者和解码者的共鸣。

三、结论

在现代商业市场中,广告策略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又颇有成效的营销手段。对于广大公司而言,是产品扩大销售的第一选择。除此之外,广告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潜在的影响。可口可乐,作为世界一流的碳酸饮料公司,拥有成功的销售战略和策略。它不仅运用明星效应吸引消费者,还在产品的宣传中加入了运动健康的元素,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可口可乐广告语 篇四

1886 请喝可口可乐

1904 新鲜和美味 满意――就是可口可乐

1905 可口可乐―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 无论你到那里,你都回发现可 口可乐

1906 高质量的饮品

1907 可口可乐―带来精力,使你充满活力

1908 可口可乐,带来真诚

1909 无论你在哪里看到箭形标记,就会想到可口可乐

1911 尽享一杯流动的欢笑

1917 一天有三百万!(人次)

1920 可口可乐---一种好东西从九个地方倒入一个杯子

1922 口渴没有季节

1923 口渴时的享受

1925 真正的魅力

1925 六百万一天(人次)

1926 口渴与清凉之间的最近距离--可口可乐

1927 在任何一个角落

1928 可口可乐--自然风韵,纯正饮品

1929 世界上最好的饮料

1932 太阳下的冰凉

1933 一扫疲惫,饥渴

1935 可口可乐--带来朋友相聚的瞬间

1937 美国的欢乐时光

1938 口渴不需要其它

1939 只有可口可乐

1940 最易解你渴

1941 工作的活力 可口可乐属于----

1942 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可口可乐 永远只买最好的

1943 美国生活方式的世界性标志----可口可乐

1945 充满友谊的生活 幸福的象征

1946 世界友谊俱乐部---只需5美分

1946 yes

1947 可口可乐的品质,是你永远信赖的朋友

1948 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乐

1949 可口可乐----沿着公路走四方

1850 口渴,同样追求品质

1951 好客与家的选择

1952 你想要的就是可乐

1953 充满精力---安全驾驶 仲夏梦幻

1955 就像阳光一样带来振奋

1956 可口可乐---使美好的事情更加美好 轻轻一举,带来光明

1957 好品味的象征

1958 清凉,轻松和可乐

1959 可口可乐的欢欣人生 真正的活力

1961 可口可乐,给你带来最佳状态

1963 有可乐相伴,你会事实如意

1964 可口可乐给你虎虎生气,特别的活力

1965 充分享受可口可乐

1966 喝了可口可乐,你再也不会感到疲倦

1968 一波又一波,一杯又一杯

1970 这才是真正的,这才是地道货 可口可乐真正令你心旷神怡 1971 我原拥有可乐的世界

1972 可口可乐---伴随美好时光

1975 俯瞰美国,看我们得到什么

1976 可乐加生活

1980 一杯可乐,一个微笑

1982 这就是可口可乐

1985 一踢;一击;可口可乐

1989 挡不住的感觉

1993 永远是可口可乐

1994 永远是可口可乐

1995 这是可口可乐

1996 这是可口可乐

2000 Coca-cola. Enjoy

2001 Life tastes good

尽情尽畅,永远是可口可乐

要爽由自己

每一个回家的方向都有可口可乐

2007要爽由自己

2010你想和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2011可口可乐,爽动美味。

可口可乐广告语精选篇二:

1886 Drink Coca-Cola最早的宣传语,与自由女神(Stayue of liberty)同年出生,也是使用频率最多的标语,畅行一百余年历久不衰。

1904 Delicious and Refreshing一九O四年至一九一七年间,可口可乐正处内销成长巩固期,功能性的标语提示了美国国民,可乐的神气之处。

1917 Three Million a day观望了三年,中立的美国终于加入世界大战的行列,三百万瓶的日销量,宣告了可口可乐销售开始狂增的起点,以及世界品牌的地位。

1922 Thirst Knows No Reason因应消费者习惯,早期的可乐厂只有夏季开张,可口可乐此时张说服大众,北纬三十至四十五度左右的美国,四季都是喝可口可乐的好时光。

1925 Six Million a day此标语与可乐丽池男孩(Ritz Boy)广告同步推出,是广告天才阿契。李(Arch Lee)的经典杰作。

1927 Around the Corner from everywhere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九年,为可口可乐的第一波大扩张,中南美与欧洲是其主要重点,中国也名列其中,这句标语的正展露出当局的全球化企图。同年有声电影问世,可口可乐也在这一年放送广播广告。

1929 The pause That Refreshes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华尔街股市大崩盘,开启了人类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一片哀鸿遍野的股灾确实需要片刻的清凉时刻。同时,德国加入可口可乐生产行列。

1932 Ice cold sunshine等待经济复苏的黎明来到的同时,东方的日本及西方的德国正将军事主意扩张到极至,紧绷的情绪将各国的关系降到冰点。期待可口可乐带来和平的曙光„„

1936 It‘s the refreshing thing to do 与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常用,也最有信心的功能性字眼,除了可乐的冰镇消暑,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同样让你清凉快意。

1938 The best friend thirst ever had喉咙的干涸需要可乐,那么面对经济信心的危机呢?超人(Superman)选择在此时诞生,美国的自信于是有了依靠。同年澳洲、奥地利与南非加入可口可乐的大家庭。

1939 Whoever you are,whatever you do,wherever you may be,when you think of refreshment,think of ice cold Coca-cola

这是历年来最长的标语,内含二十一个单字,如同爱情片中的对白,整句念完需要花你一点时间。

1942 The only thing like Coca-cola is Coca-cola itself由十个单字组成,连续出现两次。一九四二年至四四年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炽热的时期,由于喝不到正牌的可口可乐,德国境内出现了冒牌货(Afri-Cola),可口可乐公司于是推出了此一标语,告诉德国军要尊重利权,杜绝盗版。

1944 Global high sign由字里行间越略可看出,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地登陆>的信心与期待。这个心战喊话同时也是可乐标语第一次与饮料意象的脱离。

1948 Where there‘s Coke, there’s hospitality 首度出现在广告标语——温情与可乐同在。同年可乐进驻香港。

1949 Coca-Cola along the highway to anywhere四O年代末乃至整个五O年代是汽车文明走向主流的开始,高速公路将可乐更快地送达每一个角落,同年冷战随着北约组织的建立展开,两大阵容间的心理距离极需可乐来化解。澳门于本年开放可乐进驻。

1952 What you want is Coke新力(Sony)发展电晶体收音机,这个革命使得家电进入到全新的领域(随身听、收录机都是它的后代),但此时普遍单价仍高,可口可乐还是得到欢畅的最佳选择。爱尔兰于本年停止了自英国内销可乐,卷起袖口自己来。

1956 Coca-Cola makes good thing taste better猫王Elvis Presley推出首张迷人专辑,立即获得榜首佳绩,好风味的可口可乐是摇滚乐最佳良伴。伊朗亦于同年与可口可乐相会。

1957 Sing of Good Taste可口可乐瓶罐此时正值发展新品种的关键期,一九五六年至五九年连续推出四个标语,证实了高层的重视。同年台湾开始生产可口可乐。

1958 The cold, crisp taste of Coke 是可口可乐五O年代最喜欢使用的动词,如同<足球之神>比利是当时运动界的动词,五八年的世界杯为其初登版,他同时也带回了雷米金杯给祖国。同年安哥拉(Angola)开始畅饮可口可乐。

1959 Be really refreshed芭比娃娃出现,小女孩与父母间有了具建设性的讨论话题。对于小男孩,我们则建议<可口可乐>小汽车。从本年开始,衣索匹亚有了自己的可乐厂。

1963 Thing go better with Coke美国总统甘乃迪于达拉斯遇刺。香港推出了<心旷神怡万事胜意>,这是当地最早的标语。柬埔寨可乐厂亦于同年开始运作。

1969 It‘s the Real thing美国太空梭登陆月球,本世纪人类最疯狂的梦想由阿姆斯壮达成,香港当年的标语为<真是好嘢>.

1975 Look up America战争的结束带给美国难以忘却的挫折感,可口可乐的出现则适时地协助人民疗伤止痛。

1976 Coke adds life可乐开始关注到日常生活的意象,香港则称之<可口可乐添情添趣>。 1976 Have a Coke and a smile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交,同年可乐再度输入中国。

当年香港的当地广告语为<可口可乐添欢笑>.

1982 Coke is it香港称之<梗是可口可乐>,为另一个相当受欢迎的标语,尤其其广泛印制在可乐衍生商品上。

1986 Coca-cola red, white and you除了一九四九、五六年两年外,四八至八六年间,跃居标语的主角。可乐百年周年纪念推出为开头,作为其复辟的开始。八O年代中期是红底白字商标,运用在瓶罐的旺盛阶段。同年挑战者号升空七十三秒后爆炸,留下全世界电视机前错愕的观众。

1987 Can‘t beat the feeling台湾称为<挡不住的感觉>,香港称为<无可挡的感觉>.就台湾而言是最受欢迎,也印象最深的一句可乐广告语,当年代言中文广告曲的是庾澄庆与叶倩文。

1990 Can‘t beat the real thing延续上一个好感觉,仅将改为,只是续集的名气及人气往往不若首部曲,而这个定律显然不只适用于电影。柏林墙的倒塌,象征了民主成为东德的.

1993 Always Coca-Cola简短有力的宣传,造就可乐史上最成功的标语,台湾成为<永远是可口可乐>,香港称之<永远系可口可乐>.这个长寿的标语历时八年,跨过九二、九六奥运,九四、九八世界杯以及千禧年,为自以九一七年以来,最持久的宣传语。

的为足球专用的标语

进入21世纪,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更加国际化。广告强调的是全世界共通的博爱与慈悲

2000 Coca-cola. Enjoy香港称之<起欢可口可乐>,为续后,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动词。同年可口可乐注入北韩。

2001 Life tastes good可口可乐公司将产品意象从饮料本质抽离,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出发,塑造出温馨的氛围,从网站、平面广告,到电视传媒一体成型的宣传,期待创造出另一波高峰。

可口可乐要面对Pepsi、Virgin(也许还有中国的非常可乐)的竞争,最有效的定位就是“Its the real thing.(正宗)”。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的可口可乐在其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广告发挥了至观重要的重用,紧贴市场的广告策略为其建立最有价值品牌地位功不可抹。而作为广告核心内容的广告语则是品牌定位的一种明确表达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到达消费人群,一切有关市场的活动都应与其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我们从可口可乐广告语的变化来回顾世界品牌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对国内企业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5 “要爽由自己”。由刘翔、潘玮柏、余文乐和S.H.E六个青春偶像联袂主演的可口可乐“要爽由自己”眩目个性秀系列情景电视广告播出后,在年轻人中引起了极大共鸣,点燃他们对自由表达自我和追寻人生梦想的无限热情。

2006 “要爽由自己”。网络休闲生活更成为可口可乐“要爽由自己”的前沿阵地,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世界,一个是虚拟的世界。可口可乐再度开辟创新娱乐新纪元,集合旗下代言人张韶涵、S.H.E、李宇春、潘玮柏、余文乐等组成最强势明星广告阵容,并诚邀好莱坞制作班底操刀,投资过亿精心策划、拍摄并制作了20可口可乐“要爽由自己”Ⅱ系列主题广告片。

2007 “心随我酷”。在可口可乐“心随我爽”主题广告中,红红的主色调、鼓荡激情的旋律、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标志和可口可乐瓶子仍然是广告选用的主要元素。刘翔、潘玮柏的表现也还是那么激情,那么有鼓动力,所不同的是今年的可口可乐主题广告不是放在对“情”的表现上,不是通过对可口可乐饮料在连接青年男女情感流露表现时的独特作用,而是通过年轻人具有的玩“酷”的特点,借助刘翔、潘玮柏的各自优势,在运动内容、游戏表现等方面充分显示可口可乐饮料带来的无限活力,尽情释放“心随我爽”的诱惑。这种诱惑不仅仅是对体验可口可乐的消费者的诱惑,也是对欣赏可口可乐广告受众的诱惑。同时,这种诱惑又不是对可口可乐往年广告主题的割裂。片尾“要爽由自己”的字样恰似提醒受众,20的广告主题是“要爽由自己”的延伸,是对“要爽由自己”的一种立体化表现。

2008 “畅爽奥运”。从跨越神州、红遍全国的世界最大红毯开始,奥运激情启发下的奇妙创意就已成为了可口可乐奥运宣传片的一大看点。

2009-2010 “畅饮可口可乐”

请喝可口可乐

从1886年第一瓶可口可乐问世到美国本土第一家工厂的建立,可口可乐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人去品尝到可口可乐,请喝可口可乐成为其活动的主题,在其后的十几年里,虽然不时会有新的广告语出现,但主要是从产品的功能层面去宣传,解渴、好味道、清凉。如:“新鲜、美味、满意,就是可口可乐”、“口渴时的享受”等。

二三十年代,随着可口可乐产品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知,广告语的宣传越发趋于感性,在功能性的诉求基础之上,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和含义,如欢乐、友谊等等。如:“充满友谊的生活,幸福的象征”等 ,但这个时期仍是一个产品推广阶段,真正品牌地位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次世界大战是可口可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可口可乐成为美国人首选饮料,并伴随着美国大兵的海外作战开始流向各地,为保障驻外部队供应开始在一些国家建立了装瓶厂。 至今在注册的可口可乐商标上保留着ENJOY的单词,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可口可乐百年的历史,一种古典的风范。

挡不住的感觉

二战结束后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可口可乐的快速成长期,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其民主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则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建立工厂,参与重大体育赛事,进行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可口可乐在知名度和各地市场的占有率得以巨大提升,品牌价值节节攀升。这个时期的广告语有:“我拥有的可乐世界”、“可乐加生活”等。

1978年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进入中国市场,80年代第一家合资工厂的建立,当时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中国人还不习惯这种有“中药味道”的饮料,并且价格偏高,可口可乐把市场的重点放在了几个主要城市,利用中国本土饮料渠道的优势,在夯实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带来了全新的营销理念,在外来文化大举入侵的同时,可口可乐也以“贵族”的身份受到部分人的青睐。

“挡不住的感觉”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广告语,也表达了可口可乐要带给人们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实际上也代表着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好奇和向往。

“喝可口可乐不仅是喝他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一种感觉”这是当时一些忠诚消费者的切身体验。

可口可乐在主要城市通路大量使用电视媒介、户外广告、冷饮设备等宣传手段,利用售点的生动化的管理方式,推动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90年代中期,可口可乐已初步完成主要城市的布点工作,各地的国内传统饮料受到沉重打击。

尽情尽畅,永远是可口可乐

亚特兰大(可口可乐总部)奥运会应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最为辉煌的时刻。

全国已有23家装瓶厂,可口可乐品牌成为最有价值品牌。产品经常供不应求,在中国市场每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可口可乐的渠道重点由批发向直营转移,要求在市场更大面积的渗透,对业务执行要求更高,产品陈列面要大、品种要多、广告材料要丰富、客情关系要好。“无所不在、物有所值、情有独忠”成为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销售工作也从过去的引导消费变为促进销量。 尽情尽畅,永远是可口可乐既表达了酣畅淋漓的感觉,又体现了可口可乐的自信和大气。 实际上这个时候可口可乐才真正找到品牌的核心内容ALWAYS。既有传统和古典,又不乏激情与活力。

每刻尽可乐,可口可乐

进入二十一世纪,可口可乐开始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首先是总部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督促加快发展的步伐,但随着国内饮料行业的逐步成熟,以非常可乐、旭日升、健力宝等为代表的国产饮料抢城掳池,提前占据了许多二三级市场;百事可乐从“新一代的选择”到“畅想无极限”分瓜了许多青少年消费对象;消费者消费多样性,使得可口可乐不得不改变市场策略。

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以变应变?

每刻尽可乐 是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提出的。

“刻”体现在时间上,表达可口可乐紧跟时代步伐,以谢霆锋、张柏芝等当红歌星为代言,目标锁定在青少年一代,以此达到抗衡百事可乐的目的。说明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可口可乐。

“尽”体现在空间上,一方面公司从碳酸饮料向全饮料公司转移,全方位的开发茶、果汁、水等产品。另一方面开发二三级城市,并开始拓展农村市场,价位越发趋于大众化、平民化。

最近几年,可口可乐更是与时俱进,不时时机地寻找市场机会。开展网络营销、体育营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同时根据一些事件的的广告语也是值得称道的,例如“抓住这感觉”;“可口可乐:节日‘倍’添欢乐”;“看足球,齐加油,喝可口可乐”;

春节刘翔的回家版。“每一个回家的方向都有可口可乐”也是每刻尽可乐的一个延伸。

综观可口可乐的发展历程,从广告语的变迁,总是与品牌的市场定位紧密相连的,总结起来有如下特点:

1.言简意赅的广告语不仅便于记忆,更能使人们容易产生品牌的联想。

2.广告语是根据当时产品所处市场地位、竞争环境等因素而制定的,是为市场的拓展而服务的。

3.广告语是品牌定位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可以在文字表达形式的改变,核心内容和方向不要轻易的改变。如非常可乐从“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到“年轻没有失败”;从“非常可乐,非常选择”到现在的“有喜事,当然是非常可乐”,产品定位模糊,甚至有些混乱。

4.一个品牌的产生过程是一个不断累积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请喝可口可乐到每刻尽可乐,是前后相关联的,内涵逐步丰富的。

很多企业在广告语问题上常感困惑,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左右为难,“不变”很容易使品牌老化;“变”则很容易产生未知风险。实际上可口可乐的成功来源于长期明确的市场定位,通过产品系列开发、包装的变换、新渠道的建立、营销手段的不断更新,特别是广告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赋予这个百年品牌新的生命和活力!

5.可口可乐经典广告词 篇五

2、 1904 新鲜和美味 满意——就是可口可乐

3、 1905 可口可乐—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 无论你到那里,你都回发现可口可乐

4、 1906 高质量的饮品

5、 1907 可口可乐—带来精力,使你充满活力

6、 1908 可口可乐,带来真诚

7、 1909 无论你在哪里看到箭形标记,就会想到可口可乐

8、 1911 尽享一杯流动的欢笑

9、 1917 一天有三百万!(人次)

10、 1920 可口可乐---一种好东西从九个地方倒入一个杯子

11、 1922 口渴没有季节

12、 1923 口渴时的享受

13、 1925 真正的魅力

14、 1925 六百万一天(人次)

15、 1926 口渴与清凉之间的最近距离--可口可乐

16、 1927 在任何一个角落

17、 1928 可口可乐--自然风韵,纯正饮品

18、 1929 世界上最好的饮料

19、 1932 太阳下的冰凉

20、 1933 一扫疲惫,饥渴

21、 1935 可口可乐--带来朋友相聚的瞬间

22、 1937 美国的欢乐时光

23、 1938 口渴不需要其它

24、 1939 只有可口可乐

25、 1940 最易解你渴

26、 1941 工作的活力 可口可乐属于----

27、 1942 只有可口可乐,才是可口可乐 永远只买最好的

28、 1943 美国生活方式的世界性标志----可口可乐

29、 1945 充满友谊的生活 幸福的象征

30、 1946 世界友谊俱乐部---只需5美分

31、 1946 yes

32、 1947 可口可乐的品质,是你永远信赖的朋友

33、 1948 哪里好客,哪里就有可乐

34、 1949 可口可乐----沿着公路走四方

35、 1850 口渴,同样追求品质

36、 1951 好客与家的选择

37、 1952 你想要的就是可乐

38、 1953 充满精力---安全驾驶 仲夏梦幻

39、 1955 就像阳光一样带来振奋

40、 1956 可口可乐---使美好的事情更加美好 轻轻一举,带来光明

41、 1957 好品味的象征

42、 1958 清凉,轻松和可乐

43、 1959 可口可乐的欢欣人生 真正的活力

44、 1961 可口可乐,给你带来最佳状态

45、 1963 有可乐相伴,你会事实如意

46、 1964 可口可乐给你虎虎生气,特别的活力

47、 1965 充分享受可口可乐

48、 1966 喝了可口可乐,你再也不会感到疲倦

49、 1968 一波又一波,一杯又一杯

50、 1970 这才是真正的,这才是地道货 可口可乐真正令你心旷神怡

51、 1971 我原拥有可乐的世界

52、 1972 可口可乐---伴随美好时光

53、 1975 俯瞰美国,看我们得到什么

54、 1976 可乐加生活

55、 1980 一杯可乐,一个微笑

56、 1982 这就是可口可乐

57、 1985 一踢;一击;可口可乐

58、 1989 挡不住的感觉

59、 1993 永远是可口可乐

60、 1994 永远是可口可乐

61、 1995 这是可口可乐

6.可口可乐历年的广告语范文 篇六

1886 Drink Coca-Cola

最早的宣传语,与自由女神(Stayue of liberty)同年出生,也是使用频率最多的标语,畅行一百余年历久不衰。

1904 Delicious and Refreshing

一九O四年至一九一七年间,可口可乐正处内销成长巩固期,功能性的标语提示了美国国民,可乐的神气之处,同时期西方世界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人类开始认知到天才的正确定义。东方的中国此刻正从帝制剧烈地转型到国民共和阶段。

1917 Three Million a day

观望了三年,中立的美国终于加入世界大战的行列,三百万瓶的日销量,宣告了可口可乐销售开始狂增的起点,以及世界品牌的地位。

1922 Thirst Knows No Reason

因应消费者习惯,早期的可乐厂只有夏季开张,可口可乐此时张说服大众,北纬三十至四十五度左右的美国,四季都是喝可口可乐的好时光。

好莱坞(Hollywood)发行人类第一部彩色电影《海上钟声》,可惜因制作成本太高的关系,无法再持续制作彩色片。

1925 Six Million a day

此标语与可乐丽池男孩(Ritz Boy)广告同步推出,是广告天才阿契.李(Arch Lee)的经典杰作,同年中国国父孙文逝世。

1927 Around the Corner from everywhere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九年,为可口可乐的第一波大扩张,中南美与欧洲是其主要重点,中国也名列其中,这句标语的正展露出当局的全球化企图。同年有声电影问世,可口可乐也在这一年放送广播广告。

1929 The pause That Refreshes

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华尔街股市大崩盘,开启了人类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一片哀鸿遍野的股灾确实需要片刻的清凉时刻。同时,德国加入可口可乐生产行列。

1932 Ice cold sunshine

等待经济复苏的黎明来到的同时,东方的日本及西方的德国正将军事主意扩张到极至,紧绷的情绪将各国的关系降到冰点。期待可口可乐带来和平的曙光....

1963 It’s the refreshing thing to do

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常用,也最有信心的功能性字眼,除了可乐的冰镇消暑,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同样让你清凉快意。

1938 The best friend thirst ever had

喉咙的干涸需要可乐,那么面对经济信心的危机呢?超人(Superman)选择在此时诞生,美国的自信于是有了依靠。同年澳洲、奥地利与南非加入可口可乐的大家庭。

1939 Whoever you are,whatever you do,wherever you may be,when you think of refreshment,think of ice cold Coca-cola

这是历年来最长的标语,内含二十一个单字,如同爱情片中的对白,整句念完需要花你一点时间。经典名片<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成功地风靡全世界,超人的死对头蝙蝠侠(Batman)也是在这动荡的年代出世。

1942 The only thing like Coca-cola is Coca-cola itself

由十个单字组成,连续出现两次。一九四二年至四四年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

炽热的时期,由于喝不到正牌的可口可乐,德国境内出现了冒牌货(Afri-Cola),可口可乐公司于是推出了此一标语,告诉德国军要尊重利权,杜绝盗版。

1944 Global high sign

由字里行间越略可看出,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地登陆>的信心与期待。这个心战喊话同时也是可乐标语第一次与饮料意象的脱离。

1948 Where there’s Coke, there’s hospitality

首度出现在广告标语——温情与可乐同在。同年可乐进驻香港,<印度的良心>甘地亦与此时遭刺,愿他所敬仰的神与他同在。

1949 Coca-Cola along the highway to anywhere

四O年代末乃至整个五O年代是汽车文明走向主流的开始,高速公路将可乐更快地送达每一个角落,同年冷战随着北约组织的建立展开,两大阵容间的心理距离极需可乐来化解。澳门于本年开放可乐进驻。

1952 What you want is Coke

新力(Sony)发展电晶体收音机,这个革命使得家电进入到全新的领域(随身听、收录机都是它的后代),但此时普遍单价仍高,可口可乐还是得到欢畅的最佳选择。爱而兰于本年停止了自英国内销可乐,卷起袖口自己来。

1956 Coca-Cola makes good thing taste better

猫王Elvis Presley推出首张迷人专辑,立即获得榜首佳绩,好风味的可口可乐是摇滚乐最佳良伴。伊朗亦于同年与可口可乐相会。

1957 Sing of Good Taste

李政道、扬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象征着华人的智慧在世界舞台开始绽放。可口可乐瓶罐此时正值发展新品种的关键期,一九五六年至五九年连续推出四个标语,证实了高层的重视。同年台湾开始生产可口可乐。

1958 The cold, crisp taste of Coke

是可口可乐五O年代最喜欢使用的动词,如同<足球之神>比利是当时运动界的动词,五八年的世界杯为其初登版,他同时也带回了雷米金杯给祖国。同年安哥拉(Angola)开始畅饮可口可乐。

1959 Be really refreshed

芭比娃娃出现,小女孩与父母间有了具建设性的讨论话题。对于小男孩,我们则建议<可口可乐>小汽车。从本年开始,衣索匹亚有了自己的可乐厂。

1963 Thing go better with Coke

美国总统甘乃迪于达拉斯遇刺。香港推出了<心旷神怡万事胜意>,这是当地最早的标语。柬埔寨可乐厂亦于同年开始运作。

1969 It’s the Real thing

美国太空梭登陆月球,本世纪人类最疯狂的梦想由阿姆斯壮达成,香港当年的标语为<真是好嘢>。

1975 Look up America

越战的结束带给美国难以忘却的挫折感,可口可乐的出现则适时地协助人民疗伤止痛。1976 Coke adds life

可乐开始关注到日常生活的意象,香港则称之<可口可乐添情添趣>。同年毛泽东逝世。1976 Have a Coke and a smile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交,同年可乐再度输入中国。当年香港的当地广告语为<可口可乐添欢笑>。

1982 Coke is it

香港称之<梗是可口可乐>,为另一个相当受欢迎的标语,尤其其广泛印制在可乐衍生商品上。1986 Coca-cola red, white and you

除了一九四九、五六年两年外,四八至八六年间,跃居标语的主角。可乐百年周年纪念推出为开头,作为其复辟的开始。八O年代中期是红底白字商标,运用在瓶罐的旺盛阶段。同年挑战者号升空七十三秒后爆炸,留下全世界电视机前错愕的观众。1987 Can’t beat the feeling

台湾称为<挡不住的感觉>,香港称为<无可挡的感觉>。就台湾而言是最受欢迎,也印象最深的一句可乐广告语,当年代言中文广告曲的是庾澄庆与叶倩文。

1990 Can’t beat the real thing

延续上一个好感觉,仅将改为,只是续集的名气及人气往往不若首部曲,而这个定律显然不只适用于电影。柏林墙的倒塌,象征了民主成为东德的。1993 Always Coca-Cola

简短有力的宣传,造就可乐史上最成功的标语,台湾成为<永远是可口可乐>,香港称之<永远系可口可乐>。这个长寿的标语历时八年,跨过九二、九六奥运,九四、九八世界杯以及千禧年,为自以九一七年以来,最持久的宣传语。同年NBA公牛队(Chicago Bull)完成第一次三年霸,公牛王朝确定。(一九九八年的为足球专用的标语)

2000 Coca-cola.Enjoy

香港称之<起欢可口可乐>,为续后,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动词。同年可口可乐注入北韩。

2001 Life tastes good

7.可口可乐广告发展史 篇七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1 情感营销内涵

美国的巴里·费格教授首次把情感全面引入营销理论中, 并命名为“情感营销”。他认为“形象与情感是营销世界的力量源泉。了解顾客的需要, 满足他们的要求, 以此来建立一个战略性的产品模型, 这是你的情感原形。”购买过程是短暂的, 但顾客对一件好产品、一个好品牌乃至于一个公司的形象是长久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李锦魁教授认为:情感营销就是把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 通过情感品牌、情感产品、情感价格、情感分销、情感促销等策略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情感营销要想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情感营销的策略, 在顾客理性消费即质量保证和价格合理的基础上, 充分满足顾客的感性需求, 建立情感品牌, 选择独特的情感渠道, 利用情感口碑促销等手段, 来赢取顾客的“芳心”[2]。

情感营销即营销活动情感化, 它更为注重与顾客心理上的接近, 注重情感服务, 通过尊重顾客习惯、讲究营销技巧、把握情感时机来实现营销目的。

1.2 消费者价值观理论

所有消费者的交易都会涉及源自价值观的标准, 价值观是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只有了解消费者把什么东西当成支持和促进价值观最合适的意义时, 才可以充分地认识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在挑选和选择过程中总是受到价值观的引导。理智能告诉消费者一个产品大量的特点, 而情感将价值指派到不同的选择或产品之中去, 正是由理智与情感之间联系来决定实际选择的产品[3]。消费者价值观对于客户心态、品牌情感认同感、客户忠诚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培养消费者价值观在企业营销总规划中起着积极作用。

1.3 客户生命周期理论

客户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 潜在获取期———客户关系的孕育阶段, 企业与客户开始交流并建立联系; (2) 客户成长期———客户关系的快速发展期, 客户与企业的业务往来逐渐扩大; (3) 客户成熟期———客户关系的稳定期, 客户与企业的业务占主要地位; (4) 客户衰退期———客户关系水平逆转, 交易量下降, 考虑结束关系并进行交流; (5) 客户终止期———客户关系终止。

客户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在不同的客户关系发展阶段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充分把握客户心理和需求, 节省企业资源, 达到客户最大贡献值。

2 发展情感营销的优势分析

2.1 增强广告效果, 扩大影响力

由广告因果理论可知, 广告效果=主题× (具有趣味×说服力×深入人心的传达内容) 发展情感营销可以增强主题和说服力, 掌握有效的广告投放人群和时机, 从而提升广告效果, 增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影响力。

可口可乐通过倡导“积极乐观, 美好生活”的情感, 在各地市场投放广告, 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体现爱的主题。一方面, 它巧妙地使情感营销手段与可口可乐“打开幸福”品牌愿景相应和, 实现更为生动具体的广告效果。另一方面, 在广度上, 可口可乐采用分布式视频的形式扩大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在深度上, 采用极富创意的方式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从而实现深度、广度共同影响, 使品牌影响力达到极致。

2.2 加速产品本土化进程

本土化进程是企业、公司为了在所在国或所在地区获得最大化市场利益, 充分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适应本地区文化, 利用本地区经营人才和经营组织生产、销售适应特定地域的产品和服务, 而实行的一系列生产、经营、决策的总和。情感营销可以促进产品贴近本地需求, 迎合消费者生活习惯, 促使产品由企业被动宣传发展为消费者主动了解, 达到加速本土化进程的效果。

“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代表着一种平凡而又特别的新年祝福。”再也没有比过年更能体现和表达人与人之间关怀和祝福的事情了, 在新年相聚的环境中, 可口可乐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 希望大家一起参与, 通过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 分享温馨的新年第一份祝福, 寄希望于更加美好的新一年。在广告的创意表现中, 可口可乐结合情感营销, 对代表中国年文化的元素进行挖掘和运用, 使这一百年品牌早已超越了其作为饮料的范畴, 更多展现的是它在人文层面的关怀。可口可乐打的这张情感牌在拉近与受众心理距离的同时, 毫无疑问强化了本土化进程。

2.3 塑造品牌情感认同, 传播品牌理念

在情感营销过程中, “情感”是顾客与品牌的关联, 是人与品牌互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情感色彩的渲染, 对产品的情感化塑造, 对商品生命力和内涵的赋予, 实现顾客对该品牌情感的认同。情感营销往往能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 把恰当的情感内容和信息传递给恰当的顾客, 以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深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及理念的认可。

在历史上的众多危机关头, 可口可乐都会挺身而出传达乐观以及振奋人心的信息:2009年初,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可口可乐开展主题“一次在困难年代的快乐'邂逅'”的活动。广告公司寻找到一个102岁高龄的老人Josep和一个即将出生的女婴Aitana, 他们之间将进行一次最长生命与最年轻生命的对话;同时还在网络实时视频播放新生儿实况, 大众可以通过视频送上祝福, 最后把所有祝福制作成册子送给孩子的家长。可口可乐采用户外广告、电台广告、网络传播以及纪录片等其他媒体整合推广, 扩大情感营销的波及范围, 从而达到了显著的营销效果, 加深消费者对可口可乐的情感依赖, 将品牌理念传播到每个消费者心中。

2.4 准确把握客户心态, 建立顾客忠诚度

当前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状态, 因此情感回归、精神消费显得尤为重要。从品牌的角度讲, 任何品牌的建立都需要三只脚:第一只脚代表品牌是否有意义, 第二只脚代表品牌是否有用, 第三只脚代表品牌是否与消费者相关。将感情渗透进营销策略中, 把重点从单纯的商品营销转变为在此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交流与合作, 从而迎合消费者心态, 实现品牌价值, 最终建立长久稳固的客户关系。

由可口可乐发起的“你想与谁分享, 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大型主题网络故事征集活动, 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积极响应。一共有7200万人点击可口可乐新年祝福网站, 讲述与可口可乐品牌相关的真实故事, 分享与可口可乐之间的深厚情感, 使可口可乐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为品牌服务, 创造了品牌体验的创新点, 为客户忠诚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 企业发展情感营销存在的问题

3.1 目标群体定位不明确

根据市场细分原理, 确定目标群体需要通过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的过程, 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中往往一味追求市场份额, 盲目扩大受众范围, 无法对消费者进行准确分析, 在个性化需求的掌控上会出现偏差。对此, 企业要明确符合自身条件的产品市场, 选择合理的目标群体, 并通过对目标消费者多方面的考察分析, 掌握消费者差异性的心理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情感营销策略。

3.2 混淆情感营销与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是广告主对有助于公众利益的观念所做的陈述与推广, 它通过一些观念的传达, 呼吁公众关注的某个社会问题, 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支持、提倡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公益广告被用作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 号召民众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具有非盈利性、观念性、受众的广泛性以及利他主义的自觉性。

虽然公益广告从某些方面可以体现情感营销的内涵, 但它仅仅是短期性的情感营销手段,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情感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 有着严格的体系和实施控制条件, 而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广告模式, 只需要有完整的广告创意方案即可。企业在发展情感营销时要区分其与公益广告的差别, 通过建立企业营销总体规划、健全营销组织机构、推举得力的领导者、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等措施, 为情感营销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切不可将情感营销的内涵缩小化。

3.3 没有系统的情感营销发展战略

客户生命周期是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简称, 指客户关系水平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轨迹, 它描述了客户关系从一种状态 (一个阶段) 向另一种状态 (另一阶段) 运动的总体特征。处于客户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客户所创造的客户价值也不同, 企业往往会忽略客户关系的发展状态, 采用从一而终的营销方式, 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情感营销必须要有系统性, 根据不同阶段的消费者诉求, 结合企业的营销总规划, 有针对性地制定情感营销发展战略, 提高企业资源的有效投入率, 降低经营风险。

3.4 无法统筹运用情感营销组合策略

营销组合就是公司用来从目标市场寻求其营销目标的一套营销工具。在情感营销中, 营销组合则是由情感产品策略、情感价格策略、情感沟通策略以及情感服务策略构成。企业在实施营销活动过程中, 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就会在资源分配上出现不平衡状态, 在产品、价格、沟通、情感四个方面出现“短板”, 影响整体营销计划。因此, 企业一方面应根据营销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不断调整、优化各营销要素, 使之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应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方法, 统筹运用情感营销组合策略, 使资源合理分配, 发挥最大组合效益。

4 结束语

情感营销注重客户关系管理, 贴近消费者需求, 是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中一种高效的营销模式。企业应当借鉴可口可乐等成功的情感营销案例, 考量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划, 制定合理、高效、统筹的情感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解读感性消费.http://www.enwo.cn/Article ID=10618.

[2]李劲, 李锦魁.情感营销[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10, 19.

8.百事可乐广告分析 篇八

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上演了一场蔚为大观的两乐之战。两乐之战的前期,也即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如今,饮料市场份额的战略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百事可乐的定位是具有其战略眼光的。因为百事可乐配方、色泽、味道都与可口可乐相似,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喝不出二者的区别,所以百事在质量上根本无法胜出,百事选择的挑战方式是在消费者定位上实施差异化。百事可乐摒弃了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而从年轻人入手,对可口实施了侧翼攻击。并且通过广告,百事力图树立其“年轻、活泼、时代”的形象,而暗示可口的“老迈、落伍、过时”。

百事可乐完成了自己的定位后,开始研究年轻人的特点。精心调查发现,年轻人现在最流行的东西是酷,而酷表达出来,就是独特的、新潮的、有内涵的、有风格创意的意思。百事抓住了年轻人喜欢酷的心理特征,开始推出了一系列以年轻人认为最酷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在美国本土,1994年百事可乐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做广告。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杰克逊果然不辱使命。当

他踏着如梦似狂的舞步,唱着百事广告主题曲出现在屏幕上时,年轻消费者的心无不为之震撼。在中国大陆,继邀请张国荣和刘德华做其代言人之后,百事可乐又力邀郭富城、王菲、珍妮·杰克逊和瑞奇·马丁四大歌星做它的形象代表。两位香港歌星自然不同凡响,郭富城的劲歌劲舞,王菲的冷酷气质,迷倒了全国无数年轻消费者。在全国各地百事销售点上,我们无法逃避的就是郭富城那执著、坚定、热情的渴望眼神。不过,因为两个外国歌星在中国大陆的知名度并不高,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这点上,百事做的稍逊于可口可乐。即使如此,百事可乐那年轻、活力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在上海电台一次6000人调查中,年轻人说出了自己认为最酷的东西。他们认为,最酷的男歌手是郭富城,最酷的王菲,而最酷的饮料是百事可乐,最酷的广告是百事可乐郭富城超长版。现在年轻人最酷的行为就是喝百事可乐了。比如,1997年北京饮料市场百事与可口占有率为1:10,到99年升至1:2.5,其中绝大部分贡献就是由年轻人做的。总而言之,我们认为百事可乐以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做形象代言人是它广告策略最成功的一点。

百事可乐广告语也是颇具特色的。它以“新一代的选择”、“渴望无限”做自己的广告语。百事认为,年轻人对所有事物都有所追求,比如音乐、运动,于是百事可乐提出了“渴望无限”的广告语。百事提倡年轻人作出“新一代的选择”,那就是喝百事可乐。百事这两句富有活力的广告语很快赢得了年轻人的认可。配合百事的广告语,百事广告内容一般是音乐、运动,比如上述的麦克尔·杰克逊、郭富城都是劲歌劲舞。百事还善打足球牌,百事利用大部分青少年喜欢足球的特点,特意推出了百事足球明星。可谓充满洞察力。

百事可乐作为挑战者,没有模仿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而是勇于创新,通过广告树立了一个“后来居上”的形象,并把品牌蕴含的那种积极向上、时尚进取、机智幽默和不懈追求

百事向来是知道广告的影响力的,会造势的,在引领流行时尚上从来不落人后,除了世界杯的几集广告来看,有以下几个特性 1 帅哥美女打头阵

固然没有哪个广告是缺乏帅哥美女的,百事当然更不会意外,但是别人的帅哥美女是一群一群的,N个以上,要么就直接是帅哥和美女的对擂,帅哥和美女之间的挑逗,年轻人总是会热血沸腾的吧,在中国几乎大牌的,有名的,时尚的,陈冠希,蔡依林,F4,古天乐,个个都是时尚达人,养眼还会传绯闻,一个就够话题了,更别说是一群了,都是百事家族,在欧美也是小甜甜,碧仰斯,可里斯汀娜,当他们齐聚一堂的时候是我们惊叫都来不急,我们能忘的了百事么 ?当然不能 2 流行密码

9.非常可乐广告策划书 篇九

前言

面对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结合非常可乐品牌的市场生存现状,开门见山我们主要的观点和理念有:非常可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在防守农村市场的同时需要有勇气和战略进攻城市市场,与可口、百事直面竞争是大势所趋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非常可乐是中华民族品牌,其定位是有理性根据和文化内涵的,我们试图将这种定位进行内延和外扩,使其真正可以以感性地表达,理性地说服,使消费群体真正认识到产品的利益,而改变原存负面的影响。我们对非常可乐的目标群体进行了一步细分,将“进城”战略的目标群体定为青年群体,注重大学生市场的开拓,围绕目标群体的需求进行了行销和传播策略的设置。在“进城”战略的初级阶段,我们主要将华中地区三省江西、湖南、湖北的省会或中心城市,即二线以上城市作为目标区域,旨在通过中心辐射周边的策略将全新的非常可乐品牌产品的文化观念和进念高效准确传播给消费者,使其产生认知。面对强大的对手可口可乐我们认为非常可乐无需对“正宗”的可乐太过避讳,因为谈及与其相关的文化或美国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可乐具有的中国的文化也是可以在营销过程中体现的,只不过这种文化尚未被挖掘和赋予,我们的营销任务应该从长远考虑侧重于此,况且如今时代推阵出新、瞬息万变、意识形态多样性,正宗的标准已经模糊,做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到极致就是新正宗。而另一竞争对手百事可乐,其宣扬的是“酷、时尚、新潮”,吸引颠覆传统、个性张扬的年青一代,但我们认为其太过虚空、肤浅、华而不实的概念引导对当今的年青人可入其表而难入其里。毕竟,社会竞争的加剧使更多的青年面对着升学、就业的各方压力,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面对现实生活的理念,如今社会也使青年更趋于注重理性和现实而不是虚幻和作秀。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和得到熏陶,而传统优良的中国文化有这样的功能。基于此我们将非常可乐的品牌个性表述为:亲和、自然、轻松、同乐。

广告营销计划目标

非常可乐品牌在前1999-2001年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在10%-15%之间,而近几年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非常可乐广告的到达率11%,到达地区以不发达的城镇、农村为主,广告频度低,只在一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等时期集中投放广告。没有连贯彻按,一致统一的宣传策略及活动。

我们通过这次广告营销策划确定了以下目标:

1、全国市场占有率提高3%-10%,底限达到5%,在目标区域江西、湖南、湖北和市场占有率达到25%-30%,底限达到28%。

2、销售总额在江西、湖南、湖北三省较之2005年提高15%,毛利额提高1.5%-2%。

3、广告目标区域到达率65%,广告频度在有焦点或重要事件暴露频次大,平常时期保持一定程度。

4、以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目标群体,在目标区域使品牌知晓率达到100%,对于非常可乐重新认知,使美誉度、喜好度提高到25%,在达到以上短期目标的同时为长期目标“进城”战略的宏伟实施作铺垫。

市场调查与分析

【环境与竞争概述】

就中国饮料市场今日的格局来看,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碳酸饮料的老大地位正在不断受到威胁。果汁饮料、茶饮料因为较好的口感和健康的概念正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在顾客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细分市场的出现为饮料市场的二三线品牌提供了更多颠覆原有市场格局的可能。与此同时,面对这些二三线品牌的挑战,各个行业和细分市场原有的市场领先者绝不会无动于衷,这场新的品牌争夺战也许才刚刚开始,相关企业势必将一战到底决不放弃。鉴于此,非常可乐要进攻二线以上城市也就势必要与诸如可口、百事、健力宝等企业进行千里之外和短兵相接的作战。作为碳酸型饮料,可乐又是竞争的重头戏,因为可口与百事的超强影响力让可乐赋予了超乎其产品本身功能的更多价值,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心中,可乐已是碳酸型饮料的代名词。所以要将非常可乐推上位,关键还是要抵御住可口和百事的强大品牌势能,争夺可乐空间。

【竞争者分析】

一、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可谓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饮料企业,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建立了23个瓶装厂和27个生产点,还在上海建立了一个浓缩液生产厂,除少量香精需要从国外进口外,98%的产品原料和包装原材料已经实现本地化,这种生产行销的本地化无疑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企业广告促销的针对性,使得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处于更加主动的强势地位。

可口可乐以其“正宗”的定位雄霸于碳酸饮料市场,在消费者心中“最正宗”、“经典”、“第一瓶”、“老牌”、“历史”等词描述了可口可乐的品牌效能。可口可乐也以其“热烈、红火、喜庆、激情”等品牌形象向世人展其品牌文化和历史。从近几年来看,可口可乐要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从而进一步渗入的战略已表露无疑,其“一元可乐”的计划早已路人皆知,该产品主要用于开拓中国的农村市场。主要提供玻璃瓶装的一元可乐。可口可乐在其主战场一、二线城市的投入也丝毫不怠慢,与雀巢合作开发中国即饮咖啡市场;与九城《魔兽世界》网络游戏联合促销;与新浪建立策略联盟;投亿元旺季大规模促销等;“揭金盖,畅饮畅赢”游香港迪斯尼促销活动。

二、百事可乐

早在1982年,百事可乐进入我国市场。到目前为止,百事公司在中国共有15个灌瓶厂,同时,在广州建有一个浓缩原料厂。在市场上全面推广以音乐+体育为主题的活动。作为首批与中国合资的制造业领域公司之一,到目前为止,百事在中国各合资、独资企业及其他项目的投资已达一亿多美元。现时,百事在中国产销的饮料包括国际品牌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及本土品牌亚洲、天府、北冰洋等均具备多样化包装选择。

百事公司在全美500家最大企业排行中稳居前列,其旗舰产品百事可乐,深受全球年轻人的喜爱,百事的促销主要以游戏、音乐和体育为主。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广告方案例用渴望无限和终于解渴了的双关语,将中国人对奥运的企盼巧妙地与百事可乐产品联系在一起,并与其他宣传高度一致。在中文网站设有百事足球世界、精彩足球,包括2001年百事可乐足球联赛、百事全能挑战足球赛、百事预祝十强赛中国足球超越梦想等等。音乐角逐这是百事可乐最精彩的策略之一。包含有百事音乐的主题活动,巨星、新星、音乐卡片、音乐流行榜、竟投场等等。此次百事与盛大网游《梦幻国度》的合作无疑拉开了百事现网游合作的序幕。百事白色瓶大型促销活动,以其高中奖率、丰富的奖品“手机链、手机挂饰、太阳眼镜、MP3等”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健力宝

1992年7月,企业挂牌,正式组建。同年11月正式投产。1994年6月,美国生产线竣工投产。1995年,年产量达到5.3万吨,年产值达到2.6亿,年利税达到1100万元。值此,健力宝集团大西南饮料生产基地全面建成。北海健力宝在创业的过程中创造年平均增长300%的北海健力宝速度。北海市纳税大户。大西南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95年五项经济指标进入全国饮料行业20强。饮料是健力宝集团的传统与核心业务,其主要产品健力宝运动型饮料是中国首创的含碱性电解质运动型饮料。

健力宝给消费者的印象是有感情的、经典的、习惯的、中国的、健康、快乐、充满激情的运动饮料。第五季是在健力宝因长期不变的分销渠道体系和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丧失市场的情况下,由新的领导班子在短短数月内组织研发的新产品系列,将原来健力宝的电解质运动饮料一下子扩展到水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四大系列、十五种口味、五种包装,共21个规格,生产出一个崭新的概念“第五季”,品牌的核心价值一下子从健力宝的运动、健康、快乐、经典、中国的味道,跳跃到了轻松、休闲、自我、叛逆、梦幻、时尚。但从近期表现来看都差强人意,在激烈竞争中丧失了优势。

【市场调查】

1.市场调查内容

我们主要针对目标市场和群体从营销角度对环境、产品、消费者、竞争者、企业形象、销售、促销等方面进行调查

着重确认以下调查问题与目标:

碳酸型饮料的现有状况及未来格局

非常可乐与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

非常可乐品牌第一提及率

市场潜量与销售潜量

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体现

消费者对非常可乐产品的一般属性的偏好(口味、款式、包装等)

消费者对非常可乐与竞争对手的定价反应

消费者对可乐文化的认知

消费者对于非常可乐的品牌联想

消费者进入市场程度、购买频率、偏好程度。

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消费者心理特征与生活方式

广告到达率

广告喜好度

2.市场调查策略与方式

确定调查对象:

重点抽样调查目标群体、不同层次的市场及消费者。

资料来源及方法:

“两手”资料相结合,以第二手资料来源为主,第一手资料来源为辅。第一手资料的获得主要采取人员的观察法、实验法、询问法和网络市场直接调查;第二手资料的获得主要通过网络市场间接调查法收集网上二手资料。限于条件,网络调查成为主要调查方式。网络直接调查方面,以专题讨论法(主要通过新闻组、BBS、论坛等)、在线问卷法为主;网络间接调查方面,主要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访问相关网站收集资料。

调研工具:调查表、因特网等。

接触方法:面谈、电话、E-mail等网络通讯方式。

3.市场调查具体步骤及实施

(1)书面调查问卷

设置书面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采取观察法、询问法、面谈上访法等。围绕调查问题与目标设置若干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设置具有针对性、易懂,方便被调查者正面回答,规避涉及隐私等尴尬问题;结构设置清晰、明了,逐层展开;问卷篇幅设置适当,不冗长拖沓,一般在受访者五分钟内完成为宜。遵循四个原则:目的性、可接受性、简明性、匹配性(易于统计分析)

(2)现场简易实验调查

实验目的:弄清目标群体的典型代表者对非常可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产品品质及品牌上的感知。

实验工具:三种品牌的可乐、纸杯、实验记录单等

实验人群:喜好饮用可乐饮料的群体(大部分选取典型目标群体)

实验操作简述:

a.口味偏好实验

取三种品牌的可乐各少许于三个事先编号的纸杯中,在实验者不知各纸杯内可乐品牌的情况下,给予充分时间让其一一品尝,记录下实验者对三种可乐的口感描述、口味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b.品牌辨认实验

取三种品牌的可乐各少许于三个事先编号的纸杯中或其他组合方式,在实验者不知各纸杯内可乐品牌的情况下,给予充分时间让其一一品尝和比较,记录下实验者对可乐品牌与实验杯内可乐匹配等情况。

(3)网络调查

主要针对具有目标群体特征的网络用户

网络直接调查(第一手资料)

1.专题讨论

行动方案:

A)通过注册成为网络社区或网站的用户

B)通过进入网站社区的相关版块以发帖、专题讨论、投票等形式收集相关信息

C)对于参与者的公开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辨别,筛选符合目标群体特征的参与者

D)收集到符合的信息后,进行客观分析,按调查因素、属性归档。

E)对数据、文本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选择以下相关网络调查载体,组织多种形式的相关产品专题讨论:

天涯社区(

腾讯QQ:http://

《现代广告学》韩光军编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市场营销学》吴健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销售与市场》2005年7月刊

上一篇:各种急救应急预案下一篇:山水田园诗基本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