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2024-10-26

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

1.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医院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

一、放射源辐射防护符合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二、在购置新源时,应与放射源生产单位(或原出口国或废源集中贮存设施)签订废弃放射源贮存和处置协议。新购放射源必须有国家统一编号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放射源建设项目,建成调试后,在试运行三个月内,必须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配备必要的检查或监测设备。受辐射剂量较高的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要配备带报警装置的个人辐射剂量计。

五、对运行中含放射源的装置和场所,要配置剂量监测和报警装置,并定期检验,确保辐射防护设施完好与含源装置性能的稳定。放射源的使用场所应有相应的辐射屏蔽,安装带报警的剂量测量仪器。

六、建立放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七、放射源实行专人保管,实行管理、使用分离的原则,杜绝“以使带管”现象,防止放射源失控现象发生。建立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八、制定放射源使用操作程序,责任到人,并在工作场所悬挂。

九、存放和使用放射源场所应当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十、辐照设备或辐照装置应有必要的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十一、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并配有中文警告文字。

十二、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落实防火、防盗、防丢失、防泄漏。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火灾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应在第一 时间内向当地政府、环保、公安部门报告。

2.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本文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实际, 从硬件系统的物理安全、软件系统的安全和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阐述信息系统安全的必要性和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维护的措施。

1 硬件系统的物理安全措施

硬件系统是整个His正常运行的物理基础, 它的安全是指His中各计算机通信设备及相关设施的物理保护, 使其免于人为或自然的破坏。硬件安全的隐患主要有机房的供电、网络及设备等三方面发生的故障。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安装防雷系统, 所有插座的地线严格接地;更换主机房的不间断电源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 , 保证断电后8h的供电量;为每台交换机配备一个小的PC用UPS;为电压不稳的高发区的工作站点配备稳压源。对工作站点集中的挂号收费处, 用交换机替代集线器 (HUB) , 用光纤替代双绞线。每一个服务器机柜后面单独一组UPS、电池组和供电柜。

医院将通过互联网实现医院间的互联, 使医院网络逐渐向开放式转变, 但增加了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1) 医院网络布线采用内外方式, 就是把医院的信息系统做成内网, 让非医院的信息系统做成外网。 (2) 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 对网络进行适时监控。 (3) 客户端一律不安装光驱、软驱, 并且将部分没有USB接口打印机的主机的USB口封掉, 更不准擅自安装光驱、软驱及使用U盘和移动硬盘。对客户端用户的密码强调专人专用。

2 软件系统的安全措施

His软件安全问题涉及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数据库、应用程序以及病毒感染等许多方面。

2.1 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应尽量选择正版的安全漏洞较少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并时常更新漏洞补丁, 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进行合理的安全策略配置, 管理好超级用户并定期更换其密码。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关键操作应开启审计, 并记录用户的误操作或恶意行为, 以便事后跟踪及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数据的冗余备份与恢复工作。

2.2 应用程序的安全

His的特点是涉及部门多, 系统复杂。医院信息系统的外包依赖程度比其他行业系统明显偏高, 使得医院的核心业务程序或数据大量暴露在外部不可控的专业人员面前, 一旦这些外部人员有恶意动机, 将对医院造成巨大的安全损失。因此, 医院在建设His时一定要选择技术力量雄厚、信誉良好的公司的产品, 以保证数据安全和享有良好的后期服务。

2.3 病毒防治

当今, 计算机病毒呈现出种类繁多, 变异速度快, 传播网络化, 隐蔽性强, 危害多样化, 危害后果日趋严重等特点。一些恶性病毒除了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和资源、降低网络运行速率、造成网络拥堵甚至瘫痪外, 甚至盗窃被攻击系统中的用户帐号、密码、机密资料、用户档案等信息。为保证His安全, 采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病毒防治方案,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和病毒库。

3 服务器及工作站管理

3.1 服务器管理

网络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核心, 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 (1) 建立服务器档案。有关服务器的随机资料、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安装盘、补丁盘要严格入档。在档案中要详细记录服务器的硬件类型、启用时间、网络配置 (机器名、域名、IP地址等) 、数据库的定义 (库名、设备名及大小) 、备份设备、添加的服务、定义的任务及其他相关参数。 (2) 建立服务器日志。要每日做服务器设备安全检查记录;服务器启停记录;错误日志检查记录;数据库的使用、扩展、修改、备份情况记录;服务器性能监视记录等。

3.2 工作站管理

对工作站的管理方法: (1) 建立工作站档案, 记录工作站台号、网络配置、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装情况。 (2) 对于每一台工作站应建立工作日志, 记录每日操作人员姓名, 所使用的模块 (如记帐、出院结算等) ;机器的使用情况, 是否出现异常, 是否做单机/网络切换;网管人员须及时记录维护情况 (包括硬件维修、软件补丁等) 。 (3) 制定工作站机房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员职责。

摘要:本文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实际, 从硬件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 阐述了信息系统安全的必要性和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维护的措施。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互联网,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S]。卫生部, 2002。

[2]夏舜。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及防范措施[J]。医院管理论坛, 2003 (2) :60-62。

[3]沈惠德, 陆培明, 范启勇。上海市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实施与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 (2) :20。

[4]刘晓辉。医院信息系统中灾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设备信息, 2007 (1) :22-24。

[5]尚邦治, 等。医院局域网安全设计[J]。医疗设备信息, 2006 (11) :17-20。

3.涉密网络安全保密防护和管理 篇三

涉密网络安全保密隐患

1.违规外联。涉密网络严禁和互联网连接,但是有些工作人员贪图便利,采用断开内网连接的方式违规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甚至直接将接入涉密网的计算机同时又通过拨号、宽带和无线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破坏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极有可能将病毒、木马、后门等带入内网,导致黑客入侵并把涉密计算机作为跳板,渗透到内部网络,给涉密网络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和后果。

2.计算机端口滥用。涉密网络内部使用的涉密计算机的光驱、USB接口、红外接口等很容易被违规接入未经授权批准的外接设备,然后利用“信息摆渡”技术实现在物理隔离的两台计算机上的信息传递,在此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信息泄漏或致使涉密计算机感染病毒。

3.权限失控。在涉密网络中如果没有使用用户身份鉴别和权限控制措施,工作人员可以毫无障碍的调阅出高出自身知悉范围内的涉密信息,从而导致泄密。“棱镜”事件就是一件典型的权限失控导致的泄密事件。

4.系统漏洞。系统漏洞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错误,这些漏洞成为入侵者进入计算机或网络的一个“后门”,可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计算机和网络,窃取其中的涉密信息。由于涉密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工作人员不便于进行系统补丁升级,导致这些漏洞无法得到及时修补,极易被黑客所利用。

5.人为因素。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保密意识不强,在工作中没有遵循基本的安全防范规则操作造成泄密,例如涉密计算机不按规定设置口令或者口令设置过于简单容易被破解、没有定期升级系统软件或病毒库等。此外还有一些由于保密技术知识缺乏或操作失误导致的泄密,例如管理员对防火墙配置不当为外来的程序攻击创造了机会,计算机中的硬盘或某些文件夹被设置成共享状态,使非法人员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非常容易地下载到这些计算机硬盘中的文件等。

涉密网络安全保密防护技术

1.虚拟局域网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位置、作用、部门或者根据网络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协议来进行分组,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之间不能进行相互的联系和通讯,这就避免了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此外虚拟局域网技术中对于交换机端口的划分操作简单灵活,这就使得在涉密网络中网络设备的灵活移动成为可能,单位不同部门可以规划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来,既方便了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共享,又提高了涉密网络的安全性。

2.防火墙系统。防火墙系统是计算机与内部网络或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涉密网络安全最基本、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利用防火墙对涉密网络进行安全域划分,禁止不同虚拟局域网在非应用系统使用时相互访问,同时在交换机配置阶段,就进行端口隔离,这样同部门同虚拟局域网之间也存在了基础的安全网络防护,可实现重点服务器网段和非密服务区网段隔离,从而降低重要数据或敏感信息安全问题对整个涉密网络造成的影响。此外,防火墙系统还能实时地记录所有用户访问信息的日志情况,并对涉密网络的流量情况进行统计。一旦发生网络异常现象,防火墙系统还能及时报警,确保涉密网络的安全稳定。

3.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它可以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测,提供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时的实时保护。在涉密网络中,可以在需要保护的服务器网段上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视各种对服务器的访问请求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台。

4.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是限制已授权的用户、程序、进程或计算机网络中的其他的系统访问本系统的资源的过程,它是涉密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核心策略。通常在涉密网络中实施访问控制的策略是在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上绑定合法的计算机MAC地址,所有未在该端口上绑定的MAC地址全部为非法入口,会在进入该端口时予以屏蔽,这样就杜绝了非法MAC地址的入侵,可以防止非授权的计算机从数据链路层进入涉密网络。

5.漏洞扫描技术。漏洞扫描技术是指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的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技术。它和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漏洞扫描,网络管理员能了解网络的安全设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网络内计算机与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的各种漏洞和隐患,如端口和服务、系统漏洞、弱口令及共享文件等,并给出修正建议。此外,当有计算机接入涉密网络中时,还可以通过扫描计算机的系统漏洞,自动对入网计算机进行系统补丁升级,确保所有接入涉密网络的计算机系统漏洞都能及时得到修复,降低计算机被入侵攻击的风险。

6.身份鉴别和授权。身份鉴别是保证涉密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经过身份鉴别进入涉密网络的合法用户,需要对其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进行限制。设置访问控制应当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在应当授权的范围内有权使用资源,非授权范围内无权使用资源。并且在授权时按照该人员的最高涉密等级进行身份认证授权。在涉密网络中,工作人员的各种操作行为均需进行个人身份鉴别。

7.涉密计算机监控和审计。涉密计算机监控是指通过安全策略对受控计算机的移动存储设备、外部连接设备、网络连接等输入输出端口进行监控,防止非法文件拷贝、打印、扫描、非法外联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于正在发生的高危行为予以及时制止或预警。涉密计算机审计是指记录涉密计算机用户的实际操作,包括计算机访问应用系统情况、文件的拷贝打印操作、病毒感染情况、擅自连接互联网情况、非工作软件的安装和运行等内容,通过分析日志,能够在事后有效发现用户的违规操作或非法入侵行为,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以及事后追究责任。

nlc202309010757

8.数字加密和数字签名。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是提高涉密网络安全性的必要手段。数据加密技术可以用于涉密文件的加密上,通过公钥、密钥的分发确保文件即使被盗取也无法解密。数字签名是利用密码技术生产一系列符号和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和印章。将数字签名添加到文件正文中后,能够保证文件的机密性、发送者身份真实性、文件数据的完整性和发送者对自己行为的不可否认性,构造一种更加完善、高强度的文件加密方案。

9.电磁泄漏防护。涉密网络电磁辐射主要有四个因素产生:显示器辐射、通信线路辐射、主机辐射、输出设备(打印机)辐射。这些设备是依靠高频脉冲电路工作的,由于电磁场的变化,必然要向外辐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把计算机中的信息带出去,窃密者只要具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可以通过接收电磁波从中窃取涉密信息。针对电磁泄漏可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选用低辐射设备、利用噪声干扰源、距离防护、电磁屏蔽等。

10.容灾备份技术。涉密网络中的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但由于敌对势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网络、硬软件故障、操作失误、病毒等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破坏、业务中断等灾难事故的发生。容灾技术可以保证在遭遇灾害时信息系统能正常运行,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备份技术可以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在具体操作中,容灾备份技术通常是将系统变化发生时的每个时间点都捕获下来,一旦系统发生写数据的动作,就实时复制将要写入存储的写操作,在写入本地磁盘的同时复制一份到本地或远程数据保护中心,这样一旦灾难发生,就可以从数据保护中心中获取丢失的数据。

涉密网络保密管理措施

1.完善涉密网络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是涉密网络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保密职责,才能确保涉密网络和涉密信息系统正常、有效运行。涉密单位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有针对性的涉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将原则性的标准进行细化,明确安全职责的划分和人员分工安排,让涉密网络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同时要对规章制度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及时发现规章制度中不适和问题,对规章制度的适应性进行改进。

2.提高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和防护技能。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薄弱、保密防护技能缺乏是泄密事件发生的主因,由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更新换代频繁,一些工作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认识不到安全威胁,保密意识淡漠,不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护,认为涉密网络安全防护是信息中心的事儿,与他们毫无关系。还有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为图方便甚至不遵守相关安全规定,违规接入互联网或外部设备,给涉密网络防护带来较大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切实使更多的工作人员充分认清当前网络条件下的保密形势,认清网络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保密工作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在思想上保持警惕,筑牢思想防线。同时要通过举办讲座、学习班等形式普及涉密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使其熟悉危害涉密网络安全的行为以及其基本原理,让安全操作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自觉行为。

3.强化保密监督和检查。保密监督和检查是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做好日常保密监督和检查是充分发挥涉密网络防护体系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具体措施有:对非授权存取、非授权外联、非授权接入采取必要的技术检测手段,作出及时响应,并形成日志记录;对涉密网络中的设备运行态进行监测,例如可以每周查看安全审计记录;每月对监控和审计系统的日志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日常化的保密监督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管理缺陷,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与改进管理,提升涉密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和保密管理水平。

涉密网络的安全保密防护和管理是一个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保密管理的庞大课题,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新的安全保密防护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完善和调整防护策略,才能构建一道网络信息安全的铜墙铁壁。

(作者单位:宁波国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4.医院辐射安全自查报告 篇四

篇一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等相关部门要求,严格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等法律法规要求,我院认真组织全院相关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主要是医院放射防护小组及应急机构开展了自查工作,以提高我院放射科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隐患。自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及执行情况;②放射诊疗设备的常规检测及场所及四周的放射防护测量;③放射源的安全防护及安全保卫情况;④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健康体检及定期培训情况;⑤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等。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结构方面:医院对放射防护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

“医院放射管理委员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全院相关科室进行放射防护检查、监督,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处理放射意外和事故。放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任组长,领导全院各部门相关的放射工作。放射管理专责小组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任务是对全院放射安全及防护工作进行直接管理、监督、执行,负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个人剂量管理,培训管理;放射诊疗设备的定期检测,场地的定期监测。各相关科室均派人员兼职本科室的辐射安全专责工作。各相关科室还设有放射防护人员,对各自科室进行日常放射防护检查和补充。

放射防护小组及专责小组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对相关科室进行放射防护检查,排查放射防护隐患,解决放射防护问题及放射源安全保卫工作。对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放射防护所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设施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管理制度项目方面:

1.进一步细化、规范和完善了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各相关规章制度等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2.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的监测、管理及安全保卫方面制度基本健全,执行情况良好;

3.场所管理:各科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场所管理的规程及制度,执行情况很好;

4.监测管理:已经大致完善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5.应急管理:已经严格按照应急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

6.人员管理: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健康管理,培训管理,健康体检和培训记录等,并严格执行健康和培训管理;

7.事故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关于放射意外和事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8.废物管理:已经建立健全关于放射废物的管理和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三、放射防护与设施运行方面:

1.场所设施:各科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场所的放射防护、报警、警示标志、应急出口等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完善,基本达到相关的规定。

2.监测设备及应急物资:各科都具有各种放射监测设备和应急物资,运行良好,肿瘤科已经按照上次检查要求安装了放射报警仪和质量保证监测仪;

3.退役源处理:已经和供源单位签定放射源回收协议,所有退役放射源都由供源单位回收;

四、工作人员方面

l、所有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都持证上岗;

2、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进行统一管理。所有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都佩戴

个人剂量计上岗;对个人剂量超标者进行认真详细的查找分析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

似事件,并对超标者进行再次健康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

3、所有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都定期进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

4、定期派员参加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学习班,不断提高放射防护相关专业知识。

五、放射源安全保卫工作放射科加强了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工作,对放射源贮存放置及操作场所进行了专人专锁专管,医院保卫科配合建立了放射源安全保卫相关制度。

从院科两级完善了对放射源的安全保卫措施。

六、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在各相关放射检查及治疗室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

通过采取检查剂量控制;严格掌握适应征;加强对未成年人敏感腺体的放射防护,如:甲状腺、性腺、胸腺等;对必需入检查室陪护者采取穿着防护衣及其他护具等方法减少公众

医疗放射的水平,保证公众的放射防护。

以上就是我院相关科室2013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自查情况,整体而言,在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场所管理,设施管理,放射管理等各方面都做了细致和充分的工作,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通过自查,也找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待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一步去补充和完善。

篇二

根据xxx区规划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局《开展核与辐射安全检查专项行动》要求,我院认真组织放射防护小组及应急机构开展了自查工作,以提高我院放射科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隐患。自查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①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及执行情况;

②放射诊疗设备的常规检测及场所及四周的放射防护测量;③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健康体检及定期培训情况;

④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等。具体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合法经营:

我院于xxxx年xx月经过有关部门的现场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标后,颁发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二、组织结构方面:

医院对放射防护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XX中心卫生院放射安全管理小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放射科进行放射防护检查、监督,放射安全管理小组由医院领导任组长,领导相关的放射工作。

放射管理小组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任务是对全院放射安全及防护工作进行管理、监督、执行,负责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个人剂量管理,培训管理;放射诊疗设备的定期检测,场地的定期监测。兼职本科室的辐射安全专责工作。

放射防护小组及专责小组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对相关科室进行放射防护检查,排查放射防护隐患,解决放射防护问题及放射源安全保卫工作。对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放射防护所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设施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管理制度项目方面:

1.进一步细化、规范和完善了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各相关规章制度等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2.放射源及射线装置的监测、管理及安全保卫方面制度基本健全,执行情况良好;

3.场所管理:各科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场所管理的规程及制度,执行情况很好;

4.检测管理:完善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个人剂量检测;

5.应急管理:已经严格按照应急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

6.人员管理: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健康管理,培训管理,健康体检和培训记录等,并严格执行健康和培训管理;

7.事故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关于放射意外和事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8.废物管理:已经建立健全关于放射废物的管理和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四、放射防护与设施运行方面:

1.场所设施:各科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场所的放射防护、报警、警示标志、应急出口等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完善,基本达到相关的规定。

2.退役源处理:已经和供源单位签定放射源回收协议,所有退役放射源都由供源单位回收;

五、工作人员方面

l、所有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都持证上岗;

2、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进行统一管理。所有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都佩戴个人剂量计上岗;对个人剂量超标者进行认真详细的查找分析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并对超标者进行再次健康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

3、所有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都定期进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

4、定期派员参加举办的安全防护学习班,不断提高放射防护相关专业知识。

六、放射源安全保卫工作

放射科加强了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了放射源安全保卫相关制度。从院科两级完善了对放射源的安全保卫措施。

七、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

已经按照相关规定,在各相关放射检查及治疗室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通过采取检查剂量控制;严格掌握适应征;加强对未成年人敏感腺体的放射防护,如:甲状腺、性腺、胸腺等;对必需入检查室陪护者采取穿着防护衣及其他护具等方法减少公众医疗放射的水平,保证公众的放射防护。

以上就是我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自查情况,整体而言,在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场所管理,设施管理,放射管理等各方面都做了细致和充分的工作,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通过自查,也找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待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进一步去补充和完善。

XX中心卫生院

5.医院X射线装置辐射安全评估报告 篇五

某医院X 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1.概述

1.1建设项目名称和地址 1.2建设性质

1.3工程规模和人员结构

该新建项目位南通市通州区某人民医院病房大楼东侧,拟建设五层门急诊大楼,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门急诊大楼位于老院区东侧,为地上4层,地下1层。拟建项目放射科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角一块相对独立区域,设有4个X射线机房,其中1个CT机房、1个DR机房、1个胃肠透视室、1个备用摄片室。CT室和DR机房面积各58.5平方米,其中X射线室使用面积35平方米;胃肠透视室和备用机房面积为39平方米,X射线室使用面积29平方米。

放射工作场所的射线装置主要是将现有医用诊断X线机移入使用,放射科现有X线机基本情况见下表。

医用诊断X线机名称生产厂家型号管电压(KV)管电流(mA)X线CT机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公司NeuViz.Dual型140300 DR摄片机德国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MulTix.Compact130500 胃肠透视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XG-510A125500 X线摄片机北京万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ZFs.302-1125300

1.4评价范围

本报告书评价范围涉及《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初步设计》中拟建的放射诊断工作场所,内容包括射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危害因素,并可能对人员及周围环境的电离辐射影响进行专项评价。1.5编制依据(略)1.6评价目标

1.6.1防护设计原则

1.6.1.1对于符合正当化的放射工作实践,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使各类人员的受照剂量不仅低于规定的限值,而且控制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辐射水平。这一考虑包括了正常运行、维修以及应急状态,也包括了具有一定概率的导致重大照射的潜在照射的情况。1.6.1.2在防护设计时,充分考虑辐射防护的发展(如GB18871-2002、ICRP60、IAEA115以及国家基本放射防护标准,已把剂量当量限值降低),也考虑到公众对辐射的心理因素,还为防护设计与施工保守地留有二倍安全系数。1.6.2剂量限值

1.6.2.1工作人员剂量的年限值(略)1.6.3评价目标:

1.6.3.1在考虑了最优化原则后,屏蔽设计时,年剂量目标值应不高于下列值: 职业放射工作人员:2 mSv/a 公众成员:0.1 mSv/a 1.6.3.2按防护设计原则和年剂量目标值,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定为:射线装置工作时,距屏蔽室墙外壁30cm处的辐射当量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对于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的职业放射工作人员,即使居留因子为1,按年照射时间500小时(每年250天,每天2小时)计算,年累积剂量仅为1.25mSv/a,低于年剂量目标值,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10;对于公众成员,居留因子为1/16时,年累积剂量为0.078 mSv/a,低于年剂量目标值,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10。

2.场址和对公众的影响 2.1场址环境

2.1.1该新建项目位于南通市某人民医院内,病房大楼东侧,南临平刘公路,西面是医院内病房大楼,东面是农村马路距民房20米远、北面是河道。拟建设门急诊大楼,规划建设面积4000平方米,楼长46米,宽41米。地上4层,地下1层,集门诊、急救、医技工作场所于一体。医院在底层东北侧一端设置放射工作场所,放射工作场所为一块相对独立区域。2.1.2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块原为平东村村部和部分居民楼区。无其它放射性污染源,所在地区环境辐射水平目前趋于通州区环境放射性本底背景值水平(2-8)×10-2μGy.h-1。2.2对公众的辐射影响

放射工作场所的X射线机房周边区域,如更衣室、办公室、走廊、庭院及毗邻道路等有人员活动的区域为放射防护主要目标,如屏蔽防护措施得当,其电离辐射水平将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3-2002)和《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IAEA安全丛书NO.115,1997年)规定的公众剂量限值和本屏蔽设计的年剂量目标值。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3.1辐射源项分析 3.2辐射危害因素分析 3.3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1)放射性皮肤损伤

(2)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拟采取放射防护设施 4.1选址

放射工作场所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侧一端,为一块独立区域。4.2机房布局

该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根据医院放射科规模的大小和X射线机房的多少,采用全分隔式布局。将放射科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是X射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通道和操作室;中层是各种X射线检查室;外层是患者候诊走廊。各层之间有不同形式的防护门相通。4.3建筑设计

放射工作场所要求每一间X射线机房使用面积均大于24平方米。CT和DR机房使用面积约35平方米,胃肠室和备用机房使用面积约29平方米,层高为3米,机房X射线机主照射方向和其他方位的墙体厚度为370mm的粘土砖墙(1.6g/cm-3),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上下楼板为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防护层,CT室上下楼板要达到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可为25cm厚混凝土浇注体或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再加其它防护;门窗为专业厂家制造的相当2mm厚铅板防护层(其中CT室大门为推拉式的,内衬3mm厚铅板防护层);观察窗用20mm厚普通铅玻璃相当于3个铅当量。4.4分区管理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CT机房、DR机房摄影片机房和透视机房应设为控制区进行管理,机房控制室及走廊应设为监督区进行管理。4.5通风设施

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可采取开窗或安装换气扇方式,在机房大防护门对侧墙高2.5m以上设置排风扇并应有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工作期间,机房每小时换气2-3次为宜。4.6警告标志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的规定,在四个机房门外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4.7屏蔽设计

X射线机的核心部分是X射线管,X射线管是装在屏蔽套中的,屏蔽套上留有可供有用线束通过的窗口,即主照射方向,对无用而有害的X射线,出厂时即有足够的屏蔽,泄漏量不超过相应的标准。

机房的屏蔽利用计算模式和项目提供的数据计算相应透射系数B,利用B值即可通过透射曲线得出相应的材料所需厚度。将其与项目提供的屏蔽厚度进行比较,评价项目防护规划是否满足要求。射线照射的防护墙为主屏蔽墙,其余墙壁及屋顶为次屏蔽墙。计算模式 初级射线屏蔽计算B≤HR2/WUT 次级射线屏蔽计算η≤6×104HR2I/WT 式中:W—周工作负荷 U—利用因子 T—居留因子 H—每周剂量控制参考值 R—参考点与放射源的距离 B—透射系数 η—透射比

H—周屏蔽设计目标值(工作人员取0.04mSv/Week,公众取0.002 mSv/Week)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普通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 d(m)3.03.23.03.23.03.03.0 参考点所区域控制室备用摄片机房走廊走廊门诊换药室走廊控制室 T11/41/41/41/41/41 计算厚度1.00.80.80.80.80.80.8 设计厚度3.03.03.03.02.02.02.0

表2 CT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 d(m)3.53.03.53.03.03.04.5 参考点所区域DR机房走廊走廊控制室B超室走廊控制室 T1/41/41/411/41/41 计算厚度2.72.82.72.42.82.82.0 设计厚度3.03.03.03.03.03.02.0

*螺旋CT的X射线管要做360度旋转运动,U利用因子为1/4,北墙处U为1/16。表3 DR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 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 d(m)3.53.03.53.03.03.03.0 参考点所区域办公室走廊CT机房控制室B超室走廊控制室 T11/41/411/41/41 计算厚度1.81.41.31.41.41.41.4 设计厚度3.03.03.03.02.02.02.0

根据计算机房防护所需最大屏蔽厚度均低于项目设计屏蔽厚度。因此,该设计满足防护要求。4.8防放射性污染

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断电后即没有射线产生,不产生放射性污染。4.9个人防护用具

医院制定了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计划,计划配置铅眼镜、铅围脖和铅防护服。

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机房应配备受检者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的各种用品。4.10三废处理

本项目使用射线装置,不产生放射性三废。5.放射防护监测 5.1个人剂量监测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个人剂量管理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佩戴外照射个人剂量计,并按本单位制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办法,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的实施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负责。所用热释光剂量计为LiF(Mg.Cu.P)元件,须经过计量部门刻度。个人剂量监测频度为三个月1次,由监测单位出具个人剂量检测报告,遇有事故情况随时送检,受检单位应认真做好剂量片计的收发和佩戴工作,并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登记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上。

被监测人员应包括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相关人员。同时建立这些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进行档案化管理,及时登记剂量监测数据,数据应完整,对每个人员的年累积剂量进行评估,并对个人剂量档案妥善保管,保管时间应不少于脱离放射工作后的20年。

遇到较高水平的局部照射时,应佩戴附加剂量计。有可能造成体内污染时,应进行内照射剂量监测。

5.2工作场所监测

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6号令)的规定,放射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放射防护监测。

医用诊断X射线机新安装后,应对X射线机防护性能进行全面检测,并对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辐射安全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正常使用中的X射线机,每年应进行一次X射线机主要防护性能检测的监测,以及机房防护设施检查测试。包括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的检测、有用线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以及机房周围工作场所的透射和泄漏剂量检测,如控制室、防护门缝、窗外,四壁墙外、顶棚上等处,使用合格的X射线剂量仪对以上各处进行剂量检测,重点检测可能发生射线泄漏的地方,并记录检测数据。检测方法参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的要求。

使用单位应对工作场所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妥善保管,并观察监测数据的变化,发现防护薄弱环节。使用单位应配备必要的质量控制检测仪器,仪器须经检定合格,并按规定进行质量保证管理。

5.3场所外的环境监测

定期对X射线机房周围环境辐射安全进行检测,一般每年一次,监测范围和监测点的布置应包括机房周围公众经常活动的场所,如候诊走廊、毗邻公用房间、护墙外道路等。应重点监测有人员长期驻留的场所。

以上所有监测数据均应认真记录,建立档案。在记录监测结果时,应同时记录监测条件、测量方法和仪器、测量时间和测量人。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放射卫生防护和监测措施的建议。6.辐射危害评价

辐射危害评价暨X射线机房屏蔽厚度的核实,医院放射科已有X射线机中,最大工作管电压为130KV、工作管电流为500mA。选取工作管电压为130KV的CT机和100KV的X射线机分别作为CT室和普通放射的代表性辐射污染源。X射线机在工作状态下对人员及环境的辐射影响主要是X射线通过墙体的透射和门窗的漏射。X射线的基本防护原则是减少照射时间,加长与X射线源的距离及进行适当的屏蔽。6.1有用线束屏蔽厚度的核实

a.普通X射线机房普通X射线机机房墙体厚度设计为370mm的粘土砖墙,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mm厚铅板防护层),普通机房工作空间为5.75×5.20m2,预测计算点取墙外0.3m。参考点设于距离X射线机R=3m处,考虑公众,居留因子T=1/16,使用因子U=1,周工作负荷W=1.0×103mA·min,实际工作中周工作负荷达不到这么高。查比透射量B曲线,得100KV的宽束X射线的B=2.0×10-4mGym2/mA·min。由于X射线的品质因子为1,每1Gy的吸收剂量对人体的生物效应等效于1Sv的有效剂量当量。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1.38μSv。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0.07mSv,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值0.1mSv;导出剂量率为0.14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

考虑X射线工作人员,设到工作人员距离X射线机3m,居留因子T=1,使用因子U=1/4,则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5.52μSv。则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0.28mSv,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值2mSv;导出剂量率为0.55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因此,主防护墙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b.螺旋CT机房 CT机主照射方向的墙体厚度设计为3mm厚铅板防护层,铅密度为11.35g/cm3,CT机房工作空间为6.5×5.4m2,预测计算点取墙外0.3m。参考点设于距离X射线机R=3m处,考虑公众,居留因子T=1/16,使用因子U=1/4,周工作负荷W=1.0×103mA·min。查比透射量B曲线,得150KV的宽束X射线的B=1.0×10-3mGy m2/mA·min。由于X射线的品质因子为1,每1Gy的吸收剂量对人体的生物效应等效于1Sv的有效剂量当量。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1.74μSv。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0.09mSv,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值0.1mSv;导出剂量率为0.17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考虑X射线工作人员,设工作人员距离X射线机4m,居留因子T=1,使用因子U=1/4,则参考点的周剂量当量Hw=BWUTR-2=15.6μSv。则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0.81mSv,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值;导出剂量率为1.6μSv/h,低于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因此主防护墙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6.2漏射线、散射线屏蔽厚度的核实

侧墙(副防护墙)厚度设计为370mm的粘土砖墙(1.6 g/cm3),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mm厚铅板防护层。根据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医用诊断X射线机距源点1m处的泄漏辐射剂量限值为1.0mGy/h。铅对150KV的宽束X射线的TVT值为0.96mm,设参考点距源点4m,当居留因子为1时,经3mm厚铅板防护层的屏蔽衰减,根据公式NTVT=lgWLT/R2Hw,参考点处的泄漏辐射剂量率为0.08μSv/h,年剂量当量为0.04 mSv。当假设X射线焦点与受检者距离为1m,受检者体表照射面积为400平方厘米,考虑90°散射,散射因子取0.002,则散射线所致周剂量为0.125μSv,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6.25μSv,导出剂量率为0.0125μSv/h。

因此,由漏射线和散射线共同作用所致剂量率为0.093μSv/h,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导出剂量率目标控制值(2.5μSv/h),年剂量当量为0.04mSv,也低于工作人员年剂量目标控制值;若考虑公众,取居留因子为1/16,则公众年剂量当量为0.003mSv,也低于公众年剂量目标控制值(0.1mSv)。

所以,侧墙(副防护墙)厚度设计能满足屏蔽防护的需要 6.3顶棚屏蔽厚度的核实

a.普通X射线机房 顶棚设计为15cm厚现浇混凝土(2.35 g/cm3),对应铅当量为2.0mm相当于2mm铅当量。普通机房的X线主方向一般为向下和水平方向,很少对上,故顶棚有2mm铅当量防护,符合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因此,顶棚屏蔽设计符合防护的要求。

b.螺旋CT机房 CT室上下楼板设计要达到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可为25cm厚混凝土浇注体或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再加其它防护(内嵌1mm厚铅板)的复合防护层。对于螺旋CT顶棚设计也是考虑为主照射方向,其对应铅当量为3mm,屏蔽厚度的核实同6.1b,故其防护厚度设计能满足防护的需要。7.放射防护管理

7.1单位安全防护自主管理:必须成立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机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任组员,人员各有分工,职责明确。医院成立了放射防护管理小组,负责全院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小组: 医院应该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医院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应包括:组织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组织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的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制定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记录本机构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包括:(1)放射防护管理组织与职责;(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办法;(3)场所和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剂量监测办法;(4)放射性事故管理和应急处理方案;(5)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6)意外事件应急与处置规程;(7)受检者放射防护管理规定。

另外,还应建立相关档案,并妥善保管,包括射线装置和防护设施技术档案、个人剂量与健康检查档案放射防护监测评价和放射事故档案、辐射检测仪器档案等。7.2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

工作前,应先明确放射性工作岗位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就业前体检,检查结果须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的要求,体检合格者方允许参加放射性工作,今后还须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工作人员还需定期参加放射卫生法规教育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取得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证明,才能上岗;放射工作人员应接受每叁个月一次的个人剂量监测。8.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1)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评价机构针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存在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181-2006,认为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

(2)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内部新建CT机房、DR机房、胃肠透视和备用摄片机房选址可行,医院放射科采用全分隔式布局,将放射科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是X射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通道和操作室;中层是各种X射线检查室;外层是患者候诊走廊。各层之间有不同形式的防护门相通。这种布局将工作人员走廊与患者走廊分隔,将X射线机房与操作室分隔,符合机房布局应遵循的安全、方便、卫生的原则。布局合理,面积设置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

(3)南通市某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中放射诊断工作场所新建CT机房、DR 机房、胃肠透视和备用摄片机房防护设计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

(4)预计机房建成后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约束值。

(5)医院已建立了放射防护管理组织,制定了部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防护用具配置计划。8.2建议

(1)各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应严格根据所使用的X射线机最大管电压和有效工作负荷及拟使用屏蔽材料进行屏蔽防护设计,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受照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防护安全的要求。

(2)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至少3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天棚、地板应视为相应侧墙考虑,但CT室上下楼板应视为有用线主束朝向的墙壁考虑,故要有3个铅当量防护,折算成混凝土25cm厚;机房的门、窗必须避开有用线束方向,并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但CT室的外防护门应为3mm铅当量防护。(3)机房门外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4)机房大门为推拉式,机房门必须与门洞每边有10cm宽度重叠,机房内门必须与衬铅门框有一定宽度的搭接重叠,与墙体间距小于1cm,防止X射线泄漏。

(5)落实放射防护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配备相应个人防护用具和受检者防护设备。

(6)非职业工作人员办公、病人及公众候诊、休息场所尽可能远离X射线机房。(7)认真贯彻卫生部第46号令,加强放射诊断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质量和病人的健康安全。应使用防护性能经放射卫生防护机构检测合格的X射线机,并建立落实放射防护安全制度,项目建成后应定期开展稳定性检测并进行定期的防护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

(8)在放射工作场所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确保本意见单中提及的各项防护措施得以落实。

6.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温县中医院检验科于进才 454850

【摘要 】《目的》:根据实验室管理规范,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调查和比较,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情况现状的分析,探讨实验室工作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培养职工加强生物安全意识。建立科学合理并且能使患者看懂理解的检验流程。《方法》:调查列举医院临床实验室目前布局情况,分析医院领导对检验科设备投入方向和认识,了解职工实验室内常见的不能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的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重效益轻生物安全管理和意识的缺乏是医院临床实验室不能有效执行生物安全制度的重要原因,是生物安全管理中的极大障碍。呼吁医疗行政部门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结论》:达到行政部门督导医院对检验科的布局彻底整改,建立科学合理并且能使患者看懂理解的检验流程,统一标准,对生物安全防护设备配置有硬性标准,对医院临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建立全体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是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关键措施。《讨论》通过分析比较,对照实验室管理相关制度,提出建议,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能长期坚持执行。

关键词:生物安全院内感染

方法: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人员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部分医院领导存在重诊疗、轻预防的思想。特别是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后,往往认为实验室生物安全这项工作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而不予重视。尽管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院领导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加强了对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感染监测和管理工作。但还是在对检验科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购买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仪器和设备等方面投入很小。......2.职工意识淡薄,检验科工作是检测患者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相关指标,协助临床疾病的诊疗,导致生物传染危险性的各种潜在致病病原体存在于这些标本中,但是目前基层医院检验科消毒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导致检验科是医院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集散地;因此检验科如何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包括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及时发现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中医疗缺陷;提供改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加强检验科废弃标本的处理等以提高基层检验科的生物安全性。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基层医院对检验科的设置没有规划,随意性强,对检验流程不重视,不考虑从科室布局上改进,在环境上改进,一味地强调制度建设,可操作性差,上级检查要求制度健全,不看落实,导致检查时加班整理资料,各种记录繁多,导致造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在科室布局不合理,职工通道与患者同走一通道,实验室不能与患

者隔开,很容易造成院内感染。

结果:在工作中,职工大多很重视自己而不重视室内消毒,规章制度的执行无连续性,各项规章制度明目繁多,但可操作性差。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传染病流行时,我们的职工很容易感染。讨论:综合临床调查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首先要从硬件入手,改变实验室结构布局,由上级专家到基层医院充分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符合基层医疗条件的统一的实验室布局,并加以推广,其中包括方便患者就医,科学的检验流程和科室设置,医患通道分开,标本交接规范,采光通风合理,采血区 血液检验区 体液检验区 接收标本区 发放报告以及结果解释区 等应合理布局,既方便了患者检查,有控制了不同检验标本的相互交叉感染。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加以督导,检验科如何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包括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及时发现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中医疗缺陷;提供改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加强检验科废弃标本的处理等以提高基层检验科的生物安全性。

基本技能的培训,可以采取专题讲座 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对检验人员进行系统的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示范练习、模拟演练等各种方式,新员工上岗还应由有经验的技术负责人或职工带一段时间,以充分熟悉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程序,同时考虑不同培训对象的差异,对部分工作人员应采用更直观的或“手把手”的方式;而其他人则以学习文字材料更有效果果。对培训采用考试和实际操作相

7.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篇七

1. 医院信息安全中存在的威胁

因为医院的特殊性, 医院信息系统必须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但是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 这些安全威胁一旦爆发出来就会对医院的信息系统产生影响, 严重的就会导致信息系统出现瘫痪。信息系统的瘫痪不仅仅对医院的经济带来影响, 最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医院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硬件设备所带来的威胁;另一类是一些不安全因素所导致的威胁。

1.1 各种硬件设备所带来的威胁

硬件设备安全是医院信息安全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 医院信息安全中最主要的要数服务器安全, 服务器出现故障意味着整个网络的瘫痪, 意味着许多珍贵的数据可能会丢失。机房设置不合理, 就容易产生静电, 容易遭到雷击, 容易积累很多的灰尘。实验证明, 如果静电超过一定数额, 就很可能会造成磁盘故障, 导致数据丢失。灰尘堆积过多, 使服务器的散热性能降低, 容易烧毁服务器。突然断电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严重时还会造成数据损坏。客户端电脑的损坏, 对医院工作的影响, 也是不能忽略的。

1.2 不安全因素导致的威胁

(1) 医院内部人员将携带病毒的个人电脑接入医院信息系统, 对医院信息系统造成破坏, 导致业务不能正常进行;或者有人利用网内电脑, 采用双网卡的方式, 同时访问国际互联网和医院内部网络。这样既容易感染病毒, 又容易使病人一些私密信息外泄。

(2) 同时可能存在个别医院人员利用数据库漏洞, 通过内网电脑访问数据库, 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数据。

(3) 非本单位员工利用非授权电脑, 私自接入医院内部网络, 传播病毒, 窃取或篡改医疗数据。

(4) 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 对数据库的影响。

(5) 医院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医院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是目前医院安全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安全隐患之一。由于管理不严格, 将自己的登陆账号随意转借他人、随意共享资源等行为都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威胁。医院网络管理人员如果不经常对网络系统进行检测, 对服务器、交换机、网关、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疏于维护, 就会造成病毒的广泛传播及感染, 并给一些入侵者以可乘之机。

(6) 电脑操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无论是哪一款的操作系统都会有一定的漏洞存在, 这些漏洞可能给入侵者可乘之机, 很多网络攻击者往往会通过黑客软件来扫描该电脑有什么漏洞, 然后下载一定的攻击软件进行攻击。

2. 信息安全防护

2.1 来自硬件威胁的防护

对于来自硬件设备的威胁, 首先要选择性能优良的服务器:因此要求的服务器应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良好的热插拔技术、很好的扩展性。其次要为服务器创造优良环境, 减少环境对服务器的影响。如:为服务器提供不间断供电;在干净、干燥、适温的环境下运作;在楼顶安装避雷装置, 以免遭受雷击, 造成严重的损失;服务器维护人员必须掌握服务器的性能、使用手册及维护技术, 定期检查安全隐患, 及时排除故障, 确保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工作。再次要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操作;数据备份操作有三种:一是完全备份, 即将所有文件写入备份介质。二是增量备份, 备份上一次备份后, 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三是差异备份, 就是每次备份的数据是相对于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这里我们建议采用完全备份和差异备份, 例如在星期二进行了完全备份, 在星期三至星期日进行差分备份。如果在星期六数据被破坏了, 则你只需要还原星期二的完全的备份和星期六的差异备份。这种策略备份的数据需要较多的时间, 但还原数据时使用较少的时间。

2.2 其他不安全因素所导致威胁的防护

(1) 及时给操作系统漏洞打补丁。通过辅助软件对计算机系统漏洞进行扫描, 用为系统漏洞进行修补。漏洞扫描的结果实际就是对系统安全性能的评估, 定时运行漏洞扫描技术, 是保证网络安全不可缺少的手段。

(2) 为医院整个内部网络安装防火墙。防火墙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防火墙具有管理内部用户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及限制外界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的作用, 由硬件及软件设备组合而成。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屏障, 最大限度地防止黑客的入侵。

(3) 为医院服务器及各个客户端安装杀毒软件。在网络环境下, 病毒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通常只要其中一个客户端电脑感染病毒, 与其有数据交互的电脑都会被其感染。计算机病毒越来越多, 极大威胁到当今社会的网络安全。现在我们常用的防病毒软件包括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网络防病毒软件作用是在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它资源传染, 此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予以清除。单机防病毒软件是通过分析、扫描的方式对本地资源进行检测并清除病毒。

(4) 为计算机及应用软件设定用户名、密码。通过对计算机设定密码, 来实现专人专用, 以及防止他人盗用。并能通过用户名来查询员工的相关操作等等。

(5) 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 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通过入侵检测激素可以让管理人员提前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6) 建立合理、全面的规章制度。

安全策略制度:在制定安全策略的规章制度时, 应当考虑对于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分别提供哪些服务程序与不同人员不同权限的问题。

应急措施制度:现实工作中, 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医院网络维护人员可以根据故障发生时对医院业务影响的情况, 来进行分类考虑。比如网络出现故障, 发生收不上费用的情况, 就需要在本地客户端把费用价表调出来, 当网络恢复时, 还能把之前的费用写入数据库。这也是应急措施的一种。

制定日常维护制度:由于工作站分布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管理人员不可能每天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 而科室工作人员才是真正使用人、保管人, 所以教会他们如何保养好计算机是很重要的。另外, 要规划好使用人员权限, 如特定人员使用特定的机器, 使用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出现故障该怎么办等。

3. 结束语

医院信息安全将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一个长期话题, 上述影响医院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和防范措施, 都是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当前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医院数字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快, 因此对医院信息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摆在医院信息管理人员面前的将会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摘要: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是当今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的实现将是医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医院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才能解放劳动力, 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本文结合数字化医院建设中信息安全管理的实际, 分析了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实践经验给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信息安全,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黄海涛, 钱力, 曹舸.网络防火墙NetScreen系列在医院网络中的应用[J].[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 (07)

[2]张志伟, 刘沛先, 王磊, 邢东义.医院网络安全分析及措施[J].中国医学装备, 2006, (05)

[3]周爽.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J]科技风, 2010, (06)

8.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地铁工程;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U231.3

因为地铁工程与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其是一项重要的项目,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有很多自身结构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施工方案问题以及员工的安全意识问题所面临着,而这些都会使得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基于此,各参建单位需要对施工的安全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从而对自身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和水平不断加强,积极促进地铁施工的安全发展。

一、地铁施工的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1.地铁施工技术不规范

地铁项目的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对地铁施工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把握不够透彻,不能把技术规范和制度体现到施工的各个步骤当中,这提升了发生地铁施工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的频率。比如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混凝土产生裂缝和蜂窝麻面等等。

2.地铁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有些地铁项目的施工公司对于安全管理往往直接忽视掉,这使得地铁施工中安全管理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一个形式,甚至不乏有些地铁施工单位干脆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只是进行简单的戴个安全帽,使得地铁施工中存在很多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对地铁项目施工的整体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地铁施工的各参与要素协调组织不力

地铁施工的众多要素中,施工环境属于客观存在,如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 施工区域的自然气候条件等,这些施工自然因素如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会对地铁施工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增大了地铁施工出现坍塌等危害的概率。而在地铁施工的其他要素中,如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上,也较常出现协调组织不力的现象,例如,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够规范,后期维保没有及时跟进,都会给地铁施工造成阻碍,一方面使地铁施工的安全隐患得以增大,另一方面影响地铁施工的建设周期;在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环节,如其施工责任意识较为薄弱、施工操作规范程度不够、施工人员安全管理培训不到位等, 也会导致地铁施工中出现各类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

二、地铁施工项目的防护措施

1.严查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隐患

在地铁施工中,安全隐患的盘查是其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一项工程都包含多个项目的施工,而在每一个项目中,都包含多个施工环节,在这些施工环节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在地铁施工中,如果施工技术运用不当,很可能会出现塌方或者块状物掉落,进而引发人员伤亡,为此,地铁工程项目承包企业必须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严格盘查,然后督促施工人员在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进行适当地调整,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工作

在地铁施工现场中,危险存在每个角落,为了保证地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可以使地铁施工人员对地铁施工安全规范有所了解,可以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播放安全教育小短片,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打好基础。

3.制定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制定安全责任制度,是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在地铁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制定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方案;确定现场施工的现场管理,责任到每个负责人,使得施工现场的每项管理都得到有效控制;尽可能的把安全事故系数将到最低,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保证地铁项目在施工预期之内完成。同时地铁部门中的高层领导者,应当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在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成之后,应该将其有效地在地铁施工中得以实施。让地铁工程项目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可以明确地铁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提高地铁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增加地铁工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

4.注意特定工程阶段的安全防护

在地铁施工中,往往会包括多个特点工程阶段,做好这些特点阶段施工的安全防护意义重大。例如,在桥梁地铁施工中,特点路段施工包括高墩施工、路堑 高边坡、隧道施工等,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施工人员首先应该对施工隧道的地理特征进行深入考察,其中,包括隧道的地貌特点、岩层特点等,而且在施工人员最好使用多种手段进行地址超前预测,如果勘察出有质地不理想的岩溶、断层地段,则必须采取特定的施工工艺。在隧道阶段施工中,采用超前支护的地段,应严格控制超前支护施工的质量,并把握好支护时机。在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还应该坚持与支护衬砌施工相协调的原则并对开 挖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决不可出现隧道超挖或者欠挖情况。其次,要做好涌水风险控制。隧道涌水是桥梁地铁施工中,常见的现象,为此,施工人员要加强水探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地层进行加固,以避免突水涌泥事故的发生。在隧道防排水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裂缝进行封堵,并且将水源隔离,以此来有效减少隧道内的出水量,通过一系列的施工操作,为桥梁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5.高空作业安全施工措施

物料吊装严令禁止高空抛物。吊物时长度不能长于1.2米,否则物料必须通过容器进行吊运,而长度超过1.2米以上物料必须牢固绑扎,禁止混吊不同类型尺寸的材料。模板吊装必须严格遵循方案和交底要求,交由专门负责人进行监管。进行钢结构吊装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禁止人员在吊装区随意走动。

6.做好地铁施工各要素的协调组织

第一,在进行地铁施工前,应对地铁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及地质状况加以调研,根据地铁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合理确定地铁施工的施工周期,避免地铁施工过多地受施工区域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第二,在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中,要根据地铁施工的周期及工序要求,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调度计划,以保障地铁施工各流程的施工效率。在施工机械的操作级维保上,要制定细致的操作及维保规程,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开展机械施工,地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第三,针对地铁施工人员,要做好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其施工安全责任意识。

7.地下综合管线保护方案

(1)实施工程前,必须先向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工区长、班组长以及每位操作人员报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以及制订的管线保护具体方案,双方要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并且即使填写《交底纪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保 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使各级人员责任明确。(2)没有事先针对施工进程中可能出现意外状况的地下管线制订应急方案,将抢修器材配备完善,从而能在管线出现危险信号时进行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8.加强对地铁施工项目的监管

在地铁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可控和不可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监督管理是有效防范地铁施工项目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对于基坑、旁通道、施工缝、变形缝等可能对过程后期造成影响的安全隐患,加强监督管理,注意地表和地面周围建筑物是否有下沉,基坑有没有发生变形、支撑是否发生变形扭曲,施工缝和变形缝是否完全吻合,防止涌水和塌方的出现。这不仅仅是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地铁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应该行使起监督的责任,把防范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消除地铁施工的安全隐患,地铁施工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对地铁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尤其是一些易燃易爆性質的原材料;安排相应的地铁工作人员对原材料进行看管,合理的对原材料进行堆放,看管人员还要认真仔细的核查原材料是否达到国家规定中的质量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原材料进行分类放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地铁施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难以估计的财产损失,严重的还会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地铁施工中,一定要加大对地铁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未来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罗富荣.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创新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02).

[2]马运明.浅析地铁建设的安全管理与防护[J].经营管理者,2011(11).

9.辐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 篇九

一、在院长及分管院长领导下,成立放射领导小组,科主任负责全面防护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研究放射防护工作,保护人群及工作人员防护安全。

二、放射科X线检查场所和环境:必须按部分标准进行防护处理和屏蔽,并警示。

三、严格掌握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检查,对受检查者及携扶者,放射工作人员均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四、在场所许可证范围内开展工作,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工作量须登记上册。

五、保证X线诊断设备处于正确状态,各种仪表指示准确。

六、机房布局合理,不准堆放无关杂物。

10.医院 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

辐射(放射)科

安全防护管理

安全防护制度

放射岗位职责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医务科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1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2设备检修维护制度………………………………………2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2

人员培训制度……………………………………………

3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3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方案………………………

4学习培训制度及记录……………………………………

5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6

辐射(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6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7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7

辐射(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8

登记室管理制度…………………………………………8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9

借片管理制度……………………………………………9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9

暗室管理制度……………………………………………10

CT室管理制度…………………………………………..10 DSA室管理制度………………………………………….10 综合读片制度……………………………………………..11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11 放射介入手术随访制度…………………………………..11 X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1 导管(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12 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12 登记室岗位职责…………………………………………..13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13 暗室岗位职责……………………………………………...13 CT室岗位职责…………………………………………….14 DSA室岗位职责…………………………………………..14 辐射(放射)科岗位职责和各级人员职责………………15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19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及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相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切实加强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辐射危害,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决定调整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杨

斌 副组长:周长平

程福舟

成员:王延忠

纪振华

金星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日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

3、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拟定辐射防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2)做好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防护设施的供应与管理以及辐射防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工作。

(3)组织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4)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情况,指导做好个人以及患者的辐射防护,确保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各类X线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4、对于随时出现的液体应立即清理,防止流入仪器设备内部。

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

6、根据人体大小,检查部位,合理选择参数。

7、随时观察图像质量,出现异常应检查X线机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8、工作结束后应关闭X线机并切断电源。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个人剂量笔(卡),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工作室设立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4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照射。5严格检查玻璃破损情况,使门窗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射线装置,加强卫生清洁和常规管理,使射线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严格遵守检查程序,对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上报并立即停止使用。

3、设备出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建立设备检修及维修记录,并专人专管。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1.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机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正确安全使用机器设备。

2.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及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机器带病使用。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保障机器安全运行及被检者的人身安全;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使用过程中要求谨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

5.对新上岗医技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由技师长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6.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7.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8.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关闭电源,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并做好故障发生时间、故障基本状况、故障原因分析及维修使用等信息登记工作。

9.病人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洁。10.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人员培训制度

1、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操作人员的日常管理,要在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要把一些思想过硬、能力突出、认真负责的职工安排在放射性工作岗位上。

2、坚持组织学习,并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提高操作人员使用、检查仪器设备的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

3、对操作水平高的职工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对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坚决不得从事此岗位,确保安全。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为提高应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适应范围

凡医院内发生的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人员超剂量照射等所致辐射事故均适用本应急预案。

二、辐射事故的预防

辐射事故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严格放射防护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辐射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1、健全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放射设备使用和保管落实到人,纪律要严格,奖惩要分明。

2、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不得无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

3、定期检查放射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三、组织机构及职能

1、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长:周长平

副组长:纪振华

程福舟

成员:雷鸣

程必宏 王蕾

王刚

周长平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组织协调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3、应急办公室(设在医教科)的职责

(1)按照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理的各项日常工作;

(2)组织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培训;

(3)负责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联络、报告应急处理工作;

(4)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5)完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辐射事故的报告

发生或者发现辐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教科(或总值班)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处理情况向区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医务科需在24小时内报出《辐射事故报告卡》。

五、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放射工作人员受到超剂量辐射,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按要求予以治疗。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方案

1、工作时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必须接受个人剂量监测(每季度一次),建立剂量档案。

2、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

3、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后一年体检一次,对受照射剂量高于年计量限值十分之三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应按照放射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具体酌情处理。

4、工作场所、设备及防护设施每年由放射防护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一次监测,对 不合格的,及时整改。再次坚持合格后方能开展工作。

5、放射工作人员离岗时,必须进行健康体检,个人健康档案和个人监测档案保存二十年。

辐射(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注:环保部门电话:86-551-65310378

学习培训制度及记录

1、本单位配设的专职辐射技术人员必须持有专业部门的学历证明,具备专业技术管理能力。负责辐射安全管理的人员必须通过参加上级部门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从事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2、在辐射源使用位置的岗位工人和设备检测人员,在上岗前要先进行辐射安全防护教育培训,并考核后,方可上岗。

3、使用放射源的职工每年进行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考核一次。被调换到辐射源使用部位的岗位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培训而后上岗。

4、外来参观人员或临时施工人员接触辐射源使用部位时,先进行安全防护教育后,方可进入现场。

5、辐射安全管理人员每年要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一次,并考核合格。在辐射源使用岗位直接接触的岗位工人每年培训考核一次。建立培训档案、培训记录、培训考核试卷,并要妥善保管和存档。

6、培训内容:学习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和基本防护知识;学习辐射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救援演练。

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医务科负责为每一位从事防辐射工作的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2、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员、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劳动者委托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查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劳动者离开单位时,本人有权索要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档案管理人员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对已离职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在离职后三个月后进行封存,并保存20年以上,以各上级部门查阅。

5、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妥善保管,防虫蛀、防霉、防丢失,保证档案安全。

6、所有档案应有专柜存放、加锁,定期清理通风、防湿。

7、所有档案不得随意查阅、复印,不得置于公共场所。

8、其它依照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辐射(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

1、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2、每天上岗前做好摄片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3、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4、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对于随时出现的液体应立即清理,防止流入仪器设备内部。

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根据人体大小,摄片部位,合理选择参数。随时观察照片质量,出现异常应检查摄片机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6、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摄片机并将电源关闭。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1、各室机房设置位置要合理,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周围墙壁、门窗均应达到防护标准。

2、各类X线机透视及照片的最高照射条件应在安全使用范围之内,对转让或修复的旧机器,必须要求达到防护标准才能使用。

3、在每次检修时,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部件后,应请有关防护监测机构再次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应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线照射,避免重复检查,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儿童、孕妇及妇女月经期间尤应重视,必须接受检查时,应尽量减少下腹部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剂量。除重危患者外,检查室内应减少陪人或尽量缩短陪伴时间。必须配备受检防护用品,如腰系防护巾、防护三角等。

5、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患者一般不得在机房内候诊。在摄片时,必须要有封顶的防护铅垒,不宜用铅屏风代替。对刚开始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有关防护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及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后领取辐射安全证书,方能参加放射专业工作。凡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6、医护人员接触X线时,必须戴铅眼镜、铅手套、铅帽及铅围裙等防护用品,并佩带个人辐射线剂量计。

7、医、技、护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保健假和营养津贴。休假期间严格避免再接受X线照射。女性辐射工作人员在妊娠的前4个月,应避免直接接触射线工作。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加强对设备性能的学习和了解;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现象; 随时保持设备的整洁;杜绝在设备上乱写乱画现象;

3、对设备部件的脱漆部位及时进行修补刷新,保持设备外观良好;不断加强对设备的改进;做好对设备的三防工作(防锈、防蚀、防破坏);

4、设备出现任何破坏,应及时维修、更换,不得拖延,有问题的设备不得生产运行;设备运行过程中,严谨非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改动;定期对安全连锁装置进行检查、验证,出现故障及时维修,以确保安全连锁装置的完好灵敏;检验仪表的正常使用和日常维护。

5、仪器的外观检查是正确使用仪器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如下:检查仪器的各个部分及配件是否齐全,如计数管及必要的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等。插头座尤其是高绝缘插头座是否松动,是否合适、是否洁净。有无磕、碰、摔、坏等硬件。仪器内部有无异响。

6、连接安装仪器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查看仪器对电源的要求。注意它对电压周波、接地线的要求。(2)连接插头是不要用力过猛,插不进去时应先找找原因,如确认没问题可换个角度再插,所有插头都有螺纹,只要轻轻拧紧就行了。(3)所有探头不得磕、碰或随意拆、卸。(4)尽量避免用水擦洗要求,特别是插头附件。

辐射(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1、在院级领导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辐射(放射)科主任对辐射(放射)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应当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2、可分设副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3、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科室应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以期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能够掌握辐射(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4、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业务水平。

登记室管理制度

1、根据疾病,摄影要求和病人体形不同,选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别胶片,正确划价。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技师。

2、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核实收费,并登记记录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3、为首诊病人编写新号码,为复诊病人查找老号码。

4、为造影病人准备片袋,正确登记编号,以利保管。

5、对申请造影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6、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等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辐射(放射)科良好窗口形象。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1、X线片、X线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存档光盘等资料要保存15年。

2、线检查资料要有专门储藏场地,由专人负责,保证资料的完整,不得遗失和破损。

3、如有缺片,应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4、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5、遇有借阅,要办好借片手续。定期催还,如遇遗失及时落实责任,作好记录。

借片管理制度

1、借取存档片由登记室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借取。

2、急诊借片。根据急诊室要求,急诊病人拍片后,可先借片,后写报告。

3、平诊借片。借片需由借片医生开具借片条后至登记室借取;外借片须有借片人出具借条,留下借片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电话号码。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1、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检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患者。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2、进行x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病人重名重姓;应除去病人身上金属、膏药等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3、摄影操作时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危重病人或怀疑脊椎骨折病人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病人和摆位,以免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4、病人检查结束后,应填写曝光条件、日期;特殊摄影应记录摄影体位,最后签名。

5、非本机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6、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和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

暗室管理制度

1、每早清洁暗室、洗片机、打印机,检查自来水、红灯,备足胶片。

2、检查清洁洗片机和打印机各部分结构,检查运转状况,包括循环、补液、显影和干燥、温度。

3、洗片机工作前先走废片数张,并记录走片时间是否正常。打印机每天工作前先作Reset,确定情况正常再进行日常工作,并装满胶片。

4、定期检查、清洁暗盒;看看有无破损、污迹,并做好记录。

5、暗室工作人员应随时关灯,非暗室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入内。

6、下班前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电源、水源、空调、洗片机和打印机等,并做好桌面卫生保洁工作。

CT室管理制度

1、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2、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吃零食,保持机房整洁。

3、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做工作以外的病人。

4、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5、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

6、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托架等CT室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

7、护理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高压注射器进行清理。

8、技师、医生、护理人员的工作应遵守操作规程。

9、应定期对机器做清洁、CT值校正等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记录。

10、所有病人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DSA室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DSA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必须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技术操作参数,如造影程序,对比剂的总量、每秒的流量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由技师记录。

4、DSA机未经操作人员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5、DSA机每周保养一次,做到干净,清洁,卫生。

6在导管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均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7、进入导管室见习,参观人员,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不得在房间内随意游走和出入。

8、入室人员均需戴口罩、帽子、穿白大衣、室内套鞋套或室内鞋。

综合读片制度

1、设立专门的读片室。

2、科主任和高年制医师每天组织全科医生、进修、实习医生读片。

3、由值班医师事先准备挑选一天中较为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并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其他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

4、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台各种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5、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1、定期举行疑难读片讨论或每天综合读片时选取疑难病例,开展科室内讨论。

2、定期或不定期与相关科室联合读片。做到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的读片,准备读片内容并负责联系相关科室的读片。

3、对疑难介入手术病例,应由多科室联合读片,制订最佳手术方案,并报院领导批准。

4、记录疑难读片结果。

放射介入手术随访制度

1、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疾病的手术病例追查工作,并作好记录,或每周安排人员负责手术病例追查。

2、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

3、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手术随访结果讨论,每年至少6次c

4、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每日对CT、MRI进行一次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l、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请检修人员检查维修。

4、使用X线机和 CT前,必先预热球管才能工作。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氮和氦气情况。

5、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导管(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设专人负责管理,术前必须穿手术衣,戴口罩和防护眼罩和帽子,洗手(按外科手术洗手规程)。

3、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物品不可回收再用,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医用污染垃圾扔入专用污物袋按规定统一处理。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医用产品,说明书未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5、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保待室内清洁干燥。

6、隔离病人所需的一切用品应与普通患者分开放置、使用,事后按相关规定处理。

7、每次操作后作好终末消毒处理。

8、每天常规空气消毒一次,必要时随时消毒,并记录在册。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如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消毒处理。

9、每月监测手指、空气、消毒液、操作台、医用器材。

10、机房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严格管理,高标准要求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

2、专人负责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管理,制订合理的进修实习计划。

3、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日常工作,学习各种临床检查技能。

4、上级医师负责指导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5、定期给进修、实习生上课,提高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理论和实践水平。

6、建立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早上读片制度,锻炼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读片能力。

7、建立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请假3天,应经科主任批准。3天以上,应经科主任同意,报科教科(医教科)审批。

登记室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门诊、住院患者各项常规检查及各种特殊检查的登记、预约、划价、编号和记帐工作。

2、负责向患者说明检查前的准备要求和注意事项及检查前的准备。

3、负责各种报告的登记、报送、归档工作。

4、负责全科医疗工作的统计并按月制成报表。

5、负责影像片的归档保管工作,严格执行影像片借阅制度规定。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上岗人员必须爱护各种影像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度和湿度,保证x线检查的正常运行;各种仪器设备及附属用品使用完毕必须复位并整理机房、清洁设备。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的性能条件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性能及参数。不经岗位责任者同意,任何人不得开机使用。实习人员必须在老师指导下工作。

3、根据临床要求,进行常规和特殊摄片以及各种造影,及时和相关岗位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反馈质量信息。各种检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应请患者稍候观察结果。在使用碘对比剂时,工作结束后再观察 15分钟,及时发现迟发反应。

4、讲奉献、讲贡献,不推诿患者,坚守工作岗位,按时检查。机房内不得会客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机房内不准吃食物,严禁吸烟。发生医患纠纷时,应克制、忍耐,多做解释,妥善处理,及时汇报。

5、加强防护意识,注意对患者敏感部位必要的照射时,尽量使用最小照射野。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正在工作的环境。对陪护人员应进行防护辐射教育和提供防护措施。

暗室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暗室岗位应相对固定,专人负责。每天工作前,必须检测洗片机运转情况,特别注意显影、定影和烘干的温度、药液量是否充足、补充液及漂洗液压是否正常。当天工作结束后做好整理清洁,每周1~2次对洗片 机进行清洗。

2、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暗室环境既要确保暗化又要保证空气流通,暗室内严禁吸烟和进食。

3、上岗前检查当天胶片用量是否准备充足,随时把感光条件、投照位置等信息反馈给投照部门。及时冲洗和整理胶片,核对会诊单后分别送往各指定会诊点

4、记录暗室的质控统计、胶片使川规格和数量、废片以及洗片机运转状况。

CT

室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人负责维护CT机房内所有设备,保证各项设施完整,并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共同作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定期校正各种参数,保证CT机正常运转。

2、CT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定期轮转。

3、CT诊断医师对病人扫描前,应审阅中请单,了解病情,提出扫描计划。CT扫描人员按规定常规程序操作;对常规以外的选层、加层等应和诊断医师共同探讨,扫描结束要签名。诊断医师必须及时阅片,书写或打印结果,按时发送检查报告。

4、CT检查前必须确认静脉法碘试验阴性及无其他禁忌症者才能增强。注入对比剂后应随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扫描结束后记录对比剂使用情况。患者离开机房后,仍应在候诊室(处)观察15分钟,以防碘迟发反应。

5、保持CT机房的清洁,扫描室、控制室、计算机室的温度、湿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一般控制室、扫描室控制在 22℃土4℃,相对湿度为 65%以下,每天填写工作日志和机器运转情况。

DSA室岗位职责

l、在科主任领导下,分别由技师和医师专人负责导管室内的机器、器械等,做好和器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导管室的正常和应急运转。

2、DSA的三套人员(医师、技师和护师)均应相对固定,定用轮转,确保其工作程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导管室医师应事先了解患者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时必须符合医疗规范。护师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接患者时要携带病历、影像资料,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手术名称、术前准备、术中用药及有关用药的试验结果。技师在造影前必须检查机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4、导管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工作结束后,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及时写好医嘱;技师复位机器 和整理机房;护师清理、消毒器械,每天对导管室进行常规紫外线照射,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填写工作日志。

辐射(放射)科岗位职责和各级人员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l、在院级领导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并组织和实施本科工作计划,实行对常规X线、CR、DR、CT、MR、DSA与各种介入辐射(放射)治疗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4、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实施科主任领导下的常规X线、CT、MRI介入治疗综合读片制度,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辐射(放射)诊断、治疗、投照质量。

5、经常和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科学研究。承担教学任务,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7、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防护情况和设备使用与保养情况。严防差错事故,及时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

8、制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及参加学术活动、外出进修制度。

9、组织本科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10、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

二、科副主任职责

协助主任负责相应工作,科主任外出或休假时全面负责科室工作。

三、住院总医师(科秘书)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协助科主任加强对住院医师、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和日常管理。

4、负责医师排班及节假日排班。

5、科室正、副主任外出时负责科室行政工作。

四、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科室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

2、担负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参加院内会诊和疑难、死亡病例讨论。

3、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诊断报告。

4、制定和主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科学研究,指导下级医师开展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工作。

5、担任下级医师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教学和指导工作。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7、指导本科各级医师做好综合影像诊断工作,有计划开展基本功训练

8、对各级医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做出评定。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

五、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科室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

2、主持集体阅片,修改和审签下级医师诊断报告。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参与科研。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其它职责同住院医师

六、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参加常规X线、CT、MRI和介入治疗等各项工作,定期轮训。

2、负责X线诊断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3、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4、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6、认真学习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时总结经验。

7、协助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

七、主任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科室技术、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尤其是对疑难技术问题的处理和高精密设备在维护和检测方面的指导。

2、制定和主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科学研究,并指导下级技师开展科研工作。

3、定期主持技术读片,讲评投照质量,指导疑难问题的读片。

4、指导制定各种技术参数,做好质控,提高辐射(放射)工作质量;指导并亲 自参加全科机器的安装、调试、保养、检修、大修工作。

5、担任对下级技师和进修实习人员培训、教学和指导工作。

6、督促下级技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设和技术操作规程。

7、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技术质量。副主任技师参照主任技师职责。

八、主管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主任医师和主任技师指导下,负责科室一定范围的技术、教学、科研和预防工作。

2、定期主持技术该片,讲评投照质量。

3、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参与科研。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技术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担任对下级技师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教学和指导工作。

6、负责本科机器的检查、维护和管理。

7、参加制定各种技术参数,做好质控。其它职责同技师

九、技师职责

1、在科室主任领导下,主治医师和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辐射(放射)科常规X线投照、CT、MRI、DSA 等辐射(放射)技术工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进修实习人员开展工作。

3、负责本科机器的检查、维护和管理。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5、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

6、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

7、主持并参加集体阅片,讲评投照质量。技士职责参照技师职责

十、辐射(放射)科工程技术人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科室设备管理工作。

2、负责全科机器的安装、调试、保养、检修、大修工作,并及时记录在册。

3、参与制订各种技术参数,做好质控。

4、定期作大型设备的调试、校正。

5、负责设备常用零配件的保管。

6、协助科主任督促“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落实。

十一、辐射(放射)科CT室护士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门诊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防止差错、事故的产生。

3、做好CT检查患者的基本护理和精神护理上作。

4、热情接待患者,做好CT检查前后的介绍。

5、做好碘过敏试验及观察反应情况。

6、准备好各项急救用品,在抢救过程中协助医生工作。

7、熟练掌握CT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8、护送病员进机房,并与扫描技师联系有关扫描情况。

十二、辐射(放射)科导管室护士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门诊护士长)和科主任领导下工作,负责日常导管室内管理。

2、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接诊介入治疗病人,应校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名称、各种药物试验结果、皮肤准备情况。重危患者和特殊治疗经测心率、呼吸、血压和进行心电监护。

4、术前引导病人卧于检查床,术后协助搬送病人。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守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督促无菌操作,并作好记录。

6、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术中巡视观察患者血压,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作好抢救工作。

7、每日清点各种药品、抢救器械,发现缺少、故障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8、介入治疗前铺好床单、枕头,准备好手术包、手术器械,术后及时清理房间,物归原处,做好房间消毒。

9、指导工人搞好卫生,垃圾分类处理。

十三、辐射(放射)科登记室人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

2、办理病员辐射(放射)检查、预约、划价的一切手续。

3、发放每日报告单,并签名留底。

4、负责办理借还片手续。

5、统计每日和每月工作量及每日各种资料归档、登记和保管。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目的为应对在放射科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意外事件加强放射科工作人员的紧急抢救能力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本机制。

2、原则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抢救与支援工作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精神”设法抢救患者生命以诊疗规范、常规为准绳。

3、要求 放射科内设有必要的紧急以外抢救用的药品、器材实行定期检查药品、器材的数量及其有效期使用、过期后应及时补充建立紧急意外抢救的预案放射科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具备紧急抢救能力建立有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抢救结束后除做好相关记录外还应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讨论。

4、紧急意外抢救预案

(1)、当病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晕厥、抽搐、过敏、呼吸困难甚至心搏骤停时应立即停止检查治疗按照各种急重症处理流程救治由科主任或当班的最高职称医务人员主持抢救工作并通知所属科室和急诊科人员参与救治。

(2)、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

(3)、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和查对制度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代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药品、器材在使用过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和物归原位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5)、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人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获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必要时家属或单位代表在病历上签字。

(6)、抢救工作期间放深刻各工作人员应全力配合抢救工作的需要听从主持抢救者的安排。

(7)、抢救结束后除做好相关记录后还应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原因分析、讨论。

(8)、放射科内设有必要的紧急以外抢救用的药品、器材实行定期检查药品、器材的数量及有效期过期后应及时补充处予应急备用状态。

5、放射科与临床科室开展紧急呼救的支援程序

上一篇:幼儿园元旦亲子活动方案温馨下一篇:如何检查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