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2024-07-27

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

1.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一

今天,我们学习《称赞》一课,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刺猬与小獾之间相互称赞,使得学木工的小獾有了自信,不仅会把板凳做精致了,还学会了做椅子;使得忙碌的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我直接板书课题,板书“赞”时,提问学生:老师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毛一帆说:“‘赞’字上面的第一个‘先’字的最后一笔变成了‘竖提’。”我接话说:“是的,因为左边的‘先’字要给右边的‘先’字留余地,也就是要谦让。”课堂上,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都要有点拨引领的意识与功效。且相机用换词法理解“称赞”,学生说的有:赞扬、赞美、表扬、夸奖、夸赞、鼓励。这样做,一是让学生理解课题,二是可以使学生积累近义词,三是为引发对课文的探究。

理解了课题,我追问学生:“在这篇课文中,谁称赞谁?”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得出: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对方(相机板书:小刺猬、小獾、相互)。读课文,就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且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样读得才有目的,读得才会有效果。

学生知道了小刺猬、小獾之间相互称赞,那么,它们是怎样相互称赞的呢?让学生再次带着问题,一边默读一边用“直线”、“曲线”分别画出小刺猬和小獾所说的话。由于,文中的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对方,主要在对话上,为此让学生画出对话,使得学有方向。画出对话后,师生、师生互动--分角色读对话。分角色读,学生很是喜欢,其一是老师的范读,可以为低年级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二是分角色读,男女生犹如竞赛一般,学习热情很是高涨;三是分角色读,能锻炼其语感,对于不同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另外,对话读熟了,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分角色读了好几遍对话,那么班上交流:小刺猬、小獾分别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学生就能脱口(而出:小刺猬夸小獾“真能干,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夸小刺猬“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相机板书:能干、板凳好,苹果、香、好。接下来,我追问学生:明明小獾做的板凳还比较粗糙,可是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小獾呢?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来--因为,小獾‘做得很认真!’课堂上,老师必须要让学生读书时学会思考,且把思考引向深入。这样的追问,使学生明白,小刺猬是多么的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的,这是学习目标之一;另外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是多么的重要--态度决定成败。这是对学生为人处世、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正确的引导,是对学生思想的启迪。此时,我又引入了我对学生写字评价的一贯做法--只要学生用心写字,尽管他可能写得不如某个同学的字形好,但是他比着以往有很大的进步,那么就可以得到“甲”或“甲+”。这样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认真的态度是能取得成功的,是能得到肯定的,是老师能看得到的。

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小刺猬、小獾,相互称赞的作用是什么?再次默读课文,且从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学生之后的交流,都知道了:小刺猬的称赞,使得小獾--自信了,且还学会了做椅子。小獾的称赞,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相机板书:自信、消除疲劳。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边带着问题读书,一边思考答案,且画出答案来,这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的能力即提炼问题的能力。

总结拓展环节,让学生看着板书,回忆课文内容;另外,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找出对方的两个优点进行夸奖。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相互夸奖带来的快乐,而是使学生渐渐养成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的好品质。

称赞与被称赞皆快乐。让我们学会称赞他人吧,做善于发现他人身上优点的人。

[《称赞》教学后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2.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教师计时, 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 (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是啊, 在短短的1分钟内能做这么多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啊!

【分析】

笔者所听过的“认识时分”的课堂教学中, 都有这样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并体现出1分钟的价值, 教师总会创设一个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情境, 试图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境是让学生“动”了起来, 让课堂“活”了起来, 让气氛“火”了起来。但是, 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有没有真正对时间进行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在活动中关注的到底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 还是关注跳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字等具体的数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师安排了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等实际活动, 并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价值, 但是, 学生在活动中忙于对具体数据的记忆, 忙于“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 感官上的兴奋“淹没”了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 学生无暇去体会、感受时间的长短, 没有体会到数学本质之美, 没有享受到学习成功之乐, 导致了这节课主体目标——体验时间长短的缺失。那么“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忽略活动本身带来的兴奋, 而去关注活动背后的时间?学生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 (陈洪杰语) 没有让学生经历深刻的思维活动的课堂, 没有让学生积累铭刻于心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低效之旅, 甚至是无效之程。

二、分析教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观察主题图, 数出钟面上大小格, 认识时分单位、时分的进率。其中第三板块是介绍“1小时”和“1分”, 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教材先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然后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动手拨一拨, 通过动态演示, 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1小时和1分钟。

明确了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以后, 再来确定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浅层要求是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中层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时针 (分针) 从钟面上的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多少时 (分) ;高层要求是让学生体会到1分钟、1小时的长短,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设计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常见量中, 时间单位既不像人民币单位那样可以看得见、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 也不像质量单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的掂一掂、提一提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 它看不见也摸不着, 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对时间单位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时间的长短。针对时间单位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 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感觉, 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体验机会, 培养学生较为准确的时间感。

学生的感觉时间与实际时间总有一定距离, 因为时间感与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息息相关。如果注意力集中,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 如案例中的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如果对时间采取的是无意注意,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例如案例中学生分组活动时, 关注的是跳绳或口算的具体数据, 忽略了对1分钟的注意, 所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另外, 时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逐步矫正学生的时间错觉。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感悟时间的情境, 又要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走”出来, 准确地把握时间的长短, 缩短学生感觉时间和实际时间之间的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 时间单位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为此, 笔者提出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新思路, 采取了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的教学策略, 通过反复练习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感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认识时分”的第三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1分钟或几分钟、1小时或几小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 课内部分

1.认识1分钟和几分钟。

师:你知道分钟“姐姐”每走一步是多长时间吗?

(学生回答后, 操作手中的学具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从“12”走到“6”呢?从“3”走到“11”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 分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了数字几?

2.认识1小时和几小时。

教师演示后问现在是哪根指针在走动?走了几大格?是多长时间?

师:时针“妹妹”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 时针从数字“12”走到“5”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8小时, 时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1分钟和1小时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来, 使课本上静止的图片活动起来,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指针所走过的“路程”, 加深了学生对时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 教师提出了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几分 (或几时) 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问题, 既巩固了学生对1小时和1分钟的认识, 又训练了学生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1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 体会1分钟究竟有多长, 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1分钟的长短。

教师播放音乐“小兔乖乖”, 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现在你觉得1分钟有多长?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 激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 在前后对比中去体会1分钟的长短, 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 明确实际时间与自己的感觉时间之间的距离, 明白要建立起准确的时间感需要反复的训练。)

4.体会几分钟。

师:现在来考考大家对时间的感觉, 一半的学生写字, 一半的学生静坐。

教师计时3分钟后, 让学生说出刚才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8页, 独立完成第4到第7题。

师:从开始做题到现在大约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从有意记忆到无意记忆, 从间隔计时到回想计时, 通过多种策略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感悟时间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对分钟的时间概念, 逐步形成对现实时间的敏感意识。)

(二) 课外部分

1.想象与体验结合。

让学生想象, 在学校里从什么活动到什么活动是1小时。然后, 教师安排学生切身感受1小时的长短。

2.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晨读、早操、课堂、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段,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小时及几小时的感觉, 如回想一下从早操到第一节课下课有没有1小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 如从放学到完成家庭作业一共有多长时间?

3.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三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三、设计理念

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背誦课文,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六、课前准备

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八、教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4.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四

第十八课《称赞》 教案 梅溪学校 周美英

教材分析:《称赞》是人教版课标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编排主题是“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本课是一篇小巴掌童话,讲述了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给对方消除疲劳、增加自信的故事。俩人的对话饱含温情又富有童趣,因此我设计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带着真诚,体会情意,读好人物的对话。

学情分析:识字朗读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要求认识生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的记字方法,并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因此我会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生字和朗读教学的重点。学生会的不教,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把对话读好。

2.在阅读过程中体会“称赞”可以给人以信心和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方法:情景法、讨论法、讲读法。

教具准备:

1、课前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制作成课件。

3、道具:苹果、板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你的学习用品放的真整齐!老师也称赞你!)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称赞”这篇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师:录音老师范读,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记:哪句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哪句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

2、小獾与小刺猬为什么要互相称赞?请同学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出示课件和有关句子。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小组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然后齐读。

3、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

4、是啊!称赞多有魅力啊!综合刚才小朋友说的,我们一起来听记这样一句话:称赞带给我们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喜悦。(出示)

三、组内分角色读,再分角色表演读。

四、实践活动

1、编儿歌

2、自己选一个同字,夸夸他的优点,特别要注意选择平时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

五、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六、作业

5.二年级《称赞》教学设计 篇五

1、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称赞》一课的生字,大家都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一下生字词。看谁读得又准又好。

2、出示词语:

①齐读词语

②指名读,会读的举手;如果这位同学读对了,大家跟读好不好

③开火车的形式,大家跟读

④男生一个词,女生一个词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棒!老师给你们一个称赞。

老师,请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呢?比如这个“傍”“采”。

这个“粗糙”是什么意思呢?

生:物体的表面不光滑。(摸摸桌子感受一下)

例子:冬天来了, 人的手容易变粗糙。

二、整体感知

1、师:大家生字词都读得这么好,那课文读得怎么样呢?

2、先把自然段的序号标一下;课文一共写了几个自然段?十个。很好。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齐读课文

4、生:①讲了小刺猬和小獾的故事在森林的故事(在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②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故事

4、出示课件:本文讲了(小刺猬)和(小獾)在称赞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并得到了快乐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

1、小刺猬和小獾又是怎样相互称赞对方的呢?读第1-4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来,用横线划出来。

2、出示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①“一个比一个好”还可以说什么?

生:一个比一个大/小/长/短/胖/瘦

马路上,汽车一辆比一辆快/贵/好...

师:谁能一口气说五个?好,你来。非常好。

②“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说明了小刺猬什么?

生:说明小刺猬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尊重小刺猬的劳动成果。

师:我们来齐声读一下。注意,要读出小刺猬很真诚的语气。

3、那同学们想一想,小刺猬为什么称赞小獾呢?从课文中找一找,用横线划出来。

出示句子“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的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的很认真。”

师:这个“已经”说明什么?

生:说明小獾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了。

师:在这里“粗糙”一词是什么意思?说明板凳做的并不好。

生:物体表面不光滑。你摸摸桌子感受一下。

谁可以用粗糙造一个词?造句:爷爷的手很粗糙,像老树皮一样。

师:我们再来看,小刺猬为什么称赞小獾?哪个词说明小獾值得小刺猬称赞呢?

对,他做的很“认真”。非常好。“认真”一词,点明小獾做事认真的态度。

4、小刺猬称赞了小獾之后,小獾是怎么做的?大家齐读5-7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来,用横线划出来。

师:我找一位同学,来说一下,小刺猬称赞小獾之后,小獾是怎么做的?生:送了一把椅子。

出示句子:“小獾见小刺猬来了,高兴地迎上去。他给小刺猬一把椅子”

师:“迎”说明了小獾什么? 生:心情好

师:说明了小獾心情很好,带人热情。

5、那小獾为什么送了一把椅子给小刺猬呢?

出示句子: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收下吧。

师:“泄气”说明了小獾当时,不自信的表现

师:“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说明了什么呢?

生:从粗糙的板凳到会做椅子了,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啊,称赞的力量真大啊!

6、出示课件: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的(称赞),让小獾有了自信。

师:说明,称赞能让人产生自信!

7、齐读地8-10自然段,把小獾称赞小刺猬的句子划出来。

师:同学们,读得特别好,我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

生: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嗯,同学找的非常准确。(出示课件)

师:“闻了闻”“香极了”“从来”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小獾称赞小刺猬的真诚。

师:那“闻了闻”还可以说什么呢?

生:看了看,想了想,拍了拍,瞧了瞧,望了望等。

师:很好,同学真棒!

四、小结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来回想一下,小刺猬和小獾之间是怎样相互称赞的呢?文中哪两句话呢?

出示课件:①你真能干,小板凳做的一个比一个好。

②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齐声读)

2、通过学习课文,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说说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他们互相帮助。/因为他们互相称赞。/因为在彼此需要的时候,成了彼此的支撑。

师:很好,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你称赞过别人吗?比如,你的同学,朋友,或者你的家人?

想一想,你的同桌,你称赞过他吗?试着说一说。

师:你称赞过你的家人吗?比如,爸爸妈妈...

生:爸爸妈妈,您工作了一天,我想对您说,您辛苦啦。

师:嗯,同学们,都特别好,今天晚上回到家里,可以试着称赞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消除一下爸爸妈妈工作一天的疲劳。

3、课后题——读读写写

闻了闻 瞧了瞧 看了看 拍了拍

一个比一个好 一课比一棵壮 一本比一本厚 一天比一天强

4、好,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学到了,称赞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6.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六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认识新朋友乐乐, 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 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 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 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学生板演, 教师引导, 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 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 再选2固定在个位, 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 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 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 碰见两个新朋友, 想跟他们 握手表示友好, 每两个人握一次, 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 来给大家送点心了, 面包、包子、饼干, 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 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 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 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 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 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 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 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 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 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 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 直接导入, 进入密码门, 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 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 又为了方便做课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 (变成排列问题, 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 吃, 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 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 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 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 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 (课本中) 用 红、黄、蓝 3 种颜色给地图上 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 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2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3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7.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指导(二) 篇七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标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了《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点拨:此题通过设置情境,综合考查了长征的过程。学生只要牢固掌握关于长征的基础知识,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井冈山会师后建立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所以D项是与史实不符的一项。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如右图),它是一把手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把枪陈列在此,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C.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

D.秋收起义

4.决定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特殊国情B.国民党的反共政策

C.毛泽东思想的指导D.苏俄的革命经验

5.井冈山成为人们“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地方 ②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地方 ③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地方 ④长征开始的地方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③④

6.在一次历史课上王老师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王老师的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7.毛泽东《长征》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列红军所渡河流,按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湘江 ②乌江 ③赤水河 ④金沙江 ⑤大渡河

A.②①④⑤③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②①

8.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主要旅游点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遵义会议会址),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黄果树瀑布)”。你认为贵州省的“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

A.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B.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在这里党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所反映的事件发生时,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状况是()

A.已经恢复了正确的领导,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B.已经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还在“左”的错误路线上徘徊

D.正同国民党进行主力大决战

二、非选择题

10.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为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不断的斗争与探索。请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三、图四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A 5.C 6.B 7.C 8.D 9.A

二、10.(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2)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或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构】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温家宝: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这种交往规模之大,领域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

材料二:2008年5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东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展开为期5天的“暖春之旅”,以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从前首相安倍晋三访华的“破冰之旅”到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日的“融冰之旅”,再到福田首相访华的“迎春之旅”,胡锦涛主席访日的“暖春之旅”,两国关系逐渐走上了正常轨道。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见右图)。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温总理所说的“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和“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

(2)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3)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活动建议。

点拨:这是一道将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紧密结合的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为现实服务的社会功能。同时本题又将中日两国从古到今的关系纵向联系,对中日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题目的最后一问体现了期待中日关系向友好和平方向发展的导向。

参考答案:(1)中日友好交往史实:日本派遣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中日之间50年不幸的史实: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等。(2)“结冰”的主要原因: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如何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3)如组织团队参观学习、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这首歌谣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遭受日本侵略期间所经历的痛苦,其中的“十四年”是指()

A.日本昭和十四年B.民国十四年

C.1931年到1945年D.1937年到1951年

2.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A.“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索活动中找到一张旧报纸(见下图),他们对该报纸报道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

B.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涉及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周恩来等人

C.这张报纸报道的事件和平解决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通过这张报纸的报道可以看出该报纸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为是支持的

4.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唱祖国B.追求理想C.抨击时弊D.抗日救亡

5.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6.李红同学在参观下列城市的著名景点时,发出了一些感叹,其中不合适的是()

A.图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B.图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C.图三:让我们继承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

D.图四: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爆发后D.黄埔军校建立后

8.某媒体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经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这是为了纪念()

A.辛亥革命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改革开放

9.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10.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反省材料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11.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在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前提下,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选项不属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是()

A.中国共产党发动和坚持的敌后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国际盟友的支持

D.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一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日战争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14.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观察图片后回答:

(1)这是哪一次会议?

(2)小明同学在看了该图片后,为图片写了如下注解:在全国抗战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修改党章》的政治报告,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将面临两种前途的选择。以上表述有什么问题吗?

(3)此次会议最为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D 5.C 6.C 7.C 8.C 9.A 10.D 11.B 12.D

二、13.(1)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邓世昌,左宝贵。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义和团。(2)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胜利的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3)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8.以称赞为题二年级作文 篇八

这个周末,太阳露出笑脸,暖洋洋的,温度也上升了,有点春天来到的样子。真是天公作美,很适合打羽毛球。我和老爸兴奋地背上羽毛球拍,走向小区的空地上。

在去的路上,我自信满满地对老爸说,“老爸,这次你肯定被我整的‘落花流水’!”。

“是吗?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整!”老爸一点儿也不服气地说。

到了场地,老爸先是扭了扭脖子,又做了几个扩胸动作,接着扭了扭腰,最后脚尖朝地扭了几下脚踝。我问老爸在干吗?老爸说,“先热热身,做些准备运动。”看着老爸那股认真劲儿,我不禁笑了笑说,“不至于这么下劲吧。”

开始比赛了。我首先发了个“中高球”。只见羽毛球带着浑身的力量向老爸的胸前冲去。我心想,中高球不高不低,直冲胸前,看你这个“高个子老爸”怎么接。只见老爸不慌不忙,从容应对,羽毛球被老爸轻松打了回来。我也不甘示弱,用了一个“海底捞月”,把球又打了回去。就这样打了六七个回合,由于我思想没有刚开始集中,掉以轻心,球落地了。第一局,老爸赢了四个球,我输了。我的脸红通通的,有点气喘吁吁。老爸却还是那么轻松。

第二局马上开始,在休息期间,我一直在练习。累了的时候,就想着等会儿超过老爸的喜悦。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局,我赢了!

爸爸对我说:“进步了,不错,以后要继续努力哦!”

9.以称赞为题写话二年级作文 篇九

今天是小学开学的第1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不知道在学校里是不是跟幼儿园差不多,一到学校,我才知道,学校和幼儿园大有不同,哇,学校操场好大啊!这里的小朋友也非常的多,我都被看呆了。我匆匆忙忙的进了教室,开始跟新同学们交流。

上课了,老师拿着课本进了教室,我心里还有点紧张,怕被老师批评。老师走上了讲台,对我们说:‘我们来上课吧!’说着,开始写起了板书,我们今天上的是认识数字这1单元,讲着讲着,老师开始提问,我知道答案,但我不敢回答,怕答错。老师看教室里没反映就是:‘大胆点,答错没关系。’我心想:老师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是大胆点吧!我尝试举了举手,老师立马就点我的名字,不过我还是紧张,说的结结巴巴的,还好,我打对了,老师对大家说:“这位同学有胆量,不错,虽然答的结结巴巴的,但值得表扬!”

头天开学,我就被表扬了一次,心里喜滋滋的,我决定下次还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不结结巴巴了,这样会受到更多的表扬!

10.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十

1.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三角板上共有( )个角,只有一个( )角,其余的两个角都比它( )。

3.长方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4.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角。每个角都有( )个顶点,( )条边。

5.一个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上有( )个直角,一个长方体共有( )个直角。

二、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的在( )里画“×”0分)

( ) ( ) ( ) ( ) ( )

三、下面图形中哪些是直角?在直角下面的括号里画“√”。(10分)

( ) ( ) ( ) ( ) ( )

四、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住薄#?0分)

1.边越长,角越大;边越短,角越小。 ( )

2.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 )

3.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了角。 ( )

4.直角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角来判断。 ( )

5.角的大小与开口的大小有关。 ( )

五、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16分)

六、仔细找一找,有多少个直角?(9分)

七、画一画,把下图分成4个相等的三角形。(5分)

八、画一画。(16分)

1.画一个角,并且标明各部分名称。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借助三角板上的角,画出比直角大的角。

4.观察下图,在方格图中画出相同大小的角。

九、分一分,把相应的序号填在适当的( )里。(10分)

(1)( )是直角;

(2)( )是比直角大的角;

(3)( )是比直角小的角。

11.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十一

1.学习新偏旁“虎字头”,随文识记 “虑”;小组合作归类识记“论、传、引”;通过观察笔画(关键笔画、主笔)、结构、占格位置当堂正确美观书写。

2.通过“描写丹顶鹤样子的句子有哪些”引入,利用配乐、抓关键词、创设情境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丹顶鹤的颜色美、动作美、形态美,并用图片记忆法背诵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仿照“鲜红鲜红”的构词特点,进行说话练习,感受鸟的家园--大自然的五彩缤纷,激发保护鸟类,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4.通过“ ,因为 ”的句式设计宣传语进行说话练习,激发学生爱护丹顶鹤的意识,再结合《鸟岛》和《放小鸟》两篇课文,引导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自觉爱鸟、护鸟。

20 美丽的丹顶鹤

一、激趣导入

1、调整坐姿【评:坐有坐相、正确的坐姿是认真听讲的前提(习惯)】

2、同学们坐姿很端正,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小谜语,它是谁?板书:丹顶鹤

2.你对丹顶鹤有什么了解?

【评:课文:看来你预习得很充分

课外:你了解得知识真不少;你提到了要保护丹顶鹤,真有爱心;是的,丹顶鹤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德育目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丹顶鹤的课文,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补齐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快来读读课文吧,(先不要着急)听清楚老师的两个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生字朋友多读几遍,读完同位互相检查学案上“同桌互助我会读”,读对了给他一个大拇指,读得不对,帮他纠正。

表扬速度快的同学

2.同学们同桌合作得非常默契,瞧,丹顶鹤要来考考你们了:

第一屏:引吭高歌 展翅飞翔

黄海之滨 第二故乡 无忧无虑

滨加拼音再来读(指名读,全班读)

第二屏:嘹亮的歌儿

翅膀边儿(跟读两遍后再指名读、全班读)【评:你特别会倾听,所以读得很准(习惯)】

三、小组合作,集中识字

1、字词读准了,我们还要会识、会写。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识记方法和书写方法。

2、指名交流。

3、教师范写,生写一个。【评:四人小组合作井然有序、很团结(习惯)】

2.注意书写姿势

小儿歌:食指、拇指捏着

三指、四指拖着

小指在后藏着

笔尖向前斜着

笔杆向后斜着(习惯)

四、精读赏析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创境引读:

同学们,你们看冬天快要来了,一群一群美丽的丹顶鹤。。。。。。(手势)学生朗读,指名读。

走到一位同学面前,老师听出来了,你刚才重读了遥远。

2.随文识记“遥”

(1)遥远有多远啊?很远很远

(2)是呀,同学们,你们看,丹顶鹤从黑龙江的扎龙一路飞到江苏盐城来过冬,这就可以说是遥远。

(3)在遥远迁徙的过程中,丹顶鹤会遇到什么危险呢?【评:对呀,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保护丹顶鹤;遇到受伤的丹顶鹤,我们应该救治它(德育目标)】

(4)齐读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丹顶鹤长得什么样子啊?先不着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找描写丹顶鹤样子的句子。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1人)你能来读一读吗?

⑵谁跟她找的一样,请你再来读一读。

⑶你发现了吗?这个自然段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谁来说一说

⑷你找到了哪些词?指名说

⑸你能不能说几个像“鲜红鲜红”这样的词。

图 湖水碧绿碧绿

稻田金黄金黄

天空湛蓝湛蓝

⑹刚才我们看到的景色,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评:是呀,丹顶鹤生存的家园确实很美,这得利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原来,丹顶鹤生存的家园,我们的大自然是如此的五彩缤纷呀,我们要保护它的家园(德育目标)】

(7).同学们丹顶鹤美不美啊?

这一自然段就是在写丹顶鹤的颜色美。板书:颜色美

(8).谁来夸夸丹顶鹤?2人

评价:真美,关注这些颜色的词,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好,全班试一试。

(9).老师也觉得丹顶鹤很美,而且已经背过了,仔细听,认真观察,老师用了什么好办法?

图片 边点边背

老师用了什么好办法?板贴:图片记忆法

请你也像像老师这样背一背吧

指名背、全班背

看来同学们用上借助图片记忆的方法很快就能背过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还有哪些句子描写丹顶鹤的样子?

指名

这是描写了丹顶鹤的什么美?

板书:形态美

(2).出示图 这群丹顶鹤在干什么?

课文中用了哪个词?引吭高歌

(3)这只丹顶鹤在干嘛?展翅飞翔

(4).同学们你们看丹顶鹤不论是引吭高歌还是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优雅。

这是写丹顶鹤的什么呀?板书:动作美

难怪人们都叫它什么?仙鹤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丹顶鹤的故乡在哪里?

是吗,黄海之滨是它的第二故乡。

出地图:从它的家乡来到了黄海之滨,这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为什么会当做第二故乡呢?好【评:是呀,我们要保护丹顶鹤的生存环境(德育目标)】指名读

2.学习“无忧无虑”

视频:走进丹顶鹤的生活

视频上,它们在干什么?(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捕鱼,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这里环境优美,食物充足,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烦恼,没有忧愁,这样的生活就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3.随文识记“虑”

⑴出示生字,虎字头变红,你在哪个字里见过这个偏旁?对,他就叫虎字头。板书虎字头。

⑵跟老师书空两遍。

五、扩展延伸(德育目标)

1.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对丹顶鹤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是呀丹顶鹤确实美,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配乐朗读)

3.老师听出来了,大家都很喜欢丹顶鹤,可是你们知道吗?丹顶鹤现在是濒危动物,全世界只剩多只。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想呀?保护丹顶鹤,板书:爱护(红色粉笔)

4、那让我们为丹顶鹤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因为 。

【评价: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小游客。

你也很有爱心。

老师听出来了,你很想保护鸟类。

评价:你设计的标语不仅保护的小鸟,还提出了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板书:画心形图案(德育目标)

六、学以致用我会填

小朋友们:

你们好,感谢你们的喜爱,丹顶鹤无 是在地上 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很优雅,所以,人们 说我们是神仙的旅伴,我们在黄海之滨无忧无 的生活着,欢迎你们到我的故乡来!

七、知识整合

1、鸟岛图片,同学们下学期我们还会到“鸟岛”去,学习《鸟岛》一课,认识各种各样可爱漂亮的鸟,你有什么感受?

【评价:是呀,同学们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一个都要保护鸟类。】(德育目标)

2、《放小鸟》和《护林军》回顾

3、推荐阅读书目《有趣的鸟类王国》

八、布置作业

1.用你喜欢的好方法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自主阅读《有趣的鸟类王国》。

板书: 20 美丽的丹顶鹤

颜色美

爱护 形态美 图片记忆法

动作美

12.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十二

第   6   单元          第  1  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识字6

教学目的:

①了解课文的内容。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③ 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识字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本课认读字和词语,让学生读(开火车读)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初读课文:

1、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词。

2、生质疑,师解答。

3、你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吗?自己试试。

三、再读课文:

1、孩子们,你们知道反义词吗?(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

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反义词。(出示课件)

2、文中给我们列出许多组反义词,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找一找,把你找到的

反义词说给你的同桌听。

3、汇报,教师是适时指导。

四、细读课文,熟读成诵

1、用“□”勾画出文中的反义词,读一读这些反义词,想一想你能明白这些词

语的意思吗?

2、出示这些词语,说一说每组反义词的意思,先小组讨论,再指名。

3、用开火车、齐读抢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4、师生对读课文。师:美对──

生:美对丑…….

5、同桌对读课文。

6、熟读成诵,试背课文。

7、齐背课文。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五、引申:

1、我们能不能用这些反义词说说话?

2、出示老师写的话,学生读一读。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六、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反义词,你有什么收获?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识字6

美-丑 贫-富,爱-恨  冷-暖。真诚-虚假   饥寒-温饱,冷漠-热忱  索取--奉献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2-3 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23、窗前的气球

教学目的:1、认识文中“科、亚、呆”等7个字,会写“周、床”等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话;

2、指导体会人物感情变化,感情流利朗读课文;

3、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感情,珍惜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八个汉字,指导学生写好半包围的汉字;

2、体会课文人物的情绪变化,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师生交流:老师出示两只气球(笑脸图案的和没有图案的)。你喜欢那个气球为什么?

2)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这只气球(笑脸图案)气球的故事,老师板书:22*《窗前的气球》

想知道这个红气球的故事吗?想知道“窗前的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读通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注音的汉字读准。

2、读完了课文,课文是哪一只气球呢?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

(三)自主识字:

1、看来同学们课文读得还不错,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

(板书生字:科、亚,学生读)

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课文写了科利亚的什么事?

2、出示其他五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张 病 床 户 角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3、你有办法记住这些字?

同伴之间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自编识记的“儿歌”等)

4、组词练习:给这些字找些好朋友吗?

在课文中找、在生活中找……

(四)指导书写,课内书写

1、教师打开投影仪,进行范写,学生观察笔画、书写位置。(教师可边示范,边引导学生口述书写笔画)

2、学生教材田字格练写。

(五)流利朗读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把“拦路虎”给去掉了,再来读课文。

1、由朗读文章,把语句读通、读顺。

2、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看看谁读得好,哪儿读的好?

(六)课内练习。

1、书空听写(学生边说笔画与部件,便书空。)

2、习字本扩词练习,书写生字。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一、课前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新词:⑴认读词语。⑵听写生字新词。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这只气球(笑脸图案)气球的故事,老师板书:22*《窗前的气球》

想知道“窗前的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二、交流感悟,感情朗读

1、科利亚怎么啦?从什么地方知道科利亚生病了? 读课文的一段,结合现实说说什么是“传染病”。(如流感)

2、生病住院后的科利亚怎么啦?从哪儿看出来的?

用笔划出有关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人物的内心感情。如:静静得、呆呆地,真没意思

(课件出示:科利亚望着窗外的天空)结合课文,说出科利亚此时的心情。孤独无聊的科利亚离开爸爸妈妈,离开他的伙伴,他觉得真没意思,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出科利亚的心情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课件演示:窗外带有可爱笑脸的红气球上下飘动。

正在科利亚感到无聊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气球上有什么?用“可爱的……”说话。

看到气球在你的窗前飘动,你想知道什么?如:红气球怎么会在窗前飘动呢?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上面还有一个小孩的笑脸呢?

读3到5自然段,讨论解决刚才的疑问?(生读书)

4、科利亚开心吗?读科利亚高兴的句子。他为什么笑呢?用“高兴得……”说话。

如果你是米沙,你还会怎么做呢?说说你这么做的理由。(学生交流)

5、大家各种想法都是为了让科利亚开心,谁能用刚才的体会读读课文3~5段。朗读时,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看看怎样读?

小结:科利亚虽然病了,但是有了同学们的关心,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重新回到学校和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让我们带着这份真诚,有感情的齐读课文吧!

三、复述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听。

四、延伸拓展

说一说:你们同学之间的一些感人、开心的事情吗?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五、总结全文,课内练习。

1、书空听写(学生边说笔画与部件,便书空。)

2、听写生字。

3、完成练习册。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22 * 《窗前的气球》

米沙科利亚

看望同学

静静地 呆呆地

可爱的……

高兴的……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4-5 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23、假如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能仿照课文创作诗歌;

情感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诗歌的朗诵(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朗读时却不能一样,有变化;各段所描绘的对象不同,应该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 生字卡、课件、马良的故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可以请知道的小朋友讲一讲,若都不知道,老师讲述)马良的这支神笔好神奇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一个小朋友想要拥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假如她有了这支神笔,她会画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用“□”标出要求认识的生字。标出节数

2、认记生字。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自由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摘卡片游戏,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说对了就把卡片摘下来。

如:“姑娘”的“娘”去掉女字旁,就是“马良”的“良” 。食:“良”字加上“人”字头,把最后的捺变成点。“食物”“粮食”

泣:把“位”的单人立去掉,加上三点水就是“哭泣”的“泣” 操:把“澡”的三点水去掉,加上提手旁就是“操场”的“操”

(3)用开火车、同桌、男女生、齐读等多种方式认读卡片。

三,整体感知课文

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读课文一遍,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四,生字书写

1、将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请小朋友为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3、学生自由观察生字,说说你对哪个字感兴趣,你觉得写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老师相机点拨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哭:上面两个“口”,像两只眼睛,下面是“犬”,不是“大”,可以将那一点看成流出的眼泪。

食:提醒学生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双:由两个“又”组成,左边的“又”最后一笔变成点。

体:与“休”作比较,体:体育 休:休息。

每个字都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五,练习巩固

1. 生字书写练习

2. 读熟课文,想想:这个小朋友到底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画?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一,导入复习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真的呢,昨晚我就梦到马良了。那是在一个很热闹的地方,有不少的大人和孩子们在周围玩耍,他不知怎么知道了我是老师(可能没有他不知道的吧),他说从学画画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可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很快,所以有时间觉得都忙不过来了,于是想请几个志愿者做助手……话还没有说完,旁边马上就有一个小朋友作了一首诗应聘,“你说可以吗,他这个人?”我一激动,还没答话,一翻身,醒了。哎,真遗憾!你们愿意帮他审一下吗?这就是聘书。

二,复习生字

要审别人的文章,我先来测测你有没有资格(已经学过了的,如果你能认识他们,那你就可以参与其中了):

卡片:良 缩 遥 寻 食 泣 健 康 操

马良 叹息 缩着 遥远 哭泣 健康 操场 寻找 食物

1.指名读,读准字音

2三,精读理解课文

1. 听课文录音,思考:

他要画些什么呢?为什么画这些?

2. 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回答:他要画些什么?

(一个红红的太阳、许多好吃的谷粒、一双好腿)

3.请你再读一读,想想他为什么要画这些啊?用笔勾出来。

指名读出句子。

(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让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让西西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3. 你最欣赏他的哪一节,请你着重读这一节,想想,

你为什么欣赏这一节?

你能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吗?

(听听窗外的小树,他们在叹息什么呢?

(“许多”、“好吃的”能想象出小鸟们“苦苦等待”的情景吗?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病的科里亚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和寂寞大家都能感受到,那么西西的痛苦你肯定感同身受,他会是什么心情?)

4. 你觉得自己体会的更深吗?来试试

喜欢这部分的一起来!

5. 小朋友的愿望只有这些吗?

齐读最后一节。

四,读(背)全文

这份聘书我们一节节的审完了,我们还应该有一个整体影象

请你自己想象小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听你们读后,老师也想试试,行吗?

齐读

(男女分角色读)

五,马良会聘这位小朋友吗?为什么?

他关心别人,心里更多的想着别的!

六,马良要聘好几位呢,你想应聘吗?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

评:他会被选上吗?为什么.请小老师教读词。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七,把你想说的以诗歌的形式写下来,你就是诗人了!

教学后反思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6-7 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24、日记两则

教学目的: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4、让每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规范写日记的格式。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让每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日记能记录心情,日记能记录梦想,你想写日记吗?今天我们走进一位小朋友的日记,走入她的梦中吧!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由读全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字词和成语多读几遍。

(2)识字时可以尝试多种方法。

(3)读读课文,了解日记写了哪些事。(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读生字新词,我学会了“则、昨、料、费”等字,明白了“橱窗、寄钱、苗族、高兴、路费 、裙子  山寨  失望 羡慕”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高兴、失望、迫不及待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会写。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识字。

生1:我学会了一种新方法--加一加,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我要用它来学习生字。

生2:我知道“镶着”是指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羡慕”是说看见别人有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迫不及待”是说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的意思。

……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

2、展示创造性朗读。

3、展示自创性诗歌。

三、激发知识冲突(5分钟)

写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呢?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1、展示自主收集的资料。

2、日记记录着一个人的心情,记录着每个人的喜怒哀乐,记录着我们走过的点点滴滴,孩子们,把我们平时做过的好事,写到日记中去,让同学、老师、妈妈……和你一起分享分享吧!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

喜怒哀乐是人心情的写照。现在的你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还是让我们快乐写日记,保持快乐好心情吧!今天继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2、提出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多读几遍。

(2)“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认真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还知道这是一篇日记,也知道了日记的格式。

2、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生1:阿英妹妹是谁?她在哪里?妈妈明明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却不给我买,妈妈真小气!要读出生气、失望的语气。

生2:我说把钱省下来,可以买好多书。在梦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看到了许多苗家小姑娘。我从书包里拿出书送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生3:她告诉我,是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读书,要不,她早就失学了。她还说,她穿的衣服和来我家的路费,也是我妈妈寄去的。要读出关心的语气。 ……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则日记。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比较一下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

2、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延伸拓展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学会了写日记,现在,就把我们今天的学习感受写到我的日记里进行展示。

2、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记录生活,你的日记就会更精彩。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五、总结全文,布置写日记。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8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25、《古诗两首--回乡偶书》

教学目的: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字典、词典、注释,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以前学过古诗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或多首古诗呢?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扫除障碍。

1、拼读“黄树叶”里的生字,同座互考。

2、通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3、指读“我会认”,教师听音准,正音。

4、书空试写生字词。

5、教材田字格里描红练写。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

2.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

3.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

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

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

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四、布置作业

熟读、背诵、默写《回乡偶书》。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9 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25、《古诗两首--赠汪伦》

教学目的: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字典、词典、注释,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扫除障碍。

1、拼读“黄树叶”里的生字,同座互考。

2、通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3、指读“我会认”,教师听音准,正音。

4、书空试写生字词。

5、教材田字格里描红练写。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三、学习《赠汪伦》

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①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

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

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指导朗读、背诵。

①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配乐朗读

③背诵这首诗。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四、布置作业

默写《赠汪伦》。完成同步练习。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10 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的:

1、发现并运用“熟字相加”的识字方法。

2、发现汉字的一字多音现象。

3、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能够发现识字规律和多音字的用法。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很多汉字,其中有很多规律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观察一下,汉字的新的特点和有趣的现象。

(二)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一、我的发现:

1、【出示:我的发现】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字词。

2、【出示:泡泡】读“小泡泡”里的话。

3、你们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了吗?找同学交流交流。

4、巩固识字。

【出示:本课生字以外的汉字部件】拼一拼,看看拼成什么字?如:户-方→房、田-心→思、口-贝→呗、月-各→胳。

二、“我会认”。

【出示:生字】会读吗?你是怎样记的?

三、“我会填”。

【出示:我会填】学生读读、说说、用用,你们发现汉字的什么现象?(一字多音现象。)

(三)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四、展示台。

【出示:展示台】

展示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体现自主性。

教师指导: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唱其他歌、跳舞;讲关爱和奉献的故事;说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记名言。

(四)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五、作业:

课后继续讲关爱和奉献的故事;说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记名言。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历(日历)      扇(电扇)

贡(贡献)      确(正确)

肯(肯定)      愁(发愁)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11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语文学习园地六

教学目的: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心。 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的精神面貌很不错,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我来考考你们!我说前,请你们说后,帮我说完整。

【出示: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指手(画脚) 迫不(及待)

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学习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真高兴你们能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希望你们继续这样做下去。老师也像你们一样爱积累词句。今天我收集了两句话【出示课件:1、小明有一双眼睛。2、聪明伶俐的小明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请大家评一评哪句好,为什么?

小结:哦!也就是在一个词语前面加一个合适的词语就会表达得更清楚、具体。你们真聪明,能有这样的发现。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你们能在它们前面加合适的词语把它们说得更具体吗?(课件出示:读读记记)

3、你们能再说几个吗?小组内讨论一下吧!

4、以小组竞赛形式汇报。

(二)我会填。

刚才,你们的词语读得很有精神!试试看读句子是不是一样棒!这里有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出示:我会填】

大家发现缺了什么吗?试试加吧!

2、汇报。为什么这样加?

3、能读出这样的语气吗?试试吧!想想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三)我会读。

1、读句子读得那么有感情,想成为读书小能手吗?那你就试试读这首儿歌吧!

【出示:我会读】

2、自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四人小组汇报读书情况。  师及时小结读书方式。

4、藤和瓜好、蜂和花好、云和风好、我和同学好,那还有什么和什么好?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三、扩展。

我们还和书好,因为书里藏着宝,不信的话你去找一找,把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写在“藏宝图”中,积累下来。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四、布置作业

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健康的身体      羡慕的眼光

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

心爱的裙子      火红的太阳

五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阅读教学设计模板

第  6  单元          第 12课时           设计者 程克民

课题:语文学习园地六     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2、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3、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倾听时,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想仔细,记心上。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初步学会倾听、交流、沟通。

教具、课件或课前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一、故事导入,触动心灵。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你们想见见她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播放:残疾人的生活片段)

2、她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像她这样,身体有缺陷的,生活很不方便的人,我们称他们为【出示:残疾人】

3、看了她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感想?今天的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出示:口语交际内容】

(二)

自主识字  学习方法

尝试运用

环节为:

读通课文,拼读生字→多种形式,集中识字→分析字形,学习运用→有趣活动,复习巩固→指导书写,课内抄写 二、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1、认识残疾人。

同学们,我们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十分方便,我们过得多么幸福啊!但是,在我们身边,也有各种各样的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展示:残疾人生活图片)

2、谁能介绍一下你在生活中或刚才的图片中认识的残疾人,他们是哪类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教师示范,提出“听”的要求:听的时候要听得仔细、听得明白。(出示:听仔细明白)

学生练说,提出“说”的要求:我们在说的时候要把话说得清楚、说得完整。(出示:说清楚完整)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交际有血有肉。

1、创设情境,说说残疾人。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残疾人,虽然他们的身体缺陷不同,但他们在生活中都要遇到许多困难。

【出示:盲人图片】一个盲人要去商店买东西,知道该怎样做?怎样说?

【出示:肢残人图片】一个残疾人,失去了一只脚,走路不方便,可是想到风景区去观赏美丽的风景,我们又应该怎样说?怎样做?

【出示:聋哑人图片】有事情要告诉一个聋哑人,应该怎样做? 生生互动:四人小组交流、表演--全班反馈:师生表演、生生表演。

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残疾人吗?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帮助他们的?

(三)

熟读课文 理解词句

适当拓展

环节为:

复习生字,巩固字音→熟读课文,理解词句→适当拓展,积累语言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交际内容。

1、我们的同学知道了该怎样关心帮助残疾人。其实我们的国家对残疾人也是相当关心、重视的。【出示:资料】*

国家在1994年8月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使残疾儿童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受教育。自1984年10月至今,全国已成功举办了7届残疾人运动会,使有特殊运动才能的残疾人在运动会中崭露头角。买票有残疾人专窗,坐车有残疾人专座,这些规定都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帮助残疾人的行列中来,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社会和好心人的帮助。

(四)

总结全文,课内练习;听写生字,指导订正 五、总结倡导,付诸行动。

1、同学们,在我们身边不止是残疾人,还有许多有困难的人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帮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他们感到世界充满爱,同学们,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我们把对残疾人的爱心变成实际行动(出示:擦去“想”的课题)吧!

教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  听仔细明白 说清楚完整  懂得关心、照顾残疾人,从小树立助人为乐的思想

板书设计:

13.让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堂丰富多彩 篇十三

一、分析总策略

根据课标,教师选择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思路,把注重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和突出创新意识,侧重师生互动融合在一起,让教学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每节课的设计都充分围绕师生互动进行,让学生在学中理解,在课堂交流中培养思考能力。

我在每一课中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在反思中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心得体会,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二、逐单元回顾教学得失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可以用夸张和对比,加深学生的记录。如学生用尺子量厘米和米,让学生用想象与夸张进行对比:如一个人有76米高吗?想象一下三层楼才24米,孩子意识到自己错了,马上改过来,并且在以后的练习中都自己先想像一下再填空,有的比一比量一量再填空。长度单位强调:硬币曲别针每组4样,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这也是个问题,处理练习时学生估测有一定难度,尺子上刻度找1厘米,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了解米尺,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教材中认识线段,要记住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图形,通过量画线段了解线段的直和有两个端点,还可用颜色表示,是线段就红色,不是线段就是绿色打X,让学生看得更清楚。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等实践活动,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直观理解,再让学生把学具操作中感受运用于探索笔算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分别完成从口算到笔算,从不进位、不退位向进位退位的算法发展,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讨论,包括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方法的迁移,知道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体会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在交流中总结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规律。

在教笔算中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趣味运动会、掷球游戏、跑步接力赛、口算比赛、填数游戏、奖励水果等活动设计借助美丽画面的呈现,吸引了学生参与,使他们兴趣盎然,从易到难的由浅入深,在设计中发展了思维情感态度,渗透保护大自然的品德教育,把问题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里中体现解题多样化、口算、摆小棒、笔算均可,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质问教师引导到改正展示都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我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分析,畅所欲言的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具有多种选择,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也照顾到下游学生有限的解题能力,为他们能顺利解题提供一定的帮助。在练习课中采用系列游戏活动,如:小医生门诊,快乐加油站,夺红旗等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他们认真检查,做题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仅会判断、改错,而且还要说出对的理由和错的原因。只有准确表达出观点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算理,也就是会说重于会做。

在批阅中,订正单纯计算题同位互批,有错的让错的学生改正过来,还要说出计算过程,也是让其他同学有了一次巩固学习的机会,一举两得。

在应用问题中,学生经历、体验、探索,不仅用脑去学习,而且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和感受,教师一没“牵牛”二没“放羊”学生开放性问题创新能力得到有效保证。

应用题的改革大致有两点:1、情景的设计给学生一个多彩而丰富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信息,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然后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答案回到实际情景中进行检验。2、对传统应用题进行改造,有的题将原条件进行变动,然后研究结论会有什么变化,有的题原来就多种解,现在不仅仅满足于解题,而且要引导学生用画图和列的方法系统地找出各种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以环保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懂得如何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保护好地球环境,计算中避免三个数三叠进行连加法连减的竖式加强计算时细心和计算后检查,及时提问,巩固练习,加大训练力度,最大的问题是个别学生解题速度太慢,与计算速度快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教师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注重题目及时纠错练习。

在加减法估算中,掌握整十估算,让学生利用自己思维策略进行,在整理和复习中总结出笔算加减法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笔算加法(进位、不进位),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笔算减法(不退位、退位)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总结出先加个,再加十,先算第一位,再算第二位,个加个,再加十,同学自己发明口诀并找喜欢口诀、说,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长高了这一课,让学生从猜测到动手测量要特别关注和引导。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要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创设情境,交警叔叔指挥交通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时钟演示,感受角,探索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画角从方格图中的顶点画角并做上标记,画直角的练习让学生要画直线和尖角,不要画弯角,选定一个顶点,先画条边,另外那条边与之垂直画出来的直角才有作用。在方格中角最好标上字母让学生好辨认。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有2-6的乘法口诀,我让学生每天背组口诀,然后进行练习。口诀中按5、2、3、4的规律进行归纳,最后编6的口诀由学生自编,让学生首先是练习熟记口诀,让学生选好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展数学问题的情境,同时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同时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口诀从一开始,我就每天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排口诀如第一天1的口诀,第二天2的口诀,第三天3的口诀,等以此类推,但在后面考试和练习中发现有的学生口诀是一半语文字,一半数学字,有的口诀是省掉部分字如:一一得一,写成一得一,二五一十写成二五十,五五二十五写成五五二五等,要找出部分错题,反复纠正,让学生印象深刻,在乘法初步认识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根据课标提出新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在教学中从连加引入乘法,教无定法,让学生感知过程,感受乘法中的因数、因数积与加法中加数、加数、和、及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名称区别了解名称的区别与算式不同后在读作写作和表示的意思再进行区别使学生分清加、减、乘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理解的难点,个别学生出现了3+5=15的错误,也因此而纠正过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间接经历一次知识再创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灵活性,给学生更多鼓励,欣赏学生成果,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也意识到关注弱势群体不够,在热闹的不举手自发喊出答案的背后,又隐藏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因此我设计有层次性和开改性活动,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如做一做布置完,在检查同时布置练习题,检查到一半时评讲练习题,再布置指导丛书相关练习题,再继续检查,使学生没有空闲,在教跳格子,数轴图时,要圈出数字再打箭号比较好。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松让学生用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有信心,他们也才更加有动力。

教学中采取生活探究——应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给学生宽广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发现每句口诀的含义,并在乘加、乘减中让学生列多样的解题方法,如玉米图三又可列乘加又可列乘减如:4×3-2=10

14.二年级上册《称赞》的教学设计 篇十四

课前准备:教学光盘、各种叶子、剪刀、胶棒、卡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辅导下,独立完成贴画和运用拓印方法完成作品。

2、训练学生对自然形状的概括和组合处理能力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看光盘,感受树叶。

2、讲解树叶拓印: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树叶,摆放成图案,进行拓印练习。

提醒学生,拓印时如果某一部分模糊了,千万不能反复,月反复越模糊。

用不同颜色的彩笔一部分一部分地拓印会有更好看的画面。

第二节课:

1.让学生把各种树叶自由组合。

2、尽量少用剪刀裁剪,如果才见过多就会失去了树叶贴画中“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

树叶贴画的底色衬纸要稍微粗糙些,厚些,以便于粘贴。对有创新的学生及时表扬,拓宽学生创作思路。

15.小学二年级作文:称赞 篇十五

老师布置作业读了《称赞》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刺猬发现獾在学做木工,它已经做了三个小板凳,虽然做的很粗糙,但是獾做的很认真,小板凳也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我觉得这篇课文重点在最后一句话,我们做事情,只要认真做,就会能做好,可以用熟能生巧这个成语来比喻。

《称赞》读后感

《称赞》主要讲的是,小刺猬称赞了小獾,让他有了学木工的自信心。然后,小獾称赞了小刺猬,让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我觉得,小刺猬和小獾都是能观察到别人优点的小动物。他们相互称赞,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在家里,我自己洗碗时,妈妈称赞我说“真能干”。我自己做饭时,爷爷奶奶称赞我说,“真像一个小厨师”。这时候,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今后,我要向小刺猬和小獾学习,多多发现别人的优点,陈赞别人。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称赞》读后感

我们学了《称赞》这一课,讲的是:小刺猬鼓励小獾做的板凳一个比一个做得好,小獾学会做板凳以后,小獾还送给小刺猬一把板凳,小刺猬连忙给小獾两个又大又红的大苹果,小獾说:“你的苹果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苹果。”小刺猬说:“你的称赞让我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互相鼓励,互相称赞,会给人带来自信和快乐。我以后要多称赞我的同学和朋友,让我们在称赞中共同进步。

《称赞》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称赞》这个小故事。我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因为小刺猬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在别人泄气的时候鼓励别人,这就是我喜欢小刺猬的原因。

小獾在别人鼓励它时它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把自己做的最好的给别人,这也是我喜欢小獾的原因。

我应该向它们学习,这样我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称赞》读后感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了《称赞》这篇课文,课文的内容是这样的。

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采果子。

在小路边,他看见一只小獾在学做木工。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坐的很粗糙。小刺猬称赞了小獾使小獾有了自信。小獾又称赞了小刺猬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我也要多称赞别人,妈妈也称赞过我,天黑了我怕黑,妈妈说我是个勇敢的孩子。

《称赞》读后感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称赞》,我很喜欢里面的小刺猬和小獾,它们相互鼓励,使对方不气馁。首先,小獾学做板凳,做的不够好,沮丧极了,但在小刺猬的鼓励下,板凳一张比一张做的好。小刺猬摘苹果也很劳累,但在小獾的鼓励下,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称赞可以增加亲近感,可以使其更友善。所以,小朋友们,要多多的称赞别人,不要吝啬哦!

《称赞》读后感

《称赞》这篇课文里的人物有小獾、小刺猬。他们互相称赞。

小刺猬称赞小獾做的板凳一个比一个好,让小獾有了自信。

小獾称赞小刺猬的果子又香又甜,帮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

我称赞过李博研,因为李博研描字帖描的很快。

我妈妈称赞过我爱学习,星期六的早晨我6点半就起床了,一起来就读书,所以我妈妈表扬我爱学习,我感到很高兴。

值得赞颂的事

星期天的早上,发生了一件让我敬佩不已、意想不到有事情。

早上,我和妈妈吃完饭,就上了公共汽车,“下一站,南风广场”,售票员阿姨用清脆的声音叮嘱着。

到了南风广场,车门开了,我看见一位老爷爷站在那里,他满脸的皱纹,看上去很慈祥,等老爷爷上来的时候,车上的座位已经满了,售票员阿姨看了看周围,清脆的说道:“哪位愿意给这位老爷爷让个位?”车上的人就当做是耳旁风,有座位的人一个个仍旧坐得稳如泰山。

售票员阿姨又重复了一遍:“哪位愿意给这位老爷爷让个位?”

可是,车上的人还是充耳不闻,这时候,一位辫着辫子带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很有礼貌的站起来,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您就坐这儿吧!”

老爷爷听了,慢慢地走到小姑娘的身旁,拍拍她的肩膀,笑呵呵的说:“小姑娘,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那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那个小姑娘的身上,与此同时,我从那些人的目光里也看到了对小姑娘的敬佩。

我们都应该学习这位小姑娘的懂礼貌、助人为乐的品质。

值得赞颂的事

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王刚和俊一到河边游泳。俊一对王刚说:“我游泳技术可高了,能从这儿游到对岸再游回来。”王刚说:“这河水可是很深的,还是不要下去了,要注意安全。”俊一说:“真是胆小鬼,你一定是怕我超过你吧,我一定要让你看看我有多厉害。”

俊一腿一蹬,一个猛子就扎进水里,在水里轻盈地游来游去,就像是一条机灵活泼的小鱼。王刚在岸上边看边想:“他的游泳技术果真不错,只是千万别出什么意外呀!”突然,俊一的脑袋一沉,马上又浮了起来,紧接着又沉了下去。有经验的王刚知道,俊一一定是腿抽筋了,于是他赶忙冲着人多的地方大喊:“有人掉河里了,快来救人呀。”这时人群中冲出了一个年轻的叔叔,只看他健步如飞,连裤子都没来得及脱,就跳进水里,把俊一从水中救了出来,到了岸上之后有马上给俊一走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经过一番抢救,俊一从昏迷状态中醒了过来。

在我们和俊一说话的时候,那位好心的叔叔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走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个年轻叔叔的做法真的很值得赞颂,很值得我们学习。

值得称赞的事

世上有善事,恶事,美事,丑事,而我最喜欢见义勇为的事。帮明思义,见,就是看见;义就是值得做的事;勇就是奋勇上前。世上的事太多了,可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有一件是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那是在不久前,在长江边上游玩的两个小男孩一不小心掉进长江中,当时人群在没有一个人敢出手救人,幸亏有十名大学生正在长江游玩,其中中三名会游泳学生立即跳下水,向小男孩游去,其它的七名学生也搭起起人梯向不男孩走去,想尽力把他们救出,可是中间的几名大学生因为体力不支,倒在了河里,其它大学生也跟着一起倒时了河里,这时,几名冬泳队的老人发现了他们,便把他们救出,但遗憾的是有三名大学生因救援时间太晚,离开了人间,这时救援官兵赶来,将打捞出来,将他们安葬在长江边上。

见义勇为,本是人人应该做的好事,可是有人因怕死,不做,幸好有这些克己奉,舍己为人的人在,世界才得以安宁、和谐。所以,我们要发扬这个传统,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让别人也这样做,这就是人生的法则。

值得赞颂的事

暑假期间,我和妈妈去了在让胡路的大姨家,天琦哥哥也在那儿。有一天,我们去逛商场。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有点饿了,于是我们去德克士吃了午饭。吃完后,我就有些不耐烦了。我和天琦哥哥就坐公交车回大姨家。

在公交车上,一些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另一些人则扶着车,在一旁站着,我和天琦哥哥只得在拥挤的人群中站着。我看着其他人在一旁坐着,心里很难受,也想做这,腿好酸。唉,就是能在地上坐一会儿也好呀!

这时,一位叔叔站了起来,示意让我坐下。我本来不好意思做,可哥哥也坚持让我坐。我只好坐了下去。到站了,我们下了车。

这虽然只是一辆车,但不小。在这辆车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都比这辆车大得多。

一件值得赞颂的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值得赞颂的事。

前几天,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可是没过几天,气温开始回升,雪水和泥土混合在一起,路面很脏。早晨,我和妈妈走在上学的路上,只见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路边的行人便走边躲避汽车甩出来的泥水,有些人躲闪不及,被溅了一身,但是汽车已经开过去了,他们也无可奈何。我和妈妈看见一个中年妇女正急急忙忙穿马路,过斑马线时,一辆出租车从左边驶来,看到她走进了,便放慢了速度,怕溅这个阿姨一身泥水,并露出了亲切和蔼的笑容,我和妈妈看到这个场面,深为他高尚的品质而感动,说这个出租车司机心肠真好。

这个出租车司机很普通,甚至默默无闻,但他做的事情是值得赞颂的。因为他心里想着别人,处处为别人找想。虽然这件事情很小,但却可以看出他心灵的美好。

上一篇:关于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下一篇:煤业有限公司检查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