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2024-07-30

省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1篇)

1.省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源头活水润心田

-----省“名师团送培”响水县教学研究培训学习小结

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吴娟

10月15日至10月17日,为期两天半的省“名师团送培”响水县教学研究培训活动已落下帷幕。七位专家教授的讲座不仅让我充实了理论基础,了解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观点,更让我尝试着用辩证、较为理性的思维方式想事情,看问题。他们对真理探求的较真、执着和为人的正直、坦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教师,说真的,对于研究这个词有些望而生畏。做研究,写论文可以说是老师最头疼的事。不知怎样去堆砌那些生涩的理论?那些所谓“高深”的“很具指导意义的”“纲领性”的论文,似乎并不受到小学教师的青睐,我们更偏向一些同行的操作性更强的案例。听了缪徐老师的讲座《浅谈“草根化研究”》、陆华山老师的讲座《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让我感到我们小学教师有了一个切实可行、实践性强的研究方向,因为它是根植于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实践,是从实际出发而无需太多高深的理论水平,而且成文是具体的,描述性的,有利于他人学习和借鉴的,并能揭示教育深层次规律的研究。

陆华山老师以自身专业成长为例,让我感受到身处苏北、教育仍处于落后地区的我们,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陆华山老师的讲座《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五问,让我明白了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他的起点也是在农村小学,他的专业成长之路是十分艰难的,成绩却是令人瞩目的:南京市小学语文学

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苏教版阅读教学竞赛(录像课)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教学工作的深入研究,平时大量的阅读、投稿„„才成就了今日的他,正所谓厚积而薄发!他对后进生转化的案例,更看出他的学生的良苦用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聆听了他的教诲,我深深地认识到我首先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学习榜样给自己确定一个标杆,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给自己定位,关键是行动起来,不能放弃。

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学员们的交流,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展了思维,学会了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学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模式、撰写论文案例的方法等,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能融入课改的浪潮,与时俱进。

省“名师团送培”活动带给我的是一种新的体验,让我们不出家门即可学习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受到名师的指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教师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才能将新的教育形式应用于教学实践。这次培训好似那源头活水,滋润着我的心田。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精神作为指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教育做贡献,实现自

身价值。

2.省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一、感悟历史的沧桑,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做深度的思考,培养探究精神

据AIR夫妇所著《迷失鼓浪屿———时间是用来浪费的》记录,鼓浪屿最繁华灿烂的年代是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至20世纪中叶(抗日战争之前),这百年来呈现了无数的传奇在这个不大的岛上。“这么一个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居然有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西班牙、荷兰、丹麦、葡萄牙、奥地利、瑞典、挪威、比利时等国先后设了领事馆。小小的岛上汇聚着带有浓郁故土气息的建筑以及操着各国口音的人。”因此,岛上医院、学校、教堂等等非常多,当年洋人在此繁衍扩建的过程中,给鼓浪屿这个本不着光彩的小渔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课题组的同学通过探究,了解了鼓浪屿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鼓浪屿不仅培养出了100多位知名的音乐家,也造就了其他蜚声海外的人才,如作家林语堂、艺术家周廷旭、天文学家余青松(1897-1978)以及中国的第一位现代运动教练和体育先驱马约翰。鼓浪屿首创女子教育,培育出了诸如妇产科先驱林巧稚女士和世界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女士这样的天才。”随着经济的发展,鼓浪屿的定位一直没有明确下来。而今市政府把原来厦门最好的中小学、幼儿园还有医院外迁,使得鼓浪屿的教育、医疗水平下降,许多原来的岛民因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不得不迁往岛外,而“只出不进”的政策使得许多原岛民再也回不来,另外又有许多高素质的人群想进又进不来。那些空下来的房子只能出租给外来农民工或者直接空置任其破败,如此这般形成非良性循环发展,全岛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人气不断下降,老房子得不到及时修缮而破损最终倒塌。但鼓浪屿的危机不仅仅是那些摇摇欲坠的老别墅,而是鼓浪屿原生态人文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过于浓厚的商业文化。那么,鼓浪屿的定位到底什么是最优的,鼓浪屿的文化应如何传承与发展,鼓浪屿还能造就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么,这些都引起课题组的老师及学生们的高度关注,吸引我们用心地去研究,并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习如何去发现问题,培养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题研究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 适时引导,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我们老师应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有关书籍、网络来学习、研究。此时有一点却必须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学生们了解的信息虽然很多,有时甚至比老师了解的还要多,但是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往往比较差。这时,老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依据我们课题研究的主题,对所收集的信息做归类,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2. 在走动中探究语文学习,用心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当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怎么办?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就可能扼杀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学生在调查鼓浪屿的教育变迁时,就很快发现,鼓浪屿曾经很有影响的一些学校,像鹿礁小学、笔山小学等都不复存在了,厦门二中高中部、人民小学也搬迁到五缘湾及东浦路去发展,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是很强的,我就及时引导他们搜集有关材料,并走访曾经在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在这里学习过的学生,综合相关信息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些活动,使课题研究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这样既培养了他们了解探究问题的兴趣,又将课题研究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3.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课题的研究分小组进行,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比如,我们本次课题把学生分成三个研究学习小组(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小组又有更细的分工,像做“调查报告”时,小组同学就以小学、中学及大中专等教育的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在各自研究到一定阶段后,他们又相互合作,汇报交流,然后共同完成了《鼓浪屿教育变迁的调查报告》。这样的学习活动,逐渐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题研究进行一定时间后,要对研究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价。这是让学生品味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的环节。学生们通过阶段总结,汇报展示,互相分享探究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学习评价活动的得失,为下一次的探究活动做准备。在总结汇报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具有情调的氛围中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交流。有时学生在搜集整理自己所探究的话题的资料到一定阶段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而有时教师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成果展示,如到林语堂、舒婷、林巧稚等名人故居前讲述他们的趣闻、轶事;到鹿礁小学处讲述鹿礁小学的发展变迁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三、从名人、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鼓浪屿不仅有著名的音乐家殷承宗、许斐平等,也造就了其他蜚声海内外的人才,如作家林语堂、艺术家周廷旭、天文学家余青松、体育先驱马约翰、妇产科先驱林巧稚以及世界著名指挥家郑小瑛等等。我们相信, 从这些名人的足迹中, 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安逸和艰辛、欢乐和痛苦、顺利和磨难, 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 如何学会做人, 如何求知, 如何塑造自我, 如何塑造未来。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 都蕴藏着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的丰富阅历和人生体验,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成功要素, 他们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机遇的能力, 对我们都无疑具有巨大的启迪和教育作用。通过探究,特别是在阅读大量关于他们的书籍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从网络中查找资料,访问名人故居,采访其亲朋好友,使学生们犹如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 言谈举止, 感受他们的理想、信念、胸怀、情操, 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四、对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应充分挖掘,不要过于内敛,太过含蓄,应该充分展示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走在鼓浪屿的大街小巷,同学们也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鼓浪屿,你漫步其间,不经意中与你擦肩而过的一位老者,也许就是具有许多故事的名人呢!还有一事也让同学们惊呼:鼓浪屿人真是太过含蓄了。比如,同学们在探寻拼音和标点之父卢戆章时,许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通往美华海边浴场的一条小路上,那一块块石板上就刻有逗号、句号等标点。等到我们老师提示时,同学们才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路寻找下去,并在不起眼的海边找到了卢戆章的一尊铜像。同行的老师同学都说:这么著名的一个文化名人,就应该在前往美华的小路两边树起几块大幅的介绍文字来介绍卢戆章其人,并让中外游客也深深地感悟一下我们鼓浪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觉得含蓄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讲究高效率的时代,过分的含蓄有时也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而且还会因他人的疏忽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有时直爽一点、直截了当一些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学生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起点

课题活动中,行走在鼓浪屿,学生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走着走着,你的疲劳就不知不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鼓浪屿,不经意的美丽,常常震撼着你,而这并不是你刻意去追求得来的;走进鼓浪屿,你去探寻她,一定会被她那耐人寻味的历史韵味所陶醉……所有这些又无不引起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对鼓浪屿今天的教育现状,鼓浪屿的定位,鼓浪屿的旅游发展等等都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的质疑问难过程中,学生们产生了不断探究的动力,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与深度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3.名师送培心得 篇三

响水县实验小学 李林虎

为期两天半的“名师送陪”在不自不觉中就结束,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同时也收获颇丰。

首先是来自省内的三位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让我充分体会了“同课异构”的魅力。三位老师都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制定了一些列的教学活动,牢牢的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之中。我感受到了课堂上专家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格和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绚丽多彩的教学情景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庄慧芬校长的“站起来的儿童数学”对我的触动很深,使我懂得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创新思维,教师自己也要有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让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尤其是从“群体儿童”到“个体儿童”,从“尊重儿童”到“读懂儿童”,从“引领儿童”到“发展儿童”,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儿童教学的重要性。我们要思考,经过我们的教学后,孩子能得到什么,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能起到什么样的帮助,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变成一个站立的大写的“人”。

蒋守成校长的讲座生动又精彩,蒋校长带来了非常精彩的数学活动课《省刻度尺》、《一张白纸中的数学》、《铺地锦》,阐述了如何让主题拓展教学走向课程实施。我们数学教学就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生活就是五彩缤纷的,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就不能五彩缤纷的呢?想想自己的课堂,满节课的严肃,学生不敢发表意见,不敢下位与他人讨论,不敢质疑教师。他的数学主题拓展汇报也使我也给我的教学思路指明了方向,他提出主题是学生思维的起跑线,拓展是学生思维的发动机,数学主题拓展打通了数学内部的关联,打通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打通了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主题拓展将零碎的内容统整起来,构成新系统,获得新见解的教学。对比自己的课堂教学,几乎是零碎的,没有系统性,没有很好的将知识间的联系很好的给学生编织起来,学生对知识也就没有了系统性。

从吴汝萍校长的讲座中我可以感受到那充满数学韵味的课堂氛围,她用智慧拨开思维的迷惘,用思考触发深远的内核,用思想引领学生走向数学学习的美妙境界,课堂上时时可闻“幼竹拔节”声。回想课改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许多火热的美丽: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漫无边际的生活现象、万紫千红的数学文化„„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课程基本理念的误解,让数学思想和精神失去了可能生长的土壤。我们要把“数学好玩”修炼成“玩好数学”。

《小数的意义》被吴玉国校长上出了特别的味道,打破了死板的课本教学,带学生走进了身临其境的数学之中。展现了实践结构化和数学专业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吴校长开发的一套教学用具,让学生掌握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内化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影响颇深。

4.送培下乡学习心得 篇四

芮 城 五 中

张东东

送培下乡听课心得

芮城五中

张东东

今天有幸参加一次难得的名师送培下乡活动,聆听了两位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收获颇多。这两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她们都能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拓展为目标,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提高,也是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个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教师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两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文本。黄晓芬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李莉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准备。两位教师的板书都很规范,这一点我和她们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我的板书基本功。

三、纵贯这些展示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英语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资源,照样能把课上好。“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好了课本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四、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重视孩子的手脑结合。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们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驾驭能力很高。而我恰恰习惯于在课堂上引着学生走,这一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5.省名师送培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石桥镇银杏中学

2016年4月29日

打开教育新局面

名师引领

共创教育高端品牌

——彭莹名师工作室“精准扶贫送培送课到校”活动

为了进一步发挥名师专业引领作用,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4月29日上午,在石桥镇银杏中学举行了彭莹名师工作室送教到校暨“精准扶贫计划送课送培到校教研研讨活动”。

首先,工作室成员及我校语文组的老师认真聆听了四堂优秀的语文课,即名师工作室的骆燕老师和我校兰俊老师分别执教的《小石潭记》,名师工作室的丁献华老师和我校王利老师分别执教的《口技》。本次教研交流活动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四位老师的课都以自己的独特的视角,通过精彩的课堂教学凸显了“本色语文”,或激情四溢,或娓娓道来,给前来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师工作室骆燕老师课堂教学

银杏中学兰俊老师课堂教学

彭莹老师和语文组教师听课

名师工作室丁献华老师课堂教学

银杏中学王利老师课堂教学

课毕,工作室导师彭莹对工作室的活动提出了具体的想法,然后分别进行了说课和评课活动,引发了全体与会老师对学科教学的思考,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语文评课交流活动

此次“送培送课到校”活动的开展,对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很好推动示范作用。

编辑:汤 宇 摄影:汤 宇

报送:盘县教育局教研室教师工作股

石桥镇中心校

石桥镇银杏中学存档1份

6.学习名师心得体会 篇六

(一)“趣”——课上得有趣,才能使儿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

黄老师说:“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游戏、竞赛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能仅停留在追求数学课表面的“热热闹闹”,为“游戏”而“游戏”。我认为本节课之所以“打动”人的,给人“终身难忘”的,是“数学知识”与“游戏竞赛”的完美结合,有“游戏”扣人心弦的形式,更有“比较数大小方法”的“内化”。如:老师非常注重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交流都是“有感而发”,学生的“感受”恰恰是“比较数大小方法”的“内化”。每个场次比赛完,教师让学生记下比赛“结果”,“数学”地思考。整场比赛后让组织学生交流、“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和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游戏是为了更为高效地、生动活泼地让学生“掌握”和“内化”数学知识。

(二)“实”——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加强双基是我国传统的精华,在任何时期都不能丢。

在黄爱华老师这节课中,我惊叹于他恰到好处的设计,精彩的点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细节化。其实这里面的环节中细节的处理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这种细节化的设计结果上升到高的教育境界,才能使教学精彩、实在而又使人折服。在这节课中黄老师精心预设了五个重要的细节

第一,当引出课题时,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主动提出研究的问题。

第二,在第一轮游戏抽出千位上的数字之前,适时介入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

第三,当学生抽出的数字是6时,教师将卡片倒过来提问:如果我把6换成9呢?

第四,当比赛的结果揭晓时,教师要求学生把比赛的结果记录下来。

第五,建议学生把决定两数大小的关键数字用圆圈圈起来。

上面五个重要的细节把教学整一条主线连起来,每一个地方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着眼每一个细小的地方,努力在细微之处见真章。这样,整一节就体现出一个“实”,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教师所必须特有的一部分习惯。因此,只有教学中注重细节,巧妙地设计细节,才能上出一节成功的课。

(三)“活”----课堂气氛活,学生思维才会活。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闪耀着智慧的过程

黄老师的课堂与学生的对话,是平等的、真诚的、创造的,它能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教学闪耀着人文的光芒。我们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运用智慧去面对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操作。在黄老师的课堂中,黄老师如一位大哥哥,又如一位温和的智者在和孩子们真诚地交流着彼此对数学的理解。

总之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节数学课看似几个简单问题,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趣、实、活”互相联系,相辅相成。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需要学习的。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2):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郭柏春教授说:“教师是所有职业当中层次最高、风险最高也是具有最高典范性的职业,教师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学养还是修养,性格还是状态(心理)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具有深、广、远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神对教学过程和学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的精神还对社会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作用.........”等等。从中领悟到,教师的职业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最具影响力的。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践行师德规范,展现人格魅力。

新时期,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育人”是师德的终极目标。经过这次培训,我开始真正理解了育人的含义。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提醒他,因为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就教学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反思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原因,促使他按时完成,使孩子充分体验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去跟孩子交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能达到我们育人的目的。教师只有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工夫,当好人师,为学生树立楷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切为了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渊博的学识、精彩的课堂。在这方面我感触颇深,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与学生的交流碰撞,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启迪学生智慧,展开互动研讨,开发创新思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格是教师的最高学位。

都说“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教师缺乏创造性,而只会照本宣科,那么孩子的创造性就会被扼杀在创新的摇篮里”。可是怎样做才算有创新呢?苑教授的讲座引发了我在这方面的深深地思考。“创新包含了很广的意思。选择没有人做过或没有人在做的课题是创新,用新的方法或从新的角度做别人做过的课题也是创新;选择别人做过却未能解决或者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是创新,将别人的研究成果用于解决自己新发现的问题或用于新的领域也是创新。”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从理论研究中提出新论点、新发现或新的见解是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新方法也是创新。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教育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是需要不断更新、积累和总结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勤于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升华,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新方法,也是“创新”啊。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我认为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所以教师要更懂得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缓解自己的压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有效地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7.学习名师心得体会 篇七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实际,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大的空间。特别是要从教学的设计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从不同的情景去发现问题,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挖掘学习潜能,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竞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

二、设计思维练习,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教师讲得多,问题多,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就少了,学完了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学生不少。这就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开讲,要切准可读处,因此,我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弄清课文的层次和顺序,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体会课文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又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如何安排详略等。这些往往又都是作文中应解决的问题,这就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了。

课堂练习的设计我尽量做到“少而精”,使大部份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由于一个班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练习除了面向大多数学生外,还照顾少数特殊学生,做到因人施教。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形成掌握语言,鉴别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不仅要合乎规范,还要讲究艺术性。教师通过语言不仅向学生传输一定的知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而且,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直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追求语言的鲜明、生动、优美,是我努力的一个目标,尽量使教学语言对教材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对学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导入新课时,我努力以自然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传授文化知识时,以科学准确、言简意赅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举例说明时,以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明白事理。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一定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减轻学生心理咨询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大胆地、轻松愉快而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我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努力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不管是各抒己见的争论,还是针锋相对的辩论,都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对待课堂上提出错误观点的同学,我首先肯定他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其次善意地指出其错误所在;对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既做到有效的批评,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很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应该及时给予激励和表扬,使他们逐步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因此,我在批改作业时,评语多用富有鼓励性语句,课堂板演时,对积极主动、自告奋勇上台演题的同学,及时予以表扬;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充分关注和表扬学生的点滴成功,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开展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活动课的目标之一,教学活动课的设计要依内容力求新奇有趣、灵活多样、富于变幻,使学生在活动中学而有乐、学有所得。如在数学教学中,讲一些蕴含数学知识的童话和寓言故事、数字谜语、玩数学迷宫游戏等,极易激发学生的演题兴趣。

8.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卅铺小学 侯世杰

首先感谢学区、学校领导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通过这次观摩学习,让我领略了各位老师丰厚扎实的基础,精湛的教学技能,幽默的教学语言,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奇思构想的教学设计,真是叫人叹服不已。

本次学习共听取了13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课及学术报告,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有以下几位老师,下面我就把本次学习的感受同大家分享一下: 通过这次学习我领略了各位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能。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王传斌老师,他在讲容积和体积时,不像我们以往老师直接讲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怎么来计算,而是让学生把橡皮泥分别装进长方体和正方体中,让他们来体验和感悟:什么是容积?我觉得王老师这种不急于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好的。他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发现容积原来是容器能容纳物体的多少。还有来自杭州的刘松老师,用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一连四个为什么?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能根据一道普通的算式100-24×3,编出数学问题,真让人赞不绝口。还有南京市北京路小学的张齐华老师,他的这节课非常朴实,没有任何课件,就用一根普通的粉笔在黑板上把认识负数这节课讲得淋漓尽致。他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负数。如:-1层、-8℃、-1849米、-2000元。学生能根据这些负数画出简

单的示意图,并能指出以什么为参照物(分界线)的。最有才华的学生用“-2000元”写了一句话:“银联无银,欠钱二千。”这就体现了“生本课堂”的核心。还有一位老师是北京市昌平城关小学的柏继明老师,虽然身体行动不太方便,但是她让我看到了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她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四种蔬菜:西红柿、菜花、茄子、菠菜。让学生站到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队子,很快学生就掌握了什么是分类;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用报数方法来数数,最后老师出示了一张统计表,让学生把刚才数的数填入相对应的表格中。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统计的三个步骤:分类、数数、填表。……老师们的优点真是太多了,一言难尽。

另外,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有声有色,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我们教师讲的太多太细,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懒惰,就不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课堂的效率自然而然就会下降。以至于到最后课堂上就没有学生举手发言了,课堂气氛变的死气沉沉。结合这次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把名位老师的优点内化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让学生接受知识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在春风化雨中提升;在循序渐进中掌握。”

9.名师之路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潘小明校长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份纯、是一份真;刘延革老师的《数的推理》让人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强振球老师的《认识厘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确定位置找数对》风趣幽默,富有激情;贲友林老师的《找规律》表现得从容、镇定,他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让学生慢慢的来,慢慢的完成等等。

一、非常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几位专家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课堂中生成的许多新资源,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启发了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于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多程度来自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三,“深度的课堂”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名师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到和教学的思考性,他们的课堂真正读懂了教材,深入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能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挑战性,他们的课堂能抓住核心的教学理念,渗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思考的学习过程。

10.送培下乡心得体会 篇十

小水中心校 李佐洪

今天(6月3日),我参加了我市在小水中心校举办的“送教下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看得出教育局对下乡活动非常重视。在短短的半天的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教师执着的敬业精神,接触到了可爱好学的学生。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的送课生活,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之一:感动

这次送教下乡让我感动的是各学校领导、听课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感动的是乡镇的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之二:收获

“送教下乡”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们理念的提升、教学经验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不同学情的陌生的学生。我听的示范课选择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感觉孩子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充分体现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上课的魅力。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我们的老师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责任…

还有那评课的氛围,其实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一堂课,听一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说是送教下乡,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

11.学习名师心得体会 篇十一

桥口中学

袁莉

这些天我认真看了阜阳名师感受很深。里面不仅提到了许多对我们教师教书育人方面可知道的理论,还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故事和优秀的案例。名师们热爱教育事业、淡漠功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课堂总是那么丰满?他们的见解总是那么的深邃?他们的角度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反思自己的课堂,觉得差距真是太远了。通过学习名师,使我深受启发。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1、爱岗:爱是做所有事情的动力,只有你爱,你才会想;只有你想,你才能做;只有你做,你才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我们教师从事的是特殊的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你爱他,他才能爱你。我们面对可爱的小狗都能产生喜爱之情,面对将死的小鸟都会产生怜悯之心,面对这些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他们呢?

2、细心:教育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教师所做的事情在一般人眼里似乎有一些“磨叽”。但就是教师细心完成的每件小事,才让学生从小到大形成了一个健康的人格。

3、勤奋:我们所处的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服务的对象学习知识也不单是教师的教,而是多渠道的。他们了解到的知识是有可能超出我们想象的程度,也可以说在某个方面孩子可能成为你的老师。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

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缩短与名师的差距。

学习

桥口中学

袁莉

2012.3.16

桥口中学

上一篇:钢琴课程收费标准下一篇:市统计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