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共14篇)
1.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一
合理利用学科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六街镇茶树小学
谢丽琼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合理应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地选择、加工、整合,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同时也会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难度,有利于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合理应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之后,自然就学得好。数学课给学生的感觉总是枯糙无味的,而学科教学教育资源集图像、文字、声音、颜色为一体,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等画面,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可见,学科教学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例如我在上《确定位置》时,合理应用了学科教学教育资源,由汶川大地震经纬线确定地震的地点,救援官兵在第一时间到达救援地点,巧妙地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对PPT课件展现二年级学生座位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学习,最后由神舟七号飞天着地的那个位置结束,学生整个一节课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合理应用了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创设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一下子把孩子带入了日常购物的情境,孩子们学习兴趣高涨,然后纷纷上台模拟购物,在模拟购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学习了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二、合理应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让数学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又为生活服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教学中恰当的选择贴近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而合理应用远程资源,就是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应用了学科教学教育资源的一组信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通过交流收集的信息,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身边的事,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将生活知识概括成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成了学生认识、学习的过程,比单纯看书、听讲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又如我校数学教师周子静在上“正反比例解决问题”时,合理应用了学科教学教育资源,从学科教学教育资源中下载了一段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片段,张大妈上月用水8吨,水费12.8元,李奶奶家用水10吨,水费用了多少元?再配上张大妈和李奶奶说的话,音、像非常逼真,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合理应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降低教学难度
学科教学教育资源的普及使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它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在改革数学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它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通过展现文字、图像、声音,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多种感官接受刺激,参与学习,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化难为易。每一节数学课都可以对《电子教材》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制作成一幅幅美丽的图像和生动的课件。
例如我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充分运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下载学科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再配上音乐、声音,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又如在教学“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时,除了实践操作外,还充分应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提供的操作示意图,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与视图的动态展开拼合过程,很快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推导的过程,这部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深深的烙印,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并掌握较深。再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通过师生举例认识生活中的圆,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和意识,学生由感知到表象,达到认识的过程。其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去发现探索获取有关圆的知识,悟出圆的特征,真正做到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最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合理应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四、合理应用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开阔教师视野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校要求每位老师要与学科教学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教导处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从远程教育下载的资料,如知名专家的上课、专题讲座、评课,拓宽了教师们的知识面,然后应用到教学中。其次,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可以直接在线观看,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家观看,也可在学校网上观看,这样的活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节约了很多教师的集中学习时间,也大大弥补了因学校外出学习经费与时间不足而造成的多数教师无法接触到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的缺陷。由于不断的学习,每一期的常规教学检查活动,教师们都习惯到互联网上找一些适合自己的课件或素材进行加工整合,然后运用到教学中。
总之,学科教学教育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合理应用好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二
一、何为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要弄清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过程,从未知到已知这一深化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方式决定了他们会犯错,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片面认识或认知偏离,这就是课堂中学生产生的错误资源。对这种错误资源,教师不能简单的一口否定学生的观点,而应该形成正确的理解态度,善于发现这种错误资源中的积极因素,有效帮助学生纠错,采取“对症下药”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错误现象产生的原因
1.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
虽然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数学知识与语文学科有很大的联系,它是通过文字让学生去理解题意,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受限,数学学习常常出现因文字理解错误而造成错误的决断。比如“除”和“除以”两者的区别,虽然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动作的对象就不一样,“D除C”和“D除以C”,前者表示C是被除数,后者表示D是被除数,小学生常常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
2.后摄制抑制和前摄制抑制的相互干扰
前后摄制抑制的干扰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旧知识的相互影响,前摄制抑制指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知识对后面学习的知识产生影响,同样,后面知识的学习也会出现相同的影响。尤其是在学习乘法的各种规律时,容易受到之前的加法各种规律的影响,比如(4+2)×25时,某些学生会受到乘法结合律的影响,将括号直接去掉做成4+2×25;而在算(4×2)×25时,又会受到分配率的影响,做成(4×25)+(2×25)。
三、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利用,关键在于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正确对待“错误”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打骂,甚至是侮辱学生人格,说学生“笨”,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进步,所以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思维,允许学生犯错,因为教师自身也会犯错,包容学生的错误。对于自己的错误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自我否定,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产生错误的根源,带领学生走出错误区,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心,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跃有趣。比如,针对上面所说的乘法规律(4+2)×25,学生直接去掉括号后计算得出错误的结果,教师应该对做错的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他们做成4+2×25的想法并顺势引导这两者的区别,前面表示的结果是“积”,后面表示的结果是“和”,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两者的区别。
2.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意识目的在于防患错误于未然,教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对容易犯但没有暴露出来的错误进行呈现,让学生自己去找错误,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考查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时,让学生对“圆周长的一半和一个半圆的周长相等”进行判断,学生往往被题中文字所迷惑而觉得是相等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让学生理解半圆是多出了一条直径,两者之间实则不等,半圆周长大于圆周长的一半。
3.教师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课后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有利于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因为学生的错误认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某些缺陷,反思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完善其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反过来又会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高质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正面启发,让学生在错误中学到知识,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淑静.出错是成长的必然环节[J].中小学数学,2012.
[2]陈夏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5.
3.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三
关键词:错误资源;有效利用;认知结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对待学生的错误认识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要敢于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错误”也要敢于展现,对待已经出现的错误教学现象,要正确地处理和利用,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成长的。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对象,阐述了教学中应如何进行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何为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要弄清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过程,从未知到已知这一深化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方式决定了他们会犯错,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片面认识或认知偏离,这就是课堂中学生产生的错误资源。对这种错误资源,教师不能简单的一口否定学生的观点,而应该形成正确的理解态度,善于发现这种错误资源中的积极因素,有效帮助学生纠错,采取“对症下药”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错误现象产生的原因
1.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
虽然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数学知识与语文学科有很大的联系,它是通过文字让学生去理解题意,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受限,数学学习常常出现因文字理解错误而造成错误的决断。比如“除”和“除以”两者的区别,虽然都是一个意思,但是动作的对象就不一样,“D除C”和“D除以C”,前者表示C是被除数,后者表示D是被除数,小学生常常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
2.后摄制抑制和前摄制抑制的相互干扰
前后摄制抑制的干扰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旧知识的相互影响,前摄制抑制指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知识对后面学习的知识产生影响,同样,后面知识的学习也会出现相同的影响。尤其是在学习乘法的各种规律时,容易受到之前的加法各种规律的影响,比如(4+2)×25时,某些学生会受到乘法结合律的影响,将括号直接去掉做成4+2×25;而在算(4×2)×25时,又会受到分配率的影响,做成(4×25)+(2×25)。
三、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利用,关键在于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正确对待“错误”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打骂,甚至是侮辱学生人格,说学生“笨”,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进步,所以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思维,允许学生犯错,因为教师自身也会犯错,包容学生的错误。对于自己的错误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自我否定,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产生错误的根源,带领学生走出错误区,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心,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跃有趣。比如,针对上面所说的乘法规律(4+2)×25,学生直接去掉括号后计算得出错误的结果,教师应该对做错的学生进行提问,了解他们做成4+2×25的想法并顺势引导这两者的区别,前面表示的结果是“积”,后面表示的结果是“和”,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两者的区别。
2.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意识目的在于防患错误于未然,教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对容易犯但没有暴露出来的错误进行呈现,让学生自己去找错误,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考查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时,让学生对“圆周长的一半和一个半圆的周长相等”进行判断,学生往往被题中文字所迷惑而觉得是相等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让学生理解半圆是多出了一条直径,两者之间实则不等,半圆周长大于圆周长的一半。
3.教师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课后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有利于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因为学生的错误认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某些缺陷,反思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完善其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反过来又会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高质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正面启发,让学生在错误中学到知识,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淑静.出错是成长的必然环节[J].中小学数学,2012.
[2]陈夏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5.
[3]丁晔.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
4.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四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通过IP卫星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传输到全国各个教学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丰富,不仅有现代的课程资源为民服务,还有时事动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移植性。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综合处理,编制的各种学科教学资源能充分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确能帮助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反复熟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认真领会设计意图。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有教师上课(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字词、课堂小结),学生自学(跟我学、学生练习)、拓展资料(活动设计、教案示例、常见问题)有助于教师教学设计的思考,特别是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模仿性;资源中的教案示例、范读课文、活动设计教师稍加调整后,便可直接运用于课堂,运用于学生。特别是学生自学部分,对一人包班的教师帮助很大。比如三年级的英语,对于村小的教师感到特别头痛,教师就利用这部分资源解决这一难题。对差生或对某一堂课没学懂的学生也可用这一资源。这样既使山村小学的教师减少了工作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使山村小学开齐了课。当然,教师也不能按部就班教学点上的资源,可以先打开浏览一遍,认真领会其中的教学理念、编排意图,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使用。
二、优选整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如果有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教师只是泛泛地处理这些资源,或者没有合理地将这些资源纳入教学设计中,这些资源就没有特别的价值,也 就不能发挥其特定的作用。因此,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从资源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最适合班上孩子特点的资源,再经过适当组装后进入课堂,上好每一堂课。
三、巧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创设课堂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一个教学主题开始,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激起学生求知的愿望,激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效率就会明显提高。一年级下册《识字1》介绍的是描写春天景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面对枯燥乏味的集中识字和生性好动的一年级学生,如果单一地教读、教写,很难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但有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在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一条非常清晰的情感线路:春游,用春游活动贯穿始终。开课伊始,我便借用媒体出示超市图片(课前准备在U盘里),让学生购买春游用品,接着动画播放春游列车和汽笛声,逼真的汽笛声把学生一下带入了春游的情境中,然后借助教学资源形象展示乡村、公园春天的美景图,配上柔和的音乐与教师解说学生就仿佛身临其境。在春游过程中学生把看到的景物——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泉水叮咚、百花齐放„„说出来。继而进行识字教学,这样字图结合,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轻松识字,待识字教学完毕,我又利用多媒体播放列车到站的声音,随着一声汽笛声响,春游结束了,课堂教学也结束了。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巧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让学生的手“活”起来。生字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书写,可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利用资源,通过形、声、色来开启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的字,抓住重点笔画辨析生字,认识生字的结构和笔顺,书写生字,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展示台进行生字书写的示范、赏析、反馈评价。合理运用资源进行生字教学,特别是教学结构复杂的生字,既清楚又生动,掌握效率也高。如教学“藏”字,这个字结构复杂,也容易写错。在进行教学时,我就用多媒体课件将生字放大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记住字的结构,然后,再利用课件让学生跟着动画进行笔顺的书空,并利用课件动态显示重点笔画,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最后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知道该怎样写才漂亮,学生描红临帖之后,通过展示平台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比赏析,学生发现自己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再次尝试的欲望,利用资源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让学生的手“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五
自从担任小学科学教师以来,可以说迎来了我教师生涯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的科学课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面对这么一门涉及面广,给学生带去无尽新奇、思考与挑战的学科,我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对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备课一定要充分。
新课程之后科学课的内容很难教,它涉及的面广,跟中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已经接轨,对于我这种非专业毕业的老师来说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求我提前精细化备课:提前备课会让我们发现很多问题,甚至我们自己怎么思考都找不到答案。这个提前的空间就留给我们去查资料,向别人请教,读懂教材。多方面广泛学习,提高自己学科素养。
2、材料要提前准备。
科学课的材料是课堂的灵魂,而且很多课堂的材料是多样化的。有时候借一堂课的材料从找到,到分组加工,可能不止一节课的时间。还有些材料的准备需要一个过程,不提前几天时间准备就会导致上课失败。比如现在六年级下册教材《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一课中涉及到制作化石模型,从开始制作模型到把模型晾干差不多需要一两天时间,因此材料准备一定要提前,否则很多时候就会手忙脚乱地走进课堂。
3、体验要形式多样,张扬个性。
科学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科学学科教育的一个特征与优势。科学的学习“动脑、动眼、动手”是关键。“动脑”——在于知识的获取;“动眼”——则是体现在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特别强调对科学作品独特的感受;“动手”——则是敢于实践,掌握有关的形式表现手段,让学生由不会到初步掌握,由生疏到熟练,均得益于实践的动手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做,特别是作业体验环节主要体现的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动脑、动眼、动手”的成果。学生学习是有差异性的,因此,作业体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灵活多样,充分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做到形式多样,以需而作,如一题有不同的成果,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法等,让学生充分施展个性才能,创造出具有真正自我意识的个性作品
4、旁征博引,有点幽默感。
科学课涉及的范围广,学生对于丰富的课外知识很感兴趣。在课堂上就一些内容
展开延伸,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纪律调控的一种手段。另外,科学课不是在上午第3节就是下午,这个时间段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处于有比较疲惫的状态,所以他们往往对太严谨的课堂有些反感,尽可能地挖掘一下自己的幽默细胞,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笑几次,他们对课堂的专注度会高很多。当然,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等方法不断积累与提高!
6.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六
一、对体育设施资源的有效开发 1.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体育器械的重要特点就是多功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开放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体育器械的多元功能。例如:短绳可以做绳操、捆绳投掷、踩龙尾、抓尾巴、角力、快快跳起等游戏;我们自制的自行车外胎,涂上五颜六色的颜色,在增加了器材的美感的同时,还加强了车胎的硬度,车胎除了可以做跳、转、滚、钻、抛等活动外,还可以摆造型,开火车等;还如喝剩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用来做自编沙瓶健身操,可以用来做固定目标靶子,可以用它做保龄球,可以用来做运球的障碍标志,可以用来做播种与收割游戏等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很多简单的器材还是有很多使用的方法。2.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 体育教学场地如果设计得趣味性强,针对教师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如果您现在看到的是: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以 10—15 米为半径的大圆,每间隔 1 米处就放置很多沙包和垒球勇者投掷的子弹,这样组成的“攻占堡垒”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其运动参与意识油然而生。又如:在教学中教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回家”等游戏方式让学生得到它,既完成了器材的发放又使学生感到好玩和刺激。3.自制器械鼓励自制器械。如:利用废旧的汽车和自行车轮胎进行跳跃、滚,搬运、角力等游戏,缝制沙包、折纸炮、纸牌,用可乐瓶作保龄球等等,这些器材制作简单又安全,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4.废物利用 如:3 年级的一节投掷课,按理要用实心球的。课前我就设想把实心球改成了揉成大团的报纸,对学生掌握前后抛技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加强了安全教学。在课的前半部分,我让学生把报纸叠成飞机,让他们在操场上进行飞行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高,看谁的飞机飞得远!在学生充分活动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的飞机飞得既高又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基本上把投掷的要点都说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把学生分成四组(男同学两组,女同学两组)让他们根据刚才说的要点,再重新组织一次比赛。在学生的兴趣出现回落之后。我又让学生把飞机改成纸团,让他们先站成一个大圆,随机找几个比较灵活的学生站在圆中,让他们对准中间的学生进行投准练习,规定只要砸中了,就可以加分!学生又是一个活动的高潮,在练习中,学生为了尽量投得准,想尽了办法!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从下向上抛!于是我叫了暂停,规定只许从肩上投!当学生玩得差不多后,我又让学生站成一排,进行掷远比赛,看谁掷得远!从足球场的一端开始掷,看掷几次能掷到另一端!学生玩得不亦乐乎!最后,我让学生把报纸叠成纸牌,让他们在塑胶跑道上进行砸纸牌游戏,学生更是达到了一种另外的高潮。利用一张报纸,让学生变换不同的玩的花样,学生没有感觉到在学习什么技能,却通通掌握了投掷的基本技巧与技能,学生在一种玩的情境中学会了知识,关键是愉悦了心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他们在投、掷、砸的过程中,发展了上肢力量,在奔跑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腿部力量,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玩得开心,教师教的省心,一举多得。
二、对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科学开发 1.对校本教材的引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大课程开发力度,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设了富有个性的体育校本课程,从智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除了保留的登山、轮胎游戏的校本项目,还引进国际象棋为校本教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学生到老师,人手一副国际象棋,每周定时请苏州的国际象棋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再对学生进行授课,每周保证一个班有一节国际象棋课。2.对运动竞技项目的改进 对于传统的运动竞技项目的选择要善于“扬弃”。例如:排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太高,我们可以让球着地后再接起,或增加人数和缩小场地等。前滚翻教学不一定非按动作的技术流程和难点来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不同滚翻带来的乐趣,如左、右侧滚翻,单肩滚翻等,再“规范”教学,效率会更高。3.对游戏教材的创编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有着鲜明的教育内涵。深受学生的欢迎。它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何设计、修改、创新游戏已经成为体育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如学生在课余喜欢追逐打闹这一不良行为,我就创编了《冰人》游戏,通过实施,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减少了学生不良现象,增强了学生的耐久跑,快速跑的能力。4.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对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可采用体能分组、男女分组、男女合组和友情分组等各类小群体来激发和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学生更大地参与运动;改革传统的课间操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避免了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又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其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练习时间充足,真正使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5.对民族体育的挖掘 民族体育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既有各自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如武术、花色跳绳、踢毽球、滚铁环、抽陀螺等,都可引进现代课堂,以此补充校本教学资源,同时也传承了民族优秀文化。6.实现体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 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多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多设计一些儿歌、游戏、趣味活动;练习时则可采用摘苹果、夺红旗、找朋友一起练等方式进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指导高年级学生上网浏览相关体育信息等。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的体育资源,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进行自主学习。
7.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七
互联网, 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 可以将抽象事物, 如自然现象、时代背景材料等等, 变为具体、可感、形象的事物。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 以拓展学习内容, 提高阅读能力。恰当使用这一资源, 可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阔他们的视野, 让自己的课更富有吸引力。例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时, 可以利用《红楼梦序曲》作为背景音乐, 为学生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结构安排时, 如果在黑板上画结构安排图, 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利用网络上的资源, 进行演示, 不但效果清晰、生动形象, 还富有动感, 使学生对结构的安排了解得更加透彻,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看“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 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贾府建筑布局示意图, 让学生先对照示意图阅读课文, 然后上台操纵鼠标, 按照自己对路线的理解拖拽“人物”到“贾府”的任何角落, 最后, 教师再将正确的路线展示给学生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 利用电视资源
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 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等, 这些节目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哲学、法制、道德, 这是学生应该了解的。收看这类节目, 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还可以学习主持人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 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等。
阅读教学也可利用电视资源, 如讲解《诗经·蒹葭》时, 可以在教学中先放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主题歌, 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诗经·蒹葭》, 之后将这首诗作简要介绍, 学生当场吟唱这首诗或这支歌, 并且很快就能背诵出来。
3 利用报刊杂志资源
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报纸、杂志紧贴生活, 是社会信息的重要传达工具, 它们是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教育的好材料。语文的育人成效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单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教材是难有好的成效的。因此, 我们鼓励学生看优秀的文学作品, 如《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居里夫人传》等, 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韧性和弹性, 欣赏生命的无限魅力, 从而引发生命哲理的思考, 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推荐优秀的报刊、杂志让学生阅读, 例如《青年文摘》、《读者》、《思维与智慧》等。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给学生共享, 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同时要求学生阅读要与积累相结合。这样, 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断加厚, 语文能力逐步加强。
4 利用家庭生活资源
家庭生活中, 父母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邻里关系, 以及父母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等都是孩子观察、评判、效仿的对象。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班上举行语文活动也可邀请家长参加, 同时不失时机地给家长一些建议, 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观察体验, 去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参观访问等活动, 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注,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5 利用学校生活资源
学校生活中, 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学风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的喜悦等都是学生领悟、积累的素材。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搞一些语文竞赛, 如成语接力赛、讲故事比赛、猜字谜、朗诵、演讲、背诵、书法、现场作文、歇后语收集等;可以有计划地开展第二课堂, 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小记者、社会现象调查员、学生法庭职员等综合性活动,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中尝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比如, 对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讲授《合同》时, 可以在教学中让旅游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拟订一份《旅游合同》, 每组四位同学, 一名学生作为旅行社代表与另两名学生扮演的游客代表进行协商拟订, 共同完成作业, 并且各组所创设的情境毫无雷同, 学生在拟订的过程中对于合同的性质、格式、写法、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对各组的作业以及规范的《旅游合同》进行展示。通过学生的互评、教师的因势评析, 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践了教学的专业化, 事半而功倍。
6 利用街头资源
可以鼓励学生走向“街头”, 看街头的招牌, 关注社会生活, 扩大信息接受量。同时展开讨论:你们从这则广告中了解到了什么?这则广告好在哪儿?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如果是你你会拟什么样的广告词。这些训练能使学生了解广告的特点--形象、精练、朗朗上口,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为学校设计绿化广告语、宣传广告语。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开展, 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性, 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 (陶行知) 。只有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的观念, 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 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才能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才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
摘要:语文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 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家庭、社会构成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我们可以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生活中的一切资源, 紧密联系生活, 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真正发展。
8.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八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想必这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教材是主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但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多角度、多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现实性、挑战性、探索性与人文性,赋予数学学习材料以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发展情感,生成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谈谈自己关于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一些认识。
一、优化整合教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载体,知识的理解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而隐藏在教材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去挖掘、去查找。
例如,我在教学“分类”这节课时,仔细研读教材,发现教材所展示的超市情境图的目的,是既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类”思想的运用,还要让学生体会分类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分类的作用,同时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情境:小猫、小狗的超市开张了。小猫的超市门庭若市,而小狗的超市却门可罗雀,就连准备走进小狗超市买东西的袋鼠阿姨看了两眼,也摇摇头走了。老师这时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动画片的直观感受下,学生的求知欲立即得以调动,他们迫切想看看超市里到底是什么样,两个超市到底有什么不同。原来小狗的超市里的东西摆得乱糟糟的,而小猫的超市的货物分类整齐,摆放得井井有条。于是,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不用老师的任何语言,立即明白了分类的作用,从而使这一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非一种外部的驱动。接着再播放超市画面的录像中,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分类的作用和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仔细研读教材,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中的情境,同样也体现了编者的意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分类的意义。但是改编后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更突出的效果。
二、灵活引进生活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关注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在校园环境中学习、玩耍,快乐地成长,我们要充分运用校园环境资源。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比大小、轻重”时,结合本校有一个可供200多名学生用餐的食堂,将教材中出现的情境变成实际的厨房,让学生走进学校的厨房,学习这一内容。整节课中学生观察、比较的都是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蔬菜等,兴致很高。教师让学生在“看一看”“抱一抱”“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中掌握比较大小、轻重的方法。在动手实践、经历体验中探讨了“三个篮子大小的比较”“大的东西是不是比小的东西重”“三种物体轻重的比较”等问题。这样的设计,教师在明确教材中的知识要素时,没有拘泥于课本例题,而是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了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2.有效利用社区、家庭数学资源
社区、家庭中有大量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有好处。由于新教材内容大多与生活、生产结合十分紧密,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社区,掌握翔实的材料,确凿的数据。
如让学生调查家庭中一周丢弃废塑料袋的情况,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到附近的银行调查有关利息的知识,课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调查本地近四年来房价的变化,然后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唤醒学生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
3.合理开发媒体、网络数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冷落了课本,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只图热闹。对教材的处理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及时捕捉意外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传统课堂教学将教学资源狭窄地限定在教科书和教参之中,过分地追求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的完整性,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的联系,无形地将自己封闭起来。动态生成型课堂倡导树立大教学资源观,主张将教材、教参等基础性资源与教师的教育智慧、学生的课堂活动等生成性资源,以及课堂与社会、自然等素材型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资源生成,使课堂真正变得开放而有活力,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巧用差异资源
儿童的“学习差异”往往是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比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时,教师出示:25€?4,提出怎样算简便?谁能说出运算的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上台板演,并说出了以下的算法:(1)25€?4=25€?€?1=l00€譴l=ll00,我是把44分解成4€?1,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2)25€?4=25€祝?0+4)=25€?0+25€?=1000+100=1100,我是把44分解成40+4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3)25€?4=25€?€祝?4€?)=100€?1=1100。这时有学生对第(3)种做法提出了意见,说这种做法不对,算式中多出了两个4。做题的学生却坚持说是正确的,但又说不出理由。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利用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的大小不变,计算简便了。接着提出你们还想创造更多的方法吗?请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学生又得出了以下的方法:(4)25€?4=25€?€?2=50€?2=1100。(5)25€?4=25€?€?€?1=50€?€?1=100€?1=1100。这里教师关注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设计了开放的课堂环节,不同的学生对于“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进行各自的理解,这一动态教学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由学生的学习差异生成新的教学过程,使课堂再现勃勃生机。
2.妙用错误资源
学生的错误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生成性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正是展示学生思维风采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错误资源转化为新教学资源,从错误中不仅可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启迪学生调整思维方法,从而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也可使其他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智慧水平,同时有些错误也是课前难以预设到的,这些错误信息也就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为师生展开新的探究提供新的方向。
3.巧设“陷阱”,让“矛盾”成为新的学习资源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应当绝对可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陷阱”,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是一片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每位教师应该努力做好的。身边处处有资源,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出丰富多彩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就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灵性与个性,使课堂教学富有弹性,使课堂教学既高效又优质。
9.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九
【摘 要】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往往只流于形成,实验效果低迷。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分组不合作,多数作壁上观;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迷。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 等几方面作了探讨。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笔者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有位教师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这位教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在《给冷水加热》一课中,有位教师是通过魔术创设学习情境的。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你们要看好啊。(教师拿出一个透明红色小袋子,两个大烧杯,一杯装冷谁,一杯装热水,然后将小袋子装满冷水并密封好,放入装有热水的大烧杯中,沉到了底部。)学生们的双目死死地盯着。过了2—3分钟,学生们都惊讶了,小袋子从底部慢慢的浮到了水面。这样他们的探究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都开始讨论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时师:要想知道原因,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带着这样的探究兴趣,和教师一起开展了有效的实验探究。
创设学习情境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能激发探究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均可运用。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合理,有效的创设情境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材,灵活选择,运用,并潜心研究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导课真正成为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二、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要完成科学探究的目标势必要借助各种形式的科学实验,而实验材料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前提。合理的选择实验材料有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
选取的材料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顺利开展。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中“土电话”的制作,教材选用一次性杯子和棉线,取材方便、效果很好。
在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时,所选材料是否具有引导性,能否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深入探究。如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教学中,教材中出示了三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瓶子作为学生的研究材料,然后在三个瓶中装入不同的水进行比较。实际上仅靠这样的材料设计并不适合我们的学生,研究起来无从下手,也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直接经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对此,我又增加了一个瓶子,利用这个瓶子来对比衡量水的多少。学生在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时发现探究障碍,从而能更好地科学探究。这里增加的这个瓶子体现了知识建构的引导性,更有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来设计、选取合理的有结构的材料,才能让学生由材料引发经历,由经历形成科学认识,方便实验探究活动的是顺利开展,最终发展和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
实验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是最为重要的。
如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探究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有效科学探究的保证。因为这个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指导,把时间留给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收获知识。学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四季的形成》一课中,涉及知识较深,相关因素多,过程复杂,学生要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认识一种综合的自然现象,既要求学生发展空间相象能力,实现对不很熟悉的天文现象进行研究,还要求学生能够把各种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概念。再从模拟实验中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积极动脑的过程,仅通过动手探究是很难发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动脑的地方所花的时间考虑进去,才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总之,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师适度和合理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变得目标不明确,偏离方向。因此,教师要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引导实验探究,确保实验探究有效开展。
四、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
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还在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自信心地提升,源自教师的评价。在每堂课中教师要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有进步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如能实事求是回答问题的,能积极思考问题的,探究中能积极合作的,能为他人成功而喝彩的,能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的,只要某一方面较好,就给他鼓励性的评价。这是树立学生信心,帮助他们坚持探究的很有效果的方法。
如《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在“改变橡皮泥的沉浮”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团橡皮泥,让学生推测它在水中是沉是浮,师再将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问:大家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学生想到(如把橡皮泥和泡沫绑在一起;往水里加盐、加糖„„)等许许多多想法,虽然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但教师都给了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后,追问:不借助任何材料,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这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受到过表扬,他们会放大胆子去思考,就能促进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
又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中,种植凤仙花的实验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学生往往会失去耐心,使得实验无法有效地开展。因此,教师定期和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并对学生的观察记录作出评价,让学生保持实验探究的兴趣,使实验探究得到有效的开展,保证实验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绪培 俞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0.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
平昌县五木小学 苟能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什么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就科学探究目标来说,虽然科学探究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数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虽然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但是小学科学教学各学期各年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小学科学教材为例:三年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包括体验知道什么是科学观察、不断扩展观察内容、不断学习和扩展观察的方法。四年级在此基础上重点是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五年级重点是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有关的科学的问题,在调查研究有关科学问题中理解科学概念、培养探究能力。重视了对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以及充分讨论,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即使是同一学段,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虽然教材规定设计的活动都能够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交流的过程,但是前者重点在收集、加工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后者侧重于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尤其是如何制定科学探究计划。
因此,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至少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它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生成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保证给予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和激励。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首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探究环境。教师要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与学生做到融合,是科学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经常面带微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蹲下来和学生交谈等激励的动作都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内趋力。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中就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上。如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出示了插有一支吸管的灌满果汁的瓶,放在两只已包装好的冷水盆和热水瓶中,学生发现在热水盆中的吸管中的果汁会喷出来,而放在冷水盆中却不会喷出来。学生被这个情景牢牢地吸引住了。接着我就请学生分析猜测其中的原因,学生猜测可能是盆中的有冷热差别,热的能使物体膨胀,冷的能使物体收缩。然后学生就想出各种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最后与自己的分析相比较。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抓住了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成功地创设探究的情景,使学生有一种验证预测的迫切感,使探究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要,学生探究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再次要有开放的课堂设计。在科学教学的过程:
1、收集事实;
2、整理事实材料;
3、研究事实材料,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
4、解释学到的科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环节设计要有开放性,幅度要大,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探究状态,进行充分的探究;只有开放的幅度大,学生才可能少受教师的遮断刺激。如在《教学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出示了带底电池和灯泡,让学生用电线接亮小灯泡。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却还是难住了学生,学生上台演示时,接来接去都搞不明白这线该接在何处,后来请同学们共同探讨,终于得出了结果,原来只要把底座的弹簧压倒,就能把电线插进去就行了。虽然花去不少的时间,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看,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活动,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保证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且这样开放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种易于掌握,又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因为环节大,学生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体现他们的自主。因此,教师要从建构主义出发,安排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细了,做透了,使学生真正高度地投入。一节探究课,教师都希望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像科学家一样真刀实枪地干科学,但有时却不能如愿。学生可能只对探究活动的某一环节感兴趣,探究目的不明确,说不出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的心里只能留下遗憾。如制作彩虹时,只往空中一次又一次地喷水,却不分析彩虹不会出现的原因。教学《热胀冷缩》时,学生只对吸管中的水滴会往外推,向里流感兴趣,到底是水还是空气在热胀冷缩,全然不顾。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为动手而动手。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相脱节,探究只成为一种外在形式。
因此,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而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谈谈探究的体会和感受,相互之间做一些评价。这些环节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或省略,使学生真正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在探究中教师要预想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探究的有序,而不凌乱。因此,备课要备两头,课前向学生调查。一般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根源,教师要善于疏导或对症下药。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障。科学课最易被察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为科学教育评价可有可无;往往以笔试为主,偏重知识记忆、理解的考查;测量的结果是学生“知道”什么,而不是学生“会做”什么。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科学课程的评价理念:“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而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重视科学素养的养成。”因此,其评价体系必然不同于传统单一的一张考卷、一份成绩的评价,而应该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点从学生动手、动脑及科学的志趣、态度、技能、方法、思维水平、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11.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一
关键词: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然而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错误虽然不可避免,但是也不能放任错误,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并且善加利用,正确巧妙地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获得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巧设“差错”,使课堂越来越精彩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于设疑,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研究问题。
1.故设“差错”,启迪智慧。“差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从而达到引思。比如教师可以在一些比较关键的地方,如认识、理解等关键处,故意出一些差错,给学生制造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主动发现、解决,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启迪学生智慧。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出示了一个圆进行演示。
师: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折痕就是直径,直径就是对称轴,因为直径有无数条,所以对称轴就有无数条。对吗?
生1:不对,对称轴是直线,直径是线段,直径不是对称轴。
生2:折痕就是对称轴,折痕本身就是线段。
生3:你说的不对,老师教的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折痕应该是直线。
生4:其实,把他俩说的合起来说就更好了。就是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不就行了吗。
通过故设“差错”不仅让学生对圆的对称轴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并由此将错就错,巧妙设计开放性问题,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营造创新的思维空间。
2.诱导“差错”,引导深思。教师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诱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然后再引导学生认识错误、解决错误,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3.83元+2.5元=?有学生回答等于4.08元。
师:3元加上2元就等于5元,怎么才等于4.08元呢?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呢?老师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计算时元、角、分没有对齐。
生2: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3.亮出“差错”,修正思维。学完“圆的认识”,我出示判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让大家明白必须要在“同一个圆中”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出示“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那直径和半径必须在同一个圆中”,让学生先思考,再用画图来验证,使之理解其正命题、逆命题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过程,使学生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上,而且已经有了本质的理解。
二、妙用“差错”,促进动态生成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在教学中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充分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1.充分探究,捕捉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随时都可能发生错误,但是这些错误并不都有教学价值,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那些有价值的、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错误,然后把它们合理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引起学生思考,进而提高学生探究意识。
例如在教学画角时,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摸索画角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独立画角。在巡视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把100°的角,画成了80°,我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错误,而是利用这错误当诱饵,请一位画错的同学在投影仪上演示,很快就有同学发现了他的错误,并从中得到了启发。
2.发现错误,分析错误。产生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知道原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类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如果学生犯了错,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意识,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我让学生画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画圆时,教师都是给出半径。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画成了半径3厘米的圆,这时我不是直接告诉他结果,而是在此基础上,又继续出一道对比题: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这时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发现两个圆一个样,马上意识到自己做错了题,我及时地追问:“画圆时,圆规两脚的距离相当于圆的什么?”通过启发,学生经过计算:3÷2=1.5厘米,然后画上一个半径1.5厘米的圆。这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行对比,使学生自觉改正错误。这样不但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将错就错,修正错误。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突破原有条件及问题锁定的框框,进行修正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完乘法后,我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解决:
①二年级同学做操时站成了两排,每排9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②二年级同学做操时站成了两排,第一排8人,第二排9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发现学生第2題错误率挺高,有四个错误算式(1)8×9=72(人);(2)2×8=16(人);(3)2×9=18(人);(4)2+8+9=19(人)。显然学生是受了解决乘法问题的思维定势,没有真正理解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乱凑数列式。这种错误在我的预设之中,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讨论交流,重新分析题意,找到出错原因,还达成共识:以后做题要多读多想,不可胡乱凑数列式。
“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甚至可以促进差错的生成,使得学生最终能“拔开云雾见明月”,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具生机和灵性。
12.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二
一、积极开发与利用本地自然资源, 丰富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
广大农村地区, 河网交错, 田野广阔,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从小就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也是司空见惯的, 只需要教师的点拨贯通, 就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潜在的科学思潮, 这就为科学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自然教学资源。可以说, 每一种农村的自然现象, 都可以为科学教学提供最直观的教学素材。如在小学科学四年级《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中, 教师就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观察常见的岩石的样子, 从常见的岩石上去获取最多的发现。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会观察与探究, 教师要组织学生合理有序地进行这一系列活动。岩石是农村学生很熟悉的事物, 从身边的事物展开研究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并获得感性的认识。
二、积极开发与利用本地的动植物资源, 补充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
在广大农村地区中, 存在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应该就是动植物资源了。动物资源从野外的飞鸟走兽, 到家养的禽畜鸡鸭, 都是最直观的动物科学研究对象。而在浙江地区农村的田野里、桑地上、江河边等地方, 都生长着各种植物。这些都为我们进行基础的小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条件, 教师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 从而做到形象直观地课堂教学。如在讲解《蚯蚓的选择》一课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外面, 让大家自己动手挖出蚯蚓, 进行细致而又直观的观察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 引出课程中的知识点和所需要掌握的要素。学生在这个具体学习的过程中, 还可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 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的科学教育观点。
三、积极开发与利用家庭资源, 完善小学科学的教学资源
作为农村小学生的家长, 相对于城市小学生的家长, 可能知识构成水平比较低。但是, 他们在长时间的劳作中, 与自然取得了很多和谐的共鸣与融合, 在对动植物的各种认识上, 有着城里人所不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优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 由于代沟等原因, 使学生和自己的家长缺少这个自然科学层面的交流, 小学生认识不到家长在这个方面的内在优势。如在讲授关于天气的课程时, 可以让学生回家问家长, 关于“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的自然天气科学谚语,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该问题的实际解决可能还是需要教师, 但是在这个学习的连接过程中, 无疑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四、积极开发与利用农村学校固有资源, 改善小学科学的教学资源
农村的小学校虽然师资水平比较薄弱, 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也具有自己固有的地域以及自然资源的优势。在小学科学的教育中, 学校应该积极配合教师, 提供必要的自然资源教学条件,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拔出田地, 供师生建立“生态实验基地”。农村小学校应该积极利用地域优势, 拔出校园中的空地, 开垦成“生态实验基地”, 在理论模型中, 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养殖区和种植区。养殖区主要是饲养教材教学涉及到的动物, 如兔子、小鸡等, 这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实物, 供学生观察研究。种植区除了种植教材上出现的植物外, 还可以从田地里引进许多新品种。种植这部分作为学校生物探究的主要部分, 凡是种植类的课, 都可以在基地内进行, 并要求学生对在种植区所种植的植物进行精心管理、仔细观察, 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2) 构建信息化搜索方式, 提高疑难解析效率。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中, 即使是农村小学校, 也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 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问, 而有些疑问连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比如学习宇宙知识时, 就可能会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外星人?”“火星上有没有水?”等问题, 像这些问题, 单凭课本知识是没办法解决的, 教师可以开放因特网, 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收集信息, 并把收集到的信息, 随时记录下来, 然后集体交流总结。这样, 可以扩大学生探究的范围, 激发学生探究宇宙科学的兴趣。
13.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三
就数学教学而言,生成性资源是指数学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结果等。有研究指出,从教学资源是否由事前预设而获,可分为“有预设”的生成性资源和“非预设”的生成性资源(即动态的生成性资源);从教学资源结果正确与否,可分为错误性生成资源和差异性生成资源。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对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含义及其结构、类型的统一说法。本文旨在对自己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教学实践作一些尝试性的经验提炼和总结,为便于叙述,把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表达为若干类,即错误性资源、差异性资源、问题性资源、原生态资源和生活性资源。这里涉及的不是其内容分类,仅是作为一名实践者的个人经验的归纳,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改进。多年来,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如何合理利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研究课题,引领自己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1.借助错误性资源,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中理解数学知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一个非线性的流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学生随时会有许多认知方面的错误发生。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的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进对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出错是学生学习中的权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是教师的义务。错误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困难所在,能够反映出学生思维认知发展水平、行为习惯以及意志品质的状态。把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共性错误当作是一种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应成为教师的专业自觉。对待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错误,教师若能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重新定位,且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那么学生就会在纠错、析错和改错中感悟道理、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变得精彩。
例如,在小数除法的教学时,有这样一道应用性习题:“每个瓶子装0.35升饮料,2.5升饮料可以装满多少瓶?还剩饮料多少升?”本题是小数除法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中有关算理的理解以及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再进行反馈交流。结果不出所料,很多学生通过竖式计算得到这样的计算结果:2.5÷0.35=7……5。针对这个比较典型的错误我并没有马上评价谁对谁错,而是把它作为一道判断题,让大家自主分析。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进而追问学生:“你是怎么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很快地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方法一:学生根据整除除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推广,余数5与除数0.35比,余数大于除数,说明答案是错误的;方法二:根据实际意义,余数5与被除数2.5比,余数比被除数大,说明答案是错误的;方法三:通过验算,用除数乘商再加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说明答案是错误的。在确认错误的基础上,我再引导观察竖式计算过程,结合算理开展分析与推理,找出正确的余数。即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了100,虽然商不变,但余数是被除数乘以100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乘以了100,正确的余数应该把5除以100得到0.05。
可见,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现象,它是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的错误往往是具有特殊教育教学价值的财富,正如心理学家盖耶所言:“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事实上,只有在“出错”和“纠错”的探究与反思的过程中,课堂才是鲜活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适当的提问来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的冲突,切不可越俎代庖,或把学生引入早已设置好的“思维圈”内。总之,借助错误性资源,引领学生在自我反思中理解数学知识,这样的建构是有效的,真实的课堂正是因“错误—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
2.把握差异性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感悟中形成数学技能
教育心理学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不同,即使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性。教学中不应人为地追求任何一种强制的统一或过分的规范,而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即如我们不仅应当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一定的“路径差”,还应该给各种不同的意见以充分的表达机会。在数学教学中,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特别在探究性学习中有时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于对知识探究争论的过程之中。在互动对话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对同一问题纷纷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情况,教师不应打压这种情况,而要把握时机、利用学生的争论来生成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思考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让学生们在这种思考的交锋中碰撞,在碰撞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入认识、形成数学技能,从而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一课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买5.4米彩带要付6.75元,那么买1米彩带要付多少元?这是在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我采用学生尝试探究的新知学习策略。当学生列出算式6.75÷5.4后,及时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求出6.75÷5.4的商?引导学生想出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在反馈交流中,发现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方法一: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变成67.5÷54就会计算了;方法二:根据商不变性质转化成675÷540也可以计算。67.5÷54和675÷540我们都会计算,小数除以小数是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还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成整数呢?上面两种算法中哪一个更简便一些呢?我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中,学生发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67.5÷54简便,因为除数是两位数;观点二:整数除法比小数除法简便,因为675÷540都是整数,所以675÷540简便一些。面对这两种争论,我还是没有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试着算一算。通过计算,学生很快发现,虽然675÷540都是整数,但计算仍然要用到小数的计算方法,它的商是小数,而且540是三位数,所以675÷540不如67.5÷54简便。因此,计算6.75÷5.4只要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把被除数的小数点作相应移动就可以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认识上的两次不同思路与观点,我让学生充分阐述观点,通过与同伴的争论,直至取得共识。的确,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风格,这是差异性资源生成的内在根源。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让生成的资源悄然流失,而是敏锐地把握并合理运用这一教学资源。虽然这样可能多花了一部分时间,但是学生是在实践感悟中理解了哪种方法的合理性,形成相的应数学技能。正是学习过程中这一差异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方法的对比中获得了合理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计算的技能,从面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3.抓住“问题性”资源,引导学生在认知困惑中激发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点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如果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课堂上,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疑点,并尊重学生的疑问。不要一味地不分情况的“视而不见”或者“打压”,要创造宽松的环境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允许学生对别人的思想、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要循循善诱,并且机敏地发展成为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将学生显得粗拙的问题进行提升并发掘出其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价值。这样,必然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的勇气和创新的灵气。只有充分体现了学生问题的价值,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才能逐步形成。通过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使学生的疑点变成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有效资源。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其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属于规则学习,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典型内容。教学中我借助实物,以开门见山进行了提问:“你能求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以任务为导向,引发学生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欲望,体现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但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知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只要用长乘宽乘高就可以了。”学生已知道了计算公式了,这节课该怎么办呢?还能进行知识的探究吗?我一时有点慌张,但毕竟已经历了教学实践的磨练,我很快镇定了下来,且灵机一动,用询问的口气问道:“知道长方体体积是怎样计算的同学,请举手。”结果竟然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举起了手。“那么你们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用长乘宽乘高来计算吗?”“不知道”。这不正是本节课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吗?于是我首先肯定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指出:“下面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用长乘宽乘高来计算的道理。比一比,哪个同学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得到验证?”面对半数学生已经知道的事实,显然出乎我的预料。但由于教学中随即抓住了“为什么”这个“问题性”资源,造成了学生暂时的认知冲突。面对困惑,必然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之中,因而课堂也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疑难或模糊不清的认识,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某些非预设性的问题,都是“问题性”资源。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以上案例,学生可能经过预习或从其它途径知道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但这种“知道”或“了解”往往是肤浅的、表面的,离开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教师的职责主要抓住“问题性”资源,尤其把关键性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既打破原先的认知平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思考、引导相关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增知识,又长智慧,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4.捕捉“原生态”资源,引导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数学概念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简单地说,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数学知识就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巴西学者研究发现,儿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数学,即所谓的“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又称“正规数学”)。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加强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的“日常数学”里包含着儿童理解世界的方式、儿童特有的话语系统,虽然离“正规数学”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有着儿童“原生态”的、鲜活的认识或语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原生态”资源,常常在不经意中发生。偶发性事件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辨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捕捉预设外的生成因素,特别是善于捕捉学生“原生态”的教学资源,并巧妙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说说怎样写一个分数,并说出这样写的理由。一位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从下往上写。问他理由时,他竟然说:“没有妈哪来的儿子”,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时我想: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会这样讲?好奇心促使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叫做分母,把取的份数叫做分子,不就像先有妈后有儿子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正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具体阐述理由,才有了如此的精彩,才有了更多学生的认同。学生的“原生态”话语,让学生在形象中理解了有关数学概念。在这样的回答中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
诚然,要使学生接受你的观点,你就必须同学生保持“同体观”即“自己人的效应”。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用学生的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同样的数学问题,老师与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而每种思考都可能具有价值。上面的案例,老师对于学生听来似乎很可笑的话并没有给予立即否定,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继续加以叙述和表达,使规范的数学语言与儿童化的、“原生态”的语言建立起了有效的“对接”,学生听了反而更容易感悟与理解。也就是说,上述“原生态”的教学资源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加深对有关数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偶发事件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消极作用,这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巧妙处理。有的偶发事件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往往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课堂动态生成的一个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5.注重生活性资源,引导学生在知识联系中拓展数学视野
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很多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构主义强调,儿童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儿童和成人对于同一数学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基于不同体检和材料,观念具有不同的形式。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师应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准备了几样不同重量的物品,如一袋10千克的大米,一袋1千克的糖……,通过掂一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建立一些具体大小的量感。突然有位学生举手说道:“老师,我陪妈妈去菜场买菜,菜场里都说肉多少钱一斤,青菜多少钱一斤,没有说多少钱一千克的,那么一千克和一斤一样吗?”对于学生的这一疑问,我首先作了解释说:“千克和克是我国现在法定的表示质量的单位,也是世界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斤”、“两”是我国原来通用的表示质量的单位,现在按规定已废除。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习惯用“斤”作为质量单位。”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原则,既然在我国民间,特别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大量使用“斤”这个单位,我认为在有关教学中应该对“斤”作适当的介绍,这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而现在学生的“旁逸斜出”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吗?学生的疑问就是一个联系生活、拓展视野的教学资源。随即我进一步问道:“千克和斤是不同的质量单位,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议论开了。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天平,放了500克的砝码,然后放了放了一包500克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生活中说的1斤的重量。那么1千克究竟是多少?再具体演示了一下,学生一下子对一千克的重量有了具体的感受。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忽视学生的己有知识水平,那其教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上教学片断中,由于学生的疑问成就了教学中拓展知识的有关要求,起到了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要求。由于一部分学生对“斤”这个量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实际的体会,教师适当地将“千克”和“斤”结合起来,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感受1千克的物品的重量。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易于感悟和理解,又促使学生在知识联系中拓展数学知识,扩大相关的视野。
14.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 篇十四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是教学有效性追求的目的之一。小学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给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指出了方向,它要求我们的课堂既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度,又要通过科学探究最终达到科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科学方法的了解与应用,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的形成,科学习惯的培养,并学会学习。
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深刻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引领有序的探究活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既注重认识层面的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内容,又要抓住操作层面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的内容,从而使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发展的主渠道?下面谈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追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约,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在教学三下册《磁铁》这一单元时,从第一课时“我们知道的磁铁”的教学中发现,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兴趣课里已经接触过了磁铁,对磁铁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因此,在接下来的的“磁铁的两极”“磁极的相互作用”等教学中,我及时修正了各课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等逻辑思维能力和体验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从整个单元的教学的效果看,正是由于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和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较好地完成了本单元三维目标的达成。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还应该因人而异,不仅要兼顾全班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地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引领探究活动紧扣教学的重、难点
材料是科学课探究活动的依托,有结构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从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原则出发,同时要尽量排除无关的干扰因素,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能发现问题形成合理的假设,明确研究活动的目的,确定研究活动的程序与方法。例教学《比较水的多少》,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用更多的方法去比较水的多少,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准备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包括天平、秒表和漏斗。但由于教师忽视了对材料结构性的研究,上课时,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用天平和用秒表、漏斗来比较少的多少了,不但费时费力,还完全偏离了目标要求;而在另一次的研究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除了盛水的容器外,只准备了几个果冻壳、一个圆柱形杯子和一支签字笔。这组材料的出现,不但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问题的核心即同一标准上,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而且为第二部分内容“量筒的认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和迁移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通过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次探究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用到哪些材料,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对哪些现象的观察,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实验的兴趣,更能提高探究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对科学概念的自我建构
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一般是先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再进行实验取证,经过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和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其中分析、归纳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与培养。通过教师引导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等方法,使每个学有所得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并将此提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如六上科学《增强抗弯曲能力》一课的教学,在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中,教师通过“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下一步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可以折哪些形状?估计哪些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呢?怎样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更好地控制相关变量,使实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实验操作结束后,又通过“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的研讨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了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受到阻碍和压抑,教学也变得沉闷和程式化。在新课程教学中,生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碰撞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关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有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精心预设。生成则是预设的延续和动态升华。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师生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教学三上《蚂蚁》,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观察蚂蚁,再讨论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样解决的,然后选择一种最科学的方法再继续观察;接着让学生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整个观察活动学生都很投入,情绪高,讨论热烈,一切都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它有6条腿,走路时先抬哪只脚,后出哪只脚呢?”问题一提出,我一时也愣住了,这是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一个问题。但学生们已经开始相互就这个问题开始了讨论,争论声也越来越大。于是,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对此开展了探究活动,学生们想出许多有效的办法,并聚精会神地开展了研究。看到学生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也许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田里发芽、开花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需要教师随时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容忍并尊重学生的质疑,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和谐的脉搏跳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才能有效提高科学探究的效果。
总而言之,有效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了学生幽闭的新智,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
践》
类别:┊作者: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发布日期:2010-6-11 16:19:00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匡庄完全小学 刘全叶
在进一步深化现实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往往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但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科学学习方式转变科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1、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因为参与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参与而参与。参与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既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又要避免由于对主动参与的片面理解而导致盲目追求形式参与、表面参与的倾向,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科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科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科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科学的学生观。倡导科学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的科学教学观念。
2、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即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为正相关。如果不以内在思维的深层主动建构为目的,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热闹闹,为参与而参与,那只能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流于形式,使得大部分的课堂参与时间成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多大价值的无效参与时间,甚至被这种表面的主动性所迷惑,认为这就是学生的有效主动参与,这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乏见。因此,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更突出地体现在其思维参与的建构性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是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2009-6-9 浏览(1421)【大 中 小】
一、真正重视科学课程
在小学阶段多数科学课教师均为科学兼职教师,专职教师缺乏,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课时安排过多。造成低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的科学课程不属于学生与学校认定的主要课程,在思想上没有很重视这门课程,就造成教师在课前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等,不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因此就不能保证科学课的质量。
要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先从教师的思想上改变科学课不重要的观念,只有真正认识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被充分实行。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的教师才会精心地准备课堂。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济南市历城区教研室 钱凤芹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对于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课来说似乎太短,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安排的内容还没有探究完就已下课了!是40分钟时间太短?还是自己教学低效?恐怕不言自明。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笔者向大家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避免主次不分,保证学生集中时间重点探究 下面是笔者听一教师在上《降落伞》(青岛版教材五年级内容)一课时所做的时间分配记录。
导入环节用时20分钟。播放空中跳伞的有关音像资料用时5分钟,对伞的结构进行探究用时2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制作了一个降落伞用时6分钟,试放飞用时2分钟,引导提出探究问题“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用时4分钟。再加上组织纪律,导入环节共用时20分钟左右。
真正意义的深度探究用时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学生要研究伞面、伞绳、悬吊物等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既要设计对比实验的计划,又要根据计划制作降落伞,还要放飞降落伞观察实验的现象。因为时间太短,每个小组只对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汇报交流用时5分钟。各小组匆匆将结论得出,因为已经超过40分钟,所以教师省略了质疑的过程。
课外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用时1分钟。草草收场。
关于降落伞,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在电视上、图片中对于降落伞的结构早就非常熟悉了,至于做个降落伞,学生甚至在没有上学时就有了制作和放飞的经历。学生在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问题之前,已经有过对降落伞的初步认识,并且已经有过玩降落伞的经历。这是学生的现有发展区。而学生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则是已有经验在本课探究中的一个最近发展区。因此,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是本节课探究的重点内容。而在本则案例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显然是低层次的教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教师对探究的内容不分主次、无有轻重缓急,重点探究的内容都把握不住何谈教学的有效性?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不分主次、时间分配不科学是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每节科学探究课都有一个重点的探究内容,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时要把握住重点内容集中时间重点探究,不要让次要的探究占用过多的时间。因此,对于《降落伞》一课的导入环节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课前就做好降落伞,课堂中比赛放飞,从放飞中发现并研究影响下降快慢的因素。这样重点探究的活动学生就能进行得更深入,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就有了提高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得到了发展。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效果吗?
主次不分还表现在对教学形式的过分追求上。对此人们批评最多的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的确,有些科学教学也未能幸免。科学课注重探究过程及探究体验,很多内容使用多媒体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有些教师就是喜欢使用,不管什么内容都要使用多媒体,美其名曰:创设问题情境。但有时往往本末倒置,只注重了情境设计这一形式,忘记了情境创设的目的。这也是科学教学中应努力避免的。
二、避免浅尝辄止,提高学生探究的深度
浅尝辄止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管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方法的掌握都如蜻蜓点水,浮在表面,在情感态度维度目标的达成上更是危害至极??思维不深刻,学习态度浮躁。对此,建议大家坚决杜绝,坚决杜绝课堂上的如下表现:
1、只提问不探究
很多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可取的。但是要警惕这种现象,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提出了众多的问题,但是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提出的问题都去探究,怎么办?教师们通常的做法是选择那个自己早就预设好的问题进行探究,其余的问题一句“课下自己探究”匆匆了事。学生提出过多与探究主题关系不大的问题,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用课堂中的时间去想自己刚刚提出的问题,另外学生提出问题要占用课堂学习时间,这些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
当学生过多地提出与探究主题无关的问题时,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了: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偏离了探究的轨道,对问题的点拨和梳理是否到位?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只汇报不交流
有的课堂教学对探究所获得的数据或结论,只是走一个汇报交流的形式,那种一人说众人听的现象只是汇报,不是交流。没有经过交流和质疑的结论其科学性是要打折扣的,学生的思维是不严谨的。因此,在交流汇报中,对于听者要求有质疑,对于说者要求有反思。结论得出要重证据,要符合逻辑,这样的思维才更深刻更严密。例如下面这则案例:
教师在教《土壤里有什么》一课。进入到探究后的汇报交流阶段学生1:我们组对于“土壤里有什么”这一问题作出“有水”的结论。理由是给土加热后,土上面有气体跑出。学生2:气体就是水蒸气吗?(学生1的结论显然证据不足,学生2体的有理。)经过其他组质疑后,一组学生又完善了自己的实验,让气体变成可以看得见的液态水,才算说服了其他学生,结论的得出才更加可信。
可见,科学教学中只汇报不交流,学生的思维难以走向深入。
3、只有探究程序无有思维发展
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上,教师往往在注重探究过程的同时,忽视了探究过程要和学生探究需求一致性。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环节是符合探究程序的,但是如果看学生的表情则不一定是符合学生探究需求的了。没有主体积极主动参与的探究是低效的,正如下面这位教师所谈:
“在教学《钢笔吸水的奥秘》(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一课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谈自己给钢笔加墨水的体会来导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学生表情漠然和茫然,心不在焉,这样做实在没有新意,只是单纯地为了导入科学教材中的课题。后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尝试着将问题导入作了改变:教师拿一个空玻璃杯和一张硬纸板,将硬纸板盖在杯口,然后杯口朝下,手托纸板,问学生如果松手会出现一个什么现象?学生不假思索的喊道:纸板会掉下来。教师接着问:怎样做才能不让纸板掉下来呢?学生还是不假思索的喊道:用手托住纸板。教师再提出不用手托住怎么办?这时学生安静了,开始思考想办法。在学生束手无策时教师给学生演示杯子吸纸板的实验,学生一下子被教师的神奇表演深深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了……”
正是学生看到的现象(纸板不掉落)与自己的已有经验(纸板会掉落)发生了冲突,学生才具有了要探究个究竟的欲望,以后的探究活动才符合了学生探究的需要。在低效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喜欢对教学环节“贴标签”,这个环节叫问题提出,那个环节叫拓展延伸,殊不知只有当你贴的标签与学生的探究需要相吻合时,探究的效果才能扩大化。
4、只会教教材不会使用教材
“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新课改以来一直倡导的教材观,这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提高有效性的一个途径。在此只点到为止。
三、避免无准备探究,保证学生探究的效果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探究材料齐全,探究目的明确,探究计划周密,在探究前做到“万事俱备”了,探究的效果才能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探究材料是真正实施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学生只能做“纸上谈兵”式的“想象”探究,无从谈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首先要有这一物质保证。新课改以来,许多探究材料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材料,给材料的准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是影响科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因素。建议大家在课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科学教学中还发现,学生明明自己已经设计了研究方案,学生讲述自己设计时也头头是道,实验时本该没有问题,但结果却令人吃惊,往往实验时间过后,只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经历了无效或低效的探究呢?其实学生在实验前的计划上还是欠周密。为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式”的低效探究,建议我们的教师宁可多花一些时间在方案设计的讨论和质疑上,也要让学生科学设计方案,也要形成严谨的探究态度,提高探究的成功率、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即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教师的一则教学反思:
“在本课(《谁热得快》)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四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认为这是体现了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使我很快发现,“自主”不应是“自流”,如果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顺序对四个探究活动进行调整,效果会更好。第一个活动是将套在手上的黑白塑料带置于热源(蜡烛)的两侧(等距离),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到深色物体的吸热本领比浅色物体大。第二个活动是将黑白纸置于热源(蜡烛)的两侧(等距离),观察哪一个颜色的纸先燃烧,学生的视觉会告诉他们观点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再让学生通过温度计测量进行其他两个实验,学生就会得心应手,还能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由此看来,指导学生实验前是要考虑再三的。” 当然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小学科学课与自然课程有很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课程目标的重大调整,由特别关注自然知识转向关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例如执教《纸的观察》(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个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能力,而有的讲课教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要研究纸的特点,其教学的落脚点就是总结纸的特点;第二个活动的重要价值是学习用测量和计算的办法让学生去经历观察活动,拓展观察的途径,而有的教师就非要学生计算出准确数据不可。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目标追求是有很大偏颇的。
就科学探究目标来说,虽然科学探究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数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虽然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但是小学科学教学各学期各年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为例:三年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包括体验知道什么是科学观察、不断扩展观察内容、不断学习和扩展观察的方法。四年级在此基础上重点是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五年级重点是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有关的科学的问题,在调查研究有关科学问题中理解科学概念、培养探究能力。重视了对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以及充分讨论,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即使是同一学段,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材料的特征》(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和《杠杆》(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虽然教材规定设计的活动都能够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交流的过程,但是前者重点在收集、加工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后者侧重于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尤其是如何制定科学探究计划。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它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生成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保证给予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和激励。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
首先要创设平等和谐的探究环境。教师要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和谐、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心交给学生,与学生做到融合,是科学探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经常面带微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蹲下来和学生交谈等激励的动作都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内趋力
再次要有开放的课堂设计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
1、收集事实;
2、整理事实材料;
3、研究事实材料,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
4、解释学到的科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环节设计要有开放性,幅度要大,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进入探究状态,进行充分的探究;只有开放的幅度大,学生才可能少受教师的遮断刺激。如在《教学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出示了带底电池和灯泡,让学生用电线接亮小灯泡,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活动,却还是难住了学生,学生上台演示时,接来接去都搞不明白这线该接在何处,后来请同学们共同探讨,终于得出了结果,原来只要把底座的弹簧压倒,就能把电线插进去就行了。虽然花去不少的时间,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
从以上的教学环节看,教师没有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活动,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保证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且这样开放性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种易于掌握,又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因为环节大,学生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体,体现他们的自主。
因此,教师要从建构主义出发,安排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细了,做透了,使学生真正高度地投入。一节探究课,教师都希望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像科学家一样真刀实枪地干科学,但有时却不能如愿。学生可能只对探究活动的某一环节感兴趣,探究目的不明确,说不出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的心里只能留下遗憾。如制作彩虹时,只往空中一次又一次地喷水,却不分析彩虹不会出现的原因。教学《热胀冷缩》时,学生只对吸管中的水滴会往外推,向里流感兴趣,到底是水还是空气在热胀冷缩,全然不顾。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为动手而动手。究其原因,是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相脱节,探究只成为一种外在形式。
因此,在学生探究动手前可以先请学生设计一份实验方案,把原来直接向学生提供材料而让学生想一想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比较合理,在动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探究中一边动手一边做记录,再想想探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留一点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谈谈探究的体会和感受,相互之间做一些评价。这些环节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或省略,使学生真正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在探究中教师要预想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探究的有序,而不凌乱。因此,备课要备两头,课前向学生调查。一般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根源,教师要善于疏导或对症下药,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
升序
文章评论
降序
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科学学习方式 转变科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科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地把握,有效地实施。
1、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必须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的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确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科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科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科学的学生观。倡导科学教学要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的科学教学观念。
2、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即不仅仅是参与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而且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相关知识体系,追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通过连续的、经过阶梯向前推进的、递进式的参与学习活动,由初级水平不间断地发展到高级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真正实践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是能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整体设计优化的有效教学,主要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选择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力争在现实条件下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较大可能的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
1、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 “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现代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趋向于全面性——既重视现代生活、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既培养高尚完善的人格,又发展其强健的体魄;既提高其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2、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科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科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以及内容。应当坚持鼓励性教学原则,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一旦出现“同学互励、教学相长”的局面,便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性。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探寻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邱永富
连城县罗坊中心小学,福建 连城 366200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认可的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自课程改革以来,可以说大部分教师是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并朝着新课程方向扎实推进的,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科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案例一:《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材共有三项活动,一是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二是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距离的关系,感知弹力大小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三是认识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在研究教材文本时,我认为生活中弹性、弹力现象很多,学生也司空见惯,但真正有目的去注意这种现象,并进行研究的很少。本课设计应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等方法,多方位强化学生对弹力的体验与感悟,增进对弹力的产生和大小认识。
为此,根据这三个探究问题和学生的前概念水平,我制定了三个目标:(1)科学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2)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具体,容易操作,更利于开展有效的探究。
思考: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等功效,它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核心。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因此要注意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随时反馈目标达成情况。
案例二:《保护鸡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6课)本课属于“材料”单元,是在前几课研究材料的特征、材料的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在处理教材时,我把这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根据保护鸡蛋的要求,有目的地选择材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上。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因此我把制作“鸡蛋保护器”放到课前,要求鸡蛋不碎就行,不管什么形状和用什么材料。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设计(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定型、改进。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鸡蛋保护器,然后进行比赛,了解鸡蛋破碎的原因,最后通过让学生反思失败原因、教师播放课件拓宽学生思路(碰碰车、滑翔伞和我国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返回地面的图片)改进、小组选出制作最好的再比赛、教师展示等环节,使学生明白影响鸡蛋保护器保护效果的因素和了解常见材料的不同特性及创造性的选择材料。
思考:教材虽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但不再是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它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认知发展等提供的一个范例。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的理念,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灵活地处理。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要向学生呈现、提供什么内容,如何呈现这些内容。
二、大胆放手,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案例三:《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在探究材料的沉浮能力这一重点时,我为学生提供一组大小、轻重不一(铜钥匙、硬币、大头针、塑料片、泡沫、积木、木制棋子等)的材料。并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说桌上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进行分类——猜沉浮——汇报交流——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交流研讨——小结应用。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教师只在两个交流研讨中进行引导,其余大多数时间是学生自主亲历探究的整个过程,不仅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而且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指向性明确,学生很快就得出——金属材料在水中容易沉,木头材料和塑料材料容易浮,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轻重、大小无关的结论。
思考:课堂是师生最主要的活动空间与生活场所,是课程最主要的时空支撑条件和核心载体。即使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质量水平仍然与学校教育质量水平划上等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简单的“授——受”,而是必须经历一个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充分授权,就是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本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去自主地提问、探究、并寻找信息和寻求答案。充分授权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情感、智力、个性诸方面得到有效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拓展探究空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案例四:《保护鸡蛋》
为延续和拓展教学内容在我布置了两个问题:(1)养鸡场如何把鸡蛋运出去卖?(2)我们知道陶瓷制品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碰碎。现在工厂有一批陶瓷工艺品需要运到北京,供货商想减小碰撞对陶瓷的影响,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还有让学生在家里找出四种生活中保护易碎或易碰坏物体的方法。
其实,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如:天气单元,养蚕,昆虫的观察等等)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都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后续的探究。思考: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陶行知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及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科学源于生活,增强他们应用科学的意识。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课堂有效性的实现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明确科学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理念,关注不同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亲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什么才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呢?笔者根据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情况谈两点看法。首先,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所得,才可称真正的有效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方面,小学科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科学素养,而培养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否则,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句空话。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基本性质以及改变磁极的办法,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磁铁,亲自去实验、去研究;要让学生搞清小电动机转动的奥秘,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去拆开电机看构造并接通电源看转动。离开学生亲自实践,单纯仅靠背知识性的答案去应付期末考试,谈不上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次之,在探究的基础上,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设计制作一些科技小作品,才可称真正的有效性。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这个方面的内容也较多。五年级学生探究完光传播特点之后,就得让学生寻找和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潜望镜、万花筒;六年级学生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之后,就得让学生能正确解释过节时燃放的鞭炮为什么会升向天空等许多问题。完不成这些设计制作任务,解答不清应知的一系列问题,谈不上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
我们小学科学教学中还有哪些问题,什么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性,如何再进一步真正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位小学科学教师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继续探讨的一个主要课题
之我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
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前段时间,笔者曾对分别实施了一年、两年、三年新课程的三、四、五年级学生和未接受新课改的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问卷,有47%的学生认为“经过科学课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收获”,仍有53%学生认为“收获一般”甚至“没什么收获”。分析之后,发现了不少潜在的问题,引发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二、当前科学教学中的“高能低效”现象
当前科学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造成此种“高能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现象中看到问题的症结。
现象之一:教师提问缺乏有效性。
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精炼,废话太多,提问不明确,造成学生的无序思维、无效思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现在大家都十分重视让学生在课的开始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泛泛而问——“今天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导致学生想出了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甚至其中会出现非科学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课堂在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
现象之二:学生思考缺乏有效性。
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没有深入开展探究,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与求索,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在调查中,有56%学生喜欢“活动内容多,只注重简单研究的科学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现象之三:课堂探究缺乏有效性。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在课堂探究中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不知道该怎么操作,更有学生把桌上的器材当作玩具在玩;有时候组内的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成了小组的主角,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只是一个旁观者。“自主·合作·探究”成了自由分散的活动,自主滑向了自流。在调查中,有40%的学生对参与小组活动持观望态度甚至不参与,虽然相比上常识课的六年级学生的70%有较大改观,但仍是为数不小的一个群体。我们的科学教学,少了这40%学生的参与,教学有效性自然大打折扣。
现象之四:课外拓展缺乏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光靠课堂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外加以拓展,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是,有多少学生真的去探究了?又有多少学生的探究成果有所反馈?缺乏教师指导与督促,没有反馈结果的课后探究活动,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会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在调查中,只有38%的学生会在课外继续开展相应的科学观察与研究,相比常识教学下的六年级学生的11%有明显增加,但仍折射出课外拓展活动的低效现象。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综合以上现象,当前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包括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等;其次是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教师不能按教学预设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课后的拓展延伸走过场,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反馈,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有效性,就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指导,课后延续三方面加以考虑。
1、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1)备教材
备课为上课服务。备课,不是把教参上的目标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编写科学课堂活动预案时,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才能构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如果教师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就动脑设计预案,那么设计的预案将偏领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
(2)备学生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在于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堂课学生要有所发展,首先要明白学生的起点在何处,有哪些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已会的技能。在调查中,有23%的学生认为自己原有的科学知识较为丰富,62%认为一般,15%认为不丰富。可见,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有差异的,忽视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无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实施有意的影响;才能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台阶,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所发展。
(3)备材料
课前的材料准备如何促进有效教学?最简单一句话:材料要有结构性。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何时呈现,以何种方式呈现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如果材料太多,一下子呈现,虽然学生的思维广度扩散了,但思维的深度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材料太少,太简单,那么思维上就会有定势。因此,建构有结构的材料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2、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与调控。(1)有效的活动编排。
在探究活动的安排上,不要追求贪多求全,让科学探究活动讲究形式上的完善,而要追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思维的价值。一节科学课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活动?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个最有价值的活动深入地把它做好、做足呢?因此,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里,我们面对众多的目标,就要懂得选择和放弃,活动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深入挖掘“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内涵。
(2)有效的小组合作。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个别学生经常包揽了全部的探究任务,其他成员充当了“观众”的角色游离于小组探究之外,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虽然与小组成员的构成有一定的联系,但问题的实质是组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不到位。小组合作活动应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参与探究的机会均等,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体验到自己在团体内的价值。有了小组分工,并不是小组的合作就会融洽投机,这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团结互助,从而促进有效的小组探究。
(3)有效的指导调控。
在学生探究前,缺乏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结束后,没有引领学生质疑不同小组探究方法的差异,没有时间去关注未成功学生的反思。也就是教师没有挖掘探究活动中产生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导致学生只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在已知的知识内兜圈,最终只获得一些零碎的、局部的、片面的直接经验,导致整个探究活动低效,科学学习结束在肤浅的水平上。如果老师舍得花时间去利用课中产生的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思索,去讨论,去感悟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因此,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深入到各个探究小组,把自己作为一名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教师可以敏锐地观察学生探究中的困惑、需要以及他们的投入程度等等;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探究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引导,不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及时指导和个别指导,对这一小组来说也许是最有效的教学。同时,也应注意指导的针对性。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有效的指导促进有效的探究。
3、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作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我们有多少学生有浓郁的兴趣,有这样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应加强指导与督促,要有适当的反馈。把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总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将“教师成功”等同于“学生成功”,将“课堂成功”等同于“教育成功”。这片面的成功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在欣赏孩子们喜欢我们的科学课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真实标准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促使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获得发展的系统。怎样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教师仔细琢磨,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0年01月04日 08:56:01 来源:四川省绵竹市齐福学校【字体:大 中 小】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面对科学课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实际中的“有效教学”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探究的“真实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要使学生产生“真实问题”,创设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不管问题由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有好奇心,能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因此,我认为从几方面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效果较好。一是言语导趣。语言是师生传输教学信息的第一载体。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如一首好歌拨动学生的心弦,不仅能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教学的预定情境。二是悬念导趣。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常常设置问题,特别是把科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示给学生,从而引起他们的激动与兴奋。三是实验导趣。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生动的形象、活动多变的事物、奇异罕见的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科学实验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实验是我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常规武器。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主观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如在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在两杯水中分别放入一个马铃薯,有浮、有沉的现象。学生马上被这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从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四是情景导趣。在科学课上,我们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景,以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当科学探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如教学《指南针》,我先播放一段课件:一群孩子在大自然中迷了路,不能辨别方向,此时他们饥寒交迫,急需赶路,往哪走呢?谁来帮帮他们呢?学生身临其境,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是鲜活的,是具体的,科学并不神秘,马上来了兴趣。
二、把握教材的目标定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应有教学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其次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有整体性认识;其三应该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避免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
如在教学《拱形的力量》一课,将原定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拱形结构和拱形受力的特点,了解拱形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改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显然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效果。前一种目标表现在课堂上是学生的探究方向不明确,教师提问和引导的方向也不明确,课堂上所设计的探究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冷静分析一下并没有多大的探究价值。学生所获得的实验事实只是简单罗列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认识。通过修订目标更多地关注了“科学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层层深入,学生的认识也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提升和发展。
四、善用激励评价机制,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好的评价。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拍手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另外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让更多同学参与评价,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确保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9年秋季小学科学学科县级主题教研培训资料——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研讨主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辅导材料】
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的作用
1、在探究活动前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究的欲望;能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探究的目的,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给思维以动力。
2、在探究活动中创设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能够凭借观察、实验和文献资料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3、在探究活动后创设情境,能够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得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要小而具体。
如:四年级的《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能不断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学生沉默,却很少有人举手。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先明确:一杯水有多少?盐的多少怎么算?怎样才算溶解了?明确了这样的问题,科学探究就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建立了联系。
2、情境要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如《溶解的快与慢》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出示:清水(一杯)、固体物质(一袋)(教师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学生观察,固体物质用小儿感冒冲剂代替)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说:“老师把这袋固体物质放入水中,能不能知道固体物质溶解的是快还是慢”,很显然,只用之一杯清水和一袋固体物质很难得出固体物质溶解的快与慢。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各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订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这样的情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3、情境必须以“有结构”的材料做支撑。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讨论、归纳,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情境要具有现实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挖掘教材、精心领悟内容,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心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自行探究。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
根据教学实际,采用观察、实验、谈话等方法,谜语、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问题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是:
一、问题过大,缺少“脚手架”,思考难以入手。
再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节课,教师创设情境: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它能不断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之后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这似乎成了科学课上的一句不能不说的话,但从中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显然太大了,学生沉默不语,让学生无从下手。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明确的问题是:
1、一杯水有多少?
2、盐的多少怎么算?
3、怎样才算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明确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然后,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等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定当中,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二、问题不明,缺乏引导,学生活动无效。
如:五年级的科学课《斜面的作用》。这是我们这次教学视导和跟踪调研活动中听的一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个弹簧秤和长短不一的两块光滑的木板。
教师对学生说: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笔袋,我们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什么是斜面?”“斜面有什么作用?”
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课题板书,学生把头凑到一起,教室内一片嗡嗡声。教师开始巡视指导。大约过了30分钟的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结果是学生热热闹闹地“玩”了30分钟。
然而,教材把这一内容明显的分成了两部分:一是“在同一坡度的斜面上拉不同物体所用的力不同”,二是“不同坡度的斜面拉同一物体所用的力不同”,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自观察,自己发现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问题不明确,又缺乏科学、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结果白白浪费了40分钟宝贵时间。
三、问题太多,缺乏思考,形成的知识不扎实。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的探究活动。教师提供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萝卜、带盖的小瓶(5个,装有多少不一的石子)、橡皮等材料,依次进行实验,研究物体的大、小对沉浮的影响,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也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步进行的两项实验,而老师却把它们列在一个实验中,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看不出物体的大小、轻重与物体沉浮的关系”是必然的。
师:物体的沉浮真的跟物体的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吗?问题出在哪里呢?真的没有关系吗?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办呢?
课堂出奇地安静,学生低头思考,面有难色。
在实验前,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都有关系,可初步实验后又看不出关系来,学生前概念又模糊了,怎么回事?老师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来不及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时从多角度关注同一个物体,是有很大困难的。当学生的思维迷失了方向,用“我们接下来该怎样研究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后续探究活动,显然不是上策。
教师可以用以下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转化前概念:
1.出示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五个正方体,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大小与沉浮有关吗?
2.出示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五个小瓶,实验演示后提问学生:现在物体的轻重与沉浮有关吗?
3.将以上材料混合,实验演示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又有关系了呢
这样材料出示的顺序体现出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对材料的深刻认识,使学生对物体的沉浮认识不断向“既关注大小,又关注轻重”的方向发展,这实质上已指向物体的“密度”了。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材料结构紧密相关,教师要善于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学生的思维发展角度设计好问题,让科学探究更有趣更有效。
问题三: 实验操作的有效性
2003年进入新课改,2005年《科学》课进入我们的课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使用了整整4年,感觉到无论是《科学》教材本身,还是《教师用书》,都进行很大调整,比以前更系统、更具有操作性,原来教师无法把握的知识问题都能解决了,科学性更强了。但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尤其在实施实验教学时,老师们通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1、学生急于动手、争抢着做实验,实验缺乏目的性;
2、随意的改变实验内容,实验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3、学生表现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现象,实验缺乏有序性;
4、发言时只顾自己自我表现、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也不会质疑别人的观点,实验缺乏批判性。
针对上述问题,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同时,我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思考,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供教师参考:
一、呵护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科学课是科学教育的启蒙课程,只要求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本身就十分强烈,而科学课中的一些内容又是他们从小就缠着父母问个不停的东西。还有那么多好玩有趣的活动可以参加,这一切都是求之不得的。这是学好科学课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学生常常会有一些“胡思乱想”,有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会偏离内容,随便摆弄实验仪器。其实,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爱玩造成的。他们还没有建立最起码的科学实验的规范,我们老师心里要清楚,千万不能误会了这种行为。越是有这些现象,老师就越要顺应学生,并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多多的表扬他们,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鼓励学生“突发奇想”。这不正是老师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好桥梁的最佳时机吗?想看就看,想问就问。“想看”就要琢磨,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课堂上,探究活动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另外,对于刚开始学科学课的孩子来说,教师还要注重多演示、多讲解即将开展的活动,扶着他们学走路。比如,三年级(上)一开始就是《植物》,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大树。老师就要做给他们看:怎样看、怎样用手摸、怎样测量、怎样运用拓印等手段去认识大树。
对于刚开始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扶”就更有必要了。
即引领着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收益终生。
现在我们的孩子到小学毕业的时候,这种好奇心不仅没有长进,甚至减弱了,这需要我们老师引起重视。南京师范大学的 郝京华 教授在一本刊物中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在国外的一个飞机场上,有两个大胖子的老者正蹲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盯着什么看着。原来他们被一个小孩子玩的陀螺给吸引住了,陀螺一会儿正转,一会儿又反转,正正反反的在那里转。这两位大胖子(物理学家)一直在盯着看,看这个陀螺是怎么回事。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常人相比,不同在哪儿?不同在他们的好奇心能保持终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精心策划实验活动,规范科学探究程序。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探究性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实施科学课教学的几年来,实验活动的有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闲谈者有,或做其它事;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说,不听别人的发言。分析下来有这些原因: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学的设计不合理、不严密。有时要求学生一次完成许多操作步骤,三年级的学生会理解不清,记不住,弄不懂;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合理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为了三年级的孩子不再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精心准备最适合的材料,不打无准备之仗。
1、科学实验前,让我们准备得再充分些。教师在课前自己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并对实验要作好记录,什么地方要注意的,什么地方需要全神贯注观察的,心中要有数。比如,今天的《温度与气温》一课,“在什么地点测量温度最能代表当地的气温?”第一次试教课时就出现了“想象与现实相矛盾”的问题。学生一致认为:“测量温度应该在通风、太阳直射的地方”,然而,现实科学恰恰相反:“是在通风、有阴凉的地方测量温度,能够代表当地的气温”。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的、十分投入的把每个活动和实验都做过一遍。
另外,课前材料的准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同时也要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自制教具。这些预先做的准备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部分。比如,6月份我县“小课题研究现场会”之前,在红旗小学听课中就发生了这样几件事:“小瓶盖儿和我捉迷藏”,“不听摆弄得橡皮泥”,“难以治服的易拉罐儿”。
我们老师还要打破上下课铃声就是探究活动的始终,开放的探究学习不仅在学习的方式,还体现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上。如,在执教《植物》单元时,课前收集树叶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活动。成功的准备活动,不但能够完成好多科学课的教学目标,还能大大减轻课堂40分钟的压力,使科学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动手之前,要帮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把问题都考虑周到了。实验的目标是什么、实验的步骤、实验需要注意的地方、实验时的关注点在哪里、及时的记录实验现象、及时的和伙伴交流、实验后的简单整理等等。有的学生一时间记不住的,老师应该利用板书或者课件展示“实验记录单”或“实验报告单”等等,时刻提醒学生。这样使学生逐渐的养成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的良好的习惯。
2、展开实验研究时,能潜心于实验观察中,不浮躁、不流于形式。科学实验最忌不恰当的比赛,学生会因为争强好胜而忽略了实验中转瞬即逝的现象,这会使他们养成不好的习惯。比如在执教《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这一课时,学生在做面粉是否溶解于水中的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轻易下结论。许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面粉出现了沉淀,这是不溶解的一个特征。这时候能下结论了吗?这杯混合物的上半部分不能确定,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对混合物过滤,才能确定,才能得出结论。学生的心能静下来,对科学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吵闹、没有意义的比快只会使他们越来越浮躁。在一次市级大赛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做“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的变化”的实验中,他同时播放了一段音乐,学生一边欣赏着高锰酸钾在杯中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一边沉浸在动听的音乐中,这时候他们的心也是浸润在科学课所特有的悬思、想象的乐趣中的。
3、制定分组实验的管理规范。充分考虑这种课型的开放型特点,即合作探究式。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角色或人物,指定某学生担任实验小组长或小组同学轮流担任小组长,给每个同学编上号,按编号规定每个同学做什么,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可以制定小组实验的纪律和实验情况评比标准。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小组实验时有人抢着做这做那,而有人则在一边只管看。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又相互联系,大家都在为完成同一项任务努力,对他们形成具有合作探究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养成科学探究好习惯。
在发言时不能只顾自己的自我表现、而不顾他人(老师和同伴)的意见。要学会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接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质疑,“交流质疑”是科学课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科学质疑是带有主观性的,每个人对一个实验的解释、对一个现象的描述都存在个人的主观性的。有了个人的主观认识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也就有了争论有了质疑,所以,质疑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郝京华 教授又给我们举了例子,“在五十年代末中国,在农村全家老小一起敲蒸锅、敲脸盆,从早晨到晚上的敲,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让麻雀飞的根本不敢停下来,最后累死。很奇怪的是老百姓没有质疑,我们的科学家也没有质疑,这件事情究竟科学不科学?麻雀是吃粮食,但麻雀吃粮食和吃害虫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就是国人没有这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使得我们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 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他们会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问题四: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性
(开安一小 王宏达供稿)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往往在鼓励孩子们去探究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给予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在我们前一段的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常规,能够有组织、按步骤地进行一些实验操作,但实验结束后学生的热情似乎也结束了。在组内分析实验现象进行交流时只是个别好学生在说,有的同学一言不发;选汇报员进行汇报时更是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爱说;在全班交流时,学生不注意倾听他人观点,人云亦云,跟风的多,持批评态度、有不同见解的少;还有的学生在交流时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记得在上《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将气球套在空试管口上,放在蜡烛上加热,然后气球鼓起来。但在汇报时,一位学生说:“我看到气球鼓了起来,实验说明气球受热膨胀了。”我想,也许学生对实验材料天生的好奇也就注定了他实验操作的盲目性。于是我提醒他注意“是气球受热了吗?”“空试管真的是空的吗?里边有什么?”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对,我们做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是空气受热膨胀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不注意思考,兴趣点只在实验操作上。我想,如果继续下去,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许会事倍功半,真正得到的东西很少,科学素养提高的也有限。
在科学教育中语言虽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在猜想、讨论、交流的同时却可以逐步建立起表达能力。
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全,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量,语言清晰,条理性强。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我在平日教学中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愿意说。
三、重视科学记录,让孩子有话可说。
学会做研究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记录能较好地保留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活动中发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好的想法、数据等。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同学相比,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特别是交流时语言、逻辑更有序。例如,在《点亮小灯泡》一课中,当提出“怎样让灯泡亮起来”这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且画出猜想到的能使小灯泡发亮的方法,并将这些想法贴到黑板上,这就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些图,不仅能让别人很快明白你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让你的脑子更清楚,帮你更快地将问题弄清楚。接着,再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同学们将实验所收集的信息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汇报时表达得思路清晰,语言简练。
【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推荐阅读:
科学教学背景故事在课堂中的有效利用06-26
《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小专题研究报告06-09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总结08-07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小学作文教学06-26
浅析温室大棚种植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关系09-24
利用“错误”资源,激活课堂教学09-30
我县生活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的问卷调查07-20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有效辅助音乐教学07-14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