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乌龟-三年级作文

2024-07-30

胆小的乌龟-三年级作文(精选15篇)

1.胆小的乌龟-三年级作文 篇一

我家养了两只乌龟,一只大的,一只小的,它们的外壳是黑色的,好像穿了一件黑礼服。

今天早上,我走到水池边看它们,它们见到我就把头抬起来,好像是说:“我饿了”我就去拿来爸爸买的蚯蚓给它们吃。我先拿一条放进水池里,红红的小蚯蚓在水池里晃来晃去,可是两只乌龟一动也不动,它们好像很害怕。

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的时候,小蚯蚓已经不见了,原来乌龟很胆小,我在旁边时它不敢吃。

乌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2.胆小的乌龟-三年级作文 篇二

一、收集材料, 让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写, 搜肠刮肚也挤不出点东西来, 正如俗话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 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少, 生活素材过于单薄, 要写好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这些客观因素的束缚, 促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多想些办法进行教学。

首先, 积累材料, 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撷取, 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园地一, 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教学中, 我结合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煮面条、和小伙伴捉迷藏、画图画……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 我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我就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要求边记录边整理资料, 准备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写, 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也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充实了学生的习作素材, 习作训练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感受、体悟, 启迪学生捕捉文思,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要时常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五彩世界, 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感受。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一, 写家乡的景物。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是到处存在的, 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在习作前, 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公园、景区……游玩, 用相机、小册记下自己觉得美的景物。因为有家长的指点, 学生的观察显得有目的性。当然, 作为老师, 我也没闲着, 用相机拍摄、录制景物, 再制作成课件。在习作指导时, 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素材, 又有课件的辅助, 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就下笔如有神了。这样, 既可避免作文课的单调、枯燥, 又能使学生逐步做到“我手写我口”。既让学生积累了素材,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发展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二、发挥榜样作用,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现在的小学生,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生活阅历较为浅薄, 看问题较为片面, 缺乏深思熟虑, 遇事总是争强好胜, 决不服输, 你好我要比你棒, 于是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树立典型, 设立展示台, 印发优秀习作, 借助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 每一次写完作文, 我都会让学生互相传阅讨论, 组织学生点评, 从中推荐一些作文, 让他们认真抄写并贴在展示台上。由同学先评, 好的作文要写出简单的评语,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看法, 写一写评论, 大多学生从习作者字写得怎么样、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去谈, 但也有些学生涉及其他内容。据此, 我再作详细评讲, 肯定他们的成绩, 于是, 好的作文就这样被学生基本确立了, 习作被选的学生很高兴, 他们看到展示台上有自己的习作, 心里增加了自豪感。没被选上的学生, 先是羡慕, 后来也想上榜, 那种欲望是十分强烈的, 学生都盼望着上作文课。可见, 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 这条路径是可取的。

三、参与生活、阅读, 扩大写作空间

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单调的, 几乎是“两点一线”, 生活在这种封闭的圈子里, 是激发不出学生的写作热情的。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五, 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在习作教学前, 我就引导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 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还让学生从《智慧背囊》中找出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做好摘录, 让学生把相关的素材读给父母听, 并请父母提出意见。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教学中, 我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大部分学生都能把事件有条理、具体地写出来。有的学生还想到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 回家要做这么多的家务, 还要关心爱护自己, 是多么辛苦啊。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 帮做家务,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正是从亲身的体验中去获得这一感受的。可见, 引导学生五官开放, 心怀激荡地感受, 在一个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取种种形象, 从而来丰富感受, 强化感受,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写作能力。

教写作文就如同教做一道好菜, 必须有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用餐人的喜好和菜色的属性有所了解之后, 再按照各种材料的入锅先后顺序和时间控制, 最后再加以装盘, 才能做出一道精致味美的好菜。总之, 作文教学要积极、有序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材料, 培养他们善于体悟自己天真心灵中激起的波澜和吹皱的涟漪, 捕捉自己稍纵即逝的闪光的跳动, 激发起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3.胆小的我三年级作文 篇三

有一次,爸爸妈妈去上夜班,留下我一个人在家。我看完电视就上床睡觉了,我胆战心惊得躺在床上,我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我以为是鬼,就吓的连忙躲到床底下。我听到门外没声了,就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收电费的爷爷。

还有一次,我跟奶奶在家看电视。听到门外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是乞丐,我连忙把门关紧。可是外面有人来推门,我关得更紧了,奶奶打开窗户一看,原来是爷爷回来了。

4.我战胜了胆小三年级作文 篇四

晚上放了学回到家,我匆匆地吃完了晚饭,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然后开始洗漱。洗完后我迫不及待的钻到被子里,妈妈像往常一样哄我入睡,这时我想起了同学们的嘲笑,于是我对妈妈说:“今晚我想自己睡”。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道:“我的宝贝长大了”。于是关了门,离开了。

我却不由自主的紧张了起来,我不敢关灯,就这么过了很久,我想这样还是不能睡,不如先从关灯开始克服恐惧心理,于是我把灯关掉,房间突然黑了下来,我躲进了被子里,我把自己包裹起来,开始我还想着电视里的恐怖画面,后来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5.我战胜了胆小-三年级作文 篇五

进了门,我开始寻找我们的教练,找了半天才找到,我径直向他们走去,过了一会儿,整个道馆分成三份,各个道馆的人都站在分好的位置上,教练让我们先热身,十分钟过去了,我们按出场顺序排好队出场,当轮到我时,我感觉自己背了千斤重的石头,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比赛都己经开始了,我还不能像平时那样放松,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心里非常紧张,第一回合自然也就输了。

第二回合,是打实战,我们穿好护具,听教练分配各自的对手,我心中祈祷,希望我的对手不要那么强大,但事如愿违,偏偏分配到一个厉害的对手。也许是我的红带太显眼了吧,早知如此,不如带上白带好了,比赛开始了,我脑子还是迷迷糊糊,感觉浑身无力,用不上劲。只好一顿胡踢乱打,而我的对手一招一式都打得有板有眼,不一会儿,我就败下阵去,比赛结束了,我感觉到疲惫不堪,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

6.关于三年级作文的几点想法 篇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要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写第一篇习作《秋天》, 年级老师集体出动搜集了许多与秋天有关的图片, 并且积极响应学校推门听课的倡议, 互相听, 再研讨,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观对身边的田野、公园、校园等地方进行观察, 发现秋天的特色。并通过学生间交流, 写作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具体描写

1.重视积累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学会具体描写的。积累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 在班内组织读书交流、朗诵、讲故事、成语接龙等一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又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词汇的活动。在学习课文时遇到典型的、描写生动的段落, 即使教参不要求也应该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 我个人比较青睐记读书笔记, 不仅要摘抄重点词语、段落, 还要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进一步培养并促进学生自我思想意识的形成, 使他们更加懂得如何描述和表达。

2.重视讲评

学生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写得不具体、不生动, 只是知道字数凑不够。我就找一些典型习作, 一句一句请同学帮助修改。比如《我眼中的秋天》这篇习作, 很多学生这样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田野里有金黄的玉米, 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葡萄, 有海棠。虽然抓住了秋的特点, 就是描写不生动。而且三年级孩子通常都是用一两句话就把想说的都罗列一遍, 就算写完了。那么, 就把这两句话拿出来, 让孩子们好好商量商量, 怎么能写得具体。要舍得花时间, 哪怕一节课就写好这两句话, 那收获也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们知道要像课文中描写的葡萄一样细致, 把色、香、态都写清楚了, 知道要运用修辞方法才会生动了, 知道什么叫具体了, 以后描写事物就不费劲儿。

三、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的情感丰富与否我觉得在于平常的阅读教学。只有他咬文嚼字品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和情感, 才会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情感恰当表达, 而如果平时我们的阅读教学过多注重字词、知识性习题的训练, 而忽视品析过程, 那么, 久而久之, 学生会麻木不仁, 他对任何事物没有思想, 没有感情, 哪能写出多少好文章呢?所以,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 其功效虽然不能立竿见影, 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

7.我战胜了胆小_三年级作文 篇七

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在人多的地方从不敢高声说话,家里来了客人我就像见了洪水猛兽一般躲进卧室……记得有一次,我的一篇作文写得不错,老师把它当做范文,让我在作文课上朗读。我当时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胆战心惊地走上讲台。我站在讲台上,全班47个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在我身上,我的心立刻狂跳起来,脸也涨得通红,双腿也不住地打颤,我强压住呼之欲出的心,读了起来,可是我的声音小得像蚊子,老师在一旁大声地鼓励我:“高一点儿!高一点儿!”但我的声音就像关了阀门一样,怎么也提不高。因为听不见我的声音,同学开始交头接耳,台下乱作一台。老师见状,便把我“请”下了讲台,让另一位同学帮我读下去。从那之后,每当我的作文做为范文时,都由别的同学代读,每次听到她甜美洪亮的声音响起,此刻我的心情真可以用“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来形容了。

从那之后,从那以后,我便下定决心战胜自己。我积极参加班级中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家里,我试着接待客人,陪他们聊天……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敢在公众场合说话了,跟别人说话时不在脸红了。这次,我的作文又被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时,我鼓足勇气举起了手,老师终于喊了我的名字,我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我大声地朗读着。听了我的朗读,同学们给予了我热烈的掌声。

8.乌龟的三年级作文 篇八

刚到奶奶家,我就看见沙发边有一个红桶,桶里发出了一阵阵“咚咚”的响声,我很好奇,立刻如闪电般的速度冲向红桶,原来桶里有一只硕大的乌龟,我欣喜万分,我真想把它带回家养,让它陪我玩。

我整天看看它,摸摸它,觉得越来越无聊,就想逗它玩。可是怎么逗它玩呢?我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突然,我想起了去年钓鱼的一段日子,我就想用钓鱼的方法去逗它。可是奶奶家又没有钓鱼的工具,我就用一根细绳子,把它的一头紧紧地系在筷子上,又把绳子的另一头绑上一块生肉,放在它眼晃来晃去,它的双眼也随着肉动来动去。突然,它咬住了肉,我立刻提了提筷子,它便来了一次空中旅行。我看着它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就把它放回了原处。

逗完它,我又观察起它来了。我数了一下它那乌青的壳是由几块组成的,一、二、三……有13块。我又看了看它的白白的、硬硬的大肚皮,又看了看它那皱巴巴的皮肤。我想,它的个头很大,年龄一定在九十岁以上吧。

每次我看见它的头和四肢缩进壳里时,我就想把它给弄出来。于是我用冷水泼,用手按按它,用小木棒捅捅它,都没用。后来,我用了火把它热出来了,它用生气的眼神看了看我。我现在才知道,我已经严重地伤害了小动物。

9.胆小的乌龟-三年级作文 篇九

一、重新确立一种意识——三年级的作文应姓“小”

一位三年级作文阅卷教师,他的阅卷标准有两个:(1)看开头和结尾;(2)看篇幅的长短。凡是篇幅长一点的,作文分相应的高一点。其实这位教师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作文的优劣不在于篇幅的长短,更不应该用篇幅的长短去苛求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属作文的启蒙阶段,本人觉得: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应姓“小”。

说到三年级的作文应姓“小”,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不应从篇幅上去苛求学生,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少,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根本写不出长篇大论之作。(2)要看内容,一些繁杂的细节、深奥的议论,三年级学生是写不出的,只要他们能写出几句通顺、上下连贯的话就足矣。(3)让学生自由地去写,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开放式作文。

二、适当地从童话作文开始

“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都喜欢去做。那么,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我们何不从童话作文开始呢?

如何从童话作文开始呢?从幼儿到三年级,学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把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讲出来、写出来。对于这样的作文,他们一定写得不错。等他们会写这样的作文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等再过一个阶段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一组事物编写童话故事或根据课文内容编童话故事。例如,小语第六册的作文要求就是根据一组音响编童话故事;学完《猪八戒吃西瓜》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写《猪八戒第二次吃西瓜》。

只要学生能多写多练,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文的方法,提高写作文的能力。童话作文起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范文引路尤为重要

“范”,就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涉世浅,教他们写作文,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范文,对他们来说,将是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在三年级阶段,范文引路尤为重要。

高质量的范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所写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忌把与学生无关的话题带进作文。(2)叙述语言必须“儿童化”。教师是成人,他们的语言一般都有深奥、丰富、生动的特点,对于范文,教师的语言必须显得幼稚、简单、生动,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儿童的生活。绝对不能出现让学生无法理解的字、词。(3)范文篇幅要短,只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可以了,切忌长篇大论。

10.可爱的乌龟三年级作文 篇十

它浑身是深绿色的,摸着凉凉的。小乌龟的头颈有黄色的花纹非常醒目,深褐色的乌龟壳被几条细细的纹路分割成一块块规则的六角形,而每个六角形的内部又圈圈排列着更小的六角形。我想这也许和大树一样。树有年轮,而小乌龟也同样有着一圈圈纹路来记录它的年纪吧!小乌龟的壳很硬,花纹也漂亮。它的小爪子可尖了,看着它爬的很慢。有一次我刚给它换完水,大约十秒钟后我回去一看,这个淘气的小家伙,已经爬到门后了。说明它爬得特别快。

有一次我去喂小乌龟食物,我先摸了摸它然后把龟食刚放进去,只听见噌的一声,小乌龟就把食物吞了下去。还有一次小乌龟饿了,一见我拿着食物就迫不及待的窜了过来。我看它的样子好玩儿,就故意逗它不给它吃。它急得转了起来,差一点就咬到了我的手,我连忙把龟食送到它嘴边,它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别提多香了。它可爱的样子,逗得我们全家直笑。

11.我的乌龟三年级作文 篇十一

莱福有一个硬硬的壳,像一把盾,刀枪不入。壳上有许多条纹,就像一个迷宫。它的脖子一会儿往外伸老长,一会儿又把脖子、四肢、头、尾都缩进了壳里。它的脚非常扁,像船桨一样,可以使它向前游动,它的尾巴像钢笔尖,好像可以写字一样。而肚子是黄色的,有些黑斑,中间有些软。

莱福吃饭十分讲究,它只吃瘦肉,而且必须是生的,不然就不吃。还不吃水果、蔬菜,真怕它营养不良。它吃饭时用手撕下肥肉,把肥肉放在水面上,瘦肉都不咀嚼,直接往肚子里咽,真是囫囵吞枣。

一次回到家,发现莱福不见,这可把我急坏了。我翻箱倒柜也没找到,正累的气喘吁吁的坐下来歇会儿,没想到它自己跑出来了,原来在和我玩捉迷藏啊。

12.论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启蒙教学 篇十二

我们布置的第一篇英语作文, 题目是《苹果》。纵观全班学生的作文, 归结起来可以为三句话: 苹果的外形是圆圆的, 苹果的颜色是红红的, 苹果的味道是甜甜的。个别学生写了这样一句: 苹果看起来像婴儿的脸。 ( An apple looks like a babys face. ) 这个句型学生写不出, 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有的人认为, 这太简单了, 不是作文。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 这就是作文, 因为它符合英语作文的要求。

首先, 它有题目。有题目就有要求和限制。作文只能写苹果以及与苹果相关的事, 如果离开苹果写梨子、桃子等等, 就是离题了。其次, 它有具体的内容。内容涵盖了三个方面, 苹果的外形, 苹果的颜色, 苹果的味道。这就实实在在地表现了苹果的自然属性。第三, 它有写作特色。这种写作特色也许不是学生的着意刻划, 而是无意中形成。这三句话是并列的, 形成排比关系。而个别学生的一句话, 用了比喻手法。当然, 这种作文, 准确地说, 是英语启蒙作文。

在英语作文启蒙教学过程中, 我们主要强调两点。

第一, 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老师而言。老师在作文命题中, 一定要考虑, 这个题目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相关, 学生们是否直接在生活中接触、感受、经历过, 或者是从书本、电视、网络中间接获取过。如小伙伴、小白兔、文具盒、我的英语老师等题目, 切合学生生活, 学生有内容可写。如果老师出的题目离开了学生们的生活, 其结果就是, 老师的题目远离学生实际, 学生的作文必然远离老师的题目。

第二,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 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什么要求学生写作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根据目前中学生写母语作文情况的调查, 我们知道, 有一部分中学生在写母语作文时, 名人的话会讲, 明星的话也会讲, 就是不会讲自己的话, 即不会用自己的话写作文, 而是讲一些假话、空话、大话。更有甚者, 抄袭拼凑别人的文章, 成为自己的作文。以上这些作文根本谈不上是好作文, 只能是不及格的差作文。针对这种情况, 中学提出母语作文教学要返朴归真, 要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表情达意, 用自己的话写作文。母语作文与英语作文有不同之处, 也有相同点, 它们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作文上是相通的。教师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写作文习惯, 不管学生是用朴实的或者华丽的语言, 只要是自己的语言, 就是好的, 就是对的, 就应该肯定, 予以坚持。《苹果》一文, 学生们用朴素的语言表现了从视觉、味觉、感觉等方面对苹果的认识, 这是正确的。决不允许学生们在作文中出现不会讲自己话的现象。当然, 自己的语言是要逐步锤炼的, 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学生从小养成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的良好风气, 再过若干年, 中学生的母语作文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要写出真情实感, 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文如其人,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 作文也要有特点。不可否认, 启蒙的英语作文在开始训练的一段时间内学生们作文的共性比较多, 随着练习的逐步深入, 共性越来越少, 个性愈来愈多。老师布置《书包》这一作文时, 有的同学说, 书包装满了书, 也装满了知识。有的同学说, 我喜欢书包, 他是我的好朋友。有的同学说, 书包太重, 我的学习负担太重, 如此等等。无不体现了学生作文的特色。学生们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写出来了。

当然, 要想作文写得有特色, 有个性, 并非易事。只有学生们开启自己的思路, 仔细琢磨, 反复推敲, 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因此, 老师改作文, 不仅要写评语, 用笔改, 还要与每个学生进行面批, 与学生面对面地说出你对其作文的评判。引导学生如何认识事物, 如何深入分析事物, 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怎样写出自己的心声。这两种批改作文的方法, 都要求教师不但要“身”入同学的作文, 还要“心”入学生的作文, 才能对学生的作文起到好效果。

13.描写乌龟的三年级作文 篇十三

我爷爷给我买了一只乌龟,我叫它――小石头。

小石头带着一个坚硬的壳,那是它的护身符,一双虽小却明亮的眼睛,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锋利的爪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尾巴。

小石头十分懒。一次,我把它拿出来玩,只见它不慌不忙地从壳里钻出来,慢吞吞地爬到我身边,我对小石头说:“爬到沙发那里。”它似懂非懂地爬了起来,可它爬了几步就缩进了壳里,打死也不肯出来。

小石头还很贪吃,我把鱼肉和猪肉放入鱼缸里,小石头快如闪电般地爬到肉旁,抓起猪肉就往嘴里塞,吃完猪肉后又赶紧抱起鱼肉拿在手上,生怕别人把它的.吃的抢走。

当然,小石头有时候不懒,而是好动。我抱起小石头放在我弟的积木房子旁,然后去上了个厕所,回来时惊呆了,小石头在疯狂地破坏我弟的积木房,像一只大怪兽,不到一会儿好好的建筑就变成了一堆废墟了。

对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小石头生了两枚蛋,我真是越来越喜爱它了。

14.我战胜了胆小三年级作文 篇十四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数不清的故事,有搞笑的,或者开心的,或者难过的。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就有那么一件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是我10岁那年,那年寒假,天气特别寒冷,地上结了厚厚的冰,树上、房子上堆满了积雪,眼前白茫茫一片,洁白的雪花慢慢从空中飘落,像极了一只洁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经不住如此美丽景象的诱惑,我从家中走了出来,看见几个孩子在我家门旁的小河里划来划去,玩的不亦乐乎,可我不敢走近,害怕河里的冰块会突然断开。于是,我便远远的在河边看着他们打雪仗,“姐姐,你过来,特别好玩。”邻居小妹妹晃晃悠悠来到我跟前,“我,我……好吧。”我不好意思说我胆小,只好跟在小妹妹后面一点一点的往前挪,虽然我已经很小心了,但还是“扑通”一声摔倒了。小妹妹见状,赶紧把我扶了起来,这下,我的脸通红通红的:“你先过去吧,我自己能行。”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往前走,结果没走几步还是摔倒了,我迅速爬起来继续往前走,这回稳当多了,可以在冰上慢慢的行走了。越走胆子越大,我试着在冰上滑了起来,越滑越快。我看见有几个人在那砸冰,我也加入了进去,可大家砸了半天,冰地上还是没有任何裂缝。

时间过的真快,天渐渐黑了,我们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可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都开心不已,因为那次我学会了滑冰,并且战胜了胆小的缺点。

15.胆小的乌龟-三年级作文 篇十五

何谓“留心”?下面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能较好地诠释“留心”的内涵。“谁知道新校门上的校名涂的是什么颜色?”在新校门使用将近一年的时候, 这个毫无知识含量的问题竟然问倒了在场的老师。而笔者本人, 在重新去实地确认之前, 也无法在脑海中找到印象:是什么字体?是何种颜色?有多大?刻在怎么样的大理石上?……这现象就是不“留心”。这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许多同学明明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却在写作时总是觉得无话可写, 写不具体———那就是因为他们不“留心”。古人云:“画竹, 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同样的道理, 习作也必先通过观察获取大量的感性表象, 使有东西可表达。因此, 要能“乐于表达”, 必先要“留心”。

受年龄所限, 小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 他们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 使许多生动有趣的素材错失眼前。那么如何使学生“留心”呢?

一、借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引导学生留意各个生活场景, 学会“留心”

笔者曾对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作了分析, 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三字表达现象:去公园是“好玩来”, 去参加生日会是“好开心”, 品尝美味是“真好吃”, 去世博是“人多来”……由此可以看出, 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但就是表达不具体。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观察目的性低, 一般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 往往是怀着看热闹、找好玩的心理去关注事物, 观察事物时凌乱、笼统、不细心, 看到哪儿算哪儿。这样对事物的观察停留在表面, 感受不深, 容易忘记, 于是就产生上述现象。小学生对观察任务的了解, 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 观察目的越明确, 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 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 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 笔者的做法是在课文中寻找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点, 就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 与学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人生体验的片段作为联系点, 利用这些片段让学生尝试应用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带着具体观察任务去留心生活, 留心身边的人情物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民族小学》中, 作者通过对“树枝”“鸟儿”“蝴蝶”的描写, 突出了安静, 表现出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如《槐乡的孩子》中, “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 是对八月炎热的天气的生动描写, 也衬托出了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安静”“炎热”的场面生活中比比皆是, 却是学生未曾留心过的。这就是课文与生活的联系点, 在学习课文后, 笔者让学生在生活中由点及面全方位寻找“安静”“炎热”的场面。要求学生细心观察, 至少要用三个方面来表现“安静”“炎热”, 鼓励他们去不同的场合观察, 尽可能多写几个片段。如有一位同学通过两天的观察, 写了三个反映“炎热”的片段:家人吃晚饭的情景, 放学时家长在校门口等孩子时是如何面对炎热, 阳光体育活动后同学是怎么样的。如一位同学写得特别好:“今天真热。阳光体育活动结束后, 我们回到教室, 大家都是满头大汗。四台大电扇都开到最大, 我们觉得还是不够, 纷纷拿起胸前的校牌扇个不停, 有的同学直奔饮水机, ‘咕咚, 咕咚’喝了个饱, 老师热得脸上的汗直往下流, 背后的衣服都湿透了。可是我们都不怕热, 还是照常认真地上课。”对全班同学习作的片段进行整体分析, 笔者欣喜地看到同学们明确观察任务后, 观察面宽广了很多, 能去不同的地点, 从不同的角度, 观察不同的群体。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后, 笔者还经常性地给他们一些词语, 如热闹、寒冷、快乐、幸福等等, 让他们去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场面, 通过细心观察再进行表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几个典型的句子, 如《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真清啊, 清得……, 真绿啊……”《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而……时而……时而……”这些句子的仿写练习也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先观察后仿写。观察前, 让学生讨论一下可以去哪些场合, 观察哪些人、事、物?观察后, 学生写起来就不觉得难, 不会依样画葫芦简单机械地仿造句子, 语言不再干巴巴的, 内容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仿写跟“造句”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以多方位的观察为基础, 以广阔的生活天地为场景, 因此学生所写的句子才不僵硬, 不呆板。

随着学业的推进, 他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片段, 跟随着名人名家的脚步, 慢慢熟练各种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 同时尝试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 最终将各种观察方法、基本的表达方式了然于心, 得心应手地使用。

二、借别人的观察成果,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培养分析事物的能力, 坚持“留心”

如果说上述方法是突击性的、风暴式的训练方式, 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绵绵流长式的、和风细雨式的训练方式。那就是在生活实践中激发观察兴趣, 培养观察习惯, 时时处处“留心周围事物”的训练方式。

我国学者丁祖荫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研究, 认为第二学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即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此阶段学生观察的顺序性也有较大发展, 一般能系统地观察, 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 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 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 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因此, 小学第二学段是激发观察兴趣和培养持续观察能力的一个最佳时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有好些课文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第一组中《金色的草地》、第三组中的《秋天的雨》《听听, 秋的声音》、第四组中的《花钟》《蜜蜂》等课文都在告诉学生一些观察方法, 同时也告诉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 勤于观察, 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秘密。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发现”之趣、“发现”之了不起, 从而激励学生以课文作者为榜样, 处处做个有心人, 能像作者一样发现美, 发现秘密, 享受快乐。在学生实践之前, 笔者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大量从实地拍来的图片, 告诉学生我们身边到处是美, 到处是秘密, 只等大家去发现。校园里, 每逢连日雨天, 就会出现大量的地衣, 操场上, 跑道上, 花坛里, 草丛中, 到处都是, 天一放晴就不见了;樟树那一颗颗紫色的种子, 像极了奶茶里的珍珠;落霜了, 抬眼可见田野里一片白色, 蹲下去却能发现枯草丛中的那点嫩绿更能感人;落光了叶子的桑枝, 每个叶芽呼之欲出时充满了生机……为了方便指导和鼓励个性化的发现, 笔者将观察任务分成共性和个性两种。共性的观察任务是选择校园中的一些事物, 要求人人都去观察同一事物, 并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 比一比谁有一双大眼睛观察得更仔细。个性化的观察任务是, 除了老师提示的事物, 你还有什么发现, 比一比谁有一双慧眼发现的秘密更多。另外,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蜜蜂》《花钟》《秋天的雨》《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 这些有趣的发现、美的感受都是源自于作者对自然界的关注与热爱。

以学生优秀观察习作为例, 用评价作导向, 在评价中表扬优秀, 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观察指导中, 不能只局限于表象, 要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对比、联想、归类等方法, 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除了在观察训练中不断提高要求外, 笔者更注重的是平时导向性的评价, 不着痕迹地指引学生走向所希望的方向,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边观察边想象, 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和问题, 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一些特殊来, 看出一些新东西来, 写出个性来。

如前面写到学生去观察校门口放学时的情境, 有位学生在段尾加了这样一句话作为总结:“奶奶真辛苦啊, 每天都要冒着炎热来接我。”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评价, 先表扬这位同学一番:“××同学真会观察, 在大家只看到家长很热的时候, 他已经看到了奶奶的辛苦, ××同学, 你今后可要对奶奶好一点!老师让大家去校门口观察, 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家长们的辛苦。××同学有一双灵敏的眼睛,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接着出示第二位同学的一段话:“有个同学出了校门就去买零食。他的奶奶找得快要哭了, 急得她拿起三轮车上的脏毛巾就擦汗, 把自己擦成了一个大花脸还不知道。”然后引发思考, 让同学们对此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 最后让同学们在自己习作的开头或者结尾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再现画面, 捕捉细节, 突现重点, 强化“留心”

小朋友的观察往往比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 而且受思维能力的限制, 他们无法清晰有效地再现画面, 给他们的表达带来难度。照片、录像、录音可以将一闪即逝的现象永久保存, 可以放大细节、筛选内容, 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 使原本模糊、无序的画面清晰化、条理化。

人物活动、语言的描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虽然亲身经历, 但因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太多, 他们的观察总会被一些细枝末节的现象纷扰, 影响画面的再现, 写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 没有头绪。此时我们可以用相机拍下学生的一些活动画面, 或者从影片中剪辑一些片段, 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我们来看《金色的草地》和《槐乡的孩子》中的两个片段, 前者是对弟兄俩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描述, 后者描写了槐乡的孩子去采槐米的场面。两个片段有个共同之处, 都是分两部分写:《金色的草地》中先写哥哥怎么吹, 再写弟弟假装打哈欠把花朝哥哥吹;《槐乡的孩子》中是先介绍男孩子削槐米, 再介绍女孩子如何配合。两个片段层次清楚, 生动有趣。笔者根据以上两个片段的观察方法, 选取了几个录像片段,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将复杂的画面提炼成两部分。通过多次练习后, 逐步将观察和表达指向更复杂一些的活动场面, 指向现实生活。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引号的一般用法, 借助录像、录音片段进行练习, 效果更好。在以往的练习中, 笔者往往只是提供一些文字性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进行引号用法练习, 练习将提示语放在句子的不用位置。练习中发现, 三种方法的引用非常生硬机械, 特别是将提示语放在中间, 大部分只是硬生生地将一句长话分成两半, 中间放进提示语。借助录像后, 让练习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导变得实际而有效:如果说话时, 中间有动作或者神情变化的, 提示语宜放中间;如说话之前有动作表情的, 提示语宜放前面;而对话时, 接话很快的, 提示语可以考虑放在后面。

四、建立展示平台, 拓展读者群, 乐于“留心”

陶一本在《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中提到:“作文是一种交流, 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交流的方式。既然是交流, 当然要有交流的对象, 即读者。”学生的文章缺少的就是阅读对象, 一直以来是为教师而写, 为作业而写。我们曾通过创办班级小报, 把学生的作品以推荐到学校或者杂志社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但这还远远不够, 班级小报的读者仅限于本班同学, 发表作品也毕竟是少数, 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作文打印成册发放, 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大的读者群, 在这个读者群里首先是同班同学, 我们可以把同学的优秀作文当成课文一样学习, 进行圈圈画画, 说说评评, 同学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成长, 而且同学间有着共同的话语和想法, 更能借鉴学习;其次是老师, 老师不仅是学生作文的指导者, 更是阅读者, 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学生的作文, 只要有亮点就值得表扬;第三是父母, 亲子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步, 同样也能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第四是亲戚朋友、其他班的学生和社会。在读者群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习作带来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快乐, 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 激发写作的欲望, 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正如张化万老师说的:“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 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 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 在沟通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懂得写作文的意义, 增强作文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激发学生自主“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留心”生活。

在要求学生多写观察日记的同时, 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有心人, 随时用相机记录周围的事物, 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鼓励学生随时用笔或者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新奇有趣或者搞不懂的现象, 拿到学校里与大家交流。这样做对学生是提醒, 是熏陶, 是鼓励。

上一篇:连锁便利店服务创新研究,作者陈玉元下一篇:华师税法平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