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键词八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4篇)
1.两会关键词八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 篇一
目录
1.城乡一体化的背景„„„„„„„„„„„„„„„„„„„„2 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本质„„„„„„„„„„„„„„„„„2 3.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3 3.1现存体制机制不健全„„„„„„„„„„„„„„„„„„„3 3.2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各方面表现明显„„„„„„„„„„„3 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3 3.2.2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3 3.3.3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较大„„„„„„„„„„„„„„„„4 4.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4 4.1转变观念,做好城市规划„„„„„„„„„„„„„„„„„4 4.2加强城乡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 4.2.1建设城乡一体化市场„„„„„„„„„„„„„„„„„„5 4.2.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5 4.2.3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5 4.3改革不合理户籍制度„„„„„„„„„„„„„„„„„„„5 5.参考文献„„„„„„„„„„„„„„„„„„„„„„„„5 城乡一体化问题与思考 摘要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但突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背景、内涵、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对策,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背景内涵二元结构对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但突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借鉴经验,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农村的大幅度落后的影响不仅限于农村,城市的经济升级和产业爬升也受到了落后农村的拖累,农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刻不容缓。城乡一体化为合理解决城乡发展和提高城乡人民整体水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与收入。因此,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所谓“城乡一体化”,即“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上世纪80 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才逐渐受到重视,就其具体内涵和定义来说,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至今也没有权威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解释。社会学者、经济学界、生态学界以及城市规划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乡一体化进行了探讨,譬如社会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依据经济规律,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等。
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涵义,并不意味着城乡一样化,也不意味着变乡为城或变城为乡,城乡一体化应当包含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市民化等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协调城乡关系,即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协调城乡之间的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简单而言,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等等各方面实现整体性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3.1现存体制机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造成的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结构,人为地把我国分割成市民与农民相区别、城市与农村相互隔离的社会。在城乡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这种二元制度深入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和法律等各个领域。同时在公共财政体制、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3.2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各方面表现明显 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扩大,2007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 :1,绝对差距达到 9646 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世界银行在一个报告中指出 36 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 2 的极为罕见,在绝大多数国家,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 2/3 或更多一些,中国的实际情况已经远远超出这一比例。2003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2622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3 左右。
3.2.2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
由于长期以来受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城市和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体现了很大的不平等性。特别是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资源要素,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农村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工业化对城镇化推动作用不足,小城镇发展进程不快。城乡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分配等方面,二元结构特征还比较明显,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大型动力供应设施、供水排水设施,城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3.3.3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较大
在社会发展方面,农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水电、通信、交通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的教育和公共设施投入,几乎完全由财政投入,而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极其有限。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城市开发建设造成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在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方面,更是城市和农村两重天。近几年来,旧城改造热火朝天,绿化高标准,街道成倍地加宽,住房面积成倍地扩大。而在广大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尤其是在偏远山区,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亟待解决。
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但突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借鉴经验,助推城乡发展一体化。4.1转变观念,做好城市规划
政府决策者要认识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城乡发展规划要力求科学合理,协调发展。要从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具有方向性、实践性,加强规划队伍建设。认识到城乡一体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要服务海外服从于区域一体化。4.2加强城乡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2.1建设城乡一体化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现代物流网络,在城乡之间架起区域发展的桥梁。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精细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整体上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和消费差距。4.2.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农村文化教育宣传力度,多渠道向农村传递信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4.2.3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地区差异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对农村落后地区公共卫生投入。4.2.3改革不合理户籍制度
我国户籍制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活跃。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已是一段时期重要的社会现象。生活工作城镇化,但身份却没有城镇化,人为地约束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改革现有户籍政策,使农民的身份也进城,实现城乡人口合理、自由的流动,并为进城农民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1]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 程水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4] 高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5).[5]钱德元.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6]陶群山.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J].经济前沿,2009.[7]王玉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服务型社区构建[D];燕山大学;2012年.[8]维普资讯网
[9]冯雷.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2.两会关键词八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 篇二
除了溧阳经验, 城乡公交一体化其他方面值得关注的地方也不少, 本文试图结合实际操作案例, 为城乡公交一体化勾勒几条比较清晰的线路。
低价公交魅力无限
2011年, 江苏省已有25个县在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之间开通低票价、公交化的客运班线。根据江苏省镇村公交发展实施办法, “十二五”期间, 省交通运输厅计划投入3亿元, 对镇村公交发展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每年, 当地县政府用于镇村公交的补贴都在500万元以上。
早在2007年底,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提前3年实现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所有建制村通等级公路”目标。之后, 江苏省放手让各地开展多种路径探索, 探索出溧阳“镇村公交”、昆山“全域公交”等不同模式。最终, 针对人口密度大、城镇化程度高、城市群特征明显但地区差异较大等特点, 江苏省确定了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模型, 由若干个“哑铃型”组成的“蜂窝状”网络结构:城市客运和镇村客运作为两端, 以公交运营模式为主, 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县乡客运作为中间, 以经过公交化改造的班线运营模式为主, 市场化运作;城市、县乡、镇村三级客运无缝衔接, 形成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
2008年12月27日, 溧阳选择最“远、偏、穷”的竹箦、社渚两镇为试点, 各开辟了8条镇村公交线, 通过投放40辆“一元公交”, 串联起村与村、村与镇之间的往来。今年8月底, 溧阳从2008年底试点开通的一元制“镇村公交”, 已实现175个行政村全覆盖。
低价公交, 由此吸引着全国交通运输业界的眼球。
免费公交更胜一筹
在山东, 滨州市的博兴县与邹平县的直线距离是50公里。在滨州, 博兴县兴福镇与邹平县韩店镇的直线距离也是50公里。兴福镇, 韩店镇都有免费公交车。
10月27日, 山东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李韩社区候车处, 几名农民高兴地登上免费公交车。这标志着兴福镇镇域公交正式开通。全镇共设镇域公交线路3条, 安装公交站牌32处, 购置6辆节能环保型中巴, 全镇所有乘客均可免费乘坐, 解决了全镇36个自然村农民出行难的问题。
不单博兴县兴福镇, 邹平县韩店镇在去年就开通了免费公交, 一个只有3.9万常住人口、85.9平方公里的“小镇”, 投入400万元建成了2条免费公交线路, 惠及镇中八成约30多个村庄的居民出行, 外地人士亦无户籍限制。
在邹平县中部的韩店镇客运站内, 韩店至杨村的202路和韩店至实户村的201路公交车, 都在路边停放着, 这就是已实行免费模式的两条公交线路。其中韩店至杨村的线路长约10公里。与韩店至实户的公交线路叠加, 两条公交线约有18公里, 串联沿线38个村庄, 占到全镇46个村庄的八成。
跟城里的公交车一样整洁, 这儿的中巴车有19个座位, 其中11个座上坐着人, 多数为妇女和老人。上车后村民们开始聊家常、谈菜价, 享受着免费公交带来的便利。
一路上, 沿线的各村设置了公交车站停靠处, 上面印有“幸福快车”字样, 每到一站驾驶员都进行口头提醒。在公交刚开始发车时, 很多村民还习惯性地在路边招手示意停车。
杨村的刘女士说, 以前韩店镇下辖各村到镇上都不通公交车, 家里人出门只能骑自行车或骑摩托车。杨村离镇上最远, 年纪大点的人, 先要走到木王村然后从那里坐1元钱的公交车。
驾驶员李师傅说, 去年12月1日开通免费公交车时, 很多村民都觉得新奇、新鲜。有段时间内, 很多村民都要跑上来“试坐”, 看是不是真不要钱。
杨村一位老人说, “这是俺们公社 (镇上) 的福利, 别的公社没有。”
财政支撑运营成本
免费公交背后的运营成本谁来负担、巨大的投资是否有等量的社会价值?持久运行有无保障?对于城市而言, 这样的免费之举是否有克隆的可能?
邹平县交通局相关人士说, 像韩店至杨村、实户的公交线路和运营费用, 按照惯例不会由县财政掏钱, 而是由各镇 (办) 投资管理。
去年11月, 韩店镇政府与邹平县交通局协商新上两条公交线路事宜。当时韩店镇镇长刘长海提出, “对于农村来说, 如果公交票价为1元或者5角, 无疑会挡住很多人, 坐的人少也达不到惠民目的, 不如干脆免费。”中巴的购车费用是交通部门和韩店镇政府出, 车辆和乘客保险、燃气费、车辆维修由交通部门和公交公司负责, 韩店镇每年按照一辆公交车13万元给予车票补贴, 再加上建设新场站等费用, 目前韩店镇政府在“免费公交”上投入了400万元。
透过韩店镇提供的一组数字, 会发现这笔投入对于该镇并无多大难处。这个只有3.9万常住人口的“小镇”, 可谓是中国“糖都”, 拥有西王、三星等众多大型企业, 去年的财政总收入达到5.9亿元, 这相当于一个经济欠发达县的年财政收入。再回头看看江苏, 2010年, 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 正式成为全国“万亿”俱乐部成员。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财政支撑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运营成本了。
据邹平县交通局运管处负责人介绍, 目前运营中的两条公交线路有5辆车, 每辆车日均乘客量100多人次。
相对乘客量和400万元的投入, 免费公交是否应持久使用值得探讨。韩店镇党委书记张祥克表示:“不能出现一户吃不上饭、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群众。要加大民生投入, 走在前列。”
但像韩店这种免费公交模式, 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复制。邹平县交通局局长赵斌说, “要量力而为, 所在镇的财力是关键。”邹平县公交公司经理梁新文认为, 韩店的地理因素也值得注意, 像韩店面积较小、人口较为集中, 两条线串联38个村庄, 在邹平县其他镇是很难实现的。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系主任姜华平教授认为, 公交强调的就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 在韩店实行的免费公交模式, 具有创新性, 无论能否克隆和推广, 政策取向都是值得肯定的。
财政补贴的方向性选择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国家的财政收入最终将以某种方式返还老百姓,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财政补贴。但不少地方的财政补贴使用方向在哪里?有的地方值得称道, 但有的地方还不完善。
第一个例子: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早先, 国内有80%的家电不符合欧盟能耗环保标准, 去年, 这些家电被禁止出口欧盟、美国。有人猜测, 农民将享受补贴来消化这些不良产能。后果是, 农民低价买进电器, 随后自己掏腰包支付高能耗, 家电企业也继续享受着国家的补贴, 这就构成一个恶性循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企业向市场降价销售产品, 让利于民, 快速分摊就产业设备的成本, 国家向企业补贴生产优良产品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进军国外市场。
第二个例子:油价财政补贴。有人说, 有钱人才开车, 让有钱人多花点钱, 不是对国家有利么。也有人说, 要让降低老百姓开车的成本, 让更多的老百姓买上车。
有人反驳:多数人只买普通车, 对购买高档车的车主征收暴利税, 车市一样好。
财政补贴的方向如果正确,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新疆若羌县, 楼兰公交公司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 运营总里程达86.5公里, 该县农区全部纳入城乡公交运营线路覆盖范围。同时所有公交车统一型号、统一标识、统一安装GPS系统和VCD等, 群众既能坐上车, 又能坐好车。
2009年, 该县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592元, 居全疆第一。财政补助试点开通城乡公交车, 改变了城乡群众以往骑自行车、摩托车等传统出行方式。为扶持公交车运营, 根据公交车运营区域, 该县对每辆公交车每月分别给予2800~3600元不等的补贴, 还为每辆城乡公交车核发国家相关补助资金。
为规范公交运营秩序, 若羌县城乡公交车实行统一调度管理, 统一运行时间, 实行全程一票制, 采取人工收费和班车循环运营模式。为方便城乡群众乘车, 按照“每个行政村设标准候车站台1座, 每个村民小组设1个招手站”的总体思路, 该县统一规划设计的90个城乡公交站台已开工建设, 近期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同时, 该县交通部门对公交车辆运营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现场执法检查, 及时处理各类投诉。
3.两会关键词八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 篇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09-02
党的十八大在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上,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社区的概念及其内涵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丰富和扩展,而且在实践中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和特征。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探索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一是领导重视,政府推动,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二是规划先行,注重民生,模式多样,因地制宜;三是积极引导,自觉自愿,农民利益,城市思维;四是整合资源,多方筹资,产业支撑,增收拓宽;五是系统工程,统筹发展,创新管理,和谐社区。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探索过程,实际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河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新型农村社区认识模糊,定位不清晰
首先,很多村民,甚至是一些领导,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两个概念认识不清,认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要求。其次,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到位,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简单地把几个行政村集中居住,建成一个较大的农村组合体,而对于社区所具有的内在功能认识不够。
2.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而强行征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尽管一再强调,各地要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能动摇,依法依规保障好重点建设用地需求。但侵犯农民权益,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仍时有发生。调研中发现,各地都不时发生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的征地纠纷,在一些地方甚至发生强行征用农民的耕地,大肆圈占农村集体土地,毁坏即将收获的农作物等现象,导致被征地农民围堵乡镇政府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使政府形象和干群关系严重受损,也使得当地农民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机产生怀疑。
3.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还需拓展
在资金来源上,很多地区基本都是依靠政府融资,经济发达的乡镇工业较为发达,财政收入充足,依靠自身就能够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但很多乡镇经济发展落后,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偏少,并且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基本都是靠上级政府的扶持,这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如何拓展资金来源,形成有效的融资渠道是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4.社区公共服务滞后,经费保障能力不足
很多地区在并村、联村建社区后,都存在着管辖区域增大、人口增多、工作人员缺乏的现状。社区干部忙于应付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弱化了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社区工作经费不足。建社之初就规定了社区工作经费由区、镇两级财政共同承担,不由村集体经济承担,但由于目前公共财政尚没有达到能包办农村一切事务的水平,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解决农民最迫切、最关心的公益事业上去,暂且控制社区工作经费和人员报酬,导致资金供给与社区管委会工作量不成正比,经费不足,特别是报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5.转型期社区干部队伍和组织管理亟须加强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正在实践过程中,处于管理与发展的转型期,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明显。一些较为落后的乡镇,部分社区干部文化、知识、年龄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多数社区干部从村干部转化而来,角色转变了,但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是因循守旧,在新农村建设中缺乏新思路、新举措,影响工作开展。其次,组织之间的关系未理顺,相互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长期稳定和谐发展。
6.农村文化发展的总体滞后影响了新型社区的文化建设
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缺失,二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流失,三是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较大,严重不平衡。同时,由于农民思想观念上的相对落后,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与生活方式都无法完全融入农村的生产与社区生活当中去。
7.政府与农民关系缺乏良性互动,沟通不畅
当前基层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定位不当(或者是政府主导或者是农民为主体),二是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在社区建设中出现行为偏差现象。三是对农民差异性诉求的综合考虑尚不充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达标工程”、“限时工程”、“指标工程”、“政绩工程”,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真实诉求,不仅农民没有任何实惠,更是严重损坏了农民的利益。
二、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河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
1.注重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是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必须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立足实际。二是突出特色。三是形成体系。县(区)政府首先要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纳入县(区)全域规划,完善县城中心城区——产业聚集区——重点乡镇——新型社区的城乡统筹体系,保障各区域规划时空衔接的统御性和前瞻性;其次要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管理体制。最后要强化项目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加强规划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2.结合实际、分类指导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的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农村布局特点,按照生产现代化、设施城镇化、服务社区化、生活市民化的要求,合理引导,适当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打破行政界限,拓展服务领域,并创建农民创业产业园,为农民居住在新社区、就业在家门口创造条件。
3.试点先行、稳步推行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要求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新型农村社区放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大视野中,跳出农村来认识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必须由政府牵头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要善于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方法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生活习惯,激发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赢得广泛的民心支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把新农村建设的自主权交给农民,制定社区规划必须尊重农民的意见,注重兼顾公平,真正实现弱势群体也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受益。
4.加大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力度是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支撑
一是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各项配套政策,同时保证农民可以享受土地二次流转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坚持多种补偿方式有机结合。二是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推进企业帮带、搞好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实行规费减免、提供信贷支持等,用足用活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三是要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及配套的社会保障、医疗、科教文化等服务。四是将出台的涉及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整合统筹运作。
5.注重衔接、强化后续管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基本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首先在“建设——入住——管理”各个环节做好衔接,从而进一步加强后续管理;其次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促进公共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的管理体制改革;最后建立符合社区发展的管理体制,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
6.优化政府职能,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农村现代化管理新格局的迫切需要
一是政府应发挥好引导者职能。二是政府应发挥组织职能。三是政府应发挥服务职能。四是政府应发挥监督职能。
7.因地制宜、科学破解就业难题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做强非农经济。二是打造特色农业。可以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使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打造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多元保障。利用腾出来的土地以及土地流转的方式,以出租、入股的形式让农民获得一定的收益;安排农民就近到企业转变为产业工人和现代农业工人;鼓励有特长、有资本、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班小型或微型企业。实现社会保障化,应一手抓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一手抓保障制度完善,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
8.积极发展社区文化是营造新型农村社区家园归属感的强效载体
推动社区的文化融合,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创新,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效纳入到工作考核范围内;其次,要大力培养以当地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再次,要不断增加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级联动的文化组织建设。通过完善的社区文化服务、良好的居住环境唤起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家园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彭德循,曾永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7.
[2]同春芬,党晓虹,王书明.农村社区管理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8.
[3]孙华玲,张刚主编.国外新农村建设实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秦小星.河南新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
4.两会关键词八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 篇四
——基于建设规划视角下的分析
苏州大学商学院 陈 峰
[摘 要]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州模式是分不的。大批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的枢纽, 它们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本文从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 分析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一、引言
传统发展观强调以GDP 的提高为主要的内容, 但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 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不管白猫还是黑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渐渐变成了“绿猫(green cat,意指追求绿色GDP)、透明的猫(transparent cat, 意指公开透明的发展)”。2006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 同时指出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所以在现阶段, 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逐步取代了对发展速度的关注。鉴于苏州地区在我省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地位, 其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研究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良好的建设规划不仅对本地区的今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它地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将主要分析在建筑规划视角下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并最终作出相应的对策。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 城乡一体化过程可以根据城市化程度的不同
表
1近年来, 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 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和建筑规划等多个方面, 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角度也有所不同。
建筑规划学领域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一体化预先做出统一的规划, 即对
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从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来看, 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前提下, 要达到越高的城市化水平就需要对土地资源预先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 使得原来的粗放式开发转向集约式管理,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基于建设规划的视角下的分析
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州模式是分不开的。苏州模式的最显著特点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 使得苏州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 稳定农业生产。大批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的枢纽,它们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所以, 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乡镇工业推动的城市化, 从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 就不难发现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村镇建设缺乏规划, 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由于各地自然的、经济的、历史的和社会文化的差异, 加之长期以来的 “城乡分治、城乡分策” 的观念, 导致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缺乏城乡统筹规划, 最终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 苏州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热情较高, 乡村别墅比比皆是,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 村容村貌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镇的建设虽有规划, 却由于攀比心里导致大搞不切实际的镇广场、街心花园等 “靓化工程” , 造成土地资源以及资金的很大的浪费。
由于自然村镇的布局比较分散, 城乡资源难以整合, 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难度, 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 规模小而全, 城镇建设缺乏品味,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村镇建设缺乏规划, 导致环境污染
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只注重城市的环境保护, 忽视小城镇的环境保护, 有些村镇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指标而不顾乡镇的环境容量的限制, 盲目引进和发展污染严重的大企业或被城市淘汰的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加之本来就存在没有污水或废气的净化能力的小企业(包括印染造纸等行业,吴江地区为典型), 造成企业产生的 “三废” 直接排放, 加剧当地水、土地和空气等环境污染, 使得苏州地区一些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目前由于苏州一些城镇环境质量水平低;加上这些城镇就业岗位不足以及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城镇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导致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形成, 使大多数乡镇人气不足。近年来经济增长逐步, 曾是小城镇建设主要资金来源的乡镇企业在改制完成后, 小城镇建设缺乏投资,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停滞状态。
四、实现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基于建设规划视角的分析
为了实现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这个最终目标, 我们必须首先在土地建设规划方面着手, 对)苏州地区城乡的土地资源进行整体规划,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乡环境, 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加强苏州地区城乡的整体规划, 明确建设发展方向在我国的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加强城镇体系规划,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适时、科学、稳妥地调整城镇行政区划设置, 构建适应我国城镇可持续
发展的体制框架、政策框架和规划体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完善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规划, 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城镇发展。所以, 苏州地区应该确立本地区的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重点编制好城区发展规划和全市的城镇结构规划以及重点镇1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的镇域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 整合空间形态, 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路网骨架, 确定重大基础设施,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初步形成城市化的城镇体系。坚持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的原则, 加快城区和重点镇建设, 采取有力措施, 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 土地向规模集中。加强土地的动态规划, 实行土地的一期、二期、三期等滚动开发规划, 避免由于缺乏规划而造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大力推进苏州地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镇环境
根据党的十六大要求, 苏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城市功能开发为主线, 进一步优化发展和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如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 使得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即在规划和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时, 统筹安排, 减少重复建设, 在增强城镇载体功能的同时节约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加强城镇综合治理, 改善城镇环境, 形成苏州地区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例如苏州水乡风格), 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合理规划城市乡镇的建设用地, 建立并严格实施土地 “绿线” 管制制度, 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较大面积的城乡周边生态保护区域。加大城乡绿化建设力度, 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大力推动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减轻 “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市容环境管理, 减少扬尘和噪音的污染。为苏州地区经济的继续腾飞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朝林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1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1
[2]洪银兴, 陈雯1 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1 经济研究,2000年第12 期1
[3]杨玲1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1 生产力研究1 2005 年第9 期1
【两会关键词八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推荐阅读:
解读两会关键词09-15
两会关于房价问题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房价问题政策热点解读09-18
考研备考四大关键问题07-10
解决“走教”问题的关键是住房07-13
项目管理思维与关键09-27
谈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09-07
加强关键岗位干部管理监督的实践与思考10-19
详细解析C语言Sizeof关键字_(程序员笔试常见问题)07-18
青年两会精神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