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2024-11-22

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精选11篇)

1.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一

东 城 街 道

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关情况调研

接县财政局通知后,我所高度重视,及时向街道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抽调规划、财政、园区办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专门调研队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小城镇规划建设基本情况

2007年9月2日乡镇合并后,七贤、营子先后并入东城街道,整个街道辖区面积达144平方公里,人口10.18万人,小城镇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作中,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东城区要大力实施‘北拓、东进、南延’战略‛的规划发展思想,确立了‚东城老区抓膨胀,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七贤片区抓功能完善,提高承载能力‛的小城镇规划发展思路,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小城镇规划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科学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2399万元。其中:新修道路41公里、投资9565万元;新建桥涵10座、投资977万元;完成绿化130万平方米、投资5396万元;铺装人行道31万平方米、投资1985万元;埋设路沿石12万米、投资476万元;架设路灯4200盏、投资2500万元; 1

埋设非道路排污管道19700米、投资1500万元。

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和园区经济。集中抓好四期、五期项目区的完善,突出抓好新项目的规划建设。围绕投资1.5亿元占地1500亩,一期已建成占地1000亩拥有300多个店铺的江北建材城,投资万元配套按照排污管道米,安装路灯盏,绿化平方米。同时,着眼于拓展新区,积极规划建设六期项目区。到现在,六期项目已落户项目8个,项目区道路框架全部插起,与之配套的皇山东路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东五南路已完成一层灰土。整个六期项目区全面建成后将使街道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再上一个新水平。

三是大力实施拆旧改丑,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和水平。按照县委和县政府的整体部署,对兴隆东路实施了集中改造,经过近五个多月的会战,先后拆迁农户405户,企业154家,国有单位15家,拆迁面积达2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下埋传输电缆1500米,改建变电设施2处;埋设排水管道2500米,完成路灯及绿化浇灌管道埋设任务;内调种植土20余万立方,塑造微地形19万平方米;栽植各类乔木、花灌木4万余株,栽植小灌木3万余平方米,栽植60株大型苗木;安装大景石10块、景石安装52组780吨、卵石安装25组460吨,路畅、景美的迎宾大道初步形成。与之配套的兴隆东路安臵楼7月18日全面交付使用,加快了村民变市民的步伐,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围绕兴隆东路改造,开发建设滨河花园二期工程,努力向组团化、社区化方向发展。

四是及时编制七贤片区规划。东城街道城区部分规划已纳入县城总体规划。七贤片区作为商贸服务业型小城镇规划设计初稿已完成,力争今年9月份前报县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已完成20%。

二、财政支持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规划是重点,资金投入是关键。东城街道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采取向上争取一块,街道财政拨付解决一块,村(居)民自筹一块的办法,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平方改造建设问题。

一是努力争取县委和县政府支持。利用东城街道部分规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的实际,对县委和县政府确定的大项目积极争取县委和县政府的资金支持。

二是街道财政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对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街道财政拨付的办法,优先发展东城老区,兼顾七贤片区,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资金发展二、三产业,繁荣发展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反哺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三是广开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通过拍卖路灯广告权和道路冠名权等措施不仅解决了路灯用电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出让土地使用权,吸收外资进行开发建设。

三、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建设资金问题。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关键是资金投入问题。当前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和小城镇建设速度。今后,要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多形式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提升质量。

二是建设用地方面。随着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扩张,土地问题也成为影响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原有的建设用地使用完毕后,几无可用建设用地。同时,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土地调整的难度逐渐加大,建设用地的缺少严重阻碍着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下步,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储备建设用地,为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规划调整方面。随着城市和小城镇发展速度加快和扩张力度的加强,原有土地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要尽快对土地用途予以调整,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尽快对两个规划进行调整,特别是对已纳入城中村规划的村庄要从速调整两个规划,从政策层面支持村民建设楼房,既实现集中居住又腾出发展用地,同时,加速实现村民变市民步伐。

2008年8月2日

2.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二

近日,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际瓦在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张宣东的陪同下, 到自治区建设厅听取城乡风貌改造进展情况汇报。

陈际瓦副书记对前一阶段开展城乡风貌改造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部署, 明确了要求。陈际瓦副书记强调, 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资金缺口大, 目前的工作进度离既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任务, 各级领导要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到一线督促检查, 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工作计划的引导, 明确工作进度, 倒计时组织工程攻坚, 保证项目的落实;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因素, 抓好关键环节, 多渠道筹集资金, 组织技术力量, 加强结对帮建工作, 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动员, 为城乡风貌改造工作的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以良好的城乡风貌喜迎百色起义80周年。

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宋继东、副厅长韦力平在会上汇报了城乡风貌改造进展情况。

3.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三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民意愿;推拉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403-05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城乡统筹发展”以来,到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再到新型城镇化强调“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镇、农业与工业、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城乡统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各地也纷纷展开了不同尺度的城乡统筹规划,学术界也有许多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有学者从宏观全局的角度指出当前城乡关系中农村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城乡统筹工作的认识与建议[1-6];也有学者在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理论的科学建构基础之上,针对与理论科学性相关及衍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以及现状相关研究的误区、方法论根源与潜在危险[7];也有学者从制度设计的视角探索城乡统筹规划的政策框架构建[8-10];还有许多研究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案例,总结出针对性的地区城乡统筹经验。但是,现实中的规划往往还是从城市角度考虑如何将城市与农村统一规划,缺乏对农村的实际情况与农民的真实诉求的深入了解。许多地方所谓的“城乡统筹”,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变相占用农村建设用地,城乡统筹规划变成“圈地运动”的工具和助推[4]。因此,摒弃“城市偏向”的城镇化和“自上而下”单向的城乡统筹思路,以城镇化的主体——农民为研究的对象,重视“自下而上”城镇化诉求,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博望镇为对象,通过对农民的现状、困难、迁居意愿、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尝试从农民城镇化的诉求出发,在推拉阻力模型下总结出博望镇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探索城乡统筹规划的新思路与对策。

1 研究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博望镇位于马鞍山博望区东部,为博望区政府所在地,北部、东部、南部分别与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接壤(图1)。镇域面积12 300 hm2,下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2010年总人口9.1万人。

博望镇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素有“中国刃具第一镇”“中国机床第一镇”的美誉。 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8.5亿元,人均GDP 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 200元,均处于安徽领先水平。

然而博望镇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与城镇化的严重滞后形成了强烈反差,现状城镇化率仅为33%,低于安徽省平均432%和全国平均51.6%的水平。农民进城意愿弱,70%非农人口隐性于乡村,城乡职住空间分离现象突出。镇域内自然村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沿水系或道路密集分布,乡村空间呈现超稳定均质化的传统聚落特征。镇区的空间发展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引导,工业用地比重过大,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城镇服务水平的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和绿地的用地面积严重不足,城镇景观风貌较差。

1.2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本研究借鉴城镇化的“推-拉”理论,认为城镇化发生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动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中国城镇化实践反思与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结构不仅表现为农村因素的推力、城镇因素的拉力,还有在城乡之间人口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和观念阻力,这种由“推力-拉力-阻力”形成的动力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及其运行。因此,在对博望镇的实地考察、村民座谈等前期交流基础之上,设计出针对博望镇的农民调查问卷。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博望镇11个行政村的农民进行调查,并通过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访谈。从农民角度出发,通过城镇化中推拉阻力模型的构建,探索在城乡统筹规划中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各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提出相应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1.3 问卷基本情况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现状、生活现状与未来生活期望4个部分,涵盖答卷人的个人和家庭概况、经济收入、劳动生产、住房情况、现状生活满意度、迁居意愿与未来生活期望等33项具体内容。本次调查选取各行政村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村,要求覆盖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理区位的村庄,并且尽量做到空间上的均衡,以期实现问卷数据的科学性与代表性。问卷以家庭为发放对象,按照自然村人数的10%统一发放到户。共发放问卷820份,回收问卷770份,其中有效问卷715份,回收率为94%,有效回收率达88%。

2 基于农民城镇化诉求下的推拉阻力分析

2.1 农村推力分析

2.1.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经营收益低 目前,博望镇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式的小农经营为主,农户承包的土地分散、细碎;种粮大户少,规模小。调查数据显示,89%的农民只是耕种自家农地,户均耕地仅0.22 hm2,最多为0.43 hm2。只有11%的家庭承包了他人的耕地,户均承包耕地1 hm2左右。农业规模化经营虽已出现,但尚处于萌芽阶段。由于博望镇有限的农业资源和落后的生产方式,666.7 m2农田种一般粮食年净收益在1 500元左右,则户均农业收入为 4 950 元,最多9 750元。而少量的种粮大户,户均收入为 22 500 元,能基本满足家庭支出。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收益显然无法满足一个农村家庭基本的消费需求。因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对农业的发展投入不大,期望也不高,大部分农民寄希望于非农生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劳动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仅占21%,50%农村劳动人口在本地或者外地企业打工,9%为做生意经商。农村家庭中仅有44%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

nlc202309032004

2.1.2 农村老龄化现象凸显,农二代对农业热情不足 2010年,博望镇农村人口61 000人,占总人口的67%。人口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60岁以上农民占12%,年龄段41~60岁之间的占比最大,达35%。按国际上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博望镇农村地区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另一方面,实际务农人口中61%是41~60岁的中年人,其次是大于60岁的老年人和26~40岁之间的中年人。针对18~25岁年龄段人群的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仍参与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占10%(图4),而未来,仅有3%的人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55%的人倾向于做生意,25%的人希望进本地企业打工(图5)。不难看出,相比父辈们,年轻的农二代对于土地没有太多的留恋,他们更向往城市的生产活动。

2.1.3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匮乏 博望镇自然村数量多,达164个,自然村密度大,且规模较小,63%的自然村少于500人,呈均质分散状态。这种传统分散式的农业形态的居住方式,给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致使农村的基础

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为低下。针对农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的认识调查显示,有39.7%的农民认为道路设施落后是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次是水电设施差、环境卫生差和学校问题(图6)。实地调查显示,部分村庄也实现了户户通,但是道路等级较低,多为3~5 m的小路,不成网络体系。同时,远离镇区的居民点电网设施配备标准很低,亟须提升改进。公共设施方面,农村小学配置低,数量严重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对于分散的众多自然村落,难以满足教育需求。

2.2 城镇拉力分析

2.2.1 城镇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吸纳能力有限 博望镇是典型的工业主导型乡镇,素有 “中国刃具之乡”“中国机床第一镇”之美誉。目前已形成刃模具、机床和机械配件生产三大支柱产业,全镇大大小小的企业共6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80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销售门市部200多个。城镇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问卷数据显示,目前博望农村非农就业人口中有48%在本地从事加工制造业,40%在外从事本地产品的销售推介工作(图7)。但是,这些企业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非正规小微作坊占比高达78%(图8)。较低的准入门槛只能暂时帮助农民获取工作岗位,从长远来看,这些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的传统制造业的劳动力需求很容易饱和,难以持续提供就业岗位。与二产相比,只有4%的农民从事服务业(图7),主要是餐馆超市打工,严重滞后的服务业也极大地限制了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

2.2.2 城镇能提供更高的工资收入,但远不能满足进城需求 在本地企业打工的农民人均月收入可达2 945元,常年在外地的推销员月收入则高达4 783元。相比从事农业生产不足千元的月收入水平,工业收益远高于传统农业收益,这样的收入差对于没有较高技能的农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尽管如

此,这种收入水平也难以满足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期望。对在镇区上班农民的调查中,关于“对目前工作最大的不满意”这一问题上,41%的农民认为是收入低(图9)。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对城镇生活的向往与现实较高的生活成本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而目前看来相对较高的城镇打工收入却远不能满足需求。

2.2.3 城镇拥有更好的公共资源,但综合服务功能整体较弱 镇区集中了博望主要的教育医疗资源,镇区有2所中心学校、2所公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3处卫生所。而镇域农村地区一般每个行政村只能保证1个小学,且很多小学只开设3年级以下的课程。许多家庭为了下一代能有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会选择在镇区买房或是租房。但是,对比博望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显得较为不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分别仅占城镇建设用地的3.86%和5.24%;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设施建设严重缺失;现代服务功能水平整体偏低,这使得镇区对周边农民的吸引力并不强烈,从而制约了镇域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2.3 城镇化阻力分析

2.3.1 城镇生活成本高,尤其是房价高 博望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消费水平与生活成本均不低。其中以高房价为核心的高生存门槛成了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49%的农民不愿去镇区生活的原因是镇区的高房价(图10)。在走访调查与村民座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镇区买1套两室一厅住房的费用是在农村盖2层小楼花费的2倍。除此之外,日常的各项支出积累起来也是不小的费用。用农民的话说,“在镇区生活,买一颗葱都要花几毛钱”,这使得仍是低收入人群的他们宁愿选择每天通勤往返,也要“留守”农村。

2.3.2 现行的政策制度难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最大的生存保障,失去了土地就是去了依靠。目前博望的土地流转和征迁补偿以现金补偿和安置房置换为主;但由于之前不完善的体制设计,出现了先拆后迁而补偿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致使农民对于农地流转和宅基地征迁有着很强的抵触情绪。不仅如此,一次性的资金与住房补偿无法构成长久的保障,而农民在城镇的工作性质也多是临时工,仅有20%签订了劳动合同。数据显示,城镇务工的农民中58%是没有保障性待遇的(图11)。也就是说,农民即便生活和工作都在城镇,但是依旧没有享受到市民应有的社会福利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和劳动就业权益保护的不足将成为农民实现市民化的巨大阻碍。

农民的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导致农民不愿意离开土地。调查发现,尽管56%的博望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并不来自于农业,但是仍有53%的家庭并不愿意出租其农地。另外47%的愿意出租农地的家庭,平均希望保留 0.2 hm2 耕地,也就意味着,愿意出租的耕地数量微乎其微。土地存量无法高效盘活,农业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城乡统筹进程步履维艰。

nlc202309032004

2.3.3 乡土情结浓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仍在延续 博望是脱胎于农村而发展起来的,并且目前正处于由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型的阶段,因而其发展轨迹中仍带有明显的农村烙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等依然有着浓重的农村色彩。在未来农业生产方式选择方面,58%的家庭仍然希望保留家庭单独经营的农业模式,而不愿意承包给种粮大户,更不愿意成为农业工人(图12)。而对于未来居住地的期望,53%的农民仍愿意住在现有居住地(图13)。显而易见,人们仍旧依恋传统的乡村居住模式与生产方式。

愿意转为城镇户口的被调查者主要来自那些紧邻镇区的村庄(36%来自新城村,22%来自东城村),而诸如山宁村、红阳村这类远离镇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则几乎没有人愿意转为城镇户口。可见,越是远离城镇辐射地区的人们观念越是保守,也就越依赖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也就愈加缓慢,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意识与观念的惯性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将会成为人们接受和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新的发展理念的桎梏。

3 博望镇城乡统筹规划思路与对策

3.1 规划思路

在充分调查了解农民诉求、并分析博望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力-拉力-阻力”之后,遵循中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不鼓励、不强制农民进城”的指导原则,规划应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城乡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以期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基于此,本次城乡统筹规划确定以人口转移、空间整合、产业提升为重点,并创新性地提出“示范引领、渐进有序、城乡联动”的统筹理念。即在新型城镇化的策略指引下,通过规划建设城镇化示范区形成空间平台,通过升级传统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渐进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不仅仅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3.2 规划对策建议

3.2.1 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博望镇有70%的非农从业人员居住在农村地区,这一部分的“隐性城镇化人口”为博望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一部分人群的城镇化意愿很弱,主要源于城镇对其吸引力不够。因此,要提升城镇的空间品质与服务功能。选择城市低阻力地区建设城镇化示范区,主要是作为安置进城农民和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一方面,通过建设精致、优美的进城农民居住示范区,妥善安置进城农民,进而发挥示范效应,加速农民进城的步伐。另一方面,高起点建设城市核心功能区,高标准配备各项城市综合服务设施,培育现代服务功能,进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城镇的 “拉力”。

3.2.2 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增强城镇就业人口吸纳能力 博望农民多是在本地企业打工,还有一部分虽在外地跑销售,也是为本地企业拓展业务市场。这一部分人群未来都将回流至本地企业,他们会带来新的就业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即农二代,他们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他们未来的流向只会是城镇。博望工业虽然十分发达,但是多是规模小、层次低的企业,因此,城镇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传统制造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能级,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从工业结构升级、技术改进等多方面加快转型升级。同时要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城镇就业人口吸纳能力。此外,对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重中之重,员工的素质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活力。

3.2.3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培育农村经济自身“造血”功能 农村经济有其自身的规律,所谓的“城市反哺”都只能解一时之难,农村要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育自身的内在的“造血”能力。鉴于博望镇存在大量已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民这一现状,规划建议以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为契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析出那一部分“隐性城镇化人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营效益;加大技术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创新农业组织模式,支持鼓励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都市精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新型业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专业化。

3.2.4 尊重现状与民意,构建布局集约的城乡聚落体系 通过对不同类型农民的发展引导,合理预测未来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尊重现实,尊重农民意愿,逐步分期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和就近新社区集中,农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 、企业向镇区园区集中。合理分级安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重点面向规划所选择的乡村社区,注重阶段性和农村居民的切身需求,尤其是针对老龄人口的养老设施与医疗设施等配套;以鼓励集聚节约为前提,减少过程性浪费,构建集约高效、品质均优的空间格局。

3.2.5 强调规划的公共政策功效,促进城乡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变“维持生计”为“长久之计”,解决进城农民与留守农民的后顾之忧。在调整的最初阶段,受财力的限制,城镇优先考虑因征地而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农民的保障,包括采取优先安排就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对于仍拥有集体土地但进镇就业、居住的农民,可以建立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即将土地的承包权入股,享受土地分红以保障基本生活。随着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转化为城镇非农业人口,完善相应的城镇级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新型农民,积极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满足博望农民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内容涉及农民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保障、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教育助学制度、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涉农项目扶持等。

4 结语

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仍然缺乏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更缺乏理论指导。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和乡村是2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和聚落现象,放在一个框架内去规划其经济社会空间上的统筹问题,繁复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城乡统筹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没有普适性,其实现关键是立足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别分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1]。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数量巨大、地区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度而言,城乡统筹规划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准确地找到合理发展的切入点,找到城乡统筹的路径,是每个规划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研究以博望镇为例,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出发,将城镇化的主体——农民作为研究的对象,抛弃“自上而下”的“城市本位”的规划范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农民对于城镇化的诉求,构建了“推力-拉力-阻力”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农民进城市民化的推拉阻力,从“人”的城镇化角度来研究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是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的一个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兵弟.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李兵弟.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认识与思考[J]. 城市规划,2004,28(6):9-19.

[3]汪光焘. 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 城市规划,2012,36(1):9-12.

[4]张京祥教授呼吁:要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进行检讨,力求避免三大误区[J]. 城市规划通讯,2010(4):11-12.

[5]郭建军.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24-44.

[6]仇保兴. 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问题[J]. 城乡建设,2008(11):19-20.

[7]王红扬. 城乡统筹规划理论的科学建构与城市化的中国模式[J]. 国际城市规划,2012,27(4):77-88.

[8]赵华勤,张如林,杨晓光,等. 城乡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J]. 城市规划学刊,2013(1):23-28.

[9]田 莉. 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二元土地困境:基于产权创新的破解之道[J]. 城市规划学刊,2013(1):18-22.

[10]谈步稳,马 璇. 城乡统筹规划中城乡发展权转移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0,25(5):36-40.

4.零溪镇小城镇示范建设情况汇报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零溪镇被确定为省级第三轮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为抢抓这一良好机遇,顺势而为,促进我镇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推进示范镇建设摆在工作重中之重,围绕示范镇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零溪镇基本情况

零溪镇地处慈利县东南部,省道S306线,常张高速公路和县道零甘公路穿镜而过,距县城13公里。是张家界的东大门。镇域总面积15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2300亩,林地面积85000亩,森林覆盖率60.8%。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7860人。11个村属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其中8个村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零溪镇是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2010年又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的评审验收。零溪镇基础设施条件相较其他乡镇要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象鼻嘴和河塌两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其他各村已有70%的通组道路实现硬化。全镇有工业企业53家,其中投资上百万的企业22家,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6家;农业产业以柑桔、水稻、蔬菜为主,另有西瓜等水果基地,蜈蚣、蛇等特种养殖基地及多处垂钓休闲娱乐基地等等。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年均增长15%。

二、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谋划,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俗话说:城镇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我镇从“打基础“的角度出发,在原有的建设发展规划基础上,启动了镇域村镇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实地测绘工作,预计规划编制工作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在规划的编制上,我们结合实际,明确功能区域划分,注重经济发展与现代文明的结合,注重突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规划具有前瞻性、务实性和科学性,为城镇建设和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工农并重,大力培育支柱产业

围绕“支柱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建立高效持久的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原有“四个农业”的发展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规划部署“两片四区”发展,即:优质果蔬示范片、花卉苗木示范片,旅游垂钓休闲产业区、油茶油桐产业区、特种养殖产业区、柑橘产业区。现已发展城郊蔬菜基地4000亩,其中绿色蔬菜大棚100亩;培育优质麒麟西瓜340亩;发展花卉苗木300亩;发展休闲垂钓农家乐4家;发展油茶1500亩;发展种养殖大户17户;发展柑橘面积近20000亩,柑橘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为农民创收4000万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现有企业资源,加大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力度,引导企业扩产扩能,发展扶持建设新型材料砖厂等绿色环保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金冠果业建设高优柑桔示范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精深加工。近两年,全镇共新建、扩建项目17个,完成计划投资近3000万元。目前,我镇工业初步形成了能源、矿产建材、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

(三)筑土培基,致力基础条件改善

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两年,我镇共硬化道路58.6公里,整修道路8.2公里,完善了通村到组入户公路的大畅通格局。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投资30万元改造了政府办公楼;实施集镇街道美化、亮化工程,整修了集镇长约500米的下水道管网,安装了40盏太阳能路灯。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集镇供水处理厂,今年又申报了集镇供水改扩建工程,计划项目投资1000万元。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投资近4000万元,完成了象鼻嘴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新修了排灌渠68条,机耕道46条,水渠、档坝整修14处、山塘整修3个、河堤护砌1200米,修建零溪河流域护河大堤6公里,新建水轮泵站、电排站各1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实现了灌溉有渠、排水有沟、进田有路。

(四)注重环保,推进生态建设进程

一是开展垃圾治理行动。以主要道路和溪沟沿线为重点开展垃圾治理行动,在全镇已形成了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氛围。大力整治集镇街道的脏、乱、差现象,先后投入资金近6万余元,修建了40个垃圾池,购臵了一台盘式拖拉机,聘请了2名专职清扫人员,保证日常的街道卫生。另外投入近2万元在熊家垭租地4.5亩,新建了一个可处理垃圾能力达30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垃圾易扫难处理的问题。二是在象鼻嘴村实施省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获得了较好社会反响,辐射带动作用较大。三是继续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我镇在近几年狠抓生态村创建,已建成5个省级生态村,7个市级生态村。四是下大气力集中整治马路市场,规范街道两旁的摆摊设点行为。目前,马路市场这一特殊经营现象,在我镇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五是推进以“三清六改五普及” 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项目进程。近几年来,全镇已经新建沼气池3000多口,添臵液化气灶2050台,太阳能用户已达450户,实施改宅、改厨、改厕、改栏圈的农户有6821户,改厨、改厕率分别达到了86.10%,全镇新型能源使用户数达农户总数的70%以上。

(五)关注民生,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开展民生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打折扣,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政策,积极做好了移民工作,严格管理移民扶持资金。积极做好居民就业工作,“零就业家庭”消除率为100%。积极推广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基金征缴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形势喜人。积极开展农民教育、技能培训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示范镇建设是零溪镇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安排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具体主抓这项工作。同时做好宣传发动,全民动员。示范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我们通过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宣讲示范镇建设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自上至下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出全民参与的良好建设氛围。

(二)制定了工作方案。年初,我们按照示范镇建设内容,制定了小城镇示范建设工作方案,并要求各村相应制定了村庄建设工作方案。在工作进程中,我们还根据工作实际,结合示范镇创建目标不断对工作方案进行修订。

(三)加强了部门配合。一是实行小分工、大合作,平时在工作中各部门各负其责,积极主动,指导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在遇到难关或重点工程项目时各部门协调配合,集中力量攻关。三是在项目申报上通力配合,同县级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提高建设项目入库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各级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程度不一,重视程度不够,实实在在地投入和行动举措较少,在土地使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很多方面,缺乏具体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二)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开展难。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镇级财力有限,正常工作运转都要靠在外面“讨钱”,而小城镇建设自启动开始即要大量资金支持,如编制镇、村规划,进行项目申报等就需要大量的经费,更不用说其他建设,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上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小城镇建设还在启动阶段,上级投入资金很少,一方面应该保护好的没有保护好,另一方面应该建设好的没有建设好,公用设施等建设较为滞后。

(三)项目申报缺力。省市县镇四级衔接不够,乡镇对上级有关单位项目不熟悉,不知道有哪些项目可以申报,工作被动,甚至于错过项目申报期。到目前为止,申报的项目极少,只有环保和集镇供水两个方面,项目申报的力度不大,进度不快,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造成了一定影响。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和县级规划部门搞好衔接,尽早做好镇域村镇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和村庄规划。同时根据规划完善小城镇建设工作方案。

(二)进一步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熟悉项目申报内容和程序,将小城镇建设涉及内容进行分类申报项目。

5.高寨子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五

高寨子镇位于宁强县中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以东11公里,西汉高速公路和城黄公路沿玉带河穿境而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000人。

高寨子镇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境内明汉武(1936年)田九成起义据点、1935年红四方面军留下的红军石刻标语,小武当之称的祖师观,宁强八景之一的“古观景烟”玉皇观等是汉江源头观光旅游的必揽之处。几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加快,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品位不断提升。目前城镇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5800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90余家,小城镇商贸辐射作用和经济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小城镇建设现已成为展示高寨子风采的窗口和亮点。现将近年来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狠抓基础,完善功能,构筑小城镇发展框架

近年来,我们连续不断地投入资金用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美化、亮化。实施道路改造工程,投资118万元,将民生街、兴寨街、高平街1.2公里主街路面全部水泥硬化;投资240万元,征地拆迁,平整街道,修建防护河堤,高标准建房,建起了杜家河坝新区;筹资21万元,完成了镇政府门口城防河堤建设;投资80万元新建了杜家河坝河堤400米;投资3万元在民生街、兴寨街、高平街植树800株;投资12万元,在主街道上安装路灯60盏;实施玉带河平板大桥建设工程,争取代赈资金120万元,修建了高寨子玉带河平板大桥;筹资8万元,维修了高寨子胜利大桥;实施集镇土地开发工程,投资30万元,建成了镇中学门口4000平方米住宅小区;争取资金35万元,建成了高寨子派出所警务大楼;争取资金260万元,建起了高寨子中学1900平米实验楼和1544平米学生宿舍楼;筹资150万元,新建了总面积2182平方米的镇干部宿办楼。实施人行道硬化工程,投资68万元,对民主街、河滨西路、镇中学门前2000余平方米人行道铺设了彩砖,硬化了银山路、河滨东路、河滨西路,对河滨东路,安装河堤护栏400米;投资15万元新建了集镇供水工程,解决了集镇长期以来供水严重不足的问题;全镇新建户用沼气池1400口;投资40万元对镇机关大院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改善了办公环境。目前已初步构筑了小城镇的发展框架。

(二)、创新机制,市场运作,增强小城镇发展后劲

小城镇发展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投资不足。过去城镇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近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税费政策的落实,政府财力非常有限,小城镇建设必须推向市场,由社会力量进行建设。为此,我们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

一是以地生财。随着镇区街道、水、电通讯等基础建设的逐步改善,镇区土地成倍增值,特别是沿街门面房用地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镇区土地,特别是商业用地,镇政府采取统一征地,实行公开招标,现场拍卖,为小城镇建设筹集资金。2006年,在镇区内就通过土地融资80万元。

二是政民共建。在集镇街道的硬化和彩砖铺设工作中,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群众筹一点,政府拿一点的筹资办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共筹集资金28万元,对4000余平方米的街道进行了彩砖铺。

三是以商养城。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当地或周边商户,到小城镇投资从事商业活动,挖掘大量的民间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从现状看,沿街90%的建

筑都是工商户自已建设的,仅2006年以来,工商户投入小城镇的建设资金达200余万元,成为小城镇建设资金的又一个重点来源。

(三)、突出风格,打造精品,努力建设特色小城镇

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立足长远,追求品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质量,建精品”的指导思想。首先对镇区进行了一次高起点的规划修编,绘制出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镇区骨架由原来的1.5平米公里扩大到2.5平米公里。其次突出风格,建设精品。政府对镇区所有建筑进行了统一设计,严格标准进行施工。使镇区建设最终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在建筑风格上,既注重实用,又追求美观,突出了小城镇的主流特色。去年,在中学门前4000平方米住宅小区建设中,我们先后邀请两个设计单位对小区建筑进行了规划设计,然后召开群众代表和有关技术人员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定了最终方案,所有新建门店楼,全部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建设,成为高寨子镇的一个精品工程和发展模式。

(四)、突出重点,全面规划,扎实开展镇容镇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近年来,根据市、县要求,为使全镇新农村建设做到有的放失,经过多方考察,结合全镇实际,我们分别以镇和各村编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投资10余万元,制作了8幅巨型宣传牌,并在显眼位置刷写了固定的宣传标语,办起了宣传墙报;层层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农村各方面能人新农村建设献策会,在广大农民群众中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全镇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在高寨子建起了王家坝代赈移民安置点,总投资13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代赈资金72万元,群众自筹58万元,共安置搬迁户50户157人,目前,已形成了一条长400米、宽8米的整齐划一的街道,并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近两今年,我们组织力量对集镇范围、王家坝搬迁点、筒车河至戚家垭高速公路可视范围内围内的230户农户的房屋及门窗统一进行粉刷,统一门窗及墙面颜色,对屋顶进行勾檐座脊压边,对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着力塑造洁、齐、美的良好形象。同时还在全镇新建沼气池1400余口,总投资280余万元。投资采取“群众搞室内,政府搞室外,群众搞里子,政府刷面子”的原则,使群众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同发挥作用。深入开展了集镇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拆除临时建筑2处,各种临时蓬面19个,铲除了电线杆、沿街墙面私贴乱写的垃圾广告30余条,整治了占道经营和乱设摊点等违章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更新和增加了垃圾收集和清扫工具,狠抓了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化、净化,促进集镇及沿线村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我们还实施了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36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90万元,完成通村水泥路6条18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五)、建管并重,稳步推进,保持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我镇小城镇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绩,一是上级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历届政府保持了工作上的连续性;三是注重建管并重,很抓了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管理。

一是围绕商贸重镇做文章。发挥高寨子镇区位优势和传统优势,全力推出小城镇建设精品,扩大集镇规模,增加市场容量,实现二产经济上规模和三产经济的迅速膨胀。投资120万元建起玉带河平板桥的同时,拓宽了银山路,打通进入镇区的瓶颈;按照新的规划方案,拆迁了两户居民住房,打通了民生街与卧龙街的入口,规范了街道秩序,使小城镇与商业密集相结合,充分发挥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

二是建管并举,强化管理。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按照集镇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审批手续,规范建筑物管理,严禁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对现有市场进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并对集镇“牛皮癣”进行集中清理。镇区内严格控制用地,所有建设都按规划入位。同时加强对镇区镇容镇貌的管理,投资15万元,新建了总面积13000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成立了镇环卫站,健全管理队伍,做到了集镇垃圾日产日清日运,保证小城镇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6.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六

征地180.7亩,拆除合法建筑9户,共70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5户;2011年完成了新街道的绿化、管网铺设及通信、通电线路预铺设工程,完成两座过河桥涵的桥墩工程,街道路网已行成。计划2012年3月份完成路面油化和亮化工程,2011年累计完成投资1314万元。

2012工作计划:

2012年1月份,镇党委、政府制定并下发了2012张家湾镇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规划,2012年的资金投入计划如下:

(一)集镇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250万元进行原坐窝煤矿前235米二期街道建设;投入80万元进行河道改造;投入30万元进行公厕建设;投入68万元拆迁合法建筑;投入280万元进行旧城区街面油化;投入300万元进行新区街面油化;投入64万元进行旧城区排污管道安装;投入146.8万元进行旧城区人行道青石板安装;支付235米二期街道征地费用48万余元。

(二)房屋建设及建筑风貌发改造

投入328万元改造旧城区居民立面,以西北民居风格为主;投入416万元改造新城区居民立面,以西北民居并融合箐苗风格

修建。做到每一栋房屋都统一设计。规划区范围内附属设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风格与镇区的建筑风貌协调统一。

(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投入200万元进行车站建设;投入80万元进行农贸市场建设;投入100万元进行商品批发市场建设;投入300万元进行政府行政中心建设;投入300万元进行水厂建设;投入300万元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投入580万元进行幼儿园建设。

(四)绿化美化亮化建设

投入28.56万元进行旧城区绿化;投入150万元完成山体公园建设;投入150万元进行广场建设。

2012年小城镇施工计划如下:

(一)、2012年1月已完成二期征地22.878亩,2至3月:完成征地拆迁并支付相关补偿。完成政府行政中心、车站、农贸市场平场及一期油化亮化工程。

(二)、2012年4至6月:完成河道治理、旧城区排污管道安装、广场建设、山体公园建设。

(三)、2012年7至9月:完成旧城区立面和部份新城区立面改造、公厕建设、商品批发市场建设、旧城区人行道板安装、旧城区绿化、235米二期街道建设、水厂建设。

7.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城乡规划体制真正地由原来的城乡二元格局走向城乡协调发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提到“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城乡规划法》对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 突出镇的特点, 既体现了其具有的城市的某些特征, 又强调了其对于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

近郊型小城镇处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前沿, 直接受到城市发展的辐射和带动, 自身又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化的平台, 因此, 在编制这类小城镇总体规划中, 需要着力加强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指导, 促进城市、镇、乡、村协调发展。

二、近郊型小城镇的涵义和特点

近郊型小城镇一般位于大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界限明显, 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工业发展基础, 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并承担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功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渐推进, 近郊型小城镇作为一定范围内的地域中心, 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中心城市“退二进三”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边缘工业组团和部分外溢城市功能的承载地, 也是疏散中心城区过密的主要地区, 表现出过渡性、混杂性和动态性等多元特点。

近郊型小城镇相对于其他小城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如此, 近郊型小城镇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行政管理的混乱, 一直未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大城市的整体产业规划布局中, 反而极易沦为中心城市转移污染工业、以工业园区形式存在的所谓的“经济开发区”。

三、近郊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不足

近郊型小城镇除具备一般小城镇的基本特点之外, 还与中心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 在近郊型小城镇, 尤其是像苏北地区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近郊型小城镇, 在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时还是按照一般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模式, 以“空间集聚”为理论指导, 以镇区规划为主, 构建小城镇增长极, 寻求镇区超速发展, 结果导致镇区规模过度扩张, 而外围农村不景气。

(一) 被动接收大城市的吸引和拉动, 与周边城镇联系不足, 区域关联度低

首先是中心城市对近郊小城镇辐射作用较低。近郊型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既是中心城市的资源腹地, 也是中心城市功能向外转移的首选。但是, 在苏北地区, 由于行政区划的壁垒, 近郊型小城镇不能够充分地与中心城市联系, 中心城市对外辐射作用不明显。

其次是近郊型小城镇与周边其他小城镇之间由于行政管辖的藩篱, 彼此不能协调利用共有资源, 区域发展的隔离导致小城镇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二) 没有抓住城市生活型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功能定位不准确

虽然在大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 许多地方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 但是, 对于某些生活性服务业, 比如假日休闲观光业、商贸服务业、传统特色市场等, 近郊型小城镇对于一般小城镇就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果近郊小城镇本身具有较好的资源, 那么抓住机遇和优势, 大力发展这类生活性服务业, 也将为城镇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而且可以成为特色产业, 对于打造城镇形象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对生态农业重视不足, 产业结构不明晰

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在理想的中心城市周边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 以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生产易于腐烂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与城市之间距离的增加, 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 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以中心城市为中心, 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发展到今天, 虽然杜能区位论的很多理论对于现在都已不适应, 但是对于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农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大城市近郊区应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例如蔬菜、花卉、家禽、奶制品等。

(四) 重视经济发展, 忽视环境保护

苏北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中还有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那就是很多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中盲目要求扩大工业用地的面积, 甚至不顾某些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试图在总体规划阶段将某些非法占地的企业合法化。诚然, 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是壮大小城镇经济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实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但是, 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畸形发展。如果任由这种事情发生, 那么在不远的将来, 很有可能就是在规划期末, 忽视环境保护带来的问题将成为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最大障碍, 甚至是短期内无法逾越的障碍。

四、张集镇总体规划的实践

徐州市张集镇是典型的近郊型小城镇, 在《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中, 张集镇被划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在《铜山县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县级重点镇。镇域内104国道、徐宿宁高速和徐连高速穿过, 交通便利。张集镇经济水平居于铜山县域前列, 以2006年数据为例, 张集镇地区生产总值在铜山县20个小城镇中位居第四。2007年全镇实现GDP12.03亿元, 人均1.80万元。目前工业以食品、机械制造和化工产业为主, 第一产业的机械化、市场化经营初具规模, 商贸、金融、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张集镇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镇域内有正在建设的吕梁山风景区、故黄河风光带等。境内河湖 (水库) 密布, 部分水库周围已经自发形成了休闲垂钓观光景点。生态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林业资源也非常丰富。

(一) 张集镇总体规划中的特殊性问题分析

1. 上位规划过于保守的城镇定位

张集镇现辖20个行政村, 64个自然村, 总人口89238人。城镇人口34000人, 城镇化水平38%。人口密度为559人/平方公里。但是,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上位规划对张集镇的人口规模、城镇性质定位都过于保守, 没有充分发挥张集的优势, 也不能适应张集未来发展的需要。

《徐州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将张集镇城镇人口规模定为1~2万人, 《铜山县城总体规划 (2006~2020) 》定为2.4万人。这与张集镇的现状城镇人口规模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别。

《徐州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将张集镇确定为徐州都市区内完善居住功能、满足部分生产性职能、具有基本服务设施的一般小城镇;《铜山县城总体规划 (2006~2020) 》将张集镇规划为一个工贸型小城镇, 是徐州市域内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这与张集镇社会经济状况在铜山县内的排名极不相称。相比较而言, 张集镇的整体发展水平与铜山县的省级重点镇相差不多, 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张集的地位都未得到提升。

2. 城乡、区域互动不足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前期较注重镇区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 还未从整个城镇长远发展的角度, 充分利用周边有利资源, 促进城乡快速协调发展。这往往会造成镇区不但没有发展起来,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的结果。

《铜山县城总体规划 (2006~2020) 》中将张集镇、房村镇、伊庄镇和单集镇合并, 镇政府设在张集。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张集、房村、伊庄和单集四个镇尚并未真正合并, 城镇合并的各项工作亦未展开, 仍然各自为政, 各做各的总体规划, 且规划期限截止2020年。《徐州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中的吕梁山风景区横跨张集、伊庄、徐庄等镇, 城镇不真正的合并, 风景区的规划、管理、开发、利用就不能统一、协调。同样的, 故黄河风光带, 从徐州老城区经过徐州新城区一直向东延伸至张集、伊庄, 这就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

(二) 规划重点与难点问题的方法探析

1. 如何准确定位城镇性质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城镇性质是表述某一城镇在地域分工中担负的主要职责和在宏观区域范围内应起到的作用。影响某一城镇发展与建设的因素很多, 有些因素是相对稳定的, 如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有些是会变化的, 如政策方针、行政划分、人口及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对外开放条件、经济基础等, 是确定城镇性质的主导性因素。也正因为如此, 在上位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并未考虑到张集镇已经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徐州新区开发给张集带来的机遇, 出现对张集定位偏低的情况。

2. 如何确定城镇规模并选择合适的产业

小城镇的规模, 尤其是人口规模的确定, 是关系到确定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安排、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重大问题的前提, 做好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非常关键。以往小城镇规划编制中对于人口规模的预测大多采用趋势外推法和人口递增模型法进行预测, 未将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相联系。

从发展现状来看, 小城镇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解决农民工就业, 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城镇人口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实力增强对于人口的吸纳。因此, 理论上来讲,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小城镇人口是比较准确的。

由于张集镇西南紧邻徐州新城区, 东南紧邻徐州航空城, 随着二者的不断开发, 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张集镇的产业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 既能保证近期张集镇发展的需求, 同时又能够满足其远景发展的需要, 成为本次规划的重点。

3. 如何协调发展镇区与镇域

强调镇域与镇区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镇区的发展要带动镇域的发展, 镇域的发展要对镇区发展提供支持。只有充足的供给和良好的带动相辅相成才能实现区域的统筹。

4. 如何统筹与周边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对于目前张集镇、伊庄镇、房村镇、单集镇四镇各自为政的局面, 作为未来“大张集”镇政府所在地的张集, 眼下更重要的是搞好本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休闲等新兴产业,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真正成为徐州市东部的门户城镇和花园城镇, 借维维企业总部迁址的契机,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 形成产业优势, 成为引领铜山县东部各镇发展的领军区域。待时机、条件成熟, 再实现城镇的合并。

(三) 张集镇发展的策略——“内外兼修”

近郊小城镇对外要充分利用大城市“近郊”的优势, 如大城市的拉动作用, 产业转移的契机、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等;对内要充分发挥广大乡村的特色, 带领镇域农村快速发展, 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水平。

1. 把握优势和机遇, 明确城镇功能, 确定城镇性质

规划中既考虑到张集镇现在所拥有的优势和机遇, 又立足于张集的长远发展, 从区域地位、主导产业、远景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功能与性质的定位。基于上述的介绍和分析, 本次规划确定张集镇主要职能包括:

(1) 徐州市域及铜山县域东部的门户城镇;

(2) 铜山县域东部重点中心镇;

(3) 区域性的风景游览基地;

(4) 徐州市及铜山县部分大型基础设施承接地。

城镇性质:未来张集镇将发展成“徐州市区外围及铜山县域东部的重点中心镇, 市域内重要的观光旅游服务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 形成以食品生产、商贸、生态观光、综合服务、高档居住区为一体的现代化近郊型小城镇”。

2.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确定城镇规模

在张集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 笔者采用社会统计分析方法, 将城镇人口, 尤其是城镇人口中的常住人口, 与GDP、人均GDP、财政收入、工业投资总额、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以期能够预测出较为科学的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同时考虑社会统计方法与趋势外推法的预测结果, 结合未来部分通勤人口和流动人口向常住人口的转化, 将张集镇城镇人口规模确定如下:

近期201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4.53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3.83万人, 用地面积338.26公顷;远期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6.72万人, 其中常住人口6.12万人, 用地面积580.26公顷。

3. 有效控制城镇建设, 集约利用土地

根据镇域不同的地貌特征及资源分布现状, 将镇域划分为三个开发管制分区, 抓住徐州城区东拓的契机, 形成“一体两翼, 联合发展”的优良态势, 发展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 逐步成为徐州市的“后花园”。

北部旅游开发区以吕梁山和故黄河为依托。景区横跨四镇, 区内动植物资源和地质景观都非常丰富, 是徐州市环城自然风光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中部城镇建设区依托原有镇区, 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小城镇。

南部生态农业观光区, 依托现有蔬菜大棚产业和维维养殖基地建设, 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 体验乡土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自采、自摘、自种、自享, 来感受农村别样的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放松身心。

4. 由线型走向网络型的城乡发展体系

根据张集镇内各个村庄的产业特色, 将整个张集镇域化分成4大类9小类的职能区域。其中4大类功能区为城乡建设区、观光旅游区、工业区和各类农业基地, 形成相对集中, 又与周边城镇相结合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构建变化丰富的邻接边界, 促进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其中城乡建设区包括城镇建设区和村庄建设区;观光旅游区包括吕梁山风景区、故黄河风光带和生态农业观光区 (城郊蔬菜基地) ;工业区包括孟庄工业区和维维产业区;各类农业基地包括综合作物区、养殖基地、水果基地、特种棉基地等。

相对于广阔的镇域空间, 城镇建设区要相对集中和集约。从城镇未来发展出发, 结合地区优势、基础设施布局等因素,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二轴、八片区”的城镇功能结构:

“一心”是指城镇行政中心, 是整个城镇发展策略形成、发布与实施的中心;一带是指故黄河风光带;“二轴”分别依托104国道和大张路形成的城镇功能联系轴线和自然生态轴线, 在大力发展镇区的同时, 通过各条轴线将城镇和乡村联系起来,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八片区”是城镇及其周边的工业片区、休闲片区, 通过不同功能片区的划分, 推进城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综合发展, 既突出了镇区中心增长极的作用, 又发挥镇区对于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

张集镇与徐庄、大许、尹庄、房村拥有共同的资源, 比如吕梁山风景区、故黄河风光带。规划建议这几个城镇在景区的开发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彼此协调,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徐州市吕梁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规划中将整个吕梁山地区作为一个整体, 通过空间管制、分区管理等手段, 对景区实施开发, 既考虑到景区的整体效益, 也考虑到每个城镇的局部效益, 实现整体和局部协调共赢, 推动区域全面发展。

(四)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1. 空间结构

根据规划区用地现状和相关规划, 从城镇未来发展战略出发, 结合本地区用地条件、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等因素, 规划张集城镇形成“一心、三轴、九片区”的功能结构。

(1) “一心”:为镇区的行政中心。规划在运料河北侧新建行政办公中心, 带动镇区发展。

(2) “三轴”:依托104国道形成的城镇联系轴线;依托大张路形成的功能联系轴线;依托徐宿宁高速公路形成的自然生态轴线。

(3) “九片区”:规划规划区形成四类九个片区:一处综合服务片区、二处工业片区、四处生态观光片区、二处水域休闲观光区。

2. 用地布局。

(1) 居住用地

规划结合现状居住建筑用地的分布, 规划城镇居住用地形成四个居住组团:

靠近杨洼水库的地段规划以一类居住为主, 打造高档住宅区;104国道南侧住宅保留现状, 控制新建;其余居住用地进行改造新建, 以二类居住为主,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2) 公共设施用地

由于张集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除了满足镇区自身的需求外, 还要承担将来镇区北侧旅游发展所带动的服务设施用地的需求。规划近期将镇政府搬迁到运料河以北, 形成集行政办公、商业贸易、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区, 成为未来城镇的一个亮点。

(3) 生产设施用地

通过工业用地的调整归并, 规划逐步形成镇区西部孟庄工业园区和南部维维工业园区, 其中孟庄工业园区以轻工业产业为主, 维维工业园区借位于徐州新城区的维维总部搬迁至此之机, 规划扩大现有用地规模, 形成以食品及相关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 在现有劳动密集型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科技含量, 工业类型将向无污染高增值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化。

3. 交通系统规划

(1) 对外交通

规划镇区以104国道作为主要的对外道路, 大张路、张徐路、环城公路、环城铁路皆可实现与外界的联系, 构成便捷的对外交通系统。

(2) 城镇道路

镇区道路结构在充分尊重现状的情况下, 采用方格网状的道路网络组织形式, 主干路形成“四纵三横”的道路布局结构, 使得镇区道路更为顺畅, 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主干路形成“四纵四横”的方格状路网结构:“四纵”:大张路、中心北路-中心南路、经四路-维二路、张伊路;“三横”:维二路、滨河路、纬六路。

4. 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应结合道路、河流、水面、高压走廊等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相互沟通、融合的绿地系统。单位附属绿地应靠近城市绿地布置, 与外围的生态绿地相联系, 形成完整的、有机结合的多用途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保证中心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为居民提供就近的游憩空间, 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生态绿地是中心城市外围或进入中心城市的农田、菜地、林地、园地、水面, 但它们不参与城市用地平衡。

整个绿地系统形成一个以“一条绿化主轴、两个绿肺、若干点状分布广场绿地、由城市带状绿地串联”的绿地结构。

“一条绿化主轴”, 以北部中心公园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公共绿地作为中心, 以水口水库休闲度假区和杨洼水库生态观光区为端点, 根据地形穿插布置若干高级居住区, 大量的绿化与蜿蜒的水系作为中间段的基底, 形成一条与功能区对应的贯穿整个镇区的绿化廊道。

“两个绿肺”是指位于景观主轴两侧的杨洼水库和水口水库两大优质水体, 具有较大的生态环境调节与保护功能, 应尽量保持城市建设用地与绿肺之间的距离。

“若干点状分布广场绿地”是指根据张集镇的功能布局, 因地制宜地建设街头广场绿地, 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提供必要的场所。

“由城市带状绿地串联”是指沿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设置不同宽度的绿化带, 使之沟通和联系整个城镇的绿化节点, 从而形成结构完整的绿地系统。

五、启示

(一) 妥善协调内外矛盾

对于近郊型小城镇, 存在镇区与镇域的矛盾,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生活保障的矛盾、与周边城镇之间发展的矛盾, 与中心城市的矛盾。在规划中, 首先要积极应对大城市的辐射与带动, 同时也要避免被大城市边缘化;其次, 要加强与上级城镇之间的联系, 比如通过道路交通、功能衔接、产业转移等方式, 既符合县域总体规划的要求, 又有自己的特色。对于城镇内部发展, 要积极推行国家、地方政府出台的所有关于惠农的政策方针, 缩小城乡差距, 引导本区域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的发展, 离不开周边城镇的支持, 通过与“邻居们”的积极沟通和交流, 寻求能够促进各方共同发展的有效措施, 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二) 充分考虑区域背景下的发展优势

城乡关系密切, 互为吸引。乡村为城镇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 城镇为乡村提供配套设施和完善的服务。在制定区域发展策略时须将城乡统筹起来, 促进区域全面发展, 突出“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同时也要考虑到区域背景下的小城镇的发展优势。近郊型小城镇在发展中要利用优势, 抓住机遇, 评估劣势, 应对挑战,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城镇特色, 将城镇特色化作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构建和谐城镇。

(三) 重视小城镇自身利益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面对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 近郊小城镇在扮演好大城市腹地的角色的同时也要突出特色功能, 搞好自己的发展, 要与时俱进,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构建具有灵活性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前景。

摘要:《城乡规划法》的实施表明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未来我国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文从对近郊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探讨中, 总结不足, 分析特殊问题, 探寻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的方法, 提出近郊型小城镇在总体规划编制中要体现“内外兼修”的思想。妥善协调内外矛盾, 充分考虑区域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优势, 重视小城镇自身利益,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制定镇规划标准是当前迫切任务.城市规划.2008/3

[2].洪小燕.城乡一体化视野下近郊型小城镇总体规划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青张伟.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动力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22

[4].何小娥.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丁立曹庆森.近郊小城镇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规划布局.城乡建设.2005/1

[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07

[7].王艳玲.区域整体观与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陈志诚侯雷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规划师.2006/2

[9].游宏涛王士兰.从典型实证探析中心镇培育中小城市的规划设计——以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总体规划为例.城市规划.2008/3

[10].王艳红.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城镇规划研究——以广州市石基镇总体规划为例.小城镇建设.2005/4

[11].顾京涛尹强.大都市周边小城镇规划的实践与思考——以南海市南庄镇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为例.城市规划.2004/3

8.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41-01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概述

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城乡关系是否处理得当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城乡对立理论,农业基础地位理论,城乡融合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论述了城乡建设的一般规律,还预测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城乡关系做了科学的分析、界定。因此,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坚定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入手,系统的梳理城乡关系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进程的回顾,总结我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探寻城乡关系发展中的有益经验,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建设面对的问题以及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来做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二、当前时期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协调性差。规划前赡性不够远,中心区规划不够明确,导致规划无法适应城镇化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等措施,开发出了一大批耕地,解决了部分建设用地指标,但由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农村自建房缺乏有效管控的措施机制,导致近年来农村新建房屋数量激增,且普遍标准较高,造成建新易、拆旧难、代价高,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步伐。

二是小城镇建设缺乏合理性,缺口多。城镇建设对用地指标的需求较大,但由于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每年上级下达的用地指标较少,而且项目建设用地申报程序多、时限长,很多招商引资项目无法及时供地,直接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土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载体,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和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等等。一是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行为还不够规范,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生产还是以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农场式经济转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发展。农民群众土地流转的意识不强,对土地流转心存后顾之忧,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生活依靠,即便自己没有精力和能力经营好承包耕地,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建设用地指标约束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仅仅依靠上级每年下达的用地指标,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建设所需。特别是小城镇的商贸建设、园区建设以及工业企业落户,受土地指标约束的影响尤其大。

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居住是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人口的转移,不仅是劳动力的转移,更是居所的转移。一是县城房地产开发不够规范。开发管理不够完善,部分房地产项目品位较低,造型单调,质量不过硬;开发进度参差不齐,部分项目施工多年不能交工;企业开发行为不够规范,个别企业私自改变规划设计,甚至违背购房合同私自涨价。这些问题,导致一大批长期在县城就业的农民,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到县城购房定居,大部分农民过着在城镇工作,在农村居住的生活,成为“走读”的“城镇居民”。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面不够广。尽管近年来我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部分城镇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但整体来看覆盖面仍然不够广,特别是乡镇一级,始终未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取得突破。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导致。一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运用没有与时俱进,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明确,以及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二是政府管理僵化,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城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土地的流转及置换等方面也对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加速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是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组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适时启动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编。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新城区范围内部分未开发利用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县城区防汛排涝综合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公共卫生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协调指导好城市供水、电力、通讯、教育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民生规划体系。一是对乡镇城镇化布局的规划,要着眼于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既要照顾眼前,更要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确保今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不落后。二是各区、县、镇情况差别很大,建议根据不同地方城镇化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条件的不单要求增加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质量,注重增强小城镇城市功能和辐射功能;发展欠缺的,要千方百计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资金是瓶颈,要积极探索国家、地方、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多渠道筹集、多元化投入”的办法,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同时,要将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做,由政府来主导,切实做到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便民、利民。

三是推进小城镇的体制改革。在城镇化建设中必然会面临的巨大的资金压力,成为制约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希望上级政府在项目选址、信贷资金以及惠民政策上多向乡镇倾斜。化解资金难题。

参考文献:

[1]马小均;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障碍因素及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10

[2]闫恩诚;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04

[3]贾丽霞;小城镇规划实施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06

[4]周宝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2-02

作者简介:黄乙晨 ,学校:吉林农业大学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九

一、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1、和平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进展情况。⑴、邵武市和平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已于8月26日通过福建省人民政府评审,经和平镇人大主席团会议通过并进行公示,现递交邵武市人民政府上报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复。

⑵、9月9日,镇区内9.2平方公里的供排水、污水、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已委托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具体工作时间进度安排是:10月上旬提交第一轮初步方案,供内部交流讨论,10月下旬提交第二轮规划评审方案,11月下旬提供全部规划正式成果,设计费为55万元,10日至12日,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就各专项规划进行实地踏勘。

2、古镇核心启动区和聚奎新区规划设计工作进展情况。⑴、古镇核心启动区。9月3日至5日,上海同济大学专家组赴和平进行实地考察,就古镇核心启动区提出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具体是南门片区整治:南门城楼及可能的城墙,南门城内入口沿街段约十余米,南门广场及广场周边等方面形成古堡正南入口的初步形象,并完善古堡的整体格局;县丞署修复:对县丞署本身,校场、箭楼、前后门口,可能的东南寨墙等,打通出路,形成景点片区,沟通李宅和东门;和平书院修复:书院本身、延喜宝庵及与老街关联者,西寨墙沿路,廖氏大夫第等,沟通西门、老街等相关点,形成景观片区规模,串联成线,利于观瞻。和平古镇粮仓区域改造:对和平古镇原粮仓区域各类建筑物、场地进行现场调查;制定区域内总体策划和项目布局,针对各建筑群外立面设计改造方案;改造利用丰富的建筑环境空间,作为古镇旅游休闲配套空间;古镇南入口空间环境设计:针对和平古镇南入口停车场、停车场至小溪景观、入口广场空间环境编制总体布局与空间设计。

9月10日,上海方将以上项目的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安排及设计费用等相关事宜提交我镇,并与我镇就现场测绘、历史建筑勘察评估、原状研究、周边建筑环境整治、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扩初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后期现场服务等八项主要工作进行多次探讨对接后,确定设计进度与提交成果分三个阶段推进:一是10月下旬提供测绘与勘察文本及建筑设计方案,二是11月中旬提供接近施工图的扩初文本,三是12月上旬提供施工图蓝图,用于招标预算施工。上述项目总设计费为414万元。

9月24日,市政协黄卫东副主席、翁慕慧书记及市住建规划局韩元辉副局长一行专程赴上海与对方再次协商设计内容及规划费用,最终初步同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古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及上海创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规划设计内容不变,所需设计费总额为310万元。

9月29日,设计单位派出工作组驻点和平进行规划设计。⑵、聚奎新区城市设计。9月23日,邀请德国ECS/易城(上海)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三家公司参加招标,具体要求11月上旬提交设计成果。所需设计费:收到应征方的规划方案成果文件,并经方案征集方初审为有效方案后付给三家编制单位方案费各8万元人民币。方案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根据评审的最终结果,由方案征集方另付给优选编制方(1个)奖20万元人民币。

3、古镇核心启动区房屋及土地收储工作进展情况。

⑴、房屋收储。古镇核心启动区房屋外业丈量摸底收购搬迁面积19432平方米,其中:主房面积16794平方米,附属房面积1178平方米,其它简易搭盖等面积1460平方米;预计需安置约95户,安置面积约9700平方米。

⑵、土地收储。启动区土地收储面积32.91亩,其中:和平书院片区收储耕地7.21亩,和平新区收储耕地面积25.7亩。

4、土地增减挂钩工作进展情况。

全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地面房屋收储工作共涉及10个行政村,38个项目点,面积333亩;目前,已完成5个行政村,14个项目点,外业丈量面积165.26亩,共需支付房屋征收补偿款820余万元。

5、和平古镇市政工程(三线下地)工作进展情况。

9月15日,和平古镇市政工程(三线下地)已委托邵武市建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工程造价初步预算;17日,该公司已派工程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22日,就项目从方案优化、造价预算、造价审计及委托招标事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务必于11月上旬开工建设;23日,我镇邀请福州规划设计院、市住建局、供电局、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环保局、广电局、电信局、移动公司、消

防大队及市政自来水公司等十二个单位就和平古镇市政工程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请各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意见;24日,各相关单位还派员到和平古镇区内进行现场踏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二、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征迁方案。

《邵武市和平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古建筑保护实施意见(讨论稿)》和《和平小城镇建设征地或土地转用补偿标准(讨论稿)》已征求多方意见,形成初步讨论稿,现准备提交和平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以便我镇开展古建筑收储、房屋整治、土地征收工作。

2、和平古镇市政工程(三线下地)设计进展情况。

项目设计方案经过会审,现各单位反馈来的优化整改方案已与福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对接,目前和平古镇市政工程设计图纸已定稿,提请会议研究确定:市政工程共同沟、主街青石板及鹅卵石路面改造工程费用由和平镇人民政府承担,各有关单位承担各自业务范畴的管线布设费用。

3、古镇核心启动区修复工程费用。

9月初,和平镇邀请上海方设计单位对古镇核心启动区进行修复工程造价预算,并委托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古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及上海创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规划设计。目前,该修复工程项目初步预算投资总额约为人民币2860万人民币:其中“南门及周边地段环境整治工程”约1350万元,县丞署修复工程约750万元,和平书院修复工程约760万元。

4、下阶段资金使用预算支出方案。

⑴、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费468万元;

⑵、聚奎新区拟土地收储补偿费1678.4万元;

⑶、古镇核心启动区预计修复费2860万元;

⑷、古镇核心启动区预计房屋拆迁补偿费1500万元;

⑸、核心启动区内拟古建筑收购补偿费860万元;

⑹、和平古镇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回购费212.423万元(已支付给大镜堂公司)。

5、2011年第四季度预算支出约5910万元。

⑴、10月份预算支出约3000万元

①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支出补偿费约1400万;

②小城镇规划设计费约180万;

③土地房屋收储:耕地210亩,补偿费650万元;林地260亩,补偿费用240万元;④房屋收储补偿费约530万元。

⑵、11月份1870万元

①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支出补偿费约245万元,项目垦复造地费约40万元;

②小城镇规划设计费约120万;

③土地房屋收储:耕地110亩,补偿费约344万元;园地85亩,补偿费约141万元;房屋收储补偿费约750万元

④南门片区整治费约230万元;

⑶、12月份1040万元

①土地房屋收储:林地收储130亩,补偿费约126万元;园地收储50亩,补偿费约84万元;房屋收储补偿费约200万元。

②核心启动区修复工程款约350万元

③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垦复造地费约280万元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1、古镇核心区三个项目组的工作安排。

南门片区整治拆迁项目组、和平书院片区、县丞署片区房屋收储项目组按照上海同济设计方工作进度要求,于11月上旬完成土地收储及房屋征收任务,全力推进古镇启动区建设。

2、聚奎新区及安置区项目组工作安排。

要求于10月底完成停车广场、新村安置及聚奎新区的土地收储工作。

3、安置区启动建设工作安排。

要求10月底完成和平新村安置区的修建性规划设计工作,11月中旬完成施工图设计,12月中旬完成工程造价预算及招投标工作,12月底安置区开工建设。

邵武市和平小城镇办公室

10.泊里镇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十

泊里镇党委、政府

泊里镇位于胶南市西南部,全镇辖101个行政村,8万人口,面积152.4平方公里,近40公里海岸线,省中心镇和青岛市重点城镇。青岛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位于镇区南部沿海。近年来,我们围绕承载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城镇管理执法和环境综合整治,城镇综合竞争力、承载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面提升了新型城镇建设水平,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5021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35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42.6%、14.3%。镇驻地建成区新增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到4.4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22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6%,比2006年提高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进入青岛市郊区经济发展二十强镇行列,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青岛市村镇规划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和“胶南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前期工作情况

-1-

(一)完善城镇各类规划。泊里镇是琅琊组团的核心区,胶南市“十一五”规划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确定发展的重要港区和新的港口能源工业基地。近年来,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我们抓住市委、市政府调整完善琅琊组团规划的机遇,聘请省和青岛市等高水平规划部门,高标准修编完善了镇驻地的各类专业规划。目前,镇驻地各类规划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镇驻地实现规范建设、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基础设施配套。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着力加强了驻地道路、给排水和河道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争取青岛市交通委投资320万元,建成了海泊一路横河桥,实现了海泊一路横河两岸的对接;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藏马路北段的道路硬化,实现了藏马路与204国道的对接,进一步拓展了城镇发展框架。目前,镇驻地主街道两侧全部铺设了人行道板,70%以上的背街小巷实现了道路硬化,排污管网覆盖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达到43%。设立了中心消防站。在青岛市建委的扶持下,配备了6辆垃圾转运车,设立了30个垃圾转运站,健全完善了“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系统,目前,驻地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正逐渐向周

-2- 边40个村延伸。

(三)加快驻地开发建设。通过拍卖企业、市驻单位的闲置土地建设住宅楼、改造沿街三产房和驻地村农民平房改楼房等措施,加快开发房地产和公共建筑。到目前,镇驻地累计开发房地产92栋、24.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40栋、面积18.43万平方米,新增了469个临街门头房、面积5.7万平方米,不仅改善了到镇驻地创业农民的居住环境,而且为农民搭建起了新的创业致富平台。泊里河北等驻村启动了村庄改造工程,已建成农民公寓楼8栋、4万多平方米和2.7万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驻地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提升。

(四)繁荣发展驻地经济。引导30多户农民投资7000多万元,到驻地开发了8万多平方米的商住楼。建成了目前省内乡镇规模最大的购物广场。引进了“利群”、“维客”等9家连锁购物便利店和“海尔”、“创维”等6家精品专卖店,培育发展了30多家酒店和130多个商业零售(批发)网点。目前,镇驻地门头房出租率达80%以上,为农民提供了1100多个创业岗位,在镇驻地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达5000多人。去年,镇驻地新增个体工商户286户,私营企业21家,分别比2006年增长26%和16.8 %。

-3-

(五)高效能管理城镇。制定完善了《泊里镇城镇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建立健全了城镇管理长效机制。2007年新招收城管执法队员6名,目前城管执法人员已经达到23人。对驻地主要路段实行分区管理,专人负责,着力加强对违法建设、违章建筑的监督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违法建设89处,拆除违章建筑1.1万平方米。同时,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狠抓建筑质量和安全,全镇未发生一起建筑安全事故,工程监督率、合格率和竣工备案率均达到100%。集中开展了“人人参与、美化家园”活动,加强了对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和出租车停放点的清理整顿,解决垃圾围城、乱贴乱挂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加大对城镇居民的宣传教育,城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继续实施驻地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和环境绿化,进一步改善驻地环境面貌。着力加强以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和综合管网等为主的基础设施配套,今年计划投资500多万元,重点实施好席乡路、子良山路、文化路以及牌坊街等驻地道路的硬化、绿化和亮化,全面改善驻地环境。完成海泊一路横河桥以西的道路硬化和管网铺

-4- 设,实现横河两岸对接,进一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二)加快驻地开发建设。继续盘活利用驻地的各类闲置土地,加快驻地开发建设,年内力争建成区新增公共建筑1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加快实施村庄改造,充分利用好市里出台的有关鼓励村庄改造的政策,在去年在河北等村搞好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村庄改造范围,引导有条件的驻地村实施好村居改造,年内力争新增农民经济适用房5万平方米,在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同时壮大村集体收入。

(三)发展三产服务业。围绕更好地承载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建设,依托胶南二中和胶南市人民医院泊里分院两大平台,积极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连锁超市、精品专卖店和高档酒店等高端服务业项目,提升驻地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下步,要把驻地商业网点房的招商,纳入全镇招商引资的统一规划,力争使三产网点房出租率提高到90%以上,进一步汇聚商气和人气,建设胶南市西南部商贸中心。同时,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积极引进与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相关联、对镇财政贡献度大的项目,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壮大镇域经济综合实力。

(四)完善城镇管理机制。进一步发挥好城镇执法队

-5- 伍的管理职能,科学梳理工作分工,全面提高工作效能。继续加强城管工作的主动性,营造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强大声势,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继续完善城镇建设管理制度,强化城镇管理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建设监管,努力健全完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

三、几点建议

(一)关于城镇规划。随着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的启动建设,泊里镇目前的各类规划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承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制约了新型城镇的发展。要结合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建设,综合考虑泊里镇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高标准规划好泊里镇今后的发展。建议将泊里镇纳入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总体布局,由市规划部门负责,高标准完善泊里镇驻地的总体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促进泊里镇的发展,增强承载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建设的能力。

(二)关于基础设施。由于受目前泊里镇财力所限,涉及给排水、垃圾处理、供暖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配套,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建设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镇的城市化水平和承载力。因此,建议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对泊里等一些青岛市重点镇在城镇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

-6- 给予倾斜,尤其在供水、道路硬化、排水管网、供暖和环保环卫设施方面,进一步改善城镇的基础条件,不断提高吸纳人口、增加就业和聚集产业的能力。

(三)关于建设用地。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泊里镇驻地周边已全是基本农田,向外拓展的空间较小,制约了驻地的发展。建议要结合董家口港口与重工业基地的规划,尽快调整泊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按照规划调整给泊里镇留足充余的建设用地,同时在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上向泊里镇倾斜,对落户在泊里镇的重点工业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从快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同时,按照集约发展的原则,建议市里统一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加大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力度,以促进泊里镇的建设发展。

(四)加大重点镇建设投入。建议重点镇建设用地的出让金,除按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必须保证的支出外,其他支出优先用于本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直接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入,除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缴部分外,原则上留给中心镇。另外对上缴的市级城市建设维护税留给所在镇用于驻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市级以上部门每年应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辖区内重点镇的建设发展。

-7-

2008年3月18日

11.小城镇城乡规划建设情况汇报 篇十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 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按照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 就要提供约1200万个就业岗位,能带动居民消费总额增加1200亿元。同时能源供应、纯净饮用水、交通承载、通讯电网、 公用服务场所、住房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将得到相应带动, 形成投资需求。因此,学术界有一种普遍的共识: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制造需求。培育得当,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工作从政府层面得到空前重视。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2014年,广东省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走以人为本、 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解放思想、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先行先试,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格局,完善发展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新型城镇化作为总抓手、总引擎,正在引发一场观念革命,催生和推动一系列改革。

2城乡规划的时代机遇与改革诉求

毋庸置疑,改革是当今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词和主基调。那么,城乡规划改革应从哪里着手 ? 从哪里突破 ? 改革的总体目标如何设定 ?

原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一针见血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八大问题:一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二是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三是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四是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五是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六是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七是任意肢解的城乡规划、八是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1]。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应实现从概念到行动六个转变,即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能耗的城镇化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 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约式机动化的城镇化、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社会和谐的城镇化[2]。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城乡规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平台,城乡规划要更好地发挥引领健康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明晰其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调整与完善各层次城乡规划的内容,加强与相关治理行为的协同作用,这已成为广大城乡规划工作者的共识。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认为,治理的概念内涵有四个特征,第一,治理是一种综合的社会过程, 而不是一套固定的规章。第二,治理以调和而非支配、控制为基础。第三,治理涉及到广泛的公私部门和多种利益单元。 第四,治理有赖于各社会组成间的持续相互作用,有赖于各个社会组成之间的深入沟通和协调[3]。因此,他认为传统的技术型规划漠视多元化的空间价值诉求、简单的规划统筹愿望忽视了现实主体的利益、精英型的规划情结招致多方力量的批评否定,所以中国的城乡规划必须转型。转型第一条, 是要理顺规划的事权划分体系;其次要尊重规划的多元价值取向;第三要构建有效的规划协商机制。因此,城乡规划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工具,而是综合的、参与性的决策过程和良好城市治理的重要手段,城乡规划的转型应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孙安军司长认为,新形势、新常态下规划面临三大方面的变革:一是规划理念与思想的变革;二是规划方法与内容的变革;三是规划体制的变革。规划体制的变革实际上会影响规划思想、规划方法的变革[4]。

当前,从表象看,我国空间规划存在的重大弊端是,在同一个地域空间上,各个政府部门分头做的规划,彼此之间缺乏协调甚至相互冲突,“规划打架”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城市建设空间管理无序、土地利用率低、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严重。而这种表象的实质是我国现行管理体制造成的。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分别由发改委、住建部、国土部、环保部等部门负责编制,规划各自为政、空间数据资源不规范、 共享水平低、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使统一的规划管理协同平台无从构建,城乡规划社会治理的作用大打折扣。庆幸的是国家已开始从顶层设计提出了规划改革的要求:2014年3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2014年,住建部与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联合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确定了28个试点市县(区),国家从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地方政府层面,不少地区已开始相关探索,一些城市将规划部门和国土部门合并,试图解决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协调、相互矛盾的问题;还有一些地区如天津滨海新区将所有审批部门合并,成立行政审批局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创新管理机制。

规划理念与思想的变革,学术界也多有讨论,归纳起来有几点:一是应从“见物不见人”向“以人为本”转变;二是应从“计划经济思维”向“市场经济思维”转变;三是应从“关注城市”向“城乡统筹”转变;四是应从“扩张型规划”向“约束型规划”转变;五是应从“增量规划”向“增量与存量并行的规划”转变。

规划方法与内容的变革,也引发了许多思考,形成几条重要共识:一是要重建协调机制,从规划部门内部的业务协调,走向外部全方位的协调;从规划设计内容的协调,走向规划制定、审批、实施、管理、督察全过程的协调;从被动性协调,走向主动性、制度化的协调机制。二是应从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确定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内容;三是应从静止的终极规划走向常态化定期评估、动态修正;四是应从规划师的规划走向全社会的规划,健全公众参与制度;五是要以大数据推进城市城乡规划改革创新。

从全国多个省市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看,上述规划转型的观念也得到印证。如南京市提出规划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为:在全市建立城乡规划制定权、实施权、监督权既相对分立又紧密联系的事权运行机制,以统一协调规划管理、 科学划分规划事权、下移规划审批重心等作为改革要务。又如济南市提出规划改革总体目标为: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深化改革的根本导向,推动规划工作从重管制向管理与服务并重、 从重审批向审批与编制并重、从重规划向规划与实施并重的“三个转变”,以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合作共治为重点,积极构建科学高效、规范透明的管理服务机制和多方参与、合作共治的规划治理体系。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结合广东实际,顺应改革需求, 回归战略性和政策性,提出城乡规划改革的三大任务[5]:

(1)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完善城乡规划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方面的科学法定和综合调控作用。以强化城市开发边界、生态控制线的空间管制为抓手,推进城市规划由扩张性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转变。研究制定《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进规划行政审批机制,与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专项规划,对符合规划功能的建设项目简化审批程序。

(2)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依据《城乡规划法》 加快建立各级政府编制、修订、执行城乡规划的能力评价和责任考核体系,把开放民主、公众参与作为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必要内容和环节扎实推进。强化城乡规划对空间资源配置的综合调控作用和公共政策属性,切实加强空间管制和对关键设施布局建设的统筹。制定《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建立基于城乡规划的“三规合一”、“多规合一” 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积极探索市县空间“一张图”管理机制。

(3)对接全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实施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衔接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户籍、土地、财税、 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综合配套改革。以珠三角为试点,探索推进建设用地混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空间发展权转移等发展开发建设模式创新。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推进城乡规划改革的实践探索

(1)广东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是为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 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2005年,深圳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和民生幸福城市建设,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率先在全国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

吴良镛先生说过:“人们总是首先发现问题,认识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人们对于问题的认识也是在研究矛盾问题和总结实践经验中逐步深化的。”深圳正是在对自身“四个难以为继”的认知上提出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构想。基本生态线的划定,使深圳城市从扩张型向约束型转型,开发建设也从增量向存量转型。深圳的做法在广东形成了样板效应, 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纷纷效仿。2010年,《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明确,珠三角要“划定生态控制线,以生态控制线强化城市(镇)增长边界的控制”,这是广东从城乡规划领域在全国率先提出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要求。

2013年,广东积极推进构建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下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 明确界定各类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地貌风景区,重要江河湖泊、水库、海岸、沼泽湿地,大型城市绿地、生态廊道以及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控制范围, 划定生态“红线”,坚守生态屏障,严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广东省住建厅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各选取1~2个城市进行试点,推进这项工作。广东成为全国率先启动“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省份之一。

(2)四会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国家市县“多规合一”试点

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 [2014]1971号),四会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市县“多规合一”试点。

作为试点,四会市要完成四项基本任务:

首先,要合理确定规划期限。

其次,要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第三,要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引导城市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布局重点,探索整合相关规划的控制管制分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合力的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布局,探索完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控制管控措施。

第四,构建市县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

四会市从现状问题、、工作基础、工作目标、工作原则、 工作思路、主要工作内容、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八个方面部署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其中,确定了底线思维, 生态优先;消除差异,集约用地;部门协同,共编共用;规划联动,协同一致的四点工作原则,很好地体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优先和协同共治的理念。并梳理出如下工作思路:

1)三位一体,底线管控。即统一“多规合一”的发展目标、 用地指标和空间坐标,实现三位一体,通过确立控制线体系, 进行底线管控。

2)动态协调,联动运行。即建立基于“多规合一”控制线体系有效调控的各部门法定规划联动修改机制,形成动态协调、监督、反馈,联动运行的工作机制。

3)平台整合,规范管理。即整合部门信息化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4)上下协作,共同推动。即以“规划引领、市镇联动、 部门协同、机制改革、公众参与”为总体工作思路,由四会市人民政府统筹组织,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市主要职能部门和各镇政府共同参与。

5)全域统筹,分步实施。即以城乡总体规划为基础, 实现“全领域”统筹和“全地域”管控;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抓手,制定分期行动计划。

试点成果将体现“五个一”:一套目标体系、一张规划蓝图、一套项目库、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协调机制。

(3)深圳市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成效明显

2009年10月,深圳市颁布了全国首部城市更新办法, 围绕“城市更新单元”进行了多项创新,主要做法归纳如下:

一是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创新城市更新政策。2009年以来,深圳市先后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和《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形成了城市更新政策的两大核心,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城市更新政策体系。

二是明确分工,政府与业主、市场合力推进城市更新。 确立城市更新原则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市的层面,负责城市更新政策制定、计划和规划的整体统筹;在区的层面, 确认项目实施主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协调和监管;在市场主体方面,采用原权利人自行实施、市场主体单独实施或者二者联合实施城市更新的方式。

三是多种模式并举,因地制宜地推动改造。如综合整治, 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着重改善消防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如功能改变,只改变部分或者全部建筑物使用功能,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和使用期限,保留建筑物的原主体结构;如拆除重建,即拆除原有建筑物,重新规划建设,可以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和使用期限。

四是公益优先,以城市更新单元实现利益共享。城市更新单元作为城市更新基本管理单位,突破了单一宗地为改造对象的惯常做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成片区域,提供了有效落实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空间。如每个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必须提供大于3000m2,且不小于拆除范围用地面积15% 的用地,用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又如改造后含有住宅的项目按住宅总规模5%~30% 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产业升级类项目按照5%~12% 的比例配建创新型产业用房。按规划需落实各项配建公共配套设施。

五是规划统筹,探索存量土地的规划管理手段。编制主体为申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技术单位完成;内容构成除传统的用地功能、开发强度等规划指标外,还规定项目的开发时序、拆迁捆绑责任、公共设施落实方案等;审批程序由城市规划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审批;在法律效力上,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审批后,视为法定图则的组成部分,作为规划管理依据。

六是政策联动,以城市更新促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改造用地可以协议方式出让给原权利人或参与改造的市场主体;未建设用地通过规划整合可腾挪置换,其中的零星土地可一并出让等;区分城中村、旧屋村、旧工业区和其他旧区等不同类型的差异化地价标准;建立地价与容积率联动机制。

几年的探索,深圳市城市更新工作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城市发展质量,拉动了经济增长,还促进了产业转型,稳定了房地产市场供应。可以说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房屋的拆旧建新,更是城市功能结构的更新,是人的生活方式的更新, 也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

(4)广州增城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得到肯定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增加农村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环境的突破口,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增城作为广东省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近年来,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增城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农民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并进行分类指导,如对“城中村”实施“三旧”改造,对“城边村”整体规划,对“远郊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不同的策略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村庄实行功能分区规划,划分为农民居住区、基础设施区、 现代农业区、产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等区域。在农民居住区,着力拆除乱搭乱建,综合整治居住环境;在基础设施区, 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现代农业区,着力加强农田标准化改造,发展现代种养业;在产业发展区,着力建设生态旅游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在生态保护区,着力限制不利于生态发展的建设,留住绿水青山和基本农田。通过试点村建设, 以点带面,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增城美丽乡村建设以政府搭台、村民参与、企业唱戏为实施路径,一镇一法、一村一策,具体抓六个方面:一是村庄规划,二是农民增收,三是优化环境,四是传承文化,五是形成合力,六是机制建设。从完善领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 市场准入机制等方面入手,成就了可看、可学、可用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在广东乃至全国受到充分肯定。

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14年全国村庄规划、镇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示范名单,40个村庄规划、 镇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上榜。其中,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镇规划、增城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分别入选镇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示范。

(5)广东率先全国首次立法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城乡建设中出现了建筑文化传承断层,传统风貌缺失,城乡文脉割裂, 盲目崇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特色无存、历史风貌遭到肆意破坏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的设计建设水平问题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建筑文化缺失曾作出批示,认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强调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集成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历史建筑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地域性、民族性的独特代表,对其实施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为此作出了不断的努力。2010年1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加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导了各地市历史建筑名录的编制。但由于国家层面没有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 导致历史建筑在发展进程中被破坏的现象仍时有发生。2013年5月,广东在全国首创把历史建筑列入《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独立章节,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明晰的法律支撑, 使历史建筑的破坏得到有效遏制;2014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意见的通知》, 从合理确定历史建筑范围、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度、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普查、加快建立历史建筑名录、强化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及时开展历史建筑抢救性保护、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修缮维护、鼓励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九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使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走向规范化。

(6)公众参与从流于形式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

在我国,城乡规划编制大多为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精英规划思想根深地固,因此,城乡规划在老百姓眼中是高大上的事物, 目标、指标很诱人,但又让人觉得很遥远 。

20世纪90年代,广东率先在全国开展了规划公众参与的探索,但由于法治不健全,仍然流于形式,体现为公众参与形式单一、公众参与制度渠道缺少、公众参与的实效性不强、公众参与的实际操作过程缺少严肃性和规范化、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等。

2005年,《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出台, 省内大多数城市相继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由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不低于50%),从法规体系上保障了公众对城市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可以说,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公众参与规划的进程,使公众参与规划的制度更加完善。而广东省的这一实践在全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各地纷纷效仿。

2010年,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广东出台制定《广东省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办法》和《广东省城乡规划公示制度》, 还研究编制了《广东省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手册》。该手册为公众便捷、有效地参与城乡规划提供指引,为公众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规划编制单位之间搭建一个相互沟通的操作平台,引导和告知公众如何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决策,如何使公众意愿得到有效吸纳并在规划成果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利益。

现阶段,广东已逐步完善了城乡规划信息平台等硬件设施建设,为公众参与城乡规划以及管理部门开展规划公示提供有效载体。通过共享信息平台,加强了对城乡规划的宣传, 增进公众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市民了解到城乡规划与自身的密切关系,城乡规划对生活的重要影响,使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得到全面提升。

2015年4月8日,广东省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部省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城乡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绿色建设体系、住房制度、现代建造、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将广东建成国家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努力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改革和发展创造经验。广东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引领、核心支撑和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开展规划大会战,形成层级明确、依法实施、管治有效的城乡全覆盖的空间规划体系,健全“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抓手”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基本生态控制线,加快实现数字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重建规划管理新秩序,为引领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推动转型发展和优化发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大学生网课学习心得下一篇:学习的自我励志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