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2024-08-30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15篇)

1.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一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以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极易分散。一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死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小动作或小声说话等不良习惯。因为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而且他们最关注有趣味性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能否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乐意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的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特性,因势利导,尽可能将枯燥无味的语言现象转变为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求得学习兴趣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树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兴趣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中得到乐趣。教学实践表明:越能让学生发觉有趣或愉快的事物,越能激发参与学习的欲望。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孩子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以课堂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主动的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课堂教学气氛是课堂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结合的表现,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气氛。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兴奋异常、相互感染、从而人人都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每一次成功的体验又有可能推进的二次的成功。多次的成功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步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得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只有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才能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才敢于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从而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才能的兴趣。我们现用的“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始用)”大部分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以及自然科学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配套的录音也多出现怪异的声音、模拟动物的叫声等,这些都极易吸引小孩注意力。那么,怎样使这样的教材在课堂上更具趣味性的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乐于接受呢?在授课时,如果老师尝试着模仿这些怪声音,这样会有利于增加授课时的趣味性,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在跟录音朗读时,学生往往会刻意模仿那些怪异的声音,老师也不必要为了盲目的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或压抑他们,允许他们模仿也许更容易让他们进入文中的故事或情境,更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其实,学生的这种乐于模仿的行为正是一种英语学习兴趣的体现。你只有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点,积极发掘并激发,这样才有利于其兴趣的培养。也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才可能有完全的释放自我、发展思维、张扬个性。

课堂是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因此,这块宝地也值得精耕细作哦!除了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还因结合教材的实际,是当的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舞台。为其创造一些真实的、趣味性的或多样的情景,给学生搭建活动的舞台,应到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在活动中培养情感、激发兴趣。例如,教授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ummer?一课之前,我让学生先回忆

一下前一单元所了解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城市/山);中国最大的省(市/湖);接下来设计暑假快到了,让大家谈一谈今年暑假的打算,从而学习使用句型。这样让一个孤立的句子有了如此多的包装,观众们也乐意接受了!学生们争先恐后的想要把自己的假期打算告诉大家,好像明天就要放假似的。就连那些平常一说英语就显得口吃的学生也能照葫芦画瓢了(他们把学过的地名用上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又如Tree planting一课,利用情景设置――今天是三月十二号植树节,为了绿化环境,我们一起参加植树者队伍吧!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种树的过程,边说边演(以各种形式),学生争相体验种树的快乐。他们模仿种树的过程也是格外的认真仔细,仿佛真的自己在为绿化做贡献似的!由此可见,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精彩纷呈的展示舞台是学生兴趣产生的平台。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催化剂。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个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其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是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的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当你面对那些胆小、基础差的学生时,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鼓励性的语言。因为这些会给他们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会让他们感觉到那份亲切,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当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努力做某些事情就是为了他爸爸,为了不让爸爸失望,因为他思念他在异地的爸爸!这是的我除了惊奇孩子的经历与感情外,更是感到一种信任、坦诚的关系联系在我们之间,他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因为了解他的这种感情,在课堂上,他回答问题“What are going to do this summer?”时,答到“I am going to go to Si chuan.”我特意加了一句“Maybe you want to visit your father, right?” 他点头笑了,笑得是那么甜美。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传递与交流,促使他在英语课上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的表现与从前判若两人。由此不难看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催化剂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所体现的超凡魅力!

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内容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会引人而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我们不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而因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如在课下多找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商量解决的办法。我从学生那里了解到他们对于句子繁多的课文或诗歌觉得吃力,希望能有简单轻松的方式来学习如唱歌等。于是,在鼓励他们按照其想法创造的同时,我也尝试了将一首小诗配上所学的儿歌“fly,fly,butterfly.”的曲调。学生觉得既轻松又简单易懂,学习积极性马上高涨,使得平时的“困难户”这时候也„脱贫致富了‟,他们还得意的说:今天的歌我也唱会了,真简单!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体、保证和动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它需要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多动脑筋,用大家的智慧去发掘更好更有效地方法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观看了2007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案例视频后,有如下感想.一 课堂尽量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二 教学做到情景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 40 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And you?”。建立如 Daily talk 或 2 - 4 人一组的 “Pair work/Group work.”的 Make dialogues 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性交际,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

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课堂教学游戏,游戏会令他们动起来给学习带来快乐,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起来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三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某些技巧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单词或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人物名字作主语进行造句或创设情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单词或课文的理解。如姓名举例法:如在上课时发现有的同学走神、做小动作、低头或看其它书籍等,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运用这位学生的名字作为主语造句或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加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真可谓妙趣横生、一箭双雕。四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谜、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2.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二

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的教学中, 涉及了大量的人体生理卫生的知识, 在这部分教学中, 我经常用语言引领学生走进人体畅游, 例如在讲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课堂上我让学生排除杂念, 闭目凝思,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的空气分子, 体会自己进入自己的肺内, 刚到鼻腔时会有很多的森林挡住了自己的去路, 一些灰尘被挡住, 这时提问学生:“哪个同学告诉老师, 这‘森林’是什么?”“我们随气流涌进鼻腔, 鼻腔是否温暖?”在此基础上, 教师总结出鼻腔有鼻毛和粘液, 丰富的毛细血管, 再引导学生继续前行, 并提醒穿过咽进入喉的时候不要迷路, 此处亦有因我们急切前行而撞击出声音的声带, 继续前行, 我们就进入了气管, 管壁向一片“草原”——纤毛, 草叶上布满了滴滴“露珠”——粘液, 经过语言的描绘, 学生进入了情境旅行, 都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对呼吸道的构造特点也基本掌握了。

此外, 在讲“血液循环”一处时, 我引导学生踏上红色运河 (血液) 中的快船 (红细胞) 畅游, 遇到了巡逻的勇士 (白细胞) 和善于修补的能工巧匠 (血小板) , 又在心脏迷宫捉迷藏, 在讲消化和吸收一处时, 引导学生撰写“黄豆旅行记”等等。这一切,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二、鼓励学生参与, 自主探寻兴趣

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并且希望所发现的内容都被他人认可, 尤其是在得到老师的认可后, 学生会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因此, 在教学中, 我常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表现的空间, 例如, 在“植株的生长”一节时, 我让学生自主探究设计“植株生长与氮、磷、钾三种无机盐的关系”这一探究实践活动, 学生自行培养植株, 探究结论却各有不同, 于是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自己的实践探究过程, 发现学生所施肥料有差异, 学生还总结发现, 土壤的本身亦有无机盐的存在, 在交流展示的课堂上, 学生激动的将自己探索经验和结论展示时, 我深切感受到他们作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的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结合科学前沿, 激发兴趣

生物科学的发展, 日新月异, 不断有新的突破, 教学中将这些前沿知识引入课堂, 既能增强学习兴趣, 又易帮助拓展思维。如学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时, 结合基因工程, 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动物等许多事例,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思维。如在南极考察时, 人们发现鲟鱼抗寒能力很强的原因是, 其体内有一种抗冻蛋白, 引导学生设想:如果我们把这种控制抗冻蛋白的基因转入到某些动植物体内, 使其指导合成抗冻蛋白, 生产出抗冻作物和蔬菜, 不仅能解决北方寒冷地带冬季作物和蔬菜生长问题, 而且可减少投资和环境污染。学生感知了生物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 促使他们带着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利用课外实践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根据生物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举办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 小动物饲养、酸奶制作、果树嫁接、生物手抄报展等, 让学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 同时还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实际上,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方法很多, 只要我们努力, 就一定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出许多教育教学的新方法, 如果我们能将每一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 就能真正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真正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进而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 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的作用, 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 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总之, 中学生物是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而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途径也是十分广泛的, 只要我们足够重视, 认真研究方法, 就完全可以是生物教学的全过程都能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 不但整个生物教学活动充满乐趣, 学生也会在欢乐的学习生活中进步、成才!

摘要:兴趣是学生自觉地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 使其由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那么,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 下面就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3.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三

【关键词】 兴趣培养 英语教学

心理学家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智慧的源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情感和兴趣是顺利掌握外语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语感和兴趣能促进记忆和保持记忆,如果对所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感兴趣,没有感情,即使智力条件很好,也不会有效地理解所学的材料,相反,还会导致迅速遗忘。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工作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很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感情投入,加强与学生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遇到学生喜爱的老师,课堂气氛就显得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反之,厌烦某位老师,就会导致讨厌这门课。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使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感到学习英语是件乐事。在教学中笔者除了注意平时经常深入学生,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外还须努力做到: 问而不凡,答而不厌,一起研究,共同提高。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学生总是喜欢有能力、知识丰富的老師。课堂是展示老师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舞台,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博学多才来赢得学生的尊重。以亲切的神态、精辟的讲解,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精神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英语教学中必须尽量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通过做游戏来组织英语教学

游戏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在朋友家做客、购物、打电话、看病、买东西等英语小游戏,来寓教于乐。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Aunit5"Goung"时,让学生上讲台来表演,学生都踊跃参加,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引发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或用它们的图片,来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如在教牛津7B Unit6的词汇:关于动物,我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张关于动物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张卡片上的动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因为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学会了关于动物的身体各部分名称的词汇。

3、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声、色、意、美统一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通过赏心悦目和优美的声像信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从而产生学习乐趣。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Bunit2中的阅读文章"Welcome to Hong Kong "时,笔者首先用屏幕展示了"Hong Kong"的画面。优美的景色和奇特的建筑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放映Main Street USA ,Tomorrowland, Fantasyland , Adrentureland ."这四个不同的公园,学生一边兴趣盎然的看着图片,一边津津有味的听着教师的讲解。还有学生不时的提出问题,最后在放映学生比较喜欢的卡通图片,学生学习的激情被高度调动起来,在这样的活泼、精神振奋、气氛活跃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们很轻松地理解了要求,掌握语言知识。

4、教唱英语歌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在课前集体唱英语歌可以让学生振奋精神,给这节课打下良好的开端。在课上适当地教些英语歌曲,可以缓解学生的疲劳或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可用唱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很多歌曲都是与教学的内容挂钩的。将新教的句子填入熟悉的曲调中,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创造说英语的氛围

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所致,他们很少说英语。因此,英语老师应起带头作用,尽量用英语讲课。开始时,教师的速度可以较慢,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听懂。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就可以用正常的语速讲课,并鼓励他们也加快语速。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要适时地给予表扬。一个友善的眼神,一个鼓励性的手势都可以增强学生说英语的勇气,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开辟第二课堂,拓展情景,激励创新思维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不仅仅在课堂上,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外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思维训练机会。如,创办英语角,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朗诵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课外结合,相得益彰。

4.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四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音乐可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才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幼儿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产生疲倦和厌倦心理,怎样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那么,在音乐活动中是如何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呢?

一、选材要鲜明、形象、生动可爱

选一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似叫声的歌曲,或有游戏性质的歌曲。因为只有选有趣味性、艺术性的教材,才能使孩子喜欢,学起来有积极性。如《一只哈巴狗》、《这是小兵》等等。

二、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学习。如在上歌曲《这是小兵》时。我从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入手,即运用奥尔夫的基本理论。首先从音乐的旋律入手,让幼儿在歌曲的旋律的配合下,踏步走进教室。这时,幼儿对音乐的旋律有了一定的接触。然后在让幼儿欣赏这首歌曲的旋律,并让幼儿说说对这个乐曲的感受。“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幼儿众说纷纭,最后得出雄壮的,想踏步走的结论。然后就让幼儿跟着旋律拍节奏,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情不自禁的给旋律配节奏。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对乐曲的节奏有了一定的掌握。再结合打击乐器,幼儿就更喜欢这个旋律了。再欣赏完旋律以后,就告诉幼儿旋律的名字叫《这是小兵》,并把这首歌曲演唱给幼儿听,在结合了歌词后,幼儿虽然有点陌生,但他们有觉得有点熟悉,因为刚才的音乐欣赏就是这首歌曲的旋律呀。所以幼儿只要理解歌词内容,无须担心是否会走调了。歌词是新的,那就需要图片等教具,帮助幼儿理解了。当幼儿理解和唱准歌词后,这首歌曲的幼儿就基本上会跟了。但奥尔夫的基本理念中,动作也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学习歌曲中,别忘了给歌曲配上动作,让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曲。这样的一堂音乐课,幼儿就有了听、说、拍、念、唱、动等不同的理解角度。使幼儿更易掌握歌曲。

有些乐曲,如果老师很简单地说第一句唱得轻一些,第二句唱得稍微响一些等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不会留下很深的概念的,也许他们会把老师的要求颠倒或搞错,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歌词内容向幼儿解释这样的一种意境:天空中白云飘过是静静的,因此要唱得轻一些;树上小鸟在叫,因此要唱得稍微响一些;而草地上的花儿点头,小草弯腰又是没声音的要唱得轻些;而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唱歌跳舞肯定声音很响,帮唱得响一些,快乐些。我把这样的一个意境带进孩子们的脑海,孩子们兴趣很高,且自然而然地按照我处理的要求唱,我的教学目的也在游戏中完成了。又如在新授歌曲《学好样》时,在无歌曲间奏的地方加进动物的叫声,可以边唱边叫,很有童趣,幼儿觉得十分有趣。教学设计也包括整个音乐活动的设计,而设计好整节音乐活动的环节与环节的自然过渡也非常重要,做到各环节情节化,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使幼儿从一个意境走到另一个意境。如有这样一节音乐课,我先对孩子们说:“小朋友游戏做得很开心,小动物们也来了,”而在新授前我则说:“小朋友们,小动物们都很开心,现在老师给你们听一首叫《欢乐颂》的歌曲,听听它们怎么欢乐的!”孩子们在这样设计编排的音乐活动中兴趣很高,使他们觉得在做游戏一样。另外,音乐游戏作为音乐课中特殊的环节其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对每节活动结束前的音乐游戏活动设计我也非常重视,一般音乐游戏设计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内容的,如在学习《小雪花》这首歌曲后,我即设计了一个《我们爱玩雪》的音乐游戏,幼儿唱了雪花的歌,又做了玩雪的动作,最后做堆雪人的造型。如此游戏,不但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又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幼儿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语气表情和动作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幼儿的情绪。如果教师的语气是儿童化、趣味性的;教师的表情是丰富的、多采的;教师的动作是有童趣的、夸张的。那么,幼儿的兴趣会很高涨,幼儿会积极参与。另外,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育也是我在音乐活动中做得比较好的。有一半左右的幼儿是从外地转来的或者有的根本没上过幼儿园,音乐对于他们是很陌生的东西。因此,除了选趣味性的教材和设计成充满游戏趣味的游戏之外,对每个幼儿的要求也不同,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吸引学生

让幼儿置身在游戏中接受美育是重要的。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游戏完全符合儿童的本性,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是不持久和易转移的,因此,我就以让幼儿在每次音乐活动中能保持长久和浓厚的兴趣为抓手来进行音乐活动。如教授新课《小鱼游》,我让幼儿手拉手围成大圆圈,扮成池子,让小朋友扮演小鱼在池子里游泳,幼儿就很容易理解这首歌,并很快学会。

五、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情境的创造,使音乐形象更鲜明 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在演唱或欣赏的过程中,首先就必须理解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上歌曲《小红帽》时,让学生看有关《小红帽》的动画片,学生对《小红帽》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多媒体就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欣赏钢琴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黄河惊涛骇浪的情景展现出来,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善的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学生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总之,音乐教学中兴趣至关重要,培要幼儿浓郁兴趣,开发挖掘幼儿的智力,启迪幼儿的初步感觉美,是引领学生走向音乐的阳光地带。

浅谈兴趣的培养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内乡县马山口镇中心幼儿园

5.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五

汶源中学 魏传华

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是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奔涌的河流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二、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 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我以前在讲《狼》这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导入能紧扣课文内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三、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是从画的题目分析,苏轼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学生们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 景”。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诗的内容和题画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

四、运用现代技术,增强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散文《听潮》时,我制作了展现海景的课件,在放映大海涨潮、落潮景色画面的同时,配上有海水涨潮、退潮的声音,再伴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被深深地感染,真正领略了“海的美”。

五、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在赏析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时,学生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理解。如有的同学认为“直”字表明诗人王维正直不阿的人品,“圆”字则暗指当时社会官场上大多数人的圆滑世故,随即又有同学进一步指出大漠中的孤烟是形容王维的刚正使得他在当时颇 受排挤,孤立无援却仍不改初衷的高贵节操;而长河里的落日则比喻腐朽势力们已是夕阳近黄昏了,预示了他们已经衰颓败落的结局。我大大地表扬了学生们能说出这些任何资料上都没有的新颖见解。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它应是一片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与师生心灵交流的园地,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实验田。教师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正确运用榜样事例、名人名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警句,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豪情,如清代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汤达的“一个人只要强烈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期目的。”;“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轮流书写一些哲理性的句子。二是经常宣讲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越王勾践、大文豪蒲松龄、曹雪芹的成功来激励学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故事感人,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倍感振奋,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也感到语文课的趣味性。

6.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六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愈来愈被社会所重视,逐步形容全民体育,而学校体育教育则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本文研究的内容,即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目的在于从兴趣着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从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培养

众所周知,体育本来是一门活泼、有趣,让学生天性得以张扬的科目,而现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甚至感到厌烦,对体育课的关注越来越少,有的觉得上不上体育课无所谓,这种境况与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十分重视全民身体素质的大气候格格不入。随着我国教育制机的改革,尤其是教育制度的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体育教育是得天独厚的机遇,体育教育应乘此东风迎头赶上,决不能滞后,如何尽快扭转学校体育的近况,笔者认为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可按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必须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其次,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第三,多媒体在教学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切不可小觑。第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吸引人。第五,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抛开应试教育之枷锁,还体育活泼、有趣的本来面目。若如此,学生之幸甚,体育之幸甚,中国之幸甚。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体育则愈来愈显得重要,学校体育备受重视,因为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就曾经提出:“有可能把教育和体育同体力结合起来,因而也有可能把体力同教育和体育结合起来。”又说:“生产劳动同教育和体育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增进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毛泽东的传世佳作《体育之研究》明确指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把“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作为信条去教书育人。可见,体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一个民族的振兴是何等之重要。

一、解放思想,转换观念

如果说中学生喜爱上体育课,倒不如说是为了逃避繁重的作业而作出的举措更为确切,即使一片欢呼地来到操场,而当体育老师有板有眼地开始本节课过程时,大部分同学又显得非常消极,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思想上的不重视。大多数同学以文化分数为重,藐视体育成绩,因为中考中体育成绩只占10分,微不足道,况且按惯例,只要文化成绩好,届时学校领导、老师自然会想方设法使你的体育成绩满分的。这就滋养了他们爱到操场上体育课,而又不愿真正完成应有的活动量、掌握应有的运动技能这一陋习;二是指大部分女生,仍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放不开手脚活动,仍愿做“淑女”型仕女。即使活动时,也是扭扭怩怩,达不到运动效果;三是怕苦怕累,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现今的孩子,在蜜罐中泡大,从未吃过苦,受过累,不必说“劳其筋骨”,更谈不上持之以恒地体育运动了。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教者应正确引导,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体育的意义,看体育而非看分数,使他们尽快转换观念,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体育运动中来。

二、把握心理特征对兴趣的影响

中学生心理发展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又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往往做些力所不及的动作,同时又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失去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一定技巧,既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委以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又要严格地要求他们,给予必要的批评与监督,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评价的能力,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向成熟期顺利过渡,使之产生永不枯竭的体育兴趣。

三、正确处理生理特征与教育的关系

中学生处于儿童向成人过渡时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期开始,学生初步显现出暴发力,精力旺盛,似有使不完的力气(尤其是男生)。此时,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最佳时期,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坐、立、走的正确姿势,体育活动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损伤。可进行速度、灵巧、弹跳方面的训练。要教育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学习和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负担不宜过重,保证充足的睡眼时间。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讲授,特别要指导女学生的经期卫生,积极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避免不良刺激对学生的影响,以确保学生对体育兴趣的持久性。

四、多媒体对学生兴趣的激活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由于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教师在一节体育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换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错的动作演示,亦或录下学生练习的动作进行评讲,或者教师将时事及体育新闻直观搬上讲台,使学生了解得更多、更新、更快,从而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热情,使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形成爱好体育的习惯。

五、提高教师素质,启动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多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专长,也有短处。本人在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多种多样,所涉及内容之广往往超出你现有的能力范围。使你往往招架不住,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我素质,才不至于“江郎才尽”。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赢得学生的信任、尊敬、喜爱。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步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

本人有一习惯,每天早晨到校,必在操场一隅演练一套拳术,尤其热衷于《满江红》拳,随着录音机里的“满江红”歌词,演练完这一套拳术,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很多学生缠着我学这一套拳术,我索性便开设了武术这门课,改练教材中的“少年拳”为“满江红”拳,于是乎,无数少男少女,醉心于武术。当然,我也乘此之机,进行道德品德教育,使学生在积极锻炼身体的同时,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县招商引资洽谈会期间,我校受开发区管委邀请,承办洽谈会开幕式,集体武术便是压轴戏,四十人的方阵,统一的服装,整齐的动作,把岳飞那气贯长虹的爱国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博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从此武术热在我校掀起,这不能不说是教师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结果。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而调动主体积极性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形成开放的、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品德、心理、性格,形成一个美好的人生,从而构建一个永不衰落的民族。

7.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七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 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 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 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 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 宽2分米, 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 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 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 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 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 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 给学生留一个悬念,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 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 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 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 自己得出结论。这样, 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 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 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 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 教学中做到“低起点, 突重点, 散难点, 重过程, 慢半拍, 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 表现自我的机会, 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 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 设置游戏性情境, 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 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在游戏中得到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在课堂训练时, 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 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 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 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 以积分多为优胜, 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 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 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 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 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 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 共3筐, 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 乾隆皇帝很高兴, 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 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 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 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 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 后宫主管90个, 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 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 分90个芋头, 每人不足两个, 而后宫主管34人, 分90个芋头, 每人不足三个, 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 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 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 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 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 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 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 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 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 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又能提高操作能力, 培养创造精神。

8.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33-01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锻炼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兴趣最重要,那么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中学体育的现状来讲,增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利用明确的目的去激发兴趣

要想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加强目标教学,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要保证良好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是坚实的基础,而体育课正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使学生从思想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体育的态度形成浓厚的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利用生动多变的活动去激发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活动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新颖生动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引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好奇心,增强体育课的凝聚力,可使学生精神专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来。例如对中长跑这类教学内容,可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手段,发展耐久跑的能力。在跳跃练习时,把时下流行的强节奏音乐引进体育课,在那欢快的节奏下,舒展潇洒的动作,学生觉得既熟悉又新奇,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之中达到了锻炼下肢力量,提高协调性,发展跳跃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以便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要不断变化形式,使其具有新鲜感,生动感,保持体育课堂的魅力,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去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中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中举足轻重,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体育课和训练中,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加之教师动作规范准确、协调、优美,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振奋精神,在做练习时就会感兴趣,练习认真。但讲解含糊不清、罗索重复、承范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优美甚至失败、就会影响学生对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上课前应仔细,认真的学好吃透教材,对每次课的练习难度要有充分的研究,安排每次深的运动量,练习密度要合理,对教学方法,手段要不断的改进。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上保情绪影响较大,要及时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当学生练习成功时,及时给予表扬;当学生练习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安慰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但如果表扬不当,言过其实,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良好语言刺激,可以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评,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为好,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利用合理的场地器材去激发兴趣

教师应熟悉学校的环境、场地、器械,在课前与项目相适应的场地上,器械的布置井然有序,合理得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注意力集中,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田径、体操、球类等各不相同,但能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准确优美的示范、科学新颖的组织方法得到补偿,体育教学要在活跃、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

五、利用成功感和实际性来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但在于自身的爱好而且还在于教师的诱导,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或取得成绩时,学习体育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但至始至终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鼓励、诱导、指点。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点头、眼神、微笑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每次运动会学生所取得的优秀成绩和每年中考体育加试的重要性,以实际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兴趣。

9.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 篇九

许静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得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

首先,教师布置的作文方式要“新”,防止不根据学生基础和写作技巧实际,教师主观布置一个题目,提出几项要求后,强制作文的做法,特别是对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他们刚离开小学那种活泼、幼稚、充满幻想的生活,迈进中学大门,对周围一切感到非常新鲜。加之教师经常讲授做人的道理,开始注意观察生活本质,他们写生活也是单纯罗列生活现象,加之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的文章自己都不很满意,交上来就是为应付教师。把作文视为学习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产生作文兴趣尤为重要。新颖的布置作文方式,可以唤起他们的作文欲望。把空洞的布置课变为生动、丰富的指导课,通过工作实际,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第一,析题范文法。

教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应针对题目提出几个问题:从题目看写作范围是什么?应确定怎样的中心思想?通过哪些材料来反映这个中心?将怎样安排这些材料„„提出这些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有很大帮助,最起码对文章中心思想,布局谋篇有了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了,接着教师再根据析题内容,念一篇教师预先写好的小文,让同学看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应加强?你将如何改进?如果你写此文章怎样安排才更合适?这样可以引出学生的思想,消除了作文的为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回忆引导法。

每个学生经历的事情是很多的,但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不予留意,不细心体会其中意义和感受。提笔写文章的时候,想象的成份多一些,叙述时主观经历和客观叙述往往脱节,多不从主观上体会,只是凭空想象去写,写出的文章很不感人。教师要注意采用回忆引导法,引导学生对经历过事情的回忆,细心体会其中感受。样写出的文章就有真情实感了。如:要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怎么做?我曾怎么做?这样从生活中的经历来引导学生对所记的人或事去体会和感受,会使他们有一种亲身经历感,即使是虚构,也能进入所写的人或事中,有了真情实感。

第三,广泛设想法。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到的文章很多,每篇文章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值得借鉴的,可以通过学习开拓学生写作文路子。比如我们学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我志愿军战士高尚品质,讲此文时一方面要讲清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讲作者是如何选材的。讲完之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新时代大兵的文章,教师负责收集材料,从多方面尽量多收集一些,然后让学生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文。抓紧一个中心去选材,学生收益很大,学生在错综纷杂的人物材料中准确选材,克服了过去材料一多,什么也舍不得丢,面面俱到的毛玻同时以课文为样板,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设题训练。现在学生看电视、听广播的条件好起来了,每天几乎都要看一段电视或听广播,不少同学对此只抱着消谴的态度,看热闹的多,品味的少。教师可以据此设置一些题目。如:《最新消息》、《影剧XXX评论》让学生每天看一段新闻或听一段广播,然后,把他们记录下来,稍加评论一番。这样,一方面学生能关心国家大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对于电视剧,教师可以根据预告组织学生选看。主要从人物形象、结构线索、中心思想等几个方面去评论。可以单项评论,也可以综合评论,然后师生共同交流,学生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评论能力。产生了作文兴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题目新颖集中,可以吸引学生,唤起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力,看到他往往不易抓住的素材;也可以造成作文一定的难度,写出一部分质量高的文章来,防止了千篇一律。如果题目老是《祭扫烈士墓》、《记一次植树活动》、《运动会上》等,学生感到年年如此,不用太费脑筋,只要写出一次,以后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再者,批改方式也要新颖,才能保持并加强学生的作文兴趣。批改方式除教师眉批、面批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批,也可以采取教师领学生一起批和学生分头批的方式。教师领学生一起批,从学生作文中选出2—3篇中等作文,刻印发给大家,先理通文字,再看中心思想、布局谋篇等方面。然后师生从头开始一句句一段段讨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个句子不通,应怎样改正„„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提出见解和修改意见。学生分头批,每人一本作文,教师提出批改内容和要求,然后收上来。主要看修改情况,打分平等。通过这些,学生间距离可以缩短,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另外,学生改学生的作文倍感亲切,没有拘束,便于学习长处,启发创新。还注意稳定学生作文兴趣,那就是讲的时候要注意多帮助奖励,少批评训斥;多教给方法,少空头说教,要善于因势利导。讲评作文要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写作成绩,哪怕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要充分肯定,在肯定的同时,还要细致评点,使学生可以摸到布局谋篇的路子,表情达意的方式,鼓励他们要敢于创新。

10.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十

一、引言

在信息化和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的应用,英语学习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学好中学英语对于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目的是为了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因而英语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老师而言授课是乏味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因而,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长时间后学生便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固然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的原因,但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教改,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本文从师生情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兴趣受个体内部需要的驱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个体对事物具有某种需求时,机体内部便处于一种驱动的状态,随之而成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即内驱力。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内驱力不断变弱,而通向目标的行为则不断加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源自好奇心,源自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婴儿在初学说话时是以兴趣作为向导的,即婴儿在呀呀学语的过程中主要倾向于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名称,而不是讲话者认为重要的物品,而且都学得又快又好。初中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如何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英语成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而学生的热情又会促使教师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是对学生自身发展,还是教学质量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这个实践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践观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的组织、教学的内容、课堂的气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及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情感体验也日渐丰富,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平等对待。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感情真挚,是平等地对待任何同学,他们才能自觉地刻苦学习,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练习任务,教师与学生才能获得情感的共鸣,在能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理解的条件下,即便他的英语基本功较差,他也会努力去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说,只有调动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行动与英语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并接受其内容。因为坦诚的真挚情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所以就有了吸引力、影响力。师生之间坦诚的真挚情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循循善诱,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授英语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其二,在教学过程之外,教师以深厚的情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这样的师生感情是使英语教学取得较好实效的基础,学生一旦理解了这种感情,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英语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情感会通过其交往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因此,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沟通和交流是维持师生情感的一条重要纽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

(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纯正、地道、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答对问题时,要说:“Very good.Thank you.”学生说错了,要说:“Try again.Don’t worry.”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若让厌倦感无止境地蔓延发展,即使最优秀的人也会变得平庸。同样地,厌倦感对学生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学生如发生厌倦感任其加深,那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最积极的学生上课期间有时也会跑神或心不在焉。为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思路重入正轨,为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思想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课前进行生动的课前交流。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可以讲一个故事、笑话等),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问下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可进一步扩展话题,也可鼓励表扬某些学生,或者针对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也可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至三人,进行课前表演。内容可由教师规定和某篇课文有关,也可自编。表演完以后,让看的同学和表演的同学互相即兴提问和回答或辩论。这种方式趣味性强,形式活泼,能够大面积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同学们那活泼的争辩、淋漓的表达,就像是开课前的兴奋剂。

课程导入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的主题;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演讲稿,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教师给出课文标题,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课文是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或者作者生平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游戏是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管什么年龄的学生,做游戏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4)教学内容情景化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这最能体现情境教学法中的直观教学原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理解,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变成自觉的活动,使学习能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最初接触英语时,都免不了用汉语为中介把英语和所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实际上还是用汉语进行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教具直接比照英语的词和句,则可以避免这种心译过程。在初级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教学法,比如学习颜色、水果、各类衣物的单词,用实物就比较直观,容易接受。

(5)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的课堂互动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才能更加活跃,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们应及时捕捉学生在会话、发音、写作、书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一面,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这是英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所谓放大优点,忽视不足,紧紧抓住中学生爱听表扬的心理特点,不断地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挑战自我,再加上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在能力。经常鼓励学生,使其树立学英语的信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板书教学手段,使英语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其次,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应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能看到生动的画面,进而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学生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语感。

四、结束语

11.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十一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努力探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在讲课中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传统教学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偶尔加上一两件教具的手段,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加之历史具有过去性,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不易理解,学生感到枯燥,上课开小差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目睹历史的真实,变被动的听、记为主动的“看”,这样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起热烈、持久的情绪。

例如在讲述“禁烟运动”一目时,可选用电影《林则徐》中的相关画面: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白银大量外流,银荒日重;,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查禁鸦片和虎门硝烟等。这样通过再现历史,使学生投身其中,产生强烈共鸣,引起兴趣,从而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二、利用活动课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形式,诱发学生 进入学习角色中,激发其自主意识,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

在活动课中,我们从活动的组织到最后的结果都由学生自主探索,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允许学生对教师提出的 见解质疑,如引导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 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 发他们想象的冲动、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

如有位同学尖锐地指出一同学将辛亥革命的功绩扩大化了,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不能说在黑暗的世界里点燃了一盏油灯,就自欺欺人的说这个世界已经变成光明的了。”他们一反教材上的传统观点,提出当时中国革命所能取得的最高成果只能限于此,如果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当时也不可能取得比这更高的成就。虽说略显幼稚和不足,但他们能跳出书本的框架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以往对学生的能力估计过低,在实施主体性教育中总有点不放心,不敢放开手脚,很难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久了,就会使学生厌倦学习。而活动课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和辩论中产生对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活动课的成功使我们坚定信念、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成语典故教学,有助于使历史课生动形象。如讲述东汉班超时运用了“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个成语。又如介绍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楷书,用“入木三分”的成语;介绍陶渊明的田园诗,用“世外桃园”的典故;介绍南北朝的民歌,用“代父从军”的典故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有的老师还巧引毛泽东艺术性语言。毛泽东好引用生活俚语和古语,阐述革命道理。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以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例如:“根据地之于红军,就像屁股对人一样重要。”当讲工农武装割据一课引用此句时,学生哄然大笑,笑过后仔细品味,发现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只是处在游动作战中,需要像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

在不失雅趣的前提下借用方言、俚语、歇后语、学生中精彩健康的流行语,也可产生耐人寻味的喜剧效果。如讲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时,提问:“恩格斯当工厂主的父亲不让其上大学,是不是让他‘下海’当‘冒尖户’呢?”这一问,把往事与新词联系在一起,新而有趣。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这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方法之一。同时,值得提出的是,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锻炼, 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改进教法,使教学洋溢着创造气息,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 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12.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十二

古筝已有2000多年历史, 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既能柔美细腻, 又能宏伟磅礴。同时, 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创作突破了传统的五声音阶结构型, 进一步扩展了筝的表现力。如今, 很多家长希望把孩子从小培养的多才多艺, 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习筝。但学习古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大部分少年儿童学筝时断时续, 兴趣不持久。重要的是, 他们缺乏兴趣, 或兴趣不持久。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我们面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 会很投入, 而且印象深刻时, 就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秘诀。

一、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一) 激发学琴原动力

以琴激趣, 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由于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年龄较小, 他们对古筝有很强的好奇心, 但缺乏耐性, 思想不集中。所以在感情上就要和他们亲近, 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和喜欢自己。作为教师, 还要抓住儿童爱玩好动的特点, 他们一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 所以要使无意识变为有意识, 完成从好奇心到产生兴趣的转变。在少儿刚接触古筝时, 要从基本功抓起, 因为基本功的好坏对能否弹好古筝至关的重要。但是练习基本功时的单一和枯燥会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慢慢产生厌倦,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措施, 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把基本功和熟悉的儿歌小曲子结合起来, 当他们听见熟悉的儿歌后, 就会合着拍子轻声哼唱。通过这种技巧与乐曲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以美的旋律, 来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二) 提高审美感知力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 因此在古筝作品中想要把节奏、音色、力度、速度表现出来的话, 一定要从技巧开始抓起。把勾、托、抹、劈、滑、揉等技巧教学同审美教育联系在一起, 只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 才能在演奏古筝时, 把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 在儿童古筝教学中, 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审美感知力, 通过结合典型的乐曲, 去启发学生感知不同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不同作用。从技能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什么是筝乐美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美, 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得向往和追求, 所以教师在范奏中要注意古筝技巧的正确方法。古筝音乐的表现力是由诸多要素结合而产生的, 相同的音乐要素, 不同的学生演奏出来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重要的是学生凭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与理解。

(三) 增强音乐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则是无限的, 所以音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古筝教学中一定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而音乐想象力又是审美领悟能力提升的关键。如《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典雅而富有情趣的曲子, 它引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为题, 描绘了夕阳西下, 小船轻轻荡漾, 辛苦的渔民忘却一天的疲劳, 悠闲自得, 满载而归的画面。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在脑中去想象画面, 置身其中。在学生充分理解曲目的内容后, 再去识谱演奏, 这样就会显得轻松愉快。在古筝教学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凡是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 才会作出更多的投入并使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 兴趣一经形成, 就会吸引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兴趣是一种心理特征, 它不是生来固有的, 是后天培养形成的, 是生活所需激发而发展起来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自身”。在这个入门阶段, 老师担负着正确引导学生兴趣的责任。俗话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学琴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老师视为榜样, 视为偶像。假如, 一个老师对于古筝事业执着追求, 那他的学生也会对古筝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 若老师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那他学生的兴趣也会大大打折。所以, 老师的兴趣和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成正比的。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几个要素

(一)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渠道

因材施教是传统教学的重要理念, 也是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渠道。少年儿童学习古筝基本上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但是存在年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使教学很难采取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古筝教师, 必须全面的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 做到了如指掌。并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 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 家长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纽带

儿童学筝启蒙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三方面因素, 首先是孩子自身天赋和勤奋,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态度, 剩下的一点则是家长的密切配合与辅导。实际上, 对于年幼的初学者来说, 家长起着“助教”的作用。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 家长应注意对待孩子的态度、语气和语言。另外, 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最后, 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而要适时奖励, 不然容易信心减去, 兴趣低落, 还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弹琴不是件容易事, 它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 要做到手、眼、脑并用, 让孩子协调好这一切本来就是件复杂的事情。所以有缺点是正常的, 可能一个缺点克服了, 又会有新的缺点需要克服, 这都不足为怪。只要脚踏实地, 最终都会积少成多, 取得可观的进步。

(三) 循序渐进是学好古筝的重要方法

科学的安排练习时间, 学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年龄小这一特点, 有计划地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的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首先, 要固定练琴时间, 养成定时对音乐的兴奋习惯, 提高效率, 快速进入状态达到省时的作用。要持之以恒, 连续不间断地上课, 在每次古筝课后要安排练习, 来巩固当天所学。其次, 要明确练习的目的, 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练习方式来适应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短的特点, 将一天中可以用来练习的时间分散开来使用。在练习时要做到, 认真正确地练好每一遍, 不强求数量。争取在最少的时间完成任务, 养成注意力集中, 认真练琴的好习惯。

结语

学习古筝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耐心的启发和正确的指导, 使儿童能够自然地亲近古筝从而在美妙的琴声中健康快乐的成长。艺术是无止境的, 要使学生在自由和愉快的音乐中, 自主地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摘要:在素质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少儿开始热衷于古筝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筝者存在学习不持久的问题。分析了该现象背后的原因, 本文提出少儿学筝效率低的问题, 浅谈了兴趣培养在少儿古筝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证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是提高学琴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少儿古筝,音乐教学,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彤.中国筝曲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 2006.4, 4-6.

[2]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6, 9-12.

[3]常俊玲.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3, 56-60.

[4]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人民出版社, 2004.8, 32-35.

[5]龙德君.少儿古筝教材[M].北京:蓝天出版社, 1999.6, 102-103.

[6]王虹.浅谈儿童古筝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 2007.5, 3-4.

[7]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 2005.6, 6-7.

[8]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9, 45-48.

13.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十三

关键词:

观察实验

培养兴趣

组织游戏

多种形式

课外活动

摘要: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新课标就把培养兴趣列入教育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而喜学。一堂课好的导入,往往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唤起学生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其具有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知识,教师要尽可能的启发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小学生好奇心强,点燃学生求知欲之火,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求知。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浅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苏联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科学新课标就把培养兴趣列入教育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而喜学。

一、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课好的导入,往往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成为打开知识门扉的钥匙,唤起学生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其具有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如在教学《影子》一课时,可利用手影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在幻灯机的光柱上表演各种各样的手影,如小猫、小狗、鸭子、老鹰等,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要到前边表演。这时,切断电源,影子不见了,学生都很疑惑。我便因势利导说:切断电源后,可爱的小动物哪里去了呢?通过《影子》一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

其中的奥秘。说到这里,学生把身子坐得更直了,抱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科学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知识,教师要尽可能的启发学生自行探索和应用知识。”小学生好奇心强,点燃学生求知欲之火,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求知。

如教学《水蒸气的凝结

(一)》一课,研究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时,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在一个水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将杯盖擦干后盖在上面。过一会揭开杯盖,让全体学生观察,发现杯内有许多小水珠。我问:盖内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由于学生看清了整个实验过程,所以想到这些水珠只能是杯子里的热水变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变成水珠。接着我又问: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变成水呢?大部分学生一时答不上来,这时我就指导他们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在两个装着热水的杯口上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热玻璃片,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冷玻璃片上有水珠,热玻璃片上没有水珠。根据这一变化,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实验条件(对比性),找出出现水珠的原因是“受冷”即水蒸气受冷变成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认真操作,注意力集中,思维也处于积极状态。

三、观察、实验,培养兴趣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也是小学科学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科学越是依赖于感官的直觉,就越可靠。”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自观察,亲手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如教学《蚂蚁》一课,课前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蚂蚁,指导学生观察蚂蚁多在什么地方做窝,蚂蚁怎样搬运食物,怎样传递信息等等。上课时,指导学生观察蚂蚁身体外形特征,先让学生观察、讨论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汇报结果时有的分为三部分,有的分为四部分,有的分为五部分。这时我出示蚂蚁的身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根据蚂蚁各部分形状的不同,我们该同意哪种分法呢?学生经过再次认真细致地观察,看出身体最前部较小呈圆形,中间比较细长,最后一部分呈卵形,经过交流、讨论,学生都同意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然后再让学生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观察蚂蚁身体各部分长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分组交流,讨论后汇报结果。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全面地复述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堂课学生的兴趣很浓,在观察、思考和讨论中获得了生动、形象、鲜明的感性知识,学生印象深、记得牢,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组织游戏,提高兴趣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教学《你怎么知道》一课,我指导学生做“听声音认东西”游戏,每组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猜,对着黑板站着或坐着,不许回头看,看谁猜得准;每组另一名学生拿着能发声的物体,依次到这些学生的后边,吹、敲物体(或说一句话,唱一句歌),发出声音后让他们猜,这是什么(或这是谁)?并说出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这个游戏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还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鼓励和辅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如教学低年级科学植物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然后教给他们按叶形、根、茎种类制成系列标本。在此基础上,在引导他们动手、动脑,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叶子,按照自己喜欢的物体贴成精美的叶画,并举办“叶画展览”。此外还成立了科学兴趣小组,广泛的观察、探讨,开展科学制作、种植、栽培、饲养等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4.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十四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钟山县回龙镇中学 陶得定 *** 摘要: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而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性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学生心霏的钥匙。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学生健康地成长。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学生有很多室内活动,比如:看电视、打游戏等等。这就在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行动源于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至关重要。新课标提出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观念的形成,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学生的兴趣下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运动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养成运动习惯,树立运动意识的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体育项目,改变教学方法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一、用情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体育老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呢?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艰苦的、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呢?我认为上体育课时要加强激励性教学评价,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产生强烈的兴趣,为其营造“苦中作乐”的氛围。对于体育困难生,我们更多的是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批评、冷落、嫌弃他们。也不要给他们设立标准,主要是帮他们实现超越自我,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我们要及时的予以表扬和鼓励。

二、师生关系融洽,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协调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反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出现对立,这将使得教学很难继续下去,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威信,使学生信服自己。有了学生的信服和支持,教师才能做到让学生听话,学生才会对你上的课感兴趣。只有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会打造出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教师教学成功,学生学得愉快,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创造和谐的练习气氛和良好的练习坏境。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在体育课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单调、重复,学生难免会觉得乏味,难以引起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爱好和兴趣。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只有采取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立定跳远练习,以蛙跳比赛导入新课。教师把学生分成六组,以篮球场底线为起跳线,每一组跳到中场再返回,并明确要求动作要规范,以计时最短的为胜利者。失败方要满足胜利方一个要求,如唱一首歌、做一个小游戏等。比赛完成后再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可以让学生像比赛蛙跳一样进行练习。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和谐课堂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中学生是好奇心非常活跃的阶段,如何在科目繁重的文化课之间,用体育运动作润滑剂,调节枯燥辛苦的学习,是体育教师面临的崭新课题。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课的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产生参与的欲望,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调动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参与学习的动机。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如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性格内向、知难而退、缺乏自信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性格内向、知难而退、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应该用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来关心、爱护他们,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以此培养其自信心,从而激发其内在的潜力。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宽容己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粗鲁、暴力的办法,必然激化师生矛盾,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布置教学任务时,以勉励的方式传达,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教师布置学生掷实心球:“女同学必须给我投到七米以上,男同学必须投到十米以上,投不到的的要罚做三十个俯卧撑!”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情绪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这次成绩不好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下一节课肯定比现在好得多,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鼓励性的话语使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压力,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尊重、温暖、情谊和教诲。教师的用语根据目的的不同,或严肃、或温和、或激昂,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教”体育的竞技性特征,使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要承受成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失败时,拍拍他们的肩,对他们说声“失败为成功之母!”在他们为失败而痛苦时,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声“废铁之所以能成为钢,是因为它们能经得起痛苦的磨练!”成功时,微笑着他们说声“付出的过程有点苦,可它结的果是甜的,不是吗?”骄傲时,严肃对他们说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用勉励性的话语去激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之情,这对和谐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要勤于思考,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善于利用情感教学等手段,并与多种方法相结合,已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韦展金.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 广西教育2009(7)[2]周晓剑.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12)

15.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教学 篇十五

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

在心理方面,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他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

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初中学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一、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为了合理地安排体育教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八年级学生中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羽毛球、乒乓球,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有:蓝球, 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有:800米、铅球。从调查结果来看,初中学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而对于诸如800米铅球这样运动强度大,脏的项目则有明显的排斥心理,调查中还显示由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某些项目的学习周期太长,不集中练习,学生容易生疏、忘却。达不到教学效果。综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和调查情况, 我在八年级学生体育教学中选用了篮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要选用篮球作为主教材?

(1) 中国篮球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曾在电视上看姚明,易建连奋力拼搏的场景,他们的每一次矫健的跳跃,娴熟的球技,振奋人心的呐喊,热泪盈眶的拥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NBA对学生的影响。

二、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节课如果教法组织得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即使是铅球等一些枯燥的教学课。反之如果教法组织不当,即使是游戏等一些学生爱玩的运动,学生练习起来也如同嚼蜡。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其次,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要求。第三,注意考试的运用。现在一提起考试,我们就会想到应试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提倡应用考试,好象有点不合时宜。其实,巧妙地运用考试,也会对技术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四,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如固定的队形、同一个教材等,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 也有利于倾心交谈, 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 多了解学生, 多关心学生, 以情感人, 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 真诚相待, 学生才会理解教师, 信赖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多用激励的语言。

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初中女学生,他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教师即渴望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男教师在和女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参与到学生中练习。

女同学和男同学不同,男同学一个篮球,或足球就可以玩得满头是汗,而女同学由于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她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我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上一篇:年度教务处工作小结下一篇: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