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2024-06-22

新增交通设施报告(共10篇)

1.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一

蓬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新增卡口限速提示:

1、206国道蔚阳公司搅拌站(206国道73km):限速70公里

2、海市路与206国道交叉路口:(2014年拟建)

3、211省道龙山店立交桥处:限速60公里4、206国道刘家沟镇安香寺桥处(206国道58km):70公里5、213省道徐家集路口:限速60公里

6、南关路马家泊村口:限速70公里

7、南关路与南河路交叉路口东、南各100米处:(南北限速50公里,东西限速70公里)

8、北关路与海市路丁字路口西100米处:限速50公里

9、南关路实验中学门前:限速50公里

10、西泊子路口:限速60公里

11、海滨东路与上海路路口:限速50公里

12、S302大柳行卡口:限速70公里

13、石庙卡口:限速70公里

14、姜家沟路口:限速70公里

请广大驾驶人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2.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二

1. 货运量回升势头明显, 客运量增长保持平稳

2009年以来, 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货物运输业务量在年初出现下降, 但随着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 在宏观经济基本面逐步好转的背景下, 二季度业务量持续反弹, 行业景气逐步回升。旅客运输增长态势相对平稳。

1~6月份, 全国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达到56022.56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4.3%, 相比1~5月份增速有所扩大。从运行趋势来看, 单月业务量呈现逐步回暖趋势, 2~6月份的同比增长分别为-9.5%、-2.1%、9%、8.2%和8.2%, 其中, 二季度受宏观经济回暖的影响, 运输量增长速度较一季度明显加快。

从货运总量来看, 前6个月货运总量达到129.35亿吨, 同比增加2.5%, 从单月增速变化来看, 2~3月货运量分别增长4.8和5.3个百分点, 对比2~3月的货运周转量的下降, 说明第一季度的短途货运有所增加, 但长途货运出现明显下降。4~6月份的货运总量同比增幅分别为5.4%、2.8%和6.4%, 增幅低于当月的货运周转量, 说明二季度的长途货运出现了明显增长。与货运相比, 客运表现较为稳健, 1~6月份全国交通运输旅客周转量为12100亿人公里, 同比增长4.5%, 其中, 2月份和5月份增长较为明显, 分别达到6%和6.4%, 其它各月增幅相对较为平稳。

从客运量来看, 1~6月份累计达到147.67亿人, 同比增长3.7%, 其中, 5、6月份同比增幅分别为为1.1%和1.8%, 明显低于前几个月份, 与旅客周转量的增长幅度有所背离, 原因在于短途旅客的减少和长途旅客的增加。总体上讲, 1~6月份客运量增长相对较为平稳, 其受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影响明显小于货物运输。

2. 货物运输价格探底回升

从货物运输价格来看, 3月下旬以来, 物流市场价格开始从低位回升。4、5月份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市场综合价格指数分别为72.5和71.8, 较3月份分别上升6.8和6.1, 回升至年初水平附近。进入6月份以来, 虽然油价相比5月份上涨了6%, 但由于市场清淡, 整个货运市场价格重新回落, 2009年6月份的综合运价指数为68.3, 比上月降低了3.5个百分点。其中, 整车运输价格指数为70.7, 相比上月降低了4.7个百分点;零担价格指数有下降, 零担重货价格指数为56.5, 比上月降低2.4个百分点;零担轻货价格指数为107.1, 比上月降低3.2个百分点。由于油价持续上涨, 国内货运市场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货运价格或将反弹。

3. 公路和水运好于铁路和民航

今年1~6月, 交通运输业货物运输量总体上实现了同比增长, 但各个子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公路运输和水运是拉动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从货运周转量来看, 公路周转量和水运周转量同比增幅达到4.1%和9.2%, 而铁路和民航出现同比下降, 其中民航的降幅达到13.7%;从货运总量来看, 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同比增长3.7%和1.8%, 铁路和民航分别下滑4%和7.3%。

4. 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受国家经济刺激计划拉动, 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1~6月, 交通运输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6.26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65.5%, 远远高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33%的增幅, 占总投资的比重从去年的8.5%提高到10.5%。其中, 铁路运输增幅最高, 达到了126.5%, 道路运输和城市交通运输业分别增长54.7%和57.2%, 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分别增长31.3%和32.4%。

二、铁路:业务量同比小幅下降

1. 货物发送量同比仍然下降

2009年上半年, 受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 铁路运输业务量在年初出现一定程度收缩, 尽管二季度开始逐步回升, 但至6月份为止同比仍为负增长。1~6月铁路总换算周转量达到15856.84亿吨公里, 同比下降4%, 其中, 货物总周转量下降5.1%, 旅客周转量略微下降0.3%。从环比增长趋势来看, 进入二季度以来, 业务量逐步回升, 行业增长趋于稳定。

重点物资中, 煤炭、石油、粮食、化肥农药运量同比分别下降3.2%, 7.3%、21.7%和2.7%, 预计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好转, 重点物资运输量将逐步回升。

2. 日均装车数环比持续小幅回升

1~6月, 铁路日均装车14.04万车, 同比下降4.2%,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缓慢回升, 铁路日均装车逐月增长, 1~6月份日均装车环比分别增长2%、3.8%、2.2%、1.2%、3.1%和8.1%, 一直处于回升态势, 6月份日均装车已经超过去年10月份水平。

三、港口航运:运量同比小幅增长, 国内国际运价走势差异明显

1. 业务量回升, 外贸业务增长较慢

1~6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运吞吐量达到32.7亿吨,

集装箱业务下降较为明显, 1~6月为5597万TEU, 同比下降11%, 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分别下降10.7%和13.9%, 同比增长2.6%, 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 沿海港口完成22.6亿吨, 同比增长1.9%, 内河港口完成10.1亿吨, 同比增幅为5%。

从外贸和内贸对比情况看, 1~6月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达到10.1亿吨, 同比微增0.2%。其中, 沿海港口为9.2亿吨, 同比下降0.7%, 内河港口为0.9亿吨, 同比下降11.8%。上半年内贸吞吐量同比增长3.9%, 明显高于外贸, 反映了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内需活跃、外需疲软的运行特征。

2. 国内航运价格低迷, 国际航运价格大幅反弹

今年以来, 国内航运与国际航运呈现截然不同的价格走势, 国内运价震荡走低, 而国际运价则持续反弹。

上半年, 由于国内经济出现工业产能过剩、企业扩张意愿不足, 从而降低了大宗商品的运输需求, 6月末, 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指数为1012.86点, 比上月末下降27.52点, 比年初下降264.72点。

受中国进口铁矿石、煤炭运量增加等影响, 国际航运运价从去年末开始逐步反弹, 6月末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波罗的综合运价指数升至3757点, 超过去年10月初水平, 比上月末提高263点, 涨幅为7.5%。

四、民航:行业景气回升明显, 国内航线明显好于国际航线

1. 客运快速增长, 货物运输同比回落

民航运输自今年二季度以来逐步向好, 6月份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2.1%, 在4、5月份初步回升的基础上, 增速又有明显加快。

1~6月份, 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累计达到1918850万吨公里, 同比增长3.9%, 增幅比1~5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

旅客运输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6月份, 旅客周转量同比大幅增长19.3%, 1~6月累计同比增长幅度为12.3%, 比1~5月份的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 客运业务回暖非常明显货运业务状况相对较差, 今年1月份民航的货运周转量跌幅一度达到31.8%, 随后货运情况略有好转, 降幅逐步缩小, 但截至6月份, 仍为同比负增长状态, 6月份单月同比下降1.2%, 1~6月份累计下降14%, 1~5月份该数字为同比下降16%。

2. 国内航线形势明显好于国际航线

国内航线表现明显好于国际航线。1~6月份, 国内航线的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5.9%, 6月份单月增长24.5%, 比5月份又多增7.7个百分点, 而国际航线以上两个指标分别为同比下降17.8%和9.2%, 虽然比5月份有所好转, 但仍未走出低谷。另外, 在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方面, 国内航线显著好于国际航线。

3.关于新增监控系统设备立项报告 篇三

一. 由于厂区监控设备目前存在许多盲点,加上视频设备及线路故障方面的影响根本无法满足公司管理的需要,主要存在几大因素:

1.在安装时厂区许多部门车间没有建设完成,因此出现许多盲区和误区。

2.部分视频设备经过多次的返修,装上去没多久故障又出现。3.原来安装线路的走向现在与使用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4.门卫值班时无厂区重点监控画面可以实时监控,整个公司安防监控系统非常不完善。

5.大部分摄像头无灯光照明,夜间处于瘫痪状态。

二. 综合上述具体情况就恢复原有的视频设施需要如下器材: 双绞线传输器:LLT-210C/4对,LLT-230C/2对。红外防水摄像机:830S6Z/6mm/3台,16mm/5台。模拟视频光端机:DS-3C016T-M/A/B 1台。模拟视频光端机:DS-3C016R-M/A/B 1台。开关电源:输入220V/12DC30A 2台。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VR3204LE-U 1台。录像机专用硬盘:ST400VMOO V1.2.0/4T 2个。材料预计费用:26000.00元(人民币)三. 维修进度安排

先满足生产车间日常检修后再抽时间对监控设备检修与更换工作,争取在13年底内完成检修项目。

致 此

2013-10-15

4.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四

甘青公司指挥部:

新建嘉峪关南站将于2014年7月23日开始静态验收工作,施工已进入高峰、尾声阶段。且新增二期补强工程甘青公司要求10月30为关门工期,10月30日前必须全部竣工。但新增乘务员公寓(5090㎡、五层)选址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确定。新增乘务员公寓施工工程量大,包括食堂、地下室、消防水池、化粪池等等不能直观体现的工程,如果不能在7月25日前开工,无法保证关门工期。截止2014年7月19日仅剩余有效工作日100天。若选址在7月25日前还不能确定,很难保证10月30日工期要求,2014年将无法入住使用。

由于新增乘务员公寓的位置决定整个站区供热、消防、室外给排水的使用功能及管径、路线走向,且现场附属工程施工层层干扰、环环相扣。现因公寓位置不能确定,现场正在施工的热网、给排水、道路、硬化面等附属工程已全面停工5天,严重影响静态验收工作。

现恳请甘青公司相关部门尽早协调接收、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到现场研讨各专业方案调整的可行性,尽早确定新增公寓的位置及各专业附属工程的施工位置及参数,保证静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及新增补强工程按期交工。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7月19日

新增乘务员公寓选址问题请示报告

甘青公司玉门指挥部:

新建嘉峪关南站将于2014年7月23日开始静态验收工作,施工已进入高峰、尾声阶段。且新增二期补强工程甘青公司要求10月30为关门工期,10月30日前必须全部竣工。但新增乘务员公寓(5090㎡、五层)选址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确定。新增乘务员公寓施工工程量大,包括食堂、地下室、消防水池、化粪池等等不能直观体现的工程,如果不能在7月25日前开工,无法保证关门工期。截止2014年7月19日仅剩余有效工作日100天。若选址在7月25日前还不能确定,很难保证10月30日工期要求,2014年将无法入住使用。

由于新增乘务员公寓的位置决定整个站区供热、消防、室外给排水的使用功能及管径、路线走向,且现场附属工程施工层层干扰、环环相扣。现因公寓位置不能确定,现场正在施工的热网、给排水、道路、硬化面等附属工程已全面停工5天,严重影响静态验收工作。

现恳请甘青公司玉门指挥部相关部门尽早协调接收、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到现场研讨各专业方案调整的可行性,尽早确定新增公寓的位置及各专业附属工程的施工位置及参数,保证静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及新增补强工程按期交工。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

5.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五

1. 实有人口2 01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 888万人

2008年底全市实有人口达到2 013万人,同比减少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 888万人,同比增长1.6%;暂住人口125万人,同比下降22.4%。

万人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注:常住人口包括本市户籍人口与居住满6个月的非本市户籍人口;暂住人口指居住未满6个月的非本市户籍人口

2. 注册机动车总量达到234.4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35.5万辆

2008年底全市注册机动车总量达到234.4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汽车保有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10.3%。全市私人机动车注册量166.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71.7万辆,同比增长17.7%。同时,根据平峰时段高架道路日均机动车的流量统计,外省市号牌的机动车流量约占9%~13%。

3.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 698亿元,同比增长9.7%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3 698亿元,同比增长9.7%。全市交通设施投资744.26亿元,其中,城市道路、桥隧、公路和轨道交通设施的投资分别为224.99、126.57、147.67和245.03亿元。

亿元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注:2007年起市政投资为全社会投资

4. 全市出行总量达4 697万人次/日,其中公共交通占23.9%

2008年全市出行总量达到4 697万人次/日,同比增长2.3%。其中,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23.9%,个体机动方式占20.9%,慢行交通占55.2%。中心城出行总量为2 967万人次/日,其中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33.6%,比全市高9.7%;个体机动方式占20.2%,比全市低0.7%。

5. 全市道路交通量为11 845万PCU·公里/日,其中中心城占51%

2008年全市道路交通量为11 845万PCU(Passenger Car Unit,折合小客车当量)·公里/日,同比增加1 092万PCU·公里/日,增长10%。其中,中心城道路交通量为6 045万PCU·公里/日,占全市的51%,同比增长7%。

万辆

数据来源: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注: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和其他机动车;汽车包括大客车、小客车、货车和其他汽车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注:出行方式结构是指不同交通方式在出行量中所承担的份额。公共交通指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轮渡方式。个体机动指小客车、大客车、摩托车方式。慢行交通指非机动车、步行

万PCU·公里/日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二、道路交通

1. 全市道路总长15 844公里,其中公路占72%

2008年全市道路总长15 844公里,同比增加386公里,增长2.5%。其中,公路11 497公里,同比增加334公里,增长3%;高速公路637公里,同比增加2公里。城市道路4 347公里,同比增加52公里,增长1.2%。

2. 中心城越江桥隧机动车日均交通量83.1万辆,同比增加0.2万辆

外环线内(含外环)越江通道共有“4桥6隧”54条车道。2008年越江机动车交通量达到83.1万辆/日,同比增加0.2万辆/日。其中,徐浦大桥交通量最多,占17.9%;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各占15.4%和12.8%,3座大桥共承担了外环线内(含外环)黄浦江近一半的越江交通量。

3. 对外道口日均车流量23.5万辆,社会客车进出道口日均载客51万人次

2008年全市进出主要对外道口机动车流量达23.5万辆/日,同比增长1.7%。其中,浙江方向占28%,江苏方向占72%。全市社会客车进出道口日均载客51万人次,同比增长1.2%。

万辆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4. 放射性快速路高峰时段行程车速略高于2007年,中心城快速路系统处于拥堵状态

2008年,上海市中心城快速路系统处于拥堵状态,内环线高峰时段行程车速比2007年略有下降,放射性快速路高峰时段行程车速略高于2007年。

三、公共交通

1. 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1 369万乘次/日,其中轨道交通占23%

2008年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 369万乘次/日,同比增加101万乘次/日。其中,地面公交728万乘次/日,占公交客运量的53%,与2007年基本持平;轨道交通308万乘次/日,占23%,同比增长38.2%;出租车305万乘次/日,占22%,同比增长5.9%;轮渡28万乘次/日。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万辆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公里/小时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注:早高峰指7:30~10:30,晚高峰指16:00~19:00;调查时间:2008年10月21~27日,2007年5月17~18日,2006年12月

万乘次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注:公共交通客运量为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轮渡)运送乘客的总乘次,量化统计单位为乘次(Boardings)

2. 全市轨道交通客运量308万乘次/日,同比增长3 8.2%

2008年全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308万乘次,同比增长38.2%,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基本呈逐月走高趋势。9号线宜山路开通,使轨道交通网络效能进一步显现,一票换乘枢纽达9个,通过换乘枢纽实现一票换乘的客运量占30%。1号、2号、4号、5号、6号、8号、9号线分别缩短了高峰时段最短发车间隔时间,有效缓解了轨道交通拥挤和运力不足的矛盾。

万乘次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注:(1)日均客运量为实际运营天数的日均客运量,客运量是指乘客上车量;(2)2007年合计数中不包括当年新开线路6号、8号和9号线

3. 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728万乘次,与2007年基本持平

亿乘次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注:2003~2008年资料由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提供,2000~2002年数据由市公交客运管理处提供;团体车客运量指公交公司承担的团体包车业务客运量。

6.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六

项目实施的几点建议

为了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扩内需、促增长、保稳定的政策措施。那么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对旬阳县扩大内需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情况的审计调查。现就本次调查所掌握的情况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项目计划及资金到位情况

中央已安排我县新增投资计划四批,共计新增投资26589.18万元,项目126个,其中中央投资11009.49万元,地方配套15579.69万元。

第一批新增投资4099.80万元,项目51个,其中中央投资2709.49万元(含省卫生厅统一配发的基层卫生院和卫生室的医疗设备430万元和市统一组织飞播造林资金80万元,共510万元直接到项目单位不到县财政),省级债券资金393万元,市县级其他配套资金997.31万元。

第二批新增投资3278.2万元,项目25个。其中中央投资1939.5万元,省级债券资金332万元,市县及其他配套资金1006.7万元。

第三批新增投资1671万元,项目16个。其中中央投资1344.50万元(含省广播电视局统一配发的设备245.5万元直接到项目单位不到县财政),省级债券资金33万元,市县及其他配套资金293.5万元。

第四批新增投资17540.18万元,项目34个。其中中央投资5016.00万元,省级债券资金451万元,市县及其他配套资金12073.18万元。

截止审计调查时,以上四批投资资金到位共计12830.99万元,其中应到县财政的中央投资10253.99万元已全部到位,省级配套到位1171万元,占计划1209万元的96.9%,市级配套应到位55万而实际分文未到,县级配套到位1406万元占计划2274万元的61.8%。

二、项目进展情况

截止审计调查时,除部分项目由于计划下达较迟,进度较慢,现正着手前期准备工作外,其余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具体情况如下:

(一)廉租房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新增廉租房投资项目1个(瑞祥家园2-5号楼),274套13687平方米,总投资145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47.00万元,现已竣工。第二批下达我县新增廉租房投资项目1个(瑞祥家园二期6-9号楼),210套10500平方米,总投资12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20.00万元。目前6号楼主体已完工,7—9号楼已开工建设。

(二)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新增中央预算投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包括2所乡镇卫生院和20个村卫生室建设,建设规模1900平方米,总投资18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35万元;卫生设备购臵项目3个,包括

县中医院、11个中心卫生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购臵设备,总投资430万全部是中央投资,由省卫生厅统一配发。目前,此设备未到位,2所卫生院和20个村卫生室建设已全部竣工。第二批下达我县乡镇卫生院新增中央投资计划2个,建设规模900平方米,总投资10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6万元,地方配套32万元。目前蜀河卫生院综合楼在建,神河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已经完工。

(三)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新增中央投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4个,其中棕溪镇、关口镇兽医站为新建,仙河乡、双河镇兽医站为续建。目前已全部竣工。第三批下达我县畜牧兽医中心改扩建项目1个,总投资6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6万元,地方配套32万元,目前在建,已完成投资60万元。

(四)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2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1万元,地方配套54万元,目前全部竣工。

(五)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第一批下达我县新增中央投资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项目4个,总投资420万元全部是中央投资,目前全部竣工。第二批下达我县新增中央投资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项目4个,总投资702万元全部是中央投资,目前全部竣工。

(六)文化项目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新增中央投资中乡

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万元,目前全部竣工。第四批下达我县新增中央投资中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6个,历史博物馆文物库房项目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目前已竣工3个,3个在建。历史博物馆文物库房改扩工程前期完工。第三批下达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1个,涉及491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总投资49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45.5万元是由省广播电视局统一配发设备直接到项目单位,目前全部配发并安装调试到位。

(七)农村安全饮水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安全饮水工程1处,总投资43.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2.9万元,目前已完工。第二批下达我县安全饮水工程12处,总投资24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97万元,目前全部竣工。第三批下达我县安全饮水工程12处,总投资39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28万元,目前全部竣工。

(八)天保工程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天然林建设保护工程人工造林0.8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飞播造林2万亩。总投资41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28万元,目前全部已完成。第四批下达我县天然林建设保护工程人工造林0.7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飞播造林3万亩。总投资43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44万元,目前全部已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3万亩、封山育林0.2万亩,中央投资274万元,目前全部已完成;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0.35万亩、封山育林0.4万亩,中央投资98

万元,目前全部已完成。

(九)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第一批下达我县新建户用沼气2875口、服务网点23个、联户沼气点20个。总投资77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10.19万元,目前已全部完工。第二批下达我县新建户用沼气800口、大型沼气工程1个、服务网点5个。总投资725.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9.5万元,目前已建成户用沼气800口及服务网点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大型沼气工程在建。

(十)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第四批下达我县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22个,涉及赤岩、仁河、小河、张坪和神河五个乡镇,总投资6962.6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480万元,地方配套3482.63万元。目前全部竣工,但是遭受洪灾部分流域损毁情况比较严重。

(十一)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建设。第三批下达我县构元乡羊山景区公路项目一个,总投资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万元,目前基本完成,待检查验收。第四批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项目1个,总投资119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70万元,地方配套620万元,目前基本完成,待检查验收。

(十二)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第二批下达我县技术改造项目3个,中央投资235万元,其中县长发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项目65万元,县王家院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粉条加工项目70万元,县健兴魔芋食品有限公司魔芋有

机干燥及食品生产线技改项目100万元。目前处于建设当中。

三、存在问题

虽然项目投资和建设情况进展顺利,但就整体情况而言,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项目计划和资金计划没有达到高度一致。财政局资金文件和计划局项目计划文件部分项目不统一,具体表现为:审计调查中,计划局提供的项目计划文件不全,对财政到位的项目资金情况掌握也不全面;财政局对具体上报计划项目情况掌握不全面,统计时以国家及省市发改委下达的投资计划为准。

(二)部分项目仍有较大资金缺口。从目前情况看,除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及其他少数项目外,其余项目都需要地方配套,我县财政虽已尽力加大了配套力度,但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不确定因素较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资金缺口较大的项目建设县级财政力不从心,配套资金很难按计划及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实施进度,有些项目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同时也给县级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

(三)村级卫生室、文化室等活动场所项目,建设资金分散,有“撒胡椒面”现象,使工程普遍处于建设自中,不能及时完工交付使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统一配发设备不能有效满足基层的现实需要。中央投资中有部分项目是由全省统一配发设备,但实际配备的设备

没有及时到位(2008年第一批下达我县卫生部门的医疗设备430万元至今未配备到位),而且上级统一配发的有些设备并非基层急切所需而长期处于闲臵,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项目安排没有与惠农紧密结合。有些项目只考虑了增加固定资产和让农民得到实惠、而没有充分考虑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发挥长期效果。

四、应对措施

(一)今后计划与财政部门应及时加强项目计划上报、批准和资金到位及项目实施动态情况的业务沟通和衔接,计划部门在上报项目计划时应同时报送财政部门备案,以便更为有效地跟踪监督和管理项目的实施和资金运行情况。(本次审计调查以国家及省市发改委下达的投资计划为准。)

(二)中省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减轻基层财政压力,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同时,对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优先配套资金,确保新增投资项目不因配套资金缺口问题影响建设进度;进一步充实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全程监管,杜绝项目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上级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对地方上报的规模小、资金分散的建设项目统筹规划,整合项目,捆绑下达建设资金,以便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本县卫生部门应加强与上级的联系和协调,从满足基层实际需要出发,能给予资金支持的尽量争取上级给予资金支持,应该配发必备设施的,尽快配发到位,以有效促进地方卫生等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县计划部门应对未开工及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查找未开工原因,协调解决并加强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督促检查,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目标任务的及时完成。

(六)、中省主管部门在安排新项目时应充分考虑能最大限度提供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项目,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为他们提供一个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一块金子。

7.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七

氧化铝厂赤泥尾矿处理设施场地的详勘工作,是根据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勘探任务书,并受总承包项目部委托,由我院于2007年4~6月完成。

1.1 勘察项目及其特点

1)尾矿库赤泥堆积场地:占地面积为0.48km2,平面呈极不规则的近似长方形。

2)尾矿初级坝:为顺应地形地质条件,因山就势计有6个坝坝型为碾压土石混合坝,坝顶标高均为820.0m,高度不等,最高为36m,最低为9.0m。坝体横断面呈梯形。

3)回水池一座,平面呈长方形。其功能是汇集尾矿池水,并将收回的水返回氧化铝厂循环使用。

以上3项建构筑物各具特点:其中,坝基有较大的坝体堆载;尾矿库有大面积赤泥地面堆载;回水池外加荷载很小,但对防渗防漏却有严格要求,以确保赤泥附液不渗漏,不发生地下水、地表水遭受污染,农田受害等。

1.4勘察目的与任务

1)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的适宜性。

2)在坝基建筑性能评价的同时,突出的重点是分析评价场地喀斯特、溶洞类型发育程度。

3)明确评价喀斯特化作用发生渗漏的程度,是否需要采用防渗漏措施及采取什么样的防渗漏具体方案建议。

4)对裸露型落水洞、断层破碎带提出具体的防渗漏措施。

5)对隐伏型溶洞如何防渗漏、防顶板坍塌。

6)坝基地层和坝基性能分析评价,提供岩土层的物理、水理和水文学性质指标以及坝基承载力等。

7)防渗漏材料选样,以确保防止赤泥强碱性附液对地表水体、水源、农田遭致污染。

根据勘察目的,结合场地实际条件,采用如下勘察手段:工程地质测绘、钻(井)探、标准贯入试验、压水、注水试验、物探电剖面及波速测井,以及室内岩土试验、土水分析。

1.3 勘察工作程序

鉴于场地存在喀斯特并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渗漏,强碱性赤泥和其所含有的特殊化合物将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勘察工作采取如图1所示的程序和手段。

1.4 勘察手段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以1:2000地形图作底图,重点测绘微地形异常、裸露落水洞等直观可见喀斯特形迹,地表溶蚀及其分布特点。

测绘岩层节理裂隙、岩层产状。第四系地层分布、厚度变化。有无土洞和土洞、喀斯特塌落可疑微地貌。

地表水流向、汇集地点,预估与地下水有无水力联系。有无进水口和出水口。

2)物探:采用高密度电法和GDT高分辨地质勘测法。

高密度法和GDT高分辨地质勘测法并用,探查场区有无喀斯特、破碎带及其发育程度,判析场地落水洞连通情况及地下水流向。

仪器采用重庆奔腾数控研究所生产的BTRC2000多功能高密度电法系统,该系统由DZD—2型多功能直流激电仪和多路电极转换器组成。

间接判析场地喀斯特分布和发育程度,以及岩层完整性等。

测试仪器采用RSMSY5智能测试分析仪,分别采用井下传感器、40kHz一发双收换能器、38Hz电磁靠壁式三分量传感器和100kHz夹心换能器。

3)钻探、井探

库区:按25m×25m方格状布设勘探点,覆盖整个库区。目的是通过钻探岩芯采取率和RQD,以及岩芯上直观溶隙、溶槽、溶沟等了解岩层完整性和溶蚀度。在钻探过程中发现隐伏浅层溶洞及其洞高,洞体充填状况。并用统计方法了解场地遇洞率。

坝址地段:每处坝址均布设3~4条平行坝轴线勘探线,线距与点间距分别为20m和25m。

连同库区、坝址地段共完成钻孔1122个。

钻探机械设备采用XY150型、XY-1型钻机回转钻进。粘性土层采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基岩采用金钢石钻头正循环钻进。

井探开挖直径为0.80m。

岩样,按岩层岩性分层选取;土层2.0~3.0m间距取样。

4)原位测试

①标贯试验

大致了解粘性土堆积状态和密实程度,选取有代表性的地层进行试验。

②单环注水试验

通过注水试验,判断场地红粘土层透水性。试验按《YS5214-2000》规程进行。

③钻孔压水试验

为确定岩层的渗透性,间接了解岩层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进行了压水试验。试验按《YS5216-2000》规程进行。

5)剪切波速

对于岩层,了解其完整性和破碎程度。

对于土层,确定场地类别。

测试孔11个,测点间距1.0m。采用人工激振单孔检层法。

6)室内岩、土样试验

土层:

常规项目,包括土的天然含水量、重度、比重、液塑限和压缩性试验等,共计450件。

特殊项目,红粘土胀缩性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直剪(固结快剪)试验等。

岩石:

物理、水理性质、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抗剪断强度试验。

水土分析:

为评价场地土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进行了土易溶盐含量分析和水质简分析。

1.5 有关事项说明

1)勘探点间距是按《遵义氧化铝一期工程赤泥堆场勘察任务书》确定的。

2)勘探点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坐标采用54北京坐标系。坐标和高程是用全站仪现场实测所得,引测于甲方提供的已知点。

3)所有钻孔均采用砂石混凝土封孔处理。

2 区域地质概述

2.1 自然地理

场地位于尚嵇镇与茅栗镇交界处花果村。东南距乌江楠木渡码头直线距离约3.0km。

2.2 区域构造架构

根据区测资料,场地属于尚稽复式向斜的东北翼,局部为单斜构造,倾向西北。在场地北西方向,有一条(F1正断层(张扭性)沿堆场边缘通过,其中部分是在场地外,部分是在场地以内。

2.3 气象水文

拟建场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为:多云寡照、四季分明、雨水集中、风的季节变化显著。据遵义县有关资料,以下是主要气候参数:

年平均气温14.7℃

年平均降水量1030mm

平均湿度81%

年平均日照时1008.9h

蒸发量1144.7mm

拟建堆场为低山溶蚀洼地地貌,地表水和地下水流总体方向均为北东—南西向。地表水汇集于场地西侧池塘。

2.4 地区侵蚀基准面

本区主要河流乌江,为地区侵蚀基准面,该基准面远低于场地最低标高。

3 尾矿堆积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 位置、地形和地貌类型

场地周边由多座残丘围成的四周高、中间低,相当于盆地地貌。最高处的地面标高836.79m;最低点地面标高为800.07m。高差为36.72m。

3.2 喀斯特勘察技术路线

喀斯特场地存在渗漏可能性,而堆积尾矿赤泥对环境农田等有污染性。如何应对,喀斯特理论目前尚不成熟。但工程上却要求渗漏评价准确、可靠,防渗漏处理措施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因此,采用如下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

由表及里:获取各种地表信息(节理裂隙、构造、层面等),通过钻探掌握可溶岩体、溶洞、溶蚀信息。

由面到点:通过表部工作(物探、声波、测绘)获得的信息,用钻探(点)进行验证核实。

定性分析半定量评价:从产生喀斯特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可溶性),综合场地各种探查手段(压水试验、岩心率、遇洞率、掉钻、裸露溶洞等)获取信息,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进行分析论证,达到定量或半定量进行评价。

33地层岩性

场地遍覆残~坡积红粘土,其下是以可溶蚀性的石灰岩为主。按喀斯特基本类型划分,属于浅覆盖型喀斯特地区。

第四系覆盖层:

①耕植土和杂填土,厚度除个别处达4.0m,大部分为0.2~1.4m。杂填土由粘土、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结构松散。

②残坡积红粘土():棕色、褐黄色,可塑状态。土质细腻偶见氧化铁条纹及风化岩石碎块。层厚0.30~16.80m,层底深度0.70~16.80m,层底标高792.67~827.90m。

岩石层:

③层泥岩(T2sz)。分布有限,按风化程度可分为③1和③2。

③1层强风化泥岩:黄色,岩芯呈碎块及砂状。层厚3.50~8.80m,层底深度4.00~9.50m,层底标高815.37~828.79m。

③2层中风化泥岩:灰黄色,岩芯呈短柱及碎块状。钻进最大厚度17.80m,未穿透。

④层石灰岩(T2sz):是场地的主体岩层,部分地段见白云质灰岩,层间偶有泥灰岩。由于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两个亚层。

④1层强风化石灰岩:灰~灰白色,岩芯呈碎块及砾状。层厚0.20~10.50m,层底深度0.50~19.50m,层底标高791.94~829.52m。

④2层中风化石灰岩:灰~灰白色,岩芯呈短柱及长柱状。钻进最大厚度25.0m,未穿透。

以上各岩、土层的成层条件、层间组合关系,详见图2工程地质示意剖面图。

3.4 地表水和地下水

3.4.1 地表水

地表有灌溉水渠,主渠流量为4.2L/s~40.0L/s,变化大,有季节性。水源有雨水和上游为农田灌溉小型农用水库供给。

3.4.2 地下水

地下水是赋存在第四系红粘土中的上层滞水,仅见及少量钻孔中,水位埋深1.50~5.10m不等,分布范围局限,主要由灌溉渠水补给。

在岩层中,没有见到地下水。分析认为,岩层中节理裂隙尚未形成密布网状,不能构成含水层;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排泄量,而排泄通道以脉状形式。因此基岩中不具备赋存地下水含水层的条件。

3.5 场地喀斯特发育程度

3.5.1 从岩层性质上分析

场地具有形成喀斯特的岩层。大部分为石灰岩,少量是白云质灰岩和泥岩夹层。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两种岩层矿物含量和喀斯特率如表3。

可溶性岩层是否能形成喀斯特,主要是看方解石含量。表1显示,石灰岩方解石含量不仅大于白云质灰岩,因此前者喀斯特率(溶蚀率)大于后者。

石灰岩属于容易形成喀斯特的岩层。白云质灰岩的溶蚀速度虽然低于石灰岩,抗蚀能力大于石灰岩,但也属于较容易形成喀斯特的岩石。

因此堆场具备形成喀斯特的基本条件。

3.5.2 从构造上分析

场地构造上属于尚稽复式向斜之东北翼,局部为单斜构造。并在场地西北边沿有一条非全新世活动的正断层(张扭性)通过,断层走向NE-SW向,断层面倾角65°~68°。

因受褶皱、断层构造作用和干扰,岩层产状规律性较差。在断层破碎带上,构造型节理裂隙发育,以致岩层较破碎,成为良好的渗漏通道,是促进和激化喀斯特发育的重要条件和因素。

断层和单斜构造的倾角,都属于缓倾斜,接触外露地表范围大,接受地表水沿断层面和层面下渗量大,易于形成溶蚀洞穴。

3.5.3 地区侵蚀基准面

地区侵蚀基准面比场地低170m,高差大。宏观分析,本场地属于地壳上升地区,因此决定了地下水排泄基准面下降,地下水活动能力加强,为喀斯特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浅层垂直方向喀斯特发育。

从岩层、构造等宏观上分析认为,本场地易于促进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喀斯特化。

综合以上定性分析认为:构成场地之岩层具有可溶蚀性、有溶解能力(CO2)的水、岩石透水和强透水(断层带)性、有循环交替的地表水和充沛的大气降水等4个形成喀斯特化的基本因素和条件。加之气温高、降雨量大于1000mm/a。因此完全具有喀斯特形成和促进的发育的条件。

3.5.4 物探和工程地质测绘结果判析

物探方法探查喀斯特,经济而较为有效。分别利用了高密度法、声波和自然电场法联合探测岩层的喀斯特发育程度。几种方法同时采用,取各种方法之长,避其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其中,高密度法优点是集电测剖面和电测深于一体;二维地电剖面精度高、速度快,提供的数据量大,探深灵活。能精确地查找溶洞、破碎带和空间展布。

物探结果显示:

在测线上发现有56处溶洞(穴)发育。在平面上大部分集中在断层带附近,其次是在场地SW方位。经过钻探验证,有80%验证点查明了存在溶洞(穴)。此结果佐证了定性分析的置信度。

此外,声波资料显示,在6个坝址处岩层破碎,可解释为喀斯特洞穴。

工程地质测绘结果显示:由于场地红粘土层覆盖,岩层出露点不多。因此,所测得的岩层节理裂隙为数不多,不具代表性。但从实测溶洞数量之多,可以认定透水和寻水的节理等是发育的。

在场地以内有3处落水洞,场地以外有1处。

3.5.5 落水洞连通性物探结果分析

如上所述,尾矿库内及外围有4个裸露的落水洞。为探测4个落水洞(№1~№4)之间连通性,专门进行了物探,藉以判断岩层透水性和水循环的连通性。

根据物探成果分析,结合岩层破碎情况认为:№2和№3落水洞之间连通性显著。喀斯特发展方向从高处(№3洞)向低处(№2洞)方向发展。

3.5.6 从压水试验单位吸水率分析

在场地内,共做了20处28段压水试验。以了解岩层透水性,进而判断岩层完整性,形成喀斯特的可能性。

库区岩层压水试验、单位吸水率(ω)数值如表2。

岩层透水性以弱透水居多,微透水性次之。

需要说明,由于压水试验需要形成一定水头,因此在透水性强的岩层中无法产生水头压力,此种情况也就无法进行试验。于是本试验代表的仅是岩石完整的地段,不能用来解释喀斯特发育程度。

3.5.7 钻探实测隐伏溶洞

钻探实测发现隐伏溶洞237处。钻探遇洞率(钻孔遇洞数与总钻孔数之比)达21.1%。折射了高密度法物探查明喀斯特的有效性。

溶洞高度最大达到15.4m,多数洞高1.0~2.0m。洞体被可塑、软塑粘土充填,但不满,也不密实。洞内无水或见少量水。溶洞顶板厚度0.2~12.lm,一般为2.0~4.0m。

此外,部分钻孔岩芯中见有溶沟、溶槽和溶隙。

根据实测的溶洞填充物等情况分析,所见溶洞是由场地或近距离地表水(含雨水)溶蚀所致,洞体充填物主要源于上覆之红粘土。同时,溶蚀的通道应以脉状为主,网状通道为辅。

3.5.8 场地喀斯特发育程度判定

综合上述7种不同方法和手段,已经查实裸露型和隐伏型溶洞计240个。还有尚未发育成溶洞规模的、但种种迹象明显地反映了有溶沟、溶槽和溶隙发育。

场地每km2溶洞远远超过6个,洞穴分布堪称“满天星斗”,但有一定的平面展布规律:场地WN一侧在断层带附近较密集;在另外WS一侧呈带状发育;在场地中部也有发育,但疏密不均匀

喀斯特发育程度分级结论:应定为较强烈发育的隐伏浅埋溶洞场地。

4 防渗防漏处理措施

防渗防漏措施依据:首先是场地存在各种透水程度不同的落水洞、隐伏溶洞和各种不同成因的节理裂隙,连通性好,能发生渗漏。其次是,场地的赤泥具强碱性,并且是含有氟化物等化学成分复杂的化合物,对地下水、地表水体以及农田等均有污染危害作用。

因此,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止发生渗漏污染事件,在此条件下,方可用来建设尾矿场地。

4.1 堆场使用面积整体采取防渗漏措施

考虑到堆场有厚度不等的红粘土,注水实测渗透系数24处,K=2.47×10-3~2.55×10-5。k值显示,粘土层透水性介于弱透水和中等透水之间。

注水试验结果仅仅反映了红粘土层透水性的一个侧面,不能反映红粘土失水裂隙的透水情况,也反映不了粘土层和基溶接触面之间的透水性能。只能说有红粘土覆盖缓冲了喀斯特化发育,钻探遇到的溶洞是很好的佐证。因此应进行整个场地防渗漏措施。

具体推荐以下防渗漏处理方案。

4.2 用赤泥做防渗漏层方案

红粘土层碾压之后,覆盖一层厚度为0.6m的赤泥,做为防渗防漏覆盖层,降低透水性。

根据专题试验研究成果,赤泥具有以下特性:含有和水泥相当的C2S、C3A和氧化物等,当脱水

(水分含量减少)之后,形成硬凝固层,并且具有不可逆性,透水性显著降低,K=1.0×10-7cm/s,属于不透水性层。赤泥脱水达到20%~25%为适宜铺设的含水量。

4.3 赤泥夹防渗膜防渗漏方案

其他同上,不同点是在碾压粘土之后,用专用的防酸、防碱、防渗膜覆盖,再在此膜之上覆盖0.3~0.5m厚的赤泥,以利防渗膜不受损伤、起保护压牢作用和强化防渗漏作用。

此时的渗透系数可降低到2.5×10-11cm/s。

4.4 赤泥加CaO夹防渗膜防渗漏方案

在赤泥中加10%CaO(生石灰),再在其间加防渗膜。采用这种形式防渗漏,优点是增加膜和赤泥之间摩擦力和粘聚力,保证防渗漏效果和稳定性,不发生膜和赤泥之间脱开。

加CaO时的赤泥含水量不宜小于50%~60%,以利搅拌均匀。

4.5 从赤泥特有的化合物论其防渗性能

赤泥含有和水泥相当的化合物C2S (2CaO·SiO2)、C3A(3CaO·Alo3)和CA (含水硅胶钙)。因此,和水泥一样,能脱水固结。

此外,还含有10种游离胶体胶结物质,硬凝后具有不可逆性,如Fe0H、SiO2nH2O、Fe (OH) 3、Al(OH) 3、Fe2O3等。这些胶体物质中SiO2在强碱性介质环境下,溶解度高,可变为SiO2凝胶。

因此,利用赤泥上述特性作防渗材料,以赤泥治渗漏,几乎不发生变柔性。

加防渗薄膜有很多优点,但受碱和温度变化影响产生收缩。

上述防渗漏方案,经过多因素分析,并能确保长期防渗效果,施工简单,建议采用赤泥夹防渗膜防渗漏方案。防渗膜宜选用塑料防渗膜。这种膜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小。最好经过测试,再确定施工工艺和实施方案。

拜耳法赤泥粒径小,可能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发生收缩裂缝。建议进行简单对比试验,以确定是否加CaO和铺设厚度。

5 溶洞顶板稳定性处理

5.1 库区隐伏溶洞顶板稳定性处理

溶洞埋深小于2.0m,洞顶板厚度小于1.5m,洞的高度大于1.0m的溶洞应予以处理。

采取挖、钻方法,揭开溶洞,用粘土、砂石为填料填满夯实。或者用粘土浆通过注浆泵注满溶洞。

5.2 裸露落水洞处理

地表出露的溶洞,有较强的导水性和漏水性,比隐伏型溶洞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应予以严加填实处理。

6 堆积赤泥后喀斯特可能发生的变化预测

赤泥以PH值高,具有强碱性而著称。除此之外,还含有CaCO3和CaO,含量分别达40%~63%和25%~33%。

这3种化学成分和水一起形成溶液之后,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化之后对石灰岩喀斯特化是促进或缓冲,对此做如下分析预测。

6.1 高PH值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天然水对石灰岩的溶解作用是因为含有CO2,使水具有弱酸性。溶解能力取决于水中含有的不同形式的碳酸(HCO3·CO2)之间的比例。PH值高,需要水中CO2含量相应提高,只有水中CO2含量达到一定值,才有溶蚀能力。但溶解于水中的CO2由空气及土壤中的CO2补给,它的含量是有限的,当水中CO2消耗殆尽对石灰岩不再有溶解能力。因此强碱性赤泥附液溶于水中,除在非正常情况下,水中的CO2有可能大量增加,否则,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因为强碱性物质溶于水中促进喀斯特化作用。因此,赤泥附液起到的作用是缓冲、降低水的溶蚀力。

6.2 赤泥含有CaO和CaCO3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石灰岩含有CaCO3,经过一系列化学作用在水中产生Ca2+离子,而赤泥含有CaO和CaCO3,同样也会形成Ca2+离子。水中的Ca2+离子浓度增大,就会使碳酸钙(石灰岩)的溶解度降低。对喀斯特化作用起缓和作用。

综上,赤泥对场地喀斯特化不会形成加剧作用,是缓冲、降低溶蚀率。

至于尾矿库建立,有可能提高水力梯度,增强水的循环流动能量,从这层意义上存在着促进喀斯特化作用。但喀斯特化作用过程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赤泥堆场使用时间和后期闭库,水力梯度的提高可以不计其实质作用。

7 坝基和回水池地段建筑适宜分析评价

7.1 6座土石混合坝坝基性能

6座坝分别建于山包之间,构成坝基地层有第四系地层和不同风化程度的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岩。

各层地基承载力,除①1、①2层不能做坝基之外,其余各层都适宜做坝基。

其中在5号坝址持力层是中风化的泥岩。泥岩遇水软化、强度降低,抵抗剪应力和剪切阻力均将会弱化,还有干缩增湿膨胀的特性。

因此建议,在施工挖除表土时,尽可能清除一部分作为持力层的泥岩,用碎石换填。

7.2 坝址地段岩层压水试验结果及分析

试验结果及分析评价如表3。

上述试验结果如同库区一样,只能代表不透水岩层的情况,但并不能代表整体岩层的透水性。

7.3 坝基溶洞顶板稳定性处理:

在6处坝基中,都有隐伏溶洞。处理原则是,溶洞埋深小于等于2.5m,洞顶板岩层厚度小于等于3.0m,洞高大于0.7m的溶洞应予以处理。

溶洞填料,宜采用低标号水泥、砂分层夯实填满,或用泥浆泵压浆填满。处理的目的在于改善坝基工程性能,提高稳定性,同时也有防渗漏功效。

7.4 回水池地基性能分析

回水池平面呈长方形(70m×210m),属于大型回水池。截留库区地表水,为选矿时循环水。

该地段的地层有:

第四系红粘土和强风化、中等风化石灰岩,同时还有6处隐伏溶洞。

该地段建水池,地层强度、变形等都可满足要求。因池底标高不了解,池底地层没法确定。

红粘土fak=200kPa,C=25kPa,Φ=20°,y=17kN/m3。

中等风化石灰岩fak=600kPa。

防渗防漏措施,可采用赤泥夹防渗膜处理方案。水池防渗漏标准应当提高。

关于隐伏溶洞处理,可采用坝基处理方案。

8 库区、坝址、回水池土、岩石试验结果

有关土、岩石的统计代表值()分别见表4~表7。

以上为岩土物理、水理和力学试验指标,因为库区没有建构筑物;坝址地段设计拟将中等风化的基岩做为坝基持力层。

9 场地水土腐蚀性和抗震设计参数

9.1 场地水、土对建材腐蚀性评价

场地环境类别按《GB50021-2001》规范附录G,属于Ⅱ类。

根据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按《GB 50021-2001》规范12.2节规定判定,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据场地土易溶盐含量分析结果,按《GB 50021-2001》规范12.2节规定判定,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9.2 抗震设计参数

根据《GB50011-2000》规范的规定,本场地属于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 (6度)。根据规范表4.1.3的规定判定,本场地属于II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s)为0.35。

1 0. 结论和建议

通过物探、钻探以及原位测试等7种不同手段,经过系统分析,相互验证,查明了场地喀斯特分布和形态总体构架。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的适宜性,以及防渗漏技术措施核心问题等,可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1)尾矿处理设施场,没有危及正常运营的滑坡、泥石流和全新世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

但有遍布场地的各种形态和类型的溶洞竟然高达240个。综合分析认为,本场地喀斯特发育程度应定为较强烈的。因此,必须采取防渗漏、防洞顶坍塌等有效措施,否则不能建坝建库。

封堵浅埋溶洞,既是对已成溶洞防渗漏、防洞顶板坍塌的有效而必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截断导水地下通道,不形成新生溶洞的重要措施。因此,至关重要,是工程成败的核心工作。

2)考虑到目前喀斯特理论尚不能完全指导勘察工作,勘察的精度尽管采用了多种手段,但不能排除尚有溶洞(穴)遗漏没有被查出。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所有采取防渗漏、防洞顶坍塌处理等措施均应从严,不能降低措施标准。

3)尾矿堆积场地防渗漏措施具体推荐方案,赤泥夹防渗膜防渗漏方案。铺一层赤泥、上覆防渗膜、膜上再铺赤泥。关键技术是防渗膜之间的搭接质量。

4)裸露落水洞,采用粘土、砂、石为填料分层夯实处理。洞径太大,不妨在填实后上覆盖板。

5)由于断层的张扭性作用,沿断层破碎带岩层构造节理发育,岩层完整性被破坏,既是喀斯特发育作用的条件,也是渗漏的要害部位。

建议考虑采用水泥注浆办法。具体注浆范围,可根据断层展布位置初步确定。必要时,可专门布点详查。

6)鉴于喀斯特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发生渗漏污染后果的严肃性和严重性,建议本工程采取动态设计,信息施工,超前预测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

7)尽管勘察工作采取了多手段,场地分析评价采取了多角度分析、综合判断、相互验证。但当前喀斯特评价仍处于经验多于理论、宏观多于微观、定性多于定量阶段。因此,不排除进行施工勘察,个别地层地质问题的进一步探查的必要性。

8)建议在尾矿库运营期间,严格执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范》(AQ2006-2005)有关安全规定和要求。

摘要:喀斯特地区场地和地基之复杂性自不待言。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地基的适宜性的分析评价,以及有针对性的地基加固处理和改造技术方案的出台,都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难度颇大。当前,指导喀斯特工程分析评价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备;探查隐伏于可溶岩层中溶蚀洞体的手段,很难说哪一种更具有适应性和可靠性,只有仰赖于多兵种、多手段的办法,以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和综合评判的方法,并以定性分析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评价的途径,方可达到定量和半定量评价之目的。本文是喀斯特地区赤泥尾矿堆积设施场地勘察、分析评价,以及防渗漏、防洞顶坍塌等的工程实录。之所以用勘察报告编写的形式撰就,能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升华和实践的精华,比起没有工程为依托的单纯理论阐述,可能更有参考借鉴作用。

8.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八

一、酒店现有场地分析

目前酒店可用房间数为??间,可承接会议人数至多为1800人左右。酒店在接待有住房需求的会议的同时,在接待无住房需求会议的接待能力上还能进一步开发。但目前有很多无住房的会议接待活动及宴会接待常常因场地无法满足而产生冲突,小型会议与大型会议常常因为场地问题常常出现不能同时接待的情况。

我市酒店业竞争激烈,除了原有的旅游、商务市场外,会议市场已成为酒店业争夺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

为扩大酒店会议接待场所,为酒店最大限度的提供会务及用餐场地,并在能接待更多大中型会议的同时也能承接多起中小型婚宴提供场所。建议酒店新增宴会厅项目,以此拓展酒店会议接待能力,同时新增配套婚宴、餐饮接待等设施,进一步提高酒店的会议与餐饮综合接待能力。

二、市场分析

随着会议型酒店这个概念在酒店行业内的认同度不断增强,酒店在近来年成为最流行的会议举办场所。政府会议、企业会议、商务会展的接待将有力推动2011年酒店??万收入的实现。

从2010年酒店客源分析中可以看出,酒店最大的客源分别是旅行社和商务公司,收入分别占客房总收入的??%和??%。旅行社市场的平均房价为??元,基本无会议消费。而商务公司的平均房价为??元,酒店70%的会议收入来自商务公司及商务会展。因此,进一步开发企业与商务会展公司的消费潜力将能为酒店带来更丰厚的收入。

会议组织者选择会议场地的主要考虑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酒店会展设施,特别是会议厅的大小,看其是否拥有足够的空间来做样品展示或会间茶歇,以及贵宾休息等;

2、价格和服务等级,酒店的会务接待人员是否能够为保证会务顺利进行而提供额外的服务;

3、酒店品牌以及酒店的周边环境是否有利于组织会务工作,交通是否便利等;

4、酒店餐饮服务及专业的服务人员是成功举办各类会议的基础。

**酒店毗邻市中心,能在短时间内到达火车站与国际机场,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无疑是其他酒店无可比拟的。新增宴会厅将酒店目前?? m²的会议厅面积扩大到?? m²左右,进一步缩小与??饭店?? m²的会议厅面积差距。

对于会议组织者而言,充足的会议空间、便利的交通条件,酒店周围完整的城市配套设施,将成为酒店的巨大优势,能更好地抢占我市的会议市场。在更新宴会厅布草、台呢以及其他必备设施,同进增加酒店会议新卖点的基础上,建议将会议室的租用价格由目前的报价提升至8折。

三、经营设想

(1)会议承接能力:新增宴会厅销售部建议命名为宴会厅*号厅,该宴会厅可

同时接待?起200人会议或婚宴,或独立承接400人会议或婚宴,为酒店提供??人以上3个分会场,60人的一个分会场,大大提高了会议承接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佳华在我市会议市场的占有份额。(宴会厅平面布置图附后)

(2)预计收入:单个会议厅租用价格建议为全天消费??元。3个分会议厅同

时租用的租用价格建议为全天消费??元。预计每月接待4次会议,收入为?元×4=?元,则二年收入为?元;加上每周接待4起婚宴(每周1起),预计?元/桌X40桌X4周,则二年收入为?元,会议与婚宴的预计总收入为:?元。以?万元的建设成本计算,预计在两年收回宴会厅*号厅的成本。

四、租赁建议

为提供客户综合性会议服务,增加会议相关服务的便利性,建议将设置**公司售票点在新增宴会厅旁边的出租区,可为顾客提供便捷的普洱茶品尝以及机票预订与换取登机牌等票务服务。

以上设想当否,请酒店领导指示!

9.新增交通设施报告 篇九

□ 文学院1004班社会调查小分队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21日上午9:00—11:00

调查地点:黄石交通路步行街及团城山公园

调查对象:黄石市普通市民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及采访

调查人:1004班社会实践调查小组

【摘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黄石市出现了交通道路拥堵的问题,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广大市民希望出行的快捷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出行的舒适性,这就对黄石市交通设施的设计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我们针对交通设施的一些主要方面——照明设施,公交站台,人行天桥,街道标牌等展开调查。另一方面,黄石市公共设施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以团城山公园为范例,从公园的整体规划,各类设施的配套情况等方面来考察。

【前言】众所周知,黄石举办首届矿冶文化节,成功推出了“山水园林城市”的主题。公园设施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黄石能否成功被打造为“山水园林”城市。另外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展现黄石的整体形象,交通设施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我们清楚地看到,公共设施在整体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黄石的多数公园的确是重视到“人”这个中心,但公园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当前,黄石市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交通系统运营和发展遭遇着一些困境。一方面,各种车辆迅速增长致使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状况趋向恶化,交通出行面临更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都要求享受更高水平的交通服务,他们要求出行足够的方便,快捷,舒适,市民的需求与黄石当前交通设施不完备的现状形成了矛盾。为进一步了解黄石市在交通设施和公园设施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组织这次社会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相结合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30份,并对被调查人展开采访,市民热情普遍较高,许多市民提出了宝贵建议,使本次社会调查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社会调查就黄石市交通设施和公园设施两个主题展开,并就两个主题分别设计调查问卷,社调小组成员分为两个小分队,分赴黄石步行街和团城山公园展开调查,关于交通设施的调查问卷(以下简称Ι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关于公园设施的调查问卷(以下简称Ⅱ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0份。被采访对象多集中在18—60的年龄段,且多为黄石本地人。

二.具体做法

⑴分发调查问卷⑵回收调查问卷⑶统计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量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⑸社调小组成员对分析结果展开讨论⑹提出解决措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关于交通设施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㈠.总的来说,市民对黄石市交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对未来充满信心,多数市民对近年来黄石交通发展持肯定态度。从静态角度来看,在问及对黄石市交通及其配套设施的总体感觉时,23%的市民表示很满意,68%的市民表示基本满意,只有9%的市民表示不满意,在问及对黄石现今交通流畅度的印象时,只有3%的受访者表示很差,97%的受访者给出了很好或一般的评价;从动态角度看,在回答黄石市目前道路状况与以前相比时的有何变化时,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有所提高,其中43%的人认为大幅度提高。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黄石市近年来交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但9%,3%的数据依然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在调查中,很多人表示虽然总体交通通畅,但在上下班期间依然较拥堵。

㈡.关于交通设施的调查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公交站台的设置上,40%的人认为是没有安装遮雨棚或损毁较严重,31%的人认为过于稀疏,有些地区没有覆盖到,19%的人认为是没有添加候车位。通过与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公交站台的比较发现,黄石公交站台在遮雨棚和侯车位的添加方面确实做的还不够,公交站台的设置相对稀疏。此外,访谈中有市民谈到现在部分站台已沦为广告载体。在问及目前的人行天桥能否满足行人需求时,81%的人表示基本满足,另有11%的人表示能很好的满足,这表明黄石交通设施在某些方面与其经济发展状况是完全符合的。在其它问题的调查上,市民都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如对于照明设施的配备,只有不到二成的人认为不满意,对于黄石市的街道标牌,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标示完整,能起到导向作用。在提出黄石是否有必要效仿武汉,在公交站台放置免费自行车时,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急需效仿,这说明黄石交通发展有其个性,交通拥堵程度比武汉要轻许多,乘坐公交也相对轻松。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出,许多市民认为人性化,便民是各种交通设施设计,运营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㈢.在对交通设施状况进行调查同时,我们也设计了问题来考察市民的交通意识,总的来说交通意识较好,但并非完全理想,如很多人表示若车流量较少,尽管红灯亮,依然会抢着过马路。这说明,市民的交通意识依然有待提高。

关于公园设施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㈠.总的来说,市民对团城山公园的总体感觉不错。在110份调查问卷中,无一人给予很差的评价,同时,在谈到最希望的公园风格时,绝大多数人选择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但对其是建在郊区还是市区的问题上,市民看法不一。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团城山公园符合了大多数人的胃口。

㈡.具体谈到公园设施时,与上文谈到的交通的状况一样,也反应了一些问题。在被问及团城山公园垃圾箱和椅凳的情况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分布虽然合理,但数量上不够,间距过大,给游客带来了不便。关于洗手间,大多人表示数量不够,分布也有问题,而且指示不够清晰,使游客不能迅速找到公厕。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游客认为应增加的设施主要集中在两大块—体育设施和精神文化设施,如各类球场用地和书报亭是广大市民比较关心的设施。另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要求公园附近应开辟停车场。其它问题,例如再被问及团城山公园是否有必要设置禁烟区和可吸烟区时,超过90%的人表示必要,因而公园除了提示游客别乱丢弃烟头时,还应明确划分区域。关于公园的游乐项目,多数人表示项目少,价格也贵,对公园设计的初衷提出质疑。当然,团城山公园有些方面还是得到市民一致认同,如上文已谈到的风格,以及其项目,景点的设计上适当考虑到了老人和小孩。

㈢.特别有借鉴意义的是,当被问及可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升团城山公园的游览价值时,40%的游客选择了丰富人文内涵,27%的游客选择了增加娱乐设施,另有19%的游客选择了完善周边餐饮,购物的服务链。这可看出,文化内涵始终是公园生存的基石。

四.解决问题成因及方案

㈠交通拥堵的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成因:①近两年来,黄石车流,人流增加,而黄石主干道的道路宽度变化不显著,部分地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还混在一起,部分地段既是行政中心又是商业中心,住宅中心,势必吸引了大量人流车流②城市总体规划和红绿灯,人行天桥设置等方面还需改进。规划方面,如车站设在城内,许多大商场和高层建筑周围没有配套的停车场,许多不该划停车位的地方划了停车位,多条路线的公交车集中于某一个地段等。③市民的交通意识有待提高

解决方案:从政府的层面看,针对功能过于集中的问题,建议拓展城市新区。由违规引

发的交通阻塞,要适当加建天桥,加强管理,聘请城市协管员。对于城市交通规划不合理的问题,要多个部门参与,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交通。从市民层面,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意识。

㈡.公交站台存在诸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成因:交通总体规划不合理导致了交通站台的稀疏和本身的不合理,而管理的缺陷导致了其沦为广告的阵地。

解决方案:市建委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对于过于稀疏和司机随意靠站的问题,一是要修建一批满足营运需要的站台和站牌,二是公交车严格按照站台站牌停靠,不得随意停靠。②对于没安装遮雨棚或侯车位以及损毁严重的问题,在站台设计时要把握科学,美观,实用的原则。站台应包括候车的平台,有能遮风挡雨的顶棚,有路牌,区域地图,候车座椅等配套设施。最好摒弃水泥,钢材,铁皮等建材制作,而采用玻璃钢,塑钢等新型材料制作。③对于广告泛滥的问题,首先站台应由市财政作为投资主体修建。站台可设置小型小型公益广告或商业广告牌,要统一规划,造型美观。要做到一站一景,与周围环境(街道门面)协调一致。

㈢.公园设施不完备的解决措施

10.生态产业——绿洲经济新增长点 篇十

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其研究历程大体上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三阶段。在古典经济经济增长理论阶段, 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则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这一因素;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阶段中,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新发展理论则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创新学派则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依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阐述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发展观, 关注的是资源和技术。当代的增长理论关注了社会、制度、文化等因素, 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发展观。但它们却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仅仅是一种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单向关系, 都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外生变量, 是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条件。生态缺失的经济增长, 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与现代经济增长一并而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诸多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各个经济体的增长实践都或早或晚地、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经济增长的困境, 人类的发展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 环境变迁、生态发展将日益决定现代经济发展的模式、运行方向及其发展趋势。健全的生态条件和优良的环境质量是直接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不仅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 而且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因此, 本文作出经济增长的“生态内因论”这一基本判断, 即:生态环境决定自然力并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 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主导性地位。这意味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若生态这一基础因子缺位, 经济系统则是一种畸形发展, 生态、经济和社会将进入恶性循环, 进而崩溃;反之, 生态因子将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继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子, 使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高效发展。在这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下, 经济实体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生态产业将居主导地位,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生态经济的浮现而提出的。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为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产业是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类型, 发展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效益, 也主要体现着生态经济的能量和效益, 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1、生态产业的定义。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 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 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2、生态产业的结构。

生态产业包括:主体部门———生态农业, 基础部门———生态工业, 支撑部门———生态信息业, 应用部门———生态服务业。

3、生态产业的功能。

生态产业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达到动态平衡, 从而提高整个生态圈的生产能力、消费能力与还原能力, 而解决生态平衡的关键则是微生物的还原能力。因此, 在生态产业建设中,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生态产业的效益。

生态产业与传统经济产业相比较, 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产业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通过不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 为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 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分层利用, 去除一些内源和外源的污染物, 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改善了的生态系统能够溢出更多的产品,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系统, 这样, 经济和生态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生态产业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以生物圈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为依据, 以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发展模式, 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手段的生产事业。发展生态产业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的最佳选择, 生态产业将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

三、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从景观角度看, 绿洲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 以荒漠为基质的各级植被斑块及镶嵌系统。故绿洲寓于荒漠景观中, 无沙漠无所谓绿洲。脆弱的荒漠生态本底, 使绿洲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不可逆性的特点。绿洲经济是建立在绿洲这一载体之上的。绿洲赖以存在的生态条件, 使绿洲经济活动规律明显不同于东部, 先天的生态脆弱使绿洲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生态限制, 生态风险大, 使绿洲经济必须比任何一个经济系统更加重视“生态”这一因子的基础性地位。离开了这个基础, 绿洲的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绿洲的经济发展不允许生态的缺失。所以, 绿洲经济就是在绿洲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物质条件下, 人类对绿洲生态系统所进行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 其本质是生态经济。绿洲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因子起主导作用的,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济增长。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心, 属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由于荒漠化以及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人类活动基本上集中在几千块孤岛式带状的绿洲上, 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由于生态要素的缺失,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的产业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给绿洲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和挑战, 新疆绿洲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困境。

1、绿洲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序扩张和环境失调, 使绿洲生态系统超过了承受的极限, 致使绿洲生态系统呈现“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 主要表现为:人工绿洲的扩张, 人口大量集聚, 生产、生活用水成倍增加, 地表截流、地下提水等人为过程使下游荒漠自然给水量日益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天然泉水溢出地带及湿地消失, 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土地利用不合理, 重用轻养, 有机肥施用不足, 养地作物苜蓿、绿肥及豆科作物面积小, 不能合理轮作倒茬, 土壤肥力下降;重灌轻排, 灌排失调,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农田生态系统不合理或无节制的用水, 将地表水 (包括洪水) 全部截留, 荒漠植被大量消失, 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2、化学污染、工业“三废”无治理排放, 使绿洲生态系统“熵值”不断沉积,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绿洲内化学污染、土壤沙化、次生盐渍化不但影响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直接制约着当前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益。例如:挖渠排碱同时也排走了大量的土壤肥力,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新疆中低产田占60%。绿洲城镇工业、生活废水无治理排放到下游水库, 农业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化学污染使绿洲生态环境越来越不适宜绿色、安全生产, 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3、因地理与交通阻隔绿洲农业经济系统外部经济环境的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交换不便。

新疆许多偏远地区的资源优势及名、特、优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绿洲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差, 只有依靠外部输入能量 (水源等) , 生态系统才有高产出;同时绿洲经济系统能量输出不平衡, 大部分工业性生活资料及全部生产资料依靠外部供给, 绿洲大量农产品外销, 在经济大循环中, 绿洲输出的是物质产品和财富, 而积累的是污染和贫穷。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掠夺环境、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生态贪困”现象普遍存在。

4、产业结构单一, 生物能量转化、增值率低。

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区总播种面积的近50%, 宜棉区超过80%。单一的种植结构, 致使作物病虫害增加, 土壤肥力破坏, 农业物化投入增加, 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益生产模式。同时, 新疆农产品的综合加工率不足50%, 且加工层次很低。

四、生态产业是绿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严峻的危机和挑战提醒人们, 绿洲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把“生态内因论”作为绿洲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引导绿洲经济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

1、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产业是以不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准则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可以使绿洲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 提高环境投资的回报率, 遏制退化的生态环境, 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和经济关系链。

2、发展生态产业, 有利于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 绿洲经济的增长, 是以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为代价的,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延续旧的发展模式, 带来的将是生态、经济的全面崩溃。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 经济要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

3、发展生态产业, 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优势。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绿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这种消费观念是生态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生态产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速。绿洲有特殊的生态资源, 特别是其丰富的光热资源, 具有发展特色生态产品的优势, 这有利于绿洲经济突出地域特色、打绿色牌、走特色路, 突破国际贸易壁垒, 规避环境风险, 形成新的经济支柱。

摘要:绿洲寓于沙漠, 有着非常脆弱的生态本底, 绿洲经济的发展必然有其独特的规律。本文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 以此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 指出生态产业是符合“生态内因论”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绿洲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生态产业,绿洲,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仇恒喜:发展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2004.

[2]毕秀水:经济增长理论生态要素的缺失及其重构[J].学习与探索, 2004 (6) .

[3]王如松:转型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0 (5) .

[4]李万明:绿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新疆农垦经济, 2003 (2) .

上一篇: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下一篇:语文课堂如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