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机制制度

2024-08-15

六项机制制度(共10篇)

1.六项机制制度 篇一

六项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效机制

近年来,临安市高度重视大学生回乡创业工作,结合本市实际,逐步建立起六项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效机制,促进临安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浙江临安建立起六项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效机制。

创业引导机制。由市人才办牵头,每年实施“人才兴市宣传月”活动,安排大学生回乡创业辅导讲座,召开“创业在临安”人才恳谈会、人才创业创新环境约谈会等,大力宣传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政策、信息、典型事迹。今年临安市组织、人事、新闻媒体等部门联合乡镇街道举办了“青春,在新农村建设中闪光”系列报道活动,宣传大学生“村官”扎根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工作风采;人事、劳动部门联合举办了“大学毕业生SYB创业培训班”等活动,着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创业技能。

沟通联系机制。建立在外大学生人才库。在人才中心、人才网设立“人才库”,对该市在外重点大学和特定需求专业大学生情况进行定期收集整理并动态更新,掌握毕业时间、创业意向和联系方式。

在人事局录用调配科、人才中心设立大学生回乡创业专门电话,负责联系答复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针、政策及信息咨询工作。成立吴越人才开发公司,办好毕业生创业服务窗口,为大中专毕业生免费提供创业信息、创业指导和创业推荐服务。

引才机制。着力拓展四大渠道,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大规模组团招聘引进,近年来每年组织用人单位到上海、西安、哈尔滨等大城市招聘人才,直接引进大批紧缺急需人才,就业政策《浙江临安建立起六项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效机制》。定期开展人才交流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大型人才交流大会、5次人才集市。积极开展网上招聘,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实现网上动态实时引进人才。加快人才智力柔性引进,通过菜单培养、项目合作、实践锻炼等形式加大智力引进力度。2004年以来,临安引进大专以上紧缺人才2658名,其中研究生和副高以上职称人才82人、本科生1558人。

见习机制。建立健全了大学应届毕业生见习机制,对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施见习制度。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市财政提供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其中市财政承担50%。2007年建立了6家见习基地,100余名大学毕业生得到见习锻炼。另外,人事部门还积极发动企业申报“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挂职)”,今年帮助一家企业争取到9名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

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机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力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建功立业、创业创新。2007年以来已经招聘了180名大学生“村官”,平时注重抓好教育培训,抓好规范管理,抓好实践锻炼,抓好待遇保障。今年起草了《临安市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在招聘录用、培养锻炼、激励机制等方面予以规范和保障。计划在2009年前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

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政府推动是前提,政策扶持是关键。临安市起草了《临安市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实施意见》,对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将参照相关规定予以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创业税收减免、创业科技项目扶持等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了《临安市引进人才公积金贷款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人员在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时,可不受连续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的条件限制,贷款最高限额可在正常贷款规定额度的基础上上浮30%,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住房消费保障。

2.六项机制制度 篇二

一、泾川县新农村建设的六项工作机制

一是创新科学决策机制, 提升决策水平。充分发挥县、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职能, 定期分析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制定产业政策, 完善建设规划, 健全工作机制, 搞好考核奖惩。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及时反映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经验、新问题, 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建立新农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县乡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干部、技术人员、离退休老干部等各界代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专题会议, 集思广益, 献计献策。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聘请有关专家、教授等专业技术人员, 定期对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科学分析、咨询论证, 重大决策实行听证和公示制度, 提高新农村建设决策水平。引导成立村民理事会,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农民群众热情参与, 把新农村建设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奠定了群众基础, 实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有机互动。

二是创新规划先导机制, 科学有序推进。把科学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性工作来抓, 一方面与产业开发结合。联系各村实际, 尊重农民意愿, 把产业用地和住宅用地通过协商合理调整, 建设前宅后园、前宅后圈等不同模式的农民新居, 修建一处住宅, 带动一项产业。另一方面与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结合。对边远山区的群众, 结合实施扶贫项目, 统一规划, 整体搬迁, 建设新村舍。与此同时把规划与村镇建设结合。在小城镇规划住宅小区, 引导产业大户、非公经济人士向小城镇聚集, 修建小康住宅, 兴办产业实体, 带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流动。同时, 按照方便生活、便利生产的原则, 对农村道路、水、电、有线电视、电话、宽带及村部、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体广场、农资服务站、农民信息之家、公共汽车站等通盘考虑, 统筹规划。按照修建新宅、复垦旧宅的要求, 对旧庄基采取政府投资、群众集资和个人自愿的办法, 全面复垦还田, 节约了土地资源,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使之形成了规划与节约土地结合。对规划建设整齐、房舍档次较高、不需要拆迁的住宅, 结合产业培植, 进行维修改造, 提升居住条件, 促进了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创新服务指导机制, 靠实工作责任。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办公室, 全力抓好工作开展。全面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制, 将重点工作细化到具体领导和相关部门, 提要求、定时限, 逐级靠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县、乡领导帮建工作责任制, 县上四大组织主要领导分片包干, 其他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帮建一个示范村,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帮建一个村, 县直有关部门联系抓好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或1个“三清五改”示范村, 派员驻村指导, 定任务、定奖惩, 并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全力支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锻炼和培养干部的舞台, 抽调政治素质好、思想观念新、工作责任心强的优秀干部, 组成15个新农村建设服务队, 常年驻村蹲点, 帮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 筹措建设资金, 组织培训农民, 指导发展产业。深入开展“千人学技术、万人进果园”、“千名干部助春耕”等活动, 干部带头学习实用技术, 面对面地给群众示范传授, 为促进产业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定期召开农村信贷分析座谈会, 金融服务新农村的能力不断增强, 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新农村建设氛围。

四是创新投入保障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 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以奖带补”专项资金, 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定期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 及时了解掌握业务部门项目储备、申报、批复和实施情况, 提出全县新农村建设项目整合意见, 依靠项目资金支撑新农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鼓励、支持农民、社会法人建办龙头企业, 资助修建道路、水利、文化、体育、教育设施等基础公益事业。按照“一事一议”的方法筹资筹劳, 支持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加大信贷支持, 全县开展了以“信用等级评定”、“创建信用镇、村、户”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工程”, 银政共同构筑良好的信用环境。各级金融机构主动调整市场定位, 降低门槛, 放宽条件, 投放涉农贷款达到全部贷款总量的30%以上, 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达到了70%以上。切实加强试点资金管理, 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公示制、招投标制等各项规章制度, 各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与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共同监管, 按建设规划安排用途和审核记账, 并由县审计局进行专项审计, 使专项补助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近3年, 通过采取向上争资、吸引投资、启动内资、信贷支持等途径, 全县共融通资金3.75亿元,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是创新监督评价机制, 促进工作落实。县级领导、帮建单位定期检查所包乡 (镇) 、村组的建设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包村单位结对帮建情况、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及新农村服务队工作成效进行量化监督, 对工作成效明显、进展较快的通报表扬, 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通报批评, 责令限期整改。实行新农村建设公示制度, 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和项目进展、资金使用等情况作为政务、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定期向群众公开, 接受群众监督。完善信访举报制度, 对群众举报认真受理、及时核查, 对群众反映的存在问题高度重视, 及时纠正, 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 积极采纳。加强社会和相关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监督, 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重点工程全面实行预决算制度、招投标制度、施工监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分阶段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督查、评价, 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是创新考核奖惩机制, 推进整体发展。坚持激励与考核并举, 把新农村建设列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年初制订考核办法, 层层签订责任书, 年终考核, 评比排序, 公开通报。把新农村建设绩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严格奖惩, 推进落实。

二、泾川县新农村建设的五条路子

一是坚持抓点示范, 走典型带动、区域推进的路子。坚持把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以产业大村为核心, 抓点示范, 以点串线, 扩线成面, 连片突破, 带动整乡、整区域推进, 使之建成了党原、窑店、飞云、玉都四大新农村示范区, 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初步形成。红河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以朱段、东庄、吴家3个村为重点, 整区域开发无公害蔬菜, 建成了红河乡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区。建立县乡领导抓点示范工作制度,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示范园区建设, 培育建成了党原丁寨、樊家, 飞云坡头、南峪, 王村墩台等不同产业基础、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建筑风格,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农村示范村30多个。通过典型示范、效益分析、算账对比, 使农民由羡慕到纷纷仿效, 带动整乡整区域突破, 全县初步形成了“抓点示范、以点串线、扩线成面、联片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 走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路子。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 把全县的215个行政村分类排队, 按照“实力型”、“成长型”、“待哺型”三个层次, 分类指导, 梯次推进。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实力型”村, 确定高层次的建设目标, 通过扶持引导, 使其走自主发展的路子;对已经稳定脱贫、具备加快发展基础的“成长型”村, 确定较高层次的建设目标, 走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建设的路子, 通过项目扶持、产业增收, 向“实力”型迈进;对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和尚未脱贫的“待哺型”村, 走投资启动、扶贫开发的路子, 通过政府投资, 群众参与, 向“成长型”和“实力型”转变。

三是坚持产业开发, 走果畜互支互促、循环发展的路子。注重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 加快构建生态有机果品、现代畜牧、无公害蔬菜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等农村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坚持以种养结合为基础, 在果品、畜牧大乡和重点村大力发展有机果品和现代畜牧业, 以沼气为纽带, 大力推广“牛 (猪) ———沼———果、牛 (猪) ———沼———菜、牛 (猪) ———沼———粮、牛 (猪) ———沼———草、果———草———鸡”等循环发展模式, 以畜养果, 以果促畜, 畜牧产业规模壮大, 果品产业提质增效, 产业关联度有了较大提高, 初步形成了果畜互支互促、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同时, 依托恒兴果汁、育才酒精、旭康肉食等龙头企业, 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组成紧密有序的产业链, 使农产品得到循环利用, 多次增值, 不断提高农产品效用和附加值, 形成“粮食———龙头企业———酒精、酒糟———养殖———畜产品、粪便———沼气———沼渣、沼液———种植业”、“果品———龙头企业———果汁、果渣———饲料加工———养殖———畜产品、有机肥———沼气———沼渣、沼液———果品”等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走出了“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发展路子。

四是坚持项目支撑, 走整合资源、项目带动的路子。坚持项目为纲, 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以项目支撑现代农业, 以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和“项目优先向示范村安排, 资金优先向示范村倾斜”的要求, 多方整合交通、教育、卫生、农村能源、人饮、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 在关系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集中实施, 重点突破, 连片开发, 区域推进, 集中物力财力, 做到最佳配置, 做大规模, 做强效益。近两年来, 整合项目40多项, 捆绑使用资金8450万元。

3.六项机制制度 篇三

新疆伊犁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02月06日16:1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疆伊犁州根据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32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州、科教兴州、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创新财政支农机制。

一、建立健全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的支持。牢固树立抓项目资金促发展的理念,把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大争取项目资金的工作力度。加强农业财政与各级农口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做好支农项目资金的规划编制和申请上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农村工作的指示精神,了解掌握产业布局和政策投向,明确支农工作任务,确定农业财政工作重点;根据自治区农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和落实贯彻意见,明确财政部门重点支持的产业和环节;安排农口部门项目前期费,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调动农口部门积极性,鼓励争取上级的项目支持;二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保证支农资金投入逐年稳定增长。实现对“三农”的投入占当年新增财力不低于15%的目标,力争州本级2009年支农资金达到2500万元的规模;三是强化县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与县市签订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明确农业投入考核指标,将考核指标纳入县市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中,保证县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

二、进一步拓宽农业投入的来源渠道

一是继续推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工作。加快农村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扩面工作,为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提供有效平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民办公助机制。积极探索创新财政支持、民办公助的资金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逐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社会资本,调动农民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变“要他干”为“他要干”。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等办法,将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农村劳动力资源捆绑,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三是完善农业投入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支农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扩大贴息资金总体规模,加大贴息力度,提高贴息率;通过补助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认真执行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建立农业保险投入机制,采取提供保费补贴、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或提供再保险等有效措施,积极鼓励保险公司拓展农业保险业务,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四是继续推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评价奖励制度。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予以奖励,提高金融机构投资“三农”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社会事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加强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支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根据州党委的发展战略,适时调整财政投资方向

适时调整财政投资方向,重点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贴,加大对农村和农业领域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土地开发治理的力度,提升土地质量和产出效益,扩大农业承载量,促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变,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支持渠系功能配套工程建设,加大地表水、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和渠道防渗建设,解决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发挥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命脉作用;二是重点支持畜牧业、设施农业和林果业的发展。在畜牧业方面,重点支持牲畜品种改良、畜产品基地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在设施农业方面,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加工、销售。重点支持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绿色农产品基地论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林果业方面,重点支持林木种苗繁育、新品种示范推广、林果病虫害防治。同时,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县市发展畜牧业、设施农业和林果业;三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采取财政贴息、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配套资金、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担保等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小企业整合,促进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优质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支持农口外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四是适度调整地方各项惠农补贴政策投向。改变奶价补贴的支付环节,将奶价补贴的支付与龙头企业奶源收购相挂钩,既扶持了奶牛养殖户又保证了龙头企业的原料收购,实现奶牛养殖户与龙头企业的双赢;区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建设补助对象,采取不同的补助标准,对农户直接从事温室大棚建设的,提高补助标准;逐步调整设施农业建设的补助环节。从重点对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建设的补助逐步转向温室作物新品种推广、产品仓储保鲜运输、市场开发、农产品有机论证和检测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环节。

四、积极推行部门和资金整合工作

一是加强对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成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纳入县市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之中;二是积极推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建立由农办、财政、农林等各部门负责支农资金整合分配的相应工作制度,形成支农资金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口管理、统分结合的整合工作机制,构建了统一、规范、协调、互补的支农资金使用格局,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整合涉及“三农”各类资金的管理部门,改变目前资金管理分散和交叉的现象。将涉及“三农”的各类资金的管理部门进行合并,对涉及“三农”的各类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解决资金管理分散和交叉的问题,降低支农资金的运行成本;四是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试点可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布局和优势产业情况,确定切合实际的区域发展和投资方向,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从项目申报入手,统一规划、统一申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资金整合按照“渠道规范、用途不变、效益优先”的原则,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促进整合工作的有序开展;五是建立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奖惩制度。从州本级支农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县市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核奖励,同时,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市,在项目上予以倾斜支持和优先安排。

五、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特别是对整合后的各项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完善,使之相互衔接;二是规范项目资金的申报。杜绝无序申报、重复申报、随意向上级争取资金的行为。州本级财政对县市的支持要从搞平衡、散胡椒面转向对符合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倾斜;三是建立支农资金绩效考核制度。对重大项目进行跟踪问效,将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情况与资金分配计划相挂钩,充分利用公式法、因素法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四是改革和完善项目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招投标制、项目公告知、专家评审制、中介评审制,将财政投资审核业务延伸到支农资金项目管理的各环节;五是完善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检查监督制度。建立违纪问题责任登记制度,强化支农资金项目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支农资金安全、有效的正常运行;六是完善现行的州本级支农资金管理办法。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支农项目资金由2008年的925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项目支出由分散投资转向集中投资,由一般项目向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倾斜。在畜牧业方面,重点支持牲畜品种改良、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在设施农业方面,重点支持绿色农产品基地论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林果业方面,重点支持林木种苗繁育。在水利方面重点支持渠系功能配套工程建设。在农机方面,重点支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项目前期费的安排,由2008年的120万元增加到400万元,鼓励农口各部门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增加“以奖代补”资金,由2008年的605万元增加到900万元。

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力度

以农业主产区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二是规范农业开发资金管理,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将农发资金与其它支农资金捆绑使用,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

4.太白.六项制度、严肃会风 篇四

[ 信息录入:政府办 | 时间:2013-05-08 | 作者: | 浏览:242次 ] 为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治庸、治懒、治散”,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太白县建立健全“六项制度”,严肃会风会纪,以会风转作风,全力提升机关效能,聚集加快发展正能量。

一是建立健全会议通知落实制度。加强对各镇、各部门办公室的管理,确保会议内容及时、准确地通知到单位主要领导及各参会人员。

二是建立健全会议请假制度。县上召开的各类会议,参会人员严格按照参会范围,原则上不得请假,与会议冲突的其他工作安排,应尽量予以调整;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或调整参会人员的,及时履行请假手续后方可请假或调整人员。

三是建立健全会场纪律制度。要求参会人员提前15分钟到会并签到,按指定位置就座,将通讯工具关闭或置于静音状态,严禁在会场内接打手机、随意交谈,不允许办理与会议无关的事项,不得无故早退。

四是建立健全会风会纪监督机制。县政府督查室对会风会纪进行重点督查,对凡事前不请假、无故缺席、会前10分钟没有履行报到手续,且未能及时说明原因、会议期间迟到早退、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等不良行为,均记录在案,与考核、干部使用挂钩。

五是建立健全会风会纪通报机制。每次会议结束后,县政府督查室根据参会情况记录,对相关情况适时予以通报,并责令未按要求参会单位作出书面说明。

5.护士十六项核心制度 篇五

手术室

目录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6.查对制度 7.给药制度 8.护理查房制度 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0.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1.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2.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3.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14.护患沟通制度

15.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16.病房一般消毒隔离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医|学教育网整理。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二.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八.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十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特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二.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一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二.护理要点: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护理患者。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三.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对危重患者、手术后患者、待产妇、分娩后、小儿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

四.对规定交接班的毒、麻、剧、限药品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五.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危重、手术、小儿患者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七.交班内容: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变化、当天或次日手术患者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天患者的总数、新入院、出院、手术、分娩、病危、死亡、转科(院)等及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的留取等。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查对制度

一.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四.输血: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输血前由两人按上述项目复查一遍。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五.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瓶标签上的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对后再执行。

六.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核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七.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

(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

(6)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八.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给药制度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三.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每日随时轮流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无菌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每月进行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有详细查房结果。

3、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二.科护士长查房:

1、每日上午巡视病房,查病房秩序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

2、每两周进行一次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方法同护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三.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两周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记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四.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五.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主任(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三级业务查房。

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二.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象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

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械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用电安全。

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内容包括:皮肤压疮、患者跌倒、导管滑脱、意外伤害、用错药、打错针等护理事件。

二.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当事人第一时间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三.护士长及时组织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针对具体情况,组织科室有关人员开展讨论,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记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后果、处理及防范措施,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

四.科室在组织调查护理不良事件过程中,应当专人保管相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丢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五.一般不良事件发生后要求24小时内报告;重大不良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立即报告护理部及医教办。对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一.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三.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四.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一.病室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值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要按管理要求执行。

二.医疗文件必须保持整洁,各种记录单应按病历排列顺序整理,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用后归原处。

三.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四.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定时检查医疗文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五.出院患者的病历整理后由护士长总检查一次,风进入病案室后的病历不得再借进行重新修改。

六.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其病历须按规定装订,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七.病室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记录,用完后妥善保存1年,以备查阅。

八.标有医疗机构的病案本、单、册以及处方,各种检查申请报告单,证明文件等,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卖、转让和出借,其他医疗机构不得冒用。

护患沟通制度

为提高患者对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广大护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确保护理安全,化解护患矛盾,更深层次提升护理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一、护患沟通时间:护患沟通贯穿于患者从门诊到住院、出院、出院后整个过程。

1、门诊设立服务咨询台、健康知识咨询台、投诉台。导诊人员负责接受患者咨询,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并行分诊、导诊等。

2、患者入院,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室人员、环境、医护人员等。

3、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护士在患者检查、治疗、护理、手术、处置等前、中、后均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说明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并有针对性的做好饮食、卧位、药物、休息等方面的宣教,交待医药费用等情况。

4、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做好出院指导,向患者交代休息、饮食、功能锻炼、服药、病情观察、复查及其它注意事项。

5、接受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及电话咨询,负责对重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二、护患沟通方式:

1、床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要及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2、分级沟通: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复杂程序及预后的好差,由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沟通,尤对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纠纷苗头的,要重点沟通。

3、集中沟通:召开患者及家属工休会议、征求意见并进行健康教育讲课。

4、出院访视沟通。

三、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明确沟通的重要性,学习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艺术修养,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真诚、耐心地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倾听,尽量让患者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解释。

2、沟通前要掌握患者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和家属的社会及心理状况。

3、沟通语言应通俗易懂、简单明确、避免过于专业化术语和医院常用省略句。

4、对有严格要求的注意事项,必须明确无误,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待清楚,绝不能含糊不清。

5、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尊重患者人格,使用安慰性的语言,语言讲究科学性、针对性。

6、对丧失语言能力的、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的、实施患者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的行为或一些特殊患者,应当采用书定形式进行沟通。

7、对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一护,护一护之间要求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护士长向家属进行解释,避免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的疑虑心理。

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

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留取标本及抽血化验。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检验科联系,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二.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②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将血袋连输血管包好送血库做细菌学检验。④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二.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三.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四.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五.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六.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七.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十.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十一.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十二.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6.六项机制制度 篇六

1 创新经营体制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前提

尖山农场始终坚持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 创新经营体制, 实行土地准股份制经营, 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强化“统”的功能, 坚持“六统一”管理, 保证了“六项”基本制度的实施。

1.1 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 稳定“三区”轮作制

尖山农场以“提质、增产、增效”为重点, 按照稳麦、压豆、扩玉、增加马铃薯、增加甜菜种植面积的思路和方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建立了“玉米、大豆、麦杂经”三区轮作体系, 完善了轮作制度。玉米面积由2006年的0.5%提高到2010年的22.5%;大豆由2006年的59.6%降低到2010年的51.2%;小麦杂粮经饲作物由2006年的33.9%降低到2010年的20.5%, 作物种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粮豆总产由2006年的7.1万t达到2010年的13万t, 增长了83.1%。2010年玉米比2009年增加面积1893hm2, 增加总产约2万t。

1.2 实施以抗旱为中心、低碳农业为方向、间隔深松为基础、耙茬少耕为核心的耕作制度

全面推广免耕或少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实现了铧式犁翻耕作业向间隔深松、耙茬少耕的耕作方式转变, 打破犁底层, 增加了土壤通透能力, 增大了土壤库容, 提高了雨水利用率。由于地表秸秆腐烂后形成大量有机肥料, 明显提高了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试验表明, 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比传统耕作的减少81.8%, 土壤贮水量平均增加15%, 水分利用率提高23%, 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06%。增加了粮食产量, 保护了生态环境, 降低了作业成本。

1.3 实施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基础、提高种子质量为核心、统繁统供为手段的统一供种制度

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要求, 尖山农场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体系, 按照生态区域适应、结构布局合理、推介主导品种、农户自主选择、农场标准化统一供种的方式, 实现种子机械加工率、包衣率、良种覆盖率和统一供种率100%。2010年全场统供玉米种子144t、青贮玉米种子19t、甜菜种子417个单位、马铃薯种薯1865t、小麦种子850t、大豆种子1800t, 节本增效180余万元。

1.4 以土壤养分测定为基础, 以农作物产量需肥为目标, 全面实施测土配方的施肥制度

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的开展, 一是在施肥方法上, 由上清下混一次施入的浅施肥向深施和因土、因作物的需要施肥转变。二是科学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 即使N、P、K比例更加合理, 并依据产量目标调整施肥量级。公顷施肥纯量小麦由120kg 增加到150kg, 玉米由225kg增加到300kg, 大豆由120kg增加到142kg;公顷产量分别由4500、8250、2625kg提高到5250、10500、3075kg。优化肥料施用结构, 协调作物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 增强抗病、抗逆能力, 减轻农作物病害, 减少农药的使用, 从而提升和改善农产品质量。减少盲目性, 提高科学性,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1.5 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 按照统防、统治的原则, 实施以减少用药、提高防效、降低成本、保障生产为目标的植物保护制度

尖山农场进行长期控制长残效和高残留农药使用, 规范植保制度, 确保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药准入上, 严格控制农药进货渠道, 坚持农场统一供药;在农药使用上, 严格控制农药品种和用量, 坚持统一配方;在农药管理上, 落实责任人制度, 坚持目标考核管理;在农药质量追溯上, 认真落实原始记录和档案管理, 坚持电子档案和书面备案制度。

1.6 实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 以发展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灌溉制度

发展节水灌溉, 不仅是节水需要, 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需要。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初步转变。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基础

尖山农场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保障农业“六项”基本制度落实到位,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仅2010年就投资4115万元, 用于更新现代农机装备。

2.1 引进配套机械, 为优化种植业结构提供保障

农场为确保种植业结构调整, 实现科学合理轮作, 新增进口精密播种机15台, 新购进玉米掰棒机13台、玉米秸秆打捆机4台、玉米秸秆还田机5台、凯斯6088/7088等大型收获机14台, 新购置了甜菜育苗蹲土机和移栽机各7台, 新购荷马T3收获机1台、甜菜打顶机和牵引式收获机1套, 马铃薯播种机4台、收获机5台, 自走式青贮收获机1台, 背负式青贮收获机6台, 实现了玉米、甜菜、马铃薯、青贮等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栽培。

2.2 更新现代农机具, 实现耕作方式的转变

耕作制度的改变, 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机械做保证。尖山农场新购进凯斯435联合整地机1台, 迪尔7830大型轮式拖拉机18台, 并配套安装GPS自动导航驾驶系统, 新购大豆大垄整型器50台、联合整地机18台, 提高了作业标准和效率, 降低了作业成本。

2.3 引进先进种子加工机械, 保证种子精选质量

尖山农场多年来, 始终坚持统一供种制度。为提高种子质量和标准, 新购置5XDG型大豆种子精选机, 对原有小麦种子加工生产线进行改造, 每年可精选小麦良种1200t、大豆良种2000t;投资97万元新增水泥晒面7500m2, 新建种子仓储库2000m2, 增强了种子仓储能力, 为全场统一供种提供了保障。

2.4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中心, 保证科学合理施肥

尖山农场新建200m2的土壤检验检测中心, 几年来累计完成土壤样品检测4569个, 2010年秋季已经采集土壤样品2000个, 2011年1月完成了样品化验检测, 为全作物、全面积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新建测土配方施肥配肥中心, 全场统供配方肥7566t, 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100%。

2.5 加大机械投入, 保证用药安全

尖山农场加大施药机械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确保植保措施的改进, 实现了统一机械标准、专业的配药队伍。农场现有悬挂式喷药机50台, 全部采用进口喷药泵和喷头;自走式喷药机1台。全场共有经过培训的配药技术人员50余人, 确保每台喷药机都有专人配药, 每块地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方施药, 杜绝了药害、草荒及长残留问题。

2.6 发展节水灌溉, 为粮食高产创造条件

尖山农场现有抗旱机井30眼、各类喷灌机械26台套, 可控灌溉面积2000hm2, 重点对马铃薯、甜菜、玉米等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实施节水灌溉。每年投资20万元左右用于人工增雨防雹指挥防御体系建设, 在防雹增雨上, 全面积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2010年实施增雨防雹31次, 发射炮弹427发, 全场范围内在干旱时期得到了有效降雨。

3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手段

3.1 推广新技术, 科学组装“六项”基本制度

多年来, 农场坚持应用优质品种选用及种子精选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氮肥后移施肥技术、作物健身防病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农业示范技术、麦类深施肥等技术, 实现农业新技术与“六项”基本制度建设科学组装。

3.2 创建园区和示范带, 带动“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全场新建占地面积30hm2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64km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带, 每个管理区都有高产攻关示范田。在创建过程中, 突出示范意识, 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全场共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20项, 集中展示大豆新品种110个。为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成果集成与转化, 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良品种推广, 良种良法栽培模式示范, 搭建科技平台。

3.3 开展培训, 提高素质, 促进“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农场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目标, 全面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与服务。每年组织“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和其它各类培训, 培训干部、职工及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 全面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通过提高素质促进“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4 强化管理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根本保障

4.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为农业“六项”基本制度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农场始终把落实“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列入农场工作的重要议程, 加大考核力度, 实行工作成效问责制, 层层签订责任状, 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原则, 建立健全“六项制度”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 为“六项”基本制度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4.2整章建制, 强化管理, 为农业“六项”基本制度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a.完善了土地承包制度。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无滥涨价现象和上访事件发生;同时, 建立土地公开流转制度, 有效推进了农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b.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通过建立实施农业投入品使用制度, 农场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进行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 并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来组织生产, 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合理施肥、安全用药、科学发展。

c.建立了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农场的农产品在种植、贮藏、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存档, 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

7.发展党员的六项制度 篇七

1、入党积极分子“两推”制度。基层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从入党申请人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根据推荐情况、本人现实表现情况,研究确定。推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得票情况当场公布。一般情况下,推荐票达到半数以上的,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2、集中培训制度。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确定为发展对象的,要参加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集中培训结束时,培训对象要参加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发展入党(填写入党志愿书)。成绩不合格的,安排其补考或参加下一期培训和考核,暂缓发展入党。

3、票决制度。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时,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票超过有表决权的应到会党员的半数以上,方可接收或转正。表决时,需设立监票员、计票员,当场投票、计票、公布结果。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进行讨论,一并投票表决。党委审批预备党员或批准预备党员转正时,应一并审查计票结果。

4、公示制度。对拟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拟转为正式党员的预备党员,以张榜公布等形式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简历、工作单位及职务、近三年奖惩、党组织培养教育考察等情况以及受理时间、联系电话、联系人、信箱、邮编等。公示范围,一般为公示对象工作、学习的单位,也可根据需要扩大到公示对象的居住地。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安排在支部大会票决通过后、基层党委审批前进行。在此期间,基层

党委和党支部共同受理群众意见。基层党委调查核实问题,应在公示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

5、预审制度。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前,党支部要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材料报基层党委进行预审。主要审查发展对象的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推优”材料、计生证明、培训考试、两次推荐情况、政审材料、公示情况、思想汇报等。发展对象是私营企业主的,基层党委要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材料报区委组织部进行二级预审。

8.重大项目管理六项制度 篇八

继续实行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把重大项目投资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单位,一套班子,一个领导,一抓到底。市直统筹推进项目总体推进工作任务由市直各主管部门负责;县(市、区)统筹推进项目总体推进工作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部门的一把手是推进相应重大项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推进工作负总责,年终市委统一进行工作考评,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的机制。继续实行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市四家班子领导及“两院”主要领导每人至少负责一个重点项目,市四家班子正副秘书长每人负责一个重大项目,专门负责对口联系和牵头推进。各重大项目责任单位要成立由单位领导为组长的专门小组负责具体项目推进工作,工作小组名单报市重大项目办备案。各县(市、区)也要将重大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层层落实到县四家班子、部门及乡镇领导上,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都抓项目,抓投资的良好局面,齐心协力地完成我市2012年重大项目建设任务。

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力度

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部门联合审批机制,总结联审工作经验,根据项目审批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制定不同的联审工作方法,优化联审工作流程。各审批部门要采取措施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一是进一步优化审批工作环节,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将服务窗口下伸或前移,提高审批效率;二是主动联系项目责任单位和业主,派专人深入业主单位,及时跟踪了解情况,指导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组织相

关人员对重大项目申报材料进行优先受理、审核、审批;四是加强发改、工信、国土、住建、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在工作中的协调,发挥合力,在遵循依法审批的前提下,切实起到超常规加快项目审批手续的作用;五是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掌握影响项目发展的最新信息,发挥项目业主和自治区审批部门的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为我市申报项目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六是各项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要加强与项目业主联系,指导、协调、督促业主按计划开展前期工作,及时完成项目审批材料的编制、组织上报。

三、充分发挥重大项目联席会、汇报会的作用

建立重大项目联席会、汇报会制度,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联席会的作用,遇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协调、及时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市重大项目联席会由市政府分管重大项目的副秘书长组织召开,成员单位有: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市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局、住建委、国土局、林业局、水利局、综合执法局、交通局、统计局、监察局、金融办、高铁办、市各投资公司。市政府每月定期召开重大项目汇报会,会议由分管重大项目的副市长主持,各县(市、区)各项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要亲自汇报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四、加强检查督察,实行问责

由市督考局、市重大项目办等部门组成专门督查队伍,定期或不定期逐项对重大项目按开工、竣工、时间进度、投资量和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等方面进行督查,并形成督查报告报市四家班子领导。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及部分重点项目业主,也要对本单位项目建设或服务项目建设的情况进行内部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实行问责制,对于影响项目建设的环节和无特殊原因完不成投资任务的单位,凡是负有责任的,属于单位的要对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实行问责,属于个人的要对有关人员实行问责。

五、做好考核奖励

将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县(市、区)、各市直部门年终绩效考核,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奖励机制,对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好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给予表扬奖励;在市本级掌握的资源配置上给予适度倾斜,在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安排、审核审批、投融资等方面优先安排和支持;对推进重大项目工作不力,任务完成不好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通报批评。

六、建立项目月报制度

9.六项机制制度 篇九

人力资源

建立安全生产领导责(__jian li an quan sheng chan ling dao ze)任制度 • 该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安全生产运营工作;并在内部设置了运营科;成立了专职安全治理队伍;详细负责日常安全生产治理工作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实行部门领导安全问责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科室人员按照岗位职责明确了相应职责;做到了岗岗有职责、人人有责任 •

人力资源

建立运营安全检查制度 • 实行责任领导24小时轮流带班;运营人员24小时值守;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做到不空岗、不脱岗、不误岗 • 实行安全生产定期大检查;对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管线和设施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拉网式排查;不留死角;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 坚持日常安全巡查制度;每小时一巡查;包括进出站压力、温度、流量以及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等;发现故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 对排查出的问题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限期整改;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 •

人力资源

建立气源與抢险应急治理制度 • 为及时有效处理日常生产运营应急事故;积极应对气源紧张情况;该公司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操作性强、高效适用的原则;研究制定了《日照市自然气有限公司应急抢险预案》和《日照市自然气有限公司气源应急预案》;严格规定了操作规程;明确了抢险與气源应急处理程序;并加强日常演练;增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了突发事故处理的及时、迅速、高效 • 人力资源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人力资源治理师考试动态最全的人力资源面的备考资料

建立设施设备使用和检测维护保养相结合制度 • 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使用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按照使用规程准确使用设施设备;并坚持定期检测;随时维护保养;实现了生产與维护保养两不误;达到了效率的最大化;不但保证了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而且延长了设施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休周期;为生产提供了最佳状态的生产设施设备 •

jdm690323@yahoo.com.cn

建(__jian)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通过集中学习、個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 开办了“职工课堂”;规定每周一晚上为集体学习日;集中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通过聘请专家授课、集体讨论、职工自学等方式;系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 • 目前已开办课堂8期;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安全教育和职工培训制度化、常常化;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不断提高 • 人力资源论坛是是一個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提供HR工具箱下载、人力(gong1 ju4 xiang1 xia4 zai3 _ren2 li4)资源交流的平台 •

10.六项机制制度 篇十

一、计生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定制度

1、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协议的修订完善要由村民自治领导小组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召开议事会讨论决定。

2、计划生育工作意见、方案、措施的制订要由村民自治领导小组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召开议事会讨论决定。

3、计划生育重大事项要由村民自治领导小组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召开议事会讨论决定。如:贯彻落实现行生育政策,维护村民法定生育权利,利用村级集体资源实施计划生育奖励和帮扶,自治组织成员的罢免和増补事项等。

二、计生事务公开制度

凡是需要村民监督的计划生育事项都应列入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方案,经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查同意后,由村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

(一)公开的内容

1、对符合政策再生育人员的审批结果公开。

2、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公开,对违法生育人员的处理及社会抚养费的收缴情况公开。

3、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及符合政策奖励人员的审批情况公开。

4、计生困难家庭和新增“三结合”人员的帮扶对象公开。

5、当年出生情况进行公开。

6、免费技术服务内容公开。

7、计划生育办事程序公开。

8、计生财务管理情况公开。

9、流动人口办证情况公开。

10、对群众举报事项及调查处理结果公开。

(二)公开的方式

采取及时上墙公开与定期上墙公开的方式。

三、村级民主评议工作制度

1、每半年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召开村评议会,报告计生工作情况。听取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与考核情况;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村级计划生育职责的落实和工作效果;计划生育经费管理;村级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和履职尽责考评情况;计划生育事务公开情况;服务工作的好与差等,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评议结果要与村有关干部的使用和补贴直接挂钩,并作为镇人民政府对村计划生育工作评估的依据。

2、符合奖励扶助的对象,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民主评议。

3、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新增的“三结合”帮扶对象,要组织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4、对计划生育统计上报,有无错、漏、瞒报,弄虚作假的评议。

四、计划生育工作举报制度

1、举报制度的执行,坚持实事求是、严格保密保护、正确及时处理的原则。

2、举报的内容包括:村级计生自治组织在管理服务中工作消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及弄虚作假现象;村干部及村民违法怀孕、生育、收养行为。

3、在村民集中居住地设臵计划生育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在村委会办公室设立举报点。

4、举报事项属村级处理的计划生育事项,由村计划生育自治组织在30日内及时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属计划生育行政机关管理的举报事项,村级自治组织应及时移交。

5、对举报人实行严格保密和保护,杜绝打击报复。

6、对举报人举报的情况经调查属实的,在30天内每例奖励举报人50元——100元。

五、村级计划生育自治组织服务制度

1、成立村、社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2、设立计划生育服务室(有房屋、有牌子、有服务人员、有药具箱或药具柜、有生殖健康宣传挂图、有必备的热水瓶和水杯)。

3、加强对村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有计划生育宣传品、宣传阵地和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计生中心户、计生协会、生育文化大院的作用,计划生育宣传品,入户率达90%以上,对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达85%以上。

4、村计生协会每季度组织会员学习一次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科技致富知识。做好生产、生活、生育指导工作,引导群众科学致富。每半年评议一次计划生育工作。每季度听取协会小组长汇报

一次工作及群众需求的意见、建议。每半年至少向上级协会反映一次群众需求和建议。

5、以村计划生育服务室为基础,定期组织已婚育龄妇女参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生殖健康及科普知识的学习活动,为已婚育龄群众免费提供避孕节育知识和药具服务;指导群众采取一项安全、有效、适宜的长效避孕措施;开展上门服务,为已婚育龄群众送避孕药具上门,并做好术后访视及药具随访服务,无溺弃女婴和大月份引产的情况发生。

6、出具办理《婚育证明》、《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证明,不收取任何费用。协助县、乡(镇)、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组织已婚育龄妇女参加“三查一治”等生殖健康服务,通知面达100%。

7、坚持预防为主,对有违法怀孕,收养行为的村民要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其纠正违法行为,杜绝本村违法怀孕、生育、收养行为的发生。

六、“两包一挂”制度

两包:

1、包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实现计划生育“两无”村,外出人员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率达85%以上,外来人员验证率达85%以上,避孕措施及时率达90%以上,避孕措施长效率达75%以上,干部群众对法律法规知晓率达85%以上,奖励政策落实

准确率达100%,“三查一治”服务面达90%以上,为已婚待孕妇女宣传叶酸片使用。

2、包经费。乡(镇)在计生事业经费中用于村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经费人均不低于1元,确保村民自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挂:

1、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好坏与干部的报酬挂勾,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对村、组干部给予惩处。

上一篇:喂出来教学实录王君十下一篇:保险公司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