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方式(共11篇)
1.森林经营方式 篇一
森林经营管理
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促使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森林区划:是林业局内部的区划,是针对调查规划、行政管理、资源管理及组织林业生产措施的需要进行的。森林经营区划系统: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
林班:是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林班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林班区划方式有三种: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
小班: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分出不同的地段,即为小班。其特点是:小班内部具有相同的林学特征,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相同,是林场内的基本经营单位,也是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调查因子的显著差别是区划小班的依据。划分小班的条件有:土地权属、土地种类、林种、优势树种、龄级或龄组、郁闭度、林型或立地条件类型、地位级或地位指数、林分起源、坡度级、出材率等。
森林调查:分三大类:一类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间隔期为5 年。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包括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专业调查、多资源调查),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州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复查间隔期为10年。三类调查,即为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施工前进行的调查。
一类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国家林业局布置下统一完成。一类调查以固定样地为主,必要时配置部分临时样地。
小班调查方法: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中涉及地域最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方法有:样地调查法。标准地调查法;目测调查法;角规调查法;回归估计法。
森林调查常用的专业调查有:生长量调查、消耗量调查、森林保护调查、立地条件调查、出材量调查、苗圃调查、抚育间伐调查。主要的多资源调查有:经济植物资源调查(食用类调查、药材类资源、工业原料类资源、经济植物资源的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步骤:初步设计(提出远景规划,设备及投资概算,要求应满足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定。包括主要设备材料的配置、土地征用,基本建设控制,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等)、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方案编制或规划设计的内容:经营方针、经营规模、生产布局、生产顺序、经营措施。
森林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森林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森林燃烧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预热、气体燃烧、木炭燃烧三个阶段 林火预报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火行为预报 林火监测的主要目的:为了及时发现火情,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第一步。常分为4个空间层次:地面巡护、瞭望台定点观测、空中飞机巡护、卫星监测。
林火蔓延方式:是热传播。热传播的方式:热对流(使地表火发展为树冠火)、热辐射(下山火、平地地表火以此方式蔓延)、热传导(地下火以此方式蔓延)。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火环境:是森林燃烧的重要条件。
影响林火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降水、相对湿度、温度、风速、连旱。对林火发生蔓延的影响要素主要有: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小地形和山地林火特点等
林火通常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3 种类型
扑救林火的基本方法:窒息法(以隔绝燃烧所需的氧气来阻止火势的发展。可用扑打工具或用土覆盖等方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火灾初期,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因空间过大,不易用此法)冷却法、隔离法
林火扑救的四个阶段:初期灭火阶段、降低火势阶段、熄灭余火阶段、看守火场(待三天后无火情,方可全部撤离火场)。
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直接灭火法、间接灭火法(适用于高强度的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主要是开沟或开设较宽的防火线来阻隔森林火灾),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扑打法、用土灭火法、水灭火法、风力灭火法、开设防火沟阻火法、爆炸灭火法、化学灭火法、以火灭火法、航空灭火法。
生物防火:即为建立生物阻隔带,营造具有耐火性能的树种阻隔森林
火灾,达到防治、阻隔森林火灾的目的。
防火带设置的条件:
1、成片森林面积在20公顷以上,且林分宽度在150米以上的针叶林分,应设置森林防火带;
2、坡度45度以下,人口密集地区,生物防火林带的防护有效面积原则上不超过20公顷。
3、坡度在45度以上的,人为活动少的林区,生物防火林带的防护有效面积不宜超过100公顷。
4、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森林公园、处在林区内的特种保护对像等,不受上述控制面积的限制,均应设置防火林带。
防火带按经营类型分:新型防火林带、改建型防火林带、培育提高型防火林带
防火林带按建设类型分:主防火带(带宽20-30米)、副防火带(15-20米)三级防火带(8-15米)
选择防火树种是营建防火林带和营造燃烧性能比较低的混交林的基础。
一级防火树种有:木荷、大头茶等16个树种 二级防火树种有:板栗、青冈、麻栎等15个树种
园林绿化防火树种:建议品种13个、备选灌木19种、备选防火草本9种
防火林带的宽度:原则是林缘、居民区、主林带的规格宽些,护路林带、副林带窄些。
重庆现有的病虫害:有286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危害较重、列入危险性的害虫近30种。
我市森林中的天敌昆虫按取食方式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按分类地位分为:鞘翅目、异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四个目。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检疫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生物防治、不育昆虫防治、化学防治、物理器械防治
病原:直接导致林木生病的因素。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类。其中:生物性病原是指以林木为取食对象的寄生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藻类和螨类等。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植物病害都是有传染性的,因此称用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非生物性病害包括不适于林木正常生活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组成等一系列因素。水分不足造成林木枯萎,温度过低引起冻伤,肥料和微量元素不足引起各种缺素病,凡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林木病害都是没有传染性的,叫做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生理病害。寄主:被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的植物。感病植物:易于遭受侵袭的植物。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这个过程称为侵染循环或侵染链,它包括:侵染过程、病原物的传播和越冬
越冬期是病原物生活史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比较易于控制和消灭 病害流行的条件:病原因素、植物因素、环境条件。病原、寄生、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是病害流行缺一不可的条件。
任何植物病害都有一个发生、发展、与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因病害的种类、季节、年份和地区的不同而各有其特点。防治的原则: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防治措施:病害检疫、营林技术、选育抗病树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
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与植被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
自然保护功能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记住不是试验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首要内容。保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野生动植物种群管理、野生植物的生境管理、各种保护制度的建立。
湿地:系指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此外,湿地可以包括与湿地毗邻的河岸和海岸地区,以及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海洋水体,特别是具有水禽生境意义的地区岛屿或水体。
湿地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维持生物多样性、固定CO2和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水资源功能、丰富的产品资源、湿地的社会功能。
湿地类型:2008年12月-1012年,国家林业局组织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将我国湿地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5大类34型。
湿地破坏:人为因素是湿地生态平衡失调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湿地环境因子发生改变、湿地生物种类发生改变、湿地内信息系统的破坏。
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2002年国家1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立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替代生计、湿地公园
消落带:是水陆生态系统交错的区域,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具有水域和陆地双重属性,长期或者阶段性的水位涨落导致反复淹没和出露的带状区域,长期为水分梯度所控制的自然综合体,是一类特殊的季节性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水陆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隐患较小,危害较轻,主要是影响旅游区的景观,另一类是出现在坡度小、地势较为平坦、土质为泥土地区的消落带。
治理的理论:生态型护岸技术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工程护岸技术
中引入生态治理恢复理论,逐步从纯工程治理护坡转向生物治理护坡
消落带湿地分类实施保护治理:严格保护区域、生态修复区域、库岸综合整治区域、孤岛保护区域。
总之:无论是乡土树种桑树、构树、乌柏等,还是引进植物,水松、落羽杉、水桦、水紫树,面对消落带这样一个新的环境,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必然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生物多样性: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组成: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测量的指标是:
1、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2、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3、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生物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国外学者将盲目引种与生境的缩小和碎裂,过度捕杀,物种绝灭的净重效应列为引
起物种绝灭的四大原因。
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目前侵入我市的有53种,占国家已公布明令严控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70%
2.森林经营方式 篇二
1 安图森林经营局存在问题
安图森林经营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部, 是一个以森林抚育、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为主, 集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地方性林业企业。长期以来, 该局森林经营粗放, 森林质量不高, 产业结构单一且水平较低, 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 产业体系不完善;森林资源开发过度, 培育投入不足、森林恢复缓慢;职工生活困苦, 民生问题较为突出, 严重制约了生态安全保障的进行。目前虽然正在逐步开发转型, 但林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矛盾仍十分突出, 林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3]。
2 安图森林经营局森林资源现状
2013年末, 安图森林经营局经营区总面积109241.0hm2, 其中:林地面积100712.4 hm2, 占经营区总面积的92.19%;非林地面积8528.6 hm2, 占经营区总面积的7.81%。活立木总蓄积1178.50万m3, 森林覆盖率88.99%, 林木绿化率89.85%。
在林地面积中, 国有林地面积100468.3 hm2, 占林地面积的99.76%;集体林地面积244.1 hm2, 占林地面积的0.24%。
在活立木总蓄积中, 国有活立木蓄积1167.83万m3, 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09%;集体活立木蓄积10.67万m3, 占活立木总蓄积的0.91%。
截止2013年底, 该局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19.55m3, 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不高;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64, 成过熟林干扰和破坏程度较大, 森林的生物量水平不高;幼、中龄林所占比重较大, 占85%以上, 龄级结构不合理;阔叶林所占比重较大, 占93%以上, 林分的树种结构不尽合理。
3 主要建设内容
3.1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1) 国家级公益林建设。
安图森林经营局没有区划国家级公益林。
(2) 省级公益林建设。
本经理期共区划建设省级公益林30685.4hm2。对省级公益林采取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幼林抚育等森林培育措施。同时为培育森林需要, 采取低强度抚育采伐、更新采伐、林分改造及卫生伐等措施, 进行少量木材生产利用。在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适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3) 县局级公益林建设。
本经理期共区划建设县局级公益林39717.8hm2。对县局级公益林采取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幼林抚育等森林培育措施, 同时为培育森林需要, 采取抚育采伐、更新采伐、林分改造及卫生伐等措施, 进行少量木材生产利用。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林地资源, 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1) 商品林建设。本经理期共区划商品林29478.7hm2。采取抚育采伐、林分改造、卫生伐、封山育林、更新造林、补植补造、幼林抚育等经营措施, 加大森林采伐和森林培育力度, 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在提高森林产出效能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培育、绿色化苗木培育、中药材、食用菌、天然矿泉水等产业。
(2) 绿色化苗木培育产业建设。本经理期共建设绿色化苗木培育基地1586.6hm2, 其中:移植培育116.6hm2, 林下培育1470.0hm2。以培育乡土特色绿色化苗木为主, 适当引入外来树种, 构建品种多样化结构。
(3) 中药材种植产业建设。本经理期共建设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3808.0hm2, 以培育林下参、天麻、穿地龙、刺五加、党参、灵芝、玉竹、猪苓等道地中药材为主。
(4) 食用菌产业建设。本经理期共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241.0hm2, 以培育黑木耳为主。
(5) 红松果林产业建设。本经理期共建设红松果林基地22914.7hm2, 区域内共有红松2546万株, 其中:已结实122万株, 未结实2424万株。
(6) 山野菜采集产业建设。本经理期共建设山野菜采集基地2074.0hm2, 主要品种有蕨菜、薇菜、猴腿儿、刺嫩芽、小叶芹、大叶芹、山胡萝卜、柳蒿芽等。
(7) 林蛙养殖产业建设。本经理期共建设林蛙养殖基地24013.4hm2, 选择中国林蛙为养殖品种。
(8) 蜜蜂养殖产业建设。本经理期共建设蜜蜂养殖基地2061.3hm2, 选择中华蜜蜂为养殖品种。
3.3 林业文化体系建设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 安图森林经营局进行了中心林场区划。该区划将现有7个林场区划为4个中心林场。即屯田中心林场、三道中心林场 (含三道林场、梨树林场、东沟林场) 、长兴中心林场 (岛安林场、长兴林场) 、东明中心林场。
4 效益评价
4.1 生态效益
首先是涵养水源, 森林的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能力逐步增强;其次是水土保持, 通过封山育林、科学营林, 恢复山地植被, 能有效增强拦截地表径流能力, 降低水土流失率;第三是改善气候, 本项目可大大改善地区气候和空气质量;第四是丰富的森林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合理开发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优越条件, 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 动物种群明显增加, 林蛙、中药材、干鲜果品等林下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4]
4.2 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经营方案, 使林农由单一采伐林木获得短期经济效益, 向保护森林、爱护森林、合理开发利用林地的多元化发展目标转变, 为林农脱贫致富提供了机遇。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和中心林场建设工程的启动, 不断完善林区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和提高了林农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4]
5 结语
经营方案以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背景, 立足于森林经营与天然林保护, 森林经营与国有林区改革, 森林经营与转型发展、跨越经营整体统筹、协调推进;着眼于森林经营规划制度、森林经营方案制度、林木良种制度、森林抚育制度一体设计、多规合一, 为走出一条独具安图森林经营局的森林经营路子提供了基本思路。经营方案将作为长白山森工集团安图森林经营局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汤大银.构建林业发展四大体系[J].浙江林业, 2006 (12) :21-22.
[2]黄振英.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探讨[S].农业与技术, 2012 (8) :80.
[3]李峻, 唐华.论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16) :282.
3.森林经营方式 篇三
关键词:森林资源 监督管理 可持续经营
一、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结果
森林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林木的数量和质量,林地面积、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总称。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森林面积增加1596.83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加了1.66个百分点,继续出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
但从清查结果看,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繁荣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量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二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厘米,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清查间隔期内有1010.68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全国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面积达369.69万公顷,年均达73.94万公顷。五是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量达7554.21万立方米。
二、透析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制约因素
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呈出现总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从总体上说,我国生态状况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对峙更加激烈、拉锯更加显著、任务更加艰巨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认清森林资源面临的形势,透析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中的制约因素将具有重大意义。
1、在森林资源管理上,我们不可回避执行不坚决、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现象。很多时候我们好象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更多是以木材生产经营管理为主的服务性参与。纵观我国五十多年的林业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年代的无度采伐、“文革”期间的超产、现实中所形成的木材售价竞疮新高现象等都是管理体制“惹的祸”在实际工作中、森林的采伐利用經营管理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管理与监督,在某国有森工企业内部属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前者是木材生产上的经营性管理,是有形的,追求的是即得利益。好材卖好价,多采多赚钱。而后者则不同,追求的是森林自然恢复的能力和生态效益上的最佳化,是无形的。把两个不同理念的矛盾交叉行为人为的硬性捏在一起,让一个人去管和执行或照办,决不是用“觉悟”能实现的。需要的是分管和制约,否则,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将永远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2、森林资源的管理机构和部门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应有作用。当前,还有一些森林资源处、林政处、质检处、调查设计队和森林保护部门等,被作为一种上行下效的部门而设置在企业内部,隶属于企业中的科部室,“吃的是一锅饭,睡的是一铺炕,喊着相同的口号,干着彼此不分的工作”。不利于发挥作用,执法也难于到位,随着企业的缩编、瘦身,从事资源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已愈加显得势单力薄。
3、伐区管理的检查验收还存在许多无奈。伐区管理的检查验收不同于其他行业以终端产品为对象。其他行业终端产品不合格可以不出厂,质量差可以返工重来。在实际工作中,伐区作业质量的好坏,在其采伐、集采过程中就已形成,而检查验收所体现的结果只是一种无奈的认可。通报、批评、下不为例也只是检查验收中的一种公事。不该采的采了就无法挽回的(这类木材恰是市场最为赚钱的),而能够进行返工的项目无非是应伐木未伐而再伐、清理不净而在清,导致的是二次破坏所造成的剩余物增加、幼树幼苗的损伤。
4、从事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机构还无法肩负起森林资源管理上的更高层次的监督工作。上级派驻各森工企业局的专员办事处以及各森工局派驻基层林场的资源监督站硬件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这一机构的工资仍由企业局支付,人员的调配仍由企业掌管,福利仍在“讨要”之中,遇有大事仍需沟通、协调、甚至于请示,但欲禁不忍的工作局面始终束缚着工作的正常开展。
5、森林资源管理上的规程、规定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执行。如《森林法》、《森林法实施细则》、《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等,经五十多年实践,这些规定已达到了日臻完善的程度,只是在其运作当中,有时还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执行,而且,一旦涉及到国家的任务、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时,有时还有措不施、有措难施。
三、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监督工作的基本措施
事实上,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解决森林资源的管理问题,关系到森林可持续、关系到长久的“吃饭”、关系到其他任何一项林业改革工作的成败。新形势下,做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林权管理为核心、利用管理为重点、综合监测为基础、监督执法为保障,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突破重点,狠抓落实
1、大力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制定《编制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纲要》,启动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试点工作,逐步把林木采伐指标管理转移到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的编制和监督实施上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各地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打牢基础。进一步抓好农田保护林、森林可持续经营实验示范等改革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成果,出台《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范不同林种、不同区域的经营方式。
2、依法严格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制定出台《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分解和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措施,加大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进一步强化林木采伐的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林木凭证采伐和伐区设计、拨交、验收制度。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和木材经营加工审批制度,制定出台《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办法》和《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监督管理的意见》。
3、强化林地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征用占用林地管理,实行征占用林地年度总量控制,推进建立林地用途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专家评审制度和林业部门预审制度;积极推行占用林地公示制,提高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率。开展打击毁林开荒等破坏林地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
4、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按照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技术规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和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整合现有监测资源,不断提高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5、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工作。出台《森林资源监督办法》,进一步严格规范监督行为,把监督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积极理顺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监督机构的管理体制;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重点省区逐级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逐步健全森林资源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体系网络,积极推进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6、扎实抓好年度各项核查、检查。开展重点公益林管护核查,完成天保区新增人工林的核定,客观评价各地重点公益林管护状况;认真组织森林采伐管理情况监督检查,督促采伐限额制度落实到实处;组织全国征占用林地检查,突出检查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情况等。各项核查检查要加强工作质量和廉政纪律的监督管理,确保核查工作廉洁、高效、高质的完成。
4.森林经营方式 篇四
森林采伐是不断促进森林生长和发展,改变森林结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采伐手段利用森林资源,森林采伐并不是进行任意采伐工作,要根据森林保护基本原则进行,要保证采伐工作能够有利于后续森林生长与发展,对森林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经济收益同时保护森林资源。在我国,森林采伐工作主要是利用木材,这对森林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如大量采伐木材用于制作纸张,纸张燃烧和分解导致碳元素不断释放到空气中,对大气循环造成直接影响。同时森林不断破坏使得大气碳元素逐渐增加,因此要合理进行森林采伐,合理利用采伐木材,保证森林用地和森林资源,这样一来才能保证森林碳汇作用,改善大气中碳元素含量,促进大气气候可持续发展。
3.2森林保护
森林保护是保证森林免受破坏的重要途径,森林保护不仅是要保护森林树木正常生长与发展,同时还要保护森林树木免受外界破坏。森林在正常生长与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外界破坏,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如发生雪崩、地震或是人类滥砍滥伐等就会对森林造成严重伤害。首先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具有极为严重破坏,一旦森林发生火灾就会导致森林树种资源和数量发生不可挽救伤害,因此在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防范森林火灾是经营管理工作重点内容。其次,病虫害是既森林火灾之后第二大重伤害原因,病虫害对森林树种资源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影响,特别是一些珍稀树种一旦发生病虫害就可以面临绝种可能,大大降低森林整体固碳能力,不同气候、不同地区森林病虫害有着很大不同。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管理森林资源,积极做好森林防御火灾和防治病虫害工作,切实保护森林树种资源,最大化实现森林碳汇作用。
4加强森林管理和增加森林碳吸收措施
4.1可持续管理
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森林平均生产能力与世界森林平均生产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森林碳汇作用仍有很大改进空间,森林树种资源还不够高。这说明森林还有很大碳汇容纳范围,我国森林管理工作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因此还需加大对森林可持续管理力度,不断增大森林碳汇容纳空间,提高森林容纳碳元素能力,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科学性和合理性,尽最大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森林树种资源破坏和损害。同时做好相应防范森林火灾和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对森林进行合理采伐操作,保证采伐力度在森林可承受范围之内,保证森林后续产品可持续性利用,减少产品消耗碳素水平,增加森林碳汇水平和能力。增强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可持续性,不断提高人工管理森林资源能力,保证森林生长与采伐工作可持续进行,要想加强森林碳汇能力,就要增大森林经营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碳汇实力,加强对森林树种资源和数量保护工作,不断提升森林固定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
4.2科学管理
森林资源丰富,树种数量繁多,要想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效率,就要加强对森林树种资源经营管理科学性,对不同树种、不同年龄树种进行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如有些树种对病虫害防御能力较强,而有些树种对病虫害防御能力较弱。这就要求要对不同性能的树种进行分开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果,更好地对森林树种进行病虫害专业防治,保证森林正常生长和发展,同时定期对森林树种进行适当松土、浇水等工作,保证森林良好生长环境,提高森林树种整体质量水平,加强森林对碳元素固定和吸收能力,以提高森林碳汇作用。
4.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森林是国家重要自然资源,是整个人类生活的重要伴侣.提高森林碳汇作用,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就要加强人类对森林保护意识,加大全民对森林保护力度,最大程度发挥自然资源价值和效果。因此森林经营管理工作要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进行,保证森林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对森林采伐工作要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保证采伐量在林业规定范围之内,同时不时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经营管理人员林业知识和森林碳汇知识,当地政府要加大对森林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森林碳汇能力在碳排放之上,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大气之中碳元素的.含量。
5结束语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对我们人类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碳元素含量,降低全球气候升温可能性,森林数量和树种质量是影响森林碳汇能力直接因素,因此要加强对森林经营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森林碳汇作用,本文从森林日常管理两个重要方面,森林保护和森林采伐工作入手,通过对森林经营管理原则的阐述,针对性提出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科学管理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三个对策来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效率和成效,希望可以为后面森林经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和思考,从而不断提高森林在碳汇方面的作用,发挥森林真正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礼和.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及提高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06):179+188.
[2]黄水长.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和提高措施探析[J].科技与企业,(15):184.
5.试论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篇五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
3.森林分类经营是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
林地是国有林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一方面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另一方面,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现行经营管理体制与林业分类经营
我国国有林场现行管理体制已沿用多年。其基本特点是把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在商品生产中,林场向国家纳税体现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向主管部门缴纳各种专项费用体现隶属管理关系;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这种管理体制有其合理性,在林场经济自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事业费投入,解决了林场建设初期的造林投入。同时,通过集中专项费用筹集了大量林业基本建设资金,为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了投入保证。在我国林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实行限额采伐也是保护有限林木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也应看到,要实现分类经营,现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局限性。首先,从责、权、利关系看,实施分类经营后,商品林的经营完全是商品生产行为,林场的商品林经营活动应等同于企业的商品生产活动。林场的生产经营应计算投入产出,占用生产资源应支付一定的代价。林场的经营成果主要通过所有权分配,而现行管理体制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从投入关系分析,林场投入的两个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第一,林场现有商品林大部分是国家投入形成的,由于林场实行事业化管理,这部分商品林林场在生产受益中,未能把国家投入的利益体现出来。第二,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是林场的非商品生产对象,但林场必须投放生产资源经营管理,这对国有林场又是不合理的。
6.森林经营方式 篇六
]号 集体森林、林木、林地管护承包经营
合同书
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监制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村组 身份证号: 住址: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吉林省集体林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规定,本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就集体森林、林木、林地承包管护经营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管护承包经营标的
甲方同意将下表所列的林木经营权及林地使用权发包给乙方管护经营。
单位:亩、立方米 林地座落
村:
组:
小地名: 林班
小班
森林类别
林种
树种组成林龄
面积
林木蓄积量
林权证号
林木所有人
林地权属单位
四至(GPS)
东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备注
二、承包期限
承包期限为_____年_____月,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经营期满后,承包方不能结束林下经营项目归还林地的,可在原林地使用费标准的基础上,重新协商林地使用费的缴纳标准。到经营期满林下经营项目已结束的,终止合同。
三、林木收益分配
四、承包管护价格
五、承包林地的用途
本承包林地不得改变林地用途,乙方应逐块落实管护措施,荒山应在两年内造林。
六、其他事宜
七、甲方的权利义务
(一)依法享有林地、林木所有权,监督承包方依照合同约定合理利用和保护林地,保护好森林、林木;
(二)负责对乙方进行《森林法》、《吉林省集体林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并适时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三)甲方给乙方管护经营区须四至清楚、林权明确。
(四)甲方必须全面履行本合同中应由甲方履行的全部条款。并按合同规定保障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八、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乙方在不毁坏林木、不破坏水土的前提下,按规定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有权在本经营区内开发种植业、养殖业、旅游等行业。
(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的,乙方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三)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和继承,但必须经甲方同意后,履行变更手续。
(四)乙方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管护好本经营区的森林资源,不得自行或允许他人在承包经营区内毁林开垦、采石、采土、采砂及进行其它毁林行为,不得擅自转租他人改变林地用途。严禁滥砍盗伐林木。
(五)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在防火期必须根据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要求,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上报甲方,同时积极组织扑救。
(六)认证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生森林病虫害,应立即向当地林业管理机构报告,并积极组织防治。
(七)乙方必须全面履行本合同中应由乙方履行的全部条款。
(八)(九)
九、违约责任
(一)本合同经甲乙双方共同签订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约,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
(二)甲方擅自终止合同的,要向乙方赔偿损失并支付_____%违约金。
(三)乙方未按合同规定交纳承包费的,甲方有权依法终止合同,收回森林、林木、林地。
(四)甲方包给乙方经营的森林、林木、林地有争议、造成乙方经济损失的,由甲方负责赔偿。
(五)乙方不能按规定时间内还林或造林,保存率达不到国家标准,补植补造两年后仍达不到国家保存率标准,甲方有权终止承包合同。
(六)乙方未经甲方同意擅自转让承包的林地、林木,甲方有权宣布转让无效,并可收回林地、林木。
(七)乙方没有按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经营,造成林地、林木破坏,应按规定向甲方赔偿林地、林木损失费,情节严重的甲方有权终止承包合同。
(八)防火期内,队在乙方经营区发生的野外违章用火或森林火灾,除按规定对当事人处罚外,甲方对乙方按发生野外违章用火的次数,过火面积和损失程度收取违约金。发生与乙方有直接责任的森林火灾,除终止承包合同外,还要按规定追究经济和刑事责任。
(九)在乙方经营区内发生乱砍盗伐林木或毁坏幼树等违法行为时,除对当事人追究责任外,甲方对乙方按毁坏林木、幼树的林龄、株数或材积相应收取违约金。如果乙方参与乱砍盗伐林木,无论数量多少,一经发现,除依法追究责任外,甲方有权解除承包合同。
(十)在承包的林地上进行建筑、开矿等改变林地用途的,必须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对乙方私自进行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甲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视情节交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十、合同的变更与终止
(一)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使本合同无法履行时。
(二)乙方不能按规定时间内还林或造林保存率达不到国家标准,补植补造两年后仍达不到国家保存率标准,甲方有权终止承包合同。
十一、其他
(一)合同期满,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续签承包合同权。
(二)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三)本合同自签订之日生效。合同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县(区)林业局、县(区)档案局、乡镇林业站各一份。
发包方(签字并盖章):
承包方(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年**月**日
审核机关(签字并盖章):
****年**月**日
附表:
1、承包费缴纳登记表;2、3、合同变更登记表。附件:
1、评估材料;
2、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决议材料
3、承包林地附图;
4、甲方林权证复印件。附页
未尽事宜补充条款。
度表1
承包费缴纳登记表
7.森林经营方式 篇七
1 加强森林经营的必要性
森林经营是林业永远不变、不过时的话题, 为了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我国的森林经营。森林经营的好与坏, 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的林业发展, 新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上, 还包括了国家的可用资源。因此, 加强森林经营还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地位。
森林大面积的减少, 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许多地区出现的滑坡、泥石流也与树木的减少有着不可分离的原因。因此, 加强森林经营不仅对大自然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1]。
2 实现我国木材自给自足的意义
在建筑工地、家具制造厂商、造船业、造纸业等方面, 木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这些产业赖以生存的原材料, 值得庆幸的是, 木材这种森林资源是可再生的, 也是所有资源中消耗量相对较少的。但是近年来, 很多地表的植被覆盖率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过度砍伐最终会造成国家的灾难, 所以应该重视木材的供应问题[2]。
无论哪一种进口资源都是暴利的, 尽管当我国出现木材短缺的时候可以选择进口, 但是进口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当我国森林资源消失的时候, 进口再多的木材也无济于事, 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 我国一定要争取木材的自给自足, 既可以节约我国的成本, 也有利于我国的气候环境发展, 还能够带领我国走向富国强国的道路。
3 实现森林保护和木材供应双赢的可能性
3.1 增加树木的种植
随着经济的发展, 很多农村地区都增加了树木的种植, 在粮食产量不高的地区, 放弃粮食的种植进而选择种植树木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很多乡镇都鼓励种植树木, 树木长到一定的程度可以砍掉作为木材供应给各种生产商, 这样的鼓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国实现木材自给自足的愿望[3]。
3.2 国家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森林保护的法律条例
国家开始对林业的发展予以重视, 说明这个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上迈向了一大步。为了增加我国的植被覆盖率, 我国先后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 为我国的森林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面对森林保护取得的可喜可贺的成绩, 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领导人的信心。
目前, 我国还有很多法律条例并不是很完善, 很多惩戒的制度不是很明确, 因而有许多无良厂商仍然放肆的滥砍滥伐, 国家应该加强立法, 严格惩戒, 从根本上实现森林的保护[4]。
3.3 加强技术的发展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像名字一样简单, 实现这个过程需要很强的技术性, 能够做到边采边种植是实现双赢的核心, 目前荷兰、瑞士等国家已经实现了这项技术, 我国应该积极地借鉴他国的经验, 加强我国的技术发展, 模拟可持续生态经营是一项技术, 对此我国应该好好地研究, 以期实现森林保护和木材供应的双赢[4]。
木材供应和森林保护并不是两个相互冲突的概念, 森林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一个可持续健康的生态系统, 木材供应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因素。两者的实现不需要以放弃任何一方作为代价, 只要计划好经营, 不滥砍滥伐, 合理地使用森林资源就一定会实现双赢[4]。
4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领导部门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 人民群众都能够自觉地遵守木材的使用条例, 实现森林保护和木材供应的双赢是有很大可能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 仍然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国不可能为了保护森林资源, 而停止木材的供应, 由于树木的生产周期比较长, 人们应该严格遵守所有的法律条例, 国家也应该重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条例。
参考文献
[1]王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谭志华, 王艳琼.森林保护和木材供应的双赢[J].现代园艺, 2014 (24) :239.
[3]张国强.森林保护与木材供应双赢实现途径[J].农技服务, 2016 (1) :160.
8.森林经营及其培育技术研究 篇八
【关键词】森林经营;培育;技术;研究
0.引言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和推进,我国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模式逐渐改进和完善。虽然今年来我国的林业发展有一些成就,特别是21世纪以来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很明显的改变了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我国林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且质量较低。因此要实现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就必须进行科学经营,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应将森林培育放于各个工作的首位,通过科学培育,提供更多、更好的森林物种。
1.森林经营技术
森林经营是各种森林培育措施的总称,也是森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从宜林地上形成森林起到采伐更新时止的整个培育管理措施。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病虫防治、副产品利用、采伐更新等各项生产活动。
那么森林培育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造林既是一个以林木和林地为主要对象,以培育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森林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技术系统,又是一项涉及政策、人员、经费和物资的人为经营活动。
1.1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现代林业理论、林业分工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社会对森林的生活和经济的不同需求,以及森林(含林地)多种功能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分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水系、山脉等因子,把森林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明确其主体功能和经营目标,并按照不同的经营方针和技术进行经营。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1.2重点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生态公益林以天然更新为主,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辅,利用乡土针叶树种或珍贵阔叶树种在林冠下或林中空地造林,对于重点公益林区的采伐迹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要及时更新造林;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采取经营措施,促进其向天然林演替,对重点公益林中的禁伐区,不允许进行商业采伐活动;对重点公益林中的限伐区不能进行以取材为目的的主伐,只能进行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主导的抚育间伐、低效林改造和更新采伐。
1.3人工商品林的可持续经营技术
人工商品林在树种选择方面采取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归化树种为主,以引进树种为辅,营造丰产林或速生丰产林;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兼顾造林、园林、经济林等多种类型苗木生产;用选木挂号的方法间伐或择伐,在作业时有采有留,持续采伐。
2.森林经营具体措施
2.1透光伐
透光伐是在幼林时期进行,林冠尚未完全郁闭或已经郁闭,林分密度大,林木受光不足,或者有其他阔叶树或灌木树种妨碍主要树种的生长时,需要进行透光伐。保证目的树种不受非目的树种或其他植物的压抑。根据林地形状和大小,透光伐可以采取全面抚育方法,其按一定的强度对抑制主要树种生长的非目的树种普遍伐除。在交通便利、劳力充足,而且林分中主要树种占优势,分布均匀的情况下适合这种方法;其次就是团状抚育,主要树种在林地上的分布不均匀且数量不多时,只在主要树种的群团内,砍除影响主要树种生长的次要树种。第三就是带状抚育,将林地分成若干带,在带内进行抚育,保留主要树种,伐去次要树种。一般带宽1~2m,带间距3~4m,带间不抚育(称为保留带)。带的方向应考虑气候和地形条件,如带的方向与主风方向垂直,以防止风害;带的方向与等高线平行,以防止水土流失等。
2.2疏伐
林木从速生期开始,直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的时期内,树种之间的矛盾焦点集中在对土壤养分和光照的竞争上,为使不同年龄阶段的林木占有适宜的营养面积而采取的抚育措施。疏伐种类根据林木砍留状况分为下层疏伐法如下图(1)所示,其多用于阳性的针叶树,并遵循森林自然稀疏的规律,把将要被自然淘汰的林木进行间伐利用;其次就是上层疏伐法,适用于混交林中的上层是非目的树种或林分改造,主要砍除居于林冠上层的林木,保留林冠下层的目的树种;第三就是综合疏伐法,适用于复层林,是上下层疏伐法的综合;第四就是机械疏伐法,适用于同龄纯林,并且不分优劣,凡间隔一定距离,机械地确定砍伐木方法。
2.3生长伐
为了培育大径材,在近熟林阶段实施一种抚育采伐方法称为生长伐。在疏伐之后继续疏开林分,促进保留木直径生长,加速工艺成熟,缩短主伐年龄,生长伐的方法与疏伐相似。因此,生长伐有时也可同疏伐合成同一范畴来探讨。
2.4皆伐
将伐区的林木,一次采完或几乎采完,并及时更新恢复森林的一种采伐方式。皆伐迹地上形成的森林一般为同龄林。我国常用的排列方法为带状间隔皆伐,将整个采伐林分划分成若干采伐带(伐区),隔一带采伐一带,在有水土流失的地方应横山设带,在无水土流失的地方可顺山设带。若干年,当采伐带更新起来后(3-5年),再采伐保留带,采伐带应配置在保留带的下风方向。这样可以保留带发挥林墙的作用,有利于天然下种,保护更新的幼苗、幼树。如下图(2)带状间隔皆伐:
3.加强森林培育,促进森林经营管理
3.1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当今社会是创新的时代,森林产业也不例外,因此要及时创新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与当地森林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森林产业经营的目标,树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中心体系,加大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等工程的重点建设。同时不要忽略森林产业的生态建设,明确森林产业建设目标,通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来提高其生活质量,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森林培育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的消耗管理,保证林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要明确森林培育焦点,重点开展对江河源头、城市周边、公路沿线等的植被保护力度。对火烧迹地、飞播林地、新造林地、水土流失严重等具备天然林更新环境的地区实行封山育林制度,禁止滥砍滥伐。此外,还应加强精神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3.2创新森林培育理念
实现可持续经营在森林培育中,以一定的方式和速度管理、利用森林和林地,在这种方式和速度下能够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和活力,并且在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地方、国家和全球水平上实现它们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潜力,同时对其它的生态系统不造成危害。
3.3加强国有林区改革进度
根据目前我国森林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森林体制改革,相关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逐步促进各项措施的实施。并且相关部门也要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明确国家相关部门与地方责任制度应充分明确,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并不断创新和制定与保护重点森林基地有关的各项方针政策,并落到实处,促进林业发展。
对森林培育、林分改造等的森林采伐采用限额管理方针,坚持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森林培育以及经营主体的原则下,不断完善。在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进行,根据方案中确认的年采伐量标准,改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对于现行的不利于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措施,应采取方案及时修理和改进。
3.4推进森林产业经营可持续发展
在森林产业经营中大力推进可持续经营,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一是要以国有林场、国有森工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扩大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试点范围,加快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全面完成国有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按照经营方案组织实施。二是要继续深化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经营的原则,积极探索改进采伐限额分配和采伐行政许可审批的管理办法,建立更便捷、高效的采伐申请、审批服务监管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支持林改,服务林农。严格执行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管理,确保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调减到位,采伐方式科学合理。
3.5建立森林资源审计制度
为保证森林资源数据的严肃性,各级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对下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经营单位上报或正式使用的森林资源数据、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总产量计划情况、造林与更新实绩等进行审计。其次 森林资源审计工作可按年度进行全面审计和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专项审计,在审计工作结束前,应将初步审计情况向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的同级人民政府通报,并听取意见。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出森林资源审计报告,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程、规范的问题和不符合实际的资源数据提出处理意见;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报告后, 如有不同意见,可在15天内向上级森林资源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诉。上级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在收到申诉书后,应及时组织复核, 复核结论是最后结论,以此来保证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森林产业迅速发展,为了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森林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和加大其管辖的力度,制定森林采伐和培育的新技术,加大退耕还林的步伐,同时也要求广大人们群众能够自觉约束自己,不要乱采伐和毁坏森林,遵守道德,把我国森林建设事业推上更高的一个层次。
【参考文献】
[1]关祥吉.森林培育与恢复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6-07.
[2]罗志雄.浅析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12.
9.《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考试大纲 篇九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考试大纲
(Exam Outline for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2011013 主撰人:黄家荣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是以研究、组织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中心任务,论述有关森林区划、调查、评价、调整、管理森林资源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是林学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几乎涉及了林学专业的各门学科内容,知识面广,实践性强,是林学专业综合性最强的学科。
二、理论教学部分的考核目标
1、掌握森林永续利用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各种理论模式;
2、掌握森林资源、森林区划、调查、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
3、熟练掌握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确定、森林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
4、理解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与编制过程;
5、了解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永续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及森林经营管理的工作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永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等定义;
2、林业生产规划的必要性;
3、森林永续利用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思想与主要特征;
4、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5、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信息流动过程。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永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等定义,森林永
课程学时:64 审核人:毕会涛
课程学分:4
大纲制定(修订)日期:2012-5-30 续利用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思想与主要特征。
2、领会:林业生产规划的必要性,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信息流动过程。
第二章 森林资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森林的定义与界定标准、森林资源的概念、森林的作用与效益、森林资源结构,了解世界森林资源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和中国森林资源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结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
1、森林、森林资源、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龄级、龄组等定义;
2、森林的界定标准,森林的作用与效益,龄级的划分,龄组的划分;
3、世界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4、我国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我国6类林业用地的划分标准,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森林资源、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龄级、龄组等定义,森林的界定标准。
2、领会:森林的作用与效益,世界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我国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3、简单应用:龄级的划分,龄组的划分。
4、综合应用:用我国6类林业用地的划分标准进行林地资源分类。
第三章 森林区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林业区划的概念与我国林业区划系统以及林业局、林场、营林区的区划;掌握森林区划的概念,林班、小班区划;理解林种区、经营类型与经营小班的组织。
二、考核知识点
1、林业区划、森林区划、林班、小班、林种区、经营类型(作业级)、经营小班等定义;
2、林业区划与森林区划的区别,我国的森林区划系统;
3、林班区划的方法,小班区划的方法,小班区划的依据;
4、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林业区划、森林区划、林班、小班、林种区、经营类型(作业级)、经营小班等定义,小班区划的依据。
2、领会:林业区划与森林区划的区别,我国的森林区划系统,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3、简单应用:运用林班区划方法进行林班区划。
4、综合应用:运用小班区划方法进行小班区划。
第四章 森林调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森林调查的概念,掌握小班调查和森林资源抽样调查,了解森林资源统计与制图。
二、考核知识点
1、森林调查、一类调查、二类调查、三类调查、森林抽样调查、森林系统抽样调查、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专题图等概念;
2、小班蓄积量的目测调查、标准地实测、角规测树调查、航片回归估测、目测回归估测等方法;
3、森林系统抽样调查的工作过程。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调查、一类调查、二类调查、三类调查、森林抽样调查、森林系统抽样调查、基本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专题图等概念。
2、领会:小班蓄积量的目测调查、标准地实测、角规测树调查、航片回归估测、目测回归估测等方法步骤,森林系统抽样调查的工作过程。
3、简单应用:运用小班蓄积调查方法进行小班蓄积调查。
4、综合应用:运用森林二类调查方法进行外业调查与内业计算。
第五章 森林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森林评价的概念和森林收获与费用、林业利率、基本计算方法等森林评价的基础;掌握林地、林木评价方法、森林环境评价的常用模型。
二、考核知识点
1、森林评价、单利算法、复利算法、终值与现值、市价法、林地市价、林木市价、费用价法、林地费用价、林木费用价、期望价法、林地期望价、林木期望价等概念;
2、森林评价的作用,森林评价中的收获,森林评价中的费用,林业利率的特点,林业利率的作用;
3、林地评价的市价法、费用价法和期望价法;
4、林木评价的市价法、费用价法和期望价法;
5、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价方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评价、单利算法、复利算法、终值与现值、市价法、林地市价、林木市价、费用价法、林地费用价、林木费用价、期望价法、林地期望价、林木期望价等概念。
2、领会:森林评价的作用,森林评价中的收获,森林评价中的费用,林业利率的特点,林业利率的作用,常用的林地评价方法,常用的林木评价方法,林地期望价、林木期望价、林木费用价算式。
3、简单应用:运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常用模型进行评价计算。
4、综合应用:运用林地、林木评价方法进行林地、林木评价计算。
第六章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森林成熟的概念;熟练掌握数量成熟、工艺成熟与经济成熟的计算方法及轮伐期、回归年的确定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1、森林成熟及各种成熟、经营周期、轮伐期、择伐周期(回归年)的概念;
2、数量成熟、工艺成熟的确定,各种经济成熟的计算;
3、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工艺成熟与数量成熟的异同;
4、轮伐期的确定,综合轮伐期的计算,轮伐期的作用,择伐周期的确定。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成熟及各种成熟、经营周期、轮伐期、择伐周期(回归年)的概念。
2、领会:森林成熟的特点,影响数量成熟的因素,工艺成熟与数量成熟的异同,数量成熟、工艺成熟的确定,各种经济成熟的计算,轮伐期的确定,综合轮伐期的计算,轮伐期的作用,择伐周期的确定。
3、简单应用:运用各种森林成熟龄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种森林成熟龄。
4、综合应用:运用经营周期的确定方法确定经营周期,包括综合轮伐期的计算。
第七章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正林、完全调整林、检查法等微观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和回归自然林业、森林分类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等宏观森林经营管理模式。
二、考核知识点
1、法正林、完全调整林、检查法、林业分类经营、近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等概念;
2、法正蓄积量的计算方法,异龄林的合理结构;
3、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恒续林思想及其基本内容,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内涵;
4、法正林的条件,法正林的优缺点;
5、完全调整林的条件,完全调整林的特点。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法正林、完全调整林、检查法、林业分类经营、近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等概念,法正林和完全调整林的条件。
2、领会:异龄林的合理结构,林业分类经营的内涵,恒续林思想及其基本内容,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内涵,法正林的优缺点,完全调整林的特点。
3、简单应用:运用法正蓄积量的计算方法计算所给经营类型的法正蓄积量。
4、综合应用:
第八章 森林收获调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森林收获调整的概念及森林年伐量经典计算方法和森林结构线性规划调整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1、森林收获调整、森林采伐量等概念;
2、确定采伐量的原则及工作步骤;
3、常用的森林采伐量面积控制计算方法;
4、常用的森林采伐量材积控制计算方法;
5、用经典计算方法确定森林采伐量的过程;
6、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森林采伐量的过程。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收获调整、森林采伐量等概念,常用的森林采伐量面积控制计算公式,常用的森林采伐量材积控制计算公式。
2、领会:确定采伐量的原则,确定采伐量的工作步骤。
3、简单应用:用经典计算方法计算森林采伐量。
4、综合应用:用经典计算方法分析、论证森林采伐量;用线性规划方法构建森林结构调整模型确定森林采伐量。
第九章 森林经营方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森林经营方案的概念与作用、编案的程序与依据、编案的深度与广度;掌握林业生产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森林经营战略决策,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投资概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
1、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针、森林经营目标的概念;
2、森林经营方案的作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程序、依据,深度、广度;
3、森林经营战略决策的内容;
4、县(场)情林情分析的内容;
5、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的内容;
6、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的内容。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针、森林经营目标的概念。
2、领会:森林经营方案的作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程序,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依据,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深度,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广度,森林经营战略决策的内容,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的内容,县(场)情林情分析的内容,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的内容。
3、简单应用:森林采伐规划设计。
4、综合应用:编制一个县或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教学实习)。
第十章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概念,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计划的信息反馈与修订,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二、考核知识点
1、数据、信息、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等概念;
2、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特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作用,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资源管理系统技术总构架;
3、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和更新的主要方法;
4、反馈调整的意义,信息反馈的指标与评价方法;
5、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构成,森林资源信息通讯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三、考核要求
1、识记:数据、信息、森林资源管理信息、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概念。
2、领会: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特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作用,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资源管理系统技术总构架,森林资源管理信息采集和更新的主要方法,反馈调整的意义,信息反馈的指标与评价方法,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森林资源信息通讯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3、简单应用:用学过的计算机语言编制森林资源信息管理过程中某一信息处理环节的应用程序。
4、综合应用:将现存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林场或集体林区县。
三、实验、实习教学部分的考核要求
根据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情况及提交的实验、实习报告,考查是学生是否达到了实验、实习大纲中所规定的技能要求。
实验技能的基本要求是:(1)具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工作能力;(2)具备森林评价、森林成熟龄与经营周期确定、森林采伐量预定等方面的计算能力;(3)初步具备使用3S技术进行森林区划与调查、森林结构调整模型的构建和上机求解的能力。
实习技能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地形图或航空像片的判读勾绘和林班、小班的区划方法;(2)掌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3)初步学会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四、考试题型
一、解释
1.林地费用价——
二、简述(参考答案样式)
1.法正林条件
(1)法正龄级分配: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必须具备从一年至轮伐期为止各个年龄(或龄级)的林分,而且不同年龄(龄级)的林分所占的面积应相等。
(2)法正林分排列: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各个龄级林分所处的位置,应符合采伐及天然更新下种和防风的要求。
(3)法正生长量: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各个龄级林分都有相应于各林龄及立地条件的充分生长量。
(4)法正蓄积量:在一个经营单位内,要求各龄级林分要有与其立地和林龄相应的单位面积蓄积。
三、计算
1.根据下表数据用第一、二林龄公式和平均生长量法计算森林采伐量(轮伐期u=40年):
龄
级
Ⅰ Ⅱ Ⅲ Ⅳ平均年龄(a)
面
积(ha)
200
200
300
蓄
积(m3)
3000
7000
25000
8000
四、建模题
根据下表数据和要求建立同龄林线性规划森林调整模型(龄级期为10年): 龄 级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荒山 面 积(ha)250 150 100 90 80 60 80 3蓄 积(m/ha)80 180 220 250 300 350 调整要求:
1. 伐后及时更新同一树种,Ⅲ龄级起采,Ⅵ龄级以上全采; 2. 荒山平分在1、2分期完成造林;......五、论述题(参考答案样式)1.森林结构调整技术
森林结构调整技术,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和现代两大类。
传统的森林结构调整技术又包括面积控制和材积控制两部分。
面积控制法,即按面积分析现实森林结构,计算和确定年伐面积,根据年伐面积推算年伐蓄积。其常用方法有面积轮伐法、林龄公式、成熟度公式、东德公式、面积平分法、龄级法等。
材积控制法,是一类以蓄积量和生长量指标控制和计算采伐量的方法。这类方法,与面积控制法相反,先计算年伐蓄积,对于同龄林,再由成熟林的单位面积蓄积推算年伐面积。其有代表性的公式或方法有较差法、利用率法、平均生长量法、检查法、生长率法、材积平分法等。
很多传统的森林结构调整技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的规划者可能作出不相同的选择,因此不能保证决策结果的最优性。这一问题可由现代森林结构调整技术来解决。与传统技术相比,现代森林结构调整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保证方案的最优性。不同的现代数学方法对应不同的现代森林结构调整技术。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等数学方法对应的现代森林结构调整技术。
用线性规划进行森林年龄结构调整,要先根据经营单位的森林龄级数据和调整要求建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构成的调整模型,然后上机求解最优采伐量。
五、考试方式
理论教学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核,100分试题,2小时的考试时间;实践教学根据参加实验实习的情况和实验实习报告评定成绩。
六、成绩评定
10.森林经营方式 篇十
克林经营林场以火为令,为及时有效的扑救森林火灾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挥部应急反应。
发现火情后,要在即上报火情的同时,同时立即启动克林经营林场春季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在火场设立前线指挥部,全力组织扑救工作。场指挥部接到森林火灾报告后,根据火灾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提出具体应急处置意见报区指挥部。处置意见应就参与应急处置领导人员名单、指挥办公地点、赴事发现场工作人员名单和时间、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提出明确建议。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批准启动本预案,迅速组织成立前线指挥部,由分管防火工作副场长杨建君任前线指挥长,带领场防火专业队开展扑救工作。场指挥部设若干工作组,进行扑救,前线指挥部是扑火现场的最高指挥机关,可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应急处置方案,发布有关命令,全面组织各 1
项紧急处置工作。
二、扑火方法选择
要采取整体围控,各个歼灭;重兵扑救,彻底清除;阻隔为主、正面扑救为辅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做到快速出击、科学扑火,“阻、打、清”相结合。
三、扑火安全防范
在扑火过程中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现场指挥员必须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战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的安全。
四、人员疏散
当需要人员疏散时。应在林区居民点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启动紧急避险预案,明确安全撤离路线。当居民点受到火灾威胁时,要及时果断地采取阻火措施、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居民,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必要时,可采取强制疏散措施,并保证被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
五、其他保障工作
1.医疗救护。由医疗救护组对因森林火灾造成的受伤人员开展救治工作。必要时由区卫生局组织医疗专家协助进行救治。
2.物资使用。扑火抢险所需物资由前线指挥部及其后勤保障组协调计划调集。
3.生活保障。由场指挥部负责扑火抢险人员必需的食宿等生活保障工作。
六、预案解除
森林火灾扑灭后,由当地护林防火指挥部组织火场看守,及时清除余火,消除隐患;经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人员现场查实后,报请区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状态。
汤旺河局克林经营林场
11.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森林生态;经营
1.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提出背景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由美国最早提出的,这一森林经营模式的转变,是世界林业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从全球林业发展历程来看,到目前为止,森林经营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森林永续利用阶段,以德国的法正林理论为标志;第二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森林多用途永续利用阶段,以第五届世界林业大会主题森林多功能利用为标志;第三阶段是森林可持续经营阶段,以首届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中提出“森林应当以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为标志。
2.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途径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森林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它试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过程、路径及相互依赖关系,并长期地保持它们的功能,从而为短期压力提供恢复能力,为长期变化提供适应性。美国林务局是第一个响应在国家森林和牧地的经营中采用一条生态途径的机构。它所实践的生态系统经营,是指在不同等级水平上巧妙、综合地应用生态知识,以产生期望的资源价值、产品、服务和状况,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产力。
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是森林经营的一条重要的生态途径。它在以下几方面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木材永续利用的森林经营。
2.1社会方面定义的目标
其目标强调可持续性及未来世代,因而它关注森林状况的维持,即生态系统整体性在景观水平整个地被维持,而不是森林的产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森林的全部价值,满足社会广泛的目标,并确保森林健康。
2.2广泛的空间规模和长的时间尺度
采用景观概念,超越所有权设定的边界,认识到邻近生态系统与所经营的生态系统相互影响。要维持森林的全部价值,需要在景观和多世代的时空框架里实现。它也表明,森林经营是分层次协调和控制的,涉及景观、生态系统和林分各种水平,不同规模水平的经营又与不同的时间尺度相适应。
2.3公众参与与合作决策
生态系统经营的一个主要挑战是需要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生态系统生产力在景观水平得以发挥。
2.4有适应能力的制度
当前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按功能和学科设立,这不便于生态系统经营所需要的学科间的综合,需要建立有适应能力的组织和制度,如建立计划和监测的多学科组。
2.5开展适应性经营
开展适应性经营包括连续的计划、监测、评价和调节等一系列行动,通过循环监测、改进知识基础,帮助完善经营计划,必要时通过调节经营实践以实现资源经营的目标。
3.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策略
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实现森林的长期健康和生产力,需要有新的策略,即森林资源的经营策略、发展新知识研究策略和教育策略。通过这三方面策略的有机结合,形成经营—研究—教育的伙伴关系。
4.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思考
4.1我国森林经营要有一个系统转变.从以木材为基础转向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经营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国林业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仍在加剧。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这一新的时期,国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对林业进行重新定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随着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国林业正经历着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也表明我国的森林经营从以木材为基础的经营转向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经营。
4.2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要以林业分类经营为基本构架
以林业分类经营为基本构架,明确主导功能和实现多种功能利用,有利于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在我国的顺利实施。因为林业分类经营,最核心的成果是在分类区划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促进森林经营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促进林业的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以及促进林业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
4.2.1林业分类经营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基础,明确森林的功能性目标。以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其目标需要考虑有助于一个完备的林业生态休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的形成及促进社区综合发展。
4.2.2林业分类经营的区划要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更体现为一种功能性区划。
4.2.3林业分类经营要重视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差异,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重视公众参与,以进行有效的合作,特别是在决策中的合作,既要尊重公众价值,也要尊重林权。
4.2.4林业分类经营要重视机构对环境的适应性改革,体现为机构和制度的功能性变革:部门的贪任、权力和职责要发生相应改变,以适应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
5.我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建议
【森林经营方式】推荐阅读: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08-03
森林资源管理第9章 森林经营方案08-07
森林经营管理建议书08-23
县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12-08
500字写保护森林的作文:关注森林的保护08-27
200字世界森林日作文:世界森林日的目的08-14
森林医生作文07-03
《重庆森林》语录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