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2024-10-09

生物教学案例分析(精选8篇)

1.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篇一

为学生揭开“性”的面纱

背景:

《青春期》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通过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青春期的心里变化及其卫生方面的学习,帮助同学们正确看待并健康度过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但在农村地区,性教育几乎为盲区,学生们的性知识几乎为零。为了打破禁忌,揭开“性”的面纱,让学生们以一颗平常心接受性知识,我决定增上一堂青春期性知识课。

案例:

大屏幕打出《青春寄语》:青春是人生关键时期,是人生过度时期,走好青春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

在多媒体教室中,学生们正在交头接耳,讨论着老师会给他们带来那些知识。当悦耳的铃声响过,我开始展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爱,你了解多少?性,你知道多少?”这几个特别“刺眼”的大字,学生们的脸上有的出现了错愕、尴尬的表情,而且从学生的眼中我还读出了他们对这个话题还产生了戒备心理。他们的反映我都看在眼里,也正如我所料,他们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直接的帮他们把现在心里最想解决的问题摆了出来。接着,一组图片展示了出来: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正在掀开小女孩的裙子;一对胖嘟嘟的男女儿童正抱在一起互相亲吻。由于图片非常的可爱、有趣,同学中开始爆发出一串串的笑声。

“你们说说看,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我掀她的裙子只是好奇!我认为裙子下面藏了糖果!”“我亲她只是觉得她长的很可爱!”班上两个表现欲特别强的小男生一边学着小男孩的神情一边解释道。全班都被逗得东倒西歪。看得出大家的尴尬、戒备心理都已经消除。“在你们眼中小男孩这些行为和性欲有没有关系?”“没有!小孩子肯定不懂的!”于是我更进一步,问道:“如果画面换成成年人在做类似的事情呢?你们认为是什么行为?”大家都笑而不答。过了许久,有人小声嘟哝着:“性行为!”

“我们现在对性的理解有个误区,一谈到性就回避,就造成了一种神秘感、罪恶感、肮脏感、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它,研究它、认识它!在这一环节里,我请同学们就性方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与交流。”虽然在此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面对的挑战和孩子的反应令我始料未及。

孩子们的问题千奇百怪,从为什么要阉割太监,到泰国的人妖是否为性变态;从同性恋是否遗传,到两性人原理„„让你震惊于目前媒体的威力。虽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与我原来的设计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我还是尽己所能告诉他们其中的一些道理和观念。

果然,在经历了一轮问题大战之后,孩子们的提问直逼性交,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在关注着老师的反应。这时,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感觉尤其强烈,我想我有一刻一定脸红了。虽然事先曾想到他们会问这样的问题,而一旦真的面对,我还是会有一些不自在。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知道,我不能退却、躲闪。于是,我笑着告诉孩子们,性交是成人之间表达爱慕的最高形式,是通过男女生殖器的结合完成的,性交的时候男性的阴茎会进入女性的阴道,并有射精行为产生。而强奸是以强迫性交形式表现的暴力行为,是对女性的侵犯和不尊重,是一种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惩处。看到我的态度,听到我的解释,孩子们一下就放松了,他们又重新兴奋起来。

“老师,我发现有些班上有一对对的男生、女生经常粘在一起,他们是在谈恋爱吗?这段时间我觉得一不见某个女生心里就不舒服,我是喜欢上了她吗?如果我可以把学习处理好我可以谈恋爱吗?”这个时候教室里一片起哄的嘘声。我立刻解围:“首先,非常感谢你对老师和在座同学的信任!老师还非常的佩服你,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变化并大胆的说出来。”学生们在我的话语中也安静了许多。“在这里,我只想给你念一封信,一封充满父爱的信。”开头几句话是这样的:“亲爱的女儿: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今天你已经14岁了,已经迈进开始成为一个女人的年龄时期。你问我说:父亲,什么叫爱情?我的心经常为这种思想而跳动,就是今天我不再是和一个小孩子交谈了。进入这样一个年龄时期,你将是幸福的。然而只有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

“这些话正是老师要对你们说的话,请大家思考这两个问题:1.你们能否试着回答什么是爱情?2.除了概念性地下定义,可不可以形象地表述什么是爱情?”“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样就叫爱情。”大家笑了起来。我认为:爱情无疑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不仅是精神的东西,它有着生物性的基础,也包含了人的自然结合,包括了人类的生生不息。有了爱情,才有相爱的人之间的结合,才有了后代。但是我们今天谈论爱情更多地是赞美精神的东西,因为我们是人!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不过就是几十年,但爱情是永恒的。反思:

初二下学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初期,身体、心里开始迅速发育。对于人体的变化,既好奇又无知;渴望知道但又羞于咨询。心理的变化又让他们彷徨而不安。所以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青春期既是敏感的年龄,性知识更是敏感的话题,教师要亲切自然,把自己的位置摆好,没有任何一点师道尊严,是学生的朋友、知心朋友,和学生一起倾心交换意见,这是这堂课成功的首要条件。

2.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篇二

数学探究活动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可以对教材中出现的公式、定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

如,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究,对球体积公式的探究,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对面积单位、测量单位形成过程的探究等.也可以对公式、定理、概念、习题作简单推广性的探究.如,学完公式(a+b)2=a2+2ab+b2后,探究(a+b)n=?(a1+a2+…+an)2=?等.

还可以对不同定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共同结构进行探究.

如,以点和直线的关系作类比探究直线和平面的关系,用分数的性质作类比探究分式的性质等等.

1 数学探究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探究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教学策略.

1.1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正如波利亚所说,要使学生对数学真正产生兴趣,让学生从无感情的符号中获得真实生动的愉悦,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他强调教师应当把自己看成一个推销员,把数学知识推销给自己的学生.如果学生对讲的问题不感兴趣,不愿花力气去研究,那么教师就应想方设法改进推销方式,重新“包装”他的产品.创设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所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起点.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难度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等因素,灵活应用多种方式.如用多媒体演示情境图,做游戏,讲故事或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发认识冲突等等.

1.2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组织与引导

探究活动尽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可以完全脱离教师.首先,探究内容或由老师确定,或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们决定;其次,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没有老师的组织与引导,探究活动很难持续下去.

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组织与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的探究沿着有可能导致数学发现的轨道进行,当学生探究偏离这个轨道时,要及时引导学生改变探究的方向.在一节内容是“青蛙吃害虫”的数学课上,教材中呈现一幅情境图: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问:他们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完这两个问题后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提出的问题.学生便提出了“大青蛙的嘴大,还是小青蛙的嘴大?大青蛙的腿长还是小青蛙的腿长?”等问题,学生的类似问题一个接一个足足持续了五六分钟,这些问题的提出及探究,已经偏离轨道,此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沿着有可能产生成果的方向进行.

第二,当探究呈现出僵持局面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或者提供一点有关的信息.如在探究房间对角线长的活动中,有学生提出用一根米尺来量,有学生提出先用一个根绳子来量对角线的长,再用米尺量这个绳子的长度.也有好多学生认为,这两种方法既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于是有同学提出用公式表示房间对角线的长,怎样用公式来表示呢?探究陷入了僵局,学生足足有两分钟的沉默,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引导性的问题,“你们以前求出过什么图形的对角线呢?”学生回答:“我们已经求出过平面图形的对角线.”教师:“例如什么?”有学生说:“正方形、三角形.”也有学生说:“房间的面都是矩形,而我们知道如何求出—矩形的对角线.”另有学生说“对,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最后,学生们探究出了房间对角线长的公式表示.在这一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性问题打破了僵局,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第三,如果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发现探究内容难度较大,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小组内讨论与交流,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小组甚至个人进行引导.

第四,组织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以及主动性的发挥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教师切忌干预过多,或组织得过了头,否则,探究活动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使探究活动变成一个学生猜测教师想法的游戏.

1.3 应注重数学探究的开放性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及创新精神的探究活动,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性及个性.这就要求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活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给每一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另外,在教学课堂上,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探究研讨活动,将会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科学女皇赋予该学科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2 数学探究的两个案例及分析

案例1探索圆面积公式.

活动内容探索圆面积公式.

活动材料剪刀,每位同学4张大小相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师:下面我们研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剪刀和4张大小相等的圆片拿出来,分别给圆片编上1,2,3,4号,再把第2,3,4号分别折剪成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用折剪后的第2,3,4号纸片分别于第1号圆片重叠,你们发现他们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S1>S4>S3>S2.

师:若把第4号折剪成正32边形,正64边形,……如此下去,它的面积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S4越来越接近S1.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正多边形边数越多,它的面积越来越接近于圆面积.

师:正多边形的面积如何求?

生:正多边形的面积等于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乘以正多边形的边数.

师:当正多边形边数很大很大时,三角形的高越来越接近于圆的什么?底边之和越来越接近于圆的什么?

生:高越来越接近圆的半径,底边之和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而且它们几乎可以用半径代替高,周长代替底边.

师:大家想得好.据此,请推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生:S=2πr×r÷2=πr2,

案例2探索圆面积公式.

活动内容探索圆面积公式.

活动教材剪刀、圆纸片.

活动过程首先,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一些圆纸片摆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怎样把一个圆分成16等份;其次,指导学生沿圆中的等份线剪开,剪成一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

师: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可拼出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

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几分钟后,他们拼出了几种不同的图形,图1—3.

学生甲:我拼成的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图1),它的底边是圆的周长c的1/2,高是圆的半径r.

学生乙:我所拼成的是近似的梯形(图2),上底是圆周长c的3/16,下底是圆周长的5/16,高是半径r的2倍.

学生丙:我拼的是近似三角形,它的底是圆周长的c的4/16,高是半径r的4倍.

师:同学们求出你所拼图形的面积.

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学生说:

拼成近似梯形的学生:

拼成近似三角形的学生:

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案例分析案例1和案例2都是两个比较成功的探究活动,两个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案例1中老师有较多的引导,但探究成果较小,整个探究过程没有体现出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案例2,老师仅仅提出了引导性的问题:“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可拼出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这一引导性问题既给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又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探索空间,使得学生们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得以发生.因此学生们的探究成果呈现出了多样性.

参考文献

[1][美]贝尔.中学数学的教与学[M].许振声,管承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59-01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来选择一些具有有效启发性的典型案例进行组织研讨,或者直接根据所研讨的真实内容来提供相应的情景,以此来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分析、思考以及讨论和交流等,从而真正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感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出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师方面也必须要严格的根据生物新课程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特点来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的教学优势,最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真正的培养出学生们生物科学的素养。

1 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目前,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宏观方面,功利主义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有效实践,比如社会方面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方面要保持学生素质和应试两手抓;教师要有良好的社会地位以及学生们要考出很好的成绩等等,这一系列功利主义的现象直接促使教育创新和改革变得举步维艰。所以,通常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出现这些改革性的举措仍然停留在局部的改善方面。(2)微观方面,每一种教学方式都会存在相应的问题,案例教学的方式也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案例教学对于教师方面的要求普遍较高,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很难真正达到其预期的教学效果,这都需要教师方面能够真正进行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推广的案例,再此基础上结合其深厚的专业知识来作为主要的依托。

2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的具体教学方式

2.1 案例讲授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为主,通过老师对于相关案例的讲解来实现课程理论和案例的有效结合,并以此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一些生态系统当中的具体案例,像那些生活在何种的鳄鱼、乌龟等等爬行动物都会自觉的爬到河岸上来产卵。鹭喜欢吃河内的鱼虾还有河蚌等动物,但它却是在大树上筑巢。而在河流的生态系统方面,其中的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其本身所独有的,大部分的降雨情况都会带来其他地方的水分,同时还会将陆地上的土壤直接冲击到河流当中。而河水可用于灌溉,在一些地方也能够直接将其当作饮用水来进行。

通过这些案例就能够提出一个概括性的问题:河流生态系统和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教师就可以通过以上的案例来从非生物因素其中的大气循环系统、地域关系中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各个生态系统当中的生物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讲解,从而以此证明河流生态系统和多个生态系统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2 案例讨论教学

案例讨论的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就必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来针对相应的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而且中方法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要求学生们必须要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这种方法真正有利于调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增强其参与意识,最终有效的提高其自身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提出在动物界当中,有的动物们为了能够完成某个目的或行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可以促使学生们对一现象进行讨论,通常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也自觉的查找相应资料,并结合资料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比如大雁在进行迁徙的途中休息时,通常都会派出一两只体弱患病的孤雁来进行放哨和站岗的工作,一旦发现敌人来袭,这些放哨的孤雁就会发出相应的警报,或者直接大叫、狂奔,以此来警示雁群做出御敌准备,或者直接逃生,但是通常这只放哨的孤雁很容易会被敌人扑食。在比如由于雄螳螂的头部存在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因此雄螳螂在找到雌螳螂后,其头部通常会被雌螳螂吃掉,并以此来完成较为行为。

2.3 案例练习教学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学生课后以及在其单元练习或者考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练习类的资料直接发给每一名学生,以此来促使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准确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判断。

例如,给出这样的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你生物农业方面,化学农药的品种和产量开始逐年增加,然而在害虫方面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就对农作物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就比如棉铃虫灾的爆发,对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经济损失非常严重,针对这个情况,我国的科学家经过科学的攻关研究,成功的将一些生物的抗虫基因导入到了棉花的细胞当中,从而获得了具有抗虫基因能力的棉花品种。通过这个材料就可以给学生们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加以练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了案例讲授教学、案例讨论教学以及案例练习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们深入的了解生物知识,并通过相应的讨论和练习实现了对生物知识的巩固。

参考文献:

[1]袁书香.浅谈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操作过程[J].今日科苑,2009,09:163

[2]唐瑞霞.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案例教学[D].河南师范大学,2012

[3]徐义真.案例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王志国.高中生物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10-111

4.小学教学教学案例分析2 篇四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的笔算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广大师生的生活。今年4月,经教研组推荐,我参加了坎儿孜中心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下面就实施新课程授课的这一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两个层次编排。本课时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的笔算。”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三年级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应用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学段的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根据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我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研究,归纳笔算法则,并掌握这一程序性知识;

(2)通过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研究。

(3)通过学生寻找回文算式,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技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本课的教学过程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尝试,寻找方法→巩固法则,推广应用→交流收获,小结设疑”四个环节组成。没有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分成:复习铺垫→新课引入→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回家作业,这样的环节来设计。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没有“复习铺垫”这一环节,这是因为,我认为,在已有的、众多的知识中去找出与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信息,这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提取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当你在解决一个新的问题时,一般没有人会告诉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准备知识,你只有在碰到问题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方才清楚还需要知道哪些知识,然后,你要在原来的知识库中去提取并且灵活的创造性的应用原有的知识,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复习常常是教师为学生已经做了一些要解决新问题时,需要的知识铺垫,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只是把课开始时复习的知识拿来用即可,如,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的笔算,一般要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的笔算,这种教学“脚手架”搭得太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摘选: 片段一:学生猜测“19×19”的计算结果。上课开始后,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教师:这张围棋盘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我的话音刚落,许多学生就举起了手。我就点了几位学生,他们给出的答案从“二百左右”到“三百多”不等。

老师:“看来,大家猜想的数很不一致。那么,有什么办法来判断,哪个答案是正确的,或者说,哪个答案最准确呢?” 一位小个子的男孩在下面轻声说道:“算一算就知道了”。

老师马上接过话头:“这位同学说得对,算一算就知道了。下面就请每一个同学先把自己猜测的数写在纸上,然后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算一算:19×19= 到底等于多少,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

评析:首先,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猜测,由于“这张围棋盘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这个问题起点相对比较低,学生容易参与,创设这样的情境,试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同时,也使所有的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之前,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我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如果能够建立在独立思考和准备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和交流的质量必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此外,“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主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要求是用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去解决19×19= ?,因此,学生不但可能计算的方法不同,而且还可能计算方法的数量也不同,这样的教学试图体现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片段二:小组研讨“19×19”的计算方法。

在经过15分钟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教师回到讲台上。老师:“老师刚才在看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已经不止用一种方法计算出了结果,已经有了许多研究的成果,但不同的同学所用的方法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就可以学到不同的方法。在同学们相互交流以前,先整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想一想也可以写一写:如果你在小组里发言,你准备讲哪几点,说哪几句话?现在开始准备。” 学生开始考虑如何在小组发言。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学生通过整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为数学的交流作准备。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在有交流准备的基础上,再开展小组交流,可能会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的活动更有成效。

在经过2分钟的准备后,教师宣布开始“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评析:这里的“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一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过程,试图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并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想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片段三:评议各种计算方法的优劣。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教师板书:见教科书第65页例2)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评析: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法优劣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比较计算方法的优劣,可以选择计算时间的长短,方法是否具有一般性等多种标准,体验到方法是否优劣,可能还会因人而异,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另外,在比较优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片段四:“回文算式”的渗透。

在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后,每个学生自己出四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先自己笔算,再同桌两个同学交换批改。在学生出题相互批改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也写四个题目,分成两组:

24×63 36×42 69×64 46×96 当学生交换批改后,教师要求学生计算上述四题。学生完成后,集体校对,发现:

24×63=36×42 69×64=46×96 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上面每一个算式,左右两边具有“反序”的关系,从左往右读24×63,如果这个算式从右往左读,就得到36×42,而这两个积是相等的。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后都很兴奋。于是,老师问:“很有趣,对吗?有点像回文诗。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回文算式’。”教师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寻找题目,并用竖式的计算方法,验证这个结论。

评析:巩固笔算法则,主要是让学生应用法则去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出题计算,并相互批改,一方面相信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这类题目的结构,有能力出题,另一方面,相互批改能促进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巩固练习阶段,安排学生去寻找、发现“回文算式”,主要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这样的寻找过程,对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法则以及培养学生对的数学的兴趣可能会有帮助。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捉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1)。对于19 ×19这样一个算是,学生想出了如此多的计算方法,实在是“威力无比”,有意思的是:有许多的解题方法,就连我这位从事十多年数学教学的教师,在备课时也是没有想到的。更有意思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我事线没有想到的解法,我竟然没有反应过来,我不但真切的感受到“我老了,反应迟钝了”,而且更感觉到“后生可畏”。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尊定了基础。

(3)我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

5.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篇五

主讲教师 赵心红(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 中高)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所以,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和“怎么学”;最后还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成功的教学。

生物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对于不同的章节进行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是各具特色的。今天我们的讲座仅就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老师们做一个交流。

一、基于概念图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生物学知识看起来庞杂繁多,但其内部都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每堂课上所学的知识或许是零散的、片面的,但放在一章、一个单元甚至一整本教材中的时候,它就是这个大的知识网络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了,这些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找到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要理清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以概念图的形式加以呈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什么是概念图呢?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组成,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图形)标识。链接表示不同节点间的有意义的关系,常用各种形式的线链接不同节点,其中表达了构图者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文字标注可以是表示不同节点上的概念的关系,也可以是对节点上的概念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整幅图的有关说明。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

生物学中每个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每个概念都必须根据与之有关的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其准确的含义。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在一节具体的课中可以使用概念图把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架构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的重要内容,一节课的概念图是一个小的知识网络,等这一章或一个单元都学完之后,再把每节的小的知识网络连接起来,即构成了一个大的知识网络体系。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之后,教师就要构思教学设计了,根据对教材、教法、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教师要设计出一个教学流程,什么 知识在哪个环节呈现,哪个概念以什么方式引出、书写在黑板的什么位置,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推理,等等,教师都要有细致全面的部署,再根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新生成的课堂资源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最后还要通过教学评价来检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介绍这种类型的教学设计。

【案例1】“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围绕一条主线组织教学,把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讲课过程中按照教学设计的先后顺序依次出现不同的概念,并按照课前预设的位置把概念编排好,等整节课结束的时候,在黑板上就能完整地呈现概念图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标准:“健康地生活”是课标十大主题之一,传染病及其预防是本主题下的一个重要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要会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标准解读:学会生存首先就是学会健康地生活,《课标》规定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等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对学会健康地生活有重要意义。

教材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传染病的病因、传播及预防,学习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但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历来是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材特别注意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构建概念;设计活动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注重情感教育,如讨论怎样与艾滋病病人相处的问题等。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如以概念图为主线进行教学。

学生分析及针对性设计:学生对疾病、传染病这样的名词并不陌生,但“人为什么会得病?”、“传染病和一般疾病到底有什么不同?”、“传染病怎么传播?”,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并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他们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还欠缺整体的、科学的、理性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可以围绕着“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传什么-怎么传-怎么预防”这样一条主线来进行设计的,应该比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流程:设置情境→引出课题→简介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传什么(病原体)→谁在传(传染源)→怎么传(传播途径)→容易传给谁(易感人群)→归纳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围绕三个环节提出预防措施→复习总结本节内容。

概念图:

【案例2】“生物的变异”一节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主题下的一个二级主题,内容主要以人的遗传和变异内容为主。标准解读:学生学习遗传变异的基本知识以及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变异的现象、变异的原因、变异的意义。尽管这一部分内容课标的要求都是了解层次,但让学生认识到变异的普遍存在以及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的重要成果还是非常必要的、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本节课的讲解,应该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再逐步深入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日常生活,变异无处不在,我们每天吃的无论是动物食品还是植物食品,无一不是遗传育种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分析及针对性设计:学生学完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后,对变异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如“为什么变?”“怎么变?”“谁在变?”等相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具有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但还欠缺整体、科学、理性的认识。所以,讲解的时候应从多个角度把变异的有关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网,板书也用概念图形式呈现出彼此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流程:图片配歌曲→引出课题→简介什么是变异→通过比较观察实物体会变异→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教给学生如何描述变异→通过图片音乐进一步体会变异→变异普遍存在→变异的原因→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变异在生产育种上的意义→思维导图巩固知识.二、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新课标是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的指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一部分爱好生物、基础好、平时积累多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让他们把自主学到的新知识讲给全班同学听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建立成就感。在进行这一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潜在的知识构建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善学,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实例。

【案例1】“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的教学设计。很多学生都喜欢鸟,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一直保持着观鸟的习惯,一到周末就会带着鸟类图谱外出观鸟,积累了许多鸟的知识和实地考察的经验,这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一定要利用起来。课前指导学生从鸟的起源、鸟的习性、鸟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的分类、鸟的趣事、观鸟的收获等方面查资料、准备PPT,给学生提供讲鸟的机会和平台。不少同学做了准备,讲得很精彩。

【案例2】“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一节中有仿生的内容,有个喜欢军事武器的男孩子就把仿生和他的爱好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结合,所讲的课深受学生喜爱。

三、基于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也是最难组织的课。因为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上动手去探索很多生命奥秘,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切仪器、设备和工具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而直接获取知识。因此,实验课上,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突发事件较多。同时,实验技能和知识点的落实也不能很好的实现,甚至由于实验操作失误,会导致一些威胁学生安全的现象发生。因此,教师做好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实验课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上课前先重点学习实验室规则;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组织好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做好小结和评价。

【案例】制作发酵食品---“包子皮的秘密”

(一)教材分析:

1、课题来源

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涉及课程标准中“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内容。《标准》建议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是一种传统的生物技术,但它又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利用发酵制作食品的过程,许多学生未曾见过,这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大好机会。

2、教学内容

课前一小时,学生分4-5人一组,把面和好(加酵母菌的和没加的分别和一块面)。上课时,每个小组明确分工。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观察发好的面(俗称“发面”)有什么特点,与没加酵母菌的面(俗称“死面”)比较有什么不同,并认真做观察记录,同时把生成的新问题也进行记录。然后,老师把混合了的发面皮和死面皮发给每个小组,他们根据刚才的观察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判断哪是发面哪是死面,做完假设,讨论检验的方法。分别用发面和死面制作包子,并做好记号。上锅蒸熟大约需要15分钟。在这15分钟等待的时间里,讨论、解答刚才学生记录的问题,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出芽生殖等,同时,利用课件和板图帮助学生分析发酵原理,引导学生分析这就是产生诸多实验现象的原因。请学生再举例说出其他发酵食品,板图示发酵这一核心概念。蒸熟以后,分析结果,验证假设,表达交流。最后品尝劳动成果,并邀请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年级,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都比较强,但也有个 别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可以采取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保证课堂有序进行,即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知识方面,学生已有馒头、包子、面包等口感暄软好吃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发酵的概念、原理及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酵母菌个体本身是微观的,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发酵食品对学生来说是常见的是亲切的。所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小组分工合作、亲自动手制作发酵食品,而后,在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再回归到对酵母菌及其发酵原理知识的认识上。同时,以蒸包子的活动为平台,让学生体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和认识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景(发面、未发的面 观察 记录 混淆)→发现问题→假设→设计区分方法→预测实验结果→进行检验→做记号、蒸→分析结果→验证假设、推出结论→进行反思总结

(四)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分为三部分: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每个小组都有一份学案,学生按学案的分工表如实填写,并根据在课堂上的表现、学案的内容,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探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情况、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给组内的同学评价,同时教师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每一个同学进行评价,最后三个评价汇总到教师手里,形成最终的评价。

二、观察比较、提出问题:

加了酵母和没加酵母的面团在形状、大小、状态、松软度、气味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生成的问题是:1、2、3、三、探究性学习

1、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面包子的记号:

死面包子的记号:

3、制定并实施计划,检验假设(蒸熟包子)

(等待蒸熟的时间里,解答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发酵的核心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4、观察、品尝蒸好的包子,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5、得出结论,进一步确认发面的特点

6、交流收获、体会

四、基于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生物实践活动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实践活动也就成为了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实践活动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那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该如何进行呢?请看案例。

【案例】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多样性的学习与研究”

(一)活动背景:

把学科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为时代背景,结合每年的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设计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活动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科学探究和自主求知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目标:

(1)总体目标:使学生真正接触大自然,体会与自然相处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欣赏自然之美的情操,进而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关注体验与感受,提升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从事科学探究的兴趣。

(2)具体目标:第一,知识积累,自然观的养成。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与常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提升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通过观影片、读文本、听讲座等形式的学习,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勤奋执著的学术精神和对自然界真诚无私的热爱情怀。第二,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会检索、阅读和理解科技文献资料,形成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态度。第三,人际交流能力的发展。关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灵活地运用语言准确并生动地表达自己,流畅并愉快地与人分享。第四,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独立研究探索与团队合作探讨相结合。通过合作探究与他人交流、分享,最终形成对“生物多样性”的整体性、多样性理解。

(三)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活动一:启动仪式。活动总动员,介绍活动整体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任务:认真聆听活动介绍,了解活动的大致流程,明确各项要求。

活动二:专家报告。聘请知名专家做“享受生物多样性的快乐”的报告。

学生任务:认真聆听报告,做好笔记。

活动三:主题电影。在同一时间展播《植物私生活》等四部专题电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一部观看,学生入场和出场处都要盖章,观影后每一位同学要撰写影评。

活动四:小组组建。每班分为8-9组,每小组4-5人,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起一个组名,进行分工,并填写初期分工记录及评价表。

初期分工的任务示例:(1)查找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资料;(2)查找北京地区春夏之交动植物的相关资料;(3)记录生活圈内的各种生物;(4)自定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或生物观察。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

活动一:专业培训。小组长培训;志愿者培训;专业知识培训。

活动二:确定主题并进行二期分工。

上完生物课,接受了培训后,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确定考察主题,并进行二期分工

二期分工的任务示例:(1)准备相机,负责拍照;(2)准备动植物手册,以备现场查找不认识的生物;(3)负责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撰写观察日志;(4)准备一些特殊工具,以作更深入细致的科学探究,如温度计测水温、花铲用来翻动土壤观察土质和土壤中的生物等。

活动三:考察动员会。

活动四:实地考察。

第三阶段:展示与交流

活动一:选择展示方式并进行三期分工。供选择的展示方式有两种:展板展示和PPT展示。

三期分工的任务示例:(1)准备图片资料;(2)准备文字资料;(3)制作展板或PPT;(4)负责展板介绍或PPT讲解。

活动二:课堂展示。在生物课上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和学生代表给出评价。

活动三:撰写报告。根据各小组的研究主题,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可以是某一物种的说明文,也可以是整个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四)评价

1、总体评价:

(1)分工明确:三张分工记录及评价表填写完整,每张5分,共15分;

(2)认真听专家报告,并记好笔记,得10分;(3)观看电影并撰写影评:有入场和出场处留印得5分,认真写了影评得10分;

(4)前期准备充分,做了详细记录,得10分;

(5)认真写了实地考察日记,得15分;

(6)积极参与了小组的成果展示,得15分,被评为最佳展示的小组加10分;

(7)认真撰写了研究报告,得20分。

2、PPT展示评价:

“生物多样性学习与研究”PPT汇报评价表

评分细则:(汇报时间:8分钟,超时扣分)

3、展板展示评价:

“生物多样性学习与研究”汇报展板评价表

评分细则:

以上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的案例简要地谈了谈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的问题。总之,要想根据每节的内容编写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先要客观深入地分析教材,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要反复琢磨什么内容课标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程度。对于一般了解层次的内容,教师应该怎么讲,对于重点理解和运用层次的内容,教师应该怎么设计教学过程、借助于什么手段、使用哪些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等等,每一小节的要求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再就是熟读教材,逐字逐句,书上都涉及了哪些例子、哪些素材、有没有图片、怎么读图,等等,教师要反复阅读教材,深入挖掘其内涵;还有教参,也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做好这些准备,教师再着手编写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同时,教师要善于揣摩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点,掌握了学生的喜好,再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科学前沿,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乐学的教学设计就是最好的、最成功的教学设计。

6.教学案例分析(案例) 篇六

—五年级“因数与倍数”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红星小学 代继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构建上线一定教学的指导策略,学校数学课题组组织同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研讨。本学期我听了刘老师上“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一课时,有下面的教学内容。

教学片段一:采用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学生汇报:1×12=12,2×6=12,3×4=1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

简析:教师注重在课堂中指导从理解因数和倍数入手,将阅读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片段二:教师在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后,再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一13的内容:

(1)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1×12=12,2×6=12的关系。(2)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

(3)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要求学生打上着重符号,阅读两篇。)

3..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

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要求学生回答完整。)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

简析:教师在学生对因数、倍数有了理解之后,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果教师能长期对学生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片段三:在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后,指导学生阅读:

(1)3的倍数有:,(怎样 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1,2,3,4„„分别乘这个数。(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算算。)

(2)练一练:6的倍数有:——,40以内6的倍数有:——。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让学生阅读三遍并勾画: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师生共同总结,学生阅读 :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简析:教师在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后,抓住“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个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片段四:在找36的因数时,学生的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教师的提问:

1.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2.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对于他们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

学生就会明白:从小到大,有规律去找就不会出错了。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简析:三位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这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理解性阅读几篇,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大大提高。

7.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篇七

下面我就以《认钟表》一课中的几个片段为例, 谈谈有关有效教学的一些感悟。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的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 不具体的, 这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提升、概括科学的认钟表的方法。因此在设计本课时, 要充分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进行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片段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 你们看, 它来了。

(画面上跳出一个小熊, 嘿, 大家好, 今天我准备帮我叔叔照看一下钟表店, 跟我来看看吧!)

师: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店才是小熊叔叔的钟表店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钟表店里有好多钟表。

师:小朋友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

生1:我家的墙上有一只钟。

生2:我以前看到有一幢很高的房子上有一只很大的钟。

生3:我的床头有一只小闹钟。

……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 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

事实证明, 有效的数学教学能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机, 形成数学学习的认知冲突。而创设富有现实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片段二:认识整时

师: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 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有谁知道吗? (出示7时整钟)

生:是7时。

师再点击出示一组钟 (1时、4时) 让学生认。

师:唉呀, 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不是有诀窍呀?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

学生都争着举手。

生1:我看到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2:我看到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1就是1时。

生3:我看到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5就是5时。

师:你们说得真棒!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

……

教师用智慧的手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探索, 又能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 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借助课堂, 智慧性地层层设疑提问, 能促思益智, 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 而是趣味无穷的。

片段三:帮小狗修一修

学生学会了在学具钟上拨时间之后, 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看着小朋友又说又拨的, 小狗有点急了, 它说:“我也要拨一个3时, 可是我, 我, 我怎么拨啊?”我们来看看它的钟怎么啦? (老师展示一只缺少时针, 分针指着12的钟)

师:看这只钟怎么啦? (生, 缺少时针) 应该如何添呢?

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它添上时针, (出示2根针, 一根比分针长, 一根比分针短) , 让学生在展台上贴针, 我们书上也有像这样的缺少分针或时针的钟, 同学们也来帮忙添一添吧!

师:你为什么选择那根短的针呢?

生:因为我知道时针要比分针短。

……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现实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生的自尊心, 以此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使整个教学获得良性循环。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修一修”这一环节的设置, 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对“分针要比时针长”这一知识灵活运用, 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内化。

片段四:认识大约几时

师: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看整时, 不是整时的时间又怎么看呢?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的针, 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同桌。

师: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

(这时, 非常多的小朋友都踊跃地举起小手, 欲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快乐。) 生1 (很自豪、很响亮地) :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7, 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 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在11和12的中间, 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在12和1的中间。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2:不同意, 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是正好指着7, 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应该是差不多指着7, 而不是正好指着7。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还差12一点, 时针肯定也差7一点;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 时针肯定也刚过7一点。

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7。你可真不简单!把最响亮的掌声送给他! (学生鼓掌祝贺。)

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

生:第一个钟面的时间是7时, 第二个钟面是7时不到一点, 第三个钟面是7时刚过一点。

师:像这样, 7时不到或刚过7时, 都可以看成大约7时。 (出示大约7时)

在片段四的教学中, 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 而是让学生充分观察, 对比三只钟面的异同点, 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教师只是进行及时的点拨和引导, 这正式教学机智的具体体现。

8.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篇八

一、关键信息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导入过程围绕知识点,采用再现史实的方法,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体现出“承上”这一环节。独立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选择联系特征较强的材料,通过幻灯片,让学生对三种字体有直观的认识,总结出字体特点,在思考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感情体验的产生,都是在一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学生上台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与自豪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感情、认识,寻找真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体验总结、教师讲述补充三者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艺术特点及艺术成就,体现师生互动的优点。

简单直观的知识,由学生自学完成。难度较大的知识,通过观看视频产生感性认识。通过艺术比较,不断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解惑,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迫切追求真相的心理,产生学习冲动与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鉴赏历史古迹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是由历史环境产生的,石窟艺术之间的传承与发扬体现出“承上启下”的特色。

每个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意识的客观存在,学生获得合作交流、独立思考与探究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真正落实了主体地位,并提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如,范缜的《神灭论》作为自读教材,不重点讲述,在评价环节略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物古迹观,形成爱护文物的良好意识。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

当今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自主意识相对强烈。但是他们知识积累太少,同时也缺乏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政治、经济史和之前的中国文化史,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前提。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通过适当拓展背景材料,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以及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归纳其艺术特点。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艺术成果丰硕。通过对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教学难点:书法、绘画艺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书法、绘画的了解和鉴赏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而历史教师对这部分的研究也不一定专业。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充分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和历史挂图等学习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情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教学方式

采用了“自学—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讨论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自学—指导”模式由“自学—展示—质疑—指导—达标”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具体到本课,“自学—指导”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法珠联璧合,把整课分成课前导学、展示成果、质疑讨论、小结巩固、当堂达标五环节。

2.教学评价方式

(1)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2)通过欣赏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雕塑艺术,可以加深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伟大。

(3)个人自评及师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①下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回顾自己本节课学到的历史情节,对自己进行客观定位,给自己一个客观评价。②在本节课上,教师为每个学生,特别是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学生也对教师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纵向的评点。

上一篇:高一期中数学总结反思下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