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迹小兵张嘎

2024-06-29

英雄事迹小兵张嘎(共12篇)(共12篇)

1.英雄事迹小兵张嘎 篇一

好样的,小英雄-观电影《小兵张嘎》作文

朋友,你看过电影《小兵张嘎》吗?

小嘎子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脸上充满了嘎气”,还有一股子“嘎”劲。他有一支心爱的木头手枪,做梦都想得到一只真正的手枪。后来,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里,嘎子死死咬住敌人的魔手,并获了一支手枪。

嘎子听说这获得的枪要上交,他不情愿的`把枪收起来。小嘎子又机灵又勇敢,为了要给奶奶报仇,嘎子去察敌情,使得战斗胜利。

这部电影非常动人,当看到嘎子的奶奶被敌人杀死的时候,真恨不得把日本人打死。当看到嘎子告别乡亲,告别奶奶的坟墓去寻找八路军时,被他的精神而感动的流下眼泪。当看到他机智、勇敢地用自己的衣服倒上煤油烧敌人炮楼时,我恨不得跑过去帮他一起烧死那些坏蛋,影片结束时,我真想跑过去和他拥抱。

嘎子是小英雄,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好样的,小英雄――观电影《小兵张嘎》作文300字

中国大学网 小学生作文频道。

2.英雄事迹小兵张嘎 篇二

过去一个多月, 3个普通人的名字, 感动着我们, 温暖着我们, 激励着我们。人们在他们的职业前冠以“最美”二字, 以此表达心中的敬意。每一天, 无数人把祝福送进“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的病房, 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每一天, 无数人在网上浏览“最美司机”吴斌惊魂动魄的76秒视频, 不经意间潸然泪下。

这些天, 当我们在缅怀逝者、祝福伤者的时候, 我们也在思考:是什么, 让他们在生死关头迸发出那样惊人的勇气?为什么, 他们的故事能够汇聚起潮水般涌动的泪水和暖流?作为时代楷模, 他们的壮举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怎样的启迪, 又能为前进中的中国激发出怎样的力量?

平民英雄的非凡勇气和无私大爱, 支撑起社会的道德大厦, 标注了时代的精神高度。仅仅相隔21天, 在中国大地, 接连出现3位舍己救人的平民英雄——张丽莉、高铁成、吴斌。

5月8日, 黑龙江佳木斯市。

面对失控冲向学生的大客车, 28岁的女教师张丽莉奋力推开身边的学生, 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 造成全身多处骨折, 双腿高位截肢。

那一瞬, 张丽莉柔弱的身躯如同一道铜墙铁壁挡在生死之间, 挽救了两名学生。

“当时那种情况, 换个人可能需要考虑一下才会冲上去, 没想到丽莉能够如此毫不犹豫。”车祸目击者、张丽莉的同事李金茹含泪回忆。

5月18日傍晚, 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突发燃气泄漏并发生爆炸。在这里用餐的北京卫戍区某团纠察连班长高铁成忍着被烧伤的剧痛, 三闯火场排险救人, 和店员一起关闭燃气阀门, 并指挥没受伤的餐馆员工开窗通风、关闭电闸, 消除再次发生爆炸的危险。

完成这一切之后, 他踉踉跄跄走出店外, 晕倒在地。就在急救车上, 他还使出全身力气取下吸氧装置, 交给另一名伤者。

5月29日, 江苏锡宜高速公路上。

忍受着腹部被突然飞来的制动毂碎片击中的剧痛, 48岁的杭州司机吴斌用76秒的时间, 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一整套保障安全动作, 及时疏散车上24名乘客, 自己却因伤势过重, 于6月1日凌晨在医院去世。

这76秒, 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生命极限。

3.英雄事迹小兵张嘎 篇三

驼峰空运从1942年5月开始至1945年11月,历时三年多,中美两国投入了近万名飞行和地勤人员、一千多架飞机,往来运送战略物资70余万吨、3万多名作战人员,另有千余架作战飞机经此航线投入中国战场。

当时的新闻报道披露:我国云南省的昆明、陆良、呈贡、云南驿、沾益和四川的叙府(今宜宾)、新津、彭山、广汉、泸州及重庆等机场,都承担了驼峰空运任务,在驼峰空运最繁忙的时候,每75秒就有一架飞机从印度或我国某一机场起飞。

78岁的陆元斌老先生正在致力于“驼峰空运”的研究,他告诉记者:“驼峰空运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了支点作用。当时美英等国致力于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上牵制一百万以上的日本军队,支持中国抗战,就是为盟军赢得胜利创造条件。1942年,中国处于极其艰苦困难的环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全民族的抗战才是唯一出路。驼峰空运,为中国输送了大量物资,拖住了蒋介石不向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抗战全面胜利打下了基础。”

驼峰空运的部分物资,送到了延安八路军手中。在战火中采访过史迪威将军的吕德润回忆道:“史迪威将军一来中国就与蒋介石有矛盾,他认为谁抗日就应该将物资输送给谁。他在给白宫的报告中曾提出分配物资给中国共产党。当时有部分物资辗转送到了延安。”

在北京宋庆龄故居可以看到一台老式的X光仪器,在抗战艰苦的岁月里,宋庆龄要将这台仪器运到延安,就找史迪威帮忙。史迪威说,这好办,用飞机运。但在机场上,仪器太大,搬不进机舱门。史迪威就下令将机舱门改大,使这台X光仪器运到了延安。在吕老的记忆中,史迪威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交往的故事有不少……

半个世纪以来,参加驼峰空运的人和了解这段往事的人,始终在怀念那些岁月。

1946年秋,两位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就读的前驼峰飞行人员,摆脱不了对驼峰飞行那日日夜夜的思念,于是,开始了与过去在驼峰航线上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的联系。就这样,后来诞生了美国“驼峰”协会。这个协会多年来一直在履行一项义务,就是协助在驼峰航线上失踪者的亲属,打听了解失踪者的下落或者协助搜寻死者的遗骨。在驼峰空运中,损失的飞机和死亡、失踪人员太多了。中美两国共损失500多架飞机,空勤人员牺牲和失踪者达1500人。

中美建交后,美国驼峰飞行人员开始重新踏上中国国土,重返故地追踪当年的足迹。中国北京航空联谊会、昆明航空联谊会等单位为了怀念先烈,募捐在昆明建立了驼峰飞行纪念碑。

1984年8月,在美国驼峰协会的年会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向该会赠送了一块采自“驼峰”故土——云南保山的岩石,以表达中国人民的怀念之情。这块岩石,被美国朋友视为珍品,陈列在俄亥俄州德顿空军博物馆。中国驻美大使章文晋说,驼峰飞行人员的英雄事迹,高耸在世界屋脊之上。对那些长眠的人,我们怀着难忘的记忆,对活着的人我们怀着无限的尊敬。

4.英雄事迹小兵张嘎 篇四

2020 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很多人向死而生,逆行武汉。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国家的安宁,向着疫情发起冲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 2020 抗疫英雄事迹感悟 5 篇精选_抗疫英雄事迹感想,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0 抗疫英雄事迹感悟 1

自古英雄多磨难,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领域就会有不同的英雄。从古自今,涌现出无数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们为国为民,奋斗流血、牺牲小我,保全大我。

明朝时,沿海地区的倭寇也是个令明王朝头疼的大问题。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无疑是位重要人物,他骁勇善战,剿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维护了海疆的安宁。自从来到浙江后,他就视察军队,发现陋习甚多,如此萎靡的队伍如何能打胜仗?于是戚继光决定招收当地朴实无华,容易训练的农民和矿工。于是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在戚继光严格的调教下,成为了令倭寇丧胆的“戚家军”。通过戚继光的丰富作战经验和激烈斗争,清除了倭寇在浙江的势力,恢复了当地的稳定和安宁。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实现了其“但愿海波平”的雄心壮志!

居里夫人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10 岁丧母,家境贫困,却造就出了她吃苦耐劳、好学不倦的品质。1897 年,居里夫人看到铀具有放射性的报告,引起她极大兴趣。她不断探索,与居里先生合作讨论,终于研究出两种新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它是居里夫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以波兰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另一个是“镭”,它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与体力的劳动,四

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 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她并没有骄傲,而是继续埋头苦干,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初衷。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这次疫情是一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无数美丽的逆行者,84 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冲向了疫情的第一线;医生父子隔着防护玻璃相互打气;15 名医务人员拯救病人,不顾个人安危,最终感染上了病毒;有些党员医务人员发出“我是党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还有不愿意浪费防护服的医生们,在隔离病房不吃不喝,口罩和防护服勒出印子,也不停下手中的工作,争分夺秒,抢救每一个病人;更感人的是 2003 年的非典中,医生们全力保护了如今的九零后,现在换他们穿上白大褂来保护我们!

古今中外的英雄们用他们的双手和热血,努力争取我们的幸福,我相信胜利就在前方的不远处,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希望我们都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去不了一线战斗,至少我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添一点绵薄之力:主动上报,自我隔离。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恐惧要理智,不要相信那些虚假的传言,要相信我们医护人员要信任他们,少出门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戴口罩就已经是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最大的贡献。

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2020 抗疫英雄事迹感悟 2

有的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面对突发疫情,他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孤身前往,冲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最前线。白衣逆行,国士无双,让我们铭记这个闪亮的名字:“钟南山!”

我敬佩那面对高官诱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明明弹尽粮绝依然坚持抗日的杨靖宇,我敬佩那面对凶恶的反动派仍誓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值得我们敬佩。可我心里的英雄,是那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

疫情发生的时候,全国各地数万医生奔赴前线,他们不仅是医生,也是逆行的天使,更是战士。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守护家园、保卫长城的长城堡垒。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84 岁的他,面对国家的召唤,义不容辞前往前线,连日来,了解疫情,研究防疫方案,参加新闻发布会……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2003 年,非典肆虐,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疫情前线,当时 67 岁的他毅然决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同时他顶住压力,公开挑战同行和权威,提出非典病原不是衣原体,使非典的防治少走了弯路。

2020 年,新型冠状肺炎席卷全国,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奔赴疫情第一线。他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自己却马不停蹄,辗转广鄂。

他次次奔向那无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以个人身躯撑起万家灯火;在时代的长河中勇于“逆行”,守护生命,诠释大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我们安居于室,有人却负重前行。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向钟南山院士致敬,向所有战斗的白衣天使致敬!

2020 抗疫英雄事迹感悟 3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今年的万家安宁,是一群把自己裹在防护服里的白衣天使在守护。

新冠,它来得突然、猛烈。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点燃了整个华夏大地疫情的战火,全国一片红色预警。因为它,每个中国人在这个年里都过得十分艰难。武汉封城,交通停运,有家不能回,上万条鲜活的生命被新冠病毒无情地剥去……只要在外面聚餐就是鸿门宴,只要在外面多待一分钟就会多一丝危险。但尽管是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仍有着无数的医务人员奋不顾身地赶到前线,投入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他们几乎可以说是在生死线上游荡,试探。但他们只为救更多的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连日来,他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尽管给出建议:“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 84 岁高龄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疫情的第一线。

单霞,90 后,武汉大学人民神经内科护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即将投入抗疫一线时,她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为了节约穿脱防护衣帽的时间,自己动手剃光一头秀丽的长发,不知道她一个女性哪里来的这么大勇气啊!可她却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力去救更多的人。”听到这句话,屏幕前的我却已热泪纷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务工作者就是战士,就是先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负重前行。物资的短缺,感染的风险,家属的焦虑,身心的疲惫……在隔离病

房,这些都是医护人员必须面对和承受的重重压力。但是他们却没有怨天尤人,面对可怕的疫情,他们更多的是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鼓舞着躺在病床上的病人。这些白衣天使都在前线奋斗,与病毒抗争,给予我们必胜的信心与决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抗击疫情,向这些可亲可敬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我们能坚守法制、道德和文明的底线,待到春暖花开疫情消散时,你我便能毫无愧疚地坦然相见。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 抗疫英雄事迹感悟 4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给明媚的春天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涌现了无数令人钦佩的人:便利店老板,“外卖老哥”老计,东港无名环卫工人……他们在疫情爆发期间无怨无悔的付出,向社会传递着爱与坚守,他们成为了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而在我心中最为敬重的英雄就是坚守在抗击病毒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疫情爆发后,武汉成了与疫情的战斗的第一线。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纷纷驰援湖北驰援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李慧医生……凌晨四点,他们还在急诊室里救治病人。进入病区,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穿着重重的防护服,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长时间工作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全身都湿透了。而为了抓紧一切时间救治病人,她们的年夜饭只有干面包和方便面。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们,有一些也不幸感染了病毒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和他们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了身怀六甲的妻子、懵懂无知的幼儿和垂垂老矣的父母。

还有一位医生最让我难忘,他就是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教授。张教授得了渐冻症,腿一直在萎缩,生命对于他来说只有短短的八到十年,是绝症啊!即使是这样,疫情爆发后,他依旧坚持奋战在一线。三十多天,他和六百万医生并肩作战,每天只能休息两个小时。一天一个电话打进来,在几十公里外,他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好在在医生护士们的精心治疗下成功地出院了。张教授还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让妻子去献血,救治其他重症患者,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

这些以张定宇教授为代表的医生护士们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我坚信,在这些英雄们的努力和坚持下定能消灭病毒,给我们一片安宁祥和中华大地!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0 抗疫英雄事迹感悟 5

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关键时期,信心是一颗“定心丸”,也是一针“强心剂”。

“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2 月 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极具针对性的部署和要求,提振了“抗疫”一线将士的军心,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士气。

越是惊涛骇浪,越需从容不迫。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恐慌和焦虑在所难免。倘若真的慌了手脚、丧失理性,不仅会坏了大局、加剧疫情,更容易丧失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信心比金子更重要,不能缺了那股子气儿和劲儿。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国家坚定信心。信心从哪里来?其实,信心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我们手中。

看身边,城市里的社区工作人员、乡村里的村干部恪尽职守,筑起了一条条护佑千家万户的生命防线。再看远方,白衣天使冲锋陷阵,解放军战士星夜驰援,建设单位连轴施工,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党员干部靠前指挥,爱心人士捐款捐物,社会各界被广泛动员起来,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从党中央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到各地区各部门紧急行动、紧抓落实,再到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这是中国人民迸发的磅礴伟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的显著优势。

同时,我们要正确看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既要预防低估负面影响的盲目乐观,也要避免高估负面影响的消极悲观。回看曾经的风风雨雨,我们应变局、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树立信心、坚定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战疫”胜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

5.英雄事迹小兵张嘎 篇五

这位95岁的老兵,一生默默无闻,低调地让人吃惊。要不是因为退伍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他的传奇过往恐怕永远不会被世人知晓。几十年间,他从来没向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光荣事迹,就连他的老伴儿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头子”是一位这么了不起的英雄。而面对自己事迹曝光后外界的无数称赞和敬仰,这位老人只是默默地说,比起无数牺牲的战友,他的经历真的不算什么。

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在这位老人身上,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种宝贵的品德。在他的思想中,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唯有对党的忠诚和对国家、人民的使命感才是第一位的。可以说,他是一位纯粹的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种情况,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就能勇敢向前,试问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从战争年代的浴血沙场,到转业后的艰苦奋斗重新创业,再到耄耋之年截肢后凭着毅力重新站起,张富清老人的一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更没有一时一刻计较个人得失。应当说,这位老人的“意外”走红,绝对不是偶然。

相比那些网红、大V、小鲜肉,像张富清老人这样的人才应当是我们年轻人的偶像。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为国为民的满腔热血,是他历经岁月不褪色的赤诚初心,是他纯粹朴素的人生道路,是他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越是了解这位老人的事迹,越是走进他的生活,我们就越能感受到他的精神力量。

时代需要榜样,而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事实上,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张富清老人一样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历经百年战火、屈辱而最终获得新生,我们才能从一穷二白起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我们的民族才能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过去70年,我们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正因有无数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普通人的奉献与牺牲,我们才能一路走到今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执著于个人得失,而是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做着自己的事,我们应当为他们点赞。

今日的中国,人民生活安定、富足。但笔者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很多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也发生了不好的变化。甚至有不少党员同志也开始算起了“投入产出比”,看重了功名利禄,更是有不少人开始认同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试问,如果党员干部遇事都先计较个人得失,而不顾国家大局,那么伟大复兴的梦想从何谈起?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又体现在何处?因此,我们就更应努力地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端正态度,凝聚力量。

6.英雄事迹手抄报 篇六

篇一:我们心中的英雄黑板报资料

我们心中的英雄 面对和平与幸福我们怎能忘记过去,一位位英雄,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眼前闪过,一朵朵鲜花述说着当年的故事,是我们的英勇铺就出今天光辉的征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叶挺,不幸战死疆场的左权,为人正直。嫉恶如愁的冯玉祥,意志坚定。热爱祖国的杨靖宇,我们之所以这样做使我们深深地知道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我们最亲。最爱的妈妈!

长江和黄河唱着英雄的赞歌,歌声震荡着山河,纪念碑展示着他们的伟岸,国旗浸满了他们的血汗,他们的身躯已化作一座座高山,他们的胸脯已变为一片片平原,每当南风吹来的时候,我总听到那深情述说。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在和平年代,我们无须征战沙场,又如何向英雄学习呢?其实,只要你愿意,英雄的品质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当你严守纪律的时候,你不正是在向英雄邱少云学习吗? 当你对身边的不良行为勇敢制止时,你不正是在向英雄刘胡兰学习吗? 当你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努力为同学们服务的时候,你不正是在向英雄雷锋学习吗?运动场上,你顽强拼搏,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你不正是在向英雄刘翔学习吗?

当你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的时候,不就是在向航天英雄们学习吗?

遇到困难、遇到失败、遇到挫折,你能从容乐观地面对它、战胜它,那么,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英雄事迹

(1)毛岸英━━毛泽东的儿子,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50年前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述说着英雄的故事,在我思维的轨迹上,在我浩瀚的脑海里,深深地铭刻着一条信念:祖国就是妈妈,国家重于小家,长大后用双手把她建设的更强大!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思念,一首首赞歌说不完我的崇敬,是英雄们用美好的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光明。让英雄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伴在我们身旁激励我们成长!

《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篇二:革命故事手抄报题材

王二小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乓乒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道弹药,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刘胡兰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同志知道了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方志敏简介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与刘畴西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叛徒出卖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只有两个铜板。敌兵不相信,堂堂共产党领导,竟如此穷酸。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用敌人提供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等十多篇共13万余字的文章。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被五花大绑,杀害。英勇就义,当时才37周岁。

方志敏烈士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郊梅岭山麓。来到方志敏烈士墓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敬献花篮,默哀、鞠躬,深切缅怀。仿佛置身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重温《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脍炙人口的传世篇章,缅怀先烈、重温历史,学习方志敏的伟大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把清贫作为一种作风来坚持,一种情怀来守护,一种

生活来对待,一种美德来追求,清清白白工作,堂堂正正做人,永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

(二)就义诗

作者: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三)就义诗

作者: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四)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五)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六)《梅岭三章》陈毅

1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2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3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七)清平乐?会昌(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篇三:缅怀先烈手抄报资料

缅怀先烈

告别了漫天的飞雪,告别了凛冽的寒风,我们迈步走进春天的校园。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都感到万分的自豪,无比的幸福。然而,这美好的生活来得多么不易啊!

忘不了雪山草地上,每一个脚印写着真诚,每一颗红星闪亮着希望,每一声枪响寄托着革命的信念。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啊,气壮山河!

忘不了青纱帐里,中华儿女出奇兵,枪头凝聚着民族的仇恨,向着侵略者发出怒火。奔腾的黄河,为他们高奏凯歌!

忘不了少年英雄林森火、王二小,机警地侦察敌情,用自己少年的生命,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留下血染的风采。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我们将庄严宣誓:发扬革命传统,继承英雄业绩,牢记人民期望,立志报效祖国。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真知,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全面发展,成为继往开来、大有作为的新一代!

抗战时期英雄人物

黄继光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的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1950年,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

缅怀先烈名言

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李大钊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蔡和森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

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王若飞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肖楚女

7.英雄人物及事迹 篇七

 1841年2月26日 关天培血战虎门

1841年2月26日,民族英雄关天培率部在虎门与英国侵略者激战时壮烈牺牲。

关天培,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这时候,外国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计企图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关天培到任以后,亲自查看海防要塞,决定增修和加强虎门炮台,并加紧操练军队。1839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关天培成为林则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积极协助林则徐收缴外商鸦片,一面认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桩,设置铁链,准备抵御侵略。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带横行霸道,杀死一无辜村民,林则徐提出抗议,要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凶手,义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机扩大侵略,接连几次向广东沿海武装进犯。关天培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严阵以待,英勇抵抗,屡次打败英军,使他们的侵略行动未能得逞。

义律看到关天培率领的兵力强大,不敢任意挑衅,而英国的鸦片贩子仍在继续走私鸦片。关天培积极配合林则徐,搜捕鸦片走私船。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在林则徐领导下,率兵英勇反击英军,英军无法侵占广东,只得分兵北上,进犯天津。而昏愦的道光皇帝却屈从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将林则徐革职,派直隶总督琦善替任。

琦善一到广州,就反对林则徐、关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关天培多年苦心经营的海防,水师被遣散三分之二,战斗力最强的募勇被全部遣散,这正迎合了英军的需要。

1841年1月,英军乘虚而入,攻陷沙角、大角两炮台,这样虎门失去屏障。此时虎门炮台只有少数兵力防守,形势万分危急。关天培坐镇前线,向琦善请求增援。可是,琦善这个可耻的卖国贼唯恐防碍“议和”,不敢发兵。关天培极为愤恨,决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银钱补充军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又将数枚脱落的牙齿和几件旧衣寄给家眷,表示了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2月26日,英军向虎门大举进攻。敌人在炸断拦江铁链,攻占横档等几座炮台之后,全力轰击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关天培率领将士,挥刀上阵,指挥士兵顽强坚守。战斗从中午到深夜,进行得异常激烈。无奈寡不敌众,守卫炮台的将士大半英勇牺牲,关天培也受伤10多处,周身鲜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这时,敌人从炮台背后蜂拥而上,一士兵要将关天培背下阵地,他横刀阻止。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敌手,关天培急令随从将大印带走,随从哭着拽住他的衣襟,请求一同撤走。关天培厉声拒绝,坚持指挥,激励士兵奋力苦战。忽然,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位年逾六旬的老将不幸中弹牺牲。最后,守卫炮台的4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 民族英雄陈化成陈化成(1776~1842),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抗英名将。

十六岁时,陈化成跟随伯父来到台湾。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当地老百姓受洋人压迫的痛苦,听说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这些事迹深深地震憾着他,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郑成功那样为国效力。

清道光十年(1830年),陈化成晋升为福建水师提督,带领水师进驻厦门,位居武职从一品高官。虽然陈化成位列福建省水师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在一间不足200平方米的普通民居里他一住就是十年。

从1832年12月开始,英国军舰不断地侵犯我国东面沿海一带,陈化成“督帅水师,认真巡逻”,查缉鸦片走私船和货栈,多次将滋扰我国沿海的英舰驱逐出境。后来,英舰又多次窥伺我国福建沿海,陈化成都及时发现了敌情,亲自率领将士进行阻击,粉碎了英舰妄图从沿海入侵中国的阴谋。道光皇帝曾在召见陈化成时对他赞不绝口,谓其“身经百战,勇敌万

人,宜膺重任”。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侵略者全面入侵,鸦片战争爆发。这一年,已逾六十的陈化成正任江南水师提督。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益感愤激昂,誓以死报国”。在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等抗英派的支持下,陈化成积极备战,在察看了吴淞一带的江防地形后,他在这一带筑起了26座坚固的土堡炮台,并亲自督造精良的铁炮、火药。江南水师向来缺乏训练,而且没有和敌人实战的经验。陈化成便任命勇敢善战的福建亲兵为教练,他还经常亲临校场,对将士们督促激励,即使是在“风雪方盛,平地稷数尺”的寒冬腊月,年迈的陈化成也会驾着小舟和将士们一同操练。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浙江定海不幸再次沦陷,葛云飞等三位总兵在战役中英勇牺牲。不久,镇海地区失守,裕谦宁死不降,投水自杀,以此报国。陈化成感慨于国家的苦难和同僚的牺牲,在写给同乡、四川总督苏廷玉的信中说:“英夷到处猖出,已破虎门,势必窥吴淞。某海上攻战40余年,风涛素习,严兵戒备。如夷来,必能破之,以振军威。设时机不测,亦以死继之!”

英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侵犯吴淞口,陈化成和全体官兵一致表示要同侵略者决一死战,吴淞以东西炮台为犄角,对于两江总督牛鉴向英军求和的建议,陈化成坚决反对,他带参将周世荣坚守东炮台。六月十六日,开蒙蒙亮时,英舰蜂拥而来,对炮台进得犯烈攻击。在大炮不停的轰击下,整个炮台硝烟弥漫,烈焰腾腾,弹片横飞,形势十分危急。就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陈化成亲自上前开炮,打沉了一艘冲在最前面的敌舰。炮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清军水师在陈化成的带领下共击沉、击伤敌舰四艘,打死、打伤侵略者无数。清军士气大振,愈战愈猛,英舰不得不仓皇逃遁。

这时,一直躲在宝山城内未敢露面的牛鉴收到了陈化成击退英舰的消息,便大摆总督仪仗,想要到西炮台捞取战功。没想到,在去往西炮台的途中,英军认出了他的旗号,对他进行了猛烈的炮击。牛鉴听到炮声,顿时吓得面如死灰,顾不得总督的身份,混在士兵中狼狈逃跑。崔吉瑞也临阵脱逃,致使东炮台陷落。东炮台陷落后,英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西炮台。陈化成腹背受敌,水师伤亡惨重。在这紧要关头,周世荣也逃跑了,部将请求陈化成迅速撤离炮台。陈化成爷望青天,豪迈地说:“奉命御贼,有进无退,我将以死报国。”接着,他拔出佩刀,带领士兵与爬上炮台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在搏斗中,陈化成多处负伤,战袍被鲜血染得通红。在击退了一批敌人后,陈化成终因流血过多,倒在了炮台上。

吴淞保卫战一共坚持了七个昼夜,虽然这场战役没有获得成功,但是水师在陈列化成的指挥下击毁英舰八艘,击毙英军500余人。英军统帅占领上海后心有余悸地说:“清朝如果有两个陈化成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葛云飞(1789-1841),字鹏起,又字凌台、雨田,萧山进化山头埠村人。7岁进私塾,边读书边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二十四年中武举。道光三年(1823)

为武进士,授守备,又擢升游击、参将,至定海总兵。

道光十九年(1839),葛云飞因父病故奔丧,行前,曾上书浙江巡抚:广东告急,恐及浙江,应事先定谋。二十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进攻广东失败,北犯浙东,侵占定海、镇海、宁波。巡抚乌尔恭额,服葛之先见,专函邀之共商战事,葛即辞母前往,主张“先言守,后言战”。后清廷向英方屈辱议和,英军撤离定海。葛奉命与王锡朋(寿春总兵)、郑国鸿(处州总兵)率将士重建定海防务。二十一年(1841)九月下旬,英军再犯定海,葛云飞和郑、王协力奋起抗敌,几度击败英军。当时葛云飞一面飞书求援,一面亲自组织炮火还击,击伤击沉英舰二艘。苦战4天,王、郑先后阵亡,葛在前后无援,腹背受敌,粮尽弹缺之中,率兵士二百余人与敌人肉搏。拼杀中,葛云飞手握战刀,转战二里许,格杀无数,气贯长虹。终因多处中弹,依崖身亡,壮烈殉国。谥壮节。葬于所前乡三泉王村黄湾寺北侧。葛云飞一生善武,亦能习文。著有《宝刀歌》、《名将录》、《制械制药要言》9卷、《全

浙沿海险要图说》8卷及诗文等。

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顺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

1929年至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战斗中英勇牺牲。尸体被敌人解剖,发现胃里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8.抗洪英雄事迹(多个) 篇八

我想介绍李承志,他是一位普通的舟桥班班长,在洪水袭来时,他驾着冲锋舟,一共安全转移了六千多名灾民。他的家乡也是在灾区,他三次经过家门,但他没有进去,群众们把他称为“生命之舟”。

我想介绍吴良珠,吴良珠当时才二十六岁,但已经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当医生剖开他的腹腔时,都惊呆了,他的肝部全是血水,医生们都难以想像在这样病危的情况下,是怎么在抗洪经上坚持五十五天的,连他的战友们都记不清楚,他在大堤上晕倒过多少次了。

我想说,解放军叔叔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战胜洪魔,我为你们自豪!

我知道,你们付出的艰辛还远不止这些,你们是新时期的英雄,我向你们学习。

9.抗日英雄事迹资料 篇九

1880年调北洋水师。同年到英国接“扬威”巡洋舰,回国后任“扬威”管带。1887年再到英国接“致远”巡洋舰,任“致远”管带,职中军中副将。是北洋海军管带中,唯一一位未曾出洋留学或实习的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邓世昌在抗日战争中多次参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邓世昌:

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因“致远”舰受伤,弹药用尽,难以继续战斗,便意图撞沉日舰旗舰“吉野”,但“致远”舰因为日舰攻击引起鱼雷爆炸而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战舰同存亡,从而在落水后拒绝救援,与爱犬“太阳”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还赐给其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邓家用此款在原籍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邓世昌修了衣冢,建起邓氏宗词。抗日战争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

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世昌”号命名一艘远洋综合训练舰,以示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

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将领

丁汝昌这位陆军行伍出身的海军将领,是以其所任之北洋舰队提督一职而为其军事生涯之最辉煌顶点的;而他在这一显赫职位上所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又将他送到生命的尽头。甲午战争,使丁汝昌交上了厄运,给这位英勇却不善战的海军统帅披上了一件充满悲剧色彩的厚重外衣。

在丰岛初战之后,丁汝昌数次率舰队出海未能击敌,他就开始受到朝廷一些高级文官的奏参。8月26日,朝廷将丁汝昌革职,经李鸿章多次上奏力保,丁汝昌方得“暂免处分”,但日后“倘遇敌船猝至,有畏缩退避情事,定按军法从事,决不宽姑。”

在山东半岛战役中,丁汝昌始终处在戴罪留任而以观后效的境地里,情绪悲观低落,内心矛盾重重,自然难以从容指挥战事。1895年1月24日,丁汝昌在打给李鸿章的电报中说:“致海军如败,万无退烟(台)之理,惟有船没人尽而已。旨屡催出口决战,惟出则陆军将士寒心,大局更难设想。”

丁汝昌:

在冰天雪地而又炮声隆隆的威海卫军港内刘公岛上,久经沙场的丁汝昌知道,处于日军严密海陆夹击之中的北洋舰队已形同瓮中之鳖而在劫难逃。丁汝昌更清楚的是,这支由大清王朝花费巨资历时二十年建成的舰队一旦被日军彻底歼灭,在北京城等待他自己的只能是一座断头台。因此,丁汝昌此时已下定战死在刘公岛的最后决心,他甚至还请来六名木匠为自己打制了一口棺材,并亲自躺进棺材里一试尺寸是否合适。1月27日,丁汝昌给威海卫陆军统领戴宗骞写了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真实地流露出丁汝昌当时悲观失望至极的心态:“······汝昌以负罪至重之身,提战余单疲之舰,责备丛集,计非浪战轻生不足以赎罪。自顾衰朽,岂惜此躯?······惟目前军情有顷刻之变,言官逞论列曲直如一,身际艰危,又多莫测。迨事吃紧,不出要击,固罪;既出,而防或有危而不足回顾,尤罪。若自为图,使非要击,依旧蒙羞。利钝成败之机,彼时亦无暇过计也。”

丁汝昌

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因丁汝昌“获咎甚重”而未对他议恤。直至光绪皇帝死后的1910年(宣统二年)4月2 5日,清政府方以丁汝昌当年在战争中“力竭捐躯,情节可怜”,开复其原有官职军衔。丁汝昌的遗体被运到安徽老家,安葬在无为县严桥乡梅山村的小水鹳山的土岗之上。一代无大作为的海军统帅,就这样长眠在安徽无为的山冈上。历史,就是如此这样的令人不可思议。

丁汝昌不管怎么说也算个英雄,因为最后被困刘公岛时,眼见败局已定,便自杀殉国了。《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九,记载到(27):“日舰宵入口门,击沉来远、威远,众益恐。道员牛昶炳等相乡泣,集西员计议。马格禄欲以众挟汝昌,德人瑞乃尔潜告曰:„众心已变,不如沉船夷炮台,徒手降,计较得。‟汝昌从之,令诸将同时沉船,不应,遂以船降,而自饮药死,於是威海师熸焉。”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阎锡山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黄继光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抗日英烈之戴安澜将军

1904年生,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人。1942年初,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要求,中国政府组建中国远征军(援缅军)。同年3月,戴安澜率所部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在东瓜战役中,他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在十多天激烈的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率部孤军奋战,击毙敌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美国官方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浦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重庆的报纸称东瓜保卫战“无论在中国抗战史或世界大战史均有其不朽的价值”。英国的《泰唔士

报》称之:“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

抗日英烈之佟麟阁将军

佟麟阁(1892—1937),河北高阳人,中国抗日英雄。出生于农民家庭。

1933年初,日军进逼热河,二十九军奉命调至长城一带迎敌,他参加了长城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长城抗战失败后,回驻张家口,兼任张家口警备司令。同年5月,日军进逼华北,冯玉祥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号召,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省抗日同盟军,冯被推举为总司令,他任察哈尔省代主席兼第一军军长。与方振武等部配合作战,收复宝昌、多伦等地。8月,抗日同盟军失败,被迫撤销,改任张家口公安管理处处长,一度到北京香山隐居,消愁度日,等待时机报效祖国。1937年初,应冯治安、赵登禹等人邀请,出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教育长、军训团团长。在军训团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日本不断侵逼我国,是我们的仇敌。抗日保国是军人的天职……我个人一定和大家一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为民族的生存而战斗,为国家的荣誉而献身。”

抗日英烈之赵登禹将军

1898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山东荷泽人。家境贫寒,塑造了他的嫉恶如仇的性格。1922年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凤翔剿匪,屡立战功。1929年,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1930年,改任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九旅旅长。

1933年1月,日军进犯山海关。奉令率部作为先头部队,移军通县,继驻三河、蓟县,构筑工事备战。日军主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与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起指挥南苑驻军顽强抵抗。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未久,腿部等处亦受伤,仍督部力战。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准备反击,不幸被日军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殉国后,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授其为陆军上将。

抗日英烈之谢晋元将军

10.英雄事迹 篇十

这天上午九点,北京路上的建设银行刚开门营业不久,一位打扮时髦的少妇从银行里面走了出来。少妇一手提个鼓鼓的坤包,一手打着手机朝路边的一辆黑色奥迪走去,少妇打开奥迪车,刚要上车。一辆摩托车疾驰而来,开到少妇面前车速慢了下来,车还未停稳,坐在后面的年轻人跳下车一把抓住少妇的坤包就要跑,少妇被拉的打了个趔趄,但是手并未松开,少妇马上反应过来,边喊:“抢劫啦。”一边跟歹徒周旋。歹徒见不能得手,掏出匕首就往少妇身上刺„„少妇身上鲜血直流,终于松开了手。抢到包的歹徒跨上同伙的车打算要逃,这时一位路过的中年人冲上前去,一把抓住车后的歹徒拉了下来,穷凶极恶的歹徒再次掏出了匕首。朝中年人刺了过来,中年人临危不惧,跟歹徒搏斗起来。这时候车上歹徒的同伙下来一起对付中年人 毕竟好手难敌四拳,再加上歹徒手上有刀,中年人身上连中数刀,但是仍然死死抓住一名歹徒。这时候警察陆续赶过来了,一名歹徒见势不妙,“轰”的一声油门不顾同伙就跑了。“再不放手就刺死你。”歹徒威胁到。并且又朝中年人身上刺了几刀,中年人仍不放手,直到警察赶来将歹徒制伏,中年人拼尽最后一口气,晕死过去,疾速赶来的120将中年人送往医院。

第二天中年人在医生的抢救中醒了过来,这时中年人的英雄事迹早以在这座城市里传开来。一大堆记者等在病房门口采访这位英雄。

记者们首先问候英雄的身体状况,而后一位记者问到:“作为一名路人,面对两名持刀歹徒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英雄便跟记者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原来,他以前是一名边防武警战士,在一次巡逻时抓获了一名贩毒团伙的头目。一天,他们的巡逻队例行值勤,“突突突”一索子弹扫了过来,三名队员当场到地,遇到报复了队员们马上卧地反击,毒贩们有备而来,势必要将他们整个巡逻对赶尽杀绝,战斗打的异常激烈,直到增援部队赶来,全队八名队员,除自己多处受伤外,其余全部牺牲„„说到此处,中年人开始哽咽,一旁的记者全都沉默不语。

11.英雄事迹和图片 篇十一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于1936年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身负重伤不幸被俘后面对日军的酷刑宁死不屈,英勇就义。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8岁上村小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任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1947年1月12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从容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2.李剑英 英雄事迹 篇十二

2006年11月14日,兰州空军某部河南籍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歼7g”型号歼击机,在训练结束下降途中,飞机不幸撞上鸽群,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助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当时飞机下方有一个化工厂和大量的群众,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在生死攸关的16秒里,李剑英看到飞机下方的密集的村庄和人群,毅然决定改跳伞为迫降,先后三次放弃跳伞求生机会,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不幸殉难。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周围的群众深深地为这个优秀的河南青年而感动,他们自发地到烈士殉难的地方为烈士祭奠。空军党委给李剑英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这是空军党委对一名飞行员的最高褒奖。

英雄简介

李剑英出生于一个善良淳朴的家庭,从小热爱劳动,不怕吃苦,是父母的好儿子,弟弟妹妹的好兄长,乡邻夸奖的好少年。无论上小学还是上中学,他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他就向往祖国的蓝天,立志成为一名驾驭战鹰的人民空军飞行员。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招飞入伍,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18岁那年,从进入航校实现了翱翔祖国蓝天梦想的那一天起,他就把名字中建设的“建”改为利剑的“剑”。他说,我改这个字,就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把空中利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勤学苦练。航空理论学习他是尖子,并作为理论骨干从一区队调到二区队当班长,用汗水锻造了翱翔蓝天的矫健翅膀,使自己从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成长为一名“全天候”一级飞行员,空中四机带队长机。22年的飞行生涯中,他累计飞行5003个架次,安全飞行2389个多小时,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这些都是李剑英苦练精飞的印证。

入伍25年

1982年6月至1985年4月,剑英同志在航校学习飞行。他勤奋刻苦,谦虚好学,认真钻研航空理论知识,细心掌握每一个驾驶动作。

经过几年航校生活的艰苦磨练,剑英同志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他踏踏实实,苦练精飞,一心扑在飞行事业上;他不计得失,淡泊名利,默默无闻作奉献;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节假日经常主动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他忠厚善良,待人热情,处事大度的风范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志。

剑英同志入伍25年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政治立场坚定,识大体、顾大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他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始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飞行,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先后四次改装新机型,每次都是首批放单飞。在20多年的飞行生涯中,他共飞行5003个架次,2398小时36分,从未发生过任何“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

这些年,李剑英经历了许多家庭生活上的挫折和坎坷。1992年,由于飞行繁忙很少回家,前妻不愿过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提出不转业就离婚。李剑英由于难以割舍对飞行的挚爱,同意了离婚。其前妻带走了所有家产,给他留下了不到两岁的孩子。李剑英把孩子放在农村老家,很快返回部队投入飞行训练。

家庭情况

2004年,李剑英现任妻子李月平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父亲患心脑血管病,母亲也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经常住院治疗;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读小学,妻子又没有工作,经济和生活上的负担很重。李剑英从没向组织提出任何条件,总是想方设法自己克服。为了省钱给妻子和父母治病,他一套便装一穿就是十几年;平时只买5角钱一包的香烟解解已有20多年的烟瘾,最后强制自己戒了烟;节假日尽量不外出,就连出差也是一切从简。

2004年,李剑英妻子病重到北京住院,领导专门安排他去陪同,他在妻子病床边只呆了一个星期,就给团领导打电话说:“爱人在医院有医生和护士照料,我呆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让我回去飞行吧!”2005年7月,团里组织小分队入藏驻训,考虑到李剑英妻子身体不好,便没有把他列入计划,但他坚决要求参加,并以优异成绩完成了任务。2006年“五一”,李剑英疗养结束归队时路过家乡,与父母和兄弟相聚吃了顿饭后马上启程归队,没想到这竟是他与家人最后的一顿团圆饭。

奋斗目标

李剑英招飞入伍后,就为自己立下奋斗目标:当一名出色的飞行员,忠诚守卫祖国的领空。在航校学习期间,他勤奋刻苦,谦虚好学,认真钻研航空理论知识,细心揣摩每一个驾驶动作要领,各个课目总是在同期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毕业后,为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痴迷地钻研航空理论。在他的书柜里,摆着《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等飞行理论与专业书籍,不少书籍被翻阅得卷起了毛边,字里行间划满了红杠杠、蓝道道。他结合日常训练和执行重大任务实践,记下了7大本30余万字的飞行体会和经验总结,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记录着各个课目的动作要领、特情处置方法和自己摸索总结的100余条口诀。

平时每次飞行准备,不管是飞了多少次的课目,李剑英都反复计算,反复演练,对各坐标点经纬度的测量甚至精确到秒。组织模拟训练,按规定雷达不提供精确引导,他根据机型特点和预知航线精心准备,反复推算,每次都是第一个发现“敌机”。他始终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求实的精神对待每一次飞行、每一个架次,从事飞行25年来,年年出满勤,飞行时间年年排在全团前列,安全飞行2389小时、5003架次,从未发生过飞行差错。当他把自己获得的第一枚军功章送给弟妹时说,“你们不要只看到军功章,应该看到军功章的背后你做的事得到了别人的肯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地做好。”

生活节俭

李剑英从事飞行25年,从飞行员到中队长、领航主任,后来又改为普通飞行员。与他同期的航校学员中有不少现在已经是师、团级领导,但他始终平淡看待个人职务问题,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和执著从未动摇过。家人曾劝他早些转业,弟弟甚至托人为他联系好了民航公司,月薪超过万元,他婉言拒绝了,并对弟妹说:“国家培养咱花了那么多资金、精力和时间,不先保国哪来富家呀”。正是凭着对飞行事业的这份执著与热爱,李剑英先后出色完成了多次重大任务。

李剑英个人生活很节俭,随身戴的一块手表还是在县城花15元钱买的。但每当战友有困难时,他总是慷慨相助。2006年10月,同大队飞行员王金岭生病住院,恰巧其母亲因冠心病突发住进了医院,手头现金十分紧缺。李剑英得知后,马上凑了5000元钱替王金岭寄回老家,解了战友的燃眉之急。

在战友们心中,李剑英是情同手足的兄弟、知冷知热的贴心人。飞行员赵龙在飞行中发生一起飞行事故征候后,一度滋生了停飞的念头。李剑英主动安慰他、鼓励他。在李剑英的帮助和开导下,赵龙很快走出阴影,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飞行教员。2003年12月的一天夜里,飞行员李俊荐突然高烧40度,出现全身抽搐症状,其妻子不知所措,打开家门大喊来人。住在四楼的李剑英闻声赶来,立即把李俊荐送到医院抢救,使战友转危为安。

2006年11月14日12时04分,他执行完训练任务,在返场下滑着陆过程中,飞机遭遇鸽群撞击,导致发动机熄火,空中停车。当时离地面还有700余米,如果跳伞,他马上可获救。但下方有一个化工厂和大量的群众,而当时机上还有800余升油和120发航空弹,如果此时就跳伞,后果不堪设想。塔台传来的不是他的请求跳伞指令,而是他的声音:“下方有群众,调整方向!”10秒后,只有100米左右,此时跳伞也有机会。但塔台还是那声音:“有群众,准备迫降”。可六秒后,他的飞机撞在了大堤上,当场爆炸。他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高贵品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谱写了悲壮豪迈的英雄之曲。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剑英的颁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殒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在推荐李剑英的时候这样写到:李剑英说过这样的话:“老百姓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正是军人的沛然正气与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任卫新,对李剑英这样评价:生为国生,荣为国荣,碧空长剑,英雄不死。永恒的十六秒,他用军人的生命谱写了热爱人民炽烈的壮歌!

英雄的歌曲 《英雄赞》 长空大地人间 翱翔起落翩翩 经多少年多少天 你剑荡八荒 俯视高山之巅 遥望大地无边 风云突变 为保人民安全 只见一团烈焰 刹那间你已成永远

啊,英雄 永驻在心间 日月山河笑脸 灿烂锦绣绵绵 又多少年多少天

你英魂不朽 岁月豪情未减 人民敬仰流连 山高水长 花朵嫣红开遍 执手相望双眼 再回首都感慨无限

上一篇: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下一篇:逐梦征文:逐梦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