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8篇)
1.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一
新加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李刘春 赵志平贺强 张宏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新加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榆林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3月6日至3月20日,榆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尉俊东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负责人一行23人,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14天的学习培训和考察。
在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学员们听取了多名教授专家的十堂讲座,主要课程有:《新加坡国情与李光耀治国之道》、《政府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新加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政府的企业化经营》、《城市规划体系与现代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及环保政策》、《水资源与新能源的开发》等,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诸多方面,实地考察了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公园局、城市重建局、建屋局、新生水厂、裕廊化工开发区、滨海湾新区、达士岭组屋社区等。在紧张的学习考察过程中,大家感受颇深,亲身体察了发达国家艰难而惊人的步履,深切的感受到了榆林发展的沉重责任。
一、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710多平方公里,人口508万,其中有100万外来人口,永久公民和居民408万人,华人占77.6%,依次是马来人、印度人及其他人。新加坡原系英国殖民地,1959年自治,1965年从马来西亚脱离成为独立国家。主要优势资源只有港口和普及英文的人口。40多年来,在李光耀为首的精英团队带领下,以忧患意识为动力,以人民福祉为最高目标,不断创新转型发展经济,以高效廉洁的管理服务于社会,以优良的教育和环境保障作为竞争优势,把政治管理与自由经济相结合,把共同理想与多元文化相结合,把一党独大及党内民主与争取民众相结合,克服了许多困难,创造了经济腾飞、政治清廉、环境优美、社会安定的大好局面,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邓小平比他人更早认识到新加坡的不凡之处。
2010年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330亿美元,人均水平达到4.6万美元,仅次于日本。目前,有7000家外商投资企业,有超过4000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全球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是世界上第二大集装箱码头,第二大海底石油钻井平台生产基地,第三大炼油中心,最大的计算机硬盘生产基地,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亚洲第三金融中心,国民均拥有自己的住房,教育水平世界一流,城市环境优美,服务功能完善,具有世界花园城市的美称。在2010年全球综合竞争力70个国家中排名第一,政府廉洁程度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一。在短短的40年里,由一个贫穷落后且没有资源的弹丸小国,跃入发达国家行列,令世界瞩目,是可持续发展的鲜活范例。
二、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一)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新加坡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大多数生产生活资料依靠进口,市场依靠出口,加之历史地缘形成的种族冲突,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与邻国有着极深的矛盾,不加快发展必有生存之虞,民族生存危机激发了国人强烈的发展意识。政府为了国家殚精竭虑,精英治国、贤能制度、实有主义、亚洲价值观溶为一体,国人遵纪守法诚实信用,勤奋工作。新加坡政府把国家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全体公民须服兵役两年,以先进的教育和严格的法律提高公民素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许多生产生活设施,例如:填海造地、水资源、能源、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都是站在国家生存的层面上考虑,每年的国家安全与外交预算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8%,与德国、日本有相似之处,是根深蒂固的民族忧患意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把握机遇创新求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加坡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五个转型升级阶段:
第一阶段(1959-1965年),新加坡作为自由港,转口贸易占居经济的主导地位,随着英军撤离,转口贸易的衰落,失业率大幅升高,政府及时作出调整,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为工业化创造条件,转型发展以纺织、衣服、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
第二阶段(1966-70年代中期),在失业率下降之后,又重新选择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大量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发展造船、修船、钻油设备、炼油厂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
第三阶段(70-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基本实现了全民就业,经济稳固,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政府及时调整发展重点,研究与开发电脑及其附件制造业、第三产业向专业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第四阶段(80年代中期-1997年),经过高速的发展,以建设投资为拉动的经济实现衰退,新加坡继续求变,以全球商务中心走向世界。一方面发展世界总部经济,面向全球服务;另一方面投资海外,开拓更广泛的国际经济空间。仅2010年入股海外银行及证券业的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向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转变。
第五阶段(1998-现在),面对国内形势的变化,敏锐地分析研究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全面进入创新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提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七大战略:技能与创新经济;环球亚洲枢纽;建立有活力的多元生态;加强科研与成果转化;开发新能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打造独特环球都市。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的经济体,减少对低端电子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生命科学、原材料科学、生物制药、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高技术朝阳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打造贸易、航空、会议、医疗保健、理财、金融、教育等一系列区域中心,进入了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服务型经济。
新加坡的制度创新贯穿了整个发展阶段。其管理制度是由英国的殖民制度逐步转向特定意义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是国家企业化运作管理。公民具有双重身份:公民是股东也是国家所有人,利益是分红;公民是顾客也是政府产品服务的购买者,要求的是服务;公民也是顾员,是劳动者,要求的是报酬。新加坡经济经营模式是外资和私有企业的自由经济与政联企业混合经济,工业开发区模式是新加坡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80年代亚洲有新加坡裕廊、马来西亚槟城、台湾新竹、中国深圳、印度班加罗等五个著名工业开发区,前三个都是新加坡开发建设的,目前在中国建设的还有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也是中新合作的成果。新加坡是全球国有资产管理最好的国家,主要体现在政联企业的运作上。所谓政联企业就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投资和控股的公司。一个是淡马锡控股公司,主要管理新加坡的公积金;一是政府投资公司,主要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淡马锡下设33家大型控股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总资产超过1590亿美元,主要投资钢铁、电信、航空、航运、交通、港口、金融等高附加值行业,年均回报率高达18%,对新加坡GDP的贡献率超过10%以上。保障经济与社会发展最有效的基本行政、法律制度。有: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土地征用、政府公积金、财税收支分配、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等制度。政府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这些管理法规,以支持和保障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与时并进,创新求变是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精心营造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加坡所营造的经商发展环境位处世界前列,其全球化指数、经济自由度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网络化指数也名列世界前端,连续多年被列为全球最佳创业和宜居城市,这也是这个城市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主要体现在:
1、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政府确定的战略规划目标及政策能够高效的贯彻与执行,他们实行政府企业化管理模式,分工明确,同时引入了最先进的“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式,把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并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领导方法上,引入“引爆点”和“鱼缸”领导法,全面迅速的调动关键人物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定期召开政策战略执行民主检讨会,及时调整改进政府管理。新加坡政府的危机管理也独树一格,极具特色。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生存靠政治稳定,靠高级官员的廉洁与效率,强调廉政立国。国家有一系列廉政法律、公务员选拔录用升迁处罚管理制度,廉洁高效和强有力的政府管理是可持续发展之魂。
2、严格的遵法制度。新加坡实施的是依法治国政策,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从各方面规范了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行为,倡导“法律之上没权威,法律之内最大自由,法律之内没有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行”。严格的法律环境为招商引资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完善的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新加坡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港口、航空、地铁、公交、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完备,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私人交通、鼓励公交、城市交通管制等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保证了整个城市交通便捷,树立了现代都市交通发展的典范。供电保障率达100%,通信业发达、宽带网全国普及,地表上看不见任何管线。特别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已走在了世界前列。新加坡十分缺水,并受马来西亚控制,影响国家安全。他们采取收集雨水、新生水、海水淡化、购买外来水很好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李显龙总理指出: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努力新加坡已成功把水危机转化为优势,不仅解决了人民的食水问题,而且把开发出来的水处理技术输出国外,在国际水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迈入了水治理先进国家行列。
4、最具竞争力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引进联合国和世界一流国家的专业人才,为新加坡的城市发展、规划与建设出谋划策,使新加坡成为最具经商和宜居的绿色城市。有几个显著特征:一是规划具有科学的前瞻性,他们把创业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城市的生命线,高起点、高质量的编制出城市概念性的发展规划,从发展概念定位、生产功能布局、空间布局、时限确定,制定出发展总纲,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并按照5-10年进行修订,确保连续性、现实性和先进性。从直观上看,新加坡尽管土地非常紧缺,但发展空间很大,产业区功能明确,一点也没有拥挤的感觉,定位十分超前。二是注重规划的权威性和民主透明性。强调规划的法律地位,注重民意,做到民主科学决策。三是注重规划的协调性。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基础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居住功能区规划、水资源及垃圾废旧资源循环利用规划,衔接的十分紧密,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如:非商业区不准设临街商铺、公交港湾停车、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小区社会化综合服务设施、各种管线下地、给水、排污、绿化等,处理得十分有序和超前。四是特别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国家设立公园局,专门负责城市的绿化与保护,把绿化作为生产性投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了绿色竞争力的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竞争力的灵魂和根本原则,而绿色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完善体现。在十分紧张的土地上留出大量的土地设立为自然保护区,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的草地、花卉、绿树和优美的建筑相互映衬,每颗树、每片绿地都进行档案专人管理,绿地面积占到40%以上,是一座真正的花园城市。五是强化城市的建设管理。建立了一套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的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体系和制度,加之公务员的高效负责,规划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不以领导人的意志作无原则的更改。
5、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新加坡十分尊重各种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实行多元文化兼容并存的政策,确保各民族的团结稳定。此外,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惠及了广大民众,实施了一系列的民生工程。“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实施为84%居民提供了保障住房,17%的居民购臵了商品房,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22平方米,使国民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国民储蓄率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5%以上,实行失业再就业培训制度,失业率在2%以下。实行了国家公积制度为主的社会养老、医疗、住房保障制度和亲民和谐的社区管理制度,使国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和有社区,万人犯罪数低于60人,社会祥和稳定,是世界上最安定的国家。
(三)实施人才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李光耀强调:人是新加坡可以挖掘、开发的最重要的资源,治国必须靠精英人才。新加坡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有一个领袖人物李光耀,还有他挑选的一批千里马式的精英,如吴庆瑞、吴作栋、韩瑞生、唐义方、严崇涛等均是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新加坡从国内国外两个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在国内,高度重视教育培养,拿出财政的四分之一用于教育,教师均为公务员。一方面,有计划的从小学到大学选择一批未来治党治国的高级精英人才送到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回国后予以重任。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一大批实用人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终身技能培训制度和优秀人才晋升制度,全国有3所国际一流大学,有近50所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力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教育国际综合竞争力报告世界第一。在国际上,新加坡采用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和聘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国家设立了国际人才通往新加坡大门的网站,为有意在新就业、创业和受教育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近十年来,新加坡外来拥有雇佣准证的拔尖国际人才就达8万人之多,仅淡马锡公司高管九名董事中就有7名是外国人,网罗天下英材为我所用,使新加坡占据了制高点,把握了主动权。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本因素不在于自然资源的多寡,不在于种族和肤色的不同,也不在于文化和文明历史的久远,而取决于这个国家国民的综合素质和优秀的领导人才。
三、几点建议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有许多特定的条件,不可复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地区间资源环境条件也有所差异,我们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吸纳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当中最精华和最本质的东西。
(一)强化危机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的责任感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过度依赖煤油气资源的原始挖掘和输出,装备制造、能化产品的深加工、新兴产业发展明显不足,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增大。二是水资源、土地、交通、生态环境、城市服务承载力弱,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经济发展的机制和体制滞后。资源配臵不合理,利益分配不公平,资源开发补偿不到位,开发建设与群众的矛盾凸显,各级政府战略政策执行力差。四是市场要素水平低下。招商引资质量不高,一些民营企业家富不思进,小富即安,企业综合竞争力弱。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榆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亲眼看到新加坡的发展,便知差距不仅在速度和质量上,更在发展方式和综合竞争力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就,更要认清市情、面临的危机和困难,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知差距而奋起直追,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化为强大的动力,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动员全市人民一致行动起来,力争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
(二)强化创新意识,大力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源于思想大解放,源于开拓进取。李金柱书记在市委二届七次会议上指出:要在全市再掀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依靠解放思想开放理念打造榆林发展的战略高地。我市“十二五”的战略目标已明确,需要我们真抓实干,以务实的精神,努力打造“四区一地一极”,即:把榆林打造成现代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先进区、城乡统筹实验区、公共服务示范区和内陆开放开发的战略新高地,成为陕西发展的重要一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要坚决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九个转变”转型战略,即:以科教催生创新、以创新推动转型、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资源开发型向集约型、消费拉动型转变;产业结构由资源型产业为主向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产品结构由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向深度转化产业链条终端产品转变;市场开拓由初级市场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市场转变;发展理念由经济价值取向向富裕百姓转变;推进社会发展从城乡二元型社会向城乡统筹协调型社会转变;从城市功能缺失向聚集、辐射和服务功能完善转变;从群众利益矛盾多发向利益关系协调转变;从传统粗放型社会管理向以人为本、和谐共处转变;努力实现榆林在更高起点上的新跨越。具体有几点建议:
1、全面提高政府的战略执行能力。学习新加坡的实用主义高效管理模式,将“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每项目标和任务,按照“平衡计分法”的管理办法,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企业、每个人,并严格考核奖罚,以求实效。
2、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榆林要成为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能化基地,必须在拥有自我科技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建议:一要建立企业科技研发基金。规定全市范围内的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必须要提留当年产值的5%作为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造基金,基金实行企业所有权自有,政府统一征留和监管,制定使用实施细则,专项用于科研和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要求大型企业如神华、陕煤、兖矿、延长、有色、鲁能、华电等大型企业在榆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基地。二要建立政府科研基金。主要用于重点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配套扶持。三要与著名院校、科研机构结对子,鼓励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四要制定贷款融资优惠政策。五要成立榆林新材料科学院,同时改革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专职人才。六要对重点行业和企业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加大在职人员公费留学培训力度。六是强化政府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中介服务、风险投资体系、科技园软硬件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科技创新环境。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使榆林的自我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3、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久的将来,榆林必然面临资源枯竭,因此,要未雨绸缪,及早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要及早依托现有资源开发优势,积极引导产业转型,步入投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高效服务型产业经济发展阶段。重点培育能化装备制造业、配套精细化工、物流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种制药等)、传统毛纺、服装、建材、食品等产业,综合服务业(包括金融、信息、商业、饮食、娱乐等)等八大产业。此外,要及早开发晋陕峡谷黄河水利资源,这一再生资源常常被人们遗忘。黄河流经榆林六个县,长达430公里,按照国家黄委会的总体规划,在晋陕峡谷将建设碛口、古贤两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电装机容量均在180万千瓦以上,而且高峡出平湖,可以改变黄河两岸生态环境,将形成以文化旅游、娱乐、休闲度假、宜居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带和经济增长点。建议指定专人,拨出专项经费,积极主动同山西省吕梁市共同合作,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及早推动该项重大工程建设。
4、重点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为了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和区域竞争力,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两廊”、“ 两区”、“多园”的工业化布局,并基本完成了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并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在具体机制上,建议向新加坡裕廊和苏州工业园运营模式学习,采取政府以股份投入,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统筹规划与建设,积极创造“三通一平”及生产安全配套条件,实现李书记提出的“五个一体化”发展要求(即产品循环一体化、公共设施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5、大力实施惠民工程。让快速发展的经济惠及广大群众,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最不稳定的人群是大量农民工和失业的城市居民,他们面临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老人安臵抚养四大难题。因此建议:一是各级政府要切实重视就业培训工作,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对口培训,全面推行就业上岗认证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就业服务平台的作用。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对此项任务要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一票否决,力争短时内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任务目标。三是对本区域内工作生活的农民及其子女在教育卫生等社会福利方面一视同仁,体现社会公平。四是大力实施多层面、多样化的养老院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城乡全社会面临的养老困难问题。
6、健全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发展生命线,要结合自身发展条件,研究出台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系列产业政策、资源开发政策、招商引资政策、财税政策以及差异化政策。政策就是资金,例如山西省实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办法、开征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基金,就是从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中获取了一笔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制度和政策的创新需要胆识和气魄。
(三)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个绿色宜居的富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保障。榆林现有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有许多地方已不能适应榆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议:一要超前谋划调整市区范围,宜以一小时经济圈规划,探索并逐步实施撤县设区(包括榆阳、横山、靖边、神木、米脂、绥德),实现一市辖六区的区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二是调整修编榆林中心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新加坡经验表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认识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他们对城市规划规定5-10年进行不程度的法定修编。我们的城市规划也必须进行重新调整。三是改进修编方法。采取民众加专家的方式,先从详到总再到详,从专业到总体再回到专业的办法,强调规划的超前意识和可控制性、可实施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注重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处处设有临街商铺,停车设施不全,交通如何顺畅;住宅小区没有社会服务功能,如何宜居。四是改革城建管理体系。实行审批、建设、监督、管理相互分离和制约的管理机制,建立市区政府职责分工明确、部门协作配合的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加大城市征迁改造力度,充分发挥城投公司作用,努力提高政府经营和管理城市的能力和水平。五是建议在榆溪河整治改造上,要大气魄、大手笔,挖田成湖,描绘一幅“塞上名湖”之作,整体提升榆林的灵气,使之成为真正的塞上公园城市。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人的因素是第一”,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创造者。新加坡把精英团队和普通劳动者完美结合起来,做到人心其才,才尽其用,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的体现。考察学习期间,新加坡人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他们待人诚恳守信,注重礼仪,遵守规则和纪律,讲究团队协作、环境整洁,做事严谨负责,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和素质,使新加坡人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我们应当结合“书香榆林”,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方面的教育,全面提榆林人民的综合素质。此外,要特别注重培养领导精英,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做好“伯乐”,更要注重现有领导干部的培训。建议市委专门设立培训基金,聘请先进国家的专业教授来榆传经送宝。另外,要全面加强中小学教育,把教育作为一项及其重要的朝阳产业来培育,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大城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努力培养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同时,要畅开胸怀,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纳外来人才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这次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可持续发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进步。看国外知差距,看国内知快慢,快一步,快一个时代,慢一步,慢一个世纪,我们要紧抓机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榆林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分别为榆林市发改委副主任、靖边县纪检委书记、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绥德县政府副县长)
2.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二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海洋、冰川、河流、地下水等水体;狭义的水资源指广义水资源中可以逐年恢复更新的淡水,在工程上,水资源仅指狭义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开采利用的淡水及用于冷却的海水。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万多亿m3水体被污染,预计到2025年,将有28-33亿人面临淡水不足[1]。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010年,我国将“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定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1.1 水资源的特点
(1)人均淡水资源匮乏。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23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降水量大多集中在汛期。(3)用水量大、利用率低。2009年,全国用水量达5000多亿m3;但有效利用率只有16%,吨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4)水污染严重。我国属污染型(有机污染为主)缺水,2009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已达589.2亿t,多数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约80%的水域受到污染。
1.2 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体制上的弊端。我国水资源管理目前处于分散状态,未建立以经济手段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力布局和水资源不匹配的问题长期存在。(2)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我国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面临缺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5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国家重视新水源的开发,但忽视了节水方针的贯彻[2]。(3)缺乏创新意识。水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的整体创新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3]。
1.3 国际水资源管理经验
(1)美国。美国对水资源实行由州、部落和市政当局负责的分散管理体制[4]。水资源管理策略为:开发新一代水资源监测技术、开发并推广可提高供水稳定性的技术、研发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及用水需求的了解、改善水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等。(2)英国。英国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央对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与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环境署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水法、执行环境标准、发放取水和排污许可证、实行水权分配、污水排放和河流水质控制等[5]。(3)日本。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治水、协同管理”,注重水资源的长远规划,并通过法律使其成为国家意志[6]。开发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重视中水、雨水的回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量。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2.1 控制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核心,抓好全国、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约。落实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控制,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满足重点缺水地区的用水需求,切实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资源调度工作。
2.2 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
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制定用水定额标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先进的节水技术科研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积极推广技术成熟、节水减排效果显著的工业节水技术及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产品。建设节水文化,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2.3 改革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主要有水资源开采利用的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在水资源管理中,居民有权了解水资源的相关信息并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促进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2.4 治污在先、保护水生态
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强化执法管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科研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逐步实现废水集中处理。此外,治污不单指污水,也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畜禽粪便等,避免污染物进水,对水资源进行源头保护。
2.5 重视雨洪利用和污水回用
储存降水和洪水,简单处理后综合利用,如景观水、消防用水、冷却水等。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出水可用于绿化、道路喷洒、冲厕、洗车。此外,还要加强地下水储备[7]。
2.6 开展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工作
加强水资源质与量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加强需水管理的科学研究,在综合研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3 结论
(1)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大胆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2)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创新体制、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Kaveh Madani.Game theory and water resourc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9,1:1-14.
[2]王庆永.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8:6-7.
[3]韩丽娜.浅析当前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改善措施[J].科技资讯,2009,2:155.
3.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三
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北京,共同参加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这次活动围绕正在成长的服务业,力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中促进服务贸易交流合作,扩大各国在服务领域进一步相互开放,这对于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交易会和峰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贵宾表示欢迎!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仍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同时,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新的亮点,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发达经济体在寻求再工业化、再制造化过程中,着力保持服务业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弥补服务业发展不足。以研发、信息、网络、物流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传统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中继续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金融服务业经历冲击后加快了革新步伐。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和彼此合作的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已经超过农业。但中国服务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2012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份额,也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就业比重也明显偏低。差距就是潜力,中国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我们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业不仅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方向,也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稳增长、保就业的重大举措。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稳增长,重点是增强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从消费结构变化规律来看,在这个阶段上,人们不仅需要好的产品,而且需要好的服务,这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就是要顺应这个发展规律,稳步释放服务消费的巨大潜力,为经济增长也为民生改善提供支撑。稳增长说到底是为了保就业。各国发展经验表明,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要现代化,工业要信息化,新增就业主要靠服务业吸纳。因此,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服务消费热点,改善服务消费环境,能够实现保就业、惠民生的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调结构、促转型的战略选择。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现在中国一般工业产品供应充足,一些行业还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现象,而服务业许多领域却供不应求。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深化社会化专业分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还具有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特点,它的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有利于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循环经济,因而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依托的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孕育与发展,带动着整个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所以,发展服务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可以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能够实现更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而“新四化”与服务业密不可分。推进工业化既要做强工业也要扩大服务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通过财税支持、股权激励等多种措施,强化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服务环节,这会给产品结构优化、质量改善和价值提升带来放大效应。信息化本身就以服务业为载体,服务业壮大也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可以拓展以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消费。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既创造服务,也需要服务,包括需要发展服务业为产业和就业提供支撑,需要增强城市交通、流通、环保等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需要加强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完善农技农机等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生活服务。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能够实现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有认识上的问题、结构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体制机制的制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服务业发展增添动力、活力和创造力。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目前,我国服务业企业大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它们是活跃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健全的服务业,就没有统一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发展。
总之,中国将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新四化”的重要方面,作为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突破口,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取向,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为此,中国政府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举措。我们将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服务业投入,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深化服务业领域各项改革,增强各类服务业企业活力,落实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等,努力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
女士们、先生们!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很快,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面向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并以此促进国内改革发展和经济转型,促进与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我們将着力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服务贸易是跨境的服务业。去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部贸易额的10%左右,明显低于全球20%左右的平均水平。中国将积极拓展信息、物流、金融以及出入境旅游等服务贸易,不断开拓服务贸易新领域,促进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推动企业更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也欢迎外国公司在华开拓服务外包等业务。
我们将大力促进服务领域相互投资。目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部分流向服务领域。去年中国服务业已经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领域。中国将继续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境外服务业建设与发展。也欢迎跨国公司和外国企业投资中国服务产业,来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数据中心、采购中心等服务机构。中国政府将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在发展服务业上先行先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们将构建公平竞争的服务贸易市场环境。中国已经确立了服务贸易战略地位,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将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政府部门和中介组织协同推进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贸易促进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将加强人员流动、资格互认、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国际交流。
4.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四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选)
(接上期) 二、深刻认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
作 者:陈雷 作者单位:水利部刊 名:资源与人居环境英文刊名:RESOURLES INHABITANT AND ENVIVANMENT年,卷(期):“”(10)分类号:关键词:
5.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五
章作者:任海平王思强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向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形势及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的国情及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发展生态经济将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必须未雨绸缪,加快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力争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在新的世纪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文化昌盛、人民富裕安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强国。
一、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挑战
中国经济50多年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也一直是国内外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1949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成就斐然,然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在40多倍以上,发人深思;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间是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8.7%左右,而且至今发展势头不减,应该说,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时代,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特别表现在自然资 源的超常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超常规损失。
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长期以来,地大物博、资源大国的观念掩盖了矿产资源总量不足的事实,也淡化了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去年,中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在50亿吨左右;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产值能耗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钢铁为44%、铜58%、铝30%。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持续加大。据有关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的缺水问题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都将十分严重。目前,中国有3/2城市供水不足,年缺水总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中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77%,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处于低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水污染非常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中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悬殊,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多。从土地资源看,中国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和2/5。而另一方面,浪费和破坏土地资源现象又十分严重。
多年以来,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目前,流经城市的河段有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有近3亿农村人口在饮用不合格的水;有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一些城市的大气质量已接近国外发生公害事件的污染程度;酸雨区已占到国土面积的1/3,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全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在1.49亿吨以上,而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每年产生1100多万吨,处置率仅为32%,排入环境的已累计3000多万吨。中国的沙化土地已达174万平方公里,每年还要新增3436平方公里;森林质量不断下降,天然林不足10%;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每年还要新增200万公顷;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许多重要河流的开发利用率都超过了国际生态警戒线,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有10-15%的高等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总体上看,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集中出现,具有强度大、复合型和压缩型特点。环境问题已经使中国人难以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中期的阶段特征是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高,因而有可能需要比工业化初期更高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率,产生难以修复和逆转的复合性环境污染。因而,中国如果不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加快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经济之路,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安全,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生态经济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生态经济学”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80 年代初,许多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大大地拓展了它的领域,使生态经济学成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信息交流和价值增值的经济学。它通过研究自然生态和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生态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的生态经济是指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筹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可持续的优美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人类实践活动。生态经济的本质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社会系统。
生态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旨在摆脱现实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的一种理念、一个目标和一条路径。但最初的生态经济,其理念没有确切的含义,其目标缺乏系统的构想,其路径也缺乏现实可行性。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由理念上升为一种理论体系,随着实业家和政治家的介入,生态经济开始朝着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崩溃,单纯追求生态目标也处理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只有确保自然— 经济— 社会复合系统持续、稳定、健康运作,方有可能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既是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在利用时抓环境保护,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在发展中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生态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式,而不仅仅以其中之一为目标。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其实生态经济正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和核心,而且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无论在国际,国内均早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是一种运动方式,而生态是一个科学体系。所以就发展经济而言,生态经济形态的含义要远比循环经济形态的含义全面。从学术和实践的发展看,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是一组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清洁生产是最基础的目标,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既是对清洁生产内容的两次扩展,也是实现清洁生产目标的新的方法和途径。而生态经济提出的时间最早,涵盖面最大,是一个更为完整的体系。它的内容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显著的不同,即它所关注的是诸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软措施,并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制度和组织进行创新和评价,而其他三者关注的更多是诸如工艺、技术这样的硬措施。所以,一方面,生态经济为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则是生态经济理念成为现实的重要途径。
纵观人类文明的进程,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世界性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存与发展的警钟。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时代的要求。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战略,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生态经济的生产观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物质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地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这是一个包括人类自身生产、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以及生态系统的再生产的全面综合的生产观,克服了传统生产观的狭隘和不足。生态经济消费观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观。这种消费观要求人们走出人与自然对立状态下的消费误区,因为大自然无法毫无节制地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人们应当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原则下去规范消费行为。生态经济发展观强调要实现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观,再到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转变。
在中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尤其具有特殊意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前途命运,而且对全球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反对发达国家无节制的消耗资源的同时,我国已经确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选择。
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而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两个层面来理解和谐社会,“和谐”应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保证层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无存在基础。因而,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生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的追求来发展生态经济,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变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传统经济学观念,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与发展两者应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的生态经济学新观念,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充分强调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能发展生产力。
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经济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要特别注意发展道路再也不能重蹈“覆辙”。这方面我们过去是有深刻教训的。我们也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增长无发展的消极发展模式。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模式是难以为继甚至是危险的。我们应当自觉地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其次,经济增长是有代价的。我们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来选择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生态经济方式。否则,既使有了高的经济增长,如果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增长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第三,我国的发展要发挥后发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生态经济的裂变效应。它会带来工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清洁生产;它会带来农业的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农业;它还会带来服务业的新的增长方式。
发展生态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21世纪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确立“立足生态,着眼经济、全面建设、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实现资源开发与资源培植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创立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生态林业、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有机食品工业、发展生态建筑及材料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环境保护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就业,而充分就业又是人口、经济、生态相协调平衡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经济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尽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高标准、高起点、大力度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通道,发展生态交通,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依托,使生态经济与基础设施相互促进。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契机,对经济结构进行大力度调整。要利用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开放,同时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生态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新生事物,这种发展源于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源于群众智慧的创造发挥。所以,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在于发展过程、发展机制和发展环境的优化,在于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高效转化、企业和基地的带动辐射、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这是我国在推进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着力抓好的关键环节。
6.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六
一、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
(一) 民商法内涵的变化
对于传统民商法而言, 未能高度地重视安全效益。例如:在传统的民商法中, 其安全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是体现了安全支付, 其会构成仅为简单的信息。由于民商法一直在建设中, 改变了其内涵, 拓宽了民商法的范围, 打破了传统交易方式的束缚。同时, 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获取信息的方式, 也让信息的发布变得更方便, 使民商交易变得更自由。
(二) 民商法原则的变化
1. 安全原则
对于民商法来说,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 丰富了安全原则的内涵。尤其是进行民商交易, 通过安全原则, 促进了民商事活动的有序性。在民商事活动中, 除了要确保交易的安全性, 还应该把安全当作重要的内容。对于电子商务而言, 只有在安全方面得到了保障, 市场才能实现良好的秩序, 进而为消费者提供合法权益的保障。另外, 在电子网络的活动中, 由于具有一定的虚拟性, 所以, 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所以, 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促进民商活动的正常秩序, 使民商事活动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从而实现交易的高效性。
2.平等原则
通过平等原则, 保障了交易双方的权益, 为双方的交易提供了公平的平台, 促进了市场秩序的稳定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民商的活动中, 出现了不平等交易, 打乱了市场的秩序。在民商法中, 对于平等原则而言, 主要在技术、媒介等方面体现平等性。平等原则的实施针对着所有的主体, 除了为国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国外的消费者也要保障其权益, 从而真正实现平等原则。
3. 效益原则
通过法律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得知, 一直以来, 没有化解公平与效益的问题。在民商法中, 公平与效益具有一定的冲突。因此, 在经济的发展中, 应该对二者进行完善, 使公平和效益共同发展。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发展
(一) 民商法的应用范围
民商法的建立要以完善的体系为前提, 然而, 在社会的进步中, 丰富了民商法的内涵, 进而使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民商法的发展中, 其中, 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民商事信息, 直接决定着民商事活动的结果。可见, 对民商事信息库进行构建时, 民商法要为信息的提供者给予一定的权利, 使信息提供者可以得到劳动成果的保护。目前, 建立信息库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完善。例如:在民商法应用于域名中, 至今也未能明确的说明域名, 只是将其作为了虚拟的地址。随着网络的发展, 域名成为了商业符号, 联系着传统的企业商标、知识产权等。由于处在时代发展的环境中, 商家之间的竞争也会放在域名方面。由此可见, 在民商法中, 要对域名进行充分的保护, 进而维护市场的秩序。
(二) 民商法的调整对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多方便, 进行民商事活动事, 交易的双方也有了更大的交流空间。不过, 民商事主体进行交流时, 往往会牵涉到双方的隐私, 对信息的所有者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保护信息的`所有者, 民商法应该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另外, 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信息的交流也趋于频繁, 这也要求民商法要进行调整, 促进交易的主体的沟通, 规范其行为。
(三) 民商法的全球统一
每个国家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由于经济的发展, 在网络的推动下, 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渐频繁。目前, 全球的经济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并且, 与网络实现了融合, 这就在网络民商事的活动中, 体现了共同性以及普遍性, 从而, 全球的法律观念、标准以及价值观都趋于统一化, 最终, 使民商法的统一成为现实。但是, 在不同的国家中, 其社会习俗、风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民商法不能任意的发展。所以, 对于民商法而言, 要重视其发展方式, 最终, 实现统一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体现民商法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民商法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并且, 在时代的进步下, 民商法也应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应该对民商法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 保证人们的交易活动可以顺利开展, 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大洪.论高科技时代民商法的创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11 (01) :564.
7.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七
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要确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1 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传统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或正在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或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将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这种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片面关注的结果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生态系统的失衡,使生态环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导致生态资源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甚致造成环境灾难。传统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性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态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使生态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使我们目前无法准确测定人类距离全球生态极限还有多远,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层空洞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灾难,伴随着人类跨入了21世纪,成为新世纪的难解之结,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地或的界线。
经济系统的失衡,使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降低,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恶性竟争。其实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实现经济与文化、政治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和价值性,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繁荣。
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基本特征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循环经济的整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负担最小化,把全社会建成循环型经济社会。
3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举措
发达国家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发展目标,并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1]。但整体来说,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德国、美国等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环保运动中,从废弃物的治理过程中探索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当时,德国、美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装备和精密化程度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其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都以回收利用放弃资源和发展可再生资源为重点。日本由于二战后实行“追赶型”和“赶超型”经济,但高增长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同时,日本作为岛国,资源匮乏。为谋求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日本政府认为,应该抛弃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代之以抑制废物产生、废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一体化的物质循环链条,并构筑起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荷的循环型经济。
而我国由于工业化经济发展较晚,建国后我们又肩负着重建家园的重任,各级政府和群众或出现过追求经济增长数量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短短几十年内,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物质资本积累数量得到了空前提高,在人口数量与消费水平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下,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逐步满足了人们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如果说过去的发展模式是由当时国情决定的,那么在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情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都将无法承受。要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党和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全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把增强发展协调性,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需要采取开源、节流和保护环境三管齐下:开源就是努力寻找和开发更多的资源或者新的资源;节流就是节约资源的利用,并采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措施,有效延长资源的使用时间;保护环境就是在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再利用和废物资源化的过程中采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而循环经济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2],能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它既把握了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实质,体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规律相统一的机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体制、消费体系逐步形成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不但是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举措。
4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
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向生态型循环经济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和推进,才能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落实到促进社会发展的行动中、造福人类社会的实践中。
4.1 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纳入循环经济的理念。
虽然发展是无限的,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把自然不再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树立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兼容的生态型发展理念,在发展中注重实施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其再生能力的恢复,在决策中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为此,政府在决策中应纳入循环经济的措施,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突破生态资源有限性界限,主动进行生态建设,做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实现发展性保护,以促进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到现实中寻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到环境中去寻求对人类发展的支持,持久地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从而推进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企业在生产中应开发引用循环经济的技术,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变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建立在科技开发和引用上,用科技创新把企业推向资源、环境低负荷、可循环、再利用的发展轨道;公众在生活中应倡导适度、文明的绿色消费观念。
4.2 通过法律和行政管理,强化生态保护的激励机制,推进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配合国家有关推进循环经济的政策,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绿色保障体系,运用价格、成本、税收等经济杠杆,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把发展循环经济引入法律保障的轨道,把建立循环经济纳入政府的一项职责、企业的向导、公众消费的主流。
4.3 探索把环境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途径,稳步开征资源税,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尽快把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并根据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征收开发利用资源补偿费,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做到宏观调控,微观落实,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
4.4 注重引用技术和人才,强化科技攻关,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为循环经济的建立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从技术层面上,要构建以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重点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开发降低能耗和物耗的新工艺,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等。从人才层面上,要加强经济实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借外脑、用外力尽快在重点企业、产业和工业园区推广应有循环经济实用和示范工程。
4.5 培育公众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建立。
公众行为对现行社会结构是个良性的补充,是推动社会经济结构演变、完善的动力。通过绿色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消费之中,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之中,参与到对企业的监督之中;通过公众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动和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行为,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通过公众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降低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循环经济的建立。
摘要: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陷入困境,造成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内部失衡。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采取开源、节流和保护环境三管齐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平.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J].求是,2005/18:61-63.
[2]王晓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求是,2005/18:56-58.
8.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八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72-02
摘 要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进程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对外引资的战略等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1 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
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2 中國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提出,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给中國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中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长期以来,中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
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时期。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國际责任,是中國政府面临的较大挑战。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中國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3.1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 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3.2 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3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4 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对于中国来说,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中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3.5 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推行低碳经济,在要低碳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具体实施中,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措施上,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作为企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事实上,只有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数字经济的发展08-16
论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06-08
发展经济的原则09-18
经济发展的方式10-30
经济坏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1-06
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07-03
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考08-02
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08-17
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