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换届述职报告

2024-09-07

第一书记换届述职报告(精选14篇)

1.第一书记换届述职报告 篇一

述职报告

2012年4月6日

2011年9月,我到丁嘴镇储嘴村任职,作为省定经济薄弱村,在省、市、区三级的大力帮扶下,储嘴村从配强班子和科学规划入手,经过全力发展,我村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基本情况

宿豫区丁嘴镇储嘴村位于丁嘴集镇西北2公里处,西北接壤大兴。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625户,3016人,其中五保户8户,低保户56户,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164户,贫困人口643人,劳动力965名。全村耕地面积2648亩,其中桑园面积300亩,水田2226亩。现有各类企业4个,分别是村部电子加工厂、糖果厂、饲料加工厂、水泥制品厂。企业从业人员84名,全部为本村村民;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8家。

二、工作成绩

(一)经济发展情况

1、农名集中居住区建设。自2010年以来,我村开工建设这农民集中居住区10000平米。有效地提高村民居住条件,极大地节约了土地。

1、农业。农业发展,主要是以传统经济作物水稻、小麦为主,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家禽养殖。我村积极发展水利建设,建成防渗渠1700米,电灌站2座,农业灌溉能力显著增强,能较好地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村里没有病险涵、闸存在。

2、工业。现有各类企业4个,分别是村部电子加工厂、糖果厂、饲料加工厂、水泥制品厂。目前企业效益很好,企业从业人员84名,全部为本村村民,企业有效地解决了我村部分留守人员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人员可能因在家无事可做带来的不稳定压力。全村共有个体工商户8家。

3、集体经济情况。近两年,通过盘活村部闲置资产,出租房屋场地,逐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蚕茧收购站收入,电子厂租用村部闲置校舍租金收入,生猪养殖场每年场地使用费用,以及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超市房租收入,部分缓解了村级债务与财务紧张状况。

(二)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两委”班子,严格按照各级政府的要求做好农村工作,对于农村的各项政策我们都能坚决执行到位,严抓计划生育,确保不发生人口增长反弹。这两年,我村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也都能很好的执行到位,广泛宣传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老百姓得到实惠,各项农业补贴能够发放到位,新农保、新农合等党的惠民政策也能及时贯彻落实好。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我村逐步建成文体活动室、综合会议室、医务室、篮球场等公共服务场所,其中在市农机局和区扶贫办、区住建局的资金支持下,村部日用品超市、生产资料超市和医务室被重新修缮一新,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率100%,并正常为村民服务。我村公共服务中心平台的建成,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购买生产资料生活用品难以及开展文体娱乐活动难等问题。

全村的低保户和五保户,全部享受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最低生活保障率100%。全村有家庭贫困学生8名,贫困生受资助率达到100%。2011年全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为859人,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效解决我村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我村还大力实施农村“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工程,着力打造人居新环境,建设优美新农村。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元,建设垃圾池,购买环卫工具。并且聘请两名保洁人员专职负责收集垃圾、清扫道路、管理河渠,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垃圾清运率100%,环境治理取得初步成效。计划生育工作,2011年全村有育龄妇女293人,计划外生育的4名,社会抚养费已部分征收到位,计划生育参检率每季度都确保在95%以上。

近年来,我村始终把加强 “双强”班子建设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村支”两委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开拓创新精神、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以来,积极谋划富民良策,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难题,深入扎实的工作得到了党员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以往干群关系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储嘴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使得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到干群关系,阻碍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急需加以解决。存在问题主要有:

1、村里无支柱产业,农民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农民增收难度大。

2、资金技术等要素缺乏,高效农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带动农民致富困难大。

3、村民没有强烈致富的愿望,小富即满、略富即安。信息闭塞,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少数贫困农户致贫原因为好吃懒惰,不思进取。

4、村级组织力量薄弱,农民民主法制观念不强,部分政策法规落实困难。

三、下步工作计划

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针,以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以上思路,在我村以后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各种渠道集聚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为发展高效农业、创办村级企业提供条件,以此来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2、创新救助机制,制定合理措施,激励贫困户等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如: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户搞高效种植、养殖等,对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3、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发展现代农业。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民以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渠道的增收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在保证水稻、小麦、蚕桑等传统产业的稳定的基础上,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发展高效种植和养殖业。

4、以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农民思想慢慢得到转变,觉悟渐渐得到提高,把全村干群思想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齐心协力把我村经济社会建设搞上去。

5、争取上级更大的资金投入,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

6、引进、发展稳定的“三来一加”项目,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增加农民稳定收入,减轻农村留守人员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

7、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促进“双强”班子建设进一发展,更好地带领全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我村将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拼搏,夺取全村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2.第一书记换届述职报告 篇二

今天来村第一天,两委班子都健全。

五十六人是党员,书记主任一人兼。

四村合一称蒋场,人口总数近三千。

人均耕地一亩二,小麦玉米是主产。

青壮劳力皆进城,留守村里多老年。

卫生室和幼儿园,看了以后心喜欢。

集体经济是空白,起步发展待调研。

省局领导来探望,关怀鼓励劲倍添。

3.“第一书记”来了 篇三

7月5日晚,什邡召开全市干部大会,来自上一级的四川德阳市委组织部官员宣布最新的人事任命:“经中共四川省委同意,中共德阳市委决定:中共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左正同志兼任中共什邡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同志协助左正同志工作。”

此项立即生效的任命意味着,什邡市委大院出现市委第一书记、市委书记共存的人事格局。阔别中共地方组织权力谱系近30年的第一书记设置,在四川什邡重新出现。

空降

在13位德阳市委常委中,49岁的左正排名第6,在7位德阳副市长中位居第二。

由上级党委常委兼任下一级党委一把手的做法,多出现于经济或政治地位突出的市区县。比如,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兼任;地市级机关所在地的区委书记,一般会由地(市)委常委兼任。

在四川德阳下属6个区县中,仅绵竹市委书记由一位德阳市委常委兼任,因为多家重量级企业设在绵竹。

不过,市委常委空降至区县兼任党委一把手,是近年来公共事件爆发后,执政者防止事态升级、进行危机处理的常用手法。例如,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后,上一级贵州黔南州委派一位常委赴瓮安兼任县委书记;2010年江西宜黄拆迁事发后,一位抚州市委常委赴宜黄兼任县委书记。

左正青年时代在德阳一家重点企业工作,后调至共青团德阳市委,当过县长、县委书记。2012年2月,左正任德阳市副市长,分管工业。

和企业打交道是左正的强项,他常到治下检查重点项目。官方报道显示,2012年3月,什邡市在五星级的宏达金桥酒店举行今年第一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和竣工仪式,左正则是仪式上德阳市最高领导。

引发群体事件的宏达钼铜项目,是这位德阳副市长主抓的重点项目。6月29日,左正随同德阳党政主要同僚出席宏达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地方官员借开工庆典“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献礼”,未料引发群体事件。

群体事件促成左正的“空降”。履新什邡市委第一书记的第三天,什邡工业和信息化局召集什邡市企业家座谈。左正以履新的身份参加,什邡一位分管工会的市委常委、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陪同出席。

有过5年德阳市委政法委书记履历的左正告诉企业家们,“目前事件表面虽已平息,但部分网络谣言和不负责任的舆论给什邡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因素,其背后的推手妄图给什邡造成更坏的后果。”

特例

与前述贵州瓮安事件、江西宜黄拆迁事件处理不同的是,左正以常委之规格履新什邡市委第一书记,但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并未去职,他继续留任,协助左正的工作。和左正同龄、具有博士学位的李成金长期从事经济工作,还做过区域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左正到任第一书记后,是否属于中共什邡市委常委会的成员,他和市委书记李成金之间如何分工,德阳官方并没给出明确解释。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智立的解读是,什邡市委增设第一书记的做法,应属紧急事态下的特例。

按照2007年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组织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省、市、县为地方组织,乡镇、街道、村属于基层组织。

当下,第一书记的提法广泛出现在村级党组织,全国许多地区都热衷于抽调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实职党员干部,向农村、社区派驻第一书记,推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和发展农村事业。2012年年初,中央组织部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动员部署,提出要着力抓好后进支部整顿,对矛盾突出、工作薄弱的村,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改变落后面貌。

在不计其数的支部第一书记里,最知名者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原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这位安徽财政厅干部2004年响应安徽省委号召到小岗村任职,2009年因病辞世后成为党的宣传典型。

此外,第一书记还存在于团中央书记处、全国妇联书记处、全国总工会书记处等机构,军区、军分区以及警备区的党委也设立第一书记,由所在地的地方党委一把手担任。

不过,遍查当前中共地方组织权力谱系,什邡市委第一书记的设置仅为孤例。德阳官方的任命是否从近期各地向基层派遣第一书记的流行做法中获得灵感,不得而知。

白智立表示,什邡市委第一书记被任命后,而原来的市委书记职务并没有发生变化,这种情形前所未见。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白智立认为,按照规定,市委书记应该是中共什邡市委最高负责人,此次增设第一书记,二者之间的职务权限如何协调,这种任命以后将成为常态,还是属于临时特例,需要有关部门回应。

溯源

搜寻中共91年历史,主席或总书记是党的最高职位。中央纪委曾设置过第一书记,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确定书记、副书记的建制。

虽无明文规定,但在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第一书记的职务曾长期存在。据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的研究,第一书记等职务的设置,源于国共内战后期。

1948年5月华北局成立时,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时逢淮海战役前夕,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邓小平任中原局第一书记,下设第二书记、第三书记。

中共取得全国政权后,第一书记开始用来称呼地方党委一把手。在省委第一书记之下,分设第二书记、第三书记、常务书记、书记、副书记,有的省份还设候补书记。

任仲夷生前曾回忆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县委都设有‘第一书记。”

“文革”结束后,第一书记的头衔作为地方党委一把手被继续保留。1980年,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南下广东,接替调任中央的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及“第一书记”,比如“在分工负责中,书记或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的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

第一书记退出政治舞台,肇始于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倡干部年轻化后。老一辈的第一书记卸任,就不再任命,书记成为地方党委一把手。

四川省是第一书记退出舞台的最早几个省份之一。1982年12月,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卸任,常务书记杨汝岱越过第二书记升任书记,四川率先开启省委书记主事的时代。

随后三年间,各个省份的第一书记逐步卸任。1985年7月,任仲夷卸任第一书记,书记林若任书记,而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则改任省委书记。同年10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第一书记王恩茂卸任,自此,“第一书记”淡出中共地方组织权力谱系。

第一书记的建制源自中国的老大哥苏联。早在斯大林时期,从边陲的加盟共和国,遥远的边疆区,到红色首都莫斯科,地方党委皆由第一书记负责。

就在任仲夷任职哈尔滨市委第二书记的1953年,斯大林辞世,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留给斯大林,第一书记成为苏共头号人物。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两年后又改为总书记。

苏式第一书记建制深刻影响东欧以及古巴、越南甚至朝鲜的社会主义政党。东欧剧变前,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等国执政党的一把手是第一书记。1953年斯大林的辞世甚至直接改变东德、阿尔巴尼亚等国社会主义政党最高职务的名称,它们都效仿赫鲁晓夫时期的做法,把总书记改为第一书记。

越南共产党的前身越南劳动党的一把手也曾是第一书记。古巴共产党执政后,党的最高领导人一直为第一书记。仅有的例外是南斯拉夫,奉行独立自主的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把党内最高职务定为主席。

在国外,最新设立的第一书记出自朝鲜。2012年4月,金正恩任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总书记”的称号由其父金正日永远享有,1994年去世的金日成被尊奉为“永远的主席”。

不过,金正恩的最新纪录,被什邡市委第一书记打破。

4.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篇四

第一书记担负着扶贫重担,我也考虑到自身能力水平的问题,是否能把工作开展好,但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社干部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尊敬的党委政府:

根据县组织部文件精神和党委政府的信任,很荣幸到岚翠村任第一书记,至任第一书记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事及村社干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身位置,认真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努力去完成好各项工作,更多的是来基层学习工作经验、学习处事方法、学习团队作战精神。

第一书记担负着扶贫重担,我也考虑到自身能力水平的问题,是否能把工作开展好,但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社干部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岚翠村在年脱贫 34 户 91 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 15 户57 人,已达到入住标准;完成村道路硬化 2.2 公里;新修联网路 0.8 公里;危房改造 91 户;调解矛盾纠纷 5 起;开展大排查工作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每户的基本情况。

一、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和工作水平

人无完人,人只有在持续不断学习过程中才能有进步。我始终认为,作为第一书记,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个人及组织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首先是学习理论,不断增强党性修养,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到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以理论引导实践。其次是学习政策,深入研究各类有关文件,积极把各项惠民政策带给群众。第三是学习方法,工作以来我不断总结对农村工作和农村环境的认识,摸索属于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用干部和群众都能接受的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工作。第四是学习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特别是对于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同事和村社干部,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我从大家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通过学习经验加速锻炼,使我找到了快速成长进步、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摆正位置,维护班子的整体团结

在社会上工作和生活,人各有各的位置和角色。作为第一书记,及时为村两委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在贯彻执行工作中,坚持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努力在班子内部促成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团结共事的和谐局面。在村里的其他事务中,财务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完善财务纪律。在干部管理方面,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着眼防范于未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搞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个人廉政自律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一是坚持廉洁从政,自觉的接受群众的监督。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珍视和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勤勤恳恳为人们服务。

二是万事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在日常工作中,我一贯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在任何工作中,即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立言立行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杜绝以权谋私。

三是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指导到位。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廉政建设和防腐败的重要性,对廉政问题从身旁人、身边事中吸取教训,耳边警钟长鸣,心中筑起道德和法纪两道防线。

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仍存在的不足,如团结带领班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方式方法有时简单化等,这些问题都是有待我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时刻自己的使命,不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与岚翠村两委班子一起协作互进,奋力拼搏,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本人担任饶埠镇村户外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年以来,在饶埠镇党委政府、户外村村两委班

子和广大村民密切支持和配合下,本人及驻村工作队紧密围绕全村当前发展规划,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驻村扶贫等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我的驻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登门入户,了解村情民意

驻村后,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农时安排,参与村两委干部座谈会,参与村两委工作会议,研究扶贫开发、民政救济、人畜饮水等工作。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长、谋发展。走访所在村老干部、老党员、经济能人、退休教师等,基本掌握了我们村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资源,对群众的疾苦,老百姓的要求一一记在心头,也从中了解分析本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按照组织部和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今年的工作主题,确定了驻村工作的目标:一是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帮助村民解决热点难点实际问题;三是走家串户访疾苦,提高群众满意率;四是本合村党支部开展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驻村以来,本人和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村民

服务的宗旨,积极想方设法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筹户外道路亮化工程,方便村民出行,丰富了村民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绩较突出,驻村以来无恶性刑事案件和群体上访事件。通过为村民办实事、解真难,树立了村两委形象和威信,增强村民发展的信心,也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支两委战斗力

驻村工作期间,本人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紧紧围绕党建中心工作目标,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努力提高村两委办事效率,规范村两委工作程序,帮助村委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及有关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村级管理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着力提高村干部素质,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大力强化他们宗旨观念和责任,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群众满意度高。

二、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经验还不足,扶贫工作相关业务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由于一直在邮政系统工作,基层工作经验较少,很多工作都是按照上级安排开展,对扶贫工作相关业务需要加强学习,为今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不理想。当前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由于我村地处丘陵,可用土地资源较少,这也限制了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驻村扶贫工作队需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利用好相关的扶贫政策,努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

三是扶贫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当前开展扶贫工作主要是按照上级扶贫办的部署安排,按部就班,工作中缺乏自主创新。扶贫工作队需要加强工作创新力度,积极带动村民发展经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三、个人总结

回顾近半年的驻村工作,实践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虽然取得点滴成绩,但是离领导的期望、群众的满意还有一定距离,存在学习不够刻苦、对驻村工作理解不够深刻,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等问题。

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我叫,是单位,现任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现有正式党员 84 人,2 个党支部。作为驻村工作队长兼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主动和村总党支部书记交流沟通,遇事多商量,平时和村两委班子相互交流看法,共同研究解决村道路、水利兴修、防汛和农村环境

卫生整治等事项。在学习活动中,我们结合村情,制定详实方案,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通过不断建立完善村两委三会一课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发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作用,为如何帮扶、谁来帮扶理思路、想对策。及时成立联合党组织,制定联建工作计划,签订联建协议书,充分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帮扶作用。

二、精准识别贫困户。根据贫困户识别标准,按照农户自愿申请、入户调查、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和两公示一公告等规定程序,全村共评定贫困户 131 户,372 人。县招商局党组高度重视,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 12 名贫困户结成对子,实现精准帮扶。村两委一班人精准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全面了解他们的帮扶需求,按照一户一单的原则,逐户量身定制了精准脱贫四项清单,做到精准帮扶在计划、有措施、有责任人。

三、因户施策精准脱贫。围绕年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村两委一班人进一步分类施策,精准到户、精准到人。通过抓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突出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智力扶贫到户、危房改造到户、社保兜底和社会救助等措施进行帮扶。对脱贫致富失去信心的贫困户,帮助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给予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对坐等靠要等贫困户,脱贫意识不强的贫困户,加强说服,鼓励其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致富。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瓦杨路等畅通工程 7公里;二是实施一事一议,筹集资金 23 万元兴修下洲至金院公路;三是实施 10 户贫困户光伏扶贫项目;四是建立农村垃圾清运保洁机制。

5.2016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村民代表:

大家好!我是修水县国土资源局驻上杭乡老庄村精准扶贫包村帮扶第一书记,今年10月13日正式下村驻点扶贫,在修水县国土资源局及上杭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和广大村民密切支持和配合下,本人紧紧围绕前任第一书记李秀红同志制定的脱贫规划和方案,严格按照第一书记的职责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现就将我驻村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村具体情况

(一)自然情况

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我村自然情况,召开了村支两委会,以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我村版图面积为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8.5亩,其中水田面积876.5亩,旱地602亩,林地面积5668.5亩,有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7个,党支部一个,党员38人,全村有619户(农业户591户),总人口2867人(农业人口2787人),外出务工人员1159人,村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2011年建有村部办公楼一栋,主要产业有水稻、茶叶、油菜、蚕桑、养殖业等,无村集体收入。

(二)贫困现状

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4户,贫困人口348人,低保户有62户,104人,其中因病致贫的有27户79人,因残致贫的有23户56人,因学致贫的有3户14人,缺技术致贫的有10户29人,缺劳动力致贫的有7户30人,缺资金致贫的有29户133人,剩余的5户6人为其他致贫原因,根据《修水县包村帮扶工作手册》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为了进一步了解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条件,生活困难等,我和村干部开展了多次实地上户走访,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了解的情况结合县扶贫办对脱贫攻坚的最新要求,重新制定了老庄村脱贫计划。计划2016年脱贫53户,156人,2017年脱贫39户142人,到2018年脱贫剩下的12户,51人,将2018年贫困人口严格控制在村总人口的2%以下,不打折扣的完成县扶贫办的要求。

二、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组

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由我担任,副组长由乡长周志军同志、村支书张金生同志担任,其他成员由县人大副主任樊敏事同志,修水县国土资源局局班子成员及老庄村村干部等组成。精准扶贫办公室设在村部二楼,并对办公室进行了对结帮扶贫困户明细表公开、制度上墙等硬件设施建设。工作组成员与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对结帮扶,并确保每周走访一次,认真填写并发放“一正两册”,及时张贴了明白卡。与我对结帮扶的有五户,并多次进行走访,对他们的家庭具体情况,困难程度、对脱贫致富有何想法和建议都做好了详细记录,其中因病致贫的有戴传贵,因残致贫的有戴冬生、戴水春,因学致贫的有李春芳,缺资金致贫的有戴小国。

三、大力发展扶贫项目,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我县精准扶贫相关扶贫政策和我村实际情况,我村已经成立了三个扶贫项目: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进行硬化;二是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发展茶叶种植产业扶贫;三是推进中心村建设,通过异地搬迁脱贫。我村今年已经完成道路硬化4条,总计1.35公里,茶叶种植基地和中心村建设已经做好了前期的摸底调查和选址工作,茶叶基地选址在我村五组窑背风嘴和村部对面的荒山荒地上,规模为两百余亩,并已经练好了山,签好了合同,中心村选址确定在我村嘴头的五组,总计12户,面积计划7亩。而我也积极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有利因素为贫困户增加收入,例如为贫困户免费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代卖他们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并请专业人士设计了老庄村农家蔬菜品牌商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解决的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问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还增进了我对贫困户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脱贫工作开展打下来扎实的基础,在短短的十几天里,仅我对接帮扶的戴东生一家就增加收入一千余元。

四、今后的工作计划

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支两委战斗力。一是努力提高村两委办事效率,规范村两委工作程序,帮助村委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基层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村级管理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着力提高村干部素质,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两学一做”的学习。计划争取今后每年发展一到两名党员,为支部注入新鲜血液。

当然,今后的工作重点依然是精准扶贫工作,我毕竟驻村时间不长,农村工作经验不足。今后还要花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加强自身和相关扶贫政策的学习,多向农村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事请教。落实好之前确定好的扶贫项目,拓宽扶贫渠道,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尽量争取社会各种扶贫资金,并将资金的效用最大化。

最后,我相信,在修水县国土资源局及上杭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通过老庄村两委和广大村民的努力,我们一定会顺利地异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产业发展脱贫一批,基础建设脱贫一批、科教扶贫脱贫一批,社会保障脱贫一批,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以上就是我的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2016年10月26日

6.驻村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篇六

XX村位于XX镇东南角,辖4个自然村,人口 1367人,全村现有党员50人,村两委干部4人。20XX年X月,经组织上选派,我到XX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我按照县委关于第一书记工作要求,团结带领XX村党员干部群众,以富民强村为己任,真抓实干,务实创新,使该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xx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xx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xx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xx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xx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7.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调查与思考 篇七

农村的进步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现在农村普遍进行了新农村改造,村内主要道路基本上实行了硬化,用农民的话说,和城里一样,下雨天出门也不用担心弄脏鞋。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基本上修建了公共活动中心,村民有自己的活动场地,有的地方是祠堂,有的地方是文化中心,有的地方是村图书馆,有的地方兼而有之。

一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指的是农村本身的广播电视网络,更指的是国家加大了农村的信息普查力度,农户信息普查、贫困、低保、社保、医保、计生、征兵、种粮补贴、农村各项事业保险、干群联系走访名单等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支撑,农村的各类信息得以逐渐汇总,构成大数据系统,这使得上层对农村基本情况更加把握到位,更有利于中央宏观领导和驾驭地方基层政权建设。

二是农村各项民生保障更加完善。目前涉及覆盖农村的各项民生保障主要有医保、社保、低保、五保、大病保险、危房改造、60岁以上老人生活津贴、种粮补贴、保险、贫困村扶贫专项资金等各项农村福利事业。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农村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三是基层政权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十八大以后,中央加强了各个领域的腐败查处和监督力度,八项规定、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大力宣传和推行,带来了党政、政风、作风的初步好转;农民权利主张、维护意识进一步增强,也倒逼基层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现在基层干部更有耐心俯下身来倾听老百姓诉求,帮助群众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

存在的问题农村进一步留守化

在我所挂职的村,总人口3165人,外出务工人员青壮年1200多人,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倾巢而出,留在村里的主要群体是老人、妇女、儿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38、61、99”部队。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不发达,吸纳劳动就业人口有限,农产品价格低,个人自有责任田有限,水田人均才0.9亩,荒地0.7亩,加上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加速了农民进城。

一是环境卫生仍然堪忧。随着化工产品使用量的提高,农村的环境卫生存在恶化的问题。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使得土壤、水资源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以前水田里经常有泥鳅、黄鳝,现在基本上绝迹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生活垃圾的制造,废弃的旧衣物随处可见,田间地头常有随处丢放的农药瓶、塑料袋等,在一些偏远的角落,常有未经处理的成堆的垃圾。去年以来,全省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效果很好,但农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仍然需要一长段时间,农村环境卫生常态化还需要各项综合配套条件的提升。

二是村民矛盾有复杂化的趋势。农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拜权主义盛行,农村原有的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遭到破坏,一切问题都用金钱解决助长了物化主义,宽容、理解、和谐、尊重变得更加困难。农村利益的调整,农村个人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村民之间的互相攀比,“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再加上一些网络媒体的助推,无事生事,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微小的事情扩大化,这使得农村各项矛盾更加错综复杂,调解调和难度增加。例如我村有两户村民是隔壁邻居,且是舅甥关系,但因为贫富差距、道路水管等问题,经常争吵,互不相让,矛盾不断升级。

三是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存在不足。随着分田到户,山林、土地确权等各项政策的推行,村集体几无任何公产,也就几无任何集体收入。村集体现有的收入是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每个村委会6.5万,但主要是用于村里6个村干部的工资和村委会支出。由于基层财政收入有限,村集体又无经济能力,面对村民的公益事业建设需求,力不从心。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和矛盾,也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问题发生,乡村干部就像救火队,急匆匆奔赴各地,疲于应付。

四是农村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前农村各项费用的征收、劳役的征调、各种证明的开设、加强了乡村两级之间的联系,也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抓手,提高了政府对农村基层的掌控能力。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减负、管治的放松,分山到户、土地确权等政策的推行,农民个人化、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受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许多农民主张权利而不承担义务,自私自利的想法趋于膨胀,乡村传统文化凝成的情感共同体在逐步消失,乡村伦理亲情淡漠,农民自由化程度过高,农村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策和建议农村改革要综合统筹、全盘考虑

梁漱溟在山东邹平举行的乡村改革建设之路就是政教养卫全方位一体式的通盘考虑,虽然他对中国社会的性质认识不一定正确,但他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来思考的路径却是正确的。现在的农村改革扶贫,靠单兵突进难以奏效,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从全局上更好地指导和协调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

一是要加强农村的社会教育,培养农民的公德心。教育永远是改造社会、塑造社会、整合社会、凝聚社会的最有效手段。农民的业余生活必须良好有效的组织起来,并丰富起来,传统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固然能让农民激动一阵子,但长久的文化生活空白,缺乏引导,容易导致农民的心灵荒漠化。为此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培养文艺骨干、组织文艺团体、开展常态化文化活动,发挥村里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祠堂寺庙村委会等平台的作用,培养农民身心和谐,增强其公德心。

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的投入,打下良好发展基础。现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很多村民在外读书、打工,看了世界,开了眼界,他们对农村也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要转变对农村普惠式、撒面糊式的补贴方式,这种补贴方式对于农村单户家庭实在是起不到很大作用,但全村聚集起来,则可以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发挥更大作用。对于这类资金,要思考改变转移支付方式,集中起来办大事,但同时又必须加强此类资金的监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8.第一书记来了 篇八

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瓜洞村,融安县民政局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雷强(中)带领群众清理垃圾

这几日,中央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报名工作陆续完成,一大批优秀干部热情高涨,报名填表,接受组织的挑选。

这样大规模的报名行动,源于不久前中组部、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一份通知,这份通知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专门作出了部署。

第一书记机制,各地早已有之,为何此时中央三部门联合发文部署予以强化?笔者近日就此走访有关人士,一探究竟。

为何选———所有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党组织落到田间地头;党的各项任务,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干。然而,现实中还有一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地方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里任职、挂职,是有利于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培养锻炼干部的举措,一举多得。

“中组部等三部门及时出台全国统一的‘标准动作,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的需要,也是对各地长期以来探索向农村选派第一书记做法和经验的肯定与总结,同时又是切合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还有1.28 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近1 亿人在农村。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剩下5 年多时间,我国扶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历经30 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多半是“硬骨头”。

“面对‘硬骨头,就要敢于硬碰硬,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作风扎实的优秀干部到最基层去。”中央党校教授洪向华说。

目前,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开展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近3 年来,全国共选派第一书记48.6 万人次。

中组部组织二局负责人介绍,各地选派第一书记成果明显,但目前农村基层基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各地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一些村“软、散、乱、穷”问题突出。干部群众普遍希望能从全国层面下发一个指导性文件,坚持和运用好选派第一书记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

怎么选———选作风好的人、选能担当的人

第一书记如何产生?

“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敢于担当、不怕吃苦……”记者注意到,在第一书记的基本条件中,这样的字眼频频闪现。

中组部组织二局负责人介绍,第一书记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

通知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中管金融企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高等学校,要结合扶贫开发工作,每个单位至少选派1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选准派强第一书记,除选拔优秀干部的要求以外,还须紧贴农村需求、依村选人。“选派干部不能搞摊大饼,要做到按需对接、分类帮扶,提高帮扶的精准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洪向华说。

正因如此,四川在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时,提出“六不派”,即政治素质不强的不派、农村工作不熟悉的不派、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的不派、对群众感情淡漠的不派、工作作风不实的不派、政策法纪观念不强的不派。

“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千丝万缕,面对涉农资金、扶贫款等各种诱惑,要求第一书记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过硬的能力和优良的作风。”总结近几年选派第一书记的经验,四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蒲波表示,“选好第一书记,必须从源头上把住选派质量的关口。”

安徽、宁夏、西藏等地设置了年龄条件,一般在40 岁、45岁以下;新疆、西藏要求选派干部必须懂双语……记者注意到,对年轻干部或后备干部,一些省份还特别要求具备“发展潜力大”这一条件。

如何干———做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选派第一书记到村做什么?通知要求,第一书记要切实承担起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这四项主要的职责任务。

以此精神为轴,山东提出,第一书记要当好“三个工作队”,即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当好农村党建工作队、当好脱贫致富服务队;贵州要求,第一书记做到“六个一”:帮助基层组织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培养一批带富能人、培育一批致富产业、壮大一批集体经济、完善一批管理机制、化解一批矛盾纠纷……

“回去还是不回呢,不回就辜负了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期盼;回去,小岗村那些复杂的事,我能处理好吗?”当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回到省城,回想着挂职以来发生的点点滴滴,被村主任下绊子、劝架被打、村民没一个人敢和他说实话……一腔热情遇上了一盆冷水。

沈浩下派后遇到的问题,是不少第一书记遇到的现实困难和挑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给这些啃‘硬骨头的干部强化保障,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洪向华分析,确保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应当从“从优政治待遇、搞好经费保障、强化业务传帮带”等方面发力。

从优政治待遇。干部下派期间,其在原单位身份、职务、工资及其他待遇不变,并将第一书记经历作为基层工作经历,表现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比如,江西、四川就实行“四个优先”,即同等条件下,第一书记在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方面优先。

搞好经费保障。对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给予经费保障,让第一书记“有钱办事”。比如,北京、内蒙古等地划拨专项驻村工作经费,帮助解决驻村干部工作资金缺乏等问题。

强化业务传帮带。这就要求建立传帮带机制,开展第一书记岗前培训。派出单位要当好“娘家人”“后勤部长”,定期不定期到村开展业务、技术指导。

“最难的不是怎么下得去,而是如何待得住、干得好。”党建专家同时也提醒。

“待不长,说是挂职2年,真正在村子里面的时间顶多两个月。”

“一般村里有事就来一下,没事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城里,偶尔帮村里跑跑项目,要要资金什么的。”

……

的确,根据以往一些地方的实践,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第一书记“下不去、待不住、干不好”的现象。有的把到村任职当“镀金”,身到心未到,不想担责;有的把驻村帮扶理解为给钱给物,抓不住重点,不会担责;有的重项目资金、轻基层党建,重“输血”轻“造血”,不善担责;有的面对基层复杂情况,畏难回避,不敢担责……

“严是爱,松是害。对选派干部,不能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党建专家指出,要避免派出单位对派出干部疏于管理、挂职地“不是我的干部我不管”等现象。

9.第一书记述职报告总结 篇九

一、强组织,凝心聚力谋发展

1.抓能力建设。着重在狠抓学习上下功夫,通过会议、培训、外出赴上海奉贤申隆生态园、射阳县洋马镇药材种植基地参观学习等方式,让村干部拓展视野、熟悉掌握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有效地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抓队伍建设。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用人所长。根据各人特长,分配不同的任务,发挥每个村干部的优点,做到扬长避短,为他们愿意干事、乐意干事提供平台,创造空间。二是放开手脚。鼓励村干部在分工范围内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当他们工作受到阻力时,及时帮助,为他们鼓劲打气,并主动承担责任。三是加强沟通。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绪,关心他们的家庭,为他们排忧解难。四是率先垂范。除在外跑资金、跑项目外,我坚持每天到村工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遵守,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杜绝。五是培养梯队。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尤其注重培养和吸纳返乡能人、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加入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六是强化阵地。对村大会议室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实用,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确保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活动正常,随时对党员群众开放。对村部进行整修调整,建立一站式为民服务室、电子阅览室。

3.抓制度建设。修改完善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民主议事机制、财务审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钱,用制度管人。在执行制度时,做到一视同仁,不做老好人,不怕得罪人,敢于动真碰硬,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并一抓到底。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村干部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二、办实事,取信于民促和谐

1.抓村级道路建设。针对社区老百姓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本人积极协调规划了“组组通硬质马路工程”,将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首要任务。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新建的8.9公里的水泥路已全部交付使用,影响村民出行的“摇篮路”已变成了一条条和谐党群关系的“连心路”。村级道路硬质化实现全覆盖,村里“四横两纵”的道路框架新格局全面形成。

2.抓村庄环境改善。为了让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利用村广播和党员村民小组长会议反复宣传村庄环境整治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使干群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共同致力改变、美化村庄环境。要求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搞好“门前三包”(包环境卫生、包无乱堆乱放、包绿化),带头做到日常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带头将废弃杂物投入垃圾池,带头纠正乱搭建、乱张贴、乱堆放等行为。通过榜样引领,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各自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草堆,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村庄环境的长期整治和管理监督工作,并配备了三名专职清洁员,加强日常巡查,做到全村垃圾日产日清,利用二轮水利疏浚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做到沟河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水系清畅,从而逐步实现河道沟渠净化、四旁绿化、村庄美化。XX年6月26日,海门市水利疏浚现场会在xx村召开。

三、抓项目,集聚优势推发展

1.扩大规模养殖。在充分调查走访群众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发展的交通、地理等因素,经多方论证,本人借助在外能人人脉资源广的优势,积极招商,全力在村里推广海门特色农业——山羊养殖。目前,已分别有占地28亩和30亩的规模山羊养殖场落户xx10组、13组,存栏量均已超过XX头,投资均超过300万元。羊场建成后,在为村营经济和农民收入带来效益的同时,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

2.发展特色农业。xx村农户向来有种植山芋的传统,但就是山芋品种单一,故价格总是提不上去。调研中,发现农户种植山芋不仅成本低,易管理,而且效益也还可以。针对这一现状,本人主动与农业部门联系,引进紫薯等4个山芋新品种,在工商局注册“乐曙”品牌,并成立山芋经济合作社。在山芋新品种秧苗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推广种植100亩,销售时供不应求。

3.培育旅游资源。XX年10月到XX年5月(期间,村支部书记生病住院2个多月),本人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不分昼夜和节假日,加班加点做好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区)项目被流转地农民沟通交流工作。项目所需600亩土地共涉及15个村民小组,355户家庭,一期工程苗木栽种的季节性要求又很强,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由于天天超负荷工作,又因为压力太大,造成习惯性失眠,短几个月时间,我体重竟下降了30多斤,这对于我这个体重超标的人来讲,是个意想不到的收获。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现已全面完成了植树扩林、沟河清淤整坡工程。在确保原地貌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在林中造景,以埭别为宽度,以蛋糕型布局,选择了国内外适合本地气候及土质要求的12个高档乔木品种(红枫、羽毛枫、鸡爪槭、樱花、桂花、铁树、香泡、垂丝海棠、紫薇、木瓜海棠、栾树、红叶石楠)进行种植,沟河沿岸种植红豆杉。目前仅200亩核心区就已植成品树16800棵,一期投资已超1200万元。最近几个月,新加坡、浙江、苏州等地区的考察团和市四套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前来参观xx湿地公园建设情况,这说明xx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已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乃至国际友人的关注和认可。

4.创新经济模式。宋正飞是xx村的在外能人,创办上海正飞装饰工程公司,下设八个直属分公司。六年前又创办了大宋足浴保健公司。到村工作后,我多次赴上海与宋正飞协商,希望其能深化与家乡的互动合作,加快融入海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同时为增加村集体的造血功能作一点贡献。出于反哺家乡这一目的,宋正飞决定在海门主城区设立第6家连锁店暨村级经济振兴培训示范基地,我村集体以零投入的方式享受企业15%的利润分配,并由大宋足浴为村里免费培训足浴能手,由此带动广大村民致富。在外能人及其团队积极参与到村级经济发展中,首开先河,以无偿捐助股份的方式扶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同时也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到目前为止,海门大宋足浴已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总之,本人在驻村初期在全村党员大会上承诺的三大事项已全部兑现,即:村级债务全部化解(60余万)、村营收入超30万元(XX年900元、XX年27.7万、XX年34.9万)、硬质化道路全覆盖(XX年4.4公里、XX年4.5公里)。同时新建农桥4座(XX年2座、XX年2座),国、地引税双超100万元。驻村期间,本人被海门市委、市政府嘉奖2次;XX年7月,本人作为27个驻村书记中的唯一代表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回顾近两年来的驻村工作,我感触颇深。作为市里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我觉得我们必须增强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一要坚定信念谋发展。先进村之所以能成为先进典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有优秀的带头人,而这些带头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信念。“老百姓最看重的不是你对他说了什么,而是你为他做了什么。”我不求像常熟市蒋巷村常德盛老书记一样45年如一日,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信念必须要得到弘扬。力求在村工作的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里,能真正“造福一方”,不辱使命。

二是要勇于开拓创事业。我应以先进村为榜样,坚持因地制宜,寻找符合现代农村经济规律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大力倡导规模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传统农业和新型经济产业,始终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贯穿始终,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协力共建绿色生态家园,努力在xx村迈好万里xx第一步。

三是要俯下身子听民意。一年多时间的驻村工作经历让我感觉到驻村任职是贴近基层群众、倾听基层呼声的最有效途径。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早晨8点之前赶到村里。在田间地头碰到村民经常性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掌握了不少村里的情况。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感到群众心里有许多话要对干部说,只不过是平时缺少这样的机会。我深切体会到农村工作大都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必须要学会用群众的思维去解决群众的事情,“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你有多亲。”增强工作的亲和力,就会提高工作实效。只说不干、放不下架子、高高在上、没有群众观念,百姓就会远离你。在解决村民沈某积怨多年的邻里纠纷等一些棘手的问题上,我从实际出发,从农民朋友自身利益出发,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是村民,带领村干部妥善处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四是要脚踏实地干实事。仅有为民情怀和改变面貌的决心是不够的,基层群众认干不认说,群众雪亮的眼睛就盯着你能做几件实事。豪迈的誓言再动听,也抵不上一件实事能打动民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必须以先进村支部书记为榜样,不辞劳苦、不计个人得失,带领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去苦干、实干,努力推动村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不断增强。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两年驻村工作的工作思路,那就是:以情感人、善思善谋、多措并举、倾力而为。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两年驻村工作的主要体会,那就是:因为我努力、我付出,所以我充实、我快乐!

10.下派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篇十

20xx年4月份,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双百双千”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局领导班子成员会进行认真研究部署,组织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深入xx村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在惠民生、促发展的实际行动中,着力推进民政工作在基层一线落地扎根。为把“双百双千”活动推向纵深发展,下步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一是建组织、重落实。

在县“双百双千”活动动员部署会召开后,民政局就及时成立了由我任组长、分管局长娄亮同志为组长、相关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秘书科,秘书科长李莉萍同志任驻村联络员。局领导班子研究制定了《睢宁县民政局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实施方案》,由秘书科具体负责综合协调。我们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条主线全面开展此项工作,把深入开展“双百双千”活动与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党的纯洁性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机关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和民政工作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中改进作风、净化心灵;把深入开展“双百双千”活动与开展“七大主题”活动和抓好工作落实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机关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服务人民群众中创先进、争优秀;把深入开展“双百双千”活动与做好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机关干部更加及时、更为有效地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理顺群众情绪,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攀“亲戚”、结对子。

我们xx村坐落于xx镇政府西2公里,现有人口2200人,耕地2800多亩,分为六个组,其中有五个组的土地已流转出去。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村里都是些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生活上多多少少会有些难处。为了深入了解困难群众情况,我及时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深入研究、商讨对策,针对性的提出了班子成员分组包片制,每位班子成员包干一个村民小组,着眼群众急盼急需,开展各类慰问救助活动,5月23日分别为每个贫困户打卡发放500元,一桶食用油,一袋面粉。同时,主动与民政服务对象中特别困难的人员“认亲交友”,结帮扶对子,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单位)负责人结对帮扶每人不少于2户,我和驻村指导员每人结对帮扶5户,尽力帮助其缓解家庭困境,力所能及地帮助帮扶对象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三是送政策、暖民心。

在落实好“双百双千”的规定动作基础上,我们又特意增加了“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自选动作,实施了“助困、助老、助学”等系列救助措施,并积极做好全国首个“扶贫日”慰问活动。为使广大群众全面地了解民政政策,我们各结对帮扶小组前后共走访调查、座谈交流、帮助生产生活、慰问贫困户累计约有150余人次。充分抓住与群众接触的机会,宣传中央、省、市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广泛宣传民政的各项惠民政策,了解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充分运用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惠民举措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四是化矛盾、解民忧。

结合调查走访、帮扶慰问、排涝抗旱等时机,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社会减压器的职能作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安排各分管局长携带分管科室,结合各自的科室业务,重点排查了社区内的社会救助、五保供养、退伍安置、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一些涉及民政方面的举报、投诉、咨询等一并带到基层,深入走访,摸清缘由,与当事人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隐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努力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办实事、求实效。

根据“三解三促”活动的包挂要求,我始终牢记“第一书记”身份,注重把自己融入到我们xx村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做到了每周与现职书记电话通气交心一次,每半月进村入户一次,每月与现任村委会成员集体见面一次,时刻围绕基层最需要的、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与大家一块出实招、办实事。有时公差在外,听到我们xx村的任何“风吹草动”,我也能及时进行调度与安排,在第一时间内委派我们局的张书记、娄局长或驻村联络员赶赴现场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我能充分结合民政自身的业务优势,在我们的xx村充分放大救助范围,实现帮扶解困效益最大化。一是“蹲点调研,征求意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双百双千”工程,通过在xx村的座谈、调查问卷等多种征求意见的形式,既“真听声音”更“听真声音”,定期梳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所提出的.问题。二是开展“服务三夏、助理秋调”专项活动,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进驻xx村,帮助村里部分土地没有流转的村民协调解决在农忙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为了把禁烧秸秆工作宣传到位,我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给xx村送来了4000元的宣传帮扶资金,并支持6000元为每个小组购置大广播等宣传工具。三是“节日慰问、送去关怀”。中秋节和“扶贫日”期间,我带领局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到20余户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5000余元和20袋面粉、20桶食用油及棉被等慰问品,实际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对于“双百双千” 我的理解是,它不纯粹是一项活动,它体现更多的是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遵循“为民服务”的宗旨,对群众反映的需求,能够创造条件解决的要想方设法解决,对涉及多部门职能的问题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会商解决,对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半年来,感谢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和广大村民们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在这半年中让我学到了很多,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一定继续协助村两委参与xx的建设,多与群众沟通,多解决群众的困难,为把xx村构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说一下我们下一阶段对xx村帮扶的打算和设想,根据上阶段的走访慰问了解到的情况,结合“七大主题”活动开展,下步我局将力争帮助xx村协调与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村内患有重大疾病的群众、致残致困人员办理相关救助,达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确保做到“不让一户落伍、不让一人掉队”;

第二协助做好村庄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洁净乡村”活动,帮助村级建设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全力配合做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并组织党员干部帮助村里开展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工程,对生活垃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进行整治,达到“环境整洁、村容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

第三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xx村的村委会办公条件简陋,办公设备落后,我局力争通过加强对文化室、会议室、图书室、服务大厅等设施设备配套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充分发挥村委会场所的作用。

11.日记里的第一书记 篇十一

一路上望着窗外景致的变化,七年前在灵丘工作的场景历历在目。记得当时毕业后考入团中央工作,一报到稍作停留就直接坐上去灵丘的火车,在扶贫工作队开展了一年的工作。那一年的经历很宝贵,让我对这片土地和百姓积累了感情,对县乡基层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七年后的今天,从北京出发经河北穿太行山,中午到灵丘,即将开启我在韩家房村的驻村工作生活。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我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即便当年在灵丘工作期间,也没有在一个乡村融入这么深。我原本的激动和热情突然被罩上了些许迷茫。罢了,只能带着一颗热忱的心,硬着头皮向前走。

来之前,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三个目标:一是锻炼群众工作能力,力争和多数老百姓能做到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二是和村两委一起探索一条产业发展的路子来,帮助全村老百姓实现稳定的增收致富;三是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必要的帮扶。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考虑,一切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深思、细化、落实。

找到精准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8月16日 星期日 晴

来村十几天了,一直和村支书张书记一起在村里熟悉情况。实地一看才知道,韩家房村占地真不小。村庄200多亩,周围有约200亩的水浇农田,部分修建了蔬菜大棚。村北一里多地越过京原铁路,有连片约两千亩农田,但是不是平整的土地,沟壑、梯坡还比较多,因此土地比较碎,道路也不够平整,前几天雨水较大,土路冲出一条条小沟,人徒步都不方便,更不用说驴车、农用车来往了。

村庄的最北端,有两座山头,分别是东边的二龙山和西边的猫山,韩家房村各占一部分。山上有上千亩的荒坡地,因为交通不便、水电不通,除了种植一些保持水土用的生态松树外,利用率不高。上山的路极不好走,步行到山腰处得一两个小时。

从山下看山上,稀稀拉拉的松树“钉”在光秃秃的山上,一片荒凉的感觉。登上猫山山头向下看,却是另一番景象,即将成熟的玉米、谷、黍,绿油油、黄灿灿的连成一片,给我带来一种异常的兴奋。这兴奋,包含着收获前的喜悦憧憬,包含着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更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

从山顶望去,半山腰处住着一户农户。我和张书记边聊边走,他告诉我这家主人叫杜文生,以放羊为生,因山上放羊方便,就找了一间小屋常年住在山上。杜大哥、杜大嫂见我们过来,热情张罗我们进屋。上炕攀谈了多半小时,得知今年羊的行情不好,好在他们家两个孩子暂时还没有什么负担,哥哥是五保户,几年前得了脑血栓行动不便,也是这次我们和农行的同志一起去看望的一家。

走进院子,就是一番凄凉之景。墙皮多有剥落;一个牲口棚里堆满了杂物,棚顶也净是破洞;院子里种着几株南瓜,长得蔫蔫的,一看就是少人打理。掀开门帘推门走进杜玉堂老汉住的屋,狭小的空间堆满了各种生活必需品。昏暗的灯光下,老汉躺在炕的一角,闭着眼睛不知是否在睡觉。张书记上前叫他,说农行的同志和驻村第一书记来看他,他连忙起来,让我们坐到炕上。老汉听说给他送来了米面油和月饼,很感动,连说这些年多亏党和政府的帮助,感谢党和政府。从老汉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的希望——希望更好的生活;看出了他的迷茫——余生如何度过的迷茫;也看出了他的无奈——不得已安于现状的无奈。

从杜老汉家出来,农行行长袁斌和我交流,他说每次走访贫困户之后心情都很沉重,我也有同感。但我坚信,一定能把这份沉重转化为对工作、事业的追求,这才是我的责任!

扶贫仍然在路上 12月14日 星期一 中雪转小雪

周末刚刚下过一场雪,这已是今冬的第二场大雪了。都说今年是暖冬,可到现在为止没看出暖的迹象来。前一段时间气温骤降,蔬菜大棚里育的黄瓜苗成活率不高,还得到外地去买苗。

今天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进行评议。会议开得很热烈,足足开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傍晚六点多钟才结束。与会的村民代表提出了一些很中肯的建议,我们结合前期工作情况,对这些建议进行现场研究,有的进行耐心解释,最后很顺利地通过了评议名单。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是今冬的一项重要工作,隨着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还需要公示、上报镇政府审核等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贫困县的农村基层干部来说,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就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而建档立卡工作就是完成好这一任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识别得准、分析得到位,才能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几个月来,我和村干部走村入户,逐户摸排,了解老百姓现实收入情况和致贫原因,并反复研究,商量出符合我们村实际的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今天这次会议召开的顺利,也是基于我们前期工作做得扎实。

贫困户建档立卡搞完,好像能长出一口气,实则不然,真正的难题还在后面。这次建档立卡,从全村377户1041人中识别出35户67人为贫困户,但下一步“怎么扶”,才是工作重中之重。

经过四个多月的走访、调查、探索、研究,我和村干部们充分沟通意见,初步形成了村庄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一是寻找机遇发展集体经济,依托村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发展符合本村实际和特色的种养殖产业,力争在两至三年内实现集体经济收益,将收益用于村集体社会事业发展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二是发挥特色壮大蔬菜园区,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现有的蔬菜大棚园区生产中,力争在两至三年内在蔬菜园区形成规模效应;三是立足现状增加大田作物收益,通过引进新品良种、改良耕作方式等,鼓励有兴趣、有条件的村民调整大田作物的种植类型和种植方式,力争提升亩均产值。

12.第一书记换届述职报告 篇十二

选派第一书记的重点范围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要做到全覆盖。对赣闽粤等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内蒙古、广西、宁夏等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四川芦山和云南鲁甸、景谷等灾后恢复重建地区,要加大选派第一书记力度,做到应派尽派。

第一书记的基本条件是:政治素质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中管金融企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高等学校,每个单位要向定点扶贫单位至少选派1名第一书记,为基层作出示范。

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要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注意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1至3年,由县(市、区、旗)党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要加强第一书记考核,关心关爱第一书记,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通知强调,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组织,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农办、扶贫等部门要开展涉农、扶贫等政策和技能培训,加强业务指导。要保证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加大支持帮扶力度。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选派工作,力戒形式主义。

13.第一书记、扶贫队长述职报告 篇十三

(××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 ××)

××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的有关要求,××县文明办对××镇××村进行帮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选派单位积极支持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村各项工作,领导干部先后到××村开展调研、帮扶活动10次以上。今年年初,××同志刚刚上任,即赴××村调研扶贫工作,并为××村特困群众、特困党员送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夏秋两季秸秆禁烧时期,××派驻××镇秸秆禁烧督查组多次到××村检查指导工作,有力推动了我村各项工作。

2、农村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得到落实。8月份改任××村第一书记以来,我积极学习农村基层党建各项知识,督促村两委班子认真把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三个月以来,村党支部主要完善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形成了健全的制度机制,完善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党员教育制度;二是做到村务、党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新农合、计划生育、低保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到按规定公示,并保留在墙上;三是着力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设“双培双带”工程,吸纳致富能手、年青知识分子加入村党组织;四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保证村部每天有人值班,全程服务百姓,等等。3.扶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积极争取扶贫项目。经努力争取,××村成为全县30个光伏发电试点村之一,项目投资48万元,由县、村分别出资16万元,项目预计将于年底实施。项目正式实施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村段主干道路,路面毁坏严重,绵延3公里,布满大坑大洼,晴天满天灰,雨天积满水。从去年开始,××领导多次询问道路修建情况,多次与县扶贫局、县交通局进行沟通,争取早日开工,方便群众出行。目前,××村两条道路纳入全县道路建设规划,其中××段县道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将全面竣工。二是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脱贫。依2座养猪场、1座新型建材厂和1家农家乐,积极吸引贫困户在其中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流转土地100多亩,均价1000元,解放一批劳动力外出务工。积极完成“三清两建”工作,加大政策兜底力度,对全村低保户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全村非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清理,把低保户全部纳入贫困户名单,保障了贫困户的可信度。三是积极开展各项扶贫活动。今年年初,多家国有企业、企事业单位,走访了××村贫困党员、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温暖;11月上旬,联系××市爱心人士,准备捐赠棉衣70余套,直接发放到××村贫困家庭儿童手中,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暖衣穿。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认真研究、落实党建各项工作。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同于机关党建,我将认真学习、细致研究、坚决落实党建工作各 2 项目标任务,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的各项要求在基层得到落实,使党员的素质能力、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14.挂职第一书记工作述职报告 篇十四

一、积极调查研究,打造和谐干群关系

认真调查研究。从进村的第一天起,我在村支部书记魏明建的带领下,对村庄环境、田地、果园、砖瓦厂、村级活动场所等进行了实地查看,统筹把握了全村基本情况;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大会、走访部分村里的党员群众,详细了解村庄的实际情况,

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经过认真论证后,确定了亟需解决的三大问题:一是解决自来水问题,彻底解决村民长期以来忍受吃咸水的困境,二是针对村级办公场所简陋,部分墙壁已经倒塌,需要改建村级办公场所;三是针对村内道路存在脏、乱、差的现象,结合开展生态文明乡村活动,计划修建村内街道和村民健身场所等几项涉及民生的工程。及时向“第一书记”工作组和乡镇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计划,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二、加强班子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定期召开两委班子,调度各项村级项目工作进度,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模范作用,加强了班子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本着为群众办实事的目的,扎实开展亟需解决的村级各类项目,对办公室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有效地提高了村级场所的办公环境;积极响应“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活动的号召,引导群众清理三大堆,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

为发展党在农村的后备力量,今年新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名;做大做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理顺干群关系,重新整修村务公开栏,将村内重大事项进行公开,并联系有关部门制作科普宣传栏。

三、大力发展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村情实际看,要发展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前必须要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做好“四个突破”:

1、着力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求突破。利用村现有的砖瓦厂、林场,扩大经营规模,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

2、着力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求突破。如何组织全体村民摆脱传统农业、走高效农业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又一个新的课题。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利用资源发展加工、养殖业,坚持抓大户促规模、抓典型带全面、抓服务增效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程度。引导建立产业经济组织,降低一家一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全村农民增产增收。

3、着力在劳动力转移上求突破。进一步利用当地劳动力富裕的优势,积极鼓励广大村民经商办实体,为转移劳动力提供良好重要条件。

4、着力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卫生环境。切实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人口计划生育等工作,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上一篇:小学开学典礼春简讯下一篇:室外趣味游戏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