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教育方法

2024-06-30

初中生家庭教育方法(精选8篇)

1.初中生家庭教育方法 篇一

初中孩子家庭教育的小方法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孩子家庭教育的小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一、好心态是成功前提

“小学时挺优秀,到了初中怎么就变得成绩平平?”家长们的此类问题,常常让初一新生备感压力。

初中是从能力上拉开差距的第一个阶段,入学前帮孩子合适“定位”很有必要,心态上要鼓励孩子自信。同时家长自己要放松,特别是进入强手如林的名校,有的学校会有新生摸底测验,前几次排名如果不理想,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沉住气,牢记“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二、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小学到中学对孩子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摆在面前的是学科知识面更广、学习内容增加、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要求也和小学大为不同。小学课程老师牵引的比较多,学生缺乏主动性,学习依赖性强,更不会注意总结学习方法。而中学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老师也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仔细地讲解每一道题、每一个学习内容。中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也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和积累、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看名著、小说、古诗词等等。

小学的学习主要是靠记忆背诵,初中的学习对学习方法的要求更高。初中阶段的科目多,知识点也多,学生必须掌握“三步学习法”,即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从暑假就开始买大量的辅导书和请家教,提前预习可以,但不能让孩子在起跑前就已经厌烦和恐惧了。

三、多行引导少加限制

怕孩子学坏是初中生父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提前入手正确引导,给孩子注入“免疫力”。青春期开始的突然变化常令父母措手不及,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有一项高雅、健康的兴趣爱好的孩子通常对不良事物的抵抗力要强得多,而且会因为共同爱好而结识比较好的小伙伴,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更高雅的审美乐趣和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家长要避免的做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要仅仅限制孩子做这做那,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当你要把孩子手中的`泥巴拿走时,硬抢是不对的,用一块巧克力去换,才能使双方都接受得心情愉悦。

四、变“命令”为“商量”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都很听家长的话,为何进了初中就不听话了?”进入初中的孩子都会有一种已经长大了的感觉,家长应掌握这种心理,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要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思想,在语言上要变“命令式”口吻为“商量式”。

在行为上,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得更为激进冒险,更多的想法会诉诸行动。对此家长不要过于紧张,不要习惯于各种保护式命令,敢于放开手让孩子一试。这种名为“疼痛教育”的方式为,在明显会失败和错误的小事上允许孩子尝试,当结果如家长所料时,切忌嘲笑和训斥孩子,而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当有了“切肤之痛”后,绝大多数人都会对同类问题改变态度,孩子对家长的劝导会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如果放松使得孩子敢于放手一搏,结果换来出乎意料的成功,也是一种鼓励创新的开放理念。

2.初中生家庭教育方法 篇二

一、创新语法教学, 强化英语思维

很多英语语种国家并不强调语法教学, 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广阔的语言应用环境, 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交际应用和感知提升机会,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知英语的语法规则, 培养英语的使用习惯, 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但中国缺少必要的英语应用环境, 没有必要的英语应用感知机会和展示平台, 不能给学生奠定较好的英语思维基础, 也不能让学生掌握较为基础的语言组织规则。而英语教学必须加强英语语法学习, 更快更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感性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组合和表达规则与习惯, 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 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可以更快、更准的掌握英语, 培养英语思维, 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例如, little这个单词, 就有不同的用法, 在这里就是小的意思, 但是There is little water,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几乎没有水”, 这个单在这里词的意思就是少的意思, 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个单词, 就要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 让学生感知这个单词的不同用法, 修饰可数名词尤其是就是有生命的可数名词, 他的意思就是“小”, 当修饰不可数名词时, 他的意思就变成了否定词“少”, 然后组织学生自己创设语境, 尽可能多地应用这个单词, 并灵活应用, 自由表达, 真正掌握规律, 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

二、创新课堂互动, 注重教学效率

语言是最为直观的实践应用学科, 只有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应用实践机会, 快速的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是的基本素养, 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快速迁移提升学生能力,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教学实效。新课改突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 提倡任务型教学, 注重学生互动, 给予学生更多的活动和互动机会, 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应用英语, 把英语学活, 学习活的语言, 提高他们的综合表达交际能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为学生设计好一定的教学任务, 由学生根据小组分工把任务细化。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为学生设定一定的语言学习活动任务,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生的英语兴趣。学生根据活动内容, 去探索英语学习的方法, 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合作, 相互交流, 相互协调, 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 学习Going shopping中的Grammar, 首先引导学生感知基本教学内容, 然后为学生播放课件并向学生提出一定的任务, 由学生根据具体情景进行创造性发挥,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交流练习, 然后组织小组进行展示, 并提出一些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景针对对话中的句式进行词汇变换, 灵活表达, 既能掌握基本的句式, 又能丰富学生的词汇, 更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三、立足学生整体, 注重差异化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 但不是从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学生。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 设计好教学内容, 注重英语教学的层次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参与教学, 找到自己的成功点, 能够获得自信和满足、收获与喜悦。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才能够成功有效。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教学, 不考虑学生个体接受能力, 不考虑学生的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肯定是低效的。因此, 教师立足学生整体的基础上, 一定要设计好教学内容, 兼顾每一个层次的学生, 让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

四、创新教学模式, 灵活教学手段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呆板,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模式僵化, 基本围绕读课文、讲语法、背短语、分析句式, 这样的教学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不利于学生发展成长。初中英语教学一定要不断地丰富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模拟教学情景、分角色表演课文, 应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交际应用能力。通过竞赛活动、学生个人表演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自主交流, 创造各种生活情境, 还原语言的基本表达和交际功能。

总之, 初中英语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实效。教育关系学校发展, 关系祖国未来, 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提高学生综合交际能力。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创造能力提升, 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不断丰富他们的英语素养和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成效, 为学生奠定较好的英语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创新方法,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陶妍.初中英语创新性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01) .

3.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方法 篇三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健康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93-01

0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将要面对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和转折。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初中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当详细分析可能引起学生心理变化的学习、考试、生理、交际等原因,并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健康成长。

1.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以自我为中心

进入初中意味着学生步入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同时内心情感也逐渐丰富。初中生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经常反问自己“别人喜欢我吗?我今天漂亮吗?我是个好学生吗?”等类似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心神不宁的状态。学生在迷茫的状态下,就会对其他人和其他事物变得敏感,自我思维变得顽固偏激。同时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衣着打扮、外貌发型等,有的还会产生虚荣心和嫉妒心理,不利于学生心理发展。

1.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产生大多来源于学生对自己片面的评价,由于受到他人批评、与他人相比某方面具有劣势等原因导致学生过分看重了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优点缺乏自信。自卑心理的产生还会诱发害羞、忧郁等心理。初中生的自卑心理与家庭教育、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有关。如果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即使自己在某方面做得比别人好,也依然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不敢与他人主动交往,对未来也没有美好的憧憬。

1.3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来源于初中生的心理焦虑。随着年龄的成长,初中生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焦虑心理,严重的焦虑将导致学生对身边事物缺乏耐心,对家长和老师产生对立和抵触情绪,长期的焦虑将会诱发叛逆的心理,将他人的关爱看作虚伪的表现,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置之不理,甚至反行其道以彰显自己的独立性。叛逆心理客观暴露出学生压力过大、心理不成熟。

1.4抑郁心理

世界公认抑郁心理是危害最大的心理问题。初中生的抑郁情绪来源于学习压力过大和人际关系紧张。抑郁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下降、人际交往被动、心情时好时坏等,常伴有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状况。初中生如果产生抑郁心理将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对未来持悲观消极的态度。严重的抑郁会使学生产生自残、自杀的倾向。此外,沉溺网络、早恋、打架斗殴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抑郁引起的不良行为。

2.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2.1深入指导,热心关爱

教师面对初中生复杂的心理问题,首先应当保持热心关爱的态度,与学生养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教师应当采取理解和疏导的方式,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刻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情感。对经常犯错误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失去耐心,而应主动找出他们的优点,对优点进行表扬,重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受到心理鼓舞,逐渐养成健康的心态。

2.2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发育成熟,心理也会产生变化。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是学校不容忽视的问题。生理变化可能导致男女之间交流变得敏感,教师可以开展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正确认识这种变化,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组织一些情景对话并让学生讨论,教师则适时评论指导。除课堂教育以外,也可以将心理教育延伸至课下,让学生通过演讲、手抄报、周记等方式宣泄心中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

2.3培养学生爱好,开发学生特长

初中生课余时间较多,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在自己的优势中养成自信的心理,通过健康的文娱活动避免学生接触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如果学生在某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能由于过分自信而出现自负心理。课外活动中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不怕失败,培养学生自信、坚持、忍耐等心理素质。

2.4教育学生正确的沟通方法

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他人造成的,就应当通过沟通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通过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包袱以释放不良情绪。教师应当教育学生采用正确的沟通方法,可以面对面沟通、书信文字沟通,也可以找老师进行调解,或者私下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沟通,释放学生心中的不满和压力。

3. 结束语

总之,初中生尚处于青春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教师应当为学生心理成长提供健康的教育环境,充分理解和宽容学生的心理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周杨.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8):691-692.

[2]姚宁.浅议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273-274.

4.初中生家庭教育方法 篇四

摘要:初中牛津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以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良好载体。初中牛津英语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其掌握语言的技能、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方法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爱好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基于江苏省的初中牛津英语教学,结合作者自身在初中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学习、实践与体会,谈一下作者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关键词:牛津英语;教学方法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以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良好载体。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实验和总结,对初中牛津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要既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和兴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初中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谈一下自己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在初中牛津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策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尽可能地充分挖掘、活化教材资源,让教材走向学生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各个方面注重对学生语言、实践和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尽可能地充分挖掘、进而活化教材资源,让教材走向学生生活。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删减,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利于学生的学习。由此,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阅读、多查阅、多积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做好充分的教学资源储备。

例如:《牛津初中英语7A》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这篇这篇文章讲述了Kitty 和Daniel过去和现在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 Warming up activities Free Talk :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 “What is my

favourite food ?”

老师可以从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尽可能创设情景或语境给学生教授新的英语单词

在情景中教授英语单词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词汇的长时间潜意识性记忆。例如在教授rocket,mobile phone等词时,播放一些图片与视频片段,并配上一些肢体性的表现,学生很快就接受了;用简笔画并配以适当解释,效果很好。当然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利用生活经验)、表演情景(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演示)、直观教具情景(实物或图片)等等来教授单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最重要的是形成潜意识的词汇记忆。

例如: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单词的使用语境, 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的时候,分别出示了几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知,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 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词汇的混淆.然后再通过“He is a good cook, he has a lot of cookers.”这样的例句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等。

三、加强牛津英语的朗读与背诵教学,以此带动学生学习

英语教育专家胡春洞指出:“大量的背诵是通往真实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作为预备性语言联系和巩固性语言联系的重要形式来使用的。”可以说,英语学习中,对于课文以及对话的背诵是通往真实交际的准备阶段。

英语朗读的过程其实更是内化语言规则、形成语感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挤时间大声朗读教师选定的语言材料,并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里放录音跟读。这种英语朗读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语感等方面受益匪浅:加深对语音、语调、语感和语速的领会,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文章风格及语言表达方式的领会,而学生在语音和语调方面的进步更是尤为显著。然而,在朗读、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对于巩固词汇、加深理解、提高口语和读写能力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就可以发挥合力的作用,全面进步。

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提供了大量的对话,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对话所在的语言情境,要求学生用这一情景和有关信息再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表演。由背诵、表演积累的丰富材料是造句、翻译、写作、口语表达的极好素材,为他们真实的语言交际打下了基础。

四、利用合作互助进行学习,营造互动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性主体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对于初中牛津英语的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该在新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教学方式,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营造互动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性主体。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牛津教材每一课都有小组活动,如学生之间对话、调查报告、小组讨论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在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体现了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利于营造互动学习的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例如:在学习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的时态的变化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传话”活动,这一活动旨在促学 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对话如下:

T: 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OK? Ss: OK.T: The game is called “Tell me what he/she said.”A student says a sentence to someone;the listener tells us what he/she said.Model: A: I am sad.B: he said he was sad.(在B同学回答完,教师将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让同学判断其转述的是否正确)通过该活动既促进了同学间的互助学习,又在口头上联系了学生对间接引语的认识。

五、鼓励学用结合,培养英语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知识的源泉在于运用”。在课堂或课外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和初步形成的外语能力运用到语言交际活动中去。在课

堂上,为鼓励学生学用结合,教师可以把每节课开始时的三分钟Duty Report 由学生轮流进行,通过汇报当天班级的日常情况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既提高了口语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另外,初中牛津英语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的主题由家庭到社会,由衣食住行到重大社会问题,所以教师教学不应该局限在封闭的教室内上课,这样难免造成语言教学与生活环境脱节。应该让课堂教学全方位开放,不受时间、空间、教材所限,真正实现大课本、大课堂、大教学、大教育的新目标。为此,就必须鼓励学生深入课外、学用结合,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语言实践环境。比如,从学生的个体兴趣入手,很多男生喜欢《三国演义》人物,玩电脑游戏指挥作战常见诸葛孔明的角色,教师讲解短语think twice before时举例:Zhuge Kongming tended to think twice before conducting warfare.这样深入实践的课堂内外的学用结合,使学生学得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活学活用,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值得推广。

综上,对于初中牛津英语的教学,教师不但要以极大的热情深入分析教材,切实了解学生,而且要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使得初中牛津英语教学取得成效。参考文献:

5.初中生家庭教育方法 篇五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具有文学性、工具性和很强的思想性,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德育,从点滴做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觉得有责任在自己的课堂中实现德育教育这一重要目标。为此我充分挖掘和利用英语教材中的不同题材的德育因素,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同时,使学生养成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激发起他们对社会及周围的环境和人群的关注及爱护,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下几种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德育教育打好开端

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倾注感情,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后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使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可亲可近的朋友。师生间只有建立了这种和谐融洽的情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

亲其师,则信其道。的确如此,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在讲授新句型It is +adj.+ for sb.+ to do.时,我布置任务,请大家造句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妙语连珠,但我注意到有几个学生始终不愿举起手来,由于诸多原因,这几个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甚令人满意,但我知道,像这样的学生如果长期不被关注,他们就会离英语课越来越远。于是,我微笑着真诚邀请他们,稍加点拨后,他们也纷纷举手,可见,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相互关爱的情感教育的洗礼!教师要以德示范,进行德育教育也是顺水推舟之事。

二、利用英语课本素材,挖掘德育素材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爱护别人。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9中有一个句型为:When were you born?当我提出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I was born….I was born ….我突然提出“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 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时,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父母的生日。我说:“没有一个父母会忘记自己孩子的生日,但为什么作为孩子的我们却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呢?” 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把回答这两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第二天上课时,所有学生都抢着回答这个问题,并且绝大多数学生把一月到十二月这十多个难记的单词全部记住了,而且还相互询问对方父母的生日以及在父母生日那天准备送给他们什么礼物,通过这一课,学生懂得了不仅要关爱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关爱他人,特别是要感恩整日为他们操劳的父母。教育学生心中要有他人,学会关心他人,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充分体现出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创设语言情境,渲染学习气氛,同时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进行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素质,使之成为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体。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举办英语周活动,设置不同的主题,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也可举办英语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展现了学生的良好风貌。还可以班为单位成立播音、板报、表演、绘画及阅读等英语课外兴趣小组,取材注重思想性,多考虑寓言、幽默故事、诗歌、短剧、科普常识、名人传记等。英语播音小组可定期播放校园新闻、好人好事、英文歌曲等;板报小组开辟校园英语专栏,宣传时事政治,选登名人成才史,介绍学习方法等;表演小组定期演唱英文歌曲、排练短剧小品,积极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文艺活动;会话小组定期练习口语表达;阅读小组定期阅读原著、背诵名言警句、写读书心得等。教室里也可布置一些启迪心灵、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

四、教师应以身作则,把自身与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本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无言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对学生的良好人格、思想的塑造,有不可估量的样板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教师以师德示范,是所有方式中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品德。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才能以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很多学生喜欢英语,往往是源于喜欢英语教师,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立德。既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业,也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6.初中生家庭教育方法 篇六

报告

依安县第二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探究”课题研究小组,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全体教师的通力协作,在“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探究”研究与实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我们所作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请给予评审、鉴定。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国外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已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起源于西方国家,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大中小学及社会广泛地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相当完善的组织机构,有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及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十分高。相对于国外,我国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比较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水平较快。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政府及社会人士相当重视,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1995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都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育部于1998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等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举国上下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二、本课题的主导思想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探究”主要研究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应当找到一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路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三个原则:⑴坚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原则。⑵在课题研究中尊重理解学生的原则。⑶研究实践中应注意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研究内容上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2、如何增强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3、在学科中实施心理渗透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一)准备阶段(2009年5月)

1、加大课题的介绍和宣传力度,发动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实验。

2、组织教师通过集中和自学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业务素养。

3、讨论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4、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二)实施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在实验中逐步调整研究内容和方法,完成阶段成果报告。

2、收集有关资料。

3、课堂教学成果展示。

4、组织撰写相关的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三)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整理、汇总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案例、活动照片、撰写结题报告。

2、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辅导教材。

3、进行后续性研究。我们采用主要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四、本次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按预定计划在每一个阶段按部就班的推进本课题的进程,展示研究成果:包括论文、案例、活动照片等,并在2009年12月完成《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探究》研究报告的撰写,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五、课题结题后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本课题立足于解决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问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调查与实验,解决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中最实际的问题是课题的特色。

第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新的形势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我们基本找到了适合本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的方法。为提高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7.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研究 篇七

一、科学方法显化教育实践的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将同一物理概念或规律编写成两套不同的教案并在两个平行班分别实施教学。对照班按照教材的处理方式教学, 实验班则将对应的科学方法显化并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该科学方法逻辑含义。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邀请了5位初二年级物理教师和从对照班和实验班各选出的5位同学全程听课, 课后分别对他们进行访谈。

2. 研究对象

北京市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随机分配的两个普通平行班作为合作对象:初二 (1) 班作为实验班, 初二 (11) 班作为对照班。这两个班都由笔者进行教学。

3. 研究素材

北京市海淀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年级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8年级上册) 。力学重点物理概念有:质量、密度、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等, 在此不一一叙述。所用的主要科学方法, 如比值定义法、实验归纳法、控制变量法等。教学中, 尽量本着“以点带面”的原则来进行教学。

4. 研究思路

由于科学方法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 而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 是高度抽象的。从学生心理特点来说, 初中学生思维规律的第一个特点是处在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程, 是思维发展的转型期。第二个特点是以定向思维为主要形式。学生的这个思维规律的特点决定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活动特点是从经验型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基于以上两点原因, 笔者在科学方法显化教育实施过程中, 调整了教材中科学知识的教学顺序, 先讲《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对比值定义法进行教学, 为《密度》这节课做了铺垫。

二、科学方法显化教育实践的实施过程

为了使教育实践顺利进行, 特制订如下计划, 计划分为3个环节:编写“案例”、实施“案例”和访谈分析。

1. 编写“案例”

在编写教案时, 一方面考虑到科学方法与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程度与生活经验。科学方法要体现在物理知识的认知过程中, 依照学生的认知模式推进教学, 将科学方法显化出来;另一方面, 让学生经历物理概念或规律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领略到科学方法和物理知识的内涵, 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 最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设计以初中物理重点知识, 密度、功、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等为切入点, 分别显化比值定义法、乘积定义法、实验归纳法等科学方法的内在逻辑, 从而给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以有益的启示。

(1) 密度——比值定义法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或多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初中力学部分的内容如密度、速度、压强、功率等概念的引入都使用了比值定义的方法。应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 依据其意义的不同, 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两个或多个物理量的比值是个常数, 如密度等, 比值反映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的大小是由物体本身所决定, 与定义式中出现的其他量没有关系;另一类基于控制变量的思想, 如速度、压强、功率等, 比值反映的是效果, 它的大小受定义式中出现的其他量的影响。但无论哪一类, 比值定义法的本质都是选取相同的标准进行比较。

《密度》教学设计是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揭示比值定义法的本质, 再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和相关计算分析以及对恒量的解释最终引入密度的概念。

(2) 功——乘积定义法

乘积定义法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的乘积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乘积定义法的本质是一种数学累积的思想。在初中力学部分的内容如功、杠杆平衡条件、动能、重力势能等概念的引入都使用了乘积定义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与定义式中出现的其他物理量有关系, 它受这几个物理量的影响, 会随这几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以功为例, 功是力的作用效果对空间的积累, 所以它的大小由力和距离共同决定。

(3)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归纳法

所谓实验归纳法是在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对取得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归纳, 从中找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得出结论或建立假说, 再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这样就可建立与发现物理规律。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是将教材所提供的演示实验加以改进, 只用一个步骤就可以定量的演示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这样既使演示实验的结果更加一目了然又符合初中学生的物理认知水平。

(4)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法就是指人们以已知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推知未知规律的方法。是由一般推出个别的过程。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设计是采取先通过例题进行压强计算而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的方法, 再将液体中想象出“液柱模型”具体化, 用金属丝制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在框架底面贴上带色的薄塑料片, 使框架上底与水面相平, 借助长方体框架, 帮助学生建立理想液柱的物理模型。最后再指导学生从液体中想象出“液柱模型”。然后可以按照教材, 引导学生一步步讨论如何计算出液柱的体积、质量、液柱重、对底面的压力、底面受到的压强, 每步的计算结果同时用字母表示出来, 最后得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这样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由于文章篇幅限制, 本文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方式, 后面的实施“案例”部分只选取了实验班《密度》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案例中应用的主要科学方法的教学设计的摘要, 来重点讲解“比值定义法”。

2. 实施“案例”

《密度》教学设计是从问题“木头一定比铝轻吗?”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 先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揭示比值定义法的本质:爸爸买了两斤苹果花了5元钱;妈妈在买了3斤相同的苹果花了6元钱, 谁买的苹果更便宜?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比较每斤的售价更公平合理!教师引导思考这样的做法是用总价与质量做比后再比较, 其合理的原因是选取了相同的标准。由这个例子思考刚才的问题, 学生很轻松地就说出比较时需要选择相同的质量或相同的体积木头和铝进行比较。接着教师再追问:“如果木头和铝的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时, 如何比较谁更轻”, 学生能顺理成章地说出用质量与体积做比后再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不论是质量与体积做比还是体积与质量做比, 只要比较时选取了相同的标准, 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接着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和相关计算分析讨论出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相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总是相同的——是个恒量;教师解释“恒量”的意思是说这个比值是个定值。不论组成这种物质不同物体形状与体积如何不同, 但是最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样的, 它能够反映这种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3. 访谈分析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 科学方法教育得到了教师们的共识, 并且很渴望对科学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被访谈老师都认为在初中阶段将科学方法显化是有必要的。掌握科学方法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掌握科学方法, 才能更快捷地获取物理知识。虽然科学方法很抽象, 不容易理解, 教学上会有一定难度, 但是把那些意义明确、应用广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科学方法, 作为典型的、主要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的重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中加以渗透、显化, 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 针对我的问题, 学生回答的内容略显肤浅。可见, 科学方法对他们来说, 还是太抽象。但是, 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把科学方法讲出来更便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所以, 在教学时, 更要注意分析并掌握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与思维规律, 在此基础上, 选择更适合初中学生物理认知水平的那些典型的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 这样才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科学方法显化教育实践的研究结论

基于科学方法的教学实践, 以及对教和学生的访谈, 通过分析研究, 得到如下的结论:

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应该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加以确定

在物理学的范畴之中, 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是相互平行的。与科学知识不同的是, 科学方法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 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 是高度抽象的, 隐藏在知识背后。因此, 初中物理的各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都应该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从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相对应的角度, 将科学方法的内容具体化, 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 也应把“隐藏”在物理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挖掘出来, 向学生揭示科学方法, 帮助学生借助科学方法获取知识。

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科学方法教育的方式应该采取显性的教育方式

科学方法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 而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 所以, 科学方法往往隐藏在知识的背后, 既不易学习, 又不易掌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显化科学方法的话, 学生就更难感受到科学方法的妙处, 更体会不到学习科学方法对学习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实际用途。

3. 在进行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时, 要把握住科学方法的本质

教师在进行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时, 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 必须要把科学方法的本质显化出来。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 显化比值定义法的本质就是比较的思想, 即选取相同标准的思想;显化乘积定义法的本质就是积累的思想等等。在教学中都应该应用各种教育手段把科学方法的本质显化出来, 把它讲透。

四、结束语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 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中学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是实现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应把科学方法的显化教育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牢牢把握住科学方法这条主线组织教学, 以科学方法教育引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物理知识, 而且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乔际平, 邢红军.物理学习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

[2]魏日升, 张宪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8.初中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探究 篇八

【关键词】初中学生;德育教育;有效方法

随着时代发展,中学生德育教育越来越迫切,已成为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那么,如何在中学时代的人生黄金时期强化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 完善的人格心理,笔者结合教育实际,从多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以身作则

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为人师表。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教育和管理学生,还要约束管理教育者自身。因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言行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学生是老师的影子。所以通过学校的培训,教育理论的学习,听取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为此,学校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校内规章制度,对教师的言行服饰等进行规定,并且量化考核。

二、情感教育是先导

情感沟通是搞好德育教育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德育教育只有激化主体的内在的动力和内在的生命体验,让他们在各种关系中产生、积累内在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德育能力。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公正、公平的对待各类型和层次的学生,把父辈般的严爱、母亲般的慈爱、兄妹般的关爱献给他们。使他们体会到爱的阳光和温暖。

三、注重中学生人格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在具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与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学校、社会、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学校、社会、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结合体,三者之间是不容分割的。只有三者结合起来,针对问题进行会诊,教育才会收到预想的效果。

1.优化家庭教育,夯实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自古以来就被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要培养孩子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教育孩子运用伦理道德准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培养孩子朴实,勤奋,诚实,勇敢和坚强的毅力。针对孩子在德育方面出现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且教育内容要丰富,本人则要以身作则。

2.要努力挖掘校外德育基地的德育教育功能

学校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成立由所在社区单位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联合多个部门参与学生管理,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德育的社会化。学校要努力结合自身区域发展的实际建立多个德育基地,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3.开展家校互动、社校互动、家社互动等活动

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走入社会,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社会群体关爱,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上一篇:“金指码”指纹锁中国市场上市策划纪实下一篇:体育概论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