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教育课程总结(精选6篇)
1.微型教育课程总结 篇一
校本微型课程教案
一
玻璃片上刻花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玻璃片上花纹的刻制方法,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掌握在玻璃片上刻花的刻制方法。教学手段 : 实验、展示
课时:
教学内容:
一、活动目的:
在玻璃片上刻划各种不同的图案,怎样才能把自己喜欢的图案刻到玻璃片上去呢?
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
1、学生经查阅资料获知:
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O·CaO·6SiO2,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玻璃是我们每天都可以见到的一种硅酸盐制品。SiO2+4HF=SiF4↑+2H2O,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
石蜡为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和氢氟酸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2、设计实验步骤
(1)将全班同学分成几小组,每组发放一玻璃片,开始实验。(2)将玻璃片洗净。
(3)熔化石蜡:把石蜡放入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熔化,即得液态石蜡。(4)涂蜡层:在玻璃片上用毛刷均匀地涂一薄层石蜡
(5)刀刻图案:待石蜡层冷却凝固后,用小刀在上面刻划出自己所喜爱的图案。
(6)化学显图:在刻有图案的痕迹处,用滴管小心滴加氢氟酸溶液,开始反应较剧烈,待反应缓慢后用水冲去酸液重新滴加氢氟酸溶液,使之与玻璃片露出部分反应,如此重复操作四、五次。
(7)除蜡层,把大烧杯中的水加热沸腾,然后用镊子将玻璃片放入其中,待蜡层除去后,取出玻璃片,用水洗净,即看到所刻的图案。
安全注意:
氢氟酸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虽非强酸,但由于渗透、腐蚀力强,易造成烧伤。本次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在加热和滴加氢氟酸溶液时要认真,注意安全,以防烫伤和烧伤,必要时可带橡胶手套。
问题思考:
如何在铁片、铜片、铝片上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呢?它们雕刻时遵循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活动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每个学生都学会了利用化学知识进行刻花的刻制方法,并且课下进行了更多的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铁片上刻花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铁片上花纹的刻制方法,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掌握铁片刻花的刻制方法。
教学手段:
实验、展示
课时:1 教学内容:
一、活动目的:
在玻璃,铁片上刻划各种不同的图案,怎样才能把自己喜欢的图案刻到铁片上去呢?
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
1、学生经查阅资料获知:
铁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氢前面,因此铁能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Cl=FeCl2+H2↑ 石蜡为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和浓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2、设计实验步骤
(1)将全班同学分成几小组,每组发放一铁片,开始实验。
(2)将铁片除锈
(3)熔化石蜡:把石蜡放入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熔化,即得液态石蜡。(4)涂蜡层:在铁片上用毛刷均匀地涂一薄层石蜡
(5)刀刻图案:待石蜡层冷却凝固后,用小刀在上面刻划出自己所喜爱的图案。
(6)化学显图:在刻有图案的痕迹处,用滴管小心滴加浓盐酸,开始时反应迅速,待反应缓慢后用水冲去酸液重新滴加浓盐酸,使之与铁片露出部分反应,如此重复操作四、五次。
(7)除蜡层,把大烧杯中的水加热沸腾,然后用镊子将铁片放入其中,待蜡层除去后,取出铁片,用水洗净,即看到所刻的图案。
安全注意:
本次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在加热和滴加浓盐酸时要认真,注意安全,以防烫 3 伤和烧伤。
问题思考
如何在铜片、铝片上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呢?它们雕刻时遵循的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
活动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每个学生都学会了利用化学知识进行刻花的刻制方法,并且课下进行了更多的实验,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微型课程概念辨析 篇二
关键词 微型课程校本课程微课程
微型课程是现代课程中的一种形态,由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开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对于微型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趋广泛,但梳理有关文献却不难发现,微型课程对于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蕴。换言之,不同人同样使用微型课程这一概念,但所指向的课程实践并不相同。对于微型课程的不同理解将导致不同的课程开发实践,因此,有必要对微型课程这一概念进行辨析,以促进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微型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一、界定微型课程内涵的视角
当前,对于微型课程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学科视角、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不同的视角对微型课程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所指向的课程问题和课程实践也不尽相同。
1.学科视角的微型课程:学科的“课程补丁”
学科视角的微型课程所指的是“将一门教学科目根据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完整的单元群,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中心内容或专门主题”。[1]这种界定最能体现美国早期开发的微型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微型课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单元”区别于我国学科教材组织中用于内容分解的“单元”,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逻辑和体系来划分,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也称为专题[2]。如美国中学社会科中的“美国史”就被划分成南北战争,今日合众国,美国西部,殖民地时代,独立战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印第安,少数民族,黑人史等多个专题。
学科微型课程的倡导与开发针对的课程问题主要是长期性的学科课程存在一些弊端(如长期课程开发周期长容易造成知识滞后,长期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最新的文化知识不能及时纳入课程知识体系等),需要予以克服,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科课程在知识传递等方面的功能。学科微型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充当“课程补丁”,弥补学科逻辑脱环或跳环之处,及时吸收最新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反映时代精神,回应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增强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拓展学科内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如一位初三语文教师在教学写作时,发现学生普遍有畏难情绪,他经过观察访谈,了解了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等情况;并通过简化的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开设了以影视评论为写作教学载体的微型课程[3]。
学科微型课程开发的主体往往是学科教师,强调的是在学科教学目标、学科知识框架下开发课程,或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或是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创生。
2.校本课程开发视角的微型课程:“班级本位”的校本课程
国内有研究者立足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对西方微型课程开发的经验重新解读加以借鉴,进而创造性地将“微型课程开发”的性质定位为“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开发”,将其含义界定为“由教师针对任教班级学生具体学习需要,所进行的短时(从一节课到半天不等)班级性校本课程开发活动”[4]。
这种微型课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班本微型课程”,这种课程的倡导和开发针对的课程问题是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维度缺失。研究者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当前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定位基本是开发能够在全校范围内铺开的课程,即“全校性”校本课程,班级层面的校本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开发[4]。
这种微型课程的界定明确把微型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中,班本微型课程开发的主体可以是学科教师,也可以是班主任,强调的是课程决策的主要依据是特定班级学生的兴趣、学习需求,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课程应用的层面和范围是特定班级而不是全校性铺开。
3.信息技术视角的微型课程:小容量的教学单元
信息技术视角的微型课程指的是“运用计算机通讯技术(ICT)来达到特定目标的小教学材料”[5]。这种类型的微型课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信息化微型课程”。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信息化微型课程最早源于新加坡。1997年,新加坡教育部发起了教育IT主体计划(Masterplan for IT in Education),此计划既是一个在教育中进行信息技术整合的蓝图,同时也是一个迎接21世纪挑战的战略。新加坡教育部共投资了20亿新加坡元进行学校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新加坡唯一一所教师培训社会机构的NIE(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于1998年开始进行微型课程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使之可以建构微型课程[5]。
信息化微型课程的倡导和开发针对的课程问题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整合。新加坡微型课程开发源于这样的事实:教师需要大量基于信息技术的、适合学校课程要求的课程资源,而商业化的资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自己的资源,并按照学科领域进行分类[6]。这种课程一般容量很小,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要一两个学时;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广,可以涉及不同领域和学科,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早期新加坡开发的微型课程更重视与学科教学的联系和知识的传递。经过发展后开发的微型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支架的设计、学习资源的提供以及信息技术对学习的支持。课程目标重视高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课程实施方式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协作学习等。新加坡教育部网站[7]上提供的“保护海洋蓝藻的使命”、“宠物还是麻烦”等案例体现了信息化微型课程的特点。
二、明确微型课程的外延
准确理解微型课程不仅需要了解其内涵,还要明确它的外延。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对微型课程的特点、课程主体、校本微型课程与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分析,来更好地了解微型课程的外延。
1.微型课程的特点
对比长期课程,微型课程体现出“短”、“小”、“精”、“活”的特点。
一是时间短。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这种课程持续时间通常少于一学期,往往是少则一、两个课时,甚至是10多分钟,长则一两个月。如福建福安师范附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发了微型课程,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学校利用15分钟的时间,通过校园的“小星星广播电视台”为学生送上一份新鲜、精美的精神点心[8]。
二是规模小。微型课程也称作单题课程、组件课程。微型课程往往主题单一、集中,目标少、具体清晰,内容容量小。
三是内容精炼。由于微型课程实施时间通常较短,因此微型课程需要选择经典的、最能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在所选用的课程素材资源与课程时间发生冲突时,需要对所选择的课程资源作深加工,以便让课程内容更加精致、凝练。
四是实施灵活。语文、数学等长期课程在内容编排上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前后内容呈“串联”关系,即后面知识的学习需要以前面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因此在课程实施的顺序、进度等方面显得灵活性不够;而微型课程以主题来组织内容,不同主题内容之间呈“并联”关系,因此在内容组织,课程实施时间、进度等方面所受到的限制都较少,显得更加灵活。
五是内容鲜活。微型课程不受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限制,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选择课程主题,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微型课程可以及时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使得内容更富有时代感;微型课程也可以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班级生活、学生思想观念出现的新问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经验。
2.微型课程的主体
课程主体包括课程决策主体和课程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是明确的,但微型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到底是谁?是学校还是教师?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部分研究者,特别是把微型课程视作班级层面的校本课程的研究者更多认为微型课程应该归属“班级课程”,课程决策和开发主体是教师小组或教师个体,以此区别于以往面向全校的校本课程。我们认为,微型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可以是学校(通常由学校设立的课程开发小组具体执行),也可以是教师小组(如学科组、年级组)或教师个体。学校作为课程决策主体所开发的微型课程可以称为“学校微型课程”,应用范围通常超越特定班级,在更大范围应用。福建福安师范附小所开设的微型课程便属于此类,所开设的微型课程在全校范围实施。教师小组或个体作为课程决策主体所开发的微型课程可以称为“班级微型课程”,应用范围通常是特定班级。上述初三语文教师开发的影视评论写作课程便属于此类。如果把微型课程的决策主体和开发主体只定位为教师,由此产生的微型课程开发实践可能会跟把校本课程定位为全校性校本课程一样,导致课程开发维度的缺失,只是现在造成的是微型课程开发维度的缺失。
3.“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
目前不少研究者在使用微型课程这一概念时,会在前面加上限定词,以进一步明确微型课程的类型,如高校微型课程、高中语文微型课程、高职英语微型课程等。其中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这两个概念使用较为频繁,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理清。从上文所述可知,学科微型课程的所指是比较清晰的,主要是指在特定学科教学目标、知识框架下开发的微型课程,如语文微型课程、英语微型课程、地理微型课程等。但微型校本课程的所指则不太明确,主要是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微型校本课程开发框架是不同的。有微型校本课程的使用者认为:“依据管理的主体不同,我国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微型课程可以是这三种课程里的任何一种,不一定非要是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也可在实施中采用微型课程的策略”[9]。也就是说,微型校本课程可以作为国家、地方课程的学科课程为框架进行开发,也可以在学科课程框架外,根据学校实际自主选择主题进行开发。根据这种理解,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两者是包含关系,学科微型课程属于微型校本课程的一部分。但也有微型校本课程概念使用者把学科课程排除在微型课程开发框架外,根据这种理解,微型校本课程与学科微型课程是并列关系,两者构成了完整的微型课程体系。我们更倾向于把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定位为并列关系,因为这样可以让不同概念的层次关系、外延更为清晰。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起这样的微型课程概念系统:微型课程包含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微型校本课程包括基于学生兴趣的微型课程(恐龙的故事、军舰家族等)、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微型课程(情绪ABC、站在人生新起跑线上等)、基于班级生活的微型课程(公审垃圾桶、我是班级小主人等)、基于社会热点的微型课程(“范跑跑”现象、钓鱼岛的前世与今生、十面“霾”伏等),等等;学科微型课程包括各学科微型课程,如语文微型课程、数学微型课程……
三、厘清微型课程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全面、准确把握微型课程还需要厘清微型课程与微课程、微格教学、校本课程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微型课程与微课程
在“微型课程”和“微课程”的相关研究文献中,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混作一谈,但我们认为,事实上,这是两个异远大于同的概念。
“微型课程”英文为Minicourse或Microlesson,由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开创,这一概念20世纪70年代已出现在美国教育文献中。在国内被广泛引用的是田秋华在《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一文中对微型课程的界定,她将其界定为:微型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10]。
而“微课程”英文为Microlecture,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因为他设计的微课程时间极短,一般约60秒,戴维·彭罗斯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在国内,“微课程”因教育技术学者关中客2011年9月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表了博客文章《微课程》而开始引起关注。这篇文章指出: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1]。被誉为国内微课程领航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李玉平老师对微课程的理解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没有解说。文字在300字左右,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音乐根据内容,以轻音乐为主,画面干净简洁。学习时,大家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引发思考[12]。
从这些对微课程的解释中可见,微课程指的是一些时间很短,适合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而微型课程则是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完整课程要素的、与长期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态。
2.微型课程与微格教学
如果说微型课程与微课程是一对异大于同的概念,两者还有一定相关的话,那微型课程和微格教学可谓是一对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但因为百度百科对微型课程的界定,给一些研究者特别是实践工作者造成了误导,引起了理解上的混乱。百度百科对微型课程是这样界定的:“微型课程是类似于微格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教学系统。微型课程是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微型课程将帮助教师加强、改进教学技能和方法,减少失误,并使师范生尽快地建立信心。它不能在一个晚上改变教师或师范生的个人素质和习惯,它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它不一定能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天才的完美无缺的教师,但可以把他变成一个好一点的教师。”[13]
以上这种对微型课程的界定,把微型课程和微格教学几乎完全等同起来。但事实上,在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体系中,微格教学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而不是一种课程形态。微格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教育界,主要应用于师范教育领域。1986年秋,北京教育学院首先在化学系和中文系的教学法课中挤出了20课时对学员介绍了利用微格教学进行技能培训的内容,并按照基本步骤进行了实践,受到了学员的欢迎。自1987年以后,微格教学正式应用于我国师范教育、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14]。
3.微型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这一概念跟微型课程概念提出的年代接近,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菲吕马克(Furumark, A.M.)和麦克米伦(Me Mullen,L.)两位学者首先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实际对所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称作校本的课程开发或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称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概念体系来看,校本课程是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概念,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主体;而和微型课程对应的概念是长期课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课程实施的时间和内容容量。在课程归属上,目前众多研究者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微型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校本课程,应该属于校本课程。我们也认同这样的看法,应该把微型课程归属于校本课程,在微型课程开发中坚持校本性,在微型课程管理中强化学校的课程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型课程固有的特点和应有的功能,也更有利于微型课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梅,常新.当今一些发达国家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特点的比较.外国教育研究,1994(6).
[2]刘素芹.学校课程体系的新元素——微型课程.教育技术导刊,2007(1).
[3] 郑洁.微型化校本课程与教师课程能力提升.中国教育学刊,2013(1).
[4] 曾文婕.微型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之路.教育发展研究,2009(4).
[5] 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6] 孙卫华.新加坡微型课程计划述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5).
[7] http://eduweb.nie.edu.sg/microlessons/samples.htm
[8] 叶德栋.福建福安师范附小:让雏鹰在“微型课程”中展翅飞翔.小学德育,2008(8).
[9] 李静.微型校本课程:教育问题的长效干预机制.基础教育参考,2010(12).
[10] 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9(5).
[11] 关中客.微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
[12]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13] 微型课程[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Y_8SA0pIX
8aSLoy3-7c2W3fJIW-k1vffmDgidEs6mhO8p5gG4vyPwy_wd9/0t2sCj
EnyI6BvwbhQstJDgKFh2a.
[14]孟宪凯.对微格教学10年发展的几点反思.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微型课总结 篇三
——技能考核前的“小试牛刀”
13小教7班
活动总结 2014年11月2日
微型授课交流会总结
今天我们按照学院实践部的要求展开了定期的微型磨课,整个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有经验的同学介绍微型赛课的经验和注意事项,报名参加微型授课的同学上台授课,再由全班同学作为评委来点评,主要的目标是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提高。
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微型课,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师在微型课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
听完我们班同学的微型授课后,我们班的小评委们便踊跃地评课并清晰地指出选手们的优缺点,以下观点便是对小评委们发言评课的小结,优点是大部分同学都有注意到上课时老师应有的教态和教师语言,也制作了非常漂亮的ppt,得当的板书安排,有的还非常有心地画了授课中需要的简笔画,准备了教具,但与此同时缺点也十分明显,同学们授课时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会取舍教学内容,没有重点。正规的微型课课题,有些是具
体的一个问题,有些可能只是一篇课文的题目。选手们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其实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
另外我们请参加了院部微型赛课的同学讲了很多赛课后的感想,让她们自我剖析自己所上的微课,也方便同学们对照自身的情况,互相借鉴指正,共同提高。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我们最容易的一个细节,那就是最后几分钟面向评委的答辩,许多同学在回答评委的提问时,往往抓不住问题的要害,要么只是在问题的周围绕圈子,要么是所答非所问,要么纯粹是胡乱作答,这就大大影响了评委对选手的印象,结果可想而知。
总之这次的经验交流会时间虽然只有90分钟,但我相信带给同学们的绝对不止90分钟,会后的她们对于微型课的有关知识和赛课的技巧一定会有个更为明朗的了解,对微型赛课的喜爱和参与度也会有所提高,这次活动开展的意义也就在这里,希望下次我们可以带来更为惊艳的效果。
4.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总结 篇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设计一个性能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程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及设计方法,计算机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与实现途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
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系统称为计算机控制系统,也称它为数字控制系统。若不考虑量化问题,计算机控制系统即为采样系统。进一步,若将连续的控制对象和保持器一起离散化,那么采样控制系统即为离散控制系统。所以采样和离散系统理论是研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在冶金、化工、电力、自动化机床、工业机器人控制、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工业控制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如在机械、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与应用成果,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以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给计算机控制系统增添了理论工具,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控制规律的实现、构造高性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了物质基础,两者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而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由下列几部分组成:被控对象、主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自动化仪表和软件系统。
而我们学习的课本《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九章,这些章节主要讲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述,典型形式等,主要让我们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了初步的入门知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讨论了输入输出接口与过程通道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数字控制技术讨论了数字程序控制技术,重点介绍了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和步进电机控制技术;常规复杂控制技术,主要学习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技术、数字控制器的离散化设计技术以及相关的各类控制算法,了解了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主要介绍了采用状态空间的输出反馈设计法、极点配置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先进控制技术,控制技术中的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专家控制技术和预测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技术,重点放在数据处理、数字控制器的工程实现以及软件抗干扰技术;分布式测控网络技术,学习了分散型测控网络技术,讲述了通信网络技术、DCS控制技术,另外还学习了现场总线技
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另外本课程还开设了实验课程,让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有了一个实践的机会,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使所学知识得到了验证。
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后,我们也将这门课和这么课的课程设计圆满的结束了。学完这门课后,自己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它要求有较强的编程、操作及理论、算法分析能力。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各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掌握不同控制系统的算法,要学会自己设计控制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使自己在学完微机原理及应用的基础上,掌握了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方法;进而学习了将生产现场各种物理量引入计算机中的方法。通过学习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提高了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比较难得问题,这就需要自己及时的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我觉得遇到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这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自己遇到的问题很可能牵扯到其他的知识点,只有将自己的难题及时的得到解决,才会使自己的学习更加的顺畅。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听讲老师所提到的知识点,遇到重要的点后要及时的做好笔记。在上完课的时候要及时的拿出笔记进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5.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总结 篇五
2.D/A转换器工作原理D/A转换器输入的数字量是由二进制代码按数位组合起来表示的,任何一个n位的二进制数,均可用表达式
DATA=D020+D121+ D222+…… +Dn-12n-1来表示。其中Di=0或1(i=0,1…n-1);20,21,…2n-1分别为对应数位的权。
在D/A转换中,要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必须先把每一位代码按其“权”的大小转换成相应的模拟量,然后将各分量相加,其总和就是与数字量相应的模拟量,这就是D/A转换的基本原理。
3.光电隔离器工作原理作用;由GaAs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当发光二极管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即产生红外光,光敏三极管接受光照后导通。而当该电流撤去时,发光二极管熄灭,三级管随即截止,利用这种特性即可达到开关控制的目的。由于该器件是通过电-气-电的转换来实现对输出设备进行控制,它在过程通道中实现了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的完全隔离,从而起到隔离作用。4双向可控硅原理;1.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5,锁存器的功能;锁存器(Latch)是一种对脉冲电平敏感的存储单元电路,它们可以在特定输入脉冲电平作用下改变状态。锁存,就是把信号暂存以维持某种电平状态。锁存器的最主要作用是缓存,其次完成高速的控制其与慢速的外设的不同步问题,再其次是解决驱动的问题,最后是解决一个 I/O 口既能输出也能输入的问题。
6,多路开关和反多路开关灯的作用及特点;多路开关(把多个模拟量参数分时的接通,常用于多路参数共用于一台A/D转换器的系统,即完成多到一的转换)反多路开关(把经计算机处理,且由D/A转换器转换成的模拟信号按照一定的顺序输出到不同的控制回路中,即完成一到多的转换)特点答:半导体多路开关的特点是:
(1采用标准的双列直插式结构,尺寸小,便于安排 2 直接与TTL(或CMOS)电平相兼容3 内部带有通道选择译码器,使用方便4 可采用正或负双极性输入5 转换速度快6 寿命长,无机械磨损7 接通电阻低一般小于100Ω,有的可达几欧姆8 断开电阻高,通常达到109Ω以上 7,多位LED显示器显示方法有哪两种?两种显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麽? 怎样解决?
答:一种是动态显示【微型计算机定时对显示器件进行扫描】,另一种是静态显示【微型计算机一次输出显示模型后,保持该显示结果】。两种显示方式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待显示的字符变成LED显示码,即译码。可以用硬件译码器实现,也可以用软件程序完成。
8,LCD显示屏驱动方式:直接驱动和多极驱动
9,共阴共阳LED数码管:共阴数码DIN段码SEGA-SEGG位选码DIG7-DIG0;段选码到8155A口,位选码到8155B口。
10,电机的转速控制:直流电机调速原理,通过改变电机电枢电压接通时间与通电周期的比值来控制电机速度。
11步进电机的运转控制: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收
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
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步进电机的转子上没有绕组,而是由40个矩形小齿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相邻之间的夹角为9°,当某组绕
组通电时,对应的磁极就会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若此时定子的小齿与转子的小齿没有对
齐,则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子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子齿和定子齿对齐,由此可见,错齿是促进步
进电机旋转的根本原因。.12.步进电机定位精度控制:控制步进电机步数。步进电机变速控制:改变控制方法,均匀改变脉
冲时间间隔,采用定时器
13.DDC和SCC系统工作原理如何?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系统
就是通过检测元件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经输入通道送给微机,微机将检测结果与
设定值进行比较,再进行控制运算,然后通过输出通道控制执行机构,使系统的被控参数达到预定的要求。DDC系统是闭环系统,是微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计算机监督控制
系统(SCC系统):SCC系统比DDC系统更接近生产变化的实际情况,因为在DDC系统中计算机只是
代替模拟调节器进行控制,系统不能运行在最佳状态,而SCC系统不仅可以进行给定值控制,并且
还可以进行顺序控制、最优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SCC是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和DDC系统的综合与
发展
13.ADC0809转换原理:含8位AD转换器、8路多路开关以及与微型计算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MOS
组件,AD转换器内部有一个高阻抗斩波稳定比较器,一个带模拟开关树组的256电阻分压器,以
及一个逐次逼近型寄存器,8路的模拟开关的通断由地址锁存器和译码器控制,可以在8个通道中
任意访问一个单边的模拟信号。EOC:转换结束信号,当AD转换结束后,发出一个正脉冲,表示
AD转换完毕,此信号可用作AD转换是否结束的检测信号,或向CPU申请中断的信号。
14.PID控制:根据偏差的比例(P)、积分(I)、微分(D)进行控制,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
种控制规律。
比例控制的作用:能迅速反应误差,从而减小误差,但比例控制不能消除稳态误差,Kp的加大,会引
起系统的不稳定。
积分控制的作用:只要系统存在误差,积分控制作用就不断的积累,输出控制量以消除误差,只要
有足够的时间,积分控制将能完全消除误差,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超调加大,甚至使系统出现振
荡。
微分控制的作用:可以艰险超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同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
度,减小调整时间,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15.常用的数字滤波器有哪几种,各自的优缺点
程序判断滤波 :detE确定不太灵活,因为不能根据现场的情况不断更换新值,不能反映采样点数
大于3的各采样值受干扰的情况
中值滤波 :对于克服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干扰,或者采样器本身的不稳定所引起的脉动干扰较为
有效 只适用于物理变化相对较缓慢的工作场合算数平均值滤波 :对电压、流量等周期脉动的参数采样值进行平滑加工,所测数据相对稳定。不
适宜用于克服随机(脉冲性)干扰
加权平均值滤波:可以根据需要突出信号的某一部分,抑制信号的另以部分。
滑动平均值滤波:对周期性干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平滑度高灵敏度低,对偶然出现的脉冲性干扰抑
制作用差,很难消除由于脉冲干扰引起的采样值的误差,因此不适用于脉冲干扰比较严重的场合低通滤波:可以消除高频干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复合数字滤波:可用于既有脉动干扰又有脉冲干扰的环境
16.量程自动转换: 为了放大不同的信号,减少硬件设备,已经研制出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简称
PGA,它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放大器其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需要用程序进行控制,采用这种放大器,可通过程序调节放大倍数,使A/D转换器满量程信号达到均一化,因而大大提高测量精度
可编程自动放大器有两种:组合型PGA 集成PGA
17..DAC0832的结构组成及每部分功能:具有两级输入数据缓冲器和一个R-2R T型电阻网络。
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对控制管脚的不同设置而决定是采用双缓冲、单缓冲、直通。D7-D0:数据输
入线,TLL电平,D7最高位。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CS:片选
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WR1:为输入寄存器的写选通信号。当WR1为低电平时,将输入
数据传送到输入锁存器;当WR1为高电平时,输入锁存器中的数据被锁存;只有当ILE为高
电平时且CS和WR1同时为低电平时,方能将锁存器中的数据进行更新。XFER:数据传送控
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该信号和WR2信号联合使用构成第二级输入锁存控制。WR2:
为DAC寄存器写选通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该信号与XFER信号配合,可使锁存器中的数据
传送到DAC寄存器中进行转换。Iout1:DAC电流输出1。当输入全为1时Iout1最大,输入
全为0时,为最小值。Iout2:DAC 电流输出2。其值与Iout1之和为一常数,采用单极性输
入时,Iout2常常接地。Rfb:反馈信号输入线,为外部运算放大器提供一个反馈电压。VCC:电
源输入线(+5v~+15v)。VREF:参考电压输入线(-10v~+10v),要求外接一精密电板。AGND:
模拟地,摸拟信号和基准电源的参考地;DGND:数字地,两种地线在基准电源处共地比较好,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地最后终有一点连在一起,以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18.按键处理方式:按键的确认:通过检测电平状态(高或低),便可确认按键是否已被按下。
重键和连击的处理:通常是单键按下有效,多键同时按下无效的原则(若系统设有复合键,应该另当别论),为排除重建的影响,编制程序时,可以将键的释放作为按键的结束,等键
释放点评后再转去执行相应的功能程序,以防止一次击键多次执行的错误发生。按键防抖动
技术:为了使CPU对一次按键动作只确认一次,必须排除抖动的影响(硬件防抖技术:滤波
防抖电路、双稳态防抖电路;软件防抖动)
19.数字滤波几种方法的特点及区别:1程序判断滤波(根据生产经验,确定出相邻两次采样
信号之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偏差△Y,若超过此偏差值,则表明该输入信号是干扰信号,应该
去掉,若小于此偏差值,则可将该信号作为本次采样值,分为限幅滤波和限速滤波)、2算
术平均值滤波(把一个采样周期内的N次采样值相加,然后再把所得的和除以采样次数N,得到该周期的采样值,为了提高计数精度,采用3字点浮点运算)、3加权平均值滤波(将
各采样值取不同的比例,然后再相加,一般采样次数越靠后,取得比例越大,这样可以增加
新的采样值在平均值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突出信号的某一部分来抑制信号的另一部
分)、4滑动平均值滤波(即先在RAM中建立一个数据缓冲区,依顺序存放N个采样数据,每采进一个新数据,就将最早采集的那个数据丢掉,而后求包括新数据在内的N个数据的算
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这样,每进行一次采样,就可计算出一个新的平均值,从而加快了
数据处理的速度)、5RC低通数字滤波(仿照模拟系统RC低通滤波器的方法,用数字形式
实现低通滤波)、6复合数字滤波(为提高滤波效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有不同功能的数字
滤波器组合起来。算术和加权只能对周期性的脉冲采样值进行平滑加工,对于随机的脉冲干
扰,无法消除,复合数字把采样值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将最大值和最小值去
6.微型教育课程总结 篇六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微型课程 辅助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87-01
0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12月27日下午,诸暨市开始了“班级泛读”活动,在开展班级泛读不久,问题就来了:读什么呢?学生的兴趣在哪呢?初中生学业负担沉重,时间紧张,如何开展高效的阅读呢?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认为中国文学史上从来不缺少坐标式人物,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胡适、鲁迅等等。每一个都不是我们光靠几篇教材中的文章就能解读完毕的,有的甚至于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读,最后决定以“立足教材,点线面结合”为原则,立足初中教学实际,自行进行教材整合,开始了微型课程开发的探索,历时三年。
二、理论依据
1.概念
微型课程,是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开创,课程一般不是根据学科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大部分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编定,也可称为专题。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新课程标准》2011版)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
努力使语文教材形态这一块成为虚框,也就是说,语文教材只能以供选用的面目出现。
三、微型课程开发案例
1.“更喜欢谁的动物小说”
时间:七年级第一学期,6课时。
说明:动物小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裁形式。加拿大作家西顿于1898年发表《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此后继续开拓了这一体裁,被誉为“动物小说之父”;美国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白牙》成为动物小说的名作。中国较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有沈石溪等。
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阅读加拿大作家西顿和中国作家沈石溪的作品,5课时;第二阶段进行比较阅读,1课时。
2.“走进曹文轩纯美小说”
时间:七年级第二学期,5课时。
说明:配合初中教材中的《孤独之旅》,我们阅读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小组以手抄报的形式来表达他们所感受到的书中少年们的内心世界,原来成长本身就是美,前行是纯粹的。
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行阅读各本小说,时间自定;第二阶段重点阅读《草房子》“秃鹤”“桑桑”章节,3课时;第三阶段研读《孤独之旅》,2课时。
3.“从苏轼到苏东坡”
时间:八年级第一学期,至少8课时。
说明:苏东坡作品很多,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出现了《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江城子(密州出猎)》5首,不过,如此大文豪,这些能代表苏轼吗?读过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才知道黄州是苏轼的福地;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算是了解一个比较完整的“东坡先生”。
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课内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江城子(密州出猎)》进行教学,对苏轼初步接触,共4个课时;第二阶段,补充课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记梦)》、《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进一步认识苏轼,共2个课时;第三阶段以“群词阅读”为主题,审视苏东坡在黄州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共1课时;第四阶段,阅读宋碧云版《苏东坡传》及其他资料,力求认识一个完整的苏东坡,并撰写小论文,至少1课时。
4.“贬”
时间:八年级第二学期,至少10课时。
说明: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小石潭边,柳宗元寄情山水,可难掩心头之苦;岳阳楼上,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呐喊。多少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郁郁而终。像苏东坡一样能成功突围的,毕竟是少数。
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内《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教学,至少6个课时;第二阶段,广泛收集资料,包括柳宗元、韩愈、刘禹锡、王维、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资料,补充《柳侯祠》《洞庭一角》《苏东坡突围》等资料并交流,至少2课时;第三阶段,总结贬官文化的特点,1课时。
四、经验总结
1.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发微型课程资源,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认知,而且人要有所作为的关键在于能否发现、识别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这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
2.一般流程:“课内研读,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开发资源”——“形成结论,综合评价”
(1)课内研读,提出问题
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师生会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交流,往往解决一个问题后有更多的问题产生,如果不能比较全面的解决问题,就有开发微型课程的可能性了。
(2)合作探究,开发资源
确定主题后,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
(3)形成结论,综合评价
合作探究之后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的整理过程,也是形成结论的过程,综合评价可以是总结性的,也可以是反思性的,因为我们不能一下解决所有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国家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温儒敏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