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2024-08-11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精选9篇)

1.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篇一

计划生育相关人员

人口主任工作职责

一、准确掌握全村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二、积极向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提高育龄群众对政策、法律、法规的知晓率。

三、规范和管理村级计生台帐,按时审查、报送各类村级报表。

四、审核好需办证人员提供的证件、材料,为办证人员办理各种手续签字。

五、搞好计生村务公开工作。

六、督促流入人员按时妇检、验证。

七、掌握本村计生户的“生产、生活、生育”情况,按月组织召开计生月例会,做好会议记录,完成村、支两委安排的各项计生工作。

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工作职责

秘书长是在常务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的领导下,具体执行协会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具体贯彻执行和处理会长办公室、常务理事会确立的事项。

2、掌握协会工作情况,提出协会工作计划。

3、定期向常务理事会报告协会工作计划。

4、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基层协会先进经验。

5、负责处理协会的日常事务工作。

村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工作职责

一、带头学习、宣传、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宣传本地的计划生育法规民约。

二、组织全员积极参与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计划生育科学知识、优生优良常识、避孕节育知识。

三、宣传计划生育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宣传群众。

四、掌握联系户每个已婚妇女的孕情,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情况和未婚青年的订婚、结婚情况;组织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季查”、“月见面”;协助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动员节育对象落实节育措施。

五、带头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积极为联系户排忧解难、办好事、办实事、送感情、送温暖,做他们的贴心人。

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工作职责

一、负责对所辖区育龄妇女宣传党和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及基本法律、法规,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及生殖健康知识,逐步转变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

二、掌握本组育龄妇女构成情况、人口变动情况、孕情、环情,并及时向村人口主任反馈。

三、动员生育对象持证怀孕、生育、及时手术,同时协助做好术后回访工作。

四、协助村“两室人员”做好药具对象的摸底、药具发放、回访工作。

五、负责协助搞好本组已婚育龄妇女妇检工作及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

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小组长工作职责

1、带头学习,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避孕节育知识,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带头勤劳致富,积极参加社区协会召开的会议(培训班)和各种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2、把计生政策,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优教科学知识、致富信息等宣传品送到每个会员及联系户手里。

3、通过会员联系户,开展“五个一”(学习一次计生政策、送一份宣传资料、做一回思想工作、搞一次服务、做一件好事)活动。协助做好育龄妇女的查孕查环查病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了解和负责本小组各种会员和联系户的生产、生活和计生情况,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做好信息传递和反馈工作。

5、带领会员开展评优争先活动,努力成为社区示范小组。

2.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通过信息报表、现场调研采集了江苏省7所县级医院医改前后3854名医务人员满意度,B医院2013年7-12月及2014年7-12月运营中23项监测指标。

1.2方法

统计改革前2013年7月-12月和改革后2014年7-12月B医院23项监测指标及7所医院调查对象工作满意度指标,同时统计改革后2014年7月-12月同期的相同监测指标,应用Excel软件录入调查表数据,建立数据库,经逻辑检查、核对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

2结果

采集数据及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见表1表3。

表1分析结果显示,药占比、住院次均费用药占比、政府投入比、门诊病人自费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住院病人自费比、基本药物出库使用金额比例、门(急)诊次均费用其药占比、门急诊次均费用增长率、住院次均费用增长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病人回访率、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总支出比重、年收支节余率等指标改革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从表2、表3可以看出有5所医院2014年7月-12月满意度明显高于2013年,B医院2014年度满意度显著低于2013年(P<0.01)。

3讨论

3.1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关监测指标的遴选

有关医改的整体目标各家叙述不一,笔者认为医改的终极目标应该是 “用最少的医疗资源消耗获取最满意的疗效”[2]。国家出台的医改意见明确提出医改目标是:彰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在筛选医改监测指标时,笔者紧紧围绕改革目标的实现,通过专家咨询、文献查阅、医院日常运行的数据统计和财务报表、政府要求上报的相关数据确定了26项监测指标作为本研究的监测项目[3],主要衡量原则为:1能客观地反映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并能在信息系统产生。 2综合改革的相关措施如实施到位可产生对此类数值的影响。3监测数值的变化有规律可寻,并能反映改革措施的实现程度。4所监测数据可相对分类并能体现改革目标实现的正负导向性。5所选监测项目可进行改革前后的统计分析且改革前后的相关数据也能客观采集。 根据上述原则和标准,笔者进行了相关数据的信息报表采集,采用De1Phi法聘请专家进一步分析所采集数据的真实可靠程度以及可操作性。所以监测项目的遴选过程是科学实践的过程,是秉承实事求是优良传统的过程。

3.2相关监测指标的分类及意义

根据医改的整体目标, 笔者将监测的项目指标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程度, 主要包括: 住院均次费用及增幅、 门诊均次费用及增幅、医疗总收入药占比、住院均次费用药占比、门急诊均次费用药占比、每百元医疗收入耗材费用占比、门诊病人自费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基本药物出库使用金额比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年度财政投入与医疗收入占比。第二类是体现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指标, 主要包括:人均年住院人次、人均年门急诊服务量、人均年手术人次(两项指标的计算方式是:临床医生人均年人次=期内人次/期内临床医生人数)、业务收入支出占比、科技投入业务收入占比、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总支出的比重、员工对医院工作环境认可度、患者综合满意度、人均专家专科日诊人次[4]。每一项指标的增加与减少都反映两类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如均次费用的增幅能反映改革前后(均次费用自付比)患者就医负担是否得到减轻,药占比的高低间接反映医生执业行为、价值导向、就医负担,基本药物出库使用金额比例、平均住院日反映的是医院内部运营机制改革的到位程度、医保支付模式改革的成效,年度财政投入与医疗收入占比,能体现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支持力度。第二类反映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指标:人均年工作量的高低是体现员工对承担工作压力的能力、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单位对职工的物质激励程度和待遇水平,员工对医院工作环境的认可度及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结果则是综合反映医改终极目标的实现程度。

3.3影响监测指标值的因素分析

影响公益性和积极性两类指标值的因素很多,如医保支付模式的改革能否全覆盖,就能直接影响各项均次费用的高低与增幅, 而支付模式实施的方式及医院内部运营考核机制更能影响到收入结构的变化。如各项收入的药占比及病人的自付比例,所以支付模式的改革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甚至可以倒逼医院内部运营机制的改革, 而内部员工绩效考核方案是在医院运营机制中起价值导向作用,同样对公益性和员工积极性的监测指标能产生直接影响。如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基药出库使用金额、每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占比、人均年度工作量、员工对医院工作环境认可度、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各总支出之比等,政府的财政投入多少与时效对医改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影响更为长远,特别对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减少医院的主动逐利行为影响更为直接。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育、医院文化建设、主要领导的执政能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卫生主管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到位程度与效果都能影响综合改革前后的监测指标值。医疗的劳务技术价格调整幅度及补偿到位程度更能影响各项均次费用的高低,也影响医院收入结构变化。从本研究监测的指标看,各项均次费用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超过10%的是住院均次费用,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医疗价格的调整超过了药品差价的补偿幅度;二是药品使用费用提高,监测结果显示药占比下降幅度较小,基药的出库金额占比没有增加,说明医院内部运营机制改革尚有很大的空间[5]。

3.4较为敏感的监测指标和变化规律

根据本研究的监测指标分析,本轮改革中变化较大的指标有:各类药占比、均次费用增幅、年度财政投入与医疗收入占比,这主要是因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及增加20%的财政补偿等刚性改革带来的效果,B医院所在区县已较好地实施支付模式改革的全覆盖,但由于改革模式尚不完善、医院内部运营机制改革还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其他各类指标暂变化不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各类指标都有向好变化的可能。特别是员工积极性的指标更依赖于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影响和医院文化的熏陶[5]。其中主要规律是各项综合改革政策和措施落实越到位, 反映公益性和员工积极性的各项指标就越好。每百元医疗收入耗材费用占比、基本药物出库使用金额比例能较敏感地反映医院内部运营机制改革的到位程度,特别是绩效考核分配机制的导向尤为重要,病人就医自付比例与平均住院天数也能反映医改的综合效率问题,而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总支出的比重及员工对医院工作环境的认可度能较好地反映医改对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影响程度,本研究监测结果同样得到体现。表2、表3分别对7家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可充分显示。

从本研究抽取7所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有5所医院的医务人员2014年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2013年,说明医改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进过程中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B医院医务人员2014年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2013年,可能与内部运行调整和待遇增幅相对下降有关,与实施医改无关。

4小结

3.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篇三

摘要:本文以永泰县气象局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对永泰县气象局直至整个福州市气象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反馈基层气象台站业务改革的疑难点,以期达到改革有序开展的目的。

关键词:气象部门;基层业务员;思考

中图分类号: P4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8.062

1基层业务台站现状(永泰县气象局为例)

永泰县气象局目前拥有在编职工11人,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纪检员1名,气象台6人,服务中心2人,除一人外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含继续教育)。其中主要业务值班人员为气象台6人,目前仍采用预报3人、测报3人的分别轮班模式,现正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向综合改革中要求的综合业务岗靠拢。

2基层台站业务改革举措

2.1制定相关办法

先后制定(修订)下发《福州市气象部门基层综合气象业务岗位职责》、《福州市气象部门基层台站预报服务、观测保障业务流程》、《福州市气象部门基层综合气象业务岗位值班制度》、《福州市气象部门基层台站业务学习制度》等相关文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法开展业务工作,使基层业务改革有据可依。

2.2加大培训学习力度

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相关会议、视频、网络业务培训,派遣县局新进业务人员到市气象台参加为期3个月的业务跟班学习及南气院为期半年的非气象业务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局内学习,每周二召开业务学习,并鼓励、引导、督促职工个人开展业务能力自我学习。

3基层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预报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县局气象预报的精准性、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与覆盖率以及服务产品的针对性距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一是早期县局把精力集中在观测和防雷服务上,对预报服务重视不够;二是县局缺少专业预报服务人才;三是省、市局对基层台站的业务技术指导不足。

3.2人员数量明显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

一是编制不足,永泰县气象局编制只有11人,随着社会对基层台站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平台、新业务的不断拓展,业务压力越来越大;二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干部职工老龄化严重,老同志对于新业务、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慢;三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人员几乎都是非专业毕业生(仅有一名为应用气象专业)。

3.3业务人员需承担其他工作分散精力

县局业务值班人员偏少,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兼财务、党建、文明、办公室、群众路线材料上报等与业务无关的事情,几乎得不到休息,压力极大。

3.4气象灾害的社会管理能力薄弱

县局对大风、暴雨、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的社会管理意识不强、能力较弱。前期关注重点在气象观测,自身对社会管理经验不足,忽略了由基本观测业务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想要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和社会公众认可,需要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4针对县级业务培训的意见建议

针对县级基层台站现状,短时间内想要提高业务人员能力、提升业务水平,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面向基层人员的业务培训,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基层预报员大气科学相关专业人员较少,培训较为吃力,需要更为贴近实例应用、本地应用方面的基础培训;基层台站人员较少,值班等业务压力较大,无法保证培训时间;建议培训课程安排在汛期以外的时间,这样更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建议加强对基层科研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建议在培训前事先划定培训范围,给参加培训者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建议新进预报员、非气象人员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开展培训。

5对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革的问题和思考

5.1问题

5.1.1综合业务岗的岗位职数核定问题 测报业务改革后,一般站与基本站工作量没有区别,岗位职数的核定是否应该一样;县级业务压力越来越重,新业务、新平台层出不穷,专业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相关任务以后有可能增加,岗位职数的核定应从长远考虑。

5.1.2基层业务改革以后,统一设为综合业务岗,要求一岗多责,对业务人员的要求较高,短期内难以实现 综合业务岗是改革的大方向,大轮班是一种模式,年轻人善于学习更容易适应,但有些测报人员年龄偏大,学习新的岗位知识偏慢,所以年纪大的测报人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

综合业务岗虽然只有一个岗位名称,但包括预报服务、综合观测和信息保障三个部分的工作,这三种工作性质不同,保障有时候要出去维修维护,单纯的大轮班会出现岗位职责间的矛盾。

从人员的素质看,很难要求每个人什么都会,要一个人什么都做、什么都会,有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如果有侧重会更好。

5.2对策与建议

业务的综合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区别开展,可以采用全部综合与部分综合相结合的方式。初期对岗位适当降低,资格证考试条件放宽,允许专业有所侧重。具体值班安排由县局自己把握,可安排两人值班,配班方面注意两人间专业方面的互补。

改进县级预报人员参加会商的方式,提高会商效果,加强省市级对县级预报服务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县级预报人员对预报资料的应用有选择性,市局要对各类预报资料进行一些过滤与精简,让县级预报服务人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市级先制定综合业务岗的执行方案,并着手开展相关的岗位学习与培训工作,除了集中培训外,还可以通过到市台跟班学习或者工作交流等方式来提高。

4.综合部门经理年度工作计划最新 篇四

【篇一】综合部门经理年度工作计划最新

在新的一年为能使工作达到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个人的能力,制订出20xx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整体工作计划分为行政工作,企业文化宣传,个人技能提升三个方面:

一、行政工作

1、做好各部门服务:加强与各部门之间信息员的联络与沟通,制定一套系统的,快速的信息传递方案.每月月底召开一次信息员交流会议.保证信息在公司内部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位;

2、做好员工服务:工作的重点是及时的将经理信箱中员工反馈的信息及时向公司领导反馈.做好员工与领导沟通的桥梁;

3、做好领导服务:及时完成公司经理和部门主管交办的临时性的工作。

二、企业文化推广

1、企业文化的宣传

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将分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制定企业内部的精神口号,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行为信条;

其次,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在信息平台上建立一个各部门之间的意见交流共享文件夹;

最后,进行企业文化知识培训,可由公司经理担任讲师;

2、员工活动

①元月组织策划年度经营年会;

②四月组织策划以“百人耕耘”为主体的植树活动;

③八月组织策划迎接新员工交流会;

④十月组织策划公司员工运动会;

⑤十二月组织策划圣诞假面晚会;

三、个人技能提升

1、积极参加公司安排的基础性管理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工作技能;

2、通过个人自主的学习来提升知识层次。

回顾20xx年,本人的工作侧重于行政事务方面。在20xx年中,希望能将工作的侧重点转移到企业文化的推广上;并不断的提升个人的知识层次及专业化的工作技能,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上的工作计划之中不足之处敬请领导的批评和指正。

【篇二】综合部门经理年度工作计划最新

综合部在20xx年的总体工作目标是:围绕公司的经营目标,建立健全整套管理制度,完善公司员工社会福利,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高效率地配合其他业务和职能部门的工作,做好公司的后勤保障工作。

一、部门内部工作

整合部门内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公司对综合部职能的调整,整合部门内部资源,重新确定部门人员工作内容,明确各人的工作范围及职责。加强部门人员专业知道的培训。根据公司对部门工作的调整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岗位编制调整。

二、后勤保障工作

综合部对内与公司所有部门,对外与各种公司及政府打交道,兼具服务与管理双重职能,综合部的工作相对锁碎复杂,但综合部工作质量的好坏,完成任务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实现,直接间接的对公司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面对现阶段后勤工作的情况,--年综合部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与各部门工作的配合,保证公司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1、根据公司业务开展加强与各部门工作的沟通及配合,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强化对各部门的制度化管理,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2、做好办公物品的采购和配给工作;

3、证件年检;3月底前完成。

4、合同登记认证工作:根据公司的营养收入情况,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登记。

(二)配合公司标准化管理,加强制度制定落实工作,做到有据可依。

1、加强制度更新管理工作,制定制度的编号,并通过公司内网及时发布、汇总、保存公司的全部制度,对于制度的逐步完善加强新旧制度的更替及时存档;

2、加强公司相关制度的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并做好整理和反馈工作;

3、加强公司资料档案、部门档案文件及员工档案的管理,做好公司相关数据的存档备份工作,统计各部门文件档案情况,进行分类后制定相应的归档制度及流程,加强公司内网及crm软件的应用。

(三)确定公司的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能及合理的岗位编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1、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的职责清晰明朗,春节前完成;

2、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部门岗位职责,并贯彻执行;同时对各岗位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规范》,6月底前完成。

(四)配合公司发展规划,加强企业形象建设。

因公司业务的发展员工队伍在不断壮大,新员工随时都在增强,各部门工作相对独立,大家沟通的机会不多,致使很多员工一起工作很久却互不认识,建议为员工胸卡便于大家互相了解,同时对外公司的形象亦会有提升。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凝聚力。

1、每年至少组织一至两次员工集体活动(春游、秋游);

2、进一步提高员工福利,为员工提供工作餐、至少三次员工福利(元旦和年终组织聚餐及联谊活动;正月十五发元霄;中秋节发月饼;三八节为女员工准备礼品;五一、十一发放过节费;

3、年终举办年终工作总结及联欢晚会,对公司及各部门上一年的工作总结并对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同时确定公司下一年度的发展目标及计划。

4、提供根据公司业务开展情况不定期组织羽毛球、游泳比赛等活动为员工减压。

(六)对外协调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加强订餐、订卡、快递及物业公司的配合。做好相应资源的储备,以保证有序更替。

(七)做好部门财务预算的进一步控制。

在保证公司正常运作的运物资供应的同时,尽量降低采购费用,控制物品发放和设备采购、维修费用;

(八)根据公司项目运作情况做好配合工作:协调安排公司目标的分解、市场调研、信息收集、对外联系等等。

三、人事工作

现在的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随着公司的日益发展对人事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部**年对人事工作仅限于配合各部门完成人员面试及报到的通知、员工入职、岗位调动、离职等相关手续的办理,人员档案也是员工的入职表及学历、身份证明的复印件等最基本的信息,甚至还涉及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年综合部的工作重点及难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经验也入于学习的摸索阶段,经验的不足也严重影响着此项工作的开展。鉴于此,综合部--年对人事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制作完整的员工手册,完善人事管理;

员工手册是员工入职后对公司及规章制度认识的第一本手册,因此制定好员工手册,是20xx年人力资源的重要工作。

(二)制定各岗位的薪资结构,推行薪酬管理。

确定各岗位级别工资,服务年限工资等,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4月底以前完成,目标责任人:xx

(三)加强招聘管理,做好人员储备配给。

1、网络招聘,以保证公司各岗位人员的储备,同时加强纸媒广告(前程周刊)的投放力度(预计每月一期小版位),保证销售人员及急缺岗位的人员配备;特殊岗位需求如项目经理亦可以参加大型人才招聘会;目标责任人:xx

2、配合各部门做好人员的初试(主要从任职经历、工作经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入职通知、入职手续办理、制度讲解等工作。目标责任人:xx

3、加强新聘人员资料的审核力度,包括学习经历及工作经历。目标责任人:xx

(四)完善人事档案管理,规避用工风险。

员工档案内容逐步完善,为规避公司的劳动风险,春节后与全体员工签定正式的劳动合同。加强员工薪资、岗位调整、保险资料、个人资料、离职交接等档案的完善。目标责任人:xx

(五)员工福利与激励政策。

1、做好养老、医疗保险等相关资料的统计整理工作,做好相应的方案,以备随时启用;目标责任人:xx

2、设立全勤奖(奖励方式)、加班补助。

3、员工聚餐、生日会、婚嫁等福利;

4、设立部门及各人奖项。

(六)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确定考核形式、考核项目、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及考核重申等制度。

四、财务工作

预算管理:项目预算费用控制、各部门预算费用控制。

财务核算:发票开据、现金的收支管理、费用的审核与报销、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审核、财务核算、内部报表、销售管理、税务政策及纳税申报。

【篇三】综合部门经理年度工作计划最新

从综合部成立至今,我们综合部一直处在稳步成长中,综合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综合部的管理制度也逐渐走上完善和正规,我们综合部新的成员也已经都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综合部将继续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工作态度,搞好综合部的各项工作。我们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做好综合部的本职工作;加强管理力度;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各项工作;改进上一学期的工作,为此制定了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具体工作如下:

一、部门内部工作

整合综合部内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服务站对综合部得调整,整合综合部得内部资源,从新确定部门内部人员工作内容,相应的进行岗位调整,明确个人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二、部门本职工作

综合部作为服务站的核心部门,兼具着服务与管理的职能,是各部门的桥梁纽带,综合部的工作相对琐碎复杂,但主要是配合站长对服务站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妥善处理好服务站的各项工作,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综合部工作质量的好坏,完成任务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服务站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我部将做好以下本职工作:

1、值班考勤:

及时制定出本学期值班签到表,考勤表,以保证值班工作及时、有序地开展。同时,认真负责整个服务站值班的考勤工作,对值班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整理,而且今年会保证值班的质量,严抓签到后但不值班的这种现象,来提高工作效率!

2、文档管理:

在这一学期综合部仍由专人负责服务站日常文件的印发与管理。同时以书面和电子档两种方式进行统一及时的整理与存档。进一步规范文档格式与文件管理。做到所有公务文件具有统一格式与样板,全面实现服务站文件管理规范化,统一化。

3、事务通知:

及时传达老师及各部长的各类通知,使信息及时准确传达到各部门,方便工作正常开展。应急机制的制作与初步宣传。制作站员空闲时间表,使人力资源的调度达到化,提高服务站的工作效率。

4、书写招聘信息:

本学期书写招聘信息是综合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部将及时书写招聘信息以确保招聘会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到书写格式正确、书写内容的完整、不浪费纸张,并将写好的招聘信息按序号排好以便查询。安排专人负责“招聘会周周见”宣传单的张贴,做到及时将招聘信息发布到各个系。我们会集思广益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中吸取经验,提高书写的质量,更好的为招聘会服务。

5、相关活动:

如果有可能的话综合部会和各部商量对青蛙市场进行改革创新,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提出建议,对于每个意见综合部都会认真考虑的。对于服务站举办的各项活动,我们综合部作为服务站的大本营,都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投入到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一系列的后勤工作中。我们会与各部门共同努力,为我们服务站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而不断努力!

三、部门建设

1、首先,我们会加强对部员的管理,我们会通过例会、培训、集体学习等方式,提高部员的整体素质,增强部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位部员都要有较高的工作热忱,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敏锐的工作头脑。

2、其次,进一步完善制度。在学期初针对本学期实际工作情况对《大学生自主就业与创业服务站的管理制度》、《文档送呈细则》等制度进行增补与修订,使综合部制度日益全面化、规范化。

3、最后,我们会对各部门的例会情况进行统计,会制定服务站内部奖惩制度,力求将各部门、各成员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制定出较完善的内部处分机制。

四、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5.隆里乡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新机制 篇五

自 查 报 告

隆里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和谐人口为总目标,树立发展、以人为本、法治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优质服务,合理地利用和配置社会资源,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推进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三个转变”,加快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依法管理

1、建立和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人口计生群众工作“八项纪律”和行政执法“十禁止”规定。

2、抽象行政行为合法。

3、具体行政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无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无行政执法不当引发的计划生育恶性案件。实行一孩生育办理服务证,计生干部上门提供优质服务,由群众按政策自主决定生育时间,备案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再生育审批无差错和乱发生育证行为,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4%以上。

4、信访渠道畅通,办案制度和程序规范,无集(群)体上访。

5、计划生育政务、村务公开。设立固定公开栏,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规范。民主评议、群众举报、责任追究等执法监督制度健全落实,渠道畅通。

6、将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加强人口计生干部法制培训工作,人口计生干部对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7、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和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落实率为100%。

8、行政处罚、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及执法主体合法,程序规范,一事一档,实行收支两条线,无截留、挪用、贪污、私分行为。运用综合手段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问题。

二、村民自治

1、村委会计划生育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机构健全,村两委干部、计生人员职责明确,依法办事,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村计生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基本符合年轻化、女性为主、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要求,责任心强,服务群众,熟悉村计生情况,对计生政策法规的知晓率达90%以上。村委会“属地管理,单位负责,村民自治,村级服务”的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完善。

2、依法自治,维护群众计生合法权益。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章程、服务协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民主程序,群众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相关内容知晓率达80%以上。

3、民主监管,维护群众计生主人翁地位。建立健全计划生育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定、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计生干部绩效考评等制度,充分保障村民在计划生育中的民主权、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群众对自治的满意程度达85%以上。

4、村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工作落实。有计划生育宣传品、宣传阵地和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计生中心户、计生协会、生育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组织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健康检查和计划生育培训学习,做好已婚育龄妇女术后访视及药具随访服务,无溺弃女婴和大月份引产事件发生。按月准确上报各种信息及统计资料,台账健全、规范,无出生人口漏报、瞒报,无乱收乱摊派现象。

5、领导有力,保证措施落实。乡推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工作的具体措施或实施意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经费落实,村计生干部工资报酬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不低于村支记报酬的90%。

三、优质服务

(一)认真开展了避孕和生殖保健服务

乡、村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网络健全,公布了免费发放地点和电话。及时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咨询、随访、环情孕情和病情检测与技术服务。环孕检测率达85%以上,乡每年免费为辖区已婚育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B超检查(查环、查孕、查病)2次,免费上环等技术服务。推行避孕节育为主,通过入户,向育龄妇女宣传咨询服务,指导育龄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措施为 主的安全、有效、适应的避孕方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率达9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85%以上。通过开展避孕和生殖保健服务,降低了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发生率,乡每年在“艾滋病”日和日常工作中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让“防艾”知识深入人心。

(二)改革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

1、通过每年进村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殖保健、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使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逐年明显提高。

2、积极为生育以及采取补救措施的育龄妇女做好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的宣传和服务工作,以促进辖区长效避孕及时率提高。

3、通过宣传教育、查环、查孕、查病及生殖健康服务活动,使群众生殖健康保健意识明显提高。

4、通过婚育新风、关爱女孩行动工作的开展,加大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打击力度。

(三)建立出生缺陷干预制度

积极为已婚未孕人员宣传优生科普知识,开展孕前检查和健康体检,向已孕夫妇宣传优生优育知识,进行孕期B超检测,提供孕期保健服务。大力推广应用叶酸片。实施宣传、筛查、转诊三级预防制度,最大限度减少病残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今年我乡邀请黔东南妇产医院和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医师,为全乡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检查。同时还邀请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中心医师,为辖区的乡、村计生干部讲授出生缺陷干预相关知识,使辖区计生干部认识到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四)建立和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库

乡建立了常住、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交流渠道畅通,统计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

四、政策推动

1、实施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对独生子女父母因重大疾病、伤残、死亡及因计生手术并发症导致的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实施救助。

2、严格执行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土地、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就业、教育、财税等社会经济政策。

3、深化、拓展计生“三结合”工作。工作职责明确,有年度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重点抓了计生贫困家庭的帮扶工作,让其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五、综合治理

1、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工作全局,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的责任制度,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综合解决人口问题和群众满意度的考核力度。

2、乡党政班子定期召开会议,制定措施,研究人口计生工作。明确职责任务,加强考核力度,兑现奖惩。

3、把人口计生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需要。

4、依法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责任,加强与公安协调,落实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原则,实行流入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属地管理、优质服务”工作格局。免费办理、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异地协商处理工作。

6.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篇六

实现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

工作新突破

----杨家河镇计生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委员:

欢迎您们莅临我镇视察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工作,现在就我镇落实县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指标执行情况.1、基本情况:全镇总人口6321人,育龄妇女1221人,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9.31%。

2、出生情况: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出生46人,其中男24人,女22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100,政策内出生4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100%。全镇一孩出生29人(男16人女13人),二孩出生17人(男8人女9人)。

3、避孕节育情况:全镇前九个月共采取避孕节育措施46例,其中女扎19例,放环26例,取环1例。

4、领取独生子证情况:期末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共计16人,其中子女在16周岁以下9人,今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人。

5、优惠政策情况:期末累计国家奖励扶助130人,独女家庭奖扶12人,特别奖扶5人;享受合作医疗补助174户,346人 ;独生子女保健费提高至20元,兑现1620元;投入3600元为100户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购买意外保险。

二、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开展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活动以来,我们按照创建工作“六化”目标努力打造 “宣传教育人性化、统筹协调一体化、科学管理法治化、优质服务标准化、利益导向多元化、群众自治规范化”的人口计生工作格局。始终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及时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了贯彻落实县创建省级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促进会议精神,示范引路、集中力量抓好杨家河社区精细化管理工作。经过充分准备,于5月31日在杨家河社区召开了镇村组三级干部和中心户长参加的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推进现场观摩培训会议,传达学习创建的意义、目的和要求,全面安排部署我镇落实创建工作。制定了《杨家河镇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另外抽调了一名领导,两名干部充实到计生队伍中,齐心协力抓创建。通过三个多月扎实工作,着力在调控、服务、管理、保障体系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和突破。

(一)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

1、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建立镇主要领导和人口计生工

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村(居委)制度,抓好人口计生工作。镇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能够协调好各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机制,定期分析、研究、会商人口计生工作。

2、镇计生办、镇卫生院、服务站、派出所等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工作机制。今年集中开展打击“两非”行动两次,严格B超和终止妊娠药物市场的监管并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做到人口信息互换互通,有效地稳控了我镇出生人口性别比。截止6月底,我镇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我109::100,二孩男女出生性别比为88.8:100。

3、强化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三个一”的管理,综合分析、定期通报、季度报告、考核评比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考核力度,强化“三个一”的管理机制,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强化计生“三个一”奖罚考核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镇村组三级干部的职责任务、考核奖罚办法和措施。

4、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今年我们抽调业务娴熟、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干部充实到计生办工作,强化了计生工作的管理服务力度。加强计生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对责任心不强,工作质量不高,造成落后被动局面的,及时予以调整。

(二)依法行政机制进一步规范。

我镇今年以来始终落实计生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程序,落实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推进诚信计生活动深入开展。严格按照省上“七个不准”要求,规范行政行为,无乱收费、乱

罚款、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干部学习培训,改变过去简单的工作方法,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无计生信访案件和办案不规范现象。

(三)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镇建立了以“泾洋服务站为龙头、镇中心卫生院为重点、镇计生办为纽带、村服务室为依托”覆盖全镇的服务网络。定期开展“三查”服务,全年已开展三查三次,累计应查975人,实查962人,三查率达98.66%,其中重点三查对象三查率达100%。认真实施农村第三周期“母亲健康工程”,应查511人,实查486人,检查率95.1%,患病23人,治疗23人,治疗率100%,通过健康检查,使患病妇女及时得到诊疗,深受群众欢迎,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四)宣传倡导机制进一步广泛深入

1、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生政策4次,人口学校培训9期次,不断深化对人口理论、计生法规政策的学习,勤思考,重点对镇村组干部、中心户长、育龄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2、开展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优生优育、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文化建设活动,精心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人口文化阵地和宣传品,在移民新区建1处人口婚育文化广场,在贺家山村和政府机关各建1所人口文化大院。

3、计划在210国道通车之时,建好国策宣传一条街、一条路和镇村两级人口文化大院 和人口文化广场等计生宣

传文化品牌。通过一系列宣传载体建设,大力弘扬文明、健康、科学、进步的婚生育文化,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五)利益导向投入进一步加大

1、全面落实奖励扶助政策。认真落实兑现了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农村放弃二胎家庭奖励、农村独女户家庭扶助、农村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新型合作医疗中的补助、城市独生子女父母补助、独生子女和双女绝育户子女中考加分及独生子女保健费等计生优惠政策,严把奖励对象的审核、上报和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确保计生优惠政策全面、及时兑现到位。

2、整合部门资源,做好计生优惠政策与民生普惠政策的衔接。在农民工培训、生育保险、关爱女孩、扶贫贷款、集体林权改革、项目规划、移民搬迁、家庭创业等方面对计生家庭进行“特惠”倾斜。截止目前移民搬迁扶持30户计生户、扶持家庭创业计生户1户,投入3600元为100户双女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家庭购买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险。

(六)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村民自治章程必须合法和以人为本;二是村民自治开展工作程序的合法性;三是村民自治必须保证群众的广泛性。只有得到群众真心拥护的群众自治机制,才能真正起到引导、示范、促进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在开展村民自治工作以来,广大计生户和群众一致拥护,积极参与相应,形成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良好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县政协的关心支持、县计生局的精心指导下,镇村干部齐心协力抓计生,我镇的计生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创建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重,投入大,严重缺资金,为了创建大局负债运行。建议加大对镇村计生经费投入。二是流动人口计生管理难,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有待加强;三是农村长效节育措施落实难度大,知情选择和考核任务两难,建议在考核机制上进行改革,以便更准确服务管理育龄群众;四是基层基础工作仍有待加强;五是违法生育处理难,群众意识淡薄,无硬措施。建议加大违法生育行政执法处理力度和法院执行力度。

杨家河镇是镇巴的北大门,随着210国道改造通车,经济面貌和各项社会管理的发展要有新起色和新面貌。计划生育省级综合改革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则是摆在我镇当前的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县计生局已确定在我镇打造1-2个亮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工作压力大,但我们相信有县上四大家的正确领导,县局的精心指导和各位政协委员的关心支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造好计划生育创建工作的第一道门户。

7.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篇七

【发布日期】2006-01-03 【生效日期】2006-01-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解放军、武警部队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委机关各单位,各直属、挂靠单位:

现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根据地区和部门实际,做好安排部署,推动工作落实,确保目标实现。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 ○ ○ 六年一月三日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

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国家人口计生委决定,在过去五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

一、充分认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重要意义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的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道路的创新发展。在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的思路、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开放的胸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和人力资本。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选择。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现,人口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因此,必须改革创新,把工作从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方式方法中解放出来,纳入法制和制度的轨道,使之不因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或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程度的重要途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现阶段,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还得不到很好的满足,计划生育家庭还有许多实际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工作新机制的核心理念是民主、法治、服务、利益,反映了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本质要求。通过机制创新,切实改进工作,维护群众权益,反映群众诉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树立我国负责任人口大国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千年发展目标”,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应当积极参与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不断提高国内工作水平。倡导共存、共享、共赢,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合作与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繁荣与进步。

二、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要着重把握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等五个方面,着力在制度(指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政策、规定等)、器物(指组织机构、设施设备、人员、经费等)和载体(指具体的管理和服务活动、行为等)建设三个层面求得突破。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解决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力争2010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工作新机制,率先实现部门工作法治化。

主要标志: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2010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控制在13.7亿以内;?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实效,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矛盾有所缓解,人口安全形势趋于改善;?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管理、服务和协调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框架:

――依法管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人口计生工作者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加强监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村(居)民自治。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和村(居)民委员会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行计划生育政务、村(居)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计划生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能力建设,搭建政府部门与群众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制度化的交流合作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疏导社会矛盾。

――优质服务。坚持巩固和发展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建设社会主义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咨询。加强研究和规划,推动生殖健康产业发展。

――政策推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和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益导向机制。组织实施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探索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困难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确保各项奖励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

――综合治理。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部门协调力度,落实责任,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

三、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主要思路和任务

“十一五”时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要着重推动五个方面的创新:?

(一)理论创新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发展人口科学,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实践最新发展成果、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

――把人口理论创新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课题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立研究的长效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平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应用和对策研究,加强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宣传和推广,促进理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加强对理论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的理论创新工作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批理论研究人才。

(二)制度创新

――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从实际出发,探索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有效途径,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

――把国家和省级人口计生委的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研究战略、制定规则、创造环境、依法行政”上来。议全局、抓大事,增强总揽全局、民主科学决策、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综合协调的能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强化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部门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加强对工作过程的动态监测和评估,把基层的注意力引导到服务群众、提高群众满意程度上来。?

――推动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由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负责、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

(三)科技创新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人类生殖基础理论以及生殖健康、出生缺陷、主要生殖系统疾病等的研究,推出一批科研成果。?

――大力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群众提供经济适宜、避孕效果好、毒副反应小的新型避孕药具。加强避孕药具使用不良反应监测,科学编制政府采购目录,推动避孕药具的更新换代。?

--推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为平台,促进形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研基地和企业集团。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产业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优化队伍结构。重视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四)能力创新

――实施“甘露计划”。巩固和完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以县站和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重点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五种职能。?

――加快推进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设,继续完善政务信息系统、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推进“三网一库”建设。以信息引导服务,提升工作水平。?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员准入、培养使用、有效激励、监督退出等机制,形成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探索干部队伍职业化发展道路,开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加强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理顺人口计生部门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五)载体创新

――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倡导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的社会新风,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促进生育文明。采用综合措施,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实施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

――深入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活动,实施以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组织实施好“关注妇女,抗击艾滋”活动,以关爱妇女和家庭为重点,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咨询和服务活动,推动对艾滋病困难家庭的救助,提高社会公众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与联合国机构,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有关国际、地区和国家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好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第六周期项目、中国/福特基金会优质服务项目、中日合作中国中西部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及其他合作项目。?

各地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促进各项目、活动经验的整合与提升,推动工作新机制建设。

四、加强对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是政府行为。人口计生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将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与各部门、各方面的改革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工作新机制建设的合力。?

科学制定规划。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工作新机制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纲要,细化改革任务,明确实施步骤,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强化成本效益观念,统筹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基层的实际承受能力,使改革进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要求相吻合,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前进方向相适应,防止出现脱离实际、盲目冒进的倾向。

切实抓好试点。国家和省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注意选择和抓好不同类型的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解决制约工作新机制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政策、经费、项目、考核等方面给予试点地区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强试点地区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试点模式和先进经验的总结提炼,加大教育、培训和倡导力度,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入。

改进考核评估。加快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及其考核评估体系。科学设置考核内容、标准和权重,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地确定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鼓励创新,不求全责备,引导综合改革和工作新机制建设沿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道路顺利推进。

8.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篇八

各区(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客观要求。为了服务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就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促进我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综合改革、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指人口各要素变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并使人口的再生产、素质、结构和分布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关系向更高级均衡状态发展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连续10多年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但是,全市人口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口迅速转变带来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正在陆续显现。主要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市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相对总体不高,人口流动和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交织和综合作用期。人口总量惯性增长决定了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人口素质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尖锐且逐渐上升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外来人口流入保持较高强度,使社会服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等。因此,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的“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的要求,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相关领域的改革协调

推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当成为我市人口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二、深化综合改革,促进我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协调推进,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系统性改革,进一步转变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构建与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适应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的体制机制,确保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任务。

(一)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实行人口和发展综合决策,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把人口问题纳入整体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坚持实行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部门配合,协调落实相关部门履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职责。加强与计划生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人口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努力形成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利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人口理论教育工作、社会主流媒体和系统宣传网络等形式开展宣传,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认识和支持。积极推进人口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研究推动人口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积极推进生育文明建设,促进群众婚育观念和行为的改变。

(二)构建科学管理机制。加强人口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深入研究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间的内在规律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规律,为建设人口均衡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和依据。构建中西部地区人口战略研究高地,创

新人口理论与研究方法,区(市)县每2年至少要完成1项以上调查与研究课题。认真清理、做好地方性法规、规章的修改完善,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统一的实现形式、路径。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大对重大案件的预防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以重大侵权案件“一票否决”为核心的行政问责制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治理职责和任务,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力度。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动与公安、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人口信息交流与共享,逐步完善全员人口个案数据采集及变更工作机制,科学把握人口变动和计划生育工作动态。建立人口预警公报制度,区(市)县每2年发布1次人口发展状况报告。继续改革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

(三)构建优质服务机制。“十二五”期末,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满覆盖。完善孕前优生服务政策,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健全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体制、机制。开展“心连心”救助健康工程、“聆听和谐健康工程”和“一对一”优生遗传咨询服务。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提倡安全有效适宜的长效避孕措施。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推进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加快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突出计划生育特色,坚持服务机构公益性质,到2015年基本建成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村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多渠道建设人口文化服务阵地。深化药具体制改革,实现药具发放全覆盖,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市场的监管。构建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探索推进成都经济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体化。积极促

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婴幼儿早期教育,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

(四)构建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和完善现有奖励优惠政策,提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标准,争取在“十二五”期末建立全域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城镇计生家庭年老一次性奖励制度和计划生育基本项目的免费服务。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和“幸福工程”等社会公益项目。围绕计划生育家庭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探索建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扶助、农村长效节育措施奖励、独生子女助学工程、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安居救助和计划生育手术保险等制度。积极推动有关计划生育政策与相关公共政策的衔接,建立人口计生部门有效介入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和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叠加机制,加大对偏远地区、贫困人口发展扶持力度。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征地补偿、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等公共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利益的影响,并做好政策衔接。

(五)构建群众自治机制。推进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落实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规范,建立“两委负总责,专干抓落实,协会做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当主人”的农村社区自治模式。在城市,建立“社区负责、单位配合、物业协作、业主参与”的物业小区工作模式。加强对村(社区)的指导,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居)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推广“全程代理服务”、“民主恳谈会”、“居民议事厅”等工作模式。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接受党内、人大、司法、行政、群众及舆论的监督。深入推进便民维权活动,开展“阳光计生”行动,办好“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不断完善社会监督。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大信访事项督办督查力度,探索建

立社情民意汇集分析、矛盾排查预警、信访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程度。

(六)构建人财保障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引导干部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认真实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培训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培训效果。加强职业化建设和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强基提质”工程,大力推进职业化建设,稳定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提高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和村专干的政治生活待遇,努力建设一支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特征的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人口计生队伍,促进宣传倡导、科技服务、信息综合、群众工作和行政管理为一体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的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等所需经费投入到位,体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探索开展人口计生公共财政绩效评估。

三、切实加强领导,有力、有序、有效深化综合改革、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充分争取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全力支持改革,共同参与改革。市人口计生委要进一步完善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区(市、县)要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负责督促落实相关各方责任,领导和组织本地区、本单位和本部门的综合改革。

(二)加强调研,着力指导。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请教,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注意调查研究方法,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通过调查研究,理清

存在问题,根据各地的形势、工作条件、工作重点的不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推动破除现有体制机制上面临的障碍。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从2011年起,要根据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和自身实际,各区(市)县每年都要确定1项综合改革项目,并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情况将作为评选、推荐、有关先进和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

9.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相关部门职责 篇九

关于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

意 见

(2004年6月22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是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一法三规”和省“条例”,以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综合改革为主要内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干事创业,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机制,各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经济成份、生产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加之现行的生育政 策、传统的生育观念和实际人口控制能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一是由于我市人口基数和人口再生产惯性大,今后5年人口出生开始进入结构性高峰期,每年出生人口都将在10万人左右,低生育率和高增长量的矛盾十分突出,稳定低生育水平形势十分严峻。二是长效工作机制还不完善,运行质量不高。现有的低生育水平很大程度上是靠行政、经济措施实现的,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脆弱,工作开展不平衡。尤其是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漏洞较大,人口控制能力有所弱化。三是综合治理人口工作还有较大差距。晚婚率下降,性别比失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计划生育社会保障能力不足,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对违法超生和拒绝管理的人员处罚惩戒执行不严格。四是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够,社会上对计划生育政策存有误解和模糊认识。一些群众片面强调权利,拒绝履行义务,超生势头和瞒报现象增加。五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同志对人口问题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思想,抓工作的热情不高,手段不多,力度不够,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没有解决好。

必须明确,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一法三规”和省“条例”为准绳,以创建国家和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示范乡镇和模范村活动为主线,进一步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进程相适应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整体工作再上新水平,为促进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1、坚持依法行政,实行依法管理。按照国家“一法三规”和省“条例”,进一步加强以普法、执法和监督为重点的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补救措施推行计划生育的管理方式。加强违法生育处理,强化孕前服务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依法增强对违法生育的控制能力。各级法院要加大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司法介入力度,促进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县、乡两级要依托现有计生队伍,建立计划生育执法组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特别是对各种违法违规收费问题,一经发现,要依法处理,追究责任,并在人口责任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

2、加强协会建设,推进村民自治。按照“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的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和完善村级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引导群众在计划生育上做到自治、自主、自觉,不断提高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落实率和有效率。指导村级依法修订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帮助监督村级切实履行好计划生育职责,搞好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审批生育指标时,要由5名以上协会会员签字后上报审批。重视基层协会建设,加大对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人、财、物的投入,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在村民自治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村、先进村、合格村创建活动,重点在加强后进转化、提高创建质量上下功夫,确保创建活动健康发展。

3、强化属地功能,完善城市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职能。把城市流动人口、离职(失业、待岗)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纳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范畴,依托社区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工作机制。城市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所有单位履行计划生育情况,进行指导、考核、评议和监督。各级党政机关、各类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及开发园区、物业管理机构等,都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服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自治组织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实行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设立必要的工作机构和人员,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等有关政策和保障措施。要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物业管理机构,建立包括公安、工商、劳动、民政、卫生、房管、教育、财政、计生等部门基层组织参加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社区居委会要加强与流动人口户籍地的联系,向流动人口提供宣传教育、避孕节 育、生殖保健、劳动就业、生产生活、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并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

4、坚持标本兼治,搞好出生性别比平衡控制。大力宣传保持出生性别比平衡对国家、民族、社会、家庭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倡导现代生育文化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强晚婚晚育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时,应向未婚青年宣传实行晚婚和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好处,建立婚姻登记通报制度,每月定期向同级计生部门反馈婚姻登记情况。乡村两级要落实对育龄对象的月随访服务制度,预防无计划人员意外妊娠,避免计划人员怀孕后擅自终止妊娠现象发生。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B超执机管理,强化B超执机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B超执机操作规范,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依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单位和人员。建立终止妊娠报批制度。凡是计划内怀孕满3个月以上,确需终止妊娠的,必须报经县级计生部门批准,意外情况来不及报告的,要在12小时内报告,严格禁止选择性终止妊娠;凡是没有办理报批手续的,视为擅自选择性终止妊娠,依法给予严肃处理。要抓好出生婴儿落户工作。公安部门在办理落户手续时,要首先查验计生部门出具的证明,没有计生部门证明的暂不落户,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计划外怀孕、流产、超生、漏报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服务,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工程

1、大力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以满足群众日益 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硬件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制度,明确服务职责,量化服务指标。要深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信息资源,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探索“一站两制”和“两站合一”的做法,抓紧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做大做强计划生育服务产业。充分发挥计生服务站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实施避孕节育、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使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成为网络健全、技术过硬、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市场主体。

2、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各级要以争创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和计划生育模范村“三级联创”活动为契机,对照“八好标准”,查找问题不足,狠抓薄弱环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程。每年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一批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和先进乡镇。力争到2005年,诸城、昌邑、青州等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达到国家级标准,安丘、寿光、临朐、昌乐、高密、寒亭达到省级标准,其他县市区基本达到省级标准;到2007年,所有县市区都成为国家级、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或达到先进标准。

3、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应用。把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推进计划生育整体工作向高层次、新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力,本着“建用并举、以用促建”的原则,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尽快构建起以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电子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为主要内容,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框架,以市、县、乡三级网站 为平台的计划生育内部信息网络系统。要依托政府信息网,加快计划生育部门与有关部门间网络联接,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形成上下互联、左右互通、立体交叉、四通八达的计划生育信息高速公路,达到“辅助决策、指导管理、引导服务、提高效能、群众受益”的效果。

4、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把计划生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体系之中,通过整合宣传、文化、教育、科技、新闻资源,开辟多种宣传渠道,不断丰富宣传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针对性,提高说服力,尽快建立起社会化宣传与群众性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新机制。要大力普及推广“四个一”,在进村入户上做文章。即上好计划生育一堂课,向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建设一条宣传街,广泛宣传科普知识、法律法规和新型生育文化;结合随访服务,每月定期向育龄群众发放一张宣传教育明白纸,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教育;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一支宣讲团,巡回到村宣传教育,使国情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计生光荣、超生可耻的舆论氛围。

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1、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必要支出项目。各级政府要按规定标准,把计划生育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统筹安排各项必要的计划生育经费:对农村育龄群众基本技术免费服务经费,由县级计生部门根据年度各项手术例数和结算标准进行合理测算,市级财政承担 10%,其它由县级承担,纳入年度专项预算;对独生子女和符合二胎生育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家庭的奖励费及补充养老保险财政补贴部分,城镇常住居民中的失业人员和农村常住居民由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负责兑现,确有困难的,由县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及补贴,根据核定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纳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村计生专职主任享受村主任待遇,育龄妇女小组长领取误工补贴;各级计划生育机构经费,“十五”期间按照财政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基本建设和设备仪器购置所需经费,列同级财政专款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零级预算,合并统计测算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各项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投入。县乡财政预算中核定的计划生育经费项目和数额,要同时上报上一级财政和计生部门备案。

2、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制度。财政部门要按预算进度及时拨付,计生部门要严格执行预算,按预算核定的项目规范支出。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本着节俭效能原则,精打细算,压缩开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要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向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社会抚养费由当事人向县级财政部门指定的金融机构缴纳,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类行政处罚、收费、审批事项以及各种保证金、押金一律取消。

3、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监督。加强计划生育经费监管,成立由财政、监察、审计、计生等部门参加的计划生育经费管理指导小组,实行计划生育经费报告制度。各级计划生育经费上缴、管 理、拨付、使用等情况,每季度要向上一级管理指导小组报告。市、县领导小组要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准确掌握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纠正。对违反计划生育经费管理制度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根据有关规定从严追究责任。

五、整合社会资源,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推动机制

1、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优先优惠政策。要从群众需求、部门职能和本地实际出发,对独生子女或其父母上学、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倾斜照顾。在初中升高中工作中,同等条件独生子女优先录取;同等条件优先安排独生子女就业,优先培训独生子女父母中的下岗职工并优先安排再就业;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到非赢利性医疗机构就医享受一定优惠;鼓励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民营经济,优先承包、租赁国有厂房、土地、果园、水面等资源,并享受一定优惠。

2、健全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保险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探索建立完善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父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独生子女、双女户父母年满60周岁后每月享受一定数额的政府奖励,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总体规划。各级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计生等部门及社会保险机构,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大计划生育保障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感到光荣、经济上得到实惠、养老上确有保障。

3、大力发展社会养老和社会福利事业。按照“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协会承办、市场运作、居家托老”的思路,直接并动员鼓 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会养老和社会福利事业。民政、计生部门要深入推广计划生育居家托老的做法,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敬老院、老年公寓,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

4、重视对计划生育弱势群体的救助和扶持。抓紧探索建立对农村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政府启动、部门联动、社会捐助、基金救助机制,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当前,突出抓好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采取政府投入、社会筹集、个人捐助等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使县级公益金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个人捐助必须依靠宣传、坚持自愿,杜绝强迫命令或与生育计划安排挂钩的现象发生。

六、强化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始终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

1、牢固树立人口安全观,做好人口规划和调控工作。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人口发展研究,把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充分考虑到人口、人才、人均因素,制定出台重大经济社会政策都要有利于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重视加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本着“精简、规范、优化、提高”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界定、严格规范县、乡行政、服务机构和村级计生干部的数量、结构和职责,配齐配强班子和专业技术力量,着力加强行政管理、群众工作、技术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和 培养工作。有条件的地方,乡镇计生办主任可由副科级干部担任;条件不具备的,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兼任。深化计划生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计生部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全面实行岗位竞争制、责任承包制、工资统筹制、服务承诺制,加快建立能上能下、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管理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

3、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决定》和《人口法》的要求,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责分工和考评办法,切实履行计划生育职责,做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制定出台政策,必须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拔使用干部、开展评先树优活动等,都要事先征求计生部门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部门履行计划生育职责情况纳入综合考核,实行半年调度,年终考核,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4、建立完善计划生育考核评估工作体系。发挥责任目标考核的导向作用,加快考核体系建设,实行党政保障指标汇报制、工作指标评估制、控制指标考核制。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责任制,实行年度考核、离任审计、追踪奖惩,严格实行“一票否决”。改革考核内容和办法,本着“突出重点、明确导向、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和完善经常性考核办法,加强对重点问题的单项考核,把各级的注意力和工作重点逐步引导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上来。

上一篇:党校培训心得.程凯下一篇:三严三实专题二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