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笔记散文(精选11篇)
1.乡村笔记散文 篇一
《渐行渐远的乡村》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渐行渐远的乡村》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夫年届七旬,经历了世事沧桑,看惯了世态炎凉。花开叶落,春去冬。亲人离世,故友分手。若大年纪,早已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看淡了人生风云变幻,早没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谁知道又让贺晓林的散集搅得心潮迭起,夜不能眠。深藏在心底的过往岁月,如古井波谰,浪花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如同年轮勾起心头那永远难舍的乡愁。
晓林给我寄一本他的散集《渐行渐远的乡村》(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碰到好的便爱不释手,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拆开包装,一股墨香扑鼻而。封面上,门口的大槐树染满了岁月的风尘,小院里那是从小就住在里面的一坡流水的偏厦,古老的碾盘上是沉睡多时的石碌碌,路边的草丛中能听见蟋蟀在鸣叫,背着手,穿着大裆裤低头迈步的行人,那是到镇上去赶集的二大爷,寂静中听不到鸡叫狗吠,映入眼帘的是《渐行渐远的乡村》……
一本散集,滿纸乡愁情。字里行间勾起我童年的记忆,大事小情都是我儿时的梦幻。迷离的双眸渗出点点泪花,惆怅的心底湧出说不清道不白的酸楚。我哭了!泪蛋蛋里裹着幸福。我笑了!又回到儿时那难忘的时光。好你个晓林,为啥非要把朵爷沉寂的心搅得这么木乱,心底最柔的那根弦也让你拨得颤悠悠的。
夕阳西下,火烧云染红了西边的天际。极目南眺,啊!那是我渐行渐远的乡村,那是我亲亲的故乡,那是生我养我魂牵梦绕的家乡。那里有黑池的餬饽、坊镇的踅面、路井的辣子豆腐、还有桥头河的大白菜。村头那口岸边有棵桑椹树的池塘还在吗?我曾牵着大黄牛在池边饮水,偷着下涝池游泳被妈妈追了半条巷子挨打。门口的老井还在吗?甘冽清凉的井水熬出的小米粥又香又甜,真的不要搁碱面。巷院里的大哥大嫂、五叔十婶你们还好吗?
晓林出生于1972年,那一年我离开妈妈和那个小村庄,背井离乡到韩城当了一名煤矿工人,从此,真的与家乡渐行渐远。和晓林相识于《金水学》,虚长2岁,算得上忘年之交,虽未谋面,却已神交。大概出于偏爱和乡党之缘,非常喜欢晓林那透出浓浓黄土味的作品。前年,我曾写了一篇,《昨日丝弦入梦一一贺晓林作品欣赏》(金水学2161128)。今天又重新翻开一看,显然那时对晓林学创作的认识仍显浮浅和潦草。
《渐行渐远的乡村》应是散类集,包括叙事类和抒情类散。可以看出,晓林的大部分散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描写突出、具体,同时表现个人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充滿激情、深沉和饱满的感情。晓林能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创作的目的在于它的审美价值,其所以喜欢晓林的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让读者感受到审美的体验,有思想上的共鸣。跟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跌宕起伏,和作品中的主人公一块哭,一块笑。我想,“味同嚼腊,束之高阁。”与“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正是读者对作品审美体验的诠释吧。
大多和我同年龄段在外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从小生活在农村,犁田耙耱,春种秋收。出于某种机缘,离开农村,外出工作,但父母亲还在农村,根还在黄土地里。虽然居住在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里,骨子里如烙印般的乡愁之情却永远扎在心里。乡愁是与生俱的一种情愫,越是年龄愈长越发浓烈,有时候会让你寝食难安,不经意间的触动会让你潸然泪下,晓林的作品恰好戳在了人心底最深最柔的地方。
开篇《渐行渐远的乡村》一下子把你的灵魂甩在了记忆中的小村里。东方欲晓,雄鸡高唱,羊儿咩咩,黄牛哞哞。麦浪翻滚,玉米拔节,棉花似雪,果实累累。老爷爷烟袋锅叩响,老婆婆纺线车吱扭。屋顶上炊烟袅袅,巷院里狗吠鸡叫。夕阳下农人归,池塘边毛驴撒欢。远处传秦腔的高吭,笑声中透出丰收的喜悦……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已渐行渐远。母亲健在的时候,那里是我的家乡。妈妈走了,那里成了我的故乡,回家的脚步越越少。村头的小学校人去楼空,许久没有朗朗的读书声了,听说孩子们都去镇上和县城上学了。村落里几乎看不到小伙子,都去外地打工了。田野里只有老头老妇在忙碌着。小时候偷着游泳的池塘填平了,巷中间那口曾经天旱救过命的古井也被填埋了。钢筋水泥楼房取代了传统的`农家小院,农耕明在逐渐消失。也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博物馆看到牛驴骡马的动物标本了。晓林说,“乡村是社会的缩影,乡村是中华传统的发地。……曾经美丽的小村庄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荒芜的村庄、留守的村庄和记忆中的故园。”明的发展伴随着传统的失落,是喜?是忧?不得而知。
合阳这块黄土地是晓林创作的泉,他生于斯,长于斯,创作选材在于斯,这也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晓林极好的把握了创作的取材角度,生活中那些极能触动人灵魂内核的人和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魄、豪情激扬,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晓林的每一篇作品,写的都是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都是熟悉的经历过的生活,因而他的创作才能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他善于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积累生活,积少成多,积腋成裘。在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假、大、空。叙述的事真实、贴切,笔下的主人公栩栩如生。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了《母亲的手》,“凭一把小剪刀、一枚顶针和一个捏子,还有红、黄、绿的染料,把花馍捏到了北京。”母亲用她的一双手撑起了家,撑起了生活,撑起了儿女的天,一个极其普通的母亲形象在读者的心里却显得无比伟岸高大,因为那是我们的娘亲。我们认识了命运多舛,为人正直,是非分明的大伯父。我们看见了忍气吞声,小心谨慎的志毅伯,一个小人物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疯狂和荒唐。还有会纳布鞋的老爸和憨憨的晓武。从外曾祖和鲁讯先生的交往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人形象。这一切,不就是“学创作于生活。”的最好论证吗?
在艺术门类中,戏曲用声腔和肢体讲故事,影视用画面讲故事,学则用语言和字讲故事。全国散学会会员李宗奇先生说,“晓林的散,不论写亲情、友情还是风土人情,语言随性、常态、温润,不做作,不妩媚,土土的,涩涩的……,这种透着质感的语言,正是的血脉与精气。”一个“土”字和“涩”字,提炼出了晓林在作品语言上的精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一方水土也彰显出语言上的地域特色,巧妙地运用语言上的地域特色,也成为学创作中的一大亮点。老舍先生用北京官话创作的《四世同堂》,你能感受到北京语言中“儿”话音的特色。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看就知道是描写陕北的作品。晓林的散作品透出浓浓的黄土味,他的语言不温不火,不惊不乍,平铺直叙,情并茂,亲切贴心。他在修辞的语言运用上炉火纯青,得心应手,随意拈,恰如其分。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的点缀修饰,没有一口气念不完的倒装句,也没有貌似时髦的现代网络用语。不娇柔,不做作,不哗众取宠,不故作媚态。读他的作品,就好像在田间地头和老农谈风调雨顺,牛肥马壮。像坐在热炕头和老奶奶聊家长里短,儿娶女嫁。像久违的朋友见面推杯换盏,互诉衷肠。农民的语言往往粗糙中透出哲理,一句话引伸出一个道理。就像《引火》中母亲说的“树大分杈,子大分家,家家一个理。”还有大伯父说的“踢踢骡子好拽(音读e)手。”这样的语言既丰富了作品的看点,又显得浅显易懂。千百年流行在关中道的方言俚语,同样也是民族语言化中的一粒珍珠。《吃咧么》、《趣说咥》,让人一下子回到端着大老碗蹲在门口台阶上,一双筷子挑起裤带一样的然面的人群中,喊一声,“吃咧么!没吃,!咥一碗。”就连《巷子里的吆喝声》也构成了学作品中的吟唱。小炉匠、堌漏锅、鐎猪的、卖菜的,“驴笼头、马岔子、用不成的撩撇子,烂铜烂铁换洋火咧!”曾经熟悉的而又久违了的吆喝叫卖声,仿佛让人又回到了那个天真烂漫的岁月里。偷着拿红薯換老糖,大概这是年少的时候都干过的糗事。突然想起小时候常听到的吆喝声,“染布咧!黑池的染坊咧,谁染毛蓝布哩!”
散创作离不了情感的渲泄和寄托,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都是散创作的方法和技巧。那些隐藏于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真挚,越能打动读者,并产生心灵的震颤或引起深刻的记忆。用情虚假,一味拔高,歌功颂德,或情绪低落,盲目贬低,这些都是散创作的大忌,一定要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
晓林极好地把握了在创作中情感表达的含蓄和克制,而把更多的思考和体会留给了读者。在《引火》一中,通篇没有一句情感的渲染,但却荡起读者心中的波澜。引火是农村再普通不过的一种习俗,从老屋给新家引火,象征着家族兴旺,香火旺盛。但毕竟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分家而居,喜悦中夾杂酸楚。晓林没有流露出内心的情感告白,引火的过程却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巷道里,我提着火盆先行,弟弟紧随身后。天很冷,但是还好,满天星斗,注定今天是个晴朗天。出了巷子口,我转身把火盆交给弟弟,并默默地护送他走向新居,为的是顺利把这盆有着老宅先祖灵气的火带到他的新居。”短短的一段字,把时间、地点、人物、事、过程、动作、心理等,全部展现在读者眼前,极富画面感。无言胜有声,无情胜有情。体会到的是同胞兄弟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真的让人泪眼濛濛。
在《志毅伯》中,晓林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体会。志毅伯年轻时的遭遇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冲击,为他感到不公和同情。在儿子的婚礼上,“凯丰携着娇妻给坐在轮椅上已是滿头的老母亲鞠躬,喊了一声”妈!“便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双膝重重跪在地上,头磕在地上,泣不成声。”读者看到这里也不禁潸然泪下。2017年,《韩城学》发表了晓林的《晓武走了》,在韩城学圈引起轰动,阅读量达几千人次。晓林笔下的晓武,虽然智障,却忠厚善良,为人诚实。母亲去世,憨憨的晓武撕心裂肺的号啕,“我没有妈咧,我咋成了没妈的娃咧。”闻者无不为之动容。晓武外出打工不幸身亡,一个纸糊的偶人成了他的冥妻。看完了,读者的心却却久久难以平静。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晓林曾有20年戏曲工作实践,在线腔戏曲天地里,竹音丝弦绕梁,鼓钗金石齐鸣,十字架上,丝线缭结。幕后操偶挑线,台前栩栩如生。后因生活所迫,遂下海经商,“记得刚离开剧团时,我的心里很痛,那是一种痛彻心扉的痛。”,“一首经典的唱段在梦里唱醒了我,转身间才知道脖子下的枕巾已浸湿一片。我的眼眶湿了,心也湿了。好恨呀!既然离开,何必再入梦。”内心情感世界的独白和抒发油然而生,且给读者思想带强烈的冲击。
《渐行渐远的乡村》的出版,对晓林说“我的学梦才刚刚迈开一小步。”一个土生土长的合阳人,乡亲、乡愁、乡情是他永远难以割舍的情怀,也是他学创作永恒的题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乡村永远不会远去。
2.战痘笔记(散文) 篇二
某一天早晨照镜子的时候,我猛然发现原本光洁无瑕的额头长出了几粒小痘痘,我轻轻拨了拨刘海就挡住了它们。记得妈妈说过,这是我这个年龄的孩子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于是我没有太在意,甚至有一丝脱胎换骨、长大成人的窃喜。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仅仅是所有故事的一个开始而已。
上了高中以后,似乎是一夜之间,我的额头、脸颊上隆起了好多“小丘”,密密麻麻、红艳艳地连成一片,有的地方甚至发青发紫。那时的我,与先前那个虽不倾国倾城但绝对白净清秀的女孩简直判若两人。一开始,我固执地相信,任何东西都不能影响我的优秀,任何东西。于是我装作丝毫不介意这些可恶的痘痘,照旧在人前昂首而过。
其实正是爱美的年纪,终于,面对别人的指手划脚甚至冷嘲热讽,听到“烧饼皇后”的讥笑声弥漫在耳际,甚至回响在梦中,我清晰地感觉到了身体里那个叫作“自尊”的玻璃球噼哩啪啦地爆裂,尖利的残片重重地扎在心上,心中肆无忌惮地流血,翻江倒海地疼痛。我不得不屈服了,寻找一切对付痘痘的办法,也尝尽了一切它们所带来的苦恼。
听说一种肥皂效果很好,价格又很便宜,我风风火火地买回家用了一个多月,并不见任何效果。想想也是,如果这么轻而易举地就能解决问题,哪儿还会有铺天盖地的祛痘产品的广告?我又选了一种据说效果最好的洗面奶,用了一个多月,脸上的“小丘”反而像施了化肥似的愈演愈烈。
无奈之下,我跟着妈妈走进了医院的大门,那位皮肤科的主任医师花了一秒钟的时间打量了我一下,就一边拿起笔龙飞凤舞,一边问道,是来看青春痘的吧?我说,嗯。看着他的漫不经心,我宁愿相信这是举重若轻。他放下笔说,这药呢,一天一粒,千万不能多吃。嗯……看样子你还是高中生吧?那就没问题了。因为这药副作用比较大,如果孕妇服用会导致胎儿畸形的。我尴尬地看了妈妈一眼,心中暗惊,这药到底是害人还是治病的呢?那医生继续背台词一样地说,一星期来做一次面膜,少吃辛辣荤腥。嗯,就这样吧!
取了药后,我又躺在了医院美容室的床上。原本以为做面膜不过是涂抹些药水和药膏,可护士在简单清洗我的面部以后,拿起了一根十几厘米长的金属棒,一头是针状的,一头是圈状的。我还没来得及多想,她就用针状的那端刺破我脸上的每一个“小丘”。我感到一阵阵钻心的疼痛,手心渗出汗来。她又用另一端在我的脸上肆意地挤压,满脸火辣辣的疼痛此起彼伏,以至于相互纠结、蔓延。我紧紧地闭着眼睛,提着一口气,命悬一线的感觉竟真真切切。疼痛牵扯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几乎把我撕裂,但自始至终我都没有产生过逃离的念头,没有呻吟过一声。因为我相信,忍过了这短暂又漫长的几十分钟,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有的。我轻轻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坚强的小孩。护士把消炎药水小心翼翼地涂在每一个创口上,真是名副其实的“伤口上撒盐”啊,于是刹那间,泪水竟在我的眼角摇摇欲坠。
我把医生开的药虔诚地捧回家按时按量服用,疗效并不明显,我的嘴唇却开始开裂,像两片干枯的残叶,与湿润的春末天气显得格格不入。为了多喝几次水,我向老师请假在家上晚自习。此时的我对医生说这药能“致胎儿畸形”更是深信不疑了。它像一块容量极大的海绵吞噬着我体内的油和水。连我都要被它折磨得走了样,更何况脆弱的新生命呢?
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这种治疗方法宣告失败。但是我和爸爸妈妈却不甘心就此放弃。
听说中药的副作用小,适合调理身体,爸爸带着我拜访了一位颇有名望的老中医。老中医年逾花甲,头发花白,厚厚的老花镜片后面笑眼弯弯,给我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感。他在仔细询问了我的情况之后认真开出了一副方子,还说对治疗的效果颇有信心。我和爸爸千恩万谢了一番,欢天喜地地回了家。
从第二天早晨开始,面对着难以下咽的一大碗黑乎乎的中药汤,我眼都不眨一下,端起来咕噜咕噜就喝个见底,一天两次,从不马虎。果然,老中医的预言实现了,我的脸开始一天天好转起来。我欣喜若狂,两年来的痛苦和委屈似乎都烟消云散。我急忙叫爸爸又帮我买来了第二个疗程的中药,每天喝着竟不觉得有多苦涩。
原本以为“战痘”只是人生路上的插曲,虽然丝毫不优美,却是必须的佐料,熬过了,一切便柳暗花明了。想不到生活带给我更大更长久的考验,让这段插曲又持续了好多年。
当我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对中药汤甘之如饴的时候,胃却开始隐隐作痛,有一天晚上,甚至翻天覆地地疼起来。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医院挂水,医生听说我以前就常常胃不舒服,最近又接连喝了近一个月的中药,连连责怪我们怎么如此大意,中药喝多了也是会伤人的。
挂完盐水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胃痛缓解了好多,可是激烈的心痛却怎么也抑制不住。我抬了抬头,深吸了一口气,冰凉。为什么该忍受的我都已忍受,可想得到的却怎么都得不到?
后来,还没有吃的中药都被爸爸扔了,我的脸上又一次凹凸不平起来,“小丘”继续泛滥,我的青春竟是以这样一种无情的方式“绽放”。
爸爸再一次带着我,也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那位老中医。老中医说,既然这样,我还有一种办法,不过要受些皮肉之苦,你,能行吗?爸爸正在犹豫,我却坚定地点了点头。所谓的“皮肉之苦”来自于一种偏方,每隔四五天,便抽自己的血打入某些穴位,分别在膝盖附近、小腿和脚踝,接连进行二十次。据说这种偏方有奇效,治愈了好多人。虽然听上去让人生畏,但我总相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以前的遭遇大概只是还不够“寒”吧,于是我决定孤注一掷。
这样的治疗打乱了我“两点一线”的生活,正是期末复习的紧张时期,我却要奔波于家、学校和医院之间。第一次扎针的时候,眼见着细长的针尖扎进腿里,不知深浅,不知轻重,一向坚强的我紧张得差点昏了过去。但是那次以后,又尽量把自己塞进麻木的壳里,咬着牙忍受这一切。
三个月以后,二十次的治疗结束了。由于每次要在胳膊上抽一次血,再注射进身体一次,我的身上,不多不少留下了四十个针眼,当带着这四十个针眼站在镜子面前端详自己的时候,我哭了,这次不是简单的流泪,而是嚎啕大哭。
因为我的脸上,几乎没有好转。
爸爸心里的失望与焦急也在这一刻如火山喷发般释放出来,他对着泪眼婆娑的我大吼,有什么好哭的?咱不治了,看看能怎么样!
妈妈说,你就别骂她了,孩子的压力已经够大了……
那天他们散步的时候买了一瓶洗面奶带回来。我接过来,却不忍心告诉他们,其实这种洗面奶我很早以前就用过了,对我根本没有任何效果。我体会到他们的爱莫能助,以及和我一样的束手无策。
后来,我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也曾去过那里的医院,开出的药和以前用过的大同小异,疗效自然也微乎其微。
这些年来,我带着一张千疮百孔的脸一次次受伤、一次次挣扎,一次次地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我心力交瘁。
几乎每一次出门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因为每次认识新的朋友,尤其是嘴碎的女性朋友,都会对我评头论足一番。她们有的痛心疾首,说她们的某个亲戚和我一样“满脸青春痘”,不知道看了多少次医生,花了多少钱都没用,然后长吁短叹;有的唯恐天下不乱,说,唉呀,这样可如何是好啊,以后找男朋友、找工作,可都是个问题呀;还有的居然问我,都这样了怎么还不去治呢?然后拼命给我介绍这种药、那种偏方。开始的时候我还可以勉强应付,一遍一遍地对她们解释,我用了很多种方法,都没用。后来,我是真的厌倦了,无论别人说什么、问什么,都报以凄然一笑。
日复一日的伤心让我变得敏感而多疑,有时候连别人的同情和善意,在我看来都那么的伤人。我的成绩从人人羡慕、人人称赞的高峰滑向低谷,我的身影渐渐从各种曾带给我许多次荣耀的活动中消失。我变得对一切照相机镜头避之不及,对所有辛辣荤腥的东西敬而远之。生活中多了泪水,多了禁锢,少了欢笑,少了自信。
我不再相信任何治疗、任何承诺,静静地等待生活给我公正的答案。
曾经有一段时间,电视剧《粉红女郎》播得热火朝天,当看到方小萍露着两颗还没有整形的龅牙,傻傻地说“我一定会找到不嫌弃我的老公”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儿时那个天真的关于白马王子的梦想,和所有还没有实现的愿望。听说电视剧的结局很圆满,那么,我的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春在身体上留下的痕迹渐渐淡去,那些曾经痛彻心扉的伤口也在奇迹般的一点点复原,悄无声息。现在我脸上的“小丘”已经平复,只留下了几处不仔细看不出来的疤痕。
青春像一个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的故事,我们在这个故事里欢笑、流泪、历练、长大,过从来没有过过的生活,走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待到繁华落尽,回首远望曾经跌宕起伏的情节,也许只像花开花落、雁去雁归般平常而安详,而所有必经的挫折,都会如花朵凋谢般零落。
3.乡村风景优美散文 篇三
清丽的月光,被一捆干燥的麦秸,带入晚炊的灶火。
一辈子生活在乡村的双亲,随意说出一个乡村典故,便足以使城市恍兮惚兮的灯火,黯然失色。
回到乡村,亲近纯朴。
整宿的乡村夜话,被一盅浓茶,一次又一次缓缓斟满。
甜在脸上,醉在心底。
(二)锋芒毕露的麦穗,临摹农人心上的阳光。
激情如火的石榴,滋意渲泻着咄咄逼人的魅力。三朵两朵的红晕,潋滟上少女们的脸庞,让你舍不下,又撷不走,空怀一腔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
秋天的童话,在纷纷入土的种胚里安睡。
插秧的少女,灵巧的指尖上翻飞着纤纤嫩绿,如镜的水田,照见了她们质朴的喜悦和小小的期盼。
裸足横穿田野的我,在一株早开的桂花树下,拾到了一阕燕子的呢喃。
(三)谁使我的内心再次盈满泪水,蝉声四起,噪醒了我深深埋入书卷的儿女情长。
浓荫如盖的老梧桐下,乡村歌手又在拉起那把尘封的二胡。
满路风尘一路走来,打老远就看出老家房顶上那一挂永不更改的炊烟。
独坐老屋。
一盏暖暖的豆油灯,在我依序摊开的诗稿上,整夜无眠。
思想与夜幕下无限安谧的村庄融为了一体。
(四)春暖花开时,我重返生活二十多年的乡村。
我知道,趟过那条小河,就可看见一群群牛羊顺着青草的方向静静生长,就可看见老家的木屋如雨后春笋……
驻足其间,我发现生活的每一个情节,都是那么的真实。
趁桃花初绽,梨树吐银,油菜花铺起黄绒绒的地毯,我站在乡村的风景线上,调好焦距,拍下辉煌一瞬的特写。
是的,我知道,无论我仰视或者俯望,乡村老家的春天都是纯美深邃的意境。
伫立乡村,让我想起一种超然的风范,一种宁静的意义。
(五)乡村荷塘,翠叶田田,花盏灼灼,清香从乐府古韵里袅然飘出,渗入江南的梦中,随意洇成小村绰丽清纯的风情。
亮亮的春水里,尖尖小荷如同村女热情而羞涩的回眸,勾起太阳般热烈的蛙鸣,紫燕掠过,耕牛从容地走向田亩。
荷叶圆满地打开夏季,打开太阳的热恋。
多水的故乡,一颗莲子,哪怕沉睡千年,也能写意成满塘生命的美丽,常常唤醒我乡情的方舟。
(六)沿一粒粮食的纹路,我们就可以抵达村庄的内心。乡村的日子拐弯进入了土地,与阳光一道纯净、质朴。在农业的深处,我们用一柄锄头,轻易地洞穿麦穗的心事。
一条青石小路,是乡村的一条大动脉。远去的老爷车,带着乡村的祝福,在漫天的尘埃里,掩藏住他们的去向。
生活在乡村的日子,我们的血液里洋溢着力量,沉默的土地里生长着不倦的灵魂。
当我滑过城市的睫毛,我以一粒种子的形式回到令我激动与骄傲的故乡。
(七)乡村燕子,飞来飞去,飞去又飞来,仿佛与农家缔结了难解的情缘,飞得再远也记得熟悉的门楣。
曾经的岁月,衔泥构筑的巢还在。
梁上的呢喃,为生活的安宁和静谧作了最好的注释。
农家人对它们的呵护细致而精心,农家在燕子的翩舞中增添了几分骄矜。
在乡村驻足,城里那些富丽堂皇的楼堂,想起这些,总有几分失落,几分羞愧……
(八)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烟锅里袅袅升起了如树一样挺拔起来的山村。
于无声处,耕牛以主人的姿势,反刍艰辛,呆呆地注视着遥遥漫漫的路途。身后的那张犁,如一张弓,射入板结的泥土,博得了萌发的欢欣,令农时季节为之心动。
望着季节在垄沟上写下的文字,逐渐成熟为营养一个民族的希冀。
面对老农与老牛对视的画面,让我顿悟:原来一部农民的历史是这样被岁月的烟锅一口一口熏黄的。
(九)玉米,是乡土翩翩风度的庄稼,玉米吐缨的季节,欢喜了一个村的孩子,笑闹着去捋它紫红的、雪白的、淡黄的缨子,那是玉米鲜嫩的胡子,玉米一缕缕胡须飘扬,村里的孩子个个都成了小老人。
玉米是我乡土的图腾,是我寂寞乡土上孩子们的圣诞老人。
玉米,是有佛性的,一尊玉米便是一尊佛,玉米灿烂的一笑,便露出佛圣洁的牙齿。
其实,所有的粮食都是普渡众生的佛。
(十)一处村庄,掩映在绿树环绕的乡间,有美丽的果园和麦田,油菜花和紫云花开着,沾着黄泥土的泥路,出没在乡野的径上。
一个人走着,身旁是油绿的桃枝,他昂首荷锄的样子,将并无野花的田垄写在轻松的脸上。
街巷在树影里移动,小鸟从杏树上飞起又落到枣树上,飞来飞去的啼叫很响,将即黄未黄的五月撞得丁当风动。
4.乡村夏夜之美散文 篇四
一、乡村夏夜之美
炎热的夏夜,忙碌了一天的乡民们总会找寻消暑纳凉的好去处,离家不远且地居高处的淮河堤坝就成了首选。
晚饭过后,三三两两的人手拿蒲扇,或拿个小板凳,慢悠悠地信步至堤坝,觅一处视野开阔的好地块乘凉。未到堤坝,风已吹至。即便是微风,也是一种享受。
堤坝东面是万亩良田――大河湾。放远东望,满眼都是空静的夜色,夜色中偶有星光闪烁。可能是农忙还未结束,时不时的还有机器声、人声传来。田野里的青蛙也应时的叫了起来,此起彼伏的声音清脆响亮,给空寂的夜色增添了气息。
大河湾养育了勤劳朴实的乡民,乡民则赋予大河湾以生机。吹着微热的风,说着闲话,人们三句话不离庄稼。话题打开了,平时勤于农活不会阔谈的乡民们开始了农忙之余的喟叹。只要讲到农事,乡民们的精神头就足了。只是相较往年,今年风不调雨不顺乡民们种植的庄稼像个不听话的孩子让他们伤透了心。不过,这并没有扰了乡民们的兴致―――他们由庄稼讲到农闲趣事,讲到国家惠农政策―――种粮还是靠谱的,只是要讲究科学种植了。
一只小青蛙不知是不是迷了路,从稻田里跳到了马路上,又跳到了人群的面前。乡民大多对青蛙是有好感的,任由它呱呱叫,不去驱赶。“宽宽的嘴巴,大大的眼睛,身披绿衣裳,雪白的肚皮。”女儿突然背出幼儿园中老师教的儿歌。伸手去捉,不料惊吓了正在认真倾听人们谈话的那只小青蛙,一下子蹦到脚边的草丛中,这一蹦也让交谈的`人群扭过头来观望。
孩子们被那四处飞跑的虫蛙吸引。路灯照到草丛里,本该入睡的它们被惊扰,纷纷跳出巢穴,逐光而聚。这景象吸引了玩耍、奔跑中的孩童,他们争相驱赶、追逐。虫子前面跳,孩童后面蹦,不理会嬉笑的成人。堤坝下面的一片开阔地,吸引了一些农闲季节的村妇们,她们听着音乐、跳着广场舞,全然不顾从草丛中飞出的小虫子在身上吸吮抚摸。放下农活,走上舞台。庄稼地里,她们是配角,此刻是主角。灯光下,她们翩翩起舞,尽情享受生活的惬意。
夏夜是属于潜藏于草丛、地下、池塘的蟋蟀、飞虫、青蛙的,也是属于乡民们的,他们在这里纵情释放活力,给寂静的夏夜增添生机。
二、触摸大河湾
整整十天,我哪儿都没去,就窝在家里。同学发微信、朋友打电话相邀叙旧畅聊,均已“有事”为借口婉拒。不是不想出去,而是提不起兴致。大年初四上午,女儿闹着要我带她出去玩,想来想去没有合适的玩处可去,妻顺势提议去大河湾看看麦子、看看淮河水,于是下午便骑着摩托车载着妻女来到了大河湾。
从淮河大坝一路向东便是大河湾。骑车向下俯冲时,一股清新久违的春风扑面而来。我经常在妻面前说大河湾带给我的童年回忆与趣事,却不曾带她去看看,去近距离接触。我家原先就住在大河湾腹地,后搬迁到现居地。自从搬迁到现居地,我再没有一次真正的触摸大河湾了。
一路骑行,一路解说。路过老宅基地时,我告诉妻女前年栽种花生与红薯的地方就是幼时成长玩耍的地方,现已开垦成耕地。当骑行到一望无际的麦田时,妻女欢呼雀跃,纷纷下车快速跑入麦地,用手把玩,用鼻呼吸,我还大笑她们大惊小怪。妻虽说也是农村出生的,但不曾到过麦地,也不曾近距离感受麦苗的绿意,女儿更不说了,她才四岁多,自从出生就不曾在老家居住。我被他们的兴致感染,也被麦苗的青绿吸引,也下到田埂深深地吸了一口麦苗呼出的气息,是那样的纯粹,是那样的新鲜,是那样的醉人。也许我们的到来打扰了冬藏的鸟雀,他们纷纷从路边的沟壑,树枝上飞起,一边飞还一边喳喳的叫着,似乎对我们有所不满。
我们又重新向大河湾纵深骑去,一直到离家二十里开外的荆山湖进洪闸。站在纵贯南北的淮河护坝上,向西看到的是绵延起伏的麦田,万亩良田尽收眼底,微风拂过,麦浪翻滚。纵横交错的小路、大观杨点缀在其中,好似麦苗的守护人,向东望去,近处是水,远处是山。水是淮河水,山是磨盘山,都曾经给我带过欢笑。正是由于淮河才形成了这万亩良田――大河湾。我家原有一块农田就在护坝下面。那块地只有2.8亩,其每年的粮食产量却比其他4亩地的产量要高得多,现已被征用,尚能依稀分辨出大致位置。
荆山湖进洪闸是一道对大河湾来说最重要的水利设施,也是淮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水利设施,她关系着大河湾儿女的口粮。站在闸上,东望淮河,淮河水到此如同进入一个口袋,然后再从另一个口袋淌入大河湾,可以想象由于淮河水的滋润灌溉,端午前后的午收将是忙碌并充实的。
5.遥远的乡村散文 篇五
江南的春天多雨,雨后的乡村野草疯长,在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南下打工的时代里,曾经熟稔的小路总被新来的时光脚印所覆盖。每次回乡,我都要在繁茂的的草丛中努力拨开尘封的记忆,才能觊觎到乡村的旧模样。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湖南的花鼓戏《补锅》可谓红极一时,生动地演绎了补锅匠的酸辛与幸福。我们村的楚湘伯伯就是一个补锅匠,他个儿五短三粗,总是慢腾腾挑着特制的货担,筐里有一台小型的风箱,还盛着烧铁水的小钵和铁器具。他的嗓门极好,如歌谣般吆喝他的生意号子:“补——锅子——炉铲——不呢?补锅子——炉铲啊——”声音颇具穿透力,仿佛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小山村。然后他在村里一处空地拉开架势,支上风箱,不一会炉火旺旺,小钵里铁水熔化。楚湘伯伯一边敲击碎铁,一边捣泥,嘴里叨念着:“烂锅子、烂杯子、烂炉铲盖……都可以补好,快些拿来啊!”
听到楚湘伯伯的吆喝,母亲便叫我赶紧去碗柜底下找那个我们兄妹怄气摔坏了的搪瓷杯子,外壳凹凹凸凸的,底部已有了两个小洞。我兴冲冲拿着走到空地,楚湘伯伯那鹰钩般的鼻梁上压着一副老花眼镜,老虎一样鼓着的眼珠子朝上一瞟,随口说:“五毛钱!”母亲在旁说,才两个小眼,三毛钱吧?楚湘伯伯叹口气说:“三毛钱就三毛钱吧,不过小家伙要过来帮忙拉拉风箱。”我很乐意为他做这活儿,滑溜溜的,呼啦呼啦地响亮。只见他用磁勺子舀了一匙熔化的铁水,放在左手捏着的厚草灰里,慢慢呈到杯子坏了的洞口,上面右手再用一个布团一按,揉几下再涂以泥巴,往地上一扔,不屑地说:“三毛钱,包管你用一年!”有次上屋一家两口子吵架,把吃饭的大铁锅摔成了两大块,楚湘伯伯用竹篾条支架住,照样修补得完好如初,还对小两口说:“锅子破了还可以补好,要是婚姻破裂就难以修复了啊,要珍惜啊。”望着疤痕累累的铁锅子,两口子心情异常沉重,自此很少吵架摔家具了。
补好的锅子终究有个疤!几年以后,当邵东的塑料制品大量倾销在市场的时候,走村串寨的.补锅匠也就渐渐退出了时光的舞台。随着村里爆米花师傅的萧条,许多乡村的行当销声匿迹了。
爆米花的工具比补锅更简单,就是一台黑咕隆咚可以转动的高压锅子和一个硕大的尼龙袋子。平素,没有人去爆米花的,除非有女儿出嫁。只有到了年底,快过年了,大家准备新年点心,就可以挨家挨户去爆米花了。爆米花的师傅是村湾里的春秋大叔,他黝黑黝黑的,好像挖煤窑的人,什么话都不要说,只要将爆米花机子往堂屋里一摆,大家就明白了。于是,小孩子们派救兵似的跑回家去,随即又折返回来,手里拿着一升米和大塑料袋子,有时可能是玉米子,都来排队爆米花。春秋大叔不管堂屋里站满了人,他依然保持着他的冷峻和沉默,将大米倒进葫芦形的米花机里,就开始烧柴火,一只手不停摇晃转动手柄,柴火让他的脸更暗更黑。不多久,春秋大叔退了柴火,啊!期待已久的爆米花就要熟了!我们小孩子们赶紧闪到一边,用双手使劲捂住耳朵,又不敢走远,眼睛仍贼溜溜地观望着。不说话的春秋大叔,手提米花机走到支起的大尼龙袋子前,用脚踩住口子,手里的锤子敲打下去,只听见“嘭”的巨大一声,一股热浪冲击着所有人的耳膜,升腾的热雾笼罩了整个屋子,小孩子们就一窝蜂拥上去,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爆米花。然后付了钱的小孩儿用自家的塑料袋子盛了爆米花,乐颠乐颠拿回去,沿途吃得满嘴香喷喷的。每年腊月,春秋大叔就靠爆米花赚过年费用,他那小小的黑咕隆咚的爆米花机常常诱惑着我们年少的馋嘴,即使自家已经爆完了米花,总还要跟着他看热闹看上好半天呢!
时代在飞速发展,科技也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变更,好些原来的乡村行当都渐渐地销声匿迹了。我记得原来家家户户的炉子房里都装有升降木钩子——一个竹筒和木棍组成的吊锅子的物什,可以升上或降下来调节锅子的位置。到了冬天,在炭火旁边,一家人就围着锅子吃饭,暖意融融。要是有喝酒的人,手里握着杯子,那双筷子就直接插在锅子里,菜冷了就降下锅子到炭火上热一热,常常喝到深夜……也有舂糍粑的臼石,中间一个大凹,将糯米煮熟放进去,两个大力士手持长棍捣鼓糯米泥,因为太费力气后来没使用了,至今还存放在我家后院里,如岁月一样寂然无声。还有麦子成熟时节的“扮桶”(音译)——一张四方的木桶子,周围用篾格子挡拦,把麦子用力地摔倒里面的一个篾条横格上,就实现了麦子的脱粒了。最有意思的是雨天专用的木屐,用坚硬的杂树木制作的高脚大鞋底,上面用棕绳织成的外套,一旦下雨,就可以穿着木屐到处去串门。而我们小孩子,就只能用两根长木棍,在底部做了个倒三角架,踩着“高跷”耍杂技一样过泥地……
6.乡村教师散文 篇六
天气一天凉似一天。大雁排成人字形队伍,唱着嘹亮的歌,飞向南方。树叶渐渐变黄,在风中簌簌飘落。大大小小的树的根部,好像圆规画的一样,出现一个金色的圆圈,煞是好看。不久,田间、地头、河边的枯草,也瑟瑟发抖起来。
母亲有心脏病。每年,冬季来临之前,我都把她接进城里住。昨天,哥哥打来电话,说母亲着了凉,心里非常难受。我赶紧请假回家。
母亲见了我,顿时来了精神,不但病好了,而且头上的白发似乎黑了很多,脸上的皱纹,也好像浅了一些。我知道:这是我的错觉。母亲一年比一年衰老,仿佛一棵老树,虽然挂着几片绿叶,但树根已经开始枯死了。
“明天去城里吧。”我说。
“不中!”母亲说,“等呼囔埋了再走。”
“师老师?老了?!”我问。
“老了。”母亲的眼泪如断线的珍珠,“多好的人啊!老了。一辈子,不值!”
呼囔是师老师的小名,他的大名叫师若愚。师老师个子不高,身体单薄。圆脸,肤色苍白。脸上有很多雀斑,有人给他取一个绰号——喜鹊蛋。左眼角有个棠梨花,右眼睑天生有块疤瘌。
师老师性格倔强,不善交际。我离开老家多年,记不清什么时候和他通过电话。逢年过节回老家,偶然见他一面,也不过是不冷不热交谈几句。
在我心中,师老师留下的痕迹,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褪色、模糊,几近消失。
突然,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的已经熄灭的记忆,火苗一样霍霍燃烧起来。
师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沿着曲折的泥泞的小路,蹒跚着走进我的视野。
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在老家盖了两间里生外熟(里面是土坯,外面是青砖)的堂屋。我家结束租房居住的生活,搬到老家。其实啊,那时候搬到老家的只有我和母亲。父亲在县立第四高级中学上班,哥哥、姐姐在完全小学读书。他们仍然生活在人民公社所在地的沙滩村。我老家离沙滩村大约五里地。
我老家是个很小的村子。五个姓——两个大姓,三个小姓。全村的人口还没有沙滩村的一个生产队多。村里没有学校,村支书把大队的两间旧房子腾出来,让上过高中的,患有痨病,不能干重活的师若愚当老师,办了一所学校。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个班级。学生的年龄从七、八岁到十五、六岁。有的读一年级,有的读二年级,有的读三年级。要读四年级,就必须去三里外的大村子。
我是唯一的读一年级的学生。师老师教我读写“大、小、多、少;人、手、足、口、耳、目;日、月、山、石、水、土”等。父亲见我会写这么多字,高兴得好像当了二品官,逢人便夸师老师了不起。
母亲说:“二小真有出息,比我强,我就会写‘文化’这两个字。”
我高兴得好像半晌偷吃一个剩窝头一样。我是文化人啦!我偷偷地去河里洗澡,故意把红云侄女的荆条篮踩扁,晌午头用手捂着头,赤着脚,踩着滚烫的沙土跟着大将们——比我大的男孩子,去捉麻知了,等等,也许就不会叫母亲责骂了。
我是文化人啦!我是文化人啦!文化人在村里就是有地位。
但是——
我讨厌师老师。
一天,师老师让我站起来背书。我不会,用鸡爪子一样的手挠脖子,搓脖子上的黑灰,还咬衣裳角,流着鼻涕掉眼泪。
同学们的笑声一阵比一阵响亮,似乎能压过桐树林里的麻知了的鸣叫声,似乎能压过村里的高音喇叭里的村支书的骂人声,似乎能压过纺花车飞机的轰鸣声。
我的脸红得好像猴子的.屁股,比我大五岁的枣花侄女手舞足蹈地说。
我明白自己出了丑,丢了人,给人留下了话把儿,一连多少天心里乌云密布。
班里的大同学,见我就嘲笑我,模仿我,欺负我。
甚至,到现在,我回到老家,我的铁杆们还在饭桌上重温旧事呢!
从此,我走路直不起腰,不敢见人,不想上学。
我讨厌师老师。
村支书的儿子高升比我大三岁。吃的比我好,个子足足比我高半头。他在班里经常欺负人——连岁数比他大的,个头比他高的,也敢欺负。
高升打我一拳。我骂他一句。他恼了,把我摔倒,屁股坐着我的肚子打我的耳光。我拼命反抗,无济于事。高升玩腻了,放了我。我爬起来,踢了高升一脚。恰好,师老师看见了。要惩罚我。我说出原因,师老师说:“两个人发生矛盾,都有错误,都要惩罚。”
师老师用笤帚疙瘩打我和高升的屁股。打我的时候,狠狠打;打高升的时候,轻轻落。我心里很不平,但是不敢吭气。
我向母亲诉苦。母亲说:“村支书就是村里的爷,你不能跟村支书的儿子比。”
“啥爷?论街坊辈儿,村支书还给我叫叔呢!”我说。
“你不懂!”母亲说,“以后,高升在哪,你别在哪。不要老虎头上蹭痒。要尊敬师老师。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啥父子?论街坊辈儿,他给我叫爷呢!”我想。
我讨厌师老师。
同学嘟噜说:“雷锋有啥了不起。”
有个同学向师老师报告。师老师说:“了不得!这是阶级斗争问题。”
我班开嘟噜的批斗会。村支书来了,民兵营长来了,妇女主任来了,五保户打不烂也来了。
嘟噜站在讲台上作检讨。“我错了,我错了,我不是人。我恶毒攻击雷锋叔叔,我是恶霸地主的狗崽子……”
嘟噜反反复复地说这几句话。他低着头,弯着腰,泪水和鼻涕滴在讲台上,绽开几朵漂亮的鲜花。
“打到张保安!”张保安是嘟噜的大名。
“打到小嘟噜!”
同学们的口号声如同大年初一拉火鞭,把教室震得乱掉泥皮。
嘟噜家三代贫农。村支书说,光批评教育,不开除。
如果嘟噜的父母是五类分子,嘟噜一定得滚蛋。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村和另外两个小村共建一所学校。学校在三个村中最大的那个村。我村的学生搬到大村上学。
学校招一年级。我从一年级开始上,和我一样大的孩子都上一年级。
师老师是主任,管理整个学校。他教全校的算术,有时也替我们的语文老师教语文。
我校的同学挨了师主任的批评,找个地方,画一只王八,旁边写两个字:呼囔。绝大部分同学不会写这两个字,只好写拼音“hunang”。
不久,公社教办室派来一位公办教师当主任。师老师又由主任变成教师。
师老师找不到对象。有人给他介绍一个哑巴。哑巴没爹没娘,哥哥讨厌,嫂子嫌弃。她人长得秀气,穿得也干净。见了师老师点点头,笑了笑,脸一红,低头玩辫梢。
师老师也同意,两人结了婚。
我升入初中,师老师任我们班的数学老师。
师老师是全公社公认的教的最好的数学老师。听师老师讲课,如同老人们听常香玉唱戏。
师老师讲课,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清晰透彻,幽默风趣。声音抑扬顿挫,表情富于变化,动作有时有些夸张。同学们笑眯眯地听课,听到水落石出之处,往往放声大笑一阵。师老师也禁不住放声大笑。
教室沉浸在笑的海洋之中,仿佛,整个世界,几千年历史,都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装着;好像,东方的太阳,天上的星斗,都归这个小小的教室指挥。
师老师讲课喷唾沫。讲到得意之处,唾沫如同下雨一样。
师老师一身粉笔末。教科书上,教具上,也有。
师老师有痨病。说话快了,声音高了,情绪激动了,心情舒畅了,就喘不过气来。
我坐在第一排。天天沐浴唾沫,吸入粉笔末,欣赏刮大风。我喜欢听师老师讲课,讨厌他站在我面前。
上初二的时候,公社砍初中。我校初中没有了,只剩下小学。
我到临近公社的初中上学。师老师又开始教小学。
我到县一中读书,师老师教小学。我在大学读书,师老师教小学。我在县城上班,师老师还教小学。
师老师一直是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转正那些年,师老师的心里点燃一只希望的火把。他的笑容好像春天的阳光,腰杆仿佛笔直的青松,皱纹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就连他的哮喘,也宛如一缕青烟,慢慢消失了。
但是,他有痨病,体检不过关。
开始,按教学成绩评选,他是全乡第一名。因为身体,他没有转正。
后来,按考试成绩排队,他是全乡第一名,因为身体,他没有转正。
每次考试他都参加,每次都是全乡第一名,每次都遗憾落选。
好心人说,花钱过关吧。他不花钱——他没有钱啊!
他仍然是一名民办小学教师。
村里的人当着他的面,有几个叫他的大名若愚的。背地里,没有一个人提起他不叫小名呼囔的。
学生们没事逗乐,或者挨了批评,都拿他的小名开涮——
“呼呼囔,呼呼囔,呼囔,呼囔,呼呼囔。”形容某同学吃饭。
“说呼囔,道呼囔,呼囔脱个赤脊梁。”讲述师老师在地里干活。
“呼囔哩头,像皮球,呼囔哩眼,像鸡蛋,呼囔哩大象鼻子顶海碗,呼囔哩扁扁嘴巴是个打气管。”描写师老师的相貌和哮喘。
师老师的几根白发可怜巴巴地趴在头顶。脸上刀劈一般的皱纹纵横交错,如同大大小小的壕沟。一年比一年凶的哮喘,活像赶不走的死灰色的灵魂雾霾。
师老师,我乡唯一没有转正的民办老师,仍然弯着腰,戴着老花镜,喘着带哨音的粗气,当他的孩子王。
有人说,师老师有病,传染给孩子坏大事,辞退他吧。
师老师家的三间低矮的瓦房有几处宽宽的长长的裂缝。地里的庄稼,在高大翠绿的野草的阴影中唉声叹气。
师老师的哑巴媳妇,身患癌症,已经死去多年了。
乡教办室说:“师老师太可怜!叫他做勤杂工吧。”
秋风如泣,秋叶似诉。洁白的月光透过房顶上的几个窟窿,给砖漫地涂上一层西天福地的神圣。摇曳的树枝,在十分破旧的木大床前,素描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
师老师脸色苍白,呼吸如同冬天的北风。他好像听到檩条的轻微的断裂声,仿佛感到自己掉进一口漆黑的深井里,似乎闻到一股浓烈的尸臭味。他想坐起来,但是身体软得好像面条一样。他坚持抵抗一阵,慢慢地闭上眼睛。
一声巨响,把村里的狗吓得不敢出声。栖息的鸟,飞出鸟巢,仓皇逃命。剽悍的庄稼汉子,打开铁大门,露出惊愕的表情。
师老师的房子倒塌了。师老师埋在废墟中。
师老师——老了,如同一片彩云,消失在蓝天深处。
整个村子伤心落泪,整个村子热血沸腾,整个村子把扶危济困写在脸上、腿上。
村里的狗不跑不叫,树上的鸟低头默哀,那条通向外面的世界的笔直的大路,闪烁金色的光芒。
一张方桌放在十字街口,上面的捐款箱露出少女般美丽而温柔的微笑。
每家每户都捐了钱。在外面当领导的、做生意的、打工的等,也把一份爱心融进村子的温暖的阳光中。
全村六、七百口人走出家门,送师老师上路。二十多位身强体壮的师老师的学生,抬着仪杠。他们抬的不是仪杠,是一眼温泉,一座青山,一轮红日,一座神庙。
哭声连成一片,汇成天空的霹雳,地上的旋风,河里的浪花,海角的回声。
7.乡村的唢呐散文 篇七
唢呐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早在明朝,吹奏唢呐就在民间普遍流行。后来,唢呐特有的曲调,逐渐融入到婚嫁丧葬中,成为仪式中的一部分。
仙桃市三伏潭镇,不仅是“全省平安乡镇”、“鱼米之乡”,也是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麦秆画、高河皮影、龙灯狮子彩莲船,匠心独具,色彩斑斓,散发出深厚的乡土文化气息;那“呜哩喇哩”的唢呐声,随着民间喜庆哀丧的风俗,已融入到人们的骨髓。
“三教九流”中,吹唢呐的艺人属“下九流”之一,被贬称为“吹鼓手”,受尽歧视,地位低下,生活悲惨,故流传有“姑娘长得真不丑,一嫁嫁个吹鼓手”的童谣。旧时,吹唢呐艺人就有只能在同行中通婚,吹鼓手死后也不能葬入本房家族坟地等说法。唢呐是种古老民间曲艺的传承,随着一代代艺人靠手把手的口传心授,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被人们誉为“门里出身”的“唢呐世家”。
吹鼓手的.家什有唢呐、铴锣、木鱼等。三伏潭民间俗称唢呐为“喇叭”,也称唢呐艺人为“吹鼓手”,多为两人吹奏。凡红白喜事庆典中,必请一对唢呐前来吹吹打打助兴,场面办得热热闹闹。在三伏潭镇下属的毛场,是镇上唢呐艺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好几对吹鼓手。这些唢呐艺人忙月务农,闲月吹奏,唢呐一响,音色洪亮,那旋律粗犷的声音便会传遍五里三乡,村子里平添出一片喜庆气氛。
笔者早先在家时,每年的下半年,农村里请酒的多,总少不了隔三差五的要去“赶人情”喝酒。遇亲戚朋友家儿子结婚来“送恭贺”,当我还在湾头,远远的就听到亲朋家唢呐奏出的喜乐。宾客临门,听得出吹鼓手吹奏的是一首《迎宾曲》,来代替主人在热情地迎客。
按照当地的习俗,凡红白喜事都要在门口的台阶上搭棚。办喜事的叫“喜棚”,办丧事的叫“灵棚”,靠屋檐下的棚里放一张方桌,摆一条长木板凳,就是吹鼓手吹奏的地方。一对唢呐从清晨到晚上的夜深人静,一直是唢呐声声、悠悠扬扬。
记得,毛场双剅村有唢呐艺人有3位,被人们称为最善吹奏的吹鼓手。为首的是一位名叫王大春师傅,算起来,他也是70高龄的人了,也不知他是何时学的这吹鼓手手艺,师从何人?但打小我就知道他是个吹鼓手,吹了一生的唢呐;也知道王师傅相貌堂堂,在毛场一带唢呐艺人中很有名气。与王大春师傅搭档的是郭刚银师傅,唱花鼓戏科班出身,民族声乐功底扎实,上世纪70年代初,乡村草台戏班子解散后,他改行吹唢呐。这项喜好,伴随郭师傅已经有40多个年头。“六十岁学吹鼓手”,说的是学吹唢呐不分年龄。同村的颜永发,从小用竹笛吹得一手好曲调,受那充满喜悦、高亢激昂的唢呐调子的吸引,上世纪80年代,他毅然决定拜王大春师傅、郭刚银师傅为师学艺。靠两位师傅口传手授,结合科学的记谱方法,从“六工尺”到“哆来咪”,对三伏潭民间唢呐的曲谱进行了整理记录,表现出颜永发师傅对唢呐的传承与未来的情有独钟。
办喜事有唢呐助兴,办丧事同样也少不了唢呐寄托哀思。他们活跃在乡村,成为红白喜事仪式中的一部分。“好日多同,吹鼓手命穷”,在毛场有一种说法,能请得动王大春师傅唢呐班子,不仅能欣赏到精湛的唢呐曲调,也会让主人觉得很有面子。
乡下人礼俗繁复,首先是选择吉日良辰,如儿子结婚请客少不了二天,唢呐艺人又往往是不停地从一家赶到另一家。毕竟年岁不熬人,颜永发的两位师傅在体力上有些吃不消,于是,徒弟颜永发就这样换班师傅休息。“饱吹饿唱”,颜永发从徒弟到自己成为师傅,一干就是30多年。不论是头顶烈日,还是风雪交加,只要有人来请,他就和师傅一起,坐在“喜棚”或“灵棚”里去吹。他的吹奏技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双剅村这3位唢呐艺人与我要好,昔时,在我“赶人情”去喝酒时,遇见他们在吹奏,总要在他们一曲吹完时,拿起唢呐,用开水去淋一下铜嘴部分,仰着脖子,来过过“吹瘾”。家乡的唢呐的型号多为小号,唢呐由铜嘴、杆子和罩子三部分构成。铜嘴也叫哨嘴,装有艺人自制的苇哨,俗称“叫子”,选用野生芦苇制成。杆子就是音管,掏有七个孔,用竹木做成。喇叭罩子是铜制的扩音器。
我哪里吹得好唢呐,音管上的几个孔都按不住,一曲《东方红》就把我憋得大脑缺氧。“吹鼓手的肚子——气鼓鼓”,说的是学吹唢呐,最要紧的是气。王大春师傅告诉我:入行前首先要练气,吸气,换气,急,重,轻,缓,把握好气的运用,就能吹出一首好曲子来。
唢呐调子丰富多彩,根据不同的场合气氛吹奏不同的曲牌,礼仪程序不同,吹奏的乐器也有差别,曲调也各异。吹奏中的指法,换气与调式,都有严格区分,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愿望。如在婚礼仪式中,请客人入席,则吹出《庆丰收》喜悦的曲调。客人入席后,在酒宴中,每上一道菜,吹鼓手要吹奏出不同的上菜曲子。如上第六道菜时,支宾领主家来给客人敬酒,吹鼓手要吹奏出《祝酒歌》等盛情的曲子。迎亲的时候,要吹《大开门》等欢快的曲调。吹鼓手高奏喜乐,新娘梳妆打扮完毕,泪别双亲,步入花轿。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习俗变革了,婚丧礼仪简化,不少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艺术都被迫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人们遥远的记忆。“吹鼓手上街——寻事找事”,人们请的是洋鼓洋号,吹鼓手再也寻不到东家,找不到事做了。再如《十样锦》锣鼓即兴表演,劳动号子《打麦歌》、《打硪歌》、《车水歌》的一领众和,这些就很少有人传唱了,更谈不上去传承。笔者认为:民间艺术表演也需要丰富和创新。添加时尚的流行因素,注重表演形式的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化,长久地生存下去。
8.乡村篱笆曲散文 篇八
如果说乡村是散落在大地泥土之上的一簇簇蒲公英,那么篱笆就是蒲公英中的一丝丝精美的花蕊。那随风飘动的种子无不是生命的奇迹。我从小生活在乡村,对作为乡村标志之一的篱笆墙怀有深深的情感。遥想当年,每逢盛夏,故园曲曲折折的篱笆墙上,几多生命,几多趣味。生活好是一首歌,乡村篱笆墙上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永不褪色的童年的美好记忆。
清晨,当明媚的阳光还未洒满院落时,一只肥硕的芦花公鸡便已经早早地从篱笆墙上飞下,“哏哏哏――,哏哏哏――”的叫着跑开了;夜间忙碌、精心织成的蛛网,随着清亮的鸡鸣声颤动了几下,这时间,也不知到“主人”躲到哪方去了;薄薄的清露凝聚成一个豌豆大小的水珠,随即也悄悄地滴落了,只留下一张空空的罗网徒劳地张着。
嗡嗡嗡,哼哼哼,从不远处飞来一只大肚长脚的蚊子,不偏不倚,正好撞在蛛网上。那蚊子还没有来得及弹蹬几下,便被罗网死死粘住。或许是蚊子身量太轻,或许是蚊子力量不够大,一会儿工夫,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太阳渐渐地升高了,碎银般的阳光洒落在蛛网上,一闪一闪的,格外明亮。不知又从哪里飞来一只红眼蜻蜓,倒立在一根长长的篱笆枝上,好像是在表演高难度的杂技动作,整个身体直直的立着,翅膀也完全伸开了,足足有一两分钟。
终于,蜻蜓抖动了翅膀,它好像发现了那只待死的蚊子,“扑棱”“扑棱”两下,算是调整了飞行的高度和角度,然后就径直地冲向了那只蚊子。说不清蜻蜓是没有看到蛛网,还是并没有把蛛网放在眼里。总而言之,蜻蜓是一往无前的;不过,蛛网也不甘示弱,等蜻蜓捉住那该死的蚊子时,却被蛛网缠着了翅膀,无法飞走了。
蜻蜓毕竟不是蚊子,它还在做最后的挣扎。蛛网极度振荡,眼看就招架不住,包围圈即将被突破,一场“攻城战”就要结束了。恰在这关键之时,“主人”却回来了。它像一名飞天神将从高高的树叶上,蹦极般的跳落下来,使出了它的拿手好戏,几个来回的“走钢丝”,蜻蜓这个庞然大物也只好束手就擒了。
正在这混战的过程中,近在咫尺,悄然地上演了一出真实的别开生面的三十六计之一的――“金蝉脱壳”。蝉蜕就留在高高的篱笆桩的顶端,脊背开裂,内中空空如也。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透亮,好像一尊极为精致、造型奇特的雕塑。而蝉的真身已经垂着触须,饮饱清露,“流响出疏桐”了。神秘的大自然,一切都是这样,充满无穷的机趣,令人感到神奇得不可思议。
该飞的飞了,该留的留了,篱笆墙上的故事似乎还没有完。长长的梅豆秧伸过来,嫩嫩的卷须下又添了新叶,青青的豆荚刚吐出紫红的芽儿,一转眼,摇身一变,小小的芽儿就成了美丽如画的蝴蝶。微风轻轻地吹过,绿叶间数只蝴蝶扇动着翅膀,不由得不让人想起云南大理泉边的蝴蝶会。昨天才刚刚采过,扁扁嫩嫩的月牙般的梅豆角,今天又一嘟噜一嘟噜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只是自己吃,那绝对是吃不及的。一架长长的篱笆墙上,几乎挂满了一串又一串诱人的梅豆,繁繁郁郁的,足够一条巷子里的人们吃个够。
盛夏的雨,大多是急性子,说下就下。有时眼见着还是烈日当空,忽然一个雷鸣,天边翻出一片黑云来,呼呼地大风吹过,白雨跳珠般倾泻而下,鸟雀来不及藏身,就躲在篱笆墙上的梅豆叶下。不一会儿,云开雨散,太阳刚露头,人还未出屋,只听“哄”的一声,无数只鸟雀就奔着天上的云彩追去,篱笆墙上抖落的雨珠,像又下了一场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谁说不是一首悠扬的曲子。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篱笆墙的根出会有许多生命蠕动。肉红长条的蚯蚓曲曲连连,在地上滚爬;细小身轻的蚂蚁走着直竿,如履平地。墙上各种各样的甲壳虫很多,有善飞的,有能爬的,还有二者皆可,又会表演的。记得当时最有意思的是一种叫“老水牛”的昆虫,它浑身黑色,背部带有白色的斑点,两支触角极长,像古装戏中穆桂英头顶的两根紫鸡翎,可以倒回来握。但它立场坚定,行动呆板。拿根小棍去触它,它也不怎么动,慢慢的引它,它会顺着人们拿的细棍或竿子一直地往前爬,样子颇是奇怪好笑,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很是好玩。
还有一种臭屁虫,我们当地又都叫它臭娘娘。一身灰色,背部主体大致像一副坚硬的盾牌,呈五边形,后面是尖尖的。它有着“老水牛”的“老”性,行动颇斯文,走起路来像是踩路,慢腾腾的。当然这里的路,一般是指篱笆墙的柴棍。你若不惹它,倒相安无事,你若像对待“老水牛”一样撩拨它,它一旦飞起来,就会放出一股浓浓的气味。因为是近距离接触,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都一边捏着鼻子跑开,一边大声的说:“嗯,臭,真臭!”
年深日久,岁月匆匆,篱笆墙自身也站成了生命,成就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成为一首无声的韵律。记得当时的篱笆墙,大多都由一些树枝棍棒和收获的庄稼秸秆构成。有的就直接是一些灌木;有的虽然是砍伐的柴棍,但因插时还i着,还怀揣着生命的希望,一遇春天和雨水,便很快生发起来,葱茏成一片青春和绿色。记得那时候,我家的篱笆墙上就长着一棵桑树,绿叶婆娑,枝条悠长,每年还能吃到成把成把的紫红色的桑椹。每逢此时,爷爷还常常告诉我,桑葚这东西,属于热物,不要吃那么多,不然会流鼻血的。我总是不听,也没见流过鼻血。现在想来,虽然可能是当时自己吃的少,但更主要的还是老人出于对孙子的疼爱,提个醒而已。
说来也奇怪,乡村的篱笆墙就是像有一道生命墙,一年四季总有生命的律动。即便是那些死掉的干枯的木柴,时间一长,风刮日晒,变成了糟木了,一经温润的雨水的浸泡,一遇风的吹拂,竟然会出人意料地长出肉乎乎肥墩墩的木耳来,一簇簇暗灰色的精灵,成为了造化无偿地送给人类的一道美味佳肴,也是乡村篱笆曲中一个优美而又奇特的变奏。
记得早年毛阿敏曾经唱过一首歌,歌词中大概有这样几句:“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山也还是那座山哟; 梁也还是那道梁 。”但有谁又能告诉我,为什么爹和娘都变了模样?篱笆墙的影子真的还有那么长?既没有了看家狗的旺旺的叫声,也看不到篱笆墙上青青的豆角秧。是的,属于童年记忆中的那首乡村篱笆曲已接近了尾声,但那平实而富有韵律跳动的音符,那生动而有趣的生命的乐调,都深深地融入到了我周身的血液之中,终生难忘。
9.乡村的冬天散文 篇九
在记忆中,故乡的冬天每年都有雪凝,只是大小而已。暖冬雪凝小,在不知不觉间一个冬天就晃眼过去了。
在寒冬里,首先是气温骤降,干冷的,寒风就像刀子扑打在身上脸上,很剌骨和剐脸,穿得单薄时身上会泛起鸡皮疙瘩,身上瑟瑟发抖,上下牙就情不自禁地敲击着。转眼间,天上就开始下起了冻雨,冻雨大如丝线,条条缕缕,淅淅沥沥,偶尔夹着雪米,敲得房上的瓦片丁丁兰当的,像悦耳的清乐;冻雨小的时候,像针尖,若牛毛,星星点点地落在树枝上,草叶间,瓦沟里,往住一下就是好多天,长麻线细马尾地不会停歇,温度一低,就集结成凝,冻雨下到哪里,雪就吸附哪里,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泛着白色,晶亮晶亮的,地上全是冰碴子,踩上去咔喳咔喳的。树的叶子上枝条上银妆素裹、晶莹剔透,像一个美仑美奂的童话世界。园子里的菜叶上轻轻一抖,冰碴子就落满一地,如果小心翼翼地揭开,一张透明透亮的菜叶拓片就展现在眼前,脉络异常清晰,拿上一会儿手指就冻得像又红又粗的胡萝卜,木楚楚的生疼着。
无论是在河边的水槽旁水车上,或者是村里的瓦檐下,粗粗的凌柱长长的,有的像冰帘,有的像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倒挂着,小伙伴们便打赌谁采的冰柱又粗又长谁就厉害,于是就分头寻觅着那些又粗又长的冰柱,有的太大了搬不动,有的即便搬下来了得细心地扛着,走路时稍不慎跌上一跤就全功尽弃,再长再粗的冰柱也会砸成一地“碎银”。我们都会手拿一根冰柱放在嘴里,像吃冰棒一般让它慢慢融化,那冰冰的滋味清凉着味蕾。有时在小河里把河面上的冰块敲下来,像一块块平展展的水晶玻璃,用嘴朝中间吹会儿气,就会呈现个小洞,用藤子住小洞一穿,提着它边走边玩边欣赏,冷不防被某个捣蛋的小伙伴从后一捶打过来,水晶破璃倾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就去追,追到了就拿一块冰从衣领囗塞进他贴肉的身上作为“报复”,冰得捣蛋的小伙伴喊叫着跳着摆动着身子,让那块冰赶紧从身上掉下来。见此情景,大家在一旁哈哈大笑,直笑得出了眼泪。
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出门时千万要格外小心防滑,尤其是去井里挑水,偏陡的路面硬硬的滑溜溜的,人走在上面就像踩高跷,担着一挑水弄不好滑了跌在路上,桶打烂了身上溅了一身水冷上加冷不说,搞不好会屁股重重地摔跌在地上,摔得坐骨生疼。为此,凝冻天气出门时必须用米草搓个鞋套捆在脚上防滑。
凝冻的天气,树林里木质脆的.树子容易被冰凌榨断,像化槁树、泡桐树、香樟树等,由于脆性的树木难以承受结得厚厚的冰凌的重压,树枝就会拦中半腰地断裂、锛丫。我们就打掉树枝上的冰,用斧头砍成一截一截的,扛回家烧火。凝冻的天气不放牛,用晒干的米草喂,每天傍晚用瘪稻壳混合着包谷面拌盆牛料让牛吃完,再去井边挑水给它喝,至于猪,在猪食里添些干猪菜,干豆叶糠和一升半升的包谷面煮熟喂,猪吃得像拍簸箕一般响动。把这一切收拾停当,趁天还没有黑便做好饭,全家人围炉而坐吃饱,穷家小户房屋敞,一风打去一风打来,烤热面前背后冷,烤热背后前面冷,为了节约煤炭柴草燃料和灯油,便早早地上炕歇息。
夜里,寒风怒号,天上下起了朵朵雪花,第二天瓦缝里亮亮的,打开大门一看,粉妆玉砌,山坡上、田野里、小河边以及小村里的房上、树上、地上到处都被厚绒绒白雪覆盖着、包裹着。天空不间歇地飘看雪花,如一朵朵白色的花絮飘飞着、漫舞着、回旋着,轻柔洒脱地在风中摇曳着美丽,犹如舞动的精灵,又像只只翩飞的白蝴蝶,扬扬洒洒,静静从天空缓悠悠地滑落在地上,密匝匝的,大朵大朵的,轻轻地静静地落在地上、棕叶树上和芭蕉叶上,疏疏松松地越堆积越厚,越聚积越高,电竿上、树上、竹叶上团团簇簇,雀鸟偶尔飞过,雪就散落一地。走在路上,雪花落在手上脸上,倏忽间融化成水,冰凉冰凉的,不一会儿,头发上、肩上甚至胡须上就沾满了雪花,像圣诞老人下凡,一抖一地白。
在这样的大雪天,最兴奋的莫过于那些青春年少的红衣少女了,她们穿着艳丽的服饰打着伞,一群一浪地在小河边、拱桥旁、柳树下不厌其烦地在雪地赏着雪玩着雪,银铃般的欢笑声撒了一地;半大不小的孩童“明知雪地冷,偏向雪里行”,尽管他们穿得单薄冷得不断地吹手呵气,小手被冻得通红,仍然兴致勃勃地堆雪人,塑起的雪人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高有矮,形态各异,用两粒小煤炭镶嵌在雪人的脸上当作眼珠,拿一个两个红辣椒当作鼻子,给雪人戴上个瓜皮帽,像调皮的小丑,又神气又搞笑。如果把雪人塑成个冰清玉洁的女孩,就给“她”围上一条鲜艳的红纱巾。只要天还继续冷,雪人是三天五天不会轻易融化的。小伙伴们还会用雪塑些牛马猪等家畜,尽管不太像,寻的就是那份开心的体验。那时最爱玩的是打雪仗了,小伙伴们相互地躲闪着、追逐着、疯跑着,碰上有树上厚厚的积雪,用手摇摇,雪就会排山倒海地住下掉落,躲闪不及时,就会白生生地变成“雪人”,小伙伴们寻找机会下手,尽管满是雪屑,却没有一人退缩,玩够了一身水半身泥地回到家里,父母急忙叫换衣裳,把火烧得旺旺的让孩子们烤着,生怕孩子感冒了。
如果继续下着冻雨,雪就会长时间地凝固在树枝上刺蓬上竹叶上,像绽放在枝头的一朵朵盛开的冰花,洁白而美艳,让人遐想,令人陶醉。走在厚厚的雪路上,雪是那样的软绵,那种感觉就像走在松软的棉花上,是那么的心旷神怡,身后留下一串深深浅浅、歪歪斜斜的脚印。雪融化的时候,太阳的亮光和雪地上的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路上有一行行深深浅浅的脚印从各家的门前通往井边、菜地、田畴及小河边,间或也有牛蹄印和狗的梅花脚印。随着气温的回升,房檐上的冰挂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现着晶亮的彩光,一串串地掉在地上砸得碎碎的,屋顶的瓦沟里淌着冰水滴滴嗒嗒地从檐上掉下来,树枝上的厚雪也一团团地坠下来,迅速融化成水,渐渐地,田里的油菜、麦苗儿、蚕豆苗像从厚厚的被褥里探出了头似的,田坎、小路、煤棚也渐渐地褪去了厚厚的白雪还原了本来面目。这时,天空瓦蓝得像水洗过一般,该放牛上山啃草了,该放马去煤场驮煤了,鸡们鸭们狗们也纷纷跑出户外,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温暖。
……
10.城市与乡村散文 篇十
乡村的天空是明丽的,乡村的空气是清新的,乡村的夜色是静谧的,乡村的风是和煦的,乡村的阳光是温婉的,乡村的山水是灵动的,乡村的草木是奔放的。乡村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亲切的。
在白天人们忙忙碌碌,乡村是躁动的;在夜晚群星闪闪烁烁,乡村是祥和的。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乡村都律动着和谐的节拍,乡村都在动与静的交替之间和弦着生活的乐章。
如果从天空中鸟瞰,白天的乡村绿树掩映着田园,曲水环抱着村庄,炊烟袅袅升腾,归燕款款低飞。
就像唐诗中描绘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或者是“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多么诗情画意的意境,宛如丹青之手妙笔天成的画卷。
在夜晚乡村里灯火依稀,夜色笼罩着一切,忙碌的身影都在睡梦中安眠。
乡村的节奏是舒缓的,犹如缓缓流淌的河,或者旋律轻柔的夜曲,这才是自然而本真的生活。
这时的乡村并不是单调的,如果你在生活生活过,如果你是一位细心品味生活的人,你会发现乡村的夜色别具韵味。
一切都好似进入了梦乡,但是草丛中、水塘边却是另一番景象,阵阵蛙鸣烘托出夜的宁静,悠悠虫声低回婉转,偶尔有夜归者的脚步惊起几声慵懒的犬吠,你就会更深的领悟“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禅境。
在城市里,在灯火通明的街巷,我找不到夜色的味道,也品不出生活的甘冽。只有躁动的心绪,应酬的杯盏,横流的欲望。
没有调剂的生活不是生活,那是在混日子,那是被日子驱使的奴隶。生活就像一杯酒,需要精细的体会,豪饮尝到的是辣与热,慢酌品到的是甘与醇。
人过中年之后都喜欢怀旧,我就是这样。其实并不是过去的日子有多美的好,只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年轻,那时候我们有激情,那时候我们有梦想。
我曾经仔细盘点过我的`生活,我忽然发现日子过得如此之快,感觉有那么几年自己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好像丢了几年似的。
所以在那以后,我对待生活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我不想再忙碌的度日,我甘愿疏落的生活。
城市的人们混淆了生活的节奏,忙碌而空虚;乡村的人享受的才是真谛,安逸而充实。人都是拥有的不知道去珍惜,乡村的人们向往城市的繁华,乡村在日渐的凋落。
乡村当然也不是香格里拉,更不是那个伊甸园,世外桃源也只能是人们的虚幻。乡村里生活的都是些朴实的农夫村妇。乡村有乡村的烦恼,乡村有乡村的规则。
11.儿时乡村生活散文 篇十一
某年某月某日的夜晚,自己独自走在大城市的路上,置身于川流不息的闹市中,偶尔抬头看了下天空,发现月亮特别的圆和光亮,突然想起了儿时相似的场景。那时,夜晚走在寂静的乡村路上,月亮和星星相互点缀下,有种无法形容的明亮,整个天空和村子感觉是如此的清新。路过有狗的人家,会听到狗叫的汪汪声。就这样,在天空的照耀下,慢悠悠的回家。那种完全融入大自然和村落的感觉一直在脑海某处如此清晰的存在着。那种感觉真好。
就这样,内心有种强烈的欲望一定写一篇故事来回味儿时的乡村生活。回味在那种物质和科技特别匮乏的年代,那种质朴的乡村生活。
那个时候,虽然父母管的特别严,唯一挂在嘴角的经常是好好学习,不让干些有风险的事情,河里洗澡、爬树等等,但是,其他事情也是忍不住特别顽皮。那个时候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几乎没有买过什么玩具,所以很多游戏都是几乎不花钱的,只要伙伴多就行。玩的游戏多的真是数也数不清,有的甚至都忘记了那个时候的土名字。玩“宝”、扔沙包、抓石子、踢毽子、推钢圈、弹玻璃球、翻烟纸盒、打la子(不知道如何写)、捉迷藏、摔泥巴(用泥土和水和一下,然后弄成一个类是于月饼的容器形状,然后向下摔,泥巴的底如果破洞了,对方就会给你泥土补上,看最后谁剩余的泥巴多)。
还有一类完全依赖人的游戏,其中一个就是“跳人”。就是一个人从不同的姿势,每个人两手撑着从他身上跳过去。最低级的就是两手放在脚上,身体完全弯下来,难度最高的当然就是身体几乎直立,头稍微下来,然后每个人撑着他的脖子跳过去。当然了如果每个过程中,有人跳不过去,他就会被替换下来。这个对我而言,肯定是个挑战。尤其是难度最高的那个,明明知道自己个子不是特别高,但是往往特别愿意冒险。很多时候跳过去之后,都特别的得意。
还有就是好多好多人聚集在一块,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背着另外一个人,被背的人相互混战,用尽办法把其他组的人把背的人弄下来,这个大家特别喜欢,从现在来看也是最暴力的。现在还记得,当时玩这个游戏时,我把对方弄下来后,他疼特别厉害,到了晚上,人家父母找来我家,说胳膊脱臼了,接上了。说以后不要玩这样危险的游戏,我父母一直给别人道歉,当天把我说哭了。第二天,拿着鸡蛋看了看对方家。印象中,自己还是特别听话的孩子,那一次是第一次被父母数落哭。
那个时候,每年除了过年比较隆重外,还有就是镇上的“集会”了。每年的三月份中旬和十月份中旬。连着三天,整个镇中心街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各种商贩和娱乐活动,甚至有一年还和那时在世的奶奶一起听了一次“戏台”,门票记得还不到一块钱。当然,由于没有市场,戏台到后来就渐渐就消失了。对于我们来说,可以看到很多玩意和吃的东西。曾经的小伙伴,有的比较擅长偷东西,对于我来说,也经不起诱惑,生平第一次学起来偷东西。记得当时拿起一个放大镜就准备往衣服里放,然而,很不幸,逮个正着。那个卖东西的抓住我的脖子就大喊着这是谁家的孩子,你别想走,让你的爸妈来。当时,吓得我都傻了。心想,如果爸妈来了我非得被我爸妈打死不可。小伙伴们在旁边也都不知所措。到后来还是放开了我,不过脖子上有个血印,当时就和一个伙伴说好,到家就说和小伙伴打着玩弄得。那时,比较万幸的是,村里人在集会上没有人看到,否则,真是害怕和丢人极了。从那一年开始,我就从来没有再偷过东西。那一年应该是上小学的某年。
那个时候,经常性的停电。到了夏天,热的要死,无法入睡。各家各户就在各家门口和路边放上石头,饭后慢慢的都开始聚集在一起,带着凳子、扇子、茶杯、凉席开始了聊天。那时候小,就躺在凉席上听着大人们聊天。聊天气、聊每个人去某个地方的见闻;我比较喜欢听的就是老人们讲村子里很早之前什么地方发生过什么诡异的事情,讲的很神秘,听的很认真。慢慢的,在满天闪亮的星星和很亮的月色下,爸妈帮着扇着扇子就入睡了。过了好久,才叫醒再各自离开进屋睡觉。到了冬天,冻得要死。大部分人都是在屋里呆着。我家总是人比较多,很多邻居来串门聊家常。冻脚是很经常的事情。于是,很多人都习惯用罐子暖脚。类似于花盆那样的`罐子,深度比较浅,口稍微较大一些,最下面放一些碎木,中间放一些事先从锅台下的小火木头,最上面再放些碎木,这样不断的把碎木烧尽。当然,具体还有很多细节,是个技术活,不能出烟,木不能出现火光,只能慢慢的没有明火的用尽。这样就会用很长时间,把鞋子放在边上,实在是舒服,然后就会感觉身体也暖和起来。当然,后来用煤球点炉子,再后来慢慢就升起了火炉,用起了煤炭,这是到后来才用的。这种用罐子暖脚的方法也就不用了。
那时,也有特别期待的时候。那就是村里放电影和杂技表演。放电影当天村大队的喇叭就会提前通知。那个时候吃过晚饭就早早的拿着凳子去前面占位置。那时候,放电影的机器和电影屏幕很早就搭建完了。先放着歌曲,人来人往的,特别热闹。一般放两部电影,第一部爱国教育片;第二部就特别期待,即商业片。那个时候在黑白电视机都很少的情况下,看电影简直是说不出的兴奋。还有就是特色表演。一个有杂技、魔术、唱歌等形式的团队,看的人也特别多,大部分是民间的,演完后村里貌似管一顿饭或者给少量的钱。那个时候的表演感觉卖力和淳朴,完全没有粗俗的地方。
当然了,乡村生活必不可少的就是干农活了。夏天的麦子和秋天的玉米。还有家里的菜园。乡村长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做饭和干农活。麦子成熟时,上初中的时候,会和爸妈一块收割麦子,收割完毕后,拉到每家的“农场”(一大片空地,一般离个人的家比较近)。然后几家一块晚上或者白天预约村里的机器。大人们向机器送玉米穗,我们几个人就在机器下面拿着簸箕端麦粒。其实也挺幸苦的。这其实还好几个少年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就干完了。印象最苦的是给玉米施肥。特别热,而且没有风,玉米枝也挺高的,在地里每两颗之间先刨坑,然后施肥,然后用脚再把土填上坑。那个时候,干这个活的确很抵触,热和闷,身体极度不舒服。但是,从小体会到的那种苦,对以后的人生道路,终究是有益的。苦会引发思考和留下深深的烙印。
还有,就是那时候逮的各种小动物。春夏时去村后边的南河去
抓鱼,用手或者石灰放在瓶子里炸;或者逮一些特别小的鱼放在水瓶里养。村后边的小山,常常和小伙伴们去逮蝎子,然后拿去卖钱;夏天的蜻蜓和蝴蝶,也是常见的“猎物”。经常拿着家里的大扫把去扑蜻蜓,用手去捂蝴蝶,然后逮到后放到瓶子里。其实,放不几天就会死的,现在想想也挺残忍,现在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那时候的这种乐趣;秋天到了,秋雨一场接着一场,知了也就会破土而出,夜晚爬上树,第二天早上就会化成蝉,叽叽的叫个不停。于是,我们就会雨后白天去找泥土的很小很小的洞,如果很小,慢慢的一点点挖,很可能越挖越大,越挖越深,最后就会找到它,洞口大的,往往就是以及破土而出了;到了夜晚,才是逮的最多的时候,每个人拿着手电筒去照树上,知了爬树太高,就拿树杆打下来。最终就油炸知了,那可是十分美味的大餐。秋天,另外一种经常逮的动物就是蛐蛐和萤火虫了。去玉米地逮完就开始斗蛐蛐。八月中秋感觉是萤火虫最多的时候,好多萤火虫飞来飞去。事先拿着葱叶,逮到后,放到里面,去个黑暗地方去看,会越来越亮。
不知觉间,想到了哪里,就写到了哪里,回忆的差不多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最后一个部分,想留给一个人,人生第一次经历的一段稚嫩稚嫩的朦胧情感。
【乡村笔记散文】推荐阅读:
乡村人物的散文:乡村人物志之棋09-08
乡村手艺散文11-20
乡村小景散文11-24
乡村是一头牛散文09-25
乡村里的艺术家散文欣赏06-21
散文读书笔记09-07
《张晓风散文》读书笔记08-06
余秋雨散文集读书笔记12-13
毕淑敏散文集读书笔记作文09-02
500字描写乡村的夜晚的作文:乡村的夜晚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