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2024-08-21

提高干部管理水平(精选13篇)

1.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篇一

提高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总结

下城子中学20127

领导干部既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又要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校领导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坚持学习

2012年 3月份佟克民校长作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的讲座。4月份佟克民校长又作了“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的讲座,5月份刘金玉作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的讲座,2012年6月份徐宝和和长作了“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修养”的讲座。通过学习,领导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信念更加坚定了,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了自己。好的学习作风,要立足岗位,加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虚心

向内行学习,养成了勤于思考、研究总结的良好习惯。

一、养成了良好的作风

1.养成了良好的思想作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正直,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讲诚信,坚持以诚信立身立业。

2.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到了认真负责,照章办事,雷厉风行,在照章办事的同时,还有创新。

3.养成良了好的领导作风,做到了守法自律,公道正直,不拉帮结派,不搞自由主义,言行一致,做到了“动静言为,光明正大”。

4。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作风,做到了行为严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俭节约,整齐整洁。只有作风过硬,才能说明领导干部的自身综合素质比较高。

二、始终做到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根据客观实际和形势的需要,做到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育、经济、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特别要做到的是,在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的同时,十分注意党纪政纪条规的学习,还通过自觉加强学习,来丰富管理经验、提高了工作能力与个人修养,从而坚决克服了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厌学浅学甚至不学的情绪,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对党、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好干部。二是有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和高度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再就是做到了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谋私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干部职工做好表率。

三、通过学习提高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行使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领导干部,做到了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利,淡化“官念”和权欲,用平常心看待官位,用责任

心看待和运用权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即做到了“慎权”。二是做到了“慎欲”。从未谋取规定以外的特殊利益,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贪吃喝、不贪钱财、不贪享乐、不贪图名利地位,堂堂正正地做人,明明白白地工作。不为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所动,艰苦奋斗,俭以养德,保持了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三是做到了“慎微”。做到了时时刻刻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力争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自觉增强“守一”意识,不越雷池一步,在防微杜渐上下功夫,追求党性和道德修养的高境界。四是做到了“慎独”。在廉洁自律上做到了表里如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衡量、约束自己,没有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严格进行自我监督。

四、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规范了自己的从政行为。因为我们一直在一线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做到了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私自从事营利活动的行为;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没有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奉公守法,做到了讲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现象。

五、坚持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是我们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工作,我们把教职工的情绪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及时了解教职工关心的热点、疑点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实际问题。今后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素质,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新性和有效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做到了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坚决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同时要加强班子的团结,为我校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篇二

一、提高行车组织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

(一)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对于火车行车管理水平提高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 企业应该对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必要的专业培训, 提升其管理水平, 为管理制度与体系的落实奠定基础;其次, 企业应该加强对检修人员的管理, 使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提升故障解决的速度, 避免由于设备故障而对日常作业造成影响;最后, 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 自我提升, 部门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交流会, 与其他企业的管理人员交流经验, 不断学习, 从而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提升管理水平。

(二) 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给工作人员的行为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首先, 相关部门需要对机车的停站调车次数与时间具有严格的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 往往不能大于一次;其次, 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严谨的行车制度, 例如对速度、程序以及步骤等都应该具有明确的规定, 工作人员不可随意自行提升行车限度范围, 应该保证火车的正常运行, 提升火车行车的安全性;最后, 制定系统的人员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火车行车中, 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组织分散的情况, 由于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使得各部门人员无法对火车行车的情况具有全面的掌握, 这使得机车等挂时间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甚至火车调度员对火车安排表了解不清楚, 导致无法按照计划安排火车, 从而使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三) 建立基础管理考核体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 火车行车的相关内容也不断复杂化, 因此, 这使得相关的基础管理考核体系需要进行必要的完善。首先, 应该将工作效率纳入考核的范围内, 通过对工作效率的管理, 提升班组的整体水平;其次, 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班组人员的工作效率, 从而为火车行车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最后, 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分组, 实现小组内部的自我管理与考核, 缩小管理单位, 提升管理水平, 从而实现工作人员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二、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相关策略

(一) 缩短火车周转时间

火车的周转时间偏长是我国铁路运输普遍存在的组织管理问题, 这主要是指机车牵引火车往返一趟所使用的时间, 其主要包括启动时间、站点停留时长以及折返时长等, 而减小站点停留时长则是缩短周转时长最有效的措施, 相关工作部门可以针对站点停留时长进行合理安排, 尽量协调停站时间与作业时间, 保证停留时间能够满足作业的需要, 同时, 相关部门还需要合理安排作业流程, 使得相关流程更加流畅, 这能够有效缩短火车周转时间, 提升行车效率。

(二) 完善相关设备

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与工具,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机车效率, 首先, 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配套设备的升级与更新, 使用质量良好、性能较佳的设备, 避免设备故障对作业进度与效率造成的影响;其次, 应该增强对设备系统的合理搭配, 保证作业程序的流畅性, 提升工作效率;最后, 在日常工作中, 应该大力推广平行作业的方式, 最大程度降低机车的移动时间, 缩短整备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另外, 还可以对部分机车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可以将长期置于仓库内的机车转借他人使用或出售, 最大程度发挥设备的作用。总而言之, 设备系统的升级与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机车运行效率。

(三) 提升机车技术水平

机车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其运用效率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机车技术水平一般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技术专业性, 规范、严谨的技术操作与程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车故障与问题的产生, 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运用效率, 另外, 专业的技术水平还能够较好地保证作业的流畅性, 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技术速度, 速度的快慢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的体现, 首先, 这对机车的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来源;其次, 技术速度的提升还需要保证火车日常的检修工作, 保证火车运行状态的良好;最后, 对于技术速度的提升需要具有一定的范围, 不可无限制的加大速度, 否则会对作业现场的安全造成威胁。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机车作为火车行车动力的重要来源, 其运用效率对企业经济效益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于机车的管理水平与运行效率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因此, 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提升火车机车的运行效率, 提升其管理水平, 减小机车周转时长, 从而实现我国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

摘要:火车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 而机车则是火车的主要动力来源, 火车的启动与调车都主要通过机车来运行, 机车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火车的运行质量, 合理利用有效的机车, 提升火车行车效率, 能够有效提升火车的承载量与速度, 这对于铁路运输的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行车管理水平与机车运行效率的提升策略两大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希望能为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行车,组织管理,运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文建波.永煤矿区铁路推行固定机车施行环形运转制交路的意义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 (03) .

3.开展绩效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篇三

关键词:企业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

1现状与存在问题

企业在加强企业科学管理以及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员工素质偏低;②工作效率低,员工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③员工缺乏凝聚力,团队精神不够,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④分配不尽合理,缺乏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⑤缺乏职业安全感和企业认同感;⑥企业注重于绩效的考核,轻于绩效计划、绩效指导、绩效改进,仅把粗放式考核的绩效结果用于薪酬。

2绩效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2.1概念: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工作,从而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一种管理方法。

2.2作用

2.2.1绩效管理是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实施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绩效管理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它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形成员工的工作目标,保证了双方目标的一致性,荣辱与共,l共同发展;二是促使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指导,培养和激励,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和技术水平;三是发现员工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从而使其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四是持续改进员工工作;五是促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效沟通,增强凝聚力,培养团队意识。

2.2.2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由: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与配置,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薪酬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五大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该系统中各环节紧密相连,绩效管理在这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绩效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要以绩效评估为前提,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和薪酬管理是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绩效管理是其他四个环节的中介与枢纽。

3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应重视的问题

3.1企业经营者重视,统一认识,明确目的。绩效管理实施的复杂性以及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所需投入的大量合适人员,专项经费(如宣传辅导等)都表明绩效管理工作要不流于形式。同时,由于人们往往会将绩效管理同“绩效考核”相混淆,甚至将它们等同起来。而实际上,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而绩效考核仅仅是冰山一角。要使得绩效管理变得真正有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

3.2夯实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制定岗位(职务)说明书。界定工作本身,并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方面与员工达成共识,根据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进行划分,并通过对各岗位工作流程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各个岗位工作规范,获得科学可靠,尽可能量化的数据,并明确上岗人员在履行职务上应具备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责任的基础上制定出完整、切合实际的岗位(职务)说明书。岗位(职务)说明书是绩效考核指标设定的重要依据,是绩效管理的基本点。岗位(职务)说明书既可以用来进行绩效管理,也可以用来进行岗位变动,员工招聘、培训、还可用于提供确定薪酬管理的有关信息。

3.3抓住关键绩效指标,避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选取绩效考核指标一定要特别慎重,可以用来考核的指标非常多,面面俱到,细枝末节的衡量指标不仅会加大管理成本,增加操作难度,分散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注意力,而且因其繁杂会使员工感到困惑。因此建立绩效指标体系应切合实际,应选择最能反映影响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又可用来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具体量化指标。一般而言,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可选取能体现业绩绩效等方面的指标。

3.4充分沟通,避免考核指标硬性下放。绩效指标的设定是从上至下,层层分解的,它需要每一层次的管理者将指标和目标通过沟通的方式,传递给下一层面,而被考核的一方,需要根据分解的指标和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没有达成共识的指标是不具备激励作用的,同时缺乏被考核方面的积极主动支持,操作性将会大打折扣。

3.5加强指导,注重事中控制及绩效辅导。绩效管理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它侧重于绩效沟通工作,以及及时的反馈、探讨、指导、建议和帮助,沟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下层汇报工作进展或就遇到的障碍向上级求助;二是主管对下层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分析与纠正。形式主要有:绩效面谈、工作改进、员工辅导等,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管理工具。因此加强指导,注重事中控制以及绩效辅导是绩效管理取得更好成效的有效方法。

3.6公开交流,重视绩效的反馈。绩效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如果只做考核不反馈结果,那么考核便失去其重要的激励、奖惩和培训功能。反馈的方式主要是;绩效面谈,绩效面谈应做到对事不对人,将集中点放在绩效结果上,先不要责怪和追究员工的责任与过错,尽量不带威胁性,其次是应谈具体,不做泛泛的、抽象的评价。

3.7将绩效考核结果落实到奖惩上,推动绩效的改进。将绩效考核结果落实到奖惩上(包括薪酬、岗位调整等)可以有利于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收入高低,职业生涯发展与自身的绩效高低有关,鼓励员工立足于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绩效。

3.8总结,完善好绩效方案。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绩效管理的实践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明确指标值是否合理,为新一轮绩效指标确定提供借鉴与指导;对绩效评估进行全面分析验证,剔除不舍理因素,进行修正;对绩效辅导等进行分析、总结、完善。以利于调整优化绩效方案。

3.9将绩效管理工作普遍化,常态化。员工的绩效关平整个企业绩效,不应仅由人力资源部门来唱主角,它应成为部门领导、员工个人、人力资源部门共同承担的工作,建立高绩效企业文化是从公司高层到每位员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企业绩效管理中,正确的管理模式是营销部门对绩效结果负责,而人力资源部门对流程负责。

4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方法

4.1企业目标层层分解,员工绩效目标确立。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目标的层层分解,共同制订员工绩效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使员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各管理者明确知道如何更好地通过员工的目标,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人员应做好绩效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与员工绩效沟通工作,在此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观察法及面谈等几种形式,同时可运用因果图以及运用排列图法,从众多的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把促进绩效改善的相应对策列入对策计划表,进行实施从而提高个人及团队绩效。

4.2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优秀的员工得到更多的激励,绩效低下的员工被淘汰,重点侧重于对绩效指标的量化考核,以确保考核能公平、公正,可用的方法主要有工作数量统计法,工作质量效果法,工作安全记录法,工作出勤比率法等。

4.3总结完善好实施方案在对考核结果,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基础上找出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难以操作、不合理的,哪些是应改进的,从而为下一轮绩效指标确定提供借鉴与指导,对绩效评估进行全面分析验证,剔除不合理因素,进行修正;对绩效辅导等分析、总结、完善。从而使下一轮绩效工作开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彤.《正确认识绩效管理》《人事劳动教育》.155期.第9页.

4.如何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篇四

生产现场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缩影。企业要抓市场必须首先抓好生产现场管理,只有现场抓好了,才会使企业为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有竞争力。那么,如何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在当前扬农二次、三次创业的今天来谈这个话题更是尤具意义。作为离子膜工段一员,颇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生产现场为主体,是提高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现场管理不仅仅需要发挥管理者主观上的意识,而且应健立健全相应的现场管理制度保障,用以约束员工的行为。我们离子膜工段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就曾出现时好时坏这种反复的局面,最终总结原因发现并非管理人员主观意识上对生产现场的管理放松,而是现场管理制度有所缺陷,导致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经常出现这种反复现象。工段针对这一现象,重新完善了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并充分结合“目标管理”、“5S管理”各类方法,生产现场管理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得以消失,现场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二、坚持以员工为管理主角,生产现场管理才能创出最佳效果。扬农今天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高素质、能拼搏、善打硬仗的熟练员工,在生产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员工为主角,把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生产环境当作核心之一,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越来越高的、应有的需求。我们离子膜工段在现场管理中经常收集员工意见,对有利于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意见及时采用,尊重员工合理要求。工段还创造性提出生产现场与各班相挂钩,运用经济杠杆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该制度实行至今,极大的激发了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以工艺创新为动力,是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对发现的现场问题开展技术创新,从工艺上、设备上不断探索,用创造性的工作思路为推进生产现场管理管理水平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离子膜工段就从现场机泵冷却水回收、废酸地沟水回收工艺上入手,解决了现场死角“脏、乱、差”难以处理的问题。

5.怎样提高管理水平(模版) 篇五

近期,公司开展了以“提升管理大家谈”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提升管理的看法。

一、严以律己,做好标杆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认为要要求别人,首先应从自身做起,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要求员工去做。每位管理者都应该叫响“看我的,跟我来”的口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处处当模范,事事作标杆,把自己的实际行动当作一种无声的命令,使每位员工都感受到有范可学、有榜可模。

二、狠抓规章制度,使劳动纪律的每一条落到实处

无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没有哪一名赫赫战将不是依靠着严明的纪律管理自己的军队而取得了一次又次的胜利。拿破仑用荣誉管理军队,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美国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培养出诸如潘兴、巴顿、艾森豪威尔等一大批优秀军人,学校纪律严明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毛主席,在抗战期间,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带领中国共产党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创建了新中国。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科学、规范、卓有成效的管理的关键是制度建设,在管理中唯有制度才能踏石有印、抓铁留痕。既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就应该遵守,不能说,有时打打擦边球,过得去就算了。赏罚必须是分明的。违反了,就得罚。做得好,那就该奖。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对违反者是约束的,而对遵守者是自由的。

三、善于发现每一名企业员工的长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当今企业,人才是第一竞争力。文凭又是人才的唯一鉴定书?在这里,我认为,这个观念应该转变过来,不要过分注重学历与文凭。只要不适合企业的岗位,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那都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那就是企业的人才。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一味的指责,甚至动粗口。每一名员工的进步,都来自于管理者们的鼓励。激励员工不单单是靠管理者的只言片语,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激励措施和机制,比如物质、比如精神等等。但是搞管理就要从激励出发。当然,我在这里也不是说,犯了错,就不能说。应该用制度来管人,而不是凭个人心情。有的人沟通能力强,那他就应该成为公司外交的中坚力量。有的人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水平高,那他就应该是公司的技术骨干。知人善用,也应该是每名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四、构建和谐企业,建造栓心留人的内部环境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他也许不是杰出的“劳动模范”,但他知道用自己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团队,工作中严格要求,生活中做每位员工的“贴心人”。平日,工作之余,应多与员工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我认为应从这三点入手,1、重视人的需要,2、鼓励员工为主,3、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要每位管理者能够将心比心,与大家共同进退。企业上下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就能出效益,出成果。

以上就是本人对管理的一些浅见,不足之处,妄指证。

张荣

6.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篇六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一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正确的路线确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各级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各项工作的中流砥柱,是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带头人,其作风如何,对一个单位的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党风、政风、民风、安全稳定和改革发展,影响着整个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干部作风建设。

一、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干部作风是指干部在处理人和事的过程中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和风格,是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外在反映,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具体来讲:思想作风就是指,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定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群众观念、廉洁勤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作风主要指,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勤勉敬业、勇于奉献、言行一致、雷厉风行,密切联系群众、不搞形式主义、不犯官僚主义、不存好人主义。生活作风是指,勤劳朴素、团结互助、严肃正派、清正廉洁。学风主要指,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搞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领导作风是指,坚持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不犯自由主义,坚持干部工作原则,不搞不正之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在各级干部中大力倡导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坚决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乐,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不良风气。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干部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社会、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所担负的职责任务以及干部队伍状况的深刻变化,干部身上滋生不良作风的诱导因素也在增加,一些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些不良作风,严重削弱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全段的整体工作,也影响了干部自身的成长。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也更加艰巨和繁重。

二、干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一些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作风方面。一是个人主义,我行我素。思想方法不端正,看待问题不能客观、全面、历史、系统地分析,而站在利己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出片面甚至偏激,以致是非不明、混淆视听,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工作大局。二是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当和尚不撞钟,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对待工作不是积极认真地去应对,而是消极应付;不是务实精心,而是漫不经心。缺乏对工作的长远打算,不愿或不敢对职工进行正面教育,一些基础性预防教育不能理直气壮地去讲,所以在一些部门,职工是非不清,标准不明,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三是学风飘浮,不思进取。对于上级的政策不学习、不研究,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或照搬照套,不去系统深入地剖析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趋势后知后觉,或不知不觉;不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进行决策,开展工作,而是照搬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大搞大小“拼盘”,毫无结合之功夫,缺乏创造性,遇到职工反映的事,说不清、道不明、无主见、无对策,一揽子往上推。四是推过揽功,四处讨好。落好的事争先恐后,得罪人的事,退避三舍,有了成绩是自己的,有了问题不是上级的就是下级的,缺乏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推功揽过的品质。五是看“酬”付劳,讨价还价。思权想利,患得患失,稍有成就,伸手要特殊照顾,不达目的便消极怠工,工作不比责任,不比贡献,只比待遇条件。

2.工作作风方面。一是弄虚作假,养蛹为患。日常不严格管理,真抓实干,不注重基础工作,而是盲目乐观追求表面上的平稳,查找问题不深入细致,发现问题不明言直讲,揭露问题不一针见血,处理问题不一盯到底,解决问题不举一反三,甚至于在检查写实虚报造假,发生问题后欺上瞒下,不是如实汇报,迅速按规定处理,而是私下了结,结果越搞越复杂,越拖越难解决。二是阳奉阴违、软弱涣散。对于领导布臵的工作,合意了就执行,不合意就搪塞,出现政令不畅,令不行禁不止。对自己主管部门的工作,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制度不健全,程序不履行,管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该想的没去想,该办的没办好,长期以来信访不断,队伍涣散,问题接二连三。三是形式主义、不抓落实。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工作流于形式,只满足于开会布臵,下文传达,不注重实效,不善于抓落实。做工作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满足于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对工作任务、措施办法写在纸上、喊在嘴上、表态在会上,既不作过程检查,也不进行效果评价,做事虎头蛇尾,缺少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和从一而终的负责精神。

四、官僚主义,不负责任。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官气十足刚愎自用。主观臆断,脱离群众,方法简单,态度蛮横,甚至满嘴脏活,野蛮粗暴。五是好人主义,不敢碰硬。遇到问题绕道走,处理问题失原则,对待问题摸棱两可,宁可误事,不可得罪人,多栽花,少栽刺,留着后路给自己,好人自己当,黑脸别人唱。欺软怕硬,回避矛盾。

上述种种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如果不警惕,不抓紧治理,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损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损害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威信,干扰全段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全段的安全稳定。解决干部作风问题,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管理水平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三、对干部作风问题的分析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对策 1.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先决条件

精神状态是干部作风的首要标志,是影响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因素。干部作风不良的表现其根源就在于党性、党风和精神状态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在于信仰、信念、信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当干部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任期后留什么的问题。党员干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高度的党性觉悟,就会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的精神状态,就会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干部作风问题,绝不是简单、孤立的认识问题或方法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的个体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具体条件下的作风问题作具体分析,不断改进和加强自身作风建设,防范和剔除不良作风的侵蚀,逐步形成“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养成“解决问题不过夜、雷厉风行抓落实、深入群众重调研、求真务实严管理”的工作作风,以及“盯问题、抓落实、严考核、精管理”的工作方法和“站高一层想问题、跨前一步干工作、立足岗位抓落实”的工作风格;进而形成“不畏艰难、敢打善拼、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企业性格,以及“负重攻坚、实干奉献、优质高效、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和“事业为先、使命为责、实干为本、奉献为荣、创新为魂”的优良作风。

2.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本质要求

作风不实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负责任,既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对企业的职工群众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责任,就是一个人工作岗位和职位相对应的义务和职责,它包含情感责任和理性责任,所谓情感责任,就是基于对所从事事业的兴趣和爱好而主动自发的负责态度和从业行为,它是一种乐趣;理性责任就是所从事事业和职务本身所赋予的职责,要求从业人必须严格履行的带有强制性的职业纪律和从业行为,它是一种约束。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就要解决责任心的问题。工作态度反映工作作风。敢于讲真话、识真事、服真理和坚持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人,一般都是作风优良的人。上述干部作风的不良表现,究其原因还是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深刻认识组织和领导把这一职务所赋予的职责托付给自己,就一定要认真对待、尽职尽责、不负重托,就是要既耐心教育,诚心服务,又严格管理,真心帮助,不辜负职工群众的信赖;必须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责,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必须自觉地讲求实效、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必须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特别是在解决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上下功夫,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我们的每名干部都是带兵打仗的,都肩负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历史使命,都承担着上级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凝聚着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期望。所以,领导干部责任心的强弱,能力的大小,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铁路运输事业的事,是一个单位兴衰成败的事,是自己所负责部门的平安和发展的事。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就要解决责任心的问题。各级组织必须下力气解决责任意识教育和责任制的落实问题。

3.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发挥好教育与管理的作用是有效途径

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同样需要“两手抓”,要强调教育与管理的结合。没有教育的管理是冷漠的,而没有管理的教育是乏力的。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有扎实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作风。深入开展作风教育,是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出现问题,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这个基础没有打牢。因此,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深入开展作风教育。作风教育的重点是做好“四个结合”,即: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正面典型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以疏导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作风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应按照这一要求,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教育,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廉洁自律的人生习惯教育。

开展作风建设,既应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应健全相应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作风建设的管理,增强作风教育的实效。在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抓规范,抓落实,要把教育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机制。我们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总支、支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实施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以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现在我们的制度可以说不为不全,不为不细,关键是能不能严格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4.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加大考核任用挂钩力度是关键所在

在干部考核上,要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办法,重点解决好干部的“能上”与“能下”的问题。“能上”要经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做到德、能、勤、绩,重绩选贤任能。“能下”要严格按不胜任现职岗位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做到职、责、权、利,重责奖罚分明。要把促进干部作风好转贯穿到日常,落实到考核。要把考核与选拔使用挂起钩来,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定淘汰率,采取排队促尾等方法,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坚持重用“三实”干部,即;重用那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能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责任,诚心“实意”干工作的干部;重用那些潜心事业,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只干“实活”的干部;重用那些善打基础,会抓根本,能留后劲,能出“实绩”的干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崇实、重实、务实的良好氛围,使浮躁难有市场,无法作祟。要加快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步伐,重点解决以安全稳定的政绩论优劣、用科学考核机制决定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通过转变干部的观念和作风,并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确保企业的生机活力和蓬勃发展。

5.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强化群众监督与评议是重要保障

7.实施专业管理提高线损水平 篇七

1 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2012年线损率指标:综合线损率4.91%;高压线损率3.59%;35 kV线损率0.93%;10 kV线损率3.47%;低压综合线损率3.45%;居光综合台区线损率5.40%。

线损小指标: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的合格率 (关口表所在10 k V母线电能量不平衡率不超过2.0%) 95%以上;电能表周期轮换率、关口电能表修调前合格率、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周期受检率、35 kV及以上变电站功率因数合格率、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率 (低于15%) 的合格率、电能表实抄率、10 kV线路功率因数 (不低于0.9) 合格率100%;计量故障差错率小于1%;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8%;主变压器经济运行率不低于95%;变电站电容器可投运率96%;10kV线路电容器可用率96.5%;电能量差错率低于0.05%。

2 建立线损管理工作流程

线损管理工作流程确定了线损管理工作从制定并下达目标、措施到完成线损管理目标的各个环节。

2.1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降损节能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任组长, 主管副经理任副组长, 营销部、生产技术部、调度所、输变电工区主任为成员;线损管理归口部门为营销部, 设立一名专职线损管理人员;生技部、调度所、输变电工区为线损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 各设一名兼职线损管理人员负责相关线损管理工作;供电所为10 kV及以下线损管理执行部门, 由供电所营销员负责线损管理工作。

2.2 关键节点说明

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年总体目标、措施计划等, 以正式文件印发;人资部负责线损管理监督制约、考核激励及保证;归口管理部门根据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总体目标、措施计划等, 将季度指标、措施计划及35 kV, 10 k V分线路指标, 0.4 kV分台区指标分解下达到各供电所;分级专业管理即10 kV及以下由用电营销管理、生技管理, 35 k V线损由调度运行管理、生技管理、输变电管理、营销管理;分级分专业上报管理目标和措施计划、统计报表;公司线损归口管理部门是营销部, 负责线损管理方面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 并制定和分解线损计划指标, 加强计量管理, 开展计量改造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用电检查工作, 加强客户端无功电压管理, 督促指导客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在线损管理流程中生产技术部负责合理安排停电检修计划, 加强对设备检修质量的管理, 做好降损技术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检查工作, 做好电压无功管理工作;在线损管理流程中调度所制定并实施35 kV电网经济运行方案, 充分利用无功优化控制系统, 开展电网潮流计算,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网损;供电所做好配网的线损统计分析工作, 同时开展三相负荷测试、调整及低压无功就地补偿、对居民客户推广更换智能电能表等工作。

2.3 绩效考核与控制

2.3.1 完善制度体系, 规范线损管理

制定和修订了《景县供电公司节能降损管理办法》、《计量管理制度》、《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和《景县供电公司线损考核办法》。同时, 对营销工作112个危险点及预控措施进行了梳理并汇编成册, 确保在指标管理、抄核收管理、统计分析及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

2.3.2 严格考核奖惩, 保障措施落实

把线损指标列入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立了线损考核专项奖金, 按照业绩考核奖惩办法进行线损考核, 并做到两个结合:一是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在指标评价体系中既有目标性线损率指标考核, 又有过程管理中母线不平衡率、电压合格率、功率因数等专业量化小指标考核。对于大指标, 实现线损指标分级管理控制, 每月进行汇总兑现奖惩。对于各类小指标, 每月由考核小组分别评价打分, 当月兑现奖惩。二是实行一般考核与激励管理相结合。对线损率指标管理实行双指标 (激励指标和考核指标) 考核管理模式, 考核指标完成后可得到基本奖金, 完不成则重罚, 激励指标完成后则重奖。同时, 对核定的指标, 根据电网及负荷变化情况适时调整, 实现指标的动态考核。

2.3.3 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提升线损管控能力

完善了SG186营销业务系统、手机3G抄表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远程抄表系统、高压负控装置系统、低压载波集抄系统, 实现数据共享和科学利用, 提高线损管理技术水平。

3 技术和管理降损并重, 使过程管理取得实效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打造坚强电网

目前, 全公司14座35 kV变电站全部实现“五遥”功能与双电源供电, 满足了N-1运行要求;10 kV及以上断路器无油化率、变电站综自保护率、有载调压率、35 kV线路硅橡胶绝缘子使用率、节能型主变压器与配电变压器应用率均达到100%。

3.2 优化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管理

一是应用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系统 (AVC) , 35kV变电站全部实现主变压器分接头自动调整与电容器自动投切。二是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安装10 k 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108套, 对100 kVA以上配变压器推广应用了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三是安装了114台无线智能电压监测仪, 建成了完善的电压监测网络。

3.3 加强调度经济运行管理

一是根据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 自主研发了变电站主变压器经济运行自动报警系统。二是加强空载变压器和低负载变压器的管理。由景县供电公司职工自主研发的农业配电变压器自动停空装置被评为省公司“五小成果”一等奖, 并获得国家专利。

3.4 大力推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扩大采集覆盖面

经过近几年远抄计量装置的改造, 景县供电公司已实现17条10 k V线路上的513家工业客户的负控装置、136个居光综合台区载波关口表、590个农业台区网络表全采集, 10 k V线路全采集条数占12%, 794个村的台区关口表、125 228户低压户表实现了全采集, 占辖区行政村的94%。结合采集数据, 有针对性开展了各项反窃电活动。

3.5 运用理论线损计算软件指导制定下年度降损技改措施

年末由线损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本县经济发展状况预测出下年度全县电能量总体增长率, 下发各供电所参考;台区营业班电工根据公司宏观电能量增长率结合每个低压户的实际经济条件预测每个低压户下年度用电能量;供电所营销员再结合公司低压理论线损计算软件得出台区关口预计供电能量;10 kV线路营业班电工结合公司宏观电能量增长率及每个高压客户下年度发展空间, 预测每个高压客户下年度预计用电能量;公司线损管理专责结合高压理论线损计算软件和台区关口预计供电能量、10 kV高压户预计用电能量推算10 kV供电能量, 再依次逐级推算35 k V、高压和三级综合供、售电能量及理论线损率。

景县供电公司理论线损计算软件可判断台区低压线损率和10 kV线损率是否在合理范围, 进一步提出配电变压器移至几号杆在负荷中心;高、低压线路及接户线线号是否合理、是否过负荷, 改至多大线号能降多少线损;线路是否有迂回、怎么改造才合理等。公司线损归口管理部门根据这些情况结合算出的理论线损值及历年线损率实际完成情况制定下年度各电压等级及三级综合线损率指标和技术降损措施、管理降损措施, 报公司线损管理领导小组批准。

4 评估与改进

4.1 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在积极实施线损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四分”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改变以往传统的每月在公司机关召开线损分析会模式, 将会议现场移至基层供电所, 通过现场抄表、营业普查的方式, 全面分析供电所线损管理的全过程, 充分利用供电所同业对标手段, 对线损波动异常的线路、台区进行把脉会诊, 查找问题根源, 总结典型经验, 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 夯实线损管理基础。此外, 还采取同业对标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整改。

4.2 今后的改进对策

(1) 优化业扩报装各环节, 严格落实服务“三农”政策, 为农业大棚和观光农业新增容客户用电开设“绿灯”, 让客户早用电, 多用电, 达到农业均衡用电的目的。 (2) 将考核各供电所10 kV及0.4 kV两级线损率改为考核三个指标, 即:10 kV线损率、居光综合台区线损率、农业台区线损率, 减少农业电能量变化对线损率的影响, 使线损率指标考核体系更科学合理。 (3)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运行, 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重点加强员工培训, 使全员掌握新技术的应用。 (4) 35 kV线损、10 kV及以下线损管理牵涉多个部门, 总的归口管理部门有了, 下一步要明确35 kV线损管理由谁牵头, 10 kV及以下线损管理由谁牵头, 具体管理部门要定期将线损管理的相关报表报牵头部门, 细化量化小的管理环节, 不断探索最佳工作流程。

5 实施效果

8.如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篇八

关键词:档案管理;水平;提高

档案体现了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历史足迹,只有在科学、规范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注重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为单位的发展服好务,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

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现代管理理念的一项基本要求,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严密的分工协作、广泛的延伸拓展基础之上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档案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与网络技术密不可分,同时也更加依赖于统一的管理标准。如,档案信息的保存、传递、交换、共享等,都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标准制度,使其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实现档案管理的统一性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强调本单位管理方式不可更改的情况,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标准化系统管理的无视与抗拒,不利于单位和社会双方的共赢发展。在标准制订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但涉及单纯的管理数据,而且与周围的运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档案管理属于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建设性工作,应加强统一领导,集中单位力量积极推进,锲而不舍。

二、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意识

作为一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到与时俱进,具有现代化管理意识,而现代化管理意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所在。如果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缺乏这种现代化意识,就会阻碍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前进步伐。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改进档案管理方法,摒弃传统的保守理念,实现开放式服务和主动式服务,充分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效能

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做好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编码、检索等工作,还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工作需要,编研出符合实际的检索工具,不断完善检索体系,不断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各种需求。同时,要加强对珍贵资料的保管工作,尽量减少外界对档案造成的不良损害。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与管理途径,提高档案的管理质量,充分发挥档案的优势作用,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田微微.切实加强档案工作 主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J].黑龙江史志,2011(1).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救助管理站)

9.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篇九

1.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后勤社会化

把医院后勤推向社会化,是新时期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院后勤,呈现出“小而全”的畸形管理体制,导致医院后勤队伍素质低,人员臃肿,医院运行成本过高,服务质量低下。

近年来,我院遵照卫生部等《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实施意见》精神,开始尝试将部分条件成熟的后勤服务项目逐步推向市场。具体办法是: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本着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原则,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选择公司规模大、技术力量强、信誉度高、价格低廉的公司为合作伙伴。目前已将院内物业保洁、保安、电梯、洗涤推向社会。双方认真履行合同,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

同时利用医院本土资源,引进服务项目,达到为我服务的目的。如我院与大学后勤集团联合开发修建学生公寓及食堂,既满足了病人的营养配餐,又改善了学生及教职工的就餐环境。对已推向社会的后勤服务项目,医院专门成立服务质量监督科,负责对公司服务项目的质量监控和意见反馈。通过近一年的后勤社会化实践,对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可行性、必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而由后勤社会化给医院带来的社会效益显而易见,使医院在后勤管理上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思考医院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

2.转变观念,变后勤为先行

由于长期以来后勤管理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束缚,使医院后勤形成那种被动应付、一线要什么给什么、无序采购不计成本、出现问题后突击抢险,事后补锅的被动局面。事实上后勤战线管理着医院全部硬件设施的运作、维护、检修;耗费材料的供应;水、电、气的安全使用。

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医院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影响。因此后勤工作在新形式下要想成为医院效益的保障,必须要有先行的意识,主动思考设备的运行是否健康;采购的物资成本是否合理;安全是否存在隐患,事前是否有预案,事中是否有措施,各项服务是否到位等。一切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服好务。只有在思想上有“先行”的意识,才会有“先行”的行为,也才能逐步养成“先行”的习惯,最后才会获得“先行”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3.开源节流,注重精细化管理

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是一个好的企业发展和追求的永恒的管理目标。对后勤服务工作来讲,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医院嬴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服务过程中做到精细操作与管理。精细,如果说是一种态度,那就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如海尔集团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方法,是对一种工作态度的精细管理。如果说是一种管理方法,那就是节俭。

如美国狮王食品公式“五个周转着的一分钱大于一个闲置着的五分钱 ”的经营理念,则把节俭用到了极至。节俭在家庭中主要是主妇的事,但如果是在企业,那就是全体员工的事。这一理念要渗透到每个员工的骨子里。尤其是对后勤管理人员,精细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如

合理的采购,技术革新,废旧利用等。做到低耗高效,勤俭节约,降低成本,压缩库存。所以,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无疑会给医院带来无形的经济效益。.以人为本,用心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

医院后勤工作平凡琐碎,纷繁复杂。但又是医院实现大目标不可缺少的。医院的大事,就是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必须是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对于医院管理人员来讲尤其是这样,既要胸中装着医院的大事,英国论文格式在具体工作中用心去做责任范围内的每件小事。

10.浅谈烟草如何提高管理水平 篇十

××县烟草既是行业政策的宣传者、烟草科技的推广者,又是烟叶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上级部署的具体执行者。“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作为烟草行业最基层的部门,××县烟草“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需要与行业内、外各级各部门打交道,与广大烟农打交道,可谓事无巨细、责任重大。特别是取消县级公司法

人资格以后,××县烟草职能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国家局提出,基层××县烟草在巩固烟叶收购功能的同时,要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烟叶工作站,突出抓好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落实、合同签订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工作,不断充实完善“组织生产、收购烟叶、供应物资、指导培训、技术服务、基层建设”等功能。××县××县烟草长作为一站之首,要在加强管理方面多用心思、多花力气、多下功夫,才能不断提高××县烟草规范化水平,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烟叶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县烟草管理水平,重点在于管好几个人,理清几种关系,说好几句话。

1、管好几个人。在坚持“严”字当头,管理员工队伍的同时,××县烟草长要着重管好几个人。首先是自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都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县××县烟草长是××县烟草的“领头羊”,要带头成为勤奋学习的表率,努力工作的表率,廉洁自律的表率,让广大干部职工心服口服,自觉自愿跟着你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其次是副职。副职作为站长的参谋助手,其工作积极性和个人能力如果能够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将使站长“如虎添翼”,反之,则会成为站长的“掣肘”和工作上的阻碍。因此,在工作中要发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精神,在把握全局与方向的前提下,将权力下放,充分调动副职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增进班子团结来加强烟技队伍的管理,落实措施,推动工作。再次是报账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加强报账员管理,就是抓住了财务管理的关键。要加强对报账员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教育,以及必要的检查监督,确保××县烟草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理清几种关系。一是理清与局(分公司)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县烟草与局(分公司)是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对于局(分公司)的决策、决定以及要求,要坚决贯彻执行,并且要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把思想统一到局(分公司)的安排部署上来,统一到局(分公司)的有关要求上来,与局(分公司)始终保持一致。二是理清与局(分公司)各股室之间的关系。××县烟草与局(分公司)各股室之间虽然是平级的关系,但各股室是业务的具体主管部门、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业务指导部门的沟通联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于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要虚心接受,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督促要真诚欢迎。三是理清与乡镇之间的关系。××县烟草与乡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隶属于乡镇,但又在其属地;发展烟叶生产想少一些行政命令,多一些市场经济,但是少了又怕乱。因此,在当前状况下,要与乡镇多沟通、多联系,争取乡镇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理清与乡镇其他站所之间的关系。随着烟叶产业的发展,××县烟草与乡镇其他站所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如新建密集式烤房,就牵涉到与土地所、供电所沟通协调的问题。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与乡镇其他站所多接触,建立友好关系。五是理清与烟农之间的关系。烟农是××县烟草的衣食父母,××县烟草是服务烟农的窗口。要切实做到时时想着烟农,事事为着烟农,永恒追求烟农满意。

11.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篇十一

摘要:如何用好资金管理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不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真正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资金管理;财务管理;水平分析

一、财务资金管理深不下去的原因

1.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企业管理中的集权和分权是对立统一的,从国外跨国公司的实践来看,事权可以分散,但财权必须集中。我国目前的企业集团管理层次过多,“子不认母”、“母不识子”、“集而不团”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企业职能部门分割,相互缺乏信息联系和数据集成,产、销、购、存信息脱节,原本集成连贯的业务被人为地割裂成多个环节。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而新的模式尚未建立,母子公司之间对集权与分权的认识很难统一,过去曾一味强调的分权管理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企业集团扁平化集中管理的要求。

2.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式落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市场遍布各地,产品千差万别,需求多样化,经营跨国化,由此形成的规模化大生产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作支撑,而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传统的管理手段是无法做到的。大多数企业资金占用不明,产品成本构成不清,材料消耗、工时定额不准,考核决策无依据,满足不了企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单纯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来统计、核算、传递有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难以跨越管理幅度、地域分布、交通通讯方面的限制,监督管理必然滞后。

3.新技术、新经验的学习和推广不够。大多数企业对以财务管理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缺乏了解,对推行计算机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什么条件,本企业到底采用什么样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什么样的财务管理软件能切实改善财务资金管理水平等问题心中无数。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全面比选和强制推行统一和适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已成为当前强化细化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二、如何指导企业加强和改善财务资金管理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

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一个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制度完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要切实改变目前财务预算形同虚设的状况,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资金的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行。

2.适应形势,整顿基础,抓好定额流动资金管理

定额流动资金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不断优化和降低定额流动资金的占用是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的关键。新的核算机制产生了,定额流动资金的管理内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价格双轨制的运行给企业定额流动资金管理增加了难度。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原有的定额资金管理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几年来,单位一直把流动资金占用指标作为考核财务部门的主体承包指标之一,列入模拟市场考核体系进行严格考核。对流动资金实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并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归口单位,形成一整套资金占用指标考核体系,与目标成本指标考核体系并行运作,形成模拟市场核算全面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

3.推行企业会计委派制和内部审计制度,强化财务的监督与控制

(1)推行会计委派制。目前,国有企业还存在所有权结构单一,所有者缺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的监督乏力,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强化企业集团对其参股或控股子公司的财务监督与控制,客观上需要寻找一种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以保证资金的集中管理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结合本企业集团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财务总监、财务部长下管一级等形式多样的会计委派制,强化事前、事中的及时监督,同时,确保集团内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的有效运行,切实维护出资者利益。

(2)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使预算取得实效的保障。与国外大集团相比,目前国有企业一个很大的差距就在于内部审计力度不够。因此,大型企业都应建立高层的内部预算审计监督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对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投融资、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将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和外部的财务审计结合起来,内部审计主要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的审计,外部审计主要是借助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账目、凭证等合法性进行审计。

总之,加强和改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基本规范的迫切需要,抓好这项工作,就抓住了现阶段企业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因此,当前选择一批重点国有企业强行推行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并积极总结经验,加快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论如何提高油库管理水平 篇十二

1 实现油库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油库管理理念,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油库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油库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1]实现油库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就是要在油库管理过程中时刻铭记 “精细”的原则,找准管理模式中的薄弱环节,深入改进,实施重点检查和定期检查; 其次是细化岗位职责,各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真正确保油库的安全稳定。

具体来说,第一,要作出精细化的规划,油库的工作包含油料收发、油料供应等内容,储存着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这些复杂的工作内容梳理出精细的工作步骤和规则,以确保油库的安全性; 第二,要确保工作人员对精细化规划的精细化执行,确保各项规章和操作流程落到实处,确保工作人员细心操作和准确执行; 第三,要进行精细化的监督控制,比如对于某项设备,明确维护设备的责任人,权责分明,以提高油库的管理质量; 第四,要设置精细化的奖惩制度,明确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培养方式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避免不专业的盲目操作,从严管理,确保工作人员按照操作规范对油库安全进行检查,建立激励制度,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效管理水平的油库人才队伍。

2 健全油库信息管理系统

以往的油库管理平台工作繁复,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较多的时间进行工作,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简便工作流程、保证油库中石油的安全,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健全油库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油库中油量的自动化监测和对油库信息进行存储等,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提高油库管理水平的目的。

为了完善油库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应挑选先进的硬件设施,建立配套的局域网,建立数据库,然后选择与油库发展相适应的软件组合,实现信息的动态处理; 其次,应通过资源整合,使信息管理系统将油库管理纳入到电子信息的模式中,这样,油库管理可以第一时间根据信息检索,确定油库的基本状态,以更好地参与到各个生产环节中,再通过技术与资源的协调配置,达到资源对于油库管理的重要支撑;[2]再次,通过油库信息管理系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合,工作人员得到客观准确的信息,以此为基础,工作人员可不再依赖于以往的经验主义,可作出相对正确的决策; 最后,油库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功能是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提高管理效率,形成闭环管理,例如,对石油的进库、储备、出库等环节进行整体监控,保证油库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高效。

3 加强油库设备管理

油库设备的质量和油库的安全关系密切,油库设备包括储油设备、输油设备、装卸油设备、消防设备等。

加强油库设备管理,首先,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即以设备为对象,应用相关的理论、方法并通过本企业内部的( 技术、经济、组织) 措施,对设备进行全过程( 规划、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 的科学管理体制。[3]其次,对设备进行评级管理,分为优秀设备、良好设备、一般设备、不合格设备,提出对应管理措施,使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再次,加强油库的检修管理,检修管理是设备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应对检修工作设立专门的工作流程,例如对于油罐,在使用一个月后,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如果是在冬天,则至少应检验两次。最后,加强二维码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二维码制作简单、成本低,能够储存大量信息,且信息是动态的,可在设备上贴上二维码的标签,其中包含设备有效期、检验人员、以往维修情况等信息,工作人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得知设备的信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油库的安全,但在应用二维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二维码的识别与防伪。

4 完善油库应急管理

油库中含有石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如果因管理不善造成泄漏,发生爆炸和火灾等事故,会给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会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导致油库安全事故的主要风险包括设备安全风险、安全管理不当、人为操作失误三方面。为了避免油库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加强油库应急管理。油库应急管理能力,是指一个后方油库针对安全事故所采取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工作,以及随之建立起来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进行管理的能力。[4]

应急的第一步,建立风险预案,根据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种安全风险实施处理,安排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完善的应急小组,包括应急指挥小组、事故抢险小组、设备抢修小组等; 第二步,要进行危机演练,通过计算机演练让工作人员了解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方案和步骤,通过现场演练让工作人员熟悉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该如何处理,培养他们临危不乱的素质; 第三步,明确当油库发生溢油时的具体做法,当溢油发生时,应立即切断泄漏源,然后采取拦挡、挖截流沟等方式截断泄漏油品,防止污染面积进一步扩大,用合适的设备或设施收集地表低洼处的油品,铲除受油品污染的表土,以防止油品继续向下渗漏并污染地下水。[5]

5 加强油库事故处理

油库管理是为了确保油品数量准确、质量完好,但由主观或客观因素引起的管理不善,常常是引起油库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会使油库在处理事故时处于被动状态。对此,应加强油库事故处理,油库事故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损失和吸取教训。

为了加强油库事故处理,首先应遵循事故处理原则,即深入调查、实事求是、严格执法,安全事故的处理主要分为立即报警、救护伤员、阻止灾情进一步发展等几个步骤,在安全事故得到控制之后,需要仔细谨慎调查事故原因,计算经济损失,搜集人证物证资料,处分相关责任人,并完成事故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对事故进行科研,发现规律,积累经验,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6 结论

油库是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是安全事故易发地,因此加强油库管理至关重要。应对油库进行全面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避免管理上的遗漏与缺失,保障油库的安全,提高油库经济效益,促进石油行业的规范发展。文章从理论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油库的管理水平,但油库管理理论与方法还需要在现实的管理中不断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摘要:近年来,油库时有安全事故发生,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进而危害了企业的利益。很多事故都是管理不善所致,因此提高油库管理水平刻不容缓。文章从实现油库精细化管理、健全油库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油库设备管理、完善油库应急管理、加强油库事故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油库管理水平,旨在为油库管理提供借鉴,保证油库安全作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徐乔,樊荣,邓凌云.油库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储运,2011(5):102-103.

[2]田小勇.原油油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化技术,2015(8):251.

[3]任娟,胡阔见.油库全过程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5(3):47-48.

[4]郑冀,马国普,刘奇韬,等.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后方油库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储运,2015(10):172-175.

13.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篇十三

摘要 在我国,物业管理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前景广阔、充满生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之一。但是,象其他新兴的事物一样,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出现“瓶颈”状,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物业管理企业内部,自身资金不足、资质不齐等;在物业管理行业上,法体系不健全、各地政府对待物业管理的行为有偏差等问题日益凸显等等。面对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物业管理企业的专业化与规模化、股权化与市场化;物业管理的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化与法制化发展是我国物业管理改变现状、立足未来的必由之路。关键词 物业管理 现状 发展趋势

“物业管理”最早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至今发展已有近一个半世纪了。而在中国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由沿海一带地区接受香港的物业管理概念,然后逐渐传入内地,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房地产行业利润空间较大,竞争激烈,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后续环节,自然逐渐成为人们购房时关注的热点,同时致使物业管理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但是,物业管理自引入中国以来才20多年,而在大陆内地则普遍只有1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发展速度快与发展历史较短的现状导致了物业管理市场正在建立的高楼显得根基不稳。因此,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对我国的物业管理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把握正确的发展趋势,才能将我国的物业管理打造得坚不可摧。

【摘要】物业服务是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确立及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行业。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国内对物业服务要求日益提高,物业服务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物业服务企业该如何持续生存,如何良性发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国内众多物业服务企业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国内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的现状,并对新形势下,物业服务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国内物业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一.物业服务现状

1、国外物业服务现状

2、国内物业服务现状

二、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政府方面的问题

1.各地政府行为略有偏差

在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政府行为从总体上来评价应该是好的、积极的。但也不能否认,政府行为中也存在着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正阻碍着物业管理行业的顺利发展,归纳起来它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物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这是指未将物业管理作为我们现代经济部门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来看待,而是或多或少地把它视为一种“权宜之计”,所谓的权宜之计,主要是指在传统房屋管理体制的暴露无遗,已经成为国家财政包袱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仅仅将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替代方法来减轻负担,从实际效果看,物业管理起到了这种作用,但从政府的角度看,只注意这种减轻的作用是片面的、偏颇的。

其次,政府管理体制尚须改进。物业管理对象虽然是房地产产品,但它的服务对象是人,这一行业与众多的公用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形成了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譬如公安部门、市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等,但从现有的管理体制上看,物业管理在国家和地方上的归口领导管理却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常常有些问题超出了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职权范围。

2.法律体系仍须完善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有法可依才能够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而目前我国在物业管理法律这一块却略显不足:

一个是法律体系不甚完善。到目前为止,关于物业管理的最高法律法规就是2005年才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由此可见法律体系的建构还需要时日。同时,也导致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在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纠纷无法有效、正确地解决,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很难和谐相处。

而另一个是制定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有差距。虽然国家颁布有条例,但是,只能从宏观上把握,而各地又相继制定了地方法规,但在法规与实际各物业管理企业操作上有些差距,例如武汉市物业管理地方法规中规定物业管理费不能超过1元/平方米(不含电梯),但实际上迫于无奈大多数的物业管理费在1.2元/平方米-1.8元/平方米之间波动,与法规不甚相符,而对于这种值得推敲的条文,很多企业采取变相的收费方式。致使法律与现实相差甚远,造成企业与业主有苦难言、有法难遵的局面。府方面的问题

2、物业服务企业自身的问题

1.物管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综合优势根据调查,目前国内物业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且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等问题。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物业服务企业近4万家,而实行物业服务的房屋建筑面积约2.6亿平方米,平均每个物业服务企业仅管6.59万平方米;从人员上看,到2000年底,全国物业服务从业人员达200万 人,每个物业服务人员平均只管669.31平方米,可见管理规模之小。在国内物业服务的发源地——深圳,共有各类物业服务机构有1200多家,其中21家成规模的企业合起来,管理面积也不过7000万平方米,小的不足10万平方米。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而全”的模式带来的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物业服务行业进入壁垒不高、开发商盲目投资之外,也是物业服务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的 必然结果。2.物管企业经营风险加大随着行业的发展,国内物业服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物业服务已不再只是清洁工扫扫地、保安员巡巡楼、管理员收收费那么简单。随着行业逐步迈向专业化、规范化,业主对物业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业主凡事都找物业公司,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问题解决不了就是管理不好,动辄以不交管理费相威胁,出了事故就向物业公司索赔。比如在物业服务行业中引起震惊的厦门“丢车案”,物业服务公司仅收取5元的车位使用费,车丢了,二话不说就找物业服务公司赔,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又如全国出名的深圳笔架山庄“索赔案”,犯罪分子潜入小区,发生了命案,业主找物业公司索取巨额经济赔偿。以上例子在国内屡见不鲜,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对当前 的物业服务进行进行重新的审视与思考了,物业服务究竟是做什么的?——法律赋予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力相当有限,“保本微利”的物业 服务公司经济实力也是有限的,而社会赋予物业服务公司的责任却无穷大。因此,目前物业服务企业所面临的境地就是如履薄冰。

(三)物业服务从业者的素质问题30年,对于一个行业而言,发展的历程不算长,物业服务仍属新兴。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善的行业管理标准,物业服务公司也未建立严格的人员岗

位责任、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物业从业人员无法有效定位。另外,由于部分物业服务公司忽视内部员工培训,公司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均无法开展,因此,在本来就素质不高的前提下,物业服务服务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均无法到位,物业服务从业人员无法摆正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直接导致目前国内的物业服务行业“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好”的现状。特别是一些原来 由房管所等单位转制过来的物业服务公司,虽然名字由管理变为服务 了,但由于观念没变化,机制没转换到位,还没摆正自己与业主、客户的位置,还习惯于以管理者自居,对业主、客户发号施令,业主、客户得不到尊重,利益也无法有效保障。

一)物业管理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1.自身资金不足

物业管理要讲求经济效益和资金的良性运转,这些前提就在于物业管理的经费的来源应该落实、有保证,但是目前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却在抱怨物业管理的经费有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由开发商支付的管理基金(建设部有关文件规定是所开发的物业总造价的2%)以及有开发商和业主一起提供的维修基金不能完全落实,业主大多不愿负担,因此取得这部分经费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管理费收取不规范。特别是一些地区管理费标准偏低,正常管理支出没有着落,多数物业管理公司之所以能维持运作是由于利用了多种经营等来弥补不足。

还有接管物业时的验收费、质量保证金以及城市维护费补贴等经费项目不能落实。

2.资质参次不齐

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直接反映了该企业的资金状况、技术能力、服务水平等,是物业管理企业的一个综合体现,也是取得广大业主信任的一个标志,而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各个相差甚远,主要由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是企业门槛低。物业管理企业不同于工业企业需要成套设备、厂房、有成熟的产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企业,需要相对充沛的资金可供周转从而由进销差价来赚取利润,而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是服务,一般没有什么资产,最低限额只需要10万元人民币,“几张桌子几个人”便构成了一个企业。

另一个是市场化较低。物业管理企业在我国主要是通过四种途径组建起来的即由开发商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或附属的物业管理部、独立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房管所转换的物业管理公司、各大系统单位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其中最后一种途径只占少数,最多的是通过一、三两种途径组建起来的。而由开发商和房管所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不是把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的附属品,就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观念,制约着物业管理的自由市场化发展。托管的规模偏小。

有一些城市或地区的规划与建设缺乏大手笔,20万平方米以上的成规模小区不多,有的开发商甚至见缝插针客观上给物业管理一带俩了难度。例如,目前常州有近百家物业管理企业,已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但各自托管的面积不大,一般在10万平方米左右,而这个数字则是一般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保本底线。又如在武汉,注册物业管理的企业有300多家,但是真正具有一级资质的却只有三家,其中两家是具有国有资产背景的企业,而其他的大都是小打小闹,各据一方,不成规模。

3、物业服务的对象的问题

物业服务服务对象对物业服务消费的认识不足从中国国情出发,国内一直以来都过多地强调房屋的福利性和社会性,造成国人一直以来对房屋的定位不准确。一旦房屋及其后续的物业服务以纯商品形式出现,国人普遍存在疑惑。而当自己房屋的配套及服务等需要用钱购买时,国人的抵触情绪就马上出现,于是,在面对物业服务的时候,国人表现出来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抵抗行为,极大地阻碍了国内物业服务行业发展。为加强深圳市特色的城中村管理,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初颁发第 一号文,提出“物业服务进社区”。而在其实施过程中,中标的物业服务 公司进驻社区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社区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抵 触,甚至出现抗拒的情况。在国内物业服务发展最为成熟的深圳还出现 此类情况,更不难理解在国内别的城市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由此可 见,国内人们大众对物业服务消费观念的改变,还需要社会、政府和物业服务企业做出更大的努

4、物业服务企业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问题(物业费征收难及由其衍生的问题)

三、造成物业服务水平不高的原因

1、国家现有体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2、物业服务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服务不专业

3、物业服务的对象缺乏正确的物业消费观

4、缺少一个合理有效的监理评估机制

四、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1、加快体制改革建设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2、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工具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为

3、引进优秀专业人才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和正确的物业消费观

5、引进第三方物业评估监理机制,将物业收费纠纷消灭于萌芽状态

上一篇:男人的正能量经典名言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德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