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2024-08-13

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精选16篇)

1.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一

曹庄小学祁建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因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找准情感激发点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考虑如何找准情感激发点,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波澜迭起,富有活力。

1.设疑引趣“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教学时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便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例如:《狱中联欢》一文,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课题中的“狱”和“联欢”各是什么意思?(2)在狱中失去自由的人们,为什么还能联欢呢?(3)他们是怎样联欢的?这些疑问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读起来积极主动。

2.以画救趣根据学生好动,喜欢画画的特点。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画画,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夕照》时,我另辟蹊径,利用“读文、想象、作画、评画、悟文”这一途径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将自己体会到的美丽的夕照画下来。在学生作画之前,我先引导学生根据时间的推移变化,梳理出课文重点介绍的几幅画面之后,学生神情振奋,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后来的读文理解,到作画悟情,再到析画赏美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

3.以谜促趣谜语生动,形象。在教学中若能根据特点,配合适当的猜谜教学,定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动物后写一篇文章,观察前可先出示几则动物的谜语,让学生猜。(1)扇子脚,扁扁嘴,跑得慢,会凫水(鸭子)(2)头戴双尖幅,身上穿棉袄,说话带鼻音,最爱吃青草(羊)当揭开谜语后,要求学生比较这些动物区别在哪里,这样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观察时既抓住一般动作。形态,又突出自身特点,写出的文章具体生动。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立足思维展开点体验情感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和体验。”自主学习是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身体的、心理的、认知的、情感的、逻辑的、直觉的,都和谐统一起来。那么,如何立足思维展开点,让学生体验情感呢?

1.媒体辅助转换角色体验情感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说得好:“爱探索,喜尝试孩子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采用了“媒体辅助转换角色体验情感”的教学思路。

课始,我一反往常以学习课文为主的常规,改成了学生转换角色后进入情景之中的仿作,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一开始,紧紧地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目标,用悠扬,柔情的《西风颂》音乐奠定本课的基调,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揭示本课的训练重点--进行角色转换(转换成朝鲜人民的身份),仿课文结构(话别--回忆--赞美)进行习作,在有感情的读好自己的习作。即于情感体验中学好本文。由于有音乐的刺激,媒体的辅助,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的进入了角色,引发了情感。接着,教师又以身示范,为学生作榜样,在电教手段的帮助下成了一位朝鲜老大娘,饱含深情的和志愿军战士话别:孩子啊!让大娘再看你一眼……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灵感被激发了,创作的热情达到了高潮。于是一位小金花,朝鲜大嫂应运而生,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的壮举又在学生的眼前浮现,成了学生笔下的素材,并牵出了万般柔情,学生进行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很快的写出了一段段文字。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朗读。互评。互改,学生很好的领会了文章的内涵。以致于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学生通过充满激情的朗读就把那深奥的含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

这种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完成了知识的主动构建。

2.捕捉学生思维火花体验情感爱因斯坦说过:“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好问、好动、好强的心里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学生在展开充分的独立的思考过程中常常能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见解,教师应对这些见解适时肯定,让学生的好胜心不断得到强化,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不断开发,在体验成功的需要,获得成功感时,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三。强化心灵兴奋点升华情感一堂课虽然是短暂的,但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在课堂上,注意设计引起学生兴奋的兴奋点,就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以“读”为兴奋点在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充分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或静思默读,或低吟慢诵,或高声吟唱,使学生进入课文地情境,充当课文描写地角色,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完《倔强的小红军》一文后,我先指导学生分好角色--叙述人、小红军、陈赓,按照各自的不同的表现,读得“闻如其声。如见其人”。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人物得动作、神态。“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要读出小红军满不在乎的语气,语速放慢,强加重音;小鬼把腰一挺,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要读出小红军不服输的口气来,透出一股倔强之气。通过有感情朗读,学生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2.以“演”为兴奋点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寓言,童话都适合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最容易使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景中获得情感体验。如《狐假虎威》这一课,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好胜的特点,找准情感激发点,立足思维展开点,强化心灵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把学生认知,意志,情感和谐统一起来,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曹庄小学祁建华

[调动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效率]

2.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二

一、简洁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揽引到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师生同在知识的海洋中激情畅游,不断走向学习的高潮。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格式,根据本章的内容和特点,笔者选用简明扼要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今天我们把目光转向遥远的西方,看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开始我们的学习旅程。”( 同时用PPT打出小高考考纲的测试内容与测试要求)

教师这样导入,时间结构分配相对合理,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让学生清晰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求知欲,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激活思维。课堂上,学生瞬息间就呈现活力,他们神情专注,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一道梳理知识,探讨问题。

二、梳理知识主线,引领学生思维

知识主线既是课堂教学逻辑的浓缩,也是教学流程的导航仪。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主要有两条线索,古希腊的民主历史和古罗马的法律。导入该课后,笔者请同学们结合考纲与课本梳理古希腊的民主历史、古罗马法律的线索。师生对话如下:

生: 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伯利克里改革发展到顶峰。

师: 这是整个雅典民主历史确立的什么?

生: 过程。

师: 对了。那请你仔细看考纲除了过程之外,还有什么内容?

生: 民主历史孕育的条件和对雅典民主历史的评价。

师: 很好。( 同时黑板上板书: 雅典民主历史: 条件、过程、评价)

师: 其实,对照雅典民主历史的运作方式和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和陪审法庭主要职能、人员构成和产生办法,我们还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历史的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还有公民意识。(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补上特点。这样,学生对雅典民主历史的线索一目了然,即雅典民主历史: 条件、过程、特点、评价)

师: 再请说说古罗马法律的线索?

生: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随着罗马的扩张,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师: 请说说古罗马法律的线索?

生: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随着罗马的扩张,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PPT呈现古罗马法律的线索)

三、合作探究,碰撞学生思维

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提升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增强解题技能。因此,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过程中随机把握,科学有序地调控,保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本教学环节中,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新意,笔者首先给学生两段材料,让学生自行设计问题并拟定答案,意在让学生多多思考、善于分析,努力实现思维交锋、智慧碰撞、灵感生成。教学流程如下: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2: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 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 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我们( 雅典) 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历史,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请依据上述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命制一个问题,并拟定答案要点。

要求: ( 1) 简洁明了,有针对性,设问有角度( 如原因、目的、内容、方式、结果、特点、影响) ; ( 2) 设问方式可参照凤凰台第23页; ( 3) 答案可根据材料,也可根据所学知识,也可两者结合,也可开放式。

各学习小组成员在接到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后,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讨论学习时,各小组成员积极向小组汇报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学科长把握尺度,记录相关内容,并形成集体意见。最后,各小组间展开讨论:

生1: 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和西方世界在“选举”上的根本差别。

师: 答案?

生1: 根本差别: 中国的选举是选拔官员的制度,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 西方的选举是公民为自己选择一个领导集团,以人人平等、民主、自由为基础。( 经老师点拨后组织的语言)

生2: 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拟定答案: 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有德行的君主; 古代西方的民主是人民主权。

生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关于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形成不同的历史制度给我们什么认识? 答案见讲义。

师: 非常好,还有没有问题?

生4: 根据材料1,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对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结果的差异。拟定答案: 古代中国: 个人决策,效率较高但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 集体决策,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效率较低。

生5: 公民大会的存在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历史的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民主历史中遵循的历史运作方式哪些为近代西方社会所借鉴? 答案: 特点: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借鉴: 集体领导、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多数人决策等。

四、巩固练习,深化学生思维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历史教师要立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基础性、典型性、分层性,精选典型例题,及时进行巩固性训练,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迁移,磨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如,呈现下面两个单项选择题,既可考察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与罗马公民法、万民法、成文法、习惯法的区别,又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1.《十二铜表法》规定: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 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 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 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债权人。

2.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 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3.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教师   学生    数学教学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11

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众多,有遗传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家庭环境等等。那么,主要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初中学生行为和导致学习落后呢?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必须搞清楚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地说,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根据国家的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成绩最大和成绩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一、学生畏惧学习数学的原因

一些心理专家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心和指导

现在,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升学率仍是一所学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甚至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任课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这促使教师更重视学习优等生的发展,而忽视大多数学生。

(二)学生学习不得法

有的学生学习上较努力,但学习方法呆板、机械,不会掌握知识的重点和内在联系,因此学到的知识总处于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慢、迁移慢、学习效率低;不能在学习中很好地运用知识,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他们常常处于委屈、苦恼、孤独之中,渴望同学的友谊,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挫折体验过多,对学习缺乏自信和兴趣

特别是中下游的学生,因为自身学习水平较低,又缺乏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必然会经常经受失败、挫折的体验,再加上教师多次反复地批评,使这部分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进步的可能,在困难面前意志力薄弱,学习行为被动、消极,自然对学习的兴趣也被抹杀了。

总之,造成学生畏惧数学、失去自信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每个学生的特征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做全面的观察、了解、调查,经过综合的全面的分析,逐步掌握其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和规律,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的教育措施。

二、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关心信任学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只偏爱优等生,相反地,应把更多的关爱和精力放在差生身上。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学生真正的爱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特别是学习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教师对他们要真诚地关心和热爱,从思想上关心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消除戒备心理,了解教师所做的都是为他们好,从而愿意接近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我曾遇到一个学生,因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一直较差,而且行为散漫,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是小错天天犯,大错少不了,是一個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后来,我了解到他父母工作忙,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因缺乏管教,才会变成现在这样。因此,我一方面对其严格要求,使其遵守正常的教学秩序,另一方面经常找他谈话,了解他的内心活动,并从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逐渐改掉了自身的不良习惯,并能配合教师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对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是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而学生因经常经历挫折体验,往往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信,停滞不前。特别是自卑感心理型学生体现得更为明显,这类学生愿意努力,也努力过,但心理压力过大,不了解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常处于卑怯的状态,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因此,要使这类学生进步,使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是关键。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成绩差的学生既有缺点,又有优点,只是他们身上的缺点更多一些,更突出一些。教师不能只盯住他们的缺点,而应善于观察,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充分肯定和积极引导,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具备别人没有的优点,只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也可以做得很好,进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2.以鼓励为主,创造条件使学生多体验成功的感觉。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学生,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及时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摒弃以前训斥多、责怪多、冷眼多的错误做法,对学生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帮助学生进步。

3.发挥集体的力量,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较差,并且一直精神不振。后来,我发现他在体育方面表现不错,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于是我找他谈话,建议他当班级的体育委员。从此,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班级工作,在学习上也找回了自信,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完全改变了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自学,经过小组讨论后直接进行练习。当在练习过程中暴露出学生自学中的问题时,教师及时讲解并且进行当堂测试。这样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学生在一节课中必须始终全神贯注,学习效率较高,这样还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利用反馈原理,及时调节教学环境,使学生及时参与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学业辅导。畏惧数学学习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对学习内容不适应,出现情绪上的恐惧、焦虑,不能安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不仅要注重心理上的培养,而且还要从学业上进行辅导,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地、持续地保持自信心。

2.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设置练习题和测试题时,教师也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彻底改变优等生松懈、中等生不求上进、差生悲观的状态,使学生不再有听“天书”之感,每节课都有成功的体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运用序进原理, 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一切从实际出发。“低起点”就是摸清学生知识基础和能力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只要势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如选择例题教学时,每一个知识点就编为一个小题,学生很容易学会,再将两个知识点合为一题就变成小综合,类似这样的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小步子”就是根据实际能达到的实际目标,刚开始教学时步子要小。教师要把教学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设置的问题梯度上升,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3.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渗透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学习规律和学习的主动权,正确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师要严于律己,提高个人知识修养,展现人格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喜欢学某门学科,往往是因为喜欢这门学科的教师。“亲其师,则信其道。”首先,教师应先做到爱岗敬业,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识渊博,知识面广。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像朋友一样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不然,教师的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或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可能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在课堂上,不乏风趣幽默,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生喜欢、信任自己的教师,还会对这门学科缺乏兴趣吗?教师要结合“学会学习”向学生提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了解父母、教师的劳动艰辛,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的学习条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五)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及自学、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1.合理渗透学法指导。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

2.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提供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也要提供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倡导以4人形成小组合作,给学生讨论和活动的空间,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学生和自己的同伴彼此之间进行的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之不尽的源泉。

3.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4.迁移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讨论。兴趣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时,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激疑情境。疑问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好奇心又轉化为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以疑激学,造成学生急着想了解为什么、怎么办的心理,接着再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学生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只有对他们倾注一片爱心,才能保证提高他们的成绩,提高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从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爱心,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某个科目的学习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其对这个科目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这个科目感兴趣的话,那么这个科目他肯定学得好,反之则不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著.教学论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华山著.学校心理辅导[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4.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四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讲究导入艺术。利用精彩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导语设计的方法很多,如讲述历史、引用名言、展示图片、讲述故事、设疑激趣、社会热点等等。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并注意可操作性。导语的设计也是变化多端、不拘一格的,只要能激发兴趣、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就是好的导语。

二、启发想象,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经常进行想象训练,对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推测故事可能产生的种种结局。如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鼓足勇气,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对续写故事的结尾有浓重的兴趣。

三、质疑问难,激发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常有问题,常有思考,才能常有探索与创新。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受最深的句子,即:“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再诱导学生对此句质疑:前后两个“鸟的天堂”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思考,逐步理解,排疑解难。

四、组织表演,激发兴趣

5.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五

江苏省淮安市朱桥中学 王爱兵

摘 要: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生错误司空见惯,若“善待”这些错误,将这些“错误”当作教学资源,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学生学习数学中的出现的错误,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错误 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作为教师,若能做一有心人,将学生发生的错误进行收集,因势利导,这些“错误”必将成为一个强大的教学资源,必将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

一、正视错误,做学生错误的收集者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一些青年教师十分重视“正面”教育,重视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发生错误,或对学生的错误不追根溯源,学生错误却是不断发生,教学效果往往效果不佳;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是重视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点明有关知识点易错点,学生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会明显减少。

在我校举行一次同题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有两位老师同时开设了苏教版《分式》解分式方程这个内容时,一位老师点明了漏掉检验是学生最易发生的错误,指出学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结果课堂检测时,只有4%学生没有检验的。而另外一位老师没有指出这个易错点,课堂检测中有28%的学生没有检验。再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移项要变号,学生往往容易出错。

作为数学教师,转变观点和态度,注意某些易错点的存在,收集这些易发生错误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分析错因,做学生克服错误的合作者

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发生错误,是多种多样,老师若能将这些错误进行整理、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克服错误的办法,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总体来说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错误可以分以下几类:

1.在知识学习和掌握环节上出现的错误

初中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出现的错误通常都集中在知识、过程之中。如在学习概念时,学生没有正确理解概念,不能准确把握概念内涵。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有这样一道题:若关于x的方程(m-1)x|m|+1+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很多同学根据概念,都会考虑到未知数x 的次数为2,计算出m=±1,忽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m-1≠0而发生错误。

2.思维定势给初中生数学解题带来局限性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数学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受到小学学习的思维和方法的影响,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如很多问题用方程较容易解决,学生总是首先选择算术的方法去解决,导致做不出,或做错。再如结果中如有π时,总是习惯将3.14代入计算出近似值。

3.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广泛,形成干扰,易导致解题错误

随着学习数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所学知识之间,也会有干扰,导致一些常见的错误。例如:在学习整式乘法后,又学习了因式分解,学生通常对这两种运算发生混淆,弄不清何时为多项式,何时为积的形式。在学习单项式有关概念时,单项式 2x2y的次数是______,很多同学受到幂x2的影响会错误地答成2。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4-8中8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4-8看成4与-8之和,“-”这一减号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这个困惑不能很好的消除,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

4.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中寻找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坏,是否会发生错误,很多情况下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广大教师都有体会,一个教学内容,只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重视学法指导,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好些,相反如果仅是照本宣科,不重视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效果也会很差。

三、寻找对策,做学生克服错误的引导者

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说:“即使优秀的数学家也经常犯错误,不过他们可以很快地发现并改正。”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错误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和对待这些错误,引导他们不在发生类似的错误。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得培养与不良习惯斗争的意志力,帮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除了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调整学生听讲情绪等。再次,是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些习惯促进学生内化优良的学习品质,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错误发生。2.“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突破数学学习的难点

在初中阶段,当教学内容由以“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转变到以“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时,由于其角度、特点以及抽象程度都有显著的变化,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由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就成了学习初中数学的第一大难关。由此,教师应努力探索,引导学生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探索出一条合理而乘势的解题途径,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困惑,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利用直角坐标系来使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解决,也可以通过图形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翻译出来。

3.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有关生疏问题转化熟悉问题加以解决

数学题目成千上万,我们不可能全部做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掌握它们的解法,就拥有了会解大量数学题的能力。解题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关键是能否细心观察,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将生疏问题转化熟悉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深刻挖掘量变因素,将教材抽象程度利用学过知识,加工到使学生通过努力

能够接受的水平上来,缩小接触新内容时的陌生度,避免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障碍,这样做常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六

新黄浦实验学校刘 琼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进行,牛津教材已在各校各年级中被广泛的使用于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不同于以往传统教材,牛津教材的编排体系为“building blocks”,采用“功能--结构--主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设计教材。它把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语言水平在原有的 “block”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深加宽以获得提高。这样每隔一个阶段再次出现呈螺旋状循环上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牛津教材十分重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功能性和交际性,因此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各种真实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况,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能自然,真实的学习并使用英语。

如何用好这套教材,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40分钟内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学生课堂内的有效学习。

一、创情景,重习得

任何一种语言,它的主要作用都是被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英语也不例外。学习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能熟练正确的用英语进行思维、交流。因此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与某些语法点和句型中。

牛津教材的每个单元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最大化的利用所给的各种情景,精心设计安排,创设相应甚至更多的情景,让学生在更多,更真实的语境中通过交谈,身临其境的边学边用,展开有意义的操练,使他们最终习得语言。这样的教学不枯燥,呆板,学生学的自然而开心。如四年级Class Picnic一课教学中,教师在已完成前几个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实际了一个班级集体去野外郊游聚餐的情景。在新课引入之初就放入情景,教师告诉全班大家将要去郊游野餐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要为这次活动

准备哪些东西。学生在讨论中自然学习了新的单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性的操练了 “What do you want for the picnic?I want...”能句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小组,齐合作

在以往的课堂中,只有被老师请到发言的学生才能有开口说的机会,而其他同学大部分时间只能做听众。但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中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一起交流。那每位学生在同一单元时间内说的机会无疑增加了许多,口头表达能力锻炼的机率大大高于一般形式的个别提问与回答。这样课堂效率亦得到了提高。

而且,小组对于集体大课堂而言是一个更开放、更安全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更放松的畅所欲言。这对于一些缺乏信心,不敢发言的less able students的开口练习尤为有效。在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教互学,互相交流,彼此争论,共同提高。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与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分层次、定目标

我们在每个单元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而且备学生。所谓备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及各环节的具体教学步骤。如同手指各有长短,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内容更要备学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与需求把教学目标分层处理。

每节课制定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在完成课内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扩展。而扩展的内容即发展目标对less able students只要求理解和认知,对more able students则进一步要求在理解的层次上加以运用。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不同要求符合学生的特点,使他们在拓展课本外知识的同时学的轻松愉快没有负担,课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如教学5 A交

通工具一课时,课内目标是掌握句型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on foot / by bike / by car / by train”。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首先引入了一些年龄、职业各不相同的人。在交待他们的背景之后,教师创设了不同职业、层次的人各自出门去不同的目的地的情景。要求学生结合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这些人所选用的交通工具。学生立刻兴致勃勃的分组讨论。结果除了课本内提供的交通工具之外又扩展了airplane, motorcycle, taxi和boat等工具。教师马上汇总这些相关词汇再进行替换练习。课后大部分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单词、句型对扩展的单词及人称亦早已熟记在心。还有个别学生虽然不能立刻运用但也有基本了解。

7.积极调动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篇七

一、上好第一堂课,紧紧抓住学生

上好高中生物的第一课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应该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近年来,黄河每年断流达100多天,雾霾天气的出现,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大炼钢铁“炼就”了多少荒山!先围湖造田,后返田还湖,浪费了人民多少血汗。听说过“多利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人能患禽流感吗?等等。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比喻化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存款和口袋里的现金。

(二)妙用诗词添兴趣

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

(三)口诀谐音助记忆

在讲到原核生物种类时,为便于学生记忆,编成口诀:“蓝(蓝藻)细(细菌)线(放线菌)织(支原体)毛衣(衣原体)。”;学习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时,可记忆为“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两(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

(四)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

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

(六)难点知识“数字”化

核酸中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记为“258”,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氨基酸、mRNA上的碱基、基因上的碱基记为“136”等。

三、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做到“雅俗结合”。学习无氧呼吸时,学生很容易将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写成酒精,为纠正这一错误,我开玩笑地说:“有些同学具有特异功能,能像酵母菌一样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那同学们以后想喝酒时就不要再买酒了,屏住呼吸不就可以了吗。”学生会意的一笑,我又补充一句:“到时候酒厂可就要倒闭了,小心找你算账。”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以后就不会在这个地方出错了。

8.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八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给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都拥有主动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地发展,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全面增长与提高。根据体育课以室外课为主的特点以及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灵活的特性,只有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促进主动发展,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培养兴趣,激发参与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时时让学生有惊奇、新鲜,等感觉,产生探究的愿望,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切的心理特点,上新课时教师设计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悬念,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万花筒”,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投掷垒球教学中,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教师设置悬念,先请一有典型错误动作的学生试掷,接着教师模仿其动作示范,落点分别记上标记,接着问学生:“同学们,刚才看到了我们的动作和落点,为什么我的落点比他远呢?”学生答:“因为老师力量大。”而后教师再请一位掌握正确要领的学生试掷,此时他掷出的距离竟然超过了老师,这出乎意料的结论使学生大为震惊。老师接着问:“他的动作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而与另一位同学又有何区别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探究的欲望下,学生热烈讨论,一层一层,揭开疑虑,就不难深刻领会正确的肩上屈肘动作和出手的速度(暴发力)对投掷远度的影响,从而尽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克服动作难点。

2、创造条件,提供参与的机会

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充分的活动使学生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利用并开发好现有的器材设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就能够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能够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能力。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仅仅通过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好各项体育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开阔眼界,提高兴趣,才能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板报、墙报、电视、录像等多种形式,经常广泛地宣传体育的知识、信息动态、今日要闻,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其次通过“校运会”、“体育节”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长跑、立定跳远、实心球、保龄球、乒乓球颠球、篮球投篮、足球射门、广播操等比赛。立足于全员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外参与机会,学生有了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比赛中去的需求,他们便会更加专心投入到练习中去,主动参与,促进体育“三基”的掌握。这样,更有利于在课内外实践中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及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练习中开展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来加快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分组实践,通过学生的互帮、互评、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

9.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九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小学低 段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这就要求教师讲求教学策略,使教学生活化,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识字,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识字教学效率呢?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来和 大家交流交流。

一、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象等与之 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看实物、图画导入。例如:我在教“蛋”字时,我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 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

2、听音导入。如教学“呱”、“喵”、“汪”时等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 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

3、看录象导入。在学习有关动物、花卉等具象时,我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 世界、花的世界,进而认识各种动物和花卉的名称。

4、动作演示导入。如教“跑”、“走”、“跳”这些表示动作的字时,我让学 生先做这些动作,在随机进行教学,让学生联系动作,记住生字。

二、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兴趣是学习之师。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

展和做事没耐性等特点,我应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1、借助色彩。课堂上,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

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踩”“睬”时,将两个偏旁“足、目”用

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便强化学生对“踩、睬”的记忆。

2、一字带一串。如教形近字“睛、晴、精、情、蜻”时,我将这些字偏旁进行

变换组合。强化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例如教“跟”字的时候,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引领学生理解、识记生字:“足”是脚,“艮”读”gen”,“艮”后有他人的足在行走;然后用学生

感兴趣的谜语让他们去识记:此足优良差一点,只好走在后面;再用“换一换”的方法带出:

“根、很、狠、恨、痕”这一串字,让学生仿照“跟”的识字方法,理解、识记这些生字。

由于这一串字中,只需要求学生会写“跟”字,对于别的字只了解构字的道理,记住字形,重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生字。这不但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相反,原本单调的学习内

容变得丰富起来,符合了低段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征。另外,也帮助了今后对同类形声字的识

记学习。

3、借助顺口溜。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坐”字时:

两人坐在土堆上。即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

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果。再如,“上学去,背书包,吃○ 放鞭炮。

”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4、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

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

解了字义。

三、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制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

1、猜字谜。如“午“字:远看象头牛,近看牛没头,要是问啥字,看看日当头。

“桥”字:天山有点偏,两柱支下边。还有一棵树,架在河两边。

2、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

“找朋友”、“换衣服”、“捉敌人”、“当医生”“摘苹果”等。

10.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十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互动的合体。学生作为学习的独立的个体,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决定他们应该是老师的朋友。老师作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施动者,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应该尊重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动。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老师至少要做到两点,即允许学生说话,允许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一、允许学生说话

说话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老师应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允许学生说话,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畅谈中培养敢想敢说、勇于提问,勇于争辩的创新品质,最大限度的释放各自的潜能。

(1)让学生说话,要允许学生插话。课堂插话的学生通常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生,他们插话常常是不由自主、脱口而出。这种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恰恰可能就是学生思维灵感火花的迸发,而这种迸发是不遵守时间的,这火花像流星一样可能会转瞬即逝,同时它有可能是模糊的,抑或是片面的。当它出现时,必须立即去巩固它、补充它。创造常常需要灵感,灵感往往是创造性飞跃的前奏。因此,老师要允许学生“不由自主”地说话,并给予足够的关注,适时地抓住学生思维灵感的火花,积极诱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2)让学生说话,要允许学生争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争论可能在同学之间,也可能在师生之间。作为初中生,他们自以为成熟,有见解,但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从众心理。因此,有老师参与、引导的争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的主动性,对巩固学习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争论,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并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潜力在不断的语言交锋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二、允许学生选择

选择是自主意识的行动表现。在选择中,特别是在自主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可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而学生则是亦步亦趋地奉命执行。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强制性的灌输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应当只服从老师,学生的学习不应当由老师任意摆布。课堂教学应当逐步减少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选择”是一个范畴很大的概念,在此我从读法的选择、学法的选择、学习伙伴的选择三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1)“读”是我国古老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自主的选择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和阅读方式,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有助于审题,有助于思考,有助于理解。通过“读”得到启发,从而有了收获,于是读出兴趣,读出激情,如此良性循环,最终达到读以致用。

(2)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长于预习,他们先进行大预习,在进行小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课着重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不少学生习惯于先听新授课并认真记录,课后整理笔记,提炼知识点,在复习中加以巩固,还有的学生是在练习中进行学习,他们通常是刻苦认真的学生,他们喜欢做练习,在做题中感受到成功,获得成就感。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当规定学生采用哪一种学习方法,而应当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他所习惯的适合以自己的学习方法。

(3)虽说学生是独立的学习个体,但学习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每时每刻,每一个人都处在交际关系的网络中。正是这种关系赋予了人的主体性的力量。因而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内、课外)必须重视师生群体活动,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可以互为学习伙伴,这些伙伴可以是老师分配指定的,也可以是同学之间自主选择的。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根据平时的交往,自由结对,促使伙伴间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配合,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另一方面又有被学生选做学习伙伴的心理准备,要有充当学生学习伙伴的精神与勇气,在轻松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1.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十一

【摘 要】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是打好语言基础的关键阶段。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如何,将对学生今后的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因此,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对此,文章探讨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并且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教师对每个生字都详细讲解,不仅浪费时间,也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鉴于此,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一、发挥家长的作用,落实预习效果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预习好了就掌握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能够有效地提高听课质量。因此,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

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周围环境还不适应。这时,家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家长要学会辅导学生如何预习。比如家长督促学生把课文读通,生字认好,然后把学生的预习情况录制成语音或视频发到班级QQ群里,然后教师每天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亲子关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从课题开始,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低年级有许多生字都藏在课题中,所以教师要从课题开始教学生认字,激发学生的兴趣,吊起他们的胃口。

三、用比赛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会学生认识了课题中的生字后,教师就要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比如我会设置比读的环节,组织小组、男女生、个人或师生比读,对赢得比赛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加分。对于比读,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很好。初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我会组织学生比读句子,遇到不会读的或读得不通顺的,就请同组同学帮忙。读完句子,我再让学生比读带有生字的词语。这一环节的难度不大,我一般会让小组中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读。通过这一系列环节,可以比较全面地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可以在每一环节设置相应的奖励。

四、发挥小组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这种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听讲者变成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从而有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我在识字教学中是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首先由小组长检查每组学生的认字情况,不会读的再由小组长教读一遍。在学生读会了之后,再由小组长组织学生记忆并学会写这些生字,写完之后组内相互检查,看看还有哪些生字掌握得不熟练,再重复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在教学中,只要有一个小组提出问题,教师组织其他小组的学生一起探讨解决。

例如,我在教学《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时,有一组学生觉得“娘”字很难掌握,就把它提出来。于是班级里其他学生想出了很多种记忆方法。比如,张博同学说:“我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的。把‘娘’的女字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浪’字。”覃雅同学说:“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的,‘良’加上女字旁就成了‘娘’。”刘嘉怡同学说:“我是这样子记的,把‘娘’的女字旁去掉,换成木字旁,再把‘良’上面那一点去掉就变成‘根’。”在刘嘉怡同学的启发下,同学们又提出了“娘”可以变成“跟”“眼”等字。在这种积极互动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习得了与人相处的艺术,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发散思维。

五、在生活中、实践活动中辅助识字,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存在汉字,如电视节目、亲人的名字、商店招牌、商品包装等。因此,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识字实践活动。比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快速认识同学的名字;节假日,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大街上去找汉字;让学生学会从物品的包装物上认识汉字。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中的字时,他们会感到非常兴奋,并乐此不疲。最后我将学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汉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识字读本供学生浏览,并且评出学生中的“识字大王”。这样,学生就会对识字乐在其中。

在识字教学中,对于每个生字我都会让学生多组词,以强化记忆,学会运用,并组织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参加。比如我组织开展“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识字的快乐。

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六、发挥想象给生字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激?l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而创新又离不开想象。给“创造未来”的学生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光荣任务。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根据汉字的部件和读音来编故事。不管学生编的故事合不合理,完不完整,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例如在学习《妈妈的爱》时,学生给“校”字编了这样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群坏人,他们想建房子,但他们又懒,不想自己去砍木头,所以他们就来到村子的学校里,叫校长三天内交出一百根木头,不然就杀掉全校师生。于是校长就带领全校师生上山去砍木头,然后交给这些坏人,这样这些坏人就没有杀学校的师生。为了应付坏人下次再来要木头,校长号召师生在校园里大量种树。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学校都种了许多树,就是那时候种的。”又如在教学《校园的画》时,学生给“思”和“救”各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明跟农民伯伯学种田,他很用心去学,几天后他思考着:‘原来种田那么辛苦,粮食真是来之不易,我们一定不要浪费粮食啊!’”“小红的家很穷,家里没饭吃了,所以小红的爸爸就去求一家姓文的有钱人,求他们借点钱救救他家,不然的话他们全家就要饿死了。但是姓文的有钱人不但不借,反倒说小红他家去年还欠他们三担粮食,叫小红的爸爸快点还。”

在识字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让学生在想象中遨游,能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指导写字

识字后,我就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字。我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并随堂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遇到难写的字,我就着重分析,让学生加强练习。对于写得好的学生,我会给予相应的奖励。

八、小结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学习,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开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但提高了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2.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十二

附:提高小学数学成绩的方法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二、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三、培养认真估算的习惯

估算是保障计算准确的快捷手段,但现在不少教师认为估算很少作为考试内容而不予重视,这是十分错误的。教师要抓住各种时机,有意识的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积、商的规律。如2040÷40,估算时将2040看作,把2040÷40看作2000÷40来估算,可用来检验计算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让学生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同学做的快、算的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的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同学不假思索的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同学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五、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决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培养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去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常抓不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任务。

看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的还看了:

1.小学数学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3.提高小学数学做题效率的方法

4.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3.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十三

一、好的范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

音乐教师的范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音响器材如何先进,这些电声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正确范唱。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小学生心中老师的演唱他们最爱听。通过范唱,师生间的感情就更接近,更容易取得共鸣。要完成好的“范唱”,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风格、调式、歌曲的结构、感情与速度的关系。要表现好这首歌曲,应用什么情绪、速度,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2、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能运用正确感人的声乐技巧,要具有弹跳、强弱、渐强、渐弱、音色变换演唱方法。3、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乐感。感情表达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它发挥得好,可以弥补演唱技巧的不足,技巧稍差但唱的很有乐感,学生也会听得津津有味。这就要求音乐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多听多实践,欣赏多类艺术品种的表演,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感情,绘声绘色地范唱这一环节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到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是一种枯燥、难记、易忘的知识,在小学阶段更为突出。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文化知识比较单一,好奇心强,乐于模仿,求知欲强烈,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的年齡特点,在加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一步:将枯燥、抽象、难记、易忘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根据各种音乐知识的不同特点,编制一系列的小故事、顺口溜,这样,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讲《四分音符(5)》时,在奇妙的音乐王国里,一个名字叫四分音符的小姑娘最好听,大家都夸她,于是她骄傲了,也瞧不起小伙伴,后来大家因为她的骄傲都不理她了,于是她一个人一拍一拍的唱着单调的音。小伙伴给四分音符编了一段顺口溜:“四分音符太骄傲,伙伴朋友全不要,光杆司令一个音,唱完一拍哈哈笑。”这样学生通过故事和顺口溜能容易地记住四分音符的形状是光杆司令,时值是一拍。

三、在游戏中加强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

技能技巧的训练包括:唱歌技巧、视听技巧、视唱练耳、节奏训练。这要求教师把这相互联系的几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发展听觉能力和增强节奏感及记忆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1、唱歌技巧。包括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自然圆润的发声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唱歌技巧应贯穿于整个唱歌教学过程之中,发声练习也要有机结合,并且做到有目的地进行。

2、视唱听音。在音乐教材中一般都比较系统地编写了一部分,在每节课上教师应根据各班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多练常做,这是训练学生音准、识谱能力的基础。

3、节奏训练。节奏是一首歌曲或乐曲的支干,如果节奏掌握不好,那将无法组成旋律,表达不出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低年级简单的节奏训练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

如:“走与跑”的对比。当学生学会了四分音符的节奏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即可通过游戏来巩固这两种节奏。当教师弹出四分音符的节奏时(x),学生摆动双臂原地踏步,当教师弹出八分音符的节奏(xx)时,学生原地跑步,教师时常交换节奏,学生在走和跑的游戏中愉快的学到了知识。

四、提高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

优美动听的音乐,会令人产生美感和愉悦感。然而,对于尚未完全具备听辨音律能力的小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安静地坐着欣赏没有歌词的器乐曲,是很难办到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多方面的诱导启发,使他们逐渐对音乐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生求知欲高,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低年级欣赏《糖果仙人舞》这首管弦乐曲时,教师先讲个故事:有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在圣诞节前夕,收到许多礼物,晚上梦见了老鼠吃了她的糖果,还咬坏了她的胡桃夹子娃娃,最后小玛丽在许多玩具的帮助下,打死了鼠王,胡桃夹子娃娃请她到童话王国去漫游仙境。在故事的启发下,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听音乐。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音乐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

创设音乐教学情景,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的能力。

例如:《劳动最光荣》是三年级教学中的一首歌曲,同时也是动画片《小猫钓鱼》中的一首插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根据这首歌的这一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方案,以新奇为主,通过请学生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动画片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学生,于是我抓住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14.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十四

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是教师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情境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增强彼此的情感交流。通过鲁老师的课例可以看出,鲁老师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学生,但他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语言,正确的引导很快和学生融为和谐的整体,他那种亲和力感染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火了起来,动了起来。

良好的情感需要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节奏,增加语言文字及思想上的交流,调节语速,使其抑

扬顿挫,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让我们为学生献出丝丝关爱,送去片片温暖。

亲其道,信其师。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率就会提

高。提高学习效率老师还需做到:

1、合理安排把握时间,教与学的环节安排好,迅速地揭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学生的自学讨论,提问回答有机进行。

2、精讲多练,向45分钟要质量。讲要讲在点上,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5.调动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论文 篇十五

安溪县湖头中心小学苏 培 丽

摘 要:

全面提高全民的素质,已成为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方针。如何贯彻这一方针,缩短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十分迫切的任务。

当前,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新课程标准”虽然已推行多年,但在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由于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和机制尚未形成,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相当部分教师的教学观还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育教学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在实际操作中,新课程改革只不过是换了一套教材而已。在农村基层小学中,为了追求高分成绩,许多教师仍然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特别是数学科,仍停留在生硬灌输、机械训练的层面上,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抑制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展。

要改变这种现状,要真正把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推行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要求我们基层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有限的40分钟要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出现一种活泼生动的学习局面,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贯穿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涉及的因素很多,这里只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不但是教师教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学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否则,教师教的再好,学生如果不学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小学的课程中,数学科相对其他科目要来得枯燥乏味,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想学生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者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一节课如果能有个好的开头,学生上课伊始举盎然,使学生沉浸在愉悦的气

1氛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小时、分的认识》一课时,课一开始老师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晚上几点睡觉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8点半,又问“你们早上几点起床呢”?有的说6点,有的说6点10分,老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是6点、8点半呢”?学生回答:“每天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准时叫我起床(睡觉),是他(她)告诉我的”。老师接着说:“那么你们自己认不认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时钟”。一节数学课就在这生动的情境中开始了。

(二)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奇是儿童的天赋,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课堂上应该根据该节课的内容,精心巧妙地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出示一根细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一根粉笔,把绳子的另一端用图钉固定在黑板上,接紧细绳,旋转拿粉笔的手,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个圈。提问:粉笔转运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造成学生渴望解开奥秘的心里状态,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兴趣。

(三)活动多样,浓厚兴趣

现在,随着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学习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多,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动,对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因此,要调节整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纸和一些火柴棒,指导学生用纸折出1/4。拿出6根小棒,问它的1/2是几根?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己体会这些分数的意义,另外还要以设计一些抢答题活跃气氛,如果谁做题做得好或答题答得好,全班鼓掌三次给以鼓励。再比如在学习《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课时,在讲新课练习之后,我让学生做一次老师,每人出10道题目,给同桌做,做完之后再批改,这样不得可以加深印象、巩固新知,而且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设计竞赛,提高兴趣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将竞赛引入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练习效益会起积极的作用。如学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按全班分成八个组在黑板上出八个计算题目,每组的第一个人做完之后,再出第二组题目,第二人做„„接力赛,一直到每组最后一人做完。最后根据做题的正确率和快慢确定优胜者,给以奖励。另外象猜谜语、对口令、邮递员投信、摘桃子等等,都可以极大 提高学生的学习举,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优胜者和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以奖励,他们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更加热爱学习。

二、科学地组织练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要减少学生数学课业量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显现教学效果,就必须科学的设计练习、组织练习,如何数学练习训练的科学化、合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如在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出题:3÷4=6÷()=()÷12,即复习除法中高不变的性质。在学完新课之后,适时出题:2÷5=8÷(),9÷15=3÷(),()÷14=4÷7,4÷5=4×()÷5×()=()÷()。

另外,对于有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如学了面积就和周长混淆,学了反比例又爱正比例干扰,针对这种情况,要有意识地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练习的结构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坡度

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深化练习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这就是练习所要经过的模仿、熟练与创造三个在教《圆柱的体积》一课中,在总结出圆柱公式V=sh后,出第一组练习: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15平方米,高是3米

(2)底面积是6.4平方米,高是4米

(3)底面积是3平方米,高是2米

巩固之后出第二组练习: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底面圆的半径是3厘米,高是2厘米

(2)底面圆的直径是5分米,高是直径的1又二分之一倍

(3)底面圆的周长是5分米,高是42厘米

熟练之后 出第三组练习:

(1)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8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南北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2)一个圆柱形水桶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15平方分米,装了3/4桶的水,水面高多少分米?

这三仩阶段,过多地停留在第一阶段,内容简单重复,会压制学生的发展,过早地进入第三阶段,未熟求巧,欲速则不达。

(三)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练习不要单纯地停留在学生做,老师批的模式上,要灵活多样,除了常用的口算、笔算之外,还可以适当用填空、判断、选择、改错等形式,低年级还可采用游戏性强或带竞赛的练习。高年级可以自己编制题目,如学了应用题后,可自编应用题,让同桌做。练习形式的多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注重信息反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教学,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要充分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就要对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充分掌握,就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才能合理、科学的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一方面是对科学性而言,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实际而言,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一)练习要注意及时反馈

数学教学就是要讲讲练练,边讲边练,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对所学的知识和掌握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一组练习都要及时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而公开地予以纠正,使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调整教学程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二)检测获取最后的反馈

在每堂课的最后阶段都要留5-10分钟做一小测验,内容为二至三道以新课为主的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及时检查好中差各段学生的达标情况,以便落实补救。同时为下一节课是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内容,还是讲授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真正达到实施新

16.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篇十六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学习的动机多样化,如,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直接动机、高尚的、长远的……学生一般缺乏积极内在的动机。因此,必须把诱发学习兴趣作为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师的重要“生产工具”。上课的时候,如何运用雅趣的语言引入新课,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把讲授的内容抛出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把课题挂上黑板,然后由学生随便报出一些数字,我马上告诉学生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有的学生觉得奇怪,就报出更大的数字让我判断,我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学生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这时候,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来了,我就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学习老师这个本事呢!”学生对这个课题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就在这个最佳时刻把新知识抛出去,学生学得认真,教师也教得轻松。

有的应用题可以一题多解,我就为学生设置一些“悬念”。题目一挂上去,我就告诉学生这道题是多解的,我能用几种方法来解答,我已经把它们另外解在小黑板上了。不知同学们的解法会不会比老师更多,更巧。学生一听,真想和老师比个高低,结果有的学生也能一下子列出几种算式。我就先让中、下等学生发言,最后让尖子生来补充。这样通过学生的互补,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基本上都能列出来。学生经过讨论认定后,我再把事先做好的答案挂上去。有时候学生运用的方法比老师的更完善,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并当场把学生的创见抄在我的教案上。学生的思维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实际上起作用的活动状态。这时再抛出一些应用题,基础好的学生尽可能多想几种解法和最优化的解法,基础差的学生也不示弱,跃跃欲试。

二、应用直观形象,促进知识掌握

有的教材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教材就发生困难,就必须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实物辅之。学生的头脑中有许多现成的感性经验,只要教师稍加引述或让某些学生讲述,就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似的激起各种表象活动,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新知识。如,讲授单位聚化时,如果仅仅单纯就事论事,教师即使讲得声嘶力竭,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无所适从。因为学生对一些诸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公顷等单位究竟有多大还是很模糊。这时,我就不急于讲课,而是让学生实际操作,在本子上画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在黑板上画平方米;走出教室,再用目测估量1公顷的大小。这样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分清高单位及低单位的抽象概念。

学生领会教材的关键一环是思维,如果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剥夺了,用填鸭式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这样教师教得难,学生也学得苦。激起他们理解教材或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渴求非常必要。如,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就事先布置学生制作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梯形;有的要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他们制作的作品加以表扬、肯定,然后就用学生的作品作为教具进行演示、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凑、分析,就能归纳出这两种图形的计算公式。老师再提问为什么这两种图形的计算都要除以2,学生能通过推理口述出来,新的知识就掌握了。学生的作品被老师采用了,会产生一种效应,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在以后的制作过程中就会更认真。

三、教师情感的处理

适当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方法。上课时多给予鼓励的眼光,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学生一旦喜欢这位老师,也连带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高××的学生,在校内是打架的能手,上课和老师闹别扭,对学习失去信心。上六年级时,我是他的数学老师。通过观察,我发现该生虽然有不少缺点,但在数学方面有灵感,只要引导正确,是可挽救的。我就利用这个闪光点,经常在课堂上提问他,说对了,马上给予表扬,说错了也给予鼓励,使他有继续思考的欲望。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该生对学习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特别感兴趣,学习也很投入,我就经常让他到黑板上演示。这样一来,他在班级同学中威信提高了,学习也充满了信心。升学考试时数学成绩得了94分。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是错综复杂的。“运用之妙,存于一心”。只有掌握其基本规律,并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才能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课堂的双向交流中,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浦县六鳌中心学校)

上一篇:食品健康下一篇:高性能砼冬季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