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如何转轨

2024-10-19

中学作文教学如何转轨(共6篇)(共6篇)

1.中学作文教学如何转轨 篇一

如何进行中学作文教学

写作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结构和安排材料。但无论观察、想象、构思还是表达,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将思维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到创造思维循序渐进地训练。

(一)在阅读和再造复述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通过看图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看图作文既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又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它能够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验,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断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并诉诸文字,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

(三)运用具象化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所谓具象化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将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比如“静夜”“初春”“贪婪”“骄傲”“精疲力尽”“得意忘形”等,努力绎化为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言语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最好结合作文讲评进行。

一篇优秀的作品,无论语言运用、表现手法,还是结构安排,都应称得上典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通过范文引路,以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手段进行训练。

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通过“寻找联系”“举一反三”,训练思维的变通性。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的空间,训练其“寻找联系”的创造性思维。

2.浅谈如何进行中学作文教学 篇二

一、积累材料,灵活运用

重视生活积累,激发写作兴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应启发学生动手找“米”。“米”在何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接触生活,学会积累作文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

重视阅读积累,激发写作兴趣。教科书、语言刊物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优美词、句、段便可以为写作提供语言素材。如指导学生积累“魁梧的身材,敏锐的目光,慈祥的笑容”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积累这些短语?——因为在描写人物时用得上。另外,不要光积累褒义词,还要积累贬义词。如魔鬼、凶神恶煞、贼眉鼠眼、凶残等都可以积累。积累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将阅读中遇到的这些优美的语句在看过之后抄写在专门的笔记本上,便于日后写作摘用。这就是学以致用。带领学生积累一段时间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搞积累。这样,积累能力就提高了。对提高写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达成上述目标,首先,要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接受生活的教育,在生活中去发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增长智慧;重视文化的积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充实写作内容,都是非常有益的。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必须重视写作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并规定写作的次数、字数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关键的当然还有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

每天的阅读教学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一篇精彩的文章,往往怦然心动,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在阅读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与作者比美,指导学生练习仿写、扩写、缩写、续编、写读书感,然后交流写作成果。

三、试着让学生演演课本剧

课本剧来源于课文,应该和我们学生接触的很紧密。但如今在我们学生身边根本看不到课本剧的影子。其原因何在呢?首先我们要肯定并不是老师、学生以及观众不喜欢课本剧,很多学生都希望能观看课本剧,或者在课本剧表演中能通过角色的扮演展示出自己优于别人的一面,但是我们的老师迫于升学的压力,不敢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花在与教学成绩没有直接挂钩的课本剧上,与其排练一节课课本剧,到不如做一节课随堂练习,从而把学生的这种热情无情的打压,还把责任归于领导的不重视,同事的不肯定。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只要是学生绝对不情愿呆在教室里听语文老师枯乏地讲解字词,分析课文,即使我们自认为已经把课文讲解的很透彻,很生动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不喜欢听,而“课本剧”则不一样,它是一项包罗万象的活动,首先课本剧来源于课文,学生撰写和表演课本剧之前,必须在课下对课文继续深入的解读,当课本剧完成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课本剧和其他表演类活动一样,主要靠演员的对话和动作来演绎情节,推动高潮。因此,在编写剧本时,就必须细细体味剧中人物的不同的特点,必须通过细微的思考,认真的推敲,细细的品位,提炼剧本中的台词,设计不同人物的动作,筛选增强表演的效果的背景音乐和道具。这一过程的实施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构思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绝对比教师安排学生阅读名篇,进行作文训练,阅读理解有效。长期这样锻炼下去,考试过程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读10遍不知其意的的局面应该可以大大改观,认为课本剧与教学成绩没有直接关联的观点自然站不住脚。

总之,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识到作文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是一种与口头表达形式不同而意义相同的交流模式。可以说,作文比口头语言可以更好地锻炼一个人的语言美,更清楚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道德意识。

3.如何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三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只是将写作文当成一种任务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命题,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自由发挥了。大多数学生会觉得写作文一点头绪都没有,无从下笔,这也是学生逐渐的对作文教学产生畏惧心理的主要原因。写作其实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首先有了作文的主题之后,紧接着就要进行主体方向的构思,包括写作的形式、内容、字词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很多内容,要想将作文写好是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可以给学生创设出写作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获得一种主体的写作方向,顺着这个思路继续下去,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比如,在写关于自然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写作情境当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改原有的死板和枯燥,更受学生的欢迎,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注重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觉得没什么话可以说,没有话题可以写,这主要是由于平时写作素材积累的不够造成的。写作是需要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从而提升写作能力。目前一些学生的阅读范围仅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是远远不够的,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并且在写作的过程中可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小的。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知识面,将范围延伸到课外。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一些比较优美的词句或者是觉得比较新颖的形式都可以借鉴,只要利用得好就能够转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记录的好习惯,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小的笔记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平时经常翻看,这样的习惯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信件表达的形式,然后根据阅读到的信件内容,弄清楚写作的形式,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给自己想念的人写一封信,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给想念的人写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就这样在一边阅读一边积累的同时学会运用,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提高了整体阅读的能力,一举两得。

三、创新作文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非常丰富的阶段,作文需要有生机和创新才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所以说改变作文形式,让学生学会创新是作文教学的动力源。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大多数存在着“仿写”的情况,仿写文章并不要紧,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关键是看能不能将原有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这样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抄”。写作是一门艺术,同样的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关键是要看作者的能力和变通意识,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前人的经典文章中借鉴一些好的东西,但是也要赋予自己的独特个性,进行文章的再创造。可以根据其中的一个观点进行拓展论述还可以将观点进行扩充,在具备一定语言基本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开动脑筋,赋予文章创新和活力,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面打开,从不同的方向思考和分析。

比如,一些学生写出了“故事新编”的形式,虽然故事的主要人物没有改变,但是故事情节却发生了改变,从另一个角度来编写整个故事,既不使之失真又具有创新价值。将故事情节重新的安排和編写,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用熟知的元素来编写新鲜的故事,这样的写作形式是值得借鉴的,能够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能力,将作文写出新花样,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这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的方式,以全新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明确写作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切实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从写作素材的积累到实际的运用进行严格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提升作文水平,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进而有效的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4.制度转轨的声波 篇四

最近十多年,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化,为传媒的社会化功能放大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延伸空间。但是,人们又总是感觉大众传媒的话语能量与深化改革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落差。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沟通协调和舆情呈现的作用。而作者发现,大众传媒行业及其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始终没能占据优先位置。作为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重要行业,其自身的改革始终具有被动性,这是一个矛盾。这一问题显然抓住一个改革过程中的症结,即改革的权力能不能也成为改革的对象?有别于从上个世纪末以来热心于大众传媒的经济效能的无数文字,作者的研究显示出针对复杂问题的学术勇气,从传媒行业运作机制的历史形成和演变、脉络展开,徐徐呈现出研究的针对性和案例性:从体制环境到媒介特性,从传媒生态到身份转型,从法规框架到制度约束,从业务流程到学理追踪,作者从容推论,考证详实,这不仅和时下泛滥成灾的空疏学风拉开距离,更凸现出问题意识的把握力度,在理论方法和问题逻辑的综合能力上达到一个新的学术高度。

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的亮点是新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尤其是把广播行业经济结构的历史与新闻宣传制度的政策分析相结合,从而透视出广播体制有别于一般性经济体制的改革难度。和其他传统媒介一样,广播行业本身体现着政治和经济的制度属性,并呈现出社会历史环境的演进所标注的主体能动性及其惯性,正如作者在全书的结语中所指出:“中国广播业在本质上目前依然是一个依附在行政体制架构内的行业,而非真正开放的行业,还不是真正进入了法制化的市场经济运行状态的产业。中国广播业的行政依附和附属关系及地位是新中国建立以后长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换言之,广播业的行政式管控和运行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广播行业中的延伸和体现。”(《动力与困窘》第395页。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页码)这样的观点无疑是一种历史制度主义观念的透视,即制度塑造人们的思维,安排人们的记忆。制度本身决定组织性活动的行为逻辑,从而成为一种合法性机制。作者的历史回顾着眼于广播行业生成的结构关系,充分阐释政治制度对于公共政策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我们的大众传媒体制所产生的意识形态性质的政治作用。比如,从延安广播电台的体制原型到以北京为中心的体制放大,从经济改革所主导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引导的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到适应社会传播体制管理改革的1983年中共中央37号文件的颁发和执行。

当然,制度本身既是现实行为的指导原则,又是以往历史经验的结晶,同时还预示着未来的选择。作者对问题的探讨注重通过追寻制度形成的历史轨迹来梳理中国广播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制度来源,并从改革开放所推动的社会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出发,试图找出与广播体制改革相关的结构性关系和历史性关系。特定制度状态往往都是集体行为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和资源分配和激励方式的制度安排有关。我们认为,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证明,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是对应的,即增加大多数人的选择机会,扩大人们从事他们有理由认为是有价值的一切活动的实际自由的过程。就大众传媒自身来说,社会主体的身份认同和信息资源的赢利性质要求形成舆论市场,并在改革进程中起到建构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作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传播媒介的权力性质正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由简单的政治权力走向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重叠。只有充分地对大众传媒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过程进行阐释,才能够明白政治需求的传播政策定位。当政治架构在安排“谁得到什么”、“何时得到”和“如何得到”的时候,经济过程亦要回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而这始终是一个制度安排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比例关系问题。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中国的大众传媒属于“政治性企业”,是政府规制的对象。国家通过政策和政治作用影响传媒效益的生产和分配,尤其是通过执政党和利益集团的行动影响资源的分配,影响经济作用的成本和利润分配。那么,反过来传媒市场和经济力量又影响着执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也影响权力和利益在各方面如何分配。双向的政治收益和经济效率取决于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如产权的所有制、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关系、经济主体的投资状态和其他界定交换领域和范围的博弈规则。而一种形式的制度变迁要花费多少成本才为社会所接受则取决于既得现实社会的权力结构。正如两位研究媒体政策的外国学者简·冯·库伦伯格和丹尼斯·麦奎尔所指出:“在当今社会,人们至少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进入传播工具的差异或是从传播中获取益处的多寡(信息、联系和渠道)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行使密切相关。”(金冠军、郑涵、孙绍谊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页)我们认为,作为一种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表现(representation)的结果,中国经济改革对生产关系的引导是从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的递进过程,反映在信息和传播的层面上,就是对象征主体多元化的呼唤,实质上是推动更大程度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社会性参与。针对信息传播与社会管理的关系,作者表现出了忧虑:“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的今天,如果整个社会的新闻和信息流传,至今依然需要依靠计划经济时期确定的、限制进入的行业管理管制方式才能够保证的话,那么整个传播系统和社会运转将面临和承受越来越大的冲击和震荡,也积累着巨大的潜在危机。”(第271~272页)如果我们认真考察社会治理的有效性,那么就会看到政治失灵和市场失灵一样,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机制问题。而这种缺失则会影响到如何在体制改革中建构新的政治发展范式。总之,信息传播结构的治理在根本上涉及到如何建构政治发展中新的合法化叙事。

和其他行业一样,中国广播行业最大的制度创新是经济自主权的扩大。从市场催化的角度来看,经济权利的扩张是主要的动力机制。作者认为,198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37号文件最大的意义是向广播、电视行业内引入了商业经营元素或成分。这一突破性变化在当时又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力博弈的结果。它所确定的规则是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地方各级政府兴办广播、电视的绝对审批权,在行政管控系统内部实行“权力下放”,以换取地方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地

方行政权力和地方广播电视事业相互配套发展的新局面。但是,这种制度安排没有向非公有经济开放,也没有向其他公有制行业和机构开放,只是放开和扩大了省市以下的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对广播电视业发展的自主权,因此这种改革只是现存行政主导的广播体系的延展而非改制。这使得原来纯行政或者纯事业性质的广播系统变为“行政一事业一营利”型的三位一体的系统。1997年《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广播行业的行政垄断权给予正式确认,并对广播业的营利性经营运作给予间接的确认。广播体系的改革基本上是一个着眼于经济活动的增长导向和效率导向,从而搁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所必需的市场参与程序和引入竞争机制的议题。由此带来的行业规模的扩大也只是行业行政管控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在这样一种政事合一的制度安排下所进行的企业化经营,凭借政治意识形态的象征权力所具备的威严,经济活动的本质逐步演化为按照行政权力级别分配的信息市场的垄断模式,这必然导致经济绩效低下和游戏规则模糊。作者进一步认为,在这种科层体制中,由于采用了分级的管控架构,亦会产生一些地方思维倾向,但是行政与广播活动的直接结合以及行业系统的行政统管和指挥运行(即管办结合)模式一如既往。根据这一分析,可以认为目前广播业在体制框架构建方面并没有产生结构性的制度变革。而当下传媒机构的经济收益和成本损耗是通过合法的和不合法的分享其他经济部类的改革发展收益而得以平衡和维持的。其中有一部分,如节目制作、发行和交换渠道,由于正在建立各种专题性、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市场交换机制,可以由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决定市场博弈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相对可以满足最低限度的市场交换原则。而在目前的广播电台的主要经营业务中,如广告投放市场,往往是由不充分竞争的交换关系中发生的非常态性市场竞争和行政权力意志的实施来引导结果,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稀释其他经济部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现行的广播体制运行和改革还需要继续推进,目前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行业运行模式只具有暂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只是为更为宏观、重大和紧迫的社会政治目标服务的策略性和阶段性安排。

如果从公共政策的制度供给来思考社会转型时期的传播政策,要有三个层面的指向。第一是政治福利,主要是指支撑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相关价值,目的在于降低社会契约成本,促进社会利益最大化。第二是社会福利,即在面临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工的现实时,如何重视社会感知秩序和凝聚力,如何对阶层、民族、地区、种族或语言的差异进行社会调解,调适受众的信息落差,通过调动广泛的社会参与来形成社会和谐的氛围。第三是经济福利,即传播机构本身日益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信息传播技术的生产力性质,提升专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含量,解决传媒机构的经济效率问题。这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可以预期的现代化展望:“信息透明度提升和信息搜寻成本的总体下降,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社会民主意识和法制化程度发展的伴随现象。目前,国内处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民主化建构和制度调整的转型期,正处在社会利益形势分化和权力制衡关系搭建的过程中,如何有节奏地把握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开放程度和范围规模,如何把当下的策略利益考虑和长远的制度建设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考验着改革决策者的政治智慧,也检验他们的政治意愿。”(第358~359页)就此而言,改革似乎成为一种危机管理,即危机意识的严重程度是让改革决策者感觉到体制改革的压力和必要性的前提。而制度创新的成本核算决定制度供给者的动力机制,并解释可能出现的制度供给不足或制度短缺状态。我们所希望的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无疑是通过降低社会的信息传.播成本来推进社会收益的整体增长。

着眼于产权交易和成本控制的制度经济学一直成为研究中国体制改革及其效益的专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价值和信念,意识形态是个人和社会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省交易成本的工具,具有确认现行制度合法性或者凝聚社会意志的功能,可以降低产权的内部控制成本。但是在市场秩序自发扩展的历史进程中,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是认知性的和经验性的,是思想解放即人力资源扩张的重要来源。所以,对于制度公平或正义的判断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不但要解释现存的产权结构和交换条件的合理性,还要适应生产关系变化的社会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从而降低维持现存制度的成本。诺思说得很清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省的方法,个人用它来与外界协调,并靠它提供一种‘世界观’,使决策过程简化”。(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0页)具体到中国,这涉及到如何推进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这当中的悖论在于,当每一个人都试图把建立公共秩序和增加公共产品的责任推卸给行政权力的干预和生产要素没有充分市场化的“市场”时,因为没有人能够相信一己的力量可以改变市场秩序的极端方向,观念的腐败导致权力的腐败,由此形成改革逻辑受阻的瓶颈。所以,诺思在充分估汁到意识形态和个人行为之间形成道德伦理分歧时认为,人们的经验和思想不相吻合时,形成改变意识形态的动力:“如果主导的意识形态试图让人民将公正想象成与现存规章同样久远,进而从一种道德意义上服从这些规章,那么一种成功的、对立的意识形态的目标则让人民相信,不仅明显的不公正是现存制度固有的一部分,而且一种公正的制度只有通过个人积极参加变革制度才能产生。”(《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第55页)这几乎成为一种历史演进中的社会关系的悖论,即要约束个人行为的最大化就不得不优先考虑社会行为的最大化。

问题在于,如果意识形态与现实经济变革不相容,则会阻碍经济发展。这是因为,首先,意识形态的滞后会增加社会交易费用。其次,在形成利益集团的社会现实中,意识形态摩擦会增加社会动荡和社会运行费用。而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考察,意识形态的滞后所引发的信息阻塞会损耗社会资本和社会信用,大量消耗经济资源而没有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强化垄断性分利集团的地位,扩大信息不对称,从而制约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运行的信息成本实质上就是提高社会运行的交易成本。难怪诺思告诉我们:“经济组织和利益群体是一定制度框架所提供的机会集的结果。由此而导致的外部性反映了规则、补充的非正规制约和作为制度框架结果的组织成员利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参见《发展经济学的革命》[美]詹姆斯·A.道等编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如何认识和把握在中国广播体制嬗变的过程中,各种规则、潜规则和利益结构的社会关系;如何根据社会主体的发展现状修正制度安排,把资源稀缺性、技术机会与社会成员的认知爱好和信息偏好相结合,进行重新配置经济机会和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交易;如何在体制变迁的过程中不仅仅着眼于扁平单一的商业机制,而是在重新界定产权关系的过程中建构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等等,上述这些问题脉络是这本著作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引发我们继续深入探讨的浓厚兴趣,并有希望成为传播学研究上的一个具有坐标性质的学术积累。

5.如何进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 篇五

历史教学评价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包含一系列评价步骤与方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指向预定的评价目标。评价者依据目标收集资料,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后,形成定性与定量的价值判断。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的确立,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认为教学评价应采用如下模式:

采取历史学科档案袋的评价方法:概括说来,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历史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期末考试及平时考试或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一件历史教具小制作(照片资料)、学生写的最佳历史研究论文、学生参与的一定量的最佳争议和讨论、学生提出的最佳原创历史理论、关于历史问题的最佳议论短文、关于当前事件的最佳评论、对学生所读历史传记的最佳评论、学生历史学习方面获得的表扬或参加活动书面评价材料及表彰证书的影印件,还可以放入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有关材料等等。以历史学科档案袋来代替成绩报告单,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肯定成绩,激励进步,看到不足,继续进取。

采取星级、分数、评语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星级考核、分数、评语相结合进行评价则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以分数单一评价而带来的弊端,而更能全面、标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星级评价是一种等级制评价方式。在情感和操作领域检测的结果中,根据其水平能力的强弱而制定相应的星级。评语是对个别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作补充说明,以便让学生及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得到一个全面、标准、确切的综合评价。

采取“等级+评语+特长”的评价方法:课堂作业、课堂检测、单元验收、期末测查均可采用这一方式评价。与此相配套的办法有:一是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全面发展情况进行多层次评价和全面评估,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期末由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和小组分别评定,得出一个综合评价。二是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摒弃一张考卷定高低的旧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历史成绩。为使成绩公正客观,需要师生双方都有丰富的记录资料,包括考试、作业、各种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课堂演讲、讨论、辩论、历史活动课中的表现、参加有关竞赛情况等等的记录。三是改革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四是学生操行评定要求教师用真挚亲切的语言,侧重激励作用,使评语在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成为沟通的桥梁。

总之,历史素质教育呼唤全息评价,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只有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息评价,才能使历史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6.如何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六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可注意以下问题:

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用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后,可以再介绍一些他的其他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通过讲述名人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名人的号召力是无穷的,针对这一点,可以给学生讲些名人博览群书的事例。如,古代的司马光、孙敬、苏秦,现代的毛泽东、鲁迅、巴金、冰心等人,勤于读书,善于积累,以至写文章时“下笔如有神”,这些故事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开卷有益”的道理。

3.可以在介绍作家作品时,设置悬念引导阅读。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可以从设置悬念入手,来介绍作家作品。比如,在介绍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述前面的情节,留下结尾不讲,并告诉学生:“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并耐人寻味,要想知道,请自己去看。”为解真相,学生便会自觉地找书来看。再如,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多给学生介绍相关名著的精彩片段内容,介绍到特别精彩的地方就停止,吊起学生的胃口,激起学生全面、深入阅读该名著的欲望。

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可以在平时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比如,每节语文课进行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可以是讲故事、谈感受、作评论等;或利用各种节日举办朗诵会、辩论会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运用具体策略,认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1.指导学生选择性阅读。

“人生有涯知无涯”,如果把宝贵的人生阅读时间用于漫无目的阅读,无疑会收效甚微。因此,要指导学生读思想深刻、有启发性、有审美意义的书,特别要读第一流学者写的书,读他们的书,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开拓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

2.巧妙安排阅读时间。

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除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和完成作业外,要抽出时间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就必须懂得巧妙安排阅读时间。这就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善于利用课余点滴零星的时间阅读,或教师每周专门安排一节阅读课,还可以在节假日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多读书,读好书,以增加精神食粮。

3.展示读书笔记,考查阅读效果。

做读书笔记,是最能反映学生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效果的一种形式。每月一次的读书笔记展示,既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共同提高,真正使学生做到“开卷有益”。学生积累了生活常识和经验,获得了大量的词汇和语句,培养了语感。

4.抒写读后感受,培养鉴赏能力。

写读后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有的学生看文学作品,只是追求故事情节,关心人物命运,但对于书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行为怎么评价,却不能独立思考和分析。可以布置学生写读后感,通过写读后感,学生学会了思考和分析,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5.续写作品结尾,提高写作水平。

续写结尾,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好方法。很多文学作品的结尾都耐人寻味,令人遐想,教学中让学生给这些作品续写上自己认为合理的结尾。这样,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作品进行了再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6.把阅读教学链接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上一篇:做好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下一篇:专辑同名沉静主打《离心力》歌词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