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2024-11-15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精选8篇)

1.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篇一

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的时,他更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1/2

B、2 C、1

D、1.5

7、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9、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大,右边小

B、左边小,右边大 C、左右一样大

D、、以上均不对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注:对的打“√”,错的打“×”)

1、实证经济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对于一个正常品来说,它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时,它的需求曲线回向右上方移动()

3、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该产品供不应求()

4、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5、提高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加()

6、SAC决不会小于LAC()

7、消费者均衡点处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

8、劳动的供给会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9、完全竞争厂商不愿做广告()

10、什均衡属于优势策略均衡(占优均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四、计算说明题(30分)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PL=3,PK=5。⑴、求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5分)⑵、求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5分)

求总成本为160时,厂商均衡的Q、K、L的值。(5分)

2、已知生产函数为:Q=L0.5K0.5,试证明: ⑴、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7分)⑵、它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8分)

五、分析讨论题(15分)

结合图形剖析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式,以及正常物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形成机理。试题答案及标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D

2、B

3、A

4、D

5、C

6、B

7、B

8、B

9、A

10、A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9、√

1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答案要点: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2.5分)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2.5分)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答案要点:

① Ed=0,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都不变化。(1分)②0

③Ed=1,需求具有单位弹性。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1分)④1

⑤Ed=∞,需求有无限弹性。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1分)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答案要点:

在短期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假定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2分)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1分)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2分)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答案要点:

机会成本是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2分)

含义: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3分)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答案要点:

给出对方的策略,你所选策略是最优的(至少不比其它策略差),如果每个局中人都是这样,那么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对局),就称为纳什均衡。(5分)

四、1、计算说明题(30分)

解:要想在既定产量下达到成本最小,两种要素必须符合:

又知道:TC=3L+5K②(3分)

⑴、已知: Q=10③

由 ①、②、③式可得:

(3分)

进一步得:K=L=10(2分)∴MinTC=3×10+5×10=80(2分)⑵已知:Q=25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

K=L=25(1分)

MinTC=3×25+5×25=200(2分)⑶已知:TC=160,K=L、TC=3L+5K 得:K=L=20(1分)

Q= L3/8K5/8=20(1分)

2、证明:⑴给定一个大于0的正整数λ,设把各投入要素的量翻λ倍,则新的产量为:

符合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7分)

证明:⑵假定资本的使用量不变(用 表示)而L为可变投入量,则

(5分)

从劳动的一阶导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和二阶导数来看,在资本投入不变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总产量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即它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2分)同理,可证得:当劳动投入不变时,资本也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分)六分析讨论题(15分)

结合图形剖析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式,以及正常物品需求曲线的形状形成机理 答案要点:

1、正常物品的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见图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分)画出图1得5分

2、正常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是从价格-消费曲线中导出的。在价格-消费曲线中,每一个均衡点都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所购买到的使他得到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把每一个均衡点的某一商品需求量垂直下移到横座标,把其相应的价格标注在纵坐标上,即得到个人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的价格下,消费者为了得到最大效应而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量)(见图2)(2分)画出图2得6分

2.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篇二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思路与对策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也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 使学生能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 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了解, 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一直都不太理想。深入探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并对其加以总结与分析, 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比较与评价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美国哈佛法学院创立, 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工商管理等学科中, 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 注重学生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 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 案例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研究讨论案例需要运用理论知识, 而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例, 学生在这其中既学到了理论, 又提高了实际能力。[1]

与微观经济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相比, 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经济学案例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兴趣。该课程的教学案例基本上是源自于现实生活, 是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总结。这种案例具有典型性、可读性和真实性, 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吸引他们主动思考, 积极参与讨论,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二, 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知识, 联系实际生活问题, 并加以讨论、分析。一方面, 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 另一方面, 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第三, 该方式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 可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案例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 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 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主动引导, 并发挥学生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讨论等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 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才华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从而使课堂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之中, 而不可能出现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沉闷、学生打瞌睡的现象。毫无疑问, 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 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同样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是在20世纪50年代前曾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杜威进步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失败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理念, 它更注重“在老师指导下”的“再发现”, 即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 对发散思维的结论进行精简和整理, 然后选择最佳路径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内涵。[2]

所谓探究式教学, 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具体说,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3]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本质是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看作是相同的活动;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 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活动的过程, 使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模拟科学家为认识自然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来构建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的活动, 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探究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科学的技巧, 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教学技巧。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性是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最重要保证,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才能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第二, 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无论是培养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 还是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都必须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 就算是知识, 也必须通过主动建构才能生成, 靠传授式的教学难以获得。第三, 知识的重现性。是指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演绎和证实已有的知识经验。第四, 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 只要学生想到, 而且是力所能及的, 就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 学生能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 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三) 问题驱动导学教学法

“问题驱动导学”, 是指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构建的一个以问题贯穿各个教学环节,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组织方式。[4]该教学方式主要运用微观经济理论, 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让学生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 有目的性地去学习, 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四) 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

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是在班级团体教学中,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 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 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学检测, 并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 最终使得各层次学生对学习人人有兴趣, 个个有所得, 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自身的素质, 达到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5]

(五)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最早是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他强调启发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现代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启发式教学, 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引导、转化, 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 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与其说是教学方法, 不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 它不再遵循传统固定封闭式的教学模式, 而是提倡一种开放的, 吸收多种教学方法经验的教学指导思想, 这种与传统单向填鸭式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 它将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 教师通过启发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虽说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思想,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 遵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 通过教师的启发,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将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6]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一)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庞大, 知识点较多, 并且具有一定学习难度。无论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还是现行的案例教学方法等现代教学方式, 改革的目标都是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主体慢慢地由“教师主导, 学生为辅”的被动式教学向“学生主导、教师为辅”的互动式教学转变。现代教学方式注重师生的互动、联动, 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是, 采用多媒体现代手段, 综合运用案例、启发式、探究式、读写议等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环节, 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

(二)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对策

1. 因材施教, 灵活把握。

目前, 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国内经济管理类和非经济管理类高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授课范围比较广, 授课对象比较多, 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教学大纲、教材和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模式, 体现微观经济学课程通识性和实用性。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 要注重夯实理论知识水平,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而对于非经济管理类学生要注重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

2. 教考结合, 突出特色。

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则是衡量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教学方式是手段, 考核是目的。因此, 教师应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与课程考核结合起来, 实现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考核要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纳入考核范围, 在课程考核成绩中设置一定的比例。

参考文献

[1]王保宇.微观经济学双语案例教学模式探讨.黑河学刊, 2010, (7) :102-103.

[2]唐彬.发现式、探究式和研究式三种教学方法在经济理论课中的综合运用.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43-38.

[3]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科学, 2009, (1) :48-52.

[4]严瑞芳.问题驱动导学模式探析——《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2) :8-9.

[5]唐年.浅谈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在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中国远程教育, 2006, (2) :39-41.

3.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篇三

一、话题“小”

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少有“高大上”的命题,如反腐倡廉、依法治国、改革开放、国际风云、绿色环保、扶贫攻坚、诺贝尔奖、中国梦等,不约而同都从小口径切入,如全国卷Ⅰ的“考分与奖惩”、全国卷Ⅱ的“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北京卷的“神奇的书签”、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浙江卷的“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生活”、山东卷的“我的行囊”等,几乎涉及到衣食住行、学习、生存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小”,一是避免了考生宿构、猜题押宝现象,避免了程式化作文,做到公平竞争,真正检验出考生的实力,让具有真才实学的考生脱颖而出;二是引导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使他们从广阔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思考生活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用质朴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效避免“写童年不真,写家庭不亲,写生活不深”的弊端。这样的“小”,写论说文便于“定点钻探”,深挖细究,阐述深刻透彻;写记叙文,便于“精耕细作”,写出人物的形态美、神态美、心态美。

二、形式“稳”

纵览2016年高考十道作文试题,在形式上突出一个“稳”字。具体表现在:其一,命题形式清一色沿用近几年来惯用的材料作文,其中课标卷Ⅱ、课标卷Ⅲ、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山东卷为文字材料,课标卷Ⅰ为漫画材料。其二,在材料呈现上,全部采用2011年以来的单元材料的呈现模式,而且大多以叙述性材料为主,回避了诗歌类、名言类及多材料命题,审题难度保持中等偏上水平。其三,在写作要求上,大多数试题都是沿用了由来已久的“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等要求,只有北京卷是“材料+命题”式作文。另外,北京卷和浙江卷在写作文体上也作了“微调”。北京卷的要求是:“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浙江卷的要求是:“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命题形式的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题难度,便于考生稳定正常发挥。

三、内涵“丰”

2016年高考虽然只有九套试卷十道作文试题(北京微写作除外),但作文试题涵盖面却非常丰富。从学习到教育,从商业到文化,从人才观到是非观,从心理品质到人生之旅,真可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如全国1卷,漫画显示的奖与罚、鼓励与批评意含教育导向、人才观;全国Ⅱ卷,由三条途径谈学习方法;全国Ⅲ卷,由小羽“推陈出新”到“不断创新”看市场规则;北京卷由“‘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谈文化影响,由“神奇的书签”感悟读书情趣;天津卷,由“我的青春阅读”谈阅读方式;上海卷,由“评价他人的生活”现象联想到是非评判标准和影响力;江苏卷,在“话长话短”中彰显个性,追求创新;浙江卷,在对“虚拟与现实”的冷静认识中,思考怎样与时俱进,适应新常态;山东卷,对行囊的检点,其实是对“人生之旅你准备好了吗”的思考。九套试题材料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称得上包罗万象,但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几乎相对独立,没有交集。材料涉及的内容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只要考生平日里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不难写出内容“丰”富的精品美文。

四、选料“新”

2016年九套高考作文试题材料大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试题材料除少数能在有关书刊找到它的影子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专为高考量身定做,很难在媒体或别的书刊网络找到相关的文字或音像资料,这足以显示命题者的严谨和良苦用心,更体现了高考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这样,有效杜绝了侥幸猜题和偶然的考前练习与高考试题的“撞车”现象。二是试题材料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的热点、焦点有效接轨,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北京卷作文第一题,要求阅读下列材料,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阅读这则材料,令人自然想起2016年春节晚会节目《华阴老腔一声喊》。搜狐网开展的“猴年春晚节目你最爱哪个”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春晚23个歌舞类节目中,《华阴老腔一声喊》以21.71%的支持率排名第一。华阴老腔刚直高亢,气魄磅礴豪迈,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摇滚“。这源自黄土地上的声音,震撼的不仅仅是听众的耳朵,更震颤了听众的心灵。在听众的耳朵里、心灵里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象征了民族文化、民族魂魄。这则材料新颖别致,意蕴也与众不同。

除此以外,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紧扣以“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为主题的“2016书香中国暨北京阅读季活动”,暗合“让全民阅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书香飘满神州大地,浸润每一个家庭,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灵”的理念;浙江卷以“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入题,引导人们思考大数据时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命题材料与我国当下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一脉相承。

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材料的“新”还表现在漫画作文这一材料呈现形式。全国卷Ⅰ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反映的是“分数与教育”“分数与奖惩”的问题。这是时隔六年之后,继2010年课标1卷真正的漫画作文“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之后的再次亮相,其新颖性不言而喻;且这一命题所涉及的话题也是以往高考作文试题极少涉及到的。

五、立意“活”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作文成败的第一步是审题立意。同样,衡量一道作文试题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作文材料立意空间的大小。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材料的开放性,立意的灵活性。九套试题材料内涵丰富,这些材料以某个中心词为原点,其命题立意指向呈发散状分布,辐射不同的角度,一个题目多种解读,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考生可以对试题作出不同的理解,然后从众多立意角度中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这样便于考生权衡利弊得失,择优确定立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最佳写作水平。

下面谨对2016年高考九套考卷十道作文试题作一精要解读:

1.全国Ⅰ卷命题及立意解读——分数与奖惩

全国Ⅰ卷以漫画的形式出现,将原来的新材料作文作了一个转换。材料生活气息浓,针对性强,思辨性强,区分度高,审题难度不大但角度很多。这幅无题漫画,反映了两个孩子得到不同分数后的不同待遇,画面可分为纵横两部分。从横向看,材料可分为两部分,上一部分中,考100分受到奖励,考55分受到惩罚,由此可立意为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下一部分中,考98分受到惩罚,考61分却受到奖赏,在看似矛盾的背后,却透露出“追求完美与卓越”“知足常乐”等立意指向。从纵向看,左边的上下两幅图是一部分,上面一幅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得到100分,脸上印着唇印,可见是得到了父母的夸赞;下面一幅图是这个孩子得到了98分,脸上留下了掌印,可见是因2分之差未得满分而被父母严厉责罚。通过比较孩子的不同“待遇”可得出这样的认识:对孩子的成绩(成长)不要苛责,不必求全责备,应允许孩子出错,允许孩子存在不足。右边的上下两幅是另一部分,上面一幅图画的是另一个孩子得了55分,脸上是“掌”印,可见受到了严厉责罚;下面一幅画是这个孩子得了61分,脸上留下了“吻”痕,可见他因进步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赞许。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对于孩子的进步,要予以肯定。综合两个孩子的情况和“吻痕”与“掌印”的寓意,这幅漫画可以从整体上如此立意: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严格的要求与严厉的责罚固然必要,但对孩子的进步,要多鼓励肯定,尤其不能苛求完美。这是最为切合题意的。写作时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予以拓展深化: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状况,我们要持理性的态度,多看到进步与发展,多肯定鼓励这些进步与发展,而不能偏颇地苛求完美,不允许存在不足。这是最深刻的立意。

具体写作角度,可以从家长、老师和社会切入,也可以从孩子、学生等受教育者入手。文体的选择更为自由,可写议论文、记叙文,可写书信、小说,只要紧扣漫画寓意均可。

2.全国Ⅱ卷命题及立意解读——语文素养

本题有四个特点:一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生活。题目的指向是要让学生要关注自身,这样的题目更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二是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反思。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作用,思考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三是指向反思总结。要求比较学习的三种途径,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四是很好地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的特点,要求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阐述三种途径对自己语文学习的影响,任务明确。

解读本题要重点从语文素养怎么形成的角度思考和切入。这点看似容易,其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学生虽沉浸于“素养”之中,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却并不一定关注和思考过语文素养“怎么来”的问题。不过,题目体现出很好的人文关怀,提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渠道——课堂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共三个方面。“比较”三种途径,既是要求,其实更是提醒,最简明的办法是选择其一,直接立意和阐述。但题目中并没有“你赞同哪一种”之类的表述,所以,综合考虑不同途径也是可以的,而且更利于观点的综合性、辩证性,这也更能体现考生思维的全面和逻辑的严密。如果只抓住题目前面的话,从语文素养的作用角度立意,则有偏离题目要求之嫌。

面对这个题目,考生都能有话说,能够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但要想写精彩,出亮点,得高分,也很不容易。要求考生关注到学科内与学科外、课堂内与课堂外,这就需要考生既要有知识的积淀,还要有思维的深刻;既能埋头学书本,又能放眼看天下。

3.全国Ⅲ卷命题及立意解读——市场规则

这个作文题接近现实生活,贴近社会发展。把学生的视野拔高到整个社会层面,着重培养考生的公民意识和天下为公的情怀,具有一定的对人生价值的指导意义。与其他试题不同的是,这则材料聚焦点较散,涉及分享、创新、规范、合作,这些对主人公的成功缺一不可的因素,不像传统材料作文那样可以较好地聚焦在某个话题上,不同的话题只是源自理解的角度不同。这道题在理解上难度并不大,但主人公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忽略其他因素只以其中一点作为话题来立意,未免过于狭隘。如果考生作文能把“主人公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论述清楚,就应该是一篇好作文。

解读这道试题,可将重点放在思考材料的主体对象最后公开工艺流程、制定行业标准的行为上,挖掘其行为折射出的优秀品质,如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襟,敢于舍弃眼前小利,着眼全局等等,进而还要联系结果“最终规范了市场,自己也成了致富带头人”,这说明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最终会取得成功。也可从维护规则,规范行事角度来立意写作。综上所述,从责任的角度,可以谈“责任与行动”“愿责任之风劲吹”;从竞争的角度,可以谈“正面突围”“愿共享之花盛开”;从规范的角度,可以谈“规范的市场,创新的沃土”“市场的规范是成功的保障”;从担当的角度,可以谈“不管做哪行哪业,一定要有博大的胸怀;胸怀越大,舞台越大”“‘工匠精神引领时代发展”等。这道试题有一个特殊性,不管从哪个角度哪个侧面理解,都必须高屋建瓴,全面把握材料意蕴,从宏观上展开论证是最符合题意的。

4.北京卷命题及立意解读——“老腔”与“书签”

2016年北京卷的两道大作文试题出得很好,大体沿袭了去年的路数,显得比较平和。两道题一考议论文,一考记叙文;一道考查认识力和思辨力,一道考查想象力和创造力。两道选作一道,适当满足了不同类学生的要求,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1)《“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这道作文题目指令非常清晰,简直就是一道不少于800字的论述题,有点像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作文题目材料本身已经提供了两条路径,也相当于两个答案:老腔本身的艺术形式令人震撼;老腔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在审题上没有任何障碍。只要沿着试题提供的两条路径生发联想,展开论述,彰显老腔的魅力,就一定能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文章。特别要注意的是,写作时要抓住“何以”这个题眼来深入思考,不能就艺术论艺术,而要看到艺术背后的东西,例如泥土气息、草根文化、原生态艺术等,犹如粗犷的地方风格和当地彪悍的风土民情,这就是它之所以具备震撼力的原因。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套用一句也可以说“地方的就是民族的”,因而可以说,老腔体现的是一种孔武有力的民族精神,这就是它震撼力的源泉。另外,题目要求“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这就为考生提供了更大的论述空间和可能性,例如艺术的地域性、价值认同、文化内涵等。

(2)《神奇的书签》

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明确要求写记叙文,而且规定完成“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这一指定性任务。本题的题眼是“神奇”二字,据此,可以展开科技幻想,也可以生发人文想象。写科技幻想,可以从标题本身入手,思考书签“神奇”在何处,想象书签可以发光、发热、发电、变色、变形等等。比如我们设计一款高科技书签,只要触摸书签不同区域就会出现不同好书,类似于手机或者各种阅读器;这款书签是便携式的,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对于我来说就像出门要带钥匙一样重要。这样,就能很好地体现并完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同时,体现了作为高科技含量的书签的“神奇”功能,扣题严谨。生发人文想象,可以写书签如何可人之意,例如会提示时间,叫你保护视力;会发现问题,帮助你思考等等。我们还可以有更为独特的思考,比如这个书签的“神奇”还在于,只要把书签插进书中,如果这本书内容庸俗,就会不间断地发出警报声;如果这是一本经典且适合我阅读的书,就会散发出我最喜欢的香味或响起动听的音乐。我们也可以将前二者结合起来,对书签做生命化、动物化或拟人化的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一定会主题突出,充满情趣,引人入胜。

5.天津卷命题及立意解读——青春阅读

2016天津卷作文命题着眼于国家倡导的“全民阅读”的大背景,引导青年学子“好读书、读好书”,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并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方式与阅读内容,为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可见该作文命题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细心审视天津卷高考作文就会发现,其命题是别有意味的。该作文题以“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为切入点,考生可以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阅读方式与体验来写;也可以针对各种阅读方式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思辨性地阐发。该作文命题写作角度多元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很好地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与思考,使其从中发掘出一定的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内涵。

在文体上,既可以针对身边的一些阅读现象和问题进行议论分析和理性阐发,也可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从不同侧面再现阅读经历或故事,进而揭示“我”对阅读本质的认识与思考;还可以尝试运用杂文、剧本等其他样式,既要有当下各种阅读现象和问题的形象化呈现,又要注意体现“我”的体验与思考,并力求内容的丰富性,立意的深刻性。需要提醒的是,在文体选择上,天津卷特别强调“文体特征鲜明”。所谓“文体特征鲜明”,就是要求一旦选定某种文体,就要严格按照既定文体要求去写,切忌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6.上海卷命题及立意解读——评价他人

2016上海卷作文不再延续前几年二元对立的关系型命题形式,转而对现象进行评析思考。随着智能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的普及,人们对彼此生活的介入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随之而来的评价判断,也是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如果关注现实生活,思考就会深入且有料,易于成文。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关键词是“评价”。评价,有面对面公开的评价,如对面交谈,工作互评,网络评论等;也有私下里不公开的评价,“谁人背后不说人”,自古亦然。评价有好有坏,有中肯的有违心的。评价内容涉及广泛,有的有用,有的无用;有的让人如沐春风,有的让人痛不欲生。有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时候说过就烟消云散。在当下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观点评价他人的生活,只是,我们在使用这种权利时,必须恪守底线。我们可以评价他人的生活,但不能侵犯对方的隐私,不能有损对方的人格。我们在评论之前,也不妨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急于发声,往往伤人又害己。这个题目乍看简单,门槛不高,但细细想来,“评价他人的生活”,有的片面狭隘,有的全面宽容;而影响有正有负,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又都有波及。如何选好切入点进行论证,有见地而不偏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可参考以下立意:①评价无处不在,优劣都有,我们要正确看待,说的对的就照办,说的不对的引以为戒,这样才能不断进步。②他人中肯的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掌握社会规则,赢得社会的认可。③过度在意他人评价总是会让人患得患失,是不自信的表现;特别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会让一个人无所适从,情绪低落。人,不管何时都要做到自信而不自负。④评价他人的生活,应该建立在自己对他人生活的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拒绝人云亦云,摒弃为了评价而盲目跟风的做法。⑤重温慎独。慎独是古训,重温慎独,在今天更为必要。因为稍不注意,我们就会成为他人评价的对象,而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⑥评价他人生活,应保留底线。

另外,这道试题尽管没有对文体提出明确要求,但是题目中“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一句,明显偏重议论。虽然没有“文体不限”一项,但就题目的隐性要求而言,是不适宜写记叙文的。

7.江苏卷命题及立意解读——个性与创新

这则材料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俗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本义,是指唐代以后说书艺人用语,有话要说的话,就讲得长;没话要说的话,就简单讲几句。说白了,就是说话要依据情境,恰当适度,适可而止,彰显了说话人的人文素养。而在这则材料中,它只是一个引子。第二句话反其意而用之,是材料的第一个要点。这句话作何理解?破折号后的表述做了直白的诠释。“有话则短”强调说话者讲求说话的艺术性与实效性,语言虽短,却一字千金;至于“无话则长”,则彰显出当代人的社会参与意识,反应了当下人们的某种心理特征,即不断在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为什么提出这样标新立异的观点?第三句话是第二个要点,又对第二句话做了深层解读,那是因为“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是个性的彰显,是创新意识的闪现。综上所述,这则材料中的三句话环环相扣,重点聚焦在后两句,而且其意思非常集中、统一。“个性的彰显”“创新意识的闪现”是蕴含其中的精髓。简言之,材料的关键词就是“个性”和“创新”,他们就像飞鸟的两翼,两者互为补充。

这样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晦涩难懂。进一步解读本题,务必把握一个“生命点”:那就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中的“有话”与“无话”是对自己而言;而“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中的“有话”与“无话”是针对他人而言。明白于此,对“个性”和“创新”就很好理解了。至此,就可以准确把握题意:前人已有述说的,无论它有多么新奇、精彩,多么吸人眼球,多么具有轰动效应,“我”绝不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绝不咀嚼他人留下的“残羹剩汤”,而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自己不同凡响的声音。对于前人没有说过或很少说过的话,没有形成或尚未形成的思想,没有涉猎或涉猎不深的盲区,自己要敢于大胆去说,去想,去闯,发前人未发之声,做前人未做之事。这种精神就是创新精神,这种行为就是个性化的表现。至此,材料的寓意就豁然于胸,审题立意就会迎刃而解。

8.浙江卷命题及立意解读——虚拟与现实

浙江卷的题目很时尚,很现代,对比较“传统”的考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实,不管任何话题,都要注意辩证地思考和审视。这道试题也不例外。

材料展现了人们在“虚拟”世界里的虚拟生活场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看病,看球赛,现场目击新闻事件。但这只是试题的一个层次。试题进而引导发问,提出写作任务:当“虚拟”成为“现实”时,你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才是审题立意的要害所在。

三种选择,孰是孰非,不能轻易地肯定或否定,任何极端化的理解都是不科学的,试题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人所共知,我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快捷,“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你可以“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然而,物极必反,网络时代喜忧参半,既有便利,也有很多弊端:当人们沉迷于网络之时,不知不觉间与现实世界越来越远了,与真实人的交往越来越少了,对亲人的问候关爱越来越淡了,这是十分可怕的,这正是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悲哀。正如网友调侃的那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在低头看手机。”所以,我们对虚拟世界要保持警惕,不可完全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对此,你可以选择“刻意远离”这个世界。但是,这两种选择显然都有失偏颇,容易步入极端化的泥淖。网络是把双刃剑,让人欢喜让人忧。所以,最佳选择是不弃不离,“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远离科技会让我们逐渐脱离时代,落后于时代,最终被淘汰出局,这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不可远离虚拟世界。然而与此同时,要掌握好分寸,不要使自己沦为“网奴”。记住一句忠告:“距离产生美”。

9.山东卷命题及立意解读——我的行囊

这是一个比喻型兼哲理型材料作文。角度很多,可写的东西也很多。材料中的关键词 “行囊”其本义是行装、背包的意思,也就是出门随身携带的包裹,内装出门必备的生活物品。在这则材料里,“行囊”是比喻义,喻指漫漫人生路上那些或很快就用到、或暂时用不上、或想用而未曾准备、或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的东西,其含义非常宽泛,包括信念、诚信、友善、文明、坚强、坚守、团结、合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点都可以作为它的注脚。翻检行囊发现的结果,喻指人生旅途中所需要的意志品质有很多,已经发挥作用的要倍加珍惜,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那些备而无用的不要任意丢弃,因为它们随时都会派上用场;未曾具备的,必须加强修炼,不断完善自己,以防不时之需;对那些一直伴随我们的,要心存感激之情。这样综合分析,围绕这则材料可以谈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预知、有用和无用等;可以单独谈一个方面,也可以谈两者的关系;“旅程”与“行囊”当然可以坐实,也可以虚化地理解为人生旅途和意志品质,这样联想,就为思路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文章自然也就具有了深度。这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③人生中有太多的未知,我们要做到有备无患。④“不可预知”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⑤人生不可彩排,每时每刻都是直播,我们要时刻准备着。⑥无用之物也有大用之时。

4.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篇四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2、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A、1981年失业率超过9% B、联邦所得税对中等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C、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3、所有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自身价格下降

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C、货币的购买力 D、消费者人数

5、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MRTSLK >PL/PK B、MPL / PL < MPK/ PK

C、等总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D、上述都不正确

6、某先生辞去月薪2,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 100,000元(月息 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思考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3,000元 B、100,000 C、2,000元 D、1,000元

7、如果某产品的生产函数为Q=3K1L2 (其中,Q为产量,K、L为资本、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则该产品的规模收益类型为(。

A、规模收益递增 B、规模收益递减 C、规模收益不变 D、不能确定

8、某企业产品总收入TR与产量Q的函数TR = -4Q2 + 80Q - 108,那么总收入最大时的产量Q为(。

A、40 B、30 C、20 D、10

9、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能够由(。

A、他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 B、他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C、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D、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10、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都是具备的条件(。

A、分割市场的潜力 B、持续市场分割以防止商品在较有弹性的需求时被雇客再售卖

C、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D、每个分市场上不一样的需求价格弹性

11、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区别是长期均衡的(。

A、P=ACmin B、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C、P=AC D、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相交

12、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既能够是同质的,也能够是有差异的 D、以上都不对

13、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两种产品市场相比较,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A、前者与后者重合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比后者平坦 D、无法确定

14、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边际成本递减 B、边际生产力递减 C、边际效用递减 D、规模报酬递减

15、外部效应能够产生于(。

A、人的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 B、人的生产行为而非消费行为

C、人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 D、以上都不是。

二、决定题:(20分,要求决定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2分,共10小题。)

1。(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必须增加。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3。(假定两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8,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否则交点的效用无法决定。

5。(就经济学好处而言,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6。(如果边际产量递减,那么平均产量必须也是递减的。

7。(平均固定成本在所有产量上都是不变的。

8。(规模报酬递减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9。(完全竞争市场厂商会花费许多金钱为产品作广告。

10。(古诺双头垄断下的产量高于串谋时的产量。

三、简答题:(24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8分,共3小题。)

1、简述需求规律及其原因。

2、作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试用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四、计算题:(26分。本大题共3小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1、(6分)某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供给:QS=-4。5+16P , 需求:QD=13。5-8P ,试求:

(1) 该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 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2、(6分)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 Q3-10Q2+17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函数:AVC(Q),AFC(Q),AC(Q),MC(Q)。

3、(14分)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

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均衡的状况,并评价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

二、决定题:(20分,要求决定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小题2分,共10小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24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每小题8分,共3小题。)

1、简述需求规律及其原因。

答:含义:在需求条件持续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需求曲线向右向下倾斜,斜率为负。P↓ 下降会引起 Q↑ 提高。(4分)

原因:收入效应:即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变化后,相当于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的收入相对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需求量;(2分)替代效应:即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它效用相同的产品,使得涨价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减少购买其它效用相同的产品,转而购买降价商品,使得降价商品的需求量上升。(2分)

说明:解释也可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样得4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总的满足程度(即总效用)会增加,但总效用会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增加,即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满足程度或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主观评价商品价值的依据。由于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边际购买为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必然递减。在假定单位货币的效用量不变,消费者愿意为该边际购买支付的货币量必然要下降,边际购买量的货币支付即为价格。从而导致随着购买量的增加必然价格下降,即需求规律的存在。)

2、作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可变要素投入增加过程中MP、TP、AP之间的关系如图。(3分)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2分)

1)由MP = ΔTP/ΔL = dTP/dL可知,当投入为L时,MP为TP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

2)MP>0时,TP上升, MP<0时,TP下降;MP=0时,TP到达最大;

3)MP上升时, TP递增增加, MP下降时, TP递减增加;

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由AP = TP/L可知,当投入为L时,AP为TP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1分)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2分)

1)MP>AP时,AP上升;

2)MP

3)MP=AP时,AP到达最大。

显然,边际产量决定总产量和平均产量。

3、试用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答: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工资率的高低,而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则取决于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对劳动时光所产生的影响。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就使得劳动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闲暇时光,从而使劳动时光减少。(2分)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消费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工资率提高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供给量增加。(2分)由此可见,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反。(1分)一般状况,在工资率较低阶段,收入

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高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3分) 说明:作图正确同样可得4分。

四、计算题:(26分。本大题共3小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1、(6分)某产品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供给:QS=-4。5+16P , 需求:QD=13。5-8P ,试求:

(1) 该产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 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解:(1)Qs= Qd,得P=0。75,Q=7。5(3分);

(2)Ed=(△Q/△P)*(P/Q)=-8*0。75/7。5=-0。8(3分)

2、(6分)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 Q3-10Q2+17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函数:AVC(Q),AFC(Q),AC(Q),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为:Q3-10Q2+17Q; (1分)

不变成本部分为:66 (1分)

(2)AVC(Q)= Q2-10Q+17; (1分)

AFC(Q)=66/Q; (1分)

AC(Q)= Q2-10Q+17+66/Q; (1分)

MC(Q)= 3Q2-20Q+17; (1分)

3、(14分)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

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解:(1)根据题意,有:LMC= 3Q2-24Q+40 1 分)

完全竞争厂商的P=MR,所以由P=MR=LMC,得:

3Q2-24Q+40=100

解得 Q=10 2 分)

又因平均成本AC= Q2-12Q+40,将Q=10代入,得AC=20 (2分)

利润π= TR-TC=800 (2 分)

(2)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LACmin

令LAC’=0,得Q=6

将Q=6代入LAC,得LACmin=4 (4分)

(3)将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得市场均衡产量为Q=600

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6,所以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为600/6=100(家)(3分)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均衡的状况,并评价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

答: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1)厂商数目很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影响市场价格);2)产品是标准化的;(不一样企业之间的产品能够完全替代);3)不存在市场进入壁垒,(企业能够自由进出市场);4)有关交易的信息是充分的,(任何交易方都能够实现最优决策)(4分)

(说明:最重要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厂商只是价格的理解者。答出这一点可得三分)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重合,因此,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写为P=MC。(2分)

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正常利润、亏损等,是否停产取决于价格与平均可变成本的比较。(1分)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MR=SMC=LMC=SAC=LAC。此时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2分)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价格的自由波动,这些特点使资源的配Z具有高效率,但是它的限制条件十分严格,使它更多的是具有理论上的好处。

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基础之上的。从长期来看,完全竞争市场同时存在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厂商为了在既定的产量下花费最小的成本,将不断调整短期内不变的生产要素,使得成本为最低。另一方面,行业中厂商的数目成为变量:行业如果存在超额利润、会引起厂商的进入;行业中代表必厂商出现亏损,行业的厂商将离开该行业。就单个厂商而言,边际收益既定,而厂商的边际成本在经过调整之后趋向于长期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1分)

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到达最优。(2分)

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生产者带给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剩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同时,也说明企业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带给的可能降低生产成本。(2分)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透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1分)

5.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篇五

(全部答在答题纸上,请写清题号,反面可用。试卷与答题纸分开交)

微观经济学1506模拟卷1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2分)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2.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2分)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也不变动; D.移动的方向不确定

3.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2分)A.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会使销售收益下降;

D.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当劳动(L)的总量下降时,()。(2分)

A.AP是递减的 B.AP为零 C.MP为零 D.MP为负

5.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市场类型是()(2分)A.自由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寡头市场 D.B和C

6.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2分)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B.欲望是无限的;

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 D.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7.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2分)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 8.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2分)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9.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2分)A.正确;B.错误;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10.在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2分)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二、判断题(共11题,每题1分,共11分)

1.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所引起的费用是显性成本。(对)(1分)

()

.2.完全竞争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一定能够获得最大利润。(错)(1分)().3.如果某商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益增加。(对)(1分)

.4.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根据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问题即可妥善解决。(对)(1分)

()

.5.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时间长短。(错)(1分)().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存在技术进步。(错)(1分)().7.就正常品而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对)(1分).8.短期生产分成三个阶段,4.价格歧视(3分)担风险的补偿。

五、计算题(共3题,每题9分,共27分)

1.已知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6Q+0.05Q2,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360-20P,求:(1)利润达到最大时的价格、产量和利润。(2)假如政府限定一最高售价以诱使垄断者提供最大产量,求解为此所规定的最高限价,垄断者提供的产量和赚得的利润。(3)求解垄断者收支相抵的价格和产量及其赚得的利润。(9分)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

5.等成本线(3分)

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6.需求的价格弹性(3分)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四、问答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论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含义(8分)

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企业的成本下降,称为规模经济;若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则称为规模不经济。

2.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8分)

解:(1)Q=360-20P, 得P=18-1/20Q 则

MR=18-0.1Q 而

MC=(TC)’=6+0.1Q MR=MC, Q=60

所以 P=18-1/20*60=15

利润=TR-TC=P.Q-TC=15*60-(6*60+0.05*60*60)=360(2)限价达到完全竞争的产量有P=MC

即18-1/20Q=6+0.1Q

得Q=80

P=18-1/20*80=15

利润=TR-TC=14*80-(6*80+0.05*80*80)=320(3)收支相抵TR=TC

(18-1/20Q)Q=6Q+0.05Q2

得Q=120

P=18-1/20*120=12

2.假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50000-2000P和QS=40000+3000P。求:(1)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厂商的需求函数是怎样的?

(9分)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6.微观经济学A+B卷试题与答案 篇六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10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

2.如果某个人在生产某种物品时机会成本比别人低,就可以说这个人在生产这种物品时具有比较优势。()

3.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和供给量的减少。()

4.假定个人电脑的需求增加而生产个人电脑的成本下降,那么就可以预期到个人电脑交易量会增加但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5.如果我们观察到香蕉的价格上升而交易量减少了,我们就知道香蕉的供给减少了。()

6.如果一个人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偏爱程度相同,那么,这两物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大。()

7.假定A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价格越高,需求也就越富有弹性。()8.供给越富有弹性,买者分摊的销售税比例就越小。()

9.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10.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11.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MU=λ•P()

12.均衡价格就是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13.生产理论中所说的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依据是以实际产量能否达到计划产量为界限。()

14.在生产规模报酬递减阶段,LAC与SAC切于SAC最低点的左边。()15.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5分)

1.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为,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是。

2.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 ;生产者在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原则是。

3.在确定成本时,会计师衡量的是 成本,经济学家衡量的是 成本。

4.需求定理告诉我们,当某种物品价格上升时,其 将。

5.供给弹性衡量某种物品的 对其 变动的反应程度。

6.如果某种物品提价之后总收益增加,则这种物品的需求是 弹性的。

7.只有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 上的商品组合,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商品组合。

8.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条件是 和。

9.在商品价格不变时,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使预算线向 移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问题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上升会做出什么反映?

C.政府应该对石油价格进行限制吗? D.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X物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A.生产X物品的工人的工资减少 B.生产X物品的机器成本增加

C.生产X物品的技术进步 D.以上论断全对

3.某公司每年对每张面额100元的股票支付50元的红利,如果年利率为5%,每张股票的价格应该是:()

A.5元 B.50元 C.100元 D.1000元

4.如果一种正常物品价格下降,收入效应()

A.将增加该物品的消费,替代效应将减少该物品的消费

B.将减少该物品的消费,替代效应将增加该物品的消费 C.和替代效应都会增加该物品的消费

D.和替代效应都会减少该物品的消费

5.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A.消费者的收入降低了 B.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6.如果低成本的电力车辆投入使用,会引起汽油的需求曲线()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7.产品X从100元降到90元,引起需求量从50公斤增加到60公斤,由此可得出()

A.对产品X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B.对产品X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C.对产品X的需求弹性是1 D.对产品X的需求弹性是零

8.当价格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的百分比时()A.需求完全无弹性 B.需求完全有弹性

C.价格上升会增加总收益 D.价格下降会增加总收益

9.收敛波动的条件是()

A.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B.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

C.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D.以上都不对

10.假定商品X和商品Y是互补商品,当商品Y的价格下降时,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弹性是()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存在

11.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增加1倍,引起产量增加1倍,这种情况是()A.规模收益递增 B.规模收益不变 C.规模收益递减 D.不能确定

12.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是()

A.无差异曲线 B.等产量线 C.等成本线 D.预算线

13.在保持既定产量下,减少的一种投入量与增加的另一种投入量的比率是()

A.机会成本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转换率

14.表示两种投入或两种要素价格比率是()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替代率

15.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增 B.递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四、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消费者均衡 2.机会成本 3.边际产量 4.供给量 5.预算线

五、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供求定理的内容。(4分)

2.当桔子产地受灾时,对桔子的需求越缺乏弹性,对桔子价格的影响也就越大,为什么?(6分)

3.如果一个企业现在所用的技术是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大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其价格之比,那么,为使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优,该企业可以做些什么?为什么?(8分)

4.饮料生产中可以用嫠糖或玉米糖浆达到同样的甜度。以前是用砂糖,但近年来由于砂糖价格大幅度上升,饮料生产转而用玉米糖浆。(12分)

(1)用图形说明砂糖价格上升,饮料生产转而用玉米糖浆市场的影响,哪一条曲线将移动?为什么?均衡价格与交易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图形说明玉米糖浆价格上升对饮料市场有什么影响?哪一条曲线将移动?为什么?均衡价格与交易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六.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1.假设对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Ey=3,假定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1980年汽车需求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的数据估计1981年汽车的需求量。

2.设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2x+2y+xy+8,预算线方程为5x+10y=50,为使其获得最大满足,他该购买多少个x和多少个y,最大效用是多少?

223.已知生产函数Q=KL-0.5L-0.3K,Q表示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K=10(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边际产量(MPL)函数;(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工人数;

(3)讨论厂商雇佣的工人数量应在哪一个范围?

《微观经济学》阶段测试试卷B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10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

2.如果某个人在生产某种物品时机会成本比别人低,就可以说这个人在生产这种物品时具有比较优势。()

3.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和供给量的减少。()

4.假定个人电脑的需求增加而生产个人电脑的成本下降,那么就可以预期到个人电脑交易量会增加但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5.如果我们观察到香蕉的价格上升而交易量减少了,我们就知道香蕉的供给减少了。()

6.如果一个人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偏爱程度相同,那么,这两物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大。()

7.假定A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价格越高,需求也就越富有弹性。()8.供给越富有弹性,买者分摊的销售税比例就越小。()

9.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10.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11.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MU=λ•P()

12.均衡价格就是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13.生产理论中所说的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依据是以实际产量能否达到计划产量为界限。()14.在生产规模报酬递减阶段,LAC与SAC切于SAC最低点的左边。()

15.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5分)

1.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为,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是。

2.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是 ;生产者在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原则是。

3.在确定成本时,会计师衡量的是 成本,经济学家衡量的是 成本。

4.需求定理告诉我们,当某种物品价格上升时,其 将。

5.供给弹性衡量某种物品的 对其 变动的反应程度。

6.如果某种物品提价之后总收益增加,则这种物品的需求是 弹性的。

7.只有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 上的商品组合,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商品组合。

8.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条件是 和。

9.在商品价格不变时,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使预算线向 移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问题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上升会做出什么反映?

C.政府应该对石油价格进行限制吗? D.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2.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X物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A.生产X物品的工人的工资减少 B.生产X物品的机器成本增加

C.生产X物品的技术进步 D.以上论断全对

3.某公司每年对每张面额100元的股票支付50元的红利,如果年利率为5%,每张股票的价格应该是:()

A.5元 B.50元 C.100元 D.1000元

4.如果一种正常物品价格下降,收入效应()

A.将增加该物品的消费,替代效应将减少该物品的消费

B.将减少该物品的消费,替代效应将增加该物品的消费 C.和替代效应都会增加该物品的消费

D.和替代效应都会减少该物品的消费

5.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A.消费者的收入降低了 B.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6.如果低成本的电力车辆投入使用,会引起汽油的需求曲线()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7.产品X从100元降到90元,引起需求量从50公斤增加到60公斤,由此可得出()

A.对产品X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B.对产品X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C.对产品X的需求弹性是1 D.对产品X的需求弹性是零

8.当价格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的百分比时()A.需求完全无弹性 B.需求完全有弹性

C.价格上升会增加总收益 D.价格下降会增加总收益

9.收敛波动的条件是()

A.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B.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

C.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D.以上都不对

10.假定商品X和商品Y是互补商品,当商品Y的价格下降时,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弹性是()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存在

11.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增加1倍,引起产量增加1倍,这种情况是()A.规模收益递增 B.规模收益不变 C.规模收益递减 D.不能确定

12.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是()

A.无差异曲线 B.等产量线 C.等成本线 D.预算线

13.在保持既定产量下,减少的一种投入量与增加的另一种投入量的比率是()

A.机会成本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转换率

14.表示两种投入或两种要素价格比率是()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替代率

15.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增 B.递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四、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消费者剩余 2.边际收益 3.需求

4.生产可能性曲线 5.等成本线

五、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

2.为什么在可以达到的最好消费上两种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6分)

3.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猪肉价格提高之后,猪肉的供给量和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为什么?(10分)

4.某消费者要把自己的收入用于X和Y 两种物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X 物品的价格PX=4元,Y物品价格为PY=2元,用于最后1单位X物品的收入的边际效用为24,用于最后1单位Y物品的收入的边际效用为16。

(1)为什么消费者没有实现均衡;

(2)为了增加效用,应该增加哪一种物品的消费,减少哪一种物品的消费?为什么?

六、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1.设某水泥厂的需求函数为Q=400-2P,问:(1)该厂计划销售水泥180吨,价格应为多少?(2)每吨水泥售价150美元,能销售多少?(3)每吨水泥价格P=120美元时的价格点弹性。

2.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2K,PL=15,PK=30,求当成本为660元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值。

3.已知总成本函数为TC=5Q-35Q+90Q+120,求:(1)FC.AC函数

22(2)当平均可变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水平

II 期末考试试卷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10分)

()1.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2.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3.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4.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消费者花在每一元钱上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的。

()6.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7.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8.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9.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10.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一定存在占优均衡。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市场经济中,当鸡蛋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解决鸡蛋供求矛盾的下列办法中最有效的办法是:

A.实行定量供给; B.宣传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C.让鸡蛋的价格自由升高; D.进口鸡蛋()2.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能确定()3.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

()4.在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总效用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关系是: A.前者小于后者;B.二者相等;C.前者大于后者;D.二者没有关系()5.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此厂商: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6.下列哪一个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A.大量的卖者和买者;B.存在产品差别;C.资源完全流动; D.完全信息()7.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达到短期均衡的产量的条件是,在该产量处: A.两条需求相交;B.SMC=MR;C 同时符合A和B; D.LMC=MR()8.完全垄断市场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A.和需求曲线重合; B.是一条水平线; C.在需求曲线上方; D.在需求曲线下方

()9.在古诺双垄断模型处于均衡时,每个厂商提供潜在市场容量的: A.1/3; B.1/2; C.2/3; D.1()10.卡特尔制定统一价格的原则是:

A.使整个卡特尔产量最大; B.使整个卡特尔利润最大; C.使整个卡特尔的边际成本最小; D.使整个卡特尔中各厂商的利润最大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15,现价格为每加仑1.20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到多少美元一加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2.若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是 Q=-P +50,分别求出厂商的总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什么是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简述供求定理的内容?

3.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六、分析说明题:(共30分)

1.结合我国民航业和通讯业的实际,说明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的意义。(10分)2.根据“囚犯难题”的故事:(共20分)(1)简述“囚犯难题”故事。(2分)

(2)解释“纳什均衡”和“占优均衡(上策均衡)”。(8分)

(3)“囚犯难题”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试举例分析说明如何有效地解决“囚犯难题”?(10分)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A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C 2.C 3.D 4.A 5.B 6.B 7.C 8.D 9.A 10.B

三、计算题

1.解:设为x美元,则:10%/[(X-1.2)/1.2],x=2 2.解:求反需求曲线:P=100-2Q,则: 总收益曲线TR=PQ=100Q-2Q; 边际收益曲线MR=100-4Q平均收益曲线AR=100-2Q。

五、简答题

按要点给分;只需要简单说明,不要求进一步发挥。

2六、分析说明题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有发挥。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B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命题前面写“√”,在错误的命题前面写“X”;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2.经济学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3.需求弹性这一概念表示的是需求变化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化反应程度。()4.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5.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6.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7.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8.任何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机会成本。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厂商长期均衡时都没有超额利润。()10.寡头垄断市场的最大特征就是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下列行业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是: A.服装业;B.钢铁业;C.饮食业;D.旅游业

()2.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成本:

A.增加;B.不变;C.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3.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4.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5.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生产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因为: A.实行了卖方垄断;B.实行了买方垄断;C.对产品进行了创新;D.都不对()6.在下列商品中,不可以采用“薄利多销”,通过降价来增加收益的商品是: A.大米;B.补药;C.旅游服务;D.时装

()7.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此厂商: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8.下列各种成本中,哪个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向右下方倾斜: A.平均固定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短期边际成本;D.短期总成本()9.卖方实施价格歧视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A.市场有不完善之处;B.各市场弹性不同 ; C.市场能够被分割; D.以上都是()10.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

A.较多的卖者和买者;B.存在产品差别 C.同时具有A和B; D 以上都不对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MC=3Q+8Q+100,如果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955,求总成本函数和可变成本函数?

2.完全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C=10Q+400Q+3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200-P,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 2.寡占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有何区别与联系?

五、分析说明题:(共30分)

1.结合机会成本的原理,比较说明中美两国农民盖房存在的差异。(10分)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共20分)

正当英国上下被突如其来的口蹄疫搞得鸡犬不宁之时,英国《泰晤士报》11日披露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有些英国农民竟打口蹄疫的主意,利用政府对屠杀患有口蹄疫牲口的财政补偿,故意传播口蹄疫,以赚取昧良心的钱。

一位参与卡莱尔地区屠杀和处理患有口蹄疫病毒牲口的军人卢西。吉尔斯称,他发现在他的部队所负责的疫区,有人不按政府不允许非法迁移牲畜的规定,故意将患有口蹄疫病毒的牲口挪动关押的地方,而使未感染口蹄疫病毒的牲口感染上这种病毒。英国农业部的发言人也承认,一位曾在该地区由190人组成的屠杀和处理牲口的特别部队中任职的军人也于前日在众多的军人面前说,如果农民不擅自挪动牲口,也许口蹄疫早就被控制住了。

在英国科。德罕姆地区,当地农民指责一位叫彼得。佛莱明的农民未经允许,擅自改变关押牲口的地方,故意传播口蹄疫,当周围的农民气愤地去找他算帐时,他竞吓得跑掉了。

这些农民为何要违反政令,非法改变牲口的关押地,传播口蹄疫呢?原来,英国政府为了弥补英国农民因口蹄疫瘟疫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决定财政拨款,对每一头被屠杀的牲口都以口蹄疫爆发前的市场价格给予经济补偿,这就是说,不论你喂养的牲口是否长肥,只要被政府“看中”而屠杀,那么就可获得补偿。对一些昧着良心的农民来说,这简直是闭着眼睛挣钱的大好机会,因为只要是患有口蹄疫,那么就会被列入被屠杀的名单,你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偿,这种不用费力就能赚钱的生意当然使那些心术不正的农民顿生邪念。一些见利忘义的农民未经批准,就非法挪动牲口,使得口蹄疫有增无减,愈发严重。据悉,自口蹄疫爆发以来,英国有关部门共收到了大约309件有关部门利用口蹄疫进行诈骗的举报信。目前英国警方已全面开展对这些举报信所涉及的案子进行调查。

(1)英国政府为什么对屠杀患有口蹄疫的牲口进行财政补偿?(4分)(2)试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英国农民故意传播口蹄疫的原因(6分)

(3)对英国政府的财政补偿政策做出你的评论(10分)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B标准答案与评分办法: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

1.B 2.D 3.D 4.B 5.A 6.A 7.B 8.A 9.D 10.C

三、计算题

1.解:设总成本为TC,则TC=∫(3Q

2+8Q+100)dQ=Q

3+4Q2

+100Q+FC 955=53+4×52+100×5+FC,FC=230,则TC= Q3

+4Q2

+100Q+230 可变成本函数VC=Q2+4Q+100+230/Q 2.解:求反需求曲线:P=1000-5Q,则:

总收益曲线TR=PQ=1000Q-5Q2,边际收益曲线MR=1000-10Q; 边际成本曲线:MC=20Q+400;

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理:1000-10Q=20Q+400,Q=20; 代入反需求曲线,P=1000-5Q=1000-5×20=900;

利润π=(1000×20-5×202)-(10×202+400×20+3000)=3000。

四、简答题

按要点给分;只需要简单说明,不要求进一步发挥。

五、分析说明题

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有发挥。

III 课程论文选题

1.海南热带农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2.海南居民消费结构调研

3.海口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4.海南旅游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5.海南热带水果市场销路分析

6.弹性理论与定价策略

7.学习微观经济理论的体会

评分标准:论文评定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1.优的评分标准:

论文选题非常新颖,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理论引用得体,论证过程充实;语言流畅优美。

2.良的评分标准:

论文选题比较新颖,有现实意义;观点比较明确,理论引用比较得体,论证过程比较充实;语言比较流畅优美。

3.中的评分标准:

论文选题一般,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表明观点,有一定的理论引用,论证过程不够充分;语言通顺完整。

4.差的评分标准:

7.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篇七

一、二元化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工资差别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化经济结构, 整个经济可以区分为两个发展水平显著不同的部门:相对现代化的资本密集的高工资的工业部门与较为贫困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2006年已经达到了3.3∶1。这种收入差别对经济中的劳动力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

工资差别对经济中劳动力的配置, 可以通过一个模型来加以说明。假设相对现代化、资本密集型、高工资的工业部门为制成品部门, 制成品使用劳动力和资本生产出来。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生产粮食, 粮食生产需要劳动和土地的投入。于是, 资源配置可以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纵轴表示工资率和边际产品价值, 横轴表示经济中雇用的劳动力的数量, 制造业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以OM为原点来度量, 农业部门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以OF为原点来度量。MPLM是制造业的劳动边际产出, MPLF为农业的劳动边际产出。PM是制成品价格, PF是粮食价格。图1中的两条直线PF×MPLF和PM×MPLM分别代表两部门工人的边际产品价值。在二元化经济中, 制造业部门的工人总能获得比农业部门工人更高的工资水平。图1中WM表示制造业部门工人的工资率, WF表示农业部门的工资率。制造业部门的雇主会选择把劳动力使用量确定在WM=PM×MPLM的OML1, 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就是WF=PF×MPLF的OFL1。另外,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不存在二元化劳动力市场情况下, 劳动力在两部门的分配会分别是OML2和OFL2。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有数量为L1L2的劳动力被滞留在生产效率低下的农业部门, 从而造成农村中巨大的隐性失业。

再进一步分析,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导致的制造业部门的高工资和农业部门的低工资, 使得整个经济雇用了太少的制造业工人和太多的农业劳动者, 造成了相当于阴影三角形ABC的生产产值损失。

二、行业垄断导致的高工资对就业难的影响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并造成了生产的损失。同时, 持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会强化劳动力的市场分割, 加强处于制造业部门的行业垄断地位, 从而使得工资差异更加明显。我国现阶段国有垄断行业居高不下的工资率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它对就业可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 这些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 使得就业量明显低于没有垄断工资时的就业量, 这可以从图2中加以分析。DL表示劳动力需求曲线, MR表示垄断行业中劳动力的边际收入曲线, SL表示劳动力供给曲线, 同时也代表了被雇佣工人的机会成本。由于中国垄断行业中企业所有权大部分属于国家所有, 企业的职工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类似于强大的工会组织, 他们的目标同样是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最大化利益, 这些垄断行业会把工资确定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交处, 即W1上。同时, 图2中的阴影部分则表示工人获得的经济租金, 而这些正是给这些垄断行业带来了令人羡慕的高工资和高福利。而此时, 劳动力雇用量却只有L1的数量, 大大少于竞争性工资率W*对应的劳动雇用量L*的数量。

第二, 国有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向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 使人们向往高工资而不愿意接受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决定的低工资。上面分析了产生高工资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整个行业类似于一个具有强大讨价还价力量的工会组织。其实,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垄断行业还是卖方垄断者。垄断企业凭借垄断实力而获得垄断利润, 这可以用图3来说明。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即PC=MC时的产量QC, 而垄断势力会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 即MR=MC条件下确定价格和产量, 分别为PM和QM, 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势力而获得相当于图阴影部分面积的垄断利润。

国外的垄断性行业工人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像中国差距这么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国有垄断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这些行业中的工人所有, 而是属于全体人民所有, 这些利润理应由全体人民享有, 而不只是这些垄断行业的工人所有。那为什么会出现垄断利润由这些垄断企业独占呢?原因在于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明确, 所有权只是笼统地归国家所有, 而缺少真正行使所有权的所有者。这也正是现在要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由国资委或其代理机构行使国家所有权的原因。既然现在已经明确这些垄断行业的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 那么由资产所有权形成的资产收益权理应由所有权人行使。因此, 这些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毫无疑问应该上缴国家财政, 而不是留在企业, 国家应该把“丢失”的利润“拾”回去。采取了这一措施后, 国有垄断企业的工资率上升就会得到抑制。同时国家扶植其他产业发展, 其工资会同这些垄断行业的工资率趋同。在没有垄断企业高工资预期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也会乐意选择其他行业。

三、基尼系数偏高

基尼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程度, 基尼系数越高, 表明贫富差距越大, 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基尼系数偏高会对微观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导致消费不足, 进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除少数生活必需品外, 大部分消费品对于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同一商品对于高收入者的需求弹性较小, 对于低收入者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 (见图4) 。

D1表示高收入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 它的斜率较大, 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小。D2表示低收入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 它的斜率较小, 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现在, 两个消费者的收入都同时从Y1增加到Y2, 高收入者对该商品的购买增加了Q1Q2, 而低收入者对该商品的购买增加了Q3Q4, 购买增加量Q3Q4明显大于Q1Q2。可见, 低收入者收入的提高比高收入者收入的提高更能增加对商品的购买, 从而增加对产品的一致需求-劳动力的需求。

如果降低我国的基尼系数, 缩小贫富差距, 必将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摘要: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就业难问题, 二元化劳动力市场、行业垄断导致的高工资、基尼系数偏高是形成就业难的三个原因。

关键词:就业难,二元化,行业垄断,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保罗.R.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8.微观经济学模拟试题 篇八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微观经济学 案例教学 教学目标 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地分析社会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只有目标明确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才有章可循。本门课程案例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知识面,理性地参与经济,科学地做出决策。

二、选择适合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择适合的案例,既要选择那些能够充分解释经济理论、被反复引用的经典案例,例如在介绍效用理论时,引入“水和钻石之谜”的案例进行探讨。又要选择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设计成新的案例进行讨论。案例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的需要,与经济理论紧密联系,并不能仅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案例呈现即教师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把案例情境呈现给学生,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案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案例呈现方式是文字呈现方式,教师通过PPT或者网络资源,将文字材料传递给学生,请学生阅读以做好个人准备。对于简单的案例,教师通常采用的是口述案例的方式,上课时直接叙述案例,并提出案例所需讨论的问题。最吸引学生的一种案例呈现方式是视频呈现案例,视频呈现的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情境,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提出相关问题

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呈现案例之后,要根据案例内容、教学目标提出相应问题,以便学生在案例讨论环节有方向、有焦点、有任务,对案例有更深入了解。当然,教师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后,在提出问题这个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提出的问题要面向所有学生;其二,问题要清晰、明了有引导性;其三,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其四,问题能紧贴案例内容和教学目标;其五,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四、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是基于讨论的教学法,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讨论,分析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课堂最精彩的环节,一般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目前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有两个环节,一是小组讨论, 另一个是班级讨论,其中小组讨论把个人准备和班级的讨论紧密联系起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对案例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种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学习者能力的养成。小组讨论能够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在成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提高归纳总结能力,最终每组选择一位表达能力强的成员对本组讨论成果进行统一汇报。

五、归纳总结提升

在案例讨论的最后,教师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没有做出任何结论就下课是不适宜的。总结是师生再学习的过程,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总结阶段,往往要揭示出案例中蕴含的经济学理论,教师应设法将案例讨论引向深入,使讨论不止停留在表面或是一些细节上,而是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纵深方向,力求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有所启发、学以致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最终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

总结时尤其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是总结讨论的现场,对讨论中表现好的学生、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全班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二是总结出学生呈现的基本观点或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肯定正确,剖析错误,同时对讨论中学生遗漏、理解不深刻的问题要进一步进行剖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刻了解,把所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对讨论的总结能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加深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并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另外,教师在总结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路、学生对案例理解的程度、学生对案例的个性化解读,而不仅仅是学生的讨论结果正确与否。

六、结语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因其对学习者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备受关注。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并不能取代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学习。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时,我们并不能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可以将案例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完美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1.

[2]张振强.微观经济学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课堂实施探讨[J].当代经济,2014.6.

上一篇:养蚕的作文下一篇:完璧归赵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