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2024-11-26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精选16篇)

1.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

一、项目概况

**市属全国无公害畜

产品基地和商品瘦肉型猪基地,为进一步促进全市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市积极向省、广安市业务主管部门争取立项,得到了各级特别是**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的大力支持,被确定为项目县之一。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万元。项目实施分3年时间完成(-)。

二、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市的畜牧业以猪、蛋鸡、肉鸭、奶牛饲养为主,2006-20全市出栏肉猪82.03万头,家禽1007.04万只,山羊14.96万只、肉牛2.01头、肉兔216.82万只;肉类总产量89736吨、禽蛋产量12560吨、牛奶产量823 吨,同比分别增长8.53 %、9.45 %、1.99 %。实现牧业产值16.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7.2%;牧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16.7元,超目标任务19.2%(目标任务100元),占农民人均增收总额的58.2%;牧业实现财税收入1563万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及管理情况

截止目前,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共计8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动物防疫项目专项资金70万元,**市财政项目配套资金10万元)。项目资金严格按照《**省发展和改革委、畜牧食品局关于下达动物防疫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川发改投资[]726号)文件精神,全部进入**市财政局专户储存,专人专帐管理,专款专用。2006-年,我市支付二维码溯源耳标、耳标识读器及打印机等有关费用70万元。

2、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在省、广安市项目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我市于元月起,分三年实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开展使用二维码耳标的试点工作。根据全市地理位置、生猪饲养量等情况,在全市13个镇(街道)中选取了双河、永兴、天池、庆华、溪口、观音溪等六个乡镇(街道)进行试点,利用我市与农业部和省、市相联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化管理生猪防疫工作,做到了防疫注射全过程均有详细的耳标、疫苗领取记录和牲畜防疫登记档案,为动物防疫追踪溯源和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又参加了省、广安市统一组织的动物防疫标识溯源系统建设项目培训工作,同时又开展了对乡镇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系统培训了识读器、打印机的使用、信息数据的录入等。截止2008年底,我市共培训识读器、打印机的使用、信息数据的录入等技术人员70人次,组织二维码耳标501270枚,发放使用了二维码耳标43万枚,耳标识读器50台,专用打印机20台,ic专用卡80张,有效保障了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2008年,按照国务院“五不漏”的要求和上级对动物防疫实行的“五强制,两强化”的规定,开展全市动物预防免疫工作。全市共发放牲畜口蹄疫疫苗123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114万毫升,猪瘟疫苗137万毫升、耳标93万枚、发放禽流感疫苗1208万毫升、鸡新城疫760万毫升、禽流感鸡新城疫二联苗82万羽份;免疫注射生猪82.03万头、牛2.01万头、羊14.96万只、家禽1007.04万只,免疫密度和二维码耳标佩带率均为100%。

四、项目取得的成效

二维码耳标溯源系统的建设使我市动物防疫工作进入了信息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通过耳标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内动物疫病流行动态、流行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地指导和开展全市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有效杜绝了假冒耳标不法商贩扰乱防疫工作秩序的现象。为我市动物兽医卫生监督和动物防疫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有利于从源头上把好肉食品质量安全关。该项目通过三年的实施,生猪死亡率降低了1.49%,生猪减少死亡1.22万头,全市减少经济损失1525万元。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我市试点情况来看,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小袋数量不足,公母牌数量不一;二是每小袋的数量均不相同,不利于基层兽医站的疫苗、耳标管理发放,建议尽可能将小袋调为100或120为宜;三是耳标外包装箱上的封签不能进行数据录入,不能直接用识读器扫描签收。进行耳标发放时,必须打开耳标箱及里面的包装袋;四是耳标小包装袋封口不严,致使耳标散落较多,影响耳标发放、使用与管理;五是耳标使用时,需录入耳标数据上传,在春秋集中免疫高峰时,常常出现网络信号不好或进入不了溯源系统,致使难度增大,工作量成倍增加;六是识读器容易损坏,充电器和电池使用时间不长,目前我们已有四台识读器不能正常使用。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工作技术性强,日常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在产地、屠宰、市场等监控环节需配备较多相应的设施设备(如识读机、打印机、电脑等),而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太局限,建议能继续加大投入,并适当扩大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增加人员编制,加强技术培训,以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二

1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

目前, 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上周边国家疫情频发, 局部地区发生疫情风险可能性依然存在。

农户小规模饲养在畜牧业中仍然存在, 虽然近年来加大了畜牧小区的建设步伐, 但农户散养比例仍占较大部分, 农户防控意识差, 使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免疫工作不尽到位, 存在潜在疫情传播的风险。

商品活畜禽大规模长途运输, 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难度。从目前的动物疫病防治情况看, 重大动物疫病都是通过活体动物流通传播造成风险最大。加之一些不法商贩将病死畜禽流入消费市场, 使疫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 重大动物疫病通过流通传播不容忽视, 应加以足够重视。

我国加入WTO后, 动物和畜产品国际间交流活动频繁, 国外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也不断增大。禽流感、疯牛病、牛瘟及其他亚型口蹄疫等疫病, 随时可能通过边贸、野生动物的流动 (如候鸟的迁徙) 等传入。

2 重大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2.1 个体养殖场 (户) 防控意识有待加强

有的养殖场 (户) 防疫意识不强, 法律意识淡薄, 对《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的业主甚至拒绝乡镇防疫员进入场区, 不愿意接受动物防疫部门的指导与管理, 动物免疫工作也有自家操作现象。近年来, 新的疫病不断出现, 养殖场 (户) 信息不灵通, 加上缺乏必要畜禽疫病防疫知识, 防疫不到位、不彻底化的情况也有存在。

2.2 基层防疫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近年来加强了对基层防疫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学历程度有所提高, 但专业知识缺乏, 技能操作不熟练, 处理重大动物疫病缺乏经验, 对先进的畜牧兽医生产技术推广不到位, 对养殖场 (户) 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培训不够, 缺乏宏观的畜牧业生产指导和调控能力等现象仍然存在,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防控工作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 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病种有限, 在养殖生产中部分动物免疫缺乏程序化, 极易造成畜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漏免。通过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可以有效发现患病动物和病害肉, 及时采取隔离, 消除传染源, 阻止疫病传播。但因执行不严, 甚至流于形式或者并未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进而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等。如果任其随意流通, 势必造成人为疫病传播, 危及人类健康。

2.4检验监测水平相对落后

部分地区的动物产地检疫、屠宰场肉品化验检疫、动物疫情监测等基层检验监测水平相对滞后, 仪器设备落后或不全, 业务人员操作技能差、不熟练, 技巧欠缺, 监测对象覆盖面窄, 部分检验监测数据分析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3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3.1 强化法律宣传, 加大培训力度

采取广播、电视、座谈会、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畜禽疫病防控知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技术规范等有关资料。面向基层、养殖小区、养殖场 (户) 宣传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法规, 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 提高防控意识, 把风险防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养殖场 (户) 坚持提高效益与降低风险并重、扩大规模与规避风险并举的方针, 要认识到自己既是养殖和效益主体, 又是防疫和风险主体, 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日常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同时, 强化防疫人员的知识学习, 尤其是提高检验监测人员掌握使用先进设备的能力及动物疫病检验监测技术的应用, 以适应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新形势的需要。

3.2 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

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 团结合作, 理顺县、乡、村级疫情监测程序, 变应付防疫为应对疫情。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 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供给和有效使用。加强应急预备队的管理, 有计划地进行相应级别的防控演练。确保发生疫情后, 快速反应、熟练应对。

3.3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监管

3.3.1 强制免疫环节监管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强制免疫方案要求, 结合各地实际, 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防疫免疫工作。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平时添栏补免相结合, 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 (禽) 、畜 (禽) 不漏针, 做到应免、尽免、真免, 不留死角, 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防止因免疫不到位引发疫情。

3.3.2 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环节监管

要对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实行免疫畜禽标志佩戴, 建立畜禽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制度, 实施可追溯管理。对未开展免疫的动物进行补免, 对拒绝免疫的场 (户) 进行兽医卫生执法处理。发现疫病, 及时消除疫源, 以起到“以检促防、防监结合”的作用。

3.3.3 加大动物流通环节监管

对市场上流通的动物, 主管部门要严格管理, 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处置, 限制流通, 坚决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3.3.4加强疫情扑灭环节监管

发现疫点, 及时组织扑杀, 彻底铲除疫情, 迅速建立免疫隔离带, 清除病原, 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不留后患。

3.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预警工作

启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工作将日常监测和集中监测相结合、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监测相结合, 按时上报检验监测结果;设立专门的部门收集资料, 掌握畜禽疫病暴发规律, 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预警、预报, 并对发生的疫病进行疫情分析;对重大动物疫病开展风险评估, 通过风险评估的信息和数据, 合理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方案, 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预报提供宝贵的资料。

3.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三

于康震指出,今年以来,农业部和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紧紧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防控目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小反刍兽疫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H7N9流感剔除行动进展顺利,灾后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有效。他强调,从当前国内疫情形势看,发生疫情的隐患仍然存在,发生疫情的风险依然很高。从全球看,疫情形势复杂,对我威胁加大。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秋冬季防控工作,确保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一要着力抓好基础免疫。秋季集中免疫工作9月10日全面启动,力争10月底完成,11月中旬开展免疫效果评价。要加强疫苗质量监管,组织好疫苗的生产供应,保障秋防工作顺利进行。二要着力做好监测预警。各地要围绕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等优先防治病种开展监测,抓好马传贫、马鼻疽消灭工作。三要着力强化兽医卫生监督执法。进一步健全活畜禽跨省调运监管制度,强化证章标识管理。要以“提素质强能力”行动为契机,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四要着力加强边境地区防控。坚持“内防外堵”,进一步细化、实化边境防控措施,构建边境地区“防堵带”。探索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模式,大力推动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五要统筹做好人畜共患病和常见病防控。切实抓好布病、血吸虫病、包虫病、狂犬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治,统筹做好生猪腹泻等常见病防控,强化综合防疫管理,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六要着力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和带班制度。一旦出现疫情,迅速启动预案,防止出现扩散蔓延。

针对当前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于康震强调,各地近期要着力推进几项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抓紧制定实施消灭计划。强化H7N9流感防控,加快实施H7N9流感剔除计划,统筹做好H5、H7、H9等亚型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快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快推动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畜禽屠宰管理工作,加快推进职责调整,切实做好屠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农业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制度各工作组组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和武警总部后勤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兽医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4.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汇报 篇四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扎实地搞好我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县春季防疫工作一是早准备,在去年12月底就从省市购进了猪瘟疫苗10万头剂,禽流感苗60万羽,猪口蹄疫疫苗2万头剂,作为春防备用疫苗。同时,对县局及全县各乡镇畜牧服务中心现有的冰箱、冰柜等保苗设备进行了维修和保养,确保疫苗质量。二是早部署、早安排。为了认真贯彻落实3月2日下午国务院和省政府召开的关于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县政府于3月3日上午召开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乡镇畜牧服务中心主任及县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局二级单位负责人会议,就如何抓好我县今年的春防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县指挥部下发了专题文件。县委副书记曾少良同志、县政府副县长梅新潮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并与各乡镇分管领导签订了责任状。我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县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于3月4日召开了局二级单位负责人、乡镇畜牧服务中心主任会议,就今年的春防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全县春防工作从5日开始,力争在4月10日前全面完成春防普注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及鸡新城疫、羊痘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要健全和规范免疫档案,免疫动物的标识率要达到100%。三是目前整个春防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全县春防工作从5日开始,其开展面已达到100%,已注射猪瘟疫苗、猪口蹄疫疫苗各1万余头剂。

二、后段工作意见

2008年是我县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后的开局年,虽然全县春防工作面临的任务大、困难多,但我们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全体畜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关会议精神,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坚决打好春季动物防疫关键战役,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后段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件工作。

1、强化免疫措施,确保免疫密度到位。今年的春防工作我们要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免疫注射工作任务,我们将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检查督办,由局领导带队,抽调二级单位负责人组成春防督办小组,全县分4片,实行包保责任制,在整个春防期间力争做到包片领导住在乡镇、吃在乡镇、工作在乡镇,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我县春防工作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的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二是加强技术指导,严把防疫质量关。由分管业务的局长牵头,县兽医站为主体,抽调业务技术骨干,不定期到乡镇对春防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确保防疫质量。三是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在春防结束后,全县将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对防疫质量实行抗体监测,对工作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及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的乡镇及个人,要进行严肃的通报批评,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带来不良后果的,将要追究相关责任。

2、强化管理措施,确保物资供应到位。要认真做好春季疫苗供应衔接工作,保障疫苗及时供应到位,确保春防工作适时开展。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转移支付疫苗经费汇至指定的疫苗生产厂家,确保疫苗的及时供应。二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解决好强制免疫疫苗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免疫计划执行到位,并切实承担起计划免疫疫苗、免疫标识、消毒药品等其它防疫物资费用。三要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四要认真做好厂家送达疫苗的验收确认和冷藏保存工作,确保疫苗质量.3、强化监督措施,确保防疫质量到位。一要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于出栏的畜禽,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派人到场、到户检疫,严格凭免疫证明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对于屠宰的动物,必须凭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进场,做到有宰必检,检疫率须达到100%。二要加强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防染疫动物及病害畜禽产品流动。对逃避或抗拒检疫的、贩买贩卖病死动物的,要依法从重处理;对非法生产、销售假劣疫苗和免疫标识的要严厉打击。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要加强值班检查,发现可疑疫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确认和处理工作。三要加强病原和免疫抗体监测,适时开展疫情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对抗体监测不达标的,要及时进行补免,确保畜禽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四要加强疫苗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对转移支付疫苗资金落实不到位、截留、挪用的,要从严从重处理。

4、强化报告措施,确保疫情处置到位。一要规范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监测网络要建立到乡到村,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必须遵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要求,按规定程序上报和处置,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严禁滥报、慌报、瞒报动物疫情,严禁在网络和其它媒体上擅自发布疫情信息。对举报的疫情要及时进行核查处理,严防事态扩大。二是实行疫苗到位和免疫进展上报制度。春防期间全县统一实行强制免疫疫苗到位情况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进展情况周报制度,各乡镇务必于每周三以前,将辖区内上周疫苗到位和免疫注射进展情况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

5、强化组织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国务院已经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地方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乡镇政府在动物防疫工作必须切实承担起责任。一要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春防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到位。二要加强组织协调,促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搞好春防工作。三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发〔XX年〕15号和鄂政办发〔XX〕144号文件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妥善解决基层站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尽快建立起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5.县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今天,局党组决定召开这次春防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省、市、县近期召开的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阶段春防工作。刚才,义政同志就春防作了具体部署,真仕同志就作风建设讲了要求,先华同志就动物卫生监督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讲了要求,光新同志就组织人事和防控方面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强调以下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防控H7N9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自20xx年1月份以来,全国疫情呈上升态势,疫情现已波及10个省份。截至2月27日,全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19例,死亡67人。排在前五名的省份是:浙江86例、广东75例、湖南15例、福建15例、江苏13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度高度重视,1月26日,副刘延东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2月28日,副省长李友志在长沙紧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3月1日,副市长田华玉在张家界紧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3月3日,副县长彭发斌紧急召开全县防控H7N9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目前,我县尚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但不排除该病毒传入我县的可能。据专家研判认为,虽然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仍呈区域性颁布,病例暴露仍以活禽或活禽经营市场暴露为主,但疫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部分地区仍将会继续出现散发病例,并可能呈上升态势,防控工作形势复杂严峻。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再次强调,就是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到H7N9禽流感等病毒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春防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落实。

二、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根据部署,今年全县的春防将从3月1日开始,4月30日结束,5月中旬,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将开始检查验收,下面我就具体抓好当前的春防工作讲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着力抓好动物集中免疫。今年的春防,各乡镇站要继续按照“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防疫责任,站长要尽快组织起防疫队伍,尽快开展集中免疫工作。要与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签订好各方面的责任状,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在会后一周内将相关防疫物质储备到位,并按照“五不漏”的原则切实加强基础免疫,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要重点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和鸡新城疫等重点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工作,确保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合格率达到70%以上。特别强调今年检查以抗体水平为主,免疫密度为辅,请大家打针时一定要保证剂量到位、时间到位、操作到位。

(二)要着力抓好畜禽疫情监测。当前,我们要重点监测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人畜共患病疫情发展动态,及时制定调整有效的防控措施,有针对性地搞好防控工作,特别是H7N9禽流感要增加监测数量,加大监测频率,尤其对乡镇活禽批发市场,县乡农贸市场活禽交易摊位、规模养禽场、禽类屠宰场要进行重点监测,一旦发现可疑疫情应立即向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限制家禽移动,停止活禽调运交易,对所有被污染的场所、设施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疫情警报取消前要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监测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调运和交易。特别强调要在0.5小时内报告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0.5小时内报告局主要领导。严防在突发疫情发生中出现迟报、瞒报、漏报等违规现象。

(三)要着力抓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一是要严格畜禽跨省调运。各乡镇站、卫监所对跨省调运的种畜种禽,要严格动物检疫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到达报告和隔离观察制度,并做好活畜活禽贩运户、规模场户和活禽市场经营者的宣传工作,规范畜禽产地检疫和跨省调运。今年特别是要加强华北地区调入活禽(淘汰蛋鸡)的监督管理和监测,严防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传入我县。边境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要加强对运输活畜活禽车辆的查验工作,降低活畜活禽长途调运传播疫病的风险。二是严把市场准入关。要严格畜禽市场监管,严把“入场查验关、市场检疫关、消毒巡查关”,督促畜禽经营市场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做好交易记录,详细登记运输车辆和畜禽类产品的来源及去向。三是宰销分离、严格消毒制度。四是要进一步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严格按规程实施检疫,检疫合格方可出具检疫证明,严格落实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要在春防期间加大对畜禽屠宰场的监督巡查力度,重点检查屠宰操作、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抽检、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开展情况。

(四)要着力强化免疫期间规范管理。各乡镇站、疾控中心要严格执行疫苗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疫苗的领取、发放、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出入库手续,实行责任追究制。领取、发放要按照全县统一的格式建立档案。加强疫苗的贮藏工作,各种疫苗要按照贮藏说明进行贮藏,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疫苗质量,降低免疫效果。

(五)要着力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各乡镇站要继续加强对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督促落实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养殖场、屠宰场的日常监督检查,监督场主严格按照农业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完善监管记录。要加大对随意抛弃病死动物尸体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尤其要加大对经营、加工病死动物及其相关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群众“菜篮子”安全。

三、强化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和责任机制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今年,我来畜牧兽医水产有已近三年,根据工作需要,对局党组班子进行调整,玉平同志主抓南滩牧场、财务和内务等工作,光新同志主抓动物防疫、人事、工会等工作,先华同志主抓动物检疫、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真仕同志主抓纪检监察、水产渔政执法、大鲵产业发展等工作,为武同志主抓项目建设、畜牧产业发展等工作。希望各乡镇站站长积极与分管领导密切联系,加强沟通。会后,也要向政府领导多汇报工作,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为春防工作的开展打好新局面。

(二)要强化督促检查。今年春防期间,不仅仅是县里将对各乡镇防疫落实及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各乡镇站也要加强自身督促指导,定期开展“回头看”和自查工作,特别是要对已免和漏免的牲畜进行认真清理,及时加强防疫漏免的怀孕畜、仔畜和病畜补针,确保免疫密度得到有效提高。

(三)要强化责任追究。我这里要重申一点,今年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对各乡镇(场)春防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评估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因防控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而引发重大疫情发生的,或者在省市县工作检查中,出现抗体水平检测不达标的,届时都将追究相关人员工作责任。因此务必要引起同志们的高度重视,集中精力确保这次集中免疫工作圆满完成。

同志们,务实工作不仅仅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新中央领导集体对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殷切期盼,希望我们携起手来、并肩作战、严防死守,真抓实干,为建成“快乐、幸福、美丽”的新桑植做出贡献!

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书 篇六

第一条为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四川省实施办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区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本责任书。

第二条组织领导

1、乡镇要成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机构,调整、充实、完善其办事机构及各专业机构,统一指挥辖区内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对区委、区政府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要立即贯彻落实,不得延误时机,不得流于形式。

3、乡(镇)、村两级要层层落实责任制,乡(镇)要与各村(居)、乡(镇)直属部门签订好责任书,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部门、村,职责细化到人。

第三条落实工作措施

1、层层制定、完善和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做好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交通通讯工具等物资储备,确保疫情发生时快速启动预案,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疫情;同时,要做好对动物防疫、病畜禽扑杀补助等必要的资金储备。

2、切实做好强制免疫和强制消毒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对辖区内所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要达到100%;对所有种畜禽场、商品畜禽场,实行定期免疫、封闭式管理;对辖区内所有道路交叉口、过往运载畜禽车辆、集贸市场、屠宰场、养殖场等重点部位要实行定期强制消毒,以杜绝病源孳生蔓延。

3、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各乡镇要组织好对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普查,彻底摸清辖区内疫情的底子。乡镇要配备监测员,村要配备测报员,动物生产加工密集区域要建立由畜牧部门技术人员参加的监测点,搞好全面监测和定点监测,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建立充实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确保疫情发生时快速出击,控制局面,扑灭疫情。预备队人员由畜牧兽医、卫生防疫、公安、交通等部门的人员参加,要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防护等设施,以确保对疫情的快速、高效、安全处理。

5、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各乡镇都要设立并公布重大动物疫情接报电话,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对重大动物疫病要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可疑病畜禽要立即上报区指挥部办公室(电话:3309925,传真:3309925)。严禁瞒报、谎报疫情;对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加强对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引导群众既要增强防控意识,又要克服恐慌心理,相信科学,沉着应对,确保辖区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

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上述各项职责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乡镇要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各项防控任务目标。

二○○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7.长沙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篇七

1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疫病形势变化对防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1.1重大动物疫病变异加快。近年来,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和病原变异速度加快,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疫情也时有发生。口蹄疫流行毒株有O型、A型,其中O型病原又有缅甸98毒株和泛亚毒株,各亚型之间交叉免疫原性小,免疫预防难度大。禽流感先后出现H5N1、H7N9、H5N6、H5N2、H5N8等亚型,均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其中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发生了一些变异,与现在使用的疫苗株存在一定差异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1.1.2常规动物疫病呈抬头趋势。从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对我市规模养殖场危害较大的动物疫病分别为: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副猪嗜血杆菌等,占比分别达32%、25%、20%。由于常规动物疫病疫苗属于养殖户自费购买,免疫程序五花八门,免疫抗体水平和免疫效果难以保证。

1.1.3人兽共患病影响逐年加大。近三年来,我市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有反弹现象,特别是动物布鲁氏菌病疫情持续上升,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1.1.4外来动物疫病威胁不断增大。2014全国范围的小反刍兽疫疫情,通过活羊跨省调运,在短短的1个月时间内从新疆等地蔓延到全国22个省(市)、500多个县(市、区),暴露了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薄弱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缺失。2013年以来,我国动物H7N9流感疫情形势也十分严峻,另外,近年来非洲猪瘟在欧洲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及俄罗斯等国相继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风险。

1.2养殖结构调整后防控工作认识的新误区

1.2.1对动物防疫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年来,随着我市养殖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以及城区养殖业退出和限养政策的实施,城区的生猪等家畜养殖量锐减。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市2015年城区生猪养殖户数量5 200余户,存栏生猪9.17万头,较2013年同期分别降低55%、80%。但在生猪等家畜养殖量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全市家禽和宠物(尤其是犬)养殖量呈上升趋势,以雨花区为例,2015年较2010年同期相比,减少生猪养殖8万多头,减少近80%,家禽养殖增加13万羽,增长了近4倍,犬类养殖数量达8 000余条,增加60%。同时,我市作为全省畜禽交易与消费的主要集散地,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量大,交易频繁。据统计,城区石马、四方坪家禽批发市场日均交易家禽数量达4.7万羽,年均近1 800万羽;市民日均屠宰生猪近2 800头,年均达100万头以上,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均十分巨大。但有不少市民和部分动物防疫机构、政府工作人员认为,随着城区养殖业退出政策的实施,动物防疫工作不再重要,甚至可以退出防疫,天心区、开福区动物卫生机构改革方案,计划仅在区本级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所,而将作为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技术支撑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到乡镇,单纯作为动物免疫工作的组织实施单位,客观上必然造成动物疫情监测、风险评估、预警预报等防控技术手段和职能的削弱。

1.2.2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不明确。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对于集中力量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但在这种免疫模式下,政府部门对动物免疫“包打包唱”,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并不直接从事养殖生产,无法准确具体每个养殖者的即时需求情况,不仅造成免疫漏洞,而且增加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与《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养殖者“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相违背,造成动物免疫的主体责任不明确。

1.3管理体制改革对防控工作造成的新困难

1.3.1基层兽医队伍力量依然薄弱。目前,全市兽医机构队伍人才流失,知识结构偏低、人员老化等现象较为突出,与工作要求极不适应。据统计,全市基层动物防疫队伍50岁以上人员比例高达33%,35岁以下的仅占12.6%,情况相对较好的浏阳市,35岁以下的也仅有26.5%;畜牧兽医相关专业人才比例不足65%,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初高中文化水平人员更是占到了77%。长沙县、望城区、开福区均有空编缺员现象,长沙县尤为突出,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力量极为薄弱,乡镇动物防疫员编制缺员不补员,且编制被核销12个。芙蓉、雨花、天心、岳麓等区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结构多样,不仅不利于管理,而且存在不稳定因素,影响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开展。

1.3.2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任务重、待遇低。一方面是免疫工作量大,据统计,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平均每人每年要完成约4.6万头(只、羽)家畜(禽)的免疫任务,注射次数超过6万次,且乡村散养户居住较为分散,距离较远,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达10小时以上。另一方面是工资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障。全市暂无统一的基层动物防疫员酬劳标准,村级动物防疫员最低工资年收入不足万元,最高工资年收入也仅有2万元左右,大部分村级防疫人员工资年收入仅有1.5万元左右,工作收入与家庭支出反差大,另谋职业或外出打工的现象普遍。同时,全市村级防疫员大部分没有完全享受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等后顾之忧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1]。

1.3.3基层动物防疫员相关身份地位不明确。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管理目前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动物防疫法》中规定了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但一直以来,国家对于村级防疫员的身份没有明确,相应的管理配套实施细则均没有出台,湖南省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完善这支队伍的建设,对于其归属问题,各地畜牧兽医部门与当地乡镇、行政村没有统一管理模式。有关法律法规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应该享受的待遇只字未提,地方政府也无法制定相关提高收入、增加补贴的制度来稳定这支队伍[2]。

1.3.4区域性动物疫情监测点建设刻不容缓。目前,全市已建立兽医实验室的基层动物防疫站有38家,仅占34.5%,其中,能够开展基础性动物疫病快速检测工作的仅4家,其余的均只能进行“瘦肉精”、寄生虫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基层动物疫病诊断、疫情监测预报和风险评估的能力较弱,动物疫病防控基层预警监测网络还未完全建成。

2建议

2.1建立动物防疫管理新模式

随着规模化养殖比重的增加和免费检疫政策的实施,政府部门从繁重的直接组织实施基础免疫中解脱出来成为可能,建立新形势下新的动物免疫管理模式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方面,随着一系列养殖退出政策的实施,以及养殖劳动成本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市规模化养殖比重越来越高,畜禽散养户所占比例逐年减少,以规模养殖为主体的畜禽生产者,自身具备基本的动物免疫管理和疫病防治技能,其对于动物防疫的需求必将由单纯的兽医上门免疫服务向全方位风险监测和评估转变。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动物检疫收费政策的取缔,动物检疫以费养人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以检促防的目的将更加明确,必将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养殖场户的动物免疫意识,从而进一步保障基础免疫的密度和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一是在现行动物免疫政策没有退出前,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进一步明确养殖户免疫主体责任意识,提高新型动物免疫制度的知晓度和申报免疫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着力解决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及社会保障问题,探索参照政府雇员管理模式,制定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从事公益性畜牧兽医服务人员的经费保障标准,加快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养老、医疗及工伤保险制度,切实落实社会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确保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村级防疫员的责任,充分调动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及时、规范服务,切实提高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二是推行动物免疫社会化服务。在必要的时候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免疫管理制度创新的探索,协调引导建立社会化兽医技术服务机构,逐步取消村级防疫员,将其承担的动物免疫职能以及所需的人员经费、劳务经费、疫苗经费、装备经费等,统一打包给社会化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主要开展动物免疫的监督管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开展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风险评估、应急处置、技术研究与推广等技术工作。

2.2健全动物疫情监测体系

建立以市、县二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乡镇(区域性)动物疫情测报站为补充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网络。加强市、县二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动物疫病诊断、监测、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能力。争取政府重点项目支持,将动物疫情监测站点前移,全面启动乡镇区域性动物疫情报站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40个乡镇(区域性)动物疫情监测站,提高动物疫情监测覆盖面和服务效率,增加动物疫情监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充实各级兽医实验室专业技术力量,加大实验室检测人员培训力度,培养一批能适合新形势下工作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经费投入,全面实施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和H7N9流感等动物疫病剔除计划,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

2.3提升突发疫情应急管理能力

加强各级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应急指挥专业车辆、通讯设备和大型消毒设备等疫情应急装备,完善应急指挥系统运行机制。完善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疫病处置扑杀补助机制,提高现行扑杀补助标准,参照市场价格评估疫情损失,对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给予补贴,及时帮助受损养殖场户生产自救[3]。

2.4建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新机制

2.4.1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队伍培训长效机制。市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手段,每年定期安排开展畜牧兽医实用技术、动物疫情报告和兽医公共卫生等动物防疫员免费轮流培训[4]。各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集中授课和分散到镇培训的方式,对动物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鼓励动物防疫员进行学历进修,适当给予误工、交通、食宿等合理性补助。

2.4.2优化动物防疫队伍激励机制。探索在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定向考录乡镇动物防疫站公益类事业岗位人员。建议以市级统筹,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定期拿出一定的公益类事业岗位编制,按照事业岗位人员分类管理权限,依法在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定向考试、考核聘用乡镇动物防疫站公益类事业岗位人员,履行公益性职能,纳入财政全额预算,让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有盼头,努力有方向。

2.5树立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新理念

制定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规划,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整合资源,逐步构建和完善以全市畜牧兽医水产远程网络管理平台、动物疫病信息平台、疫情应急指挥管理平台、防疫物资冷链管理系统、兽医实验室检测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重点人畜共患病、外来动物疫病疫情预警预报系统等为主体的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体系,将免疫数据、监测数据、流调数据、养殖信息等进行网络化管理,充分运用大数据理念,提高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分析和评估能力,积极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以信息化助力动物疫病科学防治。

参考文献

[1]彭福海.新化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现状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1):21-23.

[2]张晓锋,沈晓林,陈静,等.金山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1):88-89.

[3]陈月香.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护航现代畜牧业发展[J].福建畜牧兽医.2015,37(1):22-23.

8.动物疫病及其防控对策 篇八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1.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0-0079-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养殖业的规模、养殖的种类、养殖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我国畜牧养殖业正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反映在养殖数量与规模的扩大上,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畜牧养殖动物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并且动物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这又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因此,畜牧养殖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将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视为一个重点研究课题。

1 常见疫病分析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中最常见的动物疾病主要包括:传染病、普通病、寄生虫病三种。普通病主要包括的是内科、外科、产科等疾病,外科的疾病主要是指牲畜的蹄病及所受的外伤,而内科的疾病则呈现出多样化的临床表现。一般而言,动物的普通病在规范的治疗、科学的诊断基础上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痊愈,并不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牲畜的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病原体导致的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引发传染病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这种病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病原体,也包括那些已经患病的牲畜,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也十分广泛,它可以通过动物之间的饮水、空气、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这给动物疾病的预防带来了困难。寄生虫病主要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蠕虫、原虫、节肢动物等。这些寄生虫寄生在动物的表面,以摄取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为食。每种寄生虫的宿主不同,主要是通过宿主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进行传播的。

3 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如果一旦暴发疾病不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阻碍。由于畜牧养殖的动物所处的环境不同,诱发各种动物疾病的原因也不同。例如:环境因素、人为因素都是造成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爆发的主要诱因。针对不同的诱因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对动物饲养过程的管理与规范

在畜牧养殖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动物饲料的配制与管理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关系到动物的日常饮食与健康成长,更对疾病的防控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例如:在动物饲料的配制中必须对饲料进行检测,做好消毒工作,以确保饲料食品的安全。

3.2 加强对动物的安全检疫工作

防疫工作是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在乡镇,畜牧业的收入占农业的比重很大,而动物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动物疾病的检疫与防控。因此,必须加强对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宣传,例如:政策的投入、资金投入、科技的投入等。只有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形式,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能有效的防控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

3.3 加强对突发疫情的处理工作

不论是环境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一旦疫情暴发,需做好控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控制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为了即使控制疫情,就必须严格配合相关的动物疫情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遵照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指示,加强对疫情的防控。例如:对发生瘟疫的牲畜可以采取火化、填埋的方式处理。

9.春季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的工作方案 篇九

3月11日—3月15日完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接种;

3月16日—4月5日完成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

4月6日—4月20日完成狂犬病、猪链球菌、猪副伤寒、猪丹肺、禽出败、布病、炭疽病和鸭瘟等常规疫苗的接种任务;

4月21日—4月30日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化免疫(二次免疫);同时完成自查补免迎接市局检查。

四、工作内容

以强制免疫为重点,加强综合防控,全面落实以下方面工作措施:

(一)狠抓季节性强制免疫,规范免疫操作,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的所有应免畜禽实施拉网式集中免疫,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确保辖区各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二)狠抓免疫标识和防疫档案的管理:要求各行政村防疫员必须认真做好免疫登记,并配挂牲畜二维码耳标,经宣传解释仍拒绝免疫和坚持自行免疫的场户,一律签订责任卡,实行风险责任自负,并请村组干部现场签字鉴证。加强防疫档案管理,确保标识,档案管理信息对应,对散养户和规模场防疫档案分类指导,分别统一制定使用规模场和散养户防疫档案,做到散养户一村一档,由动物防疫站统一保存管理。规模场一场一档,由扶术负责人指导规模场规范填写,妥善保管。镇动物防疫站统一进行信息统计和备案管理。

(三)狠抓消毒灭源和疫情普查。要求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进行统一有效消毒,防疫人员进出养殖场(户)免疫操作各环节相关器械,要严格彻底消毒,防止带菌(毒)操作,定期消毒减少面源污染。

各单位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规定,在实行预防为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控制和扑灭,确保疫情不扩散、不蔓廷。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行政村、社区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将春季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尽早安排,精心部署,确保实效。

(二)落实责任。对各行政村防疫员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将春季综合防控和常年免疫等防疫责任落实到人到位到岗,将防疫人员待遇与防疫密度、防疫质量挂钩。

(三)强化督查。镇动物防疫站要进一步完善养殖环节防疫监督机制,全面落实监管措施并建立健全监管记录。将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村、社区、农户、养殖规模场督查综合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和免疫质量,及时查漏补缺。春防结束后镇动物防疫站将组织全镇防疫员对本次防疫工作进行交叉检查,进行工作评比,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查找原因,及时纠正,确保免疫质量。

★ 学校火灾防控工作方案

★ 会议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 幼儿园火灾防控工作方案

★ 医院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

★ 小学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 2022年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 小学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 学校冬春季火灾防控工作方案

★ 2022年新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10.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十

为扎实做好20xx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动物防疫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规定,根据市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靠法律,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工作方针,落实“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的工作要求,强化“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五包”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证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为中心,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以实施集中免疫行动为主线,以深入推进无疫区建设为契机,实行“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坚决防止疫情的发生、蔓延和染人,确保我区养殖业经济持续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是:1、所有街镇全面推行动物防疫规范化建设和管理。2、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施100%免疫3、已免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4、免疫证发放率达到100%,猪、牛、羊二维码标识打挂率达100%。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散养畜禽户籍式档案建档率达到100%。5、统筹抓好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等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使其发病率控制规定标准以下。6、按时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疫病监测任务,按时报送疫情月报、快报、年报,重大动物疫情规范上报率达100%。按照市局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7、以村为单位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开展面达100%,养殖、诊疗、屠宰、经营等各环节动物疫情监测覆盖面达100%,规模畜禽养殖场官方兽医全程监控率达100%。8、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户)产地检疫率达100%,畜禽散养户以街镇为单位产地检疫面达100%。9、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规范处理率达100%。

二、主要任务:

(一)组织发动

区、街镇二级政府层层召开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下发《关于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动员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以街镇为单位,调整完善政企技企联系和官方兽医监管制度,开展镇(街道)动防办主任、防疫员队伍和疫情测报员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调查畜禽存栏、免疫和发病情况,印发防治技术手册和宣传材料,申领和发放强制免疫疫苗,做到畜禽底数清、免疫情况明、队伍业务熟、防疫物资足,为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准备。

(二)监测预警

1.完善测报机制。严格执行疫情举报核查、定期巡查等制度,采取印发疫情报告联系卡和村务公开等形式,公布区、街镇举报电话,拓宽疫情报告渠道。街镇动防办要每月组织村干部和村防疫员对散养农户和养殖场畜禽健康状况开展一次巡查,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并填写街镇动物疫情统计月报表,月末汇总上报区防指办。

2.加强抗体监测。要进一步严格源头管理,加强抗体监测,确保免疫质量。根据市局监测计划,按照区不漏街镇、重点街镇不漏村、养殖密集区村不漏组的要求,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抗体监测。对漏免和抗体水平不合格的畜禽要立即进行加强免疫,及时堵塞防疫漏洞,确保存栏畜禽始终处于有效保护状态。

3.规范疫情报告。健全定期通报制度和疫情报告系统。全面实行疫情报告网络化管理,做到专线、专机、专人按规定传输动物疫情信息。各级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严格报告程序和疫情管理,严肃报告纪律。对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迟报以及阻碍他人报告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加强病死畜禽监控和规范处理。街镇动物防疫办公室、村级防疫员要对所辖区域内养殖场(户)开展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畜禽病死情况,就地展开调查,排查疫情。严格“五不准一处理”,即对病死畜禽,严禁出售、运输、加工、宰杀和食用,一律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监督养殖场(户)进行无害化处理。适时组织开展病死畜禽规范处理专项整治行动。

(三)预防和控制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防控体系的作用,坚持防疫工作协调一致,措施一致,行动一致,不断加大强制免疫力度,形成“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控,依法防控”的工作局面,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构筑牢固的免疫屏障。

1.实施常态免疫。严格按照“六统一五不漏”的工作要求,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疫苗发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免疫程序、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监督检查的六统一办法,全面组织开展强制免疫,切实做到区不漏街镇、街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确保免疫密度实现动态100%。散养畜禽,建立集中免疫、月月补针制度。集中免疫期间,由街镇组织村防疫员采取拉网式的方法,逐村逐户逐只实施集中免疫。同时要做好鸽子、观赏鸟及其他禽类的免疫。集中免疫后,由街镇组织村干部、村民组长对各村散养畜禽补栏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统计,每月月末填写散养畜禽补栏情况登记表,村级防疫员依据登记表和免疫记录及时上门提供免疫服务,对农户补栏和集中免疫期间未免畜禽及时进行补免。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实行“自免承诺”和“旬报月查”制度。各街镇依据本地饲养情况确定自免场范围,并与之签订自免责任书,强化自免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责任书由街镇动防办分场存档保管。场方(户主)在每旬旬末向乡镇动防办申报拟免畜禽种类、数量、日期及疫苗种类和数量,及时申领疫苗。并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和街镇、村干部的指导监督下,严格按照免疫方案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街道镇动防办负责做好旬报登记和疫苗发放,不定期组织村防疫员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免疫情况开展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填写监督检查登记卡,督促落实防疫措施。登记卡每月月末上交街镇动防办归档保存。

2.规范防疫行为。免疫接种前,村级防疫人员要对所免疫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对注射器、针头等免疫接种用具进行消毒,按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预防接种。畜禽免疫后,按照规定发放免疫证明,对家畜佩戴免疫耳标。散养畜禽以村民组为单位建立户籍式档案,规模养殖户(场)全部建立规范免疫档案。切实做到随免疫、随登记、随打标、随发证,免疫动物、耳标、免疫档案和免疫证明四对应,坚决防止只打标不免疫或只免疫不登记、不发证等违规做法。对免疫副反应致死畜禽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登记造册,完善手续,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3.开展免疫检查。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束后,各街镇要及时组织对辖区内畜禽强制免疫情况进行地毯式检查,突出对养殖密集区、规模养殖场、水禽养殖区、边远地区和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漏免畜禽及时进行补免,切实做到“不漏一村一户一畜一禽”。各街镇要切实加强防疫员的管理考核,严格执行村防疫员考核制度,对村防疫员强制免疫和街镇村居干部畜禽存栏调查工作情况的实行动态监督,对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疫情隐患的街镇村居干部和村防疫员要严肃处理,切实落实街镇村居干部保密度、村防疫员保质量的基层动物防疫责任制,确保月月补针和旬报月查等防疫制度有效落实,确保防疫工作无死角、无空白、无隐患。

4.开展综合防控。一是实施全面防控。在开展农村防控同时,要统筹城镇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在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同时,要兼顾抓好猪链球菌病、新城疫、狂犬病等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二是实施防养并举。以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载体,严格审查,规范建设,强化监管,推进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采取消毒、隔离、通风等综合防控措施,提升防控能力。三是实施群防群控。充分发挥各级养殖协会的作用,带动和引导广大养殖户主动防疫、自觉防疫。

(四)加强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

各街镇要认真执行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做好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严防活禽经营市场发生和传播疫情。各街镇要切实加强活禽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活禽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严格活禽经营市场开办条件,督促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严格活禽检疫准入制度,确保健康家禽进入市场。认真执行活禽交易市场定期休市消毒制度,强化消毒管理。落实“家禽与其他农产品、水禽与旱禽分区经营,宰杀区与经营区相对封闭”和检疫监管等各项防控措施,加快推行“禽类定点屠宰、白条禽上市”,规范活禽市场经营和宰杀行为,严防在市场环节污染和传播,确保群众消费安全。

(五)应急处置

各街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规定,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围绕“发现的早、监测的准、控制的住、扑杀的掉、处置的好”和“早、快、严、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指挥、疫情监测、疫病诊断、信息反馈、物资保障等系统,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措施果断;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应急处置工作体系,规范疫情报告、预案启动、疫情处置、疫情解除等程序。根据“适量储备、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障急需”的要求,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做好疫苗、药品、设备和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应急技术专家和处理预备队,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定期进行培训,锻炼应急处置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控制和扑灭,确保疫情不扩散、不蔓延、不染人。

(六)阻断禽流感向人传播

各街镇要坚持把严防禽流感对人的传播作为防控工作的重点和确保目标,不断加强人禽流感防控,坚决阻断禽流感疫情向人传播。一是做好应急准备。完善突发人感染禽流感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做好人员、物资等各方面储备,及时调整充实人禽流感防控领导组织和技术专家组,适时组织开展人禽流感防控专项应急演练。二是健全人禽流感监测制度。全面加强对饲养、运输、屠宰、销售禽类的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三是落实联防联控机制。畜牧和卫生部门要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人禽流感防控工作。四是认真开展预防人感染禽流感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加强对在校学生、家庭主妇、家禽饲养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做到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病死禽。五是做好防疫人员的防护工作。指导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物防疫人员,在做好防治工作的同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和厌战情绪,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保护”的动物防疫观念,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领导,精心安排,周密布置,统一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全年的防控工作。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能划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做到防控工作政令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各级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统筹兼顾,靠前指挥,积极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加强经费保障

各街镇要按照规定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动物防疫专项资金,保证防疫各项工作的经费需要。要重点解决好疫情普查、疫病监测、疫苗、防疫人员报酬、消毒器械和药品购置以及扑杀经费补助等防疫工作所需经费,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实行强制免疫的疫苗经费全部由区级财政承担,免费提供养殖户(场)使用。对因防疫工作需要扑杀的畜禽,按照省防指规定予以补助。免疫副反应致死家畜补偿经费,依据省防文件规定执行。

(三)创新工作机制

11.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建议

随着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加之管理不善,水生动物病害成为制约渔业发展的重要问题[1]。近年对石家庄市主养的近10个养殖品种病害测报的结果显示,病害发生种类约20种,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水质恶化、寄生虫等,其中寄生虫病占20%左右,细菌性疾病占40%,发病高峰为6-9月,病情的发生给养殖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并带来危害。随着病害防控工作不断深入以及致害疾病防控技术的强化,除一些病害没有研制出相对有效的提前预防控制技术外,大部分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综合石家庄市近年病害发生、流行、病害防控工作及其机构的发展状况,对水生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提出建议。

1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情况

1.1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现状

石家庄在全市监测点针对主要养殖品种建立水生动物疾病监测制度,监测点包括池塘、网箱、工厂化等养殖类型。由于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差异,疾病的类型多样化。近年来,主要种类的疾病有: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类疾病、真菌性疾病、藻类、水质恶化引起疾病,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细菌性疾病主要有:腐皮病、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烂尾病等;中华鳖红脖子病、白底板病、疥疮病等。真菌性疾病主要有水霉病等。病毒性疾病主要鲤春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草鱼出血病等。寄生虫相关发病有孢子虫病、指环虫病、多子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其他病害虽然也偶有发生,但整体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较小。

通常6-9月份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如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以及水质恶化等;春季放苗时易造成水生动物体表受伤,所以最易引发腐皮病、水霉等疾病流行[2];冬季是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集中发病季节;车轮虫病同样又易在春、秋两季发病。

在以上诸多病害中,细菌病和病毒病导致损失较为严重。发病过程中,集约模式如工厂化及网箱养殖产生的经济损失会高于传统的池塘养殖。

1.2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流行及防控情况

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控能力不断加强。总体来看,对于水生动物病害的预防控制能力封闭或半封闭型的工厂化模式优于开放型的传统模式,而普通池塘的防控效果却低于精养殖池塘。6-9月份水温不断上升,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而水生动物往往处于生长期,食量的不断增加,会加重水体负担,易引发水体生态环境恶化,致病因子更易侵袭水生动物;再加上水中亚硝酸盐、氨态氮较高以及溶解氧的不足都会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免疫力。由此可以引发传染性器官坏死、细菌性败血病、肠炎、烂鳃等疾病,同时发病率、死亡率通常与水温的升高成正比。工厂化养殖鱼类病害则主要有烂尾病、腐皮病。由于水库水体环境相对稳定,致病因子相对少,所以大水面水体中的水生动物有较强的抗病力,发生病害不多,近年来在水库增养殖的水生动物中还没有大的病害发生。

1.3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存在的问题

生产养殖者缺乏经验或对于病害防治的认识不足。现场调查的认真程度不够。诊断手法和设备配置不科学。例如微生物类疾病仅仅凭症状就无法准确诊断。加之现实工作中,病原体的分离与检测,没有必要的诊断仪器设备和方法,也是准确诊断的瓶颈。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水平不高,可操性差、具体技术措施内容不完善,综合防控技术很难落实到养殖生产过程中去。

2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控体系基本情况

2.1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控机构发展现状

石家庄市水生动物防疫体系由市、县两级纵向构成。其中,市级机构侧重指导县级做好其所辖区域范围内的水生动物疫病预防,监测疫病发生、流行及扑灭等工作。县级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制机构着重负责病害预警监测、早期诊断、样品抽查、送样检测等工作。现已连续多年承担了农业部及河北省SVC、IHN、KHVD等病害的监测任务。

石家庄市根据水产养殖分布及养殖类型,进一步科学布置监测点,在9个渔业重点县(市)设立了44个测报点,监测面积约1 000 hm2。测报鱼类、爬行类等10种以上养殖品种,监测20余种致病类型,通过对这些病害的特点及危害程度汇总,为全市水生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帮助。

2.2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生动物病害防控机构不完善,人员和设备缺乏,有的县虽然设置了防控机构,但基层体系不完善,检测检验及工作经费缺乏保障,人员不稳定导致有些防控机构还不能正常运行;二是缺乏良好的技术人员培训机制,由于两级病害防治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对养殖者及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需求;三是养殖生产企业、市县水生动物防控机构、省级病害防控机构以及有关科研单位不能联动防治疫病,使得疫病一旦发生而控制不力,同时也存在病害研究与养殖生产不同步的现象。

3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指导水生动物生产养殖者与从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掌握住水生动物病害诊断的关键,从积累总结病害防治经验上下功夫,丰富疾病诊断防治能力,更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特别是在现场诊断时,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要坚持现场检查与试验检查相结合,最大程度掌握第一手资料。

加快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尽快完善市、县检测检验工作机制,稳定人员与经费保障,形成水生动物病害培训良性机制,从场地、教学双方、教学材料、配套设施上下功夫,对培训程序进一步规范。

探索养殖生产企业、市县水生动物防控机构、省级病害防控机构以及有关科研单位联动防治疫病机制,利用远程诊断,及时保障和了解病害防控的新进展。完善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病害的预测预报技术体系,探索水生动物重大疫病的早期快速筛查检测诊断新技术。

nlc202309042221

参考文献:

[1]

樊海平.福建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学科发展现状与设想[J].福建水产,2011,33(8):48-51

[2] 林春友,孙悦,吴艳辉,等.天津地区水生养殖动物病害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控对策[J].河北渔业,2010(9):26-34

Shijiazhuang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commendations

LI Tian1,XU Wenxia2,RONG Haixin3,KANG Geping4,WANG Yuanyuan1

(1.Shijiazhuang City Fishery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Hebei Shijiazhuang 050091,2. Lingshou Aquatic

Management Office,Hebei Lingshou 050500,3. Luquan Fishery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Hebei Luquan 050200,

4.Pingshan Fishery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Hebei Pingshan 050400)

Abstract: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 in Shijiazhuang aquatic species, quantity, prevalence, hazar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ntrol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 for disease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presenc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the main issues were elabor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Key words: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posal

(收稿日期:2014-08-13;修回日期:2014-08-17)

12.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十二

动物疾病是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是导致地方养殖经济效益不高的“罪魁祸首”。随着地方政府对畜牧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在畜牧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下, 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染、流行也越来越频繁、复杂, 使着地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 新环境下, 我们必须要革新思路、创新模式、探索新途径, 积极应对动物疫病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针对此, 结合多年来本地工作实践, 分析地方动物疫病防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出重塑“以人为本”的动物防控理念;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相关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动物疫病疫情监测力度;不断完善基层动物疾病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素养等工作思路,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

2.1 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这些年, 县、乡 (镇) 、村落三级动物疫病防疫网络尚待完善, 尤其是村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环境条件差, 是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 这些问题一直制约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说, 这些年来本地基层畜牧兽医站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 很多疾病诊断多是凭眼观和经验, 处于“一把剪刀、两只眼睛”的状态。常规的细菌分离、药敏试验、抗体检测等无法进行。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怎样、免疫效果如何、是否达到对该病的有效保护一无所知。此外, 基层兽医站强调防疫工作时, 只注重防疫过程, 而忽视对防疫效果的评价。

2.2 动物防疫检测从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低下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基层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开展的主力军,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薪资、待遇等等问题, 导致畜牧兽医专业对口人才难以引进, 动物防疫检测从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低下。而且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发展多是沿用父承子业的模式, 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专业化水准, 导致基层动物疾病防疫工作始终处于较低水准。

2.3 生产模式落后限制防疫工作的实施

目前本地禽畜养殖散养占据部分比例, 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尚且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加上饲养技术、财力、物力、科技水平等等方面的限制, 基层养殖户普遍存在因陋就简的养殖现象。普遍存在禽舍难以封闭管理, 有的甚至就建在家里, 人畜混养较为普遍;养殖密度过高、卫生条件难以达标, 清洁消毒设施配置不齐, 一旦发现疫情, 相应的防控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2.4 疾病诊断技术手段落后

就目前动物疫病研究情况来看, 由于片面的追求“高”、“新”、“尖”, 反而导致很多研究理论难以落实到实践、应用层面。再加上难以配置快速、准确、特异的诊断试剂盒, 一旦有疫情出现, 难以准确、快速进行确诊, 延误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3 动物疫病防控发展对策

3.1 重塑“以人为本”的动物防控理念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地方相关部门加强职能控制, 形成既保护动物健康、又保护人类健康的“双保”局面, 切实减少各类人畜共患病的发病几率。不断完善动物疾病防控机制, 改变过去重视单一环节疾病防控的工作局面, 逐渐向全程控制转移, 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的协调工作。不断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法制建设, 加强宣传力度, 贯彻落实动物疾病防疫等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全民动物疾病防控防治观念。

3.2 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相关资金投入力度

为了切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要加强相关资金投入力度, 切切实实将资金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 为地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考虑到动物疫病防控的时效性, 必须要保证投入资金能够落实到乡镇一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中去, 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村级动物疫病防疫人员的工作待遇, 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 确保能够其能够其实将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3.3 加强动物疫病疫情监测力度

根据本地常发常见病的流行特点, 及时组织疾病检疫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做流行病学调查, 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控防控对策, 对于可疑病情本着“早”、“快”、“准”、“严”的原则, 将潜在的疫源扼杀在疫点。总的来说, 动物疫病防疫要以科学的免疫监测为指导, 将疫情定点与定期监测相结合、散养与交易点检疫相相结合、免疫效果监测与诊疗病例检疫相结合的原则, 切实增加疾病检疫的频率和数量, 提高整体疫病检疫水平。

3.4 不断完善基层动物疾病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目前动物疫病防疫现状, 必须要不断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整合现有工作资源, 建立统一的动物防疫机构, 配齐人员队伍, 理顺体制, 明确职责。积极改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待遇, 稳定基层防疫队伍。要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增加动物防疫经费,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的检测预报系统和应急反应机制, 着力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系统, 在资源配置上向基层防疫部门倾斜, 充分做好处置重大动物疫情的组织准备、人员准备和物资准备, 提高扑灭重大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3.5 提升基层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素养

在加强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的同时,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工作理念, 逐步健全完善县、乡 (镇) 、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的专业技术人员, 切实解决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改善乡 (镇) 畜牧兽医站的工作环境, 积极提升乡 (镇) 动物防疫站业务能力。强化对乡 (镇) 、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苏兴民.影响农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因素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 2009, (7) :95-96.

[2]王延杰, 刘广慧.建立责任制防疫“八到位”[J].山西农业 (村委主任) , 2008, (6) :24.

13.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十三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切实加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根据闽政办„2010‟52号文件精神,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精心组织,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㈠狠抓集中免疫。各开发区、乡镇、街道要按照《2010年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的要求,从3月份开始集中免疫,5月中旬前全面完成,5月下旬开展一次全市性的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抗体达不到农业部规定要求的,要及时加强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要继续创新防疫工作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办法,把免疫抗体合格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疫苗监管到位,免疫档案齐全,防控工作做得好,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实效的乡镇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犬类狂犬病的防控工作,防止发生人感染狂犬病疫情。

㈡加强监测预警。各开发区、乡镇、街道要把防控工作的关口前移,强化种畜禽场、活禽交易市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地区的采样监测,重点强化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狂犬病、奶牛“两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对监测到病原学阳性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追踪溯源,规范处置,拔点灭源。同

时按要求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和数量。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时预警。林业部门要加强野鸟观察和动物园观赏鸟类的监测,及时掌握候鸟迁徙和疫病动态;卫生部门要做好高暴露人群的疫病监测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发现疫情,及时通报,提高预警和处置能力。

㈢规范检疫监管。要按照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要求,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管,规范检疫申报点设置和检疫设施建设。切实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市场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管,坚决打击拒绝检疫、逃避检疫和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严厉打击在畜产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工商、经贸、农业、畜牧部门要强化重大节假日期间的监督检查,针对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养殖场等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重点监控,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㈣加强应急管理。各开发区、乡镇、街道要着力做好疫情报告和举报疫情的核查工作,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疫情信息畅通。发现突发或疑似动物疫情,不论何种病毒,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不留后患。

二、强化保障,确保春防工作顺利开展

各开发区、乡镇、街道要健全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应急防控所需经费。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防疫技能和整体素质,保证春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因资金不落实、免疫不到位、报告不及时等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扩散蔓延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确保春防工作取得实效

各开发区、乡镇、街道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的原则,完善防控工作责任制,确保职责到岗,责任到人,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防控格局。各开发区、乡镇、街道领导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要按照年初签订的《2010年 市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工作责任书》,扎实完成防控任务。市政府将不定期对本责任书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在春防结束时,应将工作开展情况向市人民政府作书面报告。对因防控工作不力,造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暴发流行的,实行一票否决

制,并追究行政一把手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14.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十四

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措施,力争我市不发生禽流感疫情。刚才,市农业局、卫生局通报了我市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形势,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近期,周边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频繁发生,并出现人间感染患者,国内内蒙、安徽、湖南、辽宁等省也相继发生疫情,当前正值候鸟迁徙季节,加之传统的饲养方式,大量家禽处于分散饲养,防疫密度不高,防范侵抗能力较低;市场上大量活禽及其产品要进行交易,流动量加大。这些,都给防控工作带来极大隐患。因此,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形势十分严峻,防控的任务相当艰巨,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安全重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和安排部署。按照中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各级迅速作出反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前天下午刘市长专门主持召开了办公会议,对我市的禽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足,重视还不够,有侥幸心理;二是防控措施落实得不够到位,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从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各县区在本周内要对此项工作要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的工作态度,扎实做好防控工作,力争安康不发生禽流感疫情。

二、突出重点,高度负责地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面对当前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必须进一步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力争我市不发生疫情,特别不能因为工作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疫情的发生和传播。防控工作总的要求是,坚决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工作指导方针,从防控疫情暴发流行出发,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依法防治,坚持群防群控,强化工作措施,消除疫情隐患。防控工作要做到“三到位、五落实”,“三到位”即,应急机制到位、防控责任到位、舆论宣传到位;“五落实”是指落实监测报告制度、落实计划免疫任务、落实应急物资储备、落实监督检查措施、落实防控工作经费。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去年,市政府已下发了《安康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安康市市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市、县区要根据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做到有总体要求、有具体措施、有明确责任、有物资保障、有可操作性,做好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有疫情发生或外埠疫情传入,要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的原则,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把疫情扑灭在疫点上,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第二,密切监测疫情,严防疫情传入。一要落实干部包村责任制。坚持实行乡镇干部、畜牧干部包村制度,严格落实每个干部的工作责任,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要坚持在种禽场、规模养禽大户、养殖专业村、企业派驻观察员,实行观察报告和建立报告登记制度。二要切实加强入境检疫。紫阳、平利、镇坪、白河4个省际间公路动物检疫站要加强24小时值班,建立值班登记制度,责任到人,严格执法,严防疫情传入。其他县区可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设立临时检查站。市县农牧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公路检疫站值班及工作情况进行不打招呼的抽查,实行内部通报,对因工作不负责任而造成损失的,予以追究。三要加强监测。广泛宣传普及动物疫病防治知识,依靠群众监督监测。县区畜牧部门要向当地社会公示电话,热忱欢迎广大群众反映动物病情。各级农业、卫生、林业部门要共同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林业部门要加强对候鸟迁徙途径地、栖息地以及水库、湿地、自然保护区周围的监控和观察,要在经常性监测工作基础上,对上述地区组织开展集中监测。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卫生防疫监测,防止发生人间感染。

第三,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基础免疫工作力度。一是对种禽场、500只以上规模养殖大户、养殖企业的禽类要实施全面的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同时对候鸟集中活动区、养殖密集区、水禽高密度区,实施强制性免疫。对散养禽及公共场所提供观赏的禽类,各县区要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免疫措施。整体免疫要求在11月15日前全面结束。二是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各县区要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出栏动物,不可放过一村一户一畜。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严格产地检疫制度,凡未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不能进入流通,不能进入市场。三是加强疫苗市场监管。做好疫苗调运、管理、供应工作,确保组织调运的疫苗达到质量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与工商部门协调,加强疫苗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疫苗等生物制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高度重视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一要尽可能的减少活禽的输入,严禁从疫区输入家禽及其产品,对确需从非疫区输入的,必需进行严格监测,严把入口关;二要加强市面上活禽交易、屠宰的监督检查。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动物检疫和防疫监督工作,对集中出栏或调运的家禽,必须派人到场、到户检疫,不得漏检。发现染疫家禽及其产品,必须依法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工商、农业、卫生等部门,要对集贸市场、养殖场、冷库、禽类产品加工场所、屠宰场等关键环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确保场所的环境卫生;对逃避和抗拒检疫以及贩卖病死禽的,要依法从严处理。

第五,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果断处置动物疫情。要严格按照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加强疫情管理,规范情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从现在起立即恢复疫情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坚决杜绝瞒报、缓报、漏报和阻碍他人报告疫情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要立即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严格遵守疫情保密规定,严格内部管理,严禁披露一切与疫情有关的,包括免疫密度、防治情况、会议材料、物资供应等信息,全面加强互联网管理,杜绝泄密事件发生。同时,对按程序确认的疫情,要立即启动紧急疫情预案,依法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强制封锁疫区,果断、及时扑灭,全面彻底的进行场地、污染物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切实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对因处置不够及时、果断而造成的疫情扩散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加快推进家禽饲养方式转变。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做好防疫工作,有利于防止家禽与候鸟接触,有利于减少鸡、鸭、猪之间的接触机会,切断禽流感在候鸟、家禽、猪间的传播途径。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变目前禽饲养分散、管理粗放、防疫条件差的现状,改变鸡、鸭、猪混养等落后饲养方式,引导各地发展符合防疫条件要求的适度规模养殖,提倡标准化养殖、清洁养殖、集约化养殖,改善饲养环境。当前,各级农牧部门及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全面做好养禽单位的消毒工作,防止病原侵袭。

第七,积极稳妥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宣传,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报刊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科普知识宣传,组织专家深入基层,讲解有关防疫知识,增强公众防疫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宣传工作既要确保思想上高度重视,又要防止造成群众恐慌;既要确保高致性禽流感的有效防控,又要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三、加强领导,共同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领导是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周密安排,严密防范,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好本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统筹兼顾地全面做好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各项防控工作。一要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国务院已经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防控的各项准备工作,把任务和要求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不能因为职责不落实出现工作漏洞,不能因为防堵措施不落实造成疫情传入,不能因为免疫不到位造成疫情发生,不能因为工作不力造成疫情扩散。要逐级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对任务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二要立即启动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指挥系统,全面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三要加强协作配合。各级农业、卫生、工商、林业、公安、质检、交通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财政部门要安排必要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经费,共同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市上最近也将采取不打招呼检查的办法,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

15.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十五

一、突出“早”字, 确保有序开展

一是早部署。根据农业部和省局的要求, 即时召开了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动员部署会, 并结合我市防控工作特点, 制定下发全市兽医工作要点、动物疫病的免疫计划、监测计划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二是早准备。按照免疫计划要求,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日常应急物资的储备, 保障正常供给, 不断档脱节。2012年全市共采购和发放猪口蹄疫浓缩苗380万毫升、合成肽438万毫升, 牛羊双价苗164.56万毫升, 禽流感苗829.08万羽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苗496.4万头份, 猪瘟脾淋苗61万头份、细胞苗546.2万头份, 调拨发放了价值45万元的消毒剂、防护服。

二、突出“严”字, 确保有力开展

一是严责任。坚持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层层签订签订目标责任书, 实行一级抓一级, 一级管一级, 有目标, 有责任, 奖惩挂钩;并全面推行行政和技术双轨责任制, 做到行政防疫责任状层层签订到村, 技术责任状签订到场。以增强工作责任感, 调动工作积极性。二是严制度。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和五不漏”的要求, 及“免疫到边, 冷链到底”的原则, 县、乡、村三级联动, 免疫注射全覆盖, 不留死角, 不留漏洞, 并落实补防日制度, 做到“四个100%”,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100%;免疫耳标佩戴率100%;免疫建档率达到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三是严规程。在防疫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防疫操作规程, 做到一畜一针, 注射部位严格消毒, 每种疫苗必须配备使用专用注射器械, 严禁不按防疫规程操作的行为发生, 防止人为传播疾病。畜禽免疫后, 按照规定对家畜打挂动物标识, 发放免疫证, 进行免疫登记。切实做到免疫动物、耳标、免疫档案、免疫证四应对, 完善防控工作追溯体系, 确保免疫质量。

三、突出“实”字, 确保有效开展

16.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篇十六

余主任:近年来,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和提质扩面促进生产方式快速转型升级,进入高基数、高成本阶段;兽医体制改革、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及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项目保障;动物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呈现疫源分布广、毒株变异快、外疫威胁大等新特点,国内外新病毒不断出现、交替流行,传统病毒、变异病毒以及不同亚型病毒同时存在。这些对处于变革期的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疫面积广(居全国第五)、生猪饲养量大(居全国第一)、发展不均衡等特点,我们抓重点、攻难点,着力创新防控策略和机制,坚持依法治疫和科学防控,以扎实推进基础免疫、建立健全疫情分析会商和预警机制提升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水平,以狠抓万人培训行动计划和免疫操作规范年活动提升免疫质量,实现了防控方式由经验防控向科学防控转变、培训对象由系统内部培训为主向行业培训转变、防疫物资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确保了全省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稳定控制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有效供给,取得了自“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连续五年四川省重大动物疫病基本清净无疫的显著成效。

记者:畜牧业是一个具有疫病风险的产业,国内外无数实践证明,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威胁,可以说畜牧业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请您谈谈构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

余主任:按照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和《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3-2020年)》的要求,我们着力创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强化动物防疫政策法规和各项措施,以“严”、“实”、“力”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考核奖惩和督促检查“严”:严格制定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评论和奖惩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和责任落实,切实强化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二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扎实开展“预防为主”和提高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预警预报能力为重点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工作,深化动物免疫操作规范活动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标准化建设,及时有效地消除疫情隐患。三是综合防控措施“力”:采取强有力的综合防控措施,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加强部门配合、齐抓共管,与时俱进完善综合防控措施,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免疫无疫和净化疫病目标,保障我省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记者:对于养殖户来说,疫病的快速传播造成严重经济损害,让他们避之犹恐不及,也令疫病防控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工作重点。请你谈谈在事前“防”与事后“控”的治理过程中主要采取哪些手段?

余主任:一是责任落实: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严格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省、市、县、乡政府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层层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基层,落实到人头。二是经费落实: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及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全省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重点落实好强制免疫疫苗、监测诊断、应急储备与处置、冷链、基层动物防疫标准化建设和村防疫员补贴等经费。三是制度落实:坚持“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以乡(镇)为单位,由政府组织,采取整村推进、逐户过关的方式,做实动物强制免疫及戴标、建档、消毒等预防工作。四是督查到位:坚持实行由省局领导带队定点联系、分片包干的防控督查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春、秋防督查工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当地限期整改,保证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质量和效果。五是应急处置。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或发生疫情,要严格按照“早、快、严、小”和无害化处理的原则,就地扑灭疫情、不留隐患。

记者:当前四川动物疫病防控还存在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

余主任:目前,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特点是防疫面积广,饲养量大、发展不均衡、工作任务繁重;防控重点是规模养殖场(小区)、难点是散养户。主要问题有四点:一是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仍然薄弱、防疫配套政策仍不健全,特别是村级防疫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增加了基层防疫工作难度;二是四川省畜禽存栏量大、外销量大,动物疫情传播的机率大,防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防疫形势依然严竣;三是四川属西部省份,经济欠发达、发展不均衡,各级财政较为困难,地方动物疫病防控运行经费不足、疫苗配套经费负担过重;四是受人员力量、执法经费、执法设施设备等影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仍较薄弱。

记者:在加强应急值班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余主任:一是修订完善了四川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建立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分病种的应急预案,制订下发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值班工作暂行规定;二是组建了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部门防控应急预备队和专家组,每年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明确规定了动物疫情报告人和值班电话,规范了疫情报告的受理和处置程序,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制度;四是加强了应急物质储备管理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明确要求省、市、县三级储备足量的疫苗、消毒药、防护用品、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应急物资,强化省、市、县三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开展了动物疫情集中监测、日常监测、应急监测、定期巡查、信息收集、分析会商等预警预报工作。

记者:近年来四川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主要取得哪些成效,取得哪些突破?

余主任:近年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下,全省疫控系统齐心协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免疫质量不断提升: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挂牌以来,我省畜禽强制免疫做到了应免尽免,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4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年年高于农业部规定的70%以上标准,2012年4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更是达92.24%,实现全年免疫抗体水平好于2011年、秋季抗体水平好于春季;二是重大动物疫病基本清净无疫:实现省内无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在“5.12”大地震和近几年洪涝泥石流灾区也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流行,全省已连续五年保持了基本清净无疫;三是人畜共患病及其它重点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全省新增新津、雨城、北川等16个县(区)血吸虫病防治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家畜布病和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保持了我省猪Ⅱ型链球菌病、马鼻疽和马传贫清净无疫,有效遏制了猪流行性腹泻类疫病在我省的发生及蔓延;四是科学防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动物疫病监测、流调网点布局代表性不断科学合理,监测样品数逐年增加,定期举行一年两次疫情分析会商,预警预报能力不断提高,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连续两年在全国省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中结果全部正确,成绩优异;近3年,我中心完成或参与完成的动物疫病防控科技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3年2月,我中心被指定在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电池》及教学反思下一篇:汽车站安全生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