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海淀一模解析(4篇)
1.2022海淀一模解析 篇一
2021-202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试题(一模)
一、单项选一选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在芒种时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是
A.蒙古高压
B.江淮准静止锋
C.亚速尔高压
D.副极地低气压
2.谚语对农事有一定指导意义。我国部分地区流传“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对该农事具有明显指导作用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江淮地区
D.渭河平原
3.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芒种节气约相近的是
A.立夏
B.小暑
C.大雪
D.小寒
【答案】1.B
2.C
3.B
【解析】
考查二十四节气。
【1题详解】
江淮地区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天气系统形成的。故选B。
【2题详解】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中国的古文明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的。材料中有种植稻子,故选C。
【3题详解】
芒种节气在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夏至前半个月的节气,夏至后半个月的节气是小暑,故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芒种节气约相近的是小暑。故选B。
瓷胎竹编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2010年,仅有70多名师傅会此手艺,现已入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扶持
B.原料替换
C.市场需求扩大
D.生产工艺改进
5.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
A.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
B.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
C.技术要求高,制作周期长
D.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
6.下列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的是()
A.杭州
B.景德镇
C.成都
D.北京
【答案】4.A
5.A
6.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选材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生产。
【4题详解】
20世纪50年代经重新发掘、恢复古法生产,以其纪念性、地方性成为中外宾客优选的旅游纪念品。近些年来,“瓷胎竹编”得以重新发掘和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A对。原料没有替换,B错。作为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没有是主要原因,C错。生产工艺仍是古法生产,D错。故选A。
【5题详解】
它以景德镇名瓷为胎,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破竹、烤色、抽匀等十几道手工工序,当今“瓷胎竹编”产业从业人员极少的根本原因是地域性强,传承手段单一,纯手工制作,A对。生产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纯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制作一套竹丝扣瓷耗时达数月之久,制作周期长,是直接原因,B、C错。选材苛刻,瓷胎与竹丝要求严格是技术原因,D错。故选A。
【6题详解】
“瓷胎竹编”用材料是精选四川邛崃山一带阴面生长2—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选项城市最适合把“瓷胎竹编”纳入旅游的是成都,距邛崃山最近,C对。杭州、景德镇、北京距邛崃山远,没有适宜,A、B、D错。故选C。
乌伦古湖,是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尾部所形成的湖泊)。乌伦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牧业区。图示意乌伦古湖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蒸发量(E)。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I
7.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的要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下渗量
8.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湖泊水位上升
B.湖水面积趋稳
C.入湖径没有变
D.湖水盐度上升
9.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没有断下降,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湖区降水量
B.湖区下渗量
C.入湖径
D.全球气候变化
【答案】7.B
8.D
9.C
【解析】
【7题详解】
A、该段时间内环境变化的方面在降水量上,没有是气温。故A选项错误;
B、由解析知,变化的要素是降水量;故B选项正确;
C、从题中没有能看出的蒸发量的变化大小,故C选项错误;
D、从多年平均状况看,下渗量并无多大变化,故D选项错误;
【8题详解】
A、由于平均蒸发量大于平均降水量,所以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故A选项错误;
B、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减小,所以湖水面积变化趋势的变小,故B选项错误;
C、由上可知,入湖水量是减少的,故C选项错误;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分积累的浓度升高,故D选项正确。
【9题详解】
A、降水量并没有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湖泊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它属于自然因素,变化较小,故A选项错误;
B、下渗量没有会随时间变化有较大的变化,没有是主导因素,故B选项错误;
C、由于河流上游人类过度引水灌溉,使得入湖水量大幅度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故C选项正确;
D、全球气候变化是很微小的,没有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湖泊水量变化,故D选项错误。
毛白杨属落叶大乔木,生长快,树干通直挺拔,是造林绿化的树种,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其品种适应性强,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密。是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和行道河渠绿化(图甲)的好树种。前些年,很多地区出现了种植毛白杨的热潮,甚至弃耕种树。但近年来,由于春季杨絮乱飞(图乙),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没有利影响,很多人建议行道树禁止种植毛白杨,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伐毛白杨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过去一段时间,乡村地区出现弃耕种树的原因没有可能是()
A.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种树后期管理难度小
B.粮食价格较低,种粮积极性降低
C.毛白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D.种毛白杨的生态效益
11.推测中杨树飘絮至多的时间最可能是()
A.凌晨
B.午后
C.傍晚
D.半夜
【答案】10.D
11.B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10题详解】
原因可以从“弃耕”和“种树的优势”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白杨“生长快”,“品种适应性强”,毛白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也较低,种树后期管理难度小,经济效益高,A和C对。而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种粮劳动力缺乏,此外粮食价格较低,种粮积极性降低,B对。从材料中得知,春季杨絮乱飞,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没有利影响,所以生态效益称没有上,D错。故选D。
【11题详解】
飞絮飘动,与太阳辐射和气温呈正比例关系。气温越高,空气气流扰动越强,毛絮飘飞越多。午后地面及大气湿度较低,杨絮易于漂浮;且午后气温高,大气运动较活跃,易导致杨絮漂浮,B对。早上、傍晚和晚上,跟着气温下降,风力减小,飘絮也就有所削弱,排除ACD。故选B。
2018年8月,荷兰建造了世界“漂浮农场”,它漂浮在鹿特丹港海面上,吃水深度约1.5米,有走廊与陆地连接(如图)。“漂浮农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他四面为透明玻璃墙。上层为奶牛放养区,下层有牧草区(通过无土栽培及
LED
照明控温种植)、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处理区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建造“漂浮农场”的最基本条件是当地拥有
A.便捷的交通运输
B.宽阔的较深水域
C.充足的光照条件
D.先进的技术水平
13.荷兰政府鼓励发展“漂浮农场”首要目的是
A.节省劳动力
B.促进生态循环
C.缓解土地紧缺
D.应对全球变暖
14.与荷兰的天然牧场相比,“漂浮农场”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对环境没有污染
B.投入成本更低
C.产品质量更优
D.受季节变化较小
【答案】12.B
13.C
14.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
漂浮农场”吃水深度约
1.5
米,且“
漂浮农场”分两层,承重较大,故建造的最基本条件是宽阔的较深水域,要求水域的浮力足以支撑农场,据此选B正确。
【13题详解】
“漂浮农场”没有能节省劳动力,材料中也没体现生态循环,建在海上,没有用占用土地,荷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故荷兰建设“漂浮农场”的首要目的是缓解土地紧缺,据此分析选C正确。
【14题详解】
与荷兰的天然牧场相比,“漂浮农场”牧草通过无土栽培及
LED
照明控温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小,故其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受季节变化较小,D正确。“漂浮农场”对海洋环境可能会有污染,相比天然牧场而言,“漂浮农场”投入成本更高,由于漂浮农场内的温差较小,故该农场内的产品质量相比天然牧场而言并没有明显优势。据此分析ABC错,选D。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没有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没有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没有同土壤适宜生长没有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园艺业、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阿拉斯加是世界的寒冷区,其海岸线分布有近40
m厚的海冰,这些海冰对座落于北部海岸的村庄来说是他们的生命线。近年来,在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北部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大量“醉树”被淹死。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海冰成为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村庄生命线主要原因可能是()
A.提供主要水源
B.提供渔业空间
C.阻挡海风入侵
D.阻挡海水入侵
16.导致阿拉斯加北部低带“醉树”被淹死的主要原因是()
A.迎风坡向,降水较多
B.暖流,降水增加
C.距海较近,海浪侵蚀
D.气候变暖,冻土消融
17.阿拉斯加北部“醉树”的增多可以()
A.扩大野生动物的栖息范围
B.促进海陆之间的物质循环
C.增加原住居民的燃料来源
D.改善当地居民的农业结构
【答案】15.D
16.D
17.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和调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5题详解】
对于高纬度沿海地区,海冰可阻挡海水人侵,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纬度较高,是世界的寒冷区。夏季,阿拉斯加北部沿岸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海水由海洋流向陆地,容易形成海侵,对沿岸村庄造成极大的破坏,而未融化的海冰的存在会阻挡海水入侵,保护沿岸村庄的。故选D。
【16题详解】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当地性冻土层有所消融,该地属低带,易积水,地基松软,再加上白桦、黑云杉根系较浅,没有发达,树木很容易倒伏,并落人消融的冻土水中,从而导致树木被淹死。故选D。
【17题详解】
倒伏的树对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某些原住民聚落是有益的,倒下的树愈多,河流中可能就会有愈多漂流木漂向海岸,漂流木是阿拉斯加北部沿岸地区聚落很重要的燃料及建材来源。故选C。
图甲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的历史变迁,图乙示意该山地附近某湖泊剖面复原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图示山脉可能是
A.太行山
B.贺兰山
C.天山
D.秦岭
19.0.2万年至今时期内,气候的变化特点是
A.暖湿转为冷干
B.冷干转为暖湿
C.暖干转为冷湿
D.冷湿转为暖干
20.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
A.带谱更加复杂
B.荒漠面积扩大
C.林带界限下移
D.草原面积缩小
【答案】18.C
19.D
20.C
【解析】
【分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18题详解】
山地垂直带谱基底的自然带反应了当地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有图可知,该山脉现今山麓自然带为荒漠带,代表当地的气候非常干旱,植被以荒漠为主,因此,山脉有可能是天山。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山地自然带以荒漠为主。正确答案选C。太行山、贺兰山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秦岭是我国南的分界线,山脉的南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A
B
D错误。
【19题详解】
有乙图可以看出,0.2万年至今时期内,温暖指数越高,说明气候温度越高,气候的温暖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因此可以看出气候整体由冷到了气候变暖,蒸发旺盛,而湿润指数数值越高,气候越湿润,降水越多,湿润指数是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说明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因此气候的整体变化特点,为原先的冷湿转为暖干,正确答案选D。注意时间段的提示,没有同时期变化没有同。
【20题详解】
气候趋于冷湿时,从乙图找到对应甲图的时间段,从甲图可以看出,有两个时间段大致是距今1.15到0.75年和0.65到0.4
8年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垂直带谱缺乏荒漠带,复杂性明显降低,因此,荒漠的面积明显缩小甚至没有,AB错误。而针叶林生长的下限,通过与之前时间段和之后时间段的对比,海拔明显降低,C正确,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带的面积明显扩大,因此草原面积是扩大的,D错误。正确答案选C。
【点睛】气候暖干和冷湿的变化两幅图要一一对应,没有同的变化对应的时间段没有同,自然带的表现也有所差异,因此要看到气候的变化是阶段性的特征。每一阶段有自己的气候特点。
2018年12月9日,欧洲第五大悬索桥(桥梁结构无需桥墩)——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该桥由中国企业承建,绝大部分构件在中国生产,再运至挪威组装。
下图示意哈罗格兰德大桥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隆巴肯峡湾沿线的欧洲国际公路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A.冰川泥石流
B.崩塌
C.洪涝
D.水土流失
22.哈罗格兰德大桥采用悬索结构主要是由于所在区域
A.潮流复杂
B.基岩松软
C.风力较强
D.水深较深
23.建桥构件在中国生产后再运至挪威组装,主要是为了
A.减轻生态破坏
B.缩减施工时间
C.优化产业结构
D.节省运输费用
【答案】21.B
22.D
23.B
【解析】
本题组以哈罗格兰德大桥及周边地形示意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交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1题详解】
图中显示,欧洲国际公路临近隆巴肯峡湾,峡湾为地质历史时期冰川侵蚀形成的,目前这里没有冰川,冰川泥石流没有会存在,排除A。峡湾地势陡峭,阴雨天多,降水期较长,地质灾害多发,易产生崩塌,B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且植被覆盖率较高,图中显示当地地形起伏较大,利于排水,洪涝发生的可能性较少,排除C。当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严重,且水土流失没有属于自然灾害,排除D。
【22题详解】
潮流受海水潮汐作用的影响,是潮汐作用周期运动的表现,峡湾底部原形成时应为冰川侵蚀的U型谷,地势相对平缓,终年盛行风向,风向单一,潮流应该具有规律性,而没有复杂,排除A。当地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原来破碎或松软的岩石已被冰川侵蚀;图中显示,全桥用两个桥墩支持整个大桥,表明这里基岩并没有松软,排除B。采用悬索拉起桥面,风力较强会吹动桥面,没有利于稳定,所以采用悬索结构没有是因为这里风力较强,排除C。当地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地质历史时期冰川侵蚀力强,侵蚀很深,导致目前水道中间水较深,在水域中间没有放桥墩,可能是因为施工成本更高,D符合题意。
【23题详解】
构件应该是在固定区域内修建,而这种桥梁的构件应是以钢铁为主要原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没有是主要目的,排除A。当地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冬季白昼时间短,受峡湾狭窄地形及西风等影响,风力较大,没有利于长时间室外施工;建桥构件在中国生产后再运至挪威组装,从而缩短施工时间,提高建设效率,B符合题意。建桥构件生产属于传统工业生产,且建桥构件生产在中国完成,与优化产业结构无关,排除C。构件从中国运输到挪威,与利用挪威当地材料生产或实地造桥相比,增加了运输费用,排除D。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新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2019年5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飞正式开始。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带来积极影响有
①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
②极大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
④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来,提高运输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北京新机场未来用电量相当于首都机场的1.6倍,利用机场内部变电站可以实现“年均停电时间小于30秒”,主导因素是
A
经济
B.能源
C.技术
D.资本
【答案】24.B
25.C
【解析】
【24题详解】
北京新机场的建成,提高了航空运输能力,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将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①③对。航空运输的发展对北京市城市内部交通运输没有影响,没有会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②错。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运输没有依靠航空运输,没有能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运输效率,④错。选择B。
【25题详解】
从题干所给信息,是利用机场内部变电站可以实现“年均停电时间小于30秒”,因此主要是依靠技术因素,C对。经济、能源和资本从所给信息无法推断出,排除A、B和D。故选C。
【点睛】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使城市发挥了其基本的运输功能,缩小了物质交流的空间,扩大了社会经济的范围,对区域内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扩大对外交流的范围和渠道,缓解了城市区域经济运行中的基本矛盾。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
(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
(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
(3)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的原因。
(4)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
(2)山地为主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纬度较低,但平均海拔较高,山体上部气温较低,满足“红石滩”景观形成的条件等。
(3)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上限附近人为破坏较少等。
(4)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红石滩”考察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准确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详解】(1)由材料中“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可以得出其形成的条件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潮湿。橘色藻附着于表面干净的原生岩石上,丰富的矿物为藻类生长提供养分。
(2)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南方以亚热带气候为主,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海拔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气温较低,可满足橘色藻及红石滩形成的条件。
(3)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条件主要是水热以及组合状况,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
(4)读图郁闭植被分布区,位于流石滩下方,海拔4000米左右。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将上方流石移至郁闭植被分布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等。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运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依据红石滩形成的条件,推理当地的地环境,使问题地理化,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马鹿寨村,全村近700人,海拔1
300~2
600米,属于极少数民族极偏远山区的最贫困村寨之一(如左图)。从马鹿寨村到镇上集市路途崎岖、路况复杂,车程长达3个小时。该村出产的沃柑皮薄肉嫩、味甜多汁、口感。该地的沃柑园以土地流转方式承包给外来企业,由企业统一种植、管理和,果树山泉灌溉,全程人工监管除草。当地农户可以向企业收取土地租金,并参与种植获得收入,但目前大部分村民因固有观念影响没有愿加入其中。
《我们在行动》是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由明星、企业家组成的“助农团队”深入贫困地区,通过电视、线上和线下等渠道,共同打造精准扶贫的完整闭环(如右图所示)。在“助农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在行动》节目组录制的沃柑节目播出后仅16天时间,马鹿寨村的150吨超过2万箱沃柑全部。
(1)简析马鹿寨村出产的沃柑品质优良的原因。
(2)简要说明该地种植沃柑采用梯田模式的原因。
(3)据材料分析马鹿寨村经济贫困落后的原因。
(4)《我们在行动》节目中“马鹿寨村沃柑”项目的成功案例,阐述其对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答案】(1)①纬度较低,光照充足,利于柑橘生长;②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③灌溉水质好,无污染,品质优良;④企业统筹种植管理,农业技术先进,质量有保障(任三点)(2)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出现水土流失(2分),梯田模式种植更利于水土保持
(3)①地形崎岖,土壤贫瘠,土层薄,没有利于种植业发展;②地处偏远,交通没有便,没有利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的发展;③封闭山村,少数民族为主,与外界交流少,观念落后(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4)①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品;②重视产品设计、研发、包装,打造品牌;③加强产品迭代、深加工等,打造全产业链模式;④利用电视、、明星等宣传和推广;⑤线上、线下多渠道(任四点,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整体分析:沃柑品质优良,原因主要从位置、气候、水源、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梯田模式种植更利于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从生产、管理、等方面考虑。
(1)马鹿寨村位于云南省,纬度较低,光照充足,利于柑橘生长。海拔1300-2600米,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位于山区,果树山泉灌溉,全程人工监管除草,灌溉水质好,无污染,品质优良。由企业统一种植、管理和,企业统筹种植管理,农业技术先进,质量有保障。
(2)从马鹿寨村到镇上集市路途崎岖、路况复杂,体现了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出现水土流失。梯田模式种植更利于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
(3)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土壤贫瘠,土层薄,没有利于种植业发展。从经济因素分析,地处偏远山区,与外界交通没有便,没有利工业、贸易、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从社会因素分析,该是是封闭的山村,少数民族为主,与外界交流少,观念落后。
(4)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品。“助农团队”深入贫困地区,通过电视、线上和线下等渠道,说明要重视产品设计、研发、包装,打造品牌。加强产品迭代、深加工等,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我们在行动》节目组录制的沃柑节目播出后仅16天时间,马鹿寨村的150吨超过2万箱沃柑全部,说明可以利用电视、、明星等宣传和推广,线上、线下多渠道。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湖泊。该湖平均深度600m,出口卢库加河呈淤塞甚至干涸的状态。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尤其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慈鲷鱼属于观赏鱼类,生活于水温20度以上水温区,水质要求高,以浮游生物、水草等为食。由于体色丰富多变,花色繁多,被称为热带鱼王。
(1)在环境独特、长期与外界联系隔离的地区常形成生物。依据材料分析坦噶尼喀湖形成丰富的特有鱼类的条件。
(2)坦噶尼喀湖的慈鲷大都生活在湖底,只有沿湖岸线的较浅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常采取潜水员潜水捕捞,请分析其捕捞条件。
(3)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常出现鱼袋漏气漏水、袋内水质变差、鱼类生病等状况。分析坦噶尼喀湖的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交通条件。
(4)有人认为,从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来看,湖区周边国家可以大量出口慈鲷到海外观赏鱼市场。你是否赞成这种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湖泊相对封闭,非常古老,长期与外界联系隔离水温高、深度深,环境独特。
(2)水温高,利于潜水;湖岸狭窄区域水浅、有阳光、污染小,水下能见度高;湖区风浪小;经济落后,捕捞的设备差。
(3)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周边地区多山地,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运输中的包装和保护设备设施差。
(4)赞成。慈鲷价格髙,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可以出口创汇。湖泊大,慈鲷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以解决国内部分就业带动相关商业、运输、捕捞、养殖等产业发展。
没有赞成。慈鲷生活在湖底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慈鲷容易死亡出口的交通条件差,经济效益较差。慈鲷分布区域狭窄,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市场距离远、运输成本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坦噶尼喀湖形成丰富的特有鱼类的条件,湖泊捕捞条件分析,渔业资源出口的交通条件分析,大量出口渔业资源的有利和没有利条件和产生的影响,需要到对应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1)根据材料,湖泊面积广阔,平均深度600m,为鱼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泊相对封闭且非常古老,湖中众多鱼类经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当地特有的物种。湖区周边国家经济落后,捕捞少。
(2)捕捞条件可以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上,读图可知,由于湖泊地处低纬,水温高,利于潜水;慈鲷生活于水温20度以上水温区,水质要求高,所以捕捞区域,水深浅、有阳光、污染小,水下能见度高;湖区风浪小。社会条件上,此区域周边国家经济落后,潜水捕捞的设备差。
(3)本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答题方向“交通条件”。可以从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上进行思考。水运上,坦噶尼喀湖的湖泊面积广且狭长,湖区水运便利。陆运上,基戈马至印度洋沿岸的铁路是湖区渔业产品向海外出口的重要通道;但是周边地区多髙原和山地,经济落后,公路和铁路设施落后,陆运条件差。运输设备:区域四周国家经济落后,运输中的包装和保护设备设施差。
(4)赞成主要从经济角度考虑,从材料中得知,品种众多、形态和行为多样的慈鲷鱼闻名于世,所以慈鲷作为观赏鱼的价格髙,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出口可以增加创汇。坦噶尼喀湖面积大,材料中说,该湖鱼类资源丰富,慈鲷和其它鱼类的数量多,大量出口慈鲷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所以赞成大量出口。没有赞成主要从没有利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思考。没有利条件上,捕捞技术和交通带来的没有足,会使慈鲷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死亡,降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坦噶尼喀湖的慈鲷大都生活在湖底,只有沿湖岸线的较浅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且单一品种的数量有限,大量出口会导致影响慈鲷的种群数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没有赞成。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珠穆朗玛峰旅游景区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壮丽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文化。珠穆朗玛峰也是研究
高原生态地理、板块运动、高原隆起等环境科学的宝贵.科学无法估量。1988年珠穆朗玛峰自然
保护区正式建立,1994年晋升为自然保护区。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规定:保存完好的天然
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据统计,2018年到达珠峰景区(如下图)旅游的人数达14万。2018年12月.珠峰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
分析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禁止旅游的原因。
【答案】绒布寺以上的属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禁止旅游;旅客在旅游中,产生了大量.破坏自然
环境;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平衡脆弱,容易遭受人类破坏;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
经济之间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旅游。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考查旅游。
【详解】1988年珠穆朗玛峰自然
保护区正式建立,1994年晋升为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的属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禁止旅游;,2018年到达珠峰景区旅游的人数达14万旅客,在旅游中,产生了大量,破坏自然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生态平衡脆弱,容易遭受人类破坏,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经济之间可持续发展;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旅游风险较大,禁止旅游有利于保障旅游。
3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随着外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塑料污染也日益严重。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中国每天超过2,000万份的外卖,用掉的餐盒摞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塑料袋可覆盖168个足球场……我们每天吃外卖产生的量如此巨大,令人惊叹!发现,包含了剩菜剩饭、沽了油污的外卖餐盒连同塑料袋,无论坏,都难以回收,只能和其他生活混杂在一起处理。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严重加剧了环境负担。
说明废弃的外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污染:外卖包装产生大量的塑料盒,塑料袋,塑料餐具,吸管等固体废弃物;因为没有可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餐具和外卖包装材料;自备可重复利用的餐具,尽量没有用没有可降解的塑料餐盒、餐具对外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尽量没有点外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外卖包装带来环境污染除了一般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外,更严重的是其没有可降解性;治理措施要从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到使用,以及的废弃物的处理上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生活,废弃的外卖包装产生大量的塑料盒,塑料袋,塑料餐具,吸管等固体废弃物;根据材料,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因此其没有可降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解决措施要从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即餐具和外卖包装材料上采取相应措施,如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尽量没有用没有可降解的塑料餐盒、餐具等;根据材料,“只能和其他生活混杂在一起处理”说明要采用分类回收措施;另外从个人生活上尽量没有点外卖。
2.2022海淀一模解析 篇二
参考答案
语文2009.4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
2.D(A“剑”应为“箭”;B “犹”应为“尤”;C“裨”应为“稗”。)
3.C
4.B(A对“阑珊”理解错误;C不合语境;D色彩失当)
5.B(A语序不当——“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当为“该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胶囊;C成份赘余。D“避免”与“减少”连用,不合逻辑。)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罢”应该是“撤掉、撤出”之意)
7.D(两个“之”字都是助词,起提宾的作用。其他三项,A项的两个“于”字,前者表示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译为“到”;后者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B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前者是指示代词,相当于“那”;后者是人称代词,在这里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自己”。C项两个“则”字,前者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倒是”;后者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8.B(所伐对象为“中行、文子”)
9.B(③从正面证明了观点;⑤⑥从反面证明了观点; ③楚庄王放弃了对陈的占领是“知止”,得到了诸侯的尊重是“不辱”,说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⑤三国灭智氏是智氏不知足、不知止导致的结果。⑥智氏“好广地”是“不知止”“不知足”,“亡”是“殆”,从反面证明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①楚庄王占领陈,大夫祝贺,与“辱”“殆”无关;②楚庄王“遣卒戍陈”是不“知止”,会得到贪心的恶名是“辱”,与“修久”无关;④叙述智伯的不知足,不知止,与“辱”“殆”无关。)
10.A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5分)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每断对2处得1分,“∥”可断可不断)
12.(10分)
①(2分)A(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描感受)
②(4分)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羁旅行驿之苦(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1分),吹笛人的思乡之情(1分),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发了诗人共鸣)(2分)。(意思对即可)
③(4分)杨诗中 “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1分),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1分)。白诗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1分),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1分)。
13.(7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错1个字便不得分)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④万里悲秋常作客⑤银汉迢迢暗度⑥红藕香残玉簟秋⑦履至尊而制六合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4.(3分)D(文中没有谈及戏曲脸谱是借鉴中国书画创作程序及其用笔方式而产生的)
15.(3分)B(A脸谱色彩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没有决定脸谱色彩美丑的作用。C脸谱的创作与中国画创作都有普有法,但是“普”“法”并不相同。D具有美的表现形态的人物脸谱,都符合戏曲
6页)第1页(共
美学规律的程式和法则)
16.(4分)要点:①戏曲脸谱充满着道德评价色彩。②戏曲脸谱审美意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7.(4分)AD(B第一段没有总领全文,暗示主题的作用。C集贤桥没有表现兄弟情。E本文风格并不绚丽飘逸)
18.(4分)要点:①指出修辞手法(1分);②能结合词句作具体、合理赏析(2分);③语言表达通顺(1分)。
19.(4分)①家乡的桥给江南水乡的人们提供了交通方便。②家乡的桥景色优美,富有诗情画意。③家乡的桥记载了家乡的辉煌历史。④家乡的桥记录了作者的成长经历。⑤家乡的桥记录了感人的亲情。⑥家乡的桥给作者以深刻的教益。(每点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
20.(6分)要点:①明确表述评价的具体内容(2分);②指出评价对象的特点(2分);③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谈自己的看法(2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4分)①民众使用普通话人数的多少受教育程度高低的影响(2分);②城、乡教师普通话水平高、低有别。(2分)(意思对即可)
22.(6分)要点:①观点正确(2分)②得体(3分):符合身份(1分),关照对话的任何一方(2分);③语言简明、连贯(1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作文(60 分)
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附:参考译文
楚厉王遇到危急的情况,用击鼓发出信号召集百姓来防卫。(有一次,厉王)饮酒,酩酊大醉,经过(鼓)误击了它。百姓(被)惊动,(厉王)派人阻止大家,说:“我喝酒醉了同身边的侍从开了个玩笑,错击了鼓。”(急忙赶来的)老百姓便都回家了。过了几个月,(真的)有了紧急情况,再击鼓(报警)时,百姓就都不来了。于是,(厉王)重新发布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忠诚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谄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领土扩展。怎么证明这点呢?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讨伐他,陈国人也听从楚王的命令。庄王讨伐有罪之人以后,留下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全都来表示庆贺。当时申叔时正出使齐国,回国以后却没有表示庆贺。楚庄王就问申叔时:“陈国叛臣大逆不道,我发动大军讨伐他们,平息了**,惩处了罪人,群臣都来庆贺,唯独你不庆贺,为什么呢?”申叔时说:“有人牵牛踩踏了别人家的田,田主杀了那牛的主人又抢走了他的牛。牵牛人的罪过倒是有的,但是这样的惩处也太重了。今天您认为陈国弑君者大逆不道,发兵征讨,已经诛杀了罪臣,却还派兵驻扎在陈国不走。诸侯们听到这件事情,认为你君王发兵征讨的目的不在诛杀罪臣,而是在贪图人家的国家。我听说君子是不抛弃道义来谋取利益的。”楚庄王说:“你讲得好。”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这就是在竭力使君王品行高尚啊。
张武替智伯出主意,说:“晋国的六大将军中,中行、文子最弱小,而且他们内部又离心离德,现在正好可以讨伐他们来扩展我们的领地。”智伯于是听从张武的计谋发兵攻打中行、文子氏。把他们消灭之后,张武又唆使智伯向魏、韩、赵三家索要土地。韩家和魏家割让了土地给他,而赵家不肯割让。智伯于是胁迫韩、魏两家一起攻打赵家,并包围晋阳达三年之久。后来赵、魏、韩三家暗中联合,秘密商议,一同进攻智伯,于是消灭了智伯家族。这就是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的结果啊。
3.2022海淀一模解析 篇三
完型词汇总结usualadj.寻常的------unusualadj.不寻常的practicev.n.练习Practicemakestheperfection.progress 进步不可数名词makesomeprogress.取得一些进步 4 funnyadj.有趣的thefunniest最有趣的hard困难的thehardest最 困难的safe安全的thesafest最安全的fixv.安装,修理restn.v.休息havearestdigv.挖掘,插 digdugdugdigahole挖了一个洞digmyhandsintomypocket把手叉进兜里
8.failv.失败---------failuren.failtodo 做某事失败了
9.honorn.荣誉v.给-----以荣誉
10.howbadly极其地,多么
11.realize意识到v.Herealizedhewasright.实现realizeone`sdream实现某人的梦想
12.trust信任,信赖v.13.praise表扬
14.respect尊敬v.n.15.support支持,支撑Isupportyouropinion.我支持你的观点。supportyourfamily
16.coach教练n.sand沙子hill小山
17.reply答复 v.过去式 replied
18.nervous紧张的adjfeelalittlenervous
19.fearn.v恐惧,害怕,担心 facethefear面对困难
20.orderv.订购,订货,点餐,命令n.次序,顺序
Theofficerorderedthesoliderstofireattheenemy.长官命令士兵向敌人开火。
21.top顶部nthetopofthewall墙的顶端
bottom底部I canbetyouthedollarofthebottom.我敢用最后一美元跟你打赌。
22.shout喊叫 v.shoutatsb冲着…..喊
23.abit一点儿Heisabitnervous.他有一点紧张
同义词:alittle.alittleshy有一点儿害羞
kindof 一点儿(非正式文体)Heiskindofspeaksinthepublic.在公众面前说话,他有点儿紧张。
24.consider考虑vconsidertodosth考虑做某事
25imagine想象 v
4.2022海淀一模解析 篇四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余音绕粱牵掣(zhi)揆情度(duo)理 B.观瞻激浊扬清商贾(gu)良莠不齐
C.棉薄两袖清风迄(qi)今矫(jiao)揉造作 D.斧正闻过饰非聒(guo)噪若即(ji)若离 命题思路点拨 选择B 预计难度0.6 命题意图
希望考生能够在试卷开头能够已最佳状态进入答卷过程,所以不宜采用难度较高的题目。题型设置上本题的出题模式即考察学生的语音基础,同时又能够兼顾对学生字形掌握的程度,并需要考生有基本的思辨能力。
题目精解
A选项“余音绕粱”应为“余音绕梁”,非干扰性选项。C选项故意设置两项错误,一个是“棉薄”应为“绵薄”;二是读音错误“矫揉造作”中的“矫”应读三声,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
采用抽字另组词的方法,也就是当你不确定“矫”的在“矫揉造作”的读音是什么的时候,可以将“矫”字抽出来组一个其他的词汇,比如“矫正”,马上就可以判断出问题来。B答案的设置是很有水平的,故意设置了一些非常隐蔽的错误选项,是比较好的干扰性选项。
D也是干扰性选项,但比较容易被学生看出错误来。“闻过饰非”应为“文过饰非”,按照成语对应原则,“是”、“非”对应,因此,与“饰“对应的应该是“文”,也就是文饰。读音方面,“聒噪”中“聒”的读音应该是guo,一声。
经验积累
本题命制有意绕开北京目前的常考题型,目的是让学生在准备此类题型的时候能够注意题目创新性,事实上,此类字音字形题目的考法多样,考生一定在考前努力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问法。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可以参照新东方官方网站上国老师给大家详细总结的必备字音字形,但需要注意背诵方法。首先抽取一天时间,从头至尾看下面的所有资料(包括字音字形),一天就足够。准备一只红笔,一个本子。只要碰到你不认识的字音字形或搞不准的字音字形就用红笔划线,你会发现其中有80%左右是你能够理解和认识的,那么剩余的20%左右就是你需要记诵的,将那个字音字形抄在本子上,之后不断看本子上的那些字音字形,看第二次的时候仍然用红笔在看了第二次仍然记不住的意思的字音字形下划线,这是你最需要记的,第三次则是将第二次划红线的字音字形再看一次,再次划下那些仍然记不住的字音字形,以此类推,你会发现你需要记得越来越少,最后终于完成拿下这部分的背诵。静心给自己一点时间,你可以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春天的颐和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芬芳钻了出来,柳枝之昆明湖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B.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一个经济体爆发危机,就会冲击到其他经济体,因此,任何开放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D.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路线走马观花的转了一遭。
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0.3 选择B 命题意图
一般试卷中语文选择题要求第二、第三道题目在难度上要加大。成语题目考查应该由单纯从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考察。所以要求命题者在选择成语抽查时,尽量选择那些难度适中且在日常生活中较常用者,好的命题者尤其反对在命题时选择那些偏怪的成语,这实际上是命题水平低的表现。因此,成语的命题应该从为题目设置合理的语境(文本环静)着手。增加难度的干扰方式有:
1、加长考生的阅读时间,拉长句子长度,比如,“越来越多地人对微博这一新鲜事物趋之若鹜,这既带来了人们交流个体思想的便利;同时也为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伤害别人提供了某些便利。”这个大长句子,“越来越多地人对微博这一新鲜事物趋之若鹜
”已经完全足够学生解题,无需再读后者;
2、有意将干扰性选项设置成与成语本身含义和语境同时密切相关的不宜识别的干扰项。比如“听了那位老师关于‘大爱’的深刻解释后,面对街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学生们中置若罔闻的旁观者少了,慷慨解囊的多了”这个大长句子,“置若罔闻实际上是说听了以后仍然不给予理睬,但命题者有意将题目核心放在这个成语后面的“旁观者”上,因此该句的错误是置若罔闻本身不能与旁观者这个发出视觉动作的内容搭配的问题。
3、另外,传统考察成语的方法如本身含义的过度推断、使用对象和褒贬等问题也还会作为一些错误项出现,比如这次考试的错误选项B就是对象问题。
题目精解
本题错误选项为B,命题者有意给考生设置了一个圈套,“几千年的文明积”看上去好像与后面的“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有着某种呼应的关系,让人觉得这个选项不可能出现错误;但实际上,考生忽视了“不绝如缕”的使用实际上是有个固定的对象的,它只能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经验积累
关于成语的具体背诵方法,参见国老师在新东方官网发布的一天搞定成语背诵。但同学们仍然需要参照前面老师说的命题人设题方式。传统考察成语的方式一般为成语褒贬、成语使用对象、成语本身含义等,我本人之前命题也一般让三个错误选项分别错在成语褒贬、使用对象以及本身含义等三方面。但现在命题老师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因此关注加点成语的上下文语境就成为更加重要的解题方法,建议考生在做题时适当结合病句的基本错误去重新审视成语题目,这样可能很多之前并不真正理解的成语题就可以一下子解决掉了;尤其注意的是成语与其上下文的搭配不当,这是现在命题的一个趋势。考生还要同时注意成语使用对象的问题,这是增加题目难度的方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的了解海外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B.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六小时,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观众面前,这场决赛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文物局提出针对当前首都城市的发展与古都名城的保护,相关单位应加强文物保护力度,落实各项监管责任。
D.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销售过期食品,国家食品监管安全司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以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0.4 选择D 命题意图病句题的难度一般在0.35—0.45之间较为合适,并且需要有较好的区分度,这是保证基础知识部分前五道题整体命题质量的关键。在设置干扰选项的时
侯,尽量避免那些特别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出现,比如一般来说多重定语、多重状语、数量词用法、双重否定等学生经过多年训练已经烂熟于心或凭借语言感觉即可直接判断出的病句是不宜出题的。比较容易的加强题目难度的方法是:
1、通过添加关联词将句子拉长,并在拉长后句子的后半部分设置语病;
2、在设置搭配不当的时候,尽量拉长两个互相搭配的词语之间的距离,让那些仅仅凭借语感的学生无法一次性判断出答案,比如“3·15晚会上的这段视频再现了三里屯附近一家麦当劳餐厅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将掉在地上的牛肉饼重新捡起来并最终做成汉堡卖给消费者的。”这个病句,其中“这段视频再现”关键词是“再现”,与之搭配的应该是再现某某情景,但命题人有意将再现某某情景之间加入大量内容,并进而将情景删掉,这容易让学生无法迅速判断出答案。
3、句式杂糅在题目质量较好时容易成为最具干扰性的选项,比如“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这个病句,表面上看是“做”和“行为”不搭配,实际上是句式的混乱杂糅,可以表述为:否则他的行为就可能有违公众利益。或:否则他就有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
4、必须有一个容易看出错误的非干扰性选项,否则题目可能过难,比如“李雷和韩梅梅”这两个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这样的句子我们需要知道,汉语介词一般出现在句子(或分句)的开头部分时,容易出现取消主语等问题。
5、增加题目难度的另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故意将正确的句子拉长,这样也容易让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误认为这样的句子肯定有问题。
题目精解
A选项不是干扰性,问题处在搭配不当上,这是高考作为简单的病句出发,“防止”的是“风险”显然错误,但按照上面的出题原则,命题者有意将本句拉长并在后半部分让句子出现问题,有效干扰了学生迅速判断出答案的几率。
B中“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句式杂糅。这个问题与上面的“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 的行为”这样的句子在错法上类似。虽然错误类型很难,但学生通过语感可以进行判断,说俗话就是读这个句子觉得别扭,所以其不成为一个干扰性选项。
C选项中的错误又是一个介词打头的错误,与前面谈到过的“汉语介词一般出现在句子(或分句)的开头部分时”如出一辙。我们反复强调,是西方语言才愿意将介词或介词短语放在一个句子的最前面,比如学生学习英语见到最多的“IN ORDERTO”、“INTERMS OF”。从本质上说,中国人说话是不这样的。本题中“针对”后面的那些话与针对本身完全无法搭配在一起,问题又是介词。看过国家玮《一套卷子读懂做会高考语文卷》的学生会非常惊讶的发现,之前我命制的那套题在错法上与海淀模拟几乎完全一致,这是所有命题者都共同关心的,不足为奇。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后人称赞它“不虚美,不隐恶”,具有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B.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分别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忠、孝传统,这两篇文章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C.巴金的《家》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化与没落,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它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匠地位。
D.莎士比亚的《高老头》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它是《人间喜剧》的序幕,年轻的大学生拉斯蒂涅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之一。
命题思路点拨 选择D 预计难度0.7 命题意图
一般文学常识题目的命题方法是三个中国文学常识和一个西方文学常识搭配比较合适,但本题有意将B选项也变成西方文学内容,加大了题目的区分度。文学常识的干扰性选项设置方法从易到难有
1、作家国籍错误,比如欧亨利的国籍被改变成俄国,但难度较低;
2、作家代表作品按照相似性原则推写一至两个,好像应该是作者写的,但实际不然,具有较大迷惑性,比如将曹植的《白马篇》混入到曹操的代表作之中,看似合情合理,实则考察学生对知识细节的掌握程度。
3、有意在答案选项中加入较多带有数字性的信息,因为具体年代和时间段的记忆是个人记忆最薄弱的部分,加入这些干扰性因素会使题目迷惑性增大。比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0余首,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这样的选项,但一般来说,这些涉及到具体时间的文学常识不应作为错误选项,仅作为考察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干扰性选项,除非考察的时间非常重要。
题目精解
很多同学会神奇地发现,国家玮《一套卷读懂做会高考语文卷》中基础知识 部分文学常识题竟然与这次海淀一摸在错误内容上完全一致,仍然不足为奇,英雄所见略同。之前我命制的题目是 A.曹操,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白马篇》等,人称“幽燕老将,气韵沉雄”。B.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短篇小说《警察和赞美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老舍,其小说《骆驼祥子》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D.巴尔扎克,其作品《人间喜剧》系列,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这道题稍微将D选项一改,把巴尔扎克变成莎士比亚,就成为了错误选项了。一般容易出现的设题点出了在上面命题意图中提到的之外,对于学生来说,西方作家的国籍问题;中国古代作家的代表作问题都是容易设置错误点的地方,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时一般涉及考察文学常识中的时间类型题目都不大可能出现错误,除非是常识性时间,考生在作答时不要被大量出现的时间吓住。
5.下列一次在画线处填入的语句,语意和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天津杨柳青年画采用的是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人们称之为“半印半画”。它的制作方法是先——,然后——,再——最后——。没衣服画都是由画师手工制作的。它将版画中的刀法版和手画的笔触感融合在一起,具有独特的风格。
1印出图画2装裱成画3用手工将纸上的轮廓描绘涂彩4刻出木刻图案样板 A1342B3421C4132D1423 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0.72 选择C 命题意图
本类题目一般出现在基础知识选择题中的第五道,题目难度应控制在0.7左右,让学生以较轻松的答题心态进入到下面第二大题文言文的作答。从本质上看,此类题目考察目的有二。第一,考察学生心理素质,因此有必要在命题时将文段长度拉长,给人以繁杂之感,但选文内容不宜选择如社科类阅读题一样离学生生活较有距离的文段,以常见和使用为标准即可;第二,突出考察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对语段的重新组织实际上从反面可以看出一个人在正常表述时的状态;能够在平时按照正常逻辑较可靠地讲清楚一段话的学生应区别于那些在言语表达时基本逻辑混乱的学生,这样的命题思路可以较好体现高考的选拔性原则。因此,命题此类题目时,除了有意加大文段长度制造阅读障碍的同时,可以考虑在每个被打乱顺序的小分句的设置上使用提示性较强的词汇,给学生最大的逻辑提示这有些类似于数学题目中的“巧解”。这样本套题目就有了更大的区分度,将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逻辑能力差,需要逐句阅读被打乱的小句子并花费大量时间思考整合者;第二类,有基本逻辑能力,但仍需要逐个句子阅读后才可能做出判断者,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第三类,有较好逻辑能力,并能够通过观察选项组合特点迅速推知答案者,如果用巧解本题作答时间应该不超过45秒。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鄞有高世之士,日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揩,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兄夫幽姿劝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帮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案。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取材于元戴良《爱菊说》)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齿:并列 B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咎:过失
C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错:指责,批评 D菊有贤友之象象:这里指特征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之贤之
B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花,又为之徘徊花下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C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8.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能够表现骆先生“气节刚正”的一组是()1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 2以故世之世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望行交者
3当天气始萧,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巡行圃中
4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 5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 A134B124C234D235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反省自己。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和渴求之心。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第6题0.2第7题0.5第8题0.68第9题0.58 选择第6题C第7题B第8题B第9题A 命题意图
文言文选文出处比较广泛,按照常规要求以史传类作品居多,少数时候可以出现先秦诸子文及其他如墓志铭、。选择史传类作品时,一般出处可以考虑《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但从语言上讲,《史记》和前后《汉书》等因时代原因稍显古奥;明史又稍显浅易,因此南北史、新旧唐书、五代史以及宋史成为命题首选,难度适中,尤其写人物的传记常有正气;而宋齐梁陈则阴气偏重,很让人想起鲁迅关于中国历史吃人的论断。命题人在选择材料上不可不仔细查考并应具有相当的古文功底,但同时必须对整个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包括古代政治生态及历朝历代文气)有所了解,不必读全《二十四史》,但可以参考清代学者如钱大昕等人著作(比如《廿二史考异》)或选读司马光《资治通鉴》,都可对每个朝代文气以及士人风貌有自己的判断,文言文选材不当可能出现误人子弟、贻害无穷的结果。另,为了增强命题人基本文化素养,可以选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论》对中国基本文化问题的转换有大致了解,进一步希望有更深入研究者应再阅读汪晖《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等书目。
考虑到目前中学生古文水平整体偏低,命题既要起到指挥棒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不宜在本部分考察过难的题目,应在命题时着重考察学生基本古文能力(主要是词语积累与语法),着重强调对考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察。第6小题一般是词语解释,不宜出现偏怪词,尽量结合学生语法考察词义是比较好的命题思路,比如本题实际上是考察名词活用问题,偏重学生基础能力,难度不大,但考得很扎实;第7题一般设置一道虚词意义用法考察题,将选文与课本中的某些句子进行对比,最好体现知识迁移能力,还是强调对考生语法能力的考察。平时训练时,应打破对语法教学的不屑,不能为了求得所谓的素质教育或新课标,让学生连最基本的古文语法都不甚了解,传统的文言虚词教学应该以比较扎实的方式进行,这十几个虚词,学生既应该掌握其义项,同时又应该了解其每个义项的例子并进行背诵,实际上文言实词可以采用理解记忆的方法,在阅读中这往往并不是真正的障碍,而文言虚词实际上对一个人能否读懂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言背后的思维问题也就是语言哲学问题十分关键,因此考生应该在虚词学习上更花些功夫,努力将文言语法(其实很多情况下与学生英语语法教学内容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学好,这样才能应对此类试题。
8、9两题的命题方法和做题思路也可以参考下面社科文选择题的命题方法。
题目精解
6、C 本题具有极好区分度,充分体现出命题的选拔性。干扰性选项为A,一般学生在做题时候会习惯性地将不齿与他们熟悉的“不耻”联系在一起,更关键的是,本题这个位置按照“不耻”的意思解释还能解释的通。大部分学生容易将其理解成看不起、看不上、不愿与之交流等意思;而实际上,齿的本意就是像牙齿一样排列,这里就是指并列。本题错误选项为C;按照汉语语言的对应原则,相错应该与前面的相磋对应,而考生容易知道切磋的意思,切磋之意肯定与所谓的“批评”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容易看出C是错误的。本题预计难度为0.2左右。
7、B A项明显“贤之”是名词动用,与第一个贤的名词属性在用法上不一样;C项第一句“且”表示并列,而后面的“且”则表示递进;D项较有迷惑性,表面看两个“所”字都有名词性,不过第二个句子中所字本身就是名词;而第一个句字中,不是“所”有名词性,而是它后面的那个动词“爱”因为被放在了所字短语中才具有了名词性,所字本身就是“所字短语”中的构成部分,它不是名词。
8.B 9.A 【参考译文】鄞州有一位超凡脱俗的读书人,叫骆以大先生,(他)相貌威严,气节刚正,举止严厉,言语率直,学识广博,见闻丰富,特立独行,不与世俗之人应付周旋,(如果与他)一句话不投机,一件事情不和洽,他就会不高兴地离开,一辈子都不再(与世俗之人)同列。因此世间的读书人,很少有人能合乎他的心意,(而骆先生也)以同这类人成为知心朋友为耻辱。然而骆先生唯独把菊花视为好朋友。
每年都会在他的小斋外面,成排成列地种上几百株菊花,春天锄草,夏天灌溉,秋天的时候就把菊花的枝干编起来,像屏风一样地排列着。当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菊花盛开了,他就披上鹤氅,戴上折角巾,拿着九节杖,漫步园中。看见菊花那隐而不露的姿态、刚劲不阿的气质,看见菊花迎风傲霜,就想到磨砺自己的节操,身处艰难困苦而不屈服;看见菊花(即便是)长于泥土,(也开得)纯净金黄毫无杂质,就想到要保持纯正的本色自我坚守,让君子敬仰,让小人畏惧;看见菊花早上培土晚上盛开,不与其它花竞争,就想到自己也要举止谦让,谦退可以没有过失,进用会有所悔恨;闻到菊花那甘甜的味道,芳馨的气息,看到菊花那高洁的品质,耿介的性情,就想到自己也要积蓄力量,待时而发,生活在俗世之中洁身自好,不与平凡庸常之辈在这世上为伍。所有这几种品质,一旦自己有跟菊花不一样的,就因此徘徊于花前,或抬头观望,或低头沉思,又惭愧又自责,一定要达到物我两忘,彼此亲密无间的境界,然后跟这些菊花相守在寂静的窗边,一起相伴到草木凋零的时节,就如和自己的朋友用道义相互切磋,用德行相互砥砺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已经与菊花完全相通,自己也仿佛化身为菊花了。像这样,菊花啊,先生啊,真正成为贤友良朋了。
菊花只是具有贤友良朋的特征,先生尚且这样喜爱它,更何况世间的贤能之士呢?所以,世上没有贤能之人就罢了,有就一定会被先生喜爱,就像喜爱这菊花一样。先生喜爱贤能之人的心意,难道真的与喜爱菊花的心意有什么不同吗?唉!菊花不能把自己当做贤能之士,只有先生认为它贤能;士人不能知道自己不贤能,只有先生能知道他不贤能。贤能之人我就爱它,不贤能的人我就远离他。唉!哪里有像菊花一样贤能的“陶潜”同我一起谈论先生的交友之道呢?
第Ⅱ卷(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阅读延伸题:文中“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句表现了骆先生处世之道,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0.55 预计区分度0.68 命题意图
本题有意将区分度也做了预计,意思是强调该类题目虽然整体难度并不大,在设问上也非常清楚,但却可以因为学生在作答时的表述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答案内容,评卷人依据学生的不同答案即可较好区分出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所以虽然难度并不算大,却应该有着较好的区分度。很多命题人对“阅读延伸”这几个字理解不妥当。应注意,在满分10分的题目中,应有2分左右分配给“阅读延伸”中的“阅读”,即根据文章本来内容或文章主题作答,这部分学生是不能谈个人观点的;之后的8分分配给“阅读延伸”中的“延伸”,此时学生必须根据原文内容向更深入一步的观点进发,否则如果仍然仅仅依据原文回答而没有个人“延伸”出的观点,也不应视作高分答案。给定答案说明时,命题人一般应明确指出考生答案特别是对论点的分析一定不能是对论点简单的重复,特别是对论点翻来覆去的正反论证,这样有凑字之嫌,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令人遗憾的能力缺陷。正如作文命题与阅卷中我们极力反对学生套作一样;阅读延伸题目我们极力反对学生为了写满200字而拼凑答案,我们要求学生在对论点的论述过程中能够在逻辑思维上做到层层递进,将论点从不同侧面详细论证,而不是反复强调论点,这是阅读延伸题目的基本要求。另外在答案设置上,举例部分一般占到2—3分比较合适,很多学生不会论证,直接以举例方式开始“延伸”,这是基本说话能力的缺失,不懂得将一个观点完整的说完需要论点—论证—论据—结论这个过程,而仅仅只有论据,这样的答案一般给分2—3分比较合适。总是,随着北京卷阅读延伸题目的逐渐成熟,我希望命题者在给定答案的时候能够进一步详细起来,不要将对考生答案的最终裁决都压在阅卷人那里,让考试信度最大程度得到保证。
题目精解
要点:从文中举例恰当(1分),概括说明骆先生的处世之道(2分);谈看法观点鲜明(可正可反或正反结合)(2分),分析言之成理(可举例分析,也可说理分析;以例代析、说理分析不到位酌情扣分)(3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
1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名。(5分)
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0.6 命题意图此类题目易出,需注意这类文段尽量增强难度,最好选择先秦时间段前后的文段。
题目精解
5分“/”为必断处,对2处得1分,9个全对得5分。“//”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对不得分,断错也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两处扣1分
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译文:(被称为)九里松(的名胜),现在只能见到一两棵松树,像飞龙劈开天空一样,显得苍劲而雄伟。遥想当年,万松苍绿,直插云天,松涛声比钱塘江的潮水还要雄壮,而今已经化为乌有了;再过千百年以后,沧海变桑田,恐怕连北高峰顶都会出现螺蚌壳呢,还用问松树有无吗?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本题略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7分)卖花词 高启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馀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卖花郎的花与众不同,枝叶繁茂青翠,花朵鲜艳美丽,花期也早于其他人家。B.卖花郎担着花担一路走来,脚步如春风般轻盈,他的叫卖声引来美人出帘买花。C.日暮之时,卖花郎卖花归来,只有蜂蝶相随,他因担有余花,心情孤寂而无奈。D.诗的结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意蕴丰富,给人启迪。②有人评价这首诗“亦俗亦雅”,请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一特点加以分析。(4分)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0.65 答案第一小题选C 第二小题
要点:①指出本诗的“雅”、“俗”之处(2分,雅、俗各1分)。②具体分析其中的“雅”、“俗”(2分,雅、俗各1分)。雅俗兼备的可综合分析。
答案示例:我认为本诗的确如此。本诗的所谓“俗”是指它的语言,明确清理,通俗易懂,例如作者在描写卖花郎花与众不同时候说花朵鲜艳、花期比别人早;卖花郎担着花叫卖,脚步如春风;日暮担花回家时候的轻快等等,都明丽自然,毫无雕饰,给人一种朴拙的美。所谓“雅”则表现为它的主旨,特别是运用对比手法,将朱门几度更改,人事变换不定,荣华富贵如沧海一束的轮转与卖花郎逍遥自在了无牵挂的快乐进行对比,含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这样的丰富意蕴应该是本诗的所谓“雅”。
命题意图一般要求古诗文选择题目无需特别难,考生可以借助选项中的正确内容适当理解诗歌,也实际上也是命题人对考生变相给出的福利。注意古诗文中的“反命题”策略很重要,像山水、田园、一般战争(边塞)诗歌尽量少在高考类题目中出现,因为此类诗歌是从小学语文到初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核心所在,大部分学生对此谙熟,实在不具备好的区分度,也不利于高考指挥棒对学生古诗更高能力的指挥作用。汉语言文学之美,可能正是在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这部分,选诗中有意用典的目的在于希望唤起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元典的重视,真正让语文回归文气。语文功底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实用性;
二、文学性,前者在基础知识有很好体现,而文学性则必须在阅读部分体现出来。因此,反命题的意义重大,同样着眼于战争,可能更为深入的考察具体战争时代的题目会更多一些比如南宋金、南宋元、金元、明清、唐吐蕃、西汉匈奴等设定具体历史情境的考察形式会更多。同样着眼于诗人个体情感,可能伤春悲秋、孤寂愁闷要比仕途失意更多。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策略性的命题方式。还有一种可资参考的命题方式则是选择一些学生学习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诗人、词人,但有意绕开其常见的写诗、作词套路,比如李白,有意在考察中出现山水、思乡之外的李白的诗歌(参见2010年北京、山东考卷,2009年江苏考卷),让李白的象征诗出现在考试中。最后,还可以在诗歌体式上进行反命题,比如北京卷在考试中曾出现过考察《诗经》中诗歌的情况(2007)也曾出现过考察不太常见的叙事诗(2011)等情况,这都是很好的命题思路。
经验积累 在作答上,学生应该从对诗句的翻译、加入诗歌风格或手法、加入诗歌情感等角度全面作答。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很多学生知道要从上述三个角度答卷,仍常常出现失分问题,原因是具体细节掌握不够扎实。比如关于手法问题,很多学生比较谙熟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等常规手法,但实际上按照考察频率来看,这些年对古诗手法要求是逐渐提高的,出现最高的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细描、正侧面描写结合等手法,而这些内容很多考生是不清楚的。尤其是对比作为答案,历年大量试卷都作为标准答案出现,应该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而对比在给定答案时,为了照顾考生,一般会写成对比(反衬、衬托)。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还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有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和天星桥就是这样。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大自然就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
(取材于梁衡《山水为何有美感》,有删改)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自然万物给人以无穷无尽美感的原因之一,是其本身包含着对称、和谐、奇巧等诸多美的要素。
B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各种美的要素以及创作的灵感。
C小石潭的凄清、岳阳楼的阴晴、荷塘月色的宁静是文学家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产物。
D自然中的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组合,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可再造,也不能失而复得。
15.人为什么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5分)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14题0.6515题0.5 答案14题D 15题
人所以能够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是因为自然景物的美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呈现出无穷无尽的美)(1分);人能够观察发现自然景物的美,产生美感(1分),并能够经过思考(1分)将美感上升为与自然景物特点相应的情感(将美感转化为美好的情感)(1分),还能够悟出其中的哲理美(逻辑美)(1分)。
命题意图
此类题目在现代文考察中呈现越来越注重考生真正阅读能力的趋势。也是就说在命题时,一定要注意部分考生可能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用他们在英语阅读中已经习惯性了的定位答案区间的方式找到所谓的上下文等方法,在读不透彻的前提下也能够大致作出题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高考题目绝无什么信度可言,选拔出的学生一定是高分低能的。所以命题时最好是避免出现让考生看到上下文之后就可以直接照抄得出答案的情况。要给考生这样的印象,整个社科类论文的基本特点是论点明确,并在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的,论证即是围绕着中心思考又是层层递进的,不能仅仅靠抓住所谓的关键句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才能够逐渐培养出来。
题目精解
如果考生能很好理解上面命题意图中的解读,就会发现,15题就是这样。题目设问来源于原文的最后部分,但是答案的分布是在整个文章中的,考生不可能仅仅依据看问题句的上下文来得出答案。并且本题被赋予高分值,共5分,命题人希望考生能够非常详细地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尽量依据原文并适当删减后得出结论,这样既考察了学生对文段信息的筛选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语段表达能力。五个答案分别来自于文章五句话的整理删改:
第一,将“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就成为“所以能够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是因为自然景物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将“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进行删改整理成为“人能够观察发现自然景物的美,产生美感”;
第三,将“人们还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等内容进行整理成为“人能够经过思考,将美感上升为与自然景物特点相应的情感,还能够悟出其中的哲理”等内容。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看麦熟
肥沃的关中平原,向以盛产小麦著称。从头年冬到次年春,走到田野上,那儿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不再是绿毡了,而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纷纷成了贵妇人的床上之物,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高度,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有那么一天,麦稍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这一变化是一种信号,它强有力地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丽的心。
婆娘是关中农村特有的名词,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作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有人情味和人性美,是一种极致。
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去看望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也理解她们,公婆也理解她们:要置办什么,就让她们置办去吧;要什么时候走,就让她们什么时候走吧。咱关中不是有这样的俗话吗:“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如此,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大体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曲线有了色块的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是被馨香所浸透。
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秦腔。就是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他们的心坎了。
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的急切的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她们的这些鞋踩下的脚印,千姿百态,千姿百态都是情,都是爱,情和爱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里,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不能不停下脚来。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的,竞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的满口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地灿烂。但绝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都不是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了。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爹性子急,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这回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啊。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他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婆娘,婆娘的心理有多少牵挂啊!
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最古老又最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动着,辐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看麦熟”是文中所描写的民间风俗,它展现出关中婆娘的万种风情,也是文章叙事、写人、抒情的线索。
B作者笔下的人物多姿多彩,婆娘们热情洋溢、充满活力,丈夫、公婆通情达理,娘温和善良,爹严厉无情。
C文中所引《诗经》的内容,表达念念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作者解词含蓄揭示了“看麦熟”这一风俗的内涵。
D本文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表达了作者对关中大地丰收景象的无限喜悦之情,从而鲜明突出了歌唱丰收的主题。
E关中婆娘们看麦熟的情景,宛如一幅生动鲜活的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17.文中反复描写了关中大地麦熟的景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18.文章结尾说,“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辐射出最亮丽动人的光彩”,对这句话你如何理解?请简要作答。
19.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请概括本文“看麦熟”这一民间风俗的特点,并联系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见闻,谈谈你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与思考。
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16题0.817题0.3518题0.3519题0.519题区分度0.75 答案 16题BD 17题
作者反复描写麦熟景象,突出了关中大地丰收的景象(1分),表现出关中大地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1分);贯穿起婆娘们“看麦熟”的过程(1分),充分展现了她们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1分,如答出孝敬善良、纯朴勤劳、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等其中的两点,便可得分);麦熟景象与婆娘的美好形象交相辉映(1分),饱含作者对我们民族勤劳纯朴本色的赞美之情(1分)。
18题
婆娘们身上所具有的孝敬善良、勤劳质朴等美德(1分,答“人情味、人性美”也可得分),在“看麦熟”的过程中充分彰显(1分),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人情美、人性美)的传承、弘扬(1分),表达了作者对关中婆娘的赞美之意,也蕴含了作者对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讴歌之情(2分)。
19题
参加前面文言文阅读延伸分析即可。评分要点:①特点:古老而鲜活(传统与现实结合),充满人情味、人性美。意思对即可(2分)。②观点明确(2分),③结合阅读积累或生活见闻恰当、具体(2分),④分析具体合理(2分),⑤语言顺畅,表达清晰(2分)。
命题意图
正如人都要有灵魂一般,阅读文章毫无疑问也拥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一言以蔽之,就是象征。弗洛伊德阐释文艺作品的发生时,意味深长的将其归结为作家的白日梦,一切文艺不过是梦幻而已。文学,特别是出现在高考中的现代文,总是最习惯于将抽象的理念、意识借助某种具体的物象进行传递。借用一个烂俗的例子,当我们想要表达“我爱你”这类抽象意思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愿借助“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斯煽情的言语来表达。“月”作为一个具象此刻成为“爱”这样一个抽象名词的替代,因而,我们说“月”成为一种“象征”。请历数这些年来的高考现代文试卷,05北京《合欢树》,史铁生先生希图传递出他对深沉母爱的颂歌,却只似乎平淡地让一个“合欢树”闯入读者眼帘——“爱”太过抽象,而当年史铁生与母亲合种下的树却蕴藉而含蓄地飘散出母爱的味道;06全国二《绵绵土》,牛汉先生对故土的依恋动人心魄,依恋是抽象的,无法言说的,但绵绵土却是那样踏实、一丝不苟地横亘在先生心中,当对故乡的眷恋被置换成对绵绵土的眷恋时,我们再次看到“土”作为具象的象征意味。历数这些年来的题目,似乎足够说明问题:2010北京《海棠花》;2010全国一《灯火》;2009北京《司马祠》;2009全国一《彩色的荒漠》;2009全国二《岳桦》;2009山东《记住回家的路》;2008北京《碧云寺的秋色》;2008全国一《阳光古道苍凉美》;2008全国二《马樱花》;2008山东《灯火的温情》„„“海棠花”、“灯火”、“司马祠”、“荒漠”、“岳桦”、“路”、“碧云寺”、“古道”、“马樱花”,千差万别的题目背后总有一样东西似乎是不变的,那就是它们几乎全部都是生动而具体的“物象”,而他们背后一定又都具有着抽象的象征内涵。我无意再翻箱倒柜找出更多例证在这里铺陈,想说的只是,五六百套卷子看下来,“象征”作为一种最容易被忽视却最为本质的表现手法几乎占到九成甚至更多。抓住本质,一切似乎都明朗起来。象征的好处在本套题目中是以如何理解题目的形式出现的,问法是题目有什么意图,实际上意图就是好处、目的、作用等等表述,都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说法而已,象征的作用为:
一、使得文章表达得更为含蓄,更有艺术感染力;
二、象征物构成文章的行文线索;
三、通过写了象征物,表现了文章的主旨。这里需要注意,一定不能冒着省事的风险只作答上述纲要,而是结合原文内容,比如象征物在这篇文章中是指什么,表达了什么,都必须说清楚,否则得分仍然会偏低。
信度、难度、区分度的最终达成一定与考题标准化密切相关,考题一旦标准化,题目类型就比如走向趋同化,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做到标准。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省份,无论是单独命题还是自主命题;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旧课标,在现代文命题思路上不是呈开放化,反而渐次走向趋同。倘若非要点破其中玄机,只能说,就语文考试学来说,现代文阅读可能设置的题目类型实在也仅此四类——词句理解、内容分析、鉴赏、观点评价。我们不妨说得更细致绵密,彻底揭开命题背后的潜规则。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其题目难度依然是0.7左右。这意味着,考生只要在文中将需要解释的词句进行定位,并依据文本提示判断答案是在定位完之后的上文还是下文的两至三个句子就完全可以了。从语文考试学的角度来看,难度控制在0.7上下的题目绝不可能以段落或篇章为单位确定答案,而只能以独立存在的句群为单位。如果想得满分,考生所要做的亦仅仅是将定位完了之后上下文两三句中的关键词(一般就是名词或形容词)找到,并重新使用它们造句。这样的思路对付一般的词句理解题绰绰有余,再次强调一次,因为难度决定答案范围,这是语文考试学中必然的出题规律。反复强调过,这样的题目是考试必出的,无需多引更多省份的卷子。本套题第二道现代文题目是一个内容分析类型,照我的说法,考了二十年,几乎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第二类,特点;第三类,两段关系。从语文考试学上来看,难度普遍维持在0.5左右,且提问方式多样,但归结起来就是上述三种。有意思的是,在标准化考试重压下,出题渐趋保守的今天,命题人似乎越来越不愿变化这些花样。随便举些例子,我们经常看到的问题是这样的:如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请分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的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特点等等,等等。如果说,解题的过程是反命题,那么命题人在出这类题目时,不过是将文章划分为若干层次,依照这个层次分别给出答案点数。一般意义上,规律是5分以下的时候,一点一分;5分以上的时候,一点两分,照此,学生直接划段,并按要求从各段特殊位置句中找到答案并依据题目分值答点即可。难度是0.5,不上不下,扣分一般就是因为漏点,明了给分原则,也就不难了。
题目精解 17、18题解题的关键问题,在于考察内容究竟是着眼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还是学生的背诵能力。在之前的命题交流会上,我们听到了太多教师的抱怨,很多所谓培训机构的老师在讲授现代文阅读题目的时候,通常告诉学生们一些快速突破的“大法”。比如所谓“不用看懂文章,就能做对题目”。针对此,我们特别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思考一个问题,阅读教学的本质究竟是让学生通过所谓的大法,背诵诸如什么“承上启下”、“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现成答案还是让学生在两三道题目中向阅卷者展示出自己基本的语文能力。当语文最终沦落成为得分工具时,当那些通过记诵答题模板的学生得分竟然比真正读懂文章的学生还高的时候,显示出的一定是命题人的失败,是我们选拔机制的根本错误。考生通过本题的答案给定方式可以明显看出,在传统的作用(鉴赏)题答案中,一般老师会给出结构、内容等作用,但本题有意避开这些常规的答案,仅仅给定三条主旨(或情感),原因就在于让考试结合原文,考察是否真正看懂文章。换句话说,之前大家背诵的“通过写——表达了”这个模板还是有用的,但老师关键要在你的答案中看到你是否能够通过读懂文章答出表达了之后的东西。
说到底,本题是不折不扣的反命题。但是需要注意,本题意在纠偏,诸如“构成全文行文线索”等字眼有意在给定答案时被命题者略去,换成了一个新说法——贯穿起婆娘们“看麦熟”的过程,后面的另外一份,是对这个说法的分析。就是说,答题可以有框架,但现在对这个框架的说明是要求非常细致的,必须结合原文的。
面对今天的这些如此详细的答案,很多学校教师一定会觉得非常诧异,我们有意在给定答案时候规避了所谓的“采分点”式方法不代表今天北京卷高考也会如此,我们只是想提醒广大考生,一定先充分展现出你对文章的真正理解,然后才是其他,这也是这样给答案的良苦用意所在,虽然这样做在阅卷时会带来一些困难,但仍然要坚持,因为这是唯一保证考试信度的下策。
六、本大题共1题,共60分。20.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诗人说,“白的花生死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的确,生活中有人偏爱白花淡茶般的素雅,不喜欢绿叶浓酒的热烈;其实,也有人偏爱浓酒绿叶般的浓重,不喜欢白花淡茶般的清淡。这两句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预计区分度0.58 命题思路点拨
介入学生作文教学的维度很多,但必须具备可靠的突破口。高考作文特别怕的就是套作,与套作相类似的就是毫无意义的作文套路式教学,甚至夸张地将800字中每个句子写什么都给学生规划好。阅卷人不傻,一眼就能够看出这样的所谓行文套路,一定不会给出高分成绩。另外,考生不能只擅长一种材料的写作,而应同时应对考试的多种情况,一般来说,在真正考试中个人经历、时事评论、文化文气三类文章都有可能出现;尤其是后两类,比如之前考过的2011北京作文的时事评论类文章,就另当年很多按照07、08年准备隐形翅膀的同学吃亏不少,要时刻记住考试的反命题。另一类反命题是文化、文气类,主要针对现在作文教学和考试中的偏向,学生作文越来越像政治评论;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感动中国、奥巴马、乔布斯比比皆是,但就是没有像样的文人文气,针对这样的情况,也会非常有针对性的命题,考生必须做好准备。首先,必须认清,考试作文材料或题目大致可以归纳为时事时评类和泛文化哲理类两大块。前者如今年的全国二由代买彩票引发的调查、北京卷对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金牌的看法、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等;后者如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回到原点、这世界需要你、旧书等等。审题立意来说,特别是对那些时事时评类题目,在正面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展开反向思维进行立意是考试取得高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精讲一道题目,如江苏卷的“拒绝平庸”,实际上,就完全可以在正面立意个性重要的基础上把论题进一步推向深入,“拒绝平庸”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开放的主语,考试完全可以由此自问“拒绝平庸”一定是人生通向成功的通途么?“拒绝平庸”在另一层的维度可能是忽略生活中的平淡之美,因此完全可以在“拒绝平庸”一定是人生的正确选择吗,这样一个反思的维度深化自己的文章,在发展等级的深刻、新颖等角度切中给分点。另外,一定在平时阅读和积累一些充满文气的、言说精美的片段记诵,语文作文问题说到底还是文学问题,从阅卷者的年龄构成、知识结构等方面看,那些充满文学气息的文章必然受到追捧,学生可以绕开常规例子如李白、苏轼、司马迁;充分在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如老舍、沈从文、柳永、米兰·昆德拉、海德格尔等文学、哲学家的故事润饰自己的文字,只要根据不同题目具体做些调整既能够得到高分。
试题精解
本题直击学生弱点,要求学生作出带有文气的文章,关键看积累。下面是命题者自己根据题目要求所写的“下水文”,供考生参考。
“美的极致是令人陶醉的圣境”(川端康成)——题记 恬淡中的浓烈
“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品读这样的诗句,一种难于言表的娴静之心渐渐浮上。然而,表恬淡的境界并不真正意味着消沉,在恬淡如茶的环境中,那些对生活和世界充满了爱的人仍然在内心最深处秉有着如浓酒一般的人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少次在灯下展读柳三变之词,总是颇为感慨。我总以为,那些潜藏恬淡的人生境遇,往往能够激发内心如烈酒般创造的强烈欲望,柳永身负才华,却始终不为人知,这种恬淡的境界正如是茶一般的。读前人的词,无论是温韦的花间派,还是欧阳修、范仲淹的那些写景之词,似都还未脱词刚刚兴起时的稚气,词调殊为平缓、短促。也许是因为内心过于的忧伤,长久地处于被人无视的境地,柳永之词则全用长调,在那些娓娓道来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故中,我们读懂了一个时代的美,这样的美是极致的。我赞赏很多学人将柳词的特点归结为“以身世之感打并入艳科”,在那些浮华背后,我见到的是一颗处处不为人知,但却依旧用自己的歌声唱出世间之美的高贵灵魂。人言“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我揣想,若不是生活中如斯的磨砺,如斯的苦痛,怎能最终成就柳词的极致之美呢?理解柳永的关键,想必必须要透过他那淡如茶的人生境遇中见到他内心深处那些浓烈如酒般的真情。
最爱读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总为那湘西的山山水水感动,似乎灵魂都被涤荡了。从湘西到北平,异地求学常常带来的是苦涩,看《从文自传》,知道刚来北平的沈先生,只能一个人租住在北大附近的小小公寓中,他甚至自嘲地为那里取名“窄而霉小斋”,我确信一个文学青年此时应该是无人知晓——这确乎是那种人生中如茶般半苦半涩的恬淡期。但文学的信仰一旦在心涧中勃发,便注定在恬淡中种下了浓烈如酒的情感。就是在这间小小的“窄而霉小斋”里,就是在这样被人看不见听无声的境地中,我们熟知的太多关乎湘西的传说、湘西的美流淌出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绚烂的神话。当“窄而霉小斋”中飘出阵阵书香的时候,我深信着看不见听无声,却依然可以有所作为,创造出美的极致。
此时,心中默念着川端康成的那句话。至极的美从来都无一个人的处境无关。哪怕人生处在如茶般的淡然之处,人们因着心中对美的追求,仍旧可以创造出那些撼人心魄的极致的美丽,那是如浓酒般醇厚的。
【2022海淀一模解析】推荐阅读: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07-24
佛山高三一模作文题目及解析07-30
唤醒海淀作文范文07-14
北京海淀小学排名08-04
高二海淀期中作文10-13
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协会08-02
海淀旅游形象宣传口号11-01
海淀区小学通讯录110-24
2024年海淀理综零模试题09-12
2024年海淀区高三二模作文试题及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