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市场研究

2024-06-18

生态农业市场研究(精选10篇)

1.生态农业市场研究 篇一

发展生态农业,市场推进比政府引导更重要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在座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徐捷臻。

我方的观点是:发展生态农业,市场推进比政府引导更重要。我国是农业大国,生态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市场前景可期,未来我国生态农业市场需求也非常广泛。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就必须从研究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关系人手。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供求矛盾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主要矛盾是供不足需,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总供给量,满足城乡居民解决温饱的需求。现在多数地方的城乡居民,已由温饱消费进入到小康消费。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和多样化发展,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必须由过去的注重数量增长为主向注重质量和多元化转变。

市场需求是一千变越,因而其供求关系只能是一个动态平衡。为了避免固供求关系变化而导致农业生产大起大落,就必须列市场的消费需求趋势作出预测,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持色产业和产品实践证明,特色就是优势,有优势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方辩友开篇陈词告诉我们,发展生态农业政府引导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央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果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而市场只起“补充”作用,那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明了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的总方向和主要内容:“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在《中国制造2025》文件的制定和近两年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

为什么说市场推进比政府引导更重要呢?

第一,没有市场拉动,企业不会有钱去研发,没有市场带动,规模不能扩大。第二,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围绕产品价值波动,优化资源配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质量。第三,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中仍然存在权力过大、管得过多即“越位”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官僚主义、经济腐败和行政低效率等弊端。第四,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事情该管而没有管和没有管好的问题,即存在政府管理“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与政府“越位”问题相对应,另外,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另外一方面突出问题,即许多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情,政府要么没有管,要么管得不够好,即存在政府管理“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必然会带来社会资源严重的浪费。政府主导的项目在数据利用上功能有限,依靠行政的指令上级下达,没有拓展空间,并且效率不高。“可是对于市场来说,它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盈利的动机,你给它一点阳光,它就会灿烂。”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发展生态农业,市场推进比政府引导更重要。

2.生态农业市场研究 篇二

一、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对于传统农业始终褒贬不一,很少有客观的评价。传统农业发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农耕时坚持按“农时”耕种,围绕“农时”进行经营开展农业活动。传统农业精华在于合理协调、用养结合、因物致用、多种经营。讲求的是轮作复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协调用地,提高用地效率。这种耕种模式,还能够抑制病虫害,对土壤优化有着很大帮助,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衔接和转换,维持了农业生态稳定,虽然产量不如现代农业。但对农作物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搭配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合理配置用地结构,且注重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而现代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注重发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因此,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现代生态农业应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通过融入现代技术,从而弥补传统农业模式缺陷,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发展建设目标应与区域总体规划目标一致,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具体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不仅要制定农业发展计划,还要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评价体系。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给予农业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使广大农民能够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事业中,让农民能够对生态农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从思想上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科学内涵。具体可采取措施,如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补助手段让农民对生态农业产生认同感。此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应积极融入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思想,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目标。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的核心在于“用”与“养”的结合,不是盲目使用土地。如不对土地进行保养,土壤质量和肥力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用”就先得“养”。而化肥使用不仅消耗大,效率低,且会造成污染问题。而有机肥不仅对土壤有优化作用,更能够增强肥力,成本也非常低。因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应减少对化肥的应用,也加强对有机肥的应用。此外,从农具角度来看,应加强对现代化农具的应用,但要选择环保型耕作机械,发展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完全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着明显保护水土、抑制农田地表扬尘等问题的作用,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应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线路,构建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单一农户分散、孤立,农业生产中所能够取得的生态效益十分有限,且不好管理,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以得到保障。如把这些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造农业产业链,不仅扩大了农业产销范围,增加了农业收入,同时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且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积极作用。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

三、结束语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支持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壤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中,应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思想融入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已成为世界农业大国。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耕地破坏、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耕地质量持续下降,肥力严重丧失,可耕地土地面积持续减少,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中应进行反思,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同时,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生态农业,控制破坏与污染。本文将针对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农业,传统农业,生态农业

参考文献

[1]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3,4(18):67-68

[2]骆世明.发掘传统农业实践精华,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服务[C].中国生态学学会,2015,4(18):67-68

3.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篇三

关键词:生态农业;特点;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2-2

0 引言

生态农业最早由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于1970年提出,又被称为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20世纪50年代石油农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石油农业是指农业对能源的利用和消耗来讲,其实质是利用高能量换取高产量。但是石油农业的发展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一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加重了世界的能源危机;二是,大量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操作,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迫害;三是,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們,农业的非理性发展已经不再适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随着国家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健康生活角度倡导产生的一种农业模式,是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使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治理、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系统。该系统能够长时间的不影响周围环境而且具有最大的生产力,它不仅可以避免石油农业的弊病,而且可以有效的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使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的发展,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1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就其性质来说,一般有下面四个特征:第一,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强调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因此,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第二,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三,生态农业是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了全面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层层把关;最后,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实现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并有效利用地方资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内外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2.1 美国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产品市场,美国的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者是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素和畜牧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经基因改良的作物品种及辐射技术。有机农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环保,如美国东南部的阿拉巴马州属于丘陵区,土地贫瘠而且水土流失严重,该州的生态农业发展围绕水土保持、养地用地相结合的方式。一是作物轮作,其方式有:棉花—豆科绿肥—棉花;棉花—豆科绿肥—玉米(第二年)—豆科绿肥—棉花(第三年);棉花—冬小麦—棉花等长期作物的轮作,土壤状况得到了改善并且提高了产量;二是休耕减产,因为农作物的过量生产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破坏农业资源,政府制定了农业休种补贴政策;三是免耕播种法,在棉花和玉米播种前,将前茬覆盖物杀死后不进行翻耕,直接开沟播种;四是使用有机肥料。

2.2 欧洲

欧洲的生态农业至今大约有20年历史了,并且在最近10年内发展迅速。(1)德国是绿色生态食品最为流行的国家。2001年9月,德国政府开始推出“绿色生态”计划,决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并在2003年制定了“生态农业法”为生态农业提供过度补贴。如慕尼黑郊区农村的“绿腰带项目”,该项目将该地区的农业、休闲、自然保护等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湖泊、森林、灌木区、草地和农田等的保护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荷兰是一个小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贫乏,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荷兰的农产品净出口额一直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这与荷兰的生态农业经营密不可分。如荷兰的比斯兰农场就是一座生态农场,每年可以得到政府7.5万欧元的补贴,年收入大约35万。(3)瑞典,瑞典是一个不适宜农业发展的国家,但是瑞典却克服了自然条件的恶劣具有领先世界的生态农业,在瑞典“绿色食品”也叫做生态食品,如瑞典的达斯迈登生态村,不仅房屋的建设都用天然的材料,而且拥有独立的供水或者下水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4)除上述国家外,意大利、丹麦和英国的生态农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2.3 日本

日本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大,但是日本的生态农业也发展的极为精细,在日本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五种:(1)环保除虫型;(2)再生利用型;(3)有机农业型;(4)立体农业型;(5)循环农业型。日本与欧美国家相比,虽然其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开发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却极快。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经营生产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园,平均每年有70万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如日本的长野县饭山市开发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开辟了四种观光模式:(1)生态观光农业;(2)生态体验农业;(3)观光游乐农业;(4)民俗体验旅游农业。

2.4 中国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5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县、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和111个生态示范县区试点,其类型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四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料,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系统;(2)南方“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它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生猪、果业生产结合起来,达到系统内能源、饲料、肥料良性利用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3)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它的主要形式是每户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者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可以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等;(4)西南区模式,该模式是在高出修建贮水池,实行高水高蓄,在旱坡地上聚土筑垄,在垄地先放有机肥,垄上种植怕渍作物、垄下种植蓄水作物,垄、沟定期互换,提高水的利用率5.4%和作物产量17%~24%;(5)城郊区模式,如北京大兴县留民营生态村模式,该村把粮食加工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饲料送至畜牧场,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送至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做生活燃料,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至鱼塘养鱼,一部分送至大棚作为蔬菜肥料。鱼塘的底泥又是农业果园的肥料,这样就形成一个多层循环利用,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良性循环系统。

3 结语

生态农业所要坚持的原则和生态原理是经济的发展应当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以现代科技为基础,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投入来达到自觉恢复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状态的目的。通过合理的开发以及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来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切入点,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与当地生态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虽然生态农业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各地政府也较为重视,但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与推广还远远不够。今后还应积极开展关于生态农业的基础研究,这样可以为生态农业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奠定基础。同时,我国政府还应当加强关于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这方面的技术服务水平,以图为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实际运行提供有效保障,进而能够更好地推动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原宝东.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2),43-44.

[2] 张晓丽.论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

(9):14-16.

[3] 段绪恒,武伟.浅谈生态农业发展[J].中国商界,2009,(6):

160.

[4] 何艳桃.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7):2809-2812.

4.邢台市山区生态农业开发研究 篇四

关于邢台市山区生态农业开发研究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邢台市在多年的太行山区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了开发建设山区生态农业的方向,为山区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不仅对开发太行山区有积极的意义,且对开发其他山区和平原的农业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作 者:胡献芬 李丽 高东琴 李岩 作者单位:中共邢台市委党校刊 名:社会科学论坛英文刊名: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分类号:F3关键词:邢台市 太行山区 生态农业开发

5.生态农业市场研究 篇五

2005年3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湖南”的号召。这不仅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指示精神的体现,而且是新时期推动湖南整体工作走上高效持续发展道路的总动员。生态湖南即是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将湖南省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湖南生态经济系统结构调整与功能整合、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群的发展,实现湖南社会经济的高效持续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因此,生态湖南建设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湖南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庞大的新型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工作的联动与集成。目前的湖南是一个数量型的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对促进生态湖南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再生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以兼顾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农业科技手段为技术支撑;强调农林牧渔及其加工大系统的结构优化,并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成一体化运作。

一、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剖析

1、湖南生态农业建设已取得的成绩

湖南省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田种植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之中。通过近20年的努力,湖南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理论研究方面,以湖南农业大学、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热心振兴湖南农业的同志,在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湖南生态农业过程中,论述了生态理论在农村庭院经济开发中的运用、多相复层生物群落在农田耕作制度改革中的运用,以及最佳生长区理论在指导作物合理布局中的实践意义;提出了生态短周期高效循环论、生态农业主链三维化理论;探索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机制;开展了户级生态农业模拟试验、农业生态系统质能动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生态农业的特色定位和生态农业产业化观点的提出,不仅为湖南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实践方面,全省已建立起3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和科研教学基点,并在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农业示范的新型农民。在他们的带动下,目前全省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已达30多万户;在长沙、常德、娄底、郴州、永州等市开始出现了生态经济建设水平较高的准生态村(生态农场),部分县市还相继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规划,更有江永、浏阳等县(市)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县验收。如今湖南省生态农业不仅从业人数逐年增多,而且在经营类型和模式的建立方面,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有的模式针对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运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理,以及生物种群之间共生互补的关系,将多种农业生物种群按一定的比例组配,使之既符合生物生长的特点,保证各个种群都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潜力,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恶化;运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化原理,借助一定的生态工程措施,把食性和生活习性不同、彼此并无直接营养联系的多种农业生物人为地“串联”起来,形成以强化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是湖南省生态农业实践中又一常见模式。近年来,还推出了一种高级的生态农业模式,即运用多条食物链网络化原理,通过相应的生态工程建设,把多个“食物链化模块”组装配套成一个经营规模较大的生态经济实体。这种模式由于进一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无效输出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生物能和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率,不仅在较大规模上增加产品种类和总产出、实现市场经济的高效益,同时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染,使农业生产成为既利用资源又无污染的自净生产体系。

2、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生态农业虽然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与广东、四川、江苏、北京等省市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办生态农业建设的气候。具体表现在:

(1)迄今为止,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对生态农业缺乏应有的认识,还没有把生态农业作为振兴湖南农业的一种现代化产业方式看待。不少基层领导,村干部甚至还没有生态意识,更不懂得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目的和技术措施,误认为恢复过去的“小而全”生产、简单的植树造林、单一的污染治理等等就是生态农业建设。

(2)全省现有的生态农业建设大多仍停留在户级水平,而且是停留在传统农业项目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组装,很少真正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工艺和生态经济后果来集成配套农业新产品生产项目、先进技术措施及现代经营管理方法。

(3)虽然省内农、林、水、环保、能源等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在生态农业研究、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工程咨询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没有将学术单位行为全面变成政府行为,因而缺乏统一安排,无法协调和配合,致使力量分散、工作重复,甚至有些研究还没有把农业生产真正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仍处在“养路工班,各管一段”的状况。

(4)由于目前全省还没有从上到下对生态农业建设作出统一规划和部署,不仅在整体上影响了生态农业在全省的发展速度,而且各地市县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有不少地方尚无可供农民学习仿效的生态农业示范样板。

二、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1、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业功能日趋多元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推动湖南生态农业建设必须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技术路线、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笔者认为,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思路应是:首先将湖南农业作为一个具有湖南农业特色的生态经济系统,并根据湖南农业特色整体打造需求、系统内各地农业优势资源特点和现有工作基础,将全省农业集成出4-5个各具特色且能互利合作的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然后,在各功能区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市场经济和生态平衡的规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食基础,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臵资源,提高现有耕地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各功能区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样,通过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效循环,各功能区之间良性互动,以及全省生态经济大系统特色整合与持续协调发展,把湖南省农村建设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农民富裕的小康型新农村,为生态湖南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作出贡献。

2、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目标

(1)近期目标(2003—2008年)以生态农业县(市)建设为重点,建立5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示范区,集成8种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重点建设10个生态工程,力争建立10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市)。基本形成合理的突出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布局,使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效益和农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中期目标(2009—2013)区域特色生态农业架构基本形成,区域内生态农业建设布局得到完善,基本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自然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农业进入稳定、协调的发展阶段,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省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3)长期目标(2013—2020)建成较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省,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全省农村建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经济活跃、农民富裕的小康型新农村。

三、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形成5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集成8种生态农业模式、实施10大生态工程。

1、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域

从全省生态经济系统功能整合的高度,全省要形成5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域,即:洞庭湖水生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常德市、益阳市和岳阳市),武陵山旅游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张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雪峰山林产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的怀化市和紧邻的娄底市、邵阳市山区),长株潭都市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长沙市、株州市和湘潭市),娄邵衡牧产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衡阳市、邵阳市和娄底市大部),永郴园林园艺生态农业区(主要涉及现在郴州市和永州市)。

2、集成运行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

围绕区域资源特点和各生态农业区特色的形成,在全省范围内要集成出8种生态农业模式,即:农田立体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经济动植物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湿地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水体立体养殖生态农业模式,山地旅游生态农业模式,生物质能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水土保护中利用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

3、实施功能各异的生态工程

根据不同生态农业模式集成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实施10大生态农业工程,即: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种植工程,生态养殖工程,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种养集成生态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工程,庭院经济生态工程,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工程,休闲旅游生态工程。

四、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1、统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其市场效果。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能满足多重需求的事业,只有统一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热衷于生态农业消费,才能形成一种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全力加速生态农业发展的大气候。为此,要通过各种会议、各种新闻媒介,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台开辟宣传生态农业的专栏和专题节目,使更多的人了解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生态农业产品的科学性,从而自觉地关心、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去。

2、统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

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具有臵业和公益双重性,而且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集成领导。为此,应在建立省长主持、相关省级领导参加的生态农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成立由主管农业的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教授参加的省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并在省农委内设专门的办事机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在省长联席会议指导下,负责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重大问题进行统一筹划与部署,督导各级政府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任务时,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对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应予表彰和奖励。

3、统一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涉及整个国土治理,农业各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特色形成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需要在各级生态农业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会同有关科研、推广、教学方面专家,从系统整合的高度和有利于实际操作出发,本着“先易后难、由小到大、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整体设计、分级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制定出《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和《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实施方案》。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资源背景及市场经济规则看,在制定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时,要注重树立区域特色主导产业,要强调一业为主多品配套生产,要突出标准绿色产品品牌打造,要实施因地制宜的产业化经营。

4、建立生态农业投入多元机制

为了适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对生态农业的投入,省政府要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外,还要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从而逐步构建出生产经营者自筹,政府导向资助、企业参与和金融机构贷款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生态农业资金投入机制。

5、加强湖南生态农业科技进步

6.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特色的研究 篇六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特色的研究

托普物联网在做种子农作物的物联网的同时,也在关注生态观光农业这一领域,生态观光农业未来也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要做生态光环农业采摘园的监测系统,就要首先了解生态观光农业的特点以及需求。

1研究背景

生态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生态观光农业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生活、生态功能,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农业文化为内涵,以观光、采摘、休闲、求知为载体,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可持续性的新理念、新思路。生态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加快,城市数量和规模迅猛扩大,市区高楼林立,人口拥挤,绿地减少,空气污染,生存环境空间日益缩小,加上生活和工作节奏紧张,使得很多城市人产生了返璞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考察生态,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欲望。

生态观光农业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比如德国的休闲农业庄园、法国的教育农业园、意大利的“绿色假期”、西班牙的乡村旅游、美国的休闲农场、日本的观光农业园、荷兰的现代农业园、新加坡的高科技农业园等,这些国家的生态观光农业己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农业等多功能型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较早的是台湾,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随着农业的转型兴起了观光休闲农业,现己形成了专业化和规范化的休闲农场。中国大陆生态观光农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首先从深圳开办荔枝园和荔枝节开始,以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郊区陆续发展了生态观光农业。

1.1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主要类型

中国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

托普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新时代!

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它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在我国,伴随双休日制度的实行,节假日的增多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向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0一一并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10500亿元,中国将跨入世界旅游强国之列。生态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将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三大亮点,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向多元化、特色化、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生产、生活、生态、服务等多功能的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的主要类型有:(l)观光农园。城市城市近郊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除了果品,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公园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3)教育公园。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馒头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 托普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新时代!

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土方习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生态观光农业中农业观光采摘园的特色,这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观光农园的变体。它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为观光获取收益。包括荔枝、柑桔、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属产地采果业型农业观光。采摘挖掘园则以蕃薯为主,兼及马铃薯、芋头、萝卜、胡萝卜、花生及竹笋等,农园在收获期间供学生和市民挖掘,让其接近自然,亲近泥土。生态观光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生态观光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生态观光农业中采摘园的发展,能够持续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

2相关概念的界定

生态观光农业中采摘园的规划与构建包括很多方面,是一个大的综合体,需要生态学、环境设施、景观美学等多个学科的结合。2.1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主要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按照内容和范围不同,观光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托普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新时代!

把农园观光、农艺展示、农产品提供与农村空间的出让等生产、经营赋予旅游的内涵。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布局,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游览、调剂性劳动、学习及享用新鲜食物的一种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扩大在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农村观光游览,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内容,为游客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吃、住、行、玩、购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满足他们对自然景现和乡土气息的向往。2.2生态农业观光园

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人工设计的农业艺术1995年,刘达华提出“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产品生产、艺术加工和游客动手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

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交叉型产业1996年,王仰麟提出“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交叉型新兴产业。对常规农业而言,它体现着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对现代旅游业而言,观光农业则是旅游活动向农业领域的拓展,从而开辟了新的旅游市场和领域。”

第三种观点虽然也提到农业观光园是把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但更强调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这种农业与传统农业有很大区别,是一种具有旅游功能的现代新兴农业。1997年,范子文提出“观光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1997年,刘军萍提出“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第四种观点认为观光农业观光园介于农业与旅游业之间,而偏重于旅游业。1997年,陈传康提出“观光农业是介于旅游业和农业之间而偏重于旅游业的一种

托普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新时代!

新兴产业,它应该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即以农业为媒体的旅游资源层面,接待服务设施层面,以及体现农业价值的农副产品销售层面。” 3目前生态观光农业中观光采摘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各种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参观、调查、走访和查阅相关报道,发现目前观光采摘园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经营者经营理念与顾客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城市人来到农村,触摸的是新鲜的空气,绿色的田野,感受的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舒缓的生活节奏。如果让乡村和城市都一样,差异性就不存在了。有些观光采摘园修建的高楼、饭店的豪华程度不亚于城市,使得旅游变成了城市居民在异地的城市生活,那么到这里来旅游的价值也就随之

不见了。

3.2经营者缺乏商品意识,没有自己的品牌采摘果园不属于稀有的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有地缘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周边都可以开发这项旅游,相当多的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因此,难以形成垄断型的竞争优势。目前到乡村去旅游已成为一个潮流,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采摘观光旅游必须重视品牌效应,通过突出重点,创立一批品牌,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只有通过突出重点.创造品牌,才能走上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采摘观光旅游的快速发展。3.3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

(l)交通问题。很多旅游者不知道应该怎样更方便、更快捷的到达旅游目的地。由于农村的很多地区没有定时、定点的公共交通,使得很多城市游客可望而不可及,无法实现自己到农村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

(2)食宿实施。农村食宿设施和餐饮环境的多数地方简陋,卫生条件不好,与城市游客的生活习惯相差很远,导致很多城市游客不适应,回头率较低。(3)软件建设。观光农业采摘园的服务人员的数量较少,素质较低,游客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游客心理感受不佳。3.4造成新的生态失衡

一些地方由于过度的开发,造成新的生态失衡较为严重。比如广东一些观光采摘园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利用陡峭的山坡种满果树,而且向园内的果树喷洒农药,不仅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还导致了水土流失,有些地方为了使更多的游

托普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新时代!

人方便驾车驶入,过度修建机动车道,导致森林稀有植物、动物稀有种群的衰落,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3.5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

受农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模式的制约,中国的采摘观光旅游还未形成参观、购物、旅游的一条龙服务产业体系。根据国外的经验,农业观光旅游区在半径为29.5千米的区域内才可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中国大多数的果园影响面积小于这个数字,造成了客源市场狭小,游客稀少。由于大多数农民自发经营,小团体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农业观光项目的多样化开发,因此,造成了产品单一,深层次开发不够,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3.6高素质的设计人员缺乏

目前旅游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设计人员,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具有丰富旅游从业经验的人员,他们尽管没有专业的理论指导。他们所设计的旅游产品,但往往能被消费者接受毛可是他们的设计有时会走入一种误区,没有考虑市场的变化和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现在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加入这一行业,他们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设计出的旅游产品往往脱离市场,无法为旅游者所接受。旅游产品设计人员应该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消费者所需要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才能从总体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7采摘园中人员素质及文化素养函待提高

调查中发现,采摘园中人员的素质和讲解员的讲解是属于旅游者比较看重而又普遍不满意的因素。目前,由于在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中,对人员选择时不够重视素质因素,且对人员缺乏培训和提高,加上部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商业意识过重,导致游客在旅游中对服务产生不满。

3.8游客对物质满足的需求多于对精神满足的追求

中国开展的采摘旅游不单是体味收获果实的感受,同时还享有收获的果实。有调查显示:不少游客对果实数量和质量的在乎程度远远超过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各采摘点均堆放着被旅游者采摘下而遗弃的水果,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4研究的必要性与目的意义

托普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新时代!

4.1研究的必要性: 观光采摘园是生态观光农业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它是充分利用果树和果品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景观,农业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的广泛参与、体验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以观光采摘为主,兼有塘边垂钓、山林野炊、园艺习作,享受田园乐趣,领略浓郁的乡土风情,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农业观光采摘园不仅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有巨大作用,而且具有协调人与自然体系的功能。观光采摘园区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以后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农业观光采摘园的兴起,展示了生态旅游农业之路,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目前农业观光采摘园存在着与当地文化和历史文脉结合上的不足:采摘园中民情民俗和风俗习惯等地方文化的体现不充分:采摘园中与环境设施的关系表现不佳;采摘园与休闲旅游业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围绕提出的问题作具体研究。4.2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生态观光采摘园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生态观光采摘园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提高生态农业系统中的生产率,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旅游资源的源头。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的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本研究从观光农业中采摘园特色与当地文化关系和历史文脉上;采摘园特色与环境设施关系上;采摘园特色与休闲旅游业发展深层次的关系上等方面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观点和具体的解决

托普物联网开创智慧农业新时代!

7.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篇七

秸秆和沼气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主要由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和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构成。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蔬菜大棚内或者外缘建设小型沼气池, 产生的沼气除了炊事用能外, 可以在大棚内通过沼气灯或者沼气炉燃烧, (燃烧时间一般在冬季早6:00至9:00) 起到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作用, 沼液进行1:1.5稀释, 结合浇水灌溉和叶面喷洒, 沼渣堆沤形成有机肥料留作底肥, 起到杀灭、抑制病虫害, 改善土壤环境的效应。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大棚内种植行处南北方向开沟, 要求沟深30cm, 单行种植沟宽40~60cm, 双行种植沟宽60~80cm。沟内铺设秸秆, 撒入菌种, 覆土, 建成农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该项技术具有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地温和气温、减少发病率以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四大技术效能。

2 配套技术及要点

秸秆和沼气相结合生态农业技术需要配套建设沼液稀释池、秸秆清洁池、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就是在每亩大棚外建设5m3沼液稀释池, 20m3蔬菜秸秆清洁池, 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适宜地区:秸秆与沼气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在蔬菜大棚、果园均可推广利用。要具备沼气技术工, 配备沼气服务网点, 建设区域有充足粪便、农作物秸秆。

技术标准:沼气池采用水压式钢筋混凝土圆柱型, 根据大棚地理位置, 选择合适的建池位置。为了保证冬季发效率, 最好在每亩大棚内侧山墙靠近前缘建设10~20m3沼气池, 进料口建在棚外, 便于投料, 水压间靠近稀释池, 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安装沼液滴管。

农作物秸秆反应堆应 (内置式) 技术上应注意5点:

1) 合理安排时间, 应在定植前10~15天完成秸秆反应堆建设。

2) 保证三足, 一是秸秆用量要足, 铺设干秸秆厚度在40cm左右, 大棚用秸秆量约为5 000kg/667m2;二是菌种用量要足, 大棚约为15kg667m2, 以菌种兑掺10kg/667m2麦麸或米糠, 加水8kg左右拌均匀予以稀释, 加水量以用手攥物料, 指缝见水珠但不滴水为准, 在20℃左右堆积24h;三是第一次浇水要足, 从棚内较高处将水灌入槽内, 达到秸秆吸水饱和, 上层土有水洇湿。

3) 沟的两端露出秸秆茬头, 要出槽10~15cm, 便于灌水、透气。

4) 覆土不宜太厚, 秸秆上面覆盖种植土15~20cm。

5) 及时打孔, 开始发酵后第四天, 顺着发酵沟以30cm一行, 20cm一个, 用12号钢筋打孔, 以穿透秸秆为宜, 以后每7天打孔一次, 一般要保证打孔3~4次。

3 效益分析

建设一个10m3沼气池需要投资在3 000元左右, 使用期限在15年以上, 秸秆反应堆需菌种、秸秆、开沟等费用在1 000元/667m2, 合计费用在4 000元左右。沼气池年产沼气380m3, 沼液20t, 沼渣6t, 年节约炊事、取暖、化肥、农药投入1 500元左右;秸秆反应堆为土壤提供有机肥, 节约肥料40%以上, 提高地温和棚温,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优质果率可提高20%左右, 实现增产35%以上。以大棚黄瓜为例, 沼气池和秸秆反应堆的应用, 年实现节支增收6 000元/667m2以上。

4 小结

沼气池与秸秆反应堆的综合应用是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资源化、生态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蒋和平, 何忠伟.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J].古今农业, 2004, (3) :20-27.

[2]吴刚, 苏瑞平.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1998, 9 (6) :665-668.

[3]林启才, 张振文, 曹意唯.一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及应用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 33 (11) :18-19.

[4]赵琦, 王守红, 孙坚勇, 等.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 2006, (5) :4-7.

[5]刘国胜.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研究及应用[J].甘肃农业, 2010, (8) :53-54.

[6]骆世明.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3) :1-6.

[7]白和盛, 张家宏, 王守红.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新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2 (9) :29-30.

[8]冯慧来.”五位一体”无公害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及应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1 (3) :17-20.

8.丹东生态城市与生态安全研究 篇八

【关键词】生态安全 生态城市 丹东

一、丹东率先建设生态城市

(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013年,丹东全市绿化覆盖率为38.8%,宽甸县、振安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丹东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1平方米。全市自然保护区12个,面积3112.1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处);风景名胜区14个,面积1410.4平方公里;森林公园7个,面积112.9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5处),形成了水源涵盖林、封山育林、绿色通道、退耕还林、蚕场封育、江海防护林公益林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69.5%。2005-2013年,丹东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减缓,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在用地结构上,丹东林地比例差不多与大连以及辽宁全省水平高出一倍,具有一定的生态与环境优势。 丹东有野生植物群落18种类型418种,名贵珍稀树种50多种。是东北东部长白山以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二)水资源丰富

丹东市域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9.32亿m3 ,占全省的27.5%;水资源总量达90.32亿m3 ,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4.9%,在辽宁省十四个地级市中,水资源最为丰富。丹东人均地表水径流量为3846 m3 ,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5倍,为辽宁省人均水量的4.5倍。因此,丹东市具有极大的水资源优势。丰富的水资源为丹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

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丹东城市的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空间也不断遭到蚕食破坏,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的矛盾也在加剧。主要矛盾就是重开发,轻保护。对生态空间的侵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调节能力减弱;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海洋生态环境加剧恶化;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小城镇建设明显滞后等。因此,出于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进行生态安全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和人口容量。

(一)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分析

丹东现有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现有城镇村镇用地占164.85km2,从城乡建设现状看,城市建设紧凑用地效率高,但乡村用地较散,效率相对较低。在保护生态敏感区及其组成的生态网络的前提下,划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其中适建用地只有17.49km2,且分散各处,不连续。限建用地主要分布于河谷、山谷中的低缓坡灌木丘陵地,主要位于村镇周边。城镇周边最大的用地地段位于安民新区,而东港市区及周边几乎都为禁建区。

(二)人口环境承载力分析

通过上述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析,可以发现制约丹东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环境限制是城市用地空间。由于城市处于山河交界、海陆交界位置,山体水系在塑造丹东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同时,也约束了城市空间的展开,因此在保证生态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丹东可用于城市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丹东人口总量基本维持在240万左右,而人口容量就是在充分保证城市及区域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的,因此,在丹东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终极规模。

三、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几点建议

(一)保护沿江沿海滩涂湿地

鸭绿江沿岸及沿海湿地,处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为华北和东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区内陆地、滩涂、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交汇过渡,形成了包括芦苇湿地、沼泽、湖沼、潮沼及河口湾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环境独特、敏感、脆弱,其形成与演变漫长而复杂。物种资源比较丰富,高等植物有64科、289种,其中野大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中,有鱼类的88种、两栖类3种、鸟类44科240种、底栖动物74种、浮游动物54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 有丹顶鹤、白鹳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白琵鹭等3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227种候鸟中,保护区已发现有121种,占总数的 55.3%,为东北亚重要的鸟类栖息的迁徙停歇地。这一区域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天然本底和野生生物的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同时对生态学、遗传学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二)保护生态流与生态节点

江河作为海陆的连接通道,形成了地区重要的生态流网络。丹东地区江河密布,主要有鸭绿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区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条,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条,即鸭绿江、浑江、叆河、大洋河。该区雨量充沛,丹东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200mm。洪水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特点是江河洪水量大而泥沙含量小。

区域生态网络中的关键生态节点,包括重要的山地森林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和重要的生态流节点。河流汇水处及其附近的三角洲地带、河岸滩涂湿地都是生态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三)保护自然生态安全

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的安全,避免自然空间遭到大规模的毁灭性的破坏。以山林水体为基本骨架,以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为生态源点,以交通防护绿地、滨江、滨河绿地和城市绿地等带形绿地为连接廊道,共同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形成滨江滨海及沿岸湿地、山地森林及公园、基本农田等多层次的生态网格。

(四)保护马市岛、保证城市公共安全与流域生态安全

马市岛下游有取水水源地3个,紧邻马市岛,取水量占现丹东城市生活总取水量的40%以上。建设马市水源地,日取水量达20万吨,是近中期丹东城市用水的最大取水水源。建成后,近中期马市岛一带的总取水量将达到城市用水需求的50%左右,远期将维持在30%以上。丹东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能供给城市用水需要的取水水源地有限,所以保证马市岛周边的水源地安全关系到丹东城市公共安全大局,要引起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丹东统计年鑒

[2]丹东政府报告

[3] 丹东“十二五”规划

作者简介:邹辉,女,辽宁大连人,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9.生态循环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篇九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长沙文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二月

长沙中南可研机构专业代写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告

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1项目名称及单位.................错误!未定义书签。1.2项目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1.3项目实施方案...................1.4项目实施期限...................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1.6项目综合评价...................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 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3.1我国水产养殖业现状.............3.2我国水产养殖业市场前景分析.....第四章 场址和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4.2自然地理.......................4.3资源条件.......................4.4交通条件.......................4.5社会经济条件...................长沙中南可研机构专业代写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II 4.6项目选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5.1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5.2建设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5.3水产养殖技术方案...............5.4生猪养殖技术...................5.5生猪屠宰加工...................5.6高效生态油茶林种植加工技术.....5.7公用工程方案...................第六章 环境保护分析..................6.1编制依据.......................6.2采用标准、规范.................6.3 主要污染工序及处理措施........6.4防治措施.......................6.5建议与要求.....................第七章 节 能........................7.1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7.2节能措施.......................7.3节水措施.......................7.4节能效果分析...................长沙中南可研机构专业代写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8.1工程组织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8.2 劳动定员......................错误!未定义书签。8.3项目建设工程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8.4项目运行管理...................8.5财务管理.......................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9.1项目建设工期...................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10.2资金筹措......................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11.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1.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1.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1.4财务分析......................11.5不确定性分析..................11.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 效益评价...................长沙中南可研机构专业代写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12.1社会效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12.2生态效益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13.1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3.2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内容由长沙文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提供:

长沙文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经营范围: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市场策划、管理咨询、文案策划等;公司项目部服务范围: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资金申请报告等商务文案策划。

文海公司在提高现有研究资源和调查资源的市场化能力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研究队伍,积极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已与全国多家省级工程设计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自有资源和市场资源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更为专业的服务。

文海公司网站: 和: 项目部电话:0731-83883393 全国统一热线:4006900757 如需要本报告的具体内容,请来咨询本机构

10.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 篇十

——基于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状况,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得出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本文立足保险机构经营取向的层面,采用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探讨了中国农业保险供需失衡的形成原因,得出当前保险经营机构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排斥性,这就对对农业保险市场起到了强烈的抑制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严重的供需失衡状况。

关键词:农业保险排斥性;金融排斥;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一、引言

中国农业的发展随着改竿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迅速.但是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中长期的工业倾斜政策的原因.导致农业技术的发展与竿新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中国蔡体农业发展依然滞后。同时.农业自然灾害也威胁中国农业的发展.据不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中国共发生较严重灾害11 598次.频度非常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渐增加。为保障农民的权益.保障国家粮食生产.改善中国农业以及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农业保险政策越来越受农民和政府重视。然而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与推广并不顺利.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

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问题亦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对于其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也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分析。代表性观点有:①中国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主要是制度缺失问题;农业保险法律的相对落后与缺失。②农业保险的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缺陷.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和正外部性。③保险博弈过程中.农业保险下体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利益的不均;农业保险服务的垄断性及由此产生的无效率。①农户的个人特征、心理状态等影响农业保险需求。⑤农业保险公司政策制定的差异性,实施的有偏性以及理赔过程中的困难性。⑥地理条件以及地区风险的差异性等。上述的观点从保险制度、保险供求意愿等力方面作了较有力的论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相关分析视角较为分散.在农村金融经营层而做出的解释不足.影响农业保险市场卞体供需因素缺乏合理的支撑和解释。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农业保险排斥理论,从农村金融经营层面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失衡原因进行归纳和解释,以期得出影响农业保险市场失衡的深层原因。

二、农业保险排斥相关性:内涵与判定

农业保险排斥是金融排斥研究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部分。金融排斥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应付金融危机和经济萧索开始注重 “价值最大化”目标,金融服务逐渐向富裕的有影响力社会群体偏移,远离那些贫穷无影响力的劣势群体,逐步撤销农村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使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导致金融排斥。金融排斥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复合概念,其本质上是社会一部分群体因得不到合适的方式而无法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过程。目前,国内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刚刚起步。王志军等对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金融排斥现象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地区在银行储蓄、借贷等方面存在严重排斥。田杰和陶建平通过实证分析也得出了相关结论。为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学者提出应发展小额信贷,构建普惠性金融体系。农业保险排斥作为金融排斥的分支,反映了社会部分群体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农业保险服务,这可以有效地解释社会经济中一方不能享受社会经济服务的现象。金融排斥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维度划分。对于判定是否存在金融排斥性,广大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判定标准。Kemson和Whyley 1999年将金融排斥划分为6大维度——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

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信贷、储蓄等金融服务,有自己的特殊性。当前农业保险仍需要政府支持,市场不完善,农户投保不积极,保险公司供给热情不高,但农业保险同样适合金融排斥相关理论。农业保险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农业保险供需不足、较其他金融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金融排斥上更多地表现出农户自身的排斥,并且这种农户自身排斥较其他金融产品更明显。因此,本文将通过农户自身排斥表现出农业保险自身的特殊性。可以从社会环境和市场主体方面尤其是金融经营层面对一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较深入有效解释金融供需失衡的成因。

三、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认识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3大支柱之一,被认为是WTO所规定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的有效工具。中国农业保险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 经 历 了6个 阶 段 的 发 展。即 尝 试 阶 段(1934—1949年)、起步阶段(1950—1956年)、发展阶段(1980—1992年)、停办萎缩阶段(1992—2003年)、复苏阶段(2004—2006年)、拓展阶段(2007年至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1984—1992年农业保费收入由1 137万元增加到8.2亿元,年增长率达71%,但之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市场迅速萎缩,到2001年,农业保费收入仅为3亿元,不足1992年农业保费的40%,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2004年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各省份进行保险险种拓展试点工作,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一定成效。2004—2011年农业保费收入由2.7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增长率为80%,同期保险险种不断增加,2007年在全国6省份开展5种农作物试点,2009年以后,保险险种逐步拓展到养殖业、林业、渔业等层面,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保障了农户利益,2010年农业保险共覆盖1.4亿户次,为2 100万户次受灾农户提供了受灾补偿。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保费在产业保费中比重持续减少,保险覆盖率较低,农业保险市场供需不足,农户投保积极性仍然不高,投保产品种类较少,保险补 偿 较 低 等。1992年 农 业 保 费 占 产 业 保 费 的2.16%,2010年农业保费占产业保费的2%,2011年农业保费占比更是下降为1.21%,同时中国巨灾风险制度仍不完善,保险覆盖面和保险深度较低,2009年中国农业保险承保率不足保险面积的5%,近95%的种植业、养殖业缺保,2011年中国巨灾灾害保险最高覆盖面不足3%,这都远低于当前30%的世界平均水平。农户投保意愿不强烈,农业保险对农户保障力度较低,从农业保险密度来看,1992年平均每户农业保费0.96元,平均每人保费0.14元,而到2009年,平均每户农业保费为0.65元,平均每人保费仅为0.08元,呈递减趋势,农业保险市场仍然面临供需 “两难”现状。农业保险险种的单一,目前各省份的农业保险险种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上,对经济作物和副业产业投保还处于开始阶段,农业保险的宽度和深度仍然不足,农业保险最初险种超过60多个,而到了2005年农业保险险种已经不足30个。当前投保及理赔程序复杂、理赔较低也是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998—2000年,农业自然灾害平均每年补偿为37.31亿元,这仅相当于补偿农业产值损失的2.2%,按乡村人口计算,平均人均自然灾害救济为4.4元,人均农业保险补偿为0.37元;另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也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

四、从农业保险排斥性视角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

中国农村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较多,本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市场存在严重的农业保险排斥,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造成了较强的保险排斥性。同时,中国农业保险等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合法地位,生存困难,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作用不明显,从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1.农业保险政策特殊性及产生的明显的农户自身排斥 保险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指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的市场风险,险种的单一性在农业保险中是其主要特殊性,这样往往带来大规模的农业灾害赔偿,保险公司损失较大,对于不同的投保人、不同投保标的或者不同区域,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能力会大打折扣;信息不对称主要指农业保险过程中,交易双方存在信息数量和质量间的差异,信息占优者(农户)容易产生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提高农业保险人的经营成本;正外部性具体表现为农业保险 “消费”的正外部性与农业保险 “生产”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导致的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相等,进而产生供需不足。保险机构经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农村地区产生了金融抑制,农户在保险需求过程中会产生自我排斥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农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遭遇烦琐的程序,甚至被条款限制,因此农户在遭遇自然风险时通常依靠自己或者在农村内部解决。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保险排斥调研组(2012)通过调研也验证了该结论,大量农户认为,从保险公司方便快捷购买保险的可能性比较小,地理条件限制、对保险公司不信任、程序烦琐等阻碍了农户获得农业保险服务,该比例达到近72%。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农户会主动放弃购买农业保险,进而也就把自己排斥在了保险服务之外。

2.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地理距离上来看,农业保险网点多设于市县,乡镇地区营业网点很少或基本没有 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机构撤销或不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是理性的,因为农村地区经济较落后,金融服务需求相对较少,以及农户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但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的撤销,势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到2010年,中国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金融机构网点数只有1.34个,存在2 792个金融空白乡镇,农业保险机构尤为严重。当前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主要有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为控制成本,保险公司很少在农村或乡镇地区设立网点,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保险排斥调研组(2012)通过对山东潍坊、安徽六安、江西九江等地农业保险调研发现,近95%的乡镇没有农业保险网点,农村距农业保险网点地理距离在10~30km,在宣传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3.农业保险风险评估和勘赔审核程序较复杂,阻碍了农户获得农业保险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存在较大风险,并且在投保过程中容易出现逆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因此在投保过程中,农业保险公司会设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在投保标的风险评估中,会审查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业风险规避行为以及个人信用档案等,由于 “硬信息”①的缺失,保险机构调查和收集信息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评估指标或标准不一样,投保标的风险估价跟农户预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也会降低农户投保热情。另外,农业风险涉及不同区域、不同种植物和不同天气条件,对人员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定损勘赔工作量极大,因此在勘赔过程中,保险公司在赔偿时间、流程以及赔偿标准等方面也经常会发生与投保人预期不一致现象。

4.保险公司为了防止道德风险,通常会附加一系列的条件,这会阻碍农户最终获得农业保险服务同等土地上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及耕作的精心程度都可能带来产品的差异,因此农户投保后会通过其行为来获得预期补偿,这会产生道德风险,中国农业保险中因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占农业灾害赔偿的20%。为防止或减少道德风险损失,保险公司通常会在条款中规定相应免赔率和免赔条款,较高的免赔率和严格的免赔条款会使部分农户排斥在农业保险外。另外,农业投保虽不如信贷等金融服务对消费者信用档案等审核严格,但是对于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风险规避行为要求较高,在追求最大收益的前提下,保险公司人为的政策要求会排斥一部分农户。

5.在营销方面,保险公司经营取向把农村保险需求排斥在了金融服务市场之外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和高赔率使保险公司纷纷放弃或缩小农业保险经营范围,将经营重心放在人身健康、财产保险等方面,或专心拓展农村大农户市场。20世纪末,中国仅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还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但公司90%以上业务在财险和健康险等业务,保险险种减少至不足30个,经营目标主要在于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保险服务,并以农业生产大户为主”,而数据表明近60%投保者为大农户。同时,针对农村广大农户,保险公司往往采取 “一刀切”营销模式,市场缺乏合理的细分和规划。

五、结论

本文在设定农村存在巨大农业保险需求的前提,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利用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剖析了农业保险供需失衡的内在原因。分析认为,保险机构经营取向和经营模式对农村保险需求会产生排斥性,导致农村农业保险市场供给和农业保险需求不一致,农村保险市场供求不平衡逐渐加剧。同时,农业保险的自身排斥导致投保热情的不高,但是高损失的情况下又需要保险的介入,存在自身的选择矛盾,同样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发展。因此,在坚定不移地推广农业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需障碍,需要改进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发展普惠性金融,实现包容性增长,如扩大保险机构在农村的试点工作;政府提供支持,降低农户保费比例,提高保费额度;在农业保险推广过程中,细分优化,扩大投保范围等。参考文献

上一篇:焦作市供热系统报告下一篇:物业调研报告(征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