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中教育调查报告(精选8篇)
1.江苏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一
江苏南通普通教育考察报告2004年12月13至19日,由市教研室苏明光主任带队,部分区县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教学副校长,市教研室高中教研员一行33人,赴江苏南通进行了为期6天的教育考察。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江苏教育先进地区普通高中的办学情况,学习借鉴优质高中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实施的经验,解读先进地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高效率、高水平成功的原因与操作过程。通过听取教研室领导、学校校长介绍,实地考察了解、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组座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我市普通高中教学指导工作的基本思路与策略,全面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效益,提高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上
篇
概况与经验
〔南通市教研室〕
一、重视教科研工作体系建设
南通市教研室的教研、科研工作,组织体系完整,工作制度健全,常规工作开展有序。科研工作不搞纯理论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究。教科研课题坚持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做到了教科类研究课题与教研类研究课题并举。教研室每年都根据教师的实际分不同的层次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
二、扎实搞好市级学科基地建设
南通设有市级高中学科基地9处。学科基地的主要任务为组织、承办全市的学科会议,组织试题的拟定与审定等活动,在全市学科建设中起带动与辐射作用。市教育局每年给学科基地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并依据高考成绩给与一定的奖励。学科基地的设置、组织管理由市教育局负责,学科基地的业务指导由市教研室负责。
三、加强高考备考的研究
1、坚持学法指导,注重优秀生示范、榜样的引领。
每年南通市教研室都将部分学习品质好、成绩突出、中等生转化成优等生的学生请列市里来,让他们谈学习的思路、学习的方法、学习提高的捷径等,录像后,组织新高
一、新高三学生观看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学习先进的学习方法。
2、与考试中心同步思维,加强试题的研究。
高考试题的命制是有一定之规的,应尽量做到与其同步思维。南通市教研室每年都设法参加国家考试命题中心组织的试题评价会,每年在春节前都要与考试中心的各科秘书见面,了解信息,增进友谊与感情。从不同层面了解命题的过程、思维的方式、操作模式等等,从而强化备考的针对性与方向性。
3、坚持抓知识的结合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骨干教师积极地编写“学案”、“个案”,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好第一遍,学好第一遍,搞好第一轮复习;选好资料,只用一套,用好一套;讲必精,练必批,批必评,错必纠,要保证练习的充分必要性;针对学生实际的自编练习有明确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向教学常规要质量,建立课堂教学的双目标结构,即:知识目标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对知识点的认识能力的目标。
对一些模糊点也有自己的主张,例如“校本课程”不鼓励,“地方课程”慎重进行。
〔启东中学〕
一、基本情况
二、特色与经验
(一)推行高中教学目标责任制
根据市教育局下达的升学目标,与年级组、备课组、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目标的设定分为高分段人数目标、本科人数目标、平均分目标。高考对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群体分别是班教育组和备课组。
如:签订的内容有600分以上班级要达到多少人;数理化必须在江苏省平均分居前三位;语文居前四位;历史政治居前五位等。奥赛教练员的目标为必须有一名学生进入全国冬训队。今年数理化各有一名学生进入国家冬训队。
(二)加强教学队伍的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的层次是校长----分管校长----年级主任----备课组长和班主任。分管校长主要精力要放在高三上。年级主任主要负责教风、学风的管理。
学生作业量偏多的问题,由年级主任调控,并且管理强硬,并随时听取学习委员对各科作业时间的反馈。年级主任在高二升高三时,负责提出教师任用方案。年级主任能做到办事公正、协调能力强,工作独挡一面、雷厉风行。
(三)加强备课组建设
一是备课组长能统得住,最成功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团结,备课组成员不能各自为战,不然就会一团散沙。二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注重青蓝工程,新老教师要相互听课。青年教师必须跟班听课(做到新授课每节都要听),而导师的带徒工作效果就是要把青年教师送到上一个年级。
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资料。由于高考成绩评价到备课组,导致备课组的整体联动功能强,各项工作能够做到和谐共振。
(四)高考备考
高三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要讲的全面,扎扎实实,基本的知识点要疏而不漏。
学校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检查,对高三年级的教案、作业、上课要评估;另一方面也积极地邀请市教研员来听课会诊。
(五)注重教法与学法研究
基础年级教学进度要放慢,在高二时可以快一些。切实抓好弱科弱势学生的分数,教学定位在中等偏下的学生身上。
学法研究也十分重要,在学生会上,让好学生作经验介绍,讲稿翻印给学生,让学生效仿。
(六)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注重奖惩的机制等
学校注重考试说明的研究,解题规范的研究,考试信息的研究,同时也加大奖励的力度,一块奥赛金牌奖3万元,县市再奖3万元。
〔如东中学〕
一、基本情况学校的困难是:教学起点难以把握,平均分班,生源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特别是来自城市如南京、无锡、苏州的学生;政府投入不足,光靠学生收费,每生3万元。
学校提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师要有分层教学的思想,做到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对优秀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辅(放,主要指增加其自主学习的时间;辅,指辅导);对中等的学生以辅为主,辅中有放。
二、特色经验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
每年九月下旬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校长与各班主任及高三年级各科备课组长签订责任状,确定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年级组对县教育局下达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下达到每个班级。同时对学科教学加强过程目标控制,每次全县统考,在全体学生参加统计的情况下,各学科要保证年级均分在全县处于领先位置。在目前高校招生规模年年扩大,社会对学校升学率的期望值不断升温的新形势下,在狠抓高分群体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加强与名牌大学的联系,把提高学生升学档次作为努力方向。扎实抓好高出本一线60分以上的高分群体,第一学期期中统考、四县联考及市一模后,召开年级前三十名学生座谈会,了解他们对学校教学的意见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能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参加高考。加强竞赛辅导,力争一等奖人数有较大突破,为高分群体的培养奠定基础。各班对高中入学的中高档学生进行跟踪分析,确保高分层学生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学初制定教学工作备忘录,按时间、按部门分解工作目标。备忘录第一学期按月制定,第二学期前半段按周制定,二摸考试后按日制定。工作目标层次分明,即:明确学校高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要求,班级本
一、本二上线目标,学科高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要求,学生本人的学习目标、要求。
(二)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
校级班子分工,每人联系一个年级抓教学,靠前指挥。配备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层干部分管年级,加强对年级分管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管理中的统筹、协调、督查和激励作用。对第一次做高三班主任的教师落实新老挂钩和专人指导等措施,对新接班的分管主任和班主任,做好年级或班级情况的交接工作。定期召开年级分管主任交流会,实现管理经验的共享与互补;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及时交流经验、通报情况、分析现状、研究对策、解决问题。
(三)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
在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作用的同时,注重备课组建设,要把备课组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头戏。各年级精心选配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长的责任制落实和备课组的目标考核。要切实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控制,将备课组活动排入课程表,落实固定地点、活动内容和主讲教师,将教法研讨和资料使用作为备课组活动的主要内容。针对目前高中事业规模扩大的实际情况,集体备课要备好教学的起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做到面向中下层,课堂上教好第一遍,同时在“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夯实基础、滚动提高”上下功夫。在重视学生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起点恰当,容量适度,落脚准。文科类科目强调学生背诵记忆,理科类科目加强训练和规律总结,强化应试训练,复习突出“讲、练、评”三结合,努力提高教学达成度。所有教师从研究学法入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把学法指导渗透到一切教学过程中,并且有计划地进行阶段小结,促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
教学处和督导室加强对备课组活动进行督查,将备课组活动一览表交教研室,高三年级定期邀请教研员参加学校的备课组活动。加强听课交流,组织好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听课与被听课不少于20节,至少写1篇教学总结分析文章。中层以上行政人员每月听课不少于八节,并及时将听课评价交分管校长,每月安排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校长评课。督导室充分发挥其督查、指导、参谋作用,教学处切实做好教学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全县统一的教研、科研活动,并为在本校开展活动给予支持与便利。
(四)充分发挥教学骨干队伍的作用
在统筹兼顾、优化组合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师徒结对、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落实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新教师的责任制,切实发挥他们在平时教学中的凝聚力和骨干带头作用。在努力实行循环教学责任制的同时,保证高三年级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把关教师,凡第一次上高中课特别是第一次上高三课的老师,都必须先听同学科其他老师的课再上课,教案要在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指导认可后再实施,尽快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新教师通过听课、说课,上亮相课、过关课、汇报课、比武课、研究课等形式,力争在1年乃至更短的时间里入门,不断提高,缩短骨干成长的周期。
(五)切实抓好教学六认真的落实
认真学习、把握和运用新大纲、新教材,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要研究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来统领教学,切实增强教学中的高考意识。把教学六认真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一是认真备课,备课要在吃透大纲考纲、教材的前提下,强调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备好例题和练习;二是认真上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杜绝废课,不讲废话;三是认真选编、批改、评讲作业,作业精选精编,认真批改,讲评到位,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任课教师建立错题档案,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提高目标达成度,每学期每科自编专题训练与试题不少于15套;四是认真辅导,在集体辅导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个别辅导,通过辅导,实现培优拔尖和医瘸补缺两不误;特别是针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一对一辅导,然后通过成绩检验,效果不行的要分析原因,查找是否个别辅导。五是认真组织考试,不断研究考试的模式与方法,从编制试卷、批改分析到整合讲评,都要以效果为落脚点;六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让尖子学生有用武之地,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空间。
(六)切实加强考试管理,狠抓考试的三个环节
考前抓命题,确保试题的质量。指定专人出题,并由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把好质量关。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和前阶段作业质量情况有针对性地出题,每份试题都印上出题人和校对人的姓名,并送一份到教学处。
考中抓监考,每次考试,都按照高考的要求,全年级分科混编考场,发准考证、桌上贴号码,单人单座,不准用计算器和胶带纸,并要求教师按高考的要求严格监考,学校分管校长、分管主任正常进行督查和巡视,造成一种实战的氛围,确保考试能正确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正确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确保学生经过训练能以平和的心态进入考场,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考后抓分析,教学处和年级组及时搞好数据分析,及时开好三个分析会,即学科组分析会、班级分析会和年级组分析会,一是对照试题的目标达成度分析学生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各能力点的达成情况及主要存在问题,对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好的部分在后面的复习中有针对性的给予进一步的加强。二是分析个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补差辅导的效果,针对学生试题中出现的问题,是知识缺陷的补知识,是方法问题、习惯问题的在个别辅导面批时给予点拨和指导。三是按照学校下达指标的达成情况,分析班级现状,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实行全校期中、期末、高三联考和模拟考试等交流会审制度,凡成绩滑坡的班级班主任和学科备课组长,必须亲自到分管校长和年级分管主任处汇报,年级主任每月一次向行政会或校长办公会汇报年级教育教学管理情况。自查差距找原因,落实措施促平衡。
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听力、计算机及实验操作的教学和考试考查研究,所有年级均安排每天15分钟的英语听力时间,确保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开足开齐计算机课和所有理化生学生分组实验,确保计算机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七)积极参与各级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搜集、整理、分析和合理使用高考信息
加强与市、县学科基地的联系,积极配合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上好教学示范课,编写参考试题,精选精用资料,学生一科一种为主,教师一科多本,每校每科都要在精选精编(特别是自编)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高考资料库,并进入学校数码工作室,实行优质教学资源校内共享。学科教学大纲做到人手一册,高三的新教材和相关复习资料及时提供给高
二、高一备课组,使高
一、高二的教师提前进入状态,实行高中教学资料年级交接制度,对资料交接好的高三备课组进行奖励。
重视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研究,要积极引进、消化和运用高考信息,依托全县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筛选和发布学科信息,实现全县资源共享。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学科专题研讨活动。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每学年举行一次面向全县完中的公开教学活动,加强与挂钩学校之间的联系,互相沟通信息,交流教学管理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加速微机管理教学和处理信息的进程,培训计算机操作人员及时做好成绩数据分析。提高教研室下发的统计数据的利用率,指导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和发现有效的教学研究信息,努力将信息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
(八)全面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
评优、晋级、福利、奖金、住房等等,都要向教学一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倾斜。实行校内教师津贴考核发放制,拉开档次,做到优绩优酬。学校每年拿出一定数量(不低于65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对教师的奖励办法做到终端奖励和过程奖励相结合,针对“3+2”新高考模式下分班后出现的学生群体差异,实行高
一、高二同类班级发展性评估和交接班制,每次县统考后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阶段评价,对教学效果优异的备课组给予奖励,及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实施过程调控。每年暑假将组织高三一线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参观、考察和疗养。
(九)强化“三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
将“三风”建设贯穿高三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每学年评一次十佳学习标兵,十佳优干、十佳团员、十佳爱校标兵,对各年级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激发学习动力,优化学习风气。确保学生的自学、体育、娱乐、休息时间,形成既勤奋刻苦又生动活泼的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优化非智力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三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全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关注女生的变化,要组织女教师走进女生,解决她们的思想问题。从这几年看,女生问题解决的好,成绩就突飞猛进。
(十)要加强宏观指导和部门协调
凸显“教学中心”意识,全校各部门协同作战,全校一盘棋,确保凡是教学需要的一路绿灯。校长室、教学处要充分发挥教学指导作用、桥梁作用,加强对教育教学的全程调控。行政人员每星期至少听二节课,每月向校长办公会汇报听课情况,并由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点评,对薄弱学科、薄弱班级重点分析、重点调节,做好跟踪调查。每个行政人员都要联系年级或学科组,把教学质量同行政人员的工作实绩联系起来考评。
统筹使用优质人才资源。合理安排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各年级任教,既要保证高三教师队伍的质量,又要保证高
一、高二年级有一定数量的把关教师。充分发挥我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由教学处定期安排有关人员到各年级、各班级上课或做讲座。
坚持分管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协同作战,妥善处理好领导与教师、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多种关系,确保教学整体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捆绑考核”的力度,不断强化整体协调发展意识。根据实际,加大薄弱学科建设的力度,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学科间的平衡发展,以求整体优化与最大效益。保证和协调各学科的教学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不挤不让,统筹兼顾,平时要确保学生自我整理、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
(十一)加速、加强科学人文环境的建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信息量
学校的橱窗、画廊、读报栏、广播台、电视台以及班级的黑板报等媒体由专人精心编排,每周更换,保证每周都有新鲜的美文佳作评点赏析、新科技和新成果介绍。认真组织电教、政治教师录制、筛选重要的电视新闻,汇编成一周要闻集锦,组织学生集中收看。语文加强阅读、写作训练(每周至少当堂限时完成1篇作文);数学加强基础训练、思维训练与应用训练;英语在加强阅读训练的同时尤其要强化听力训练,由教学处统一安排,确保每个年级每天15分钟的英语听力,做到英语作文每周至少1篇,同时要加强英语作文的批改和讲评。理科学科要开设新科技新知识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关注新科技成果,了解科学人文方面的众多信息。
下
篇
思考与建议
一、强化责任目标意识,向目标管理要质量
启东中学和如东中学,他们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分层鉴定目标责任书,他们的目标是根据县市下达的目标进行合理分解,他们主要是以高分段人数、学科平均分为基本的杠杆单位。校长与年级主任、班主任、备课组长一一鉴定目标责任书。
结合我市情况看,对本科目标也有分解,但具体到学科目标,就没有具体的要求,这样工作还是落不到实处,落不到每位任课教师的身上。
正因为有了目标,加强弱科管理,注重边缘生、落后生,才会提高整体的水平与质量。
启东中学的目标,是根据入学分数、高
一、高二的几次成绩确定的,这些都值得研究。如东中学则是规定学科平均分不低于全省前四位,这个要求也是相当高的。为目标而奋斗,这已成为这两所学校行动的指针,有目标才有干劲,才有出路。
二、树立向教学倾斜,向教师倾斜,向高三倾斜的战略
这些学校给人的最突出的印象就是向教学一线倾斜,向高三倾斜的战略。如东中学校长介绍2004年的高三教师力量相对稳定,仅有两名第一年送高三的教师,学校要求这2名教师必须先听了老教师的课再上自己的课,不然不能上课;今年送高三的教师中又有7位年青教师,张校长三番五次地讲,必须要确保第一年送高三的教师的授课质量。启东中学也十分注重高三教师的水平,在保证高
一、高二备课组长的前题下,由高三年级主任挑选上高三的教师。
从我们与这两所学校高三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老教师,教龄大都在8年以上。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生命,一切的一切只有通过教师来实现,这就是成功的源泉。
三、充分发挥年级主任的作用,注重责、权、利和谐统一
从启东、如东中学看,学校一律实行年级主任制,年级主任一般选有能力、有水平、能协调、肯务实的人员担任。年级主任的工作相当繁重,既要自己备课上课,还要协调全年级的工作,每次月考的命题、印制、分析,都要一一落实到位。
年级主任有责任,同时也有权利,有威望。当然,年级主任的工作必须在学校大环境的要求之下进行。因为一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决定了各个年级,这就是说年级主任起较大作用,但最重要的是教风、学风的养成,这需要全校的努力。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细节”,向细致、精微处下功夫
两所学校都强调学生只使用一套资料,教师可以有十几套资料,每一节课都有训练,每一训练都要批阅;每周一套综合训练,由备课组人员分工轮流承担,不能用成题,必须拼题。我们到启东、如东中学各备课组发现,他们使用的题,几乎全部由自己拟定的,这一方面说明工作的责任心,另一方面说明“个性”的东西才有效果,才出效益。
两所学校十分注重月考以及成绩的分析,例如如东中学的英语月考,学生在前75个选择题中错在哪个方面,是a是b,都在表格中展示出来,这说明,学校在第ⅰ卷的成绩统计中十分细致,这些数据对教师讲评试卷,有极大的帮助。
针对弱科现象,如东中学的经验更为突出。假如这次月考某个学生成绩不理想,学校要求教师一对一辅导,如果下次考试这个学生还没有进展,学校会找这位学生谈话,老师也必须向学校说明该学生落后的原因。
可见,如东中学的要求是如此细致,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成绩高的原因了。
五、关心教师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劳动
如东中学在评优、晋级、福利、奖金、住房等等,都向一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倾斜,实行校内教师津贴考核发放制度,拉开档次,优绩优酬。每年拿出65万奖励教师,高
一、高
二、高三的课时补助不一样,每次县市统一组织的考试,都要根据成绩给予教师奖励。
如东中学的校长说是“一加一减”。“加”是加待遇,“减”是减压力。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在统一的考试中,都要对全县120个教学班排队(按平均分),并注明任课教师,谁先谁后一目了然,这也给一线教师造成了无形的压力。这也是如东县教研室的一条经验。学校在此基础上,在分析成绩的同时,对落后的班级任课教师给予一定的关怀,帮助其分析原因,力求下一次有较大的提升。
学校十分注重教师的业务发展,为外出学习、交流提供方便;并对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发表的论文发“双酬”奖励,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六、加强奥赛辅导,打造学校个性特色品牌
启东中学是以奥赛闻名全国的学校,它在老校建立了公办民营性初中,吸纳了初中的优秀生源,并在初中建立奥赛班。到了启东高中,在高一办两个奥赛班,数理化课程在高一年级学完整个高中课程;到高二时两个班变成一个班,挑选50几个学生进入该班;高三时只剩下40个人,组成奥赛冲刺班。一个班12个清华,就是指的该班。从高一起,数理化就有专门教师辅导,一直到高三。学校有专门的奥赛教练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高二时就渗透大学的内容。
从以上的操作看出,奥赛辅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初中一直到高三。并且时时有竞争,有淘汰,相当地残酷与严峻。启东中学为了使这些快班的学生免于排队打饭就餐,给这些学生专门安排就餐地点,全部吃桌饭,吃完即走,节约时间。仅从这一件小事就可看出,学校琢磨得多么细致。
学校在奥赛奖励方面力度也很大,每块奥赛金牌3万元,县市再奖励3万元。学校在确定目标方面也十分明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靠系统、靠制度、靠过程来逐步实现的。
七、领导干部业务化、专业化
通过考察南通这两所学校的教育,我们发现,他们十分注重领导干部配备的业务化、专业化。一是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都是教学出身,而且是教学的优秀分子,如东中学的校长是历史特级教师,党委书记是政治特级教师,启东中学的校长是博士,党委书记也是特级教师,二是领导干部都兼课,两所学校校长、书记都兼一个班的课,除行政副校长、总务主任不兼课外,其他中层以上干部都上课,而且教学质量的评价与专任教师一样的标准。
可见,只有实现了领导干部专业化、业务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才能得到落实,两所学校周办公会的第一议程就是汇报、交流前一周的听课、评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附:学科考察报告
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语
文
一、经验与特色
1、课堂教学落实相当细致。我们听了启东中学一节高二语文课,上《项脊轩志》。老师直接让学生找特殊名式、古今异义词、不理解的实词虚词,并让学生说出已学过的该实词、虚词的用法,如“然”、“得”、“胜”、“过”、“之”等等,上挂知识点特别突出。老师不是串讲,而是让学生自学,有问题寻问,有哪些实词虚词需要掌握。一节课上了四个自然段,内容十分丰富,学生都沉浸在紧张的学习思考当中。
文言文教学,我们习惯于串讲,仅仅讲明白这篇课文就完成任务了,而没有引导学生回顾,特别是落实到要掌握的实词虚词上,不习惯按高考的要求去操作。这一节就是我们学习的范例。
2、备课组是一个集体,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启东中学每课的随堂训练备课组轮流出题、印制;周考试题也是备课组轮流一人命制。如东中学也是以备课组为一个集体,为了加强基础知识,前6个小题的得分,每次月考都出两组题,为12个小题。每周一篇作文,打乱班级顺序,重新编排,全组流水阅卷打分。
3、练习题基本全部自己拟定,一般不采用套题,特别是月考试题。
二、思考与建议
1、每周一篇作文,尽量完时(60分钟)训练,一律用千字作文纸。高三备课组打乱班组顺序,流水打分。这样可以避免感情分,也可以提升效率。
2、每周一套综合题。启东、如东中学课本现代文基本不复习,第一轮复习从暑假后一直到3月份,复习知识点,每周加一套综合题,用一节课时间做第ⅱ卷,第ⅰ卷课下完成,不做作文。
3、每周给学生印发三+篇好文章。可以安排一位教师专门负责此事。
4、学生作文、月考试题要让学生保存,或教师帮助保存,每次作文的优秀卷要印发给学生。
5、热点、难点问题,要有专门的指导材料。如作文题目的拟定、开头的写作、材料的使用,对联、语用题等,可以组织教师搜集材料,给学生印发书面材料,以准备全面地备考。
数
学
一、经验和做法
1、南通市教研室抓教科研的主要经验和措施
①南通市教研室含教研室和教科所两部分,教科所在搞理论研究,搞应用型研究,课题来自教学第一线,教科课题指向教师培养,教师培训主要由学科“基地”负责承担,教研室主要承担教学研究,教研指向解决实际问题。
②在高中成立“基地”学校。数学学科“基地”设在启东中学,每年教育局拔付2万元活动经费给“基地”学校,主要用于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考试研究和课程研究,经费不足部分由“基地”学校负责解决。“基地”学校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教研员是第二负责人。教研室每年对“基地”进行考核,优秀的学科“基地”负责可获5千元奖励。
③学科的工作思路就是依靠“基地”开展工作,带动和辐射其它高中的学科教学。
④重视学情研究,尤其是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介绍和推广,刻录成光盘,发至各学校,培训新入学高一新生。
⑤重视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与考试中心同步思维。
2、启东中学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①启东中学以奥赛出名,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每个年级都有一个奥赛班,由最好的教师任教,一年结束新课,其余二年专攻奥赛。
②注重备课组建议。备课组长必须由教科研能力强和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备课组成员必须有团队意识,备课组必须做到“大统一,小自由”。
③高一、二年级课堂教学不能用现成资料,必须实行“学案式”教学,高三教学可适当选用外地资料。
④重视解题规范的教学和要求。
⑤重视“弱势”群体学习的辅导和指导。
⑥学科评价实行“捆梆式”,重视团体作用发挥。
3、如东中学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①面向全体学生,不分快慢班,不搞“一刀切”,分层分要求实施教学。
②实行目标激励,目标考核,管理目标按时间、部门分解,明确责任人,逐月、逐周安排工作;班级目标分高分目标,本科一批目标,本科二批目标;学科目标保持全省前10名;学生目标落实到具体人。
③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长要求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组内成员要求耐苦,好研究,好协调。
④实行“捆梆式”评价,重视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的协调;学科之间的协调;学科内部的协调,发挥团体效应。
⑤特别重视“考题”研究,命题研究,以及“猜题押题”对猜中者给予重奖。
二、思考与措施
1、思考
①南通教育之所以成为“南通现象”与南通教研室指导教学的途径不无关系,学科“基地”的建议和调动县级教研室的积极性,加大了指导教学的力度,整合了全市的优质资源,提高了指导的水平和辐射的范围。
②科学的评价机制促成整体目标的实现,“捆梆式”评价发挥了团结、协作作用,学科之间、学科内部的整体效应,平抑了无序的内部消耗和无为的竞争,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③强化“考题”研究,命题研究,带动教师的学习和钻研,启东中学在江苏省重点中学排名一直在15位左右,有一年猜中一题,跃居江苏省第一;如东中学更是出台重奖措施。
2、措施
①学科“基地”建设须进一步完善,增加投入,把它建设成一个“智囊库”、“放大器”、“辐射源”。
②充分调动县级教研室的积极性,使市教研室的指导通过县级教研室,更加贴近教学一线,给他们相应的权力和责任。
③完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使评价与目标协调统一,减少内耗,发挥整体效应,减轻学生的负担。
④教学上强调协作,步调一臻,打团体战;业务上鼓励教师“冒尖”,制订激励措施,营造学习、研究的氛围。
英
语
一、经验与做法
1、教学、复习进度不求快,求稳、求实
高三坚持认真学习高三第一、二册课本,第一册作为精读处理,第二册作为半精半泛讲解,计划年底学完新授课,第二年初进入高考第一轮复习。力求不赶进度,不过早进入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强化基本功,不做“夹生饭”。
2、教学针对性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次考试或者做练习都有一份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表,具体到每一位学生、每一道小题,各项分析数据应有具有,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答题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这张分析表,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答疑、巩固、练习,课下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老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所以指导授课的效果好、效率高。
3、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提高
由于启东、如东学校师资较为富余,班额人数较少,空闲的教室多等客观有利条件,更由于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所以他们对每个学生都十分关注,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对中下游学生更是方方面面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补课、辅导,保证了学校高考大面积提高。
4、教学方法实用性强
根据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适合学生发展提高的教学举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限时阅读,限时写作练习,培养了学生阅读速度、答题质量,也训练了学生写作速度和写作技巧,为高考应试打下了好的基础。
5、认真对待一模、二模试题
模拟考试的效果好坏,关键在于试题的质量。南通教研室在谋划一、二模试题上下足了功夫。从一进入高三,教研员就与学科核心组成员,讨论计划一、二模试题,通过广泛地、长期地选题、编题,再经过多次集体研讨才确定试题,所以说南通模拟试题质量是高的,达到模拟的效果,为学生最后参加提高答题能力,取得好成绩高考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6、练习作业不求多,求精,有作业就有批改
两所学校在作业布置方面作法基本相同。泛泛作业从不布置,要求学习做的作业都是课前集体研究的。作业一旦布置让学生做,那么教师一定会批改,并且有点评、反馈,珍惜学生的时间、精力,让学生每一点时间都能有效益。
7、教学、复习计划性强学校教学计划从一开学就制定出,并且是十分祥细的计划,还包含教师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课外辅导、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都规定得清楚到位。
8、集体备课落实得好。
如东中学的集体备课已经是超越了制度化,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他们备课最后统一到课件上,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位教师智慧和才能,备课效果达到全组最佳。备课组教师团结协作,关系融洽,既是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
二、思考与建议
有许多的经验和做法,在短期内,由于方方面面的客观因素制约,不能执行和操作。但也有许多可以借鉴和使用。
1、考试试题应提前着手,考虑、研究、制做,保证其质量和效能。
2、要适当调整部分学校实行的多资料、大题量的复习模式。珍惜学生的复习时间和精力,保证学生复习质量。
3、推广限时写作的作法,保证学生在应试时能顺利完成任务,提高得分点。
4、建议教师建立学生答题,解题错误本,及时地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错误,保证学生在今后学习和考试中不重蹈覆辙。
2.江苏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二
一、现状呈现
2007年5月~7月, 针对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教育服务的基本现状, 课题组运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 对南京、徐州、常州、镇江、无锡等五个地区的36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 回收有效问卷327份, 访谈人次50人。以下就本次调查数据, 对江苏省教育机构开展0岁~3岁早期教养活动情况进行分析。
(一) 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教育服务的基本状况
1. 教育服务方式。
被调查的幼儿园 (以下幼儿园均指本次调查对象) 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方式是多元的, 但主要以托班教育形式为主 (263人次) , 其次是举办专家讲座或咨询, 最后是“入户提供育儿指导” (80人次) 和开办“亲子班” (76人次) 。
2. 教育服务内容。
幼儿园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内容以入园前指导 (219人次) 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218人次) 为主, 而协助社区有关部门进行儿童保健工作比较薄弱 (80人次) 。
3. 教育服务时间。
幼儿园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作日 (250人次) 。
4. 信息咨询方式。
调查中有212人次提到利用通知、信函、电话方式进行信息发布, 有156人次提到利用网站发布信息。
5. 亲子活动年龄。
被调查幼儿园亲子班招收的儿童年限主要为1岁半以上 (165人次) 。
6. 收费问题。
幼儿园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主要是免费教育服务。调查显示, 完全免费的有264人, 部分收费的为37人, 整体收费的有26人。
7. 师资问题。
调查显示, 有234人次认为目前幼儿园教师基本具备了亲子班教师的资格。有266人次认为亲子活动的指导教师应具备育婴师资格, 153人次认为应具备幼儿教师资格。
8. 举办亲子班动因。
调查显示, 开办亲子班的动因主要是家长和社会的需求 (258人次) , 其次是幼教事业发展的要求 (152人次) , 最后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26人次) 。
9. 存在困难与问题。
调查显示, 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教育服务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理论人员的指导 (200人次) , 其次是缺乏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保教人员 (185人次) , 再次是硬件配备不完善 (138人次) , 最后是缺乏适宜的课程及有效的理论研究支撑, 分别为133人次和95人次。
1 0. 家长参与情况。
在调查中, 有196人次提到在幼儿园进行3岁前教育时家长的参与程度达到或者超过预期人数。其中, 父母亲是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影响家长参与上述教育服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258人次) , 而活动内容没有吸引力以及需要收费因素影响较小 (均为6人次) 。
(二) 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 社区参与服务状况。
家长是社区经常参与幼儿园教育服务工作的主要人群, 其次是社区工作人员 (居委会、街道) 。有待发动和鼓励的是社区的专业人员 (包括卫生保健、饮食、教育、艺术) 以及热心儿童服务的志愿者。社区内能够主动参加、积极配合幼儿园活动的机构主要是卫生部门 (保健院、医院) , 公安消防、妇联、新闻媒体等机构配合较少。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有186家所在社区尚未建立儿童早期教育管理机构。
2. 社区服务内容状况。
大多数社区的医院或者保健站, 一般只提供儿童的预防接种以及体格检查, 缺乏科学育儿咨询的服务, 对高危儿、体弱儿的特殊服务几乎空白。
3. 社区服务设施状况。
在327家幼儿园中, 只有110家幼儿园所在社区有非营利性的、适合儿童活动的公共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站、点。幼儿园附近可以共享的公共资源主要是活动广场和绿地, 其次是儿童器械。
二、问题分析
调查结果充分显示, 目前江苏省教育机构0岁~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已经起步, 但是, 在进行0岁~3岁早期教养工作过程中, 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问题一, 社会共育的整体意识不够。各有关部门沟通较少, 缺乏政府统筹安排和相关部门联动, 在机构设置、人员培训、经费保障、硬件设施等方面无法提供充足的保障。
问题二, 机构内缺乏0岁~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评价标准, 缺乏具有合格资质的专业师资人员。机构内开展的0岁~3岁教养活动大多迁移3岁~6岁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经验, 不仅效果甚微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违背婴幼儿自然成长规律。
问题三, 亲子机构不应仅仅定位于实施教育功能, 还应该成为社区内0岁~3岁家庭早教指导与服务的中心和阵地。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教育和交流的场所, 提供不同需求的咨询与指导。
问题四, 家长十分重视0岁~3岁的早期教养, 但是对于婴幼儿发展和教育的意识模糊, 有些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农村和偏远地区家庭尚存在不重视现象。
三、研究建议
(一) 横向联动, 营造社会共育的格局
要充分利用并整合社区人力、物力、环境教育资源, 从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加强科学育婴意识, 为0岁~6岁托幼一体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需要政府全面统筹, 明晰职责, 卫生、儿保、妇联、计生、教育等部门共同关注、通力合作。
(二) 形式多元, 开展多通道早教指导与服务
亲子机构是一种集教育、家庭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机构, 系统而全面地给予社区内0岁~3岁家庭早期教养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亲子机构的形式应该多元化, 可以设在幼儿园里, 也可以设在有条件的社区或区域指导中心, 辐射影响分散的小型机构。亲子机构提供的服务是便利而亲切的, 同时也是个性化的, 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的教养需求。
(三) 园所能动, 积极发挥优质幼教资源作用
教育机构特别是幼儿园以其优良的环境、专业的师资和规范的管理使0岁~3岁的教育从发展之初就能处在一个良好的起点之上, 为婴幼儿科学、健康地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利用优质幼教资源开展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 可以更好地实现构建家庭、社区和教育机构三位一体。
实践证明, 充分运用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 是积极探索亲子园 (班) 的基础建设和亲子教育的有效策略。多家省级示范园运用多种形式【托班 (2岁~3岁) 、亲子班 (0岁~2岁) 、亲子园分部】进行0岁~3岁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如, 徐州公园巷幼儿园开办的孕育园开展了多项从准妈妈开始的各项早教服务指导工作, 镇江地区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积极开展对农村婴幼儿家庭的服务与指导。
(四) 机构为主, 积极联动社区开展活动
以教育机构为主体, 联合社区内卫生、儿保、计生、妇联等部门组建共同团队, 及时获取孕妇及新生儿信息, 综合有序地开展咨询、讲座活动, 服务上门、跟踪指导和机构活动全方位服务一体化, 共同探索“医教结合”、“家庭与机构结合”的早教模式。
南京鼓楼区、白下区托幼办与区关工委、区社区学院、区妇联、社区家教中心等单位开展“亲子共成长”亲子节活动, 将活动入场券分发至各个社区, 邀请0岁~3岁的儿童和家长参加丰富多彩的思维游戏、户外游戏和艺术游戏。这类活动不仅锻炼儿童的能力, 增加其和同龄儿童的交往, 还能让父母体验和儿童做朋友的感觉, 并观察其在活动中的表现, 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他们还在活动中安排了育儿知识讲座, 请专家为父母们答疑解惑。
(五) 分层分类, 有序实施区域性推进策略
江苏省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现象比较显著, 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与实际幼教状况, 分层逐步开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活动, 以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家庭对0岁~3岁婴幼儿教育的需求。
苏南发达地区可以以无锡地区为参照范式。无锡地区的发展目标是2010年城区0岁~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要达到85%以上, 农村达到50%以上, 0岁~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都有机会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基本形成以公办园所为骨干和示范, 以社区为依托, 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社区学前教育网络。
在苏中、苏北地区, 可以根据地域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社会方式开展0岁~3岁婴幼儿的教养工作, 研究表明有效的方式有:亲子培训点、早教流动快车、家长学校、准妈妈学校。各个地区结合自身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幼教水平, 可采取一种或多种方式推进0岁~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的开展。
四、严把素质关, 多种途径开展高质量的育婴师资格培训
3.江苏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三
一、现状呈现
2007年5月~7月,针对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教育服务的基本现状,课题组运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对南京、徐州、常州、镇江、无锡等五个地区的36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27份。访谈人次50人。以下就本次调查数据,对江苏省教育机构开展0岁~3岁早期教养活动情况进行分析。
(一)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教育服务的基本状况
1、教育服务方式。被调查的幼儿园(以下幼儿园均指本次调查对象)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方式是多元的,但主要以托班教育形式为主(263人次),其次是举办专家讲座或咨询,最后是“入户提供育儿指导”(80人次)和开办“亲子班”(76人次)。
2、教育服务内容。幼儿园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内容以入园前指导(219人次)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218人次)为主,而协助社区有关部门进行儿童保健工作比较薄弱(80人次)。
3、教育服务时间。幼儿园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作日(250人次)。
4、信息咨询方式。调查中有212人次提到利用通知、信函、电话方式进行信息发布。有156人次提到利用网站发布信息。
5,亲子活动年龄。被调查幼儿园亲子班招收的儿童年限主要为1岁半以上(165人次)。
6、收费问题。幼儿园为3岁前儿童提供的主要是免费教育服务。调查显示,完全免费的有264人。部分收费的为37人。整体收费的有26人。
7、师资问题。调查显示,有234人次认为目前幼儿园教师基本具备了亲子班教师的资格。有266人次认为亲子活动的指导教师应具备育婴师资格。153人次认为应具备幼儿教师资格。
8、举办亲子班动因。调查显示、开办亲子班的动因主要是家长和社会的需求(258人次),其次是幼教事业发展的要求(152人次),最后是经济利益的驱动(26人次)。
9、存在困难与问题。调查显示,幼儿园开展婴幼儿教育服务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理论人员的指导(200人次),其次是缺乏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保教人员(185人次)。再次是硬件配备不完善(138人次),最后是缺乏适宜的课程及有效的理论研究支撑,分别为133人次和95人次。
10、家长参与情况。在调查中。有196人次提到在幼儿园进行3岁前教育时家长的参与程度达到或者超过预期人数。其中。父母亲是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影响家长参与上述教育服务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258人次),而活动内容没有吸引力以及需要收费因素影响较小(均为6人次)。
(二)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1、社区参与服务状况。家长是社区经常参与幼儿园教育服务工作的主要人群,其次是社区工作人员(居委会、街道)。有待发动和鼓励的是社区的专业人员(包括卫生保健、饮食、教育、艺术)以及热心儿童服务的志愿者。社区内能够主动参加、积极配合幼儿园活动的机构主要是卫生部门(保健院、医院),公安消防、妇联、新闻媒体等机构配合较少。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有186家所在社区尚未建立儿童早期教育管理机构。
2、社区服务内容状况。大多数社区的医院或者保健站。一般只提供儿童的预防接种以及体格检查,缺乏科学育儿咨询的服务。对高危儿、体弱儿的特殊服务几乎空白。
3、社区服务设施状况。在327家幼儿园中,只有110家幼儿园所在社区有非营利性的、适合儿童活动的公共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站、点。幼儿园附近可以共享的公共资源主要是活动广场和绿地,其次是儿童器械。
二、问题分析
调查结果充分显示,目前江苏省教育机构0岁~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已经起步,但是,在进行0岁~3岁早期教养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问题一,社会共育的整体意识不够。各有关部门沟通较少,缺乏政府统筹安排和相关部门联动,在机构设置、人员培训、经费保障、硬件设施等方面无法提供充足的保障。
问题二,机构内缺乏0岁~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评价标准,缺乏具有合格资质的专业师资人员。机构内开展的0岁~3岁教养活动大多迁移3岁~6岁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经验,不仅效果甚微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违背婴幼儿自然成长规律。
问题三,亲子机构不应仅仅定位于实施教育功能,还应该成为社区内0岁~3岁家庭早教指导与服务的中心和阵地。为更多的家庭提供教育和交流的场所,提供不同需求的咨询与指导。
问题四,家长十分重视0岁~3岁的早期教养,但是对于婴幼儿发展和教育的意识模糊,有些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农村和偏远地区家庭尚存在不重视现象。
三、研究建议
(一)横向联动,营造社会共育的格局
要充分利用并整合社区人力、物力、环境教育资源,从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加强科学育婴意识,为0岁~6岁托幼一体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需要政府全面统筹,明晰职责,卫生、儿保、妇联、计生、教育等部门共同关注、通力合作。
(二)形式多元,开展多通道早教指导与服务
亲子机构是一种集教育、家庭服务与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机构,系统而全面地给予社区内0岁~3岁家庭早期教养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亲子机构的形式应该多元化,可以设在幼儿园里,也可以设在有条件的社区或区域指导中心,辐射影响分散的小型机构。亲子机构提供的服务是便利而亲切的,同时也是个性化的,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的教养需求。
(三)园所能动,积极发挥优质幼教资源作用
教育机构特别是幼儿园以其优良的环境、专业的师资和规范的管理使0岁_3岁的教育从发展之初就能处在一个良好的起点之上,为婴幼儿科学、健康地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利用优质幼教资源开展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构建家庭、社区和教育机构三位一体。
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是积极探索亲子园(班)的基础建设和亲子教育的有效策略。多家省级示范园运用多种形式[托班(2岁~3岁)、亲子班(0岁~2岁)、亲子园分部]进行0岁~3岁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如,徐州公园巷幼儿园开办的孕育园开展了多项从准妈妈开始的各项早教服务指导工作。镇江地区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积极开展对农村婴幼儿家庭的服务与指
导。
(四)机构为主。积极联动社区开展活动
以教育机构为主体。联合社区内卫生、儿保、计生、妇联等部门组建共同团队。及时获取孕妇及新生儿信息,综合有序地开展咨询、讲座活动,服务上门、跟踪指导和机构活动全方位服务一体化,共同探索“医教结合”、“家庭与机构结合”的早教模式。
南京鼓楼区、白下区托幼办与区关工委、区社区学院、区妇联、社区家教中心等单位开展“亲子共成长”亲子节活动,将活动入场券分发至各个社区,邀请0岁~3岁的儿童和家长参加丰富多彩的思维游戏、户外游戏和艺术游戏。这类活动不仅锻炼儿童的能力,增加其和同龄儿童的交往,还能让父母体验和儿童做朋友的感觉,并观察其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他们还在活动中安排了育儿知识讲座,请专家为父母们答疑解惑。
(五)分层分类,有序实施区域性推进策略
江苏省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现象比较显著,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与实际幼教状况。分层逐步开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活动,以满足不同区域的不同家庭对0岁~3岁婴幼儿教育的需求。
苏南发达地区可以以无锡地区为参照范式。无锡地区的发展目标是2010年城区0岁~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要达到85%以上,农村达到50%以上,0岁~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都有机会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基本形成以公办园所为骨干和示范。以社区为依托,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社区学前教育网络。
在苏中、苏北地区,可以根据地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社会方式开展0岁~3岁婴幼儿的教养工作,研究表明有效的方式有:亲子培训点、早教流动快车、家长学校、准妈妈学校。各个地区结合自身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幼教水平,可采取一种或多种方式推进0岁~3岁婴幼儿教养工作的开展。
四、严把素质关,多种途径开展高质量的育婴师资格培训
4.江苏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四
这个寒假,通过上网查资料、在网上与一些本省的同学、老师的交流等方式,结合我自身受教育的经历,我对我省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现状以及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将我了解到的现状与问题写成一篇调查报告,并提出一些我个人的浅薄见解。
一、主要现状
江苏省是教育信息化的先行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处在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全省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完
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多层次培训任务的落实以及各级组织与部门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推进,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与师资力量得到了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工程也进一步推进发展起来。
从1995年秋季起,全省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在中小学逐步开展了计算机学科教学。目前,全省100%的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基本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
另外,我省的信息技术课程于2007年被纳入高中全省统考的学业水平测试中,直接影响考生的高考成绩。初中学校也由各个市内组织全市统测的信息技术会考,算入中考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老师、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不够重视的现象。
1、网络计算机设施等硬件建设
2005年,江苏全面完成“校校通”工程。在建设中,全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建设,省财政安排6亿元专项资金对省财政转移支付、经济薄弱偶和革命老区41个县(市、区)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进行帮扶建设,使837所农村初中、822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每校配置了1个50台学生机的网络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2636所农村定点完全小学,每校配置了1个20台学生机的网络教室。这些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全面建成,彻底改变了全省农村经济欠发达地
区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长期落后的面貌,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应用搭建了良好平台。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基础好的地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多种措施加大“校校通”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严格按照《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验收办法》的要求,组织人员对所属学校逐一进行检查,对“校校通”工程建设不达标或不完全达标的学校进行拾遗补缺,有效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校校通”的全部覆盖率。
于此同时,我省各校的网络及计算机设施设备也日益完善。在“校校通”工程全面实施以及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基础上,江苏全省各地继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至2008年底,全省13个大市中有11个大市建成了覆盖本地区的教育城域网。全省88.7%的普通高中,72.5%的初中,55.3%的小学建有校园网,经济发达的苏南已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实现了较高层次的“班班通”。全省校均拥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筑面积逐年明显扩大,2008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校均拥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筑面积数分别为122平方米、215平方米、625平方米,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11%以上。同时,每台计算机服务的学生数即生机比逐年下降,2008年,全省生机比为小学11.2:
1、初中10.8:
1、高中6.5:1。
2、师资力量建设
通过科学有序的教师培训,江苏全省广大中小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江苏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起步较早,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普遍接受了教育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997年至2004年,江苏完成了以音视频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04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训工作,共有7万名教师完成了该项培训和考核。2006年,江苏进入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的整体框架,并将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纳入全省教师继续教育总体计划中。从2006年至今,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全国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中,江苏的参考人数占全国的3/4强,一次合格率97%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合格率。
(2)江苏通过骨干培训和分级培训相结合、现场集中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2007年,江苏教师教育网站建成开通,一次为主干基本形成了全省远程培训网络。目前,该网站注册教师45万人,日访问量5000人次,对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和效益祈祷十分明显的作用。
以上的这些措施使得教育技术学在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技术学使得“教”与“学”以一种更先进、更便捷的方式连接起来,成为了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本学科的师资培养方面,江苏省每年还举办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以此来鼓励信息技术老师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学习与创新。
3、日常教学以及信息技术赛事
目前,我省的中小学除去毕业班,其余年级平均每周开设一到二节信息技术
课程,由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授课。不少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类比赛,例如电脑小报大赛、电脑绘图大赛等等,以此来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如上文所述,我省网络计算机设施等硬件建设较为齐全,从重点中小学到县城乃至很多农村学校,都配有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每个班级配有投影仪、教学用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这些计算机还可连入网络。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可以通过这些设备,以PPT、音乐、动画等丰富多彩的教学途径向学生们展示所要讲授的知识,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沟通,使教学活动能够以一种更高效、更受欢迎的方式开展下去。
我省每年的信息技术比赛除了全国范围的全国青少年电脑制作大赛等比赛,还有一些我省举办的比赛,例如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江苏省“领航杯”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等。这些比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也使得我省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风生水起,得到普遍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和老师的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不均
虽然大部分中小学都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课,但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地区与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差异,苏南和苏北之间的地区差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之间的差异等。尽管同样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的教学相比较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便要先进很多。相对于二线城市或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更好的生活与就业条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前往,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然,久而久之,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会拥有更多更优秀的师资力量,学校所能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更为高质量。例如,很多市重点中学拥有不止一位信息技术竞赛辅导老师,而许多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学校想要招聘到竞赛辅导老师便不是那么容易了,重点中学的学生相对来说就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再者,城市地区或苏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对于农村或苏北经济较为落后地区来说,前者会有更多的家庭配置电脑等设施,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便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计算机,在生活中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而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一些家庭并不具备配置计算机或接入互联网的条件,农村的父母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也不太多,孩子除了在学校机房一周两次的信息技术课之外,可能就没有机会去接触计算机,除了一周见两次面的信息技术老师,可能也没有人能给他们带来相关方面的指导或建议。2.教学仪器没有正常投入使用
有一部分学校购买了机器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并不存在正常的教学和使用。尽管我省的大部分教师都经过了教育技术培训,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然习惯采用“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习惯使用投影仪、电脑等新的教学设备。
3.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不受重视
随着我省的信息技术课程成绩考核被纳入中高考,信息技术在我省的中小学不受重视的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语数外等主课老师的“占课”现象也不似从前那样严重了。每个学生可以一周上一到二节信息技术课,按部就班的接受安排好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但由于信息技术在考核中所占分值不多,相较语数外这些主课来说仍然处于不太受重视的地位。4.学生的网瘾问题
不浅的不少中小学生有着严重程度不等的网瘾,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动画片等网络资源。
三、对策与建议
1.针对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设后,政府部门不能松懈,而应该继续努力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
(1)政府部门可以拨款给农村中小学,在农村中小学举办信息技术活动比赛,例如教师PPT设计大赛、学生电子小报设计大赛、电脑绘图比赛等比赛,还可以联合几个学校共同比赛,促成学校同学校之间的竞争,以此促进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2)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下乡工作,在第一线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出力。
2.针对教学仪器没有正常投入使用的问题,政府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
(1)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推行多媒体教学仪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使用。
(2)多组织一些公开课或上课比赛,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仪器进行授课。3.针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不受重视的问题,上文解决教育资源不均问题中的促进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措施便可一试,县级的教育部门应该鼓励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与初中多举办一些信息技术比赛,例如教师PPT设计大赛、学生电子小报设计大赛、电脑绘图比赛等比赛等,还可以将信息技术活动开展的质量与数量纳入年级、学校评优评先的考核范围中,以此加强各中小学对信息技术学
科的重视。
5.江苏钢材市场调查报告 篇五
今年五月份是全国钢材市场波动较大的一个月,江苏钢材市场调查报告。作为我公司优钢的主要流向区域的江苏省,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有多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与相关钢厂的差距等,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为此,5月16日-5月24日,我们一行对江苏的南通、无锡、苏州等市场以及淮钢、南钢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采取对经销商访问,深入客户工厂调查访问,货场观察及访问,竞争对手钢厂调查等形式。以下,我们将就具体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南通市场
⑴、地理位置优越。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北上海”;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往苏、皖、赣、鄂、湘、川等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调查报告《江苏钢材市场调查报告》。苏通长江大桥在年底建成以后,将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与上海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优势。
⑵、市场容量大。南通钢材市场一直是我国最大的优线集散地与消费地,也是我公司碳结线的主要流向地。优线主要集中在硬线、拉丝线、轴承线以及弹簧线等品种,据了解,南通硬线的年总需求在75-80万吨左右,平均一个月的需求量在6-7万吨左右,而其它轴承线与弹簧线的月需求量约在2000吨左右。
⑶、成本低廉。南通市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开发区农场一带为新兴的工业园。市场上多为家族作坊式企业,总计有300余家钢丝绳生产企业。仓库与生产厂房连为一体,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从原材料进货、加工、成品、包装、打标、销售等一条龙的生产工序。另外,运费便宜也是南通市场的一大特点。我公司运到南通市场的运费大约在85元/吨左右,再加上各家自有的吊装设备,基本上就可以直接运到客户的仓库里,而其它钢厂像有水路运输的如青钢、沙钢,运输成本就更低了。
⑷、市场格局。当前,南通市场硬线的格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梯队是以青钢、沙钢、鄂钢为主;第二梯队是以新钢、首钢为主;第三梯队是以北台、邯钢、安钢、湘钢、马钢为主;另外,宝钢也有一部分特殊线材,如弹簧线和一些特定客户特别要求的线材销售。我公司60-70#优线的份额已经逐渐流失,主要原因为:一是价格过高,较35-55#线高50元/吨,市场普遍不认可。现市场上35-70#基本为一个价格;二是质量有问题。经常出现空心脆断,对钢丝绳制作来讲,影响较为严重。最近这种质量问题还有向55#优线延伸的迹象。而我公司空缺出来份额已被新钢、青钢、石横所瓜分。其中新钢占据了60-70#优线80%的份额。
⑸、南通优线市场资源状况表
6.观于江苏名胜古迹的调查报告 篇六
初二(6)班第4小组
一、研究背景
时代在飞速得发展着,每当我在高楼大厦里享受着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往往都忽略了那些名胜古迹的存亡。我们江苏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无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城市,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保留了多少名胜古迹呢?
人们又是怎么对待名胜古迹的呢?因此我们要研究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无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城市,从米市到现在的经济中心,无锡在不停的变迁着,但是有保留着多少的名胜古迹呢?人们对名胜古迹的认识又有多少?为了保留根多的名胜古迹,呼吁人们保护古迹,爱护古迹。我们要研究这一课题
三.研究主要内容与方式
1、调查有关江苏名胜古迹的资料
2、在校内展开调查了解同学们对名胜古迹的认识和了解?
3、去当地的名胜古迹参观
4、到农村去寻找古迹
四.小组成员及分工
刘佳雯:(组长)写调查报告、结题报告,查阅资料,手抄报,实地调查、采访,统计调查问卷
谭 佳:(副组长)打印、复印资料,手抄报,实地调查、采访,统计调查问卷
徐佳佳:(副组长)管理资料,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采访,手抄报,统计调查问卷
雷雨佳:活动记载,手抄报,调查报告的誊写,实地调查记录,统计调查问卷
蒋皓:实地采访,管理活动款,统计调查问卷
周旭:手抄报、统计调查问卷
朱海抄:管理资料,统计调查问卷
五.研究的具体过程
1、确定课题
2、写调查背景、目的及意义
3、查阅有关于江苏名胜古迹的资料
4、出调查问卷
5、在学校内进行问卷调查
6、统计调查问卷、7、小组讨论对问卷数据的个人分析
6、总结分析,写调查报告
8、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例如:文昌公园、礼舍生太园、礼舍古镇等
9、走进农村,学古迹
10、出手抄报
10、小组讨论本次研究的收获体会
11、写个人小结
12、写结题报告
六.专家观点
文化古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
文化古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文化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化古迹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化古迹会越来越少。所以文化古迹十分珍贵。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化古迹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原物,而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化古迹价值的。文化古迹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化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也趋向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领域,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城市
建设的投资非常有限,城市发展资金主要靠各城市独立解决,所以不少城市都把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概括起来,城市发展的规划方略,主要有如下方面: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考虑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环境,以环境美提升城市资产价值;基础设施区域共用,节约投资并增加效益;规划先行,搞好城市发展性规划。这些问题是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也是城市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科学价值、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城市文化价值。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根本性破坏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如何保护,既与继承传统有关,也与有利于坚持历史传统教育。
七.研究的结论及成果
经过本次的研究调查我们知道科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
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
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文物,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赵州桥、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有的甚至是现在人们还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江苏省对名胜古迹的开发,保护还是比较重视的,例如周庄年旅游收入达到两亿。但是在很多的乡村中的古迹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些已开发的名胜古迹甚至没有人管理例如文昌公园。而且人们队名胜古迹的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可以破坏的现象及其严重,例如宜兴的竹海。
所以我们要呼吁身边的人来保护名胜。
八.反思与收获
本次的活动意义丰富,经过的调查我认识了更多的名胜古迹。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历练,在村名们的口中我们跟深的了解了我们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地方。我们知道了保护名胜古迹的重要性,和名胜古迹的意义。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
7.江苏高中教育调查报告 篇七
一、样本户(民)的基本状况和参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一)样本户(民)年龄结构和农业收入状况
本次调查是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根据人口和农业经济总量,采用目的抽样和留置问卷方式进行的。调查涉及10个县(市),有效样本896个,包括:苏南256个、苏中265个和苏北375个。被调查对象年龄主要在18-60岁之间,根据农业劳动力的特点,被调查对象18-26岁之间的比例为19.92%,27-40岁之间的比例为27.66%,41-60岁之间的比例为48.99%,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只占3.37%。
江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样本户均农业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 000-5 000元之间,三个地区情况基本一致,达到61.16%。苏中和苏北地区户均农业年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别为28.06%和27.73%,高于全省23.48%的平均水平;苏南的比例为12.10%,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此外,样本户农业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比例很低,为3.75%;苏北最低,为2.07%。苏北是江苏农业主产区,但传统农业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农业产业链短而细,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偏低,影响农业收入的水平。相对而言,进入工业化后期的苏南地区,土地相对集中,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苏南地区农户农业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达到6.98%,高于全省三个多百分点。
(二)样本户(民)学历结构及其变化
现代农业呼唤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这就是对待新事物开放的态度、创新的素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时间与效率观念、信息和法制观念,这一切都建立在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之上②。但总体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学历水平并不是很高,初始学历以初中以下(含初中,下同)为主,比例为61.97%;目前初中以下学历仍占55.43%,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民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又体现出受过教育的农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流动。同时,我们也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业培养了一些学历高的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初期5.12%上升到目前的11.48%,高学历的人进入农业领域,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地区来看,无论是初期还是现阶段,苏中从事农业的农民学历层次均要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11.42%,上升到目前的16.78%,这是与江苏教育发展现状相吻合的,苏中农民传统上不仅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且也重视自身学历水平的提高。苏北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的比重远远高于苏南和苏中,虽然该地区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48%上升到9.53%,但初中以下学历的比例变化并不大,甚至还有所提高(从58.51%到59.03%),加强该地区农民教育和培训更具有迫切性。苏南地区高中和大专学历的比例上升幅度较大,比例从初始的29.08%到目前的40.17%。
在调查中我们已经注意到性别因素,但协助我们进行调查的一般还是家庭中相对文化程度高一些的人,因此从配偶的学历来看并不乐观,初中以下学历的比例为70.67%。家庭其他成员的最高学历以高中毕业为主,比例为52.14%;大专以上的比例达到29.29%,苏中最高为31.64%。家庭平均学历水平的提高,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意义。
(三)农户家庭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由多部门组织的综合体,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能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③。就业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产业体系的特征,目前江苏农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就业比重较高,农业其他环节就业偏低,说明农业产业链仍是短而细。因此,通过农民培训,促使农民在农业内部的流动,才能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一方面是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第一,江苏农民仍以从事种植业为主,这在苏北地区最为明显。但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地区农业资源特点,苏北养殖业的就业比重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发展,因此在这三个领域从业的人员比重达到79.81%。第二,苏南和苏中地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比例远远高于苏北。这是由工业化、城市(镇)化带动经济结构的演变,从而对农民职业的影响。第三,根据从业人员构成的不同,三个地区在农业服务组织发展上也存在着差异。苏中地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就业比重较高。体现政府为主体,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苏中地区在这些领域就业的比重为21.51%,远远高于全省的13.42%水平,在苏中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及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的作用非常明显。相对来说,苏南和苏北在这些领域的就业比例要远低于苏中(见表1)。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比。A-种植;B-养殖; C-农产品加工; D-农产品运销;E-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F-农业技术开发推广;G-农业信息服务;H-农村基层管理;I=非农产业。
另一方面是被调查者配偶和家庭其他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虽然被调查者配偶的学历水平低于被调查者,但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34.83%)却高于被调查者(25.52%),苏中、苏南地区的比例更是高达45.63%和41.13%,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轻纺、电子等行业的发展和城市(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女性劳动力需要呈上升趋势,一部分女性进入这些领域和城市工作。而苏北地区作为农业主产区,传统农业占有相当比例,女性务农人数多,带来了被调查者配偶在该地区从事种植和养殖生产的人员也高(63.81%)。
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参加过培训的机会并不高,全省参加过和没有参加过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苏南地区略高一些为61.58%。但是,调查反映出江苏农户家庭就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受制于土地资源的制约和收入增长的欲望,在完成家庭土地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发展,有人从事非农就业的家庭比例,在苏中和苏南地区分别为86.79%和74.61%,即使苏北地区也达到68.00%。他们就业的渠道非常广泛,依次是:在企业工作(29.06%)、临时打工(26.84%)、做生意(13.29%)、在事业单位工作(13.27%)及其他。
(四)样本户(民)参加培训的情况
在参加过培训的被调查者(包括家庭成员)中,培训的内容较广泛(见表2),三个地区都是以种养殖技术培训为主,同时兼顾非农技术技能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等。由于户均耕地规模的影响,苏中地区越来越重视非农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苏南地区重视经营管理培训和非农技术技能培训;苏北地区重视政策培训、非农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数。A-种养殖技术培训;B-非农技术技能培训;C-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D-法律法规培训;E-经营管理培训;F-文化基础知识培训;G-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
农民参加培训的动因主要是政府要求或动员(62.14%)和学一点技术回来搞好生产(28.36%),其他依次是:通过培训重新找个工作、看看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农闲时随便去听听等。目前,江苏主要还是以基层组织农民培训为主(见表3)。但在江苏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有机会受参加收县级政府部门或委托部门举办的培训,专业协会也在农民培训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还有农民在企业招工和企业工作中得到培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就业的需要,一部分农民开始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学校进行学习。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数。A-村民委员会;B-乡镇政府;C-市(县)政府部门;D-专业协会;E-自主选择的培训机构;F-自主选择的学校;G-在企业参加培训。
就地区结构分析,苏南地区村民委员会所起的作用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农民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培训的比例高达46.40%;苏北乡镇政府组织培训的机会占有较高比例,乡村两培训所占比例达到83.13%;苏中地区在村、乡(镇)和县培训中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县级培训功能要大大高于苏北,甚至苏南地区。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就业的机会,苏南和苏中农民在企业培训的机会远高于苏北,而苏中地区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学校进行培训的比例超过10%,比其他两地区要高得多。
再看参加培训的时间,目前江苏农民培训以短期为主,两天以内培训的比例达到69.56%,且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苏南和苏北倾向于这种培训;全省参加长期培训的比例为17.18%,一般是年轻人参加学历和资格证书培训,这在苏中比较明显(比例为23.94%)。
二、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分析
(一)参加培训的目的和期望培训的作用
调查显示,总体及三个地区表示如果内容适合一定会去的比例均超过60%,而认为培训意义不大,一般不愿意或者根本就不去的比例也有10.43%,苏南地区达到15.26%,说明了培训内容对农民参加培训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时,培训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并从内容上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来讲,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集中于:做好生产经营来增加农业收入(24.23%)、成为农业经济的带头人(24.12%)、创办自己的实业(23.32%)和有技术技能外出好找工作(22.98%)等方面,其他都是次要的。第一位目的的选择有所不同,苏南地区是要成为农业经济的带头人(35.66%),苏中地区是做好生产经营来增加农业收入(30.42%),苏北地区是有技术技能外出好找工作(29.57%)。但是,想通过培训来创办自己的实业的选择在三个地区相当,都超过20%,说明江苏农民对创业有着较为强烈的愿望。通过农民创业,可以促进农业实现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创业培训应该成为今后农民教育的重要内容④。
农民对目前各地开展的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带头人培训工程等,都给予了一定的期望。总体上,江苏农民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作用摆在第一位(29.40%),苏南地区的选择更高(39.40%);其次是农村经济带头人培训工程(20.82%),苏中较为典型(25.00%);第三位是绿色证书工程(18.31%),苏北对其的认识要比苏南、苏中强得多(24.60%)。江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网络,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农民认可的(14.65%)。可以看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各类农民培训工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期望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形式
培训内容是农民培训工作的核心,培训方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⑤。从表4可以看出,农民以通过培训得到更多满足生产需要的适用性种养植技术为主(47.50%),非农技术技能培训(14.68%)、经营管理培训(12.85%)和法律法规培训(9.33%)也很重要,特别是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6.48%)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总体上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培训欲望并不强烈(2.73%)。地区结构上,除了种养殖技术的培训以外,苏南地区在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培训的需求基本相当;苏北地区在经营管理、非农技术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是有强烈的需求;苏中地区则更偏重于非农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区别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江苏农民对学历教育的偏好程度大降低,仅占4.34%。农民更关注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其中期望得到综合技术技能培训的比例为57.61%,单项实用技术培训的比例为35.08%,这在三个地区的选择次序是一致的。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比。A-种养殖技术;B-非农技术技能培训; C-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 D-法律法规培训;E-经营管理培训;F-文化基础知识培训;G-新观点、新思想的培训。
从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来看,农民期望以短期培训为主,选择三天以内的占到58.59%,一个月以内的为28.33%,一个月以上的比例为13.08%。在三个地区培训时间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苏南地区农民更注重短期培训,期望一个月以内培训的比例中高达96.96%,苏中为86.79%;苏北地区则有19.56%的农民希望参加一个月以上的培训。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农民最期望的培训时间是在农闲时段(29.15%),占比例较高的农民也选择了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随时安排(25.46%)和随到随学(19.55%)两种形式。应该看到的是,江苏农民也开始选择定期培训(12.92%)和集中培训(12.92%)形式了,苏南、苏中选择前者,苏北选择后者,这对农民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性培育,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三)期望的培训单位和培训经费
目前,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中心为基础,从中央到省、地、县、乡镇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体系⑥。但是,对于由什么样的单位来对农民进行培训在选择上出现离散性,总体次序是:政府部门、市(县)级技术和职业学校、乡镇成人学校、高校或研究机构“三下乡”活动举办的培训、群众团体组织的培训班、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等。适应农民特点的培训单位以前两种为主,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县)级技术及职业学校在农民培训中的主导作用,是江苏新型的农民培训的重要路径。而社会机构举办的收费培训很不受农民欢迎(1.48%),农民教育培训的市场化看来在目前是行不通的。
农民培训的经费应该由谁来承担呢?三个地区在看法上差异较大,但选择全部由自己来承担培训费用的农民在三个地区均相当低,总体上只占2.51%。苏北、苏中超过一半的农民认为,培训经费应由政府来承担;苏南则把自己愿意承担一部分放在第一选择上(41.98%);苏中地区愿意自己承担部分费用的农民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5.22%)。此外,苏北、苏南地区超过20%的农民还认为,培训经费应由社会力量来解决。在愿意自己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培训费用的农民中,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主要在500元以下,比例占92.79%,三个地区选择 300元以下的比例都在70%以上。这对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尤其是技术技能类的培训,是一个制约因素。从社会培训角度来看,农民教育培训费用应以政府为主体,新时期政府要从财政支出和政策制定上,对农民教育培训给予足够的支持或倾斜。
三、简要的结论
1.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江苏农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比较利益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以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相对高学历的农民开始了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流动,这是符合劳动力要素流动规律的。在农户家庭中,高学历(素质)的农民的流动,有利于增加了农户收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低,难以适应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影响着农业竞争力的形成。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必须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
2.江苏农业劳动力以从事种养殖业生产为主,生产的发展在带动农产品加工、运输环节成长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江苏农业服务组织发育不足,组织化程度不够高,以传统农业为主是农户农业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政府主导下,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组织的发展,延长和做粗农业产业链,对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具有长远的意义。
3.江苏农民培训以基层政府组织为主,其次是其他社会机构和学校。政府主导的培训一般是由政府出资,且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时间较短,适用性强,农民期望的培训组织者以政府部门、市(县)级技术和职业学校为主的培训。但政府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能够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全省有一半农民家庭还没有机会参加任何培训,苏南地区在农村培训体系建立上起步较早,比例要高于苏中和苏北。农民培训应以政府为主体,适度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和专业协会的作用。
4.如果培训的内容适用,经费恰当,越来越多的农民是愿意通过参加培训来搞好生产经营,或成为农村经济的带头人,或创办自己的实业,或外出非农工作,但对过去曾经一度偏好的学历培训的热情并不高。因此,除了种养殖技术外,农民还期望得到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选择好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的投入机制,是提高江苏农民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
摘要:受比较利益的影响,江苏农业劳动力以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工业化、城市(镇)化过程中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既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因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偏低,影响农业组织化发展和农民农业收入的增加。政府主导的农民培训,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时间短,适用性强,深受农民欢迎。除了种养殖技术外,农民还期望得到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但政府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能够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选择好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的投入机制,是提高江苏农民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民教育,农民意愿,培训组织
注释
1成新华.农业私营企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J].经济问题探索,2007(8).
2成新华.我国农业组织的创立、成长与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2008(1).
3刘成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征及构建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
4蒋平.关于现代农民创业培训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08(3).
5李元美,张红雷.浅议新型农民培训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教育,2006(9).
8.江苏省中职学生顶岗实习调查 篇八
中职生参加顶岗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顶岗实习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和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学校生存的问题。如何以开展顶岗实习为依托,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是中职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江苏省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主要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19.23%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参加顶岗实习,73.59%的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参加顶岗实习,7.18%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参加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管理与规范方面,基本上以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管理为主,企业业务管理和学校思想教育与事务管理为辅。进入企业之后,学生在工作之外的日常生活,学校和企业基本上是放任型的,由学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自由支配,自己管理自己;在工作时间内,则主要由企业根据对员工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员工式的管理。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管理和事务管理。
另外,通过调查发现,江苏省中职顶岗实习生的权益主要是以合同方式获得保障的。当前基本上存在着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学生实习合同、学校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签订的实习合同、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协议等三种合同类型。而在安全保障方面,则主要以学生自主购买的意外事故伤害保险为主,企业购买的雇主险、意外事故伤害保险为辅。
顶岗实习在现实中遭遇诸多问题
把顶岗实习等同于就业,忽视顶岗实习的教育性
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养成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但是,由于相关文件规定对顶岗实习的界定不明确,实践过程当中,学生和家长更多地把顶岗实习理解为就业,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理解为准就业,纳入学校就业工作来实施,企业则把顶岗实习理解为新员工的试用期,以此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这样的观念与认识导致了顶岗实习过程中其它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顶岗实习的教育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校企之间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当前,在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关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是单个学校和单个企业之间的行为,资源相对比较分散。由于缺乏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沟通平台,不但增加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成本,而且也不利于信息沟通,致使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方面学校找不到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实习的企业又找不到学生的问题。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一个资源整合和信息沟通的平台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政府财税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
由于我国企业没有形成一种主动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意识,企业对学生实习的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这就需要外部激励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虽然从去年开始相继出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和《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但是这样的税收支持力度仍然略显不足,而且存在程序繁琐等问题,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与此同时,财税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也有待加强,学校受困于资金限制,无法按需要大量引进“双师型”人才、完善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这些对学生实习产生了很大影響。
学校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实习管理相对混乱
虽然中等职业学校现在都已经开始建立校内实习管理制度,但是仍然不够完善。绝大多数学校的实习工作纳入就业部门管理,没有专门的实习管理部门,同时,多数学校的实习就业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实习管理的要求。这就使得大部分学校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事务管理的方式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甚至有些学校对实习学生放任不管,管理水平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
课程设置相对滞后,职业指导不能适应要求
在实习课程设置方面,技能训练占有较大比重,而与学生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则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导致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明确,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不高,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强等一系列的问题。增加职业指导课程在实习中课程的比重成为必需的选择。
完善法规、加强监管是根本
首先,相关部门必须从法律政策层面对定岗实习的原则目的等予以明确,同时应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以形成对顶岗实习正确的认识和观念,纠正实践过程中把顶岗实习完全等同于就业的错误认识和观念,正本清源,从观念认识层面保障顶岗实习科学、顺利地开展。
其次,强化政府责任意识,建立政府层面的实习管理工作委员会,来全面负责本区域内的顶岗实习工作。实习管理工作委员会应该充分吸收与顶岗实习相关的所有人员的参与,另外还要吸收相关法律人员的参与。实习管理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应该包括:对学校顶岗实习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估;制定参与顶岗实习企业的资质认定;搭建中职学校、学生和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审查实习协议的内容,对实习协议进行备案;仲裁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争议;负责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事故的责任认定与赔偿;“实习券”的发放与兑换,顶岗实习质量检测等。
【江苏高中教育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江苏三年内高中录取10-01
江苏高中零分作文:瞳孔之内的智慧09-09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8-05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政治江苏专版:课时达标检测(二十)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09-28
江苏会计继续教育试题09-22
江苏会计继续教育答案10-10
江苏会计继续教育时间11-12
江苏小学法制教育讲稿11-25
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