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组织机构

2024-09-13

防治水组织机构(共8篇)

1.防治水组织机构 篇一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碾底煤业有限公司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

二〇一一年六月

一、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1

二、防治水管理机构.............................................5

三、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5

四、水害预测预报制度...........................................6

五、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

六、生产安全联系制度...........................................9

七、矿井探放水措施............................................10

八、矿井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12

九、矿井防治水管理规定........................................15

十、水文地质管理制度..........................................20

十一、探放水管理制度..........................................21

十二、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21

十三、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制度..................................23

十四、测量管理制度............................................23

十五、地测资料分析、保管、提供管理制度........................24

十六、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和发放制度..........................25

十七、水患防治应急预案........................................25

十八、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26

十九、地质资料技术报告整理、审批制度..........................27

二十、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27 二

十一、与周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交换制度..................28 二

十二、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28 二

十三、防汛物资储备制度......................................29 二

十四、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29 二

十五、周边煤矿及废弃老空积水防治措施........................30 二

十五、地表水监控防范措施....................................31 二

十六、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31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一、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一、法人代表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掘必探、先探后采”的规定,对查明有水害威胁的严格执行“先治后采”的原则。

2、严格按照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编第六章防治水部分的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

3、定期组织召开防治水会议,确保矿井防治水所需的资金到位。

4、积极引进矿井探放水所需的新设备,从资金上保证防治水工作的开展。

二、矿长岗位责任制

1、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

2、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文件精神,确保防治水工作落到实处。

3、组织做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隐患排查,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4、解决好防治水工作中的人力、物力问题,保证防治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5、定期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矿井水害治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对重大水害隐患的处理方案监督落实,确保全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

1、在矿长领导下,对防治水工作负技术管理责任。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规定,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组织技术部门全面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好各项水文地质工作。

3、组织编制防治水年、季、月的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4、必须做好采区、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补充勘探)工作,选用物探、钻探、化探和水文地质试验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质、水压、富水性以及隔水层岩性和厚度等。凡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预计涌水量较大的采掘工作面,尤其是仅能依靠水泵排放涌水的工作面,应超前开展井下水文物探,进一步查明开采区的富水情况。组织分析矿井水文情况,掌握矿井涌水动态和变化规律,参加解决水患和供水水源的措施的制定。

5、负责井下防治水的安全工作,定期召开防治水会议,定期组织矿井防治水专项检查。

6、健全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应对所有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充水含水层布设水文观测孔。积极推广先进的水位自动观测技术,以获得准确丰富的水位资料。

7、组织矿防治水相关方面技术竞赛,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四、生产矿长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

2、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分管范围的防治水工作,杜绝分管范围内水害事故的发生。

3、认真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矿井防治水的相关问题和措施,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防治水工作进展情况。

4、确保分管范围内人力、财力满足防治水工作的需要。

5、经常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安全矿长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

2、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监督落实防治水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3、按上级规定认真组织好老窑水、裂隙水等水灾的排查,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防治水工作落实情况。

4、督足防治工作所需的资金的落实情况,发现资金、设备、人力不到位有权提出直至问题解决。

5、经常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机电矿长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积极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

2、在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机电范围内防治水工作的落实。

3、定期组织人员对放水、防水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积极组织分管范围内,水灾的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分管范围内资金、设备、人力的到位。

5、经常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防治水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消除隐患,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

1、在总工的领导下,负责做好分管的水文地质技术工作。

2、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规程,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分担全矿水文地质技术或管理工作。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3、协助总工组织开展地表水体、降雨量的调查观测工作,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涌水量观测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建立涌水量观测台账。

4、煤层近强含水层(水害威胁区域)开采时,负责开展“三带”发育高度的探测工作。开采浅部受地表水威胁的煤层,必须有充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三带”观测资料,负责编制专项报告,确定安全合理的开采上限,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规定上报批准后,方可开采。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资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

收集、掌握井下、野外水文地质资料,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要齐全、准确,图纸资料要完善可靠、填绘及时。做好矿井水害(情)分析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报送有关领导、生产安全部门及上级部门。

6、参与审查每一作业地点的作业规程,查清工作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确定需要实施的防排水工程和探放水措施。

八、地测科科长岗位责任制

1、编制探放水设计,参与探放水施工的有关管理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2、受水威胁的回采工作面,回采前负责编制专门的《工作面水文地质说明书》,对各类水害因素依据补勘或探查资料作出明确的分析。

3、定期搜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小窑)的有关开采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对存在的威胁本矿安全的问题,要抓紧协调解决,并报告矿长及总工程师。

4、编制年度矿井防治水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负责做好矿井防治水仪器、仪表的检测标定工作。

5、及时启封处理达不到现行封闭质量标准要求的钻孔。

6、开展矿井水文地质及防治水研究,推广应用水文地质物探、涌水量预计、水患监测和突水预报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防治水工作技术水平。

7、协助总工组织每月的防治水专项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领导汇报,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

8、负责对矿井各掘进工作面进行水害分析的预测预报,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9、负责矿井等各种图表的填汇工作,及时绘制地下水等水位曲线动态图,掌握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10、不断总结矿井水文地质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矿井防治水的有效办法。

11、负责提供矿季度、半年、年度达标检查所需的各种防治水资料。

12、积极学习防治水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参与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13、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公司领导制定处理措施。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九、生产技术科科长责任制

1、采掘工程设计时,从开拓布局、采区巷道布置上要有利于矿井防治水管理,尽量避免大量积水的产生,并确保排泄水系统安全、合理、可靠。

2、采掘工作面设计中,必须有排泄水设计及矿井防治水措施。

3、审查作业规程时,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完善可靠的放排水设施,并检查落实情况,具备完善的矿井防治水安全措施及水害避灾路线;负责落实矿井防治水工程中的井巷工程。

4、负责组织落实分管范围内与矿井防治水的相关问题和措施。

5、井下采掘生产任务的安排,必须保证不会引起大的水患灾害。

6、对有发生矿井水害危险的区域设计专门防治水工程或防水隔离煤柱。

7、负责安排对临时水仓的淤泥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8、负责安排对井下水沟中的淤泥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

9、检查采掘工程质量的同时,负责检查矿井防治水工程质量,并纳入工程质量验收考核。

十、调度室主任岗位责任制

1、加强水情、水害情况的调度,及时落实处理采掘工作面等地点的异常出水情况,并落实人员、设备等,加强采掘工作面等异常涌水排泄的调度协调。

2、发生水灾事故时,立刻指挥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并迅速指挥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救灾工作。

3、每年雨季前,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编制排放水工程计划,组织抢险队伍,安排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十、探放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探放队长岗位责任制

1)、探放队长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对探放水方面工作负全面责任。

2)、负责编制钻探生产计划,设备材料使用计划,搞好钻探衔接。熟悉本专业的各种施工设备性能和工作程序,能够协助组织生产,按时完成任务。

3)、搞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排查,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探水工岗位责任制

1)、在探放队队长的领导下,完成各项探水任务。2)、详细做好钻探进尺、涌水、岩心的记录工作。3)、努力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4)、做好设备的正常维护修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完好。

5)、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改进钻探工艺,提高钻进效率。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二、防治水管理机构

防治水工作领导组成员: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后勤矿长

成员:地测科、生产技术科、一通三防科、机电运输科、安监处、调度室

供应科相关成员

三、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邻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总工程师审核。

四、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一、地测科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业务保安责任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时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预测预报,地测科对预防重大水患事故负业务保安责任。

二、地测科应根据本单位年、季、月采掘生产计划,分析预测各采掘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下发年度、季度和月度水文地质预报,年报应于2月10日前签发;季报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签发;月报应于每月5日前提出,在采掘施工过程中,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地测科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

三、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

四、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年、季、月底总结,并按年装订成册,水害预报,图表相符,内容齐全,描述准确,定性,定量,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五、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5-6天发水害通知单。

六、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生产,不会出现因预报错误而造成透水事故现象。

五、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现特制定我矿专项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

增强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水害防治工作职责。各相关科室、部门要针对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查出的煤矿水害隐患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情况,提出措施,对重大水患立即整治除险。

总工程师要承担起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技术责任。要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配备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设立专门的煤矿防治水机构、建立健全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等,不断促进矿井防治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二、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

要按照“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掘必探、先探后采”的规定,对查明有水害威胁的严格执行“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的情况,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

三、加大重大水患排查治理力度

要认真排查治理矿井及其周边受威胁的水害隐患,特别是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重大水害隐患,要分类定级,建立档案,按规定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同时要制定专门治理计划,做到人员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严禁超层越界等违法非法开采,严禁采掘防隔水煤柱。凡存在严重水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要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四、认真落实防治水措施

要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矿井开拓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地带时,必须探水前进。矿井如受底板承压水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保证安全开采;无法保证安全开采时,必须进行底板加固注浆。水体下采煤必须按设计进行试采,确保安全。

矿井受老空水威胁时,要分析查明老窑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确定探水警戒线,并准确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编制探放水措施,坚持先探后掘;探放水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保证探放水钻孔的超前距离,探放水钻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探放水时,要撤出探放水点位置以下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水患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五、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要结合典型水害案例分析,加强对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掌握逃生的路线。特别是要让职工牢记:当发现井下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报告调度室。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岗位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

六、建立完善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相关科室、部门要制订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区域抢险排水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增置排水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完好,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效果。大型煤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矿企业要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和设备,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

矿井发生透水后,要立即启动《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七、进一步加大水害防治的监管监察力度

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矿井必须配备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探放水设备和队伍,制定落实防治水措施,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对发生水害事故的矿井,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

八、加强矿井水害预防的有关措施。

1、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管理,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备运行可靠。必须杜绝由于排水系统故障造成采空区积水无法排出而导致矿井水灾的情况。

2、每年在洪水季节来临前进行一次中央水泵房水泵并联运行试验,在矿井水量突然增大时具备较强的排放能力,以延缓矿井水灾,为灾变时人员安全撤离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

3、加强对周边煤矿的监测,取得准确的资料,为矿井后期开采的矿井水防治提供依据。

4、加强对矿井周边及井田范围内已经关闭的老窑采空区的提防。在接近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措施在掘进工作面提前进行探放水。情况不明时,严禁采掘作业。

5、在本矿井掘进巷道贯穿相邻采空区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探放水措施,或在贯穿措施内编制专门的探放水内容。

6、采掘工作面过钻孔时,必须进行探放,在采掘工作面揭露出钻孔后必须及时进行封堵。

7、每年汛期前的地面“三防”检查,对矿井原报废井筒井口周围地表的稳固情况、井口附近防洪沟渠的设置及其是否畅通等均要作系统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地表水形成的矿井灾害。

8、对井下职工进行矿井水灾避灾技术培训,使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本工作地点的避灾路线,以及本区域或矿井受水灾后自己的行动要求。

9、对掘进工进行探放水技术培训,提高对老窑水危害的认识,在接近老窑采空区和本矿井采空区时提高警觉,遇到异常情况(煤、岩松软、湿润,或钻孔内有水渗出)不能慌乱,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钻杆固定在孔内,将人员撤退到大巷内,向调度室汇报并听从调度室安排。如果水沿钻孔溃出,无法控制,则立即启动救灾程序,按发生矿井水灾处理。

10、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在预计可能出现矿井水害的区域,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制订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1、矿井防治水领导组要定期牵头组织有关科室参加矿井防洪设施的检查,检查资料报矿有关领导和部门,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限期整改。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12、年雨季前对各水泵房水仓进行一次全面清掏,确保水仓有足够的储水容积。

13、水泵房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要在雷雨季节前停电检修一次。所有零、配件均应补充齐全,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14、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掌握较为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要按期对矿井涌水量进行测定,并将资料报生产技术科。

六、生产安全联系制度

地质测量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作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它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因而,必须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为此,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地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颁布的有关地质、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井防治水的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执行行业和煤矿制定的技术规定。

2、生产技术科下函,按业务联系制度,地测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为矿井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3、每月初,各部门要填绘好采掘工程平面图,地质及水文地质交换图,经矿总工程师审阅后,报矿各有关领导、科室和地测科一份。

4、每月初,要逐头逐面作好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重点预报要附专门图纸),井巷贯通预报,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报送局地测科、生产区队、安全科、调度室及矿有关领导各一份。

5、巷道的大小贯通工程,在巷道两头相距:炮掘20m以上,机掘50m以上,地测科要及时填写安全放炮贯通通知单,通知矿领导、施工单位、调度室、安全科、通风区队。

6重要井巷贯通工程,设计部门应提前三天向地测科提供设计图纸及文字说明,并在矿总工程师主持下,共同确定贯通允许偏差,保证地测科有足够的测算时间。

7、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掘必探、先探后采”的规定,对查明有水害威胁的严格执行“先治后采”的原则。对掘进前方有疑的老窖,采空区、积水区及石门揭煤时地测人员必须提交钻探设计,报告地测副总及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交给施工单位编制打钻及安全措施。

8、巷道开口前三天,生产、设计部门必须向地测科提交开口卡片,并经审查与设计图纸相符后,方可给开口位置;停掘或复工也应提前两天通知地测科,以便下达停掘通知单。

9、煤岩层及瓦斯、水等的变化情况,钻探结束后及时分析有关资料,提出施工意见,并在图上及现场标定控制距离并汇报分管副总研究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

10、采掘巷道工作面突然遇层位变化或地质核定断层突水时,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地测科,地测科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派人下井,观测收集、分析资料、编制图件,提出处理意见,向分管副总和总工程师汇报研究处理。

11、负责查明矿井各种充水因素和周边小煤窖情况,为制定防治水措施及合理布置采面提供依据,防治淹井及小窖越界开采威胁矿井。

12、负责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提供危及人身和矿井生产的自燃或人为灾害(如滑坡、水灾、泥石流等),以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13、巷道进尺、收尺、回采工作面进度等应由施工等有关部门配合地测科进行,并以测量的数据为准。巷道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变更设计时,应由设计部门填写变更巷道设计通知书,测量人员方可执行。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七、矿井探放水措施

为了保证我矿安全生产,遏制重大水灾事故发生,我矿特制定防治水措施。

一、本矿的水患基本情况及计划:

1、我矿北部与官地煤矿相邻,南部与阳煤集团碾沟矿相邻,西部与小回沟矿相邻,东与桃园煤矿相邻,且原平太矿与桃园煤矿有贯透现象,在生产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水情,防止水患从桃园煤矿高标高区域流入我矿。

2、为了确保安全,预防透水和瓦斯事故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掘必探、先探后采”的规定,对查明有水害威胁的严格执行“先治后采”的原则,加强监测水情,有异常情况要立即调查处理。

3、对所有的掘进工作面实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坚持对掘进面的每项一个掘进头进行钻探,保持掘进头掘进时有不少于30米的超前距离。

4、成立本矿专门的防探水组织,并制定相应的探水、防洪防汛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透水事故,杜绝地面积水、老空水等涌入井巷。

二、打钻探水要求及安全措施:

需要钻探的各个掘进头必须用专门的探水钻在掘进头进行钻探,钻探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保证探眼数量和质量,每个掘进头要探够六个眼,中眼一个,边眼两个,辅眼三个,中眼在掘进头距底板1.2米处正中向正前方探200米,两个边眼分别在距离中眼两侧0.5米处向两侧偏1度探200米,左右辅眼在距左右煤帮中部0.5米向两侧偏10度探40米,另外在掘进底板巷道时在距中眼上分0.3米处向上偏5度探40米,掘进顶板巷道时在距中眼下方0.3米处向下偏5度探40米(详细情况见附图)。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掘进探放水探眼布置图主视图左视图0.5米0.5米0.3米0.5米0.5米1.2米0.3米顶板巷道200米40米5°0.3米5°底板巷道40米200米40米200米200米1°40米1°10°10°

探眼时的安全措施如下:

1、钻探地点随时可能涌出H2S、CH4等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加强钻探地点的通风和对有害气体的检查。

2、探水地点和避灾线路,要加强支护,背好顶邦,安全监察处在班前会上要经常向工人特别是有水威胁的工作面人员讲清避水灾路线。

3、准备好木塞及充足的封堵物,以便必要时堵塞钻孔。

4、在钻进中如发现孔内显著变软,沿钻杆向外流水等透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钻进,但不能取钻,以防有害气体和大量积水突然涌出,人员不准直冲钻杆站立。

5、钻探人员要认真负责,保证探距,在钻探过程中有可疑情况,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人员,并上报调度室及有关领导研究再作处理,不得擅自处理和玩忽职守。

6、有涌水和空区征兆时,坚决禁止放炮。

7、以上安全措施各钻探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出漏探、不探、少探和探距不够等情况时要严加惩处。

8、雨季要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八、矿井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矿井水灾

1.2 危害程度分析

碾底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地下水、老空水、小窑水及地表水。1.2.1 地下水

①、奥陶系峰峰组及上马家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

本组地层在井田中属埋藏型,据井田西部小回沟煤矿ZK1-3A水文钻孔资料,该含水层水位埋深为187.44m,水位标高932.88m,水位降深为52.30m,单位涌水量为0.00178L/s·m,渗透系数为0.00372m/d,影响半径为31.97m,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SO4·CO3—Ca·Na型,矿化度0.32g/L。另据井田南部原碾沟煤矿施工的N1水文孔对奥灰岩溶水做了水位观测,水位标高为905.50m。确定井田内岩溶水流向东南部,井田内的水位标高为905-925m。

②、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夹薄层碳酸盐岩类裂隙含水层

该组地层在井田内也无出露,属埋藏型,根据邻矿小回沟煤矿ZK1-3A钻孔资料,该组地层厚127.5m,其中有3-4层灰岩,厚度分别为0.91m、7.30m、2.12m、1.28m,灰岩裂隙较发育,为该组主要含水层。含水层厚11.35m。根据抽水试验结果,该含水层水位标高941.71m,水位降深13.17m,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888L/s·m,渗透系数0.00559m/d;本次勘探施工的ZK502水文孔对9号煤层至2号煤层之间的P1s+C3t含水层进行了抽水试验,共解释含水层3.80m,含水层水位标高936.83m,水位降深45.19m,钻孔单位涌水量0.00147L/s·m,渗透系数0.03914m/d,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SO4·HCO3—Na型,矿化度0.44g/L。

③、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组含水层主要由中、细粒砂岩组成。根据邻矿小回沟煤矿ZK1-3A水文钻孔资料,该组含水层厚度为5.34m,水位标高949.76m,抽水试验结果,水位降深9.63m,钻孔单位涌水量0.00182L/s·m,渗透系数0.0264m/d,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SO4—Ca·Na型,矿化度0.42g/L。

④、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以上砂岩裂隙含水层

包括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地层。该地层中的含水层以粗、中、细、粉砂岩为主,该段地层泥岩砂岩相间,往往形成层间裂隙水,由于泥岩的隔水作用补给条件较差,富水性很弱。综合分析钻孔资料,全区碎屑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钻孔冲洗液消耗量都很小。邻矿小回沟煤矿ZK2-4水文孔混合抽水试验资料,静水位标高1304.515m,砂岩含水层总厚135.19m,钻孔单位涌水量0.0087L/s·m,渗透系数0.00531m/d;本次勘探施工的ZK502水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文孔对2号煤层以上的P1s+P1x+P2s含水层进行了抽水试验,共解释含水层3.75m,含水层水位标高1026.28m,水位降深43.19m,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4542L/s·m,渗透系数0.01081m/d,属弱富水含水层。值的指出的是,这些地层多接近地表或在侵蚀基准以上,在构造断层破碎带附近和局部风化裂隙发育地段,含较丰富的地下水。

⑤、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第四系地层在区内分布范围很小,在局部山梁上沉积有上更新统黄土,但厚度很小,多为透水不含水岩层,全新统地层分布在白岔沟沟谷中,含有一定的地下水,但由于含水层厚度小,水量也十分微弱。

根据2009年《煤矿防治水规定》确定本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井。

1.2.2 古(采)空水:自矿投产以来,在2#煤层开采,除平太煤矿井田受古空区及相邻矿井影响有涌水外,其余矿井涌水量较小。

1.2.3 地表水:由于各矿井口和工业广场位于白石河岸边,其井口标高均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但雨季一旦遭遇大暴雨,洪水有可能灌入井下,发生重大事故。发生井下水灾,会造成淹井或人员重大伤亡及财产经济损失。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应急救援工作要把抢救遇险人员生命放在首位,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矿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及有关部门科室领导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2.3 现场自救互救和等待救援相结合,充分发挥现场人员自救互救作用。现场无法安全自救互救时,遇险人员要树立信心,等待救援。

2.4 预防为主,科学救援。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救援与预防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条件,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增强井下职工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并发挥其作用。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及职责执行矿综合预案的相应内容。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 矿地测科负责井下防治水工作,按年度、季、月编制水情预测预报,建立健全矿井水文地质数据。

4.1.2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掘必探、先探后采”的规定,对查明有水害威胁的严格执行“先治后采”的原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则,对存在水患的工作面,应提前采取探、放水措施,由地测科负责编制专门的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探放水。

4.1.3 汛期到来之前,由地测科组织专门人员对矿井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裂缝及周边煤矿开采与封堵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覆盖充填,疏通水道或封堵小矿等措施。

4.1.4 汛前,由防汛办组织人员对各井口排洪设施进行检查,及时疏通排洪沟渠,并储备防灌井物资。

4.1.5 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措施。

执行综合预案中“矿井水灾事故控制风险计划”相关内容。4.2 预警行动

4.2.1 各生产队组作业中发现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汇报矿调度室后,按避灾路线撤退。

4.2.2 各单位要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和管线,并定期检修维护,确保运转正常,并定期清理水沟,水仓淤积物。

4.2.3 要定期组织防水闸门、防水密闭的检查、试验,确保设施完好。5 信息报告和程序

执行矿综合应急预案相应内容。6 应急处置 6.1 响应程序

水灾事故回应级别定为Ⅰ级回应。6.2 响应程序

水灾事故发生后,矿立即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集团公司指挥中心汇报,请求支持。现场处置预案

7.1 井下发生水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矿值班领导,并尽可能就地取材迅速加固工作面,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扩大。

7.2 如果情况紧急,水势凶猛,无法抢救时,人员应按作业规程规定的避灾路线由下往上撤退。切勿进入透水水平以下没有通道的巷道。

7.3 人员撤离行进中,应抓牢支架或固定物体,以防止被水中流动的矸石和木头撞伤。7.4 在撤退沿途和经过交岔口,应留设标记,提示救援人员。

7.5 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避灾期间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节约矿灯电源,可采用压风呼吸,并定时敲击管路和石块等物体发出呼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救信号。

7.6 矿应急指挥中心立即通知相关区域人员按避灾路线撤退,根据灾情决定是否请求救护大队给予救援。

7.7 井下救援基地由一名副矿级领导担任井下救援指挥,配合救护大队进行抢险工作。7.8 劳动人事科、矿调度室、机电运输科、矿灯房及队立即统计当班入井人员所在区域,安监处、综合科实行入井管制。

7.9 机电运输科由一名科长带领救灾人员进入中央水泵房,确保主水泵正常运行。7.10 地测科由一名科长带领专业人员及时观测水情,必要时组织人员关闭防水闸门。7.11 老窑及采空区透水时,通风科要派专人查清灾区的有害气体浓度,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

7.12 地面洪水灌井时由一名矿级领导带领救援队伍赶到地面进水点,堵住进水口并疏通地面排水通道。

7.13 抢救长期被困人员升井时,要用黑布遮住眼睛,禁止用灯光照射其面部,不要急于抬出井口。应急队伍、物资及装备保障 执行矿综合预案相应内容。

九、矿井防治水管理规定

1、为加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管理,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集团公司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防治水工作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掘必探、先探后采”的规定,对查明有水害威胁的严格执行“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3、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法定代表人或矿长是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水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并负责组织落实重大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总工程师是矿井水害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水害相关技术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编制重大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4、矿井要配备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配齐配足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

5、防治水领导小组要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和措施及水害应急预案,逐级审批后,并报集团公司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局备案。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6、煤矿要根据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本矿井下揭露情况和水文调查资料,聘请有资质的单位,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一般每3年重新确定,但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突水量首次达300m3/h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应在一年内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7、地测科要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矿井充水性图、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和积水情况。

8、当矿井现有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生产建设需要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或调查工作,完善《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和《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等基础图纸。

9、建立完善的防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仓、水泵、输电线路等设施,确保矿井正常排水,并满足特殊情况下的排水需要。

10、加强矿井雨季“三防”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认真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11、做好受水害威胁区域的探放水工作,井田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井下所有人员,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水害治理后方可进行采掘活动。

12、凡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都要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绘制井筒、石门、巷道的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展开图。

13、矿井建井期间按有关规定进行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全部移交给生产单位。

14、加强防治水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工作,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15、要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培训教育,强化职工的防治水意识。

16、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等情况,熟悉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

17、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井口及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时,必须修筑堤坝、沟渠或采取其它防排水措施。

18、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时,必须采取措施,并遵守下列规定: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1>、严禁开采煤层露头的防隔水煤(岩)柱。2>、地表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3>、受到河流、山洪威胁时,必须修筑堤坝和泄洪渠,防止洪水侵入。4>、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渗入井下。

5>、对漏水的沟渠(包括农田水利的灌溉沟渠)和河床,应及时堵漏或改道。地面裂缝和塌陷地点必须填塞,填塞工作必须有安全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

6>、在有滑坡危险的地段,可能威胁煤矿安全时,必须采取防止滑坡措施。

19、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以免冲到工业场地和建筑物附近或淤塞河道、沟渠。

20、使用中的钻孔,必须安装孔口盖。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和地下含水层的水流入井下。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与井下或含水层相通的钻孔,其孔口管必须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

21、报废的斜井应填充严实或在井口以下斜长20m处砌筑1座砖石或混凝土墙,再用泥土填至井口,并加砌封墙。

报废的平硐,必须从硐口向里用泥土填实至少20m,再砌封墙。报废井口的周围有地面水影响时,必须设置排水沟。

封填报废的立井、斜井和平硐时,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填图归档。

22、特别要加强雨季“三防”工作。雨季前要对矿井排水设备和供电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清挖水仓、水沟和沉淀池,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认真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防治水工程要有专门设计,经煤矿主要领导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要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负责人,竣工后组织验收。

23、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内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h不间断巡查。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24、要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明确启动标准、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及撤人程序等;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只有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25、必须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主要排水设备及设施,确保排水系统完善。

1>、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2>、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3>、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相匹配,并能保证全部水泵同时运转。4>、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应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在此出口通路内,应设置易于关闭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泵房和水仓的连接通道,应设置可靠的控制闸门。

5>、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水仓进口处应设置箅子。水仓的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50%以上。

26、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7、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防隔水煤(岩)柱。矿井以断层分界时,必须在断层两侧留有防隔水煤(岩)柱。

28、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在矿井设计中规定。

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29、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不具备建筑水闸门的隔离条件,或深部水压大于5MPa,高压水闸门尚无定性设计时,可以不建水闸门,但必须制定防突水措施。

30、报废巷道封闭时,在报废的暗井和倾斜巷道下口的密闭水闸墙必须留泄水孔,每月定期进行观测,雨季加密观测。

31、煤层(组)顶板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分布有富含水层,必须进行疏干开采。若煤层顶板受开采破坏后,其导水裂隙带波及范围内存在强含水层(体)时,掘进、回采前必须对含水层采取超前疏干措施。

冒落带与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可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的有关公式计算和现场实测等方法综合确定。

32、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面图上: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3>、打开防隔水煤(岩)柱放水时。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7>、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8>、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9>、接近其他可能突水区域时。

33、地测科要根据采掘进度情况,编制年、季、月水情水害预报,并随时调查分析采掘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发出水情水害预报单,制订专门的施工组织措施。

34、编制的采掘作业规程,必须附有避灾线路图和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35、必须根据矿井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制定发生不可预见性水害事故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每年都要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一次救灾演练。

36、矿管理人员和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熟悉水害应急救援预案。

37、必须规定井下避水灾路线,明确安全出口,并设置贴有反光膜的清晰路标,使井下职工做到人人熟悉,以备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避免意外伤亡事故。

38、加强排水系统检测与维修,经常保持水仓的空仓容量在总容量的50%以上,保持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39、现场发现突水征兆或突水时,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有关突水地点及水情,并通知周围有关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或升井。

40、矿调度室接到水情报告后,必须立即启动矿井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确定人员安全撤离的路径,通知井下受水患影响地点的人员,马上撤离到安全位置或升井,同时向值班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并将水患情况通报周边所有矿井。

41、当发生突水时,矿井要立即作好关闭防水闸门的准备,在确认人员全部撤离后,方可关闭防水闸门。

42、根据水患的影响程度,煤矿要及时调整井下通风系统,避免风流紊乱、有害气体超限。

44、应当将防灌井和防突透水事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害预防处理计划》。

45、要积极与周边各级抢险救灾机构联系,了解抢救技术装备情况,并与就近专业抢险救灾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一旦发生水害事故,立即制定抢救方案,争取社会救援。

46、水害事故发生后,煤矿要依照规定程序,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47、本管理规定如与国家或上级部门规定、要求冲突时,严格执行国家或上级部门规定、要求。

48、本管理规定未涉事项,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防治水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49、本管理规定解释权归矿地测科,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十、水文地质管理制度

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管理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邻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逐级进行审核。

十一、探放水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地点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每个掘进工作面均要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使员工能够按技术要求正确的使用钻探设备,并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中的规定。

三、有水灾威胁地点,均要合理设计各类防水煤柱,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坚决杜绝随意加大或减小煤柱的事件发生。

四、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

六、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根据本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

十二、如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按上级规定执行。

十二、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文件精神,矿井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因此我矿特制定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一、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

成 员:地测科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以及防治水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组成。井下探放水成立专门探放水小组由施工单位负责领导,生产技术科负责业务管理;地面防治水由地测科人员组成,由地测量负责业务管理。

组长负责防治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准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掌握矿区内水患情况,全体成员要认真负责监督执行并积极协助配合,安监科要重点检查,生产技术科负责防治方法的指导及详细安排,防治水人员要依照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行防治水工作。

二、雨季前要由地面防治水组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生产技术科安排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

三、由井下防治组在雨季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四、调度室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认真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必须保证不少于200米的探水距离。立足先安全后生产,作业规程中必须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清楚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四邻情况以及老空等情况,并写出水文地质情况经矿审查后报有关部门后执行。

五、探放水与采掘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探放水,消除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须明确定出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掌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现煤质松软,片邦、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现情况危急时,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

六、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老窑井口的常规办法,对已采区的裂缝、老窑的开采范围进行调查,并在雨季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

七、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须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米的保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米隔水保护煤柱。

八、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米的保安煤柱

九、机电科保证井底主水仓、水泵经常保持完好,水泵工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进行处理,保证主、副水泵能够同时正常运行,备用泵完好,两趟管路完好无损。对水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仓淤泥的清理工作要定期进行,保护水仓正常容积,每年雨季前必须清淤一次。

十、在发生水害后要立即对水害发生的地点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1、成立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等组成的事故分析领导组,对水害进行分析。

2、由井下防治水组迅速找到水源,撤出受水害威胁的地区的工作人员。

3、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水源由地质科制定安全措施及排水方案。

4、由井下、井上防治水小组及时实施,防止水患事故扩大。

5、水患治理后,要立即写出书面总结,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

十三、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地质管理工作,合理开采有限资源,特制定矿井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一、在矿井改扩建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使其达到精查程度,其报告地测科、总工办各存一份,其它由档案室至少保留一份原件。

二、地测科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矿井范围内地质、水文变化情况,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生产。

三、施工单位在每个工作面开采前要制定作业规程,明确本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地测科要编制本工作面地质说明书,逐级审批后发送到施工单位按说明书编写工作面设计和施工作业规程。

四、每年年初,要对根据本年度采掘工作面年度作业计划,制定出本年度储量动用计划,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批。

五、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做出开采设计,明确本工作面的工作面走向、采高、采掘长度、开采范围、回采率等内容,由矿总工审批后,报上级资源管理部门批准。

六、每个工作面结束后,地测科、生产技术科要及时做出总结,与设计不相符合时,要分析原因,报矿总工进行备案。

十四、测量管理制度

煤矿测量是开发矿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在设计、建设、生产各个阶段直到矿井报废,都要进行矿山测量工作。为了加强本矿测量工作,确保巷道给向准确,中腰线标定附合设计要求,巷道开门及贯通不出现误差,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测量工作制度。

一、建立专门的测绘机构(测绘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对本矿井上下进行测量和图纸填绘。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二、配备专门的能满足煤矿测量工作的测绘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皮尺、塔尺、罗盘及绘图工具等。

三、利用国家三角测量标准控制点成果和五个矿10个近井点,利用GPS建立本矿区内地面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在井下主要巷道内建立闭(附)合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测量精度为正负15秒,一般边长为30-90米。

四、井下重要的掘进巷道开口时,要首先在巷道布置图上设计开口位置及坐标,从上级导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开工前要向施工单位下达通知单。

五、掘进巷道中腰线标定要及时、准确,定期对中腰线方向进行仪器测量校对,做到无责任工程事故。

六、贯通测量要有设计、审批、总结、测量精度附合规定,贯通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要向施工单位下达贯通通知单,并报有关科室、领导。

七、对井田内的基本控制导线测点要建立档案,测量成果要详细记录在案。

八、测量观察记录原始资料要妥善保管,附必要的草图,写明测量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复合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

十、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

十一、各种技术测量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总工程师签字。

十五、地测资料分析、保管、提供管理制度

1、资料要定期分析,对测定成果精度进行审定,以便为我矿采掘提供正确的资料。

2、按规定定期装订成册,装入柜子,相对集中,符合防火、防潮要求。

3、帐、卡相符,文字部分与基础数据一致。

4、上级下达及本部门回复、上报的各种函件、审批文件报表等专用柜子和管理手段,信息传递和反馈及时。

5、资料仪器专人负责管理。仪器使用后及时擦拭,放仪器室集中保管。

6、大型贯通、探放水、排放瓦斯要提供相应的资料,提供应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

7、使用专用的记录本填写水文地质观测实验记录,并分页编码,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及编号。

8、同时记录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9、每次测试所用记录本要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注明目录索引后,存档保存。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10、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记总表要经总工程师审核。

11、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各注栏内。

12、矿井水文地质测试台帐应按标准化规定的内容填写。

13、每一种成果表或台帐填写后必须进行校对,并需经总工程师签字。

14、每种技术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总工程师签字。

十六、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和发放制度

1、为本矿服务的仪器由矿地测科负责保管,个人领用的仪器、工具,由个人负责保管。

2、所有仪器、设备和工具,均须建帐建卡。属于集体使用的,应指派专人兼职保管。

3、仪器、设备及工具,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校,并应将检校记录和评定结论存入该仪器的档案。

4、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使用时,应及时进行修理,不得“带病”工作。

5、专用于地面的(不防爆的或贵重精密的)仪器、设备,不准拿入井下使用。

6、测量仪器应按精度分级使用。

7、集体使用的仪器、设备,工作需用时,须经兼职保管人员的许可,方能借用;归还时,兼职保管人员必须对仪器进行检查验收,发出问题应及时报告。

8、仪器、设备应存入于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房间内,并存放上架(或入柜)。

9、仪器、设备在搬迁、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遵守有关操作、使用规定,防止摔伤、碰撞、拧坏仪器。

10、常用于井下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加强维护与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11、仪器、设备如需报废,须经相关组织鉴定认可后,按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十七、水患防治应急预案

一、当井下发生透水时,现场人员除了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外,若情况危急,水势很猛,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现场人员要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地点和灾害程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组强现场抢救。

2、尽可能就地取材,设法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扩大。

3、无法抢救时,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险区,到涌水地点的上山巷道,不能进入出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4、若独头下山的唯一出口淹没时,则可在独头巷道躲避。

5、被堵在巷道内来不能及时撤离的人员,要保持镇静,避免体力过度消耗,静等救援。

6、撤离到安全地点的人员要迅速通知并撤出灾区和水害可能危及地区其它人员。

二、调度室接到水灾报告后,要迅速通知有关领导,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了解突水地点、估计突水量及影响范围,分析事故发生前人员分布情况,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进入该地点的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2、关闭受水害危及的有关采区和峒室的防水闸门明确专人负责。

3、开足井底主水仓水泵排水,井下水仓水泵要全部保持完好,对低于采区水仓的工作面透水时,应尽快增设水泵和排水管路,必须保证排水设施不被水淹。

4、针对水灾情况进行地面及井下堵水。

5、加强排水与抢救时的通风工作,切断灾区电源,防止瓦斯及有害气体积聚和涌出。对水淹区域,堵塞通风巷道时,应采取局部通风措施。

6、排水后侦察、抢救中,要防止冒顶和二次透水事故。

7、搬运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其已适应的环境,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三、被淹井巷的恢复

1、井下局部被淹,水量不大时,可用水泵直接排干。

2、对于水量较大,有补给水时,应先堵后排。

3、恢复井巷时,要注意顶板变化,加强支护,加强对有害气体的检查。

4、井筒和井口附近严禁不明火,防止瓦斯突然大量涌出。

5、安装水泵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和自救器。

十八、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1、地测科装备地测科常规的设备品种及数量且满足工作需要。

2、中线标定及时、准确,无责任工程事故。

3、大型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4、坚持对巷道开口、贯通、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实行通知单制度。

5、及时填绘各种矿图,要求数据准确,图纸规范。

6、对大型贯通、停头、停采要进行统计,对贯通质量要进行文字叙述,停头、停采要记录相应的数据。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十九、地质资料技术报告整理、审批制度

1.使用专用的记录本填写水文地质观测实验记录,并分页编码,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及编号。

2.3.4.同时记录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供分析资料时参考。每次测试所用记录本要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注明目录索引后,存档保存。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记总表要经总工程师审核。

5.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

6.7.8.矿井水文地质测试台帐应按标准化规定的内容填写。

每一种成果表或台帐填写后必须进行校对,并需经总工程师签字。每种技术报告完成后需经总工程师签字。

二十、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管理,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因此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查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特制定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

1、煤矿成立专职防治水工作管理队伍,由矿总工程师领导,具体工作由防治水副总工安排。

2、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3、对含水层、以及在接近矿区边界的开采中要加强探水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

4、定期每月与周边煤矿交换图纸,了解双方开采情况,以及相邻煤矿水文变化情况。

5、特殊情况下的开采,以及重大水患要与周边煤矿建立情报畅通通道。及时制定措施防止水患。

6、特别要加强对煤层底板高于我矿的左邻右舍煤矿的监控,要及时了解该矿每天的矿井涌水量。作为我矿防水患依据。

7、加强对矿界防水煤柱尺寸的监管,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留设防水煤柱。

8、及时对周边煤矿的监测数据整理,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明确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9、每年在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二十一、与周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交换制度

为切实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力度,构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体系,提升矿井水害防治水平,防止各类水害事故发生,保证我矿安全生产,特制度本制度:

一、图纸比例统一为二千分之一以下。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交换时都必须加盖公章。

二、交换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一式六份,周边矿一矿一份,我矿存档一份。

三、图纸必须保证每十天进行一次填绘,交换图纸必须与本矿实际情况相符。

四、水文地质资料必须定期更新,保证与本矿实际相符。

五、建立定期交换制度,每年至少交换一次相关资料和图纸。

六、设立专门档案,存放周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相关资料和图纸必须保存一年以上。

二十二、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

为切实做好本煤矿企业的防汛工作,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确保安全度汛,现就制定防汛防洪制度如下:

一、进一步健全防洪抗灾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

我矿要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统一部署,全面做好防汛工作,要进一步健全防范暴雨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水、防雷电)领导小组,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编制雨季“三防”工作方案,明确“三防” 工作的重点、难点、责任人和防控措施,及时召开会议,研究、检查防汛工作落实情况。

二、制定汛期矿井防治水措施,加大巡视检查力度

制定完善矿井水患防治措施,坚持“先探后掘,有掘必探”的原则,明确专人负责对井上、下水文变化情况跟踪调查分析,督促检查探放水措施的落实情况。要及时掌握本矿及相邻矿井的开采情况,特别是对邻近关闭煤矿的采空区及积水情况进行详细摸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和治理措施,及时排除隐患,坚决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防汛物资和防洪设施管理,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工作

定期对井上下供电设备、矿井排水设备、防雷电装置进行维护检修,加强对矸石山、煤仓排水设施的检查、维修,确保矿井供电和排水设备、设施完好。要及时疏通防洪沟渠,修筑防洪堤坝,河沟沿岸及地势低洼地区不得存煤,更不能建办公和职工宿舍等建筑。每次降大到暴雨前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情况,山区及易发生泥石流地区,雨天要密切监测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防止发生伤亡事故。要备足防汛物资,一旦灾害事故发生,确保物资和人员能及时调动和到位。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四、建立重大水害隐患及时撤人制度

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的制度。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人停产,在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五、加强对已关闭煤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

要加强对周边已关闭煤矿和废弃老窑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井田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和地表水情况,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险情况,并归档备查。

六、加强汛期安全调度和值班工作

矿各科室、各单位要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应有1名主要领导带班,保证通讯、调度系统畅通,及时掌握本矿的防汛情况。出现重大险情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按有关要求立即上报。

二十三、防汛物资储备制度

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讲究实效,定额储备”的原则,对防汛物资进行管理。

2、了解防汛物资性能,注意防汛物资的日常化维护与保养,保证防汛物资完好无损。

3、掌握消防知识,注意防火、防盗,确保防汛物资安全管理。

4、防汛物资存放应分区分类、整齐划

一、合理堆放,确保调用方便。

5、建立防汛物资盘点制度,对防汛物资进行定期盘点,做到心中有数。

6、规范防汛物资出入库登记手续,健全防汛物资台帐和管理档案,做到“实物、台帐”相符。

7、防汛储备物资属专项储备物资,必须“专物专用”,未经领导批准同意,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二十四、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

为保证我矿安全生产,促进防治水工作,防止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和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此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

一、必须有负责防治水工作的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解决防治水所需的人、财、物等;总工程师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技术管理。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二、必须配齐满足防治水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矿井配备不少于1名,中等及以上矿井不少于2名。所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三、必须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齐全、准确;图纸资料完善可靠、填绘及时;做好矿井水情水害的分析和预报,及时提供各种水文地质资料,满足矿井生产安全需要。

四、必须抓好水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水患排查,对排查出的水患必须制定防治措施,做到项目、资金、措施、时间、人员、责任六落实。

五、矿井必须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突水危险的矿井和区域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隔离设施,实现分区隔离。隔离设施必须安排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水闸门每年必须由分管负责人组织两次关闭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必须加强对古空、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的探查和管理,加强对邻矿古空、老空及废弃老窑情况的调查分析;矿总工程师每年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复查核实,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加强与邻矿之间的关系协调,按安全互保协议要求搞好图纸交换,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制度。

七、必须严格执行防治水审批管理制度。受上覆岩层水或地表水威胁的矿井,必须按照矿井设计和矿井地质报告的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未经省煤炭管理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提高开采上限。受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开采前必须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编制治理方案和防范措施,按管理权限报批后组织实施。

八、必须按有关规定留足矿井边界隔离煤柱,不得擅自采动破坏;变更边界煤柱,必须编制专门设计报省煤炭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危及相邻矿井安全的泄水、贯通巷道等行为。

九、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雨季“三防”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对主要排水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受雨季降水影响或威胁的矿井,必须制定专门的防治措施。井口和工业广场场地高程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必须有防、堵、疏、排措施。

十、必须加大对防治水工程的资金投入。总工程师必须每年组织有关人员编制防治水工程计划,经矿长批准后列入安全技措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十五、周边煤矿及废弃老空积水防治措施

1、克服麻痹侥幸心理,避免疏忽大意。由于老窑积水的分布规律不易掌握,有带有灾害的特点,一旦警惕不高,很简单的问题也会酿成惨痛的水害事故。因此,必须采取严肃慎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坚持“全面分析、逐头逐面排查,多找疑点,有掘必探”的基本原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则。

2、认真分析老窑积水的调查资料,由于缺乏准确的测绘资料,是老窑积水防治难且易于发生水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老窑积水调查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正确使用,是防治这类水害事故的一个关键环节。对老窑积水资料的调查,一定要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确切的加以记录,并且要反复分析核实,判断可靠程度,指出疑点和问题。

3、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分管安全的领导和总工程师要千方百计的了解掌握本矿井周围的老窑积水分布情况,各片积水与本矿井各采区之间的隔离情况,要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有关图件,全盘安排开拓部署和采掘工程。

4、严密组织探水掘进。老窑积水有分散、孤立和隐蔽的特点,水提的空间分布几何形态非常复杂,往往很不确切。防治他们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探水掘进。在有足够的帮距、超前距和控制密度的钻孔掩护下,掘进巷道逐步接近它,最后达到发现它的目的。

5、特别注意近探近放和贯通积水巷道或积水区。

6、重视自采自掘采空废巷积水的探放,对原不积水的区域要分析重新积水的条件和可能,经常圈定积水区;分析测绘精度和误差,注意可能少填、漏填的巷道等;不能过分自信,盲目近探近放。

7、加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管理力度,现场和管理紧密结合,慎重对待。

二十五、地表水监控防范措施

根据我矿井上下对照图和相关图纸资料表明,我矿暂不存在承压水开采。为了确保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措施执行

1、加强采掘管理,对井上下开采位置经常性进行对照分析,一旦发现存在地表水下开采,必须立即上报矿安委会,聘请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分析研究。

2、做好井口防水工作,特别是雨季时的“三防”工作,严防井口灌水。

3、防止地面渗水,对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沟渠等水体开采前尽可能的改道或移出矿区外。

4、如不能改道或移出矿区之外的,应修筑河堤坝,加固河床,以防井下漏水或汛期喝水出潮对矿井造成危害。

5、加强地面防治水工程检查。雨季到来前,应对整个地面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十六、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我矿井上下对照图和相关图纸资料表明,我矿开采2#煤层时暂不存在承压水开采。如遇承压水开采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措施执行

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制

1、选择开采:按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进行开采;对条件相同的煤层,先进行试采,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在逐步推广应用。

2、分区隔离开采:用留设隔离采区煤柱、设置水闸门等方法,缩小底板突水的影响范围。

3、改变巷道布置:减少过断层,减少巷道交叉数目,缩小巷道交叉点面积,巷道交叉点和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要尽量避开小断层,无法避开时要对小断层进行加固。

4、采煤方法:采用充填开采、部分开采、倾斜长壁开采、分层开采;缩短工作面长度,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正确确定工作面推进方向。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碾底煤业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

2.防治水组织机构 篇二

关键词:井筒,掘砌,工作面预注浆,化学浆,孔隙,微裂隙

平煤天安六矿位于平顶山市西北部, 距市区约8 km, 北二进风井距工业广场北约6 km。井口锁口标高+141.30 m, 井筒中心坐标X=3 745 615.0 m, Y=38 430 850.0 m, 净直径7.5 m, 井筒深1 020 m。井筒支护方式:表土和风化基岩段 (0~79 m) 为钢筋混凝土井壁, 壁厚800 mm;基岩段采用素混凝土支护, 强度为C25, 壁厚500 mm。

1 北二进风井水文地质概况

(1) 第四系含水层。

第四系含水层埋深12.5~74.8 m, 该含水层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涌水量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大, 根据注浆孔施工期间冲洗液的漏失情况, 预计单孔涌水量约10 m3/h。

(2) 三叠系刘家沟组砂岩含水层。

三叠系刘家沟组砂岩含水层埋深74.80~263.80 m, 水位标高为+146.408 m。裂隙十分发育, 具有良好的导水和储水空间, 单位涌水量q=0.235~0.430 L/ (s·m) , 渗透系数K=0.176 8 m/d, 井筒涌水量为245.5 m3/h。

(3) 二叠系平顶山砂岩及甲组砂岩含水层。

揭露平顶山砂岩及甲组砂岩含水层埋深385.17~507.90 m, 该段地层主要由肉红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 裂隙极为发育, 导水性强, 水位埋深3.39 m, 标高+137.018 m, 单位涌水量q=0.043 7~0.049 8 L/ (s·m) , 渗透系数K=0.040 3 m/d, 井筒涌水量为100 m3/h。根据井筒所穿含水层情况, 决定采取地面预注浆、工作面预注浆方式进行堵水, 同时严格按照“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防治水。

2 地面预注浆

井筒地面预注浆是在井筒开凿之前, 在地面围绕着井筒的四周钻进一些注浆孔至含水层, 然后注浆至裂隙含水层中堵水, 达到封水的目。井筒地面预注浆的适用条件是当裂隙含水层的厚度较大且距地表较近 (<500 m) 时, 或裂隙含水层较薄但层数较多和集中时, 采用地面预注浆的方法, 进行多台钻机同时作业。这种注浆方法的优点是不占建井工期, 井筒的掘砌工作可以连续进行, 速度快。

采取地面预注浆堵水, 可防止在井筒施工过程中发生涌水、坍塌等影响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现象。

地面预注浆共施工8个注浆孔, 浆液材料采用以黏土水泥浆为主、单液水泥浆为辅的2种浆液类型。六矿三水平进风井井筒地面预注浆工程原设计浆液注入量为32 061 m3, 实际完成注浆量32 629 m3, 比原设计多注568 m3, 其中基岩段注浆 29 956 m3, 第四系乱石层段完成注浆加固工程量2 673 m3。在井筒掘砌过程中, 表土段基本无水, 并且原胶结较松散的乱石层在地面预注浆作用下固结较好。但下部的主要含水层地面注浆的效果不尽人意。

3 工作面预注浆

3.1 工程概况

六矿北二进风井井筒于2007年10月开工, 2008年2月23日已施工至183 m位置。施工探眼时, 发现工作面底板下5 m位置出现涌水, 单孔水量 (钻头Ø42 mm) 达60 m3/h, 于是开始进行井筒注浆。该层埋深为67.0~251.8 m, 该层总涌水量约250.0 m3/h, 其中183.4~228.1 m含水量丰富。

据井筒预想地质剖面可知, 183.4~228.1 m之间的岩石为一层厚为45 m的紫红色厚层中细粒砂岩, 钙质胶结, 裂隙发育。①上部183.4~198.0 m之间为15 m厚的溶蚀发育, 内含大量的黄泥、细砂等杂质的岩层;②下部198.0~228.1 m之间为30 m厚的细微裂隙发育的砂岩, 被细微裂隙切割的砂岩体内富含细微孔隙, 细微裂隙为涌水通道, 细微孔隙为储水的空间。

该含水层段主要是受南部山区砂岩露头接受的大气降水补给, 含水层为动储量, 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 水位标高+146.4 m。井筒施工前虽经过地面预注浆, 水量有所降低, 但该段岩石裂隙发育, 整体性差, 局部为泥质灰岩, 内含大小不一的溶蚀孔隙, 孔隙内含大量的黄泥、细砂等杂质, 不排除因地面预注浆没有进行有效的充填而导致出现大的涌水的可能。

3.2 水泥浆注浆施工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 以及刘家沟组砂岩段水文地质和赋水情况, 决定采用预留岩帽进行工作面预注浆的施工方案, 将上述约45 m厚的砂岩段作为注浆段, 材料使用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以单液浆为主, 共注69个孔, 孔深22 m, 共注入水泥约1 400余t, 水玻璃60余t。

2008年7月8日开始掘进, 施工成巷8 m之后向下探水时, 工作面向下约6 m开始出水, 至14 m时单孔水量25~30 m3/h;又开始进行工作面注浆, 使用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该层含水层主要特点是上压快, 注入量小。单孔最大注入量为7 t, 其余大部分在0.5~1.0 t, 截至7月23日共注入普通硅酸盐水泥约25 t, 水玻璃3 t。

7月23日4:00班开始试注超细水泥。该材料注入量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 上压时间稍微延长, 但压力上升后, 会快速升压, 且高压 (15 MPa) 能持续一段时间。截至8月13日, 共注入此材料36 t。通过该材料的使用, 每孔的涌水量由25~30 m3/h降至平均10 m3/h, 效果不理想。8月9日, 通过工作面取心知道, 现工作面6~9 m段岩石较为破碎, 裂隙发育, 见浆液充填的迹象。9~14 m段岩心完整, 见水平层面但数量很少且很细微, 未见浆液充填的迹象, 没有发现裂隙存在, 大部分为红色中粗粒砂岩, 该种岩石颗粒较粗, 孔隙发育。

3.3 化学浆注浆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 在6~9 m裂隙发育段采用普通或超细水泥浆效果很明显, 基本上封堵了该层的裂隙砂岩水, 但对细微裂隙水泥浆已经很难注入, 且封堵效果不理想。经过查找资料和认真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对此类特殊罕见的砂岩细微裂隙+孔隙水, 只有化学浆液才能够注入到内部, 形成帷幕, 达到封堵涌水的目的。决定对下部183~213 m之间30 m厚的细微裂隙和孔隙发育的岩层用化学浆液注浆。

3.3.1 深孔注浆

(1) 注浆设备及布置。

选用2TGZ-60/210型双液调速高压注浆泵。在井口配制浆液, 在工作面搭设高度为1.0 m的工作台, 放置1台注浆泵及操作开关。另需存放3个0.2 m3的铁桶, 分别存放甲液、乙液和清水。用潜孔钻机打眼造孔。

(2) 注浆孔布置 (图1) 及要求。

注浆孔孔底超过荒断面周边2.5 m, 孔深14 m, Ø95 mm。注完浆后再在注浆孔之间打检查孔, 如果无水则注入适量水泥浆液并在达到终孔要求时封孔, 有水则重新用化学浆液注浆, 直至达到终孔要求。孔数按照2.5

m的扩散半径来布置, 注浆孔和检查孔共21个。

(3) 钻孔设备。

造孔采用潜孔钻机, Ø50 mm×1.0 m钻杆, Ø95 mm的钻头造孔。

(4) 注浆材料选择。

注浆采用高分子化学双液浆液, 为甲液和乙液2种溶液。

(5) 注浆参数选择。

开始注浆时, 甲液与乙液的比例为10∶2, 后期根据实际情况, 比例控制在10∶2~10∶5。

(6) 注浆压力。

经研究并根据经验值, 综合以前注浆的参数压力值, 此次工作面注浆瞬间最大压力以不超过15 MPa为宜, 视具体情况依以上原则而定。

(7) 注浆方式。

注浆采用下行式注浆, 当水量大于5 m3/h, 即停止打孔, 提钻注浆, 达到封孔要求后封孔, 然后再扫孔, 再注浆, 依此类推, 直至该孔达到孔深要求。每个注浆循环完毕后, 向下掘进时允许进尺18 m, 预留不小于7 m的超前距, 然后再按上述方案继续注浆, 依此类推, 直至该层含水层施工完毕。

3.3.2 注浆结果

通过对183~213 m之间30 m厚的细微裂隙和孔隙发育的砂岩含水层进行化学浆液注浆, 共注入甲液11.3 t、乙液3.4 t, 打检查孔单孔最大涌水量2 m3/h, 揭露后井筒总涌水量12 m3/h, 历时37 d通过该段30 m厚的含水层。在揭露该段含水层时, 发现含水层岩块层面、细微裂隙面和孔隙内均有化学浆液结石体, 结石体有效封堵了地下水源的流通通道, 达到了堵水目的。说明化学浆液在沟通性差的细微裂隙面和孔隙内渗透能力还是较强的, 化学浆液可以渗透到超细水泥不能达到的细微空间。

4 结语

六矿北二进风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从2008年2月23日开始, 至10月23日, 历时8个月, 在地面预注浆+工作面预注浆的前提下才通过刘家沟砂岩的下部45 m含水层, 可见立井施工在通过含水量大、补给水源充足、细微裂隙发育、孔隙发育含水层的困难程度。

(1) 立井施工在揭穿含水量大的厚含水层前, 利用地面预注浆进行堵水, 对裂隙发育、沟通性好的含水层效果比较明显, 对表土层堵水和加固效果尤为明显, 但对细微裂隙或孔隙含水层则效果不佳。

(2) 对大的通道和裂隙应优先考虑使用水泥浆进行封堵, 而对待细微裂隙或孔隙等应优先采用化学浆液进行封堵, 注浆孔布置时应穿过尽量多的裂隙等过水通道。

(3) 注浆前, 应先弄清含水层岩石裂隙的沟通性和裂隙发育情况, 根据含水层实际情况确定注浆材料和施工工艺。若裂隙串通较差, 则考虑进行双注浆机和双钻机平行作业, 以加快施工速度。

3.煤矿防治水应用的探析 篇三

关键词:煤矿;防治水;应用;安全;经济

1 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防治水对于煤矿的安全开采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们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重视程度不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很多煤矿企业由于对防治水工作不够重视,整个企业中防治水机构、设备、专业人员都不能达到规范标准,甚至没有设立,这就给防治水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隐患问题,第二,防治水工作的基础工作不够扎实,防治水工作需要对地质资料有充分的了解,否则将不能很好的应用,第三,煤矿防治水在雨季更应该加强控制,但是在雨季的三防工作中很多企业流于形式,没有充分的针对防治水制定有效的策略,对于倾斜煤层不经考察盲目开采,造成煤矿开采的事故隐患,第四是设计方面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煤矿的防排水系统以及煤矿中的供电、通风系统等,这些系统设计的不完善容易造成煤矿上的重大事故,这就需要得到我们充分的重视,总而言之在煤矿事故总结中人为因素较为关键,人为因素在控制中具有系统与时滞性,第五是在透水问题已经出现预兆的情况下,或者雨季应该停止施工的情况下没有严格遵守规范停产,从而造成的安全隐患,第六是工程设备上防隔水煤柱留设不够科学合理,矿井排水系统还不够完善,甚至矿井下防水墙还存在违规建设的情况,非法、超层越界的开采现象也时常存在。第七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的松懈或者失误将会造成煤矿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为了利益问题不顾安全生产规范进行煤矿开采工作,从而造成了煤矿事故的发生,另外在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也要充分重视,避免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问题。

2 加强煤矿防治水的应用

2.1 强化安全理念 要保障煤矿安全,加强煤矿防治水的工作首先就要在意识上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尤其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要加强源头的管理和防治,在防治系统方面要根据具体的煤矿详细勘察当地地质条件和充分分析环境条件之后制定,保证系统的适用性,另外煤矿防治水的负责部门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对防治水系统做到及时检查和完善,并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行业要求的基本标准,除此之外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工作单位也要做好全过程的监督防范,对防治水系统进行检查验收,只有在符合基本标准之后才能投入使用。从而在理念上保障煤矿防治水的安全有效的实施。

2.2 完善防治水机构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机构不断完善,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煤矿防治水机构需要不断的完善,对于岗位制度要明确责任,根据要求配备专业设备和抢险救援的人员设备等,在企业生产内部要注意形成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煤矿总工程师的职责来说要负责对防治水工作的综合管理,细化防治水的工作,明确在防治水工作中各部门的责任,从而完善整个防治水工作的系统性。

2.3 做好地质观测工作 对于煤矿的防治水来说水文地质的资料十分重要,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基础,具体的地质观测工作包括对矿井的涌水量的观测,涌水异常要及时报告,在这项工作中对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只有专业的水文地质工作者才能准确辨识矿井给水源和涌水通道,能根据水流的方向在合理的位置设置相应的观测站。除了基本的观测之外水文地质观测人员还要注意在汛期或暴雨时,要特殊处理,当出现透水征兆时,要密切观察,准确汇总各项涌水数据。并根据矿井的涌水情况绘制科学的图纸,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2.4 加强探放水设计 在探放水的控制中探放水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探放水的设计方案要针对煤矿防治水的具体工作进行制定和分析,设计方案要根据工程师的意见进行会审,会审人员也有要求,需要涉及安全检查机构、煤矿生产技术机构、编制部门、探放水队伍等等。要落实严把探放水复核关,进入探放水警戒线之后并开始实施探放水时,需要对水源的静压力进行测试,对积水水位进行计算,对水量的大小进行复核。基于复核的水量与预测的水利若是存在较大偏差,就必须对探放水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

2.5 加强保障探放水安全 如何保障探放水的安全就需要严格控制探放水的实施,对探放水的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的控制,密切关注水压动态,水压一旦高于0.1MPa的地点实施探放水时,必须要保持套管的长度科学合理,需要注意的是,钻孔内的水压一旦高于1.5MPa时,推荐使用反压与有防喷装置的方法,某些特殊情况必须要进行探放水,需要建立防水闸墙,关于断裂构造水与岩溶水在探放的过程中,探水钻孔需要沿养挖掘方向的前方以及下方来布置,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底板方向的钻孔至少要2个,针对突发情况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探放水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及时验证与评估放水效果。

2.6 经验总结 在具体的探放水工作结束之后要对整个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工作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隐患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对整个探放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根据探放水的工作经验总结探放水的对策,并且将各个阶段的资料细致整理归类,以便工程结束之后有据可查确保防治水工作的质量,最后对于防治水工作来说要做好月总结,定期进行排查从而使得防治水的工作体系完成循环,保障防治水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加强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的力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煤矿防治水的常见问题和加强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展开有一定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从意识上、技术上、设备上保障防治水的技术方向和安全目标,更好的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董书宁,靳德武,冯宏,等.煤矿防治水实用技术及装备[J].煤炭科学技术,2008,36(3):8-11.

[2]张晓俊.浅析水文地质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176-176.

[3]孙俊鹏.煤矿防治水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3(12):43-45.

4.煤矿防治水制度 篇四

第一条

井口和工业广场内,主要建筑物的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对现有低于最高洪水位的生产矿井,矿井井口及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或挡水墙、沟渠和采取其他有效防水措施。

第二条

严禁水体下开采。矿井开采在接近水库、河流、湖泊及其它水体时,要按规定留设防水隔离煤(岩)柱,并应加强观察,防止透水。

第三条

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溃入井下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隔离煤柱。

(2)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修筑沟渠时,应避开露头、裂缝和透水岩层,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时,应填平压实,如范围太大无法填平时,可建排洪排水工程,防止积水涌入井下。

(3)矿井受河流、山洪威胁时必须修筑堤坝和泄洪渠,防止洪水侵入。

(4)排到地面的井下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倒流倒渗井下。(5)雨季每次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的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等现象。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第四条

每个矿井应在井底附近建立水仓和排水设施。水仓容积和井下水泵的工作能力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井下安装的水泵必须保持每台完好,水仓应定期清理,保持其有效容积。

第五条

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并形成制度。煤矿要配备2台井下安全型探水钻机,探放水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探放水前必须编制设计和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技术副矿长)批准后实施。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第六条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发生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等其它异状)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迅速报告矿长和总工程师(技术副矿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七条

采掘工作面接近可能积水区进行探水前,要加固工作面支架,探水时,如发现钻眼流水增大或有臭味,必须立即停止打钻,不得拔出钻杆,待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做好放水准备工作后,再进行放水工作。

第八条

放水时,应根据矿井排水能力,水仓容量控制放水眼的流量,遇有水量突然变化时,必须立即报告矿长和总工程师(技术副矿长),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第九条

严禁使用放炮方法和使用电煤钻进行探放水。第十条

在井巷掘透老空或排除井筒、下山及老空积水前,为防止被水封住的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的突然涌出,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长和矿总工程师(技术副矿长)批准。在排放积水的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瓦斯、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情况,并加强通风。

雨季“三防”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确保每年的雨季安全度汛,做到有备无患,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煤矿每年都要成立相应的雨季“三防”组织机构,认真制定落实以矿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雨季“三防”责任制,按照煤矿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编制本单位的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并认真贯彻落实,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第三条

在每年雨季到来之前,煤矿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组织到位,抢险人员到位,防洪物资到位,各项应急措施到位,组建防汛抢险小分队,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项具体工作要责任到人,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确保汛期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第四条

按照有关规程和规定要求,在每年5月份之前完成对所分管的高低压用电设备、线路、主电机、电控及通讯线路、地面变电所等的防雷电与接地装置的检查、检修、预防性试验和保护装置测试整定工作,并填好试验记录,存档备查。煤矿要确保供电安全,坚决杜绝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

每年雨季前,煤矿要对矿井排水系统的水泵、管路、三阀、水闸门(墙)、水沟、水仓、地面防洪沟以及供电线路和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检修,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确保主排水泵台台完好,排水管(沟)及防洪沟(渠)畅通无阻。每年都要进行主排水系统的群泵联合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验后要将试验报告存档。

第六条

做好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雨季期间密切关注天气及井下涌水量变化情况。井下要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严格执行防治水工作的有关规定。还要对井田内已关闭小煤矿的积水情况全面排查,对井田范围内的历年积水、汇水情况及地面水库、河道、塌陷区和地表断缝等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对可能影响到煤矿安全的必须制定安全可靠的预防措施,对存在问题要及时处理。

第七条

每年雨季前做好抢险物资的储备工作,将抢险物资备足备齐,各种抢险设备妥善存放,并严禁挪作他用。

井下探放水制度

第一条

为做好煤矿井下探放水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吉林省煤矿水害治理实施细则》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每一矿井在建井前和生产中应对井田范围内和周围老窑及邻近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了解积水情况。

第三条

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溃入井下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范和治理措施。

第四条

在推断有水害威胁的“疑问区”,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第五条

探水巷道断面不易过大,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一般情况下应双巷道掘进。

第六条

掘进巷道坡度不允许起伏不平,以免低处的水流不出去,施工人员有被堵的危险。

第七条

上山方向的水害威胁未消除或正在探时,为保证下山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暂停工作,等水害威胁消除后,再继续施工。

第八条

严格执行“三不装药”制度,即炮眼或掘进工作面有出水征兆不装药,超前距不够或偏离探水方向不装药,掘进工作面支架不牢或空顶距规定不装药。

第九条

掘进打眼沿钻杆向外流水时,应停止工作,不准拉出或摇晃钎杆,要设法固定,并及时报告给矿领导。

第十条

探水距离、超前距离和允许掘进距离必须按探放水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一条

在受水威胁地区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懂得突水后的急救知识。

第十二条

制定其他安全措施,并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第一条

为做好煤矿采掘工作面水害预测预报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吉林省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必须开展水害因素分析和研究,按“及时、全面、可靠”六字标准,预先提出水害分析报告和处理措施,真正做好矿井水害预防工作。

第三条

利用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月报交换图),绘制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图,按水害预测预报表上的项号,在可能发生水害的部位用红颜色注上水害类型符号。

第四条

每年年初各煤矿根据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新收集和补充的水文地质资料,由煤矿矿长(法定代表人)负责召集矿安全领导机构成员会议,全面分析研究矿井水害因素。由技术副矿长负责填报(绘)矿井水害分析预测预报表及水害预测预报图。

第五条

在采掘过程中,由煤矿矿长(法定代表人)负责召集矿安全领导机构成员,针对预测预报图(表)中的水害内容逐月进行检查,对每月检查出的问题,由技术副矿长负责对预测预报图和表进行补充、修订和上报。发现险情由技术副矿长负责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立即向区煤炭局报告。

第六条

采掘工作面水害预测预报内容要纳入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中。对于需要月上报预测预报表的煤矿,每月5号前报送市煤炭局。水害预测预报图(表)要同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一起,每年1月末前 报市煤炭局。

汛期值班、巡查和汇报制度

第一条

为了保证汛期密切监控汛情和井下水情,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害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在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和矿长带班及井下交接班制度。

第三条

汛期值班人员必须按时上岗,不得空岗、漏岗和脱岗。不得喝酒和做与值班不相干的事情。

第四条

汛期要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制度,及时掌握天气预报及暴雨洪灾灾害信息。

第五条

值班人员值班期间负责监测地面汛情和井下水情,中到大暴雨来临之前及之后,安排专业人员对本井田范围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表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河流等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的巡视检查。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派专人及时观测矿井的涌水量变化情况。值班人员要做好当班的各种记录,交接班时,要交清本班的汛情及井下水情。

第六条 值班人员负责组织指挥当班作业人员,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发现重大隐患应及时将人员撤离并向矿长和主管部门汇报。

第七条

遇到大到暴雨时,值班人员根据降水量所达到的危险程度,下达禁止井下所有的作业人员入井的命令,及时向矿长和主管部门汇报。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条

矿长负责组织本单位的水害检查和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对水害检查负全面责任,各副职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水害检查负责。

第二条

由矿长组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水害检查,每年汛期前进行一次井上、井下综合性水害大检查,由矿长组织各分管矿长参加。

第三条

对地表水防治措施、井下探放水方案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制止不安全行为。

第四条

经常性的检查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执行情况,是否使用了探放水钻机进行探放水工作。

第五条

检查出的水害事故隐患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按时整改完成。

第六条

检查出的隐患,检查人员有权停止作业并撤出人员,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并及时提出整改的意见。

第七条

对未按规定开展水害检查、工作不认真、检查后未及时整改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处罚规定,追究相关的责任。

防治水各项制度

江源县砟子综合经营处西二井

2012年3月1日 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第一条 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第三条

煤矿每年都要成立成立相应的雨季“三防”组织机构,认真制定落实以矿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雨季“三防”责任制,按照煤矿制定的水害事故应急预案认真贯彻落实并认真演练。

第四条 煤矿企业、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在水害情况未查明前,严禁采掘活动。

第五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害的能力。

第六条

在采掘过程中,由煤矿矿长负责召集矿防治水安全领导机构成员,针对预测预报图(表)中的水害内容逐月进行检查,对每月检查出的问题,由技术副矿长负责对预测预报图和表进行补充、修订和上报。发现险情由技术副矿长负责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立即向区煤管局报告。

第七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条

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第二条

矿井应当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水内容。

第三条

矿井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各种图纸并及时修改填绘和上报工作。

第四条

矿井应当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各种防治水基础台账,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长期保存,并每半年修正1次。

第五条

矿井在废弃关闭之前,应当编写闭坑报告,闭坑报告应当包括图纸和文字部分,报所在地煤炭行业备案。

第六条

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七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理方案。每年都应当对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进行1次救灾演练。

第八条

5.防治水工作报告 篇五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矿井防治水工作报告

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隶属宁阳县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75年3月建井,1982年2月投产;开采范围具体由“A-D”12个坐标拐点圈定,开采3煤层。2010年12月技改为生产能力12万吨/年,矿井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一季度实现了安全生产,截至3月底已连续实现安全生产4210天。

矿井根据省市县煤炭局“转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2]29号)等文件要求,严格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以及《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水规定,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认真排查治理水害隐患,坚决遏制水害事故的发生。因此,矿井按照《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的要求,由矿长组织带领总工、地测防治水副总、防治水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对照《通知》中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自查自纠,其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防治水制度制定及机构人员配备情况

2012年初矿井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六条的要求,编制建立了防治水岗位责任制、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和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等;经矿委会研究决定以宁南矿字[2012]5号:“关于成立防治水机构、探放水队伍的 通知”,成立了由矿长任组长、总工、分管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任副组长,职能科室和生产工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技术科,并配有专职防治水专业人员及探放水作业队伍;配备了1名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和2名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

二、防治水基础资料编制情况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要求,矿井于2010年5月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了《宁阳县南宁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经市县煤炭管理部门审批,2011年3月报集团公司审查批复,同意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矿井现沿用1977年12月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3队提交的《山东省宁阳煤田东区详查(最终)地质报告》;2011年3月矿井委托资质单位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宁阳煤田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南宁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并经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以鲁煤规发字[2011]36号“关于山东省宁阳煤田南宁矿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2008年10月委托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编制了《宁阳县堽城镇南宁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年初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编制了矿井必备的5种防治水图件,每半年对相关图件修正完善;收集整理了15种防治水基础台帐,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每半年修正一次;编制了矿井防治水计划和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并能够根据防治水计划组织实施;与矿井相邻的煤矿有:山东海力集团有限公司石屯煤矿和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阳煤矿,以上两个矿井与本矿井的边界划分均以自然边界(断层)划分,以上相邻矿井的老空水对我矿的安全生产没有影响。

三、探放水制度落实情况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配备了2名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9名经过培训合格的专职探放水作业人员,具体有地测防治水副总徐克勇同志负责;在各类采掘工程的施工前,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探放水原则,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防止局部低洼地段积水,配备了两台ZLJ-250型专用探水钻机及配套设施;制定了单位工程钻探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审,并贯彻到班组和个人。所有探放水工程都必须坚持“探查60m、施工30m,留有30m超前距”的规定,保证了矿井正常的开拓开采。

四、井下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矿井能够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对边界留设的各类保护煤柱均已严格保留,没有超层越界、越深开采。

本矿井开采山西组3煤层的下分层,不受底板承压水的威胁,无需采取疏水降压和底板注浆加固等措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没有在井底车场设置防水闸门或装备潜水泵排水系统,井下没有建立挡水墙。矿井排水系统:矿井在-26m水平设中央水泵房,安设3台200D43×3排水泵,配用YB2315L2-4型160kw防爆电动机,有使用、有备用、有检修;水泵扬程136m,流量288m3/h,敷设Ф219×6mm无缝钢管2趟作为排水管,沿主斜井筒直排地面,正常涌水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水仓容积为1520m3。在-55m标高设立排水点,安设1台DA1-150×7型水泵,配YB2-315M-2型132KW防爆电动机,水泵扬程191m,流量162m3/h;安设2台DA1-150×3型水泵,配YB2-250M-2型55KW防爆电动机,水泵扬程81m,流量162m3/h,敷设2趟Ф159×5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1趟沿副斜井直排至地面,另1趟沿暗斜井排至-26水平,水仓容积960m3。

-110水平泵房安设3台155D30×8型水泵,配YB2L355M-4型660V200KW防爆电动机,扬程245米,流量155 m3/h,敷设二趟Ф159×6mm无缝钢管作为排水管沿回风下山至地面,水仓容积1050m³。-26水平以下的3煤层涌水流入-110水平水仓。各泵房内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

根据井下实际涌水量观测,矿井正常涌水量110 m3/h,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65 m3/h。

目前矿井排水系统运转正常,现有的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满足矿井排水需要。

五、地面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

矿井在开采之前,对原葛石矿开采形成的局部塌陷坑进行填平压实。现在井田范围内没有与矿井连通的塌陷坑、斑纹、裂缝等进水通道,在矿区地面范围内没有河流、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不受山洪威胁。

区内地表地势平坦略有起伏,地面海拔标高+75~+85m,地形大体变化趋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形坡度较平缓。主、副井井口标高+82.0m,工业广场地面标高在+80m。根据宁阳水务局提供:本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66m,据初步调查,80余年来历次大水从未漫过矿区及附近的西官庄、大夏庄、古彭庄地面。在本井田范围内及周边没有已关闭的废弃煤矿。

六、水害应急救援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2012年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演练方案》。计划在2012年4月20日早班9时对矿区井下模拟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进行一次实地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来进一步促使各部门、各单位把各项安全措施、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提高干部职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利用周二、周五学习活动日,对全员进行了发现透水预兆时立即停产撤人的培训教育,使职工熟悉各种透水预兆,掌握应急避灾路线。

为做好雨季“三防”工作,矿井近日成立了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各分管矿长任副组长、各工区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室,单付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雨季“三防”日常工作,安装专用电话。雨季到来之前,行政办公室负责备足备齐防汛物资、设备、资金,所有防汛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并有专人具体保管,保证所需物料及时供给。建立了地面巡查制度,对井下出水点和采煤开采波及地表范围实行周巡查观测,在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此项工作具体由办公室主任李凯同志和地测副总徐克勇同志负责。严格落实《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十条规定》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制度》,当接到暴雨、洪水、飓风等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橙色预警信息或连续降雨量达50mm以上时,立即通知停产撤人,该项工作具体由调度员王学平同志和赵立杰同志负责,矿长与以上两人分别签订了授权书。

6.防治水计划 篇六

年 度 防 治 水 计 划

二0一一年元月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确保全矿职工的人身安全。水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及公司有关文件精神,根据金鑫煤矿矿井防治水规划,结合2011年采掘计划,编制《矿2011防治水工作计划》,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计划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3、<<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4、金鑫煤矿灰岩水害防治水总体规划

5、金鑫煤矿五年采掘安排

6、<<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矿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 长:陈光明(矿长)

副组长:陈谷财、潘忠财、杨小波

成员:李建林、刘鸭林、孙德元、朱文冬、许有方、潘小跃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李建林任办公室主任。

三、责任划分

1、地测科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管业务科室,负责防治水监督、管理方面的全面工作,地测科设专职水文地质人员,负责防治水的日常工作,定期分析研究、预测预报,解决防治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地测防治水办公室负责编制防治水计划及工程设计,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内容,并负责监督、检查工程施工和验收工程质量工作;观测井上下各地点和工作面水量、水压、水位变化情况,搜集整理各种资料,防治水管理人员要经常分析、研究防治水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水措施。每月月末对当月防治水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报告汇报矿有关领导。

2、机电科负责矿井各排水点、水平排水系统排水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主要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测试等工作。负责对各水平变配电、泵房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水泵正常运转。

3、生产科负责防治水工程如水仓、水沟及泄水通道的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根据煤矿设计规程要求综合考虑防治水工程及地测科提供的各采掘工作面的涌水量对水沟的断面积及流水坡度进行优化设计,并根据涌水量大小在采掘巷道设计一定数量的沉淀池,工作面回采前必须预留防治水工程施工时间及有突水危险采面防突水预案的制定。

4、调度室负责协调井下生产运输,保证防治水设备、材料运输畅通,负责全矿公共区域内的水沟、沉淀池责任区的划分,制定清仓计划,并按时安排清仓队伍,保证水仓的空仓容量经常保持在有效容量的50%以上,督促水沟的清理工作。

5、企管科负责防治水排水设备的购置,并配合机电科做好购置排水设备的选型工作。

防治水办公室要定期召开防治水工作专题会议,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防治水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领导小组成员要按照各自业务分工,认真做好协调和处理防治水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四、计划指标

杜绝开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于 60m3/h、采煤工作面发生大于100 m3/h的突水事故,确保各工作面安全回采,为完成全年原煤生产任务提供安全可靠保障。

五、防治水方针及基本原则

矿井防治水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

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基本原则。

7.防治水组织机构 篇七

1 地质构造

王河井田位于荥巩煤田中部, 属低山丘陵地形, 基岩大面积被第四系掩盖, 仅有零星露头, 钻孔揭露的地层有:奥陶系马家沟灰岩 (O2m) 、石炭系本溪组 (C2b) 、太原组 (C3t) 、二叠系山西组 (P1sh) 、下石盒子组 (P1x) 、上石盒子组 (P2s) 、地表零星出露有二叠系石千峰组 (P2sh) 、三叠系下统圈门组 (T1q) 。现简述如下。

(1) 构造。

王河煤矿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亚带——嵩山隆起带东端北缘, 荥密背斜北翼, 井田处在徐庄滑动构造范围内, 受其影响, 井田范围内二1煤层大面积缺失, 在二1煤层上下形成2个截然不同、互不协调的构造层。井田内有徐庄滑动构造F26-1、F312、F313、F317及F1断层, 褶曲有双楼背斜。徐庄滑动构造控制着井田范围内地层、煤层展布及其产状。

(2) 含水层与隔水层。

王河矿区分布的主要含水层有:中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 (L1-3) 、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 (L7-9) 、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组。王河矿主采太原组一1煤层, 其顶板为石炭系太原组L1-2灰岩, 岩溶裂隙较发育, 富水性较强。一1煤底板之下8~10 m分布有奥陶系灰岩, 岩溶十分发育, 富水性强, 承压水压大, 富含岩溶水。威胁一1煤安全开采的含水层主要有煤层顶板的L1-3灰岩含水层和煤层底板的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王河矿一1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柱状如图1所示。

2 矿井突水状况

王河煤矿开采石炭系太原组一1煤层, 煤层顶板为L1-3灰岩含水层, 间接底板为奥灰强含水层, 煤层底板与奥灰之间的隔水层铝土质泥岩厚度平均9.15 m, 由于底板隔水层厚度不够, 易造成奥灰突水淹井事故。该矿自建井以来深受水患的威胁, 发生较大突水事故51次, 其中顶板突水9次, 底板奥灰突水42次;最大突水量1 500 m3/h。突水造成淹井2次, 淹采区4次。

3 突水规律分析

王河矿处于荥巩岩溶水系统的山前强径流排泄带上, 岩溶水丰富, 水压大。随着采掘深度的增加, 煤层底板承受的水压增大, 突水危险越来越大, 顶底板岩溶水水害是制约安全生产的严重隐患。

(1) 突水点分布规律。

①突水点密集区与岩溶裂隙密集区一致。在±0大巷上山西翼和东翼各有1个岩溶裂隙密集区, 而这2个区域是突水多发区, 显然, 突水与岩溶裂隙的发育有密切关系。②突水点呈条带状展布, 且展布方向与矿区岩溶裂隙走向基本一致。突水点有3个条带状的集中分布区, 从东往西依次为113采区、111采区至109采区之间、±0大巷上山西翼。3个条带状集中分布区的展布方向为北北东向, 与矿区裂隙展布方向大致相同 (图2) 。③±0水平下山水害较上山严重。上山开采时虽然多次发生突水, 但水量不大, 而采掘转入到±0水平下山以来, 106采区、113采区和111采区均发生过中—大型突水, 相继被淹。

(2) 突水水源。

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根据调查, 开采一1煤层和二1煤层的矿井, 雨季涌水量比旱季涌水量一般增加30%~50%, 有的矿井雨季涌水量甚至是旱季的1~2倍, 大气降水对矿坑充水有较大的影响。②地下水。根据历年来王河矿突水情况分析, 煤层顶板太原组L1-2灰岩岩溶水和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是矿井充水主要来源。一般说来, 以L1-2灰岩水为水源的突水, 突水强度较小, 突水持续时间较短, 不易造成大的突水事故。而以奥灰水为水源的突水, 突水量多在500 m3/h以上, 最大突水量达1 500 m3/h, 水压大, 是造成淹井事故的主要水源。③老窑、老空积水。王河矿北部、南部和西部边界分布有多个小煤窑, 这些小煤矿均有跨越王河井田边界采煤行为。因此, 这些煤矿的老空积水对矿井构成突水威胁。处在西翼边界附近的小煤矿, 因防治水能力低, 雨季爆发洪水时, 存在洪水直接溃入井下或井下突水的可能。

(3) 突水通道。

采掘生产过程中, 除偶尔揭露落差小于1 m的断层外, 揭露最多的构造是裂隙。裂隙走向以北东向为主, 常成群密集出现, 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王河矿区有2个裂隙密集区, 分别是±0大巷上山西翼裂隙密集区、±0大巷东翼111采区至109采区之间裂隙密集区, 许多突水点集中出现在这2个区。采掘过程中遇岩溶裂隙, 一般都会出现滴水、淋水甚至突水现象。因底板松软破碎, 发生突水, 突水量约150 m3/h;东北走向的大裂隙是顶底板岩溶水的突水通道。

(4) 突水强度。

在王河矿已发生的51次较大突水中, 水量小于60 m3/h的突水共有25次, 占总突水次数的50%;水量在60~600 m3/h的突水18次, 占总突水次数的34%;水量超过600 m3/h的突水8次, 占总突水次数的16%。突水点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特征, 说明奥灰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和富水性也具有空间不均匀性和分区带发育性。表现在:①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 突水危险性增大, 突水强度增加。从王河矿突水点分布可以得知, +50 m水平以上突水次数少, 突水强度低, 以小型突水为主。采掘进入到±0大巷下山后, 突水频率增高, 突水强度加大。在已经发生的8次大型突水中, 6次发生在西翼。②突水强度呈现西翼高、东翼低的特征。西翼突水次数少, 但突水强度大, 已经发生过多次大型突水。

4 矿井防治水对策

(1) 对地面物探和钻探探测出来的低阻异常区 (富水区) , 原则上应预留防水煤柱或对含水层进行预注浆处理。

(2) 采面如位于奥灰富水区之上, 每米隔水层所承受的水压超过《矿井水文地质规程》提供的安全临界值时, 发生突水的危险性极大, 不能安全开采, 原则上应作为防水煤柱保存下来。

(3) 巷道掘进或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发现裂隙、小断层等构造或突水征兆时, 必须停止掘进或回采, 经探水确定无突水危险后, 方能继续生产。

(4) 提高矿井排水能力, 保证矿井在发生大型突水事故后, 能及时将水排出地面, 不至于淹井或淹采区。

(5) 各采区实施分区隔离, 设置水闸门。

8.防治水组织机构 篇八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万年矿 河北省 056302

摘要:本文介绍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万年矿防治采空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探、放、排采空水的方法。

关键词:采空区积水;突水征兆;探放水;防治水

1、前言

在煤矿生产中,由于工作面的布置、顶底板的岩性特征及涌水等因素,在采空區或废巷有可能存在不同形式的积水,一旦巷道接近或揭露这些积水,就有可能发生灾难性事故。

万年矿井田位于太行山东麓中段,西以磁山为屏,东以鼓山为嶂。属于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不大,地表为第四系地层广泛覆盖,仅有零星基岩露头。井田内冲沟发育,多呈“V”字型,有10条冲沟分布在南洺河东岸,鼓山西麓,其走向多为NWW向,切割深度20m~30m之间,仅有1条冲沟,发育在南洺河西岸,走向EW,切割深度20m左右,区内地面标高在200~330m,南高北低。东部地表西倾,西部地表东倾,中间低洼地带为南洺河河床。我矿随着采掘活动的开展,采空区面积不断加大,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使采空区积水情况更加复杂,采空水害逐步成为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因此,又必要进一步加大对采空水的防治力度。

2、采空水分析

2.1 加强现场水文地质工作

做好日常巡视、调查、记录。在工作面回采期间要做好涌水量的观测,要详细记录出水时间、大小、位置、出水形式及出水水源等。

2.2 做好内业填图工作

每个工作面从掘进开始至回采结束,都要有水文地质资料调查记录,把每次从现场收集到的资料详细、准确、及时地填绘到采掘工程图上。

2.3 采空水分析及水量预测

对于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的采空区,要根据掘进、回采时收集到的水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真核实好工作面的边界和巷道的标高,特别是局部存在低洼处或车房、硐室要重点分析。根据巷道标高在图纸上标明积水区的范围,并计算积水量的大小及动水补给情况,并外推一定距离作为探水警戒线,在各种图纸上标明,当有巷道接近该积水区警戒线时,就要及时提出探放水建议,进行探放水工作。采空水量预计比较困难,一般可按采空区体积计算。

V=K×L×S×M÷2

式中V-----积水量,m3

L-----积水区长度,m

D-----积水区宽带最大值,m

M-----采高,m

K------充水系统,0.15-0.4

式中采空区裂隙率即充水系数随着采空区形成时间不同而不同。

3、采空水的探放

对于存在积水可能的区域,当巷道掘进接近到警戒线前,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进行探放水。

3.1 探放水工程质量

在探放水设计时,应有该区域准确的局部放大图,以保证探放水设计的准确。钻孔的开孔层位应选择在完整岩石中。探放水设计的钻孔应成组布置,尽可能地一次性打透积水区的最佳点,由于工程限制不能一次打透时,必须从前部探起,边探边掘进,保持足够的超前距,直至威胁解除。

3.2 探放水工程质量

在钻探施工中必须保证钻孔的质量和准确性。为保证钻孔的精度,开孔的位置、方位必须由测量挂线给定,切实把好开孔关。还要根据积水区水压的大小安设足够的孔口管,并做好耐压试验。在钻进过程中,应采用加长岩芯管进行导向钻进,以保证钻孔的精度。对于探放水压大于0.1MPa的积水区,在透积水区前安装好控水装置,以便出水后能控制放水量。在实际工作中,单孔最大水量达到1.0m3/min,这对排水和巷道的冲刷都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必须对放水量有所控制。

3.3 探放水量的分析

探放水工作原则上要连接,并经常地用钻进进行搅动扫孔,使放水通道更加畅通,以免出现堵孔,重新生成积水。在放水期间要随时监测水量,最后计算总的放水量,预计积水量及动水补给量,以确定是否放净静水,其计算方法为:

放出积水量=总放量-动水补给量×放水时间

3、排水系统的完善

完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路畅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探放水期间能顺利排水,不致因排水能力不足影响放水效率和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当采空区存在动水补给时,采面回采后动水进入工作面,能使水顺利排出,不致于对采面的回采造成影响。除了增加排水管路和排水泵,保证足够的排水能力外,应尽可能优先考虑做一些泄水工程。

4、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工人防治水害技能

上一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000字大学生下一篇:在银企座谈会上的致辞(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