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生自传

2024-08-06

医学毕业生自传(12篇)

1.医学毕业生自传 篇一

我叫,性别,族人,于出生在一个家庭。2005年4月5日加入共青团组织,并于2010年9月18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就读于专业。

我的父母亲都是教师,也都是共产党员,我是在这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健康地成长起来的。父亲在工作,担任一职,他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令他在单位中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尊重与爱戴。母亲在担任职务,她性格善良,为人和蔼,工作勤勉细心,是单位领导的得力助手,也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父母的优秀作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而他们的言传身教更是令我将优秀当成了一种习惯。在我的眼中,父母就是我成长的路上最好的榜样。我为有这样的父母感到自豪。在父母的熏陶下,我对共产党员有着更直接的认知和了解。每当看到父母捧回优秀共产党员、特殊党费的光荣证书时,我都会对共产党员产生更深的倾慕。于是,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的求学之路上也在不断追求,不断进步,努力向共产党员的目标前进。

1997年9月——2003年6月,我在小学渡过了我人生的第一段学习旅途。那时,我的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欢表现自己。课上积极主动,课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和同学打成一片。经常参加舞蹈、歌唱、表演、演讲、朗诵、主持等方面的比赛和活动,也是在这一阶段,培养了我的文艺才能,我也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在班内担任文艺委员的职务,组织大小的文艺活动,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学校我充分地享受着甜美的小学时光,而与此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学生的职责——学习。我的学习成绩一向优异,在班级中的排名也一直名列前茅。班主任李婷老师对我严格要求,更像母亲一样对我照顾有佳,培养了我严谨、踏实的性格和作风,我十分感激她。我在1998年6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一直伴随我至2003年7月小学毕业。

2003年9月——2006年6月,我在读初中。刚入学我便担任了班内的文艺委员职务。身为班干部,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并积极配合其它班委的工作。在学习中,我依旧刻苦努力,积极上进,多次进入年级百人榜。我参加了学校的舞蹈队,参加很多学校组织是文艺活动,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还在学校的校园电视台担任记者、并主持一档音乐栏目,每天午休时间为学校同学播出,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2005年4月,我光荣的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同学中全面发展的榜样。在那万众期盼的中考中,我稳定发挥,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锦州中学。

2006年9月——2009年6月我在中学就读。在高一下学期做出了学习文科的重要决定,高中三年,我潜心学习,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在课后,我也向其他学习党课的同学及时咨询党课的相关内容并借阅了上课的相关资料,通过自我学习,我了解了党的基本知识,看到同学们拿到党校的结业证书更加激励了我对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与信心。2009年6月我经历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与考验——高考。最终我不负众望,发挥稳定,以570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了大学专业。十二年的学习生活我一直沐浴在党的阳光下,从一个 的孩童成长为有崇高理想的青年,并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迈入了大学校门。

在2009年那个美丽的金秋,我迈着坚定的步伐满怀着对大学的好奇与憧憬,步入了大学的校门,成为了大学的一名学子,成为了学院的一名成员。上了大学后我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了,因为我知道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只有更好的掌握科

学知识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我并没有忘记我的信仰和我的梦想。大学学习生活提高了我的综合水平,增长了我的阅历,让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大四的学生,回想起已经过去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总是能陶醉在其中无法自拔。

大一的我刚刚步入大学校门,作为一名新生,学校里的一切都深深吸引了我。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我初次感受到大学的魅力;大一下学期,我加入了广播影视学院学生会,成为办公室的一名部员,在学生会的组织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大一下学期,我还代表学校参加了沈阳市大学生文化节“炫舞无限”舞蹈比赛,获得三等奖。在参加各种活动和工作的同时,我也没有放松学业,大一学年,我获得了一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并被两次评为优秀学生称号,这些荣誉是对学习能力和努力结果的肯定,也让我对今后的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憧憬。

大二的我也成为了别人的学姐,对大学生活早已适应和熟悉。这一年,我依旧认真学习、用心钻研,获得了两次一等奖学金,两次优秀学生称号。我还在这一年成为了院学生会办公室的副部长,参与、组织学院的多项活动。也是在这一学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开始向组织靠拢。我还利用暑假时间,到锦州电视台进行实习,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大三学年是我收获的一学年,由于前一学年的优异成绩,我获得了“实德奖学金”;学生会的工作也有了新进展,我成为了广播影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分管学院的文艺工作。这一学年,我潜心研究专业理论知识,投入实践工作,撰写了多篇论文,并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在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熟练上有了进步。这一学年,我的学习成绩继续保持优异,大三上学期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学期结束后,我的前三学年专业课成绩排名为专业第一。

只有最优秀的青年才能成为我们伟大组织的栋梁之才。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我总会浑身热血沸腾。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我有权力也有义务成为这样的人。而我在小学、中学积极地加入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也正是为了证明这一点。成为最优秀的人是我的梦想,而在我眼中中国共产党就是最优秀的人的代名词。我自豪能够在大学中如此近距离地了解接触党,我也一定要努力拼搏争取成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

2010年9月18日,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党校进行学习,之后顺利通过了党校的考试。通过党校的学习,我第一次理性而深刻的了解了党,这拉近了我与党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我对党的认识。

2.医学毕业生自传 篇二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毕业生,工作现状,职业发展

本研究对江苏省13个市99个县、区医院在职的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研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3%。录入Excel软件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对比分析,并导入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此外,本调查还对44名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现介绍如下。

1统计结果与分析

1.1个人基本信息

1.1.1性别比例调查对象中男性227位,女性134位,男女比1.69∶1,符合问卷调查样本和数据统计分析的要求。

1.1.2目前所在科室目前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4个科:影像科(占96.92%)、设备科(占1.40%)、放疗科(占0.84%)和介入科(占0.84%)。由调查可知,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影像科任职。

1.1.3从徐州医学院毕业的时间调查对象从徐州医学院毕业的时间分布见图1。由调查可知,毕业于2009—2015年之间的调查对象占64.10%,毕业于2002—2008年之间的占25.64%,毕业于2001年及以前的占10.25%。

1.1.4现在的职称根据调查得知,目前调查对象中初级医师/技师占72.29%,中级医师/技师占21.69%,副高级及以上医师/技师占6.02%。根据调查对象的毕业时间及医院一般每5年晋升一次的频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生的晋升之路非常漫长。

1.2工作现状

1.2.1目前的月收入(1)各个收入水平的调查对象人数分布情况:月收入在0~3 000元的占13.69%,月收入在3 001~5 000元的占40.66%,月收入在5 001~10 000元的占43.57%,月收入在10 001~20 000元的占2.07%。

(2)不同时期毕业校友的月收入情况见表1。

由调查可知,目前43.57%的校友月收入集中在5 001~10 000元之间,但需要工作近十年。高收入人群所占比重较低,仅占2.07%,且要奋斗近二十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3.69%的人月收入在3 000元及以下。根据《2014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2014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是34 346元,由此可以看出,医学影像学医生这一职业代价高、收益慢。

1.2.2科研创新情况(1)工作以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见表2(包括通讯作者)。

(2)工作以来获得的科研课题资金见表3。

由表2和表3可知,56.98%的毕业生自工作以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91.83%的毕业生没有获得过科研课题资金,发表5篇及以上文章的仅占17.10%,获得1万元以上课题经费的仅占3.38%。这表明工作后绝大部分毕业生把科研工作“丢掉了”。众所周知,科研能力在医生职业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科研成果,晋升之路会难上加难。

1.2.3工作后继续教育情况56.62%的人在工作后继续攻读研究生;87.96%的人认为继续深造学习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工作后影响继续教育的最大障碍是工作太忙(46.47%),其次是外语水平有限和科研能力较低(18.21%和17.93%)。

1.2.4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见图2)医学专业有较强的指向性和专业性,加之课业繁重、学习周期长,导致很多人不愿意放弃所学专业,所以绝大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高,能够学以致用。由此也说明医学生必须利用在校时间夯实知识基础、锻炼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1.3对医学影像学院教学与管理的评价

1.3.1对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见图3)由图3可知,绝大部分毕业生对母校的课堂教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仅有2.51%的人不满意,这说明我院教师的执教能力较强。

1.3.2对所培养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分为很好、2分为较好、3分为一般、4分为较差、5分为很差)测量毕业生对母校培养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结果见表4。

毕业生对母校所培养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总分是(2.06±0.812)分,小于3分,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有较高的认同度。同时,毕业生对母校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给予了较高评价,而在外语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方面评价不高。

此外,针对“在大学期间还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一问题,我们共收集了149位毕业生的答案。通过分析发现,除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外,还有11.80%的人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7.09%的人认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4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不足和建议

共访问171位毕业生,收集190个完整而有效的句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有86个句子显示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好见习、实习的机会,提升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建议学院适度增加实践课程,给学生更多接触临床的机会,提高见习效率,加强对实习点的监管,让见习和实习能够真正惠及学生。有39个句子显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尤其是解剖学、影像诊断、影像读片等知识不扎实,有待提升。一方面建议学生刻苦学习,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建议学院适当增加影像诊断和读片实验课学时,采取小班教学,多组织读片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读片能力。有20个句子显示学院教师的执教能力有待提升,建议教师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水平,上课内容避免空洞乏味、照本宣科,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有12个句子显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较弱,到工作岗位后难以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尤其是与病患的关系,建议学生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此外,还有一些句子表明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外语水平也有待加强,建议学院与学生双管齐下,切实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2讨论

(1)从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看,我院毕业生多集中在影像科工作,目前七成以上的人还是初级职称,且工资待遇一般,晋升之路漫长而艰难。

(2)从科研方面可以看出,自工作以来,绝大多数毕业生没有发表过相关论文,更没有获得过科研课题资金。一方面,这与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有关,工作时间长,体力、脑力消耗大;另一方面,自身的惰性、外语水平低、科研能力缺乏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我们需要与相关用人单位协商,给科研留出空间,同时也要加强科研意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研究型人才。

(3)87.96%的人认为继续深造学习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有帮助,但仅有56.62%的人在工作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由此可见,工作后再继续深造有较多障碍,很多时候力不从心。所以很多毕业生建议最好硕士毕业后再就业。

(4)通过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了解了毕业生对学院教学与管理的诸多意见和建议。总体上说,毕业生对母校的教学水平给予了较高评价,这是对我院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校友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个别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我院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建议与对策

本次调查我们所选的地区是江苏省范围内的县级、市级医院,符合我院以往毕业生的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我院毕业生的工作生活情况,有助于加强学校与毕业生的沟通与联系。因此,应逐步完善我院的校友库,为我院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3.1培养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锻炼

重视课堂学习,增加实习、见习机会,提升读片、诊断能力,培养专业的影像人才。同时,丰富课余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加强科研素养,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3.2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执教水平

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影像专业学生的读片能力和诊断水平,采取小班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避免空洞乏味、照本宣科,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3.3加强与实习点的沟通交流,强化实习期间的管理

3.医学毕业生自传 篇三

摘 要 本文从造成我国医学专业毕业生①就业困境的三点体制原因分析,给出了医疗体制需要完善和改革的方向。本文的特点是撇开费用成本,单纯从医疗服务的供需角度对中美两国进行比较,由现象看本质地讨论如何改善我们国家对医疗这种特殊商品的供给。

关键词 医学专业 就业困境 医疗体制 就医观念 垄断

一、引言

我们国家学习医学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一个困境,医学学生就业率下降是“就业难”最直接的体现。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麦可思公司日前发布“2009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本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3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这种局面是否正常呢?我认为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更深入的考察。

二、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并非供大于求

综合来看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大环境不好,另一个原因就是岗位供需的差距。但是,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可以从其他专业当中挑出来,医学院毕业生供大于求是一个“伪命题”。至于为什么说第二个原因不能用来解释医学毕业生就业困境要用下文的一组数据在说明,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如何来否定第一个原因。

(一)从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分析

医学院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般来说,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是随着居民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而且是一种近似正比例的增加。但社会对其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却不是随着人口增加正比例增加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比如说社会对汽车的需求增加了,但不一定成比例的反映到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上去。因为汽车厂可以用前期的库存来满足这部分增加的需求,还可以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人口的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近似正比例的增加,因为医疗服务没有那么多的可替代途径,它不能被库存也不能通过进口。也就是说,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好的原因中应该不包含这种经济波动的系统性影响因素。

(二)与美国比较分析

然后我们再考察一下第二个原因为什么不成立。这里主要通过我们国家和美国之间的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在给出数据之前也很有必要对美国公民的医疗状况做一个介绍。

美国的医疗机构中,州及以下政府所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仅占医院总数10%,民间非营利性医院占60%,民间营利性医院占30%,而私人诊所遍布全国所有社区,几乎都是营利性的机构。美国始终不是全民公费医疗,美国医疗保险体制是一种“雇主主导制”。即没有一个全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保险都是由各家公司去买,鼓励各家公司买保单,不需要政府插手,美国的医疗体制是全世界作的最市场化的。但它所受到的批评也不少,由于美国保险主要是由私人保险机构提供,美国的医疗服务主要是由私人医院提供,增加了成本但是没有增加价值。在这个庞大的体制下,每个利益团体各有其经济利益的考量,全面性的体制改革将难以实现,而且成本控制仍将是首要课题。

医疗体制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公民患病可医!总体地看美国的医疗体制,只能说它的运行成本偏高或者过高,从医疗服务在供给是否能满足需求的角度上看,它基本不存在问题。而我们国家的医疗体制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运行成本,而是如何提供足够的、公民所需的医疗服务。因此,在对下面一组数据进行对比时,我们只着眼于对供求数量的考量,对于体制运行的成本问题先暂时不予以讨论。下面将给出一组中美两国2008年的一组数据: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算两组数据:平均每万总人口所分配到的医学毕业生人数中国为2.7,美国为1.3,平均每万农村人口所分配到的医学毕业生人数中国为5.0,美国为6.4。这两组数据可以说明,我们的毕业生数量平均后和美国的差距并不大。可能前一组数据还不具有完全的说服力,那么后面一组按照农村人口作为标准的数据更加实际和具有说服力。因为农村医保制度缺位、生活条件相对低要低、保健设施和保健的观念更缺乏,因此他们才是医疗服务应该重视的群体。另外假设我们能够剔除教改扩招的外部影响的话,医学人才供过于求的论断就更不会成立了。

三、造成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民就医习惯

在我们国家,普通公众的就医观念就是:需要治的病就大治,无论是什么程度的疾病,小医院根本不值得相信,只要去大医院才能治好病。但根据相关统计,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不会上大医院就诊,社区全科医生会及时发现需要转诊去大医院的病人。大医院根本不设门诊,只有转诊。我们国家的乡镇医院、村级诊所和社区医院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它们只发挥了药房的作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越低,公众就越依赖大医院。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醫院。这种资源调配的错误思路在我们国家的改革过程中并不少见。比如说第一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只放在了高等教育层面上。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应该是类似于金字塔式的、有层次的配置。县级以下医院应该有对一般疾病的治疗能力,当超出其医疗能力时应该及时的建议病人转向高一级的医院。这样,金字塔底部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就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从事对常见病的处理。由于我们国家和美国的行政划分不太一样,而且国情也不一样,所以在美国没有很明显的乡镇医院、村级诊所和社区医院划分。但美国医疗体系中有一股相类似的力量——私人医生。首先美国医疗保险覆盖了大部分私人诊所,老百姓患一般的疾病必须首先看私人医生,经诊治如果认为有必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则通过私人医生联系相应的医院办理相关手续,这样在医院发生的费用才能通过保险公司支付。与我国相反,美国技术好的医生在私人诊所较多,因此私人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非常融洽,也比较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实,新的医改应该学习新教改,吸引人力资源的流动,建立起这种医患的信任关系。另外,在保证和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些高档次的医院,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二)政府对医疗服务的垄断

私人资本在医疗行业的处境非常艰难,一直困扰私立医院的三大问题——国民待遇不平等、市场竞争实力悬殊、公私税收两条线。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医疗市场就已经引入市场机制,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民间力量似乎“有负众望”。据卫生部统计,2008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总数中,私立医院部分仅占医院总数的9.5%。在我们国家的医疗行业,国家居于垄断地位。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于垄断行业,要么政府对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实行限价或者引入竞争者来打破垄断,提高社会福利。也就是说——要垄断就监管,不垄断就竞争。反观我们国家,一方面国家没有完全开放私人资本在医疗行业的权限,另一方面有鼓励医疗行业走市场化,让公立医院转为私立医院,自负盈亏。这其实是个矛盾。国家的垄断力量使得医疗行业的规模过小,而且医疗成本偏高。在美国申办医疗机构比较自由。政府审查所办医疗机构资质的合法性,只要符合规定的办医标准和行医者的执业资格即可。因此,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美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美国政府采取的是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然而在立法和监督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任何市场行为都不能超越其法律框架之外。因此,我们国家的医改应该在做好立法和监督的前提下放开私人资本参与医疗行业的通道,将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市场没动力解决的或者没能力解决的才交给政府。政府应该创造更适合私人资本运作医疗机构的环境,释放更多的医疗服务岗位。

(三)医疗保险体制

医疗保险也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虽然说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它仍然也要受到价格信号的刺激,这和其他商品或者服务市场是一样的。而医疗保险体制的健全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信号是否合理。由于我们国家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险体制,巨大的医疗成不使得患者不得不消极治疗,特别是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医保资金划拨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公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医保资金的来源方面应该发挥我国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加医保资金在大型国企和矿产资源中的持股和分红比例。让全民共享国家福利。总之,医疗价格偏高就打消了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我国医疗保险体制仍然不健全是造成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四、结论

本文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考察我们国家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而是借助这个角度来审视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的供给面和需求面的问题所在,透过这个表象来看本质。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仅是数据上可以說明,如果综合考虑到我们国家居民的饮食饮水卫生、生活环境、保健水平和相对庞大的农村以及城市低保人口等因素,医疗服务供给的缺口就显得更大了。医疗体制改革已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而是关乎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的竞争力,乃至是一个国家对人性的关怀。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跟健康连在一起。就像本文说过的一样,医疗体系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公民患病可医!

注释:

①本文所述医学专业是指包含临床、牙医、骨科等所有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相关专业.

②美国教育部统计的学生数是按骨科、牙医等细分后的数量,表中数字已被作者合并.

参考文献:

[1]陈伟,叶俊,沈绍武.对美国医疗服务体制的考察与思考.北京悬壶平衡针灸研究院.2005.

[2]丁林.公私结合——普通移民眼中的美国医疗制度.新华网.2005.9.22.

[3]刘北辰.美国医疗制度的几个特点.新思路.2008(5):55.

[4]李凤桃.私立医院投资难题有望解决 "新医改没有忘记我们".中国经济周刊.2009.5.5.

4.大学毕业生自传 篇四

我叫xx,男,汉族。1990年2月16日出生在xxxx。是xxxx学院的2012届毕业生。我所学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我是一个性格开朗,认真负责,沉着稳重的人。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启示,我所经历的事在改变着我,使我不断完善自我,逐渐走向成熟。

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从小他们就教导我要好好学习,学习对于一个学生很重要,但是做人是更重要的。父母就让我铭记踏踏实实走路,坦坦荡荡做人这句话,这也成了我日后的座佑铭。

1996年9月1日,一个让我难忘的日子,我进入了xxxx小学,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在小学的六年中,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参加乡里组织的考试,并获得过奖励,在四年级的时候,参加比赛获得三等奖。在五年级的时候,也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生活。尽管当时年幼的我不懂其中的真正含义,但是现在明白那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代表全校的风貌。

2001年9月1日,我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xxxxx第一中学。我在努力学习的同进也积极要求上进,曾经担任班级干部,配合老师工作。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初中三年中,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以轻松的心态参加了中考。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由李德琴老师介绍入团,成了光荣的共青团员。在中考过后等待成绩那段日子里,我没有把时间花费在玩乐放松上,而是在饭店当起了前厅接待员,开

始了自己接触社会的第一步。每天的工作非常累,但是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让我认识到只拥有校园经历对以后的工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打工的时候,我学会了不少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技巧。

2004年8月,我收到了xxxxx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开始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高中的生活中,我明显感觉自己思想成熟了许多,逐渐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四年中,一直有不少老师关心着我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我的班主任梁兴正老师给我讲授了许多人生道理和学习上的技巧,使我受益终生。

2008年我荣幸的考入xxxx学院,在努力学习、获得更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承担了一些社会工作,接受了更多的锻炼。四年的期末成绩中,我的成绩算不上优秀,但是却也是让我获益良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我深知学生应以学习为主,所以在锻炼各种能力的同时,我在学习上从没有松懈过,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假期中的社会实践让我了解到,仅有毕业证在找工作时是不占优势的,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了计算机二级证书、电工证等。

如今,我已经成从新生成为了一名毕业生,一步步走来,有时感觉很忙很累,但我相信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大学生活使我提高了

自学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工作的同时,自己的阅历在慢慢增加,能力在慢慢提高,综合素质也有明显的提高,对于集体和团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我所收获的这些相比,过程中的那些忙和累已经微不足道了。马上就要离开大学校园了,心中有丝丝不舍,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对我以后的生活道路有着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总是要前进的,我会把毕业当做对过去的一个结束,更会把它当成是未来的开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会用乐观无畏的精神和勇气,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签名:

5.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自传 篇五

我于一九八零年四月五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我是沐浴着党的阳光、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我的母亲是一名质检工作者,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从小时候起,母亲谦虚严谨、细致谨慎的生活态度,父亲刻苦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就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

一九

八六年九月我进入了天津市×××小学,从此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临学前,母亲教导我,鲜艳的红领巾是革命先辈们的鲜血染红的,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像毛主席、周总理那样为革命奋斗终生的老前辈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钱学森、李四光那样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雷锋、王进喜那样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不怕苦、不怕累的解放军战士们和劳动模范们才配戴上它。我牢记母亲的话,进入小学后,我在各科学习上努力刻苦、争当先进;在各项劳动中处处争先、不怕苦、不怕累;在各种活动中踊跃参加、积极表现。在小学二年级首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我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进步,更加努力。在小学阶段,我连续六年担任班委、班长,连续五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区级三好学生,并在五、六年级的时候担任校大队委、大队长。

6.毕业自传 篇六

1999年,我小学毕业,考入石道第二中学,三年后我又考入商丘第一高级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在思想上逐渐懂得了青年人要成长必须自觉靠近团组织主动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我于200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年里,由于思想进步,学习优秀,工作出色,我曾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称号。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眨眼间到了退伍的时间。回顾这五年来,我深深,感到没有党和部队的教育和培养,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正是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引导和鼓舞,使我一步步地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政治信仰和为党为祖国为人民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与追求。这种政治信仰与追求,成为我成长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我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柱。

7.医学毕业生自传 篇七

1 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状况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医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 满足了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却带来了新问题。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很强, 决定了其就业面相对狭窄, 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医疗卫生行业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以关、停、并、转、减员增效为核心的深化改革, 对医学毕业生就业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医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总体来看还严重不足, 但医学毕业生普遍首选进入中心城市的大医院工作, 但大城市的医疗机构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 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有的还出现了饱和或超编, 很多医疗机构正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 用人指标有限, 难以大量接受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 招聘毕业生基本上以提高质量为目的, 提高招聘门槛是这些医疗机构的普遍用人取向。近几年, 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 本科生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专科生明显下降。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毕业生有很强烈的需求, 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 很多学生不愿意去, 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 为办出特色, 尽快显出效益, 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 对培养分配来的大学生不感兴趣。受体制的限制, 一些毕业生也对民营医院持观望态度, 导致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考研热短期内仍持续升温。随着人们对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看重, 以及医疗单位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两年毕业生在择业意向的选择上, 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考研人数大幅度上升。考研似乎已经成为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最佳选择之一, 学生们普遍认为这个行业本科学历很难立足, 期望通过考研提高身价, 同时也避过就业高峰。就业时很多医疗单位对专业的限制使得本科毕业生不得不根据市场需求改变自己的专业领域, 重新选择主攻方向, 从而加入考研大军。由于报名人数持续增多, 考研录取率逐渐下降,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落榜, 越来越多的学生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加入了二次考研大军。

2 医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医学毕业生自身在择业观念上存在误区。就业观是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 是人们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尽管医学毕业生祟尚自我价值的实现, 积极投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行列之中, 勇于推销自己, 但也应该看到他们在就业观念上还存在某些误区。如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淡漠社会责任;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 忽视远大理想;过分强调择业结果的实现, 淡漠道德观念的培养;过多考虑竞争手段, 忽视完善人格的内情。医学毕业生在择业中, 对工作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相对集中, 来自城市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 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又不愿回家乡, 北方学生不愿意离开家乡到南方就业等。一项校内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显示,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 (你理想的就业意向是) , 38.5%的被调查者选择大城市的名牌医院, 42.2%的学生选择一般中小城市的医院, 只有3%的学生选择基层农村医疗行业。

医学毕业生就业与临床实习冲突较大。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而临床实习是培养临床医师过程的关键阶段, 医学毕业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的临床实践培训, 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强化专业技能,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因此, 无论是本科或高职专科, 最后一年均在教学医院进行生产实习。而几乎与此同时,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全面启动。一方面生产实习是学生身份转变为准医生、准护士、准技师的必须环节;另一方面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所有学生追求的目标, 也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大事。因此,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就业时间普遍提前的今天,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甚至有陷入恶性循环的可能。

医学毕业生已把考研作为就业的最佳途径。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仍很突出。大多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毕业生, 有的直接打出了“本科生免谈, 最低研究生”的录用招牌。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由于对外联系少、信息不灵通,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把考研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更有部分学生把考研当作唯一的就业途径, 放弃了实习, 丢失了就业机会。

部分医学毕业生对双向选择就业缺乏正确认识。就业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有些学生一直被封闭在校园里, 与社会接触较少, 而“双向选择”要求学生主动接触社会, 到用人单位自我推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才之间、就业岗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的个人素质, 将直接影响其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医学毕业生已注意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是, 也有毕业生忽视了“双向选择”过程中自身因素的作用, 过分夸大了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医学毕业生普遍认同的就业渠道和意向单一。目前, 绝大多数本科医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医疗单位的本专业相关岗位, 对于非医疗单位、非本专业岗位则不容易接受。尽管工作难找或有其它就业机会, 但医学毕业生大多数不愿意放弃医疗岗位。

一些市、县医疗卫生单位需要通过参加本地事业单位考试招录毕业生, 有些地区对于报考条件作出限制, 非本地生源毕业生不准报考, 而且报考时间基本在毕业之后, 这极大限制了医学毕业生就业。

3 对策

不断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时间性和群体性特点, 加之基本上属于初次就业, 因此建立以政府为指导, 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 其主要标志就是服务体系、竞争体制、调控体制、监督管理体制的健全。鼓励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 同时为了保证医学毕业生这一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为医学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积极引导医学毕业生理性就业。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 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降低就业层次, 拓宽就业地域, 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 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才华。要拓展就业领域, 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 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 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要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医院去。目前, 国家非常重视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今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 城市重点补充社区, 农村重点补充乡镇, 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因此,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正确调适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一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心理辅导是增强竞争力, 提高医学毕业生自身素质进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医学毕业生要明确社会对自身的期望和要求, 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去充实、完善及提高自己, 同时积极主动的参加学校、社会举办的各项实践、辅导活动, 以正确指引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改变自己的消极认知, 疏导不良情绪, 调整就业心态, 提高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加强自信心的培养。自信要以坚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作为资本, 以雄厚的实力作为后盾。医学毕业生一方面要内外兼修,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 另一方面, 要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可以面向农村、中小卫生医疗机构和非公有制卫生医疗机构就业, 面向小城镇卫生医疗机构就业, 面向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业, 面向医疗保障部门就业, 面向基础医学研究和相关医学领域就业, 创业代替就业等。

注重培养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是每个医学院校主要的奋斗目标, 一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应该在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医学毕业生的专业基础、实践操作、医学职业素养以及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医学院校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医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其它能力的培养, 要同时为学生提高求职的最基本能力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江凌凌, 童燕, 刘晓鲁.新形势下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 2007, 9 (4) :108-109.

[2]翟理祥.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4:112-113.

[3]谢杏利, 黄中岩.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探讨[J].职业圈, 2007, 20:184-185.

[4]岩磊, 王爽.对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27 (5) :102-102.

8.医学毕业生自传 篇八

摘 要: 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藏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满意度情况,为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本研究选取:西藏林芝市藏医院、西藏山南市藏医院、西藏日喀则市藏医院等18家用人单位,设计调查问卷设计,问卷选择项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16项调查内容,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藏医学专业毕业生思想政治表现好,业务素质较高,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很多已成为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同时在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需要增强。本校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定期修订藏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藏医学专业 毕业生 用人单位 满意度调查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纷纷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制度为其中主要内容之一。高校依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各方面的评价意见,不断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藏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藏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范围不广,除在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省有少量的藏医院或藏医科外,对藏医人才的需求主要限于西藏自治区,但在西藏自治区的藏医院主要设在拉萨及各地市,县级和乡级基层藏医院数量不多,每年可接收的藏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我校作为国家唯一独立设置的藏医药高等学府,自1989年创建以来,积极探索藏医药教育规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5000余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藏医人才。学校从2011年起,建立了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定期调查分析制度。2016年4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人员对近三届藏医学专业毕业生展开了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一、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与过程

为科学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藏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本次调查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方面设计了16个问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西藏林芝市藏医院、西藏山南市藏医院、西藏日喀则市藏医院等18家用人单位;问卷选择项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

调查问卷先进行了小范围试测,然后依据专家的意见修改完成。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8份,收回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达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中,用人单位对我校藏医学专业毕业生各项调查内容的评价有5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本文在数据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将“非常满意”、“满意”评价数据计入对藏医学专业毕业生评价满意度。

表1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上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1)在总体评价方面,用人单位认为我校培养的藏医学专业学生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吃苦耐劳,专业知识合理,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身体健康,大部分成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

(2)在知识结构评价方面,用人单位认为我校藏医学专业毕业生政治理论、专业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高。

(3)在基本能力评价方面,用人单位认为我校藏医学专业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相对较强。

(4)在基础素质评价方面,用人单位对我校藏医学专业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服从组织安排等方面满意度较高。

(5)存在的突出问题方面,用人单位认为我校藏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要增强,满意度只有66.67%。

同时,在调查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我校藏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建议如下:

(1)应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特别是基层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2)在教学中应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保证毕业生顺利适应社会,不断促进自我发展。

(3)加强藏医药传统教育,将《四部医典》记诵列为学生重要考试科目。

(4)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汉语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藏文书法修养等。

二、调查对培养藏医学人才的启示

根据本次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结果,我校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定期修订藏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提高藏医学人才质量,满足社会对藏医人才的需求。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将结合西藏实际,把反分裂斗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内容来抓,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突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强化学生日常教育、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培养他们能够长久留在基层工作的奉献精神。

(二)定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应定期修订藏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减少教学总学时[2]。其中,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除原来设置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外,还应设置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适度增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践学时。在课程的类型、要求等方面,充分注意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进一步减少教学总学时,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应结合藏医药专业优势及教育特色,吸收近年来西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构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社会对藏医学人才的要求,我校将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图1 藏医学专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除了在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验实践课程中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外,还应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邀请专家开展科学类讲座,同时把各类科技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应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借鉴国内中医药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经验,实施藏医宇妥摇篮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藏医宇妥摇篮班人才初步培养思路是:整个培养过程是在不改变原有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建立在第二课堂之上,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督导式藏医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藏文化素质,培养学生藏医药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加强藏医药名著学术思想的传承。通过开展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专业思想教育、名医成才之路和学术思想等系列讲座、藏文化和经典研习、藏医诊疗技能训练和跟师临证等,使得学生对藏医药的信仰与兴趣显著提高,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对经典理解进一步增深,对藏医药精髓领悟力显著提高,藏医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临证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具备藏医名医成长的基本素质。还可开设藏医早临床、师承实习等,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查找藏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依此对藏医学人才培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剑平,陈琦,等.党建工作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2]边巴次仁,邓春生.关于藏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2009(3).

9.毕业自传(共) 篇九

我叫XXX,女,汉族,1987年3月26日出生,籍贯内蒙古丰镇市。现就读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我来到人间已经渡过了24个春秋,我的出生给家里增添了许多欢乐。在温暖的家庭里慢慢地成长,从一个不懂事的幼儿变成了一个有礼貌守纪律的青年,我所经历的事在改变着我,使我不断完善自我,逐渐走向成熟。

我的父母亲都是普通农民。虽然他们并不是党员,但是他们思想上非常上进,作风正派,而我也正是在这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健康地成长起来的。父亲在一家普通私企工作,他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令他在单位中得到了多次好评与嘉奖。母亲无业,她性格善良,为人和蔼,再加上她细心的性格特点,让我们这个家更加的温馨。父母的优秀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而他们的言传身教更是令我总愿和身边优秀的同学看齐。在我的眼中,父母就是我成长的路上最好的榜样,我从小就决心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1995年9月我刚满八岁就上了山西省大同市下皇庄小学,从此我从幼稚玩童迈入了知识的殿堂,走出了人生道路的关键的第一步。那时,我的性格比较外向,总喜欢表现自己,上课总是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课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和同学打成一片,在小学二年级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在国旗下敬礼宣誓的那一刻,我感到了无比的激动与自豪。在学校我充分地享受着甜美的小学时光,而与此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学生的职责——学习。优异的学习成绩也令我从二年级起就一直担任起了少先队中队长的职务,左臂上的“二道杠”也成了我引以为豪的象征。期末评选的优秀班干部名单上总有我的名字,而处于幼苗期成长的我更是盼望人生的下一步——中学。

2001年9月——2004年6月,我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一中学渡过了我人生的第二段学习旅途。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我决心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自己曾付出的努力。刚入学我便担任了班内的学习委员职务。身为班干部,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并积极配合其它班委的工作。在学习中,我刻苦努力,积极上进,曾经获得过全校前五名的好成绩。在初中二年级希望杯数学竞赛中我取得内蒙古第一的优异成绩。也是在这年我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入团宣誓,从此我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

在那万众期盼的中考中,我稳定发挥,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的高中。2004年9月——2007年6月,在我的记忆中,这三年里好像一片空白,有的只是学习,那时的我对生活充满了无比的希望,学习劲头十足,精力充沛,学习成绩一年比一年优秀。在高二那年,曾获得过呼和浩特市市三好生的称号。

不过三年的埋头苦学换来的现在的大学生活,还是值得的。2007年6月我经历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与考验——高考,考取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翻开了我人生征程崭新的一页,我对着新的目标开始了新的奋斗和跋涉。上了大学后我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了,因为我知道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只有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跟。

在学校期间,我深知学生应以学习为主,所以在锻炼各种能力的同时,我在学习上从没有松懈过。努力学习本专业即机械类的知识,并对机械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在校期间,我多次荣获系里奖学金,社会让我了解到,仅有毕业证在找工作时是不占优势的,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了国家计算机三级等级证书、并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同时在暑假期间,我没有把时间花费在玩乐放松上,而是在一家快餐店打工,开始了让自己了解社会的第一步。每天的工作非常累,但是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让我认识到只拥有校园经历对以后的工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工作岗位上,学会了不少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技巧。

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10.大学生毕业自传 篇十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系学生会干部的我,有较强的组织、宣传、管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外,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与人密切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深受同学们和老师以及领导的认可。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我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考进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 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现在我已经大四,正在做毕业设计,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四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 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回顾四年,我很高兴能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时我的同学们也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此外,还一直做班委和寝室长,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大学生活更丰富多彩,做过家教、志愿者、推销员和设计员等,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我的体质并非很出色,可是通过我的练习和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还是能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的教授项目。我喜欢运动,基本对所有运动都感兴趣,尤其是足球。在四年之后的今天,我 的球技有了质的提高,脚法和意识。我是从高一开始接触足球,起步比较迟,可进步很快,总能在同一水平的伙伴中踢一段时间后脱颖而出。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抱定了要踢好的决心,也许还有那么点运动天赋。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我的毕业生个人鉴定中重点说出自己的优点,但也不忽略自己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四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记得有好几次,同学或老师约了我见面,我答应以后必定按时到达指定约会地点,即使有急事也从不失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周到,这在我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充分展示了出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他本身。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 鞭策自己奋发向上。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如今想想,这样其实并不好,正所谓贵在精而不在广。如果我一段时期内专注于一种学问,不求博但求精,相信一定能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这门知识。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

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700字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往事,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以此大学尾声之际,对自己的过往岁月做一个总结。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上进,了解时事政治,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动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大三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学习上,由于刚摆脱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的认识还不够正确,所以在刚进大学时学习上不够努力认真,但后来逐渐的认识到上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后,明确了目标,凭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我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为把自己变成一个掌握现代信息和职业技能的合格大学生,我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能成为一名老师积极的准备。

在工作上,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系、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外,在大一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期间,我积极主动的完成本职工作,与同学老师相互配合,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还荣获了“优秀纪检委员”的称号。

在生活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勤俭节约,遇事冷静思考,加以认真对待,勇于自我检讨。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11.医学毕业生自传 篇十一

关键词:护理毕业生 社区护士 就业意向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迫在眉睫,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已成为社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社区护理人才也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国外的社区护理定位较高,社区护士的学历普遍为本科和硕士以上,而我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的护士学历水平较低,主要由正在从业的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训后转型而来,远不能达到卫生改革对人才的需求。怎样就高级护理学生毕业后能面向社会基层下的去、留得住和用的上。笔者通过对本校的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进行有关选择社区护士岗位就业意向的调查。以探讨我校护理专业各层次毕业生对社区护士工作的认识和就业意愿以及在日常的教学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现讨论如下。

采用問卷调查的方法,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3届毕业生本科122人、专科112人作为调查对象,共234人,其中男16人,女218人。调查内容为“知道什么是社区护士吗?、是否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你认为现如今的社区护理工作如何?、你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工资多少?、何种情况下愿意从事社区护士工作?”。结果有96.15%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其中本科毕业生达98.36%,专科毕业生达93.75% )学生认为工资水平提高可以考虑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以及迫于就业压力也会暂时从事社区护理工作。

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社区护士工作有其特殊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强调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加以强化社区护士的培养。

1、增设社区护理专业,提高护士学历层次是解决社区护理人才缺乏的长远之计。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现状是社区护理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与经济是否发达、社会观念、政府支持度等有关以外,还与我国社区护理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社区护理教育并没有为社区护理的开展作好相应的铺垫工作目前的医护比为1:0.78,提示社会对社区护士的需求量较大。近几年一些高校开始培养社区护理研究生,但将来主要从事社区护理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因而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因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护理教育布局,适当限制中专层次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大专和本科护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并尽快构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2、在培养社区护士与临床护士时在知识结构和运用能力方面要加以区别,社区服务对象年龄跨度大,疾病种类多种多样,且以慢性病为主,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所以要求社区护士不仅要掌握全科护理知识,而且要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在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3、建立实用型课程体系,突出社区护理工作的技能性和实践性 教育部提出护理本、专科专业教育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重视与社区护理相关课程的设置,建立“医院一社区”联合性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渐掌握个体及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护理及其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重要的增长点。目前,我国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很少,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比例则较高。在美国,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者,而我国目前社区护士主要由临床护士参加短期教育培训后转型而来,且学历较低,难以通过短期的培训达到社区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特殊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社区护理工作落后,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社区护理需求。而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表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比例仅为3.85% ,这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是个严峻考验。提高社区护士的待遇,包括工资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同度的提高,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社区护理难以吸引高层次的护理人才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会性方面也注意政策引导,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社区护理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会要一方面注意政策引导,使护理工作受到关注和敬重,也鼓励和促使有志之士献身于社区护理事业;另一方面,加强社区护士自身的职业教育,积极主动地发挥护理作用,让社区群众接受更好的服务。还要注意解决实际存在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等问题。

(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

参考文献:

[1]江茜,段华庆.高校校园文化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J].决策与信息.

[2]段华庆,江茜.试论辅导员对护理毕业生情商的培养[J].中国商界.

[3]陈贤梓,何金爱.社区护理需求与社区护士培养方向的分析[J].现代护理 .

12.医学毕业生自传 篇十二

本文以诚信的内涵为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查阅文献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选取某医专2013届不同专业 (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测评分析在就业压力下毕业生的诚信状况, 为学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理解 (见表1)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大多数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诚信是认同的, 但他们只局限于个人认识, 不能将诚信放大到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在他们看来, 诚信只是个人行为标准, 而不能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

2 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表现

当代社会整体诚信度不高, 医疗诚信事件频发, 与医学生诚信教育成效不高有着必然联系。通过对高职院校医学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调查发现, 其存在的就业诚信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5,6,7]。

2.1 简历造假

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应聘人员情况的重要途径, 在简历的投递与筛选过程中, 用人单位很难对简历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其真实程度往往取决于大学生本身的诚信。调查发现, 不少大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在简历、自荐信中“添加水分”以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关注, 见表2。

虽然随着高校扩招, 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但还是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单位抢着要, 而普通毕业生抢着让单位要。毕业生在求职中向招聘单位提供自荐材料, 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为了能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 获得面试机会, 往往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自荐材料中弄虚作假。有的学生伪造本来没有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和资格证书等;有的学生修改学习成绩;有的学生夸大自己的能力, 随心所欲地给自己安学生干部、班干部头衔等。虽然这只是个别情况, 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在自荐材料中弄虚作假的现象。

2.2 签订就业协议后随意违约

由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时间跨度较大, 一般从毕业前一年的9月到来年的7月, 加上用人单位较多, 有些优秀人才适合多个单位的工作, 也有不少学生出于“保底”心理, 出现了“骑驴找马”的情况, 对于“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是否会违约”的调查结果见表3。

据有关部门统计, 近几年就业协议的违约率在持续攀升, 其中毕业生主动违约的占绝大多数。当被问及违约的原因时, 答案几乎一致:“人往高处走。”面对就业压力, 受“先就业, 后择业”思想的影响, 很多毕业生的求职策略是:碰到自己基本能接受的岗位, 先签下来“保底”, 然后再慢慢找, 如果有更好的岗位, 就放弃前者。还有一些毕业生则是通过了研究生考试或公务员考试, 因而选择放弃已签约的工作。

在应聘过程中, 毕业生除了在人才网上到处投递自己的简历, 还到处参加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或者社会人才机构组织的招聘会, 一遇到就业机会, 不认真考虑便草率签约, 既不考虑专业也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一味寻找薪酬高或者环境好的单位, 尤其是一些自身条件较好、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同时与几家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书, 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中挑选一家较为满意的单位。另外, 还有些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 就已经做好了违约的心理准备, 一旦有更好的单位就会另谋高就, 这对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同时也对学校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行协议, 只要按协议上的约定办理好相关手续, 如赔付违约金、向签约单位说明已经考取研究生等是无可厚非的, 但在现实中, 不少毕业生由于怕赔付违约金, 或者怕承担责任, 既不办理相关手续, 也不去签约单位报到, 甚至根本不告知签约单位, 使得用人单位一时难以应对。而有的学生不认真阅读协议书, 在对签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的前提下就在协议书上签名或盲目相信用人单位, 对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深信不疑, 等到发现这些单位的实力、发展前景及员工待遇和最初的承诺相去甚远, 或者书面协议与口头承诺不一致的时候, 方知“上当受骗”, 最后不得不选择违约。

2.3 毕业生就业后打算跳槽

通过调查发现, 不少毕业生存在就业后跳槽的打算, 或对用人单位隐瞒深造计划, 见表4。学校与社会的差异导致不少毕业生难以适应, 而大量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基础性工作也让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心理落差, 加上对自身定位的不准确, 不少毕业生在就业后频繁跳槽, 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巨大损失。

3 分析与建议

引起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又有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3.1 社会方面

从制度层面来说, 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 无法用制度使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诚信危机的大环境对大学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些自身修养不高、自律能力不强的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

诚信要靠教育, 也要靠制度来约束。构建诚信体系不能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上, 还要上升到法律和经济层面上。构建一个诚信的社会不仅需要道德的规范, 更需要法律制度的约束。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构建诚信社会的有力保障。

3.2 学校方面

学校是诚信教育的主阵地, 大学生诚信缺失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强调应试教育, 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培养, 诚信等品德教育在无形中被忽视。随着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以解决就业为第一目标, 对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所忽略。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扩大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些毕业生对成绩、证书等“添加水分”, 有的学校出于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对这些学生的行为采取了纵容态度。高校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考核机制不健全, 更没有建立诚信档案。学生在思想上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监督制度不健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这些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诚信问题提供了客观条件。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诚信问题, 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应积极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 对毕业生采取多种形式的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国情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 让毕业生懂得个人的远大抱负不可能孤立实现, 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 用人单位方面

在招聘过程中,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往往仅限于个人提供的材料及自我介绍, 很多用人单位不考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不切实际地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过高要求。有的毕业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不得不对自己的简历进行加工。因此, 用人单位招聘的不科学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毕业生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人才, 对大学毕业生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虚假承诺;有的用人单位则是在招聘宣传时过分夸大自身优点或隐藏自身缺点, 所承诺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环境条件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一旦承诺的条件难于兑现, 就会促使大学毕业生违约。

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付出与回报存在极大差异。要扭转高校毕业生的违约现象, 关键是用人单位要转变人才意识和用人机制, 不应把人才当作成本, 而应作为资产对待, 只有给予人才应有的待遇, 发挥人才应有的作用, 高校毕业生才会更安心地为用人单位服务。同时, 用人单位应优化员工的人才结构, 注重考察毕业生从事某一岗位工作的能力, 摒弃学历越高越好、学校名气越大越好、证书越多越好的选才观念, 不拘一格选录人才。

3.4 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 是塑造人的灵魂和品格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生的影响也将会伴随大学生一生。因此,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速度和方向。作为家长, 要和学校及社会密切配合, 为大学生诚信道德行为做出表率。

培养合格的医疗人才, 使其服务社会, 是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医学人才的培养包括医疗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技术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充分认识, 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却很容易被忽视。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 通过诚信教育, 改善医疗诚信缺失现状, 从而使医学生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

参考文献

[1]宋玉静.高职学生就业诚信问题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2) :111-112.

[2]段伟伟.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2) :12-15.

[3]李雅琴, 李书林.谈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5) :106-107.

[4]孙晓丽, 戚毅, 薛朝东.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8) :54-55.

[5]张丹萍.对高职生就业过程中诚信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职教通讯, 2012 (29) :57-60.

[6]路遥, 仲伟伟.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18) :200-201.

上一篇:会议通知话术下一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及答案参考